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十篇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十篇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1:07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1

记录一生

服务一生

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自1994年开始建设,经过十余年的发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统一的覆盖全市的市、区、街三级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基本实现了全市劳动就业管理与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现代化。

根据“金保工程”统一标准,依托全市统一的业务规范和业务流程,目前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业务主体由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力管理、政策咨询、优惠政策管理、劳动事务、小额担保贷款、失业保险等十二项业务组成。并且,这些业务之间已形成了“一点登记、全市服务”的业务新模式,完成了“市-区-街三级纵向数据集中、全市范围横向信息共享、劳动力市场业务全方位互动”的建设目标,对北京市的就业工作起到重要支撑和明显的促进作用,满足了服务对象的多层次需求。

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开始在原有阶段建设的基础上,进行了信息网络系统的改造,为了适应新业务发展要求,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在劳动99软件平台的基础上开发结合自身工作特点的、基于B/S多层结构的劳动力市场管理系统。按照对劳动者“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的全过程管理与服务的要求,建立统一标准的劳动力市场业务管理系统,通过对劳动者一生的就业、失业、退休的状态变化过程的记录,全面掌握劳动者的就业、失业、求职、培训、合同、参保等信息和管理用人单位在各劳动保障业务环节信息,对于准确把握就业、失业状况,提高劳动力市场整体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管理系统是一个包含多个子系统的复杂系统,本文着重阐述劳动力市场核心业务之一的职业介绍子系统。

三层独立架构

根据北京市劳动力市场的业务特点,系统采用J2ee的体系架构,适应劳动力市场业务管理分布地理范围广、相关机构多、系统的联机用户数量大、涉及人群对象广且复杂业务规范性较低,管理政策变化快等特点,业务逻辑层采用原Bea的weblogic,将业务逻辑处理集中到应用服务器,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持久层采用oracle数据库。

本系统是使用Java技术开发的,并且基于B/S模式。因为使用B/S模式,所以它需要有web服务器作为整个系统运行的平台。在客户端,用户只需要使用浏览器,输入相应的地址就可以通过网络请求web服务器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在服务器端,web服务器根据客户的请求进行相应的调度和相应的处理,然后将处理结果通过网络传输到客户端的浏览器,显示给客户。

附图中的每一层结构都是相对独立的,它们之间通过各层提供的公共接口来进行交互。本系统采用三层体系结构,整个系统的层次清晰,功能明确,只要每层提供的公共接口不变化,每层内部的改变不会影响到其他层,也就是说每层内部的具体设计对其他部分是透明的,这样就使得系统有很好的扩充性。

页面层页面层是本系统中用户唯一可见的部分,其他部分对于用户来说是透明的。用户通过页面层提供的交互页面进行相关的操作。用户操作的行为通过中间层提供的方法实现对数据库的操作。所以不但要保证用户界面的简明易懂,还要保证页面与底层的操作一致性,即所见即所用。用户的登录、数据录入、查询统计、结果显示等操作都是在页面层进行,如果出现异常将转到错误页面。

中间层中间层主要用来描述各种类,对于页面层中的逻辑要求,在中间层中还要提供页面中需要用到的各种方法,以实现用户通过页面对数据库的操作。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简化了页面层的逻辑复杂性和实现难度,另一方面是避免了用户通过页面层直接对数据库操作导致的代码漏洞问题。

数据层数据层是用来完成为上层模块提供对数据库的操作接口和与底层数据库进行交互功能的。数据层将从上层模块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后放入底层数据库。数据层作为上层各模块与底层数据库的连接桥梁,避免了上层各模块直接对数据库进行操作,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本系统底层数据库使用的是oracle数据库,它除了具有强大的存储功能外,最重要的是其具有强大的管理功能,这就为数据的存储及管理提供了强大的后台支持。

面向两种用户

为了将业务独立处理,具体操作又与用户基本一致,同时还要能通过不同的信息平台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劳动力市场在系统结构设计时把用户界面层与业务逻辑层进行了相对独立的分离,同时又把所有的用户、角色、权限进行统一的管理(参见图)。

分布式应用软件结构复杂,涉及多种技术。在此情况下,运用设计模式――可复用的设计方案进行软件的设计开发十分必要。mVC(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已被证明是一种成功的软件设计模式。职业介绍子系统是采用基于Struts框架进行软件设计的,Struts框架具有组件的模块化、灵活性和重用性的优点,同时简化了基于mVC的web应用程序的开发。

根据对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业务现状的调研和分析,北京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系统的应用系统由8个模块构成,包括: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劳动力管理、政策咨询、优惠政策管理、劳动事务、小额担保贷款、失业保险。

劳动力市场管理系统的核心业务是职业介绍子系统,包括9个模块,分别为个人求职、单位招聘、推荐回执、洽谈会管理、招聘备案、事务提醒、公共服务、统计分析、信息。其中又以个人求职、单位招聘、推荐回执、洽谈会管理、招聘备案、事务提醒、公共服务七个模块作为职业介绍的核心业务,统计分析、信息两个模块为辅助业务。

本系统客户端访问包括两个方面的用户群体:

1.局内客户包括局内各科室以及职业介绍服务大厅。这部分用户通过局内的局域网直接通过浏览器访问局服务端部署的职业介绍系统,进行求职登记、单位招聘、推荐服务等业务操作。

2.局外客户局外客户包括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以及对外服务窗口单位。这部分用户首先通过该单位内部的局域网,然后利用市劳动保障专网再访问局服务端部署的职业介绍系统,进行求职登记、单位招聘、推荐服务等业务操作。

链接

需要外网同步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2

现代教育制度面临的基本矛盾和危机

社会生产与分工、社会阶层与财富的存在形式以及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不同规格决定了现代学校的分层和分类,教育在人力资源分布、社会阶层格局方面扮演者重要的功能,因此,也决定着现代教育制度的建设必然存在一些基本矛盾: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教育的普及与选拔功能,全面发展与专才培养,教育功能上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以及现代教育的标准化普及运动与多样化地方文化知识的矛盾。此外,不同的国家在其现代化的发展路径和进程中,也会面临各自特殊的矛盾和危机。当前,现代教育制度建设在我国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矛盾有:

教育为“资本―劳动力市场”所控制。近30年来,我国在“资本―市场”的全球化背景中开始了社会转型,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教育口号中,我们可以看出,教育为经济服务,教育产业化一度成为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价值。在实践中,培养目标的“人力资源”的价值取向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得以实现,因此,办教育“市场经济”的价值取向,不仅体现在课程和考试上,而且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教育与考试、就业、生计、功利联系更为密切。人们通过考试和文凭进行劳动市场的初次分工,国家(公共教育)和家庭(私人投资)承担了劳动者的培养的全部费用,因此,带来了社会财富和资本积累的最大效益,从这个意义上说,近三十年来的教育制度,培养各式各类“教育―就业”型人才,为社会总财富的增长上发挥了最大的效益。

当前的教育问题,从表面上看,是应试教育和教育的不均衡,但实质上,这两个问题的症结确是共同的:即资本和劳动力市场控制着教育资源的配置,各级各类学校逐步地为市场经济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培养后备军,而市场经济是全球化的,并由资本主宰。

“市场经济”定位的培养目标和办学方向窄化了教育的功能和人的全面发展。当现代教育的多方面功能窄化为各级学校为劳动力市场服务,带来的后果是:

第一,公共教育演变成仅为个体和家庭“升学―就业求职”私人利益服务工具,国民养成的公共学校的培养目标狭隘地附着于个人或家庭范围内的利益计算上,只培养资本主导的经济市场的生产者和消费者。让孩子通过教育更好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的根本动机。无论是学业的成功者还是失败者,学校对他们的意义都是“找工作、挣大钱”。

第二,公共教育全面为资本主导的市场经济所制约,不光为市场驱动的“就业―生产”服务,同时也为市场驱动的消费服务,“高收入职业―高消费”人生模式也成为青年一代学生的全部追求,替代了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教育―就业―高工资―车、房、体面消费―现代化生活”的模式,几乎成为与教育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追求目标,主导了我国现代教育办学方向,造成了应试教育有效、德育教育低效或无效,培养目标重“材”轻“人”,重人的工具性而轻人性和人格的局面。教育忽略社会新生成员的全面发展,忽略公共教育机构的“公共性”以及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人的全面发展异化为“挣钱―消费”狭隘人生目标。

第三、通过市场,在全球化生产链条中谋得中、高端职位,已经成为全社会追逐的真实的教育目标,由此,导致办学者、求学者、教育投入(公共和家庭私人投入)者都为当前经济利益、效率所制约,例如,大学的招生、专业及课程设置、校历安排都与就业挂钩,忽略教育的多方面功能,尤其是公共教育对个人、社会、民族以及国家根本而长远的利益的影响。

公共教育功能危机:公平和质量的扭曲。教育在“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合法旗帜下,全力为资本主导劳动力市场服务,掩盖甚至加剧了这些年现代教育内在的矛盾和问题。市场和资本主导着教育资源配置,其结果是破坏公共教育的均衡性和公平性。学校在追逐利益、效益的过程中,分化出了与社会贫富阶层对接的分层学校。不同的学校又根据在资本和劳动力市场的位置吸附着不同的生源、教师和就业的市场,社会像资本主义经济追逐最高利润一样地追逐最好的学校。

现代教育制度本质上是国家的公共教育,是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基础。然而,教育发展只为当下劳动力市场服务的“急功近利”目标,势必带来公共教育的功能失灵和现代教育制度的危机。当前的危机表现在:随着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出现,劳动力市场的起伏与波动直接危及成千上万劳动者的就业和生存,也直接影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

经济危机带来的“教育―就业”的功能链条失灵,一方面加剧教育的投入和竞争,在危机中的劳动力市场,“(教育)文凭―职业”的匹配机制被打破,破坏社会公平的各种力量迅速显现,例如,家庭资本、权贵资本等。这些因素破坏了教育通向劳动力市场的相对公平机制;另一方面,由于“教育―就业―挣钱”的培养模式,联结着所有学生及他们的家庭十几年教育投入和求学生涯的全部意义,失去就业机会的学生(毕业生、在读学生)厌学、愤怒、对未来绝望、无意义感普遍滋生。“教育―就业”通道的受阻也影响所有家庭,带来社会的绝望情绪,而这些显然不是心理疏导和临时性的就业政策可以解决的问题,这些现象潜伏着深刻的社会和人的危机。

建立以培养目标为本的现代教育质量体系

经济危机以及由此提出的我国生产方式的转型,促使我们审视我国当前的教育制度及现状,重新思考我国社会、政治、经济与教育发展的关系,探寻社会主义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价值和培养目标,明确公共教育的宗旨和办学目标是促进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和发展的关键。教育始终是一个使国家和民族“后继有人”的事业,“百年树人”是教育的基本属性,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则是现代教育根本宗旨和目标。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个体,是现代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同时也是现代教育制度改革和完善的关键所在。

人的全面发展,是现代教育质量的核心。现代教育通过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人,全面实现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国防、社会多方面的功能。教育为当下的社会职业、岗位提供合格的劳动力,只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公共教育的部分功能。而且,片面地为资本主导的劳动力市场服务的学校教育是不可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建设者。现阶段,教育,特别是在基础教育,以国家、民族、个体当下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按教育规律办事,排除资本市场在制度上和文化上对公共教育和国民教育的过度干扰,通过学校教育传递对个人全面而发展有意义,同时为社会所认可的品行是教育的基本功能是非常重要的。结合目前我国教育的问题和现状,提出以下基本内容:

――教育要扩展人对自然界的认知并加深掌握的可能性,并尊重个人的求知欲(智性、终身学习);

――教育要使个体的能动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能动性、创造力);

――通过教育,建立青少年一代对国家、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国家认同)

――教育要使学生懂得:每一个人的生命价值、生存价值、思想的价值得到尊重(尊重);

――教育要教学生知晓: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能力和智慧是丰富多样的(平衡、智慧);

――教育可以使人以及人群的自治能力提升,人受制于人的程度减轻(自治、自由);

――通过教育,意识到人与人之间是相互联系并依赖的,扩展人对人的关系的认知,并促进和谐相处(友善、和谐);

――教育使人相信,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获得尊严和体面的生计性劳动(权利、尊严);

――通过教育,每个人的自我满足感可以更多地得到认可(自信、幸福);

――教育要教会每个学生:人类劳动的安排和管理都应该遵循人性和发展的原则(劳动及劳动者的价值);

――教育让学生明白,每一个人的生命中都有至关重要的连接人,他(她)们足以让每个人珍爱生命,对自己和他人生命负责(依赖、关爱)。

以上的教育的基本价值是建立教育制度的所应遵循的,从个体的角度看,“人的全面发展”是确立教育质量的核心价值。

公平和公正是教育质量的保证。《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是我国现代教育制度改革重建的契机,为现代教育制度的重建提供了政策和资源的保障。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教育质量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需要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但是人们对标准化的测验和统一考试越来越迷信,越来越偏离合理性和教育质量评价的基本原则,尤其在一个社会诚信和社会公正水平下降的氛围中,应试教育的致命伤便是教育质量窄化为可度量的“分数”;单纯测试部分认知能力的教育质量评价测验工具及其实施对全体学生学习过程产生很大的指挥作用,扼杀和限制了原本可能的丰富多彩的教育教学过程。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3

[关健词]劳动力市场城市劳动力农村劳动力城乡统一

劳动力市场是生产要素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力市场不统一,会制约完整体系功能的发挥,使农民工在城市就业成本增大,成为劳动力自由流动的屏障。经济欠发达的山区梅州,怎样消除劳动力市场的不利影响,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并充分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呢?本人试图为求解这一现实问题进行实证分析与理性思考。

一、梅州市劳动力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1.国有企业减员难

国有企业要减亏、扭亏、增效,一个重要的手段是减员,即企业由于生产经营条件和状况的变化,缩减生产规模或实行改组,相应地,就要求过剩劳动者从企业中正常地“退出”。然而,“减员增效”的实践,除了企业对少数违法乱纪的职工进行辞退、以及实行提前退休外,真正意义的、实质性的减员收效甚微。

2.城乡分割问题严重

城乡分割主要指劳动力市场在运作机制上的制度性城乡分割,即城镇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在市场交换中未建立起统一的规则,因而二者在就业方式上仍然存在种种制度性壁垒。主要表现在:一方面,城镇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吸收招用叫就业,一般相应地建立了比较稳定和规范的劳动关系,而农村劳动者被用人单位吸收招用叫打工,基本上未相应地建立起正规的劳动关系,更谈不上享受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另一方面,各级政府劳动部门在统计失业率时,仍仅仅考虑城镇这一块。

3.劳动力市场发育不完善

由于未形成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不仅导致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搜寻、处置成本及供求双方相互选择的机会成本过高,而且使城乡各类小市场彼此处于封闭半封闭状况,造成各个城乡劳动力市场,其覆盖半径无法获得应有的延伸和拓展。

4.国有企业改革缺少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

国有企业在劳动力市场引入的改革中,没有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作保证,没有完善的劳动力市场的服务体系。当一些国有企业面临亏损、破产等情况时,产权重组、就业重组过程中释放冗员就因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不配套和劳动力市场服务体系不健全而受阻。加上劳动力市场的体制性分割,不利于劳动者劳动效率乃至企业效率的提高,加大了国有企业改革的难度。

5.城乡户籍管理的制度刚性和政府行为不规范

近年来,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各地对农村劳动力流动与转移的行政性控制虽有所松动,但由于制度刚性和路径依赖的不利影响,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政性控制仍然存在。特别是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管理与有差别的城乡福利保障制度的惯性影响,导致即使已经长期进城务工的农民,也无法顺利转变成永久性迁移的市民。

二、完善梅州市劳动力市场的对策

为更好地促进梅州市劳动就业和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连锁市场,为全面缓解城乡就业矛盾、稳定就业局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笔者认为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作好失业人员信息管理工作

认真开展今后一个时期城乡劳动力资源的调查预测,并对各大产业的发展概况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劳动力的需求做出科学预测,在清楚劳动力供需的基础上,建立起劳动力供需的动态模型,为培育全梅州范围内统一劳动力市场提供现实依据。重点抓好失业人员、高素质人员以及空岗信息的收集登记,努力做好就业信息服务工作。

2.拓宽就业渠道,加强劳务协作

拓宽就业渠道,加强与深圳等发达市的劳务协作关系,搞好劳务输出工作。推动两地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务合作。强调下岗职工和失业人员更新择业观念,鼓励他们自谋职业,靠自身努力开辟就业门路。推行灵活多样的就业形式。同时将市内就业与市外就业结合起来,在妥善安排本地就业的同时,注意将有求职需求的人员输送到外地就业,增加就业空间。另外,加强政府的扶持,政府应该真正作到落实鼓励失业人员自主创业优惠政策,并在税收、土地、用工等方面给予优惠,不断深入了解群众的实际需要和现有市场的需求情况,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再就业环境,建立更加有利的制度条件,真正发挥上为政府分忧,下为下岗职工解难的桥梁作用。

3.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加强内部管理,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逐步实行梅州市统一规范的业务流程和服务标准,公开服务承诺,加大对工作人员的业务培训和专业培训,逐步实行持证上岗,提高梅州市职业介绍服务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对现有各级各类劳动力市场及其服务机构进行电脑联网,以畅通劳动力供需信息的传输渠道,并切实做到信息资源共享,做好信息的收集、整理、储存、交流、传播与咨询工作,发挥信息的引导作用,为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提供优良的信息服务。同时在降低信息搜寻处置成本,优化劳动力供求信息传输手段的前提下,逐步延伸现有劳动力市场的覆盖半径,重点扶持县乡两级劳动力市场服务网络建设,使之成为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有形载体和可靠基础。

4.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的各项运行规则和制度

加强对农民工的基础管理,实行农民工就业登记与企业招工的报备制度,失业登记与社会保险登记制度,劳动合同管理制度以及农民工的档案管理制度等;加快建立劳动力市场管理与服务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与之相应的信息统计网络体系。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将农民工就业管理与服务的基础信息,包括就业与失业状况、流动状况、劳动合同、工资、社会保险等信息,全部纳入数据库和网络管理,实行城乡管理一体化。同时,要尽快建立城乡就业管理与服务的组织体系,城市公共就业管理和服务体系,要将对农民工的就业管理与服务纳入工作轨道,延伸到社区。强化劳动执法,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对包括企业用工在内的劳动力市场全方位的监督和监管体系。

从总的来说,今后政府劳动部门的职责是不断提供使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有序运作的制度框架,并把主要精力用到综合运用法制、经济和信息的手段,从宏观上调控社会失业率和规范市场行为上来。通过以劳动力供求信息为主导,以劳动力市场为载体,以促进就业为目标,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完善服务功能,规范运行程序,统一服务标准,依托劳动力市场做好下岗、失业职工的就业服务工作,引导梅州市劳动力实现跨区域、跨行业合理有序流动,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为更好地促进梅州市劳动就业和经济发展,大力培育发展梅州市各县城乡一体的劳动力连锁市场,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升级。为全面缓解城乡就业矛盾、实现稳定就业局势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严维石.劳动力市场的二元结构.上海管理科学,2007,(3).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4

一、实施就业优先,为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就业是民生之本,促进就业是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潜江市在促进就业实践中,顺应发展要求,实现促进就业与经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为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一是在落实就业优先、扩大就业上作文章。就业优先就是要选择扩大就业的经济发展方式,形成经济发展与扩大就业良性互动的长效机制。潜江市把就业创业具体工作目标下达给各地政府,作为基本考核指标。在财政支出逐年较大幅度增长的情况下,就业支出约占财政总支出的1.5%。在市场调节为主的前提下,坚持政府引导的职能,不断优化完善就业政策、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投资政策及收入分配政策,促进劳动密集型企业和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的发展,拓展就业岗位。

二是在发展劳务经济、增加就业上下功夫。为解决农业富余劳动力的就业难问题,潜江市通过强化政府部门责任、建立平等就业制度、拓展就业服务功能,做到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和劳务输出相结合,使劳务经济成为增加就业的重要渠道,全市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累计23.4万人,年创劳务收入40多亿元。同时加快人力资源配置领域的改革进程,解决好与农民工就业相关的项目,如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环境、文化等方面的问题,在增加就业的同时提升农民工就业质量。

三是在强化预警调控、减少失业上想办法。近年来,潜江市完善失业预警和调控办法,以控制失业率为目标,以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为手段,充分运用扩大就业,促进再就业的政策措施,对城镇失业的源头进行调控,把失业造成的影响控制在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制定了援企稳岗办法,每年安排240万元资金,开展困难企业内部职工转岗培训安置,有效控制企业裁员,避免出现大范围失业、集中失业现象。

二、加强扶持引导,为产业结构调整创造便利条件

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一体化,经济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加速,一方面新增了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求有新技能的劳动力上岗。在新形势下,如何做到人力资源服务与经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相协调,成为就业工作中的一个突出问题。从潜江实践看,需采取四项基本措施。

一是大力发展“两新”民营企业。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民营企业中新行业、新企业已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2014年潜江新增就业岗位中,华中家具产业园、盐化工产业园、食品工业园等“两新”民营企业吸纳就业占总量的53%。潜江市专门成立中小企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立创业培训、创业孵化、项目支持、市场拓展、法律援助等服务措施,鼓励发展有利于扩大就业的新行业、新产业,大力支持各类中小企业发展,拓展就业空间。

二是着力打造推介劳务品牌。近年来,潜江市结合实际,通过制定与劳务品牌发展相适应的政策法规,采取免费、出资、补贴、奖励等各种支持手段,为劳务品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目前成功推介的“潜江裁缝”、“潜江龙虾工”劳务品牌在国内已产生了很大影响,“潜江裁缝”两次入选“中国十佳劳务品牌”,“潜江龙虾工”被评定为“湖北省第三批劳务品牌”。目前劳务品牌从业人员达14.8万人,年均收入已超过3万元,年实现劳务收入40亿多元,同时造就了一大批服装、化工等技能型和管理型的人才,推动全市服装产业、龙虾养殖加工产业向规模化、效益化、产业链方向发展,壮大了地方经济。同时潜江市将继续推介“潜江化工”、“潜江木工”、“潜江机加工”等劳务品牌,当一个又一个劳务品牌被成功推出,在潜江劳动者的就业之路,还会越走越宽,越走越广。

三是大力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创业是致富之源。潜江市把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作为促进就业的主要措施,通过完善创业服务体系、举办创业洽谈会、设立创业扶持资金、建立创业孵化基地、扶持创业带头人等政策措施,增加融资渠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培育专业化市场,使更多的劳动者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为产业发展注入活力。2014年,全市创业5654人,带动9852人实现就业,为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255万元。

四是全力推行人才评价服务。专业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但人才就业不能一“就”了事,潜江市把人才评价服务工作作为稳定就业和高质量就业的有效手段,通过指导企业人力资源岗位管理、提供专业知识培训、开展职称评审和职业技能鉴定等服务,每年为企业提供人才评价服务2800余人次,为企业人才找到了归宿感、成就感。

三、搭建服务体系,为各类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人力资源服务体系是劳动力供求双方招聘洽谈的主要载体,是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就业发展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潜江结合市情,统筹布局,认真搭建一个开放的、统一的、透明的、高效的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体系,满足各类企业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一是健全人力资源市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近年来,潜江市统一建立城乡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建设标准,以区位优势明显、总体布局合理、建设规模适宜、服务功能完善为原则,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的统一开放、平等竞争、规范有序、优质高效、城乡一体的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就业准入制度,规范用工条件、劳动合同、工资分配、权益保护,统一社会保障模式、政策标准、管理体制,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的杠杆作用、社会保险的保障作用、职业资格证书的准入作用,促进劳动者有序流动、自主择业、平等就业、优化配置。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5

论文关键词:农村劳动力;培训;两难选择

两难选择通常是针对某一问题,至少存在两种相对的可供选择的方案,接受或采用任何一种均可,但是都没有达到最大效果。两难选择意味着在面对两个同时期望的目标时,一个人需要放弃一个目标而去实现另外一个目标。[1]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进程中,同样存在着诸多影响培训实效性的两难选择或虚假的两难选择,好比“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如何正确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实效性。

一、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

当前和长远是事物发展的两个阶段,存在着先后顺序。当提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目标应该基于当前还是着眼长远时,人们更倾向于认同这个观点:基于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更有利于培训的实施与发展。长久以来,我国农村容纳了大量的劳动力,其中有一部分是处于无业状态或是隐形失业状态,这些人口,一方面对自身家庭产生了负担,限制了家庭纯收入,造成农业从业劳动力生产率低下,而且对国家也是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数量巨大的失业劳动力对社会的稳定也产生了潜在的隐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要求一部分人口要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农业技术的应用和升级对于数量有限的土地资源而言,也会挤出大量的劳动力。对于农村居民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如何快速脱离贫困的状态,更多地关注眼前的现实利益。经过培训,他们的境遇如果没能改善或是稍微有点改善,这将直接影响到其他农村劳动力接受培训的积极性,而且他们理想的培训应该是机会成本很低,这样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可能性就越大。对于参加培训的劳动力来说,机会成本是选择接受培训,放弃继续工作所带来的损失。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他们对培训的需求还处于满足正常生产活动和获取维持日常生活所需劳动报酬的阶段,仍然处于满足低层次的需求,这种前提下,他们更倾向于基于当前需要的培训。对于政府而言,受经济动机驱动,无论是输出地政府还是输入地政府,也都赞同基于当前的培训。因为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技术工人,而且技术的革新也要求进行大规模的再培训,经过培训的劳动力也确实能很快上手,弥补用工缺口。

已有的经验也提醒我们,一是人才培养具有滞后性,而市场的变化却越来越快,有时候,当市场急需的人才大量培养出来之际,人才的规格与质量已不能适合变化了的市场行情,从而造成培训资源的浪费,这就客观上要求培训必须具有前瞻性。二是基于当前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会导致过度的重视“转移”,忽视“培训”,看重短平快技能层次培训,忽视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教育,重视转移培训的目的,轻视转移培训的过程,长此以往,必然会影响培训的后续发展。三是受终身教育理念的影响,培训应该满足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着眼于长远的培训可以保证职业的流动性、一贯性和可迁移性,并引向终身教育。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选择何种培训理念,是眼前还是长远,不仅直接关系到培训的要求与需求的问题,更深层次讲,还涉及到培训的价值取向问题,基于当前的培训理念关注的是教育的经济功能,强调培训应该定位于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突出其工具理性。基于长远的培训,更在乎学员的后续发展,这意味着更加强调教育的人力资本开发功能。对于政策的制定者来说,究竟选择哪一种方案,关注现实还是未来,依然是值得深思的问题。

二、输出地培训还是输入地培训

根据培训地点的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分为输出地培训和输入地培训。输出地培训是指在农民工家乡开展的培训,输入地培训是指在用工地进行的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对输出地政府而言,首先可以缓解当地就业压力,由于输出地经济发展实力往往不强,难以提供足够的岗位,消化接受培训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培训的劳动力输送到相对发达的沿海城市,可以获得比较多的就业机会;其次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输出地人多地少的危机,逐步实现农业规模化发展,从而增加农民收入和本地收入,推动输出地经济社会发展。因此,输出地政府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态度积极。对于农村劳动力而言,在输出地开展培训,一是可以使农民工提前了解城市生活,做好角色定位,便于更容易更快地融入城市;二是输出地生活成本低,也可以降低农民工的生活费用;三是农民工流动性较强,培训过程中常出现中途退出的现象,输出地培训可以相对持续地完成培训;四是一般情况下,输入地对农民工存在着歧视现象,现有的户籍制度也决定了外来农民工不能顺利进入当地的就业培训体系,当地的一些措施也强化了这种难度。但输出地培训也不可避免存在着缺陷,输出地政府积极开展转移培训,这看似有利于培训的开展,但其目的在于有效地转移劳动力,培训的内容也仅仅是很粗浅的知识,对于培训内容在以后的工作过程中究竟能起到多大作用,这并不是其关注的重点,这直接导致培训的实效性不高。此外,输出地政府的财政收入不高,也导致培训资金投入不足,直接影响培训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培训质量不高,使培训流于形式。

输入地开展培训,其优势在于:其一不仅可以减少用工单位的招聘成本,解决“民工荒”的问题,而且更能针对用工单位的实际需求,使转移培训做到有的放矢;其二输入地培训可以避免农村劳动力重复培训的现象,有效地防止资源浪费,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还可以先定出口,再定入口,解决就业的后顾之忧,提高他们的培训积极性;其三输入地培训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农民工离开熟悉的农村,其生活方式、社会意识迫切需要重构,如果不能很快适应新环境,从而对新环境失去安全感,他们很容易产生犯罪的动机。输入地培训可以提高他们的适应能力和融入当地的意识,从而化解社会矛盾和消除不稳定因素,维护输入地的治安。与输出地比较而言,更大的收益者应该是流入地,毕竟劳动者创造财富的主体是留在所服务的单位和地区。大量流动的劳动力在为当地创造出社会财富的同时,也提供了庞大的税收,从而为社会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财力资源。因此,建立以流入地为主的培训模式也是情理之中。然而,长期的城乡二元发展政策使部分输入地居民产生了狭隘排外的小市民意识,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对外来农民工培训产生排斥和抵制情绪,造成输入地政府对培训反应冷淡。

无论是输出地培训还是输入地培训,均是利弊共存。全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劳动力大市场,受培训的劳动力可以在这个范围自由流动,这就要求教育行政部门或政府机构应该转变思想,积极牵线,促进农村劳动力输出地与输入地的联合协作,通过合作办学或是订单培养等方式,统筹规划区域培训,从分割走向合作,实现农村劳动力的顺利转移。根据生产要素禀赋,建立多层次、多结构的劳务输入网络,从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实现优势互补。

三、增强技能还是获取资格

增强技能还是获取资格背后涉及教育功能的两种理论: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即是坚持人力资本理论还是筛选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是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提出的,他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把经济的增长仅仅归结为物质资本的增加,而实质上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的增加重要。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经济增长和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一种收益率很高的资本。人力资本是通过人力投资形成的。根据《2009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统计,外出农民工中初中文化程度的占多数,初中文化及初中以下受教育水平的占76.5%,外出农民工多数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低教育程度的农民工接受培训的比例也较低。可见,我国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存量处于较低水平。已有的研究也表明在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进程中,培训确实是增加人力资本存量的最佳途径,依靠培训,可以迅速提高劳动者的质量与素质。转贴于

筛选理论是由迈克尔·斯宾塞和罗伯特·索洛提出的开创性理论,该理论认为劳动力市场的信息是不完全的,或是雇佣双方所拥有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在进入实际工作岗位前,雇主是无法判断应聘者的能力,必须假借某种外显的东西来进行筛选,就是通常所说的教育的入口和出口。对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来说,培训者获得的资格证书作为一种筛选的标准或是信号。雇主可以很轻易地通过证书直接获知求职者的受教育程度、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培训潜力,而且不需要耗费任何的信号发送成本。因此,导致的结果是那些获取资格的学员有可能获得更好的工作岗位,进而得到更多的报酬。这背后隐藏许多问题,一是筛选理论所依据的证书,提供的只是一种“市场信号”,是一个人接受过人力资本投资的证明,是进入工作岗位的敲门砖,至于工作中的实际绩效如何则没有必然的联系,日常工作中常常出现高学历低能力的情况,证书并不是个人能力的真正表现;二是劳动力市场这种按信号制定报酬的机制,会使很多人想方设法地追求制造信号,忽视自身技能的提高,这就制造了一种假象;三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只要农村劳动力愿意参加培训,政府一般都愿意颁发资格证书,在这种情况下,资格证书毫无价值可言。

教育的主要功能是传授知识和技能,筛选功能则是教育的副产品,只有在其主要功能发挥良好的情况下,教育的筛选功能才具有精确性。尽管这样的描述可能有点欠妥,无论是强调能力获取还是资格获取,教育对经济的推动作用是有目共睹的,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都是明智之举。但对教育的生产功能和信号功能的认知模糊,会直接影响到教育投资政策,培训生产功能强调了社会效益,政府必然会加大公共投入力度;信号功能强调个人收益,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公共投入的动机。

四、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府不再是培训资源的唯一配置者,也不是培训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究竟是以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不能一概而论。赞同政府主导培训的理由有多种,一是各级政府正在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自从2003年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2003-2010年全国农民工培训规划》、《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和《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等,这种制度支持保障了培训活动的可行性和持续性。二是根据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程度,教育类型刻意划分为基本上具有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供给、具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教育供给和基本上具有私人产品性质的教育供给。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则被归类到具有准公共产品的教育供给之列,是因为受培训者个人所获得的知识、技能、态度等等不仅可以为个人带来正的收益,而且会外溢到全社会,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最终使其他社会成员受益。劳动力转移培训属于准公共产品,这也决定了政府必须要有所作为。三是政府主导可以整合现有的培训设备、场地、资金、师资等教育资源,建立起以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培训机构为辅助的农村劳动力培训体系。公办的培训机构有多个部分组成,例如,教育系统的培训机构包括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普通中专学校和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学校等。农业系统的培训机构包括“雨露计划”、“阳光工程”、“星火计划”“农民工转移培训”等配套的各类培训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培训机构有技工学校、人力资源培训学校和就业服务培训中心及各地的实习实践基地。四是政府主导的培训可以利用政府职能优势,有效解决关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法律法规缺失和落后的状态。美国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相继制定了《人力发展与培训法》和《就业机会法》,这些法律的制定有力推动了美国农村劳动力的职业培训。

从以上的分析来看,政府主导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显然是理想的选择。然而,赞同市场主导的观点认为在市场高度发达的社会,政府推动的力量是否还能像以前一样发挥作用,答案不可而知。例如,在众多的职业资格认证过程中,出现了政府大包大揽的垄断行为,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社会上各类培训机构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甚至会使培训偏离社会实际需求。此外,当前我国有一亿多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仅靠国家实施的“雨露计划”、“阳光工程”等,远远不能满足现实需要,而且这些措施配套的资金也很有限,平均到每个劳动力身上,显得并不充裕。主张市场主导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是基于以下考虑:一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目的是为行业和企业培养一线的技术、技能劳动者,市场是农村劳动能力培训的出口,市场提供岗位,市场更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根据劳动力市场需要进行培训,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成本浪费,使培训和就业无缝对接。二是市场主导培训,可以减少国家的投资,使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急需的领域,而且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在筹集资金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6

关键词市场机制资源配置功能与局限完善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generalprinciplesofthemarketmechanismtostart,revealingthemeaningofmarketmechanismsandcharacteristics.marketmechanismsfocusedonfourmainfunctions:functionsoptimizetheallocationofresources,coordinationfunction,balancefunctionandinspiringfunction;furtheranalysisofthemarketmechanismbytheexistenceoflimitations.Finally,thearticlemadeperfectthemarketmechanismtoplayitsfullpartofthemeasuresandmeans.

Keywordsresourceallocationfunctionofmarketmechanismsandlimitationsofimproving

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调节机制,只要有市场和市场经济的运行存在,市场机制就必然发挥其重要的调节作用。市场机制既决定着市场运行的轨迹,也制约着市场功能的发挥及实现程度,因而市场机制是市场经济理论的核心内容。所以,研究市场机制的一般原理,探寻其功能和局限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市场机制的原理

市场机制是指市场机体内的供求、价格、竞争、风险等要素之间互相联系及其功能。在经济运行过程中,市场之所以能够起到如此重要的作用,就是因为市场具有一种能够使各种市场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促使市场正常有序运行的自我协调组织能力,这种自我协调组织能力就是市场机制。典型的市场机制,具有以下一些特征:①有客观性。指的是市场机制的自然协调组织能力是各种市场要素相互之间存在的客观联系自然运动产生的结果,并不是人们的主观设计。②内在性。指的是市场机制的自我协调组织能力是由于市场机制内部各种市场要素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并不是由外部力量的作用形成的。③连锁性。指的是市场机制是一系列市场要素环环相扣、互为因果的运动过程。也就是说,市场机制中任何一个机制作用的发挥都会引起其他机制的相应反应(即连锁反应),并要求其他机制的积极配合。④动态性。指的是市场机制在各种市场要素相互作用的运动过程中发挥调节作用。当市场运动过程中出现了某种市场信号、市场机制针对这种信号进行市场运行协调时,总是需要一个运动过程才能反映出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

市场机制的原理,就是这些具体的机制因素在市场运行过程中对经济活动的制约功能或调节作用。这些具体机制的内在规律,也就是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货币规律等发挥作用的过程。在这些规律发挥作用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价格变动机制、供求平衡机制、竞争机制、利益分配机制等,所有这些具体的机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则共同构成了市场机制。[1]市场机制最集中和最基础的表现,则是供给与需求通过市场竞争形成的市场价格的作用来实现市场平衡。这里的市场价格,包括商品价格、资金利率、工资和汇率等。市场价格直接影响商品生产者经营者的经济利益,市场价格的变动必然引起市场主体之间的激烈竞争。市场竞争又会引起生产要素的流动,促使经济资源达到最优配置。因此,市场机制就是通过市场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来建立社会供给与社会需求动态平衡的自我协调组织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与经济物品的配置、经济活动和社会生产的调整,一般都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的。

二、市场机制的功能

1、市场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功能

资源的稀缺决定了取得资源必定要付出一定劳动(或费用),在成熟的市场体系中,同类资

源的价格总是一样的。因此,要想从同类资源中算计出怎样取得最大利润,就在于比较同类资源的不同用途,在市场机制的利润动力推动下,人们自然会将资源用在获利最多的用途上。资源的稀缺性是合理配置资源的前提,市场机制在作用的过程中利用价格杠杆,将稀缺源配置到:a、社会最迫切需要的部门;B、最能有效利用资源的部门。价格高低一头连着企业的切身利益,一头反映着商品生产的多少,资源配置的余缺。企业生产的商品若高于价值出售,就能获得丰厚的利润,企业就能得到发展。商品价格的高低另一头还反映了商品供应状况,从部门或行业的角度看,价格高于价值意味着本部门生产不足,配置的生产要素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市场空间还比较广。价格低于价值意味着商品生产过剩,本部门或本行业配置的资源已经出现了浪费。价格信号及时告诉生产者该进入还是行退出某一行业。生产者的具体行为就会带动生产要素的流向,使资源要素从重复过剩的部门或业向配置不足的部门或行业流动。

2、市场机制结合和兼顾各种经济利益的协调功能

(1)市场机制能使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结合起来。市场为每一个经济主体提供了社会需要的信息,同时又将自己需要的信息传递给社会。这样,既使自己能为社会提供社会所需要的对象,又能从社会取得自己所需要的对象。市场机制使社会经济主体通过交换将互助合作的客观要求变为各方面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斯密和马克思给予了详细的论述。[2]可见,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使社会不同利益主体的经济利益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结合起来。

(2)市场机制能使个人利益与社会利益结合一致。这就是说,市场机制通过强制经济主体只能在等价交换原则下,以勤奋劳动和提高劳动生产力来达到利益的满足,使各社会主体的谋利活动以不损害其他主体的利益为前提,而且在为自身谋利的过程中实现其它主体的利益。如国家在制定种种经济战略、方针、政策时,必须考虑到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不能互相侵犯。因此,国家的计划必须以市场信息、市场规律、市场要求等为基础。

(3)市场机制能使矛盾着的不同利益互相兼顾。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种种利益具有差别性,因而也就有利益上的矛盾。比如,生产者与消费者,前者的利益反映在利润量上,同类同量商品,价格越高,利润越大。因此,作为生产者他们极力想把价格抬得高一些,而后者的利益则相反,在同等收入的情况下,价格越低,购买力越强,实现的利益越充分。因此,他们尽量想把价格压得低一些。但是,市场中形成的价格是在供求矛盾运动中客观地决定的,这样形成的价格。就是国家、企业、个人的利益发生矛盾时,也能由市场机制给予协调,使之兼顾,因为在市场经济中,他们都以商品生产者身份出现,他们的联系都要靠市场。在市场联系中,他们要么是以卖主(生产者)的身份出现,要么是以买主(消费者)的身份出现。因此,以上说的市场机制对生产者与消费者利益的兼顾,也就包含着对国家、集体、个人利益的兼顾。

3、市场机制调节生产速度、效益的平衡功能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作为社会经济运转的原动力,促使经济机器开始运转,而竞争则高度概括了获利行为或获利手段,竞争的结果,是利益的实现,利益实现的程度是对各经济主体在竞争中的地位、绩效的评判。商品生产者要获得尽可能多的利润,在价值规律作用下,只有通过两条途径:其一是投入尽可能多的劳动量,使产值尽可能大,在利润率一定的情况下,利润量取决于总产值,总产值取决于投入的总劳动量,投入总劳动量越多,生产发展速度越快;其二是节约成本,在产值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越少,利润越多,而节约成本既靠克勤克俭,精打细算,又靠革新技术,变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这些都是提高效益的具体体现。可见,不管从哪方面说,部门内的竞争都促使了商品生产者抢时间、争速度和搞革新、求发明。所以说,市场机制使经济运行的速度和效益得到了很好统一和结合,一改过去讲了速度没效益,有了效益丢速度的毛病。同理,在市场机制的以利润为目标,以价格为信号,以竞争为手段的一系列作用下,生产部门,商业部门和其它部门的劳动也能得到类似的调整,使劳动在不同部门之间合理流动,经济趋于平衡。

4、给企业动力和压力,实现优胜劣汰,促进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激励功能。

(1)市场机制对各经济主体从事经营活动具有内在的、持久的激励作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经济主体要想达到自身利益的满足,必须一方面精打细算,进自己经营的资金;另一方面,还要根据市场信息不断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改进自己的经营技术,提高业务水平等。一句话,由于不同经济主体的自身利益得到了承认,就使社会主义经济这部大机器有了活力和生机,社会经济有了发展的趋势,这就从根本上克服了因利益的外化而导致经济无活力,主体无动力的弊端。

(2)增强了企业的风险意识和竞争压力,提高了企业的活力,促进了生产的发展。市场机制的主要特点是非人为性,对经济发展趋势的把握,企业如何发展,生产什么产品,什么时候调整产品结构与产品的数量等都是由市场决定的。这时市场机制的作用会造成同类生产企业之间的残酷竞争。企业要想在市场中站稳脚跟,就需在上述方面做出艰巨的努力,其结果也是使整个行业的生产、管理、技术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3)市场机制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提升,有利于完善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结合状况,是国民经济结构的一个整体方面,产业结构是动态的、演进的。这一结构的调整和提升过程客观上是市场机制作用的结果。发展初期的国家,一般首先是发展轻纺工业,原因是轻纺工业投资省,见效快,技术要求低,发展初期的国家可以利用本国劳动力丰富,且价格低廉的优势来进行生产,当生产发展到一定时期,这些国家的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既有了向技术含量相对较高的产业转移的资本和劳动力准备,又因其劳动力成本增加而不再在轻纺行业中占有相对优势,轻纺产品生产就会被劳动力价格更便宜的其它国家所取代。这些国家就会在生产技术含量高,发展初期的国家没有能力生产,而又获利丰厚的其它行业中生产,形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推动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

三、市场机制的局限

社会经济运行中的市场机制的调节、协调、平衡、激励作用是广泛的和深刻的,但这决不等于说市场机制的功能是万能的、绝对的。市场机制自身也存在它的局限,因而它不是惟一的机制,这可以分别从以下几方面看:

1、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缺陷,即“市场失灵”

资本主义利用市场机制配置资源虽然有它的积极作用,但也有它的消极作用,其原因是一定阶段资本主义盲目地追求自发的市场经济,造成了“市场失灵”。所谓“市场失灵”是指利用市场法则的结果造成对市场发展的阻碍。资本主义条件下造成市场失灵的直接原因是因为市场机制在配置资源过程中存在的特性决定的:①自发性。即各个分散的企业只从自身的局部利益出发,按照市场信号调整微观经济的资源配置,往往使整个社会资源配置处在无政府状态。②滞后性。各个市场主体在接受市场价格信号时,所获得的高于或低于商品生产价值时,已是在交换之后的事了,此时再行调整,一方面已发生了供应不足或供过于求的状况,另一方面这时的调整也不能及时满足供求平衡的需要。市场机制的作用自身不具备预见经济变化的功能。③不稳定性。当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达到平衡时,不会因此而被稳定下来。各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还会将资源从效益低下的部门向效益相对较高的部门转移,同时造成这一部门供求平衡的损害。而从根本上说,造成市场失灵的原因是对市场行为的过份依赖与放纵。

2、市场机制所具备的经济调节功能有缺陷。

(1)外部负效应问题。外部负效应是指某一主体在生产和消费活动的过程中,对其它主体造成的损害。外部负效应实际上是生产和消费过程中的成本外部化,但生产或消费单位为追求更多利润或利差,会放任外部负效应的产生与蔓延。如化工厂,它的内在动因是赚钱,为了赚钱对企业来讲最好是让工厂排出的废水不加处理而进入下水道、河流、江湖等,这样就可减少治污成本,增加企业利润。社会若要治理,就会增加负担。

(2)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市场机制的作用只会扩大地区之间的不平衡现象,一些经济条件优越,发展起点较高的地区,发展也越有利。随着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劳动力素质,管理水平等也会相对较高,可以支付给被利用的资源要素的价格也高,也就越能吸引优质的各种资源,以发展当地经济。那些落后地区也会因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优质要素资源的流失而越发落后,区域经济差距会拉大。这种现象造成了区域间经济发展的不协调与危害。

(3)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产品是指消费过程中具有非排它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这类产品如国防、公安、航标灯、路灯、电视信号接收等。从本质上讲,生产公共产品与市场机制的作用是矛盾的,生产者是不会主动生产公共产品的。这样一来公共产品生产的滞后与社会成员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就十分尖锐。

3、市场机制对诸多社会问题解决乏力

(1)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这是因为市场机制遵循的是资本与效率的原则。资本与效率的原则又存在着“马太效应”。[3]从市场机制自身作用看,这是属于正常的经济现象,资本拥有越多在竞争中越有利,效率提高的可能性也越大,收入与财富向资本与效率也越集中;另一方面,资本家对其雇员的剥夺,使一些人更趋于贫困,造成了收入与财富分配的进一步拉大。这种拉大又会由于影响到消费水平而使市场相对缩小,进而影响到生产,制约社会经济资源的充分利用,使社会经济资源不能实现最大效用。

(2)失业问题。失业是市场机制作用的主要后果,一方面从微观看,当资本为追求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效率时,劳动力被机器排斥。另一方面从宏观看,市场经济运行的周期变化,对劳动力需求的不稳定性,也需要有产业后备军的存在,以满足生产高涨时对新增劳动力的需要。劳动者的失业从宏观与微观两个方面满足了市场机制运行的需要,但失业的存在不仅对社会与经济的稳定不利,而且也不符合资本追求日益扩张的市场与消费的需要。

(3)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有些生产主要依赖于公共资源,如渔民捕鱼、牧民放牧。他们使用的就是以江湖河流这些公共资源为主要对象,这类资源既在技术上难以划分归属,又在使用中不宜明晰归属。正因为这样,由于生产者受市场机制追求最大化利润的驱使,往往会对这些公共资源出现掠夺式使用,而不能给资源以休养生息。有时仅管使用者明白长远利益的保障需要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但因市场机制自身不能提供制度规范,又担心其他使用者的过度使用,出现使用上的盲目竞争。

四、市场机制的完善

1、培育市场,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市场体系的完整与否,是指市场结构而言。在市场体系中,既包括商品市场,又包括劳务市场、资金市场、房地产市场等等。市场结构的协调与市场体系的完整是联系在一起的。市场体系越完善,市场结构越协调,对企业的生产经营越有利,经济发展也就越具有良好的环境。政府培育市场应致力于市场体系的完整化。市场机制的运行,其中心是围绕市场各主体之间的各种交换活动展开,其作用在于沟通和调节各方面经济活动和利益关系。这种作用能否充分而顺利的发挥,取决于是否存在一个统一开放、协调有序的市场尽快形成。很显然,由政府担当起培育市场的功能,从而缩短自然发育阶段,有助于加快市场市场体系形成。只有具备健全的市场体系,才能产生健全的市场调节功能。

2、正确确立市场机制与宏观调控的关系

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节中去,并动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价格机制能把资源配置给能使资源发挥最佳效益的企业,价格机制使生产经营者不断提高生产技术水平,改变生产经营管理方法,最充分地发挥资源的作用。要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作用,必须要创造良好的宏观经济条件,保持总供给与总需求的总量平衡与结构平衡。在把抑制总需求膨胀作为主要调节任务的同时,还要特别注重产业结构政策的运用,通过产业政策以及与此相关的投资政策、税收政策等来协调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平衡,克服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以保证资源的优化配置。只有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基础上,同时发挥宏观调节作用,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3、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创造条件

在市场经济进程中一定要按照市场规律办事,这样必然会给微观主体带来新的活力,劳动生产率就会得到较大的提高,经济就会稳定快速地发展。因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为完善市场机制创造条件:(1)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各类市场的经营规则、程序以及商品的质量标准,建立相应的市场管理、协调及监督组织,以维护和保证市场秩序,使各微观主体以同等的法律地位参与市场竞争,充分调动广大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和个人的能动性。(2)加快基础产业的发展。基础产业的发展是支撑一国经济运行的前提,它决定着工业、农业、商业等直接生产活动的发展水平。一国的基础产业越发达,该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就越顺畅、越有效。基础产业得不到发展,其他产业也无法得以发展。基础产业大都属于资本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建设周期长、社会效益好、经济效益差,为此这一产业的发展就主要依靠政府投资加以建设。(3)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没有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劳动密集型的企业、事业单位负担越重,革越难以进行下去。因此,建立良好的社会保障体系是必需的、迫切的,如建立完善的社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制度,这样不仅有利于完善市场机制,而且有利于国家、社会的长治久安和国民经济的繁荣发展。

结语

综上所述,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起着广泛地、深刻地调节、协调、协调、激励作用,它既使不同经济利益结合一致,又使矛盾着的经济利益相互兼顾;既调节着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方向,又调节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益,既调节着社会劳动的分配,又调节着生产资源的配置、开发和利用;既调节着生产部门内部的比例关系,又调节着生产部门与流通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但市场机制又有自身的局限性,必须创造其发挥功能有利条件,和宏观调控结合起来,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快速、平稳发展。

【参考文献】

①路玉华:《市场失灵与政府介入》,载于《济南大学学报》,2000年,第10卷第4期,第84-85。

②顾海兵:《市场机制能够实现资源最优配置》,载于《中国税务报》,2002年08月05日,第003版。

③梁木生:《论市场的机制及其制度构造》,载于《东南学术》2002年第3期,95-108页。

④吴向鹏:《场机制、知识时代与政府制度创新》,载于《鲁行经院学报》,2002年,第6期,17-20页。

⑤曹建海:《过度竞争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⑥吴向鹏、戴文浩:《市场机制与政府制度创新》,载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年12月,第2卷第4期,21-23页。

⑦葛建新:《市场机制与政府干预——对我国实行产业政策的几点思考》,载于《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2年,第5期,64-67页。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7

关键词:中介组织市场经济政府职能

中介组织是指在政府与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个人与单位之间发挥着服务、沟通、协调、公证、监督等作用的社会组织,是涵盖政府公共部门和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之外的所有法人组织,是代表着公私领域基础上的一种中介机构。它包括:行业自主性中介组织,如行业协会、商会等;社会运行监督组织,如律师、会计、审计、税务事务所等;为市场活动提供咨询、技术服务的中介组织,如信息中心、结算中心、经纪行、技术交易站、拍卖行、产权交易中心等;监督市场活动的中介组织,如消费者协会、商品检验中心、质量检测中心、计量检测中心等;促进劳动力就业的社会中介组织,如职业介绍所、人才交流中心等;促进科学研究、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发展的中介组织,如各类基金会、联合会等。

我国中介组织发展动因分析

我国的中介组织是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而产生的,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成长壮大,尤其是入世以来中国经济已经步入了新的平台,许多事务必须按世贸组织原则的规定,由中介组织来从事,中介组织由此将担当更重要的角色、获得更大的发展。

中介组织是应对全球化趋势和适应入世要求的基本手段

首先,在国际贸易中,许多国家是通过商会或行业协会进行商务活动,当前我国政府也不便于再以政府的形式亲自与各种商会或协会交往,而需要与国际惯例接轨,成立相应的商会或协会去进行联系沟通。中介组织作为有别于政府,而又界于二者之间的社会组织,既能够将社会、市场各方面发展变化的动态和趋势信息及时传递给政府,又能将国家的政策、规章制度传输给经济主体,对其行为进行指导、规范、认证,并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其次,入世以来,我们已走向了以开放推动改革的轨道,这对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带来了深刻变化,意味着中介组织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政府职能的转换,必将促使“小政府、大社会”的社会结构形成,因此,这就要有另外一个组织社团作为中间管理层,来弥补政府部分职能退出后的空间,这中间管理层就是中介组织。再次,入世以来,到中国发展的国外企业正逐年增多,而中国企业也要到国外发展,在经济交往中相互之间并不很了解,难免会发生一些国际法律纠纷,这时政府不能干预,各种中介机构如法律事务所、会计事务所、商会、投资咨询公司等,就能凭借其专业知识提供指导和支持。再者,入世以来,由企业和政府所分离出来的以及长期以来被企业和政府所忽视而客观上存在的大量社会事务,正汇结成一个庞大的社会领域,需要有特定社会职能的中介组织去从事。中介组织的建立及其功能的发挥,是政府实现政企分开和职能创新、增强社会管理能力、促进国际经济贸易交往、应对全球化趋势和适应入世要求的基本手段,而要保证政府转变的这部分职能的顺利实现及国际间某些事务的恰当处理,最为关键的是中介组织的发展与健全。

入世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中介组织产生巨大的需求空间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发达的中介组织与其相配套,入世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使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步伐日益加快,这需要有相应规模的中介组织与之相匹配,因此中介组织的市场需求前景非常巨大。首先,面对我国入世以来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要想更有效进行经营活动,需要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其次,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需要一大批中介组织来协调、监督和保证经济运行的合理性;再次,有许多政府管不了的事务、而单个市场主体又管不成的事务需要中介组织来承担。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解决“宏观管理不管、微观管理管不了”的问题,因而有必要在企业和国家之间建立一个经济上不依赖政府,既非行政又非企业性的中介组织机构,来贯彻政府的宏观调控意图、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同时,入世以来国际、国内市场双向开放现状,正掀起新一轮外商投资中国的热潮,这会推动国内企业走向世界,并将促进我国中介服务市场从国内迈向国际,业务品种由传统类服务转向国际先进水平的多样化服务,中介组织将得到空前发展。入世以来,我国中介组织虽然有了一定发展,但目前在规模和种类上都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明显的差距,还不能够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完善的中介服务,而在发达国家,中介服务业增长速度很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都很大,与其经济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在今后一段时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对中介服务业的需求将越来越大,中介组织也因此将会得到飞快的发展,中介服务业将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个“亮点”。

中介组织扩大就业的功能分析

中介组织具有很强的劳动力吸纳能力

中介组织的最大特点是技术、资金密集度低,资源占有少,基本没有环境污染,而且不象农业、工业等受条件限制。如农业生产受土地等自然资源的制约,吸纳劳动力的数量有限;工业生产后期采用资本密集型生产,其扩大再生产实际吸收的劳动力相对较少;第三产业中传统的服务部门如运输业、房地产业等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且一旦投入使用,其吸纳的劳动力也非常有限。中介组织则不同,资本投入少,回收快,且种类繁多,数量自然也比较多,因此能为各层次的劳动力提供比较多的就业岗位。同时,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中介组织的作用和职能也有了新的发展,将承担起更多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能,并将获得越来越大的生存空间,相应地也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还有中介组织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参与社会职能越来越多,可以各个方面促进劳动力就业,因此中介组织是增加就业的新途径。

职业中介组织有促进劳动力就业的功能

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市场的运行主要是通过市场的竞争机制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政府不进行直接干预,而是由企业参照市场根据生产经营规律来自行确定,而职业中介组织可起桥梁的作用。它是传播劳动者供求信息的中间环节。通过提供就业信息,有效地促使劳动市场供求双方主体实现结合;通过建立劳动力交流信息网络,借助新闻媒体的传播,为劳动供求双方牵线搭桥;按照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为劳动市场双方主体实现供需见面、双向选择提供场所和服务;更重要的是,随着全国性劳动供求信息网络的建立,以及地区性劳动市场间横向联系的加强,职业中介组织能为单位择人和个人择业提供更及时、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同时在更大的范围内调节劳动力的需求和供给,促进劳动力在法律的规范下有序地流动。而且它还具有劳动力和劳动力市场需求的信息储存功能,即现有劳动力分布、使用、闲置情况以及劳动力的供应信息储存、劳动力市场需求信息储存。具有职业指导的功能。职业指导不仅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减少盲目流动,也有利于劳动力分流,在一定程度上可保证合理的劳动力供给结构。

中介组织的职业指导功能主要有:调查分析社会职业变动趋势和劳动力市场供求状况。这样可使全国就业形势、劳动需求信息、职业要求特点等内容一目了然,从而可促进劳动者与职业岗位的结合,减少失业率。对求职者进行就业观念指导。通过对求职者宣讲就业形势、提供培训导向,帮助他们做出正确的自我评价,引导他们冷静、客观地对待职业选择,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尽快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传授求职方法。利用各种新闻媒体进行舆论引导,在各种报刊上开设就业政策常识、择业技巧指南等专栏,让求职者掌握求职技巧,还可借助于多种测试,帮助他们更好地把握自己适合于从事的职业或工作。

中介组织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断提供就业机会

职业中介不仅本身能提供大量的职位,而且能创造各种就业机会,使更多的人员就业,从而可扩大就业率。如人才市场、职业介绍所、再就业服务中心等能为各层次的劳动力创造就业选择的途径,提供各种就业机会。有的中介组织还从技能和资格方面培养各类人才,使劳动力掌握从事不同职业的本领,从而使单个劳动力扩大了就业范围,这样整个国家的就业率就会增加。更重要的是,因为中介组织的技术、资金密集度比较低,物质资源的消耗量比较少,基本没有环境污染,可实现以人为中心的、在环境上和社会上可持续的发展;而且在较长时期里中介组织能稳定而持续地健康发展,不以牺牲未来的发展来换取当前的发展,也不以牺牲下一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与发展。因此,中介组织可持续地促进未来经济的发展,在稳定而持续地提供或增加就业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入世以来大批外国中介组织正涌进中国市场,这对我国中介组织、中介服务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既有不可错过的机遇,也有严峻的挑战。因此,适应当前形势,发展和规范中介组织,强化和提升中介组织的能力,利用内外力的推动实现中介组织的与时俱进,成了当务之急。中介组织的生存与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民间组织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与中介组织三者共同努力,我国必须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结构较为完整、功能较为健全、辐射面较大、渗透力较强的中介组织体系,让中介组织持续、稳定、协调、有计划地发展,使其在增加就业中发挥巨大作用。

参考资料:

1.巨让平,我国现阶段市场中介组织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武警工程学院学报,2002.(2)39-41

2.朱秦,加入wto后社会中介组织的能力开发与建设[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02.(6)58-62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8

“十五”期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就业形势基本稳定,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明显改善,初步形成了市场化就业机制,构建了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框架体系,就业再就业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据统计资料显示,到××年底,全市总人口为***万人,其中劳动力资源总数为万人,占总人口的。年—××年,全市累计新增就业再就业万人,困难群体再就业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一直控制在以内。

(一)把发展经济作为解决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五年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先目标,在加快经济发展中,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积极开发就业岗位。首先,进一步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大投入,继续实施了双“三”工程,对骨干企业进行重点扶持,促进其迅速扩张,不断开发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搞好企业内部挖潜,稳定和扩大就业。其次,大力招商引资,积极发展园区经济,努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增长点。第三,积极扶持发展劳动密集型、资源综合利用型、社区服务型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把民营经济接纳下岗失业人员作为享受优惠政策的重要内容,使第三产业、民营经济等成为就业的主要渠道。第四,认真落实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政策,减免相应的税费,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领办创办企业。

(二)领导高度重视,责任落实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对城镇新增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再就业、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等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市及区县成立了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目标责任制,签订了目标责任书,明确了区县、部门及有关单位的职责和任务,并制定了检查考核办法,落实了奖励约束机制和监督考核机制,调动了方方面面做好再就业工作的积极性。

(三)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就业再就业工作起的显著。

年底我市基本实现了下岗与失业的并轨,大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但是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员等困难群体未实现再就业。从××年底以来,我市把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点转向援助困难群体再就业上。通过政策扶持、大力开发公益型岗位等措施,确保了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了再就业,维护了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全市已先后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文件规定,形成了比较完善配套的就业再就业政策体系。特别是××年,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决定》,有关部门的个配套文件以及形成的个操作性文件,对进一步规范劳动力市场,促进就业再就业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证。我市在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就业机制的同时,各级各部门加大了对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扶持力度,建立了对“”人员、一户两代、单亲家庭、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再就业困难群体的援助制度,利用政策杠杆,积极支持企业吸纳下岗失业人员,鼓励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年,全市发放小额担保贷款万元,扶持户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并带动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通过发放《再就业优惠证》、认定服务性企业等措施,税务部门减免各种税费亿元;全市财政为下岗失业人员指出生活救助和就业再就业资金亿元,其中,兑现社会保险补贴、再就业培训补贴、公益型岗位补贴和职业介绍补贴万元。

(四)完善人力资源市场和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夯实工作基础。我市作为劳动保障部确定的劳动力市场“三化”建设试点城市之一,近年来,不断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完善市场服务功能,市场机制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日渐明显,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的市场机制基本形成,服务机制得到进一步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机构成功实现了向乡镇和街道社区的延伸。全市已建立起各类职业介绍机构家,其中,政府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家,民办职业介绍机构家。个街道、个乡镇全部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有个居委会(村)建立了劳动保障工作站,共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名,基本做到了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工作“六到位”,构建了覆盖全市的就业再就业服务平台,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本着“建立新市场,发展专业市场,规范已建市场,打击不法市场”的原则,力争年以前建起以市级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各区县人力资源市场及专业市场为补充,基层劳动保障服务机构为延伸的人力资源市场体系。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以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中心,辐射区县人力资源力市场,连接城乡,覆盖全市的多层次、多形式职业介绍网络。

(五)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⒈发挥基层劳动保障组织的作用,基本掌握全市城镇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技能人才的有关情况,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奠定了基础。

⒉着力抓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劳动保障、农业、财政等部门联合开展了针对农民工培训的“阳光工程”,确定了家培训机构为省级劳务培训基地,市政府已拨付万元用于农民工培训补贴。同时,为指导帮助农民工顺利就业,市劳动保障部门编印了万册《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指南》免费发放。

⒊积极实施“西输东接”工程。先后三次到**市的*县、**县、**县参加农村劳动力输出洽谈会,共提供万多个岗位,意向成交人次。组织了户企业、个就业岗位,赴**县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专场招聘会,有万农民工进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人次。

⒋部分区县已形成农村劳动力转移良性工作机制。**县专门成立了县农村劳动力输出转移办公室,各乡镇普遍配备了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工作人员,建立了人的村级劳务信息员队伍,并与省内外多家用人单位建立了用工联系。各乡镇都建立了农村劳动力资源的“四本台帐”,并确定了两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形成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长效机制。张店区狠抓农民工培训工作,形成了区、镇、村、个人共同出资的培训投入机制。

(六)失业保险工作实现了新突破

我市失业保险制度自年建立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统筹范围已扩大到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股份制企业、三资企业、私营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其职工,机关事业单位中的工勤人员,乡镇企业中的城镇职工。“十五”期间,全市参保单位户,参保人数达万人,失业保险费征缴收入达亿元,为万人次发放失业保险金亿元。失业保险基金不但确保了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还承担了失业人员的技能培训经费,为促进全市经济健康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城市化进程中就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劳动力资源总量矛盾突出,就业再就业压力大。近几年来,我市城镇需就业人员一直保持在万人左右;随着统筹城乡就业工作的开展,我市有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向城镇和非农产业转移,这也加剧了城镇就业压力。再就业困难人员虽总量有所下降,但剩余的多为再就业难点,据初步统计,目前,我市区县属以上企业“”人员,夫妻双方、一户两代、抚养未成年子女的单亲家庭等再就业困难人员及企业干部特困户有万人。此外,大中专毕业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

(二)保障体系不到位,企业用工不规范。一是不少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中,存在着不签订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加班加点、压低工资等问题。二是同工不同酬,由于身份不同,各项待遇大相径庭,有的企业以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降低成本的手段。三是有的企业负责人的法制观念淡薄,不按《劳动法》办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落实和维护。

(三)劳动力素质偏低,就业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据调查统计,全市劳动力资源中,具有初中学历的万人,具有高中技校学历的万人,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万人,分别占劳动力资源的、、,剩余部分为初中以下文化水平。新兴的产业,大都需要专门的人员,对劳动者素质特别是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许多劳动者难以胜任。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但由于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以及在这些领域存在的劳动与报酬不相称的实际问题,致使许多岗位难以招用到人员,由此造成了有岗位无人干、有人无活干的局面。

(四)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发展滞后。依据**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厅《关于印发**省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规划的通知》精神,我市适时制定了《**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实施方案》。但是,市、区(县)两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依据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区县之间人力资源市场的发展也不平衡,特别是基层劳动保障服务中心的建设相对薄弱,影响了全市人力资源市场整体功能的发挥。

(五)农村劳动力比重大,统筹城乡就业的任务重。据调查统计,全市农村劳动力占劳动力总量的以上。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相比,在文化素质、技术水平、择业能力、权益保护意识等各方面都还存在不小差距。统筹城乡就业,不论是实现就地消化,还是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在技能培训、就业观念转变、就业引导和服务等方面,需要花费更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六)失业保险基金欠费严重,资金缺口大,“两个确保”形势严峻

一是困难、停产、破产企业逐年增多,亏损面增大,无力缴纳社会保险基金。二是部分企业法人对社会保险政策缺乏正确、全面、长远的认识,造成近年来企业欠费屡屡发生,且日趋严重。截止目前,全市失业保险欠费企业达户,欠费总额万元。

三、城市化进程中我市就业问题的应对措施

“十一五”期间及较长一个时期内,要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市“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将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推动城乡就业全面协调发展,形成促进就业的长效机制。力争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以内的目标任务。

(一)突出就业结构调整,培育新的就业增长点。紧紧盯住个体私营经济,落实鼓励扶持政策,广开就业门路;紧紧盯住服务业和第三产业,降低准入门槛,增加就业容量;紧紧盯住劳动密集型行业,打造鲁中制造业基地,拓宽就业渠道;紧紧盯住中小企业,改善发展环境,挖掘就业潜力;紧紧盯住灵活形式就业,完善与之相适应的劳动关系、社会保障政策,拓展就业空间。要坚持发展促进就业,实现经济增长与扩大就业的良性互动。

(二)突出职业培训,努力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就业能力。要加强各类公共就业培训机构和实训基地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开展培训,构建市场化、社会化、多种教育资源共同参与的就业培训体系。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对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以及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全面实施创业培训工程,扩大创业培训规模,为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城乡劳动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项目推介等“一条龙”创业服务;全面推行面向各类青年的就业培训,鼓励没继续升学的青年学生到技工学校和就业训练机构接受技能培训;扩大技能扶贫实施范围,使更多城乡困难家庭子女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建立扶贫与就业联动机制。

(三)突出就业服务,建立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全面加强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逐步实现就业服务的全程信息化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信息联网,实现“一键登陆、全市查询、资源共享”,推进市场建设的规范化、制度化、社会化。巩固完善街道社区基层劳动保障机构,把开发公益性岗位、提供就业服务、帮助困难群体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集岗位开发、再就业服务、托底安置于一体的基层再就业援助平台。健全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制度,实行上门服务、即时服务、承诺服务和一站式服务,推进就业服务的功能多元化、方式人性化、手段信息化、队伍专业化。规范发展各类专业性职业中介机构、职业咨询指导、就业信息服务等社会化服务组织,监督各类职业中介机构提供诚信、有效的就业服务。

(四)突出农村劳动力转移,推进城乡统筹就业。建立覆盖城乡的就业管理服务组织体系,统筹管理城乡劳动力资源和就业工作,逐步将公共就业服务向农村延伸。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就业体制,实现城乡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劳动力市场和就业服务、社会保障政策的统一。坚决清理针对农民的歧视性政策和不合理收费,着重解决好拖欠克扣工资、劳动环境差、职业病和工伤事故频发等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五)突出就业目标责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各级政府要切实负起推动就业工作的重大责任,认真解决影响就业工作的突出问题,做到工作责任、政策落实、资金投入、措施保证“四到位”。要明确就业工作的具体目标,继续把净增就业岗位、落实再就业政策、强化再就业服务,加大再就业资金投入和帮助困难群体就业五项内容作为具体工作目标,层层分解,督促落实,并作为政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定期进行检查。各部门要密切协作,相互配合,切实履行职责,真正把就业再就业的有关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劳动保障部门对就业再就业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及时调查研究,统筹协调或提出解决方案。财政部门要积极调整支出结构,加大资金投入,将促进就业再就业资金列入财政预算,落实打足。要充分发挥各派、工商联和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积极作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做好就业工作的局面。

(六)加快城市化步伐,不断拓展城市就业空间。随着农业产业化、工业结构调整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强市、文化大市、绿色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化水平必将有一个大的飞跃。为此,要把加快城市化步伐作为扩大就业的一条重要路径,在做好中心老城区改造开发的同时,加快新城区建设步伐,大幅度提高中心城区总体规模和就业容量。要加快县区城镇建设,扩充城镇规模,拓展就业门路,适度分流中心城区的就业人口,减轻中心城区的就业压力。要逐步消除影响农村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机制,缓解农村就业矛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要制定出台相关政策法规,对土地征用、失地农民补偿和社会保险问题做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妥善处理好失地农民的就业和保障问题,以避免“无耕地、无工作、无低保”的“三无”人员现象的出现。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9

中国城市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率的提高,与农民工进城有着紧密关联,但当前,庞大的农民工群体依然徘徊在城市与农村之间,他们或长期生活在城市却没有市民权利,或在农村拥有土地却不事农活。近期出现的“民工荒”、“技工荒”和“返乡潮”等现象,本质上是农民工就业不稳定性与融入城市困难的反映,也是部分企业偏好短期雇佣“黄金年龄段”劳动力方式以保持用工弹性和低成本战略的必然结果。不潜心解决农民工稳定就业和融入城市的问题,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进程必将受到影响。笔者认为,可从以下方面着手促进农民工城市化。

多方位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

就业稳定是指员工就业岗位比较稳定,有一个较长的职业发展周期,对于工资收入和职业晋升有正面预期。具体表现为劳动合同签订期限较长,更加愿意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对于融入工作地城市有较强烈的期待。

根据人力资本理论,农民工获得工作机会及收入报酬的高低与其人力资本存量正相关。提高农民工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技能是其稳定就业的基础,可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强调发展农村义务教育在提高进城务工农民文化素质方面的意义;二是在城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其职业素质;三是用人单位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其作为现代产业工人的职业技能;四是农民工自身参与培训。通过提高职业技能获得收入增长,比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来保障农民工权益更具有积极意义。

目前,在促进农民工技能提升和融入城市的培训方面,政府公共投入还比较充分,但未达到预期效果。究其原因,一是对于职业培训的定位不够清晰,不同功能的培训划分不够具体,政府的公共培训资源投放指向不明;二是政府、劳动力市场和市场主体之间的职责不明,一些本该由培训市场或者企业承担的培训工作由政府承担,结果反而浪费资源。在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时,应区分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政府更多地是提供通用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农民工的基本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和融入城市的基本知识;企业和个人则更多地进行专用性人力资本投资,以提升其职业所需专业技能。

以公共政策促进劳资双方提高人力资本

在取得稳定就业的预期后,农民工可能花更多精力积累专业性人力资本,使自身的职业发展道路更明确。但仅靠农民工自身努力是不够的,需促使劳资双方都积极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关键在于促进劳动者和企业订立较长期限的劳动合同,因为双方可用相对稳定的劳动关系来规避劳动力市场“为其他企业培养人才”和员工失业的风险。这样不仅有利于形成企业与农民工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的共识,也有利于双方在提高收入水平的谈判博弈中取得共识。在劳资双方达成共识后,才会形成“就业稳定预期—增加人力资本投资—企业平稳发展—员工收入增长—融入城市机会增加”的良性循环。

转贴于

公共政策在稳定农民工就业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着力点也应该是促使企业和农民工参与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力市场的基本功能篇10

人力资源是第一生产要素资源。如何有效开发人的活力,实现人的价值与社会发展需求的有机结合,人力资源市场承载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调节功能。当前普遍存在的用工、就业“两难”问题,虽说多种因素并存,但在某种意义上透出人力资源市场调节功能的不足。“十二五”时期,就业形势和任务会更加复杂,就业结构性矛盾凸显,人力资源市场在实施积极就业政策中扮演的角色也会愈加重要,承担的服务功能也更多样。从完善人力资源市场体制、机制和功能建设入手,加快建设统一规范、灵活的人力资源市场,对实现劳动力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促进城乡、区域之间的人力资源互动,统筹和扩大城乡劳动力就业,进而推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新时期人力资源市场建设面临的新任务

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就业促进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培育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为劳动者提供就业服务。”以上政策和法律规定表明,人力资源市场建设要围绕促进就业这个宗旨,在体制体系上要实现“统一”,在市场管理上要加强“规范”,在服务效果上要保证“城乡平等”,在总体运作上要体现“竞争有序”,真正建立起“体系统一、机制健全、运行规范、服务周到、监督有力、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新格局。“十二五”时期,加快统筹和扩大城乡就业,必须牢牢扭住人力资源市场这个抓手,在“四个方面”下功夫。一是理顺体制,要完成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的整合,实现人力资源的统筹开发利用。二是完善体系,要构建城乡均衡的就业服务网络,使城乡劳动者享受平等的就业机会。三是强化功能,突出人力资源市场的内涵发展,搭建多功能于一体的人力资源交流服务平台,使市场择业主渠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四是管理规范,要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标准化建设,加强对各类中介机构的规范化管理,构建人力资源市场的诚信服务体系,从就业源头上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当前人力资源市场存在的共性问题

当前,大部分地区人力资源市场在运作机制、体制和功能建设等诸多方面与社会需求还不相适应,功能作用发挥存在瓶颈,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未能完全实现有效整合。二是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力资源市场发展不平衡,乡镇基层平台在经费、场所和人员配备上严重不足。三是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缺乏统一标准,未能制定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体系。四是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化建设不够通达,城乡就业信息不对称,特别是缺少与各类高校、职技校之间的信息互通。基层信息网络硬件数量不足,软件不健全,信息传递不及时。五是市场服务功能不够完善,对相关信息资源的整合力不够,服务功能辐射面不宽。人力资源的测评机制不健全,市场化配置的效率不高,尤其是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服务不够理想。六是缺乏社会协同运营能力,未能充分集聚各类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场运营。七是民间劳务市场秩序不规范,民营职业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按统一流程、统一标准进行业务运作,存在着“劳务黑中介”违法、违规经营的问题等。总体上看“,十二五”期间,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任务既相当繁重,也十分紧迫。

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应把握“四个导向”第一,统一建设规划。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了就业优先战略。各级党委、政府工作应把人力资源市场建设作为促进和扩大就业、改善和保障民生、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任务,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单独编制《人力资源市场发展规划》,明确建设目标、任务、举措以及重点建设项目。对各级人力资源市场发展建设,要从服务场所、设施配备、功能建设、信息网络、人员队伍、经费资金等方面作出统一规划。第二,统一“两个市场”。新一轮机构改革完成后,要按照“统一市场、完善体系、整合资源、统筹管理”的思路,打破人才和劳动力身份界限,将人才市场、劳动力市场进行有效整合,建立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推进人力资源开发一体化,统筹调节配置城乡人力资源。第三,统一标准化服务。引入标准化机制,对人力资源市场实行统一、标准化的服务制度,做到统一要素名称、统一标识、统一基本服务标准、确保劳动者在各级就业人才服务场所都能享受同样标准、机会和效果均等的服务,充分体现现代人力资源市场的建设理念。建立就业服务“星级标准”评比机制,与补贴奖励相挂钩,促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提升服务质量。第四,统一规范管理。围绕促进就业和优化人才配置,大力加强对人力资源市场行为的监管,对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进行规范管理和有效监督,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的行业自律,制定行业公约,规范行业服务,实行信用等级标准评定,维护行业的公平竞争。严厉打击非法劳务中介行为,建立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