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十篇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十篇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45:01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1

一、全县农村财务管理基本状况

(一)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现状。在县农业局设经营管理站,为财政拨款全民事业单位,核定编制12名,现有工作人员6名。主要承担农村土地承包、农民负担、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三大管理”,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业产业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三项指导”和贯彻宣传农村法律政策、农村经济统计等工作任务。各乡镇、县经济开发区设有经管站,在岗人员共48人,人、财、物属于乡镇政府管理,与县经管站属业务指导关系。

(二)职责任务。经管站负责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的管理、鉴证和纠纷调解;负责农村承包合同仲裁;承担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审计;负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状况、农村经济收益分配等调查、统计和分析;承担农民负担监督管理;负责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财会人员的指导、培训。

(三)管理模式。一是实行村账民理乡代管。把各村的账簿集中到乡镇农经站监督管理,各村会计将本村当月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涉及的会计凭证,经本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干部分别审核通过后到乡镇农经站或财务结算中心统一记账,农经站进行业务指导和监督。农经站每月将各村的财务收支情况向群众公布。二是实行会计委托制。村集体组织经过民主程序表决后,委托乡镇农经站本村账务,村级不再单设会计,村报账员每月持经本村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干部审核后的会计凭证到乡镇报账。

(四)推行农村财务双代管制度取得的成效。我县*年推行了农村财务“双代管、双监督”制度,20*年推行了农村会计制,取消村会计、村出纳,设立村报账员。两项制度的落实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作用明显:一是把村委会、村民小组的财务管理工作置于乡镇党委、政府及群众的监督之下,有效地遏制了借支挪用、挥霍浪费、贪占集体资财的现象;二是通过对村及村民小组集体资金的清理,账款上划代管,摸清了家底,推进了村务公开的进展;三是村级只设报账员,精简了财会管理人员,节约了人员经费。

二、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账目管理混乱,收入管理难到位。乡镇经管站对各村的正常收入和支出情况把关较严,对村里的其他经济收入,则缺乏有效的监督手段,个别村收取的承包费、上级部门扶持的款项等,长期在账外循环,坐收坐支,时间一久,占用金额越来越大,清账时交出一大把不符合财务制度的单据。表现为截留应上缴款项、账外设账、收入支出不下账、假条子顶账、巧立名目重复报销以及贪污、挪用、挥霍浪费等。如大王镇某村原党支部书记李某在任村党支部书记期间,利用职务之便,安排专人收取村集市卫生管理费,4年收取了9万余元,不向镇经管站报告,用于请客送礼、为班子成员发放福利。

(二)账册、现金管理混乱,非财会人员经手管钱。一是现金与存款不分。二是村财务中白条抵库严重。三是账本保管不善。不少的村将账本、原始单据等乱丢乱放,容易造成单据的损坏、遗失。四是一些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或其他非财务管理人员直接收支现金。花官乡某村原党支部书记王某将上级驻村部门扶持的资金4万元,不交会计记账,自己支出,上级清账时交出一大把支出单据抵账。

(三)财务监控不到位,“零招待”制度难落实。针对前些年村级招待费出现的问题,各地普遍实行了村级“零招待”管理,这对于规范、约束村干部行为,杜绝公款大吃大喝现象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但一些村特别是经济发展快、经济事务多的村,村的各项财务业务方面的管理根本不按规定执行。有些村干部利用手中的权力,置集体、农民群众利益于不顾,用村集体公款为个人谋福利,挥霍无度、大吃大喝,“零招待”事实上变成了“灵招待”。有的将招待费转移变通,有的干脆建立小金库,随意支取,许多情况下,乡镇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由此引发了一些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如我县丁庄镇某村班子成员大吃大喝,欠饭店账太多,村财务无法公开列支,为冲减村招待费的账面数额,两委班子集体研究后,将村里的集体资产作价处理,获得的收入不记账,用于抵顶村招待费,然后将部分收支单据销毁,躲避群众和经管部门的监督和检查,构成集体违纪。丁庄镇丁屋村原任党支部书记丁某任职期间截留村集体承包收入15万余元,用于支付招待费等非生产性开支。

(四)村务公开制度落实不够。乡镇经管部门虽然有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村务公开管理制度,但落实不到位,有的流于形式,有的不能坚持始终。如每月8号要求各村财务公开,10—12号对财务公开情况进行督查,但公开的只是在乡镇经管部门代管的村财务收支情况,检查也是走马观花。有的村将一些无关紧要、不痛不痒的事情写进村务公开栏,让群众有避重就轻的感觉,对群众最关心的财务问题只公布几项大的收入支出项目,具体支出项目群众无法知晓。有的村把村务公开栏变成了村干部不廉洁的挡箭牌,弄虚作假的盖头。有的村搞企业、抓建设,事前不召开村民代表会议,不听取群众意见,以致问题暴露时群众非常气愤。有的村重公布、轻反馈,这些村虽然公开了一些村务,但是公开后对群众有何意见,有何反映,不能及时反馈,没有真正达到公开的目的。

(五)村财务人员素质有待加强。当前,农村大多数财会人员都是村“两委”指定的,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有的业务上只能做到“记记账、打打算盘”,有些村财会人员记账不及时,个别村连续2年没有记过一次账。有不少村在会计人员的使用上“一朝天子一朝臣”,会计跟着村干部走,更换比较频繁,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出现了“断头账”和“年年进行培训、年年培训新手”的现象。个别乡镇多数村财务管理人员不懂会计业务,乡经管站人员只有从头教起。另外,个别村理财小组成员素质较低。有的村理财小组与村两委不合拍,产生对立,导致难以正常处理账务。有的个别理财小组人员由村党支部书记或村委会主任指定,理财过程流于形式,失去监督作用。丁庄镇某村因财务人员业务素质差,村领导监管不到位,9年的时间内账外循环收支39万余元。

(六)个别乡镇对农村财务工作重视程度不够。村级财务管理是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农村工作的热点问题之一,个别乡镇对村干部注重了经济工作管理,对村里的财务管理工作则很少过问。特别是对一些发展较快的村,注重保护其工作的积极性,认为他们经济发展快,工作完成的好,尽管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但认为都是小节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实际往往是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好村,特别是表面看起来班子比较团结的村,成绩掩盖了问题,这些村往往存有问题隐患。大码头乡某村原任村记账员在两年半的时间内,先后四次以重复报账的手段从乡经管站套取9万余元村公款用于个人从事经营活动,直至知情群众多次举报才被发现。

三、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个别村干部素质较低,法制观念淡薄。一是一些村干部只注重抓经济,忙事务,平时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党的方针政策、党纪条规不学习、不研究,不认真领会贯彻,不懂法、不守法。二是为“官”动机不纯,个别村干部当“官”是为了给本家族争口气,图个吃喝,认为村集体财物归自己管,想怎么花就怎么花,想怎么用就怎么用,有的甚至是为了能捞几个钱。个别村财会人员素质较差,有的对财会工作一窍不通,严重影响了村级财务的正常开展,起不到财会人员的监督、核算、管理职能。个别村财会人员、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工作责任心不强,或出于掰不开面子,或出于私心,对村主要负责人的违规做法不制止,不举报,听之任之,有的甚至同流合污。

(二)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不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性质要求财会人员相对稳定。但目前有的村财会人员实际上是由村干部指定,用的都是自己的亲信,每逢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财会人员也跟着“换届”。另一方面,会计人员年龄老化,学历偏低。由于年轻人不愿意在村里干,又找不到合适人选,致使一些业务生疏的财会人员无证上岗。还有一些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好恶,凭感情办事。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会计条件的人,被选拨到会计岗位上来。

(三)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力度不够。一是村级财务管理缺乏透明度,财务公开力度不够。有些村虽然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公开,但是公开的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用途、去向。个别村对一些村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没有及时公开,致使群众无法实施民主监督。二是乡镇机构改革后,部分乡镇经管站人员相对减少,对村级财务的管理职能有所削弱。三是村账乡(镇)审没有落到实处,有的工作人员对代管村上报的支出没有认真审查,在票据上盖上核销章了事

(四)对农村财务问题重视不足。一是认为村级自治,不宜多管。由于这种认识上的误差,导致乡村干部对村级财务管理不重视,对群众反映财务方面的问题不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财务管理混乱的蔓延,给某些不廉洁干部开了方便之门。二是财务方面的政策、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地贯彻落实。有些主管财务的村干部不熟悉财务法规和财务制度,不按财务规章制度办事,不听财会人员的意见和建议,造成财务管理新老问题不断。

四、农村财务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农村财务管理历来是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问题,也是滋生腐败、污染社会风气,导致农村不稳定的主要因素之一。农村财务问题之所以未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某种程度上说,关键在于乡镇的认识态度上。乡镇领导要把加强农村财务管理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定期听取经管站关于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汇报,研究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制定对策,检查督促村干部严格按章办事,确保各项制度贯彻落实。乡经管站更要本着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提高认识,加强科学的财务管理,定期对村干部和村财务人员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从而提高他们的政策水平和业务素质。

(二)加强教育管理,提高村干部素质。通过多形式、多渠道强化对村干部法律法规知识和财务管理知识的培训,切实提高其政策法律水平和管理村级财务的能力。利用村党员大会、党支部会、“两委”联席会议以及党员民主生活会等形式,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内部监督,纠正党员干部中存在的不良风气,提高村“两委”班子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更好地发挥村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三)稳定经管队伍,提高业务能力。农村经管人员是农村财务管理的具体操作者,财会人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财务管理质量,稳定经管队伍有利于提高财会人员的政策水平、业务素质和工作责任心。因此,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首先要稳定农村财会队伍。对村报账员的任用、调换、免职等,要履行必要的考核报批手续,坚持任人唯贤,保持会计队伍的相对稳定。同时,乡、镇农经站要切实负起责任,每年应定期或不定期对村财会人员进行培训、考试、考核。

(四)加强审计,加大监督管理力度。乡镇经管站审计人员要以高度的责任心,严把审计关,对村级报来的收支单据,审核人员要审查单据的合理性、合法性、正确性及真实性,对违规违纪的支出单据拒绝入账,审计出的问题要及时向领导汇报,并对照有关制度、规定及时严肃处理。要完善农村财务责任追究制度,通过制度加强约束,对违反村级财务管理规定的村干部,要进行责任追究,决不姑息迁就。要突出对村里一些临时性收入的审计监督,经管站要严格按照程序,加强监管,及时入账,坚决取缔“小金库”现象,除财务出纳外,其他人一律不准经手钱物,确保从源头上堵住违纪行为的发生。

(五)抓好村务公开,重视实际效果。农村财务公开应严格按照农业部、监察部颁发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公开暂行规定》办理,做到农村财务公开不走形式、不走过场。实行村务公开,要从群众普遍关心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入手,凡属村里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应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形式向群众公开,即除了按有关规定每年两次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外,遇到突发的重大事项应随时向群众公开,听取群众意见,以保证公开的时效性。公开的内容必须保证真实性,不能摆花架子、走形式,搞假公开;不能犹抱琵琶半遮面,搞半公开;更不能借口维护稳定,拒绝公开。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重点应包括土地承包、宅基地规划、电费电价、干部工资以及群众要求公开的其它财务事项。要加强对财务公开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对公开未按规定程序、内容不规范、搞形式化的村要采取措施,责令整改,对不进行财务公开的村要追纠村干部的责任。同时,要重视财务公开的实际效果,做到“给干部一个清白、还群众一个明白”。

(六)强化职责,民主理财。一是充分发挥理财小组的作用。加强对村民主理财小组人员的管理,通过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让民主理财小组有效行使监督职能,发挥监督作用。实行民主评议制度,对群众不信任的民主理财小组人员,要坚决及时撤换,选拔那些公道、正派、责任心强,群众信得过,敢于抵制不正之风的村民为理财小组成员,为村集体把好关、理好财。二是充分发挥民主议事会的作用。凡村里的重要事项、重大支出都要召集村民代表、民主议事会成员、村“两委”成员研究决定,集体决策,决不能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2

农村财务问题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财务管理是农村农村经济管理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前农村工作的热点和难点之一。带着如何进一步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切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这一观点,对我市**街道办事处的农村财务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就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街道办事处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

**街道办事处农经站现有三人上班,其中一人为站长;就农村财务管而言,一人为“村帐乡代管”(现按要求全市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的会计,一人为出纳(主要管理帐户和单据)。从**年起全市要求实行“村帐乡代管”,做到每季度做帐一次,并在每次做帐结束后由办事处农经站打印好财务公开表,在各村进行公布。通过一年多的运作,使全办事处的农村财务管理较以前有了较大的改善,广大农民对本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状况已有了基本的了解,并能较好的实施自己的民主监督权,减少了因农村财务问题引起的上访案件。通过实施村帐乡代管,真正做到了让群众明白,还干部清白。现在,全办事处绝大数干部职工和农村基层工作人员已经认识到开展并实施好这项工作的好处,正在积极创造条件实施村(社)财务委托。但是,也发现在农村财务的管理中还存在着以下问题:

1、领导重视不够。尽管上级的规定和要求都很明白,但办事处的个别领导和部份村“两委”主要干部不把村(社)会计委托工作当作一回事,有个别人员还千方百计横加阻拦,人为地加大了工作顺利推进的难度。因而造成已经制定的各种制度在有的地方不能完全落实,致使在整体范围内制度执行不是很好。

2、财务管理不规范。由于制定出的制度在一些地方执行不好,形成了财务管理的诸多漏洞。如有的地方以白条收费并且对收取的款项采取不入帐而截留收入;有的地方不按制度规定采取现金结算,对超出备用金的部份现金也不及时存入银行,在开支上把钱用了再说,造成无法开展事前监督;有的地方出现上级下拨的专项资金没有对口用在规定的用途上,而是将其挪作他用;有的地方的财务人员丧失原则,对集体资金采取未批先支,迫使审批人员对一些不太符合规定的开支无法拒绝支付。

3、财务公开有待进一步完善。有的地方民主理财组织还未健全,出现财务监督缺位;有的地方对财务公开流于形式,没有将财务收支逐笔公开,形成事实上的假公开。

4、财务人员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部份农村财务人员对业务工作不熟悉,有相当一部份完全是新手,甚至不知道财务工作应该怎么做才好,致使农村财务工作难以在整体范围内达到规范化;有相当一部份村民主理财小组的成员不知道农村民主理财工作应该做些什么事情,要么认为村级民主理财小组对于农村财务管理来说有“无尚大”的权力,不管财务制度的规定和实际情况,一味与村“两委”对着干;要么认为民主理财小组的设立是流于形式,对农村财务不实施监督,失去了民主理财小组应有的作用。进而造成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无法做帐和公开、有的地方的农村财务疏于监督,严重影响的农村财务管理和公开的质量。

5、财务档案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就调查了解的9个村(居)委中,财务档案立卷归档管理较好的有4个,只占44%;有的村(居)委的财务档案完全就象堆乱纸一样的堆放着,根本就不是什么档案,这很容易造成财务档案的丢失,致使财务档案失去连续性,进而影响相关经济活动的继续开展和经济纠纷的顺利解决。

二、听到的呼声和要求

1、加大推行农村财务“委托制”的工作力度。由于目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农民群众在知道农村财务管理“委托制”的好处之后,纷纷要求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部门加大农村财务管理实施“委托”的工作力度,以解决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加强培训。每年针对农村财务人员、村(居)委主要领导、民主理财小组人员举办专门的培训班,以提高他们管理和监督农村财务的素质和能力。

三、解决问题的办法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认真听取群众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和意见,加强对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法规、规章和政策的学习,提高对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的认识,加强对实施农村财务委托制的领导,强化实施农村财务委托的措施,按照已经出台的各项规章制度搞好农村财务的委托,规范全市农村财务的管理。切实杜绝不合规、不合理的各种开支,将农村集体资金用在“刀刃”上,使有限的农村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乡镇、办事处的领导要把事关农民切身利益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到政治的高度摆上日常工作的重要议程,做到亲自过问,督促相关部门按照职能职责做好各自的相应工作。

2、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切实加大村(社)会计委托的工作力度。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推行村(社)会计委托制切实加强财务管理的通知》(**府办发[2004]102号)对农村财务实行委托,由乡镇、街道办事处农经站专人农村财务,是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办法和具体措施。对农村财务实行电算化管理是推进农村财务委托的进程,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重要举措。因此,各级要把推行农村财务管理电算化,作为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性工作,特别是乡镇和街道办事处要把这项工作作为搞好农村财务管理的头等大事抓紧、抓好、抓实,这样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否则农村财务的管理将会形成由混乱到理顺到规范再回到混乱的怪圈,使农村财务管理永远也无法达到规范的要求。只有对村(社)财务实行了电算化管理才能做到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并使其长期坚持下去而避免再次出现混乱的现象,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3、规口管理专项资金。对所有属于村(社)集体的资金,包括上级相关部门下拨的各种专项资金都纳入财务帐内核算,形成一个漏斗下;实行银行帐户结算和管理,杜绝现金结算,保证各种农村集体资金的安全运行和合理运用,便有限的集体资金发挥更大的效益。

4、建立健全农村集体财务民主理财机构。按照《**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转市农业局关于做好农村集体资产监管工作的请示的通知》(**府办发[2004]98号)的要求建立健全民主理财机构及其相关管理制度。加强民主管理,促进农村民主理财工作的规范化。并按照全市统一明确的农村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程序和方式搞好农村财务的公开,做到每笔开支都进行详细公布,接受群众的监督,提高民主理财的质量。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3

2005年的主要工作

(一)狠抓收支管理,确保财政收支平衡。

今年是农业税全免的第一年。我所始终把实现财政收支平衡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年初预算目标积极组织财政收支,确保收支平衡。

1、财政收入总量进一步增长。2005年在农业税全免的情况下,坚持与国税、地税两个部门通力协作与配合,加强协调,组织财政收入收缴入库,做到了应收尽收,并实现了乡内无欠税的目标。在国地税部门的努力下,全乡实现财政收入892万元,对比上年增长109.79万元。

2、财政支出结构不断优化。2005年预算支出完成612万元,比上年减少8.71万元。通过部门预算调整支出结构,不断压缩一般性支出,集中财力确保了乡村两级工资发放、乡村机构的运转及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

(二)乡村两级化债工作顺利推进。

1、乡级化债全面提速。在2004年债权、债务及资产清理认定的基础上,4月份制定了《**乡2005年化解乡级债务实施方案》,并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清收措施,分解了清收任务。工作专班对所有的欠款户都上门进行了催收,确保诉讼时效,全年共清收50万元。

2、全面清理核实村级“普九”债务。从9月下旬开始,组织工作专班对全乡在使用和未使用的村级学校所欠债务进行了全面清理核实。通过清理核实,认定村级“普九”债务71.72万元。基本摸清了全乡村级“普九”债务情况。

3、全面完成村级债务化解任务。因村制宜,采取多种渠道、多种办法,千方百计的化解村级债务。2005年全乡共化解村级债务307万元,占总额的55%。

(三)扎实开展依法完善农村二轮延包工作,顺利通过省级验收。

依法完善农村二轮延包工作是今年财经工作的重头戏,根据乡党委、政府统一部署,具体承担延包办职责。从3月份起成立了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制定了《**乡依法完善农村二轮延包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半年的工作,签定和发放家庭承包合同10264份,其它承包合同122份,发放经营权证10264本。让全乡的农民都吃下了“定心丸”。

1、加强了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领导。为了做好我乡的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乡党委、政府十分重视,专门设置了两个工作部门,即由党委和政府班子成员组成的督查组和由乡农委、乡财政所人员组成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乡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督查和指导。

2、加强了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实施方案的制定。在制定全乡《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实施方案》时,采取了三上三下的办法,广泛地征求了意见,多次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依照了各级政策、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了我乡的特殊乡情,用于指导全乡的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起到了积极作用。

3、加强了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政策宣传。为把政策宣传到位,做到人人知晓政策,户户参与二轮延包工作。全乡上下层层动员、层层召开各种会议,张贴标语,发放公开信,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宣传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的各项政策,宣传全乡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的好典型。在《农村财务会计》、《三峡晚报》、《湖北日报》农村版、《三峡晚报》、《夷陵新闻》等媒体上宣传我们的经验用稿10篇。

4、加强了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责任。在这项工作中,我乡签定了四个工作责任状,来明确工作任务和工作责任。

5、加强了依法完善二轮土地二轮延包的工作质量。我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狠把各个环节的质量关口。一是把好了政策法律、业务培训的关口。二是严把检查和督办的关口。三是严把重点工作环节的验收关口。

6、加强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的调研。由于我乡情况特殊,在开展这项工作中,我们把调研工作贯穿到各个工作环节之中,并有一支强大的调研队伍开展工作,使很多疑难问题得到了顺利解决。

7、加强了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矛盾纠纷排查、调解。我乡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领导小组高度重视矛盾纠纷排查、调解工作,用大量的时间,花大力气进行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乡、村、组联动,形成了三级调处网络,逐一进行了调解,把这些矛盾进行消化。并建起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中心,给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提供了一个说话的地方。

8、加强了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档案资料管理。在该项工作基本结束后,我们组织了档案收集、整理、归档的培训,安排大量地人力归集各种档案资料,按照档案管理的要求,加予整理和归档。全乡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的各种档案和资料共有235卷,并设专人专柜进行管理。

(四)扎实地落实了各项惠农政策,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2005年中央、省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我所紧紧围绕上级各部门的政策,认真落实,按政策、按标准、按时按质全部发放到位。真正让农民得到了实惠。

1、农业税免征,农民负担进一步减轻。2005年,我乡共免征农业税108.99万元。

2、兑现水稻良种补贴及粮食直补资金。4月份,按照宣传、培训、农户申报、村组审核、告示、汇总上报、组织兑现的程序,对水稻种植面积、粮食种植面积等指标进行了详细公示。9月份,组织专班直接送到了农户手中,全乡共兑现补贴资金62.19万元,其中:水稻良种补贴26万元,粮食补贴36.19万元。

3、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兑现。2005年计划生育奖励扶助资金发放按照制发公告、资料审核、开设帐户、存折送达、签字认定的程序全部落实到位。全乡共发放存折138本,发放资金8.28万元。

4、贫困学生两免一补资金兑现。2005年两免一补资金全乡共落实免费提供科教书、免收杂费、寄宿生生活费资金25.12万元。

5、退耕还林补助资金兑现。由于退耕还林粮食补助改为现金补助,为了迅速兑现到户,组织了三个工作专班将资金直接送到了每个农户手中,全乡共兑现补助资金302万元。

6、完成一折通信息采集工作。为了确保粮食补贴等惠农资金及时、足额发放,不断提高工作效益,降低兑付工作成本,根据区局统一安排,组织专班对“一折通”基础数据进行了采集,确保了“一折通”顺利推行。

(五)规范乡村两级财务管理

1、进一步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为了进一步规范村级财务,2005年在全面实行村级财务服务合同制和村干部基本工资按月银行直达的基础上,推行村级财务预决算制度,通过一年的运行,基本确保了村级机构正常运转和收支平衡。

2、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报告会制度。为了提高村级财务管理的透明度,真正落实村民民主理财权,2005年在部分村推行了村级财务报告会制度,其做法被《农村财务会计》等多家媒体报道。

3、对村干部实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为了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维护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利益,结合村级换届,组织专班对全乡20个村进行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

4、对转制事业单位实行财务审计。为了配合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组织专班对水利、畜牧两个单位的财务进行了审计。审计时严格按照《夷陵区零户统管内部审计暂行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执行。审计中立足“五查五审五看”:一是查票据,审“收支两条线政策”是否落实,看有无小金库、帐外帐;二是查支出,审补助、福利费的发放情况,看有无超标情况;三是查资产,审资产的添置和处置是否符合政策规定,看有无侵占、丢失;四是查往来,审帐实是否相符,看有无乱记往来、乱转帐和调帐;五是查疑点,审资金流向,看有无贪污、挪用。在审计中,共查出违规违纪金额18.2万元。

(六)认真做好资产管理和政府采购工作。

1、国有资产实现微机化管理。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对所有国有资产实行了微机化管理。

2、加强政府采购工作,不断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全年对小车维修、政府大门改建等项目纳入政府采购,全年采购金额达120万元,节约资金13万元。

3、完善了资产管理制度。在[2003]10号文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了资产管理办法。

(七)乡镇综合配套改革顺利进行

1、积极投入到改革之中。根据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有关精神,我所及时编发了复习资料并组织干职工认真复习,在全区统一考试考核中我所的杨金宝同志取得了全区第一名的好成绩。在这次改革中,我所共分流5名同志到其他乡镇工作。

2、协助做好了乡级事业单位转制工作。在这次改革中,我们组织专班对转制事业单位进行了清产核资,锁定了债权债务,并与各中心签订了国有资产租赁协议和记帐协议,确保了事业单位顺利转制。

(八)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和财政形象

1、推行六种制度,全面提升服务水平为了优化服务,树立新的财政形象,推行了六种制度。即:一是推行服务承诺制;二是推行首问负责制;三是推行提醒服务制;四是推行传递服务制;五是推行服务回访制;六是推行过错责任追究制。通过推行这六种制度,树立了“清廉、务实、规范、低调”的财政新形象。

2、完善工作量化考核细则。为了全面完成2005年各项财经工作任务,更好地促进工作,根据区局下发的量化考核办法并结合我所实际,分岗位完善了考核细则,建立了激励与约束机制,提高了干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严格执行细则,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3、全面加强内部审计和外部监督。重点加强了对内部经费的监督,分季度在所务会上公开了经费开支情况,为了加强外部监督,专门聘请了八名行风监督员监督我们的工作。

(九)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政风行风评议。

1、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扎实开展。根据区、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领导小组的安排部署,我所紧紧围绕“三强一创”的活动主题,创新教育活动方法,用制度做保证,教育活动扎实开展。

①、狠抓了学习和主题活动教育,促进全体党员党性提高。

②、狠抓了党性分析和民主评议,促进本支部建设更上一层楼。

③、狠抓了整改和总结提高,促进本支部服务水平增强。

2、政风行风评议顺利进行。

1、是及时制定方案和召开动员会

2、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以所长、支部书记黄成鹏同志为组长的行评工作领导小组,将行评工作纳入重要工作内容进行统筹安排,统一部署。成立了工作专班对评议工作进行指导、汇总、分析、报告,抓好组织协调和监督检查工作。做到行评工作有人抓、有人管、有人负责,明确了任务,明确了责任。

3、是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在所办公楼外墙上的醒目位置悬挂一条固定标语,在公开栏挤出一个专版,建立了行风评议专栏,开通了举报电话,并在广播电视上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宣传。

4、是公开承诺,接受各界监督。结合我所的工作实际及所承担的工作职责,制定了《**乡财经所政风行风建设公开承诺》,印发到全乡20个行政村,18个行政事业单位,10多位政府主要领导及全所职工手中,并在乡广播电视上进行公开承诺,虚心接受社会各界的监督。

5、是聘请行风监督员,召开了座谈会。我所聘请了由人大领导、纪委领导、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及乡村两级领导共8人组成政风行风监督员队伍,召开了行风监督员座谈会,颁发了《聘书》,充分征求了他们对财政职能转变,队伍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与强化管理、开拓创新等方面的意见。

6、是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结合我所实情印发了《**乡财经所政风行风建设征求意见表》,征求了20个行政村,14个乡直单位,9名上级领导及8名政风行风监督员的意见。发放征求意见表100份。通过简报的形式对征求意见的结果进行了通报。

7、是强化自查自纠和整改。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全所干职工结合自己的工作职责,严格对照民主评议行风的内容,联系思想、学习、工作实际和岗位责任制,认真剖析了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人人写出了自查报告。在广泛征求意见和个人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召开了所长办公会,认真梳理了征求的意见,检查了我所在行风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查找出的突出问题,我们逐个问题逐条制定了整改措施,并分别落实了责任人和整改时限。

8、是狠抓行评效果,工作业绩再上台阶。通过开展行风评议,我所的各项工作开展的有声有色,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十)、加大了创新力度,不断提升财经工作水平。

1、组建农村土地纠纷调处中心。为了集中解决土地矛盾纠纷,给全乡农民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结合依法完善农村土地二轮延包工作,在全市率先组建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处中心,并建立了乡、村、组三级调处网络,集中解决和调处由土地承包引起的各类矛盾和纠纷。中心的创办做到了三到位三规范:三到位即一是人员到位;二是硬件设施到位;三是调处氛围到位;三规范即一是印刷了规范的调解文书;二是制定了规范的调处程序;三是制定了规范的调处制度。调处中心自成立以来,成功调处了16起情况复杂、矛盾比较激化的纠纷,。其做法被《农村财务会计》、《中国农经信息网》、《中国农村政策研究网》、《湖北日报》农村版、《人民网湖北视窗》等多家媒体报道。

2、全面推行村级财务报告会制度。为了增强村级财务的透明度,我乡在全区率先推行村级财务报告会制度。由乡纪委牵头,财政所负责,在各村召开财务报告会,会上由各村主任向与会的党员、村民代表作2004年村级财务收支情况及2005年财务收支预算情况的报告,详细公布收支明细,认真听取并处理与会代表的意见,通过党员、村民代表的审核把关,提高了村级财务的透明度,进一步丰富了财务公开的形式,规范了民主决策机制,完善了民主管理,从而保障了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决策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从根本上强化了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得到了农民群众的好评,并被《农村财务会计》报道。

二、存在的问题

1、财政收入增长缓慢,乡级财力缺口大。由于财源建设相对滞后,缺乏新的增长点,财政收入增长较慢。同时,农业税免征造成减收90万元,使乡级财力缺口进一步加大。

2、乡村债务化解难度太大,缺乏有效措施。由于乡村债务复杂、涉及面广,虽然做了不少工作,但缺乏有效措施,化解难度较大。

三、2006年工作重点

1、进一步增加财政收入总量,实现财政收入850万元,提高财政收入质量,实现一般预算收入350万元。

2、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实现一般预算支出570万元

3、加速化解乡村两级债务。化解乡级债务10%,村级债务20%。版权所有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4

2005年财政部启动了高级会计人才培训工程,旨在实施人才强国战略,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和会计行业发展要求,通过系统知识学习、专题研究与研讨、强化能力建设,进一步完善学员知识结构,全面提升学员理论水平和实际应用能力,打造一批精通业务、善于管理、熟悉国际惯例、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的高素质、复合型的高级会计人才,使他们成为我国会计行业的领军人物。

目前,该工程已经进入全面实施阶段。高级会计人才培养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包括企业类、行政事业类、学术类、注册会计师类。

“刚回来,现在可以采访,你能坚持住吗?”电话里吴文军对记者说。

“可以,我现在去找你。”记者撂下电话,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3号公寓直奔6号公寓。时间是4月25日23:15分。来到6号公寓一看,吴文军的电脑还开着,正在思索着培训总结。见到记者来,边忙着招呼边说:“两天后要交了,还差点没写好。现在接受你的采访,完了我要继续加班,今天很可能是个不眠之夜。”切入正题,采访随即开始。

培训伊始,吴文军尚在德国学习。为遵守培训纪律,不至失去得之不易的培训机会,几经请示,多方协调,以求得托付责任,提前离开。欧洲转机,历经24小时颠簸,如期进入开班课堂,兴奋盖过一路的疲惫。吴文军也成为全国高级人才培训班(行政事业单位类)第一期的班长。

财会通讯:您对本届高级人才培训班(行政事业单位类)怎么认识?

吴文军:就像王军副部长所说的――我们的目的就是要推动你们这些人从执行者向管理者、领导者、决策者转变;发扬用大看小、跳出会计看会计;学会有进有退、先领后导、在限制中求发展、追求多方共赢的方法论,我认为培训班的宗旨就是促进我们这些学员由执行者向决策者的角色进行转变,丰富会计相关领域的知识,从一种宏观战略角度体验会计。从基本知识的角度来讲,通过自学可以达到,但是有了这些培训专家的授课、自由的讨论,我们就会从其中得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可能就是一种理念,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这对我们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财会通讯:您对这个班总体印象如何?

吴文军:要说印象,那可真是终生难忘。上午、下午、晚上时间紧凑的让人有点喘不过气。听课、讨论、报告,堪称是思想的“集中营”,需要极大地激发潜能。即使严格遵守规程,但是为求得报告新意,每天不得不挑灯夜战,很少有在凌晨一点前歇息。

在我的学习生涯中这样的经历实在很少,我十分佩服培训班设计者的缜密心思。但这样高强度训练对我们能力提升绝对是有好处的,我甘心情愿接受挑战。因为这样的机会是稀缺的,值得珍惜的。另外,这仅仅是开始,我们这个班的学员还要走过六年的征程。

财会通讯:从知识的学习角度来讲,您现在最亟待补充的知识是什么呢?

吴文军:从我个人来说,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学会计专业的,说实话如果现在的培训还是集中在会计方面我还真有点吃不消,我主要想了解一些比较宏观和具有战略意义的综合知识,这种知识能够给我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一些具体的知识点。也就是说,我需要跳出会计这个圈子再次审视会计,这样可以解决“只缘身在此山中,不是庐山真面目”的困惑。我想这也是很多高级人才的想法,也是从执行者到管理者和规则制定者转变的基点。财会通讯:您觉得哪些课对您的启发比较大?

吴文军:我们这次参加学习的学员来自各个部门,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中都有自己的成绩,藉此机会我们聚集在一起可以相互交流、相互碰撞形成一些令人振奋的思想火花。萧伯纳说,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互相交换,我们各自就有两个甚至多个思想。这句话在讨论交流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同学们精彩的发言,内容丰富,信息量大,思维活跃,思路开阔,视角新奇独特,不时跳跃着思想的闪光,弥补了各自知识经验的不足和思维、思路的缺陷,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每每有一种如饮醇浆的感觉。这是人生一笔可遇而不可求的巨大财富。

另外我们的课程安排得很紧,学员都比较辛苦,经常夜里两三点还在忙活作业,或者写总结。可见这些课程对我们来说都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说,关于博弈论的问题,这是一门深刻的管理辩证思维,在我上学时候我接触的博弈论知识基本上是琐碎而不成体系的,而近些年来博弈论取得了很大发展,好几次诺贝尔管理学奖都授予了有关博弈论方面的研究,国内也开始非常重视博弈论的研究,有很多观点和意见。在这次培训中,专家简明扼要的讲述,并且运用博弈论来分析现实中一些普通的事情,却得出另一种“不合常理”但是却又是一番道理的结论,一方面拓展了我的思维空间,一方面使我更能多角度的了解情况,这也是在现实管理中必须要考虑的。因此,我对博弈论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我觉得我的收获会很大。

周振鹤教授、骆玉民教授关于“晚明清初中西文化的交汇”和“魏晋文人的风度与人生观”的讲座,将我们引入了相对陌生的、但又引人入胜的文化和艺术殿堂,有助于增强我们的文化、艺术素养,提高我们的人文修养和人生境界。这些知识从不同的方面、不同的视角、较高的层次形成了一个知识网络,为我们走向领军提供了厚实的铺垫。

学习不一定是非要学到某一个公式,某一种先进的知识点。我觉得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学到一种方法。不要说其他学科的知识,就算是财务会计这方面的知识,就永远也学不完,所以没有必要了解每一个知识点,而是要学会某种研究深入的方法,也就是“授人与渔”,这才是我想得到的。

财会通讯:您认为这个高级会计人才培训班的成功标志是什么?

吴文军:我们的背后,是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提高执政能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是我们这些行政事业单位要对百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作为财经管理的中坚力量,在构建和谐社会、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的素质和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政府部门的管理水平和效率。所以,在会计领军人才工程的建设中,行政事业类会计领军人才的建设意义重大,我们更感责任重大!

提升能力,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靠一时的热情和运气是无法实现的,空想更是难堪领军使命。我们必须要有充分、精心的准备,不仅需要丰富的知识准备,而且需要健康的身体准备、良好的心理准备和足够的技术准备。

因此我认为,行政事业班领军人才培养成功的标志应当是:我们的单位、我们的部门、我们的系统,因为有了我们而提高了管理

水平,改进了管理方式、提高了行政效率、降低了行政成本,并逐步展示出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府形象。吴文军在挂任贵州省财政厅厅长助理期间,应邀到省直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和地市州作了21场专题报告;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农村信用社改革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从制度建设、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受到有关领导好评;针对当前财政工作的一些热点问题,积极参与调查研究,走访9个市(州、地)的42个县(市、区),搜集相关材料,撰写了《关于贵州省省级财政收入特征的研究报告》、《关于县乡财政问题的调查及思考》、《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改革侧记》、《关于贵州省基层财政状况及财政改革若干问题的调研报告》、《努力维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透过税收结构看经济发展》、《把握特点稳步推进财源建设》等报告和文章,供部、省、厅领导决策参考。

财会通讯:您在贵州挂职锻炼的时候曾经深入调研,提出了很多的建议和意见。在清理经济鉴证中介机构办公室工作的过程中也写了几篇关于鉴证中介机构的调研报告。您对调研是否情有独钟?

吴文军:可以这么说吧,我这个人闲不住。喜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进入现实中调查,得出自己的结论。一方面使自己的文章更有说服力,一方面希望自己能够为其他使用者提供一点参考。而且这些调研都充分运用了当时的有利因素,能够深入地展开,结果也就比较贴近实际,反映现实。

其实,调研是一个非常好的研究方法,它可以让你在一个集中的时间内对某一行业了如指掌,并能够迅速地采取措施。但是,说实话,调研是一个苦差事,需要大量的收集第一手资料,那么就需要去很多地方,和很多人交谈,这样才能客观实际。当时在贵州写出的几篇调研报告,我就跑遍了大半个贵州,因为贵州是高原地区,路很难走,确实很艰苦。但是看着自己的报告得到领导的重视我还是很欣慰的,毕竟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

财会通讯:最近在人民日报上看到了您关于农村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服务的文章,当时怎么想起写这个?

吴文军:我老家湖北红安是有名的将军县,但是也是一个贫穷的地区,因为父母不习惯城市的生活,所以每一到年节我都要回去。回去了,肯定不能闲着啊。在财政部金融司工作,肯定要把工作融入生活,这样也符合我的个性。而且年前,金人庆部长教导我们,解决农民的问题要带着感情去办。作为政策的思考者和拟订者,如果没有忧国忧民的心态,深入基层,掌握第一手情况,再高的理论水平,也可能只是高谈阔论、隔靴搔痒,而于事无补的。

财会通讯:是啊,不能拍着脑袋瞎说啊。还有您对调研是情有独钟的!

吴文军:确实,现在很多人缺乏这种深入基层的精神。当时我是与我们红安县财政局金融股刘股长一起去的,基本上跑遍了整个县。包括种粮大户太平桥镇农民汪家福,县农村信用联社的有关领导,七里坪镇的生猪养殖户罗新全等等。当时觉得农村在金融服务上实在是欠缺。就像老刘说的“在我们这种穷山区,农村金融前几年简直就是被边缘化了”。

财会通讯:现在国家的很多政策都在向农村倾斜,财政拨款支农力度也比较大,最近农村的村镇银行也开始兴办了,对农村金融是个极大的利好消息。

吴文军:彻底解决“三农”问题,需要全方位给予农业支持和扶持,需要税收、财政补贴和各种配套政策,也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协调和配套发展。前些年农村金融发展不太健康,拖了农业、农村、农民发展的后腿。为扭转这一局面,必须高度重视农村金融改革滞后、服务不足的问题。没有金融业的支持,农村改革的创意再好也不会长久!农民需要什么样的金融,无论是现在的金融业还是即将新办的金融机构,是为改革而改革,还是为农民需要而改革,实践是最好的试金石,农民举手不举手是最好的检验。在发展农村金融的关键时刻,为农民打理好他们的辛苦钱,需要更多改革的思路,更多勇于创新的勇气,更加深入实际的作风。

从1999年开始吴文军就承担重大课题研究:1999年承担部级课题《规范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管理研究》;2001年承担部级课题《上市公司利润操纵研究》;2002年承担部级课题《加入世贸组织与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建设和发展战略研究报告》;2003年承担省级课题《从税收结构看经济发展――关于贵州省税源结构的调查分析报告》;2005年承担部级立法项目《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财会通讯:2005年您承担了《金融企业财务规则》的起草,这个对金融企业的财务影响应该是很大的了?

吴文军:这个项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我当初算是主力牵头。耗费了很长时间,这里面凝聚着我的很多理念,因为时间比较长,没有及时作系统的文字梳理,但是从头到尾我都参加。我对这个项目非常有感慨。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完的,我目前就要给某地财政系统的同志们讲授如何在财务上监管现代的金融机构。

《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不仅理顺了农村信用社财务管理体制,而且强调了财务风险管理,使金融企业财务管理从行政审批模式转变为引导金融企业自主加强财务风险管理,促进金融企业稳健经营,强化对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的分析与利用。这一规则的出台,在财政系统、金融界引起了较好的反响。

财会通讯:那您就给大家谈谈这个《规则》的起草过程吧!

吴文军:这是一个系统的工程。2005年6月全国开展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的后期,各个部门在相互提意见,很多意见集中反映到财政部金融司――1992年制定的金融保险企业财务制度,现在已经13年了,中国的金融企业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应该改一改了。于是财政部就组成专题小组,形成讨论稿初稿,并在9月将讨论稿印发各地及部分金融企业征求意见。然后再根据相关部门和专家意见,形成草案,报部务会审议。2006年9月29日,财政部党组会议讨论通过《金融企业财务规则(草案)》。10月,征求部内司局、国家税务总局意见,完善草案。11月,召开座谈会,起草规则实施指南。12月7日,财政部第42号部长令。这个规则开始叫《金融企业财务管理通则》,但是经过多方讨论认为“通则”不适合,而改为“规则”,这样一方面层次有所提高,而且通用性比较强。另一方面,财政部对金融企业本身就具有管理、指导、服务的职能,为什么要单独强调“管理”呢,于是就最终改为《金融企业财务规则》。

财会通讯:看来这份《规则》的提出、制定过程还是十分漫长和艰辛的。那么这个新的《规则》有什么特点呢?

吴文军:简单的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分离财政部门社会事务管理者与资产管理者的职能;减少财政部门对企业的直接干预;界定不同层次财务管理的内涵;丰富并强调了财务风险管理;

改革了财务分配制度;提升了财务制度的层次;明确了金融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要求;规定了财政专员办的财务监管职责;理顺了信用社类金融企业的财务管理。

财会通讯:《金融企业财务规则》与原来实行的财务制度有哪些区别呢?

吴文军:主要是废止了以前财务制度的一些条款、保留了一部分原来财务制度的条款、增加一些适应现代金融行业情况的条款。具体来讲:

(一)废止的具体规定。净残值率按照固定资产原值的3%至5%确定;固定资产分类折旧年限;代办储蓄手续费按代办储蓄存款年平均余额的1.2%之内控制使用;业务宣传费限额:银行为2‰,保险及其他非银行金融企业为5‰;保险企业支付防灾费的标准;手续费支付总额最高不得突破实收保费的8%;佣金最高支付总额不得突破缴费期内实收保费的5%;业务招待费在限额内掌握使用;职工福利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4%提取;应提取税后利润5%的法定公益金。

(二)保留的具体规定。在企业的资本金中,银行固定资产净值所占的比重最高不得超过30%(《规则》为40%),保险及其他非银行金融企业固定资产净值所占的比重最高不得超过50%。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工会经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2%计提,拨交工会使用。职工教育经费按照企业职工工资总额的1.5%(新《规则》为2.5%)计提,用于职工教育方面的开支。

(三)新增的具体规定。第三条――金融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设置财务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第九条――金融企业应建立健全包括识别、计量、监测和控制等内容的财务风险控制体系。建立规范有效资本补充机制: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核心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4%。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小于100%。证券业,净资本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8%,净资产与负债的比例不得低于20%;第四十四条――金融企业资本充足率、偿付能力充足率、净资本负债率未达到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标准的,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第五十八条――金融企业报送的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应当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财会通讯:还有和此《规则》相配套的规定与行动吗?

吴文军:当然有。财政部将《规则》实施指南和解读,还将以《规则》为依据,在金融企业财务信息管理、绩效评价管理、财务风险评价和控制、社会审计和资产评估等方面,制定配套管理制度和具体办法,检查金融企业执行《规则》情况,省级财政部门也要制定具体实施办法。

夜已深,记者抬表一看,已经凌晨时分。上海国家会计学院的校园一片静谧,但是记者向6号公寓楼回首望去,很多房间灯光依然……

人物简历:

吴文军,现任财政部金融司副处长,高级会计师。

1987.9―1991.7青岛理工大学商学院会计系工业会计专业学习

1994.9―1997.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攻读会计学专业硕士学位

1999.9―2001.1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攻读会计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2.9―2005.12清华大学经管学院博士后流动站研究资本市场问题

1991.7―1994.9武汉钢铁公司从事会计工作

1997.7―2005.3财政部从事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工作。其间,1999年10月至2003年10月在国务院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

2003年10月―2004年10月挂任贵州省财政厅厅长助理

获得奖励或表彰情况

1、1996年:《对武钢养老保险制度的调查及思考》获财政部高教系统“社会实践与我”征文三等奖;

2、1997年:《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与成本补偿》入选华中理工大学年度研究生优秀学术论文;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5

摘要:村级财务问题,影响到基层社会秩序,村级财务审计是当前村务监督的重要议题。文章基于受托经济责任理论,通过村级财务审计、Cpa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分析,从四个方面,即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报告体系创新、责任村委会建立、村级财务审计模式和绩效管理制度和监控体系,探讨Cpa服务村级财务的实践路径。以便发挥Cpa审计功能,监督财务公开透明,以便构建良性运行的经济秩序。

关键词:村级财务审计;受托经济责任;村级财务

由于内部控制固有的局限性,内部控制不相容职务相容等制度设计缺陷,和执行过程缺乏相互牵制等制约的内部监管漏洞,村级财务账目信息公开度和透明度低,给集体资产被侵蚀、资金被挪用、资产的流失提供了条件。最终使村民集体利益被侵害,财产安全受到威胁,进而影响干群关系和基层社会秩序良性运行。而具有独立性的Cpa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既有利于村级财务审计目标的实现,也是自身发展的契机。现有的Cpa参与村级财务审计模式,受托经济责任观是有普适性的审计动因学说,与审计前提与目标相关(蔡春、李江涛,2008),其内涵随着当今社会的前进而不断的拓展,对于不同的组织,去建立相适应的审计模式(机制)则是受托经济责任内容发展充实的必然要求。基于受托经济责任观理论基础,分析Cpa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以及村级财务审计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并探讨Cpa服务村级财务审计的实现路径。

一、村级财务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分析

(一)审计关系与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分析

受托经济责任要求受托人的行为应对委托人负责,这一要求构成了审计功能的基础,而审计则是被用作强化受托经济责任履行过程的手段而被运用(tomLee,1986)。现代会计和审计,随着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而发展,理解清楚受托经济责任,是现代会计和审计发展的关键(杨时展,1991)。审计和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是一种相依相伴的关系(秦荣生,1995)。审计的目标和功能应该随着受托经济责任内容的增加而拓展,为了确保拓展后的受托经济责任能够全面且有效的履行,审计的功能必须与拓展后的受托经济责任相匹配。

(二)村级财务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分析

随着经济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之间产生了实际分离,集体经济组织及成员之间与经营管理者实际上也形成了一种委托和的经济责任关系,集体经济组织及其中的成员为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必然要求对经营管理的情况进行审计。

村级财务审计就是以村民与村委会之间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为基础而存在的,村级财务审计主要涉及到对公共权力和资源进行分配和利用的监控,所以,村级财务审计的核心是对公共权力的阳光运行进行监控,不断促进公共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对各利益主体的诉求做到妥善处理。因此,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村级财务审计结构和运用适当的村级财务审计机制,发挥其监督、鉴证、评价职能,有助于弥补村级财务监督资源的短缺,保障村民利益,密切干群关系,达到社会良性治理的目的。

(三)Cpa审计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关系分析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是受托经济责任重要类型之一。aSoSai(最高审计机关亚洲组织)指出,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指管理公共资源的当局或个人对资源管理情况进行报告,并要说明自身履行所应承担的经营和财务责任等义务。如果按照此界定,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也应强调报告责任和行为责任两方面。村级财务中,村委会向村民充分披露,并证实村级公共资源应用的合规性与合理性,是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重要要求。随着村委会支出规模和项目的增加和村民参与村务愿望的加强等,其行为责任的要求以3e为基础,向环境性、社会性等要求不断的拓展,其报告责任同样不断拓展,两种责任相互匹配。

在村级财务审计中,Cpa审计对公共受托经济责任起到的作用存在一定的必然性。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中出现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时,传统的村级审计难以解决村级财务公开时存在的问题,所以,由政府部门主导的村级审计之外,将Cpa业务引入村级财务审计中,Cpa参与经济管理活动,并对农村财务的公开进行监督和检验,对村级财务中各主体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进行调节,不仅是受托经济责任随村级财务审计发展而发展的需要。与此同时,Cpa行业也在村务审计业务的发展中取得了契机。以村级公共受托经济责任为基础,将Cpa引入到村级财务中,拓展了其审计功能。

二、Cpa服务村级财务审计的实现路径

(一)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报告体系的创新

具体而言,针对Cpa服务村级财务审计,新的村级集体经济公共受托经济责任报告体系包含:第一、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预算执行情况报告。需要提供与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每年度的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相关信息,为预算资金执行情况的开展提供信息载体;第二、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年度会计报告。主要反映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和运营状况的信息;第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营活动及目标实现情况报告。通过提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相关经营活动的信息和目标实现程度,来反映对上级及本村规定的遵循情况,和政策执行效果;第四、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农村社会责任报告。对自身环境、经济和成员贡献的一种表达和梳理。

由于审计工作形成的审计成果(主要表现为审计报告)主要是给广大村民看的,而他们绝大多数是非专业人士,因此,Cpa应该出具详式审计报告,而不是像公司年报审计那样出具格式化审计报告,报告结构安排、词句用语应通俗易懂,对于村民关心的村级收入和支出等信息,信息量应充分。可以在审计报告后附审计报告使用说明,更好地满足村民对村务公开、透明的需求。

(二)受托经济理念的树立,责任村委会的建立

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完善经济责任审计制度,推进责任村委会建立:第一,村级财务目标经济责任的确定与经济责任履行报告体系的建立;第二,以目标经济责任为导向,构建以经济责任履行报告体系为基础的村级财务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第三,完善村级财务经济责任审计的运行机制和深化村级财务审计的关系;第四,公告与有效利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完善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相关制度,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进行公告,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作为村级干部考核和提拔的重要依据,进而充分发挥经济责任审计在村级财务审计中的作用。

(三)Cpa审计导向的村级财务审计模式的构建与实施

构建良好的村级集体经济组织Cpa审计有利于强化公共受托经济责任关系,村级财务审计的本质功能在于保证和促进村级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Cpa审计导向的村级财务审计模式强调从评估村级财务审计状况入手,Cpa审计导向的村级财务审计模式立足点在村级财务审计评价之上,通过对村级财务审计状况的分析,据以识别审计重点,并估算审计风险,进而进行基本审计程序的实施,编制审计报告。此前,应该深入研究以下几点问题,为村级财务审计导向的Cpa审计模式的开展提供理论支持:

第一,村级财务审计状况的评价方法。村级财务审计状况的评价方法可从公司财务审计评价方法的思路出发,从廉洁反腐、村务公开、内部控制、乡村治理责任、经济绩效、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考虑;第二,审计的重点识别和风险估算。Cpa审计要成为村级财务审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同样受到村级财务审计状况的影响。所以,Cpa审计导向的村级财务审计模式不仅需要关注更多相关者在村级财务审计结构中的利益保护,而且还需要考虑村级财务审计结构中其他相关者与审计本身可能产生的影响。

(四)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构建绩效监控体系

鉴于我国的实际情况,欲使Cpa更好的服务村级财务审计,须在村级财务审计方面,建立健全绩效管理制度。传统的财务审计仅仅就资金使用的合规性和合法性进行判断,而对于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绩效审计进一步对此提供了解答:

第一,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对绩效目标的确定方式和方法进行深入研究,为村级财务绩效审计的评价提供导向和依据;第二,绘制绩效评价体系。对其绘制要考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即需要全面反映人、村和经济的全面协调发展,不可片面用经济指标对村级财务审计发展进行评价,而应关注乡村经济和乡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第三,建立以村级财务审计为导向的绩效监控体系。村级财务审计应该利用宏观优势,调动社会审计和内部审计资源,构建以村级财务审计为导向的绩效监控体系;第四,建立绩效责任追究机制。因为责任追究机制是绩效管理制度的重要机制保障,则在建立时应注意:对各责任主体及其权责要明晰;建立合理、公正、科学的绩效责任评价机制;并逐步建立全方位和多层次的绩效责任追究监督机制。

课题名称:

青海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编号14028)研究成果;青海民族大学2014年研究生科技创新项目“西宁市城东区村级财务审计问题研究”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沈燕萍,李军,沈博雅.藏区国家基层政权建设及成本实证报告[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14.12:231.

[2]于文波.基层审计服务惠农政策落实的定位选择[J].审计月刊,2013(4):18-19.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6

关键词:村级财务管理

中图分类号:F30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8-0038-01

村级财务管理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农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影响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深化村级财务管理水平,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既是搞好农村民主管理工作的基础,也是解决当前农村矛盾和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确保农村集体资产资源保值增值,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笔者结合近年来深入接触此项工作的机遇浅谈几点感想。

一、以制度建设为重点,规范村级财务管理工作

一是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是抓好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关键。针对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特点和“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和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改革要求,结合村级财务审计和检查过程中凸显出的新问题、新趋势,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福建省村集体财务管理条例》、《福建省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暂行规定》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村集体经济组织民主理财民主监督的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及各地配套出台的相关文件的要求,规范完善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制度(职权),使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建立用制度管人、约束人的长效机制,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真正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二是抓好制度执行,是推进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工作进程的重中之重。要紧紧围绕严格执行制度,从规范管理入手,着重从四个方面强化制度执行和约束。首先是公开制度内容,让干部群众共同关注和监督制度执行,增强自我约束和相互监督的意识;其次是村级财务管理和核算业务人员熟练掌握各项制度,从财务收支核算中实施监督,对违反制度规定的事项,该纠正的纠正,该拒绝的拒绝,加强会计监督制度执行的力度;第三是将制度执行作为村级财务考核考评重要内容,并将制度执行与干部工资挂钩,与评先评优挂钩,增强村级执行制度的主动性;第四是将制度执行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明确执行制度的责任和责任追究规定,增强村级负责人执行制度的约束力。

三是不断完善制度,是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与改革发展的需要。始终要将制度执行与制度完善有机结合和统一,有针对性组织村干部和党员、群众、代表等人员,调研座谈,认真征求制度执行和制度完善的合理建议,对执行中认为不合理不完善的地方,结合上级财务管理规定和财政财经法规等,进行整理、修订和完善,既保证制度切实可行,具有可操作性,又体现与时俱进,适应村级经济发展和财务管理改革的需要,使各项管理制度能有效地规范村级财务活动。

二、以民主管理为关键,规范村级民主理财制度

一是民主管理,是规范村级财务的有效途径。实施“村集体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和村集体会计委托制度”改革,最重要的是民主管理环节。要将村级民主管理作为加强和规范村级村务、财务监督管理的重点,按照合法有效的程序成立民主监督管理机构。村首先由村民代表大会或村民会议选举产生村务监督委员会,由3-5人组成,再从监督委员会成员中推选产生民主理财小组,由3人组成,要求理财组成员必须有一定文化程度、政策性强、公正、正派,懂得简单的会计业务知识。选举产生的民主理财小组在村民委员会任期内,实施村级财务理财监督,理财的范围是本村全部收支和所有经济活动;理财实行审查审核制度,并制定理财办法。理财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参与制定本村的财务制度和财务收支预算;审查各项财务收支,否决不合理的开支;监督财务收支预算和各项财务制度的执行;监督财务公开工作;向上级有关部门反映财务管理问题。

二是定期开展民主理财活动,是规范村级财务管理的手段。村级民主理财工作按季(月)开展,由理财小组组长召集,村委会组织成员共同参加,村报账员公布当期财务收支情况和收支票据,理财小组成员对照财务管理制度,逐张凭证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审核同意的加盖理财小组章,交村委会负责人审批,报账员整理归集,季(月)底报账。理财小组适时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当期理财情况和村级财务计划执行情况以及财务公开情况,同时实行重大财务活动和财务事项及时报告制度。

三、以审计监督和财务检查为手段,规范财务公开监督机制

一是加强财务公开力度,提高群众监督效果。要坚持把村级财务公开摆在村级民主管理首位,发挥群众监督的主体作用,制定民主理财和财务公开制度,明确财务公开的内容、程序、方法和要求。坚持做到内容全面公开、及时公开、公开程序规范,公开地点固定、公布举报电话,并由村委会安排人员负责群众对财务问题的解释。

二是加强会计监督,发挥村级财务监督辅助作用。会计监督的重点是制度执行、村级财务预算执行、债权、债务和资产、民主理财等方面。在坚持核算业务人员报账审核审查的同时,从三个方面实施监督。首先是按季(月)召开财务例会,采取互审的方式,审查村级财务收支情况、预算执行情况、债权债务和资产变动情况,针对问题提出纠正意见,通报、分析情况,反馈意见到村;其次是实行半年和年终财务报告制度,由会计人员到村,提供资料,在村委会主持下,由村负责人向村民代表大会报告财务收支和财务计划执行情况,接受代表监督。

三是制定审计计划,发挥财务审计监督的补充作用。首先是结合财务检查工作,实施年度常规审计工作,有计划正常审计30%村,实行任期内经济责任审计。审计方式采取全面审计和专项审计相结合,审计范围为各项收支、土地补偿费的管理使用、村级债务、农民负担、“一事一议”专项资金、村级财政补助资金、强农惠农政策贯彻执行情况等,逐年实施;其次是结合村级换届,任期届满全面组织审计;第三是审计工作由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实施,采取重点抽审和委托乡镇审计的方式进行;第四是对有财务问题的村有重点进行审计;第五是及时公开财务审计结果,通过会议和公开栏等形式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7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行政村建制调整中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农村行政村建制调整,将改变原村组集体资产所有权关系和收益分配关系,涉及千家万户农民的切身利益。在农村村组建制调整中如对集体资产、财务、档案及相关问题处置不当,将会造成集体资产流失,引发新的问题和矛盾,得不到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最终影响农村村组建制调整工作的顺利开展,影响农村改革与发展的大局。因此,各街镇乡和有关部门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站在全局的高度统一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力的工作措施,认真研究解决工作中的具体问题,切实做好集体资产、财务、档案及相关问题处置工作。

二、集体资产和财务及相关问题处置的具体作法

(一)开展集体资产、财务和档案的清理核实

集体资产、财务和档案的清理核实是搞好行政村建制调整的基础,也是调整后村组正常运转的基础。因此,各村组要在调整前对集体资产、财务档案进行认真清理核实,摸清情况。

1、集体资产、财务和档案清理核实的主要内容

(1)集体资产和财务清理核实的主要内容:一是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和有处分权的土地、森林、水面、荒地、水利设施等资源设施性资产的有关数据、资料是否完整清楚;二是固定资产、物资等实物性资产的数量、金额是否与帐目一致;三是现金、存款等货币性资产的数量、金额是否与帐目一致;四是其它资产、负债(包括帐内帐外的)的关系是否明晰,各种应收款、应付款是否落实到了有关单位和个人,特别是专业承包欠款、社员所欠的农业税、提留统筹及其它款项是否逐年、逐户(项)、逐笔清理核实并签字认可;五是权益是否清楚;六是财务帐目是否严格按照会计制度的要求记帐、核算,是否做到帐帐、帐款、帐实、帐证、帐表、内外帐“六相符”;七是各种经济合同(包括农户承包土地)的签订、流转、履行情况是否清楚,还存在什么问题。

(2)档案资料清理核实的主要内容:一是历年的总帐、明细帐、会计凭证、各种票据、农业税及提留统筹分户计算明细表等会计核算资料;二是各种承包、租赁合同或协议书,承包土地登记簿(包括面积、产量等)等经济合同资料;三是有关森林、水面、荒地、水利设施等资源设施方面的资料;四是历年的统计报表资料;五是有关权属证明(包括所有权、处分权、使用权等)、文件、制度、规定、历年解决有关问题所形成的会议记录或协议等资料;六是其它档案资料。

2、集体资产、财务和档案中有关问题的处理

(1)集体资产和财务问题的处理。对手续不齐不全的要及时补齐完善手续;对长期占用借欠集体资产生货币资金未归还的以及其它债权债务要组织清收、偿还;对专业承包欠款、村民所欠的农业税、提留统筹及其它款项未纳入帐内核算的,要根据逐户核对签字后的表册入帐核算;对需报损资产由村组提出申请,报经街镇乡农经机构审核,经街镇乡批准后报损;对清理结果与原核算登记不一致的,以清理核实结果为准,按照有关政策规定进行帐簿调整处理。

(2)档案资料问题的处理。对不完整的档案资料要补充完整;对未装订归档的要按要求进行装订立卷归档,不得损毁。

3、编制集体资产、财务和档案清查结果报告

各行政村集体资产和财务档案清理核实结束后,要编制资产负债表、财务收支状况表、科目余额表、资源设施性资产表、有关情况明细花名表、档案资料登记表、重大事项说明情况等清查结果报告,并向群众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二)认真办理集体资产、财务和档案交接

清理核实结束后,村级的集体资产和财务档案,根据足府发[2000]150号文件规定,由各街镇乡农经部门实行“双代管”,按照清产核资和财务清理清查结果报告、档案资料登记册等内容,分别填制好交接清册,逐一进行移交,办理好交接手续。

(三)妥善做好集体资产、财务和档案的合并与管理

1、资产合并

新建制村组范围内的原村组集体资产、负债、权益原则上属于新建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资产属新建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进行经营、管理;负债由新建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统一承担。对个别情况特殊的,由各街镇乡根据实际灵活处置。有关权属证明(包括所有权、处分权、使用权等)由新建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申请予以变更。

2、财务合并

新建制村组范围内的原村组财务全部合并,以新建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按照《村合作经济组织财务制度》及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进行建帐、核算、管理。

3、档案管理

新建制村组范围内的原村组档案资料要全部交归新建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政策法规进行统一管理。

4、其它相关问题的处置

原村组与农户或其他组织、个人签订的各种合同、协议保持不变,特别是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1998年二轮土地承包的关系不变;农业税及附加按原负担水平保持不变,**年及以后村组筹资筹劳、一事一议等事项,由新组建的村按规定程序和标准执行;合同、协议到期和发生变化后的利益分配关系的调整处理,由新建制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按照有关法规政策进行调整处理。

三、理顺农村财务管理体制,加强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

按照中共**市委办公厅、**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村级财务管理,减轻村级负担的意见》(渝委办发[2002]19号)、足府发[2000]150号文件的规定,在坚持村组集体资产所有权、收益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全面实行村组集体财务由街镇乡农经部门承担其会计核算业务。条件成熟的地方要试行农村财务电算化,进一步规范农村财务管理,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8

三年来,我站在乡党委、人大、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立足改革、励精图治,脚踏实地,认真履行本站的工作职责,圆满完成了乡党委、人大、政府交给我们的各项任务,现将这三年来我站的全面工作向全体代表述职,请予评议。

一、加强了自身建设。着力提高素质,抓好软、硬件建设

为了尽快提高我站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多年来我站工作人员坚持以自学为主和参加业务培训相结合。目前,我们在岗六名工作人员有经济师一名,中级技师两名,有初级职称三人,是一支业务素质较强,有一定战斗力的经营管理队伍。同时通过积极争取,在乡党委、人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先后投入资金4万余元,对办公场所进行了全面装修,并配置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保险柜等现代办公用品,设立了办公室、电算会计室、档案室和接待室。为我站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狠抓农村财务监督与管理

第一、加强了各项制度建设。根据我乡农村村级财务的现状,三年来,相继由我站起草,并由乡人民政府颁发了有关村级财务管理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如:《关于切实搞好农村财务清理、整顿和进一步推行村级财务公开的决定》、《关于村级财务管理的具体规定》和《关于村级财务管理的实施办法》等,这些制度的出台对加强村级财务的监管和提供有力的依据,也为加强村级财务的规范化管理提供保障。

第二、村会计人员首次实行凭证上岗。2003年3月份,我站组织了全乡十六个村的村会计参加了娄星区委、区政府安排、主管局兴办的为期一周的业务培训,这次培训意义重大,大大提高了村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并且各村会计通过了上岗考试,全面实行凭证上岗,为进一步推行村级财务规范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第三、切实搞好村级财务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农村财务问题既是农村工作的难点,也是广大农民反映的热点,它严重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的稳定,2002年,我站深入村组,对全乡十六个村就村级财务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并向乡党委、政府呈报了《关于我乡村级财务的调查与思考》的报告,报告中提出了村级财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如:1、村会计人员业务普遍偏低;2、会计拒打移交,导致村上帐目混乱,底子不清;3、农村集体资产的流失和毁损现象比较严重;4、在税费改革过程中,“上清下不清”的现象比较严重;5、村级经济薄弱、资不抵债现象严重;6、不合理开支较多,债权债务底子不清等。这些问题的出现直接导致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局面,从而也引起了乡党委、政府的足够重视,据此,乡党委、政府确定2003年为村级财务清理审计重点年,并具体由乡政府组织成立了清理领导小组,明确由经管站参与清理,并业务辅导。一方面采取了一些具体的新的举措,全乡实行定点定时统一办公,规定每个月的3号和4号为统一办公日,村会计要带好帐本、原始凭证、记帐凭证及报表等来乡经管产统一处理有关帐务,其会计核算按有关会计制度规定执行,从而加强了对村级财务的监管力度,为下阶段的清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另一方面,实行了村会计人员的业务与工资挂钩办法,并具体规定了处罚办法,年终评优评先也必须与村级财务管理挂钩。从而为村级财务实行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迈出了巨大的一步。

第四、抓好村会计移交及村级财务公开。由于2002年村级领导班子换届选举,全乡调整村会计人员九人,我们针对每个村的具体情况,组织人员先后对九个村的会计移交进行了监交,在移交过程中,对落选的原任村会计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从而及时完善了九个村会计移交手续,确保了村级帐务前后不衔接。另一方面通过实行村级帐务的月报月审、定点定时统一办公,加强了村会计的责任心,并及时督促各村按时进行村级财务公开,并组织人员对各个村进行了财务公开检查和验收,各个村都没有比较规范的村级财务公开栏,并对财务公开检查结果向全乡予以通报,大大提高了村定补干部的民主意识,加强了村理财小组和村民代表对本村财务事前参与、决策和理事会成员对事后监督和审查。

第五、抓清理落实,为村帐站代管做好了前期准备工作。在打好各村会计移交的基础上,集中精力对全乡十六个村的村级财务进行了清理。针对每个村的具体情况,我站分组派专人下到各个村参与清理并进行具体的精力指导。通过对村级财务的清理、核实各个村的债权债务,澄清了底子,并做到了各个村都有清理审计报告,并及时处理了清理中发现的问题,一方面对那些业务水平有限而出现的错帐,按会计制度进行了处理纠正,为集体经济挽回损失十万余元,同时对清理过程中有重大问题的大跃、白云石、斗光、水口等村,以书面形式向乡党委、政府、乡纪委进行了汇报,并积极配合乡纪委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落实,查处违法违纪金额达十五万余元,对有关村已经落实的问题并及时将落实情况向相关村委会及村民代表大会上进行了公开。由于我们处理工作及时,从而达到了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并通过财务清理,密切了干群关系,给了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同时也为村帐站代管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第六、立足管理体制改革,效果显著。由于我乡村级财务常抓不懈,立足改革我乡农村财务管理办法,今年,我乡定为全区村帐站代管试点乡镇,全区推行村帐站代管现场会在我乡召开。由于财务清理的全面完成,为我乡村帐站代管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今年3月份,我站成立了村会计中心,根据《石井乡人民政府关于村帐站代管的实施方案》,村帐站代管接管工作全面顺利完成,并实行了农村财务的电算化管理,从而进一步巩固了村级财务的清理成果,从根本上解决了我乡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的问题,切实保障了农村税费改革的顺利实施,同时规范和加强了村级财务管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维护了我乡农村社会稳定。

我乡实行村帐站代管一年以来,这一新的农村财务管理体制运行良好,各村每月定时定点按财务制度报帐,按季进行财务公开,加大了对村级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的监管力度。一年来,各村比上年同期共节约非生产性开支达12万余元,全面改善了村级财务管理环境,真正做到了管好用活集体资金,从而切实减轻了农民负担,促进了村级财务走上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三、农村土地承包及合同管理

1、农村土地承包合同归档、建档工作成绩突出。全乡十六个村,二百二十八个组,农村土地承包、延包涉及到各家各户,合同管理尤其重要。二00二年对于农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农村实行费改税,而农村土地承包延包合同是实施费改税工作的基础,鉴于费改税工作的紧迫性,我站工作人员配合驻村干部,下村做好宣传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使群众认识到签订土地承包合同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头等大事,从而在较短时间里,完成了合同签订的扫尾工作,至此,按村分组归档、建档工作全面完成,并由专人负责管理。因而我乡承包合同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作为全区典型推广。

2、调处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及有关遗留问题处理。《土地承包法》颁布实施以来,我站工作人员在搞好土地承包合同的基础上,对各个村、组牵涉到土地承包有争议的疑难问题,通过调查研究,结合运用《农村土地承包法》,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处理争议十六起,受到群众的好评,同时深入村组农户,通过调查了解,针对耕地荒废的严重情况,起草了《关于耕地抛荒弃耕的问题的有关处理决定》,并提交了党委、政府研究,为乡党委、政府的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四、切实抓好减负工作

1、坚持不懈的搞好宣传,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八个不准、七个严禁”。三年来,共发放各种宣传资料五千余份,刊登墙报四期。

2、坚持农民在负担卡发放制度,要求做到不错不漏,准确无误。

3、全乡十六个村都建立健全的永久性涉农收费价格“公示牌”,做到了群众办事收费先明白。

4、重点专项审计:每年开学前后,积极配合乡纪委和区减负办对我乡中、小学收费不少于一次专项审计。三年来,及时制止乱收费三项资金达8万余元。退赔已乱收费一项,资金1.2万元。同时对全乡行政事业收费单位都开展过一次以上的专项审计。

5、加强了对报刊的治理,并纳入减负工作内容。村级报刊实行“限额制”,仅此一项,全乡每年减负达1万余元。由于我们对减负工作抓得有力,因而三年来,全乡未发生一起重大因减负问题引发的上访案件。

五、扎实搞好驻村工作

我站除完成本身日常工作外,按照乡党委、政府的安排,三年来先后负责环江村、大跃村和三圭村的驻村工作,在环江村狠抓退耕还林工作,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明显。三圭村和大跃村近年来一直情况比较复杂,村级财务中突出反映的问题较多。我站驻村干部根据实际情况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解决了两个村多年来帐务混乱的局面,如今已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其次三圭村驻村干部与村干部一起狠抓村级经济建设,争取和引进外资,为村上增加收入达6万元。在大跃村,我们在乡人大主席梁养贤的带领下,和村干部一道带领群众大力冬修水利,修复硬化水塘二十三口,为今后农田灌溉提供了基本保障。大跃村的退耕还林工作、专业大户的发展。使产业结构的调整落到了实处,重要的是改善了村级领导班子关系,干群关系也大大改善,从而改变了过去工作被动的局面。

三年来,我站虽然没有取得可歌可泣的业绩,但全站人员始终坚持服务于基层,服务于农民,团结务实,勤政廉政,从未向农民收取过一分不该收取的钱。全面完成了我站应完成的各项工作。三年来,先后被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评为全区两个第二名,去年被评为全区第一名。同时得到了乡党委、人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认可。为维护我乡社会稳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我们应有的贡献。

六、存在的问题

(一)多年来,我站工作人员由于待遇极低,因而对经管工作前途深表担忧,有不安心工作的表现。

(二)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个别同志对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熟练掌握不够,专业知识不精,工作方法简单粗糙,不够深入细致。

(三)与时俱进、开拓进取的精神有所欠缺。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9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1234二、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针对农村税费改革后出现的新情况,结合我县实际以规范完善农村财务会计委托制,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为重点;一是制定管理办法。配合县财政局拟定出台了《大荔县村级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办法》,推行了村组干部实名制持卡发放和招待费限额控制办法,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基层组织的运转和集体资产的安全。二是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进行离任审计,采取站领导包片,股室包乡(镇)的方法,加大了审计力度,规范了审计程序,明确了审计任务,在普审工作的基础上对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突出的村进行重点审计、上半年共审计村组财务11个,审计总额180多万元,查出违纪资金6万多元,其中一名村干部被纪检部门免职。

三、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工作稳步推进。

坚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不动摇,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党在农村的基本制度。一是组织大家认真学习《农村土地承包法》及《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办法》和新颁布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纠纷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做到学法执法,依法行政,同时,指导乡村规范、完善土地承包关系,确保农民土地承包权益不受侵犯,以维护农村稳定。二是配合县委农工部开展了农村土地流转调研工作,摸清了全县农村土地转包,互换以及出租的基本情况,并形成了调研报告,草拟了《大荔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将提交县政府研究实施。三是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我们在城关镇依托农经站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制定了工作职责,印制了统一规范的合同文本,建立了土地流转信息网络,试点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四是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合同鉴证和纠纷调处工作。按照《陕西省农村各业承包合同管理条例》先后对范家乡豫西、加北、加南等村集体的荒滩承包合同进行了鉴证,接待有关土地承包纠纷上访群众3起,依规依法调解处理了1起土地承包纠纷问题。

1234四、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减轻农民负担工作事关农村税费改革的成效,事关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落实。在抓减负工作中,我们从制度建设入手,一是进一步完善涉农价格收费“公示制”,执行农村村级报刊“限额制”和涉及农民负担案件的“责任追究制”;二是加强了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制度的完善和规范,会同税改办等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事一议筹资筹”奖励办法;三是加强了对涉农收费项目的检查和对村级转移支付资金的审计,实行了一卡通;四是开展了农民负担监测和涉农负担案(事)件的查处工作。

五、干部职工素质逐步提高。

我们以“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目标,树立勤政为民、乐于奉献,立足本职,争优创先“的观念,不断增强广大干部的政治素养,提升工作能力。一是坚持每周一的政治业务学习制度,有计划、有安排地组织学习时事政治、法律法规和业务知识,并按照农业局安排组织学习论科学发展观,并进行重点辅导,给每个同志购买了学习笔记本,定期进行检查,从而提高了大家的政策业务水平;二是推行工作责任制。按照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的要求,在农村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中,严格按照协商、调解、仲裁、诉讼的程序办事;在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中,规范了审计程序,推行了主审制,统一印制了审计通知书、谈话笔录、报告撰写以及档案管理等内容,做到了依法办事、规范执法。三是开展创佳评差活动。站上制定了创佳评差工作实施方案,确定了领导,并在全站开展了争当先进股室和优秀个人活动。

1234六、落实科学发展观学教活动成效显著。

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建设农业大县农业强县,促进农经事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一是结合农业局开展的“建设农业大县农业强县大学讨论大实践活动”,成立了学教组织,制定了学习活动方案,并组织开展了“践行科学发展观,农经事业上台阶”为主题的学习创建活动,集体学习十五次,创办学习园地(专栏)三期,记写学习笔记每人都在一万字以上。二是深入基层开展调研。重点围绕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土地流转等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和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有分析有建议的调研报告3份。三是深刻剖析,查找问题。组织召开民主生活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广开言路,虚心纳谏,广泛征求大家对本单位及领导班子在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科学发展,转变作风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找准突出问题,明确努力方向,开拓了工作思路。

农村财务管理调研报告篇10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各类支农涉农的财政补贴不断增加,而伴随着农村可管理的资金大幅增长和财务管理任务的由简入繁,村级财务管理工作在促进广大农村发展、农民增收中呈现出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笔者以信阳市为例,采用实地调研、访谈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平桥区的5镇21个行政村、罗山县的3镇11个行政村以及光山县的3镇9个行政村进行了调研,调研内容涉及村级财务状况、财务人员素质、资产与财务管理、监督检查等方面.基于对调研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实证研究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动因.

2目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就财务管理模式而言,笔者调查的41个行政村全部实行了村级会计委托制,反映出河南省自2010年开始大力推行的村级会计委托制取得了较大进展.村级会计委托制与其他村级财务管理模式相比,在尊重村民自主权、增强会计监督、遏制腐败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调研中发现,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农村财务从业人员构成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

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后,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了农村财务人员的部分职责,减少了村内财务人员的违规的空间,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广大农村地区会计人员独立性差、水平低的问题,但是在实践中又暴露出了新的问题.一方面,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非正式员工比例过大、素质不高.在笔者调研中,由于缺乏编制,会计服务中心人员中有高达49%的人员是农经员或乡镇干部兼任的,有18%的人员是临时聘用的,在全部人员中有将近40%的人员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由于所负责工作的多样,兼任人员往往更重视本职工作,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村级会计核算中,导致村级日常会计核算工作质量不高.而由于待遇差别大、转正无望等现实因素,临时人员往往消极对待工作,缺乏责任心.高比例的非正式员工和无证人员导致现实农村财务工作效率低、核算质量不高.另一方面,农村报账员水平不足.改革开放后,城镇的快速发展吸引大批的农村青壮年进城务工、经商、求学,农村地区常住人口整体受教育程度不高、知识结构僵化,进而从其中选配的很多农村报账员水平不足、学习能力有限.在笔者调查中仅有32%的农村报账员具备高中以上文化水平,有67%的报账员年龄超过40岁.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财务和农村报账人员构成不合理、素质参差不齐,不仅难以完成日趋复杂的农村财务工作,也影响后续业务培训和进修的效果.

2.2会计信息质量不高

在村级会计委托制下,会计账簿由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统一设置,多数村集体能按照国家、省、市各级规定和农村财务管理的相关要求规范设置会计账簿和会计科目,从形式上改变了过去流水账、包包账的状况,但实践中会计核算质量仍需提升.在村级会计委托制下,服务中心大多设置在乡镇上,在地理位置上距离行政村落较远;同时从时间上还是精力上考虑,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难以详细了解各村情况、无法一一参加所各村的重大会议.笔者调研中仅有两位服务中心人员表示参加过个别村的重大会议.这种对基层农村的不了解和不熟悉致使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更多的是从形式上对原始凭证的合规性、审批手续的完整性进行检查,而对其反映的经济活动的真实性难以审核.原始凭证作为反映经济活动真实性的书面证明,其真实性都难以确保直接威胁到村级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其次,较远的地理距离也使得实践中很多村集体的日常性支出往往在备用金用完后先赊账,过一段时间后才进行集中结算,随后才入账、公开.在调查中有86%以上的村集体存在这一情况,这一现象的普遍存在导致服务中心会计信息时效性不强.

2.3财务制度落实不到位,财务管理混乱

国家、省、市、县等各层面近些年都针对农村财务管理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是实践中规章制度并未得到完全的落实,村级财务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第一,村级费用支出结构不合理,非生产性费用所占比重较大.基于笔者调研数据,村级费用支出中所占比重较大的有生活接待费、干部报酬、参观考察费、生产经营费用等,多数农村的生活接待费成为开支最大的项目,所占比重超过了25%.就大类而言,非生产性支出所占比例高于50%,超过生产性支出,而非生产性支出中用于学习培训的支出却仅有不足10%.第二,挪用收入、虚增费用现象频频发生.在笔者调研的行政村中,一些村干部在收到租金、承包费等集体收入后,既没有村民代表记录、也未经过理财小组签字,长期不向会计服务中心报账,将其存入私人账户或挪作他用,坐收坐支;一些村干部则未经科学测评和民主决策将村集体资金随意出借,导致成为呆账、坏账;还有些村干部通过多种名目、途径虚增费用,侵占集体资金.甚至少数村干部直接将集体固定资产费用化,据为己用.第三,费用开支的审批不到位.村级会计委托制下,原始凭证的审核需要经过乡镇会计服务中心会计人员的审核才能入账,较过去村账村管下白条充斥的状况有了很大改观,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一些资金的拨付并没有经过严格的审批流程.例如,有些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在进行原始凭证审核时,会考虑到实践中农村所处的特殊经济环境,即很多日常支出无法取得对应的票据,所以他们往往审核通过了部分不合规的票据或者默许用其他票据代替.费用开支的审批不到位还滋生了部分村干部的贪念,他们利用会计人员的审核宽松大肆铺张浪费,导致村集体资金无端流失.

2.4财务公开不到位,监督乏力

第一,财务公开不到位.一是财务公开的内容过于简单、形式单一.在笔者调研中,绝大多数行政村都通过贴告示的单一形式进行财务公开,只有不足24%的村民表示本村公开的财务信息全面、清晰易懂,超过62%的村民认为公开的财务信息不全面、不够清晰或难以理解.在进行财务公开时,不少村仅仅公开汇总数据,不够具体细致;有的则采用晦涩难懂的专业词汇、术语人为制造理解障碍;还有的避重就轻,甚至搞半公开、假公开.二是财务公开不及时.在受访村民中,认为本村财务公开及时、不及时的分别有52%和41%.一些村平时不及时公示,往往事后才公示,甚至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而集中公示.三是财务公开程序不合理.根据有关规定,经过村民代表大会或民主理财小组审议通过的内容方可公开,但部分村民代表反映有些内容公开前并未上会讨论.村级财务公开的内容简单、公开不及时、程序不合理导致财务管理透明度不高,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监督.第二,民主监督流于形式.按照我省现行的农村财务管理相关规定,超预算支出、大额支出必须由村民主理财小组集体研究、上会讨论,并且要求会议记录留档备案,但是在调查中,不少村民反映会议记录有代签名情况,而这种现象的长期普遍存在,直接导致民主理财小组形同虚设.同时,在农村现实中,部分村民代表和民主理财小组成员往往由村干部提名产生的现象在被调研的不少农村都存在,这一现象让村民代表大会和村民理财小组难以发挥民主理财、民主管理的效用.第三,审计监督力度不足.当前在我省农村实行村级会计委托制下,虽然有乡镇会计服务中心财务人员审核票据、记账,但由于上文中所提到的诸多因素及工资问题,服务中心会计人员对于票据的合规、真实性把关较松,其监管力度不高.现实中,不少乡镇未成立专门的审计组织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监督,完整的审计监督制约机制还未建立.

3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主要动因

3.1思想认识不到位,理财意识淡薄

改革开放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实行,这一制度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但也同时影响了集体经济发展、降低了村民参与集体事务的积极性和民主管理意识.一段时期以来,无财可理、事不关己成为许多村民对村集体财务的态度,而近些年,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呈现出一种空心化趋势,进一步降低了村民参与村级财务管理能力的意愿与能力.村民的理财意识淡薄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村民代表大会和民主理财小组的民主监督能力不足,助长了基层农村干部的贪欲.而更重要的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囿于传统观念,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在实际工作中忽视了对财经法规、管理制度的学习,轻视了群众反映的财务问题,疏于对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管理,致使相关制度执行不到位,造成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混乱.

3.2缺乏良好的用人机制

长期以来,我国农村、乡镇条件相对艰苦,其本身难以吸引和留住高素质专业人才,而基层编制的稀缺又导致没有类似于大学生村官、特岗教师性质的公开招聘渠道.条件艰苦、待遇低、稳定性差等因素导致基层农村基本无法引进专业的会计从业人员.缺乏公开、正规的用人机制直接导致在实践中乡镇会计服务中心的会计人员和村报账员常常是干部按照能写会算的要求指派或者就地选用.而这样随意安排的人员在时间精力、知识水平、素质能力、责任心等方面可能存在欠缺,难以完成较为复杂的成本核算、财务分析等业务,同时也无法充分发挥会计的监督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