简述生命的起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6:34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1

关键词:性自命出性情审美体悟反善复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性命之学、心志之学,构建起了“天命性情道”的心学贯注、存有、转化、推进、物化的模式,是对孔子本体论的转进、深化和提高,而且其美学思想也超越了孔子。《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依托于性情,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悲忻,“反善复始”,把审美提升为体认天命的重要途径,磨砺性情,回归自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史、哲学史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一、审美体悟是性情外化的形式

孔子的美学思想视善为美的根本,是其“仁学”的自然延伸。在《论语》中,美是“个体的心理欲求同社会伦理规范两者的交融统一”。[1]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孔子认为人的“性”与“天道”一样,是可望而不可即的、遥远神秘之物,存而不论,因此,他对人的“性”“情”几乎没有展开任何本质上的讨论。[2]这就在客观上导致了,在其美学理论框架中社会伦理规范压制个体心理欲求的态势[孔子思想的根本性路径,在于给人的天性中灌注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伦理规范,“学而时习之”,(《学而》)“举一反三”,(《述而》)并使之深入到人的灵魂之中,以一种“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出神入化的修养取代天性,或者说,与人的天性融为一体。这就是“仁学”的实质]。但是,在《性自命出》这篇不到1600字的短文中,作者就提到“性”字24次,提到“情”字20次,系统地论述了“性”、“情”在主体性中各个层面上的存有形态、转化和归依的状况。这在哲学史上是对孔子思想的调节和补充,在美学史上也是至关重要的发展。

值得深究的是,作者从本质上继承了孔子“性”与“天道”下注于主体的思想,肯定了“性”的天赋性、先验性和本原性,但同时他又淋漓尽致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性”界定为一种生命的动力,使之外化在一切实践的层面:

凡性,或动之,或逆之,或教之,或厉之,或出之,或养之,或长之。凡动性者,物也;逆性者,悦也;教性者,故也;厉性者,义也;出性者,势也;养性者,习也;长性者,道也。(《性自命出》第9、10、11、12简)[3]

而这种生命的实践性外化,又自始至终都是与“情”胶着在一起的: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2、3简)

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39、40简)

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性自命出》第2简)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性自命出》第29简)

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性自命出》第42、43简)

挖掘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而艺术的审美体悟,则是情感的升华: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性自命出》第15、16简)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性自命出》第23简)

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性自命出》第32、33简)

艺术的创造只有来自人的真实情感,才有可能感人至深。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诗》、《书》、《礼》、《乐》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艺术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至真至纯的性情是艺术赖以打动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之关键所在。人的生命本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摩荡而导致艺术精神和审美体悟的生发,本来就是人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的存有方式,是生命本体至圣至神的必需。这种论述在《论语》中是没有的。它们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学史家刘纲纪先生指出:“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核心。”[4]从此以后,《乐记》的“情深而文明”,《诗大序》的“吟咏性情”,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都莫不导源于此,基始于此,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以性情为动力,以骨气为主体,生生不息的传统。

二、审美体悟是一个激越的过程

潜心阅读《论语》,我们感到的是孔子在理论上的冷峻气息,“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种“中庸”的力量: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孔子的这种中庸力量,并不仅仅是以某些词句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一种理性精神,透入骨髓地融化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承认矛盾、又使矛盾和谐化的辩证法,是

春秋末期一个没落贵族对往日辉煌的流连,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在宗法制笼罩下的中国人之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性自命出》的作者彻底地继承了孔子的中庸精神,并且是把这种精神贯注到了他的“人学”理论的框架之中,作为固定心志、体认天命的首要人生准则来立论的。应该说,这是先秦儒家的共性:

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恒殆之志则慢。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拙拙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愿如也,弗辅不足。(《性自命出》第44、45、46、47、48简)

身欲静而毋憾,虑欲渊而毋伪,行欲恿而必至,貌欲庄而毋拔,欲务齐而泊,喜欲智而无末,乐欲释而有持,忧欲敛而毋闷,怒欲盈而毋盖,进欲逊而毋巧,退欲慎而毋轻。欲皆文而毋伪。(《性自命出》第62、63、64、65简)

但是,《性自命出》一文在哲学的框架上具有深刻的矛盾。亦即,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坚持孔子的伦理道德,并始终以这种伦理道德来统领、宰制人的性情,另一方面当他面对人的性情时,又不得不如实、客观地加以描述、阐发,出现了客观描述大于理论思想的状况: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哀、乐,其性相近也,是故其心不远。哭之动心也,侵杀,其烈恋恋如也,戚然以终。乐之动心也,?深郁滔,其烈则流如也以悲,悠然以思。凡忧思而后悲,凡乐思而后忻。(《性自命出》第29、30、31、32简)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性自命出》第50、51简)

在这里作者空前地强调了情的重要性,已经把“真情”升格为衡量一切视听言动的标准,与孔子的“中庸之德”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哲学本来就有真性、真情存有的空间,是儒家赖以存有、发展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生命力;[5]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思孟学派何以最终携带着“性”、“情”、“气”等具有强烈个体化色彩的范畴,走出孔子理论架构的秘密。这种矛盾是性情与伦理的矛盾,是个人与关系的矛盾,也是自由主义与社会群体的矛盾,古今中外思想史上都概莫例外。其深刻的理论启示是巨大的。

事实上,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理论在情感面前无能为力的问题,笔者以为,还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性自命出》一文,短小精悍,却如文气激荡,关键是作者依托于性情,弘扬生命的价值,倡导“人道”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个体的价值: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性自命出》第8、9简)

爱类七,唯为近仁。智类五,唯义道为近忠。恶类三,唯恶不仁为近义。所为道者四,唯人道为可道也。(《性自命出》第40、41、42简)

这就必然要在美学理论上滑出孔子的轨道:

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滔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性自命出》第24、25、26简)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摇,摇斯舞。舞,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抚,抚斯踊。踊,愠之终也。(《性自命出》第34、35简)[6]

审美活动所唤起的情感,是有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互动,共同碰撞产生的结果。《性自命出》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审美体悟界定为一个主体与客体相摩荡,波澜起伏的过程,主体是审美的内在根据,客体是审美的外在条件;主体审美情感随客体世界的迁移变化而摇曳,客体的存有状态随主体有意向的选择而凸显其存有的意义。应该说,在这里,《性自命出》已经涉及到哲学上和美学上极为深刻的东西,开了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先河。如果我们把它的思想在向前推进一步,就几乎可以与王阳明、海德格尔实行思想对接了![7]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三、审美体悟是“反善复始”的重要途径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艺术的创作思想不能在伦理道德上违反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规范;二是艺术的创作手段不能在形式上违反中庸之道的模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才是至善至美的风格。只有这种“思无邪”的作品,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应该说,孔子是充分注意到了艺术的内在特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以知识认识作用代替审美体悟,以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覆盖、宰制艺术规律的观点,其审美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微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主体性的弘扬从来都是与社会整体控制相矛盾的,正是在这种矛盾摩擦推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人类得以完善了自己,也同时使社会的结构趋于合理。孔子的思想毕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思想环节,它有它存有的历史根据。

对于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实行全面的集权统治,集中社会的整体力量以克服各种困难的必要性,对孔子“里仁由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仁义归依,《性自命出》的作者是有深刻认识的。这就是作者著文论述“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的根本原因。但是,“心无定志”来自性情的摇荡,虽然可以“习而后定”,但是,我们回避不了人的性情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审美体悟。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审美体悟与性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之中,作者发现了一

条最为直截、深入地触及人的灵魂,直达仁、义的捷径——这就是审美体悟:

《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仑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性自命出》第17、18简)

吟,由哀也,?,由乐也,愁,由声(也),呕,由心也。(《性自命出》第33简)

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第36简)

孔子在把握审美体悟可以直达仁义,把人的个体心理体验与社会伦理统一起来的思想,是与《性自命出》的作者一样的。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分析了《论语》与《性自命出》的整个思想体系,就会轻易地发现,孔子之“游于艺”的目的在于达到道德仁义的境界,他的思想始终都在致力于仁义与人的心理欲求的统一,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后天的愿望,需要付诸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在专制集权势力十分强大的中国封建时代,往往是封建宗法伦理的规范取代了人的天性,人的主体性是谈不上什么空间的。《性自命出》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锤炼“性”、“情”,在儒家的理论框架中为人的主体性赢得一片蔚蓝的天空。正是由于《性自命出》的创意都是建立在“性”、“情”之上的,其审美体悟的作用也就在主体性的阐述、丰富和建树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如也。其居节也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纵之也。凡古乐宠心,益乐宠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第25、26、27、28简)

审美体悟的目的,就是要更直截、更顺利地“反善复始”。作者的论述虽然并不是以“反善复始”为逻辑的最终归宿,但是,从上下文的语境中,《性自命出》中确有这样的背景。“反善复始”这一命题直接来源于《礼记·祭义》的“反古复始”。这是思孟学派依山点石,借海扬波的结果。“反古复始”的理路是,通过对祖先的祭祀,对宗亲的复归,在细密、繁复的礼仪之中,体认天命,“报本反始”,它的理论本质是宗法性的天命皈依;而“反善复始”却重在通过审美体悟,通过音乐欣赏,来确证自我,虽然这种“自我”仍然具有天命的支撑。《性自命出》指出“义也者,群善之也”,(第13简)郭店简《语丛·一》也有“有物有容,有尽有厚,有美有善”(第15简)“爱善之谓仁”(第92简)的命题。可见,在郭店简中,“善”是一个直接脱胎于“仁义”,却又超越了“仁义”,甚至高于纯粹美的一种概念,

也就是后来孟子“此善不与恶对”之先验的“善”。这里的“始”,就是《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元初之“始”,就是“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天”,也是超越了善恶的,先验的心之本体。因此,“反善复始”在精神上追求仁与义,在主体上回归性情,在实践上“固定心志”,把审美的体悟与天命的皈依融为一体。从哲学史的发展来说,《性自命出》的这种美学观,是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以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完全一致的思想路径,而且还直追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超越思想,这就使儒家的美学思想向前跨了一大步。

注释: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2]《论语》中共提到“性”字,“情”字各两次,都没有正面论述这两个概念。

[3]本文所引用的《性自命出》原文,参阅了廖名春先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校释》(请参见2000年8月油印本《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在此致谢。

[4]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6页。

[5]《语丛·三》第98简有“丧,仁之端也”的判断,这给我们透露了由前儒时期为人主持丧礼而来的儒家哲学,对人的观察是极为深刻的,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天然地富有悲悯的情感。另外,儒家重视诗教和乐教,上海楚简披露的《诗论》中有“诗不离志,乐不离情,文不离言”的重要判断,这也说明了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2

关键词:性自命出性情审美体悟反善复始

郭店楚简《性自命出》一文,不仅系统地阐述了儒家思想的性命之学、心志之学,构建起了“天命性情道”的心学贯注、存有、转化、推进、物化的模式,是对孔子本体论的转进、深化和提高,而且其美学思想也超越了孔子。《性自命出》的美学思想依托于性情,生发于心志,摩荡于悲忻,“反善复始”,把审美提升为体认天命的重要途径,磨砺性情,回归自我,具有十分深刻的美学史、哲学史意义,是值得我们认真对待的。

一、审美体悟是性情外化的形式

值得深究的是,作者从本质上继承了孔子“性”与“天道”下注于主体的思想,肯定了“性”的天赋性、先验性和本原性,但同时他又淋漓尽致地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性”界定为一种生命的动力,使之外化在一切实践的层面:

而这种生命的实践性外化,又自始至终都是与“情”胶着在一起的:

性自命出,命自天降。道始于情,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2、3简)

仁,性之方也;性或生之。忠,信之方也;信,情之方也。情生于性。(《性自命出》第39、40简)

性是情的本原、依托,是生命的力量;情是性的激发、摇荡,是性命的飞动:

喜怒哀悲之气,性也。(《性自命出》第2简)

凡至乐必悲,哭亦悲,皆至其情也。(《性自命出》第29简)

用情之至者,哀乐为甚。(《性自命出》第42、43简)

挖掘出了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征,从而在儒家哲学体系中,在中国美学发展史上开拓了一片新的天地。人的喜怒哀乐,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而艺术的审美体悟,则是情感的升华:

《诗》、《书》、《礼》、《乐》,其始出皆生于人。(《性自命出》第15、16简)

凡声,其出于情也信,然后其入拨人之心也厚。(《性自命出》第23简)

其声变则其心变,其心变则其声亦然。(《性自命出》第32、33简)

艺术的创造只有来自人的真实情感,才有可能感人至深。在作者看来,这正是《诗》、《书》、《礼》、《乐》经久不息、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艺术是情感摇荡的结果,至真至纯的性情是艺术赖以打动人的心灵、唤起人的美感之关键所在。人的生命本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发,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情感摩荡而导致艺术精神和审美体悟的生发,本来就是人更为圣洁、更为真诚、更富有审美意境的存有方式,是生命本体至圣至神的必需。这种论述在《论语》中是没有的。它们标志着中国美学史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代。美学史家刘纲纪先生指出:“情感的表现是中国古代艺术哲学的核心。”[4]从此以后,《乐记》的“情深而文明”,《诗大序》的“吟咏性情”,刘勰的“情以物迁,辞以情发”,钟嵘的“气之动物,物之感人,故摇荡性情,形诸舞咏”,都莫不导源于此,基始于此,而且源远流长,在中国美学史上形成了一种以性情为动力,以骨气为主体,生生不息的传统。

二、审美体悟是一个激越的过程

潜心阅读《论语》,我们感到的是孔子在理论上的冷峻气息,“从心所欲,不逾矩”。(《为政》)究其原因,主要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一种“中庸”的力量:

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学而》)

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子罕》)

孔子的这种中庸力量,并不仅仅是以某些词句集中地表现出来的,更为重要的是以一种理性精神,透入骨髓地融化于他的思想体系之中。承认矛盾、又使矛盾和谐化的辩证法,是

春秋末期一个没落贵族对往日辉煌的流连,也是一个伟大的哲学家对在宗法制笼罩下的中国人之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的高度概括。《性自命出》的作者彻底地继承了孔子的中庸精神,并且是把这种精神贯注到了他的“人学”理论的框架之中,作为固定心志、体认天命的首要人生准则来立论的。应该说,这是先秦儒家的共性:

有其为人之节节如也,不有夫简简之心则采。有其为人之简简如也,不有夫恒殆之志则慢。人之巧言利词者,不有夫拙拙之心则流。人之悦然可与和安者,不有夫奋作之情则侮。有其为人之快如也,弗牧不可。有其为人之愿如也,弗辅不足。(《性自命出》第44、45、46、47、48简)

身欲静而毋憾,虑欲渊而毋伪,行欲恿而必至,貌欲庄而毋拔,欲务齐而泊,喜欲智而无末,乐欲释而有持,忧欲敛而毋闷,怒欲盈而毋盖,进欲逊而毋巧,退欲慎而毋轻。欲皆文而毋伪。(《性自命出》第62、63、64、65简)

但是,《性自命出》一文在哲学的框架上具有深刻的矛盾。亦即,作者一方面要努力坚持孔子的伦理道德,并始终以这种伦理道德来统领、宰制人的性情,另一方面当他面对人的性情时,又不得不如实、客观地加以描述、阐发,出现了客观描述大于理论思想的状况:

凡人情为可悦也。苟以其情,虽过不恶;不以其情,虽难不贵。苟有其情,虽未之为,斯人信之矣。(《性自命出》第50、51简)

在这里作者空前地强调了情的重要性,已经把“真情”升格为衡量一切视听言动的标准,与孔子的“中庸之德”已经很不一样了。这一方面反映了儒家哲学本来就有真性、真情存有的空间,是儒家赖以存有、发展的基础,具有巨大的生命力;[5]另一方面也透露了思孟学派何以最终携带着“性”、“情”、“气”等具有强烈个体化色彩的范畴,走出孔子理论架构的秘密。这种矛盾是性情与伦理的矛盾,是个人与关系的矛盾,也是自由主义与社会群体的矛盾,古今中外思想史上都概莫例外。其深刻的理论启示是巨大的。

事实上,这种矛盾并不仅仅是理论在情感面前无能为力的问题,笔者以为,还有其深刻的哲学根源。《性自命出》一文,短小精悍,却如文气激荡,关键是作者依托于性情,弘扬生命的价值,倡导“人道”在这个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凸显了个体的价值:

牛生而长,雁生而伸,其性使然。人而学,或使之也,凡物无不异也者。刚之树也,刚取之也。柔之约,柔取之也。四海之内,其性一也。其用心各异,教使然也。(《性自命出》第8、9简)

这就必然要在美学理论上滑出孔子的轨道:

闻笑声,则鲜如也斯喜。闻歌谣,则滔如也斯奋。听琴瑟之声,则如也斯叹。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性自命出》第24、25、26简)

喜斯陶,陶斯奋,奋斯咏,咏斯摇,摇斯舞。舞,喜之终也。愠斯忧,忧斯戚,戚斯叹,叹斯抚,抚斯踊。踊,愠之终也。(《性自命出》第34、35简)[6]

审美活动所唤起的情感,是有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互动,共同碰撞产生的结果。《性自命出》的可贵之处在于,把审美体悟界定为一个主体与客体相摩荡,波澜起伏的过程,主体是审美的内在根据,客体是审美的外在条件;主体审美情感随客体世界的迁移变化而摇曳,客体的存有状态随主体有意向的选择而凸显其存有的意义。应该说,在这里,《性自命出》已经涉及到哲学上和美学上极为深刻的东西,开了刘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的先河。如果我们把它的思想在向前推进一步,就几乎可以与王阳明、海德格尔实行思想对接了![7]这是一个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的地方。

共3页:1

论文出处(作者):

三、审美体悟是“反善复始”的重要途径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为政》)这里有两个意思,一是艺术的创作思想不能在伦理道德上违反仁义礼智、君臣父子的规范;二是艺术的创作手段不能在形式上违反中庸之道的模式。“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学而》)“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才是至善至美的风格。只有这种“思无邪”的作品,才“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尔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阳货》)应该说,孔子是充分注意到了艺术的内在特征的。但是,从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以知识认识作用代替审美体悟,以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覆盖、宰制艺术规律的观点,其审美的主体性体现得十分微弱。在人类的思想史上,主体性的弘扬从来都是与社会整体控制相矛盾的,正是在这种矛盾摩擦推进、循环往复的过程之中,人类得以完善了自己,也同时使社会的结构趋于合理。孔子的思想毕竟是历史发展的一个思想环节,它有它存有的历史根据。

对于在人类社会的早期实行全面的集权统治,集中社会的整体力量以克服各种困难的必要性,对孔子“里仁由义”,“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的仁义归依,《性自命出》的作者是有深刻认识的。这就是作者著文论述“凡人虽有性,心无定志,待物而后作,待悦而后行,待习而后定”的根本原因。但是,“心无定志”来自性情的摇荡,虽然可以“习而后定”,但是,我们回避不了人的性情和情感,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审美体悟。正是在充分认识到审美体悟与性情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之中,作者发现了一

条最为直截、深入地触及人的灵魂,直达仁、义的捷径——这就是审美体悟:

《诗》,有为为之也;《书》,有为言之也。《礼》、《乐》,有为举之也。圣人比其类而仑会之,观其先后而逆顺之,体其义而节文之,理其情而出入之,然后复以教。教,所以生德于中者也。(《性自命出》第17、18简)

吟,由哀也,,由乐也,愁,由声(也),呕,由心也。(《性自命出》第33简)

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性自命出》第36简)

孔子在把握审美体悟可以直达仁义,把人的个体心理体验与社会伦理统一起来的思想,是与《性自命出》的作者一样的。孔子也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述而》)但是,我们如果全面地分析了《论语》与《性自命出》的整个思想体系,就会轻易地发现,孔子之“游于艺”的目的在于达到道德仁义的境界,他的思想始终都在致力于仁义与人的心理欲求的统一,可是这毕竟只是一种后天的愿望,需要付诸长时间的努力奋斗才能达到。在现实生活中,在专制集权势力十分强大的中国封建时代,往往是封建宗法伦理的规范取代了人的天性,人的主体性是谈不上什么空间的。《性自命出》的创作目的是为了锤炼“性”、“情”,在儒家的理论框架中为人的主体性赢得一片蔚蓝的天空。正是由于《性自命出》的创意都是建立在“性”、“情”之上的,其审美体悟的作用也就在主体性的阐述、丰富和建树中,得到了深刻的认识:

观《赉》、《武》,则齐如也斯作。观《韶》、《夏》,则勉如也斯俭。咏思而动心,如也。其居节也久,其反善复始也慎,其出入也顺,司其德也。郑、卫之乐,则非其声而纵之也。凡古乐宠心,益乐宠指,皆教其人者也。《赉》、《武》乐取;《韶》、《夏》乐情。(《性自命出》第25、26、27、28简)

也就是后来孟子“此善不与恶对”之先验的“善”。这里的“始”,就是《易·乾》“大哉乾元,万物资始,乃统天”的元初之“始”,就是“性自命出,命自天降”的“天”,也是超越了善恶的,先验的心之本体。因此,“反善复始”在精神上追求仁与义,在主体上回归性情,在实践上“固定心志”,把审美的体悟与天命的皈依融为一体。从哲学史的发展来说,《性自命出》的这种美学观,是与《中庸》“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以及“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完全一致的思想路径,而且还直追孟子“尽心、知性、知天”的超越思想,这就使儒家的美学思想向前跨了一大步。

共3页:2

论文出处(作者):

注释:

[1]李泽厚,刘纲纪:《中国美学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16页。

[2]《论语》中共提到“性”字,“情”字各两次,都没有正面论述这两个概念。

[3]本文所引用的《性自命出》原文,参阅了廖名春先生《郭店楚简〈性自命出〉篇校释》(请参见2000年8月油印本《清华简帛研究》第一辑),在此致谢。

[4]刘纲纪:《艺术哲学》,湖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86页。

[5]《语丛·三》第98简有“丧,仁之端也”的判断,这给我们透露了由前儒时期为人主持丧礼而来的儒家哲学,对人的观察是极为深刻的,对人生的生老病死也天然地富有悲悯的情感。另外,儒家重视诗教和乐教,上海楚简披露的《诗论》中有“诗不离志,乐不离情,文不离言”的重要判断,这也说明了情感在儒家哲学中的地位。

[6]这里的第二段引文与《礼记·檀弓下》相近,但是,《礼记》之文是谈论丧葬之踊,而这里却是谈论“凡学者求其心为难,从其所为,近得之矣,不如以乐之速也”,是地道的美学之论。这是《性自命出》利用儒家已有经典,推陈出新,点石成金的典范。

[7]王阳明指出:“有是意,即有是物;无是意,即无是物。”(《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海德格尔认为:“真理不是关于对象(客体)的真理,而是人自己的在的真理。真理不是知识,而是人的在本身的展现、澄明。”(参见刘放桐等编著《现代西方哲学》下册,第594页)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3

一、简易逻辑进入中学数学教材的理由简析

1.符合数学新课程教育理念.

这次数学课程改革是在分析我国建国以来数学教育的历史及现状,分析国外数学课程情况的基础上,根据国外数学课程改革趋势,结合我国的实际和数学课程的特点提出了一些新的数学课程理念.其中之一是数学教学要适应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简易逻辑进入中学教材正是实现这个课程理念的有效途径.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方法的科学,是一门帮助人们正确思维、带有工具性质的科学,所以逻辑对学生来说既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又是个体发展所必需的;既对学生走向社会适应未来生活有帮助;又对学生智力训练有价值.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人必须掌握一些关于数学语言的数学知识,而数理逻辑是应用数学语言的典范,所以逻辑知识进入数学教材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和个人发展的需要.

2.逻辑知识的掌握是一个人成才的必要条件.

人们在社会中,时时刻刻都离不开推理和判断,而推理和判断属于逻辑学范畴,所以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及一些简单的逻辑方法对一般人是必需的,更是一个人成才离不了的.

⑴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

认识世界离不开思维,从而离不开对思维规律的运用.如果我们有正确的前提,并且把思维规律正确地运用于这个前提,那么结果必定与现实相符,正如同解析几何的演算必定与几何作图相符一样.形式逻辑虽然只从特定角度研究一部分思维规律,其作用有一定的限度,但是它的适用范围却非常广泛,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从已知到未知的认识方法.科学中许

多定理、真命题、规律都是运用逻辑知识得来的,如欧氏几何、罗氏几何、黎曼几何、牛顿定律等等.

⑵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论证和说明自己的观点.

生活在现实中的人,都有一定的思想,对任何一件事都有他自己的观点.思想离不开表达,观点离不开论证,不论是表达,还是论证,都是一个运用概念进行推理、作出判断的过程,只有学习和运用形式逻辑,才能明确表达概念作出恰当判断得出合乎逻辑的结论.并且论证有力,首尾一贯,前后关联,这样,别人才能了解你的思想,接受你的观点.

⑶在接受和领会别人的思想(如听课、听报告、听别人谈话、看书)时,可以做到完整、准确、提纲挈领,抓住要点、领会其精神实质.

(4)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违背客观规律、逻辑规律而得出一些结论即谬论,为论证谬论,他们采取各种手法进行诡辩,而逻辑知识是推翻这些谬论、揭穿这些诡辩的有力工具.

3.逻辑是学习数学必备的知识.

由以上叙述可知,日常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基本的逻辑知识,学习更是如此.其实逻辑是一门公共课程,学习各门功课的过程,实质上是逻辑知识的应用过程,对数学的学习尤为重要(1)可以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推理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2)有利于学生的数学学习.其一有利于学生对数学基本知识的学习.数学基础知识就是用逻辑来阐明的,要全面理解概念、掌握规律和运算法则,就离不开对逻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如数学分析中的函数极限概念,在中学,由于学生逻辑知识的贫乏,只能用自然语言来形象地给出,而这样给出的概念不确切,学生只能定性理解,不能定量把握,若用数理逻辑中的谓词演算公式给出则美观大方,简单明了.其二有利于基本技能的掌握,基本技能就是逻辑方法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如证明,就是使用某些已知的真命题,判定另一个命题的真实性的逻辑方法.通俗来说,证明就是应用逻辑知识讲道理.

二、逻辑和数学的关系

逻辑与数学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既相互作用,又相互促进,相互渗透,共同发展.

1.数理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首先数学起源于公元前3000年,数理逻辑是近300年产生的,特别是近100年才发展起来的一门科学.16世纪30年代莱布尼茨对当时数学界广泛关注的求切线和求面积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划时代的成果即创立了微积分,但很不完善,还需要将大量的思想表达成具体的内容,使之内容系统化、符号化.当时数学在这一方面有点欠缺,很难解决这个问题,于是莱布尼茨对数学符号化继续进行研究,再经过布尔等人的努力,产生了数理逻辑,所以数理逻辑是数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是把数学上的形式化方法,应用到逻辑领域的结果.其次,数理逻辑被广泛应用于数学领域.例如,数学的支柱学科即数学标准分析,它是在从数学中彻底赶出无穷小后,在柯西建立极限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但是,数学家没有忘记无穷小,因为它在数学中做出过杰出贡献,为了使无穷小重新回到数学中,不少数学家一直奋斗不息,直到20世纪,由逻辑学家用数理逻辑的一支模型论的方法严格论证了起源于莱布尼茨的转移原则,是无穷小得到合法地位,从而在R上建立了微积分,称为非标准分析.再次,数理逻辑的研究方法,是数学上的形式化方法,研究的对象相当一部分是数学中的逻辑问题,综合以上三点可以看出,数理逻辑是数学的一个分支.

2.数学是数理逻辑的一部分.

数理逻辑是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数学中演绎思维和数学基础问题的,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图形的一门科学,数学是数理逻辑的一部分,其原因有二:(1)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是以数理逻辑提供的思维形式为工具,并按照数理逻辑提供的思维规律进行研究,如公理集合论,证明论等.(2)数学可以由逻辑推导出来,也可以用逻辑的方法和概念来规定数学的概念,证明数学的命题.因此,数学是一种应用逻辑的特殊形式的演算,即数学是逻辑的特例如,非标准分析.

3.数学与逻辑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发展.

数学学科正式创立于公元前6世纪,逻辑起源于公元前4世纪,这二者差不多是同时产生的,在发展过程中,既有交叉又有分离,它们是在交叉与分离不断转化过程中生长的.如数理逻辑是数学和逻辑发展到一定阶段共同作用的产物,并且,随着对数理逻辑的深入研究,使逻辑和数学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所以数学与逻辑是相互作用、相互渗透、共同发展的关系.

三、教材中的简易逻辑

1.对教材中简易逻辑的一些认识.

简易逻辑的教学,既要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逻辑知识,又要为学生学习更深、更多的逻辑知识打下基础.通过教学实践,对本单元内容有三点认识:

(1)命题是数理逻辑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概念,其他理论都是围绕命题展开的,学生对命题概念掌握的程度直接影响后面其他内容的学习,所以在教学中对命题概念的教学不宜过简.

命题概念教材上是用一句话和几个正面的例子给出的,在教学时还应指出,命题是用句子给出的,而句子有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等.表达命题的语句是陈述句,需要注意的是能够判断命题的真假与是否知道它的真假是两回事.

(2)教材第一章讲了三部分内容:集合、不等式、简易逻辑,它们的安排顺序是先讲集合,再讲不等式,最后讲简单逻辑.以前教材中没有简易逻辑,学生对集合、不等式中的有关知识都是不自觉应用简易逻辑而学习的,教学中,集合中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集合相等的证明,不等式中的“或”、“且”的应用是教学上的难点,难的原因正是由于学生对简易逻辑中逻辑连接词没有深刻理解造成的,所以,教学时若能先让学生系统学习简易逻辑知识,再学习集合与不等式效果更好.

⑶ 简易逻辑的编排是按三部分编排的,简易逻辑的教学要考虑到它是非纯数学内容,要从逻辑本身的特点和规律出发,既要使学生掌握简单的逻辑知识,又要为学生继续学习逻辑打下基础,所以本单元若按命题与逻辑连接词两大部分进行教学,在四种命题及充要条件上适当予以加强,可以使学生整体把握,理解深刻.

2.教学上的疑点

(1)命题.

命题是从思维形式方面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具有表述、报道的作用,而且通过表述、报道显示出一种肯定与否定功能,指明对某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是对的或错的.它涉及两个问题,第一,一个句子是不是命题,对简单命题,前面已有叙述,要补充的是,悖论不是命题.看一个命题是不是复合命题,不能仅从自然语言意义上看,更重要的是分析语句所表达的逻辑思想,逻辑内容,不能仅看命题中是否含有“或”、“且”、“非”、“如果……那么……”、“当且仅当”等逻辑连接词,有些语句中含有逻辑连接词,这个语句是不是命题还要看这些逻辑连接词是否连接两个命题或开语句,若是就是命题,否则就不是命题.另有些语句虽然不含逻辑连接词,但意思关联中含有逻辑连接词的意思,那么它们也是复合命题,在具体运用时,要将它们改写成含逻辑连接词的形式.需要注意的是在复合命题中,用逻辑连接词连接的命题,有时有某种内在联系.

(2)逻辑连接词.

逻辑连接词是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才总结得到的.它是对自然语言进行分析,从中把带有逻辑成分的连接词提取出来形成的,可以看作是自然语言的一种模式.它有两种意义:一是结构意义,是由逻辑系统所决定的;二是语义意义,是由逻辑系统投射于某个客体域之上而赋予的,即是逻辑系统经过解释而取得.所以逻辑连接词的意义与自然语言中连接词的意义不完全相同,前者决定于逻辑系统,后者决定于语言系统.例如:“且”在自然语言中表示两种同类事物的并列关系,在数理逻辑中,两种事物在意义上可以毫不相干.如:他可能是100米或400米赛跑的冠军,它属于“可兼或”,是含“或”的复合命题.有一些句子虽然含“或”但它不是命题,如:他昨天做了二十道或三十道习题,这只表示了习题的近似数目,教材中所讲的逻辑连接词共有五个:“或”、“且”、“非”、“如果……那么……”、“当且仅当”.

(3)真值表.

真值表是逻辑系统对逻辑连接词的解释,也是命题演算的法则.从教学实践得知,学生学习简易逻辑的难点是复合命题真假的判别与对复合命题的否定,只要学生深刻理解真值表,掌握真值表的应用,这个难点就可以得到突破.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4

关键词:傅说;弼人;失仲;云土;云奠河邑

Doi:10.16758/ki.1004-9371.2017.03.006

《清华简・说命》主要记述傅说与殷高宗武丁的对话,其中简文上篇载武丁梦得傅说的事迹,此与《国语》、《史记》等传世文献所记大体契合,惟简文《说命》直述百工之一的弼人“得说于傅岩”,1弼人“厥俾绷弓,引p辟矢”之际偶遇正在筑城的傅说,并记傅说当时之状“腕肩如椎”,2诸此细节增益不少武丁梦得傅说的中间环节。3其次,关于傅说的身份和居地,诸子皆载傅说为殷之胥靡,身份至贱,4简文《说命》与之相合,但简文直言傅说“庸为失仲使人”,5可堪注意者,北海之州的“圜土”在简文中原作“员土”二字,寻字究源或可厘清北海之州的本貌。此外,简文《说命》详载武丁授意傅说攻伐失仲的重要事迹,不见于传世文献,但结合卜辞中有关x、失两族以及武丁伐失的记载,再辅以对北海之州“云土”本貌的考析,或可部分还原简文所记弼人、失仲的历史身份,厘清傅说攻伐失仲的事迹原委,对了解武丁一朝的史事颇有助益。

一、弼人:百工之一抑或殷代雄族

简文《说命》上篇言“惟弼人得说于傅岩”,6弼人在傅说事迹中是穿针引线的小角色,这与传世文献绝口不提其名径以“百工”概称相契,但同在武丁时代,活跃着一个以“x”自称的族氏或方国,是为殷代雄族之一,与弼人似有关联,其系联处须先从弼人的职能说起。

(一)从“厥俾绷弓,引p辟矢”说弼人的职能

简文《说命》对弼人偶遇傅说的情形有如下描述:

王命厥百工向,以货徇求说于邑人。惟弼人得说于傅岩,厥俾绷弓,引p辟矢。说方筑城,g降庸力。厥说之状,腕肩如椎。1

“弼人”在简文释文中写作“人”,整理者将“人”,整理者将“”隶定为“弼”字甚确,2并云“弼人当为与制弓有关的职官。”3但“弼人得说于傅岩”下八字句“厥俾绷弓,引p辟矢”尤难通释,学界对此句的解释歧义纷呈,4然无论采取哪一家的说法,皆差强文义,窃以为从“弼人”的职能来理解此句文义。

整理者援引《荀子・臣道》云:“‘弼,所以辅正弓弩也。’唐兰《弓形器(铜弓模猛究肌芬晃脑萍础兑抢瘛ぜ认礼》之‘摹”,5“弼”又写作“”,唐氏从的字形、训义以及和有关的闭、摹、榜等训义,揭示“是在弛弓时缚在弓里以防弓体损伤的,这种器物是用竹席捆绑的,或用竹木制成的,也有铜的”,6据此,弼人的职能就是在弓里安装男纹饕苑乐构体钝伤。

既知弼人职能,对“厥俾绷弓,引p辟矢”句的文义解释就能有的放矢了。“厥俾弓”四字,整理者释“”为“束”义,7“弓”即“束弓”,何以要束弓?因为弼人在弛弓时要以睦词缚弓体,使弓在保存不用时不致于钝伤。至于“引p辟矢”四字,“p”简文原作“”,《左传》昭公二十一年“豹则p矣”,段玉裁注“或假贯为p”,8则“p”或有贯串之义。“辟矢”,整理者疑即《周礼・司弓矢》“八矢”之一的“庳矢”,庳矢”主要用于习射和礼射,9则“引p辟矢”四字指弼人将供殷贵族习射或礼射之用的庳矢串装起来。综上,这八字句恰是描述弼人在傅岩这个地方整理好弓矢,即将启程返回大邑商的情形,简文整理者训“厥”为“将”,10其意甚确,就在弼人整理好弓矢行将出城时,偶遇了正在筑城的傅说,故下文紧接着写到“说方筑城”,以“方”字暗示弼人偶遇傅说乃天命使然,古人用字很到位。

(二)甲骨金文中所见的殷代雄族“x”

卜辞“”字,前人释为“x”,象两弓重叠之形,字形如唐兰先生所言“是很清楚驰弓的样子”,11王国维早先考订“x”是牡谋咀郑其音当读如“弼”,12学者多从。“x”在卜辞中有两种用法:一是表否定含义,二是用作人名、官名或方国名、族氏名,且x在表示这一类名号时往往是指代一个群体对象,下文就着重讨论“x”的第二种用法。

“x”作为人名或官名,见于“作父乙簋”,(《集成》3.4144;下文省称簋)此器被定为商末帝乙时,器铭中“x师”一称谓,多被认为是人名或官名。考虑到x之得名与作为武器的弓箭密不可分,且上古时人名、族名往往不加区别以致混用,故推测簋中所记的“x师”极有可能是x族的一个首领,尚武的古族往往以武器或其配件作樽约旱淖迕,“x”作为族氏或方国之名盖由此,这与卜辞中常见的唷⒏甑榷际且晕浣的身份活跃于战场的情况是一样的。据最新考古发掘表明,殷代的工匠兼有士兵的身份,即平时在作坊内铸造青铜兵器,战时可随军出征,1卜辞中作为国族的“x”其前身或是制造男纹鞯腻鋈巳禾澹由匠人蜕变为殷代雄族应是一个较长的演进过程。

在商代的金文和卜辞中,x通常以族氏或方国出现,皆可追溯到武丁时代。如殷墟妇好墓出土的“亚x组”青铜器,唐兰引《尚书・牧誓》之文指出“亚”是商周时用兵的一种集团,其级别比师、诸侯低,2由此官名可知x确实对商王履行有军事征伐的义务,此亚x组铜器是x给商王的贡器,其中有一件亚x大圆鼎,“从形制与纹饰看,似早于妇好组的铜器,可见它受殷文化的影响可能较早,否则不可能铸造出如此成熟的大鼎”,3据此器形,x作为族氏或方国兴起的时间不迟于武丁朝。

此外,武丁时期的卜辞亦有不少关于x入贡的记载:

(1)弗其。取x马氏在。(《合集》20631)

(2)乙未卜,丙子……曰x来马……4(《合集》9174)

(3)x入二百二十五。(《合集》9334)

从(1)、(2)卜辞看,作为国族的x对商王有“贡马”的义务,另(3)中的“入”在卜辞中也多表示入贡,可知武丁时x就已经附属于商,正如裘锡圭所言“此族与商王的关系颇为密切”。5另从簋的“x师”称谓,又知x作为族氏或方国一直延续到商末,关于x的地望,有观点认为在今豫西一带。6

(三)小结

综上,在武丁时代,弼人确以两种反差极大的面貌示人:其一,作为个体的匠人来讲,“弼人”是简文及传世文献提及的百工之一,属于勾连故事的小人物;其二,“弼”(或x)作为族氏言,诚如卜辞及金文中所反映那般,是活跃在武丁时代一个颇有势力的雄族。弼人或x在这两类叙述中,大、小角色颇有落差。从上文所述看,引荐傅说的“弼人”应与甲骨金文中的殷商雄族“x”有关,下文将进一步申论。

二、失仲:傅说践之抑或王于兴师

武丁既得傅说,遂转承天意曰:“天乃命说伐失仲”,7傅说乃践失仲,简文对此事述之较详,是傅说事迹的核心故事,傅说其人亦由此发迹。武丁卜辞亦有“伐失”之事,战事直由商王运筹帷幄,“x”作为重要角色参与其中。综合简文、卜辞,皆有“伐失”事,又皆在武丁朝,“失”应与傅说攻伐之“失仲”存在关联,惟“伐失”的梗概细节在简文和卜辞中表述不同,现予以析论。

(一)由“说伐失仲”说“赦俘之戎”

关于“说伐失仲”,兹录简文相关内容如下:

失仲是生子,生二牡豕。失仲卜曰:“我其杀之”,“我其已,勿杀”。勿杀是吉。失仲违卜,乃杀一豕。说于围伐失仲,一豕乃旋保以逝,乃践,邑人皆从,一豕随仲之自行,是为赤(赦)(俘)之戎。8

对于“赤之戎”的“戎”字,有观点认为“戎”当“戎狄”、“戎人”讲,则“赤”为戎狄之名,或是指赤之地的戎人。9简文整理者则隶定“赤”为“赦”字,并注:“戎,指兵事”,1则“赤之戎”即“赦俘之战”的意思。对此两种解释,廖名春的意见较为中肯,“如果说是讲‘赤之戎’来源的话,就偏离了简文的主题。文献的习称固然重要,上下文的意义、语境则更为根本”,2所以释为“赦俘之战”于文义更恰。对于“赦俘之战”,杨蒙生认为“赦俘”指围伐之后,傅说未对失仲之民及败北者赶尽杀绝,俘而赦之,故称。3但通观全文,“赦俘之戎”应是对傅说伐失仲这场战事的定性,须结合傅说当时的身份来理解。

简文开头即言傅说“庸为失仲使人”,对于“庸”字,整理者引《荀子・解蔽》注:“役也”,句意傅说为失仲庸役之人,4这与传世文献描述傅说“衣褐带索”,5为“胥靡”、“至贱”之人的记载相契,故傅说可能是刑徒之属,亦可谓之“胥靡”。裘锡圭认为胥靡也不是刑徒的专称,俘虏为奴及有些未被刑的囚犯也可称为胥靡,并从字义上解释“胥靡由于被人用索系联在一起而得名”。6则“庸为失仲使人”的傅说本人无疑也属于“俘人”这类群体,“俘”字从广义上来理解,指在失仲统治下的大批庸役之人,既有胥靡等刑徒亦包括俘虏等奴隶。据传世文献的记载,这些“俘人”被圈居在一个指定的地域来服苦役,即《周礼・秋官・大司寇》所说的“圜土”:

五曰国刑,上愿纠暴。以圜土聚教t民,凡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者,反于中国,不齿三年;其不能改者,杀。7

郑玄注:“圜土,狱城也。聚疲民其中,困苦以教之为善也。”孙诒让案:“t与疲同,是人之疲病者。”8则圜土为聚集囚徒的场所,囚徒要在圜土从事艰苦的劳役,是故既疲且病。联系简文述弼人偶遇傅说时的情貌“厥说之状,鹃肩女惟”,就是对“疲民”的写实性描述,整理者将“鹃肩女惟”四字释读为“腕肩如椎”,事实上,若人长期从事艰苦的劳役,加之生存环境恶劣,势必会疲病饥瘦,肩骨突出有如锥形。另据《周礼》,对此“疲民”要“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郑玄注:“施职事,以所能役使之。”9则傅说未被庸役之前,盖以板筑谋生。

被失仲庸役的“使人”,不在少数,傅说是其一,据《周礼》对“圜土”的描述,这类庸役之人的生存环境较差。简文言傅说攻伐失仲,“乃践,邑人皆从”,10此“邑人”盖指居于城邑的失族人或管理俘人的官吏,除被失仲庸役的俘人,邑人也参与了此次圜土的暴动,群起响应傅说,遂一战告捷,是为“赦俘之戎”。

(二)卜辞中所见的“失”及“伐失”

就人名称谓言,失仲极可能是失地的领主,这种行辈前加地名前缀的命名方法常见于周代的史料文献,如虞仲、虢仲、蔡仲等例,简文“失仲”也可与卜辞中作为国族的“失”联系起来看待。11据卜辞记载,“失”地的领主称为“失侯”,或省称“失”:

(4)丙寅卜,争,贞乎龙失侯专祟。(《合集》6834正)

(5)壬戌卜,争,贞气令田于失侯。十月。(《合集》10923)

(6)辛亥卜,贞失侯来七羌,翌甲寅用于夫甲,十三月。12(《合集》227)

(7)贞失不其b羌。(《合集》188正、189正)

例(4)中的“祟”在卜辞中多表示施加灾咎之义,或借为杀,1据张亚初先生考订:“”是殷商时山西境内的一个国族,就是“”(从不从十)字,即《左传》僖公十年的晋国丕郑、丕豹之丕,以国为氏。2此片卜辞属于武丁时期,知武丁曾命失侯惩罚与商敌对的方国,至于的具体地望,疑在晋南平陆县界,“平陆在春秋时为虞国地,汉代为大阳县地,唐天宝初因开漕渎得古刃,篆文曰‘平陆’,遂改今名”,3盖“”字篆文之形与“平”字极像,故唐人极有可能将古刃篆文“陆”误释为“平陆”,且《广韵》以、丕为同字,“丕,大也”,平陆在汉代称大阳县,大阳之阳即指中条山以南之河阳地,则大之命名正与丕相契,若此说不误,可推知失侯的辖地也当在晋南,盖离平陆不远。例(5)“田”读作“甸”,《逸周书・职方解》孔晁注:“甸,田也,治田入谷也”,潘振云:“甸之言田,为王治田出税。”4则此片卜辞是讲商王派到失侯的领地上开垦田地,则失侯与商王的关系不似平常的方国与王朝的关系,失应当是附属于商的与国。例(6)和例(7)反映失侯向商王献俘羌人,据统计,同期的卜辞涉及“b(获)羌”的历史人物还有a、唷⒐狻x等,多是商王的臣属,则失侯的身份亦可类比。另有观点认为卜辞中的失侯就是《逸周书・世俘解》“告禽霍侯、俘艾佚侯小臣四十有六”的“佚侯”,5那么历代失侯与商王的臣属关系似一直维持到殷商覆没之际。

综上卜辞,可知作为国族的失早在武丁时就已经是商的与国,惟其地望据上文推测在晋南一带,与殷商王畿有一定的距离,故可想见作为商王臣属的失侯,在政治上当保有一定的独立

性,而卜辞中有关“伐失”的记载正好佐证这点:

(8)……贞余勿乎……敦失,……既。(《合集》7018)

(9)癸丑卜,其克失。(《合集》7024)

(10)壬申卜,贞雀弗其克失。(《合集》53)

(11)庚戌卜,令比伐失。(《合集》19773)

例(8)“敦失”之“敦”作为动词在卜辞中常有军事迫伐的含义,据刘钊分析,“伐”基本上只用于殷对方国的征伐,而“敦”字,殷与方国皆可称用。6上古兵刑不分,商王对臣属的惩罚也可兴武力讨伐之,商王卜问对失动武,盖因失侯不再听命于商王;例(9)、(10)和(11)反映商王曾派雀、、等征讨失侯,其中雀是武丁时重要的王朝大臣,7卜辞记有一系列雀参与平定的战事,伐失是其一。

此外,x也参与了伐失的战事,从商王反复贞卜x伐失的卜辞看,x在此次战事中的地位至关重要:

(12)已卯卜,王,贞余乎x敦失,余弗x。(《合集》7014)

(13)辛未,王令x伐失,咸。(《合集》19957正)

(14)丙子卜,x失。(《合集》7017)

(15)丙戌卜,贞x在失,不水。(《合集》5810)

(16)甲寅,x今日失。允。(《合集》20381)

例(12),由商王武丁亲自贞卜,“”字不识,或是对x的一种处置;例(13),武丁亲令x伐失,可见在此次伐失战事中,x直接受商王调遣;例(15)和例(16),从商王对x师在失地作战情况的反复贞卜看,可见武丁对伐失战事的进展十分关切,另比对相关卜辞,伐失战事从最初谋划部署到最后贯彻落实,其间的过程至为曲折,与

上文例(4)同版的卜辞有“贞x勿其叶王事”(《合集》6834正),“叶,古文协”,8武丁起初对x能否协助王事抱有疑虑。同期卜辞中还有“其x”、1“其戎x”、“敦x”(《合集》7026、7027、7029),似反映x也曾违背过武丁的王命,联系到例(12)中“余弗(x)”及“勿取x”(《合集》7030)等卜辞来看,可知x最终还是屈服于王命出兵伐失。卜辞还记有“未卜,〔贞〕x众其丧”和“乙酉卜,王,贞x不丧众”(《合集》53、54),则反映出x师在失地的军事进展不甚顺利,但终以“(执)失”(《合集》5862)宣告了整场战事的结束。综合上述卜辞,x应是伐失的主将,负责具体的军事行动。2

“伐失”当与伐缶、伐亘等方国一道构成武丁前中期经营西土所采取的一系列军事征伐的重要举措,更有学者指出“伐失是武丁振兴王朝诸役中的一件大事”。3张亚初考订缶方和亘方属于鬼方的方国,进而认为武丁初期征伐此类方国属于传世文献记载的“伐鬼方,三年克之”的一部分,4但据卜辞,失侯作为商王的臣属,其性质应有别于缶、亘等方国,“伐失”应是武丁对不听王命的叛臣采取的惩罚性军事举措,但不排除伐失与征伐缶、亘等西土方国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失”在武丁以后继续出现在祖庚、祖甲和武乙、文丁时期的卜辞中,或在王朝出任贞人,或供职于王廷,据罗琨推测“可能是擒拿了叛乱者之后,武丁重新任命亲信之人为失侯,加强了对失侯之地的控制”。5

(三)小结

综上,简文所述“说伐失仲”和卜辞所载“伐失”两事应为同一事件。据现有史料,两次战争的时间皆在武丁执政的前期。简文所记的“失仲”和卜辞记载的“失侯”或为同一历史人物,有理由将简文中“说伐失仲”的事迹和卜辞中武丁对“失”的军事讨伐视为同一历史事件。据卜辞记载,“x”是伐失的主将,@对简文《说命》里提到的小角色“弼人”的身份界定提供了间接比对的证据,尽管两者在不同文本的叙事中扮演的角色悬殊,但从文本撰成的先后关系看,卜辞中记载的“x”或许就是简文中“弼人”的历史原型。此外,据简文所述,失仲(失侯)乃傅说践之,在“赦俘之戎”中,傅说是核心人物,但在卜辞所记的伐失战事中却只字未提,相反商王武丁才是运筹各方势力兴师讨伐失侯(失仲)的核心角色,而x作为王于兴师次一级的事件人物也远比傅说更为重要且更为高级。

三、傅说事迹的本源与流变

以上从简文及卜辞记载初步钩沉出傅说事迹所蕴含的史实要素,下文综合上文试对傅说事迹的源变过程作一初步探析。以文本生成的先后关系看,卜辞的记载相较于简文《说命》明显是实时性记录,简文应当是事后的总结性记录,由于简文撰成的时间明显晚于卜辞,其记录惟有部分真实可信,故欲探寻傅说事迹的本源,要以卜辞的记述为基本的事实框架,再择简文中符合情理的故事部分填充卜辞的缺白。据卜辞反映,伐失从策划到实施的过程并不顺利,其间武丁的王命多被下属违背,典型者如x,尔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手段运作后,武丁方才统筹起各方势力兴师伐失,x作为伐失的主将负责具体的战事,但仅据卜辞记载,尚不足以还原战事的更多细节,只能大体勾勒出x在失地进行的战事不是很顺利,最后以失侯被执宣告整场战事的结束。对于卜辞的缺白,简文《说命》上篇恰好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故事文本,即“赦俘之戎”。

故合简文、卜辞所记,失仲的可能是由于当时内外部因素共同促使的结果,即武丁经营西土发动对失侯的惩罚性战事,为“赦俘之戎”提供了一个外部政治环境,值此契机,傅说在云土的暴动相应取得了胜利。赦俘之戎可以视为武丁经营西土的一个意外组成部分,名义上属于x主导下的伐失战事,但作为实录的卜辞却未言及傅说,可能赦俘之戎在当时并不被看作是重要事件。商王朝起初对云土发生的暴动,似乎持谨慎观望的态度,傅说在云土的暴动,在武丁伐失的大背景下,立显出复杂微妙的政治效应,据简文《说命》上篇末言:“说来,自从事于殷,王用说为公”,1细味其语,当有深意,以当时的历史情势分析,傅说最终倒向商王朝,或许是明智的选择。

从简文看,傅说可能由伐失的主将“x”引荐给武丁,然随着傅说事迹的流传,“x”反以百工之一的“弼人”现身,与此相反,傅说则由卜辞中的无名之辈跃升为主要的角色人物,在后人的记述中,傅说往往以圣人、贤臣的面貌示人,其反差之大出乎预料,但由简文中、下篇记述武丁与傅说的对话看,傅说的才能贤德无疑是被后人夸大其辞了,再后来,傅说作为逸士隐居在圜土的说法渐次流行开来,此又当与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潮相脉动了。相较于卜辞中雄踞一方的失侯,失仲在简文中的角色形象明显被弱化处理,由此傅说的主人公形象被更好地烘托,及在后世文献的叙述中,遂完全抹去了失仲其人其事。与此相对,武丁与傅说的联动关系在民间流传中反被加强,只不过傅说事迹被包装成明君贤臣相知相得的故事样态,且生发出“王命厥百工向,以货徇寻求说于邑人”这种戏剧性的情节来,至于历史上的伐失,在简文中,转借武丁之口“天乃命说伐失仲”,遂挂上替天行道的大旗。盖此种故事情节的衍生,当由官方对傅说在失地的暴动持模糊的态度所致,毕竟武丁任用一介胥靡之徒傅说本就很有争议性,放诸当时的政治情势中考量,掩盖云土暴动的实质和神化武丁梦得傅说,则势必有利于多方政治势力作出妥协,对于武丁亦可实现安定民心的企图。

此外,有必要对简文《说命》三篇的撰成年代试作初步判定,由上所析,简文《说命》所载的傅说故事并非傅说事迹本初的事实样态,以此可推断简文非武丁朝的实录。进而论之,傅说事迹在经过一段时期的流传演变后,方才呈现今日简文的面貌,但较之后世文献对傅说事迹的载述,简文的内容又部分地贴近事实原貌,故推测其并非迟至春秋、战国方撰写成文。且就简文全篇始终贯穿有天命、择贤、德政的隐性主题,再佐之殷周之际文王、周公曾征引过殷人典册史事的客观事实,2由可初步判定简文《说命》三篇大体撰成于殷周之H。3惟其在编撰成文时更多地采用了武丁以后民间流传的傅说事迹的版本,而非官方对傅说事迹的如实记述,故简文《说命》在写定成文时,是“稀释”信史而造就的经典故事,这与顾颉刚提出的“层累地造成古史”同属于古史形塑的一种范式。

四、北海之州:由云土到圜土的历史地理学考察

傅说以“赦俘之戎”终结了失仲的统治,简文对此战的相关历史地理背景语焉不详,仅提到“其为说邑,在北海之州,是为员土”。4综合传世文献和简文看,北海之州、圜土、傅岩和说邑无疑指代同一地域,而简文和卜辞中提到的失侯(失仲)的领地无疑也和北海之州重合,前文已析,失侯(失仲)的领地大概在晋南地区,相反传世文献对傅岩地望的记载却颇为清楚,《尚书・说命》孔颖达《正义》引孔安国传云:“傅氏之岩在虞、虢之界,通道所经,有涧水坏道,常使胥靡刑人筑护此道。说贤而隐,代胥靡筑之以供食。”《正义》:“孔必有所案据而言之也”。5

“虞、虢之界”与上文初步界定的晋南地区是小大包含关系,如此,则指明了一个大致的方向,即在晋南处去寻北海之州。

(一)圜土考

北海之州,顾名思义,当更在极北悬远之地,孙诒让云:“虞、虢界近南河,距北海绝远,《墨子》、《尸子》说盖与汉晋以后地理家异。”1在后人的地理认知中,晋南为传统的华夏之地,是中原的核心组成部分,若冠以“北海之州”这类名号实难令人接受,孙诒让对“虞、虢之界”的质疑似也合乎情理。但上古之事距今久远,今人以为怪异者,古人则平常看之,此时代文化隔膜所致。故在探究北海之州时,须注意当时的历史、地理因素,要以当时的“天下观”去理解当时的地理概念,如此势必要对后世的一些成说抱持谨见。

如《周礼》对“圜土”的表述,其言“以圜土聚教疲民,凡害人者,置之圜土而施职事焉,以明刑耻之。其能改者,反于中国,不齿三年;其不能改者,杀”。2如文所言,“圜土”乃是由国家设置的特殊牢狱或劳改场所,但令人费解处,如此重要的国家牢狱竟然建置在“国外”,以至清人俞樾都觉此事甚为荒唐。3此外,紧随“圜土聚教疲民”的表述,《周礼》又相继记述了“禁讼入束矢之制”和“嘉石、肺石之说”,细察文义,这两段表述除与前文“圜土说”不相衔接外,尚难以情理度之,如“以嘉石平疲民,凡万民之有罪者过而未丽于法,而害于州里者,桎梏而坐诸嘉石,役诸司空……以肺石达穷民,凡远近亩览嫌字欲有复于上而其长弗达者,立于肺石三日,士听其辞,以告于上,而罪其长”,4依罪之轻重,犯人坐诸嘉石有三日、五日、七日、九日之别,后人解“嘉石”即嘉善之文石,“欲使疲民思其文理,以改悔自修”,5解肺石即赤石,穷民即“天民之穷而无告者”。6古有面壁思过之事,却不闻有瞩石文理使人思心向善之说,古有木铎伐鼓之事,却不闻穷民立于肺石三日赤心不忘告遂可下情上达。无论是《周礼》原文对圜土及其附属刑制的表述,还是后人注疏通解,常识及情理上皆难以通融。

《周礼》成书较晚在学界已为共识,书中记载的诸多制度文物可视为后人对先代的系统表述,如此势必存有臆撰的成份,此段对圜土及附属刑制的载述也当如是观。简文整理者将“员土”释为“圜土”,若据《周礼》之制为解无助于问题解决。其实,运用古音韵学手段,将简文《说命》篇的“员土”读作“云土”,可能是对圜土谜题的一次直探本源的破解。

“员”释作“云”,清人马瑞辰在《毛诗传笺通释》一书已有确诂,今全引其文如下:

《诗・商颂・玄鸟》:“景员维河”。郑玄笺:“员,古文作云。”马瑞辰按:员、云古通用,皆与运同声……此诗“景员”,景当读为“东西为广”之广,员当读为“南北为运”之运。《越语》:“广运百里”,韦注:“东西为广,南北为运。”商家四面皆河,故合东西南北言之而曰“景员维河”。7

员、云和运三字上古音都在匣母文部,音同字通,三字互通已为惯例,那么简文所载“是惟员土”即“是惟云土”,“云土”也作“运土”,由韦昭注“南北为运”可推知此运土是或南或北之地,且据简文“在北海之州,是惟员土”,则运土别名北海之州,亦即北运之土也。

上文指明在晋南去寻北海之州,简文所载的“员土”(云土)可能就在今山西南部的运城盆地内,北海就是古代著名的河东盐池,又名解池,今统称运城盐池。此亦可从文献中找到线索。如《诗・大雅・韩奕》追忆周初韩侯受封时,“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8韩侯封邑在今山西省河津、万荣两县之间的韩原,其地毗邻运城盆地,就地理区位言,韩侯的封地较镐京、洛邑一线仅略微偏北,倘与燕国相较,其地并不能称为北国之地,但《诗》却言韩侯“奄受北国”,令人费解,但若联系到运城盆地一带,在上古时被先民习称为北海之地,则“奄受北国,因以其伯”句又当是意有所指。

(二)北海之州的含义及职能区划

华夏九州之说定形于《禹贡》,初由邹衍倡其绪,近来对上博简《容成氏》的研究表明,九州的定名也是一个渐次成名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1《国语・郑语》就记载了一个不同于常识认知的“谢西之九州”:

公曰:“谢西之九州,何如?”对曰:“其民沓贪而忍,不可因也。唯谢、郏之间,其冢君侈骄,其民怠沓其君,而未及周德,若更君而训之,是易取也,且可长用也。2

由太史伯言可知,谢西九州之民“沓贪而忍”、“未及周德”,则其民的生活风俗当不类华夏。傅斯年早年在探究姜族的本源时,总结道:“姜之大原实在许谢~西大山所谓‘九州’者之中……然则九州之区域正是现在豫西渭南群山中,四岳亦在九州内,并非岱宗等四山。”3判定“谢西之九州”在“豫西渭南群山中”,且言“四岳亦在九州内,并非岱宗等四山”,此亦可征信于《山海经》,《中山经》云:“凡缟羝山之首,自平逢之山至于阳华之山,凡十四山,七百九十里。岳在其中,以六月祭之,如诸岳之祠法,则天下安宁”。4另卜辞中记载的羌方,也被认为“分布在今山西省南部与河南省西部的广阔区域,拥有不少支系分族与盟族”,5这与姜之大原在豫西渭南群山中不谋而合。

综上,谢西之九州在文献上的征信,为北海之州的总定位提供了重要依据,晋南运城盆地在豫西渭南群山之北,因此就地理体系言,北海之州(北运之土)盖就是谢西小九州的北疆之土。《说文》:“海,天池也,以纳百川者”,云城盐池在古人的方言表述中亦可谓之海,在上古温润的气候环境下,盐池规模较之今日当更为可观。北运既为北海之州,是惟云土,自夏商鼎革以来,其地就成为殷商在西土重要经营的地区,且鉴于晋南自古传为夏墟之地,则商人在此地的经营当是煞费苦心,根据运城盆地的自然地理因素及相关文献记载,可以将北海之州在商代的地域职能试作一简要归纳。

其一,为农产区。《左传・成公六年》载晋人谋去故绛,“诸大夫皆曰:‘必居郇、瑕氏之地,沃饶而近盐,国利君乐,不可失也。’”6郇、瑕氏之地即在今运城盆地内,诸大夫皆曰“其地沃饶”,可知云土自古以来在世人眼中是优良的农作产区。殷商时尤其如是,在东下冯商代城址的西南角发现有40至50座圆形建筑基址,据学者指出此圆形建筑极有可能是商代的粮仓设施,另遗址中发现有大量农作工具,也可证明此城址附近当为商代重要的农耕区。7

其二,为盐产区。运城盆地因其优越的盐池资源古来就是华夏内陆最重要的盐产区,晋国诸大夫迁都皆谏言选择郇、瑕氏之地,另外一个重要的参考就是其地“近盐”。古人很早时就对运城盐池进行开发,此在《山海经》尚有蛛丝可寻。《大荒北经》载:“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北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青蛇,践两赤蛇,名曰禺强。”8禺强为北海之神,儋耳之国在北海之渚中。袁珂案:“儋耳之国即聂耳之国”。9《海外北经》载:“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悬居海水中,及水所出入奇物。两虎在其东。”10“及”通“汲”字,联系到北海之州即运城盆地,经言聂耳之民“悬居海水中,汲水所出入奇物”,其句玄奥立解,盖汲水所出之盐被聂耳之民视为“大宝”,不可示人,故《山海经》记之玄奥如此。

其三,为铜产地。青铜文明繁荣的商朝将铜矿视为战略资源,湖北盘龙城遗址即商朝在南土获取铜矿资源的一个重要据点,就铜矿资源的分布而言,距大邑商最近的中条山区是北方铜矿资源蕴藏最多的地区之一,石璋如先生曾言:“殷代铜矿砂之来源,可以不必在长江流域去找,甚至不必过黄河以南,由济源而垣曲,而绛县,而闻喜,在中条山脉中,铜矿的蕴藏比较丰富”。1

其四,为交通要道及军事重地。若把运城盆地和横跨晋南的中条山作为一个地理整体来看待,则云土北连汾、晋,南阻大河,西进关、陕,东接中原的形胜之地态势则立显无疑,清人顾祖禹对此总评道“自古天下有事,争雄河、山之会者,未有不以河东为噤喉者也。”2自盘庚迁殷后,云土与商王畿仅有太行之隔,其地既在卧榻之侧又是交通要道,更凸显出云土的地理优势。且云土一地集农、盐、铜为一体,其在殷商时的战略地位当举足轻重,如此军事上的戒备则显得十分必要,早商时期的东下冯商城和垣曲商城的修建即是最好的证明。

(三)云土与傅说事迹

上文提到傅说的“俘人”性质,失仲领土上的大批庸役之人在傅说的号召下遂群起响应反抗领主,是为“赦俘之戎”,此战的历史意义当与云土的地域职能密切相关。

首先,《周礼》一书将北海之州的云土表述为聚教疲民的圜土,有杜撰的成分,也有史实的素地。如上所析,云土集农产区、盐产地及铜矿区三位于一体,地域职能的重叠必然导致大批劳役之人聚集其上,对此《山海经》可证实有其事,经言:“北海之内,有反缚盗械,带戈常倍之佐,名曰相顾之尸”,吴任臣云:“《汉纪》云:‘当盗械者皆颂系’,注云:‘凡以罪著械皆得称盗械’”,3“反缚盗械”即囚徒之属,“带戈常倍之佐”即以军队监视看押,北海之州的真实面貌在谬悠缘饰之书《山海经》中得以印证,无疑最具说服力。另,袁珂注:“《山海经》所谓‘尸’者,大都遭杀戮以后之景象”,4此亦反映劳役于北海之州的俘徒生活极为困苦,此与傅说“腕肩如椎”的形貌特征适相印证。故《周礼》拟构“圜土说”,其所凭依的史实素材,当来源于历史上云土的真实情势,惟把圜土脱离发源地云土加以系统表述则有所加工,如嘉石、肺石之说,情理尚难以通融。若结合云土的地理情况,即知嘉石(善石)、肺石(赤石)盖指当地的铜矿石,采矿需要“疲民”、“穷民”来服苦役,《周礼》遂将其联系在一起进行表述,也是有本而造了。

其次,《周礼》将圜土与“束矢”系联在一段表述,似也有事实上的依据。据罗琨先生对失族“以射”卜辞的研究表明,失侯至少在武丁r,就担任与训练、率领射手有关的军职,5考虑到卜辞中“x”的职任也与弓箭、射手之事相涉,故推测“失”、“x”两族在武丁时期的关系应很密切,上文提到x一度违背武丁伐失的命令也正佐证这点。据此,可进一步推论:如简文所述,百工之一的“弼人”在失仲的辖地完成职事之际恰好偶遇傅说,此种故事情节的设定,或就是以卜辞中失、x两国关系密切的既定事实为底本,进行虚构创作而来,但《周礼》附会“禁讼入束矢之制”来表述以上史实,不可信。

最后,云土相对于殷商王畿来说不是“中国”之地,可从夏商鼎革之际追溯起。传统认为晋南属于夏文化核心区,而商人则属于东夷文化区,两者存在地域文化上的差别。商汤伐败夏桀后,尽管对夏的领地实行了有效控制,但仍旧不能消除歧义性差异,迟至武丁时期,晋南地区方国林立,纷乱错杂至极,其中多与商邦关系不睦,经陈梦家考订仅晋南的方国就有十数,6国不可考者不知几多,政权上的零碎分立反映出商人难以对夏文化区进行有效整合。另对晋南的考古发掘亦表明此地区自龙山时期以来就同时包含多种文化特征,尤其以中条山为界,据学者分析山南的垣曲盆地与山北的运城盆地在文化传统上截然不同,应属不同的文化系统,7以此看,《周礼》将“圜土”与“中国”对举也是有本而据。

要之,参验历史上北海之州的相关实情,可初步坐实“赦俘之戎”发生的地域环境,以此反观上文对赦俘之戎的性质评说,乃是由其北海之州的地域职能决定,故赦俘之戎在简文中有一定的事实依据,当非后人向壁虚造,此亦为傅说事迹的发源提供了一个较为切实的历史地理背景。

五、傅说事迹与卜辞中的“云奠河邑”

北海之州的云土经上文考析已初显端倪,“云土”还与帝辛时期征夷方卜辞中“云奠河邑”的地名有所牵涉,也有助于了解北海之州自武丁以后的地理沿革。据最新对帝辛十祀征夷方往返时间及路线的排谱看,商王在伐毕夷方的次年四月癸酉到达“云奠河邑”,并在此地滞留到五月癸卯,方才从“”地返回商都,1可见“云奠河邑”是此次返程途中最后一站,且商王在此地滞留时间相当之长,至于云奠河邑的地理所在,学界将其地大体定位于郑州以北位居黄河南岸的一个区域。结合目前对殷商时期在外服区“置奠”的相关研究成果来看,可推测商朝在云土也是通过置奠来达成控制西土的政治意图。

“奠”,甲骨文作、等形,表示放置酒尊之意,《说文》训“奠”为“置祭”,2奠在卜辞中除作为地名、人名讲外,常以动词出现,如裘锡圭所言:“多数用为动词的‘奠’字,其意义已由对祭品或其他东西的放置引申为对人安置”,3其对“奠”的性质总结如下:

商王往往将被商人战败的国族或其他臣服的国族的一部或全部,奠置在他所控制的地区内。这种人便称为奠,奠置他们的地方也可以称奠。奠的分布是分散的,并不存在一个围绕在商都四郊之外的称为奠的地带。被奠者一般居于鄙野,其居邑没有可资防守的城墙。被奠者内部一般似仍保持着原来的组织。他们要在被奠之地为商王耕作、畜牧,有r还要外出执行军事方面的任务,此外似乎还要满足商王对臣妾的需求。奠所受的剥削、压迫很沉重,所以他们有时起而反抗商王。总之,“置奠”应该是商族统治者控制、役使异族人的一种重要手段。4

对此,孙亚冰补充道:

置“奠”是一种势力扩张的手段,在势力比较稳固的征服地进行垦田,形成一定基础之后进行置奠。置奠必须有足够的军事势力作为保障,商人置奠基本上是由近及远逐步进行的。置奠之后在这个地域范围内由商王朝派人直接管理,这是它和单纯的附属国族最大的区别。当这样的奠逐渐连成片的时候,实际上就达到了扩张王畿的目的……卜辞“奠”有一个特殊的现象就是它总是位于商人与外服的混居区,奠总分布在所谓“犬牙交错”的地带,这是奠的一个最大特点。5

结合以上二位先生对奠的内容分析及性质定义,再核以上文对北海之州地理情况的探讨,武丁时期在云土置奠符合事实情理。首先,云土就地理方位言,是有别于“中国”的外地,武丁时云土周围方国林立,情势错综复杂,此从武丁对西土的系列战事可窥一般,故云土符合犬牙交错的地域态势,如此则满足了置奠基本的地理要素。其次,卜辞也记有商王派人到失侯的领地上垦田的事实,且云土是集合农、盐、铜等多重职能为一体的区域,在云土置奠的可能性是存在的。再者,云土是战略要地,早商以来就有重派兵看管,考古城址可证其是,且从武丁调动各方势力讨伐失侯也可印证其军事战略地位,故在云土置奠作为商王朝军事势力的保障。最后,从《周礼》对“圜土”的相关记载以及简文《说命》篇中对傅说样貌的写实描述,云土民众所受剥削、压迫很重。简文“赦俘之戎”中“俘人”,正是商人将战败的国族或其他臣服的国族的一部或全部置于云土的词汇上的反映。

卜辞中“云奠河邑”的地名与这种情势适相匹配,亦能从侧面说明问题。裘锡圭认为“云奠”指云地之奠,“(河)邑”则为云地所在的具体地名。1河邑之得名盖由自晋南之河曲。春秋时被晋献公所灭之魏,其封域就是南枕河曲,北涉汾水。黄河北来呈几字形绕晋南东去,故晋南之蒲州在古代有“河中地”之称。2且按察舆图,云土适在此“河中地”之腹心,当非偶然之巧合。卜辞中,“河”除指代黄河外,似还专指临河的某一个邑,如“壬辰卜,行贞:今夕亡忧。才(在)河。”(《合集》24420)若将卜辞中云奠河邑的地名与傅说事迹发生的地域背景云土相联系,则为“河”提供了一个可能的地理坐标。另,《国语・楚语上》云武丁“以入于河,自河徂亳,于是乎三年默以思道”,3其记载与河邑不无关系,盖因云土之重,武丁苦思如何安定之,后得傅说而安。

相较于北海之州的古老称谓,河邑可能是入商以后的替名,武丁卜辞屡记“王”在唐土“乍(作)邑”之事:

(17)己卯卜,争,贞王乍邑,帝若,我从之唐。(《合集》14200正)

(18)贞帝唐邑。(《合集》14208正)

(19)贞乍大邑于唐土。(《英》1105正)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5

简介:空想社会主义的代表作,现代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

推荐理由:《乌托邦》是英国空想社会主义者托马斯?莫尔的不朽巨著,全名原为《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全书》,属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的开山之作。本书构想了一个完全理性的共和国,在这个国家里,所有的财产都是共有的,人人从事生产劳动,生活用品按需分配,人人平等,没有压迫,就像世外桃源。莫尔创造了“乌托邦”一词,开创了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其思想也成为现代社会主义思潮的来源之一。在国外许多著名的大学中,《乌托邦》都被列为大学生必读书目。2016年是《乌托邦》发表500周年,重读《乌托邦》可以了解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简介: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

推荐理由:《共产主义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第一个纲领性文献。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共产党宣言》是第一部较为完整而系统地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的伟大著作。它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开辟了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新局面,成为世界无产阶级的锐利思想武器。《共产党宣言》在世界上的传播非常广泛,其发行量仅次于《圣经》,被翻译成200多种文字,不仅成为全世界共产党人和一切进步人士必读的著作,而且成为美国等世界许多国家大学生的必读书籍。

《资本论》,马克思,人民出版社

简介:工人阶级的“圣经”,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形态的巅峰之作。

推荐理由:本书被誉为马克思一生最伟大的主要理论著作,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第一卷出版于1867年。《资本论》是一百多年前的著作,当今世界的形势已发生巨大的变化,但它的基本理论仍然是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恩格斯,人民出版社

简介:了解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的重要文献。

推荐理由:这是一部阐述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理论基础和基本原理的重要著作。它指出,空想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思想来源;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两大理论发现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导致社会主义的必然出现。

这些认识对于科学分析当代资本主义及其新变化,以及我们在当代背景下重新认识社会主义和建设社会主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列宁,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介:了解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主要内容的一部重要文献。

推荐理由:列宁阐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和内在结构的重要著作,写于1913年。本著作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明确说明马克思主义有三个理论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指出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继承19世纪人类创造的优秀成果基础上产生的。

《共产主义aBC》,(俄)布哈林、普列奥布拉任斯基,三联书店

简介:阐述共产主义基本原理的通俗理论读物。

推荐理由:《共产主义aBC》是俄国布哈林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合著,是为配合1919年俄共(布)通过的新党纲的宣传和进行系统的共产主义基本理论教育而写的通俗读物。1919年10月出版后,流传广,影响大。到20世纪30年代初,仅俄文版至少印了18次,并被译成20种外文本。列宁称此为一本篇幅不大但极有价值的书。邓小平曾说,接受马克思主义:“我的入门老师是《共产党宣言》和《共产主义aBC》。”

《大众哲学》,艾思奇,人民出版社

简介: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通俗理论读物。

推荐理由:本书是艾思奇在20世纪30年代为通俗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而写的优秀著作。作者以简洁晓畅的语言和文笔、浅显的事例娓娓道来,对什么是哲学、唯心论、二元论和唯物论,哲学与日常生活的关系,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主要范畴等,逐一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和阐明。

其写作方法新颖,内容通俗易懂,开通俗哲学写作之风气,自出版以来,一版再版,在历史上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影响和教育了几代人,至今仍有其理论和现实的价值。

《新民主主义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介:了解中国革命道路和主要思想的重要文献。

推荐理由:本著作在分析中国国情和时代特点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革命的性质、特点、前途和步骤。著作依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的基本观点,阐发了文化同政治、经济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指出了共产主义思想的指导和宣传同中国共产党在不同革命阶段具体行动纲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论述了文化工作在整个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对古今中外思想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方针。

《马克思以后的马克思主义》(第三版),(英)戴维?麦克莱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简介:“对20世纪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叙述”。

推荐理由:它述及马克思以后整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从德国社会人的马克思主义到俄国马克思主义,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欧洲新马克思主义到中国与第三世界的马克思主义,再到当代欧美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情况及相关参考资料。

《马克思为什么是对的?》,(英)特里?伊格尔顿,新星出版社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6

1案例呈现

评注案例1源自某地高三质检题.案例1以平面向量为载体,考查圆、椭圆及最值、范围等相关知识,同时凸显数形结合、转化与化归等思想,是一道集知识、能力、方法与思想于一体的综合性较强的试题.鉴于此,我校高三备课组决定将案例1作为周末作业题.

2解答过程

3遭遇质疑

周一讲评时,学生陈汜玄提出质疑,认为上述解答过程与结论都存在错误,这让笔者大吃一惊!仔细审视上述整个解答过程与结论,似乎每一步都是严谨、规范的.刚好下课,笔者带着满腹疑惑回到办公室,并将这一“突发事件”立即报告同行,请求大家一起研究.

4错在哪儿

4.1熟知结论

让我们先看以下熟悉的试题(以下简称案例2):

注意到案例2与案例3中的a,B,表面上看,点a,B是椭圆长轴两个端点,其本质则是点a,B关于原点(椭圆中心)对称,因此我们进一步推广得到(以下简称案例4):

评注上述案例2、案例3及案例4的证明较为简单,请读者自行推理.案例2、案例3及案例4充分说明这样一个事实:一旦椭圆确定,则椭圆上任一点与椭圆上关于其中心对称的两点连线的斜率(假设斜率存在)之积为定值.

4.2重温教材

对于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尤其是棘手的疑难问题,最先自救的是重温教科书.俗话说得好,“解铃还须系铃人.”教科书是离我们最近、与我们最熟悉、跟我们最密切的规范性文本.

相信大家一定记得人教版教科书(文[1])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第二节“椭圆”中例3(第41页),原题如下(以下简称案例5):

评注文[1]主编特意将案例5与案例6中的坐标设置相同,意在凸显案例5与案例6是从特殊到一般、从椭圆到双曲线、焦点从x轴到y轴,这既是作为本章总复习的综合考查,又是渗透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系列数学思想的绝佳时机.同时主编暗藏玄机:案例5求轨迹方程,而案例6则是求轨迹,也就是说,案例6不仅要求出方程(代数),更要指出其轨迹(图形).

4.3疑点浮现

对照上述案例1与案例2、案例3及案例4,可以猜测命题专家当初就是依据上述案例2、案例3及案例4而命制上述案例1.应该说案例1回归教材,以教材为本,确实是一道难得的好题.审视案例5与案例6,不难发现上述解答就是仿照案例5、案例6的两点坐标而构建坐标系.按理说,上述解答过程中的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也是中规中矩,况且平时都是这样建立坐标系.上述案例1的解答步骤似乎规范、严谨,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是上述解答错误?还是案例1本身有问题呢?

4.3.1定值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上述案例2、案例3及案例4说明:只要椭圆确定,则椭圆上任一点与椭圆上关于中心对称的两点连线的斜率(假设斜率存在)之积为定值.那反过来,若斜率之积为定值,椭圆能唯一确定吗?这才是问题关键所在,这正是学生质疑的地方.

4.3.2学生质疑的依据是什么?

为何案例5所得到的椭圆是唯一确定,而案例1中的椭圆不是唯一呢?请读者仔细对照上述案例1与案例5中细微差异.对于案例5,主编已经确定点a,B的坐标,而案例1中命题专家并没有确定点a,B的坐标,只是给出线段aB的长度而已.由于我们习惯性地“以线段aB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aB中垂线为y轴”,并由此而得到点a,B的坐标,即“a(-2,0),B(2,0).”这样我们人为地将线段aB默认为椭圆的长轴(如图5所示).

殊不知,上述案例4有力地表明:线段aB不一定必须作为椭圆的长轴,其实只要将线段aB作为椭圆的任意一条中心弦(如图6所示)都可以满足斜率之积为定值.将线段aB默认为椭圆长轴(如图5所示)是最小的椭圆,将线段aB默认为椭圆短轴(如图7所示)是最大的椭圆.当然,不论椭圆多大、多小,只要其斜率之积为确定定值,那么离心率e始终保持不变,这就是“相似椭圆”的由来,这正是学生产生质疑的原因所在,这也正是专家当初命制案例1时所没有考虑到的盲区!图5图6图7说到底,案例2与案例3的逆命题并不成立,换言之,kpa・kpB为定值,此时aB并非就是椭圆的长轴,可能为过椭圆中心任一条弦,更何况,由上述案例6可知其轨迹还不一定就是椭圆,可能为圆或双曲线.

4.3.3“相似椭圆”如何变化?

由上述分析不难得到,尽管斜率之积为定值,但并不能保证椭圆能够唯一确定,而是得到系列“相似椭圆”.那满足条件的“相似椭圆”不断变化时,其|pQ|又是如何变化呢?

其二、上述图8、图9到图10有力地说明前面解答中“以线段aB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aB中垂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0),B(2,0),”是不恰当的,因为这样构建直角坐标系,就等于默认了线段aB只能作为椭圆的长轴,从而只能得到其中最特殊的一种情况,即最小的椭圆,也就是图8.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至此,我们完全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备课组给出的解答过程及答案都是错误的,当然也说明命题专家给出的答案也是错误的.遗憾的是,因笔者功底浅薄,至今还有一些疑惑,在此借贵刊平台,向各位同行请教.比如,案例1本身是否正确?如果案例1正确,那么|pQ|的取值范围到底是什么?如果案例1本身存在瑕疵,瑕疵在哪儿?又该如何修复?以后命制此类相关试题时如何避免犯同样的错误?

5研究教材

教材是专家依据《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和学生认知结构编写的教学用书,是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的具体体现.教材是经过无数次去粗存精与高度浓缩编写而成的,教材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和依据.正因为教材的特殊地位与作用,教材本身就是专家命制试题的依据与源泉.

命题不仅是一件消耗体力、需要耐力的繁重劳动,更是一种面对危机、充满挑战的智慧结晶.命题之所以出现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典型、也是最隐蔽的错误就是自以为对教材熟悉.无论是命}专家给出的参考答案还是上述解答过程,其错误根源都是没有吃透教材.比如上述“以线段aB所在直线为x轴,以线段aB中垂线为y轴”,这就等于默认“以aB作为长轴的椭圆”,这就是没有吃透教材习题(上述案例5与案例6)而导致!

笔者认为,作为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即教参)理应与教材一样严谨、规范.遗憾的是教师教学用书还是有一些瑕疵.比如上述案例6,随m不同取值,其轨迹不仅可以是圆、椭圆和双曲线,而且椭圆的焦点也会变化,既可以在x轴,也可以在y轴.因此笔者认为文[2]再版时,应该更加规范、严谨地表述为:

参考文献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7

影视剧编剧创作比喻的基本方式是寻找本体和喻体之间相同的语用预设命题,在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到许多因素来保证观众能够了解编剧或导演的创造性联系,所选的语用预设命题自身的特点为比喻义的理解提供了可能。下面分析这几个特点,同时解释其对影视剧名比喻生成的影响。

a.共同性。一个比喻被理解的前提是其本体和喻体为编剧和观众共知,也就是说本体和喻体中的语用预设命题有共同性。影视剧名中比喻运用的初衷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来描述另外一种新鲜的事物,编剧在创造的时候要假设读者具有同自己一样的对喻体的理解程度,喻体的选择不可过于生僻而令人费解,这种假设的来源就是因为有编剧与观众拥有共同的信仰,共同的社会背景,这些决定了语用预设命题的选择,编剧对于事物的理解隐喻化的表现才可以获得观众的认同。同时共同性原则也是语言经济性在比喻表达中的充分体现,可以省去很多笔墨叙述背景,给了标题在有限表达中传递大量信息的可能。例如:①《似水柔情》作为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水”一般用来形容女人,由流水的柔顺、光滑而联想到感情的温柔、细腻。本剧中女主人公展现出来的女性的真善美,令人难以忘怀。这种共同的语用预设命题根植于人们的大脑中,极易引起观众的共鸣。

b.适当性。编剧在选取比喻来表达的时候要考虑到观众的心理和接受能力,如果使用了过于生僻的喻体,或过于超前的概念都不足以用来描述新事物和新概念,反而会造成负面的表达效果。语用预设命题是比喻创作的重要基础,而且是从现实世界的诸多命题中以意义为媒介联系被选择的,只有符合观众心理和价值观的命题才会为观众接受。编剧要注意与社会的主流意识相一致,适合社会文化的语言环境,使比喻能恰当的传递需要被编剧突显的意义,选择适当的命题。例如:②《爱是一颗幸福的子弹》在该剧名中,把“爱”比喻成“幸福的子弹”,而“子弹”在人们眼中是带有杀伤性的,“幸福的子弹”恰当表现出“爱”是甜蜜的、幸福的、美好的,但有时候,它也会变成错误,变成最残酷的伤害。“幸福的子弹”这个比喻十分成功,而其语用预设命题的选择就是建立在常规思维的基础上的一种适当性,使观众立刻就能明白编剧的意图和该剧的主题。

c.主观性。影视剧一般都是编剧的独立创作或者是导演在拍摄过程中的稍加改动,不可避免地会带有断言性质的话语或者是个人的喜好与观点。这一点在影视剧命名中尤其重要,因为影视剧的结果是观众被动地接受编剧的表达。编剧在设计标题时不可避免地受自己主观意识的限制,带有自己的主观色彩。这些主观态度的来源是编剧自身的经历和经验,编剧将这一部分语用预设命题融入了比喻。例如:③《恶魔在身边》这部青春偶像剧主要讲了一个爱幻想、咋咋呼呼的大傻妹齐悦与冷酷、猖狂的富家子“恶魔”阿猛之间的爱情故事。剧中,阿猛恋上齐悦,而齐悦却对篮球队长源伊情有独钟,为吸引齐悦,得到齐悦,阿猛百般刁难齐悦,因此在齐悦眼里阿猛就是“恶魔”。事实上,在编剧眼里是“恶魔”,但对很多校园女孩来说,阿猛就是“白马王子”。不一样的视角和立场决定了语用预设命题的不同,也对比喻产生了影响。

d.差异性。因为编剧和观众各自的文化修养和社会经历不同,双方的语用预设命题集合是不同的。编剧以某一故事为对象构建命题集合,观众的理解也就是与编剧产生了命题的交集,而观众会有更多自己的命题补集参与到比喻的理解中来,就有可能获取比喻中更多的信息,有些信息甚至是为编剧未预料到的。事实上,编剧的语用预设命题集合不可能同观众完全一致的,永远存在着差异,双方各自的命题集合也就时刻存在着补集。基于语用预设命题以上四个特点,影视剧名中比喻的创作就有了可能,其意义的理解也有了可供参考的依据。编剧在制作比喻标题的活动,就是在无数的潜在命题中挑选出一些,每一则比喻标题都是依据编剧与观众有共同的知识背景,对影视剧内容的了解,相同的价值观,民族心理和文化传统。因此,纵然之前没有关系或者联系不紧密的两个词置于同一个比喻的结构中,观众也可以借助语用预设命题对比喻意义准确地做出判断。

二、从语用预设命题角度看比喻对于影视剧命名的作用功能

1.简洁作用。简化语言,语用预设的共知性决定了影视剧名语言的简洁。共知性决定了我们没有必要把都知道的事情明示出来,用简单话就足以说明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语言传递信息的精密度和准确性。并且简单生动的剧名更能唤起观众的感情,引起他们的注意,促使他们去观看。例如:④《万凰之王》该片名中的基本隐喻形式是“在后宫众多美艳女子中,经过争斗成为最厉害的一个”,喻义展现了强大的实力。它们形成的语用预设命题就是“有很多的凤凰”“、这些凤凰中有能称王,成为最厉害的一个”等。结合我们的传统文化,凤凰一般是指代女子,观众们就能推知这是一部关于女子争斗争宠的影片。借助语用预设命题,隐喻在最大限度上节省了文字,也传递了丰富的意义。

2.吸引作用。生动的剧名隐喻对观众是有巨大吸引力的,而每一则生动的标题都要在适当的语用预设命题基础上才能被观众正确理解。预设具有主观性,编剧导演为了宣传自己的影片,就会用看似事实的语言来吸引消费者。例如:⑤《家庭煮夫》在我们普世价值观中都知道“家庭主妇”,而这部电视剧就是在说在新时代年轻家庭中,女性剽悍,在外挣钱养家,而男人在家洗衣服做饭带孩子。“煮夫”预设了在家做家务的丈夫,编剧巧妙地更改了我们传统观念中家庭主妇的说法。这些隐喻蕴涵的语用预设命题为剧名隐喻增添了生动意味。

3.增强趣味性。语用预设可以在影视剧名中留有悬念,促使观众去探究从而引起人们的注意。预设可以让影视剧名变得活泼生动,让人们在轻松愉快的语言氛围中接受一部影片。例如:⑥《媳妇是怎样炼成的》“炼”这个字一般是指“用火烧制或加热等方法使物质纯净、坚韧、浓缩”,如炼钢、炼油、锤炼等。又指“用心琢磨使精炼”,如炼字、炼句。那么,媳妇又怎么能“炼”呢?编剧很巧妙地用“炼”这个字,表现出在婆媳关系、在夫妻关系中,做一位合格称职的媳妇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如果这里不用“炼”,而换成“变”等词,就显得没那么形象生动。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8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最初从同事那看见这本书,我一点兴趣都提不起来。因为根据认识,某某简史,总是一堆的乱七八糟词汇加深奥难解或者是屁话一堆。既然他推荐说不错,我就拿回来看看。

吃过晚饭,翻开书目,哟,内容还很广泛,从宏观到微观都有涉及。翻翻几页就想到头睡觉。搁置一段时间想起来就翻翻,后来到渐渐进入作者的世界,发觉自己进入了一个全新,从未接触过的新奇思想世界里。

《万物简史》从宏观到微观,大到宇宙,小到微生物,从现有的考古,考察资料中客观的阐述世界的起源,推测尽可能的情况。尽管还不慎完善。从宇宙初起细胞的生长,经过各种恶劣的环境繁殖、毁灭、变迁,变异到现在我们所看见的万花世界。有资料也惊人的提出一个观点,我们人是微生物的寄生体,为什么我们人会存在?那是因为这些微生物允许我们存在,所以才存在。这真的颠覆了我以前一直以来认为是人主宰世界的观念,具有很大的冲击力。从头到脚看下来,我认识人的渺小,世界的浩大,微生物的精细,万物的如此巧合存在。

在简史里推测的各个例子中,人们孜孜不倦的探索事实的真相。他们在探索世界真相,而我也在同时观察这些推动历史进程,或者说是还原古代真实世界原貌的人们的共同点。可以有两点是很明显的:(1)这些人家境都不错,有些甚至是伯爵。当然,要做考古,探寻类的工作必须不为金钱所累。大的大千世界,那些伟人们,家境都还不错,这样才能安心的去追求自己向往的学科。所以想要成事,先要有资本。(2)大多有些怪癖,小的,大的不一而足。现在大家说的天才大都异于常人,所以我们生活中那些不一样的人才更有可能推动世界的发展,因为固执,因为专一,没时间去考虑世俗纷扰,自然的单纯的有些要命。却也有更多的精力去专注一件事情,并做出成就。而我们大多数的人,都是普通一族。

在书中有这样一个比喻,如果从宇宙开始到现在算一天24小时的话,我们现在了解的,所谓的最长历史也不过十几分钟的时间。可知我们存在是如此的幸运而又渺小。而对于未来,或许过个几十亿年,我们人类不幸的没能通过设置的重重障碍,消失了。另一种生物取代我们继续生存下去。延续下去。那,想想现在生活中的纷扰,又有何可计较的?不过是沧海一粟,何不尽情而活呢?“人生得意须尽欢”,想得开,看的远,摒弃杂念,生活会如初开的花朵一般绚丽,鲜艳夺目。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读完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世界和我脑袋里想象读完全不一样。水在我眼里是很弱小的,可书上写到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十万人的生命。还有近一万年内最猛烈读一次火山喷发——其规模是1980年美国海伦斯火山喷发的150倍,其能量相当与6万颗广岛原子弹!

我认为小冰河时代读冰一踩就会碎,我的想象和数上所说的可不一样了,书上说这是得各种各样读冰上活动成为可能——人们每年都要在泰晤土和上举办冰雪节,或者沿河兰读运河举办溜冰比赛!这也太夸张了吧!

在我的知识里一直以为只有火山下有岩浆,可看了书之后,我才知道美国底部下有一大片岩浆,一个巨大的火山热点。它每隔六十万年左右,就会灾难性的喷发一次。最近一次这样喷发就在六十多万年以前。那个地点任在那里。如今,我们称其为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我以前还听一个人说过那个火山是超级火山。如果这超级火山再次喷发,那将会是一个多么可怕的一种灾难啊!

自从看了这本书,我才知道世界是多么的神奇啊!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今天有幸重新再回顾一下小学时看的一本著名科普著作——《万物简史》。他的作者比尔布莱森的幽默直白至今我还记忆犹新,“你不会和另一个世界的你握手,因为和反物质的你握手会发生湮灭,然后你们都会消失。”这样的表述使我在小时候也能很好地理解物质和反物质作用之后的关系。说道宇宙的起源,术中这样比喻“其实我们个体都是由电子组成的,如果把我们身上的电子一个一个夹出来就会变成一堆灰色的灰尘了”是多么的直白和简洁。

作者用清晰明了通俗易懂幽默风趣的笔法给我们展现了宇宙大爆炸到现代的各种妙趣横生的故事。从小时候疑问地球模型是怎么可以切出四分之一看到地球的核心到人类对地球的环境污染;从动物进化的精彩到人类对动物的滥捕滥杀;从人类社会的茹毛饮血到现代战争的残酷。《万物简史》让我重新认真的思索起“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千古命题,我的回答是:“我”也是“我们”,“我们”是“生命”,生命之舟必将驶向光明美好的未来——回顾四十多亿年的生命史,我有理由坚持这条信念。“

”一个星球,一次试验“。我想对待对待生命的最好方式,一是珍惜她的美好,二是要为她创造更多的价值。我们——人类,应当自求多福,好自为之。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经过同学和小伙伴的推荐,这个寒假我读了《万物简史》这本科学书。它的作者是美国作家比尔。布莱森,我觉得这本书内容很精彩,而且读后有很多感悟。

书中讲述了科学史上那些伟大而奇妙的时刻:宇宙起源于一个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得见的奇点;全球气候变暖可能会使北美洲和欧洲北部地区变得更加寒冷;1815年印度尼西亚松巴哇岛坦博士拉火山喷发,喷涌而出的熔岩以及相伴而来的海啸夺走了10万人的生命;美国黄石国家公园是”世界上最大的活火山“;达尔文居然为蚯蚓弹起了钢琴;牛顿将一根大针眼缝针插进眼窝,为的只是看看会有什么事情发生;富兰克林不顾生命危险在大雷雨里放风筝;卡文迪许在自己身上做电击强度实验,竟然到了失去知觉的地步……全书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对”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到哪里去?“这一千古话题作了极为精当的描写,每一个人在阅读此书之后,都会对生命、对我们所生活的世界产生全新的感悟。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感叹:在科学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类的一些发明又对我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巨大的伤害,比如:海洋危害、大气污染、动物濒临灭绝……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引起重视,从自身做起,保护我们的家园!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从古至今,科技发展变化的迅速是我们祖祖辈辈都亲眼见证过的,科技让飞机飞上蓝天,让人类发明字体,让我们的生活更方便快捷,但在我们正享受着科技带来的幸福时,有没有想到,科技正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便?《万物简史》告诉了我们答案。

《万物简史》主要讲述了人类一切科技成果的来源,以及科技带来的不便,例如:科技经常会危害环境、我们对科技的依赖使自己染上各种疾病等,而我们却毫无察觉。比尔·布莱森写的这本书是一本在科技史上,在全世界都称得上”绝世著作“的书。他告诉我们在科技的背后有着多少艰辛的努力,并对天文、地理、物理、化学都有一些详细的介绍。他为了这本书,足足准备了十年,并且在发表这本书后,立刻患上了严重的病。

比尔·布莱森在文坛算是幽默派的作家,因此,它简洁的语言中流露出层层叠叠的风趣。比如,描写火箭的那一段:”火箭顾名思义就是火和箭的意思,你不会相信了吧?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吗?“我看到这段时,以为作者仅仅是在凑字数。接着往下读,却发现火箭真的是由火和箭组成的,火箭躯体的原形只是一支箭,像汉字一样,不知道演变了多少年,最后变成了现在的样子。这使我不禁对这本书有了浓厚的兴趣。

这本书里有着名人的成长过程,万物的形成与起因,相当于把整个世界的缩写……这是一本以创造为主的书,我不禁想起了语文书中的一句话: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万物简史读书笔记

《万物简史》,英国比尔。布莱森的一部科普书。这的确是一本值得多读几遍的书——第一遍,我只读懂了三分之一,缘于自己的知识面不够和对于英式幽默的思维方式不理解。好在还有时间多读几遍,等儿子到五年级时,再详细给他讲解。

有许多问题,在书中得到了答案。宇宙是怎么产生的?冥王星为什么被开除出行星俱乐部?旅行者一号走到哪里,要去向哪里?月球为什么不会被地球吸引过来?地球上的陨石坑什么样?等等。边读书,边查资料,边给儿子讲解。这本书也是给我上了一堂深刻的科学课。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9

一、《蓝色生死恋》在韩国虐心催泪电视剧排行榜中这部《蓝色生死恋》的催泪效果可不比烟雾弹差,纠结的爱情,错综复杂的关系,爱而不得的剧情播出后便成为了韩国当地悲剧的典型代表之作。

二、《对不起,我爱你》这部《对不起,我爱你》播出于2004年,主线以男主人公抛弃,在长大后回国想要复仇的过程中遇到了真爱,最终是为了爱情放弃了复仇,亲情和爱情处都刻画得很到位,只是结局真的很悲情。

三、《天国的阶梯》《天国的阶梯》出品于2003年,是一部很经典的催泪电视剧之作,主线简单的讲是一个四角恋,女主身患重病,但为了爱情选择克服了重重困难,不过男女主人公的命运真的比较惨。

四、《想你》《想你》主要讲述了女主为了救男主而遭到了性侵,而后女主选择隐姓埋名守护着男主,虽然后来相遇了,但是女主并没有勇气去相认,很是虐心的电视剧了。

五、《那年冬天风在吹》这部《那年冬天风在吹》的主人公遭遇到了父母的遗弃,还和哥哥分开了,而且在某一次还突然的失明了,命运的悲惨简直就是虐心,不过结局算是不错的,所以也不至于哭肿眼睛。

六、《冬季恋歌》在韩国虐心催泪电视剧排行榜中这部《冬季恋歌》讲述了三位年轻人因为初恋而将命运紧紧的联系在了一起,可命运似乎总是喜欢开玩笑,让他们经历了分分合合,有种说不出来的虐心感。

七、《拥抱太阳的月亮》此部《拥抱太阳的月亮》在韩国当地可是大获好评,它出品于2012年,讲述了当时朝鲜时期君王和巫女之间的那艰辛又浪漫的爱情,尤其是艰辛的剧情部分很是动人。

八、《雪之女王》《雪之女王》出品于2006年,刻画了一段相当凄美的爱情故事,男女主角互相喜欢,结果女主患有不治之症,整个剧情简直就是虐到不行。

九、《该死的爱情》这部《该死的爱情》从剧名上看就能感受到它的不一般,主人公背负着沉重的感情债,为了替哥哥复仇而发现是自己最爱的人伤害了哥哥,爱情、亲情进退两难,很虐啊!

简述生命的起源篇10

漫画是用讽刺与幽默的方式表达哲理、反映现实的艺术。近年来,许多省市在中考命题中把漫画作为基本素材,用于不同的题型。漫画题以其新颖的形式、别致的创意和广泛的影响成为各地考卷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深得老师和同学们的青睐。

一、解题技巧

1.注重整体阅读。先对材料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把握大的主题或方向。要通过整体阅读,搜索有效信息。

2.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这也是得出观点的源头。

3.注意图表细节。对图表中的一些细节不能忽视,它们往往起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4.把握考题要求。根据考题要求进行回答,才能有的放矢。同时,考题要求往往对解答题目有一定的提示性。

5.进行必要的联想、想象和“过滤”。即运用联想和想象对隐含的材料进行挖掘,对多则材料鉴别主次,通过过滤,留下主要信息。

6.简要归纳概括。解答这类题的共同点是归纳概括。在解答前,要正确分析图表中所列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从中找出带规律性的东西。分析有关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再进行归纳概括,得出结论。

二、中考真题体验

(一)表文转换

例1(2012年北京)《北京市节约用水办法》将于2012年7月1日起实施。为了深入宣传该“办法”,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某校举办了“北京水资源”专题展览。在参观的过程中,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用一句话概括北京水资源的现状。

主要信息:①

现状:②

解析:这道题既考查同学们识别图表的能力,又考查了提取信息、概括与总结归纳的能力,考查比较全面。同学们在解题时要注意图表中的文字,同时要审清题目的要求。

答案示例:①北京市人均水资源量远远低于国际人均极度缺水标准,甚至低于国际人均危及人类生存的灾难性标准。②北京的水资源极度匮乏。

例2(2012年湖南株洲)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下表是2012年4月19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的第九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

(注:“阅读率”指有经常性阅读行为的国民在全体国民中所占的比例。“数字媒介阅读”是指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读取等阅读方式。)

(1)根据上表,你得出的结论是:

(2)结合生活实际,简要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

解析:本题为对材料进行分析的综合性学习题,带有表格,要求同学们其有一定的阅读表格、概括总结规律的能力。本题涉及电子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话题,较为新颖。

参考答案:(1)①自2007年至今,国民的传统报刊阅读率逐年下降,而数字媒介阅读率迅速增长;②传统报刊阅读率仍然最高,但两种方式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

(2)①随着现代社会信息量的不断膨胀,数字传媒的高效性、便捷性、免费性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并飞速发展;②网络、电脑、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发展。

温馨提示:表文转换是一种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题型。命题人常常从报刊中选取有关材料,要求同学们根据题干筛选、分析、整合图表中的相关内容,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其特点,或对图表中的观点作简要评析。解题思路为:

1.认真审题,明确要求。

在审题时,要注意表头和表尾的文字,弄清图表说明的对象和比较的角度;注意题干对句式表达的要求(是单句还是复句),尤其要注意字数的限制。有的题目还规定了以某个具体对象作为答案的主语等,应注意题目要求。

2.仔细阅读图表,全面而准确地捕捉相关信息。

对图表,同学们要认真观察,找出图表中所含的信息:比较对象、比较角度及项目、各种数据及变化特点等。抓信息要全面而准确。具体而言,对图表题要兼顾图表的各个要素,对坐标曲线图要抓住曲线变化的规律,对柱状饼式图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变化情况,对生产流程图要抓住事理的时空、先后逻辑顺序等。读图表不能顾此失彼,遗漏信息。

3.依据题干要求,规范作答。

不同的图表形式,题干有不同的要求,答案的表述也各不相同。在答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注意题目中的关键词。如表达方式转换题,其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上图显示”“用文字表述出来”“确切表述图表的内容”等。在表述时要有具体的数据的比较、分析,要直接客观地反映图表所包含的信息;而信息推断题的题干中往往有这样一些标志性词语:“该图表表明(说明、证明)了”“用一句话概括为”“所揭示的问题是”“从中可以看出(得出)”等。

②注意题目中的特殊限制。一是句式的限制。如用单句表达只能含有一组主谓宾成分,如用复句要标明分句间的逻辑关系;二是字数的限制,在表达时要注意年号和数字的规范。

③重视数据变化。数据的变化往往说明了某个问题,而这可能正是这则材料的重要之处,也是得出观点的源头。

④注意图表细节。不能忽视图表中的一些细节,这些细节往往起着提示作用。如图表下的“注”等。

⑤注意在表达中不能出现语病,特别是在描述事物的变化规律时,选用词语要准确。如表明增长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增长(加)了”“增加到”“增长了××倍”“与同期相比,增长……”等;表明下降趋势可用的词语有:“减少了”“减少到”“减少了(百分数、分数)”,其后不能用倍数。又如表示程度范围的概念:“近一半(约50%)”“大部分(比例约在55%~70%)”“绝大多数(比例占70%以上)”“所有”“约几成”等。总之,要根据图表数据的变化规律来选用相应的词语进行表达。

⑥针对题目要求和图表中的内容复核答案,看有无遗漏、多余、误推或表述不详等错误。

(二)图文转换

例3(2012年黑龙江鸡西)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出你的感受。

解析:要注意漫画的标题与画面上的文字注解,更要注意上下两部分之间的联系。感受要围绕“感恩老师”来写。

答案示例:在生活中我们要懂得感恩,感谢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感谢老师教导我们成长。我们要常怀感恩之心,常念感恩之情。

温馨提示:解答漫画题有什么技巧?

1.概括主题的方法

概括画面的主题,先要认真细致地观察、分析画面的内容,找出其讽刺或颂扬的对象、行为(有标题的,一般多是标题),然后挖掘隐含信息,进一步提炼、概括画面所反映的主题。通常要采取联想的方式,由物及人,彰显意义。

2.拟写标题的技巧

标题是漫画的眼睛,它有暗示漫画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拟写标题,先要弄清漫画讽刺的主体和漫画的主题,然后根据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写标题。拟题可直接以讽刺或颂扬的主体命名,也可紧扣漫画的主题命名。

3.描述画面的原则

描述画面,具体说就是用描述性的语言介绍画面的内容。在描述时要遵循以下原则:注意对象,留意方位,按照顺序采用恰当的表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