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课外阅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7:40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1

关于农村学前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培养小学生课外自主阅读能力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教育变革的需要,儿童成长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阅读是一个人精神成长的重要渠道。在童年时代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因此,本课题研究的主要目的是:(1)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2)扩充学生的阅读时间。(3)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4)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5)寻求提高学生课外阅读实效的策略、途径。希望用课外阅读让学生夯实文化底蕴,铸造完美人格,提升生命境界,打好人生底色。同时也希望借此课题的研究,打造研究型教师,促进我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主要采用调查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1.调查研究法

进行小学生阅读兴趣与习惯问卷调查,了解分析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行动研究法

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编演课本剧,专题辩论,创设多种多样的交际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流等多种形式,拓展课内学习空间。结合每年的读书节活动,开展丰富多彩地课外阅读、背诵优秀诗文活动。组织参观、访问、办手抄报、剪贴本、开故事会、经典诵读、图书义卖、作家进校园等实践活动,开创课外学习空间。

3.经验总结法

以课题研究实践活动为依据,根据研究过程中原始的事实材料,总结研究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指导策略、评价机制,以便更好地指导今后的课外阅读活动。

三、课题研究过程

(一)准备阶段抓基础

1、调查摸底

在课题实施前我们对全校学生进行了一次全面的调查:包括对学生阅读意识的调查、阅

读的材料的调查、阅读的目的的调查、阅读方法的调查。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我们分析认为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不良行为主要表现在慵懒行为、敷衍行为、偏食行为、功利行为、盲从行为、浮躁行为等几个方面。表现在阅读过程中无法可依,缺乏指导,课外阅读兴趣就会逐渐降低。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一直在课堂教材、精读的框架上下功夫,实际上,很多大家和名家的成才经历都证明,语文学习三分课内,七分课外,语文学习的规律和特点是进行这项课题研究的根本依据。

2、落实分工

课题组成员各自职责如下:

序号姓名职务职责分工

1马宏语文教研员具体指导实施、组织学习培训

2张国香校长全面主持课题工作

3胡俊副校长研究、设计活动方案,制定计划措施制度,组织开题结题,进行阶段总结。4盛厚祥教导处副主任具体落实活动,收集资料,积累经验,

5杨玉翠教研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6党国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7赵晓兰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8杨阚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9丁美霞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10陈春琴年级组长开展实验,进行实践研究,反馈信息,撰写论文案例。

3、科学制定课题方案,隆重开题。

为了使课题方案科学合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有利于教师实践操作,课题组查找了有关课题的文献资料,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反复研究,带领课题组的成员学习相关理论知识,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反思自身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困惑;为了全面、客观、真实地了解学生学习现状,促进课题实验扎实有效地开展,找出需要探索研究解决的问题,最后撰写出了课题实施方案,并制定出具体研究措施与研究方法。

xx年x月,我们请来凤凰母语研究所徐晓华主任、区教研员马宏老师为我们进行了隆重的开题仪式。徐主任对我校课题研究的思路、开展课题研究的方法、校本教材的编写等方面的内容进行了细心地指导。要求课题组紧紧围绕核心,扎实深入,求真务实地开展研究,力争研出成果,创出特色来,提升课题的推广价值。本次开题会提高了实验教师对课题工作的认识,更新理念,激发研究欲望。

4、后勤保障有力。

为确保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学校制定相关政策,给予实验课题组每学期一定的课题津贴,并拨出专项资金全力支持教师外出参加课题培训,还购买了与课题相关的书籍,充分体现了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二)研究阶段抓落实

1.氛围倡读。

为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激励师生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我校首先积极营造浓厚的书香氛围。校园里,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校品牌的愿景激励着我们,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书香伴我成长的口号鼓舞着我们,读书长廊里一本本经典读物吸引着我们,图书馆里阵阵书香陶醉着我们,学校网站上307条书香专栏新闻记录着我们的足迹师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中享受着阅读。

2.专家领读。

三年来,我们先后邀请了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主编朱家珑、特级教师孙景华、陈树明、省小学语文教研员李亮、市教研室汪笑梅主任、市小学语文教研员芮琼老师、全国儿童阅读

推广人余耀、《科学大众》、《少年文艺》杂志社等专家来校指导引领我们开展课外阅读活动,创建书香校园。在市教研员芮老师的积极推荐下,我们有幸参加了市教研室、市文明办组织的南京市乡村阅读联盟校,在联盟校的活动中,我们得到了省市教育专家、省少儿出版社等专家的指导,同时与兄弟学校互相学习、互相提高。

3.书源保读。

我校地处城郊结合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多、读书资源匮乏,学生课外读物常常得不到保证,学校开源节流充实图书馆的藏书,同时积极向市区技装办申请复本:配备市区教育局、教研室推进的经典读物,我们坚持每年12套经典读物,每套55本,全校分年段漂流,教师有针对性地指导,从书源上保证了学生的课外阅读。我们工作的激情感动了南京市文明办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赠送了图书;我们读书的热情感动了西善桥街道的领导,他们为我们设立了优秀学生、优秀教师奖励基金,每年6万的基金保证了学生、教师读书活动的深入开展。

4.教师范读。

没有教师的阅读,就没有学生的阅读。教师读书沙龙、读书演讲、美文诵读、故事讲述等活动,学校组织教师外出观摩中国儿童阅读论坛、参加亲近母语研讨活动,先后赴扬州市书香校园东关小学、无锡市书香校园育红小学、南京市首届金陵书香校园禄口小学观摩书香校园建设,提高了教师的素养和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能力,也润物细无声地影响着学生,为学校书香校园的建设注入了鲜活的生机。

5.课题研读。

近几年来,我校积极申报了《营造书香校园创建学校品牌》、《利用学校网络平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评价能力的研究》、《科学认读,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等课题的研究,努力用教育科研提升我们研究的层次,用教育科研穿起我们实践的主线,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外阅读能力。

6.课程促读。

语文团队的教师们围绕语文课程标准、南京市教研室推荐的课外读物开发编写了校本课程《书香》,以此作为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载体,同时为学生打开了一扇扇阅读的窗户。

7.课堂导读。

为了让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校每周从校本课时中安排一节课外阅读课。教师们利用阅读指导课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推荐经典读物、指导学生诵读国学,组织开展读书交流会。一节节课外阅读指导课激发了孩子们阅读的兴趣、教会孩子们阅读的方法、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了孩子们的精神生活。我们不仅指导西小的孩子,还积极参加南京市教研室发起的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行动,语文团队的老师们定期到六合马集小学开展蒲公英书香田园行志愿活动:课外阅读指导课、一对一结对指导孩子们读书、给孩子们赠送经典读书。我们的老师被马集的纯朴的孩子们称作飞翔的蒲公英。

8.晨诵午读。

为了保证孩子们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课外阅读,我们的教师坚持每天组织学生晨诵午读。每天清晨,朗朗的读书声;每天中午专注的阅读,成了校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样保证了学生每天40分钟的阅读时间。

9.活动品读。

在我们西小孩子们每年最盼望的节日就是儿童节和读书节,因为在读书节里,孩子们可以开展班级读书会,可以爱心义卖图书,可以参加书香夏令营,可以加入春蕾文学社,可以表演童话剧、课本剧、可以观看经典童话剧,可以美文诵读,可以获得书香班级、书香小明星的殊荣,可以与作家零距离。孩子们在读书节中阅读,在阅读中快乐成长。

10.国学诵读。

国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让学生走进国学,品味经典,我们成立了国学书院,

邀请北京育灵童国学院专家来校为全校教师、学生、家长开展国学专题讲座;组织领导、教师赴南师大、北京大学参加国学研讨活动,为每个班配备了国学电子课堂,组织师生开展国学诵读表演,国学知识竞赛等活动,师生徜徉在国学的殿堂,品味着国学的魅力。

11.亲子共读。

为了营造和谐的家庭读书氛围,我校成立了家长学堂,邀请专家作主题讲座,指导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学校图书馆为家长和部分社区居民办理借书证,坚持开展亲子共读知识竞赛、书香家庭评选,促进家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三)总结阶段重分析

三年的研究,我们的课题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显着成效。

1.学生成长。

(1)、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

有足够的自主阅读空间,掌握了多种自主阅读方法,这使得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产生了良好的阅读效果,在学生读完之后,他们的收获,他们的情感又能在阅读小组中与同龄人交流,他们的自我学习价值得以体现,这反过来又促进了他们的再次阅读。再加上我们经常组织开展故事会,朗诵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有趣的活动,所以,这一课题的开展使得学生的自主阅读热情空前高涨,学校中也形成了人人都阅读,人人都乐读的良好氛围。

(2)、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

通过反复的指导和课内外的巩固,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如:朗读和背诵的习惯;勾、画、圈、点、批,以笔助思的习惯;品词评句的习惯;善于联系的习惯;想象的习惯;课外阅读的习惯等。这些习惯的养成,对于学生现在的学习和以后的终身学习都大有好处。

(3)、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

通过老师和家长的共同指导,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学生掌握了许多自主阅读的方法。如:选读法、精读法、速读法、摘录批注法等几种读书方法;查--定--找--释--分--结--疑七步预习法;将阅读与讲述、画图画、表演、思考、比较、写作相结合的读书方法;会记眉批笔记、摘录笔记、提纲笔记;会写读后感。运用这些读书方法,学生就能更好地投入到阅读中去。

在课题研究中,三个班级被评为南京市书香班级,小书虫志愿服务岗获区志愿者行动服务岗。一名学生被评为阅读小天使,四名学生被评为金陵读书小明星。学生习作在各类杂志、报纸上发表,因为读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提升:多名学生获全国创新发明大赛一等奖,全国百名好少年、江苏省金钥匙大赛一等奖,南京市百名优秀小公民等荣誉称号。

2.教师成长。

在课题研究中,教师的阅读教学观念有所转变,将教育的眼界从课内引向课外,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指导活动,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在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在提升学生阅读素养的同时,也提升了自己。

每年均有近百篇的教师科研论文在国家、省、市、区获奖。江苏电视台、南京电视台、雨花电视台、江苏科技报、金陵晚报、家教周刊、南京教研网、江苏教育网等媒体分别多次对我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以及教师的论文进行了报道和发表。我们教师的研究论文分别在《小学语文教学研究》、《南京教育》等等教育刊物登载。学校教科室多次在市区受到表彰,教师也多次受到市区教科所(室)的表彰并且获得教科研先进个人的光荣称号。

3.学校成长。

三年来,在创建书香校园的路上,我们实践着,收获着,学校被评为:南京市首届金

陵书香校园江苏省小学语文实验工作先进集体;语文团队获南京市语文先进教研组;七彩语文杯全国小学生作文竞赛优秀组织奖;语文团队获大家语文博客网网络教研优秀团队;《书香》校本课程获南京市二等奖;20xx年获区读书节优秀组织奖。

四、研究工作的反思

三年多的研究,我们品尝了收获和成功,特别是学生的进步所带来的快乐,同时也备尝了探究的艰辛。尽管我们时刻在思考,不断在努力,但研究并非完美,我们认为还有许多地方值得改进:

1.完善《书香》校本课程。

(1)拟定《书香》课程目标;

(2)精选《书香》推荐篇目;

(3)编写《书香》教师用书;

(4)提高《书香》课堂实效;

(5)完善《书香》评价体系。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给大家呈现一节图书馆阅读指导课。首先将我校的阅读指导课总体方案介绍给大家:

一、指导思想

“与经典同行,用生命读书”是我校图书馆阅读指导课的指导思想。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构建其高尚而充实的精神世界,让学生在不断的阅读中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一个终身爱国、爱学习的人,是我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二、基本要求

1.阅读指导课应实现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通过课内精选出来的小部分内容,来激发学生阅读的愿望,从而让学生能顺着课内的这“冰山一角”去寻找更多的内容来进行阅读。

2.阅读指导课更应该实现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例如,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如何读一本书,如何浏览,如何精读,如何吸取书中的精华,如何批注、写读书笔记进行阅读积累等等。

3.阅读指导课应成为连接课内与课外的纽带和桥梁。通过阅读指导,将阅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拓展到课外,从而实现课内外阅读相互依靠、相互促进的密切联系,实现学生阅读的深度与广度的有机统一。

三、基本做法

1.阅读指导每学期要有方案,有计划,有统一的安排。阅读指导课要有详细实用的教案。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由语文老师负责。

2.对于各册课本中涉及到的名著,各年级要集体备课、精雕细琢,每位教师每学期要上一节以名著导读为内容的阅读指导示范课,以供集体教研、改进提高。

3.对于课本中推荐的名著,教师要保证时间,图书馆要保证一定册数的图书,让每个学生在相应的学期读完原著。

4.各教师还要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阅读课本推荐名著之外的内容。推荐课外读物做到两个统一,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在统一的时间阅读统一的书籍,即便与检查又便于学生交流,提高阅读质量。

5.开展多项活动,加强阅读交流

如:(1)故事会(2)主题班会(3)知识竞赛(4)手抄报展览(5)演讲比赛(6)表彰会等等。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3

动;氛围

〔中图分类号〕G6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4)

20―0028―01

课外阅读可以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语文能力。在农村小学如何发展学生的课外阅读,为探求有效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笔者所在学校创造性地开展了读书活动,通过读书节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思想觉悟和文化底蕴,有力地促进了和谐班集体的建设,营造了书香校园,达到了活动的目的,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下面就学校如何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做法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精心准备、深入宣传,积极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召开家长会、发放《致家长一封信》、召开主题班会等,创造条件建立班级图书角,积极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通过召开家长会,将课外阅读书目及具体要求印发给各位家长,提醒家长为孩子购买图书,建立家庭书橱,督促孩子读书,检查读书情况,鼓励他们为孩子的长远发展做智力投资,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定厚实的人文基础。各班级在读书活动中,充分利用黑板报展示同学们的读书成果,营造班级文化氛围。通过强势宣传提高师生的思想认识,也为有效落实读书节方案中的各项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明确职责、重抓落实,确保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读书节”活动有效、规范、深入、有序地开展,根据活动方案,我校做到层层落实责任、分解任务。语文教师已把引领学生走进课外阅读当成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繁重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根据各自的教学需要制订了任务明确、措施有力,便于操作的班级读书活动计划,形成有计划、有部署、有检查、有总结的班级读书活动机制,确保了学校读书节活动的顺利实施。

三、注重指导、创新活动,为每位学生的成长导航

1.认真上好“阅读指导课”。各班级语文教师每周指定一些必读文章或书目进行指导,充分发挥阅读课的作用,不断把读书活动推向深入。通过班级读书心得交流会以及低年级的故事会,学生们交流各自阅读的收获、采蜜酿蜜,并向大家推荐怎样选择好书、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好书;怎样合理利用课余时间,有序读书。通过交流,同学们互取所长,学到了更多的读书知识和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2.按学段分层次开展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活动。各班级语文教师通过精心组织班级读书活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过程中,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读本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阅读乐趣。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挑战”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着重对学校读书节方案中所指定的精读篇目进行指导,并引导学生采取不同方式查阅资料,进行收集、加工,最后层层遴选。

3.建立长效的课外阅读机制。建立班级读书专项档案。各班从捐赠图书、撰写读书笔记、学生制作书签、读书手抄报等活动均有资料记载,学年末学校将根据《课外阅读活动考核细则》进行考核量分,以此评选出本届读书节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辅导教师奖。并将其考核成绩与语文教师的工作考核挂钩。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不仅意识到语文课外阅读对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有着不可或缺的促进作用,而且也对此提出了不少好的指导建议和方法策略。在职业院校,语文教师也能够对学生提出一些课外阅读建议并进行一定的指导,但在评价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欠缺,往往是指导建议多,而评价结果单一,甚至是忽略评价。这就导致了语文课外阅读活动开头热闹,收尾草草。所以,在职业院校的语文课外阅读实践中,评价问题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因素,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多维度的评价内容

(一)阅读数量评价

职业院校的一二年级,可以由教师开阅读书目,分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让学生在阅读必读书目的同时还可以有选择性地阅读选读书目,建立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档案袋,对学生进行差异性档案管理,以了解学生课外阅读成长情况。通过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档案制度,记录学生在每一阶段的阅读情况,做到及时评价和有效指导。教师要每个月、每学期、每学年、每个阶段及时做综合评价,计入学生课外阅读档案袋,促进学生成长。

(二)阅读质量评价

阅读数量可以量化,评价操作较为简单,而阅读质量就比较难评价,但是阅读质量又是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关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阅读态度评价。即学生对课外阅读所持的态度是什么,态度决定一切,这个问题是全面了解学生阅读情况、进行针对性课外阅读指导需要回答的首要问题。学生是喜欢阅读还是不喜欢?是自主阅读还是被动阅读?是觉得有必要阅读还是觉得没必要阅读?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对学生阅读质量的一次摸底,对课外阅读持肯定和积极态度的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得更积极,更有计划性和阅读自信;而持消极态度的学生则在课外阅读中表现得被动和无计划性,缺乏阅读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这方面的评价可以采取谈话法、调查问卷法、观察法等方式进行。

2.阅读习惯评价。习惯是一种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使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形成阅读素养,受用一生。这方面评价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做读书笔记、摘录、写读后感等,课外阅读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要靠做读书笔记、摘录等来保证。好的记性不如一支笔头,要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阅读之后做好读书笔记和摘录,写读后感。为此教师要加大检查的力度,给出意见和建议,帮助学生形成阅读的能力。比如,阅读要兼具速度与效率,阅读要具有流畅性等等。

3.阅读能力的评价。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包括对阅读材料的认读能力、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对材料内涵的鉴赏能力、对阅读材料的拓展应用能力。主要评价学生对阅读材料内容的把握程度、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态度的能力,以及通过阅读学生是否能够对文本进行自主的个性化解读,包括体会文本的风格特征、表现形式和语言特征等等。对阅读能力的评价可以设计一些灵活开放的语文课外阅读鉴赏理解题目,重在使学生诉说出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获得阅读的自信心与愉悦感。也可在课外阅读课上设置专题,让学生采取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方式,进行开放性交流,聆听同学们的见解。

4.阅读过程的评价。鼓励职业院校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让学生拓展视野,形成阅读能力,提高阅读素养,为走上职业岗位及终身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因此,阅读数量的多寡或者阅读任务是否完成不能说明全部问题,关键看阅读的主体——学生在阅读中学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在阅读中一点一点的积累,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才会有质的突破,这个阶段不一定是在学生时代,但学生时代的阅读积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对阅读过程的评价很重要,它起到总结、反思、鼓励学生阅读的作用。此种评价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课外阅读活动课,或者情景表演课、好书推荐会等活动进行,完整的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包括语言表达与交流、质疑问难、学习方式多样化等情况作出评判。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评价需要建立在学生课外阅读档案袋基础上,切实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有一个很好的掌握,才能在活动中注意到学生的改变。

二、多样性的评价方法

(一)检查评分评语

传统的评价方式在职业院校语文课外阅读评价方法中不可能完全抛掉。教师检查学生的阅读摘要和读书笔记是最简单有效的方法,而直接给出分数是最直观有效的评价方式。分数只是一个符号,关键在于如何正确看待和运用评价的结果。在课外阅读管理中给学生评分有其必要性,分数表明的是学生在课外阅读学习中的过程性评价表现。当然,课外阅读管理中不能仅靠教师来给学生打分,可以综合学校活动、社区活动、家长等共同给学生打出的分数来衡量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而评语更能给学生指出课外阅读中的不足和缺点,提出改善的方法和措施,用评语评价有利于学生树立阅读自信心,进一步激发其课外阅读的兴趣并明确努力方向。评语的叙述要体现“平、实、高、远”的特点,切忌虚无飘渺、不切实际的无稽之谈,让学生摸不着头脑或盲目自信,在对学生进行评语评定时,要最大限度运用鼓励性的语言,全面、客观、中肯地描述阅读状况,及时有效地肯定学生的进步。

(二)活动展示评价

面对课外阅读林林总总的活动展示,笔者认为最有效的活动展示有三:一是美文诵读比赛;二是读书报告会;三是展示读书笔记。这三类活动既是过程性学习活动展示,也可以理解为成果展示。在活动中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能激发学生读书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

(三)社会活动评价

职业院校的学生最终就是进入社会,所以语文课外阅读的评价方法可以更多的和社会接轨,可以设计“社会阅读卡”,鼓励职业院校的学生走出校园,到社区为老人、小孩等广大群众讲故事、诗文朗诵,进行广泛阅读宣传,营造社区读书氛围。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社区、电台等举办的阅读方面的活动,由社会人士对其进行评价,记录在“社会阅读卡”上。

三、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一)学生自评、互评

学生是课外阅读的当事人,对自己的课外阅读情况最清楚,让他们参与课外阅读评价,其目的是让他们通过自我评价反思自己的课外阅读,提高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增强课外阅读的主动性。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学习。课外阅读评价采取学生互评的方法,其出发点是基于对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倡导,学生互评也是一种交流学习的方式,在思维与观点的碰撞中发现自身问题,获得更多的知识资源,并且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增进学生与学生之间心理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获得同伴的鼓舞,对课外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和动力。

(二)教师评价

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时要同时考虑班级或固定群体的总体情况、学生个体的个性化特点,不要单纯用班级的总体情况这一尺度去衡量某个学生的阅读情况,并盲目下结论。要坚持共性和个性相评价结合,坚持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对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作出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反馈,注重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化解读能力、创新意识,关注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能力的发展情况和发展趋势。教师评价的作用在于切实肯定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取得的成绩,发现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及时提出适切的意见和建议,激励学生,调动他们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促进他们更加健康的发展。

(三)社会人士评价

闲暇时间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课外,所以如果能动员家长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学生课外阅读课、综合实践、情景表演会等活动中来,作出对自己和他人孩子的评价,也是一个很好的评价参考。另外,学生参与的社会活动,可以由社会人士对学生的活动成果通过“社会阅读卡”作出评价,这也可以作为学校对学生评价的一个依据。

四、有效的评价结果反馈

评价结果的反馈是评价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一项评价活动的结束不是只得到结果,教师还要进行结果的反馈、反思与利用。在评价结果的反馈上,教师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一)定性结果与定量结果相结合。课外阅读评价的结果不能只是一个分数,这样将严重影响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水平的提高。定量虽然是评价结果最常用的形式,但教师还需综合运用定性描述来对评价结果进行丰富和充实,从而使学生更加清楚自己的阅读情况。

(二)评价反馈内容要综合全面。既要呈现综合结果,让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综合情况,了解自己在总体中的等级位置,也要呈现单项结果,对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各方面都按具体指标进行评价,并给出具体评价意见,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三)注重评价反馈的时效性。语文课外阅读评价的结果必须及时反馈给学生,以便于学生及时调整自己的阅读学习,否则评价结果将会失去原有的作用和目的。学生一般在评价刚结束时比较关注自己的评价结果,如果此时将阅读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能充分引起他们对课外阅读评价的重视、激发其改进课外阅读的决心。

参考文献:

[1]曾祥芹,韩雪屏.阅读学原理[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2.

[2]张珍.高中语文阅读评价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5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国语言大师吕叔湘先生曾经谈到这样一种情况,少数读写能力强的学生无一不是“大量阅读”的有心人,他们谈学习经验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得益于课外看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六年课外阅读不少于150万字,对于高年级(5―6年级)学生,要求他们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阅读的量,则规定了100万字的最低阅读总量。可是,实际情况表明:虽然大家都意识到大量阅读的重要,但其质量却不容乐观。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的阅读,提高他们阅读的质量已经成为摆在我们语文老师眼前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语文老师的一个重要的任务。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阅读心理学。阅读是一种从书面言语中获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是由一系列的过程和行为构成的总和。心理学认为:兴趣是内发性的学习动机,是一种最积极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

(二)新课标中关于阅读教学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如童话、寓言、故事、科普、诗歌、散文等,倡导课堂阅读教学延伸到课内外,体现了现行语文教学对课外阅读指导的重视。

(三)人的发展理论。英国哲学家怀特海说:“教育的全部目的是使人具有活跃的智慧。”从人的发展角度看,“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它涉及知识的处理,确定有关问题时知识的选择,以及运用知识使我们的直觉经验更有价值。”通过课外阅读,可以使学生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中活跃智慧,求得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一)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点燃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渴望,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爱读书、勤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

(二)通过研究,使教师形成正确的阅读教学观,养成阅读习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在亲历阅读的过程中实现多重对话,初步构建集字词句积累、阅读理解、情感体验、口头表达、书面表达等多维一体的语文发展体系。

(三)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将指导阅读和课外自主阅读进行衔接和整合,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扩展视野,丰富积累,发展思维,提高阅读能力及理解能力,从而提高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及写作能力。

(四)通过多种渠道创设学生阅读的场所,如班级组办“图书角”,实行“我捐两本、看书百本”活动;学校尽可能开放图书室,由专人管理并定期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定期召开家长会,给家长介绍并购买适合学生的读物并举办亲子阅读活动。

(五)通过校本研究和专家引领等途径,构建学习化教师团队,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研究氛围,帮助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使教师主动成为行动研究者,研究并形成一定的课外阅读指导策略,从而形成学校教科研特色,使“课外阅读”成为学校的课改亮点,促进实验教师人文素养的提高和专业成长。

四、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

(一)成立课题研究小组、成立实验班级。

(二)家校配合,达成共识。

(三)固定时间,营造氛围。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和计划

(一)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1开展广泛调查。通过资料整理,问卷调查,口头调查等方式,掌握学生中存在的课外阅读的现状及老师、家长对课外阅读的看法,由此归纳出可操作的阅读基本策略。

2搜集相关理论知识,如读书心理,读书理论方法,学习心理方面的资料,并阅读国内外有关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探索与研究的文献、资料,开展研究探讨,做好理论积累。

3制定研究方案,做好课题研究的准备。

(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

1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深入实践研究。

2整理、总结出适合中、高年级段学生读书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方法,重点探讨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基本模式和课型。

3向家长宣传读书的重要性,提倡亲子阅读,尽量能得到家长的配合,能支持孩子读课外书,陪孩子一起感悟读书的真谛和快乐,让阅读逐步成为家庭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第三阶段:实验阶段

1创设良好的阅读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掌握相应的阅读方法。

2坚持写阅读日志,不断总结,积极撰写教学案例及论文。

3根据实施执行计划进行研究,进行课外阅读的第一轮实验,进行中期汇报并调整前期方案,使课题研究按预期目标发展有针对性地开展研讨活动。

(四)第四阶段:总结阶段

1对班级中每名学生的读书情况进行评比,进行统计,并做好原始记录。

2总结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方法,分析整理各种材料,撰写课题研究论文,形成本课题的研究报告,进一步推广读书活动。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6

[关键词]农村小学;课外阅读;有效阅读;方法

我校地处农村,经济落后。学校硬件不足。图书室规模太小,书籍陈旧,数量有限,远远不能满足现代小学生的阅读需求;学生家庭经济普遍拮据,家长意识落后,不愿出钱为孩子买课外读物,课外书的来源成了我校学生课外阅读的严重障碍。加之不少教师围着考试转,搞题海战术,无暇顾及学生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和阅读能力的培养。因而我校学生阅读兴趣不浓,阅读能力相对滞后。

为了较大改变我校学生课外阅读这一低效、落后的现状,达到新课标所规定的阅读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对学生课外阅读指导途径和方法作了一些探索。

一、广集书源,扩宽视野

1、充实学校图书室,优化图书管理。学校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添置了一部分儿童图书,提供学生借阅。由于我校图书室场地较窄,不能满足全校学生同时借阅,只能分批借阅。我班就将学生分成5组,每周轮换到图书室选书借书,借回后放到班级图书角供全班借阅。

2、积极发动学生开展“献一读百”活动,在班上创建起班级图书角。我校为各班配置了一个图书柜,为充实书柜内容,我们采用了学校提供和学生捐赠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积少成多、集腋成裘”。教师发动同学们把自己家的书拿出来,在班上的图书角集中,大家可以交换看。为了保证图书不被丢失或损坏,班上实行了严格的图书管理制度:班级推荐责任心强的同学当图书管理员,把同学们带来的书按“编号、书本主人姓名、书目、价格”一一登记造册,实行借书登记、还书签名、损坏赔偿的管理办法。为了确保有好书不断充实到班级图书角中来,我们每月对学生捐书的借阅次数进行评比,评出“十佳最受欢迎书目”表彰此书的捐书者。这样就很大程度地解决学生阅读的书源问题,也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捐书积极性。

3、当然,并不是将学生捐的所有书籍都拿人到图书角中去。老师要进行必要的筛选和推荐,指导他们读好书。

二、加强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育的本质不在于让学生学会,而在于使学生会学。因而,阅读方法的指导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

1、做好读物推荐。由于学生年龄小,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差。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阅读。作为教师,必须根据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在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浓时,我就向学生推荐一些动漫故事、童话、寓言和神话故事等喜闻乐见的书籍;在课堂教学中,我就讲一些与本节课相关的课外知识,设置悬念,启发他们到课外阅读中去寻找答案;在每次作文教学之前,就向学生推荐一些相应的课外读物,使其有的放矢,得到阅读和习作的双丰收。我在每周都要向学生展示一份新的“课外阅读推荐目录”,在每次长假前也要进行“好书推荐”,为学生的课外阅读导航。

2、加强读法指导。阅读方法一般包括精读法、扫读法和跳读法。精读即抓住重点词句,细细揣摩,较深入地了解文章的文字和内容,通常在对选中的内容,自己觉得十分有用和感兴趣的内容的阅读采用这种方法;扫读法即先看序言、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以了解全文的性质、内容和规模,再浏览全文,综述大意,在课外中,常用的是用扫读法;跳读法则是自己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对于与问题无关的一扫而过,相关内容就细读或作上记录。课外阅读的培养,我们要遵循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切忌揠苗助长。要掌握一般的顺序,即先初读,感知课文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7

(一)坚持“持续激励”的基本评价原则。所谓“持续激励”就是要将评价贯穿在学生阅读过程的始终,使学生保持持久的阅读兴趣,进而形成动力定型,即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二)坚持“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根据班级读书会的学习目标,从“兴趣”、“习惯”、“品位”、“方法”、“能力”五个维度进行考量,采取过程评价和期末评价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综合评价。

1.过程评价

(1)创建“阅读档案袋”。创建“阅读档案袋”是实施过程评价的最好方式,它可以真实记录学生阅读成长的过程,促使学生保存阅读成果,留下阅读足迹,创造个人的“阅读史”。

各年级“阅读档案袋”的内容,语文老师可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阅读能力以及每学期的阅读规划来设定,并在每个学期初指导学生设计好档案袋的目录。

阅读档案袋实施每期一评,采取学生自评、家长参评、小组互评、教师总评的方式,评价结果可以以星级和评语相结合的方式呈现。学期末,各班举行“阅读成长档案袋”展示活动,营造“比”、“学”、“赶”、“超”的阅读氛围,最大程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为充分展现个性和趣味性,“阅读档案袋”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并根据自己的喜好装饰档案袋的封面,确立档案袋的主题,如“我的阅读我做主”、“好书有约”、“足迹”、“生命因阅读而精彩”等。下面是株洲市先锋小学编制的阅读档案袋目录,供参考。

(2)“读书小明星”评比。每学期定期开展班级和校级“阅读小明星”的评比,在班级读书会或校园读书节进行表彰,并利用家校通、学校网站、班级博客、家长会等宣传“读书小明星”的优秀读书事迹,以此激励更多的学生成为读书小明星。

“读书小明星”的评比条件:

(1)热爱读书,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每天定时阅读30分钟以上。

(2)主动进行广泛地阅读,能选择适合自己年龄特点和阅读水平的优秀书刊阅读。有正确的读书方法,能借助各种媒介和各种方式读书。

(3)阅读量大,阅读面广,课外阅读总量低年级不少于5万字、中年级不少于40万字、高年级不少于100万字,并能背诵自己喜爱的名言、佳句、诗文或精彩片段(低年级10篇或段,中年级12篇或段,高年级14篇或段)。

(5)阅读质量高,知识面广,有良好的写作能力,在校刊校报上发表过文章。

(6)有突出的读书成果,或在各级各类读书活动中取得好成绩。

(7)积极参与班级读书会和校级读书活动,带动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热心班组图书角的建设,经常主动向老师、同学推荐好书,在阅读活动中有较突出事迹。

2.期末评价

期末测评的内容与方式可以根据学校拟定的各年段阅读课程和读书计划来安排。坚持“质与量统一”“开卷与闭卷结合”的原则。测评方式如下:

(1)学生提交本学期“阅读量统计单”和必读书目“读书报告单”,根据两份报告单对阅读的质与量进行等级评价。

(2)在期末试卷中设置总分为10分~20分的课外阅读附加题,将学校规定必读书目的内容以附加题的形式适当进行考查。

三年级第一学期《夏洛的网》读书报告单

测评等第:___________

附读书报告单评价标准:

优:能够完整、清楚地填写读书报告单,书写工整;能准确把握书的相关内容和主题,表达流畅。

良:能够比较完整、清楚地填写读书报告单,书写比较工整;能比较准确把握书的相关内容和主题,表达比较流畅。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8

本学期我校努力在校园内营造一种“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良好氛围,使阅读真正成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和生活需要;积极倡导“我与好书同行”的思想,努力践行“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理念,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务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通过开展读书活动,引导老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行阅读型班级,阅读型学校,阅读型家庭的建设。

现将我校阅读活动中的一些情况作阶段性总结如下:

一、深入宣传,广泛发动,营造读书学习的良好氛围

根据阅读活动方案,我校先在全校开展了动员工作,通过召开师生大会、教师会、各班主题班会等,通过悬挂名人名言牌和校园文化长廊,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大力宣传“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的重要意义,提高广大师生的思想认识,为落实阅读方案的各项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加强领导,明确责任,确保阅读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确保“阅读活动有效的开展,我校制订了详细的阅读活动计划,并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各班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根据活动方案,逐级分解任务。

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我校在“书声朗朗,书香满校园”活动中,着眼于提高教育质量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形成人人读书,终身学习的目标,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读书学习活动,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营造氛围,弥漫书香。

(1)营造校园大环境。在我校的墙壁及走廊上,悬挂着名人经典语录,让学生沐浴书香,感受阅读的情趣。校园随处可见设计精美的黑板报,学生在不经意中就进行了阅读,受到了熏陶;我们还利用校园广播、手抄报等及时将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大力宣传,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

(2)建设教室小环境。各班的班级布置也突出了读书这个主题,每个教室都设有图书角,学校也有专门设立的图书馆。学生在这些飘溢着浓浓书香的班级文化环境中阅读经典,浸润心灵。

2、有效指导,愉悦阅读。

(1)开设了阅读指导课。我校语文教师在阅读方面从细节入手,想方设法,真抓实干,创作性地开展工作,各班的语文教师利用阅读课,教会学生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提高阅读效率,并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摘录优美词句,写读后感,并要求学生进行有感情的朗读。教师还推荐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或和学生共同阅读,这样,既可以增进师生情感,又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提供良好的支持。

(2)多途径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各班语文老师从早读或语文课中抽出3-5分钟的时间,采用演讲、朗诵、讲故事、课本剧表演等形式,以语言训练为目的,展示学生特长,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将学生的“读”与“说”有效地结合起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加强交流,开展竞赛。

由学校统一组织,各班师生认真准备,充分开展了“读书之星”、优秀板报和手抄报展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充分感受到阅读的兴趣,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阅读活动取得的成效

1、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很多学生能利用课余时间认真看书,自觉读书,并做好阅读记录,学生的阅读习惯正在养成。学生在读书时,不再像以前一样泛泛而读,对文章的理解只停留在文字表面,而是能深入领会文章的内容和思想,并注意积累好词佳句,阅读方式有了较大转变。

2、学生阅读兴趣提高了。学生少了些浮躁,多了些书香,整体素质悄然提高。现在,在校园、教室、图书室等场所,随处可见同学们阅读的身影。阅读已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孩子们沉浸在课外阅读中,如沐春风。

3、学生写作能力提高了。在浓浓的读书氛围中,熏陶出一颗颗热爱文学的“种子”。学生爱阅读,也爱写作。现在学生能合理安排课外阅读的时间,运用科学的读书方法进行阅读,也掌握了写读后感的方法,并形成了独特的写作风格。

4、促进了校风、学风的进一步转变。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极大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将更多的时间用在了读书上,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整个校园充满了书香气息,校园里书声朗朗。。

五、今后工作重点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9

近两年来,我们认真贯彻《××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指导与实施方案》,踏踏实实开展课外阅读工作,营造书香校园,努力打造特色品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把握特色内涵,确立指导思想

根据书香校园的特色内涵和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需要,我们确立了如下指导思想:进一步弘扬优秀文化,营造“书香校园”和全员读书的良好氛围,落实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度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促进全校学生人文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

二、依据特色要求,确定主要内容

根据书香校园的创建计划及市局的课外阅读指导方案,我们将书香校园特色的内容确定在以下方面:

1、营造书香校园。开展经典诵读、课外阅读等活动,师生同建书香校园;通过阅读,使他们从书籍中得到心灵的慰藉,从书籍中寻找到生活的榜样,从书籍中荡涤自己的心灵,从书籍中享受教与学的乐趣,从书籍中找寻理想的栖息地。

2、构建和谐课堂。通过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素质,提高课堂效率,充分地利用好课堂,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效益,把课堂还给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3、师生共写读书日记。师生积极撰写读书笔记,在撰写读书笔记的过程中,体验生活,反思自己,超越自我,让读书笔记成为师生生活的一部分,让读书笔记成为师生精神家园。

4、家校共建。通过开展读书活动,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引导教师、家长一同参与读书活动,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推动学习型社会的建设。

三、营造特色氛围,开展丰富活动

1、完善班级图书角的建设

我们要求各班发动学生把自己和家中收藏的书籍拿到学校,充实班级图书角,各班至少达到了一人一书。各班的图书角藏书可谓,琳琅满目,涉猎广泛,有科普知识,有小说评书,有历史故事,有文学评论,有人物传记,有杂志,也有趣味幽默大全等等,并汇编出了各班读书月期间的书籍目录。各班学生自发成立了图书管理小组,开展借阅管理活动,举行了好书交换活动,同学们形成了好书先读为快的愉悦读书氛围,畅游书海,各班洋溢着浓浓的读书气氛。

2、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加强文化建设,开辟学校读书专栏,用来记录学生的读书活动和读书感言,使它成为“书香长廊”,为师生展示读书成果提供一个平台。我们精心设计“校园书画长廊”,记录学生书法与绘画的成就,为校园增添书香气息。

3、开展系列活动

活动能点燃兴趣的火花,学校应该成为学生的第一个舞台。我们用“活动激发兴趣”,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表现机会。

(1)“写读(观)后感”系列征文活动。

我们提倡学生读名著、看名著、观名著,每学期都组织学生参加征文活动,学生们积极参与,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2)“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

每学期由学校教导处牵头,大队部、语文教研组主办“好书伴我成长”演讲比赛活动。各班学生人人参与,热情高涨,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读书学习热情。

(3)“古诗词美文诵读”比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广大师生的综合素质,每学期在全校范围内开展朗诵比赛,不仅有学生参加,而且老师们也积极参与,激发了孩子们的比赛激情。

(4)优秀读书笔记评比。

为了展示学生丰富的读书热情,激发学生更大的读书兴趣,巩固学生对语文的爱好,各班在选拔师生读书笔记的基础上进行了全校交流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师生写读书笔记的积极性。

(5)手抄报评比活动。

为营造书香校园的氛围,激发学生的读书热情,同时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培养同学们对绘画的兴趣,每月举办一次手抄报评比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认真准备,积极参与,既增强了同学们的审美意识,又使同学们对手抄报有更多的认识。

(6)召开读书主题班会

按照学校读书活动方案,我们每学期都开展读书经验交流会、读书节活动总结会,总结交流心得体会,互相介绍读书经验,通过交流,广大师生既学到了读书的好方法,加深了爱书、用书的思想认识,同时又促进了同学间读书竞赛活动的自觉形成。

(7)评选读书之星

各班根据学生的读书情况,每个月都对学生进行读书笔记进行星级评比,日记星级评比,学期末进行“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的评比,并按比例评出读书之星,连同事迹材料上报学校,学校对“读书小博士”、“读书小硕士”进行命名。

由于我们积极实施《××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外阅读活动指导与实施方案》,认真开展各项读书活动,努力营造书香校园,在创设书香特色校园上已初具成效:

1、初步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阅读习惯、提升了修养

新教育实验的倡导者朱永新教授说:“理想的德育应该重视让学生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在人类优秀文化遗产中净化自己的灵魂,升华自己的人格,让学生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发育史。如果一个孩子热爱读书,那么他会从书本中得到心灵的慰藉,寻找生活的榜样,净化自己的心灵。我们通过各项读书活动,使每个学生“读好书,净化心灵,启迪人生”。让他们通过读书反省自我、提升自我,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

2、促进了“书香校园”的建设和校风、学风的进一步转变

通过创设书香校园,学校的文化氛围更加浓厚,校园更美了,充满了书香气息。校园里,书声琅琅,歌声嘹亮。课堂纪律好转了,放学回家学生有事可做了,同学们能静心学习了,主人翁意识增强了,日常行为习惯更加规范好转了。

学校课外阅读方案篇10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一年来我们树人实验学校在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基础”为宗旨,以“尊重,我们前进的根本力量”为出发点,以“自学.讨论.反馈”课型为导向,以“诵经典,重课堂、提质量”为总抓手,加强教师团队建设和学生管理,全体教职工拼搏实干,努力工作,学校各项工作均取得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修身立德,率先垂范

1、一年来我在工作中,始终坚持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严于律已,以身作则,恪尽职守,砥砺前行。推行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牢固树立了团结和依靠广大教职工,同心同德,齐心协力办好学校的思想意识。

2、以身作则,做全体教职工的表率。对于学校的各种制度,我以身作则,带头遵守,自觉接受全体教职员工的监督。在学校各项工作的安排和事务处理上,我把换位思考作为我的工作思想。为学校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扎扎实实工作,踏踏实实做人这是我的座右铭。

二、重视课堂管理,营造积极育人环境

1、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教学行为

本着“每事做实、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的管理原则,我校从教师教育教学和学生学习成长两条线着手,针对教学管理的每一个环节,逐步制定并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和管理细则,如《xxx学校集体备课制度》、《xxx学校课堂考核要求》、《xxxx学校课堂教学常规管理要求》、《xxxx学生常规管理要求》等一系列制度,对学科组集体备课、教师课堂教学、学生常规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细致的规定,从而保证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与逐步推进。

2、落实课堂责任,确保目标达成

强化学习管理,落实学习任务检查。所有学生学案、练习“有印必练、有练必改、有改必评、有评必纠”,教学处组织人员不定期检查,从形式到过程再到结果实现全程监控,保证练习的质量和效能。同时,学校对学生每天的晨读、自习课等均明确要求,早读保证反馈时间,课堂确保自学与训练时间,做到有任务、有目标、有检查。

明确目标,统一思想,落实责任,制订可行计划,使得老师“眼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脚下有行动”;完善每日行政巡课制度,加强巡课频率,保证课堂高效,对薄弱学科,行政领导要进班听课,及时进行教学诊断;组织阶段测试,进行学法与解题规范指导;加强考题研究,把握中考方向。

3、推进教育科研,强化教师成长内驱力

学校实施“青蓝工程”,以老带新,加快青年教师成长步伐;成立领航团队,制定考核方案,明确教科研任务与要求;推进课题申报与研究工作,探索教学与管理新思路;建立教科研奖励机制,以奖促研。

三、关注学生主体,优化课堂教学策略

1、创新教学思路,保证课堂质量提升

经过实践,我们的课堂,用两个“面对”概括,也是课堂的基本生态,即,要让学生有尽可能好的“心情”、尽可能多的时间去“面对”学习材料,第二个“面对”,是教师要非常细致、非常及时的“面对”学生已有的“面对”,并作出反应。

实践中,我们对于教师的“面对”,侧重在“十词”的反应与关注,即,关注“独学”时的安静、独立、专注、充分与规范(阅读书写解题笔色),关注“对学”时的主动、合作、投入、质疑与有序(组合对子移位板书)。

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新的课堂教学范式,注重以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为主线的思维教学,培育学习品质,沉淀核心素养。主要是通过预设问题,启发学生围绕问题去研读文本或知识点,从而获得知识的整合;在此基础上开展问题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培育学习品质。

探索优秀学生培养模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为确保优生“吃饱”“吃好”,学困生在校有收获、有进步,我校有针对性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测试,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包括学案分层编制、课堂分层要求、作业分层设计、考试分层命题、考核采用不同标准;坚持质量立校,阶段检测考核评价总结,建立教师业绩档案;加强教研组团队建设,发挥教学研究功能,以“教会学生学习”为目标,实现教、研、训一体化。

2、完善学案体系,建设好教学资源库

重视练习质量,设计特色学案。严格实行分层作业,照顾学困生,满足学优生,同时严格控制作业量,要求作业当堂完成。重视教学资源库建设,教务处统一存储学科电子资料,保证优质教学资源的延续性。

3、开展亲师认生,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新生入学,师生互相介绍。座位表粘贴在讲台上,便于学期初师生尽快相识;进行短期学校生活适应性训练,班主任深入宿舍指导生活常规,拉近师生距离,培养师生感情;老教师碰到新学生,将不熟悉学生的照片储存在手机中,便于教师熟悉学生状况;鼓励学生与老师共同探究问题,提倡教师深入学生,与学生个别交流;对后进生以及有“短腿”学生学校牵线搭桥,师生结对帮扶,进行心理疏导,学法指导;不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及心理需要,便于学校为学生提供更优质服务。

四、健全评价机制,多维测评教学主体

我校立足校情,建立健全对教师主体和学生主体的评价机制,历经课改的锤炼,结合省市县兄弟学校好的做法,逐步形成成熟的、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

1.对教师主体的评价

(1)教师自评与学生评教相结合。为便于定期开展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活动,教务处专门设计印制了《xxx学校课堂教学考核表》、《xxx学校学生评教问卷调查表》、《xxx学校教师教学自评表》,由教学处和学科组牵头对各学科所有任课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考核,评出综合考核得分与等第纳入学期个人考绩。自评主要围绕“教”与“学”两方面教师自我认识,审视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时审视自己,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学生评教主要围绕教师的师德表现、教学过程、作业布置与批阅、是否经常拖堂等方面学生综合评价,评出“我最喜欢的老师”“最负责任的老师”,还可以对学校工作提出建议。校办组织人员进行汇总、反馈,并及时跟进督促整改。

(2)教学实绩与工作表现相结合。教师教学能力最直接、最显性的表现就是教学实绩。我校专门制订了《xxx学校教学质量考核方案》、《xxx学校课堂教学考核表》,对不同层次的测试以及不同学科的要求作了明确规定,以评定教,以奖促教,并及时召开学部成绩总结会、薄弱班级及薄弱学科分析会,为下一阶段的教学提供依据和方法。

2.对学生主体的评价

在习惯养成方面,我校制订《xxx学校先进学生评比细则》,《xxx学校一日常规要求》等,狠抓学生的习惯养成。通过每周班级评比,每月级部、学校评比,让学生用常规要求严格要求自己,固化积极的行为习惯。

在智力发展方面,组织阶段测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分析,便于调整教学策略;同时还举行了七八年级语、数、外三门学科校内竞赛,以考促学。对测试中表现优异的学生学校授予“学习标兵”“进步之星”“快进生”称号,并通过橱窗、电子屏展示。

在能力培养方面,通过定期举办体育活动、艺术活动、每周社团等活动,使学生特长得以展示,个性得以张扬,并对表现突出的同学进行奖励表彰。

五、深化改革,提高教学效益                                        

教育是“土”,教学是“苗”。几年来,我们发现,一个非常尴尬却直观的现状是积极主动有兴趣学习的孩子数量太少。仅仅依靠课堂上的40分钟和教学方法的变化,很难把学生“引导好”、“发动好”。只有走进孩子的内心深处,了解他们在课堂之外、校园之外遇到了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逐渐成为孩子的朋友,问题的解决才会出现转机。

基于此,我们提出了教育是“土”,教学是“苗”的想法。具体的做法是想方设法与孩子“玩”,游戏、聊天、谈心、远足、家访,等等。“玩”的过程就是解放孩子、了解孩子的过程,更是走进孩子心理、和谐师生关系的过程。在“玩”的过程中,把时间和自主权还给孩子,不断丰富孩子担当角色的体验,用孩子接受的办法帮助他们,循序渐进地激发孩子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逐渐积极地参与到“课堂学习”和“校园生活”中来,培养他们的自我控制、自我反思和自我计划等“自我教育”能力。

在课堂上,每个班级的六个组,都有专职的信息员,他们的职责就是了解本组同学遇到的一切不利于学习的负面情绪,及时的请同学、老师或是相关人提供帮助。实践证明,信息员的工作极有成效,不仅对调整孩子的学习状态有很大的帮助,还为很多不可控的安全工作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六、开展“真阅读”,习惯奠基

我们的“真阅读”已广泛被师生接受——阅读,绝非仅仅是语文学科的事,大而言之,“睁眼”就是阅读,世界,就是阅读的材料;小而言之,“语文学科”之外的学科,同样需要阅读。阅读,是全体师生的“命运共同体”之一,只有“足够好”的阅读,才会有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升,才会有孩子们最有分量的进步。为弘扬阅读文化,构建书香校园,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号召,有计划有步骤开展“真阅读”活动。我们成立了“真阅读”领导小组,制订了适合我校可操作的活动计划,召开了“真阅读”领导小组及成员会议;发动学生集体购买图书,各个班级配置了“图书漂流角”,使得人人有书看,图书换着看;在阅读的基础上,语文老师组织班级学生撰写读书心得,评选出读书明星,定期开展阅读竞赛并表彰,把“真阅读”落到实处。

我们把对阅读习惯的重视,放在首位,因为没有好的阅读习惯,就很难谈及方法与能力。我们在保证习惯养成的工作中,注重在加大阅读“数量”的过程中,不断矫正不良习惯。这样,既保证了阅读的量,培养了好习惯,同时,又能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逐渐锻炼阅读能力,逐渐形成适合自己的独特的阅读方法。

七、加强安全教育,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时刻树立安全高于一切的意识,学校专门设立“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学校的各项安全事宜。各部门充分利用主题班会、级部会议、黑板报、手抄报等多种形式时刻对老师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地震紧急疏散演练”等活动,完善安全应急预案,签订安全责任书。打造“平安校园”。确保学校师生平安无事。

八、存在的问题

回顾2017年,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

1.大多学生的家长都外出务工,家庭教育严重缺失,影响学生教育。

2.教师业务素质以及基本功还需要进一步提高,课堂的打造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3.学校办学特色还不明显;

4.校本教研还需继续深入,扎实开展,教师的教科研意识需要进一步提高。

九、今后的打算

下一步,我校的工作思路是:突出一个主题,促进三个提高,抓好四项工程。即突出“规范管理、质量至上”的主题;促进学校工作在三个方面有更大提高:师资建设水平的再提高,素质教育水平的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再提高。着力抓好四项工程:一是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彰显学校办学特色;二是抓好学校标准化建设,适应教学的需要;三是加强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实现全面发展;四是加强学校管理精细化,努力提高办学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