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十篇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十篇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23:58:46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1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在当前我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已经明确方向并步入新阶段的情况下,作为商业企业,今后的主要工作思路应该是面向市场,面向工业企业、零售户和消费者,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细化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只有细化,才有创新;只有细化,才能严密,建立一个牢固的网络。当前,随着上海、大连等地经验的逐步推广,我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模式和方向已经非常明确。现在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从各个环节进一步做细、做实、做精销售网络,提高网络管理水平、运行质量和市场控制力,使之真正成为属于自己的、经得住市场考验的网络。近年来,潍坊烟草有限公司积极推行改革创新,大力实施“四个细化工程”,建立健全考评体系,进一步深化完善了卷烟销售网络建设。

一、转变工作思路,以细化网络建设为指导思想,打造坚实的卷烟销售网络

我国加入wto后,要应对国外烟草巨头的竞争,必须要形成健全的销售网络,实现卷烟市场由行政垄断向经济垄断的转变。没有一个健全的销售网络,就无法抵御国外烟草公司的进攻,也就无法控制市场,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因此,姜成康局长深刻指出,网络是比任何东西都重要的资本。要建网,就必须建真网,建实网,逐渐减弱行政权力的影响,靠经济手段来支持和推动网络建设。但受我国烟草专卖政策保护的影响,我们的烟草企业和职工在生产经营中养成了“坐商”、“官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作风。在卷烟销售网络建设中,这种根深蒂固的“官商”思维不同程度地制约着网建的质量和前进的步伐。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行动。在当前我国卷烟销售网络建设已经明确方向并步入新阶段的情况下,作为商业企业,今后的主要工作思路应该是面向市场,面向工业企业、零售户和消费者,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细化网络建设的指导思想。只有细化,才有创新;只有细化,才能严密,建立一个牢固的网络。首先,决策层在设计卷烟销售网络体系时,要以现代商业流通理念为指导,本着严密、细致、立足实际的原则,建立网络各个操作系统。其次,管理层在网络运行过程中,要以细化网络为指导思想,细化工作措施,从各个微观层面进一步弥补网络运行中出现的问题,理顺网络运行流程。三是基层工作人员特别是电访员、市场营销员、送货员和专卖稽查员,要立足于本职岗位,转变营销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为工业企业、零售户、消费者提供有效的服务,实现三方满意。只有能够保证“三满意”的网络,才是真正完善、牢固的网络,我们才能够依靠这个平台,应对国外烟草的竞争。

二、积极推行四个细化工程,努力实现“三个满意”

要进一步巩固完善卷烟销售网络,提高市场控制力,就必须从卷烟工业企业、零售户、消费者的需要出发,从市场、品牌、流程、服务等方面入手,进一步研究细化工作措施,提高服务水平。

1.细化市场。卷烟商业企业所面对的市场就是零售户。在细化市场的工作中,我们引进客户关系管理理念和技术,管理和服务零售户,逐步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初步实施“访送分离”的时候,我们一般把客户分为aBC三类管理,以销量的大小作为划分的依据。这种对客户的分类方式不尽合理,容易挫伤中小零售户的经营积极性,也不利于市场营销员开展工作。因此,随着网建工作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市场规律的认识和把握水平也越来越高,对零售客户的分类方式也越来越多样。通过不同的划分方式,可以找出不同消费群体的消费规律,从而建立目标市场,提供个性化服务。从零售终端业态形式划分,可以分为六大类别:大商场、高档大酒店、卷烟加盟店(直营店)、超市(便利店、食杂店)、中小酒店(茶楼、歌舞厅)、农村零售店。不同的销售业态,卷烟销售品牌、销售结构、销售量、销售对象的差别很大。准确把握销售业态形式,能够有的放矢地开展个性化、差异化品牌营销措施,满足客户要求。

从消费群体划分,可以按需求市场划分为许多类:婚嫁需求市场、建筑工人需求市场、大型会议需求市场、出租车司机需求市场、大学生需求市场等。每一个市场,他们所需求的卷烟品牌、档次基本是相对稳定的。

2.细化品牌。所谓“细化品牌”,指的是细化品牌的选择和市场培育措施。培育名优品牌、提升中国烟草的竞争力,是工商双方的共同任务和目标。但当前,卷烟工商企业之间在品牌培育上呈现出互相断接的局面。要培育品牌,必须要工商联手、对接,通过对市场的调研和正确分析,制定科学的营销策略,找准和拓展品牌的市场空间。总结这几年品牌培育的经验,在营销策略上,要注重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做好目标市场的定位。要细分目标市场,有效地分析和了解客户的需求以及市场竞争状态,客观地评价卷烟品牌在市场的竞争力,找准品牌的最佳市场。二是采取有效的市场营销措施。要做到“控点”、“控价”、“控量”。控点是指在卷烟品牌投放初期,注意把握投放地的范围、多少;投放的数量要由少至多,循序渐进,在一个地区发展得比较成熟和稳定后再向其他地区拓展。“控价”是指卷烟工业企业要根据市场制定合适的价格,商业企业要通过销售网络稳定价格,工商之间要信息畅通,合理调控价格与数量,做到价随量走,价跌量控。“控量”是指商业企业在投放货源时,要本着俏紧平衡的原则,一方面要满足消费群体的需要,不能断货,另一方面要略微紧俏,保持价格的稳定。三是要注重培育适合本地销售的名优重点品牌。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市场特点,这就决定了商业企业首先要根据盈利水平、市场需求、消费者心理等,做好品牌的选择;其次要通过分析品牌特点确定相对应的消费群体,并通过各种宣传、促销方式扩展品牌的认知度;再次要通过提高布点上柜率,加大考核力度,提高卷烟销量,逐步占领目标市场。要通过以上措施,推动卷烟市场向名优重点品牌集中。

3.细化流程。访送分离作为我们卷烟销售网络建设的运行模式,要靠一套完整的流程来支持。流程是整个网络的基础,如果流程有断接或重合,网络运行就会出现问题。因此,对流程的设计要不断细化,再细化,并在运行过程中加以完善。在流程管理上,我们按照“首尾连接、无空隙、无断点”的原则,使访销、营销、配送、稽查四个环节,环环相扣,制定详细、可操作性强的工作流程,实行闭环式管理。对每一个岗位每一天要做的每一项工作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都进行标准化规定,并实行“日事日毕”和工作“轨迹化”管理,通过“日清卡”的形式记录下每天的工作。在网络运行上,建立起了各环节之间既分离又互控的运行机制。每个环节、每个岗位,工作各自独立运行,但又要了解上一个环节的工作情况并将问题及时反馈,实现互相监督、控制。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在考核体系上实行捆绑式考核,将各个环节的共同部分结合在一起,实施同奖同罚,从而达到“各自考核、相互关联、相互监控、相互制约”的目标,确保了网络健康正常运行。

4.细化服务。在当前我国的烟草产业链上,烟草公司作为卷烟厂的分销商、零售户的供货商,职责就是服务。只有为烟厂搞好服务,烟草公司才有存在的基础;只有为零售户搞好服务,卷烟销售网络才会有市场竞争力。为零售户提供优质服务,不单纯是市场营销或客户服务部门的工作,更是关系到整个销售网络的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服务首先是一种意识,一种观念。只有树立服务意识,才能落实到行动上。在工作中,从电话访销员、市场营销员、送货员到专卖稽查员,每一个岗位都倡导树立“客户至上、服务第一”的理念,确立一切从零售户出发、一切对零售户负责、一切为零售户着想、一切让零售户满意的原则,每一个环节都要提供细致、到位的标准化服务。特别是市场营销员(客户经理),在我们当前建设网络零售终端的工作中处于核心位置,必须要认真学习市场营销、品牌营销、服务营销等知识技巧,研究零售户类型,推行个性化、差异化服务,努力提供增值服务,才能取得零售户的满意。在工作中,通过对零售户加大培训和指导力度,使其了解市场需求,规避市场风险,降低运营成本,学会同价位品牌营销、拉升结构营销、新品牌营销等营销技巧。只有服务细致到位,零售户才能满意,对销售网络的忠诚度就相应提高,从而筑牢我们网络的市场基础。

三、建立健全四个考评体系,推动卷烟销售网络良性发展

所谓考评体系,是指全面、科学、公正地对工作进行整体考核和评价,它改变了过去单纯量化指标考核的办法。根据目前网络运行情况,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建立健全考评体系。

1.网络流程质量考评体系。在对整个网络流程质量进行考核时,我们全面实行了“三级督查、双百分制”考核办法。三级督查包括:市局(公司)成立网建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县局(公司)督查考核;县局(公司)成立专销管理办公室,负责对各专销部门负责人进行督查考核;各专销部门对本部门人员进行督查考核。双百分制考核是指三级之间都实行量化指标和工作流程质量两个100分考核。量化指标包括卷烟销量、毛利、结构等指标,工作流程质量指标包括零售户入网率、访销订货率等指标。通过实行这一考核办法,建立起了“逐级负责、层层监控、逐级考核、环环相扣”的督查、考核机制,充分调动了各级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确保了网络的运行质量和企业的效益。

2.零售终端考评体系。针对零售客户千差万别、难以规范的特点,我们从诚信等级管理入手,市、县成立两级诚信等级管理领导小组,根据专卖管理情况和卷烟经营情况,建立了星级考评办法。零售户诚信等级共分5级:aaa级(三星级)、aa级(二星级)、a级(一星级)、B级、C级,实行升降式动态管理。一星、二星级零售户由县局(公司)考核审批,三星级零售户由市公司审批,并分别授予星级诚信卷烟零售客户标识牌。为增强星级评比的吸引力,我们对不同星级的零售户实行了分级管理、差别服务的办法。在专卖管理上,对a级以上零售户以服务为主,对a级以下零售户重点监督检查,对不同等级的零售户实行不同周期的检查。在货源供应上,按照诚信等级实行差别供应。同时,市县两级每年都召开表彰大会,对星级诚信零售户进行表彰,在媒体上宣传,并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进一步增强星级诚信管理的吸引力,提高星级零售户的市场竞争力。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2

【关键词】电力营销;营销稽查;关键环节;认识;重点;

前言:

电力营销的目标包括:对电力需求的变化做出快速反应,实时满足客户的电力需求;在帮助客户节能高效用电的同时,追求电力营销效率的最大化,实现供电企业的最佳经济效益;提供优质的用电服务,与电力客户建立良好的业务关系,打造供电企业市场形象、提高终端能源市场占有率等等方面。电力营销工作作为电网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业务,为使其更加规范电力营销行为,贴近社会经济发展,更加符合民众的利益诉求,达到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因此,国家电网公司建立了营销稽查组织机构。

1、电力营销稽要性

1.1.电力营销稽查是指依据国家有关政策、法律、法规,电力行业管理规范和企业电力营销规章制度的标准,对本企业从事电力营销工作的单位或人员,在电力营销过程中的行为进行监督、稽核,纠正整改电力交易不规范行为,是内部控制与规范电力交易过程的一种管理手段,其重要性不仅仅是电力营销市场风险规避与信息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还是电力部门取得更为广阔的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有效开展电力稽查工作,可以达到规范营销行为,堵塞漏洞,挖潜增效,提高营销政策执行力,减少营销事故的目的。

2、营销稽查关键环节问题分析

2.1.电力营销稽查是为提高电力营销效能而采取的一种管理手段。其目的是“规范经营、堵塞漏洞,挖潜增效”。要达到营销稽查最终目的,必须要纠正整改存在的问题,这也是营销稽查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现场检查纠错整改环节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基层工作人员对营销稽查工作认识不足,思想不重视。对现场检查纠错整改工作敷衍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工作不细致、不认真、不严格,现场检查纠错整改走过场或者纠错整改不彻底不完整。第二,现场检查纠错整改人员综合素良莠不齐,相关专业业务能力欠缺,存在问题发现不了。对国家政策、行业规范理解不全面,基础不够扎实,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得心应手地运用,不能更好的在自身的岗位上发挥作用,从而使得整个电力营销稽查工作不能够更好的发挥功能与作用。第三,无团队合作理念,工作相互推诿,推卸工作责任,特别是在重大纠错整改项目上无合作意愿。

2.2.审核监督环节存在的问题。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审核监督不严格,审核监督部门注重完成数量,轻视整改质量。第二,审核监督环节重报表数据轻现场整改实效,热衷于查看月报周报等报表,而缺乏到现场实地监督检查的工作姿态,缺乏审核监督的务实精神。第三,缺乏审核监督管理评价机制。评价、考核体系仍不完善。稽查绩效评价、稽查任务完成情况分析不实。没有发挥审核监督的功能性

3.应对电力营销稽查关键环节的措施

3.1.现场检查纠错整改环节的措施。希望我们能够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加强稽查人员培训,提高稽查人员素质。营销稽查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原则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现场检查纠错整改岗位,需要一支业务素质高,综合素质强的队伍。一方面要加强营销业务培训,拓展稽查人员业务技能;另一方面稽查人员还需不断丰富财务、工程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必须不断的钻研、刻苦学习,才能开展实现行之有效工作,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稽查效果。第二,确立营销稽查检查纠错整改环节工作准则。营销稽查现场检查纠错整改环节,都在营销窗口实施,营销稽查任务完成率和问题整改率,均通过基层营销窗口完成,对于基层营销窗口现场检查纠错整改,岗位人员要确立必要的工作准则。即,时效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合作性原则、百分之一百完成准则等。

3.2.审核监控环节的措施。我们通过研究总结出一下几项内容。第一,审核监控部门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编制好岗位工作标准,使在开展营销稽查过程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制定统一的考核细则,奖罚分明,激励员工充分发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第二,要明确审核监控岗位实践四种工作方式,即,第一,审核监控要“严”。审核监控岗位要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审核监控人员更要严于律己,严把审核监控关。对反馈的检查纠错整改结果严格审核,发现反馈数据报表弄虚作假,纠错整改不彻底决不姑息迁就。第二,审核监控要“细”。要有细心和耐心,勤于分析,善于发现问题,审核反馈报表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将虚假报表、虚假报告拒之门外。第三,审核监控要“实”。不要只主重视反馈报表,多到现场实地监督检查,了解纠错整改具体情况。做到诚实、务实,不空洞,实实在在提升审核监控管理水平,养成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第四,审核监控要“勤”,要勤于学习专业知识,勤抽查、勤监督,对下勤沟通。上下形成营销稽查合力。形成营销稽查工作一盘棋局面。

结语:

营销稽查检查纠错整改和审核监控是营销稽查工作的关键环节所在。营销稽查从关键环节入手,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场检查环节遵从四个准则,审核监控环节实践四个工作方式。二个环节从对立达到统一,就一定能达到营销稽查预期目标,从而内促优秀业绩,外树良好形象,提升电力营销整体管理水平,达到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梁娜.对电力营销稽查工作关键环节的认识[J].科技信息,2011.03.

[2]古丽米娜.当前电力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分析.[J].中国产业,2010.06.

[3]刘永立,张俊杰,马同生,黄晋升.应对电力营销稽查关键环节的措施[J].中国科技投资,2007.12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3

【关键词】电力企业;营销;精细化;管理策略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能源市场的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在这样严峻的形势下,电力企业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做到与时俱进,积极推进企业营销的创新,坚持以先进的精细化管理理念不断细化营销管理及明确发展定位,以此确保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能准确到位,同时促使电力企业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促进电力企业市场营销工作的健康发展。

1、供电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1)提高管理水平。规范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管理责任具体化、明确化,促使每位员工到岗、到位、尽职,出现问题能够及时检查,纠正,处理,以最经济的管理方式获取最大的效益。

(2)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提高效益。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提高信息完整性和准确性,共享负荷管理、配电管理等系统的信息,减少电能损失;利用信息系统对高耗能、亏损企业进行跟踪,根据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减少电费坏帐和欠费损失。

(3)减少经济损失。对电能计量装置的封闭性能改造,通过信息系统对用电现场情况实时监测,异常告警,防止偷漏电;选用低能耗非晶合金变压器投入电网运行等,有效地减少线路损失。

(4)提升服务水平。重新梳理营销工作程序,发挥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优势,建立流畅、精细、高效的服务工作流程,形成一个有机的服务整体。

(5)增供扩销。细分市场,研究客户用电需求规律,完善营销分析制度,规范营销分析报表,建立全流程节假日业扩接电制度,扩大市场份额;打造用电服务品牌,树品牌形象,以形象赢市场。

2、电力企业精细化概述及其定位

伴随着我国市场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日趋成熟,以及市场经济的信息化、知识化、全球化,促使了我国企业之间及与国外企业之间的竞争,正由“粗放型竞争”逐渐转化成“精细化”的竞争。“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技术和理念,主要是通过规则的细化和系统化,采用标准化、程序化等管理手段,促使管理的各单元能够持续、协同、高效、精确的运行。“精细化管理”中的“精”就是管理要击中重点,抓住营销管理的关键部分;“细”就是将管理的标准进行具体的量化考核、执行及监督。其核心的管理理念在于实行刚性的制度,加强落实工作职责。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是以技术化为保障、专业化为基础、信息化为手段、数据化为准则。其管理理念是把市场服务者的焦点汇聚到消费者的需求上,以此来促进电力企业的健康和谐发展。

3、精细化管理的目的及发展策略

3.1精细化管理的目的

首先是提升服务水平,重新梳理营销工作程序,发挥营销技术支持系统的优势,建立流畅、精细、高效的服务工作流程,将电话呼入、营业受理、故障报修、配网调度、装表接电、查询咨询、投诉等各个服务环节统一纳入流程管理,形成一个有机的服务整体。其次是增供扩销细分市场,研究客户用电需求规律,根据客户的不同特性,采取差化的营销策略,满足客户个性化的需要,打造用电服务品牌,树品牌形象,以形象赢市场制定增供促销管理办法,设立增供促销奖金,鼓励市场开拓。同时要注重减少经济损失。细化工作,细分责任,加强考核,实行分压、分线、分台变、分季节、分责人的“五分”进行目标管理有效地减少线路损失。最后要发挥信息系统的作用,提高效益,利用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对业务流程进行整合和细化,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模式,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提高服务品位和工作效益。

3.2发展策略

(1)坚持企业战略创新定方向,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面对改革和发展的形势,电网经营企业要从战略的高度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紧解决电网企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尽快提高抗御风险和持续盈利的能力。要高度重视企业发展战略的研究、制订、创新和实施,确立电力市场营销作为核心业务的战略地位,大力培育核心竞争力。首先电力企业的电能质量的好与坏,是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不断提升电能质量。其次电力企业的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任何环节的工作质量都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服务质量,因此要积极构建优质服务体系。最后要树立良好营销服务形象。积极引导广大电力职工进一步转换观念,积极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服务意识。同时要逐步完善各项便民措施,以树立电力企业的营销良好的服务形象。

(2)强化依法经营意识,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加强供用电合同的签约及执行管理,是电网企业运用法律手段维护供用电秩序,规避和防范法律和经营风险,适应市场经济法制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强化职工法律意识,树立平等经营的主体意识,改变电网企业在供电经营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经营观念。同时要依法进行企业风险转移,建立健全风险防范机制,对潜在的风险能够进行科学的评估、及时的预警和有效的控制。

(3)坚持以营销管理创新为手段,努力实现营销效益最大化。认真研究市场、努力适应市场、大力开拓市场,改变命令式粗放型管理,注重过程控制和机制创新,实现营销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运用,是电网企业规避电力市场风险,发展优良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客观要求。同时在降低线损上挤出效益。制定内容具体、资金落实、节电效益量化的降损技术及管理措施,并落实到线损工作中去。

(4)积极开拓用电市场,要努力推广用电,增加电能的使用率。电力企业应当积极联合政府部门和电器设备制造商,不断加强宣传力度,同时要注重积极细分用电市场,实施重点突破。电力企业要根据不同时期的市场需求,加快实施重点市场开拓。制定营销目标,锁定大型的能源消费和居民生活用电市场,并积极改善农村电网质量,全面占领农村电力市场。

(5)积极构建优质的服务体系,提升电力企业的售后管理水平。现代的电力企业要严格按照“精细化管理”的模式和理念,不断细化售后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服务工作质量。同时坚持以量化数据为管理依据,使无形的管理变成有形的管理,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管理行为。其次要积极协调良好的服务关系。

(6)完善“精细化”的信息管理平台,电力企业营销信息平台的规划与建设是为企业精细化的营销管理提供技术保障。电力企业要不断做到各流程、各环节在精细化水平达到一种均衡,这样的精细化管理才能发挥最佳效应。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4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电力营销

 

精细化管理以先进的理念、细化的管理、明确的目标,确保管理高效准确到位,提升企业运营的效率和效益,对电力营销工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细化管理是一道必须要迈过的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二、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营销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精”是精确,是高水平的工作标准要求;“细”是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发展。 

从我们地方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看,员工总量有余,而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安全生产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安全意识达不到安全生产状况的需要,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而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则是影响供电企业深化管理、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客观上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才能不断地推动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向前发展。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整体执行能力。 

要做强企业,推进企业节约和谐发展,必须做到规范企业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到位,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离开企业团队的协作配合,没有较强的执行力,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强化执行力建设,必然要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能力。 

(三)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 

目前全国电力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电力体制改革将不断深化,对供电企业来说,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面前,需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从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全过程、全员、全部要素的控制,建设资源节约型供电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供电企业开展精细化营销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形象。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供电企业要在能源市场上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树立以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努力饯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 

(1)提高电能质量。如果商品没有好的质量,供电企业实现优质服务及树立企业形象更无从谈起。所以,电能质量的好坏是对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条件。(2)追求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不仅包括直接面对客户的营业窗口,还包括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故障抢修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关系到服务质量。(3)提升企业形象。引导广大电力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完善各项便民措施,给客户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多渠道地提高客户对电能的认识和对供电企业的了解,不断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形象。

(二)精细化管理要重点抓好班组管理。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首先减负增责,一是优化班组的工作流程,二是精简工作内容,突出主要责任。其次,供电企业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班组,详细了解班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代替手工报表、台账、记录;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班组作业流程进行跟踪研究,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再次,供电企业还要制定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对班组长进行以提高沟通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同时,对生产岗位一线员工,按照考试

[1] [2] 

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水平考试和岗位综合能力评价。 

(三)开拓用电市场。 

()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提高电力系统设备利用率,落实电力节能减排等,做到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经济用电,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抓住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新的用电增长点,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大对电能安全、洁净、便利、经济等优势的宣传。()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转移用电负荷,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是电力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电网建设。 

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要以用电需求为基础,适度超前发展电网,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 

充分利用市政建设、电网建设和业扩工程等契机,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例如,近年城网改造和户表轮换,改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五)利用价格政策。 

()加强用电业务管理,正确划分用电性质。以业扩工作为营业工作的龙头,保证电价分类准确、电量收费正确无误,做好各专业之间基础资料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实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鼓励督促大工业用户利用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发展生产。()采用有效手段,保证电费回收。加大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依靠各级政府、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回收电费。 

(六)提高营销管理。 

()以利润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进程。在营销工作中量化经济指标,提高供售电量、降低线损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加强绩效考核,完善并推广考核机制,推进管理创新。通过实施分级管理,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完善考核体系的同时,要使各专业与之有机的结合起来,带动公司各层次考核机制的完善。 

(七)引进高新技术。 

在营销系统推广新技术、新概念,提高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在推广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以先进实用为准则。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缴费银行化、管理集中化和考核制度化。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进营销管理现代化进程。 

 

四、结束语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5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细化管理是一道必须要迈过的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二、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营销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精”是精确,是高水平的工作标准要求;“细”是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发展。

从我们地方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看,员工总量有余,而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安全生产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安全意识达不到安全生产状况的需要,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而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则是影响供电企业深化管理、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客观上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才能不断地推动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向前发展。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整体执行能力。

要做强企业,推进企业节约和谐发展,必须做到规范企业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到位,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离开企业团队的协作配合,没有较强的执行力,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强化执行力建设,必然要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能力。

(三)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

目前全国电力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电力体制改革将不断深化,对供电企业来说,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面前,需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从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全过程、全员、全部要素的控制,建设资源节约型供电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供电企业开展精细化营销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形象。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供电企业要在能源市场上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树立以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努力饯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

(1)提高电能质量。如果商品没有好的质量,供电企业实现优质服务及树立企业形象更无从谈起。所以,电能质量的好坏是对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条件。(2)追求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不仅包括直接面对客户的营业窗口,还包括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故障抢修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关系到服务质量。(3)提升企业形象。引导广大电力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完善各项便民措施,给客户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多渠道地提高客户对电能的认识和对供电企业的了解,不断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形象。

(二)精细化管理要重点抓好班组管理。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首先减负增责,一是优化班组的工作流程,二是精简工作内容,突出主要责任。其次,供电企业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班组,详细了解班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代替手工报表、台账、记录;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班组作业流程进行跟踪研究,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再次,供电企业还要制定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对班组长进行以提高沟通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同时,对生产岗位一线员工,按照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水平考试和岗位综合能力评价。

(三)开拓用电市场。

(1)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提高电力系统设备利用率,落实电力节能减排等,做到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经济用电,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抓住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新的用电增长点,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大对电能安全、洁净、便利、经济等优势的宣传。(3)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转移用电负荷,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是电力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电网建设。

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要以用电需求为基础,适度超前发展电网,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

充分利用市政建设、电网建设和业扩工程等契机,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例如,近年城网改造和户表轮换,改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五)利用价格政策。

(1)加强用电业务管理,正确划分用电性质。以业扩工作为营业工作的龙头,保证电价分类准确、电量收费正确无误,做好各专业之间基础资料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2)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实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鼓励督促大工业用户利用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发展生产。(3)采用有效手段,保证电费回收。加大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依靠各级政府、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回收电费。

(六)提高营销管理。

(1)以利润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进程。在营销工作中量化经济指标,提高供售电量、降低线损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2)加强绩效考核,完善并推广考核机制,推进管理创新。通过实施分级管理,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完善考核体系的同时,要使各专业与之有机的结合起来,带动公司各层次考核机制的完善。

(七)引进高新技术。

在营销系统推广新技术、新概念,提高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在推广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以先进实用为准则。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缴费银行化、管理集中化和考核制度化。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进营销管理现代化进程。

四、结束语

随着市场形势的变化和社会经济发展,运用现代精细化管理替代粗放式的管理已是大势所趋。电力营销的开展应立足于“电网是基础,技术是支撑,服务和管理是保障”的原则,建立起适应买方市场需要的新型电力营销理念,实现供电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6

一、精细化管理的内涵

精细化管理是源于发达国家(日本20世纪50年代)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供电企业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精细化管理是一道必须要迈过的坎。精细化管理的内涵就是企业在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基础上,对其生产流程、管理流程进行科学细化和合理优化的过程,以实现组织结构专业化、工作方式标准化、管理制度化、员工职业化。

二、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营销管理的重要意义

作为供电企业,推行精细化管理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精”是精确,是高水平的工作标准要求;“细”是细节,是管理的过程和措施。其实质是在“精”字上提要求,在“细”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将管理目标具体化,责任明确化,人人在管理,处处有管理,事事见管理,时时都管理。

(一)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发展。

从我们地方电力系统的实际情况看,员工总量有余,而人才的有效需求不足;安全生产依然存在薄弱环节,安全意识达不到安全生产状况的需要,生产经营形势十分严峻。而陈旧的思想观念和管理方式,则是影响供电企业深化管理、加快发展的主要问题。客观上就要求供电企业必须推行精细化管理,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解决思想认识问题,提高全员管理意识,想得周到,做得细致,才能不断地推动供电企业持续和谐向前发展。

(二)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整体执行能力。

要做强企业,推进企业节约和谐发展,必须做到规范企业运作、明确管理目标、细化管理单元、改进管理方式,确保管理高效到位,提升企业运作的效率和效益。离开企业团队的协作配合,没有较强的执行力,精细化管理的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推行精细化管理必须强化执行力建设,必然要提高企业整体的执行能力。

(三)推行精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供电企业市场竞争力。

目前全国电力市场正在逐步建立,电力体制改革将不断深化,对供电企业来说,在激烈的电力市场竞争面前,需要大力推行精细化管理,堵塞管理漏洞,从生产和营销各环节的细微之处入手,通过全过程、全员、全部要素的控制,建设资源节约型供电企业,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三、供电企业开展精细化营销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企业形象。

随着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和应用,供电企业要在能源市场上捍卫自己的一席之地,首先要树立以形象开拓市场的观念,与客户建立并保持共同发展的新型供用电关系,努力饯行“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服务方针。

(1)提高电能质量。如果商品没有好的质量,供电企业实现优质服务及树立企业形象更无从谈起。所以,电能质量的好坏是对外树立企业良好形象的前提条件。(2)追求优质服务。优质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这个系统中不仅包括直接面对客户的营业窗口,还包括电网的规划、建设、运行、维护、故障抢修等一系列环节,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质量都关系到服务质量。(3)提升企业形象。引导广大电力职工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服务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完善各项便民措施,给客户发自内心的真诚服务,多渠道地提高客户对电能的认识和对供电企业的了解,不断提升供电企业服务形象。

(二)精细化管理要重点抓好班组管理。

在实施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班组精细化管理是供电企业管理的重点。首先减负增责,一是优化班组的工作流程,二是精简工作内容,突出主要责任。其次,供电企业主要领导和管理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班组,详细了解班组的实际工作情况,应用计算机信息管理,代替手工报表、台账、记录;另一方面,通过对不同类型的班组作业流程进行跟踪研究,优化作业流程,提高班组工作效率。再次,供电企业还要制定长期的职工培训计划,对班组长进行以提高沟通能力、班组管理能力和业务技能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同时,对生产岗位一线员工,按照考试和考核相结合的原则,进行中等职业技术水平考试和岗位综合能力评价。

(三)开拓用电市场。

(1)通过采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提高终端客户用电效率,提高电力系统设备利用率,落实电力节能减排等,做到节约用电、合理用电、经济用电,取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2)抓住重点建设项目,实现新的用电增长点,实施可替代能源竞争,加大对电能安全、洁净、便利、经济等优势的宣传。(3)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提高市场预测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是平衡电力供需的重要途径,可以有效优化电网运行方式,转移用电负荷,提高电能使用效率,是电力工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四)加强电网建设。

电能质量是电力营销的基础保证。要以用电需求为基础,适度超前发展电网,满足客户对供电质量、供电可靠性不断提高的要求。

充分利用市政建设、电网建设和业扩工程等契机,加快电网建设步伐,做好配电网络和设备治理的整体规划,例如,近年城网改造和户表轮换,改善了电网结构,提高了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

(五)利用价格政策。

(1)加强用电业务管理,正确划分用电性质。以业扩工作为营业工作的龙头,保证电价分类准确、电量收费正确无误,做好各专业之间基础资料的衔接工作,严格执行电价政策。(2)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实行分时电价移峰填谷,鼓励督促大工业用户利用分时电价的优惠政策发展生产。(3)采用有效手段,保证电费回收。加大电力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积极依靠各级政府、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回收电费。

(六)提高营销管理。

(1)以利润为中心,推进企业管理进程。在营销工作中量化经济指标,提高供售电量、降低线损率,实现企业经济效益一年上一个台阶。(2)加强绩效考核,完善并推广考核机制,推进管理创新。通过实施分级管理,达到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在完善考核体系的同时,要使各专业与之有机的结合起来,带动公司各层次考核机制的完善。

(七)引进高新技术。

在营销系统推广新技术、新概念,提高营销管理现代化水平。在推广的过程中要积极稳妥,以先进实用为准则。要充分利用当前成熟的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设和完善电力营销管理系统,做到决策科学化、缴费银行化、管理集中化和考核制度化。以科技为先导,积极推进营销管理现代化进程。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7

一、管理会计的核心是责任制,主线是预算管理

管理会计就是目标管理责任制,它是一项系统性极强的管理机制,其应用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不可以随意拆解。

(一)管理会计的事前管理是以预算编制为重心。事前管理内容包括预测、决策和预算三部分,但管理会计是以预算为重心。为了保证决策确定的目标得以实现,必须通过编制总预算将确定的目标具体化,并通过量化形式将经营目标落实于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这便是利用了营销学中的细分市场概念中的确定目标市场即确定目标范围,根据管理控制服务的需要形成总预算统驭下的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预算等,为经营管理的过程控制提供标准,为经营管理的事后评价和考核提供依据。

(二)管理会计的事中管理是以预算执行中的差异分析与控制为重点。管理会计事中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对预算执行情况在年度内进行监控,以期企业的经营运转按照预算量化的目标推进。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等预算,一般情况下是按月监控的,预算数与实际核算出来的结果之间会有差异,而差异又有有益差异与有害差异之分。对差异进行分析,确定是有益差异还是有害差异,进而制定调控措施,干预和调控有害差异向有益差异转化,保证企业的经营朝着预算确定的方向运行。

(三)管理会计的事后管理是以业绩考核为要点。管理会计事后管理的内容就是对企业一年来执行预算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评价,分析完成或未完成预算目标的主客观原因,评价业绩,确定考核的奖惩方案,并与薪酬挂钩。

(四)管理会计是以责任制为核心。管理会计以责任管理为核心,通过责任主体的落实,确定每一责任主体的预算管理目标,并通过对责任主体预算执行情况的如实核算,实施预算控制,最后对责任主体的业绩进行以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为基础的考核。

综上可见,以预算管理为主线、以责任管理为核心的管理会计,是企业管理流程再造的一项系统工程,是一项管理机制,而不是一项管理技术。

二、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和分货币管理等多方位按需管理

分级、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管理都是一项管理体制下的具体运用,其管理的循环框架均由确定责任主体、制定预算、核算、差异分析与实时调控、分析评价与考核五部分组成。但是不同类别的管理,其内容是有别的,现简要探讨如下:

(一)分级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按总行、一级分行、二级分行、支行的不同级次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级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管理级次确定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级次的经营管理目标、按级次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级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级次机构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级次机构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二)分部门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在同一级次的机构内部,对各经营和管理的所有部门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部门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部门确定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部门的经营或管理目标、按部门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以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部门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部门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部门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部门员工的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三)分产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金融产品进行的、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产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营销每种产品的人群确定责任主体、按责任主体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种产品的经营管理目标、按产品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产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每一产品的经营管理业绩与该产品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产品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每一产品盈利能力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四)分客户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的重点客户进行以责任管理为核心、以预算管理为主线的管理。分客户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客户经理确定责任主体,按重点客户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重点客户的经营管理目标,按重点客户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分析,并对客户经理(个人、科组或处室)进行目标责任考核的管理体制。分客户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将对重点客户的营销及客户对银行贡献率的大小与该客户经营管理负责人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与该客户经营管理相关人员群组的经营管理目标责任考核结合起来,为考核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为分析、评价和进一步开发重点客户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

(五)分货币管理。对商业银行来说,就是对银行经营管理的货币币种进行的预算管理工作。分货币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实施按银行经营管理的币种分解预算并确定每一币种的经营目标,按币种进行核算和预算控制及分析,并进行经营决策的管理体制。分货币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一是分析评价每一经营货币的盈利能力,二是为进行由于货币之间的不匹配所带来的缺口损益和缺口风险进行管理和提供数据。

(六)分级、分部门、分客户、分产品、分货币等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它们是相互关联的,它们的起点都依据预算目标确定的,都是总预算的分解预算;相互之间是互动的,任一预算项下的项目金额变动,都会影响总预算和其他分预算金额的变动;并与综合管理相互影响和相互映衬的。另一方面,它们是有差别的,各管理侧重点不同,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所确定的分解目标和管理方法不同,责任主体不同,核算计量方法也是有差别的。

(七)还应研究分渠道管理问题。

商业银行营销产品、服务客户都是通过各种营销渠道完成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商业银行的营销渠道从传统的单一营销渠道向多样化营销渠道发展,客户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如与客户面对面营销渠道、atm机营销渠道、电话银行营销渠道、手机银行营销渠道、网上银行营销渠道等。同样,分营销渠道管理对商业银行明确责任主体、加强预算控制考核都很重要,西方国家的商业银行设置了专门的部门管理营销渠道,这一点值得我们借鉴。

同理,分渠道管理与综合管理、分级管理、分部门管理、分客户管理、分产品管理、分货币管理之间关系既是相互关联又有差别的。

三、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发展到多维核算

会计核算已从传统的一维发展到多维,核算功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一)会计科目的实质,就是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分类。会计是对经营活动的观念总结和过程控制,是以对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分类为基础的。会计科目并不仅仅限于按传统经济内容标准来分类,随着核算手段的现代化,可按产品、客户、货币、区域、行业、期限、风险等多种标准进行分类,只要管理需要,我们可以实现同源数据下的各种分类标准进行会计核算,将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已失去了实践意义,将会计分类为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更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会计核算从一维核算达到多维核算的飞跃。

(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的意义仅仅是为推行管理会计提供基础。

在某一管理体制的内在逻辑中,核算仅仅是基础,核算为管理体制服务,在确定了预算模式、控制方式和考核内容后,才能确立核算体系,确保核算体系为管理体制服务。当然,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不是管理会计,它们是推行管理会计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属于事后核算的范畴,不能把建立与推行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核算简单化为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的应用。这种观念上的偏差和处理上的简单化,不仅理论上是错误的,而且实际上是有害的。

四、科学的成本核算体系能否建立是推行管理会计的关键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成本信息对于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建立起分部门、分产品、分客户、分货币、分营销渠道等成本核算体系,预算管理体系就不可能搭建起来。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对部门的、产品的、客户的、货币的、营销渠道的效益进行分析和研判。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就无法从部门、产品、客户、货币和营销渠道各自不同的角度,进行科学有效的决策。如果没有建立起成本核算体系,更谈不上控制与绩效考核工作了。

五、管理会计在商业银行细分市场中运用应与核算会计相分离

从会计学科分类上,管理会计的实质是“过程的控制”,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生产经营过程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考评。核算会计的实质是“观念的总结”,它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事后反映,如实、完整、及时地反映生产经营的结果和财务状况。然而在会计的管理循环中,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是管理循环中相互连接的链条,不可分割。但从内部控制角度考虑,两者必须分离,因为管理会计工作涉及到经济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按照《会计法》要求,会计核算必须与经济业务事项和会计事项的审批、经办和财物保管分离,并相互制约。否则,就会出现内控失衡问题,就会导致其他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因此,落实内部控制要求,将管理会计与核算会计分离,是推行管理会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8

[关键词]创新管理资源整合线损精细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30-0158-01

1.线损管理背景

1.1线损统计手段落后,精细化管理先天不足。

线损人工抄表失真、缺乏有效闭环监督手段等弊端,线损人为调整现象时有发生,缺乏应有客观性,线损精细考核难以推行,现有的管理手段难以适应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1.2生产、营销流程管理不顺畅,线损分析难触“短板”实质。

目前市供电公司线损基本处于业务切块管理状态,生产、营销系统缺乏统一的信息交换平台,信息流转难以处于可控、在控状态,有时存在信息流转不及时及信息丢失等现象,从而导致线损统计及分析失真,线损管理针对性不强,实效性不高,线损统计结果难以真实反映线损管理的“短板”,这就迫切需要通过精细化管理提升线损基础管理水平。

1.3管理体系不完善,线损考核难以深入开展。

多年来供电企业线损管理采用分层管理、分级负责、逐级考核模式,取得一定的管理效果。随着电力体制的改革及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对于市供电公司来说,原有的管理模式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一是执行层、保证层及监督层的不分离,导致线损管理责任主体不明确;二是技术线损与管理线损的统计口径不明确,导致线损考核欠公平。这也迫切需要对现有的线损管理模式进行再设计,提升线损考核的针对性。

1.4电量信息管理基本完善,线损精细化管理具备管理基础。

由于不断提升电量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营销miS、集中抄表系统、负荷管理系统已陆续建成,对多种电量系统进行集成管理,对线损进行实时在线统计分析及精细化管理条件已经逐步具备。

2.线损精细化管理主要特征

2.1管理过程流程化

推行线损执行、保证及监督层分离,梳理现有线损管理流程,开展流程重组,形成自数据采集、基础资料管理、分析考核整改的一整套闭环监督的管理流程,实现细化责任、强化考核的目标。

2.2管理手段信息化

通过整合现有的生产营销电量管理系统,建设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电量数据的自动采集及各项分析报表的生成,自动测算线损指标,开展线损的分压、分线、分台、分片管理考核。

2.3基础管理标准化

通过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线损精细化管理,开展基于省公司信息标准框架下的信息标准再设计,实现生产、营销系统信息标准的统一,开展自主网至客户资料的再梳理,实现基础信息的标准化。

2.4指标测算科学化。

利用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线损指标的测算模型,采集低压台区与10kV线路线损的理论计算数据、线损实绩数据,根据台区状况自动生成线损指标,实施线损“四分”考核,保证了线损指标测算的科学性与公正性。

2.5分析考核逆向化。

以信息化手段实现线损“四分”的逆向式报表管理。部室管报表、考核,基层部门负责分析、整改。发策部使用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提取营销miS、配变监测数据与电能量采集数据自动生成分线、分台区报表,通过weB进行,分季进行考核,基层按月分解分台区、分线线损指标,按月进行考核、分析与整治,保证体系负责安排与督促整改。

3.精细化管理的实施办法

推进以有效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指导思想是:通过线损精细化管理,推进主网、城配网、农网基础信息管理工作的标准化与流程化,实现各电压等级输入电量、输出电量、线损率与线损率小指标的精确统计。结合理论线损计算结果开展各项综合分析与专题分析,发现电网结构、线损基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开展专项整治,降低管理与技术损耗,最终实现“以线损管理的信息化推动线损管理的精细化,以线损管理的流程化推动线损管理的规范化”的目标。推进原则:统一规划、抓住重点、分步实施。

“统一规划”指的是通过实施以资源整合为核心的线损精细化管理,最终实现自主网至400V的分线、分压、分台、分片统计考核管理,有针对性地指导电网规划及节能降耗工作。

“抓住重点”指的是针对城配网多年来未开展线损四分统计的现状,重点针对城配网开展该项工作。

“分步实施”指的是按照线损的管理重点及管理难度,按照配变监测系统的普及进度,先主网再城网最后农网,分步推进。

3.1构建标准化、规范化、完善的线损制度体系。

从管理制度入手,开展线损管理制度的系统规划,制订自技术线损到管理线损、自关口计量管理至自用电管理制度,构建起以电力网电力损耗管理办法为龙头,以线损管理标准与技术标准为基础,生产、营销管理办法为管理方法,以目标管理、业绩考核、线损“四分”考核办法为绩效评价工具的制度体系。

3.2构建责任明确、流程清晰、闭环监督的组织体系。

按照“三个层面,分层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发策部为线损的监督层,生技部、营销部、农电工作部为线损的保证层,县公司、客户服务中心、市郊所、配电工区、变电工区、调度所为线损的执行层。

监督层:负责全公司综合线损及县公司综合线损指标的预警预控,负责线损综合指标的下达和考核管理工作。

保证层:生产技术部负责公司技术线损管理,营销部负责直供区域10千伏及以下管理线损的管理,农电工作部负责县公司线损管理工作。

执行层:负责各自分管区域线损的分析与整改工作。

3.3推进以“三包二挂”考核为核心的绩效评价体系

“三包二挂”即:“三包”指的是人包变,组包线,基层部门包台区与线路综合线损;“二挂”指的是低压台区与10kV线路线损指标与执行体系(基层各相关部门)的业绩考核与目标管理评价挂钩,与保证体系(生技部、营销部、农电部)的业绩考核与目标管理考核挂钩。

3.4推进生产、营销闭环监督的电网基础资料信息流转流程。

线损的正确统计,基础资料的准确、及时流转是基础,采用四种方法确保基础资料的完整及准确性。一是营业普查常态化:每季度开展一次以营销部为首、配电工区、客户服务中心、计量中心参与的配网基础资料普查,各基层单位定期自行开展营业普查工作,保证10kV线路、低压台区、抄表表本号之间的一一对应;二是线损分析实时化:每月定时召开线损“四分”分析例会(必要时可根据线损实时在线监测数据变化随时开展比对分析),根据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内各项线损指标完成情况,有重点的开展专题分析,分析存在的问题,开展现场核对,组织重点区域的联合整治,确保线损指标在合理范围内;三是流程管理规范化:继续强化固定抄表日管理,强化变更流程的优化,确保营业变更中的各项基础资料得到对应,实现各部门基础资料的一一对应,同时也减少营销人员的变更工作量;四是管理考核刚性化:为确保线损正确准确统计,我公司在强化指标考核的同时,进一步强化线损“四分”的过程管理。对各项流程的责任部门进行具体的界定,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专用户客户命名及表本号对应管理,配电工区负责台区及代维资产命名管理,调度所负责变电所设备命名管理,对于分析与核对中存在的基础资料问题,根据责任区,加强考核。

3.5完善以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逆向式报表管理。

精细化管理指的是建立以配变监测系统、变电站电能量系统、营销miS系统等为支持的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平台,推行逆向式报表管理(将以前基层单位层层上报线损报表模式改为管理部室向基层单位反馈自动生成报表模式)。逆向式报表管理确保了线损的准确统计,有效的避免了线损统计中的人为因素造成的数据不真实和考核不准确等问题,大大地降低了统计人员工作量。

3.6提升以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线损分析评估水平

及时总结线损精细化管理的效果,开展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评估,推行线损精细化管理的评估主要采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线损因素分析与平衡分析四种评估方法进行,通过分析评估,确定其改进的有效性与下一步改进的重点。

比较分析:一是将线损指标实绩与计划指标相比较,掌握线损指标的完成情况;二是开展本期指标与上期指标相比较,了解线损指标不同时期有关指标的变动情况,掌握指标的发展趋势与波动规律;三是开展与省内相似可比单位的线损指标比较,了解与省内先进单位的差距,推进进一步节能降耗工作。

比率分析:一是开展线损的分压分析,通过对线损指标的各电压等级线损比例的分析,分析各电压等级线损的比例,确定重点改进的方向;二是将线损实绩与理论线损开展比较,根据差值比例,确定整治工作的目标;

线损因素分析:一是开展影响线损指标的各项因素的分析,通过天气资料、大用户资料、行业用户的电量互补性分析,根据其比例,确定适合本地特点的线损波动规律,对线损指标的下达给予适当的调整;二是开展技术线损、管理线损影响比例的分析,通过比例分析,基本确定其所占实绩线损的比重,分析其关键因素,有针对性的加以改进。

平衡分析:一是通过电能量系统开展变电所的母线平衡、主变平衡、不同变电所的线路平衡,及时反映计量表计及其回路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开展专项整改;二是开展购网电量与地方电厂电量、外购电量间的电量平衡,掌握网损水平及其波动规律;三是通过与负荷管理系统的整合,实现变电所与用户电能表计(采用加线损模式)的平衡,实现专用变用户电能的实时平衡。

4.实施效果

4.1线损指标下降明显,节能降耗成效显著。

通过推进线损精细化管理,及时发现线损率过大或波动异常的线路、台变,有针对性地进行检查分析,通过及时整改,线损率取得明显下降。

4.2线损分析深度提高,降损计划针对性明显加强。

一是提升了线损分析整改的及时性,通过软件系统可方便地按月进行线损统计分析,一旦发生线路或台区实际线损超指标,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出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减少电量损失。二是有效的指导节能降耗规划工作,通过线损精细化管理,通过对线损统计数据与线损理论计算进行关联性和逻辑比较分析,查明电能损耗的组成和分布情况,发现主、配网结构及规划方面存在的问题,以进行针对性的改进。三是有效的支撑了反窃电工作,通过软件系统的线损数据统计,及时发现窃电行为并针对性地开展反窃电工作,打击社会窃电行为的嚣张气焰,整顿电力市场用电秩序,提高公司经营效益。

4.3线损考核有序开展,统计效率明显提升。

提高工作效率,通过线损“四分”管理信息系统与营销miS系统、变电站电能量采集系统、配变监测系统、负荷管理系统、集中抄表系统接口,自动读取数据,避免人工抄表,数据输入速度慢、易出错的缺点,减少了人员的工作量,大大提高工效,满足省公司快节奏的报表填报要求,大大减少了人力物力。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9

针对如今营销线损的管理体系所出现的种种根本性质的问题,务必要采取新型的,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建立起全新的,赋有时代性与与时俱进的气息的工作机制,强化营销线损固有的工作思路以及工作的方法,通过对新管理模式的实施,期望达到预期的最佳的效果,促进营销线损的管理工作能够具有精细化,并促使其与营销线损的各项指标都能够得到完整的提升。

一、营销线损在现阶段管理中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针对用电信息采集的这项技术的使用与推广,促进智能化的管理模式与管理理念进入了人们的心中,也运用到了低压电网,与此同时,这一应用也为分线分台区应用线损的管理模式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为了在新的形势下的管理模式中求得生存,供电公司将采取一定的方法,从而制定出了“二线三纵四横”的一个营销管理的方法与思路,将怎样做好营销线损管理管控的最为基本的原则确立下来。

近些年来,随着某些区域的供电公司也开始实行“二线三纵四横”的营销线损的管理模式与管理思路,渐渐建立起了专门为营销线损管理的组织体系,其营销线损的管理工作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得以强化,所应用的营销线损的分析成果在进行了异常的整改管控之后,营销线损的最为基础的工作得到了较明显的提升,营销线损的有效指标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但是在这些方面得到进步的同时,营销线损在运行的过程中依然还面临着一些没有完善到位的地方。主要有:营销线损在管理过程中精细度不是很够,横向的管理职责不明确;对营销线损所组织的一系列的管理系统不够完善,从而影响到了营销线损的特定指标能否快速的进行提升;在进行营销线损整体管理的过程中协同运作的机制不完善,从而导致营销线损的高效管理工作不能够得到有效的运行。

二、深化营销线损管理工作思路和方法

为了解决在进行营销线损管理模式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根本性的问题,拿某市公司的真实的管理模式的工作经验,提出了营销线损管理模式历史突破性的工作思路。

1、统筹铺排工作,减少协调事务

对目前深化“大营销”这一工作机构的调整的此次契机加以利用,从而促进资源的进一步的整合,确切的明晰营销专业室是营销线损进行管理工作的一个归口的部门,此中计量中心需要负责整个营销线损的检测线损指标的监控、管理。

2、细化目标,从而达到提高运作效率的提高

所谓线损率的定义就是用来衡量供电企业在日常运作过程中的综合性的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性的标志。同时,能够成功的影响到线损率正常定位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涉及在其企业一些部门的管理模式及管理的方式与水平,还有就是整个班组共同运作的工作质量。首先一般情况下应该对线损率进行目标性的分析,从而做到更加专业性的协同于管控。然后就是对线损的异常管控进行强化,并且实施专业性的治理手段协同治理。最后就是对线损率进行整个过程的动态调整,力求专业的管理机制与线损能够得到共同的进步。

三、深化营销线损管理工作的具体实践

1、影响营销线损指标的核心因素的细化为工作质量的目标

能够做到影响其营销线损指标的因素确实有很多,从能够做到有效解决线损异常的实际性问题出发,将各种可以影响到营销线损的因素统一进行分类并进行细化,将其分解成为较合理的线损管理的指标从而进行可操作性的管控。

2、建立起营销线损异常的整治联动工作机制

围绕着线损的指标如何提升这一问题,线损工作人员与专业进行管理的人员共同协作,全面的实施营销的各项业务,对其过程进行全方位的监管、控制。并由专业进行管理的人员来提供关于其管控的政策依据与规则,促进更有效的分析与处理存在着的异常的问题。

3、完善线损指标的管理体系

(1)合理的下达线损指标的目标

首先要对线损进行科学的估算其线损值。其制定的主要参照有线损的理论值以及在线条件下对其监测所得出的指标,和经过统计得出的线损值。为确定得出的线损值更为准确,精准,合理,相关管理人员应通过一定的途径对其进行跟踪与监测,核实指标的精准度,以及系统数据的修整,确定线损的指标,促使其指定更加趋向于科学值。

(2)完善管控评价与考核的制度

首先应该完善一套健全的营销线损工作的考核机制,然后再对现存在的系统统计功能进行完善,从而增强其系统的适用。最后就是建立完善的营销线损出现异常而致使的闭环管理能够得到持续工作的机制。一般情况下需经常开展对于营销线损业务的一个应用分析,并且建立起“三报一评”的日常维护制度。将营销线损中所出现的异常及现场的核查情况,和在整改之后的实效纳入评价考核系统之中,并把这项考核与绩效拴在一起,与此同时还需要相关部门对线损发生异常的核心数据的各阶段的变化进行细化分析,提出相对较完善的机制,改进管理的全过程,从而达到能够提升营销业务的水平的效果。

四、结论

针对如今营销线损的管理体系所出现的种种根本性质的问题,务必要采取新型的,有效的,合理的管理模式,从而建立起全新的,赋有时代性与与时俱进的气息的工作机制,强化营销线损固有的工作思路以及工作的方法。深化营销线损管理工作的延续,采用全新的一种管理模式,实施营销线损指标的动态性调整“双考核”的激励性的制度,为能够取得双赢的成效打下夯实的基础,是一种较为之得提倡与发展的管控模式。

参考文献

[1]邓索兰.深化营销线损管理工作的方法与实践[J].电力需求侧管理.2014-05-20.

[2]李超英.基于电网智能化的中低压线损管理研究[D].天津大学.2011-05-01.

营销管理考核实施细则篇10

一、考核时间

2007年1月1日——12月31日

二、考核奖励范围

省行以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为单位进行考核奖励;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根据省行奖励办法制定完善本行奖励详细实施细则,考核奖励到人,包括二级分行、支行及二级支行所有从事个人信贷营销和审查审批人员。将贷款投放量、完成计划情况与风险控制指标统一起来,奖励与完成任务和贷款质量挂钩,对前台营销和审查审批实行联动考核。

三、考核激励目标

确保我行个人信贷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亿元,个人贷款累计投放达××亿元,不良贷款余额控制××亿元内,利息收入×亿元

四、奖励办法

对各行的个人贷款投放量和增长额进行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集体及个人进行一次奖励。

(一)对个人贷款投放量和增长额奖励

1.投放量奖励,每月按当月的贷款累计投放量给予各二级分行万分之三的奖励,根据当月各行个人贷款的累计发放统计情况,次月由省分行个人信贷部考核后,人力资源部将万分之三的奖励费用拨付给二级行。计算公式:

奖励金额=当月该行个人贷款累计投放额×万分之三

2.增长额奖励。省行按照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半年增长量的万分之八进行奖励,每半年奖励一次,根据半年各行个人贷款的增长情况,次月由省分行个人信贷部考核后,人力资源部将万分之八的奖励费用拨付给二级行。计算公式:

奖励金额=[该行个人贷款期末余额-年初(或上半年末)余额]×万分之八

3.在个人贷款投放量奖励万分之三中提取万分之零点三;在增长额奖励万分之八中提取万分之一,专项用于奖励个人信贷审批中心人员,由省行统一考核发放。

(二)个人创优评先奖励

1.个人信贷营销明星。

评选范围: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支行的个人信贷营销人员。

评选标准:个人半年累计营销(营销楼盘项目、个人住房贷款类和个人消费贷款类合计不含助学贷款,下同)五百万元以上,全年累计营销千万元以上,所营销贷款当年单个客户无不良纪录,无“假按揭假车贷”和贷款诈骗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혂痐省行营业部、各二级行推荐上报省行,全省排名取前三十名。

2.个人信贷优秀审批员。

评选范围: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个人信贷审批中心审查、审批人员。

评选标准:严格按照总省行个人信贷管理制度审批业务,个人半年累计审批千笔或累计审批金额五千万元以上,全年累计两千笔以上或全年累计审批金额亿元以上,经手审批的新发放业务当年无不良贷款,审批准确,审批效率高,无“假按揭假车贷”和贷款诈骗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혂痐各二级行推荐上报省行,省行按事迹材料评定当选혂痐省行营业部、各二级行推荐上报省行,省行按事迹材料评定出十名优秀审批员。

3.个人信贷优秀贷后管理员。

评选范围: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个人信贷贷后管理中心管理人员。

评选标准:能够按照总省行要求积极开展清收催收,监督、检查、监测发现重大问题或贷后管理事迹突出,如成功堵住假按揭假车贷,检查监测出假按揭假车贷或贷款诈骗行为并挽回经济损失的,成功清收(不含不良贷款、已核销除外,另行奖励)期房烂尾工程的等혂痐省行营业部、各二级行推荐上报省行,省行按事迹材料评定出十名优秀贷后管理员。

(三)集体创优评先奖励

1.个人信贷先进单位。

评选范围: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

评选标准:完成省行下达增长目标、不良贷款质量压降目标、利息收入指标综合排名。完成全年指标前三名,设一、二、三等奖。

2.个人信贷特别能战斗先进集体。

评选范围: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相对独立消费信贷管理部门、个人信贷营销部门、各支行、二级支行和分理处。

评选标准:省行营业部、各二级分行相对独立个人信贷营销部门、消费信贷管理部门评选标准:营销额全省排名在前、同业发展领先、审批效率和审批质量及贷后管理水平较高,该行新发放贷款无不良纪录的,无“假按揭假车贷”和贷款诈骗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在总、省行各部门和银监局及审计署等部门合规检查中,无严重违规情况,不良贷款催收及时效果显著,不良率控制在2%以下。

各支行、二级支行和分理处评选标准:营销业绩在1亿元以上、不良率控制在2%,在二级分行综合排名前三名,无“假按揭假车贷”和贷款诈骗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혂痐各省行营业部、各二级行推荐上报省行,省行按事迹材料评定出十名个人信贷先进管理集体。

(四)表彰形式

1.个人创优评先奖励:每半年和年度表彰一次,对营销明星、优秀审批员、优秀贷后管理员,省行以文件形式进行表彰分别授予“个人信贷营销明星”、“个人信贷优秀审批员”、“个人信贷优秀贷后管理员”荣誉称号,同时半年每人一次性奖励1000元,全年每人一次性奖励2000元。

被总行授予“个人贷款季度营销管理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或被总行授予年度各类先进个人荣誉称号的,省行另行奖励。

2.集体创优评先奖励:对先进单位、特别能战斗先进集体省行以文件形式进行表彰,分别授予“个人信贷先进单位”和“个人信贷特别能战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同时对先进单位一次性分别奖励前三名,一等奖5万元、二等奖3万元、三等奖2万元;对特别能战斗先进集体一次性分别奖励2万元。

被总行授予年度先进单位(集体)荣誉称号,省行另行奖励。

五、考核奖励要求

1.省行对各行个人贷款不良率指标进行考核(不含助学不良贷款),以年初个人贷款不良率为基数(剔除今年已核销贷款金额),年初个人贷款不良率在2%以内的,六月末或年末不良贷款额较年初虽有上升,但不良率仍控制在2%以内,不取消增长额奖励;年初个人贷款不良率超过2%的,六月末或年末不良贷款率较年初继续上升的,取消半年或全年增长额奖励。发生“假按揭假车贷”和贷款诈骗行为以及其他严重违规行为的,取消参加个人创优评先奖励和集体创优评先奖励的评选资格。

2.各行要根据省行办法出台奖励实施细则,要合理确定前台营销人员和审查审批人员的奖励标准,充分调动个人信贷业务人员和客户经理拓展市场,服务客户的工作积极性,确保考核激励取得明显成效。各行需将奖励办法实施细则上报省行,省行将对各行奖励实施情况跟踪检查,对营销进展和贷款质量情况按月进行通报。

3.各行要建立严格的客户经理写实记录和工作量逐级核对制度,不得弄虚作假,各行必须要将奖金落实到个人,严禁层层截留,确保实现个贷人员绩效挂钩,落实到个人。

4.各行在考核中要严格执行总、省行关于个人信贷业务的各项规章制度,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防信贷风险,确保我行个人信贷业务稳步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