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形势分析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38:54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1

关键词: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思路方法

中图分类号:tL75文献标识码:a

一、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

环境与经济是一个系统的两个因素,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不矛后,面是协调发展,互为促进。环境问题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也需要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解决。环境问题与经济发展指标间也互相联系,并存在一定客观规律。经济形势很大程度上自接体现了环境保护工作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环保工作也只有根据经济发展形势,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思路和措施,才能体现环保参与宏观决策、服务经济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著名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就揭示了环境质量与收入间的倒U字型关系,说明了经济发展对环境污染程度的影响。科学把握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准确判断经济形势对做好环境保护工作意义重大。

随着环保部门地位和作用的进一步增强,环境保护综合管理职能日益凸显,参与政府宏观决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是在一定时期和区域范围内,根据环境管理的需要,结合宏观政策和经济发展形势,以规划目标、统计数据和监测数据为依据,运用统计调查、综合分析等方法,分析环境管理与经济发展的适应性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发展趋势预测提出相关对策和措施。

开展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对环保部门及时把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新形势,适应政府宏观调控新要求,提高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可以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预见性和有效性。现阶段做好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已成为环保部门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的客观需要。

图1

二、基本思路

1、总体框架

形势分析应结合环境与经济两个方面,按照“透过经济看环保,透过环保看经济”的要求,全面分析宏观经济形势数据和环境保护基本情况,客观研究经济形势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准确把握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压力,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对策措施。总体框架见图1。

2、重点分析的几个问题

1)注重分析宏观经济形势对环保工作的影响。

主要是分析体现环境保护和污染减排工作绩效的关键指标,并根据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进行趋势预测,就经济形势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加以分析。主要分析内容见表1

表1

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研究环境保护服务经济发展的对策和措施,处理好服务与监管的关系,切实发挥环境保护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服务经济转型升级中的作用,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2)重点关注污染减排进展情况。

污染减排是当前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各级党委、政府关注的环保焦点。准确把握污染减排形势,关系经济发展全局。形势分析要在分析减排约束性指标完成进度基础上,深入剖析原因和面临的困难,并提出具体的措施,对减排进度滞后地区实施预警机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分析(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管理减排):

从经济发展全局判断污染减排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包括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进展、落后产能和高耗能高污染行业淘汰等方面;

重点减排工程落实情况,重点梳理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火电企业脱硫脱硝、重污染行业整治等工作,按照年度减排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工程完成情况和减排效益进行分析,对没有按进度完成的工程和地区,可建议行督办、通报和约谈;

环保监管情况,包括减排核查和各类环保专项行动情况、管理减排各项制度落实情况、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运行情况等。

3)客观判断引起环境质量变化的主要因素。

环境质量是检验环保工作的最终标准。形势分析应对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进行判断。重点关注地表水水质、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城市空气质量、县级以上城市空气综合污染指数、pm2.5以及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主要指标等,可按十年或五年数据进行趋势分析,客观判断本地区环境质量变化趋势。对部分恶化趋势较为明显的指标,要从减排进展、环保工作力度、污染治理设施运行情况、气候因素、主要污染产业发展情况等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并给出具体可行的措施和方案。对改善较为明显的指标,也可从上述几方面阐述是属于阶段性改善还是趋势性改善。同时加强对重点流域和重要湖泊的水环境质量分析,主要从总体水质、满足功能要求断面比例变化情况、水质下降断面分布主要区域、主要变差指标等方面查找原因。

4)着力体现阶段性环保工作重点领域。

环境保护阶段性重点领域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环保工作实际需要面有所变化。从宏观层面,环境保护已逐步进入环保优化发展的新阶段,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环境保护要作为结构调整的有效手段,“倒逼”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从环保工作本身,环境保护已经从重点开展单领域的污染防治到全面防治污染和建设生态文明的新阶段,新的污染防治重点领域不断出现,由突发环境事件引起的阶段性环保专项重点工作日益增加。形势分析应准确把握客观形势和宏观政策要求,科学把握工作节奏,理清轻重缓急,切实体现阶段性工作重点,提出具体措施和目标。

5)及时呼应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新诉求。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尤其是网络资讯、微博等信息快速传播手段的普及,环保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及新闻媒体频繁聚集的焦点。从福岛核电站事故的核辐射影响,到pm2.5的问题,都在短时间内成为人们迅速关注的热点,如果不能及时回应公众的关切,就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恐慌。形势分析要紧紧抓住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新诉求和对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要求,注重分析环境投诉举报和形势,广泛收集舆情,对群众关注较多的污染企业和污染问题进行梳理,并提出处理意见。

3、主要分析方法

1)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相结合

综合分析是建立在专题分析基础上的,包括水环境、大气环境、重点流域等环境质量指标和GDp、工业投资、用电量等经济指标的专题分析。对某些变化较大的指标和敏感性指标,如减排指标和环境质量指标,要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和集成,并与目标进行比较,对数值变化的敏感性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环境与经济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进行总体形势判断和预测,提出综合性的政策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对重点行业、企业和区域的专题研究是提高形势分析深度和水平的重要环节和手段。

2)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定性分析主要依靠专业人员的丰富实践经验以及主观的判断和分析能力,推断事物的性质和和发展趋势。定量分析是一种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数量变化的表征方式。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其实质是专家经验、统计数据和信息资料、计算机技术三者的有机结合,以实现探索复杂性系统问题的途径。简单的说,“保持稳定、趋势向好”就是定性,结合环境统计、监测等数据信息实现目标内容的可视化就是定量分析。

3)定期分析与远期分析相结合

定期对环境与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如季度分析),可准确把握一定时期内重大宏观政策(包括环境和经济领域)的走向与调整,迅速做出分析与研判,提出针对性的方案,增强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时效性。远期分析可根据多年环境与经济数据的比对,探索两者之间的规律,有利于统筹谋划本地区环保工作的节奏和重点。

4)纵向分析与横向分析相结合

纵向分析是对各阶段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或者环境基本情况各指标进行研究,获取其数据变化的时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两者之间的耦合关系,为研判发展趋势提供支撑。横向分析是借鉴相似区域环境与经济的发展关系,或者借鉴现有环境经济分析模型,预判本地区环境指标走势。通过纵向和横向分析的有机结合,可以正视差距,正确把握阶段性特征,为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结束语:

目前部分省市已经开展了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但总体面言,该项工作尚未全面铺开,各地形势分析的深度也不尽相同。同时形势分析工作也由于缺少技术方法的有效支撑,容易使分析成果流于形式,达不到预想的效果。要进一步做好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工作,必须在全面掌握环境及经济形势数据的基础上,摸清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客观规律,更

多地运用科学工具实现定量预测与定性研判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环境与经济形势分析的作用,为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提供决策支撑。.

参考文献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中图分类号:F407.9文献标识码:a

preface:constructionprojecteconomicevaluationisanimportantpartoftheprojectpreparatoryworkforthestrengtheningofmacroeconomicregulationandcontroloffixedassetinvestment,improvethescientificlevelofinvestmentdecisions,guideandpromotetherationalallocationofvariousresources,optimizeinvestmentstructure,reduceandavoidinvestmentrisks,thefullinvestmentreturnstoplay,animportantrole.astheconstructionprojecteconomicevaluationhasanimportantimpactoninvestmentdecisions,sodotheeconomicevaluationoftheprojectisessential,thenhowdotheeconomicevaluationofprojectsit?thispaperconcernsthemacro-environmentalsituation,dothepreparatoryworktodeterminetheeconomicevaluationmethods,selectingtherighteconomicevaluationparametersofeconomicevaluationresultsinfiveareasevaluatedonhowwelltheeconomyelaborate.

Keywords:constructionproject;economicevaluation

1关注宏观环境形势

经济评价作为一门系统的科学,它的内容并非仅限于几个简单的经济评价参数之间的关系。如果经济评价人员只是局限于处理经济评价表格之间的关系,是很难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的,因为经济评价不是一门孤立的学科。《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的规范统一了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方法,但经济评价参数却是时常变化的,因为国际形势、国家政策、企业的发展规划等宏观形势的变化会对经济评价参数产生影响,而经济评价参数的选取将直接影响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结果。同时宏观经济形势的潜在变化将给项目带来风险,而目前的经济评价普遍表现出对宏观环境形势估计不足,经济评价结果过于乐观,所以要想做好项目的经济评价,不仅应具备经济评价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应该时刻关注、分析宏观形势的变化。

2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不同类型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是有区别的,故在进行具体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前,首先应做好经济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经济评价的前期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建设项目类型、建设单位基本情况、项目背景、资源市场、建设规模、运营计划等。许多经济评价人员都是等到项目投资确定后才介入到项目中进行经济评价工作,此时留给经济评价人员的时间已经十分有限了,只够完成经济评价表格的编制,得出基本的经济评价指标的数值,要想更深层次的分析经济评价结果是不可能的,因为经济评价结果的分析需要建立在对项目基本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如市场预测是否过于乐观,项目的建设规模是否合理等。因此要想给决策者的决策急方案的取舍提供更好的经济评价依据,经济评价人员需要在项目开始实施时,就搜集项目资料,熟悉项目情况,为经济评价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3确定经济评价方法

在做经济评价前首先需要明确经济评价方法,如果经济评价方法没有确定准确,那做出来的经济评价结果肯定是错误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应根据项目性质等具体情况加以确定。新建项目常用的经济评价方法有成本加成法、正算法,改扩建采用的经济评价方法为有无对比法,危及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职业卫生、社会公益等非经济效益为目标的项目采用费用效果分析方法。经济评价方法为经济评价工作确立了正确的方向,如果因为经济评价时间紧而着急编制经济评价表格,却没有花时间研究选取正确的经济评价方法,最后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准确性,未免就得不偿失了。

4选准经济评价参数

类型的建设项目的经济评价参数是不同的,如油气开发项目、炼化销售项目、管道项目,各类项目的基准收益率、经济评价计算期、成本参数、收入参数等都是有区别的。经济评价参数尤其是成本参数、收入参数选取的正确与否将直接影响经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所以选准经济评价参数对于经济评价工作至关重要。而要想选准经济评价参数,首先要对待评价项目的类型十分熟悉,例如油气开发项目和炼化销售项目在运营期发生的成本是不同的,如果不熟悉待评价项目特点,就能难选准经济评价参数的种类和取值;其次关注经济环境变化,例如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将影响项目的基础收益率,如当经济环境不容乐观时,投资者会相对谨慎,必要会对基准收益率提出更高的要求;最后关注国家政策的变化,例如国家是否为了支持某些产业的发展,而给予财政补贴,对给与的财政补贴征收营业税应先征后减,以及“营改增”后,即对原来征收营业税的项目改征增值税,这就要求在编制经济评价表格时,要将于营业税有关的各张表格按照征收增值税进行处理。

5分析经济评价结果

编制完成经济评价表格后,并不意味着经济评价工作得结束,即经济评价工作并不只是为了得出几个简单的经济评价指标,如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要想真正发挥经济评价结果对技术方案的反作用和推动方案优化的重要性,还需要对经济评价表格所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除了要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及财务生存能力,还要对项目进行不确定性分析和风险分析。因为项目经济评价所采用的数据大部分来自预测和估算,具有一定程度的不确定性,所以为了分析不确定性因素变化对评价指标的影响,估计项目可能承担的风险,应进行不确定性分析与经济风险分析,并提出项目风险的预警、预报和相应的对策,真正为投资决策服务。其中不确定性分析主要包括盈亏平衡分析和敏感性分析,通过细化资源、市场、工期、价格、规模等主要因素的敏感性分析,尽可能量化各因素对预期效益的影响;风险分析应分析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及给项目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风险的识别、风险的估计、风险评价及风险应对。综上,要使经济评价发挥其决策地位,除了要通过经济评价得出基本的经济评价指标外,还要根据经济评价结果对项目进行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财务生存能力、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尤其是要分析项目的风险因素及应对策略。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3

关键词:经济形势政策及措施深化改革

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经济报告》2015年10月所的预计来看,全球经济增长今年和明年分别为3.1%和3.6%,分别是低于的该报告在4月和7月所预计的数据,根据数据推测,世界经济增长趋势呈现下行。

要分析国际和国内的经济形势,主要就是分析仪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以中国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在此,就主要是分析美国的经济形势与我国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以此为我国的后期发展提高理论和指导。

(一)美国的经济形势呈现下行趋势

根据国际货币经济组织的调查数据:美国在2014年全球经济增长比例为1.8%,根据2015年4月的预测为3.1%,2015年9月预测2015年9月为2.6%,而2016年则为2.8%,相对于的全球和其他经济发达体,可见美国经济在2015年为下行形势,美国经济对于经济全球化的意义和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在贸易、金融以及在货币政策方面对全球的影响都是十分巨大的。然而根据数据可知,美国依然还在金融危机中,多多少少仍然在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而且美国的经济走向高增长在目前也是困难重重的,美国经济处于重要阶段,但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经济体的发展速度和趋势也是不可阻挡的,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对美国经济发展一集经济高增长产生影响,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美国在市场份额上进行竞争,影响美国的经济发展。就比如在技术方面,中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全球各国对中国设备需求量的增加就必然会对美国产生影响。

(二)中国的经济形势分析

根据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占全球化的比重已经达到13.5%。在贸易方面:贸易规模已经成为全球第一。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就不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国家对创新的重视和国家政策的相应调节,中国的实体经济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发展已经到达顶峰阶段,产能和供给已经趋向绝对的过剩。根据近几年数据显示,已经有在很多产业和行业已经出现了绝对的过剩情况。2014年中国铁矿石的产量近15亿吨,进口9.33亿吨,在全球进口中所占比重很大,已接近70%左右,因此,中国的需求对于全球的产品销售贡献和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中国市场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很多国家经济发展趋势和经济政策的制定。如果中国的需求下降,则全球的经济势必会受到影响,在目前,中国对于全球经济的影响是不会减退的,并且就目前这一趋势也是不会改变的。

二、经济政策及措施分析

(一)制度性经济政策

第一,改革激罨制是保证人民建设积极性的根本举措

首先,激励国有企业的创新;国有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主导地位,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如我国传统思想的影响,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始终突不破体制的限制、思想的限制等。

其次,激励科研创新;激励科研,保护产权。积极提高人们的创作积极性,激励奖励制度的创新;

再次,激励举报,保护举报者。对于经济发展中的经济违法行为,政府要从奖励制度创新方面出发,积极激励大家的监督与举报。

第二,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为促进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首先,保护个人的合法收入,增加地方税。个人税可以实行全国联网,这样有利于消除个人收入的巨大差距;其次就是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尤其注重打击非法收入,加强法律制定,人民监督。

第三,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为经济建设解决后顾之忧

尤其是人们退休后的经济收入保障制度;解决退休员工的收入保障,保证人们工作积极性,以及全身心投入到经济建设过程中,因此,这对于我国经济建设有十分重要作用。

面的目前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为促进我国经济的又好又快的发展,采取向相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经济形势。

(二)非制度性的经济措施

第一,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互联网、大数据等基础设施建设。当前的社会发展已经在朝向的科技社会、知识社会。因此就要加强互联网等的建设。提高服务业的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以此推动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以及管理创新。加大互联网与大数据的联系与融合。

第二,政府加强经济监督;我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市场调节为主,国家宏观调控为辅,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就要退出这个领域了,而是要把各种手段综合运用,充分发挥政府这只“无形的手”的作用。首先,加强相关法律的制定与运行的监督,确保政策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其次,在国家关键领域的发展中,政府在放权中要注重度和分寸的把握。但并不是全盘不管,也不是全盘监管,要根据时展特点充分的运用各种手段,充分发挥在经济背后的作用;然后,就是加大惩罚力度,对经济欺诈,及商业犯罪要加大惩罚力度。让经济犯罪,经济欺诈毫无生存余地;最后,加强对全体公民的意识教育,加强权利意识教育、法律意识教育等,充分发挥公民在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再次,加强欠发达地区经济建设,尤其是西部经济建设。首先,加大资金投入,为西部经济发展提供充分的资本;其次,加强欠发达地区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为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后续力;然后,加强交通设施建设,尤其注重网络交通的建立,加强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发达地区甚至是与国际社会的联系。

如今的经济形势变化只在一瞬间,面对极速变化的国际国内的经济形势,我们要对经济形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在正确判断之后又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制定出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促进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宇辉,毛莹.当前国内国际经济经融形势下中国货币政策的分析[J].宏观经济,2015.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改革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国际间的贸易、交流日益频繁,这也对高素质的国际贸易人才需求量不断增加。而国际贸易理论是高校国贸专业的主要理论课程,同时是其他经管类专业学生认识国际贸易理论的重要课程[1]。近年来,随着国际经济发展和产业分工的细化,国际贸易逐步呈微观化发展的新形势,且越发多元化。这给高校国际贸易理论研究及教学带来新的挑战。所以,为顺应全球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必须对国际贸易理论教学进行改革。

一、国际贸易理论教学内容的改革

1.主流理论方面应将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增加到新的教学内容中,这是当前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前沿性课题。如此不但能更好的解释不同产业内部及之间的国际贸易行为,且可更深入、全面的解释相同产业内部不同企业的国际贸易差异。另外,为让国际贸易专业学生能更好的理解进出口贸易产生的经济效应,还应在教学内容中加入多个专题,系统探讨国际贸易给国家或区域的经济增长、环境污染等变量的影响机制。并且在保持既有的课程的内容体系基础上,增加基于微观层面分析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内容,完善学生的认识[2]。2.相关政策方面既有的国际贸易理论课程单单基于经济角度探讨贸易政策的制定和操作,还未全面基于政治层面分析,但在实际贸易中大多数贸易政策的确立是从政治层面考虑的。所以,为让国际贸易理论的内容更符实际,必须增加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内容,基于国内、国际两个方面政治层面探讨贸易政策的制定和落实,让学生更好的了解新经济形势下一个国家制定进出口贸易政策的过程。另外,基于现阶段绿色贸易及各类技术性贸易壁垒产生的原因、存在的重要性等情况,在教学内容中还应扩大这些课题内容,有助于学生及时掌握新时期国际贸易政策的发展动态。3.形势发展方面自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经济受到重创,正处于经济复苏阶段,而在此形势下发展中国家发展优势和地位逐步提升,使得全球经济贸易的格局有了显著变化,但既有的课程内容体系还未能根据此种变化进行全面调整。为让学生更为及时、全面的认识和掌握现阶段的国际经济和政治格局,在新的课程体系必须新增金融危机发生、给国际贸易带来的影响等内容,同时在内容中必须表现金融危机后时期的全球经济形势,特别是国际贸易发展的新动态或者变化。此外,在课程内容中应增加应用主流理论对新全球经济形势开展系统分析,如此不佳能让学生及时认识新时期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且可让学生更为深入了解内在逻辑关系,强化学生应用理论知识对现实问题分析的能力。

二、国际贸易理论教学方法改革

在新的全球经济形势下,为让学生更好认识理论知识和现实融合,不仅要调整和丰富课程内容,还应重视和推进教学方法改革。除采取传统讲授法之外,为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1.提问教学法为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应进行必要的提问,基于全球经济新形势为前提,分析以往理论的不足,然后依照经济学逻辑设计和提出问题,系统分析传统理论在解释实际问题不深的原因,再将新的、前沿理论导出。提问教学法的优势就是可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理论形成的思考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且可让学生在思考中认识各类理论的内在逻辑、关联性,让学生更好建立知识架构,提升学习效率[3]。2.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能够让学生把理论知识更好的应用到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中,不但有助于学生更为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理论知识,还可有效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在开展案例教学中,必须做好这两点:一是选取合适的实际案例,须和理论知识相契合的案例开展教学,并要选择不同案例予以比较分析,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二是引导让学生对案例进行讨论,让学生能够对理论和案例进行独立思考。3.科研教学法理论课程学习就是让学生学会理论分析及应用理论解释国际贸易实际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应让学生接触更多的理论科研法。在应用该教学法中,为让学生更为顺利的参与理论科研,在选取科研项目时必须以现实经济为前提,难度要适中,如此可有效提升学生参与热情,同时也可在科研中更为全面的展现理论知识的现实诠释力。

三、结语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经济贸易形势也有了巨大变化,但关于国际贸易理论教学体系尚未全面深入改革,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为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和新经济形势,必须加快教学内容调整,创新教学方法,实现优质、高效的国际贸易理论教学。

参考文献:

[1]尚杨娇.新形势下国际贸易理论及实务教学改革分析[J].才智,2016,18:169.

[2]肖扬.实践案例在国际贸易教学中的运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3):178-179.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5

关键词:因素分析法;电力营销;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1;F713.5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2

近年来,电力企业为了适应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改变运营方案,经济开展电力营销,通过分析经济形势、掌握用户的用电需求等来制定营销方案,然而,营销方案的分析需要借助科学的因素分析法,主要的因素分析法包括: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相加因素分析法等,每一种分析法都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能够对电力营销分析提供科学的指导。

一、电力营销的内涵与意义分析

电力营销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电力企业经营模式与服务方式。电力企业根据客观市场形势的变化,着眼于自身的长远发展,参照市场客观需求以及用户的类型、服务需求特征等来逐步调整营销战略、改变服务模式、转化经营方针,以此来积极适应客观形势变化、满足用户基本的电力服务需求,从而推动电力营销的高效、顺利开展,既能稳定客户市场,又能推动电力企业自身的长远、可持续经营与发展。

新形势下,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适应形势、顺应社会发展的一大必然趋势,无论对于电力市场的稳定、维护,还是对于供电企业、用电客户来说都具有十分深远且积极的意义。

首先,电力营销是供电企业深入市场、了解市场行情变化的过程,企业参照市场行情、行业发展概况来制定营销策略、调整营销方针,使自身的经营更加符合行业发展,这样一方面能推动自身的发展进步,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维护电力市场秩序。

其次,电力营销的对象与服务核心是广大用电客户,电力企业通过市场调研、经销等方式来掌握并料及客户需求,根据客户需求来制定营销政策、调整服务方式,以满足不同客户的服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了用电便利,也提升了客户对服务满意度,达到了共促双赢的效果。

再次,电力企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自由竞争机制体制下,企业要想获得长远的生存与发展就要积极应对竞争,通过分析市场形势来制定营销策略,本着趋利避害的思路来逐步走入市场,使企业经营朝着有利于自身长远发展的方向前进。

二、电力营销中常见的因素分析法

1.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

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简单说就是借助于现有的指数体系,来深入剖析某一经济现象,预测分析不同因素的变化动态、发展趋势等,最后得出一套运算结果,对应得出经济发展的大体趋势,以及不同因素的影响比重。现阶段,主要的指数体系因素分析法有:函数指数分析法、拉氏/帕氏指数分析法等,对于电力行业来说,函数指数分析法常被运用。

拉氏指数分析法较为常用,也叫做综合指数分析法,有着自身的公式系统,能够通过科学的计算、分析等来明确整体系数,该分析法相对简单、易操作、可用。

帕氏指数分析法,其操作特征尤为简单,主要是通过计算算术平均数来进行计算、积极衡量一个经济组织的效益、收益等。

函数指数分析法则以上面两大方法为基础进行分析、操作,其优势为:微积分更为严密、精准。

2.相加因素分析法

所谓的相加因素分析法简单说就是对于一切可能带来影响的因素进行深入剖析,并将这些因素相加起来,形成综合性的因素分析的方法。

例如:对于供电企业来说,其经济收益可能受到成本因素、线损因素、售电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可以将一切可能的影响因素相加起来,最终形成一个综合、系统的因素分析。最为常见的分析方法为:比重法、差额法。所谓的“比重法”主要是看某单一因素于总体因素内占据的比例大小、权重等来分析此因素的影响范围。

三、基于因素分析法的电力营销分析

开展电力营销活动的目标旨在提升客户满意度的同时又增加了电力企业效益,实现双赢。对此,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

1.购电成本因素

购电成本自身就同电量、电价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电量是发电站的运行来决定,电价则是将受到行业准则、物价政策等的影响。

X――电量,R――购电价格,Y――购电成本,其中X与R对Y的影响则有如下关系:Y=XR

ΔY=Y1-Y0=X1R1-X0R0

(1)电价因素

价格是主要因素,极大地关系到购电成本的高低,然而,电价又与购电单元电量分布结构、平均电价等因素密切相关,其中平均电价又深受诸多因素的影响。

(2)电量因素

电量因素作为又一个关键的影响因素,通常情况下,高电价所采购电量变大时,对应的购电成本也随之上升。现阶段看来,电价并非人为能控制,通常大型电站电价较高,相对应的小型电站则较低。

2.售电收入

售电收入(i)=电量(Q)×平均电价(p)。如果0――基期,1――报告期,则有如下关系:

Δi=i1-i0

=p1Q1-p0Q0

(1)电价因素

通常依照国家规定标准来执行,常见的电价类型包括:工业企业用电、偏远落后山区灌排用电、普通居民用电等。

(2)电量因素

根据电价类型可以对售电量进行分析、统计,Qi――第i类售电量

电量将会对售电收入带来一定的影响,电量则又受到多种客观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家政策、行业标准、市场条件、经济制度等,要对多种因素进行全面综合、累计分析,最终形成科学的售电收入分析。

3.线损因素

线损问题是众多供电企业面临的一大问题,线损率=损耗电量/购电量总和,从以上公式看出:线损率与损耗电量之间呈正比,一般线损率上升,供电企业的售电收入则可能下降。

基于以上三大因素的影响,实际的电力营销方案的制定则要从此三大方面入手,集中提高售电收入、降低购电成本、控制线损,其中由于电价因素受国家政策规定影响较大,因此,供电企业就自身来讲应集中控制线损来降低购电成本,并积极开拓客户市场,增加客户购电量,以此来提升售电收入。

四、因素分析法在电力营销中的应用

因素分析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实效性,将其应用于电力营销中,已经取得一些成果,然而,对应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供电企业有必要全方位、透彻地探究因素分析法,要结合电力营销的实际情况、客观形势、国家政策、行业制度等的变化等来适合性地选择合理的因素分析法,为电力营销工作分析提供先进的指导与启迪。

具体因素分析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目标、需求等来选择适应性的因素分析法。其中函数指数分析法应该被尝试和利用,具体的应用过程和原理为:

参照各个层次需求,结合不同层次的具体因素来创建其一个合适的因素分析图,利用此图来逐层、逐步地分解因素关系,再综合分析得出一个最关键、最核心的因素,也就是对电力营销影响最大的因素,再深入分析此因素是否能够被有效控制。

通过分析经济形势、掌握用户的用电需求等来制定营销方案不失为一项明智之举。供电企业营销工作人员要试着同用电客户建立畅通的沟通、合作、交流机制,善于聆听客户的用电需求、服务愿望等,再根据用户的购电量、耗能量、负荷缺口、缴费情况、信誉等级等,结合市场电价变化、售电收入等因素来综合权衡制定出针对于不同客户的电力营销方案,注重客户间供电服务与电力营销之间的差异性,所制定的方案一方面能够满足各类客户的服务愿望和需求,另一方面也能长远、持续地增加供电企业的经济收益。

例如:某城市2015年用电最高统调负荷达195.5万kw,错峰负荷极值为19.7万kw,为整个城市最高负荷的10%,截至年底,错峰预警信息总共发出:237次,其中红色错峰预警42次,据初步估计,到2016年最大负荷将直超220万kw,用电缺口最大可达到25万kw。

本市供电企业参照用户的耗能高低、保障等级等来对客户进行划分,分成“高能耗用户、普通用户、优保用户,对不同客户采取适合性的供电服务方案,具体如下表:

根据客户类型,用电能耗等来实行有针对性、有等级的有序用电方案,能够科学统筹合理供电,满足了不同类型客户的供电服务需求,也为供电企业创造了更大的成本效益、经济效益。

五、总结

供电企业要善于运用因素分析法,使其科学地指导电力营销方案,对影响营销的相关因素做出科学、深入的分析,明确不同因素的影响程度,再对应创建其一个因素分析系统,从而为电力营销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马殿敏.用电营销中目标市场的确立[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05.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6

一、财务精细化分析概述

(一)财务精细化分析的定义财务精细化分析并非仅指分析细节,也不是越细越好,而是强调有意义、有价值的分析。而财务分析的根本意义和最高价值就在于为公司各个层面的管理决策提供支持。财务精细化分析的视野远远超出传统分析的视野,它将财务分析与公司的管理决策明确联系起来,通过精细化分析形成和改变企业管理决策。

(二)财务精细化分析的内涵财务精细化分析是基于战略管理的一种财务管理方法。“精”:财务分析要突出重点,分析的内容要与战略管理息息相关,且以战略管理为目的;“细”:财务分析覆盖的内容要全,超出财务报表的视野,与行业分析、战略分析相结合;“化”:财务分析制度化,财务分析流程和步骤形成一种制度,将复杂的财务管理过程简化为分析方法。管理会计是应用于内部管理决策,财务会计服务于外部利益相关者。财务报表是财务会计的最终产物,是沟通企业于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桥梁,是利益相关者透视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先进流量的窗口。财务分析可以用于外部利益相关者,也可以用于内部利益相关者。传统的财务分析主要用于外部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概况,本文所论述的财务精细化分析财务精细化分析是将精细化的基本理念融入到财务分析中,是基于内部战略管理的,是内部决策分析,服务于企业内部的利益相关者,最终会影响到企业的兴衰成败。所以,本文所探讨的财务精细化分析不仅仅是针对财务报表本身的分析,而是对企业的现状,将行业分析、战略分析、报表分析等相结合,通过各个方面的充分兼顾的内部分析,以此来解析企业的优势和劣势、机会与威胁。

二、财务精细化分析的必要性

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是针对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而言的,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评价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制定经济决策,都有着显着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财务报表分析及其分析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在分析中,应注意这些局限性的影响,以保证分析结果的正确性。国内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直接压力,缺乏技术优势和资金优势的民营企业就必须实现产业专业化、管理专业化、资本专业化,坚持走‘精细化’发展的路子。”“精细化”的已经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将精细化理念应用于财务分析个战略管理是当前企业管理面临的必然趋势。日益激烈的全球竞争增强了掌握这种精细化分析的必要性。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出色的数字分析使得企业在本行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很多世界500强的企业更是把财务精细化分析作为战略决策的基础和依据。

财务精细化分析是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应该关注的核心问题。它将行业分析、战略分析与报表分析相结合,将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利用企业内部资料,透过数字看本质。财务精细化分析主要用于企业内部的管理决策,服务于内部战略管理。因为是内部分析,所以资料数据会比较齐全,而且资料真实可靠,分析人员和管理者都会为了企业的整体利益,从全局出发,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三、财务精细化分析的内容

(一)行业宏观经济分析行业宏观经济分析是为了把握行业整体运行概况,综合分析一个行业的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等,主要分析指标(包括但不仅限于)如表1所示:

(二)战略分析研究战略定位分析的代表人物是迈克尔·波特。波特提出分析竞争对手和产业结构的理论与方法,形成了著名的定位学派。波特认为,战略定位(strategicpositioning)是企业竞争战略的核心内容,形成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要在企业与企业所在环境之间建立联系。战略定位方法就是企业为了分析和明确自己在行业中面临的机遇,面对的威胁以及企业自身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对战略环境的分析和调查,对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进行判断,从而确定企业的竞争战略。战略定位分析的方法主要有行业吸引力分析模型和Swot分析法。

行业吸引力模型也称为五力分析模型。五力分析模型将大量不同的因素汇集在一个简便的模型中,以此分析一个行业的基本竞争态势。五力分析模型确定了竞争的五种主要来源。外部环境力量包括政府管制、社会环境、科技环境、全球化以及经济形势。内部环境力量包括购买方的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同业竞争。内外部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行业吸引力。

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Swot)分析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分析,明确企业可利用的机会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将这些机会和风险与企业的优势和缺点结合起来,形成企业成本控制的不同战略措施。

(三)财务报表分析财务分析是以财务报告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等经济组织过去和现在有关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分配活动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偿债能力和增长能力状况等进行分析与评价的经济管理活动。它为企业的投资者、债权人、经营者及其他关心企业的组织或个人了解企业过去、评价企业现状、预测企业未来,做出正确决策提供准确的信息或依据。

财务报表分析主要包括一下方面的内容:当前年度公司的经营成果、现金流量以及主要财务指标;增长分析;盈利能力以及收益质量分析;资产结构分析;偿债能力分析;运营能力分析;企业价值分析;现金流量分析;财务综合分析——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简介企业的基本财务现状,然后针对各个模块进行精细化分析,最后通过改进的杜邦分析体系进行综合分析。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7

abstract:thestrength,weakness,opportunityandthreatfordevelopingairporteconomyinnantongareanalyzed,andthedevelopmentstrategiesfornantongairporteconomyareputforward.

关键词:空港经济;Swot分析;战略

Keywords:airporteconomy;Swotanalysis;strategy

中图分类号:F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36-0026-02

0引言

空港经济这一概念是伴随着南通空港产业园的建设而进入了南通视野。空港经济就是以大型枢纽机场的综合优势来发展具有较强航空指向性的产业集群,进而对机场周边地区的产业产生直接、间接的经济影响,使得资本、技术、人力等一系列生产要素在机场周边集聚的一种新型的经济形态,这是具有现代服务业特征与新经济时代特征的新产业。空港经济对于促进南通产业结构优化,实现城市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Swot分析法又称为态势分析法,这种方法是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组织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将各种因素匹配起来进行比较分析,最后提出战略改进方法。本文将运用Swot分析法对南通空港经济发展进行系统分析,并提出发展战略。

1南通发展空港经济的优势

①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南通作为“上海一小时经济圈”内的新兴城市,其最大的优势是靠江靠海靠上海。南通兴东机场位于南通市市区东北的兴东镇,是江苏省最早投入使用的纯民用机场。与“寸土寸金”的上海相比,南通机场可有效缓解上海机场资源压力,具备成为上海浦东机场主要辅助机场的地理区位。②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地区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空港经济形成的重要物质基础,地区产业结构、国民收入等因素决定了对区域航空运输的需求。③机场空域条件好,实力日益增强。南通兴东机场净空条件良好、区位优势凸显,吸引了多家航空公司纷至沓来,目前已有多家航空公司先后选择在机场集中飞训。由于南通机场是江苏省内不多的纯民用机场,功能较为完善,并且由于不涉及军方,管理体制和报批手续相对顺畅,具备将来大规模扩建、拓展的优良条件。

2南通发展空港经济的劣势

①航线和航班受限。截止2013年,南通兴东机场共有十三条航线,通航城市都集中在国内,还没有开通国际航班。航线航班比较缺乏,导致票价相对较高,影响商务旅客的出行便捷。从货运来看,2012年南通兴东机场货运量为1.11万吨,在江苏省内排名第三。客运量和货运量差距显著。②基础设施不具备优势。从基础设施上对比江苏省内乃至长三角各机场,不占有任何优势。③航空类人才缺乏。在南通的人力资源市场上,航空类专业人才几乎难以见到。

3南通发展空港经济的机遇

3.1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随着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南通地区航空快递包裹运送量呈现爆发式增长,航空货运专业市场的蓬勃发展为南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3.2两大空港产业园的建立2013年4月,南通空港产业园正式开始运营,该产业园以发展空港物流业、飞机维修配套服务业、临空型先进制造业、通用航空基地及航空培训服务等产业为重点,着力构筑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枢纽基地以及民用航空集聚区。南通空港产业园以兴东机场为依托,总体规划面积为5-8平方公里(一期)。目前华夏航空工程有限公司和顺丰速递已经进驻园区。另外2013年7月南通市政府启动了通州湾空港产业园的项目建设,该空港产业园总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是由一座4e级机场、5万吨级港口、铁路和公路融为一体的海陆空联动全天候、全方位的国际物流枢纽中心。这两大空港产业园的建设将极大地推动南通空港经济的发展。

3.3国内外空港物流发展强劲中国航空物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根据民航总局预测,“十一五”期间,中国民航航空货邮周转量年均增长率达到15.9%。南通空港货邮吞吐量2006年-2012年的年平均增长率为39.8%,超过我国的平均预期水平,发展势头强劲。

4南通发展空港经济的威胁

4.1竞争对手的威胁长三角地区机场众多,其中南京禄口机场发展最为迅速,货邮量和客运量均是南通空港的十几倍,而上海独特的一市两场格局,其空港货邮量几乎是南通空港的100多倍。由于上海机场的地理位置优越,与南通地理位置较近,从南通到上海机场只要2小时不到,便利的交通使得上海机场抢占了南通空港不少客货运量。

4.2其他物流运输方式威胁南通市201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市航空货邮吞吐量1.29万吨,铁路货运量94.3万吨,公路货运量0.82亿吨,水路货运量2.67亿吨。水路货运量占了全市总货运量的76%。与其他运输方式相比,航空货运在全市的运输能力不强,竞争压力巨大。

5南通发展空港经济的战略分析

根据对南通发展空港物流的Swot分析,本文提出相应的Swot矩阵(表1)。结合这个矩阵,本文提出南通发展空港经济的具体措施,下文具体分析几个重点策略:

①政府大力发展临空经济。南通市政府应高度重视发展临空经济,组织行业专家以及各职能部门对发展空港经济进行专项规划。进行规划的同时要考虑到城市发展与空港经济区具有的共生性,避免空港与城市经济发展脱节,合理规划空港经济的定位,形成机场、空港经济区域与腹地经济三者互动机制。规划时还应与南通本地产业经济的特点相结合,形成有区域特色的空港经济产业,塑造特色品牌。②依托行业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航空产业。航空制造业具有很强的临空指向性,成为国内外城市发展空港经济时期重点发展的产业。南通市应紧抓国际航空产业转移的机遇,面向长三角公务机和通用航空市场,依托空港产业园航空器维修制造企业的优势,重点发展支线飞机以及公务机等航空器维修和制造业;同时以顺丰速递南通转运中心为依托,大力发展航空快递物流业,最终形成一个集空港物流、飞机维修配套服务、临空型先进制造、通用航空基地及航空培训服务等产业的航空城。③机场实施错位发展。在长三角地区,南通兴东机场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江苏部分机场以及上海机场,因此可考虑与周边机场错位发展。上海浦东机场主要面向国际货运,所以南通可主要发展国内货运与航空快递。首先,利用地理优势,抢占苏中、苏北地区大部分的货运量。其次,建立更有效率的航班时刻协调机制,有效协调空域资源,继而尽最大限度地利用已开放的空中走廊。④增加航线航班,改善机场交通,带动人流、物流增长。机场是空港经济发展的基础,机场规模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空港经济辐射的范围,同时机场的客货运量也直接影响临空经济的发展。因此,应充分发挥机场资源,增加航线航班,争取开通国际航班,带动客货量的增长。

总之,在航空产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以及国家政策对航空产业扶持的有利条件下,加上以上发展策略,南通的空港经济必将得以充分发展,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参考文献:

[1]张凤岩,范永康.大庆发展临空经济的Swot分析[J].未来与发展,2010,11:101-104.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8

1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分析

从宏观的角度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医疗机构的整体经济管理发展现状较为良好,为我国医疗行业的稳定发展、居民医疗服务的有效提供、医疗市场的稳定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从医疗机构的公益属性方面进行分析,公立医院当前在经济管理的实践发展中较之私立医院,其在管理模式、审核机制、营销机制以及管理形式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最终造成在医疗配置薄弱的区域,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较弱,存在生存困难,财政压力大的现象。因此从长期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进行分析,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还应从上述存在问题的优化、补充、改善方面进行发展。

2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面临的问题分析

(1)内部控制问题。从当前公立医院的内部管理制度,以及管理流程方面分析,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内部控制存在问题是主要存在的一种的问题。其中内部控制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内部管理中人员技能、管理制度,以及人员成本意识不强,造成在相关经济管理措施实施中,出现了实施效果不达标、资源浪费高,以及中间成本高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管理质量,也造成医院在经营过程中的内部管理成本过高,影响了医院的经济管理效果,同时对于医院的稳定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预算管理问题。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在开展中,预算管理问题为主要存在的一种问题,主要体现为:医院经济管理中缺乏相关预算管理制度,且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预算意识,造成在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资源应用效果较弱;预算管理出现问题,对于医院经营发展中的决策质量控制,以及相关科研投资效果的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此外预算管理出现问题,也造成医院在经济管理中的财务行政管理成本过高,相关审计机制执行不畅的现象,严重的制约了新形势下的医院经济管理。从宏观的角度分析,对于医院发展中的市场竞争力控制,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3)内部统筹协调问题。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工作的开展,内部统筹协调问题为普遍存在的一种问题。其中内部统筹协调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内部统筹协调管理人员专业技能不合格,缺乏对整体市场的监管、分析能力,造成在具体的经济管理、项目投资,以及资源调配中出现决策性错误,引起的资金损失、资源浪费,以及管理风险现象,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医院的稳定经营以及内部经济管理质量的良性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4)经济管理中的监督机制问题。医院作为一种特殊的企业,解决新形势下的经济管理发展、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医院经济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医院经济管理中缺失监督机制,或存在财务管理人员、监督人员、资金审批人员为同一人或同一部门的现象,且存在以行政监督代替财务专业性监督的现象,严重的影响了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专业性、合格性。从资金应用安全性的角度进行分析,医院经济管理中的监督机制存在问题,也易产生内部贪腐以及违规违法现象,不利于医院经济管理的规范化发展。

(5)成本管理问题。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作业的实施,成本管理出现问题较为多见。主要体现在人员成本意识方面、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成本核算方面,以及成本审计方面。其中人员成本意识方面的问题及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方面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科室费用申报人员、审批人员,成本意识薄弱,成本观念缺失,缺失成本申报审核流程、审核制度,造成的资源浪费、内部经营成本增高,产生的收益降低以及经营压力问题。成本核算及成本审计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成本核算中的核算机制主观性过强,缺失客观的评估及数据分析,最终造成在后续财务审计作业的开展中,出现了审计失效,走过场的现象,严重影响了医院经济管理效果,也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现象,不利于医院的稳定发展。

3关于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实践策略及优化措施分析

分析当前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以及经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针对医院经济管理的优化控制以及实践发展,提出了以下几点改善措施,如: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加强经济管理下的市场团队建设、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优化营销策略,注重营销投入。

(1)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从新形势下的医院经济管理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对于提升医院经济管理中的内部控制质量意义重大。其中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关于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提升,基于市场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医院应从多个方面开展工作,其一提升医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具体执行中可通过对外交流,经验学习,加强临床培训的方式,提升新进人员以及既有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在医疗救治中的专业性;其二制定医疗服务满意度调查制度,针对入院患者建立满意度调查体系,进行相关救治质量,服务态度的调研,并基于反馈结果进行改善和优化;其三制定长期性的人才引进计划,加强人才引进能力,增强医院的医疗质量。以此通过提升医院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最终提升患者满意度,确保医院经济管理下经济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基于稳定的经济收益,设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提升医院经济管理质量,合理分配资源,拓展医院知名度,确保新形势下医院稳定经营的目的。另外在内部管理制度的制定中,为确保相关资源统筹协调的合理性,医院财务管理人员以及统筹协调人员,应基于医院各科室的医疗设备配置现状、医务人员配置现状,以及其他公共资源的配置现状,进行对应的补充和优化协调。以此达到合理发挥资源应用效果,突出医院重点科室,提升医院医疗水平,以及保障医院稳定发展的目的。

(2)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进程进行分析,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经济管理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其中在实际发展中,关于医院预算管理制度的实施,为确保相关制度制定的有效性,同时合理的发挥预算管理效果。医院预算管理制度的制定,应通过市场调研,结合区域医院机构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行业特征,以科室为单位结合财务管理部门,行政管理部门,进行预算管理体系,以及审核体系的建立。并指定科室预算负责人,以此确保相关费用支出应用的合格性,同时减少因资金闲置,造成的资源浪费现象。

(3)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无规矩不成方圆,医院经济管理工作在发展中,从日常的经营发展特点进行分析,资金流水大,资金体量大,支出项目多,支出渠道组成复杂,为医院经济管理中的主要特点。因此从经济管理中的资金安全性,以及资金应用效果发挥的角度进行分析,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则为医院经济管理发展中的主要改善措施。其中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设计,应从设立审核机制,建立监管平台,完善审批流程,落实凭证验证,以及落实财务责任负责制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确保医院经济管理中监管机制的完善性,降低因监管机制不完善,造成经济管理中出现的违法违规,以及内部贪腐,经济损失的不良现象。

(4)提升医务人员成本意识,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从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现状进行评估,提升医务人员成本意识,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对于医院的经济管理质量提升,以及经济管理效果保障意义重大。其中关于医务人员的成本意识提升,基于医院的实际经营发展现状,医院可以科室为单位,定期开展医务人员成本意识培训,并实施一定的调查问卷,优化完善成本意识的培训方式方法,最终达到合理提升医院医务人员成本意识,降低在经济管理中因人员成本意识不足,造成的资源浪费等其他不良现象。在人员成本意识培训的基础上,医院经济管理中还应完善其内部成本管理制度,实际落实中关于成本管理制度的实施,可通过两个方面进行发展,其一制度考核,其二物质奖励。制度考核方面的具体实施,以科室为单位,针对各科室的运营成本,日常申报费用进行统计审核,之后通过横向对比的方式,按照季度审核,半年审核,年审核的方式,进行各科室的费用,成本统计分析;设立奖励基金,基于各科室的运营成本,费用统计分析对比数据,实施对应的奖励措施。以此合理的提升医院经济管理效果,同时达到提升人员成本意识,确保相关成本控制,资源控制效果,推动新形势下医院经济管理健康发展的目的。

4结束语

新形势下我国医院经济管理的发展,从普遍的发展现状,以及各类问题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医院在实际发展中为切实有效的提升经济管理质量,实际发展中应从制定医院预算管理制度,完善经济管理中的监管机制,提升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以及完善内部成本管理制度,提升医务人员成本意识的方向进行发展。以此推动新形势下的医院经济管理质量,同时提升医院的经济管理水平。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9

关键词:期货市场;多空市场;交易策略

一、绪论

投资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技术面分析、基本面分析、topDown分析、BottomUp分析等,交易策略的选择分析的最终目的,就是要知道未来的“趋势”,是上涨趋势或下跌趋势,才能做出正确的投资策略和资金配置。基本分析中的GDp、Cpi、利率、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等等景气信号,都是属于落后指标,在实际投资上都不是用来判断多空转折点,运用基本分析资料来判断市场多空,有几个问题难以克服:一是政府机构或投资银行,对于公布经济数据及研究报告内容,常常一修再修,过于信任信息,引用错误信息,用于判断市场,难免会得到错误的结论。二是虽然由正确的数据推出合理的结论,但是市场已经反映过度了。三是期价基本面与国际经济趋势不同,期价无法反映其基本面。不管是基本分析,或是技术分析,没有哪一种工具是百分百可以完全适用的,所以许多研究的重点在于找出特定环境下适用的指标,以提高交易胜率。而这些因素更不可能永恒不变。因此,给投资人一条鱼,不如给他钓竿,更不如教他怎么自己造钓竿。

二、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

现资理论主要区分为基本分析与技术分析两大领域,近年来研究偏向于技术分析居多,但事实上两者各有其优劣,但在不同时机各有其适合发挥的空间,如同投资大师索罗斯把景气与股价比喻为老人与狗,虽然终究价格与景气最终会抵达相同的地方,但也代表是常会有被高估和被低估的现象。总之基本分析是我们用来衡量投资期价内含价值的方法,而技术分析却常是我们用来决定买卖时机的方法。因此,两者各有其研究价值。

(1)基本分析:是指投资分析人员根据经济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学及投资学的基本原理,对决定投资价值及价格的基本要素如宏观经济指标、经济政策走势、行业发展状况、产品市场状况、公司销售和财务状况,评估投资价值,判断合理价位,从而提出相应的投资建议的一种分析方法。基本分析的理论基础建立在以下一个前提条件之下,即任何金融资产的“真实”(或“内在”)价值等于这项资产所有者的所有预期收益流量的现值。基本分析的架构可分为三部分,包括宏观经济分析,产业分析及公司分析,总体经济分析又可以从经济增长率、物价指数、利率、汇率、货币供给额来做研究。

(2)技术分析。技术分析是通过图表型态解析(Chartanalysis),或计量化技术指标(technicalindex)的买卖信号,分析过去及现在价格变化的走势,以推演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trend),但不予深入探讨其变动的理由。图表型态解析的技术分析,是运用股价变化走势所构成的各种图形,以推测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例如,道氏理论、波浪理论及由趋势线所画出的支撑线、阻力线、w底、m头等价格型态,皆属于此种技术指标。技术分析是以统计学为工具,发展出一些可以帮助投资人,以较客观及科学化的市场信息,通过明确的数值及机械化的买卖信号来研判买卖时机,寻找能预测出期市买卖点及超买超卖现象的指标。因此,技术分析的目的,在决定买卖时机。技术分析在以交易资料侦测市场供需变化,掌握套利机会并借此获取超额报酬。技术分析的基本假设如下:一是价格由供需关系决定,以形成趋势型态变动。二是历史将会一再地重演,投资人可利用过去价格的变动资料或趋势,预测未来价格的变动趋势。也就是贪婪与恐惧(或害怕)是影响投资人的主要情绪。实务上,技术分析的方法很多,主要可分为图表型态及计量化指标分析。

三、研究设计与结论分析

本研究运用移动平均线和ViX指数结合的方法,对我国期货市场上的农产品、能源化工和金属三大类期货品种的综合表现进行分析。研究区间为金融危机之后的2008年11月至2014年7月。

(1)ViX指数:ViX(Volatilityindex),又称之为波动率指数,此指数的编列起源来自于1987年美国股市发生大崩盘后,美国政府为了稳定股市且保护投资人,纽约证交所因而衍生出断路器的规则,也就是说当美股市场波动过于剧烈,此刻将采用人为方式停止任何的交易活动,以此降低市场波动率,ViX指数编列的方式主要以S&p500指数选择权权利金价格反推所得的隐含波动率,并利用插补法的方式将买卖权以及近远月份等波动率编制而成,由于隐含波动率主要反映市场投资人对于未来指数波动的预期,这也意味着当ViX指数越高时,表示投资人预期未来指数波动将加剧。反之,当ViX指数走低,这也表示投资人预期未来指数波动将趋缓,指数也将陷入狭幅盘势格局,ViX也因而不仅代表着市场多数人对于未来指数波动的看法,更可清楚透露市场预期心理的变化情形。因此,又称之为投资人恐慌指标。

(2)移动平均线。移动平均线理论是最古老也是最常见的技术分析工具,应用最为广泛,使用移动平均线时,必须选取一段期间的收盘价来计算平均值,移动平均线可以将极端值的影响降低,能消除短期变动,看出股价的长期趋势。赵萌,李玉萍(2013)研究移动平均线在已开发国家股市多半无择时能力,在新兴国家则具有择时能力,本研究以站上均线为买进信号。本研究筛选出多空全期、多头期间、空头期间各策略最佳组别后,分别运用于各指数,得出多空全期最佳策略组别、多头期间最佳策略组别、和空头期间最佳策略组别。不管是多头市场或空头市场,也不管是基本分析或技术分析,投资的重点就在于趋势和转折,当基本面和技术面一致向上时,就是向上的趋势,当基本面和技术面一致向下时,就是向下的趋势,而两者不一致的时候,往往就是技术面领先基本面先行反映,但敏感的投资人会从技术面的变化察觉到基本面的转换。

大部分技术分析指标来自于价格的变化,而价格的变化来自于人心的变化,进入投资市场的第一课不应是追求报酬率,而是了解游戏的规则以及辨识及确认风险,“风险来自于你不知道你在做什么”,这句话是2002年巴菲特接受访问时的评论,这段话也可以放在大家的桌上当作投资的警语。技术分析确实可以比基本分析更早反映市场,但前提是市场要有足够的时间来供判断反转,而且多头结束及空头开始,并不一定有预警的机会,空头的特性是跌势迅速,而缺乏警觉的投资人(尤其是新手),甚至当成拉回加码的机会,而当价格大幅滑落的时候,再做处理却又已经措手不及,本研究发现使用风险指标(移动平均线、ViX指数)作为投资指标可以在空头市场带来较好的报酬率。

参考文献:

[1]罗嘉庆.商品金融化与产品定价机制变革――从近代欧洲大宗商品交易中心形成过程谈起[J].产经评论,2013(03).

[2]周蓓,齐中英.我国农产品新品种期货市场效率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3(03).

经济形势分析方法篇10

本文应用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理论,利用首位度分析和位序―规模分析方法对江苏省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江苏省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均非典型的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而是属于过渡类型的规模结构分布,且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内旅游的规模结构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处于中间梯度的城市旅游规模呈相对均衡分布;而入境旅游的规模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梯度之间的分化明显。演化分析表明等级规模结构未发生明显的类型转换,国内旅游表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特征,而入境旅游总体上呈集聚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

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江苏省

收稿日期:2010-10-08;修订日期:2011-07-14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转型期中国大城市公共游憩空间分异、效应与形成机理研究》(41101131);

东南大学基本科研业务费青年创新基金项目《转型期城市公共游憩空间结构及优化配置研究――基于社会地理学视角》(3213000502)

作者简介:

宣国富(1977-),男,博士,东南大学旅游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旅游地理。赵静(1981-),女,博士,南京晓庄学院地理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市地理。

1引言

区域旅游经济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研究,有助于明确旅游经济规模分布的特点,认识区域旅游经济的发展趋势,为采取因地制宜的措施优化等级规模结构,推动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等级规模结构是城市体系的三大结构之一,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研究方法(周一星,1995;许学强,等,1997;赵静,等,2005)。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的理论与分析方法可用于反映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和空间模式。但目前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的研究主要是应用标准差、变异系数、锡尔系数等指标进行定量分析(陆林,余凤龙,2005;陈秀琼,黄福才,2006),而运用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理论与方法进行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的成果不多,对于区域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特征和空间模式的总结也较少。将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理论应用于旅游经济研究的成果,主要是运用位序―规模理论分析区域旅游经济的规模差异,研究区域集中在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长三角、四川、浙江和江西等地(朱,吴旗韬,2005;杨国良,等,2006,2007;史春云,等,2007;靳诚,等,2007;周彩屏,戈冬梅,2010),首位度分析指标主要采用的是2城市指数,未能全面地反映旅游经济规模的结构特征。

在学科交叉研究的背景下,旅游地理研究已逐渐开始重视运用城市地理相关理论与方法分析旅游现象和旅游问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黄泰,等,2003;朱,2006)。本文运用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分析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江苏省旅游经济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探索江苏省旅游经济的空间结构特征,以期为江苏省区域旅游经济的协调发展提供借鉴。

2等级规模结构类型与分析方法

等级规模结构类型包括首位分布型、位序―规模分布型和过渡类型(图1)。其中首位分布型属于非均衡的分布型,位序―规模分布型是相对均衡的规模结构类型,过渡类型则介于二者之间。

等级规模结构的分析方法主要有首位度分析和位序―规模法则。首位度分析是通过计算首位度指数来评价规模结构类型,首位度大的即为首位分布类型。目前常用的有2城市指数、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其计算公式分别为:

其中p1,p2,…,p11为从大到小排序后的城市规模。

位序―规模法则是从城市的规模和城市规模的位序的关系来考察规模分布的类型,最早由奥尔巴克(F.auerbach)在1913年提出,罗特卡(a.J.Lotka)、辛格(H.w.Singer)、捷夫(G.K.Zipf)等学者相继对该模型进行了修正和发展。其中捷夫模式代表了理想的均衡模式,但不具有普遍的意义,即理想的2城市指数是2,4城市与11城市指数是1(许学强,1997)。目前学术界常用的位序―规模法则是罗特卡模式的一般转换:

其中pi是第i位城市的规模;p1是第1位城市的规模;Ri是城市的规模位序;q是常数。对其做对数变换可得:

lgpi=lgp1-qlgRi

(5)

其中q值在双对数坐标上代表回归线的斜率。q值接近1,说明规模分布接近捷夫模式的理想状态;q值大于1,规模分布比较集中,首位度较高;q值小于1,规模分布比较分散。q值变大,说明规模分布趋于集中的力量较大;q值变小,则说明趋于分散的力量较大。

本文以江苏省13个地级市作为基本的分析单元,运用首位度指数和位序―规模法则分析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考虑到连续性数据的可得性及可比性,分别选取1998~2008年连续时间序列的国内旅游收入和旅游外汇收入两个指标进行分析。数据主要来源于1999~2009年的《江苏统计年鉴》、《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各地级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3江苏省旅游经济的等级规模结构及演化

3.1国内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3.1.1首位度分析

江苏省国内旅游的首位度指数较低,1998~2008年的2城市指数基本在1.2以下,4城市和11城市指数则低于0.7,均低于捷夫模型的理想值(图2)。表明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没有出现第1位城市呈明显优势的首位分布。具体分析1998~2008年间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的规模分布,发现南京和苏州交替为第1位的城市,且它们之间的旅游经济规模差距不大。南京、苏州和无锡在江苏省国内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中处于高位序且规模差距较小,是造成首位度指数低的主要原因。

从首位度指数的演化上看,2城市指数基本在1~1.2之间波动,没有形成明显的变动趋势;而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的变动则呈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反映了第1位城市国内旅游规模与第2位城市相比,未能形成稳定的规模优势,使得2城市指数较小,且波动明显。而第1位城市与其后的多位城市之间的规模关系相对稳定,规模差距虽有一定程度地拉大,但不是非常显著。

3.1.2位序―规模分析

运用SpSS11.0软件对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规模和规模位序进行回归分析(表1)。回归结果表明,1998~2008年回归方程的确定系数r2均达到0.79以上。r2是判断符合位序―规模法则与否的主要依据,但由于位序是按规模排列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天然的相关关系,因此不能完全运用r2说明规模结构的类型。r2很大表明该规模结构体系符合位序―规模分布;r2不很大,则可能是首位分布类型,或者在高层次有多个中心并存或特殊类型(周一星,1995)。本文结合r2及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散点图综合判断。由图3可见,江苏省国内旅游的位序―规模双对数坐标散点图并未形成非常明显的直线分布。因此,虽然位序―规模分析的确定系数不低,但并未形成典型的位序―规模结构。

根据回归结果的q值变化可判断出等级规模结构的演化特征。由表1可知,1998~2008年的q值始终小于0.85,表明江苏省国内旅游的规模分布相对比较均衡,未出现第1位城市独大的局面,与首位度分析的结论一致。其中1999~2005年q值呈显著的减小趋势,2005年降到最低,2005~2008年q值则呈增大的趋势;表明1999~2005年的规模结构演化呈分散的趋势,而2005~2008年呈现出集聚的趋势。可以认为,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演化呈现出先扩散、后集聚的特征。

3.1.3等级规模结构类型及演化

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类型既非首位分布,也非典型的位序―规模分布,在双对数坐标散点图上表现为非典型的首位折线分布和直线分布(图3),属于过渡类型的规模结构。国内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在双对数坐标散点图上表现为多段分化,具有明显的阶梯状结构。根据2008年散点图上明显的规模缺失,可将lgp划分为三个梯度,即[4.68,4.49]、[3.59,2.79]、[2.43,1.68],对应的lgR分别为[0,1.10]、[1.39,2.40]、[2.49,2.57]。从各梯度的城市数量分布来看,位于梯度Ⅰ和梯度Ⅲ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少,梯度Ⅱ的城市数量较多,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图3、表2)。梯度Ⅰ的苏州、南京和无锡共同构成了江苏省国内旅游的多核心结构,即在高位次上有多个中心并存。梯度Ⅱ内部各城市的旅游规模呈现相对均衡分布的特点,在散点图上大致呈直线分布,未出现明显的规模缺失。盐城和宿迁位于梯度Ⅲ,与

梯度Ⅱ相比出现了规模级的缺失。因此,江苏省国内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兼具了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特点,既存在规模级的缺失,又表现出局部的均衡分布。

通过分析1998年和2008年的规模结构及梯度演化特征(图3),国内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演化可概括为:(1)过渡型的规模结构未发生明显转换,规模级的缺失与局部的均衡分布并存。国内旅游规模分布的多核心结构始终存在,阶梯状分布明显,低位序城市之间的差距尤为显著。处于中间位序的城市之间的规模差距相对较小,呈现局部性的均衡分布。(2)由四级梯度转化为三级梯度,中间位序的城市之间规模差距逐渐缩小,显现局部扩散趋势。1998年的lgp可划分为四级梯度,即[4.44,4.37]、[3.47,3.18]、[2.86,2.78]、[2.46,1.37]。1998~2008年,逐渐由四级梯度向三级梯度转换,在双对数坐标散点图上表现为中间位序的城市规模分布由阶梯状向直线转化,规模结构缓慢趋于均衡。

3.2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分析

3.2.1首位度分析

入境旅游的2城市指数与国内旅游相当,但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明显高于国内旅游,反映了江苏省入境旅游经济的集聚程度强于国内旅游。主要是由于入境旅游的发展对各要素的要求更高,且入境旅游比国内旅游发展更加依托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黄泰,2003)。入境旅游的首位度指数也低于捷夫模式的理想值,1998~2008年的2城市指数低于1.2,4城市和11城市指数则低于1,第1位城市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优势(图4)。从首位度指数分布看,2城市指数偏离理想值较多,而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偏离理想值较少,尤其是11城市指数相对较高,普遍在0.7以上。这表明江苏省入境旅游的规模差异比较显著,但第1和第2位城市之间的差距相对较小,导致2城市指数相对较低――南京和苏州交替成为江苏省入境旅游的前2位城市,且规模差距不大,构成了入境旅游的双核结构。而核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明显的规模差异导致了4城市和11城市指数相对较高。

从首位度指数的演化上看,2城市指数也基本在1~1.2之间波动,没有形成明显的变动趋势;4城市指数变化较小,基本在0.6附近波动;而11城市指数则呈现一定的波动,并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反映了第1位城市入境旅游规模与第2位城市相比,未能形成稳定的规模优势;而第1位城市入境旅游规模与其后的多位城市之间的差距不断缩小。

3.2.2位序―规模分析

由入境旅游经济规模与规模位序关系回归结果(表3)可知,1998~2008年回归方程的确定系数r2均在0.77以上。进一步观察双对数坐标散点图,发现其并非典型的直线分布,而是存在着明显的规模缺失(图5),这表明入境旅游经济并未形成典型的位序―规模分布类型。除个别年份外,1998~2008年间的q值普遍在0.5以下,表明江苏省入境旅游的规模结构呈分散型分布,与首位度分析的结论一致。与此同时,1998~2008年的q值在0.5附近波动并总体呈微弱增大趋势,表明入境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始终较为分散,但已出现集聚发展的趋势(表3)。

3.2.3等级规模分布的类型及演化

江苏省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也非典型的首位分布或位序规模分布,而属于过渡类型的规模结构,在双对数坐标散点图上表现为阶梯分化的特征(图5)。根据2008年双对数坐标散点图,可将lgp划分为三个梯度,即[11.51,11.38]、[10.65,10.23]、[9.42,7.54],对应的lgR区间分别为[0,0.69]、[1.10,1.95]、[2.08,2.57](图5)。位于梯度Ⅰ的城市数量相对较少,梯度Ⅱ和梯度Ⅲ的城市数量大致相当(表4)。不同梯度之间的入境旅游经济规模差距较大,存在规模级的缺失,而同一梯度内部各城市呈相对均衡分布的特点。其中梯度Ⅰ的苏州和南京形成了江苏省入境旅游的双核结构;梯度Ⅱ内部各城市的入境旅游规模差别相对较小,在双对数坐标上呈接近直线分布且斜率较小;而梯度Ⅲ内部各城市在双对数坐标上的直线斜率相对较大,反映了入境旅游规模差异较大。因此,入境旅游的规模结构也兼具了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分布的特点,既存在规模级的缺失又表现出局部的均衡分布。其中梯度Ⅰ和梯度Ⅱ内部各城市的入境旅游规模差异较小,分布相对集中;而梯度Ⅲ内部各城市的规模差别较大,分布较为分散。

通过分析1998年和2008年的规模结构及梯度演化特征(图5),入境旅游的规模结构演化可概括为:(1)过渡类型的规模结构未发生明显转换,规模级的缺失与局部的均衡分布并存。入境旅游规模分布始终呈双核结构,阶梯状分布明显,低位序城市之间的差距尤为显著。(2)延续了三级梯度的规模分布结构,其中梯度Ⅰ仍由苏州和南京构成,而梯度Ⅱ和梯度Ⅲ的城市构成和排序均发生了变化(表4)。

3.3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比较

研究显示,江苏省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演化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也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为:

(1)从首位度指数来看,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的首位度指数都低于捷夫理想模式,第1位城市未呈现出明显的优势;但在第1位城市与其后多位城市之间的差距方面,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呈现出不同的趋势。从2城市指数的演化来看,无论是国内旅游还是入境旅游,第1位城市相对于第2位城市都未能形成稳定的规模优势。而入境旅游的4城市指数和11城市指数明显高于国内旅游,入境旅游经济在第1位城市的集聚程度强于国内旅游。国内旅游的第1位城市与其后的多位城市之间的差距相对稳定,但有一定程度的拉大;而入境旅游的第1位城市与其后的多位城市之间的差距则有逐渐缩小的趋势。

(2)从位序―规模分析结果来看,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都未形成典型的位序―规模分布,存在明显的规模级缺失。从q值大小来看,国内旅游的q值始终在0.7以上,而入境旅游的q值基本在0.5以下,可见国内旅游规模的集聚程度要强于入境旅游。从q值的演化过程来看,国内旅游的规模结构呈现出先扩散、后集聚的特征;入境旅游的规模结构在整体上呈现集聚的发展趋势。

(3)从等级规模分布类型及演化来看,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同属于过渡型的规模分布且未发生明显转换,表现为阶梯状的位序规模曲线类型,但在不同梯度的规模结构分布方面,二者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中国内旅游的规模结构分布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处于中间梯度的城市旅游经济规模呈相对均衡的分布;而入境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分布中,梯度Ⅱ和梯度Ⅲ的城市数量相当,其中梯度Ⅰ和梯度Ⅱ内部各城市的入境旅游规模分布相对集中,而梯度Ⅲ内部各城市的规模分布相对分散。

4江苏省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的成因分析

区域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的形成是旅游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等要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陆林,余凤龙,2005)。江苏省过渡型的旅游经济规模结构特征可以归纳为偏低的首位度和非典型的位序―规模分布。

首位度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高位次上形成了多个具有强旅游竞争力的城市,第1位城市没有形成明显的领先优势,从而形成了双核或多核结构。例如,国内旅游形成了“南京―苏州―无锡”的多核结构,入境旅游则形成了“南京―苏州”的双核结构。在国内旅游方面,南京、苏州和无锡均是国内旅游者的重要目的地,已形成了比较稳定的旅游品牌和旅游影响力。南京作为江苏省的省会和六朝古都,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赋存,且对外交流频繁。苏州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之声名,且紧邻上海,区位优势明显。无锡则有“太湖明珠”之称,旅游基础设施完备。其中无锡稳居江苏省国内旅游收入第3位,苏州和南京则交替为国内旅游收入的第1和第2位,且规模差距不大。在入境旅游方面,南京和苏州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和影响力,旅游景点的等级和知名度较高,构成了稳定的双核结构。

非典型位序―规模结构的形成是由于不同梯度的城市之间旅游经济规模差异较大,存在规模级的缺失。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十分显著,各城市旅游经济发展要素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是造成旅游经济规模非均衡分布的重要原因。就国内旅游经济规模的梯度分化而言,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格局,除盐城和宿迁处于梯度末端外,大部分城市处于中间梯度。而入境旅游由于对各支撑要素的要求更高,梯度分化也更为明显,处于梯度末端的城市主要有徐州、连云港、泰州、盐城、淮安、宿迁,以苏北的城市为主,镇江、扬州、无锡、南通、常州则大多处于中间梯度。

5结论与讨论

通过本文的研究,发现江苏省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及演化具有以下特征:

(1)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经济的等级规模结构均属于过渡类型,且在时间演化上未发生明显的类型转换。一方面首位度不高,呈现出双核或多核结构;另一方面,规模结构层级不完整,存在阶梯状分布,不属于典型的位序―规模分布。

(2)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经济的等级规模结构存在明显的差异。国内旅游的等级规模结构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的格局,处于中间梯度的城市旅游规模呈现相对均衡分布;而入境旅游的规模差异相对较大,不同梯度之间的分化明显。在旅游经济规模结构演化方面,国内旅游表现出先集聚后扩散的特征,而入境旅游总体上呈现出集聚发展的趋势。

本文对江苏省旅游经济等级规模结构及演化的研究仅限于1998~2008年,缺乏对更长时间段的分析,所得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江苏省过渡型的旅游经济规模结构特征,可作为制定区域旅游发展战略的依据和参考。对于国内旅游和入境旅游经济的多核或双核结构,应正确处理核心之间的关系,强化南京、苏州、无锡等核心旅游城市的地位,将其打造成在国际上具有较强影响力的黄金旅游区和海内外旅游者首选的旅游目的地。而对于旅游经济的规模结构缺失,要正确处理旅游经济的梯度差异,实现区域优势互补与合作共赢,通过核心地区对边缘地区的辐射以及区域之间客源、产品和市场的互补合作,带动边缘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2006(12):12711280.

[2]黄泰,张捷,解杼,等.基于区域城市体系的旅游地域系统空间组织研究[J].人文地理,2003(2):4954.

[3]靳诚,徐菁,陆玉麒.长三角城市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的构建[J].经济地理,2007(4):676680.

[4]陆林,余凤龙.中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空间特征分析[J].经济地理,2005(3):406410.

[5]史春云,张捷,尤海梅,等.四川省旅游区域核心―边缘空间格局演变[J].地理学报,2007(6):631639.

[6]许学强,周一星,宁越敏.城市地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7]杨国良,张捷,艾南山,等.旅游流齐夫结构及空间差异化特征[J].地理学报,2006(12):12811289.

[8]杨国良,张捷,刘波,等.旅游流流量位序―规模分布变化及其机理――以四川省为例[J].地理研究,2007(4):662672.

[9]赵静,焦华富,宣国富.安徽省城市体系等级规模结构特征及其调整[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5):556560.

[10]周彩屏,戈冬梅.旅游规模差异及其位序规模体系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经济地理,2010(2):345350.

[11]周一星.城市地理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12]朱,吴旗韬.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J].地理学报,2005(6):919927.

aStudyontheScaleStructureandevolutionof

tourismeconomyinJiangsuprovince

XUanGuofu1,ZHaoJing2

(1.Departmentoftourism,SoutheastUniversity,nanjing210096,China;

2.DepartmentofGeography,nanjingXiaozhuangCollege,nanjing21117,China)

abstract:

thispaperappliesurbanhierarchicalscalestructuretheory,primaryindexandrankscaleanalysismethodstoanalyzethecharacteristicsandevolutionofthescalestructureoftourismeconomyinJiangsu.theresultsuggeststhat:thedomesticandinboundtourismareneithertypicalprimatedistributionnorrankscaledistribution,butatransitionaltype;therankscalestructureofdomestictourismperformsas“middlelarge”andthecitiesofmiddlegradientpresentarelativelybalancedscaledistribution.thescaledifferenceofinboundtourismisrelativelylarge,andthedisparitiesbetweencitiesofdifferentgradientsareevident.evolutionanalysisshowsthatthereisn’tevidenttypeconversioninthescalestructure,andthatdomestictourismwitnessescoexistenceofcentralizationanddiffusionwhileinboundtourismpresentsatrendofclusterdevelopment.

Keywords:

tourismeconomy;scalestructure;Jiangsu

(上接第9页)

westernSocialScienceparadigmandindigenous

tourismResearchinChina

ZHanGHongmei

(CollegeofLandResourceandtourism,anhuinormalUniversity,wuhu241003,China)

abstract:

Researchmethodssubjectedtoparadigmaretheessentialtoolsfortourismresearcherstoconducttourismresearchsmoothly.whenChinesetourismresearchersworkhardtolearntouseeachandeverymethod,theyusuallyfailtounderstandtheunderlinedmethodologyandparadigm,whichlimitsthepromotionofresearchquality.thispaperproposesthatChinesetourismresearcherssystematicallyunderstandwesternsciencephilosophythoughtsandparadigminordertopromotetourismresearchqualityandapplyindigenousandcrossculturalresearchstrategiesintourismre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