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6:04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1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好读书

要给学生营造读书氛围。首先,在教室墙壁上悬挂一些名人读书成长的诗词、名言,让孩子浸润在浓浓的书香中。同时让学生把平时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或者语言收集起来,做成剪贴报展示在教室学习园地,以此激励学生动脑动手的阅读兴趣。其次,我在教室建立了“图书角”,不仅发动学生向班级暂借图书,一个月后返回本人再更换,还定期向学校图书馆借阅一定量的图书,保证阅读量和广泛的阅读面。建议家长买书给孩子当奖品……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学生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自然就会努力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二、课堂教学生会读书

学生在课内掌握了读书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得法、受益;课外阅读则为学生复习、运用阅读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教师要教会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

1、读与思结合。开卷有益,但不能“食而无化”。我着重教会学生问题法,让学生带着自己渴求解答的问题去读书。如学习《小草和大树》,我指导学生初读前提出自己的问题:小草和大树分别指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小草有什么特别?……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读,边读边思考,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不断地在重点词、句、段上圈点批注,抓住重点词、句、段去理解。学生把这个读思结合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就能收到很好的读书效果。

2、读与写相结合。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丰富的语言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

如教学《爱之链》,指导学生续写“乔依醒来后……”的故事,教会学生给读过的故事续写结尾;教学《示儿》时,教会学生把古诗改写成其它体裁的文章的方法等等。不知不觉,学生在大量进行课外阅读的同时,不但积累了许多写作素材,而且提高了写作水平。

3、精读与略读相结合。精读主要是运用“眼到心到”的默读法,课外阅读中长篇小说可采用这个方法。如阅读《三国演义》等,默读时不要用手指指着一个一个字读,要边看边思考,而且要有比较快的速度。只了解文章主要内容还不够,要深入想想,分析文章的写作特点和语文特色。精略结合有利于学生选择阅读资源,扩展自己的阅读面。

4、搜集资料和阅读相结合。我们课前课后布置学生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适当地浏览或者视听新闻媒体,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等,使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不仅对课文的写作背景、人物的平生资料等有了充分的了解,而且对课文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人物形象的形成更加完美。这样不但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增加了阅读量,使课内外阅读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三、推荐素材,引导学生读好书

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起来了,就应适时地向学生们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首先,要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的故事》、《雷锋的故事》等书籍。其次,作为语文教师,要有意识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扩展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如学完课文《林冲棒打洪教头》,我就向学生推荐长篇小说《水浒传》。这样一来,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被激发起来了,在阅读的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能力。

四、开设“积分榜”,交流读书所得

1、交流看书所得。可以说你喜欢的书中的一个人物,可以将看的内容作为故事讲给大家听,可以介绍新书,也可以美文欣赏等等。说的内容可多可少,理解可深可浅,但人人要说。一个学生说了,其他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只要是读了,有交流就给加星,谁看得多、说得好,谁的积分就高,加上的星星就越多。这就激励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2、作品展示。

(1)读书笔记展示。读书笔记主要是检查积累的好词佳句、读后感、文章的续写或者给作者的一封信等,由组长收集,积分由学生自评、家长补评、学生互评、老师指导评等结合。词语积累多,感受深刻,看书类型多,书写工整,加星就越多,而且作为标兵作品展示。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2

同时,随着学生入学率的下降,小班化教学已成为当今发达教育的一种共同趋势。如何利用好小班化的优势,在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上有所突破,也是值得研究与探索的一大课题。

为响应学校创建“书香校园”的号召,在小班化背景下,我对如何进行课外阅读指导,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实践。

一.学生阅读内容应因人而异,帮助学生制订个性化的阅读计划

每个学生的语文功底不同,对阅读的兴趣差异也很大。不能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搞一刀切,要求所有的学生看某一本书,这样只会伤害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因此通过了解学生的阅读层次,把握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是小班化背景下,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内容指导的有益尝试。

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兴趣。通过观察、问卷等方式,判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将阅读能力和阅读兴趣相近的同学组合在一起,组成阅读小组。其次根据划分的阅读小组,推荐适合本小组学生阅读的书目。让学生感知、理解内容,也可以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获得思想的碰撞。例如,有的学生偏爱理科的学习,对阅读没有兴趣,那么首先推荐他们读的应该是能抓住学生眼球,提高学生阅读兴趣的书,如金庸的小说,福尔摩斯探案等等。通过这些书的阅读,唤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也有的学生情感丰富,偏好表达细腻的文字,那就推荐读读龙应台的《目送》,霍达《穆斯林的葬礼》;也有的学生喜欢文字清新的作品,那就推荐读读林清玄的散文,汪曾祺的文章;有的喜欢带有哲学思辨意味的作品,那就推荐读读周国平的作品等等。总之,要让学生在不同的层次上,都有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制订好个性化的阅读计划。在小班化的背景下,学生人数少,教师有针对性的做到这一点,也应该是可行的。

二.立足阅读课的阅读指导,教给学生阅读的方法与技巧

吕叔湘先生说:“教学、教学,就是‘教’学生‘学’,主要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可以受用一辈子。”因此,要让学生顺利地进入阅读的状态,就需要教师的方法指导。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要探讨出一种实用性强的课外阅读方法,实现从课内阅读到课外阅读的迁移、链接。通过课外阅读指导课,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让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例如在一次课外阅读指导课上,以马克・吐温的《丈夫支出账单中的一页》为例,在学生充分想象与讨论的基础上,让学生理解这种“空白”是高明的作者“留余韵”的写作技法。这种言已尽而意无穷,追求的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共鸣效应,给读者留下品味与想象的空间,通过展开丰富的思考与联想,从而获得对作品深层次的理解与把握。同时利用小班化的优势,在课堂上尽可能关注学生个体对此的理解情况,根据学生的掌握的快慢与程度,推进课堂教学。

同时在学生理解了这种技法之后,再呈现海明威的《桥边的老人》,让学生再次感受这种写作技法,能比较娴熟的理解这种技法。课后从学校图书馆借来大量的《小小说》《微型小说选刊》等杂志,让学生有意识的去寻找微型小说中的留白技法,举一反三,更深层的理解这种技法。这样从课内的方法指导,到课外的大量的有针对性的阅读,学生对留白艺术有了较深的印象与了解。课外阅读指导的实效性也就体现出来了。

又如指导学生阅读《西游记》,因为学生大多有看电视版《西游记》的经历,因此学生往往忽视对文本的阅读,转而关注更直观的电视。因此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选取了《西游记》中的一个片断“三借芭蕉扇”,进行文本与电视的比较,带领学生品读语言,关注到文本中的细节,感受文字的魅力。

一节阅读指导课,教给学生一个小小的方法或技巧,那么三年实践下来,学生在课外阅读的方法上应该会有许多的积累,这将会对学生的终身阅读起到极为重要的作用。

三.运用多种方式,评价阅读效果,保证课外阅读的长效性

为了使学生的阅读不流于形式,达到真正的效果,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整个过程中,应及时给予评价,使学生的阅读兴趣能长久保持下去。评价的方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可以体现在课外阅读的量上,更体现在课外阅读的质上。例如,以每天课前三分钟美文推荐的形式,轮流向同学推荐课外读到的好书、好文;以读书会的形式交流读书心得;以阅读批注的形式,记录阅读的成果等等,通过这一系列的语文活动,给学生搭建展示阅读成果的平台,也更大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保证课外阅读的长效性。

四.探索实践后的思考与启示

课外阅读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它甚至会伴随人的一生,因而对教师而言,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将意义非凡。这也对指导的老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在实践的过程中确实遇到了一些问题。

(一)开展个性化的阅读指导,对教师个人的阅读素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为不同的学生推荐不同的读物,引导学生走进富有个性的阅读世界中的,对于教师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首先,教师要普遍的掌握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学生的阅读兴趣,为学生的阅读内容“把好脉”。其次,在此基础上,要向学生推荐适合个性化阅读的阅读内容。

(二)阅读方法指导无序和随意,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的体系。

对于阅读方法指导的内容的确定,应该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对于不同年段的学生应该有一个完整的体系,初一年级指导什么阅读方法,初二年级指导什么阅读方法,应该是固定的,应该有一个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完整体系,决不是今天想到什么,就指导学生什么。

(三)需要更合理的利用小班化的优势,开展灵活多样的阅读效果评价。

小班化的优势在于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的过程。在课外阅读效果评价之中,要能有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阅读成果,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通过种种展示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体验到课外阅读成功的喜悦,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从而使课外阅读具有长效性。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3

一、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1.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保证

高中语文学习若仅限于学习教材中有限的文章,是绝无可能形成较高的语文素养的。基于此,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活动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让学生直接接触丰富的语言材料,不仅有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能增强其语言积淀,促进写作能力的提高,从整体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2.课外阅读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

新课标提出“读好书,读整本书,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提高文化品位”。的确,“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课外阅读优秀读物能让学生视野得以开阔,心灵得以充实,从而促进他们精神的成长。

二、加强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策略与方法

1.构建正确的阅读价值观

要落实新课标对课外阅读的要求,必须让学生及家长有正确的阅读价值观,让他们真正意识到课外阅读对于语文素养及人格成长的重要意义。笔者一方面通过《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结合我省高考对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的要求,让家长理解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支持;另一方面,给学生讲述名人嗜好读书的故事,既有董仲舒三年不窥园、匡衡凿壁偷光之类典故,也有梁家辉因酷爱读书被誉为“当今香港影坛最富艺术气质的影星”等励志故事,使学生确信广泛阅读,不仅有助于语文成绩的提高,更有益于终生发展。

2.激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当学生对阅读的意义有了正确的认识,其课外阅读的兴趣就较容易激发起来。只要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能对阅读产生愉悦的情感,积极主动地阅读。因此,教师要巧抓契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笔者在实践中主要采取课内阅读教学向课外阅读拓展、经典片段介绍、影视对比阅读、时文佳作推荐等方式。

3.确保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

高中学习课程多,学业负担重,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难以保障。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挤出阅读时间,以确保学生课外阅读的顺利开展。笔者主要采取课外阅读课内化的方式,即每周抽出一课时安排学生到阅览室自由阅读。此外,还利用寒暑假、节假日、周末等学生相对自由空闲的时间布置开放性阅读作业。这些措施确保了学生有一定量的阅读时间,有了时间的保证就能进一步促进学生主动地阅读。

4.加强课外阅读内容的引导

课外阅读提倡学生自主地选择阅读材料,但不等于教师就可放任自流,新课标中指出教师“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适时推荐文化品位高、难易程度适当的课外读物”。笔者依据新课标中“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并结合学校藏书情况,列出了“课外阅读推荐书目”,在推荐书目中除文学类读物外,还有不少人文学科及自然科技类读物。此外,笔者还结合课内阅读教学及热点时事引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如《散文》2011年第3期特别安排了“灵魂的事:史铁生纪念小辑”表达对著名作家史铁生的追思,当笔者阅读到这期杂志后,就将“纪念小辑”中的四篇文章印发给学生,向学生介绍史铁生,并推荐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灵魂的事》《活着的事》《病隙碎笔》等著作供学生选读,以弥补语文版教材没有编选史铁生作品的缺憾,同时也让学生感触到史铁生所言的“灵魂”及他的“勇气和执着”,“深深地唤起了我们对自身所处境遇的警醒和关怀”(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授奖词)。

5.注重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有了阅读兴趣,具备了阅读时间、读物等条件,但还不能确保课外阅读的成效。要想课外阅读高质、高效,还必须讲究阅读方法。

新课标提出:“灵活运用精读、略读、浏览、速读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因此,笔者一方面引导学生将课内所学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中,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受益于课外”;另一方面指导学生根据阅读目的及读物特点运用适宜的阅读方法,如语言精美的读物或经典之作就应精读,以丰富知识为目的的阅读就可速读或浏览。此外,还注重指导学生培养读记结合、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良好的阅读方法和习惯,以提高课外阅读的效率,让学生真正做到从阅读中汲取提升素养的精华元素。

6.实施多元评价,促进课外阅读的可持续开展

新课标指出“正确的评价能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状况”,“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发展的功能”。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4

关键词:课外阅读误区策略

现阶段随着高考的改革,高中生的课外阅读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延伸,课外阅读对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完善其人格,健全他们的人生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对课外阅读的忽视会直接导致学生学习语文的硬伤―――无味、无趣和内涵的贫乏。教育如果在人文精神内涵方面有所丧失,就会影响学生的许许多多的方面,包括意志、个性、情感以及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因此,让学生进行广泛而有效的课外阅读,不失为一种好策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们的祖先,伟大的诗人梁绍壬和杜甫早就形象准确而凝练地道出了阅读的要义。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总是或多或少地存在如下几个误区:

一是有效阅读少。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海量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因而语文课外阅读首先就面临一个效率问题。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存在大量的无效阅读。有的学生花了大量的时间去阅读,然而阅读的收效甚微。还有的学生在阅读方法上本身就存在诸多问题。例如:阅读习惯较差。许多学生不能做到持之以恒,时间观念不强,“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从而收效甚微,阅读的兴趣也被消磨殆尽。其次是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有些高中生怕麻烦,不去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内容,对重要的句段不做记号,更不用说对重要内容用旁注、批语作评论。阅读时,走马观花,不动脑筋,结果看与不看一个样,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是阅读品位低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目前的文化市场还不够完善。因此,文化制品良莠不齐,有时“开卷未必有益”,甚至有害。许多中学门前的小摊或小店出售一些充满暴力、色情、神怪等不健康内容的阅读物,网络的普及也加速了不良信息的传播。在这个过程中有些中学生深陷其中,于身心健康无益。另外,部分打着名著头衔的一些口袋书、纂改名著书充斥中学生课外阅读中,显现了部分中学生的阅读品位不高。品位不高的课外阅读既浪费时间,又干扰真正有意义的阅读,而且让学生迷幻其中阅读,危害极大。

三是错误理解且滥用个性化阅读。毫无疑问,尊重学生的认识规律和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与差异性都是为了突出加强学生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但是,有人错误地把个性化阅读等同于“想怎么读就怎么读”“、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对于个性的理解就是“我与别人不一样!”因而就更加错误理解个性的真实含义。其实,强调学生个性化课外阅读,尊重个性化体验的同时,不能走向极端。如果打着个性化阅读的旗号,天马行空、率意而为地阅读,这将有损于课外阅读。忽视文本的价值取向,会出现学生理解涣散、混乱,甚至完全背离文意,最终使课外阅读变得毫无价值。

那么,怎样使我们的语文阅读课成为学生素养蕴蓄、能力提升、思想成长的一块主阵地呢?为此,我们加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就必须采取如下策略:

一是共同制订一个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明确课外阅读的目标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时,要把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我需求,让学生真正懂得:读书是人生的自我塑造,多读好书能够提高人生的标杆;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精神的高度;人生的质量是在一步步的自我超越中提高的,而读书就是这种超越的阶梯。曾祥芹、韩雪屏合编的《阅读学原理》中写道:“通过阅读,读者的知识经验扩充了,这是自我在量度上的增加;读者的观点认识改变了,这是自我在本质上的提高;读者的思想感情升华了,这是自我在价值上的飞跃;读者的方法技术迁移了,这是自我在能力上的练达。”好的读书习惯就是在不断的个人实践与他人正确引导中慢慢形成的。我们高一新生有的是朝气、有的是热情、有的是力量,他们最需要的是我们的正确引导。南开大学宁宗一教授说过:中学语文教学中的经典文章还是属于传统阅读部分(他把阅读分为三类:传统阅读、趣味阅读、时尚阅读),他们更需要的是“给”,是“引导”。不“给”,学生就不大愿意看,不“引导”他们就不会全懂。

二是不断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因材施教地提高学生阅读品味。我们应抓住学生渴望阅读的心理,选择好的时间、好的地点、好的书给学生布置一定量的课外阅读任务。兴趣是最好的教师,但语文教育中由于受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加上教师在鉴赏文学作品时总是条分缕析,这挫伤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为培养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教师应积极引导,激发学生自觉、主动进行课外阅读的兴趣。精湛的课堂施教艺术是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基础。教师要精心设计每一节课,在上好每堂课的同时,做到内牵外联,把学生由课内引向课外,用课内的阅读“例题”去解课外的“方程”,再用课外阅读的营养来滋润课内的内容,实现由课堂教学向课外阅读的延伸,使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做到有机结合。如在《失街亭》教学中,教师在分析了诸葛亮失谋失察以致失街亭情节后,就“诸葛亮的北伐结局如何”让学生设想,这种“欲知后事,且听下回分解”式的悬念设置,大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三国演义》的兴趣,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动力。因而教师应组织学生开展喜闻乐见的课外活动。如举行阅读比赛,要学生就同一类型课外篇目以各种形式阅读,比谁读得多、快、准,并以答题方式考查。还可以举办读书笔记展览评比会,每两到三周举行一次,请学生观摩、评论,并以投票的形式评选出最佳读书笔记若干篇,还让荣誉获得者介绍经验,以便共同提高。再如召开读书报告会和读书经验交流会,让学生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把自己近期的读物介绍给同学,谈谈自己的阅读体会,还要复述、背诵部分精彩的片断。此外,还可举行故事比赛、诗歌朗诵会、智力抢答等,让学生不断体会课外阅读带来的甜,让每次丰富多彩的活动化为推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不竭动力。多元化评价是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有力保证,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检查、督促、评价,以促使学生形成课外阅读习惯。成立班级阅读小组,制定小组阅读规章,读书笔记检查制度等,以便更好地检查、督促课外阅读;发现好的典型,要及时表扬、评价,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这也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有力保证。

三是帮助学生选择语文课外阅读材料。现在是信息化时代,可供读物很多,如果不加选择而任意阅读,就会“沉浸”书海而不能自拔。尤其中学生,其世界观还未完全定型,理解水平不强,辨别能力较弱,教师必须予以指导,帮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读物。教师要帮助学生选择教育性、知识性强的课外读物阅读,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接受教育,提高能力。如语文课本节选了大量古今中外的名著名作,教师就可让学生通读这些原著。这些课外读物不仅能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涵的理解,还可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教育和震撼,从而陶冶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也可推荐学生阅读介绍学习方法的读物,这些书籍为中学生提供许多成功的学习方法,能引导他们获得成功学习的金钥匙。此外还可以让学生阅读语文边缘读物,如科普读物、人文读物、历史读物、艺术读物、法制读物等,这些读物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能起到加深课文理解、接受思想教育、提高语文能力等功效。帮助学生选择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随着时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信息量的剧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文化快餐”式的优秀报刊,同样是中学生课外阅读的上好材料。如《读者》、《青年文摘》、《微型小说》、《杂文报》等具有时代性、信息化的读物,既切合中学生生活实际,又是学生所喜闻乐见的,能扩大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兴趣,踏准时代节奏,是“与时俱进”的好读物。

四是加强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指导。课外阅读要达到规范、高质、高效,还必须讲究阅读方法。目前,大多数高中生在如何“读”的问题上并不很明确,往往既费时,又不见实效。为让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读得更好,更有成效,还必须选择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是高中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的关键。根据读物的性质采用阅读方法。课外读物具有材料的广博性、内容的丰富性、思想的多面性等特征,学生要根据读物的不同性质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①根据课外读物材料的广博性,采用目的性阅读方法。为解决课外读物多、学生学习负担重的矛盾,阅读时必须采用目的性阅读方法,即有目的地选取自己所需读物阅读。如选取适合年龄特征的《高中生》,帮助提高阅读能力的《课外读本》,提高写作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全国中学生优秀作文选》等进行阅读。②根据课外读物内涵的丰富、深刻性采取利用性阅读方法。利用性阅读方法是指充分利用读物的前言、后记、提示、注释、评论文章、参考资料等说明性文字进行阅读,以帮助理解读物的深刻内涵。因为这些文字或介绍写作目的,或介绍文章内容,或探讨生活问题等,为阅读者理解读物指明了方向。③根据读物思想的多面性采用鉴赏性阅读方法。不同读物,其思想观点、主张均不相同。即使同一读物其思想内容也具有多面性特征,其中既有健康向上的进步意义,也不乏庸俗低级趣味的负面效应。如中学生爱看的武打、言情、侦破等小说,既有除暴安良、打击犯罪活动的进步因子,又有色情、暴力倾向等局限性,阅读时需用审视的目光、鉴赏性地阅读,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这就要求学生阅读时学会思考,学会分析,学会辨别,掌握鉴赏方法,提高鉴赏能力。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5

一、指导小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笛卡尔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因此,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尤为重要。而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鉴别能力和免疫能力都比较差,需要在成人的指导下进行课外阅读。而在我们农村小学,学生家长的文化层次相对较低,家长或在家务农或外出打工,空闲时间或者打牌,或者搓麻将,即使有人拿起书本,也是那种不入流的消遣书,学生很难从家长那儿得到“读好书”的熏陶。为了营造有书可读,有好书可读的环境和氛围。老师义不容辞的肩负着向学生推荐优秀课外读物的重要使命。

为了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我配合阅读教学积极向学生推荐与课文内容密切相关的读物,为学生架起从课内向课外阅读的桥梁。如在学完《卖火柴的女孩》后,我便向他们推荐《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引人入胜的读物;学科普文期间,我就建议他们阅读程度适合的科普读物;教学完《草船借箭》、《石猴出世》后,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便兴致勃勃地去读了原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我还精心挑选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经典儿童读物,如《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其次,我还适当推荐给学生一些有时代特色的畅销课外读物。比如,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系列童话故事,成为众多小学生童话梦中的主人公。通过阅读各类书刊,学生慢慢明白,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只是一朵小小的浪花,还有更浩瀚的书海等待他们去遨游。让学生能慢慢走出语文课本,走向语文大世界,找到学习语文的乐趣。

二、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张之洞曾经说过:“读书不得要领,劳而无功。”因此除了指导学生选择读物外,我还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1教学生掌握多种读书方法和技巧曾国藩曾指出读书之法:不同之书,区别对待。应读之书宜缓宜熟;应阅之书宜速宜多。阅书如攻城,轻骑剽悍,所向无前。可见,阅读应有多种方法和技巧,要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和所读材料的不同,来选择恰当的方法。我主要教给学生精读、略读、浏览这三种读法。精读法主要是针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提倡集中精力,精细地阅读,就是要一句一句地读,一句一句地理解,记忆内容,想象情境,感受意境美、文辞美,人物美;略读法速度较快,常常一目几行,迅速地把握读物的脉络和主旨,意在了解大概内容,对于长句要善于抓主干,遇到难词、生字,只要不影响对大意的理解,就可以跳过去;浏览的速度就更快了,对所读的书报,不是逐字逐句地读下去,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主要用来浏览报纸、搜集信息资料等。这样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然,有了一定的阅读经验和阅读能力以后,以上三种读书方法可交叉进行。

2教学生学会摘录批注我国教育家徐特立曾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这句话中的“动笔墨”,就是圈点批画记的意思,指出了摘抄记录的重要性。在这一阅读方法上,伟大导师列宁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读书时非常喜欢在书页空白处随手写下丰富多采的评论、注释和心得体会。在阅读时认真作符号、写批注,可以促使自己在读书时开动脑筋,记下某些感受,记录某些思想火花,这是一种卓有成效的读书方法。也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发现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方便随时记背,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了丰富的语言积累。也可在文本的空白处写下自我体会等等。摘抄可在读中进行,也可在读后补记,感想可长可短,语言繁简皆宜……同时还可以对自己订阅的报刊杂志,将其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总之,不必拘泥于形式,不必受制于空间。长期积累,终就“厚积而薄发”,就会合理用于写作之中,下笔如有神。这样既有效地提高了阅读效率,也更好地提高了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

三、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增强课外阅读的自觉性和持续性

课外阅读如果缺少教师的检查和监督,有时候很容易虎头蛇尾,所以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同时,重视抓好开端,由易到难,有计划地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循序渐进,分层要求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向他们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做到有计划地循序渐进。比如,对低年级学生,关键是要通过各种方法引导他们喜欢读书,让他们能够真正的读起来,读进去,带着一颗愉悦的心,在优美的语言文字中含英咀华,品味感悟,丰富情感,在大量的阅读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熏陶感染,为生命成长奠基!然后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拔高要求。

2、训练定时阅读和限时阅读的习惯定时阅读指每天某一时间内阅读,限时阅读指每天限定一定的读书时间。为了保证阅读时间,我班开设了大阅读课。把每周星期五的第六节课定为阅读课,让全班同学在一起进行阅读,交流。阅读时有老师及时的点拨、引导,有效地提高了阅读的效率。

3、做好课外阅读的检查与评价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培养的。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教师要经常采取谈话、检查读书笔记等方式了解学生课外阅读的情况,也可以把检查阅读情况和班级活动、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比如,开故事会、专题知识抢答,批阅读书笔记、读书报告会等,以此促进学生广泛地“读”,大量地“读”。

4、表彰先进,坚持阅读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评为班里的“阅读小明星”,把该生照片贴在学习园地上,并写上她最喜欢的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教师及时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兴趣高涨,会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6

>>论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试论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初探有效指导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探幽提高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途径探析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提高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思考和实践浅谈如何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浅谈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说说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几点建议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探讨论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小学高段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浅析引导中职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实施路径关于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几点思考如何提高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研究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有效性探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初探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初探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提高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对其人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前提;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点;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助推器三方面阐述了提高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关键词】课外阅读有效性阅读兴趣阅读方法多彩活动高尔基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对其人生健康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生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当前中学生具备了大量吸纳各种信息的有利条件,同时又具有因不善于鉴别而使阅读效率低下甚至产生危害的危险。笔者发现某些八年级学生书包里就有不少属爱情类,封建迷信类的书,初中学生是非判断能力还不强,读了这些书后果可想而知。因此,提高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有效性是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的一项工作。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地去求知、去探索,并在学习上产生极大的愉快和积极的情感。因此,培养课外阅读习惯应当从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开始。“兴趣”对于教育教学实践的巨大作用,已经为古今中外的许多教育家所肯定。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学识熏陶;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如果博览群书,旁征博引,无疑在很大程度上会熏陶学生,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欲望与兴趣。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教师情感感染。“亲其师,信其道”,如果语文教师能够在学习、生活上多给学生些关心、爱心,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转换到语文学习中来。爱上了语文,还怕他课外不去读书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需要巧用学生心理需求激励。对课外阅读数量多、质量高的学生予以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不仅满足他们正常的心理需求,还使他们在语文课外阅读和活动中获得巨大的乐趣,从而极大地鼓舞他们阅读的热情。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需要以学生现状为起点,循序渐进,逐步提升“阅读品位”。好多教师往往急于求成,不顾及学生阅读现状,想一下子就扭转局面。结果常常是因无功而返而变得消沉,转而对其放任自流。作为教师应该明白,良好习惯的养成,阅读兴趣的培养,阅读品位的提升并非一蹴而就的。它不仅需要工作热情,还需要时间、耐心、方法。笔者曾经接手一个班级,班级中大多数同学没有课外阅读习惯,其余的少数同学,课外阅读范围和兴趣也仅限于动漫和武侠小说。于是我首先顺水推舟,把武侠小说作为突破口,选择时机在课堂上和同学一起阅读、讨论、交流武侠小说,慢慢带动全班同学读金庸、古龙等人的武侠作品。然后,渐渐地把同学的关注点由故事情节逐步转移到人物、环境、文化等方面。通过逐步引导,水到渠成地把《平凡地世界》、《穆斯林的葬礼》等比较适合中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引入他们的阅读视野,他们欣然接受,并读得不亦乐乎。二、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重点

当学生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一定兴趣,他们就会自发地将这种兴趣转换为一种内在阅读需要。而需要决定动机,动机支配行为,行为指向阅读目标。这时候,教师所要做的就是予以阅读方法上的指导,使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从而让语文课外阅读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充实他们的人生。教师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引领者。不能说抱一堆书籍给学生或将学生带到阅览室就完成了任务,而应该进行全面有效的指导,让学生热爱阅读,懂得阅读。读之有趣,读之有获,才能形成良性循环。

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要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提供书目。一个人一生中阅读的书极其有限。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学生与“切合”他的书籍“邂逅相逢”。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发展规律和阅读的心理及个性发展差异,要推荐学生阅读适合各自心理特点的作品,激发其兴趣,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需要教给学生课外阅读的技巧;指导学生快速而用心地阅读;这种阅读,要求学生通过目视和心想去领会句子或者段落,眼光离得开书本,说得出记住了的东西,同时还能进行思考跟所读材料有关的情景、形象、观念、事实和现象,以培养学生用心阅读的意识。需要上好阅读指导课;我们教师在深入研究探讨后将课外阅读指导课分为讨论型、读议型、点拨型、导读型和欣赏型几种。前两种在课堂教学中贯串,后三种则在具体阅读中渗透。点拨型是放手让学生自由阅读,边读边理解,边思考。我们更多的时候将读与写相结合,培养学生以欣赏的眼光阅读,以评判的思维体会,提高鉴赏能力。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前人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提倡“不动笔墨不读书”,因为这既是一个积累的过程,也是一个思考深入的过程。最后还需要合理安排时间。三国时学者董遇有“读书三余说”暨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者时之余;欧阳修也有“三上”暨枕上、马上、厕上读书法。我们的学生自由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当然更应该合理规划。三、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提高课外阅读有效性的助推器

学生进行阅读,既希望读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明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们的认可和赞许,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树立自己的读书信心。针对这一心理特征,我设计了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去展示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成果。每周进行一次阅读指导活动课,活动的主题和形式都是多彩的。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语文;效果;途径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增加课外阅读环节,能够促进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提高,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有助于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及创新能力。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经验,针对课外阅读,基于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加以论述。

一、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效果

1.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因年龄较小,不具备较强的注意力和约束力,小学教学中如不考虑小学生群体的这一特征,会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具体到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如产生学习兴趣,才能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而课外阅读就是集中小学生注意力,调动小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重要方法之一。

小学生的模仿意识及能力较强,教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通过教师带头组织小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一是加强师生间的交流,便于语文基础知识教学的实施;二是借助名人榜样的力量,能够使小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取积极能量,有效增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有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2.辅助学生建立积极向上的“三观”,实现语文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以增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目标,单一的语文课堂教学在这两方面素质的培养上收效并不十分显著。此时通过课外阅读,能够使小学生领会到语文知识的广阔,丰富学生的文化积淀,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而在此过程中,小学生会潜移默化地在心中树立积极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这正是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重要教学效果。此外,小学生处于身心发育成长期,需要在素质能力上加以全面培养开发,而课外阅读一方面开发了小学生的智力,另一方面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德育工作的推进,从而为小学生全面素质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二、课外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实施途径

1.教师做好引领工作,营造课外阅读氛围

课外阅读要有序高效,离不开教师的引领,教师要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营造课外阅读的氛围。教师应鼓励小学生将自己喜爱的课外读物带进课堂中,在彼此分享的过程中,创造出一个阅读及交流的良好氛围。

在课外阅读引领方法上,可以尽量采取多样化的方式。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复述课外读物中的内容,如《海的女儿》《七个小矮人》《丑小鸭》等,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其寻找相应的文本进行拓展阅读;再比如,教师可以将主动权归还给学生,既可以让小学生根据课外阅读内容上台进行故事复述,在讲述中进一步强化学生学习信心,增强学生交流及自我表现的能力。

2.采用科学的阅读教学方式,达到教学与阅读的相辅相成

课外阅读中,“直映认字”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小学生的认字数量,是被实践证明的较为科学的课外阅读方式。我校在小学生课外阅读环节就采用了这种阅读方法,教师在进行课外阅读指导时,会结合小学生的具体情况,借鉴其他学校的实践经验,确定课外阅读读物,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效增加词汇数量。

例如,我在实施“直映认字”阅读教学方法时,选定5本课外读物作为本学期的阅读教材,如《吹牛大王历险记》《“小溜溜”溜了》等,在鼓励学生利用课外时间阅读的同时,每周安排一个课时集体阅读。学生在完成规定的5本课外读物阅读任务时,其词汇认知数量可达到55万字,为小学语文基础知识教学提供了极大便利,实现了教学与阅读的相辅相成。

3.结合教学内容,提高课外阅读的针对性

小学语文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穿插课外阅读,以帮助小学生在知识学习储备上达到融会贯通的效果。例如,涉及科学类知识语文教材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以推荐诸如《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等课外读物;在名人名篇课文教学时,可以推荐诸如《爱迪生的发明》《数星星的孩子》等读物;在学习好人好事内容时,如《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此时可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课外读物,如《雷锋的故事》,深化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印象。

此外,课外阅读时教师还可鼓励学生对精美语句、格言警句等加以摘抄,提倡学生进行阅读心得的记录及整理,以提高课外阅读的针对性。

课外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构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教师要在认识到课外阅读重要性的同时,做好引导及辅助工作,使学生在阅读中真正提高自身语文素养,为其全面素质的培养及终身学习能力的养成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冯裕藜.让课外阅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助推器”[J].教育导刊:上半月,2014(06):92.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

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延伸,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还能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新课标指出:课外阅读是最经常的、最需要的语文课外活动,学校要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通过多种渠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课外阅读能使语文变得更为丰盈,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曾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大概是三七开吧,也就是说,百分之七十得之于课外阅读。由此可见,课外阅读对语文课的重要性。

一、重兴趣激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阅读中去,养成自觉阅读的好习惯。那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呢?首先,营造阅读氛围。课外阅读初级阶段,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阅读材料,开始了阅读后,教师要为他们营造和谐、乐于阅读的氛围。积极的阅读氛围,能掀起一波又一波的阅读浪潮。平时要在学生面前多表扬爱读书的学生,开家长会时,多向家长宣传阅读的重要性,争取家长的配合,鼓励家长为孩子买好书。其次,榜样激励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再次,开展阅读活动。平时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在丰富的活动中检查阅读情况,引导学生爱上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二、重方法指导

兴趣是阅读的动力,但仅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方法是进行完成的有效手段,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教师要教给他们正确的阅读方法,从而引领学生爱读、会读,提高阅读有效性。课外阅读注重方法指导,需要语文教师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内心真正喜欢上阅读。阅读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选读、速读、精读、读书笔记方法。选读法是学生课内学习或者写作需要时,有选择的阅读,目的是学以致用。精读法是对阅读中的重点章节进行逐字逐句阅读的方法,这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最重要手段。速读法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是默读,默读能大大提高阅读效率。读书笔记法是说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中碰到有教育意义的、精彩的语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习作积累语言。当然,阅读方法并不是截然分开的,不管是哪个阶段,课外阅读都要做到精读与泛读相结合,动手与动脑相结合。

三、重推荐引领

现代社会,书籍既丰富多样,又鱼龙混杂,小学生辨别能力有限,还不会自己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书籍。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这就需要教师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结合学生兴趣推荐一些健康的书籍,并注意书籍的广度,确保学生能博览群书。推荐引领阅读的途径有:一是课堂延伸式的推荐。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巧用课文向学生推荐好的书籍,如学习完《只拣儿童多处行》后可以给学生推荐冰心的其他作品如《寄小读者》等,《一本男孩子必读的书》学完可以推荐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等;学习完《詹天佑》后,可以推荐学生阅读《海军名将邓世昌》等文章,从而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是文学体系式的推荐。从文学的角度选择一些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作家、作品给学生推荐,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曹文轩的《草房子》、刘心武的《爱的教育》、高尔基的《童年》等。三是学生自由选择读物式的引领。学生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读物,教师给予宏观上的指导,教学生学会选择内容健康积极的读物。

四、重习惯养成

习惯一旦养成,就会相对的稳定性。良好的阅读习惯能提高阅读效果,所以教师指导课外阅读时,要有意识的强化学生的阅读习惯,使之养成自觉的习惯。首先,养成记读书笔记的习惯。教师可以建议学生准备一个本子,读书中遇到了优美的语句、段落摘录下来,这样逐步积累,提高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还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其次,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生字词无法理解,这就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合理使用工具书,在使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辨析、思维能力。学会使用工具书能帮助学生独立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再次,指导学生固定读书时间。小学阶段学生的自制力较弱,难以养成自觉的阅读习惯,因此教师要及时督导、指导合理调整学生的读书时间,逐步养成阅读习惯。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重视课外阅读指导工作,引导学生防范阅读、喜爱阅读,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精神境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语文课外阅读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慧君.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有效策略谈[J].小学语文教学,2011(12).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9

课外阅读对开拓学生的视野,获得丰富的知识,培养和提高读写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学生爱读书,读好书,其认识水平就比较高,知识就比较丰富,视野就比较开阔,语言和智力就发展得比较快,理解和表达能力都比较强。而要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作用,必须正确处理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关系,努力提高课外阅读的效果和质量。

一、正确处理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的关系

人们掌握语言是为了交流思想和参加社会生活。虽然学生都开设了语文课,但语言的发展并不完全依靠语文课堂教学,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的真知和读写是来自于课外有益的阅读。实践表明,凡是作文好的学生,大都有课外阅读的爱好,因此,适当增加课内外、尤其是课外阅读量,对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大有裨益。

课外阅读不可缺少,并不是忽略课内阅读的重要性,而是为了摆正课内课外阅读的关系。课堂上,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再阅读其他的书以及报刊杂志等,才可以强化阅读的能力。课内课外阅读必须以课内讲读为主,课外阅读起辅助作用,课外要配合课内。如果课内讲读节选作品的一部分,课外则可以阅读全篇,课内阅读着重于学习读书方法,课外阅读则侧重于去运用。

课外阅读可以巩固课内学习,可以加深和扩展课内学习,扩大知识领域;可以激起阅读兴趣,提高求知欲望,增进学生的德育教育。课内是精读,课外是博览,课内、课外阅读的有机结合,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二、搞好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

要使课外阅读真正发挥作用,还要我们教师做到有安排,有指导,有检查。

(1)、安排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和阅览室,坚持每周抽出一节课作为专门的课外阅读时间。事实证明,就是这么一节课,不仅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而且便于老师指导和检查,促使学生集中精力阅读,提高了阅读的效果。

(2)、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课外阅读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的爱好、水平都不一样,我们教师不可强求一律,如有的喜欢文学作品,有的爱好科技读物,而有的愿意看历史故事读传奇小说之类等等。所以老师有必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帮助其选择读物。其次,除了关注读物内容的喜看乐读外,在阅读方式上也努力多样化,搞得生动活泼:课外阅读可以是个人读,也可以组织读书小组,可到图书馆读,也可以学生自己找书带书互相交换阅读。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朗读文章的精彩片段,介绍文章梗概,讲述文章开头和结尾,观察文章插图,指导学生表演故事的生动情节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方法,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培养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第三,提示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方法,运用到课外阅读中去。如:在语文课中学了自然段的知识,就让学生在阅读时注意文章的自然段,并按自然段读书;在语文课内学了中心句的知识,就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学找中心句;课内学习了分段和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的知识,就让学生运用这些知识去阅读等。这样有意识地提示学生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和方法,不仅能使学生顺利地进行阅读,还巩固了课内所学知识方法,养成独立阅读的习惯。第四,指导学生记好读书笔记。记读书笔记可以加深对原文的理解,帮助记忆;积累知识,开阔眼界;锻炼语言的表达能力,有利于提高写作水平;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所以,记读书笔记是提高阅读效果和质量的重要方法和措施。

指导学生记读书笔记,首先指导学生懂得记什么,具体从以下方面着手:

①记语言方面的知识,如优美词句、精彩描写、生动对话、精辟议论以及好的开头和结尾、写作常识等。

②记历史、地理、科学方面的知识以及趣闻,开头视野,培养兴趣和习惯。

③记名人故事,格言语录以及英雄人物的事迹等。其次是指导学生怎样记,就是指导他们记各种各样有用的读书笔记:

①指导学生会使用特殊符号看书记笔记,养成随读随记的习惯。如对重点句子和优美词语,要及时标注在书上,加深记忆和理解。

②指导日常摘录笔记。如摘录优美词句、精彩句子等。摘录时做到忠实原文,注明出处。

③指导好记提纲式笔记,养成写心得和读后感的习惯。

三、加强学生阅读的个别指导,认真检查阅读效果

教师在指导阅读过程中,还应该注意每个学生出现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地、个别地指导,如有的学生阅读时只注意作品的故事情节,而不注意文学表达,这是最容易出现的问题;有的学生只注意插图,不注意文章的内容;有的只想读,而不愿动手做笔记,有的读得快,有的读得慢等等。教师要随时给予具体指导,如果发现全班大多数学生出现某一种问题,就向全体学生做课外阅读专题指导。总之,教师要随时了解每个学生在课外读什么书,进度怎样,做到心中有数,指导有方。

有效课外阅读的方法篇10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激发高中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

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的需求。高中语文教师要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之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只有高中生自己渴望阅读,对阅读材料有了阅读兴趣,自己内心深处才能有对阅读的需要,他们才能自觉主动地去看书。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有效的手段,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产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进行的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意愿。”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首先要培养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学生只有对语文课外阅读产生了兴趣,才会把阅读看成是自己的愿望和需要,才会由被动阅读转为主动阅读,才会自觉去进行阅读活动。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运用一些鼓励手段。当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很大收获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激发他们的兴趣,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

二、高中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高中语文教师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更重要的是让高中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鼓励学生坚持课外阅读。做任何一件事情,想要有所收获,必须坚持。高中语文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各种有趣的阅读活动,让高中生对课外书籍保持兴趣和阅读积极性。要培养高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能力,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课外语文阅读方法。为了提高学生语文阅读速度,教师可以个学生限定阅读时间。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地获取信息,加快阅读节奏,提高阅读的质量,从而为了学生在考试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地完成限定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平时的教学中,语文教师对在课外阅读中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要及时地给予鼓励,让他们有成功的体验,有继续阅读的信心和动力。受到鼓励后,学生就会自觉地坚持广泛的课外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得以形成。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正确开展阅读活动的同时,还要引导高中生写好读书笔记。当学生阅读到好的词句后,可对所阅读的文章进行摘抄,也可以写下自己的独到见解。

三、高中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现在市面上的课外书籍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但并不是都适合高中生进行阅读。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选择适合他们年龄的课外书籍,多给高中生推荐对他们身心有益的课外读物,优秀的课外书籍也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首先,选择的阅读材料的思想内容要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其次,阅读材料的内容要广泛,体裁要丰富多样。最后,高中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些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阅读物的选择上要注重作品的价值观倾向,让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完善自己的价值观。

四、高中语文教师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