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法律意识淡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26:17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1

为搞好这次思想作风纪律大整顿活动,我厂成立了以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对整顿工作进行了全方位部署。活动分为学习认识、查找问题、整改落实、总结提高四个阶段,主要采取查问题、摆危害、定措施、促提高的方法进行,重点解决大局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薄,本位主义严重,精神状态不佳、不思进取,对工作抱有抵触情绪或消极应付以及工作作风漂浮、效率低下,责任意识淡薄、责任心动员会议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这次整顿为契机,着力解决思想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与形势和任务不相适应的问题,并制定措施加以解决。

此次思想作风纪律整顿活动分为学习认识阶段、查找问题、整改落实、总结提高4阶段,采取查问题、摆危害、定措施、促提高的方法进行,重点解决7个方面的问题,即大局意识不强、组织观念淡薄,本位主义严重的问题,精神状态不佳、不思进取的问题,对工作抱有抵触情绪或消极应付的问题,工作作风漂浮、效率低下的问题,责任意识淡薄、责任心不强的问题,纪律观念不强、纪律松懈的问题,自律意识不强、执行中打折扣或不执行的问题。

我厂要求各单位将开展思想作风纪律大整顿作为当前一项非常迫切和重要的工作来抓,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宣传力度,统筹安排部署,实行转段验收,加强督促指导四个环节确保这次整顿绝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认真组织学习和讨论,举一反三,汲取教训,认真整改,确保取得预期效果。这次整顿活动充分体现了延炼党政抓队伍管理的决心和力度,折射出延炼领导班子重振延炼雄风的魄力和信心。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2

1法律意识淡薄的危害

法律意识是人们对于法(特别是现行法)和有关法律现象的观点、知识和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意识是一种观念的法律文化,对法的制定实施是非常重要的。近几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现不断攀升的趋势,从清华大学刘海洋泼熊事件到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事件,从伤动物到杀人,说明了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不知道硫酸泼熊是违法的,说明法律知识的缺失;另一个就因为一次打牌吵架,因为不满而痛苦,杀害了同寝室的四名同学,无知、荒谬、残忍、悲哀!当代大学生缺乏应有的法律知识,对现行法律法规知之甚少,法律意识淡薄,导致高校学生违法乱纪,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

1.1危害自己

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一方面因为不懂法,违反法律法规,有着大好前程的大学生锒铛入狱甚至被判处死刑,害人害己;另一方面,因为不懂法,不能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譬如:有些大学生利用寒暑假打工,结果工期到了拿不到工资;有些学生对最基本的试用期都不清楚,毕业后找工作,合同也不签,有的签了合同也不规范,合同期两年,试用期6个月。这就违背《劳动法》规定不超过60日的规定。究其原因就是对《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基本法律常识不了解。

1.2危害家庭

大多数的中国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带着父母的期盼、带着自己未来的梦想去上大学,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他们是父母的希望,是家庭和谐的纽带。孩子犯罪,会毁灭一个家庭甚至更多的家庭,酿成家庭悲剧。马加爵事件造成四个家庭的悲剧,给他们的亲人造成永远的伤害,从而给社会造成不安定的因素。

1.3危害国家社会

大学生犯罪率的不断攀升,且大学生犯罪属高智商犯罪,给社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越来越多的人质疑我们的教育到底为哪般。因为大家都知道,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他们担负国家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培养大学生目的是为了建设小康社会、强盛中国。而少数大学生却是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高科技犯罪活动,比如:卢某系北京某大学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学生。2000年6月,卢某从网上下载了“黑客”软件,破译并盗取了北京创原世纪公司的上网账号及密码。卢某不仅自己使用该公司的上网账号及密码,还得意地告诉同学:“这个账号是黑来的,不要钱就可以上。”2000年10-11月间,卢某在网上消息,以每100元使用三个月的形式,将该公司的账号及密码在网上销售,从中获利4000多元。卢某行为获利4000多元,给公司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6万元。当卢某因涉嫌盗窃罪被追究刑事责任时,他自己辩解并没有偷东西。在忏悔时卢某痛哭流涕地说:“要是知道是犯罪,也不会向同学、好友宣传此账户,更不会去叫卖了,以致对该公司造成重大损失。”[2]

从上面的事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法律知识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不懂法,不知道自己做的事情是违法的,多么的无知,多么的令人痛心。所以,笔者认为加强大学生法律知识、法律意识教育迫在眉睫。

2加强法律教育对策

2.1学校重视

首先,思想上重视。法律教育不仅是政治教师的事情,更是学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措施,加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其次,课时上满足法律理论教学。再次,实践教学。比如:宣传策划法制专栏、请法律专家开讲座、《今日说法》、《法治在线》讲课等措施,加强学生对法律理解的直观性。

2.2教师素质的提升

作为法律基础课的老师,首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其次,建立对法律教师长期的培训体制。社会在进步,知识也是日新月异,教师如果不进行定期培训,知识就会短路。所以要定期对教师进行培训,以适应时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的需要。再次,善于接受新生事物。对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要有高度的敏感性,及时地传授给学生。

2.3教材改革

法律基础知识教材进行不断的改进,从开设“法律基础”改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法治社会应该加大法律教育、教材的改革,使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减弱对法律知识的教育,原来的一本书现在改成主要两章内容,即:“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和“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课时各高校不同,从4课时到14课时不等,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把教材的法律知识讲授给学生,就只能是个大概,教师讲大概学生就更糊涂了。笔者以为“,法律基础”课应独立开设,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法律知识,降低学生因无知而犯罪的几率。

2.4改善教学环节

首先,丰富课堂内容。不照本宣科,注入新的内容,加大信息量,补充内容应与学生所学专业结合起来,具有针对性。其次,案例教学。课堂教学,案例要结合大学生的特点,要以案例说明法理,使学生对法律产生兴趣。再次,互动教学。课堂引入讨论机制,让学生课后查找案例,师生分析、讨论相关的案例,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法律的主动性,增强法律意识。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3

这次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坚持“五个过硬”要求、突出“四项任务”、聚焦“三个环节”,既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际行动,也是推进政法队伍自我革命的务实举措,对于纯洁队伍、优化生态、打造过硬政法铁军具有重要而又深远的意义。通过聆听线上教育视频、平台推送信息,在休假中参与学习,进一步加深了对开展教育整顿重要性的认识,同时也深化了对忠诚纯洁可靠这一根本要求的理解。通过学习必读篇目,对照党章有关规定要求,认真反思了自己在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与新时期合格党员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一、存在的问题

1、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

2、在宗旨观念方面,存在着考虑个人利益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够的问题。在近几年工作中,很少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集体都做了什么。在从事工作中,态度不好、思想工作做得不细的问题。

3、在党的观念方面,片面地认为,工作应该独立。

4、在业务学习和工作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近年来,工作满足于过得去,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形势下司法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对策,审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

5、在纪律作风方面,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不够积极。尤其是近几年,对机关党委组织的活动缺乏兴趣,对党组织的政治学习在态度上不认真,得过且过;纪律观念比较淡薄,工作作风比较松懈,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1、放松了理论学习。对政治理论水平不高。

2、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在司法实践中,宗旨观念淡薄,群众利益观念不强。

3、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比较淡薄。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单位的改革发展稳定联系起来,做好自己工作。

4、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实际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5、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作风上,不够严谨细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总认为不会出大问题。

三、下步整改措施

随着开展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照检查,分析评议,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2、增强宗旨意识。个人利益永远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具体工作中,坚决克服对当事人态度生冷的现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提高司法公信度和树立法官良好形象出发。

3、增强大局观念。坚决克服过去在工作中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4、培养良好的作风。在今后的工作中,增强工作责任心,逐渐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自觉遵守政治纪律、工作纪律。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4

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通过学习必读篇目,对照有关规定和"两个务必"以及"八个坚持"、"八个反对"要求,认真反思了自己在党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与新时期合格党员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审判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不强。

(二)在宗旨观念方面,存在着考虑个人利益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够的问题。在近几年提职、晋级等问题上,想得多的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很少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集体都做了什么。在从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着对当事人态度不好、思想工作做得不细的问题。

(三)在党的观念方面,片面地认为,审判应该独立。对市委、市政府过问的案件及市人大、政协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干扰法院独立审判。

(四)在业务学习和工作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近年来,工作满足于过得去,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形势下审判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对策,审理复杂案件、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

(五)在纪律作风方面,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不够积极。尤其是近几年,对机关党委组织的活动缺乏兴趣,对党委组织的政治学习在态度上不认真,得过且过;纪律观念比较淡薄,工作作风比较松懈,在审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不良影响。20__年,我在审理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案件中,将一次庭审笔录丢失。此案审理结束后,败诉一方当事人以此为由到处上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放松了理论学习。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法官,能够依法做好审判工作就是讲政治了。

(二)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也不断有所滋生。在司法实践中,宗旨观念淡薄,群众利益观念不强。

(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比较淡薄。对做好审判工作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识不深,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联系起来,做好自己工作。

(四)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审判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五)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作风上,不够严谨细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总认为不会出大问题,丢失笔录事件的发生就是这种思想所致。

三、下步整改措施

随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照检查,分析评议,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二,增强宗旨意识。个人利益永远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具体工作中,坚决克服对当事人态度生冷的现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提高法院公信度和树立法官良好形象出发。

第三,增强大局观念。坚决克服过去在办案中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5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审判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不强。

(二)在宗旨观念方面,存在着考虑个人利益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够的问题。在近几年提职、晋级等问题上,想得多的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很少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集体都做了什么。在从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着对当事人态度不好、思想工作做得不细的问题。

(三)在党的观念方面,片面地认为,审判应该独立。对市委、市政府过问的案件及市人大、政协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干扰法院独立审判。

(四)在业务学习和工作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近年来,工作满足于过得去,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形势下审判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对策,审理复杂案件、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

(五)在纪律作风方面,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不够积极。尤其是近几年,对机关党委组织的活动缺乏兴趣,对党委组织的政治学习在态度上不认真,得过且过;纪律观念比较淡薄,工作作风比较松懈,在审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不良影响。2002年,我在审理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案件中,将一次庭审笔录丢失。此案审理结束后,败诉一方当事人以此为由到处上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放松了理论学习。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法官,能够依法做好审判工作就是讲政治了。

(二)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也不断有所滋生。在司法实践中,宗旨观念淡薄,群众利益观念不强。

(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比较淡薄。对做好审判工作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识不深,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联系起来,做好自己工作。

(四)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审判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五)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作风上,不够严谨细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总认为不会出大问题,丢失笔录事件的发生就是这种思想所致。

三、下步整改措施

随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照检查,分析评议,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二,增强宗旨意识。个人利益永远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具体工作中,坚决克服对当事人态度生冷的现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提高法院公信度和树立法官良好形象出发。

第三,增强大局观念。坚决克服过去在办案中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6

一、存在的问题

(一)在理想、信念方面,自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在审判工作中,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不强。

(二)在宗旨观念方面,存在着考虑个人利益多,自觉履行党员义务不够的问题。在近几年提职、晋级等问题上,想得多的是自己应该得到什么,很少思考自己作为一名党员为集体都做了什么。在从事审判工作中,存在着对当事人态度不好、思想工作做得不细的问题。

(三)在党的观念方面,片面地认为,审判应该独立。对市委、市政府过问的案件及市人大、政协对法院工作的监督,存在抵触情绪,认为这是干扰法院独立审判。

(四)在业务学习和工作方面,存在不适应的问题。近年来,工作满足于过得去,缺乏开拓创新意识,对新形势下审判工作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缺少对策,审理复杂案件、破解难题的能力不强。

(五)在纪律作风方面,参加党组织开展的活动不够积极。尤其是近几年,对机关党委组织的活动缺乏兴趣,对党委组织的政治学习在态度上不认真,得过且过;纪律观念比较淡薄,工作作风比较松懈,在审判工作中,出现了一些失误,造成了不良影响。2002年,我在审理一起房屋买卖纠纷案件中,将一次庭审笔录丢失。此案审理结束后,败诉一方当事人以此为由到处上访,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放松了理论学习。对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不够,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普通的法官,能够依法做好审判工作就是讲政治了。

(二)放松了对世界观的改造。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也不断有所滋生。在司法实践中,宗旨观念淡薄,群众利益观念不强。

(三)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比较淡薄。对做好审判工作与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认识不深,不能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市的改革发展稳定联系起来,做好自己工作。

(四)进取精神不强,满足于维持现状,缺乏钻研精神。对新形势下审判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不够,使自己在某些方面的能力、水平不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影响了办案的质量和效率。

(五)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组织纪律方面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尤其是在工作作风上,不够严谨细致,工作责任心不强,总认为不会出大问题,丢失笔录事件的发生就是这种思想所致。

三、下步整改措施

随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不断深入,通过对照检查,分析评议,使我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问题,也更加增强了我改正错误、提高自己思想素质的信心和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决心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进:

第一,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增强责任意识和政治敏锐性。自觉接受党的领导,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体现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

第二,增强宗旨意识。个人利益永远服从于党和人民的利益。在具体工作中,坚决克服对当事人态度生冷的现象,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要从提高法院公信度和树立法官良好形象出发。

第三,增强大局观念。坚决克服过去在办案中全局观念和大局意识淡薄的问题,在工作中自觉地服从、服务于大局,自觉地把自己的工作同全局联系起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7

关键词:纪律教育;原因;措施

一、当今中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的主要原因

1.家长不重视管理孩子

我们学校处于乡镇,很多年轻家长外出打工,观念也发生了改变,认为等孩子大一些,就可以外出打工挣钱。所以,部分家长不重视孩子的学习,平时对孩子缺乏管理或管理不到位。再加上现在的大学生毕业分配比较难,出现了新的读书无用论。

2.学生自觉性差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打工或白天不在家忙于工作,学生在家时间较长,父母又不在身边,缺少监督和关爱,学生在家就会放任自由。

二、改变目前学生纪律意识淡薄的措施

1.学校要加强德育工作并定期召开家长会和家访

通过家长会可让家长了解学校对学生的要求,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保持一致;通过家访,班主任可深入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弄清家庭教育和环境对学生的影响,可与家长一道深入研究教育孩子的方法。

2.每位教师在课堂上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适时进行纪律教育

纪律教育不仅仅是思想品德课的内容,更是每位任课教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场所。科任教师必须和班主任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任课教师间联系,还可增进同事感情,增强工作凝聚力,打好整体战,形成更大的教育合力。

3.纪律需反复抓

学生的反复一般是因为未能真正在思想上认识问题。教师反复抓时要从学生的认识入手,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既要细心,又要有耐心,在尊重、信任、坚持原则的前提下,针对具体情况,通过不同途径,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反复进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给学生指明克服困难、纠正错误的途径和方法,这样他们才能实质性地解决行为上的问题。

教育学生遵纪守法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及学生在校时间,结合学生实际,适时、恰当、及时地对学生的所作所为作出指导,正确引导学生利用合理的方法、团队的配合以达到教育的目标,而对那些投机取巧、弄虚作假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并发动课堂舆论对违纪学生进行课堂监督。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加强纪律管理,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成就精彩的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8

通过学习活动方案和处领导的讲话精神,重温警令条规和经典篇目,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深刻剖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使全所干部进一步增强了法纪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深刻认识到开展这次集中教育整顿活动是当前公安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的需要、是特殊时期发展和队伍建设的需要、是处党委对全体民警的关心和爱护,非常必要、非常及时。通过集中教育整顿,也使我对加强作风纪律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更新的感悟。

一、只有把队伍建设好,才能更好地完成艰巨而繁重的任务。当前,整个社会正处于发展、变革时期,思想意识形态日益活跃多元,其中不可避免的夹杂着一些负面观念、思潮。公安工作相对而言接触面更广、开放度更高、党员干部受社会的影响也更大,多数时候都是人员独自工作,短则三五天,长则十天半月,身边缺少组织的监督,很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自我放松放纵。

近年来,我所认真贯彻从严治警的方针,队伍作风纪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正如处党委分析的那样,一段时期以来,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想信念滑坡、纪律作风淡化、甚至违法违纪的苗头和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思想作风不积极,宗旨意识不强,大局意识淡薄,安于现状,不思进取;

二是工作作风浮漂,办事拖拉,因循守旧,得过且过;

三是生活作风不严谨,法纪观念不强,自我约束能力差,违反社会道德规范,侵害群众利益,影响警民关系;

四是服务意识不浓厚,冷、硬、横、推、拖,对人民群众没有感情;

上述问题虽然是个别现象,但是任其发展下去,必然会传染、蔓延,影响我所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和各项任务的圆满完成,影响各级领导对我处的整体评价和印象。“隐患险于明火,防范甚于救灾”,对于队伍中存在的问题,越早发现、及早制止,对队伍建设就越有利。在这个时机进行作风纪律集中教育整顿,是在正确分析我处当前队伍建设实际情况基础上的明智之举,是对公安工作的负责、对队伍建设大局负责、对同志们前途负责。

二、加强纪律作风建设关键在自身此次纪律作风集中教育整顿,是公安处统一组织、是处党委针对我处队伍建设的现状,而采取的非常之举,通过这次集中教育整顿,必定能起到整肃风气、严明纪律、凝聚民心、树立形象的良好作用。但是,我认为纪律作风的养成,除了依靠组织的严格要求,关键还需要每个人自我加压、关键还在于每个人自觉行动。

(一)每个人都要在日常中自觉坚持作风纪律养成。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要绝对做到既在工作中纪律严明,还要在日常生活中严谨认真,尤其要特别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待人接物要守法、文明、理性、平和,不要有优越感、不耍威风、不耍特权,真正做到任务与平时一个样、八小时内外一个样,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做到思想不松、纪律不丢。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9

关键词:中职生;公民意识;要求;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G71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812-2485(2012)06-038-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中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在校生规模的迅速扩大,中职生群体公民意识缺失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如何中职生公民意识的要求与研究意义,对加强公民意识教育,促进中职学生健康成长,为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中级技术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公民与公民意识

1.1公民

在我国,通常是这样来界定“公民”的:所谓公民是指拥有一国国籍,并根据该国的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并承担义务的人。“公民”概念有这么几个特点:第一,“公民”是一个历史概念,其内涵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不同的国家、甚至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其含义有区别;第二,“公民”与民主密切相关,真正意义的公民到资本主义社会才出现;第三,现代意义的公民具有独立、平等、自由等基本特征。第四,公民意味着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对待关系。具体而言,表现在特定的政治经济条件下个人与国家权利义务的平衡。

2公民意识

公民意识是对自己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权利和责任的一种自觉意识,他是一种社会意识,是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社会成员精神和物质生活共同的思想基础,是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依据,这种意识,广泛的表现在社会成员参与政治、经济、法律、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多层含义,主要有主体意识、权利和义务意识、民主平等意识、公德意识、爱

国意识与人文意识。另外,公民还应当有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了解历史的历史文化意识;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资源的环境生态与环保意识;监督国家公务员正确行使权利的监督意识;努力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科学文化意识等。所有这些都应当是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树立强烈的公民意识,养成良好的公民品质与公民行为,培养“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公民。一个在思想品德上合格的公民,应当具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劳动、热爱科学、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观念和自觉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对他人和社会负责。

2中职学生公民意识要求

2004年10月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进而成为报效祖国、积极进取、诚实守信、敬业乐群,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劳动者。”中职学生是未来的中级技术人才,作为未来的从职者,中职学生要发展自己,成就事业,不仅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很强的实践能力,而且还应有良好的公民意识。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对中职学生的具体要求是:“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荣誉、独立统一和各民族的大团结,视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立志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而奋斗。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理解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努力学习初步掌握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正确认识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增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确立正确的职业观、择业观、创业观,形成符合社会和个人实际的就业观,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做好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准备。树立社会主义民主观念和遵纪守法意识。学习和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相关法律,行使法律赋予的权利,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维护合法权益;遵守校纪校规和职业岗位规范。具有社会公德、职业道德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诚实守信,敬业爱岗,心中有祖国、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他人,学会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信心,乐观向上,学会合作与竞争,提高应对挫折、匹配职业、适应社会的能力。”

中职学生应具有的两个层次的公民意识是协调一致的,普通高中生公民意识要求是中职学生应具有的主体公民意识要求,而职业意识则是对中职学生公民意识的核心要求,是前一种意识的延伸和进一步具体化,体现了中职学生区别于普通高中生的职业教育特点。

3研究当前中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

3.1公民意识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

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和十四届六中全会《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都明确指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提出“在把物质文明建设得更好的同时,切实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并把“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总的指导思想。《决议》还把“实现以思想道德修养、科学教育水平、民主法制观念为主要内容的公民素质的显著提高”作为今后15年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来实施。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第一次提出了“公民道德建设”这一概念,《纲要》也第一次提出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检自强、敬业奉献”。这也是公民意识教育的行为准则。可见,增强公民意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是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根本任务的具体内容和具体措施。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应责无旁贷地担负起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的重任。中职学生作为青少年中一个特殊的群体,更应对其加强公民意识的教育,以此推进精神文明的建设。

3.2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要求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由传统向现代化转变的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的转变,淡化了社会成员在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固定化的身份界限,而强化了作为市场主体不同社会成员的共同的基本身份——“公民”的角色。这对增强公民意识提出了客观要求,又为增加公民意识提供了客观条件。社会的现代化,呼唤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而现代公民意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基础和重要途径。作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现代公民意识,特别是民主与法律意识。现代化的社会,是一个法制健全和高度民主、文明的社会。公民政治地位与法律地位的确立,公民民主意识与法律意识的形成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中介点和精神支柱。也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国对公民教育和公民意识培养的关注和重视,往往也是出现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时期,法国、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和亚洲“四小龙”等国家和地区莫不如此。同时,由于社会转型过程中引起了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许多重大的变化,而体制、法律及管理等方面的完善需要较长的过程。这一时期人们的公民意识,尤其是公德心、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等容易淡化和失落。因此,在社会转型时期加强公民意识培养殊为必要。

3.3公民意识教育是教育面向21世纪人们共同关注的课题

面向21世纪,世界各国教育都有许多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针对与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同时出现的青少年公民意识缺陷与失落、青少年公民意识培养成了各国教育共同关注的课题,不少国家在面向21世纪的教育报告中,都把道德价值和公民责任感的培养提到了议事日程。美国强调培养青少年的参与意识、社会责任和必备的道德品质;韩国把促进每一个公民完美的品格作为其教育目的;日本1996年7月通过的题为《关于面向21世纪日本教育发展方向》报告中,提出让孩子拥有“生存能力”和“轻松宽裕”的教育口号,而国际意识、民族意识、社会责任感等公民意识被列为生存能力的重要内容。可以说,公民教育已成为世界当代教育和面向21世纪教育的一个关注点。不久前,国际教育局发表公民教育专集讨论世界公民教育问题。最近,“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发表了《学习:内在的财富》的报告,指出教育是实现个人发展和建设个人与集体、国家之间良好关系的最好手段;十分强调青少年道德价值、学会与人共同生活等公民素质的培养。可见,注重现代公民意识培养是世界教育的共同趋势。

3.4有利于改变当前中职学生公民意识薄弱现状。

我国是一个封建传统影响根深蒂固的国家,公民意识尤其是民主、法律和公民权利意识素来较为淡薄,加上长期以来公民教育制度,包括学校公民教育制度不健全,致使公民意识培养处于落后状态。旧中国的学校教育中几乎没有公民教育的内容,新中国成立后,由于一度受“左”的思想的影响,取消了公民课程;学校德育在相当长时期内为政治教育所代替,公民教育根本没有地位。公民教育的薄弱导致青少年公民意识的缺乏和淡化。据广州市现代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现代公民素质研究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当前青少年公民意识不强并有淡化的趋向。在所调查的1009名大、中、小学生中,具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社会责任意识小中大学生比例分别79.5%、73.5%和61.4%,但关心时事政治、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意识却十分淡薄,平均只有20.2%;社会公德意识比例分别为90.4%,48.3%和42.5%;自觉遵守法纪的意识分别为87.1%,61.2%和28.6%。这几方面的意识取向均呈现出随年龄增长而与社会要求距离增大的趋向,这是值得重视的现象。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中学阶段,是公民意识,尤其是权利与责任意识、主体意识、民主意识、法律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注重这个时期的公民意识培养往往有事半功倍的效果。比较普通中学生,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总体淡薄,行为习惯存在问题较多。因此,加强中职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具有十分现实的意义和迫切性。

3.5有利于帮助中职学生健康成长、步入社会

在目前这种社会转型期,人们的公民意识,尤其是公德心、社会责任感、法律意识等容易淡化和失落。就社会状态而言,公民意识浓厚的社会比公民意识淡薄的社会更容易建立稳定持久的道德和法治秩序,而公民意识的缺失则极易成为社会全面发展的制约因素。对于公民意识培养,学校德育工作则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学校德育的有效性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育要求能顺利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道德素质的内在效果;(2)德育能够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从而促进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外在效果;(3)以最少的时间投入获得最佳的效果和最大效益的德育效率。”

作为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要特别注重教育和文化的发展,通过现代教育和文化建设,培养年轻一代的公民意识和现代人格。通过对中职学生公民意识教育,使中职学生在真正步入社会之前,接受公民与国家、社会等方面的知识、技能、素养、品质等方面的教育,形成自主意识、参与意识、权利意识、公共意识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民主法治观念等,具有科学观念、民主智慧和理性参与精神,养成独立、自主人格,成为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社会主体,从而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源基础。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一分子的中职生,将来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具有了公民意识,才能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纪律法律意识淡薄篇10

(河南工业和信息化职业学院,河南焦作454000)

【摘要】职业学生不仅因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态度、职业道德,具有好的组织纪律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职业学生法制教育,促进良好的纪律性,优良学风的形成,成为我们职业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校风;校纪;法律意识;素质;纪律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给职业学校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以我院为例,自2008年以来,由四系一部发展为五系二部的职业教育学院,学生人数由4000人增加为7000多人。绝大多数在学校学生都十分珍惜学习机会,学习刻苦,遵纪守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时代职业学生。但是,其中也有少数学生法律意识淡漠,置校规、校纪于不顾,做出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情,影响和破坏了校风、校纪。

1 从校风、校纪建设中的问题看对大学生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近几年来,职业学生违纪甚至犯罪的情况,呈不断上升的趋势,有的院校学生违纪率已达5%以上。从我院的情况来看,由保卫和学生部门处理的职业学生中,各种违纪事件2010年有10起,2011年有14起,2012年19起,2013年27起,2014年25起。从总的趋势来看,也呈上升的势头。虽然大的恶性犯罪没有出现,但这些违纪案件也扰乱了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秩序,破坏了校风、校纪建设。从违纪的原因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思想素质差

我院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刚入校时,一般都保留着勤奋,朴实的思想和生活作风,但少数学生由于受社会上一些错误思想潮流的影响,入校后逐渐放松了政治学习和世界观的改造,缺乏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可贵品质,混文凭、贪图安逸享受,讲究吃、穿、玩、乐。不注重思想上的修养,把一切都看得无所谓,校规、校纪和法制观念逐渐淡薄,最后走上违纪的道路。

1.2 组织纪律性不强

现在的职业学生,基本上都是从学校到学校,从单一和家庭到学校这个大集体,没有经过严格的纪律训练,造成一些人缺乏应有的组织纪律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行动上不能严格要求自己,遇到问题时,不能把自己的言行约束在校规、校纪和法律的范围之内,因而走上违纪的道路。

1.3 法制观念淡薄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在一定程度上,校规、校纪就是约束职业学生行为的基本法规。思想素质与法制观念差是学生违纪的主要之一。

职业学校是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摇篮。培养职业学生的法制观念,加强校风、校纪建设,是对职教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基础性工作。要通过各种途径和不懈努力,培养职业学生知法、懂法,养成遵纪守法的习惯,是他们做到不违法、不违纪、不犯罪,增强其法制观念。遇到或出现违法之事能做到依法办事,用法律武器同一切违法犯罪行为进行斗争,以保护国家,自己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不懂法就有可能违法,甚至走向犯罪。因此,为把学生培养成“四有”合格人才,进行法制观念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2 职教学生法制观念的误区,必然影响到校风,校纪的建设

法律是管理国家事务,维护社会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促使社会发展的重要工具,校规、校纪是维护学校的正常教学,生活秩序,发挥教育的作用,实现培养人才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因此,在职业学校大力开展校风、校纪建设,是形成和维护一个良好的教学工作秩序和学习,生活环境的有力措施,而学生法制观念淡薄,违纪率上升则是影响校风,校纪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弄清楚职业学生法制观念上的误区,以便对症下药,有目的的开展教育是很有必要的。笔者认为,职教学生法制观念上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渴望健全,完善法制

建设高度的民主政治,但在自己的言行上,仅考虑自己的感情和愿望,割裂民主与法制的辩证统一关系。他们根据自己的感情和愿望,肯定一面,否定一面,唯我所用。一方面,他们对我国现阶段法制不健全,社会上个别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表示强烈不满,要求依法治国;另一方面,在涉及小集体或个人利益时,却无视国家的法律法令,只要个人的民主与自由,干出违法违纪的事情。

2.2 只强调应享受权利,而不履行应尽的义务

权利和义务意识淡薄。再法律关系中,权利与义务是民法学的基本范畴,权利和义务是一切法规的主要内容。对这一点,一些职业学生的认识是很模糊的,他们忽略了享受权利与应尽的义务应该是对等的,自视为“二等公民”,只求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

2.3 分不清合法与非法,罪与非罪

对现行的法律和校规校纪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职业学校内,“同乡会”、“同学会”的组织成立一批,取缔一批,他们不仅拉帮结派四处串联,还充当同学间矛盾调解人,但很多情况下却是有意或无意的扩大矛盾。

有些人聚在一起,抱成一团,把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摆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容易出现一些群体的违法事件。又如,职业学生中谈恋爱时现象比叫普遍,尽管他们有比较高的文化知识,但有些法盲,只是一味的放纵个人感情,放弃自尊自爱,在受到道德谴责和校规校纪的严肃处理时才能醒悟,但为时已晚。

2.4 不懂的依靠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同学之间产生了矛盾和纠纷,不是向班主任和系领导反映,寻求组织解决,而是私了;学生宿舍发生了盗窃案,被抓住的小偷,如果退赔账款、脏物,再请失主吃一顿,也就什么事都没有了。

有的同学在校内受到侵害,受到威胁,迫于压力,不敢声张,有的在校外受到欺辱,不敢反抗也不向有关部门报案,而反过来只是埋怨社会风气不好等等。

2.5 在集体生活中,过分强调自我发展,自我完善

在我国目前受到职业教育的人数比较多,因而使得在校职教学生普遍有着较强的抱团和地域性。也有些同学认为职业学生是为了多挣钱出人头地,一切都靠自己努力,自我奋斗,不顾他人,不管集体,只是一味的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逐渐形成了“我行我素”的极端个人思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或他人利益相冲突时,不惜一切谋取个人利益,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应有的违纪现象。

3 切实加强法制教育,加强校风、校纪建设

加强校风、校纪建设,减少职业学生违纪率,杜绝犯罪现象,提高道德水平和法制观念,使之健康成长,真正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可靠接班人,除了加强日常生活思想政治工作之外,更重要的就是要切记加强法制教育,笔者认为:应该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抓起。

3.1 要提高法律课的地位

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正处于逐步由人治走向法治的重要阶段,必须加强职业学生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适应社会的能力。因此,应将法律课定为必修基础课。就目前高效情况来看,有的作为选修课,有的已作为必修课,但又不像英语、高等数学等基础课那样受重视,安排的课时少,使学生对法律产生偏见,大大影响了教学效果。

3.2 要理论联系实际

法律条文都是些条条框框,枯燥无味,但它与我们的生活又是紧密联系的。因此,必须改变那些内容陈旧,形式单调的教课方式,多举实例进行剖析,特别是发生在学生中的典型案例,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说服力,学生愿意听,记得牢。还可以采用演讲、竞赛、法制讲座、介绍治安形势、将庭审引入学校等形式,增强他们对法律知识的兴趣。

3.3 要从一年级抓起

新生初来职业学院,对职教学都有一种神秘感新鲜感,都怀有较强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因而可塑性强。从开学第一天起,就应加强法制教育,是他们懂得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然后要逐步对它们进行有关法律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教育。

3.4 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根据学校的特点和治安形势的变化,要教育学生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通过一年的试用,我们认为由学校编写的《职教学生安全实用知识》很适合职业学生的安全需要,它既教育学生怎样遵纪守法,有教育学生如何防身自卫,将法律知识和社会知识融为一体,有较强的适用性。学好这些知识,对提高职业学生的法律意识和群防群治能力,加强校园治安综合治理,改善校园治安状况,推动校风、校纪建设,都大有益处。

参考文献

[1]徐丽玲.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思想的调查与分析[J].徐特立研究,2010(2):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