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十篇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十篇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09:39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1

为进一步在实践中总结和完善《县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以下简称《预案》,及时抢救遇险人员和国家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我县拟于举行预案演练。为确保演练有序进行,制定本方案。

一、演练目标

(一)检验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暴露缺陷,整改完善。

(二)检验应急系统的响应能力。包括: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通过演练不断形成及时、快速、准确、安全、有效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

(三)起到科普宣传效果,增强公众应对水上交通安全事故等突发公共事件救援的信心和应急意识。

二、演练类型

综合性全面演练。

三、演练内容

一艘载有30人的客船在航行途中,客舱突发火灾,主机熄火,船舶失去控制,部分“乘客”弃船逃生,生命受到严重威胁。

第一阶段:海事处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组织专业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组织施救,同时向县人民政府报告情况,县人民政府立即启动预案,通知相关单位快速到达事故现场。

第二阶段:抢救落水人员,救治伤者,扑灭大火,打捞遇难者遗体,拖离遇险船舶。各单位在县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的集中指挥下,按照分工,协作完成演练任务。

四、演练时间、地点及参加单位

(一)演练时间:初定4月至9月,具体时间待定。

(二)演练地点:,具体地点待定。

(三)主办单位:县人民政府。

(四)承办单位:县交通局、海事处,镇人民政府。

(五)参演人员:

1.指挥部成员单位。

2.风景区管理处、管理处轮船公司、轮船旅游公司、红枫发电厂经济发展公司、滴澄关船队、苗寨船队。

(六)控制人员:

1.指挥部指挥长、副指挥长。

2.县应急办。

(七)模拟人员:由海事处、镇政府、管理处等单位组织30名水性好的干部、职工、水手或群众组成。

(八)评价人员:

1.应急办,海事局。

2.县人民政府。

(九)观摩人员。

1.通过应急办、海事局邀请有关部门和区县领导。

2.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有关领导。

3.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

4.自发观摩的群众。

五、组织机构及职责

(一)组织机构。

1.预案演练组织机构。

成立县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如下:

组长:(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指挥部指挥长)

副组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党组副书记,指挥部副指挥长)

(交通局局长)

(县人民政府应急管理办公室常务副主任)

(交通局副局长、海事处处长)

(镇人民政府镇长)

成员:

()指挥部成员单位负责人。

()黄红松(县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光荣(新店海事所所长),李莉(镇人民政府副镇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海事处,王进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赵光荣、李莉同志兼任办公室副主任。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海事处、镇抽派,具体开展预案演练组织工作。

2.应急救援组织机构。

预案已成立指挥部,结合本次演练内容和要求,指挥部下设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各组参加演练人员人数待定)。

(二)职责任务。

1.领导小组。

(1)在演练前进一步研究完善预案。

(2)演练的策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确保演练按进度顺利进行。

(3)评估演练成本,筹措演练资金。

(4)演练宣传报道的组织管理和协调。

(5)编写演练总结,召开总结大会,评估演练效果并实施奖惩。

(6)演练结束后改进预案。

.指挥部及各工作组。

(1)指挥部。指挥长:罗扬,副指挥长:张大鸿,钟勇,王进。

《预案》启动命令;综合协调相关组织管理工作;提供应急处置保障;调度各部门按职责完成权限范围内的任务;对救援和后勤保障等做出决策;下达救援命令;宣布救援结束。

(2)事故救援组。组长:王进,副组长:孟庆义、陈辉、倪志军、王柏先。

制定救援方案;组织实施事故水域水上交通管制和现场救援;随时向指挥部报告救援情况。

(3)医疗救护组。组长:黎庆刚。

调度医疗救护队伍进入事故现场,搭建临时医疗急救点实施抢救;及时准确判定危重伤员并实施转运救护;对现场进行消毒防疫。

(4)安全保卫组。组长:甘春。

组织警力迅速进入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维持秩序;实施道路交通管制;清点并保护遇险水域和船舶上的物品和财产;保障搜救、调查、善后等工作有序开展。

(5)综合协调组。组长:张大鸿、钟勇、聂青松、陈勇。

协调应急物资,保障应急救援和现场通信畅通;参加演练人员给养;协调处理应急救援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参加救援人员的安全;指定新闻发言人,统一向新闻媒体事故及救援信息。

六、应急资源调用

(一)船舶(暂定15艘)。其中:事故船舶1艘(预先将烟雾弹、油毛毡上船);救助落水人员快艇8艘;新闻采访快艇2艘;消防船2艘;机动船舶2艘。上述船舶由清镇海事处负责征用。所有参演船舶按规定自行配齐船员,救生、消防设备和竹竿。

(二)对讲机20台,由县公安局提供。

(三)医疗救护车1辆,担架4副,由县卫生局负责。

(四)机动泵2台,烟雾弹1箱,油毛毡两块,5米长以上竹竿20根,救生衣30件,灭火器10个,手提喇叭4个由海事处具体办理。

七、演练步骤

(一)第一阶段。

上午9时,各参演船舶停靠在指定地点,各参演单位及船长到演观礼台集中,接受领导小组检查,9时30分进入指定地点。9时50分,指挥部成员及各组组长向指挥长报告进入指定地点后的准备情况。

1.9时30分,“明珠7号”轮接到调度室命令,载客30人,从管理处码头出航游湖。

(1)9时35分,船长组织召开航前会议,检查船、机、电等设备适航情况,进一步落实各岗位职责。

(2)9时40分,乘客上船,服务员清点乘客人数,并向乘客宣传应急须知,拖引至湖面指定位置。

(3)9时59分,准备工作就绪,向指挥部报告。船长:“报告指挥长,《明珠7号》轮准备完毕,”。

(4)10时,指挥长通过扩音机演练开始命令:县水上交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现在开始。

(5)船长宣布开航。

2.明珠7号轮距开出码头200米处(约10时05分,专门人员在客舱内燃放第一组烟雾弹),水手发现客舱失火,立即报告船长并组织灭火自救(此时新闻报道组有1台摄像机在船上拍摄),2分后在指定位置燃放所有烟雾弹,点燃油毛毡加大烟雾和火势)。

(1)船长在第一组烟雾弹点燃并产生烟雾时,立即报告县地方海事处,并命令当班驾驶发出火灾警报(号笛连放续发出急促短声,船上人员利用其他有效响器连续敲打),船位尽可能保持在原地(乘客在水中时必须停船,主机不能熄火)。

(2)水手告知“乘客”失火情况,要求“乘客”不要惊慌,并采取应急措施(指导乘客穿好救生衣等)。

(3)船长组织船员用灭火器进行灭火,但客舱火势“太大”,不能被船员控制。

(4)10时07分,有18名惊慌失措的“乘客”穿上救生衣分别从事故船舶左右舷跳水(在水中注意避开所有船舶尾部)。

(5)10时07分,附近一船听到火灾警报,迅速靠近事故船舶(“乘客”在水中时必须停船,主机不能熄火)。立即用竹竿对跳水“乘客”进行施救(安排一艘个体船舶扮演)。船员抛下救生圈、救生衣供落水“乘客”使用。

3.10时05分(海事处组织施救),海事处接警后,立即命令筑海巡1号、3号快速驶往船舶事故水域,筑海巡1号组织救助,筑海巡3(快艇)实施事故水域交通管制;并立即报告县人民政府和地方海事局,通报公安(消防)和相关部门,调集4艘快艇立即驶往事故船舶组织施救。

4.10时10分,指挥部所有成员及单位救援人员赶到事故现场,指挥实施现场救助工作。

(二)第二阶段。

1.10时08分,王进使用对讲机向指挥长请示:“报告指挥部,事故船舶有30名“乘客”,3名船员,有18名“乘客”跳水逃生,现火势已不能控制,情况危急,请求启动预案。

2.指挥长:同意启动预案,立即组成事故救援组、医疗救护组、安全保卫组、综合协调组,明确各组职责,迅速开展救援。

3.10时10分,参加演练各组分别向指挥长报告:

王进:报告指挥长,事故救援组仍在事故现场,正在实施救援。

黎庆刚:报告指挥长,医疗救护组已到位。

甘春:“报告指挥长,安全保卫组已到位”。

张大鸿:报告指挥长,综合协调组已到位。

罗扬:各组立即按分工实施救援。

4.各组接到命令后:

10时12分,6艘救生快艇将获救的30名“乘客”(水中18人,事故船上10人)送到航运公司码头。

10时15分,消防员迅速乘消防艇赶赴事故船舶,从船舱内救出2名昏迷乘客转移至公主号,公主号将昏迷乘客送往航运公司码头转交给医疗救护组。然后迅速使用灭火器材进行灭火。

10时18分,医疗救护组医务人员接收伤员并实施救治,将2名昏迷乘客迅速转移至医院抢救(救护车从航运公司码头出发,开到景区大门结束。

10时15分,陈辉:报告指挥长,事故船上所有人员已安全撤离。

罗扬:立即开始灭火。

10时16分,消防员调集两艘消防船(动机水泵、消防水枪提前设置好)到位,陈辉命令驶往事故船舶进行灭火。

(三)解除预案。

10时25分,灭火任务完成:陈辉向指挥长请示两艘消防船撤回管理处码头。

陈辉:报告指挥长,灭火任务已完成,消防船是否可以撤回码头,请指示!。

罗扬:同意!立即撤回管理处码头。

5.10时25分,清点乘客人数,被营救人员由海事人员清点、船员人数由船长清点,分别向王进报告。

6.10时28分,王进:报告指挥长,事故救援组已完成任务,18名跳水乘客、被困船上的乘客和船员全部成功营救,有2名昏迷乘客已转移医院抢救,无人员死亡或失踪,是否解除水上交通管制和撤回人员?请指示!

罗扬:解除水上交通管制,撤回事故救援组。

7.10时30分,各参演船舶集中停靠于管理处码头,罗扬下达命令,各船舶鸣放解除警报一长声。

各参演单位负责人将本单位人员带到管理处码头集合,并向指挥长报告人员集合完毕?(请各小组长注意顺序)。

王进:报告指挥长,事故救援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黎庆刚:报告指挥长,医疗救护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甘春:报告指挥长,安全保卫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张大鸿:报告指挥长,综合协调组人员集合完毕,请指示。

罗扬:同志们!今天,由县人民政府举办的水上交通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通过各参演单位相互协作,密切配合,团结一致,取得了圆满成功,我宣布,演练结束。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2

琼北地区是全国21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市是省级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作为省西部经济、文化中心,开展医院地震应急演练活动,是贯彻“预防为主,防救结合”的工作方针,提高政府地震应急能力和措施,特别是医院处置突发性灾害事件,快速有效地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减小伤亡人数。

通过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检验市抗震救灾指挥部成员单位地震灾害应急救援程序,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和薄弱环节,提高市地震灾害救援队伍紧急救援能力。本次演练的重点是现场人员的搜救、抢救与伤员的医疗救治;演练应注重实战,突出可操作性。

二、演练的组织领导

成立2014年市地震应急综合演练领导小组:

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各成员单位以及市各镇分管领导、那大城区中学校领导参加此次应急演练现场观摩。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由市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

三、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

时间:2014年9月下旬

地点:市西部医院

演练内容:应对突发性地震灾害实战演练。演练持续时间约为1小时,牵头单位为市地震局,参演单位有市消防支队、市卫生局、团市委、市公安局、市地震应急志愿者队伍、市第一人民医院等。

四、演练的震情、灾情设置

市城区发生6.5级破坏性地震。地震对市区造成Ⅷ—Ⅸ度破坏,建筑物损毁、倒塌较严重,有人员伤亡,通讯、供电、供水中断,道路堵塞,并伴有火灾。造成市民生活必需品供应紧张,局部出现社会治安问题。

五、演练的情景和科目设置

(一)演练情景设置

本次演练将模拟我市城区发生了破坏性地震,地震现场西部医院造成部份建筑物倒塌,造成了一定的人员伤亡,并引发火灾等次生灾害后的应急处置过程。

(二)演练科目设置

演练拟设置7个科目:

1、避震与疏散。地震发生时,防空警报拉响,西部医院住院病人、门诊病人、医护人员立即进行避震,在院方的领导下疏散到空旷安全地带。

2、市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赶赴灾区。接到西部医院请求救援后,市消队支队立即组织救援队伍赶赴灾区进行救援行动。

3、成立地震现场抗震救灾指挥部市政府在西部医院地震现场设立抗震救灾指挥部(搭设现场指挥帐篷),各成员单位及时到位,研究救灾救援工作。

4、设立临时医疗救治站(搭设临时医疗救治站帐篷)。市人民医院在救治站对伤病员开展现场医疗救治任务:(1)地震现场伤病员进入临时救治站;(2)急救救护车转运伤病员进入临时救治站。

5、受困人员搜救。医院部分楼房倒塌,市消防支队官兵展开搜救任务:(1)火灾现场建筑火灾扑救行动;(2)疏散小组利用拉梯、绳索、担架等器材对楼上被困病人进行营救,并进行简易医疗救护;(3)搜救小组利用救生、破拆器材,搜救建筑物倒塌废墟下压埋的被困人员。

6、市疾控中心组织消杀小组对受灾区域和转运救护车进行消杀,按震时消杀规范要求操作。

7、市公安局在指定区域划定警戒线,进行现场保卫及救援物资安全任务;市交警支队对道路交通进行管制,确保救援通道畅通。

六、地震应急演练准备工作进度安排

1、9月10日—9月18日

各演练单位制定地震应急演练方案,设置演练科目,编制演练流程,编写应急演练脚本。

2、9月19日—9月22日

各专业队单项演练,到专定现场进行训练指导。

市地震局负责演练各项准备工作,协调各演练单位科目所需的各类器材、演练材料及其他标志。

3、9月23日—9月24日

各演练成员单位进行合成演练,开展预演。市电视台准备现场摄影摄制工作。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3

2019年“安全月应急演练”———高空坠落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毕节市融达公路桥梁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〇一九年六月 

一、演练目的:

 由于威宁中水-黑土河-石门高等级公路第一合同段项目已接近尾声,进入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均为附近村民,未经过严格的安全知识教育和培训。通过本次演练除提高施工现场全员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增强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外,还重点检验以下内容:

1、员工的应变能力和自救能力;

2、应急指挥机构的指挥能力及应急救援小组的适应能力、反映能力;

3、使全员接受应急安全知识教育,提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4、验证应急预案的可操作性,使之进一步得到改进。

二、演练时间:

2019年6月22日星期六 早上9:00

三、参演对象

项目部经理、各科室负责人、各工区技术员、班组负责人及员工。

四、参加演练人数

约30人

五、演练组织机构

  为确保演练取得实效,切实抓演练各环节,成立应急演练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演练工作的组织领导及效果检查工作。

组长:胡大发

副组长:王海

组员:李超、刘饶、杨万军、宋应学、汪川军、祖永发、王星旭、何波、王孝康、李鹏举、王鹏、雷坤坤、雷忠刚

六、演练准备

1、组织各工区、各科室人员、各班组负责人进行开会,宣读演练方案、提出工作要求,并让负责人明白演练的必要性和基本步骤。

2、演练前让员工熟悉高处坠落应急的正确方法,分析演练现场的环境条件,阐述高处坠落演练的必要性,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集中地点,必要时,可进行桌面演练。

3、组织工作人员、指挥组成员、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开会,落实职责,明确相关工作要求。

七、演练背景

事故模拟2019年5月26日上午10点30分,防撞护栏施工作业人员熊万师在中石项目第一合同段黑土河支线LK7+700段进行防撞护栏施工作业时从挡墙坠落,导致左脚脚踝受伤,项目部接到通知以后第一时间派车辆人员到达现场,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后送往威宁县人医院进行治疗。

八、演练科目

1、应急通讯;

2、现场警戒与管制;

3、医疗救护;

4、清理现场。

九、演练进程

   1、应急通讯

①上午9:00行安科收到现场技术员报告,在黑土河支线LK7+700处挡墙施工人员发生坠落事故。

②行安科接到报告后,由行安科安全员李超拨打120救援电话,并联系驾驶员雷忠刚赶往现场。

③应急救援组长宣布《高空坠落应急演练方案》启动,并开展救援工作。

2、现场警戒与管制

  ①应急救援组人员到达现场后疏散现场围观群众。

②在人员疏散同时,指派专人指挥过往车辆,对现场交通进行管制。

3、医疗救护

使用医疗物品对伤员进行应急处理后,送往就近医院。

4、清理现场

①善后组解除警戒。

②委派专人对发生事故现场进行清理。

③现场交通管制解除。

④安全员收拾现场应急救护物品及其他物品。

⑤各组成员按要求指挥作业人员返回工作岗位。

十、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各部门立即集中现场临时指挥部参加演练总结会议。

十一、演练要求及注意事项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4

1.1灾难就发生和围绕在我们的家园

我们居住的天府之国——四川是灾难多发的内陆大省,人口众多、地理环境复杂。调研2004~2010年共发生突发公共事件1322件(不包括“5•l2”汶川地震),发病和受伤达50490人次,现场死亡312人,四川省人民医院(四川省急救中心)组织医疗救援专家队参与医疗救援158件次,派出救援人员994人次,救护车230车次,救援地点涉及全省21个市、州。灾难类别包括:地震、水灾、泥石流、山体滑波、雪灾、矿难、交通事故、垮塌事件、瓦斯爆炸、生产安全事故,火灾、食物中毒、化学中毒、传染病疫情、房屋倒塌、社会安全事件、维稳救援等。2008年5•l2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截至2008年8月12日),受灾总面积28万平方公里,共有11个市(州),67个县,受灾波及人口2961万人。地震极重灾区达1.1万平方公里,涉及18个县(市)、区。造成遇难69225人,失踪17924人,受伤374640,因地震受伤住院治疗累计:96540人。在黄金救援时间(震后72小时)到达一线灾区的医疗救治人员35880人,其中,四川省区域内各地到达的医疗救治人员31000人,占86.40%;省外医疗救治人员4880人,占l3.60%。2009年“4•l4”青海玉树地震,四川省医疗救援队伍共21余支各级医疗救援队,救援人员总数为596人。救援车辆123辆。在玉树灾区紧急医疗救援的7天时间内,共设立11个医疗救治点,巡诊医疗5个乡镇,救治伤病员7749人次,其中救治重症伤员1006人次,开展急救处置手术2642人次,转运和协助转运重症伤员454人次。医疗队在“黄金72小时”紧急救援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至4月17日9时),累计开展清创、缝合、固定等小型手术2305人次,占87.24%;救治危急重症伤员874人,占86.88%;救治伤员总数4013人,占52.02%。

1.2国际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发展趋势国际灾难

医学救援的组织管理与实施、风险评估预警与预案制定、培训与教育等体系建设本身就是跨领域、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体系。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从其建立到发展至今,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1963年瑞典国家医学防护咨询委员会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组织。1976年,在德国美茵兹成立灾难救援医学会,美国也相继成立了世界急救与灾害医学协会(worldassociationforemergencyandDisastermedicine,waeDm)。多数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以美国为例,它以立法的形式明确定位联邦紧急事务管理署(federalemergencymanagementadministration,Fema)负有统一指挥与组织全国各种灾难救援和应急事件之责,一旦出现重大灾难事件即可迅速动员联邦资源,最大限度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紧急救援的效率。2001年的“9•1t”事件中,纽约州政府通过Fema启动全国灾难医学体系(nationaldisastermedicinesystem,nDmS),并依据预案在第一时间启动当地灾难医疗救援队,Dmat)投人救援,迅速完成了分层次分检、紧急救治等工作,在最短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1月第9卷第1期时间内转运与疏散了伤者,同时灾难现场迅速建立的多个医疗站点为联邦级Dmat顺利展开奠定基础。相对完善的灾难医学救援体系将这一巨大灾难的严重后果降到最低,为美国联邦政府从容应对这一事件提供了可靠保障。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从其建立到发展至今,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同时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HHS)成立,该部门是协调联邦卫生和医疗支援的主要机构。HHS所属灾难救援机构包括:①应急准备办公室(oep),指导和维护“国家灾难医疗系统”。②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是联邦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有预防和控制疾病的责任。③国家灾难医疗系统(nDmS),是灾难救援体系中的多方合作力量。这些灾难应急机构属于专门实施灾难前预防、灾难前准备、灾难爆发期应对和灾难结束期恢复四个阶段灾难研究与管理的机构。它们的建立,大大推进了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的发展。

1.3我国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现况

我国作为一个自然灾难多发的国家,也同样面临严峻的国家安全形势。“5•12”汶川大地震就是典型的重度自然灾难事件,这些灾难性的自然灾害与意外事故甚至恐怖事件对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的生命与健康都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与损害。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无论在灾难的预防与公众教育,还是在灾难的救援与处理机制上,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关键的一点是灾难医疗应急还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研究的国际化趋势已从事后灾难的处理转变为事前灾难的预防与准备,将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和机制纳入政府的决策制定中。虽然我国部分城市建立了急救中心,以不同形式参与灾难事件医学紧急救援工作,但是多数地区120系统或医院急救医疗组织均只能应付或处理13常、散在的急救医疗病例,甚至部分急救医疗机构连日常急救医疗都难于应付,几乎没有建立常规24小时运作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包括组织机构、人员队伍、应急物资储备库等)。应当认识到:灾难应急已经成为政府的一个重要行政范围;同时政府主导下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实施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多系统、多部门的合作与参与。而建立一个受过灾难医学专业训练、常态运作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组织是政府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职责。2003年SaRS事件是中国应对灾难事件管理的一个转机,国家加大了对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的重视,国务院相继了一系列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使我国灾难医学紧急救援逐渐展开。但是,总体说来,由于国内在灾难医学紧急救援方面起步较晚,目前尚无一个常设的成熟的全国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管理系统。灾难发生时,一般是由各级政府应急机构或相关卫生行政机构应急办公室临时牵头组成一个医疗抢救领导小组,作为权威机构负责医疗卫生抢救的组织领导工作,同时建立临时医学紧急救援人员队伍开展现场抢救工作。近年来,为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国家卫生部、中国人民后勤部卫生部、国家民政部等不同职能部门均已着手建立或正在研究应对不同灾难事件的预案、救援力量以及相关政策,但整个体系尚未建立,可以说目前我国尚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我国面临的突发灾难事件等潜在风险与挑战现阶段总体呈现如下几个特征:①灾难事件涉及领域多元化。随着全球气候改变及人类干预自然能力的增强,已经进入到自然灾难的高发期。与此同时,我国处于尚未完全进入现代化的后工业化时代,伴随着社会转型,利益群体多元化,在政治、经济和社会各个领域都存在出现灾难事件的风险,工业化污染、交通安全、劳动安全事故等灾难事件不断见诸于报端。②灾难事件呈现高频率大规模。2008年,汶川大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地震等巨灾事件都给整个国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影响强烈。③社会安全事件影响重大,尤其是恐怖主义事件呈组织性、暴力性,且破坏力增强。④波动方式多元。灾难事件的突发性、复杂性往往涉及社会不同利益群体,敏感性、连带性很强,聚集效应明显。

2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的特点

2.1预报困难,突然发生

灾难经常是突然发生的,尽管现代科学技术可以在个别情况下对其发生时间和震级强度做出大体上的预测、预报,但是更多的只是对可能性的推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们至今还不能够掌握地震发生的规律,因而还没有做出地震发生精确预报的办法。

2.2大量伤员,伤亡惨重

突然发生大量伤病员,卫生救援任务繁重,一切医疗卫生部门都要把抢险救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神圣使命:灾害常常是在人们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发生,瞬间造成大量伤亡。

2.3伤势复杂,伤情严重

灾难所造成伤害的病因均为创伤或挤压,但伤员受伤部位常涉及全身多系统、多器官,大多数伤员为多发伤,部分伤员还可能涉及到复合伤。紧急,抢救要快,救治技术要全面,组织指挥要高效:伤病种类因灾害种类而异。地震主要造成多部位机械性损伤;火灾引起缺氧窒息、中毒和烧伤;空难、火车和汽车等交通事故主要是47多部位的撞击伤,水灾除了淹溺之外,各种肠道传染病、外伤、寄生虫感染、呼吸道感染、皮肤病等是常见病;化学事故引起烧伤和中毒。由于伤病情复杂,必须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所以卫生救援组织专业人员搭配要合理。执行不同灾害卫生救援任务医疗队的人员组成,应根据该灾害主要伤病种类配备。过去因为不了解灾害的损伤特点,配备的专业技术人员不够适当的教训不少。在力量配备上确定以内科、外科和防疫人员为主的医疗队。

2.4环境破坏。救治困难

灾难发生区域破坏严重,卫生救援工作困难,生活艰苦,救援人员以饱满的热情、坚强的毅力和专业技术为拯救受灾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作出努力。大型灾害不但造成众多的伤亡,而且对各种建筑物破坏严重。房屋倒塌,道路桥梁破坏,水电中断,卫生设施被毁,致使伤病员医疗救护、转送、物资供应、救援人员生活遇到极大困难。一是交通受阻,车辆不能通行,外援力量和救灾物资无法以车载进入灾区,延误抢救人员到达灾区的时间和医药物资的保障。所有这些困难都需要在平时做充分物资、组织准备,做好各种情况的应急预案。

2.5次生灾害,雪上加霜

地震后的余震伤害,火灾伤害,引发的地缝、山崩、泥石流、水灾、海啸都可造成非常严重的危害,灾难后传染病流行、瘟疫流行,受灾人群的应激损害和心理障碍,堰塞湖溃堤危险,毒气污染、放射性污染等等。都会给本来就非常困难的灾难医疗救援更增添难度。

2.6卫生机构,遭受损失

卫生救援组织要帮助做好恢复与重建工作:凡属破坏较大的自然灾害,卫生机构将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特别是影响范围大的地震、水灾和风灾都可能使医疗卫生人员遭受伤亡,卫生建筑和设施受到毁损性破坏。灾区卫生机构失去医疗服务能力使灾后抗灾救灾、紧急救治、医疗预防面临困难,必须动员各方力量帮助做好紧急医疗救援工作。

3四川省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①全省尚未形成统一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组织常设机构和主要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动员体系。②医疗卫生应急工作基础仍有待加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恐怖事件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③全省、各市(州)还尚未完全建立相应的实质性专业灾难医疗应急队伍。④缺乏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物资与设备储备库。⑤缺乏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移动医院。⑥缺乏灾难发生时应急指挥系统和统一的信息平台系统。⑦“5•l2汶川特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地震”紧急医疗救援是成功的、罕见的。但我们应该看到由于上述原因,代价巨大,需要认真的总结,需要规范救援机制,需要应急救援管理常态化。为此,我省迫切需要迅速构建一个省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基地、专业救援队伍、救援物资储备、移动医院、移动指挥系统及应急信息网络平台等内容组成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并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以便重大灾难发生时,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4灾难发生后,紧急医疗救援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成功的医疗救援为党和政府赢得了声誉,受到了全世界的赞扬。这不仅得益于党和国家领导及时、正确、果断、坚强的领导,也得益于SaRS后中国已初步建立起来的应急机构与机制和5•12汶川地震后对灾难医学的重视。但是灾难后各类各级的灾难总结与反思也让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与教训,其中包括:①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难事件,必须紧紧依靠平时完备而有力的政府主导的公立医疗卫生应急体系。政府科学决策、科学有序地应对、合理地调集医疗救援力量仍是救援的关键。②应对重大突发自然灾难事件,必须紧紧依靠平急结合、训练有素的专业灾难医学紧急救援队伍,以科学的态度与方法开展医学紧急救援。目前参与灾难性医学救援的一些应急队伍自身携带的医疗器材、药品、个人防护生活用品普遍较为简陋,甚至严重缺乏,以热情取代科学,急需规范与完善。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现代医学救援还有短处:在积极投入救援的高度热情下,大救援的观念薄弱;仓促盲目上阵;医务人员平时缺乏相应的科学、规范、权威的专业教育和培训,更缺少演练,不适应医院外复杂环境的医学救援,影响了救援效果。③灾难发生后,暴露出自救、互救意识和能力的不足。救援医学中公认的灾后72小时是生命救援的黄金时间,超过灾后72小时,受灾人员的生存率将不足20%。然而,规律同样证明,灾后的36-48小时,是灾区外界响应最薄弱的时间,可见2/3左右的黄金时间将无法依赖于外援的支持。而自救能力的匮乏是导致伤亡人数无法缩减的原因之一。④所谓在第一时间赶赴灾难现场的医务救援人员的专业范围有待进一步探讨(急救医生或医疗救援医师是否应该尽可能早期进人第一现场)。用院内专科医生代替急救医生实施现场紧急医疗救援,成为现场救援的主要力量是否会事倍功半?⑤自愿者们和自愿队们,凭着满腔的热情,大量地涌进入灾区,献出志愿者们的爱心,用他们的勇气和精神,一心想为灾区人民做些什么?让世人感动,让媒体宣传感动,亦让我们的政府自豪。但是,我们面临的灾难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2年1月第9卷第1期救援行动也让我们清醒,不要让“救援”变成“被救援”,不要在本来就是灾情严重的土地上再增添新的“灾民”。⑥灾难发生地的环境亦是救援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高原、寒冷、交通状况、民族语言等都是应该注意的因素,因为环境条件的特殊性,直接影响救援的效果,也影响救援人员的身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救援不能蛮干、不能靠激情、不能只凭热情、不能瞎指挥,要始终把救援人员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因为只有保存好自己才能有机会救别人。科学救援是主导,是代价最少、效果最好的救援方式。玉树地震救援四川医疗救援队596名队员中,在短短7天里就有44人因严重高原反应被送回。四Jii省卫生厅应急办副主任杨勇也因高原恶劣气候环境发生意外而牺牲。⑦缺乏有经验的医学救援专家进行指导,而且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专家尤为缺乏。现场第一时间医疗救治理论与技术有待进一步改善(如个别伤员被救出废墟后3o分钟左右即死亡)。⑧缺乏应急指挥系统平台,导致决策指挥失误,行动缓慢、}昆乱、无序。缺少现场医疗急救专用通讯、信息系统平台和急救车辆。现场情况不了解,信息不畅通,导致医疗资源调集的分配的盲目性。⑨缺乏国家民用直升机空中医疗救援组织体系、专业人员和必须装备,几乎均是动用军用直升机系统进行空中救援。⑩回顾近年来灾难医疗救援行动,院内急救是成功的,但院前现场急救部分尤其是震后关键的72小时内救援,仍值得探讨。因为我们目前的院前急救系统主要是针对平时et常急救,缺乏重大灾难区域性医疗应急准备。⑩“灾隋就是命令”不能只停留于口号上,有效医疗救援资源未能在第_时间有效地向灾区集结,大量外援医疗资源未能在黄金72小时内抵达并开展有效救援。⑩暴露出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区域性尚未形成统一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组织常设机构和主要灾难医学紧急救援预案体系。医疗卫生应急工作基础仍有待加强,应对重大突发事件和恐怖事件应急反应和处置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还尚未完全建立相应的实质性专业灾难医疗应急队伍。缺乏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物资与设备储备库。缺乏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移动医院。缺乏灾难发生时应急信息系统。

5建立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指导原则

将现实与未来有机结合起来,以完善现有急救医疗体系建设、利用现有应急医疗条件、整合现有应急医疗资源为基础,前瞻性的设计、分期分批的建设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以党和政府为主导,加强区域化紧急医疗救援常态建设和管理,重点放在灾难预防和救援机制建设方面,专业救援队伍和社会动员相结合,应急救援与日常服务相结合。建立起快速反应,统一指挥、科学救援、安全高效、平急结合、常备不懈的救援机制。

6科学救援关键是建立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体系

6.1紧急救援系统化

在已设立的全省三级(省级、市州级、县级)急救网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物力、基础设施资源,建立起三级灾难医疗应急救援网络体系,实行平战结合,平时负责日常急救医疗任务,灾难发生时,承担灾难医疗应急职责。

6.2应急网络信息化

据资料分析,重大灾难伤亡事件中许多生命损失和伤残多是由于没有统一的指挥系统,信息阻断、信息“孤岛“未能有效地利用和调动医学救援资源。国际对灾难管理的新观点认为,事故指挥系统在灾难期间能改善全部结果;资源越是缺乏、指挥组织必须越有效。目前我国应急医疗救援资源不足状况突出,如何有效地指挥组织和控制,调动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果,是我国应急医疗救援指挥队伍能力建设的最大挑战。整合应急信息平台和急救医疗信息服务平台构成急灾难应急救援网络信息平台,在灾难发生时通过网络平台调配医疗急救资源。

6.3救援指挥统一化

建立灾难医学紧急救援指挥调度系统;流动的特种医疗应急指挥系统,配备包括各类各种现代化通讯网络系统(移动通讯网络、双向卫星网络、区域对讲网络),配备专用通讯指挥车,与灾难信息平台相互联系,构成统一的指挥平台。当灾难发生时,即使当地机构所有通讯、电力等设施中断后,也能很好地承担和执行现场医疗应急指挥调度的功能。

6.4灾难救援常态化

首先建立区域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基地(中心),在已设立的急救医疗机构基础上,强化其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功能。平急结合,灾难发生时承担区域内重大灾难事件与特种灾难事件(如核泄漏、重大化学中毒等)医疗应急职责,并在省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基地(中心)建立后,逐渐完善省、市(州)、县三级灾难医疗应急体系。

6.5实施救援专业化

组建和完善灾难医学紧急救援专业(特种救援)队伍,组建省级特种灾难医学紧急救援队,开展演练和培训,并根据实际灾难可能的环境开展野外适应性训练,提高各种恶劣环境的生存能力。筹建“流动医院”,建立重大灾难现场临时移动医疗机构救治机制。重大灾难事件,尤其是特别严重的重大灾难事件时,灾难区域医疗机构49与道路遭受破坏,灾难现场临时“移动动医院”发挥重要的作用。省级队伍:应急医学救援总队,中毒救援分队、核与辐射医学救援分队、高原应急救援分队、传染病医学救援分队等。市级队伍:各市(州)应急医学救援队。县级队伍:各县(区、市)应急医学救援队。

6.6救援决策专家化

建立全省特种灾难医疗救援专家组,并设立与灾难医学相关专业人员顾问库(如地震专家、消防专家、化学品专家、核辅射专家等)。

6.7物资储备网络化

完善和建立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物资、设备与药品贮备库。申请政府财政专项资金,建立省级、市(州)级灾难医学紧急救援物资、医疗设备与急救药品贮备库。注重医疗救援人员的防护和安全物资储备。

6.8救援行动立体化

结合本地区恶劣的地理条件和环境,建立快速反应的民用直升机救援体系,建立空中紧急救援机制。

6.9培训演练日常化

形成常态化、制度化的长效演练机制,做到常备不懈,并且将教育、预防作为救援中心的首要工作,以专职人员队伍为基本队伍,以相关主管厅局为牵头单位,以全省一、二、三、四线队伍为演练和训练的主要对象。结合四川省可能发生的灾难特点,务必做到每年针对每种灾难类型进行两次或两次以上的医疗救援的专业演练甚至是全社会的综合演练。

6.10救援动员社会化

建立长效的公众自救、自防机制与培训体系,组织实施社会公众急救知识技能培训工程,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急救生命绿色通道。结合各种灾难的特点和全民教育对象的接受能力、职业生活特点,制定、组织实施灾难逃生、预防、减少伤害的方式方法以及灾难发生时的自救、互救和施救的知识和技能的教案编写、授课训练,探讨公众参与急救绿色生命通道的运行机制,普及公民自救和互救的意识和技能掌握程度和熟练程度,提高全社会急救参与意识观念和初级急救技术水平。

7应对突发灾难应急医疗救援构架和运行机制

7.1一个基地中心以四川省灾难医学紧急医疗救援基地为中心展开应急救援工作。具体基地内容包含:移动医院日常维护和启动;灾难医学救援队伍培训演练基地;救援物资储备基地;社会公众自救、互救知识、技术教育培训基地。

7.2二层指挥平台省、市(州)紧急医疗救援应急指挥调度平台,调配区域内各级应急医疗救援资源。

7.3三级救治理念灾难医学救援因其灾情发生突然、伤亡人数众多、伤情重而复杂、救治难度较大、次生灾害源伤害严重而复杂等特点,与战伤救治相类似,按照灾害创伤救治技术体系可划分为现场急救、紧急救治、早期治疗、专科治疗和康复治疗五个救治基本环节,分析灾难医学救援特点,主要以三级救治模式全面展开,救治方式包括:第一级救治:自救互救、现场急救、检伤分类、伤员转运;第二级救治:紧急救治、损伤控制、早期救治、院间转运;第三级救治:专科治疗、集中收治、跨省转移、康复治疗。应根据三级救治原则,按救援区域的需求,合理调动配置应急救援医疗资源。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5

针对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和设想,应制定各种复杂抢救预案,急救设备、药品、物质配备基数合理的优化和改进,对抽组人员的专业技术和身体素质进行集中培训和发射前反复实战演练。神九载人航天任务,有三名航天员,其中一名女航天员,我们在第三责任区组建9人的载人航天救援队,高级职称医生6名和高资历护士3名,救护车一台,直升机3架。应急返回着路现场、后送途中、后支医院医疗救护、医疗对接、医监医保救护演练。在救护车、救援直升机上配置了全套高级便携式急救设备和高机动性的后送工具。返回舱着路情况的复杂性,航天员意外伤害的地点和位置不确定,给航天救护队救援工作带来的复杂性,现场救援条件恶劣,航天员被动出舱费时,航天服对航天员紧急快速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救援直升机是以直升机作为运载工具,搭乘救护人员及急救设备,在第一时间用最快的速度前往事发现场,航天员意外伤害的医疗救护平台创新的转移到三架救援直升机上,可分别展开急救和基础生命支持。对伤员实施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可根据需求将伤病员运往上级医疗机构进行后续救治。遵循救援医学救护原则,发挥直升机救援的最大优势,救援直升机可以直接飞到伤员身边,迅速对伤员实施救治或将伤员运离危险地区,送往医院。在没有着路条件的特殊情况下,救援直升机采取悬停或索降的救援方式,为伤员提供安全、快捷有效的医疗救治。

救援直升机受飞行速度、天气、空域、通讯等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直升机救护空间非常有限,只能在救援直升机上展开生命复苏、止血、固定、抗休克和简单紧急救命手术,来完成基础的的生命支持。飞行的不稳定性给医护人员带来一定的困难,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加速度引发超重或失重,以及高空缺氧、低气压、飞机噪音和颠簸等,给伤病员带来一系列生理变化和胸腹腔压力改变,加重伤情。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实施急救和监护,参与抢救和救援人员要适应高空、密闭、高温、噪音、摇摆的工作环境,均是影响直升机医疗救护的限制因素。能够适应和胜任各种情况下实施抢救。经过空中反复训练,才能在飞行中成功地完成了气管插管、静脉穿刺、脾切除术和规范化心肺复苏等救治水平,为成功地抢救伤病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空中医疗护理操作时尽量选择飞行平稳时进行,减少飞机对救治操作的影响,空中严密观察航天员的生命体征,充分的镇静镇痛,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出现呼吸道梗阻时应尽快清理气道,迅速置入喉罩或行环甲膜切开,保持良好的通气。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工作,采取立体式医疗救援模式,最大限度保障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安全,圆满完成了航天员的医疗保障任务。

载人航天是人类挑战自然、探索宇宙的科学实验工程,体现国家的综合国力和整体科技水平,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提升。航天救护队装备了全套高级便携式急救设备,将灾难救援及危重病急救的研究成果,应用于载人航天工程医疗救护与保障,这在航天医学中的新理念,新课题。对载人航天航天员意外伤害提出有效的防治预案,针对载人航天航天员可能发生意外伤害的原因。载体是载人航天医疗救护直升机及医疗救护车,确保意外情况下航天员的安全。载人航天医疗救护队应具备救援时效强、专业性高,医护人员还应有高超的现场分析判断、急救处置、紧急防护能力。必须贯彻现场急救的理念,具体实施控制出血、解除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等应在“急救白金10min”内完成;休克应在“抗休克30min”内有效的干预并控制;头、胸、腹盆腔等内脏出血应在“黄金1h”内进行确定性的手术。加强现场急救标准化链式流程,医疗与伤员同在,立体救护;无缝隙前接、转运、后送等救治理念。载人航天医疗保障系统在装备、方案、试验等方面能满足安全性的要求。在主、副着陆场及各责任区的医疗卫勤保障工作能够体现急救医学“快速反应,立体救援”的理念[3]。载人航天医疗救护直升机在航天员的医疗保障及救护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机动性强、速度快,飞行高度较低的优点,创造了反应速度快、技术装备一流。随着现场急救技术的迅速发展,传统的急救观念不断更新,国家和军事实力的不断提高,非战争军事行动日益成为国家军事行的常态化。使救治规则、卫勤保障原则更趋于合理化,人性化,抢救成功率更高。加速发展我军空中医疗救治和装备,不断提高局部战争环境下伤病员空中医疗救治、后送和灾难救援能力。为野战和灾害等特殊环境下医学救援,提供先进的医疗救援模式。

作者:刘健王宝成张荣伟付强单位:总医院麻醉科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6

(江苏柯瑞机电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江苏苏州 215300)

摘 要:近年,重特大恶性安全事件、现场操作事故等频频发生,实施运行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显得愈发重要,一个良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可以将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事故预案应急救援工作,把“事后”的调查变为“事中”的应急处置,最终达到“事前”的预防。

关键词:工程项目;应急管理;预案

中图分类号:F426.6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8-0133-01

收稿日期:2015-02-20

作者简介:张广梅(1981-),女,江苏南通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项目管理。

从公共社会学、公共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应急预案是指面对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环境公害及人为破坏的应急管理、指挥、救援计划等。[1]它一般应建立在综合防灾规划上。其几大重要子系统为:完善的应急组织管理指挥系统;强有力的应急工程救援保障体系;综合协调、应对自如的相互支持系统;充分备灾的保障供应体系;体现综合救援的应急队伍等。

一、基本定义

应急管理预案是综合性的事故应急预案,这类预案详细描述事故前、事故过程中和事故后何人做何事、什么时候做,如何做。这类预案要明确制定每一项职责的具体实施程序。应急管理预案包括事故应急的四个逻辑步骤:预防、预备、响应、恢复。

二、建立制度

在建立建设工程项目应急管理制度时,必须注意:(1)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体系,编制应急救援预案。(2)应根据预案做好应急救援设备、器材、防护用品、工具、材料、药品等保障工作。确保经费、物资供应,切实加强应急保障能力,并对应急救援设备、设施要定期进行检测、维护、更新,确保性能完好。(3)每年应至少进行一次全员应急管理培训,提高职工事故预防、危险辩识、事故报告、应急响应、各类事故处置方案、基本救护常识、避灾避险、逃生自救等。(4)根据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各单位及项目每年至少安排一次桌面演练或综合演练,强化职工应急意识,提高应急队伍的反应速度和实战能力,并做好演练记录和总结。(5)发生事故,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职责明确,快速反应”的原则及时启动应急救援预案。[2]以营救遇险人员为重点,开展应急救援工作;要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避免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污染;要及时组织受威胁群众疏散、转移,做好安置工作。(6)应急救援应充分利用社会应急资源,与地方政府预案、上级主管单位及相关部门的预案和应急组织相衔接。

三、实施运行

在针对项目实施运行应急预案时,要科学统筹、认真落实,建议:(1)成立应急救援队伍。工程项目根据实际需要,应建立各种不脱产的专业救援队伍,包括抢险抢修队、医疗救护队、义务消防队、通讯保障队、治安队等,救援队伍是事故应急救援的骨干力量,担负本项目各类重大事故的处置任务。(2)配备应急物资装备和信号规定(标准)。为保证应急救援工作及时有效,事先必须配备装备器材,并对信号做出规定。特别是:1)项目必须针对危险目标并根据需要,将抢险抢修、个体防护、医疗救援、通讯联络等装备器材配备齐全。平时要专人维护、保管、检验,确保器材始终处于完好状态,保证能有效使用。2)信号规定。对各种通讯工具、警报及事故信号,平时必须做出明确规定;报警方法、联络号码和信号使用规定要置于明显位置,使每一位值班人员熟练掌握。(3)应急训练和演习。项目应急预案是施工现场发生事故时的具体行动方案。这就要求项目应急指挥领导小组必须从实际出发,针对危险目标可能发生的事故,至少组织一次桌面演练和单项功能演习。一旦发生事故,指挥机构能正确指挥,各救援队伍能根据各自任务及时有效地排除险情、控制并消灭事故、抢救伤员,做好应急救援工作。(4)紧急安全疏散及紧急避险。在发生重大事故,可能对区域内外人群安全构成威胁时,必须在指挥部统一指挥下,对与事故应急救援无关的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对可能威胁到厂外居民(包括友邻单位人员)安全时,指挥部应立即和地方有关部门联系,引导居民迅速撤离到安全地点。事故发生后应有紧急避险措施,防止事故进一步扩大和伤亡人员的增加,以及在抢险时发生二次事故。(5)工程抢险抢修。有效的工程抢险抢修是控制事故、消灭事故的关键。抢险人员应根据事先拟定的方案,在做好个体防护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及时排险、抢险,消灭事故。(6)现场医疗救护。及时有效的现场医疗救护是减少伤亡的重要一环。特别是:1)各现场应建立抢救小组,小组成员都应学会心肺复苏术及一般急救技术。一旦发生事故出现伤员,首先要做好自救互救。2)如对于高处坠落、骨折人员不能随意搬动,要用担架、模板等搬运;对于气体中毒、窒息伤员,应尽快进行通风,让其呼吸新鲜空气;对发生化学中毒的病人,应在注射特效解毒剂或进行必要的医学处理后立即转送急救医院。(7)社会支援。项目一旦发生重大事故,本单位抢险抢救力量不足或有可能危及社会安全时,指挥部必须立即向上级和友邻单位通报,必要时请社会力量援助。社会援助队伍进入厂区时,指挥部应责成专人联络、引导并告之安全注意事项。

四、结语

一个良好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体系可以将事故的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视事故预案应急救援工作,把“事后”的调查变为“事中”的应急处置,最终达到“事前”的预防。

参考文献:

[1]侯琨.建筑工程项目安全应急管理能力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财经大学,2009:23.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7

1大型灾难医疗管理与支援教育课程(majorincidentmedicalmanagementandsupport,mimmS)[5]

1.1mimmS教育课程主要内容

mimmS教育课程是由英国开发,慈善团体charity经营专门针对培养专业灾难医疗救护人员开展的医疗教育,它包括讲义和训练两个部分,主要研究院外特殊环境下系统的灾害教育和训练方法[6]。作为在灾难现场全部组织和人员的共识,通用语言而使用。最初每期培训仅为少数人(24人以下)开设,近年来培训的对象和规模逐渐扩大。

1.2mimmS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灾难发生后在救援现场的活动原则和优先顺序用英文简写概括为“CSCattt”,包括C(commandandcontrol确立指挥命令系统)、S(safety安全)、C(communication通讯和信息交流)a(assessment评估)、t(triage检伤分类)、t(treatment现场处置和治疗)、t(transportation转运)7项。见表1。

“CSCa”属于灾难中的医疗管理(medicalmanagement)部分,“ttt”则属于医疗支援(medicalsupport)部分。灾难现场的活动,要严格按照该内容的顺序进行施行。即:首先确立指挥命令系统,在确保安全、建立流畅的通讯和广泛的信息交流渠道的基础上,进行检伤分类、现场处置和治疗以及转运。当救援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或需要重新判断时,可反复进行CSCattt的活动。该救援原则适用于所有的灾难现场,包括医院内应对灾难,所有救援人员都应该遵守该原则,尤其对于救援现场行医疗服务指挥的人员来讲更为重要。

1.3mimmS教育的意义

其意义在于mimmS的教育内容涵盖了灾害准备、应对、恢复3个阶段,特别强调准备阶段,“准备”不仅是物资器材的准备,还应包括制定计划、教育以及培训,而且对事先想定的“所有危险状态”必须制定计划(all—hazardapproach),在灾害救援中都可使用同一系统应对的理念,其现场处置的内容和方法不分国家制度的差别、民间组织和部队组织体系的不同,都是一个完整流程和统一应用标准。

2紧急事态训练体系(emergotrainsystemtm,etS)教育

2.1etS教育概况

etS是由瑞典开发,灾害医疗/外伤医学教育研究中心(CentreforteachingandResearchinDisastermedicine&traumatology)经过20年开发研究的灾害演习体系,emergo在瑞典语中为“紧急事态”的意思,是灾害和急救医学训练使用的教育模拟体系,它可以模拟各种事故和灾难现场,能够对不同水平人员的救援能力进行教育、指导、管理以及检验其方法的正确性。以瑞典为中心包括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空军以及众多国家采用该模式培训已达20年以上[7]。

2.2etS教育课程的核心内容

etS的特征为“有限的人、物、时间+决定方案”,即“受训者使用有限的人和物资源,利用各种信息传递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必须做出自我判断(如何救援),对灾害进行实战演习的综合训练”,这也是与既往的训练手法不同的特点。etS是根据剧本在白板上模拟“灾害现场”,使用带有磁铁的贴画做成人形,受训者根据现场状况,收集资料汇报灾情,对人形道具进行包括救出、检伤分类、应急处理、选择转运方法和医院进行转移的一系列过程,直至全部救援完成。特别需要提出人形道具上均标有相应的病情资料,受训者可根据这些资料来判断患者的疾病状态或紧急危重程度,以便做出正确的检伤分类或应急处理等。而且将患者转入医院后还可通过对人形道具添加的伤情进行管理和治疗。本演习训练内容适合医疗救援相关的所有人员,无论规模大小均可进行演习,人数较少时主要训练部署能力,人数较多时则进行综合训练,且在演习中或完成后随即可以进行讨论,让全部参与人员可分享和思考其中的得失以及显露的问题。

2.3etS教育的意义

etS教育的意义在于模拟灾害现场,通过视觉的冲击,身临其境感受医疗救援的压力、快乐和成就感等,极易理解灾害医疗的整体构架、救护活动的流程,能够理解个人判断对救灾部署决定的重要性,此外还可检验现行的应对体系在实际训练中是否安全妥当。

3我国开展国际化标准教育课程的意义

以上两种是具有代表性的灾害医学教育体系,目前在多个国家地区作为灾害医学标准化教育使用。作为意外事故和灾害多发的我国,参考mimmS和etS的灾难医学教育方法来培养我国合格的标准化医疗救援人才,不仅是国民的期盼,而且对提高我国灾难医疗救援的发展以及学科建设有极高的意义。灾害是全人类的共同大敌,目前在全球统一的减灾行动中,我国势必会加强双边与多边,区域性与国际性的合作,国际化标准教育不仅可增强人们的灾害意识,提高灾害救援水平[8—9],而且使用统一标准进行相互国际医疗交流,也是“国际救援一体化”的形势所趋。

参考文献

[1]millseJ,RobinsonJ,attarana,etal.Sharingevidenceonhumanitarianrelief.[J].BmJ,2005,331(7531):1485—1486.

[2]wangtL.Disastermedicinetrainingforparamedicsintaiwan[J].annDisastermed,2006,4(2):60—65.

[3]arnoldJL.Disastermedicineinthe21stcentury:Futurehazards,vulnerabilitiesandrisk[J].prehospitalDisastermed,2002,17(1):3—11.

[4]杜晶,杨建伟,张励才.关于构建灾害医学中急救基本技能标准化培训平台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2):415—416.

[5]advancedLifeSupportGroup.thepracticalapproachatthescene//majorincidentmedicalmanagementandsupport[m].2nded.BmJ,2002:96—99.

[6]markakisC,Daleziosm,ChatzicostasC.evaluationofariskscoreforinterhospitaltransportofcriticallyillpatients[J].emergmedJ,2006,23(4):313—317.

[7]LennquestS.theemergotrainsystemfortrainingandtestingdisasterpreparedness:15yearsofexperience[J].intJDisastermed,2003,1(1):25—34.

[8]Rubinm.whatnottodoinemS,whatwedon’tteachstudentmaybejustimportantaswhatwedo?[J].emergemedServe,2007,36(10):105—113.

[9]SelzmanJG,pageDi.paramedicstudentadherencetothe118—tionalstandardcurriculumrecommendations[J].prehospitalemergCare,2007,11(4):448—452.

(收稿日期:2012—06—11)

Doi:10.3760/cma.j.issn.1671—0282.2012.09.038

作者单位:048000山西省晋城,晋城市紧急医疗救援中心(张海涛、郭建英、吴红梅、刘瑜芳、樊明星、和俊杰、王佳宁、王芳、王晋姣);首都医科大学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李春盛)

通信作者:李春盛,email: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8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保障民生民安,按照“突出重点、全面防御,健全体系、加强管理,社会参与、共同抵御”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防灾救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整体联动机制,磨练应急队伍,提升县委、府的防灾救灾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特别是领导干部防灾救灾意识,提升应对处置各类自然灾害的指挥决策和统筹协调能力;进一步普及防灾避险知识,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推动我县防灾减灾事业快速发展。

二、组织领导

成立县防灾救灾综合演练临时指挥部

三、演练时间、地点和内容

(一)演练时间:

(二)演练地点:一个指挥中心、二个分演练点。指挥中心在县公安局指挥大厅;二个分演练点:中学、芦阳小学。

(三)演练的内容:紧急避险与疏散转移;指挥救援力量快速集结,包括公安、消防、民兵预备役及各专业队伍快速集结;医疗救护;通讯电力保障,包括使用卫星电话等应急通讯,恢复有线通信,架设线路恢复电力;临时安置,包括避难场所设置、灾民基本生活保障。

(四)演练程序

时间:

灾害发生(责任单位:县人防办)

,模拟强烈地震发生(县人防办拉响覆盖县城防空警报三分钟),地震持续20秒,震区通讯、电力中断。

听到警报后,县级四大班子在家领导,各乡(镇)乡(镇)长、参演单位主要负责人赶赴演练指挥中心。

程序一:县防震减灾局局长刘全向演练指挥部报告:报告总指挥,据地震台网测定,,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具体灾情正在收集中,建议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

接到报告后,现场领导进行紧急会商后总指挥宣布:据地震台网测定,刚才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立即启动《县地震应急预案》。县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省、市地震部门派遣现场工作组、灾害损失评估组;通知各应急救援队伍15分钟内赶到指挥中心集结待命;立即启用应急储备物资,县民政局按预案迅速开展灾民安置、救灾物质发放,我县进入紧急状态,全面展开抗震救灾工作。

随后,县气象局向指挥部报告近期天气情况;县国土资源局向指挥部报告地质灾害初步情况;县水务局向指挥部报告水汶监测情况。(报告场景台词各部门自行组织)

程序二:应急救援队伍从各自岗位15分钟内赶赴指挥中心集结(以警报声为指令,不再发出集结指令);分演练点开始进行疏散演练。

1、应急救援队伍集结

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人(组织责任单位:公安消防大队)民兵预备役20人(组织责任单位:人武部);公安救援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公安局);医疗救护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卫生局);电力抢险队伍10人(组织责任单位:电力公司);通讯抢险队伍10人(牵头单位:县发经局,责任单位:电信、移动、联通)。

集结完毕后,各救援队伍按集结先后顺序向指挥部报告情况。

县公安消防大队:报告总指挥,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人武部:报告总指挥,县民兵预备役2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公安局:报告总指挥,县公安救援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卫生局:报告总指挥,县医疗救护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县发经局:报告总指挥,电力抢险队伍10人、通讯抢险队伍10人集结完毕,请指示。

总指挥:原地待命

要求:救援队伍着装相对统一,携带相应救援器材。

救援队伍集结完成后,演练总指挥发出指令:请公安局迅速布置警力维护社会治安,维持交通秩序;请民兵预备役协助公安干警维护社会秩序,开展抢险救灾;请各救援队伍迅速展开救援。(各部门按制定的方案到提前布置的演练点开展演练)

1.1通讯、电力保障(责任单位:县发经局)

1.1.1恢复通信

电信、移动、联通工程抢险人员按照制定的方案,中断通讯,在规定时间内恢复。演练完毕回到集结点后县发经局向指挥部报告(报告总指挥:常态通讯恢复,通信保障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1.2电力保障

电力工程抢险人员按照制定的方案,到金花变电站实施电力抢险。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由县发经局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电力保障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2医疗救护(责任单位:县卫生局)

县卫生局按照制定方案,在中学实施现场救护演练。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医疗救护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1.3消防灭火(责任单位:县消防大队)

县消防队按照制定的方案,在消防大队训练楼4楼模拟对地震引发的火灾实施灭火演练。演练完毕后回到集结点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消防灭火演练结束,请指示)。

总指挥:请回集结区待命。

2、二个分演练点疏散演练(责任单位:县教育局)

组织学生由教室向操场疏散集结。集结完毕后,县教育局用对讲机向指挥部报告相关情况〔报告总指挥:中学(芦阳小学)学生和教职工全部疏散到操场,无人员伤亡,目前正组织专家对学生和教职工进行心理疏导,请指示〕

总指挥:做好学生的安置和心理疏导,组织教职员工全面投入抗震救灾(集结人员安全返回)

程序三:演练总指挥使用卫星电话向市政府报告灾情,并请求支援。(,在我县城区附近“发生”有感地震,我县已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我县通讯、电力“中断”;地震“引发”山体滑坡,道路受损严重;“有”房屋垮塌、人员伤亡、被困。目前,我县已全面投入抗震救灾工作,但救援力量不足,请求市政府派遣救援队紧急支援)。

时间:

各救援队现场演练科目结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华对演练进行点评总结。

时间:

演练总指挥宣布:县年防灾救灾综合演练结束。

所有参演领导、观摩人员有序、安全返回。

四、演练要求

1.加强领导、严密组织。参演单位一定要高度重视,一把手亲自抓,指定一名领导具体负责。按照模拟实战的要求,组织协调、科学指导好所承担演练科目的前期培训和演练工作。同时,要严密组织、周密安排、搞好配合,做到环环紧扣,确保演练安全有序进行。

2.听从命令,服从指挥。所有参演单位必须服从演练临时指挥部的统一调度指挥,确保参演人员训练科目的演练时间、内容、任务落实到位,切实做好训练、演练期间的安全工作,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3.加强宣传。各乡镇、县级各部门要加强防灾救灾知识和此次地震应急救援演练的宣传力度,宣传面要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做到人人掌握应急避险知识、人人熟悉逃生线路;县电视台要提前滚动播出演练公告,实施演练时根据演练场景安排记者摄像并负责制作演练相关视频资料;县应急办、县防震减灾局要在主要街口、闹市区等提前张贴演练公告,县城各中小学要向学生做好宣传,移动、电信、联通分公司要提前设置短信提示,及时告知当地群众和外来人员,以避免引起地震误传。

4.参演部门提前制定演练方案,按方案提前组织预演。各乡镇按要求必须制定演练方案,自行组织演练。县教育局负责组织除中学、芦阳小学外的所有中小学校按各自制定的地震应急方案组织疏散演练,县发经局、安监局要协调指导企业制定演练方案,有计划组织演练。各乡镇、各系统组织的所有演练要注意收集整理影像资料,并报府应急办。

5.参演车辆、帐篷等贴上演练标识(防灾救灾综合演练),演练所需的对讲机由县国土资源局准备,各演练科目道具由责任单位搭建并演练后负责清理。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9

一、应急演练时间、地点及参加人员

演练开始时间:2020年12月03日09时30分

演练预计总用时:90分钟

(一)消防现场演练阶段(预计用时30分钟)

(二)消防器材使用、紧急救护培训演示阶段(预计用时30分钟)

(三)总结评估阶段(预计用时30分钟)

演练地点:国网**XX供电公司机关办公楼

参演单位和人员:清河门区政府相关人员、清河门区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清河门区消防救援大队相关人员、清河门区公安分局相关人员、清河门区医院相关人员、国网清河门区供电公司相关人员

现场观摩人员:市公司受邀领导、各县区公司受邀人员

二、演练的背景、目的及原则

(一)演练背景

本次演练是根据《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及公司消防培训计划内容而指定举行,组织本次火灾应急疏散演练,切实保障员工人身安全和财产的安全,避免对社会造成影响。本次演练模拟国网**XX供电公司一楼东侧营业大厅发生火灾,清河门公司立即启动消防应急预案,在清河门区应急联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指挥下,针对清河门公司机关办公楼实际情况,开展本次消防应急疏散演练。组织相关单位和部门进行突发火灾事件应急处置工作。

(二)演练目的

检验各部门联动能力,针对联动演练中出现的不足要加强配合。检验机关办公楼内发生初期火灾后员工对火灾事故初期的扑救、疏散能力和分析、判断、处理能力。提高公司员工消防安全知识,提升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真正掌握在发生火灾事件时逃生和自救的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及财产损失。

(三)演练原则

1、结合实际、合理定位。紧密结合应急管理工作实际,明确演练目的,根据资源条件确定演练方式和规模。

2、着眼实战、讲求实效。以提高应急指挥人员的指挥协调能力、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为着眼点。重视对演练效果及组织工作的评估、考核,总结推广好经验,及时整改存在问题。

3、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围绕演练目的,精心策划演练内容,科学设计演练方案,周密组织演练活动,制定并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措施,确保演练参与人员及演练装备设施的安全。

4、统筹规划、厉行节约。统筹规划应急演练活动,适当开展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性演练,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努力提高应急演练效益。

三、应急演练组织机构分工及职责

国网清河门区供电公司成立防恐及消防应急疏散应急演练领导小组。

总指挥:曹中强

成员:清河门区政府相关人员、应急管理局相关人员、消防救援大队相关人员、公安分局相关人员、卫生局相关负责人。

职责:主要负责整个应急演练的协调、组织和指挥工作,负责人员和车辆疏通、现场警戒、消防救援、后勤保障等工作。演练指挥中心设在办公楼一楼门前。

演练指挥中心下设消防救援组等四个小组,主要分工及职责如下:

(一)消防救援组

组长:李岩

成员:陈先锦、李浩然等人及清河门消防救援大队消防队员

职责:

1、负责发出火情警报及现场灭火;

2、负责启动发烟罐发出烟雾;

3、负责现场火情处置及被困人员救援;

4、负责组织本单位员工扑救火灾,指挥人员疏散;

5、负责消防现场演示阶段现场道具准备、现场看护;

6、负责本单位贵重物品、资料的抢救。

(二)疏散警戒组

组长:杜鹏

成员:仁合街消防救援站消防员

职责:

1、按照应急疏散指令,本着“先人后物”的原则,按规定疏散路线有秩序的撤离现场;

2、从各楼层疏散通道,引导疏散人员有秩序的撤离现场;

3、疏散引导人员,根据现场的人员流量情况,迅速调整疏散方向,避免拥挤造成人身伤害,对受伤人员要立即通知医疗救援组进行救治;

4、清点人数,按逐级上报的原则,最后由组长将疏散人员情况报告演练指挥中心;

5、负责演练现场的警戒工作,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演练现场。

(三)医疗救援组

组长:冯莉

成员:清河门区医院医疗救护人员

职责:

1、负责人员救护所需要的各种药品供应;

2、负责对现场受伤人员进行心肺复苏及烧伤处理;

3、根据现场受伤人员的情况,及时送往医院救治。

(四)后勤保障组

组长:刘立君

成员:地区园林管理处、加油站,汽车修理部,超市等相关负责人

职责:

1、负责火灾现场的灭火剂保障工作;

2、负责火灾现场的餐饮保障工作;

3、负责火灾现场的车辆维护维修工作;

4、负责火灾现场的油量保证工作;

5、负责演练前现场布置,指挥台搭设、指示引导牌、柴油等道具准备工作。

四、演练科目

(一)现场演练阶段

1、人员疏散

2、火警处置

3、人员救护

4、信息传递与上报

(二)现场演示阶段

1、紧急救护(心肺复苏)操作

2、灭火器使用及灭火注意事项

五、应急演练的具体要求及注意事项

1、保持镇静,做出正确的判断,行动迅速;

2、学会自护,疏散撤离中禁止推撞、挤压;

3、服从指挥,按线路有序撤离、不逆向跑、不乱串、不大声喧哗;

4、到达安全地带,以部门(班组)为单位集中,由部门(班组)负责人清点人数;

5、逃生姿势: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快步行走(但不是跑)。

医疗救援应急演练方案篇10

一、演练时间与地点

(一)时间:2014年6月27日上午9:30—12:00。

(二)地点:广场

二、演练内容

在遇到暴雨天气,汛情紧急的情况下,一旦临灾能够迅速有序安全撤离避让,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切实维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演练原则

1、预防为主、全面规划、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2、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

3、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统一指挥、分级分部门负责。

4、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侵占、损毁防汛抗洪工程、设施设备、以及防汛备用的器材、物料等。

四、组织领导

(一)指挥机构

总指挥:

副指挥长:

成员:资源环境保护科、党政办、农村经济科、安全稳定科、旅游科、公用事业科、建设管理科、财政所、派出所、司法所、卫生院、林业站、国土站、红军小学、旅游公司、各村(居)委会等

(二)演练分工

1、预警组:各村(居)委会书记、主任组成。负责及时掌握汛情、灾情,及时通报开展防汛抗洪信息(主要指水情、汛情、雨情),做好风险评估、汛前报警等工作,发现险情立即上报镇应急指挥部。

2、综合协调组:陈明国,党政办、办工作人员组成。接到各村(社区)、相关单位的应急报告后,立即报告指挥长和副指挥长,并迅速传达指挥部的指示和部署,协调各分组的救援行动。

2、抢险组:,镇安全稳定科、资源保护科、建管科和派出所、司法所、林业站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工作人员组成。组织救灾物资、机械进行组织抢险和有关抢险救灾的协调工作,做好救灾物资发放。

3、保卫组:李柏林,镇安稳科和派出所、司法所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组织抢救伤员、保护现场,负责处置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负责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要物资设备的治安防控和保护,协助组织危险地区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4、救护组:吴文仲,旅游科、农村经济科、卫生院、旅游公司等相关科室和部门的领导及工作人员组成。组建现场救治医疗队伍,落实救护车和医务人员,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紧急救治受伤人员,开辟紧急救援绿色通道,转送重伤员,并做好防疫。

5、后勤保障组:黄心镇,财政所、公用事业科等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负责应急救援所需交通和工程工具、应急救援器材、急救药品、经费等物资的筹措、调集、保管和分发工作;保障事故现场的通信、供电和用电安全;负责应急救援指挥部与各专业组通信联络保障。

6、宣传组:胡永奎,党政办、农村经济科等分管领导和工作人员组成。负责灾情通报、救灾进展及救援等情况。

五、物资准备

(一)应急物资:铁锹、电筒、编织袋等若干。

(二)应急工具:锣、鼓各1面;车辆2辆;手机2部,其它工具若干。

六、演练程序

(一)演前就绪

1、2014年6月27日上午9:00,各村(社区)、部门、单位的参演人员到广场集合。

2、9点20分,由演练总指挥同志宣布防洪度汛应急演练活动开始。

(二)演练开始

1、9点30分,预警组监测到汛情后,迅速整理受灾地点、受灾范围、受灾预估损失等信息,并作好详细记录,立即向镇防洪度汛应急指挥部报告;同时报告所采取的应急措施和所需救援设备、物资情况。

2、9点40分,综合协调组接到预警组的汛情报告后,整理汛期信息,立即报告镇防洪度汛总指挥。

3、9点50分,镇防洪度汛总指挥根据应急情况启动应急预案、下达应急命令,集结救援人员,赶赴事故现场。

4、10点00分,应急预案启动后,综合协调组、抢险组、保卫组、救护组、宣传组、后勤保障组根据预案部署,各就各位,立即检查人员到位情况和物资准备情况。

5、10点20分,抢险组迅速到达事故现场后,抢险组组长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汛情,并根据事态情况提出应急部署建议。

5、10点30分,防洪度汛现场总指挥根据事态情况,下达救援指令。

6、10点40分,保卫组选好安全保护点,加强救灾现场治安警戒和秩序管理,协助组织危险地区人民群众安全撤离或转移。

7、10点50分,救护组立即设立临时医疗救护点,紧急救治受伤人员,开辟紧急救援绿色通道,转送重伤员。

8、11点00分,按照防洪度汛现场总指挥的部署安排,各救援小组根据现场受灾情况,合理分布救援区域,开展救援。宣传组配合其它小组救援情况及时进行信息,必要时请求上级或相关部门支援。后勤保障组全程提供后勤保障,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帮助。

9、11点20分,应急救援结束后,抢险组组长向总指挥汇报救援结果。

10、11点30分,现场总指挥根据现场救援情况,退场指令。

11、11点40分,接到现场总指挥的退场指令后,保卫组人员组织各救援人员有序离场。同时,后勤保障组做好疏散人员的接待安置工作。

12、12点00分,演练总指挥宣布演练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