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演讲的技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5:14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1

【关键词】英语;公共演讲;传递信息;技巧沟通

公共演讲出现超过三千年了,人们使用公共演讲交流政治和社会问题。公共演讲最初出现在古希腊,但是演讲一些技巧是复制和修改罗马人的。作为公开演讲的一项重要技巧,演讲术在希腊和罗马而偶尔被人研究。希腊演说家多数自说其话而非作为代表。出色的公开演讲能力能帮助公民在法庭、政治活动或社交生活方面取得成功。也就是说,他们可以利用公开演讲来为自己辩护。后来,拉丁式演讲于20世纪初面世,它着重于各种人文学科的综合教育,还有对智慧和幽默、对唤起听众的情绪以及对旁枝末节的利用。现代公开演讲从他们中逐渐发展出来。现在,公开演讲用途广泛。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公开演讲的开发和研究予以重视。

在公众演讲中,演讲者的语音语调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要熟练的使用和控制的自己的声音、音调、停顿、节奏,和各种语音修辞格,如头韵、谐音、谐调和押韵的使用。实际上公开演讲没有一个规定的速度。一般来说,在演讲者为主题预热或表达快乐、恐惧、愤怒或惊讶等情绪时,语速会加快。而讨论一个想法或表达悲伤或厌恶的感觉时,语速会变慢。有时演讲者可以通过语速变慢来帮助观众了解自己的想法。

材料的准备是公共演讲的前提。

首先,你必须知道你想说什么,然后搜集其各个方面的材料并且有秩序的放在一起。一个好的演讲资料可以让你的听众很快被你的演讲所吸引。有一个好的材料也可以帮助你成为一个有信心的演讲者。

在准备材料时,我们应该注重单词的使用。在词汇方面有四个特点:

首先,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的公共演讲和我们的日常对话或广告众的选词是不一样的,公共演讲选词时会经常选用长词(单词超过六个字母)。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尤其在教学中,我们通常用一些很容易被理解的词汇,因为使用它们方便我们互相交流和表达自己,我们只需使用那些容易被理解的词汇就可以了。而公共演讲中,演讲者不仅要使自己被理解,还要选择了正式的词汇。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应该尽可能选用名词来替换动词。这是因为名词短语要比动词短语更正式,而我们做英语公共演讲的大多数场合也是正式的。

第二,我们在演讲时应避免非正式的单词和词组,如俚语、行话等。俚语是指非正式的口语句子,它是用在非正式的场合的一种非正式的语言。使用它会让听众觉得你是非常不礼貌的,表明你是一个粗鲁的人,没有人想听这样一个人的演讲。这种语言也表明演讲者不拘礼节,这是不适合用在正式场合的。在日常的英语学习,很多学生想收集一些英语俚语和谚语来丰富自己的词汇和知识,但请注意不要在正式场合使用它们。

第三,至于代词而言,我们频繁使用的代词是第一人称代词:我,我的,我们,我们的和第二人称代词:你,你的,你们,你们的,而很少用第三人称代词:他(她,它),他(她,它)的,他(她,它)们,他(她,它)们的。这是因为当演讲者谈到自己的观点时,会通常用第一人称代词的复数形式,尤其是我们(we,us)。使用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二人称代词就像演讲者在与观众直接对话,观众会很容易被吸引,他们会很享受演讲者的演讲。当演讲者提出自己的观点时,使用复数形式,我们,会更容易被接受,这可以显示出演讲者站在与观众相同的角度和立场,观众会觉得他们直接很亲密,所以很容易赢得观众的支持。当你在公共演讲中谈论无足轻重的事情或一些规矩时,听众可能会觉得你的演讲很厌烦而不去重视,但是如果我们借谈论一些发生在我们或观众身边的人,事来表达就会使演讲生动有趣,每个人也都可以从那里学到很多东西。没人想听说教,我们要让观众感到舒适和有趣,而且最好指出听众和我们之间的直接关系,让观众更熟悉我们才更容易接受我们的演讲。观众的反应是一场成功的公共演讲的关键。一个好的演讲者总是知道他的听众对什么感兴趣,什么材料适合他们,要让演讲者和观众都成为演讲的一部分。一个精彩的演讲就像一座沟通演讲者与观众的桥梁。

公众演讲是人们相互交流、传递信息和分享自己的想法给别人的一个重要的工具。它是一个很好表达自己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公共演讲可以显示出说话者与他人交流及应对压力和危机的责任和能力。由此可见,英语演讲是我们生活的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2

其实,要做一场精彩演讲,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困难,世界著名企管培训卡内基训练大中华区负责人、沟通大师黑幼龙在他出版的新书《聪明拥有说服力》中,为我们介绍了成功演讲的特殊技巧。

技巧一:平时就做准备随身要携带纸笔,把你看到、听到任何有趣的事记录下来,平时搜集的这些题材,上台时都有可能派上用场。

1985年,黑幼龙参加大儿子黑立言在大学里的一个颁奖典礼,副校长在台上对底下的学生说:“你们今天能够得奖,证明你们的记忆力比别人好,不过也仅限于考试前那一段时间的记忆力。如果,我们现在要你们重考一次,有勇气重考一次的人请举手。”

结果,底下没有一个人举手。这时候他又说:“分数再高,只是一时的成绩,还不如把沟通这门课学好,对于你的人生会产生更高的价值。”

黑幼龙听罢,马上把这段话记下来。后来有机会到学校演讲,常常会应用这段素材,因为跟考试、分数有关,学生听起来,比较有亲切感,也容易产生共鸣。

其实,很多演讲高手都有类似的习惯。有一次,全球华人竞争力基金会董事长石滋宜在等飞机的空档看杂志,一般人看杂志,可能就是翻过去了,看到重点,就在贴纸上记一下,黏在书页上。我们平时看书或杂志时,遇到精彩的内容,也许就折一下,可是事后很容易就忘记了,而石滋宜博士这样的阅读方式,找起数据来,就方便多了。

技巧二:不要写演讲稿因为求好心切,很多人为了要让演讲获得满堂彩,除了事先准备很多资料,还一字一句地写下演讲稿。但是,这样就能让演讲变得更精彩吗?黑幼龙的答案是,这样反而会弄巧成拙。

让我们回想一下,什么样的演讲,听起来最枯燥无味?很多官员面对公众讲话时,难以产生让人想一直听下去的魅力,那就是因为他们只是在念事先写好的讲话稿。

写下的文字,和我们在口头上所说的话,不太一样。比方说,我们写稿子时会出现“之”这个字眼,但是平常人在说话时,很少会出现“之”。还有,我们提到价钱时,书面的稿子会出现“三元”,口头上的表达却应该是“三块钱”。如果你只是在念稿子,就不像在“说话”,也就是说,你并没有在“沟通”,就更别提说服力了。

一个在演讲中念稿的人,即使他说得再字正腔圆,因为不夹带情绪,也就难以令人感动。所以建议最好不要写演讲稿。可是,这并不代表,你不该事先组织演讲的内容,你再根据大纲进行发挥。这样,你说的话听起来才会更有“滋味”。

技巧三:运用说故事技巧

在某一次的卡内基训练班上,卡内基先生给了学员一个题目,就是谈“成功之道”。一开绐,学员们谈起“勤奋”、“坚持”、“进取心”,都是滔滔不绝的长篇大论。卡内基给学员们一个建议,要他们找出身边的两个朋友,一个成功了,一个没有成功,用他们的故事来谈“成功之道”。

在一位学员接受了建议,轮到他上台时,就讲了两个大学同学的故事:我的这两个同学,一位个性保守、谨慎,对金钱十分计较,志向倒也不小,他在毕业时曾经强调,绝对不从最低的阶层做起。结果,一直等着好运从天而降的他,经过了25年,还待在当初最被人看不起的低职位上。

另一位同学则是天生的交际家,人人都喜欢他。虽然他野心不小,却还是从最基层的职位开始做起,只是随时注意是否有更好的机会。他后来到纽约和别人合组公司,开始做承包生意,接下一家电话公司的案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果然赚了一大笔钱。

不用多解释,一般人都可以从故事中了解,什么是“成功之道”。更重要的是,用这样的方式来诠解主题,更容易吸引听众的兴趣。这就是“描述”的魔力。

同样一件事,有些人就说得平淡无奇,但是有些人就是能够讲得生动活泼,让你听得津津有味。重点在于,你懂不懂运用描述,来丰富你所想要表达的重点。美国知名女主持人欧普拉就说过,描述,是用语言画一幅画,然后你把这幅画,送到听众的心头上,让他看到的也是一个画面。

技巧四:建立自己的风格

许多国外的政治人物都有一套他们自己的演说风格,比方说,前一阵子过世的前美国总统里根,他曾经做过广播的主持人,也当过演员,因此在他的演说中,很能够掌握到一种戏剧的效果,看过他在电视上演讲,或听过他的演讲录音带的人,都会由衷地感到:那真是一种享受。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3

摘要本文以美国电视媒体直播奥巴马胜选演讲为例,分析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如何将电视媒介特性与传播技巧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政治传播的目的。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将个人风格与电视特性对接,在演讲中运用隐喻制造煽情效果,在模糊化双重言说与画面视觉冲击作用下塑造想象中的共同体,并将观众需要和电视符码化结合以获得最大限度的支持。而电视直播过程是在美国总统候选人与电视媒体的合谋之下完成的,因为电视媒体会对符合自己认知结构美国总统候选人的传播具有偏向性,它塑造了一个梦幻般完美的、理想型的美国总统候选人的形象。

关键词宣传隐喻双重言说修辞

一、美国总统大选与电视媒介

美国历来重视媒介的政治传播功能,其中无论是美国总统大选候选人还是已就职的美国总统,都善于利用媒介来进行政治宣传、引导公众舆论。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时期就善用广播媒体,他在就职后第八天就接受美国广播公司、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和共同广播公司的录音采访,由于采访地点设在总统府楼下外宾接待室的壁炉前,因此就被称为炉边谈话。罗斯福频繁出现在广播媒体畅谈国事,联系百姓,他将自己的声音传播至整个美国,让美国人民感受到他的权威仍然存在,在此期间他还搜罗了大量新闻记者为己所用。罗斯福之后历代美国总统越来越重视媒体的作用,在美国总统大选时候选人就把媒介当作自己需要征服的首要对象。

2008年美国总统大选之时,正值美国金融海啸爆发,次贷危机使整个美国的经济陷入恐慌与低潮。这和当年罗斯福利用广播媒体开展炉边谈话,巩固自己及政府形象和地位的时代背景非常相似,只不过随着媒介技术的进步,电视逐步取代广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亲密接触的媒介。如何在这种低靡、日渐衰退的经济形势下,将美国人民沮丧而消沉的情绪转而到关心美国政治选举、支持候选人本人,并重新燃起对美国政府以及将来生活和工作的信心,成为美国总统候选人需要攻克的关键问题。而电视作为最广泛、最深入人心的媒体,承载着这种功能。奥巴马在经历几个月的选举之后,终于走向了胜选演讲的讲台。2008年11月4日,奥巴马在自己的家乡芝加哥发表了胜选感言,美国CBS电视台直播奥巴马胜选演讲的全过程,当奥巴马站在讲台上向全美国、全世界挥手并致胜选宣言时,就算当时没有在现场的选民,透过电视也完全相信他就是美国新时代的“救世主”,是能帮助人们从经济低靡的沼泽地中拯救重生的“超级英雄”,这都得益于奥巴马的胜选演讲的传播技巧和电视传播特性的完美结合。在电视时代,奥巴马美国总统大选的胜选演讲通过电视媒体传达给更多选民,而掌握了符合媒介特性的传播技巧,将帮助美国总统候选人积聚人气,提升支持率。

二、电视时代美国总统大选演讲的传播技巧

1.个人风格+电视媒体:一场成功的政治表演秀

美国总统大选演讲,从狭义讲可以称为政治宣传的一种,因为其目的是通过政治说服,其政治观点能获得选民的支持,从而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拉斯韦尔在《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书中曾经指出:“平民的思想是经过新闻报道,而不是军事训练,才被统一起来的。宣传正是帮助和支持这一过程的方法。”他认为宣传是通过控制社会暗示来控制公众舆论的。而电视媒介上的演讲,对于演绎宣传来说是最好不过的“伪装”了。究其原因有二:其一、从媒介角度来看,电视媒介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人们每天会花大量时间通过电视媒体来接受外界信息,并且对这一传统媒体所传播的内容具有一定的信任度。其二、从演讲来看,演讲如同演员的舞台表演,当演讲者进行朗读或者演讲时,就相当于是开始了表演。演讲者为了演出的成功,会选择各种表演技巧,并寻求艺术手段来使得表演更逼真而感人。当他找到合适自己、合适观众、合适这个舞台的表演艺术模式时,他的表演最终就能获得成功,这不仅意味着,演讲者的个人魅力能获得增值,而且他所说的观点、意见和看法都能引起观众即听众的共鸣,最终达到宣传的效果。

因此,当进行演讲时,必须实现个人风格与电视特性的对接,即找到两者的契合点,才能产生良好的传播效果。麦克卢汉在《媒介即讯息》中曾提到,演讲者必须善于利用传播媒介的特点来实现演讲的效果,其演讲内容和表达方式必须与自己选择或者面对的媒介特性相吻合,不然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美国总统历来是颇受关注的知名人物,其一言一行不仅成为人们评价与议论的话题,甚至还被人们苛刻地定义为是对他支持还是反对的一种标准。比如媒体就曾经批评小布什不善于辩论,说他只是像个播音员一样将智囊团准备的稿子照本宣科的读,说话毫无魅力,抓不住受众的注意力,这在他与克里的竞选辩论中就表露无余。但是显然小布什在这方面的缺陷通过大笔媒介公关费而稍有弥补。而美国总统大选中的演讲作为一个郑重而关键的环节,更需要候选人了解媒介的具体情况,为己所用。而从奥巴马在美国总统大选胜选演讲的电视直播来看,他是深谙电视媒体特性的,他不仅善于在电视中通过自身形象、动作等表现出自己的外在个人魅力,而且掌握的一整套演讲传播技巧来充实自己的这场政治表演秀,从而将自己推上了值得信赖的美国总统的宝座。

2.演讲隐喻+电视煽情:选民挥动想象的翅膀

虽然在政治演讲说中很少有人会对未来的事进行规划或者承诺,但隐喻却能带领人们通过发挥想象来预见未来。里根在选举和总统期间的演讲通过隐喻取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当时美国陷入经济衰退期,里根用“一个庞大的政府在美国人民的四周树起了高高的围墙”作为紧迫现实的隐喻,“高高的围墙”的压力使人们感同身受,这在美国公民脑海中通过想象来回忆现实,刻画了遭受压力窒息而生活着的画面。但后来里根又用“人们有能力克服政府带来的问题,超越那些把他们关起来的高墙”这一隐喻号召美国人民重燃斗志,为经济发展发挥力量。这种隐喻的技巧帮助里根引导美国人民的情绪往他所期望的方向发展,事实上美国经济最终得以恢复,这种信念指引也发挥了作用。

在奥巴马的胜选演讲中,奥巴马使用了演讲隐喻来带动选民的情绪。隐喻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陈述过去的事,使听众记起那些事,以便把未来的事审议得更周到。奥巴马的胜选演讲首先从美国面临的两场战争:一个面临危险的星球和百年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说起,然后满怀激情地表示“21个月前那个寒冬所开始的一切不应该在今天这个秋夜结束”,带领人们进入“我们的时代,让我们的人民重新就业,为我们的后代敞开机会的大门”、“我们的故事与众不同的,我们的命运是共同的,美国领导的新纪元已近在手边”、“让‘美国梦’重新焕发光芒”、“美国的灯塔依然明亮如初”的想象。“我们的时代”、“美国梦”、“美国的灯塔”,这些隐喻使美国人民坚定了“美国正在变革”的信念,也使他们坚信“我们的联邦会日臻完善”。

隐喻通过电视媒体的传播,更能起到煽情作用。电视媒体在直播中,传播的是现场,也是现实,但是通过选择性地利用一些画面,能引起人们对于想象的共鸣。奥巴马胜选演讲中的隐喻,就是在电视媒体的这种操作中获得发挥作用的。电视媒体直播报道重视镜头切换,我们在电视屏幕中看到的,不仅是奥巴马目光坚定的面向美国公民振臂高呼的正面形象的,镜头还时常转向现场的富有代表性的选民,既有潸然泪下的黑人女性,又有深受感染的白人男性,既有年迈普通劳动者,也有年轻知识分子,无不为奥巴马的演讲所感动,而镜头所显现出的这些人物不是偶然的,而是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人物。奥巴马的具有鼓动性的声音语言加上经过精心挑选的普通人的煽情性的表情,电视媒体运用声音和视觉结合的声像技术,将演讲的高潮阶段演绎得让所有观众为之动容。人们随着奥巴马的演讲,回顾了美国的历史,挥动想象的翅膀,憧憬着美好的未来,仿佛身上陡增“理想中永恒的力量:民主,自由,机遇与永不屈服的信念”,跟着奥巴马大声应和:“是的,我们能做到”。

3.模糊化下的双重言说+视觉冲击:塑造想象中的共同体

奥巴马在胜选演讲中也利用了模糊化的双重言说,其中最为突出的一点是,他将“我们”模糊化了。根据统计,在奥巴马的胜选演讲中共出现87次“我们”这个单词,但是事实上他所说的“我们”,包涵着不同意思,有时“我们”确实包括选民(如“但最重要的是,我永远不会忘记这场胜利的真正所有者,胜利属于你们,胜利属于你们。”),但有时“我们”指的仅是他的选举团队(如“我们的竞选活动并非诞生于华盛顿的高门华第之内”),而有时甚至看不清他指的“我们”是否代表的是美国政府(如“我们亟待开发新能源、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因为开发新能源、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美国政府或者大的经济财团来提供,不是普通选民能单枪匹马决定的)。而当奥巴马面对选民、面对摄像机说出“我们”的时候,其目的是想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广泛的选民的支持,因此就可能模糊化“我们”的内涵――特别是模糊了普通公民与美国政府之间的界限。

通过电视媒体的镜头转换,我们可以看见成分复杂的选民大众,有很多非欧洲裔人群,还包括工人或者社会地位低下的人群或者弱势人群,他们是更渴望获得其他人认同,更渴望平等,更渴望被称之为“我们”的人。奥巴马演讲中的这种模糊化下的双重言说,仿佛是给这些人以承诺,让他们相信,将来的美国是所有人的美国,不分种族、不分贵贱的美国,仿佛奥巴马一进白宫,将来的美国政府将代表着更广泛的人们的利益,而他们将改变现状,成为受益者。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电视直播看到,一名黑人女性双眼噙泪得跟着奥巴马反复念叨“yes,wecan(是的,我们能做到)”,这是她对将来的一种渴望,是心愿能够实现的激动之泪。

4.观众需求+媒体符码化:最大限度地争取支持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4

【关键词】公共关系学教学改革技能训练

高校“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紧随时代、注重应用的课程。但是如何向学生讲授,使学生乐于学习、自觉学习,掌握其中的精华,并学以致用,这需要教师花大力气进行探索和尝试。本文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结合课程特点,进行了探索和改革。

一、教学观念的改革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边活动,教师“教”的效果主要依赖于学生“学”的程度。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书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教学观念与模式已经不适应科技和经济发展对高素质人才培养的要求,必须予以打破和抛弃。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成长成才。

高校的《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为了加强学生对公共关系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在课程设计与教学组织中,教师不单纯是知识的传授者,还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引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以“扎实理论,兼顾实用,重在意识”为教学理念,配合素质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创新能力,针对本课的特点,我在教学工作上做了一些改革的尝试,形成了较有特色的教学方法。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从现有的教学内容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第一,教学内容笼统。由于受课时限制,高校的《公共关系学》只能开设公共关系概论。“概论”是一个学科的导论部分,它对进一步学习起引导作用,在整体上明确学科内容和学习方向与方法,具体内容要在分支学科里体现。因此,以概论课方式开设《公共关系学》,对学生而言,仅仅是了解什么是“公共关系学”而已,真正的公共关系理论和技巧并没有掌握。第二,教学内容混杂。“概论”实际上包括“公关原理”、“公关实务”和“公关礼仪”等几个方面,在有限的课时(一般为32学时)中讲授如此多的内容,教师面临着内容一定讲不完的难堪局面,给授课和学习带来一定困难。第三,以理论教学为主,缺乏实践教学环节。“概论”部分的教学,主要局限在学科和分支学科的原理、原则、内容、学科历史、学习方法等理论方面,实践环节严重缺乏,分支学科的实践性无法得以体现,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技巧。针对这些问题,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探索。

1、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在教学中把繁杂的内容归纳为四章,使教学内容整齐、清晰,具体为: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论――主要回答什么是公共关系”;第二章“公共关系组织机构和人员――主要回答谁来做公关”;第三章“公共关系的工作程序――主要回答如何做公关”;第四章“公共关系实物操作技能――主要回答公关做什么”。

2、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在教学中注重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培养实践能力,积极探索符合人才培养特点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讲授教学理论的同时,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技术运用能力。加大各章节的实践力度、技能和技巧的训练。在教学中增加公共关系各类案例教学,课堂讨论,设计调查问卷,制定公关方案等;组织学生上台讲述最感人的沟通故事,组织学生做沟通游戏;模拟谈判,举行记者招待会,举办展览会,开展演讲或辩论比赛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提高了学生的语言交际、说服技巧和动手、动脑的综合能力,更培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从公共关系课程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出:公共关系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特别强的课程。如果按一般的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学生记住教师讲授的内容,能回答所提问题即是收益者。公共关系则不然,学生即使能百分之百地回答出教师讲授的知识,也算不上受益,还可能是高分低能、纸上谈兵的空架子。只有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分析问题、处理突发事件、及时处理协调上下级、内外部关系,才算是真正的受益。这就要求教学方式必须要进行改革,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

1、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方法现已普遍运用到教学当中,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方法:一是在课程内容的讲授中穿插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知识难点和重点的理解;二是在课程内容讲授完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大型的公共关系案例讨论,加深学生对本课程全部知识的认识。案例讨论包括课后小组讨论和课堂上全班讨论两种形式。三是组织学生到周边企业收集公共关系案例,掌握案例分析方法。通过这种案例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加深学生理论知识,而且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了学生应用公共关系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能力,形成了教与学之间的良性互动。从而提高了教学效果。

2、模拟教学。模拟教学就是由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参与公共关系事件,让学生在参与中领悟公共关系的真谛。如组织学生开展模拟新闻会;演讲辩论;商务谈判等。一般采用学生自由混合编组的形式进行对抗竞争,课前准备,课堂演示,任课教师最后进行点评。这种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挑战意识、协作意识和成就意识。这种方法的不足是,学生课下需要作大量的准备。

3、SKip教学法。这是江西广播电视大学熊江鹏老师设计的“SKip教学法”。“SKip教学法”改变了公共关系课程的传统讲述方式,每次课围绕一个主题,把要讲述的内容分解成四个步骤进行。第一步为story(中文意为“故事”)。主要通过几个公关故事案例的讲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对相关问题产生兴趣。第二步为knowledge(中文意为“知识”)。将第一步讲述的故事进行提炼,概括出其中体现出的相关知识点和应当掌握的公关知识。第三步为idea(中文意为“主意、想法”)。由前面两个步骤,总结出一些普遍的、给人以启迪的公关思想和理念。第四步为problem(中文意为“问题”),提出一些实践性较强的公关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回答。在实际教学中,也可以根据需要把以上四个次序进行调整、变动。“SKip教学法”,将相对抽象的概念、原则都揉进生动直观、具体可感的事例中。通过这四个环节的有机组合,使得学生对某一主题有深入、细致的理解,不仅潜移默化地获得一些理论知识,学习到许多间接经验、公关技巧,同时也引发其联想与思考,拓展个人的思维空间。

4、多媒体教学。在《公共关系学》的教学中,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及视频录像。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使用,一方面提高了教学的生动性,丰富了教学内容,加大了信息量,有效将学生的课堂精力集中于听课和思考上;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学生记录和教师板书的工作量,提高了教学效率。总之,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促进了学生的自我学习,在课程教学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测试教学。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加了自我测试的环节,如《公关人员素质自我测试》、《沟通能力的测试》、《人际关系的测试》、《处理危机事件能力的测试》等。通过测试使学生清楚自身能力的现状,找出不足,明确改进和努力的方向。测试教学受到学生的好评。

四、考试形式的改革

采用平时成绩和和期末考试结合的方式。平时成绩。包括:课堂出勤率、课堂参与讨论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平时成绩占总分数30%。期末考试成绩。主要考实践操作技能,这部分是考试改革的重点。期末考试成绩占总分数70%。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5

关键词:演唱方法;生行;旦行;净行;丑行

豫剧的行当早期为四生、四旦、四花脸。四生即是:大红脸(须生)、二红脸(马上红脸)、边生(二补生)、小生;四旦即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闺门旦)、彩旦、老旦:四花脸即是:黑头(净)、大花脸(净)、二花脸(净)、三花脸(丑)。豫剧的生、旦、净、丑各角色行当在演唱技巧上各有特色,用不同的音色和韵味表现了各类角色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

一、生行唱腔

大红脸和二红脸都属于须生,其发声方法大致是以真声为主的“大本嗓”唱法或以假声为主的“二本嗓”唱法。豫西调演员王二顺就是用大本嗓的发声方法发挥了他嗓音洪亮,音域宽广的特点。豫西调的须生在唱法上大多采用大腔大韵,吐字清晰。还有足带有“夹本音”的大本腔,即是以真声为主结合运用假声的发声方法。另外,著名表演艺术家唐喜成独创了以假声为主的二本腔和介于真假声之间的“夹板音”相结合的唱法,中音到高音过渡的不露痕迹,高音挺拔,中音洪亮,很完美。豫东调的红脸演员特别注重甩腔,经常在唱段当中的一句或分句的尾音上急剧下降,带一种“夯”音,俗称“带大锣”,有时一个音一口气能拖很长时间,起到华彩的作用。有“豫东红脸王”之称的演员刘忠河的甩腔仓劲有力、高亢激越。

最早的小生不论是文生还是武生均运用二本嗓的演唱方法,而且均是男性,后来增加了女性,女小生用大本嗓的较多。豫剧的现代戏当中男小生也有用大本嗓演唱的了,只是在唱腔上有了很大的改进。小生扮演的都是青年男性,相貌清秀、英俊,所以在发声上用假声较多,音色尖、细,音区较高,声音柔和。在吐字上讲究字清板稳,行腔刚柔并济。传统豫东调的小生在尾音拖腔的时候常带细微、轻盈的小弯儿作装饰处理,甩腔的时候常带昂扬的虚声作衬音,这是小生与众不同的风格。

二、旦行唱腔

豫剧旦行的青衣、小旦、彩旦、老旦在发声方法上几乎无明显区别,只是在演唱的气质上有所不同。整体上来说旦行的用声方法较为丰富,发声技巧也很讲究。传统的旦行演员从演唱上来讲分四种:一种是用二本嗓,用假声,音色较柔细,仅在高音区演唱。用这种方法的大多是女演员:第二种是大本嗓与二本嗓结合的混合运用发声。即是真声和假声混在一起用,以大本嗓起唱,二本嗓拖音,换声区有明显的痕迹。传统的男旦角演员多用此方法,俗称“阴阳嗓”

,其音色较粗犷;第三种是以大本嗓为主的发声方法,多用真声,一般在中低音区演唱,音色较宽厚;还有一种是带夹本音的大本嗓与二本嗓的混合运用,在传统的旦角演员里面这种方法运用的比较普遍。

在豫剧旦角的现代戏唱腔中很多演员都采用了真假声结合的唱法,依然保持豫剧旦角特有的风格特点的同时,使共鸣腔体的调节更灵活,更有利于塑造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旦角在行腔中大多演员运用的是“胸腹式”呼吸,在气息的运用上也很复杂,常用的有沉气、提气、弹气、托气、推气、偷气等等。“沉气”要求的是气沉丹田,即气和声的对抗作用。在旦角行当中演唱到高音区的时候的时候尤其要用到沉气,以使声音站得稳、有穿透力。在整个唱段当中沉气的状态贯穿始终,只是随着语气、感情,以及高、中、低音区的变化所用的幅度不同。帅旦演员马金风在《穆桂英挂帅》中的一句“打一杆帅字旗飘飘荡荡竖在了空”,起音“打”字就用沉气表现了一个高亢的甩腔,“帅字旗”三个字则有所控制的用一个小腔轻轻带过,以此突出了个“打”字,勾画了一个帅旗挥舞、三军雀跃的火爆场面。“提气”多用在表现急迫、哀求、激动的情绪,一般在唱段当中的一句或一个字用到,不像沉气要贯穿始终。“弹气”和“提气”是不可分的,同时运用,弹气就是在吸气后丹田猛地回收,同时提气,协调一致完成来表现某种情趣的声音效果。这种声音富有弹性和爆发力。“托气”和“推气”是在行腔当中由弱到强或延长节拍、加快速度的时候运用。闺门旦演员阎立品在《秦雪梅》剧中“吊孝”这一大段唱腔中为了渲染悲和愤的情绪就用到了托气和推气。“偷气”也称“抽气”,是在完整的一句当中偷偷换气的技巧,口形不变,在不知不觉中偷换气息。两肋微张,口鼻在瞬间快速吸气,使旋律和感情不间断。除此之外还有送气、补气、揉气、断气、颤气、嗽气等等。花旦演员多用花腔。旦角行当除了有以上多种演唱方法与技巧,各演员也有自己与众不同的个性。如用各种装饰音润腔的方法,尤为常香玉最为突出,在剧目《人欢马叫》中扮演吴大娘的一段唱腔中运用了上滑音、上回音、还有下回音和颤音等来表现人物的情绪。此外“鼻音”润腔也是她的一大特点,在一句唱腔的最后一个字是鼻音字时把韵尾收到鼻腔里,用鼻腔共鸣区,以假声为主的混合声演唱。根据人物性格、情节的需要有的演员还用到“哭腔”、“笑腔”、“咳咳腔”等等许多润腔手法。每个演员在唱腔的处理上也都有不同,旦角的演唱方法可谓千姿百态、不拘一格、百花齐放。

三、净行唱腔

黑头、大花脸、二花脸都属于净行。黑头一般是表现刚正不阿的正面人物的,脸上画着脸谱。从发声方法上来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常用“虎音”——喉头放下并且颤动,以胸腔共鸣为主的“堂音”。大多是在大本嗓的基础上加“虎音”,也有的在二本嗓的基础上加“虎音”,还有一种是带“虎音”的“大夹本音”。在吐字上也很讲究气口和喷口。传统的河南梆子在扮演黑头的唱段中还有用到“讴声”的,即在一个唱段的第一句后翻高八度用假声拖腔。扮演黑头的代表人物是有“黑脸王”之称的李斯忠,由他扮演的包公最为著名。他嗓音醇厚,演唱方法是以大本嗓为主,并且运用了黑头所特有的“嗡呜”之声。在吐字上有偷、闪、顶、叠等技巧,使他在演唱几十句的[垛子板]时像是一气呵成。在发声上多用大本嗓或大夹本音,并加以粗犷的“炸音”和“沙声”,追求声大、气粗、喷吐、火爆的声音效果。

四、丑行唱腔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6

车行至浦东前程路99号。一座具有现代感的红色建筑印入眼帘,中国浦东干部管理学院到了。

记者此行是奔着中浦院一门课程而来,2005年3月学院成立以来,教学实验中心开发的“公共行政和媒体关系”情景模拟课程,一直是该院需求量最大的课程之一。

当你面对电视镜头时,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最合适?当你发表演说时,什么样的手势会让你更有魅力?突发事件新闻会上,你如何回答媒体提问?作为市长,怎样在招商推介会上向外商推销你的城市――

这些媒体沟通技巧,在中浦院都将通过一系列的情景模拟,使得官员们在“真枪实弹”中得到辅导与训练。

“不愿说、不敢说与不会说”

《决策》:实验中心3年来开发的这一课程,培训了近万名官员,教学中您有没有发现官员在媒体沟通技巧方面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王石泉: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说得非常好,他说中国的领导干部面对媒体有三个问题:第一是不愿说;第二是不敢说;第三是不会说。

“不愿说”是我们文化的问题,中国文化讲究低调和内敛,不说或者少说显得深沉,不像西方文化那样开放。但是在资讯时代,官员过于内敛反而不利于传播,不懂得传播就很吃亏,可以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资讯时代受到了威胁。

“不敢说”是因为媒体的杀伤力大,官员怕说错了给单位惹祸,给自己惹祸,而我们恰恰没有允许说错话的宽容氛围,从规避风险来说,官员面对媒体选择沉默也是迫不得已。

“不会说”是最严重的问题。在一些场合我注意到,很多领导干部不懂受众心理,自己作为一个传播者,从不考虑传播效果。领导跟群众讲话和跟干部讲话是同一套话语体系,不懂得对受众进行分类。大众传播和小众传播不一样,你给干部讲话是小众传播,大众传播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大众的心理,抓住公共性,不能讲“三个五、四个八”之类套话,老百姓最关心自己的诉求能不能得到解决,官员通过电视与老百姓沟通,就要谈与百姓生活紧密相关、与生存状态紧密相关的话题,不要讲虚话、套话。一句话,就是传播老百姓关心的问题。

《决策》:不敢说、不愿说、不会说与我们的传媒环境有没有关系?

王石泉:西方官员没有这样的问题,因为传媒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环境,他们一直都是在媒体的“枪林弹雨”中成长的。而中国的官员是在保护伞下,领导干部都是在温室里成长,只有当综合的传播环境开放以后,他们才能得到足够的锻炼,练习多了自然就愿说、敢说、会说了。

“媒体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

它是你的挑战者”

《决策》:从官媒关系来看,很多基层官员还是抱着“防火、防盗、防记者”的心态,官员与媒体之间到底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王石泉:赵启正说过一句很经典的话:媒体既不是敌人,也不是朋友;既不是上级,也不是下级;它是你的挑战者。我觉得这是对官媒关系一个非常精准的描述。

我们的课程叫《公共行政和媒体关系》,这个课程首要的任务是要推进和谐良好的官媒关系,这3年我们做了大量的工作,引导官员要重视和媒体的关系,尊重媒体、尊重记者、开放信息。

《决策》:媒体沟通情境模拟课程是中浦院的“招牌菜”,你们有没有尝试让官员改变对媒体的态度,面对媒体愿意张嘴说话?

王石泉:在大部分官员看来,信息在我手里,我想给媒体就给媒体,这其实是一个很大的误区。我曾经在市长班的课堂上模拟过一个危机传播的情境,让市长们扮演记者,提出刚性任务,要求第一时间拿到新闻。

课上我设计了两个传播环境,一个是封闭的传播环境,官方对媒体封锁新闻,拒绝采访,结果做出来的新闻不是“据说”就是道听途说;但是在另一个开放的传播环境,“市长记者”从正式的新闻会渠道获得信息,做出来的新闻就客观很多。

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能提供权威信息,那么媒体得到的全部都是二手、三手信息,小道消息满天飞。说到底,官员还是不懂得媒介规律,媒体有一个刚性原则,类似突发事件媒体必须报道,而在得不到信息源的情况下,他们就会到处采访事件相关人,最后得到一些二三手的信息,但这也算是新闻。

与其这样,还不如信息公开,反正是捂不住的。公开信息只会对政府有利,封闭消息只能造成谣言满天飞,造成不利影响。我们在课堂上多次模拟过这样的案例,很多领导干部在模拟实验后大有感触,认识到了张口说话的好处,矫正了以往对媒体的抵触情绪。

官员的媒体沟通技巧

需要辅导和训练

《决策》:实验中心的情景模拟教学有哪些方面的内容?

王石泉:模拟突发事件新闻会、模拟参加人大会议分组讨论、模拟电视访谈、模拟外事会见……

东方卫视的新闻评论员骆新和上海电视台《往事》的节目主持人刘凝经常来我们模拟教学现场,他们充当记者,专门给官员们提问题,而且都是些尖锐敏感的问题;同时,他们在模拟教学现场还会根据自己的职业经验,对官员反应做出及时点评。这种互动性很强的教学方式,会让官员们有所收获。

《决策》:很多学员认为新闻会情景模拟教学很有“实战性”,你们是怎么操作的?

王石泉:就拿我们模拟过的一次新闻会来说,是地级市的一家化工厂发生爆炸。学员们坐在模拟演播室,分别扮作省政府新闻办主任、省环保局局长、市长和化工厂厂长组成新闻发言人阵容,摄像机对着他们,官员能在大屏幕上看到自己在镜头前的表现。我们请来东方卫视的记者,他们一会以《纽约时报》记者的视角,一会又以塔斯社记者的视角提出问题,官员们答“记者”问,做出“电视直播”效果。“新闻会”完毕后,我们再对学员的表现进行点评。

《决策》:在情景模拟现场,官员面对镜头肯定会有一些不完善之处,您有没有一些好的建议给他们?

王石泉:我认为给官员讲媒体沟通,不能直接讲方法和技巧。无论是电视演讲还是新闻会现场,官员只有了解受众之后,才能讲方法和技巧。

技巧有共性也有特性。共性是真诚、负责,这能从一个人在镜头前的神态、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上表现出来。所以我觉得首先要确定价值,其后才是技巧。没有价值只有技巧,会是油腔滑调,给人作秀的感觉。

技术层面,在了解受众的情况下,首先是内容的设计,这有几个规律。一是有逻辑的简洁,传播学有30秒定律,电视观众在30秒时间内得不到有价值的信息就换频道了。官员不能只会用内宣语言,“在什么什么领导下”说了一大串还没有进入主题那不行。第二是通俗易懂,大众传播不是小众传播,官员要会说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第三要能抓住观众,要懂得运用一些技术的方法吸引住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如市长们在招商推荐会上,要学会用多媒体展示,通过影像配合语言,推介效果才好。

《决策》:7月份,贵阳电视直播4个县区委书记的公推竞岗,重庆也举行了公务员的电视辩论赛,但是,中国基层官员在镜头前的公众形象还很不完善,表现也很青涩,就您的观察有没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

王石泉:语言很重要,大众传播一定要用普通话,因为全中国人不一定都能听得懂你那个地方的方言,用方言传播效果肯定出问题。举例来说,汶川地震电视直播,地方官员大多讲方言,这个效果不好。

接下来是行为。眼神是肢体语言的灵魂,是最重要的。电视讲演要学会注视受众,目光有主有次,要学会目光兼顾。但是目光一定不要聚焦,要学会泛看,让大家觉得你在用眼神交流。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7

竞聘演讲稿的特征:

1.目标的明确性

一般说来,在竞聘演讲时,竞聘者向评审人员及听众一要讲清自己的应聘条件,突出自己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足以完成应承担的职务和工作;二要回答若在其位,如何谋其政。要在有限的答辩时间内完成上述工作,演讲的总体内容应始终围绕一个目标岗位职务工作进行,做到目标明确,语不离宗,不可开口千言,离题万里。

2.内容的竞争性

竞聘演讲的全过程,其实是候选人之间就未来推行的施政目标、施政构想、施政方案进行比较与选择的过程。竞聘除了基本素质条件之外,实际上更重要的是施政目标与施政措施的竞争。写作时应在此处压倒对方,只有具备了明确、先进的施政目标,且有切实可行的施政措施来保证,才会取得竞争的成功。

3.演讲的技巧性

竞聘演讲是演讲的一种,也存在演讲技巧问题。它除了要求演讲者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外,还应当充分考虑竞争对手、听众的心态、临场状况等多种因素,用据理力争的方式,巧妙地说明他不行,我行,或他行,我更行。当然自我推销要有艺术性,切忌为了竞争而贬低对手,所遵循的原则是唯真唯实,具体可信。

【竞聘演讲稿范文】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非常感谢院领导给我这次竞聘岗位的机会。我感到这次竞岗对我来说很重要,应该说是对我的一次锻炼和激励,我非常珍惜!我参与竞争的岗位是公共卫生,也是我现在的职位。

我今天演讲的内容分为四个部分:一是我的工作简历;二是我任期三年工作的汇报;三是我竞岗的有利条件;四是我的工作设想。

一、本人工作经历

我于20XX年毕业于张掖医专,20XX年10月分配到本院参加工作。三年来,在医院和领导的关怀和培养下,我在思想上政治上业务上逐渐成熟起来。从一名普通的职工,成长为一名懂业务会管理的职能科室负责人。

二、任期三年工作的汇报:

自我在公共卫生科工作以来,医院领导给了我极大的信任和帮助,全体职工给了我大力支持和鼓励。我按照医院对职工基本素质和要求,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尽到了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政治思想方面:

我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没有违反党纪国法行为,在个人品德方面,我为人正直,与人为善,待人诚恳。在工作方面,我总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来认真负责的办好每件事情,不求荣誉,只求进步。并不断的加强学习力度和工作实践,具有踏实奉献的敬业精神,扎实的业务知识,较强的工作能力和良好的人际亲和力以及团结合作意识。近些年来,我深知在知识更新飞速的年代要不断的学习、装备自己,因此,努力在各方面充实自己。

(二)工作业绩方面:

在分管领导的领导下,按照工会各项职能,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1、充分发挥公共卫生科作用。一年来,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公共卫生制度,做到了一月至少一次例会,将医院的各项公共卫生工作都通过大家协商,贯彻实施;积极开展公共卫生服务工作,配合医院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公共卫生的各项制度,增加了工作的透明度,不断推进了医院公共卫生。

2、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公共卫生科的干职工,我牢固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思想,把服务工作做到实处,尽力维护职工的利益,体现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医院的思想,体现医院的关怀,起到凝聚人心,激发工作热情的作用,得到领导和职工的好评和鼓励。

3、发挥公共卫生的长处。以创建学习型医院、争做知识型职工活动为目标,与有关科室协作开展了岗位练兵、技能培训、读书月活动,努力营造学知识、学技术的氛围。针对医院女职工多的特点,在临床各科室及门诊部开展了创建巾帼示范岗的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提高了职工思想文化素质,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广大人民群众健康提供良好的医疗保障。

三、竞岗的有利条件

一是我的敬业精神比较强,工作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这是干好工作的基础。二是我的思想比较解放,接受新事物比较快,爱学习,勤思考,工作中注意发挥主观能动性,超前意识强。这有利于开拓工作新局面。三是我办事稳妥,处世严谨,原则性较强,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这是做好工作的保证。四是我信奉诚实、正派的做人宗旨,能够与人团结共事,具有较强的协调能力。

四、我的工作设想

1.进一步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由包村医生负责收集记录辖区居民健康档案,统一编号、统一归档,一户一档,并在开展预防、医疗、康复、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及时更新。应确保健康档案管理责任到人、制度到位、硬件落实、管理达标,逐步纳入计算机系统管理。

2.要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信息报告管理,提高报告质量。每年及时正确地制定下一年的疫苗需要量计划及时掌握疫苗使用量及耗损量。根据辖区接种对象数量,合理安排接种门诊周期。根据具体情况可设立周、旬或半月接种门诊,并设成人接种日,向成人提供疫苗接种服务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8

[关键词]情歌演唱技巧歌唱情感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4-0086-01

一、课堂教学中《情歌》演唱的铺垫

(一)《情歌》的演唱背景

《情歌》选自歌剧《苍原》,是贯穿全剧的主题歌。它在剧中反复3次唱起,悠悠牧歌,绵绵情意,爱情,亲情,爱国思归之情,充斥着观众的心。《苍原》是根据阎德荣所作的广播剧《奔向太阳升起的地方》而创作的,它讲述的是:在乾隆年间,中原有个少数民族叫做土尔扈特蒙古族部落,这个部落寄居在俄罗斯伏尔加河流域,在沙俄的统治下已经有240多年了,在公元1771年,他们无法忍受沙俄的统治以及无法抗拒天山母亲的呼唤,在首领渥巴锡汗的带领下,全族人民一起举旗东归。可是,一个统治者又怎么能轻易的让被统治者轻易的离开呢?于是,这个部落在与沙俄苦战了数月后,终于突破了困境,战胜了沙俄,回到了祖国天山。

(二)让学生独立完成感情的培养

《情歌》是该歌剧中的一个选曲,了解整个歌剧、歌曲的意境、风格,是演唱这种类型歌曲的重要方式,是演唱前的铺垫,也给接下来的演唱奠定基础,从技巧到感情都离不开这方面的理解。这一轮的功课,无论学习中国歌剧、外国歌剧都是必须进行的,并且这个工作是由学生主动完成。如果,教师把这个内容直接告知学生,短暂的课堂时间,将使学生无法感受歌曲的真正意境,甚至像吹“耳边风”地过去了。所以由学生独立完成,既加深印象,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课堂教学中《情歌》演唱的技巧

在理解歌曲背景的基础上,应用演唱技巧。

(一)气息

在演唱过程中我们发现,《情歌》的气息很难掌握。气息的变化中,涉及气口的设计问题,如歌词:“送哥送到太阳升,送哥送到星儿落。叫声远行的人儿呦,阿妹阿妹有话对你说”,在运用气息时就要注意了,该在什么地方换气才能保证歌曲的完整性,如果每一句都一口气唱完,可不可以?部分熟练的演唱者是可以的,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不行的。

我们应用如下的换气方法来完成,“送哥送到(换气)太阳升,送哥送到(换气)星儿落”这样唱起来就不会觉得吃力,而且,这样的分段也很合理,因为根据情景和情感,“送哥送到”停顿一下想想送到哪里,然后再说出:“太阳升”,然后再说出:“星儿落”,这样演唱的话气顺了,感觉也很好,而且可以演绎得很完整。

气息要有气口的设计,以避免由于气息不足而造成歌曲演唱不完整。在歌唱过程中,也要考虑演唱的连贯性,这就要有足够的气息,不该换气的就不能轻易的换,

(二)咬字与共鸣

演唱中国作品强调字正腔圆,咬准字头,唱圆字腹,字尾归韵。在练习的过程中要逐字逐句地进行分析和演唱。《情歌》中“送哥送到星儿落。“送”字song,首先s字头要先要出来ong字腹紧接,最后归韵到o上,整个咬字完成。其他演唱每个字每句都要进行分析。分析时进行引导,学生课下练习,效果较好。

我们说话有共鸣,唱歌的共鸣更不可少,特别是在演唱这首《情歌》的时候,共鸣一定不能少。这首歌运用了民美相结合的方法,共鸣在民族演唱中起到哼和调节细小转弯的作用,美声唱法更不用说,几乎所有的咬字都在共鸣腔体里。这首曲子既具美声宽广雄厚的气势,又不缺中国传统的民族特色,另外还增添了蒙古长调的感觉。所以在演唱时,一定要注意,要达到头腔共鸣,整首歌的感觉都是这样的,在达到头腔共鸣的同时一定要把气息沉下去,这样才有一条通的管道。只要建立了管道,唱出来的声音就很通畅,增加对耳朵的感染力。

三、课堂教学中《情歌》演唱的情感

歌曲的演唱情感方面,除了有良好的演唱功底外还需要有深厚的艺术修养。用心去感受这首曲子,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平时在生活中的积累,和对整首歌曲的了解。大部分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匮乏的,给学生讲述一个贴题的故事,引导学生去想象,可以获得非常好的情感培养的效果。

《情歌》歌词优雅,旋律欢快,情感却很深沉,要在这样的情况下把感情表现出来,对里面的内容要有大致的分析,需要把自己溶入其中,把自己当成那个为情为部落而献身的伟大女子娜仁高娃,这样才能把要表达的情感表现出来。

当情感培养起来之后,把学生带入歌曲中,就可以这样来唱了,“如果你是河上的清波,我就化作渴饮的马,如果你……我就化作……”这里延续了前面的感情,把整首曲子推向最高峰,意思告诉我们,不管你是什么,我都要和你永远在一起,不管什么时候,我都要带给你快乐,我们将永远不分开,全曲虽然没有一个“爱”字,但是通过比喻,通过各音高的变更,我们知道了爱永远在心间。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9

演讲时让听众与你互动的技巧一、抛出话题,引发议论

俗话说“只要诱饵合适,最难上钩的鱼也会上钩”。当讲者在论述新任部门经理如何管理团队的话题时,可以事先抛出一个让人困惑的话题,用“部门经理可不可以与下属交朋友呢?”这个话题引发大家思考部门经理的角色定位,当大家在争论中相持不下时,讲者这时可以引出部门经理与下属相处时,如何处理私人情感与工作关系的原则和注意事项等话题,效果会很好。

二、倾听回答,不要打断

在与听众互动过程中,沉默寡言的听众一旦说话,就不要轻易打断,如果听众语言表达欠缺,他的内心很紧张,希望快点结束问答,此时讲者的打断类似与“救助”行为,听众会停止发言而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讲者的提问,造成互动氛围会立刻减弱。正确的做法是当听众在表达观点期间,我们利用积极反馈的方法对待听众,当听众在断断续续地回答时,我们要用肢体语言进行鼓励和认可,如赞许式点头、赞扬式微笑,注视对方的眼睛,展示认真有兴趣的表情等。当听众完整地表达结束后,我们要对回答的细节进行认可和表扬,如你的回答很有趣、很有价值,即使你不是专家,我还是很希望能听到你的观点。积极的反馈可以很好地鼓舞听众参与互动。

三、共做游戏,激发兴趣

有位演讲者一上台就问:“朋友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不好?”听众兴趣徒增。他再指导听众操作:“请将左右手腕到手掌边缘的横纹相叠对齐,然后左右手掌重合,再看右手比左手的中指是否要长一点点?”他指导听众操作,自己又示范,形成模仿式互动。结果大家果然发现右手比左手中指要长点,这更加激发起听众的好奇心。演讲者又说:“刚才这个游戏是一位所谓的大气功师的表演。他先装模作样地向听众发气,然后再指导听众做刚才的游戏。结果人人发现自己右手指长了一点。气功师说是他发气的结果,大家深信不疑。我当时也被愚弄了--朋友们,我可没有愚弄大家的意思啊!”听众大笑之后,演讲者进入正题:“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相信科学,不受愚弄》。”然后他才入题演讲,效果非常好。

演讲者以共同游戏的方式和听众形成模仿式互动,既激活了听众的好奇心,又巧妙地增强听众的参与意识,还集中了听众的注意力。并因为听众全神贯注地参与了互动活动,所以当演讲者亮出与互动相关的主题--《相信科学,不受愚弄》时,前面的互动与后面的主题相互辉映,听众自然对后面的演讲产生更大的兴趣,更加认真地倾听。模仿式互动使听众更容易跟随演讲者的思路走,但也要注意动作不要太复杂,以免听众难以“学样”;动作幅度不能太大,以免引起全场的混乱,难以收拾“烂摊子”。

四、循循善诱,赞扬加提问

根据心理学,人类在精神需求方面,认可和赞扬属于重要的基础需求,无论性格外向还是内向,人们在听到赞美的话后内心会很愉悦,会产生交流的冲动。因此,当我们在讲述专业性很强的内容时,作为互动的问题可以先易后难,实行先引人入胜,再由浅入深的原则。

我们在论述《人工湿地技术在治理城市人工湿地与湖泊的意义》的话题时,涉及专业的水文、气候等地理知识,讲者不适宜立刻进入专业话题领域,应该先与听众互动问答城市人工湖泊给人们带来的好处,例如提问“谁去过西湖?西湖的大小如何?”可以把徐州的云龙湖、济南的大明湖、南京的玄武湖、武汉的东湖、广州的流花湖拿来做对比,对自己所在城市的湖泊有所了解的听众没有全部去过多众多城市的人工湖泊,对讲者介绍湖泊的对比信息会很感兴趣,参与互动的积极性很快提高,对听众的积极互动,我们赞扬听众对生活观察的细致;赞扬听众热爱生活;赞扬听众热爱家乡等等认可话语。此时,再把话题引入城市湖泊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旅游、娱乐、洪涝调蓄排水、调节气候以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等方面。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人类的活动使城市湖泊的富营养化过程加快,城市湖泊逐渐萎缩,城市生态系统严重退化,生态需水量难以保证,这些都削弱了城市湖泊特有的景观娱乐功能,因此,受污染城市湖泊的治理显得非常重要。

人工湿地技术是国际上近5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处理费用和基建费用低的环境友好型污水处理替代技术,具有处理效果好、运行维护方便、氮磷去除率高等特点,这方面的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技术的具体特点如何……等等,这样一个专业性很强的话题在良好的互动中就展开了。

五、用动作手势,制造悬念

有位演讲者演讲到中途时,台下噪音四起,特别是女性还交头接耳窃窃私语,演讲者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立即停止演讲,高翘起左手大拇指说:“在场的男士们,就像大拇指--好样的!”男士们听了齐声叫“好”;他又伸出小拇指大声说:“大场的女士们,就像小拇指--”女士们沸腾了,高声抗议。演讲者接着说:“女士们像小拇指:小巧,伶俐,苗条,秀美,聪慧!”女士们听了,转怒为喜,报以热烈的掌声。他又举起大拇指说:“男士们像大拇指:健壮有力!坚定稳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男士们又欢呼雀跃了。

演讲者同时伸出大、小拇指说:“大拇指和小拇指,都是好样的!”又伸出五根指头说:“中间的指头,像老人和孩子居于中心位置,成为保护对象!正是这五根指头团结一致,协调配合,力量无穷,才创造了整个世界!”大家都热烈鼓掌了。他又高翘起大、小拇指问:“有哪位女士愿意做大拇指,哪位男士想当小拇指么?”台下鸦雀无声。演讲者又开始滔滔不绝的演讲。

这位演讲者善于在听众注意力分散时随机应变,临场发挥,巧妙地运用手势和动作来制造悬念,故意激起听众的喜怒情绪来,然后又急转直下,分别作出有利于男女听众的解说,使大家都转怒为喜,皆大欢喜,又集中精力倾听他的演讲。他真是调动听众情绪的演讲高手,更是驾驭演讲场面的高手。激发听众情绪性的互动,要注意分寸。记得有位名人在成都演讲时,说成都人爱打麻将,群情激怒,使演讲者难以下台来,这样反而弄巧成拙。总而言之,演讲者和听众互动的方法还很多,只要善于开动脑筋,互动是奇妙无穷的。关键是你要以新颖巧妙的方式引发听众乐意与你互动,并且能见好就收,引入正题,才能达到预定的演讲效果。否则是缘木求鱼,南辕北辙。

六、先讲故事,提出问题

有位演讲者一上场,就给听众讲故事:《圣经》中有个小故事,一位富商将要远游,临行前分别给了三个仆人同样数量的钱,任随支配,一年后归还。第一个仆人用它做生意,结果血本无归;第二个也做生意,结果赚了数倍的钱;第三个把钱珍藏起来。一年后主人回来,给第一个亏本的仆人又补足同量的钱,咐附他以后经商精明些;对第二个仆人大加赞赏,奖励他更多的钱去扩大生意;叱骂第三个仆人懒惰之后,立即收回了本钱。故事讲完之后,演讲者询问听众:“主人这样做公平吗?”台下听众议论纷纷讨论热烈,有人说“公平”,有人说“不公平”。演讲者并不立即表态,又说:“我先不评论主人是否公平,最后来下结论。如果我的观点不当,欢迎唱反调;哪句话不当,可以和我唱对台戏!”

大家齐声说“好”,他趁机亮出论题《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紧接着侃侃而谈,还在演讲中途提问让听众答“是”或者“不是”,台上台下,遥相呼应,大家听得非常认真。到演讲结束时,他才肯定故事主人作法的高明之处。演讲结束,掌声雷动。

这位演讲者有四点高明:一是以故事开场,自然能激发听众的兴趣,将注意力集中到演讲者的演讲内容上;二是故事讲完又提问题,让听众讨论,引起听众参与的兴趣;三是欢迎听众“唱反调”,有意让听众“唱对台戏”,这更激活了听众的思想,时刻“跟踪”演讲的思路,自然听众也会加倍认真倾听演讲;四是随时上问下答,遥相呼应,引起“呼应式”互动。到了演讲结束,这一番互动,不但让听众认真听完了他的演讲,还接受了他的观点。呼应式互动,要注意见好就收,恰到好处地引入正题,不要让听众讨论没完没了,也不能由听众任意发挥,喧宾夺主,离题万里,这样就难以驾驭场面了。

拓展:演讲时如何掌握好身体语言

(一)姿态要挺直,要抬起下巴你的姿态在真实地表达你自己对自己的看法。挺直身子,稍稍抬起下巴的模样

表达了充沛的精力和自信感。

脸不要抬得太高,因为弄不好会给人傲慢之感。要挺起腰板和肩膀,但表情不要僵硬,要采取挺拔而自然的姿势。

(二)站如松,双足要有力你站着的时候或站在讲坛上的时候,要把腿开至和肩同宽,双足要用力踏地。这样看起来稳重,挺拔。

假如想在演讲中做出富有号召力的姿势,就把一只脚伸向前面,把体重倾倒那只脚上,仿佛你要靠近听众一样,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姿势即可。

(三)慎重地,适当地动一动身子的挪动是从视觉上陪衬和传递演讲内容的好办法。

演讲者若立在一处一动不动,会使人感到压抑,可动得太勤了,也会给人散漫之感。因此一定要慎重地,适当地动一动。

最好的方法是从讲坛的中央出发。谈到第一个重点时往右侧走动,再移到中央,讲第二点时再往左侧走动,最后谈到结论时一定要回到讲坛的中央。

(四)双手要自然地垂在两侧

很多演讲者站到台上,往往觉得不好处理双手。于是,有的到背着双手,有的把手叉在胸前,或拢在一起。甚至还有人把手装在裤兜里。

这些姿势不仅不大雅观,还不便于打手势。所以,手要轻握鸡蛋状,轻轻地垂在两侧为好。

(五)手势要与信息同步

手势是为了补充或强调信息而采取的有意识的动作。所以,一定要同语言传递的信息一致。

生动的手势更要做到三个一致:

第一,要跟内容一致。传递的信息很大,手势却很小,听众会感到摸不着头脑。

第二,就是时间的一致。讲话的内容和手势一定要同步。比内容慢半拍的手势让人发笑。

公共演讲的技巧篇10

汽车,至今为止已经历了100多年的历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近几年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为世界各大汽车厂商关注的焦点,他们纷纷开始来我国投资建厂、设立销售点、维修站等,无形中带来了许多商机和就业的机会。汽车工程系于2006年开设了汽车电子技术专业,相应的开设了汽车市场营销的课程。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就业机会,既能从事幕后的修车保养工作同时也能从事台前的汽车销售服务工作。汽车市场营销是建立在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基础上,结合了汽车的行业特点、发展规律并总结了大量的汽车营销实践而发展起来的。笔者从尝试讲授《汽车市场营销》课程中总结出一些讲授课程的心得和体会,供课程建设参考。

1.教学内容

本门课是一门专业课,按照该专业的教学计划安排,在毕业之前的最后一个学期开设。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书籍和相关院校对该专业课程的介绍,了解到大部分学校的在课程设置里只突出汽车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而销售实务所占的比重很少,很显然这与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目标是相背离的。对此作了大量的市场调研,更加明确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其一,掌握一定的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其二,学会一定的汽车销售的技巧。市场营销理论共分为四大部分,分别是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和促销策略。讲授过程中使用任务驱动法。汽车销售技巧中有许多汽车专业知识的应用,这对于学生来讲不陌生,因为已经有了一定的汽车专业知识的积累,对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所以讲授中要在突出结合实际岗位能力训练的同时讲解实际销售技巧方面的知识讲解。

2.教学方法

2.1任务驱动法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开展教学活动,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积极主动的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产生一种学习实践活动。本课程理论教学部分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进行教学。在每一个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讲授之后,都安排一个训练任务。任务驱动法的运用需要进行精心备课,教师是任务驱动法教学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如何让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要对课程任务进行精心设计。比如在讲授市场营销的环境分析时,主要讲解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两方面。宏观环境主要包括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政策法律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企业微观环境包括企业自身、供应商、营销中介机构、消费者、竞争者以及公众。而这些因素对企业经营到底有哪些影响呢?学生往往因为理论的枯燥性而产生学习的反感。如果采用“任务驱动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学习任务“假如你拥有80万元资金,正准备开设一间网吧,请分析一下即将开业的网吧的经营环境。”由小组成员分组讨论,结合真情实景,最后由组长上台发言展示本小组的学习成果,并且教师给每个小组记一个成绩。通过讨论分析,使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企业的营销环境。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培养了团队合作精神。学生全体参与、全过程参与。同时增加了师生间的沟通,形成有效的教学互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练

本课程在讲授汽车销售技巧过程中,主要是采用讲授、学习、实训结合的教学方法。

2.2.1角色扮演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在汽车销售业务中,讲授重点为车辆介绍中的六方位车辆介绍法和FaBe法。在实训教学过程中,两名学生为一组,分别扮演销售顾问、顾客的不同身份并进行练习。扮演销售顾问身份的学生就要按照职业规范的要求来进行练习,扮演顾客的学生则是促进的因素,配合销售顾问的扮演者更加努力的训练。采用这种方法,促使学生提高了对学习的重视程度。许多课上积极性不高的学生,在实训中表现得兴趣高涨,认真练习,学习主动性大增。尤其是在六方位车辆介绍法和FaBe法的实训考核时,更是表现出完全融入工作情景,全身心投入良好的学习状况。又例如在介绍讲解服务礼仪时,安排学生分别扮演面试考官和应试人员的不同身份进行练习。由于学生们正处于就业状态,对这方面的知识很感兴趣。通过整个训练,展现出学生在表达、逻辑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资质,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2.2职业素养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当中

现代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是培养“职业人”,培养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素质。在讲授汽车销售技巧过程中,服务礼仪的相关知识显的尤为重要。据笔者了解,学生接触到的礼仪知识仅仅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根本就谈不上应用,更谈不上正确的应用礼仪规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将职业素养融入课程教学当中,例如在汽车销售技巧的礼仪实训教学时,把职业岗位的要求作为培养职业素养的重要内容。课堂上严格按照汽车销售4S店接待大厅的礼仪规范进行教学,强调重要性。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对学习礼仪相关知识也一丝不苟,同时做礼仪动作严格按照标准规范执行,培养了学生的职业素养。

3.考核成绩

由于本课程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根据教学进度由不同的任务组成。每完成一个学习任务学生获得一个成绩,这样一个学期下来把任务汇总共占总评成绩的60%,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40%。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大的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营造学生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学习的氛围。我们称此方式为过程管理,一个人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与它所受的教育成正比的,考核时为加大过程管理的力度。严格过程管理的效果是在学生就业后由用人单位来检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