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的特殊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4:59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1

关键词: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充分就业劳动力培养

劳动力商品学说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论断为剩余价值理论和劳动价值论奠定了科学的基础。全面认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问题,对于完整和准确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正确认识和科学管理、使用劳动力这一生产要素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价值。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论述

长期以来,我国理论界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是这样理解的,劳动力作为特殊商品,有一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我们认为,这种理解和表述存在两个非常明显的问题:

不准确、不科学

凡是商品都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作为商品的价值,都是人类一般劳动的凝结,都是人类抽象劳动的体现。正因为如此,他们才能在量上进行比较,使商品交换成为可能。而每一种具体商品的使用价值都是不同的,他们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需要,正因为如此,才使商品的交换成为必要。否则,作为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也就不存在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每一种商品都有其特殊的使用价值,如衣服的使用价值不同于大米,大米的使用价值不同于劳动力。衣服可以穿但是不能用于满足人们充饥的需要;大米可以充饥但是不能用于满足人们保暖或美观的需要;劳动力可以进行劳动、能够创造价值,但是既不能用于吃也不能用于穿。由此可见,特殊的使用价值是商品的共同属性,劳动力商品和其他商品在这一点上并没有什么不同。那么,劳动力的特殊性表现在什么地方呢?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在谈到货币怎样转化为资本时写道:“要从商品的使用上取得价值,我们的货币所有者必须幸运地在流通领域内即在市场上发现这样一种商品(即劳动力商品,引者注),它的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因此,它的实际使用本身就是劳动的物化,从而是价值的创造”。在此,马克思并没有将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的特殊性简单地归结为其特殊的使用价值,而是把它的特殊性正确地表述为“使用价值本身具有成为价值源泉的特殊属性”。对于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马克思是这样论述的;“具有决定意义的,是这个商品独特的使用价值,即它是价值的源泉,并且是大于它自身的价值的源泉”。“劳动力这种特殊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它能提供劳动,从而能创造价值”。这里,马克思为什么用“独特的使用价值”,而不用“特殊的使用价值”呢?“独特”一词才真正把劳动力这个特殊商品同其它商品从本质上区别开来了,劳动力之所以成为特殊商品,最重要的原因和理由就是它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相对于其它普通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言),这种独特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属性(相对于其它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的属性而言),其他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人们对商品的消费过程,而劳动力商品的使用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创造出价值,并且能够创造出大于它自身价值的价值。

以上分析告诉我们,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归结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是不准确的、不科学的。这种归结和表述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其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当中的属性这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等同起来,既引起了逻辑上的混乱,又增加了人们正确理解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困难。

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全面理解

仅仅将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理解为劳动力商品具有独特的使用价值,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在使用过程中具有特殊的属性都是不全面的这种理解,并没有充分揭示劳动力商品同其他商品的不同特点。实际上,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还从其他角度进行了研究。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结构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有一个最低限度或者说最小限度,而其他商品则没有这个限度。“劳动力价值的最低限度或最小限度,是指劳动力的承担者即人每天得不到就不能更新它的生命过程的那个商品量的价值,也就是维持身体所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的价值。”,一般地说,劳动力商品的价格在大多数情况下应该高于这个最低限度。

劳动力商品价值量具有特殊的构成劳动力商品的价值构成不仅包括生产和再生产劳动力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而且还包含着一个历史的和道德的因素。“由于一个国家的气候和其他自然特点不同,食物、衣服、取暖、居住等等自然需要也就不同。另一方面,作为必不可少的需要的范围,和满足这些需要的方式一样,本身是历史的产物,因此多半取决于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平,其中主要取决于自由工人阶级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从而他有那些习惯和生活要求”。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交换形式普通商品的交换必然会发生所有权的转移,而劳动力商品的交换,并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劳动力所有者必须始终把劳动力只出卖一定的时间,如果他把劳动力一下子全部卖光,“他就出卖了自己,就从自由人变成奴隶,从商品所有者变成商品”,“他必须始终让购买者只是在一定期限内暂时支配他的劳动力,使用他的劳动力,就是说,他在让渡自己的劳动力时不放弃自己对它的所有权”。

劳动力商品能否顺利交换有其特殊的意义“劳动力不卖出去,对工人就毫无用处,不仅如此,工人就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他的劳动能力的生产曾经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它的再生产又不断的需要一定量的生存资料”。其他商品卖不出去,可以暂时从流通领域中退出,作为商品库存,它的价值仍然存在。劳动力卖不出去,工人处于失业状态,不仅它的价值等于零,而且对于他的所有者来说,就会面临一种残酷的生存压迫。

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加强对劳动力商品的研究,科学管理和使用劳动力,对于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经济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们认为在对劳动力商品特殊性的认识上,以下几个问题应该引起重视。

必须进一步提高对解决就业问题重要意义的认识

即使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从劳动力所有者的角度来看,失业也是工人的沉重灾难。虽然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实现就业,工人就会遭到资本家的剥削;但是,既使如此,就业也比失业强得多,受剥削也比不受剥削强得多。因为不受剥削、不将劳动力出卖出去,“工人就会感到一种残酷的自然必然性”。从社会的角度来看,失业则是对资源的巨大浪费,同其他商品不同,人的劳动能力不仅不宜储存,而且不使用还可能会萎缩、消失。人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使自己身上的自然力运动起来,“当他通过这种运动作用于他身外的自然并改变自然时,也就同时改变它自身的自然。他使自身的自然中沉睡着的潜力发挥出来”。一个人长期处于失业状态,它自身沉睡着的潜力就可能萎缩、消失,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巨大的浪费。

我国解决就业问题同发达国家相比具有更多的困难,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均占有的经济资源数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资源相对贫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又面临着巨大的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压力,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实现充分就业的意义和困难都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解决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上我们必须采用适合我国国情的特殊的对策和方法。我们认为,国家应将充分就业作为宏观经济的主要目标,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理论界和政府决策部门,有一种过分关注GDp增长速度的倾向,好象只要保持一个高的GDp增长率,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诚然,高的经济增长率有助于充分就业的实现,但是,高的GDp增长率并不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充分条件。如果能够充分吸纳劳动力的经济部门大量萎缩,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不仅不能增加就业,而且还可能使失业问题更加严重。近年来,我国经济在保持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失业问题显得越来越明显,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的经济增长主要是资本密集型产业高速发展推动的,这种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十分有限。当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效率是非常必要的,但是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强调效率而忽视就业问题,正确的思路应该是实现两者的平衡和统一。从某种意义上看,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并不矛盾,失业是资源的巨大浪费,是效率的巨大损失,只有建立在充分就业基础上的效率,才是真正的效率,才是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效率。为了实现充分就业和经济效率的统一,我们认为,国家在制定产业政策时,不仅应该大力鼓励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而且也应该大力鼓励能够大量吸纳劳动力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一个企业既使效率不是很高,只要能够大量的吸纳劳动力,我们就应该承认他的巨大贡献和存在价值,就应该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保护。

必须进一步增加国家对劳动力培养、教育和训练的投入

从劳动力商品的特殊性中,我们可以看出劳动力商品具有极大的外部效应和极高的培养效率。劳动力的使用和消费过程是一个创造价值的过程,劳动力在使用中所创造的价值的高低同劳动力的培养和训练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对劳动力培养和训练得越好,劳动力创造价值的能力就越大。从劳动力本身价值的构成来看,劳动力在使用过程中所创造的价值并不是全部归劳动力的所有者所有,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占有,构成了资本的利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所创造的剩余价值,除了一部分被劳动力雇佣者占有以外,大部分形成国家收入变为社会财富。从这个角度来看,劳动力所创造的价值越大,他对社会的贡献就越大,劳动力商品具有很大的正外部效应。不仅如此,对劳动力的培养效率也是很高的。国外的一些经济学家经过研究后发现,对劳动力的培养多花1美元,就可以提高产出5―8美元,这种回报率,是其他任何投资都不可比拟的。

我国是一个刚刚解决温饱问题的发展中大国,国家很穷,需要办的事情又很多,必须科学合理地安排有限的财力,但是,无论财力怎样有限,都不能够成为忽视对劳动力培养和教育投入的理由。近年来教育产业化的呼声很高,特别是对高等教育产业化几乎无人提出异议,有人认为,高等教育的收益归学生所有,所以高等教育的成本也应该由受教育者承担。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力,劳动力的素质越高,它所创造的价值就越大,对社会贡献就越大,外部性就越强。从这个角度来看,高等教育的最大受益者是社会而不是个人。不仅如此,如果我们让学生来承担高等教育的成本,必然会使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人因贫困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将会造成对潜在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我们建议,在教育产业化易被误解的情况下,最好不再提倡这个口号,国家应该采取明确的政策和措施,保证教育的经费投入,真正将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口号落到实处。

必须进一步加强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

劳动力商品价值具有特殊的交换形式,劳动力商品与其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同其他普通商品不一样。劳动力商品在出售过程中不发生所有权的转移,商品的所有者出卖的只是自己的劳动能力,而不是自已本身。劳动力商品所有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契约关系,他们的人格应该是平等的,劳动力使用者对劳动者的管理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和一般的道德原则。虽然劳动力的交换过程是自愿的,但是事实上劳动力出售者和劳动力购买者的地位是不平等的,由于劳动力出卖者除了出卖自己的劳动力以外没有其他的选择,使得他们与购买者相比处于弱势的地位,这更需要国家从法律上加强对劳动力所有者的保护,切实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现在看来,世界各国都日益重视对劳动力的法律保护问题,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更没有理由不重视这一问题。

参考资料: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2

关键词:女职工;特殊保护;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D9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1-00-01

陕西蒲白实业公司南井头矿社区是随着企业政策性破产2002年4月组建成立的社区,主要负责南井头矿职工家属的生活后勤服务及离退休人员管理工作,由朝阳小区、老家属区、城濠沟组成,服务住户约706余户。作为后勤管理服务单位,如何使女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合法的保护,发挥女职工在后勤服务工作半边天的作用,是做好女职工劳动保护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一、我国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立法概况

在法律层面上,我国已经建立起内容比较全面、标准比较高、体系比较完善的女职工特殊权益保护法律体系,修改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亮点为,《特别规定》正文共计16条,附录4条,涵盖了女职工“四期”保护、生育待遇、禁忌劳动范围、法律责任等内容。相对于1988年颁布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特别规定》扩大了适用范围,增加了个体经济组织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等单位和个人,覆盖了所有用人单位的女职工,包括女农民工。调整了禁忌劳动范围,把原劳动部1990年制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由部颁规章提高到行政法规层次;规范了产假待遇,产假从90天延长至98天,实现产假与国际相关公约接轨,明确了女职工流产产假和产假期间待遇、生育或流产医疗费用的支付标准、支付单位等,特别是对是否参加生育保险女职工产假期间待遇和相关费用支出分别作了明确规定;完善了监督管理体制,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负责对用人单位遵守《特别规定》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强化了用人单位的责任义务,明确了对用人单位违反《特别规定》行为的处罚。

二、女职工特殊劳动保护工作的现状

法定的权利不等于已经享受到的权利,在”以发展经济为中心”的口号下性别意识被日益地淡化,除了公务员和国家干部身份的女职工特殊保护权能够实现以外,其他部门的大部分女职工,特别是女工人,事实上并没有完全享受到法律赋予的特殊保护权利。

(一)妇女就业问题得不到保障。为规避对女职工特殊保护的规定,用人单位干脆不招女职工。不少用人单位为避免”性别亏损”和减少成本,招工时公开不招女性,或把女性作为被招收男性的一种配额来招收。为规避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不少用人单位在招工时有意避开女职工的生育期,或只招25岁以下的女性,或签订劳动合同时避开女职工的孕期、产期和哺乳期,或生育前即被终止劳动合同(导致不少女性25岁便进入失业队伍)或只招已经结了婚生了小孩的女职工。为了保住工作,有的女职工在青春期不敢谈恋爱,在生育期不敢怀孕,或怀了孕就偷偷地做流产手术,更不敢生小孩。

(二)劳动保护条件差,卫生保健条件缺乏《特别规定》对女职工的工作别是“四期”中的劳动保护作了专门规定,严格而具体。但是,一些企业经营者唯利是图,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对生产条件的改善十分消极,导致女职工长期工作在强噪音、重污染的环境里,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少数企业违反污染规定,擅自安排女职工在经期内从事低温、冷水作业和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工作;有的企业不给女职工配发必需劳动保护用品,导致女职工急慢性中毒或引发职业病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危及女职工的生命健康。

(三)救济制度不完善。女职工特殊保护法律法规中的救济途径和方式多是以行政为主导,制裁形式多为”责令改正”“行政处罚”和“罚款”之规,如果说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制裁会发挥很大作用的话,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行政制裁的适用范围和法律效力都表现出了很大的局限性,惩治的有效性和力度也会大打折扣。何况行政权和司法权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权力,用行政救济替代司法救济,其结果往往是权利的难于实现,甚至是权利的虚设。而对于个人权利的实现而言,更需要的是司法意义上的救济。

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何加强女职工的劳动保护工作,提出如下对策:1、加强女职工自身建设,提高女职工就业能力。造成女性就业率低下的首要原因是女职工自身文化素质的不高。因而当前首要任务是要提高女性劳动者个人素质。对于那些地处偏远落后的地区,要加大女性教育的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女童的就业、升学率,给予必要的经济扶持,以减少甚至杜绝女童辍学现象的发生。而在发达地区,要建立起专门的女性职业培训机构和终生教育体系。服务于女性,为其提供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就业培训等。通过有计划有针对的培训工作,提高女性的就业层次和发展空间;另一方面,要加强女性自身的法律意识,认识到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性和重要性。2、营造良好舆论氛围,促进女工工作环境的改善。宣传企业为改善劳动环境所做的努力,树立关心职工安全和健康权益的典型,引导企业以先进典型为榜样,加速提升安全生产水平。加强对企业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严厉惩处危害劳动者身心健康的劳动用工行为,督促企业改善劳动安全条件。加强对工会劳动保护监督检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其能力,发挥其作用;在职工中普及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知识,提升广大职工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控意识和能力。3、进一步加大劳动监察力度。对于劳动合同的管理,各级劳动部门要不断加强重视。规范好劳动关系的建立、终止和解除行为。督促各企业和其女职工签订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要明确规定女职工的各项劳动权益。与此同时,要加大执法监察力度,认真开展各项巡查、监督、举报和劳动年检等有关劳动保护的工作。若发现用人单位存在违反劳动法律法规和侵害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立即查处和纠正。对于强迫女职工超时超强度劳动、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对女职工不实行“四期”特殊保护等行为要列为重点查处对象。

面对充满希望的新世纪,面对入世后的新挑战,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女职工劳动保护工作,把它作为一项社会责任来狠抓落实,切实保障妇女的各项权益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在党的十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努力下,不断探索,与时俱进,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女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全面推动企业和社会的健康和谐发展,开创妇女维权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潘锦棠;北京市女职工劳动保护状况调查分析[J];北京社会科学;2005年01期

[2]刘永;身体器官男女有别[J];百科知识;2005年12期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3

从历史来看,对女性提供特殊劳动保护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和惯例,也是国际劳工组织和妇女组织所倡导的,在一些国际公约中,对女性禁忌劳动的范围都作了规定。如联合国《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对妇女的劳动安全健康、产假、孕期等都提出了特殊保护。很多国家也制定法律,保护妇女远离长时间劳动、井下作业或在某一温度下工作。

中国通过制定《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等,对女职工形成了一系列特殊保护制度,规定了女职工通常不能从事的劳动范围,包括矿山井下作业;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一定劳动强度的作业;建筑业脚手架的组装和拆除作业,以及电力、电信行业高处架线作业;某些负重作业。同时规定女职工生理机能变化期的特殊保护,如经期、已婚待孕期、孕期、产期和哺乳期的保护。

劳动卫生学一般认为,对女职工提供如此广泛的保护,是基于女职工生理机能及身体特点不同于男性。由于女性身体结构的特点及生理机能与男性不同,特别是女性有月经、妊娠、分娩、哺乳等生理机能的变化过程,在同样作业环境下,职业性有害因素将会对女性身体健康产生特殊的不良影响。比如在重体力劳动下,有可能影响生殖器官的位置和功能;同样强度的劳动条件,男女所受的影响不同。另外,对女职工的特殊保护是女职工孕育子女的需要。孕期接触具有胚胎毒性的物质并达到一定剂量时,容易造成胚胎的死亡或胎儿的畸形。哺乳期妇女接触高剂量的化学物质时,有导致乳儿中毒的危险。

近年来,上述理论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一些批准《妇女井下作业公约》(国际劳工公约C45)而不允许妇女井下作业的国家,已经恢复允许女性在井下工作。

一些国家已放开女性禁忌劳动范围,女性可以从事以前不能从事的工作。比如,美国井下作业也曾经拒绝女人,后来,在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压力下,矿主们向女工开放了井下岗位,这些岗位能使女工们拿到较高的薪水。在美国民间妇女运动的影响下,美国联邦法律作出规定,政府签约人及其人可以不依据各州的“保护性立法”拒绝录用合格的女申请人。这些保护性立法包括禁止妇女从事某种职业、限制工作时间、禁止她们举起一定重量。在这种条件下工作与否由女性自己选择。

南非近年也恢复了允许女性在矿山工作。在一些国家,女性特殊保护也并不像中国那样宽泛。根据德国《母亲保护法》的规定,对女性的特殊保护仅限于女性怀孕及以后一段时间。

中国台湾地区关于女工工作限制的规定也在变化。台湾《劳工安全卫生法》(1974年公布)的原则是,雇主不得使女工从事危险l生或有害性工作。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现在放开了对女性工作的一些限制。比如,1991年台湾规定,鉴于渔业不景气,渔村妇女可以在一定情况下,随其配偶或直系亲属在一定吨位的渔船工作;台湾原规定女性不得从事高架作业,1992年已解禁。

最新的妇女保护理论认为,过度的保护性措施已经成为女性广泛就业的障碍。在有些情况下,如果妇女没有其他可选择的工作,这些保护性规定可能成为女性参与劳动力市场的严重阻碍。更重要的是,它们妨碍了女性获得高薪工作的机会,因此加重了妇女的依赖性而不是增强其独立性和平等性。这种观点在中国也得到了共鸣,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2007年10月开展过一项调查,42.6%的人认为划定女性不宜的岗位可能减少其就业机会,40.4%的人担心这可能使一些性别歧视合法化。

法律把矿山、井下、高空等作业,规定为“女性禁忌从事的劳动”,很显然是考虑到了女性群体和男性群体在生理、体力方面的整体差异,但这里值得思考:其一,这种对妇女禁忌从事的劳动的规定,是否应当考虑到妇女个体差异,比如有的妇女就比有的男性所能承受的劳动强度大。也就是说,能否从事重体力劳动并不取决于性别而是取决于个人能力。对于有能力的妇女来说,一概禁止她们从事这些劳动是否也构成就业歧视?其二,通说认为“女性禁忌从事的劳动”的规定,是法律对妇女的关怀,但从另一角度来说,妇女有谢绝这种“关怀”自愿从事“女性禁忌从事的劳动”的自由吗?

通过立法的方式来明确界定“女性禁忌从事的劳动”,确实面临着一些问题。从历史观点看,女性的发展空间是逐步拓展的,而不是逐步受到限制的。女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必须由女性自己来证明或创造。世界是发展变化的,即使现在被认为是不适合女性的岗位,不一定将来就不适合女性。尽管男女之间确实存在明显不同的生理差别,但随着社会的进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很多工作岗位正在逐渐打破以往那种简单的男女生理差别的界限。一些现在看来只能由男性从事的岗位,今后也会逐渐为女性所能从事。与其立法明确女性禁忌从事的劳动,不如规定任何岗位不得歧视妇女,把是否从事这一岗位的选择权赋予妇女,而不应首先剥夺妇女的选择权。

中国关于女性劳动保护的法律法规很多都是多年前的规定,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劳动条件的改善,过去禁止妇女从事的工作的规定,有一些已经过时。随着立法背景的变化,应该重新审视女性禁忌劳动的范围,并作出相应的调整。

在具体界定过程中,我们需要谨防陷入一种把性别歧视合法化的陷阱。实际上,既然如今很多工作岗位已经很难简单地区分男女了,那么,如果因为立法者知识结构或认识水平等本身的局限性,而进行了一些不甚科学、严谨的界定,那么,随着社会的演变,这不仅难以达到消除性别歧视、保护女性就业的目的,反而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某些岗位的性别歧视合法化。法律更应当做的是如何让这些岗位“适合妇女”或如何帮助妇女适合这些岗位,而不应首先“禁止妇女从事”或给用人单位一个可以排斥妇女就业的理由。这样才会对妇女就业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4

我国特殊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特殊儿童(少年)将来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其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目前由于客观因素与他们自身条件的限制,特教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只有极少数能升学接受高等教育,大部分要到社会就业。当前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与经济市场脱节,师资力量匮乏,教育教学模式落后,毕业生就业困难或学非所用,影响了特殊学生学习职业技术的积极性,也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改革并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势在必行。

特教学校的职业教育是“为国排忧,为民解难,造福学生,服务社会”的功德事业。《残疾人保护法》提出了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应着重发展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因此,特殊教育的根本出路应在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新时期特殊教育要以培养“自食其力,残而有为,适应发展,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职业学生为宗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育残成才。

二、改革课程,重组教材

大力推进精品专业、精品课程和教材建设,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地开展职业技术教育。

1.校本教材的研究,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结合实际调整职业课程设置,开发校本职业课程,把职业教育教材改编成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内容,力求将新知理论和实践的呈现方式寓于生活现象,贴近学生生活经验,使学生发现职业技术就在身边。针对劳技教育培训实力等,加大自编教材的容量。从低年级开始不断调整兴趣小组,渗透劳技教育一些基础技能培训;从中年级上好劳动课,加强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意识教育;高年级重视职业技术课,系统传授职业技术本领,加强劳动观点和职业道德意识教育。

2.大力增设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专业课程。本着“高层次、多渠道、面向社会培养人才”的原则,以市场经济为向导,突出针对性、超前性、提高可行性。特教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既要符合社会和市场的要求,力求超前,又要依托待业特色,发挥效益,还要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条件和优势,勇于创新,要针对特殊学生个体特点并根据学生自身情况开设专业,并由学习自主选择课程,通过学习实际达到一专多会,增强特殊学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扩大特校职业教育的功能。

三、专业培训,优化环境

1.针对现有教师专业机构和特点有计划地对其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学校针对现有教师的专业结构和自身特点,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采用“派出去、请进来”的形式选派一些既热爱特教事业又具有某些专长爱好的教师,有计划地对他们进行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使他们成为既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又有高超的操作技能技艺的“双师型”人才,成为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中坚力量,使学校各专业始终保持不落后,这样才便于学校专业的设置和发展。聘请校外专家技师来校传授技艺,作为兼职教师,也是一种解决专业师资不足的好办法。

2.加大资金投入,搞好教学设备设施,特别是生产实习设备设施建设。没有先进的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设备,不可能有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很难培养出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合格的技能型人才。

四、改革模式,拓宽渠道

在深入分析特教学校职业教育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我们要调整特教学校专业结构,多渠道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探索科学的职业教育模式,培养职业道德高尚,能够适应社会及职业变化的能力,一专多能的实用型专业人才。

1.职业教育必须服务于社会,是社会性教育。“厂校联办”、“厂校挂钩”的职业教育是解决特殊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借助职业学院等高校的品牌优势和资源优势,以高校“分校”的形式联合办学。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密切与企业的关系,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职业教育教学与生产实践、技术推广、社会服务紧密结合。

2.未来特殊教育学校的办学模式将与社会和社区紧密联系。学校的职业教育要尝试进行社会区域性办学,学校要组织学生参与社区性实践活动,(下转26页)(上接41页)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亦有利于扩大学校的影响力。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5

关键词:职业隔离;就业多元化;特殊劳动保护;妇女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7-0143-03

鉴于男女两性不同的身体结构和生理特点以及妇女所承担的生育职能,许多国家都有针对女性的特殊劳动保护政策,如禁止妇女从事有毒有害的危险工作、禁止妇女从事井下作业等等。这些专门针对妇女的劳动保护政策一直被视为妇女运动的重大成就。但是,从另一角度看,对妇女的特殊保护也导致妇女被排斥在许多高薪职业之外,不仅加剧了妇女就业的困难,同时也加大了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在城镇低收入人群中,女性占到59.8%,比男性高19.6个百分点[1]。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男女生理上的差异对两性在生活及择业方面的影响将越来越小。因此,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追求两性就业机会的平等开始成为世界妇女运动的新潮流,这将不可避免地对中国的妇女就业政策带来影响。

一、从特殊保护到机会平等:世界妇女运动的新潮流

对妇女的特殊保护法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工业革命导致大批妇女进入劳动市场,她们被雇佣于技术含量较低并且劳动条件极为艰苦的岗位,在没有卫生设施的工厂里从事冗长的疲惫不堪的工作,经常导致流产、早产、死胎等悲惨后果。

出于人道主义关怀以及对人类劳动力再生产的关切,许多国家先后以立法形式对妇女进行特殊保护,如禁止女性夜班、禁止女性从事高危工作等。进入20世纪后,国际劳工组织逐渐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妇女的国际协定,如《产妇保护》、《妇女夜班》、《平等报酬》、《白铅(油漆)》、《最大负荷》等,对妇女的夜班、禁止从事的职业、允许搬动的最大负荷、产假、育儿假等分别作了具体规定。

但是,随着科技水平的迅速发展和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人的劳动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对妇女的特殊保护立法是否仍有必要,在许多国家引起了争议。

主张特殊保护的观点认为,两性之间与生俱来的生理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妇女由于具有特殊的生理和身体特点以及作为母亲的特殊责任,除了有宪法明确规定的男女平等外,还需要给予妇女特殊的权利及特别的待遇,才能使她们享有切实而有效的平等。对妇女的特殊保护立法主要是着眼于帮助妇女履行其作为母亲的职责。

对特殊保护立法持有异议的观点认为,对妇女的特殊保护导致就业不是根据男女个人能力的大小而是按照性别的差异区别对待,这违背了男女平等的原则,并导致男女职业隔离制度化。妇女被长期摒弃于一些高薪职业之外,导致经济收入下降。对妇女的保护性立法的实质是以保护为名维护男性的就业优先权。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追求两性平等的就业机会和待遇成为世界妇女劳工运动的新潮流。倡导者认为,对妇女就业的所有法律上的约束应该废除,应该按照一个人的意愿和能力而不是性别决定他(或她)的工作机会和待遇。只有实现妇女就业的多样化,才能真正实现两性就业的机会平等。近年来,一些批准《妇女井下作业公约》(第45号公约)的国家,如澳大利亚、奥地利、加拿大、智利、捷克共和国、爱沙尼亚等国家已经声明退出。

国际劳工组织于1948年制定了《夜间工作公约》,禁止妇女从事夜班劳动,意在保护妇女,但是因其剥夺了妇女上夜班的选择权,所以引起了妇女组织的强烈抗议,缔约国也纷纷退出。最终国际劳工组织于1990年修订了该公约,改为禁止孕妇从事夜班劳动,并规定今后的特殊劳动保护不仅仅以女工为对象,也要以男工为目标。第三次世界妇女大会通过并由第四十届联合国大会核准的《提高妇女地位的内罗毕前瞻性战略》敦促各国政府“鼓励妇女参与各行各业的工作,特别是过去被认为是男人的领域的工作,以冲破职业障碍和”[2],要在与男子平等的基础上将妇女纳入所有的经济活动中。

二、打破职业隔离,推动妇女就业多样化

为了打破男女两性之间的职业隔离,推动妇女就业多样化,世界各国采取的措施主要是从立法和行政措施两个方面入手。

(一)立法活动

美国是第一个提出反歧视法案的国家,1964年通过了《公民权力法案》,禁止在雇佣问题上的任何歧视行为,其中包括性别上的歧视,并建立了就业平等委员会实施有关规定。美国的妇女协作署设有负责妇女就业和培训的专门机构。当一种行业的妇女就业率低于25%时,当局会采取有力措施,确保相当数量的妇女得到适当的培训以恢复平衡。1965年纽约市成立女子消防队,消防领域从此向女性敞开大门。到1979年,女兵占到美军总数的5.5%,工作范围也突破了过去只能从事文书、通讯、护理的传统领域。美国井下作业曾经拒绝女人,后来在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的压力下,矿主们向女工开放了井下岗位,这些岗位能使女工们拿到较高的薪水。在美国民间妇女运动的影响下,美国联邦法律作出规定,政府签约人及其人可以不依据各州的“保护性立法”拒绝录用合格的女性申请人。这些保护性立法包括禁止妇女从事某种职业、限制工作时间、禁止她们举起一定重量的物品[3]。

1976年瑞典通过法案,废除基于性别的职业划分,保证妇女在培训和提升方面享有平等权利。要求雇主必须保证在两种性别申请者中选择候选人。政府还对那些能够打破传统性别偏见的雇主实行“补助津贴制”,在招工中妇女比例至少达到40%的雇主能够得到政府的资助。1979年1月1日起,挪威政府在两个州实行雇主津贴制,对那些在招工中没有性别歧视的雇主给予6个月的补助津贴。

1983年法国通过了男女职业平等法,规定除某些特殊职业外,其他任何行业都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招雇妇女。根据德国《母亲保护法》的规定,对女性的特殊保护仅限于女性怀孕及以后一段时间。

(二)职业开发项目

要推动更多妇女能够进入非传统行业,除了消除法律上的障碍以外,还需要为她们提供必要的职业技能的培训。妇女职业开发项目的核心是职业教育和在职培训,其目的是促进男女在职业选择和职业开发上的平等。职业培训的形式多样,针对寻职和转岗妇女开展的见习培训是一种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通过实地培训和课堂教育相结合,对寻职者传授劳动技能。受训期间,受训者不缴纳培训费用,还获取一定数量的劳动报酬,比较适合于一些职业技能较差、生活贫困的妇女。如1973年,瑞典政府在克里斯蒂安什坦特首先实行一项计划,就业机构为妇女举办知识讲座,然后对他们进行4~6周的培训,一个星期讲授理论,剩下的几周在厂家实习。课程结束后,妇女一般都能在企业里找到一份已经受过培训的工作。在法国,许多妇女经过为期3周的预先培训课程和指导课程,成为汽车司机、电工、木工、汽车修理工等等。

美国的促进妇女就业项目包括提供就业服务、培训和教育服务。对处于贫困状态的妇女,设立一些专门的援助机构和援助项目,对贫困求职女性进行技术培训、在职培训和各项生活服务等。1982年,美国颁布了“工作培训合作法案”,实施一些专门为促进贫困人群就业的项目,核心是促进年少的单身父母、受排挤的家庭妇女就业。美国蓝领技术工人中的女性比例在不断增加。建筑行业的女工人数在1979年约占3.1%,到1981年就增加到6.9%。

丹麦平等委员会要求就业法律顾问同就业机构合作,消除在男女间平等分配就业位置时产生的一切纠纷。这些负责就业问题的法律顾问要经过专门培训,以坚定他们对平等的就业机会所持有的信念。芬兰劳工部要求对就业机构的工作人员的平等信用进行严格考核,并经常进行教育以消除他们在性别方面的任何偏见。

为了鼓励和推动更多的女性进入“非传统职业部门”,有必要鼓励更多的女性在接受高等教育时,能够进入科学、技术和管理科目。瑞典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女生选择由所谓男生占优势学科时,给予特别照顾。挪威对女性选择非传统学科给予特别奖学金。美国一些大学推出“科学妇女计划”,帮助女生选择自然科学课程。该计划为女生提供了见习研究的机会,其见习研究课目包括物理、数学、工程等。

三、对中国妇女就业政策的启示

中国属于主张对女职工实行特殊保护的国家之一。中国《劳动法》、《矿山安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和《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等均禁止所有女职工从事矿山井下等高强度体力劳动和高风险系数的工种。国务院《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在2004年修正时,将违反上述规定罚款的上限从3000元升到5000元。其依据是女性在生理特点上与男子有很大的差别,如月经、怀孕、哺乳等生理现象。给予妇女的特殊保护不仅是为了女工自身的安全与健康,也是为了下一代的安全与健康。

这些规定反映了立法者是从传统的不平等的社会性别规范的视角出发,把一些想当然的假设强加给所有的女性。“这种假设推定所有的男性都适合从事所有的行业,包括个子矮小的弱小男性,所有的女性都不适合从事某些行业,包括个子高大的强壮女性。”[4]

这些保护女性的规定,在计划经济时代可以起到保护女性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传统的人工采掘大部分已被机器代替使劳动强度降低。在此情况下,将部分相对高薪的岗位列为女性的,其客观效果是减少了女性的就业机会,剥夺了部分适合女性的就业选择权。可见,在劳动力市场上对妇女过度保护而不是提供平等的机会,不仅剥夺了妇女自主选择职业的权利,更是给了用人单位拒绝雇佣女工的借口,从而加剧了就业市场上业已存在的性别歧视问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42.6%的人认为划定女性不宜的岗位可导致女性就业机会的减少,40.4%的人担心这将使性别歧视合法化[5]。

虽然早在1992年中国就颁布了《妇女权益保障法》,并在保障妇女合法权益、消除对女性的歧视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两性在就业机会和工资方面的差距还是比较明显的。根据以上分析,为了推动妇女就业多元化,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是加强和完善法律机制。根据世界立法趋势和现实需求,中国立法应当针对女性群体的个体差异分类规范,将保护性立法改为授权性立法。确立女性的权利主体地位,赋予无需特殊保护的女性进入男性垄断的高薪职业的选择权。有学者建议为了保护女职工的生殖健康和平等就业权,应将《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中的有关规定改为“用人单位不得安排经期、已婚待孕期、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危害的作业”。对于无生育任务的女职工,立法的着重点应当放在劳动安全卫生防护、体能检测和禁止胁迫从事繁重、有害健康工种等方面。同时,也兼顾男性对职业禁忌规定的需求[6]。

其次是要创造条件让妇女接受良好的教育及技能培训,加大在正规教育和职工培训方面的性别公平措施。就业机会和工资待遇的不平等往往与劳动者所受教育程度的不同有关。许多妇女之所以被隔离于一些高薪职业之外,除了相关法规的限制外,还在于她们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偏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显示,目前处于初中、中专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女职工仍是女工队伍的主体,无技术等级女工人的比例高于男性工人14.6个百分点[1]。

所以要打破两性间的职业隔离,推动妇女就业多样化,就要努力缩小性别之间的受教育水平差距。由国家和社会提供一些财力物力的支持,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进行补贴,为女性受教育提供更多的机会,为在职女工提供多样化的终身教育机会和资源,鼓励女职工不断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利用公共资源对女性教育实行补贴,目的在于降低女性受教育的成本,使得家庭乐于为女孩进行必要的人力资本投资。

推动妇女就业多元化,还要加大女性高科技、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鼓励更多女性进入高等教育、信息技术、航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就业。传统的社会性别观念仍为女性的就业和发展设置了种种有形的和无形的障碍。女性在接受教育和进行职业选择的过程中,往往被认为更适合从事文秘、教育、卫生和一些低端服务性行业的工作,而不适于从事科学领域尤其是一些尖端科技的研究。这些偏见导致在高科技领域接受教育和从事研究工作的女性比例很少,大多数职业女性都集中于一些低技术含量的服务型或劳动密集型行业中。这些低技能的就业不仅导致妇女的收入较低,所享受的社会保障水平也很低。要提高妇女就业的层次,首先就要鼓励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勇敢挑战自己,发展自己的潜力,提高自己的成就期待;社会和家庭也要弱化性别因素对女学生专业选择的影响,鼓励更多女性参与高科技领域的学习和研究。其次要完善探索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女性科技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更多的女性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

经济平等是男女平等的基础,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妇女运动最显著的成就就是政府鼓励广大妇女走出家门,积极投入到社会生产劳动中去,实现经济独立。消除职业隔离,推动妇女就业多元化,将进一步推动妇女解放事业的发展和男女平等的实现。

参考文献:

[1]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课题组.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主要数据报告[J].妇女研究论丛,2011,(6).

[2][美]爱德华・劳森.人权百科全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1082.

[3]马忆南.“女性禁忌从事的劳动”再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09,(2).

[4]陈敏.从社会性别的视角看中国立法中的性别不平等[J].法学杂志,2004,(3).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6

关键词: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服务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指的物质生产部门—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和生产生活资料的部门,在当代社会总劳动中所占的比重日益下降。与之相反,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众多非物质生产部门,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已成为带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服务业和服务劳动的发展程度也是经济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这无疑给经济理论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服务业的劳动是不是生产劳动、创不创造价值?目前国内学术界大致有两种认识倾向:一种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一般规定为基础,坚持直接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因而服务业的劳动不是生产劳动,也不创造价值。另一种是把服务劳动的内涵加以扩大,并以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是能为资本带来利润的劳动的定义为尺度,认为服务业的劳动能带来利润,因而是生产劳动并创造价值。这两种观点的持有者一直争论不休,其主要在于误解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中服务劳动理论的相关原理和结论。为此,深人探析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中的服务价值思想,将有助于这一问题的理清,并对促进我国服务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

    一、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

    马克思对生产劳动有“生产劳动一般”和“生产劳动特殊”两个定义。“生产劳动一般”指的是人们在自然形态下从事的生产产品的劳动;“生产劳动特殊”指的是人们在某一特定社会形态下从事的反映该社会特性的、生产产品的劳动。在“生产劳动特殊”的意义上,马克思认为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判定服务劳动是非生产劳动,“不是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不是从劳动产品的性质,不是从劳动作为具体劳动所固有的特性)得出来的,而是从一定的社会形式,从这个劳动借以实现的生产关系得出来的”。马克思判定服务是非生产劳动的条件是这些劳动“不同资本交换,而直接同收人即工资或利润交换”,如果服务经营的方式改变了,服务“作为活的要素来代替可变资本价值合并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去”,服务劳动直接生产资本,那么,服务劳动就是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生产劳动特殊。他明确指出:“一个自行卖唱的歌女是非生产劳动者。但是,同一个歌女,被剧院老板雇用,老板为了赚钱而让她去歌唱,她就是生产劳动者,因为她生产资本。”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中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进行的的服务劳动,就是这样一种生产劳动。在马克思看来,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考察,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服务劳动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关键的问题在于它是否从属于决定当时社会性质的生产方式。

    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服务劳动是否属于生产劳动一般则要进行具体分析。马克思将服务分为两种,一种是可以物化的服务劳动,“把自己的劳动固定在某种物上,并且确实使这些物的价值提高了。”这些服务劳动都是生产商品,即创造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劳动。马克思以运输服务为例对生产性服务进行了分析,认为生产性服务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延伸,因此它是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这点大多数人都同意。另一种马克思称之为纯粹的服务,这种服务“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这种服务劳动所提供的消费品是一种无形产品。“服务本身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马克思将官吏、艺术家、牧师、律师、教师等归人“纯粹的服务”。这些人的服务可分为三类。第一类:艺术家如演员、音乐家等,他们的表演服务有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对文化生活的需求)和交换价值(通过服务取得报酬获取生存资料)。如果这些演出被录制成片,他们的劳动就物化了,若不被物化,他们的劳动一经提供随即消失。第二类:教师和医生。马克思指出:“有一些服务是训练,保持劳动能力,使劳动能力改变形态等等,总之,是使劳动能力具有专门性,或者仅仅使劳动能力保持下去的,例如学校教师、医生的服务……这些服务应加人劳动能力的生产费用和再生产费用。”第三类:国家官吏、军人、法官等。马克思说:“他们的劳动有一部分不仅不是生产的,而且实质上是破坏性的,但他们善于依靠出卖自己的‘非物质’商品或把这些商品强加于人,而占有很大部分的‘物质’财富。对于上述三类纯粹的服务,马克思都肯定他们的服务是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马克思对纯粹服务的分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纯粹服务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可以是生产劳动也可以是非生产劳动,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则不是生产劳动,理由是这种劳动不具备马克思所说的物质规定性;也有人认为纯粹服务无论在“生产劳动特殊”的论域内还是在“生产劳动一般”的论域内都是生产劳动,理由是马克思认为“以产品或某种使用价值为结果的一切劳动、一般地以某种成果为结果的一切劳动”都是生产劳动。我们认为物质规定性只是在物质生产领域中成为生产劳动的前提条件,而生产劳动不只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中,它还存在于非物质的生产领域如服务生产领域中。

   二、服务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四卷即《剩余价值理论》中对服务进行了原则性的分析和阐述,认为服务具有使用价值。他在分析非物质生产领域时,多次提到服务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他认为,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这种需要的性质如何.例如是由胃产生还是由幻想产生,是与问题无关的”。不管是物质产品还是服务产品,都是以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物质或非物质的需要,都具有使用价值。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就其形态而言包括两类,一类是“物化、固定在某个物中”的“实物形式”的使用价值;一类是“随着劳动能力本身活动的停止而消失”、“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的“运动形式”的使用价值,后者就是服务的使用价值。马克思说“服务这个名词,一般地说,不过是指这种劳动所提供的特殊使用价值,就象其他一切商品也提供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一样;但是,这种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在这里取得了‘服务’这个特殊名称,是因为劳动不是作为物,而是作为活动提供服务的,可是这一点并不使它例如同某种机器(如钟表)有什么区别。可见,马克思认为服务具有使用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和一定范围内服务也具有交换价值,服务具有活动形式的特点。马克思认为服务具有可消费性,“在服务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与“在物品形式上存在的消费品”一道构成社会消费品,服务消费品能够“满足个人某种想象的或实际的需要”,这点与其他商品没有什么不同。马克思分析了服务生产、交换和消费的特点,服务“只是在它们被购买时才被创造出来”,只能以“活动本身的形式”出售,在生产过程结束之后就完全消失了,这说明服务具有生产、交换和消费的。因为服务能满足人们的需要,“工人自己可以购买劳动,就是购买以服务形式提供的商品,他的工资花在这些服务上,同他的工资花在购买其他任何商品上,是没有什么不同的……工人作为买者,即作为同商品对立的货币的代表,同仅仅作为买者出现,即仅仅把货币换成商品的资本家,完全属于同一个范畴。同时马克思也认为“服务只是劳动的特殊使用价值的表现,因为服务不是作为物而有用,而是作为活动而有用。

    马克思认为“服务”也和一般商品一样,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而且具有价值。马克思说:“对于提供这些服务的生产者来说,服务就是商品。服务有一定的使用价值(想象的或现实的)和一定的交换价值。但是对买者来说,这些服务只是使用价值。马克思并且指出:服务产品“不采取实物的形式,不作为物而离开服务者独立存在,不作为价值组成部分加人某一商品。这种产品无论是有形还是无形,都体现了具体服务产品的社会必要劳动耗费,而对这些服务劳动的补偿,就形成了服务商品的价值。这就是说,服务产品的价值不需要凭借物质商品来表现,即其价值不需要加人到商品价值中,成为商品价值的组成部分。服务产品本身就可以利用非实物使用价值作为其价值的载体,体现服务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交换关系。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我们从商品的交换价值来看,说商品是劳动的化身,那仅仅是商品的一个想象的即纯粹社会的存在形式,这种存在形式和商品的物体实在性毫无关系。服务产品既然是社会劳动的化身,它就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成为完整意义上的商品。可知服务产品的存在形式不能作为服务劳动是否创造价值的依据。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7

【论文摘要】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本文主要阐述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并进一步分析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

“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一部分人对体育教师常用的说法,也许当时的体育教师就是这般情形,我们不去考究,冈为80年代以前中国的体育还未兴盛,民生水平并不富裕。可是现在,有人曾想把体育教师上课的课时打八折,也就是说,1节体育课等于其他文化课的0.8节,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一个体育教师等于0.8个其他文化课老师?可见,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还是有不少模糊的认识,就连个别从事教育工作的领导也没把学校体育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还认为体育只是让学生打打球玩玩而已,体育教师从事的只是简单的劳动。有这样的认识,当然不会对体育教师的劳动价值有正确的评价。本文就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引起社会更多人的关注。

一、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

体育教师从事的是学校体育工作,学校体育的地位和作用决定了他们的劳动价值。书中有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中,对培养身心健康和具有现代意识、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又是国民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和终身体育的基础,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的战略重点,它对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每个的成长,或长或短都必然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才离开学校走向社会,参加社会劳动,社会劳动成员体质的强弱关系到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快慢,同时更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强弱盛衰。体育锻炼是影响人们体质强弱的一个最重要、最积极的因素。而学校体育正是在这方面既为未来的社会劳动者打下了一定的体质基础,又使他们掌握了一定的体育锻炼知识和练习方法。历数国内外优秀运动员,无一不是在学校体育这个“初级阶段”的基础上攀登体育高峰的。因此,可以说学校体育是培养优秀运动员后备力量的重要基地,是造就优秀运动员的“摇篮”。学校体育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是国力盛衰的体现,群众体育是民族强弱的标志,而学校体育是二者的基础。显然,体育是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评价一个人的劳动价值不可忽视他所从事的专业的特点和从事的劳动的特殊性,离开这一点,就不能客观正确地评价他的劳动价值。体育教学的特点和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是相对于其他教学而言的,其特点在于其他课程的教学主要是通过思维活动使学生掌握教师所传授的知识技能,而体育教师虽也要传授知识技能,但它主要是通过各种身体练习进行的。学生在反复练习中,通过身体活动和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来掌握体育的知识技能,并在练习中收到增强体质的实效。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就是有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高度结合,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的特点。

体育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体育教师的劳动特点。一般教师是以脑力劳动为主,而体育教师的劳动从表面上看主要是由示范动作、保护帮助、组织训练等体力劳动所构成。但是构成这些表面形式的实质却是潜在颇大的脑力消耗。知识技能的获取、技术战术的掌握、示范保护的完成,对教学中学生各类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复杂情况的分析,综合和处理、对教学手段的选择和运用等,都是分析、判断、记忆、思维、想象等大量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以脑力劳动为基础,以体力劳动为表现形式的一种特殊劳动。这种特殊劳动体现在:

1.体育除作为潜在形态劳动所必须的知识技能的储蓄外,他们还必须不断地为维持和提高这种水平而付新的劳动。诚然,其他教学也有这种需要,但却远不如体育教师表现得这么明显、突出和迫切。因为人的体力退化较知识的老化要快得多,人的运动青春是短暂的。也冈为如此,国家才给予优秀运动员优厚的报酬和奖励,在国际比赛中设立巨额奖金。到一定年龄后,体力下降锻炼停止就会动作呆滞,技术生疏,课前不进行运动技术的备课,课堂上表现不出应有的示教水平。这些都是体育教师劳动的特殊性。

2.由于学生体质、性格、技能的明显差异,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个别辅导、区别对待。这与其他教学相比,体育教师在这方面所花去的劳动量要大得多。另外,体育老师在广阔的露天课堂上,要经受风雨寒暑等恶劣环境的考验,这较拿支粉笔在室内教学不能不说要辛苦得多。

3.对体育教师劳动的评价与其他学科亦有不同之处。如评价体育教师的教学科研成果就不能单从多少来看,更重要的是要有“活”的标准,即学生体育“三基”的掌握,体质的增强,运动人才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因为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提高运动成绩也是学校体育和体育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这点往往被人们所忽视,有的学校在评价体育教师时就出现了不设岗或拿体育教师的劳动与其他教师的劳动作横向比较,用一般教学程序备课、讲课、作业批改、实验等来衡量。认为体育教师既不批改作业又不做实验,很清闲。殊不知,体育教师除完成体育教学外,还要承担课外活动、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等大量工作,而这些工作往往是在其他教师下班后进行的。

4.从体育教师劳动范围的广度和劳动作用的深度来看,在同等条件下,体育教师的劳动比其他教师的劳动有着更大的教学效应。因为从体育教师劳动作用的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吃苦耐劳、机智果断、活泼乐观等优良品质,也将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8

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劳动技术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理念日益得到普遍接受,并且经过若干年来的实践,已经取得了十分可观的成就。然而,为什么实施职业教育,应该实施怎样的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来的市场经济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又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特殊教育学校的职业教育应该培养什么类型的毕业生……,诸如此类,都是我们必须给以明确回答的根本性问题。而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目标问题,则是其中的核心。本文试图通过对普通职业教育目标形成过程的反思,来加深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理解和思考。一、对普通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反思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自从1866年创办第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福建船政学堂,至今经历了百余年曲折坎坷的路程。一百多年的历史发展,让人们看到了我国职业技术教育艰难曲折的经历,也让人们看到了今天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丰硕成果。职业技术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就是在这百余年的动荡变化当中逐渐明确、清晰起来的。考察普通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发展过程,对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形成与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还要有具体的目标作为指导方针。远在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华职业教育社和黄炎培先生曾经先后就职业教育目标问题发表过很有见解的构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其基本精神与我国的教育目的完全一致,也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各级各类合格人才。1978年以来,我国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此举使我国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也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更加具体化和单一化。现在回过头来看,这种单一目标的终结性职业技术教育,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有用人才,他们充当了近20年来经济建设的主力军,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认真反思起来,这种单一目标的终结性职业技术教育自有其成功之处,同时也还存在许多弊端。首先,从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的学生,他们的普通教育基础比较薄弱,因而就业以后普遍表现为后劲不足,难以适应职业结构和技术行业的变动。其次,由于他们没有完整地学习普通高中的一般课程,因此难以考取各种类型的成人高等院校,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深造。再次,职业技术学校因其教育目标的单一性,课程设置必然更加注重职业技术方面,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j世界各国在实施教育改革的进程当中,大都以现代终身教育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理论基础,力图彻底改革目前这种以培养学生具有一种专门技能为目标的单一目标职业技术教育,转而更加注重普通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在确定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时候,改变过去那种仅仅注重经济效果,单纯从经济目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思路,而是更多地注重“人的发展”。《学会生存》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报告书,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编发的。书中指出:“为人们投人工作和实际生活作准备的教育,其目的应较多注意到把青年人培养成能够适应多种多样的职务,不断地发展他的能力,使他能跟得上不断改进的生产方式和工作条件,而较少的注意到训练他专门从事某一项手艺或某一种专业实践”(着重号系笔者所加)。在1974年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8届大会上通过的《关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建议(修订方案)》中指出:“为就业做准备的职业技术教育,应当为卓有成效地、偷快满意地工作打下基础,为此应当:(1)使受教育者获得在某一领域内从事几种工作所需要的广泛知识和基本技能、使之在选择职业时不致受到本人所受教育的限制,甚至在一生中可以从一个活动领域转向另一个活动领域;(2)同时为受教育者从事的第一个工作岗位提供充分的专业上的准备,并提供有效的在职培训;(3)使个人具备在他的职业生涯各阶段都可以继续学习所需要的能力、知识和态度。过早的和过窄的专业化应该避免:(1)原则上应该把巧岁作为开始专业化的最低年龄;(2)在选定某一特定行业分支前,所有学生都必须有这样一个学习阶段,既学习每个大的职业部门都需要的基本能力”(着重号系笔者所加)。由此观之,我国职业技术教育如果仅仅以培养具有“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或技术农民为目标,那么作为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结果,就只能培养出仅仅适应今天生产力水平的人。我们大家都知道的一个事实就是:生产力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它日新月异,不断更新自己的纪录。如果我们今天培养的人才,他们的职业技能过于僵死,不善于变通,适应范围又过于狭窄的话,那么用不了多长时间,这些由我们辛辛苦苦培育出来的人才就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惨遭淘汰。从这个意义上来研究今天的人才培养目标,就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升学与就业只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我们培养的人在升学和就业之后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从长远的观点研究问题,培养人才不仅仅是为了升学和就业。倘若我们没有从长计议来考虑一下学生将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命运,也没有想到过我们这种以单一目标培养学生具有“一技之长”职业技术教育的未来走向,甚至把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确定为只是为了眼下一时的就业,其结果必然是在培养了许多今天的就业者的同时,也造就了大批未来的失业者。现代教育的本质乃是培养现代人,而现代人的实质是未来人。由此观之,我们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自然应当深人的研究未来社会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艺术等多种元素,研究它们的品质特征,研究它们的变化规律,并且以此为据,进而确定今天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2j在今天,这样考虑职业技术教育目标有充足的理由: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成为掌握了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人,成为具有多方面广泛适应能力的人,成为对祖国今天和未来有用的人,成为一生幸福的人。#p#分页标题#e#二、对“特殊学校职业技术教育”的理解现在我们大家都十分清楚的一个事实,就是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目标通常是依照普通学校的教育目标制定的。那么同样的思路,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通常也比照较普通学校来制定的。因此,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或者职业技术教育)在制定教育目标,乃至由教育目标决定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问题上,必然也和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思路一样,实行单一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才也存在同样的弊病。然而更加不幸的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显然在不利的竞争环境当中处于更加不利的地位。他们的残疾使他们的劣势更加明显地暴露出来。三类残疾儿童,尤其是智力残疾儿童,在单一目标的职业技术教育结构下,他们的目标或者远远低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或者明显高于他们自身的能力,最终将无法达成。而视力残疾儿童和听力残疾儿童,虽然在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智力没有受到根本性的伤害,然而视力和听力的残疾使他们失去了与外界沟通的十分重要的两个通道。其结果,由残疾引起的信息通道受阻,必然对这些残疾儿童的智力发展、学习效果乃至就业,都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形成严重的威胁,对其未来的职业成长也形成阴影。研究表明,相比之下,用人单位并不十分在意就业残疾人掌握了何种技术,该项技术达到何种水平,他们更加关注的是残疾人的整体素养,特别是“一技之长”以外的“长处”。〔‘0]这当然并不能够说明,特殊教育学校或者特殊教育职业学校毕业的残疾人已经熟练掌握某种技能,而是用人单位一般把着眼点放在与生产劳动有直接关系的周边能力方面,这些能力是非技术性的,然而更加重要。用人单位对残疾就业者的表现比较满意,同时也提出了不少新的要求〔’“〕。因此我们认为,在特殊教育学校,特别是在弱智学校,过分强调学生掌握“一技之长”的思路必须及时调整,代之以使学生提高从容就业所必需的身体素质、心理素养和职业素养。我们积极提倡生涯教育,主张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以培养学生的一般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普通职业教育,有足够的理论支持和事实依据。重新明确以下几个概念的内涵,对于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在新的历史时代进程当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目的和任务,进而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的教育改革,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改革,将会产生十分积极的影响。一般职业教育。“一般职业教育”亦称“普通职业教育”或“职业和技术教育的人门教育”。指在普通中小学当中,为使学生了解劳动世界,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职业和使学生具有初步的职业素养而进行的职业知识和技能教育。不是为青年人从事某一特定职业实施的,而是普通教育的一部分。除少数具有中级(或者初级)资格的职业技术学校以外,绝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的劳动教育或职业教育应当是这种意义上的“一般职业教育”或者叫作“普通职业教育”,而不是旨在单纯培养学生“一技之长”的狭义的技术教育。职业态度。“职业态度”是指个人对其所从事职业的看法在行为举止方面反映的基本倾向。一般情况下,态度的选择与确立,取决于一个人对职业价值的认识。职业态度是构成职业行为倾向的稳定的心理因素,它们容易受到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影响。主观因素包括心境,个人健康状况;客观因素包括工作条件,人际关系,管理措施。积极的职业态度,能够推动人们去钻研技术,掌握技能,提高职业活动的忍耐力,接受力和适应能力,最终提高工作效率。消极的职业态度,将会使人在上述几个方面表现欠佳,降低工作效率。因此,培养学生正确的、积极的职业态度,无疑应该是特殊教育学校普通职业教育的一项必不可少的根本性任务。现在来考察“职业成长”。职业成长是个人对职业的认识及其准备从被动状态逐渐转人主动状态的过程。职业成长成热的标志是能够独立地作出职业价值的判断,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去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支持性就业模式应当将职业成长作为重要内容之一。“职业适应”。职业适应是指一个人的知识、能力、兴趣和性格特征与其正在从事和将要选择的工作相适合。职业适应既表明个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乃至所受的教育与训练对工作及其环境所产生的种种刺激能够作出协调的反应,同时又表明职业性质,职业条件和职业类型和工作条件与个人需要,价值目标相融合,能够引起个体心理上的满足。以上是从由主观到客观和由客观到主观两方面来阐述的。从业人员对职业的高度适应常常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努力追求的目标。关于职业适应能力是指从事某项职业应具备的个性特征,包括适应工作内容,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它具有明显的个别差异。职业适应能力受个人的思想品德,性格健康,知识技能的影响。“就业技能”。个人寻找工作和获得工作,并且能够在特定工作岗位上继续发展所需要的各种技能。它包括:善于收集信息,分析职业质量,善于推荐自己等。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高等学校和职业技术学校为此还专门开设就业指导课程,社会劳工组织也设立青年就业指导组,通过各种形式的活动提供就业指导服务,以提高毕业学生的就业技能。这种考虑适合职业技术学校,也同样适合特殊学校的职业教育。认真研究上述几个与职业教育有关的基本概念,对我们重新思考,准确把握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目标的问题会有许多直接的帮助。三、对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思考就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目标的问题在近期提出一个现成的答案可能过于急切,因为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关乎至少三类残疾儿童,每类残疾儿童又在致残的程度上各不相同,加之南方与北方的差别,城市与农村的差别,经济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别,六年制与九年制乃至于更高学历的差别。然而,这也并不妨碍我们经过对这个问题的认真研究和冷静思考,逐步形成一个客观务实的总体思路,作为目标最终形成的准备。#p#分页标题#e#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未来发展将面临怎样的前途,将朝着哪一个方向发展,将形成何种模式,类似的问题是我们大家所共同关心并且正在积极探讨的核心。本文就此提出尚不成熟的意见,希望能够对于我们共同关心的主题有所帮助。(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趋势基于本文此前三节对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分析,以及对特殊教育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现状的估计,我们认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将会向着强化一般职业教育的方向发展。专业课程的设置,专业技能的训练,一技之长的培养,将会日趋淡化,代之以通用型职业技能的养成课程。(二)特殊教育学校一般职业教育的主要内容特殊教育学校一般职业教育的课程内容将包含以下八个主要方面:1、职业认知。职业认知包含职业种类、工作价值、工作意愿等三项内容。2、职业技能。这里指的是从事任意一种职业的基本技能,它包括:(1)平衡与协调;(2)手部灵巧:(3)力量与耐久;(4)感觉辨别能力。3、劳动习惯。(1)要在劳动以前做好准备工作,在劳动结束以后清理劳动现场:(2)选择、使用和存放劳动工具;(3)选择、使用和维护保养交通工具。4、劳动质量。它包括:(l)工作速度;(2)工作品质;(3)工作方法;(4)工作持续性。5、劳动纪律。它包括:(1)守时;(2)守规;(3)接受指示和监督;(4)能够不受监督地独立作业。6、与人相处。它包括:(l)与他人一起工作;(2)和同事的关系;(3)和监督人,的关系。7、劳动安全(自我保护)。这一项不但包括工作环境因素的人身安全,而且包括维护在职业法规范围内的个人利益。8、求职指导。它包括:(l)个人职业兴趣与职业性向;(2)职业选择的一般技能;(3)获得特定的职种。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9

为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激励机制,加快我市特殊工种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国家和省、市有关对外来劳动者进行技能鉴定补贴精神,按照《*市农民工技能培训补贴暂行办法》(深财社[20*]5号)和《关于批复20*年市本级财政就业再就业资金预算的函》有关规定,现就做好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特殊工种技能鉴定补贴发放范围、标准及补贴工种目录

(一)补贴范围

20*年通过我市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特殊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外来劳动者可享受一次性鉴定补贴。

(二)补贴标准

外来劳动者申请鉴定补贴标准为:申请单次鉴定实际缴纳的费用,一年内外来劳动者获取两个以上特殊工种或等级证书的,以缴纳费用高的证书为补贴依据。

(三)补贴工种目录

按照《就业促进法》规定,凡涉及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等鉴定工种为特殊工种。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特殊工种目录前,参照原劳动部20*年3月颁布的《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部颁第6号令),对从事技术技能并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工种范围列为20*年外来劳动者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特殊工种目录。

(四)其他

20*年通过我市职业技能鉴定,并获取电工、制冷设备维修工、汽车维修工、数控车床操作工、美容师、美发师等六个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外来劳动者,参照以上标准发放。

二、鉴定补贴发放程序

(一)依据市劳动保障局职业资格证书数据库的资料,由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处和工考办共同核定外来劳动者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特殊工种目录以及人员名单。

依据职业技能鉴定数据库的资料,由工考办核定承担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鉴定任务鉴定所名单和各鉴定所实际发放特殊工种职业资格证书的数量。

(二)承担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鉴定任务(即向外来劳动者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各鉴定所填报《*市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申领审批表》,向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处申报。

各相关鉴定所应设立专门银行帐号及指定专办人,报市劳动保障部门职业培训处备案。

(三)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处依据以上统计和核定数据,统一将相关的补贴费用划拨各相关鉴定所指定帐户。

(四)符合申请补贴条件的外来劳动者向发放职业资格证书的鉴定所提交职业资格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银行存折原件及复印件等申请补贴的材料,并填写《*市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申请表》。

(五)各相关鉴定所指定专办人负责补贴申请材料收集审查工作。鉴定所查验证书原件并留复印件,查验合格的,当场要求外来劳动者签名并按右手食指指模,专办人对外来劳动者进行数码拍照(正面标准像)。对每周通过查验的人员名单,鉴定所统一制表,由鉴定所负责人签字并加盖公章后,将鉴定补贴交由鉴定所开户银行划入外来劳动者的银行帐号。

外来劳动者送审的《*市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申请表》、职业资格证书、身份证、银行存折复印件等资料,各相关鉴定所应于每月1日、15日上报市劳动保障局职业培训处。

三、有关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鉴定所必须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指定专人,完善措施,切实做好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发放工作。鉴定所负责人为此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专办人为具体责任人,必须严格按照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发放规定和程序,做好各项工作,确保周密、圆满完成任务。各相关鉴定所在外来劳动者特殊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发放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问题,应及时向市劳动保障局反映。各相关鉴定所的工作表现和进展,与明年鉴定任务安排直接挂钩。

劳动力的特殊性篇10

一、用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学习与分析就业问题

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它要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同时还要求我们重视正确意识的作用。

我国现阶段的就业现状是: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劳动力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完全适应,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这种现状在我国是客观存在的,是物质的。这种现状决定我国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党和政府要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这种现状也决定劳动者本身要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即树立自主择业观、竞争就业观、职业平等观、多种方式就业观,靠自己的双手开拓新的生活,展现平凡而伟大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的风采。同时党和政府这种积极的就业政策的实施、劳动者正确劳动观念的树立,一定会缓解我国的就业压力、改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

作为主观意识范畴的国家就业政策与个人的正确的就业观念始终紧扣我国的就业现状,而这些就业政策与观念又对改变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正好体现了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用矛盾的观点学习与分析商品的基本属性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是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着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属性和趋势。它们是矛盾所固有的相反相成的两种基本属性。要求我们必须用一分为二、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将矛盾的斗争性与同一性有机地统一起来。

商品的基本属性是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它们既对立又统一。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统一性表现在:商品是两者的统一体,缺一不可。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如果物品没有使用价值,人们也不会愿意在上面花费人的劳动,就形成不了价值。同样,如果一件物品有使用价值,但它不是人类劳动的结果,它也不能成其为商品。两者的对立性表现在: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类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它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体现是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价值是指人类凝结在商品中无质的差别的人类劳动,它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有,作为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生产者为实现商品的价值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商品的消费者要想得到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商品的价值。

三、用联系的观点学习与分析有关经济全球化的问题

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联系是客观的,它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联系着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质。

经济全球化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各国之间的这种关系,体现了事物之间的联系。一个国家不可能不与其他国家毫无联系而孤立存在,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过去的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相互往来和各方面的相互依赖所取代了。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我们要坚持参与经济全球化。

四、用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学习与分析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