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综合实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46:10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1

1.缺乏岗位设置环节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工作岗位是指一个单位会计机构内部根据业务分工而设置的职能岗位。会计工作岗位可以一人一岗、一人多岗或一岗多人,但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也就是说,在实务中,企业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不同的会计岗位,不同的会计岗位有不同的职责,实现会计资料的传递。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职财会学生在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过程中,将全部实训资料发给每一个同学,也就是每一个同学都负责处理企业所有岗位的所有业务,没有根据实训资料设置会计岗位,没有分岗位实训。很明显,这种实训方式是严重脱离企业实际的。

2.会计业务资料出现传递性错误

财会专业学生在《基础会计》课程中就学习了会计工作的基本作业流程,流程中体现了会计资料的传递性,体现了会计资料处理的基本步骤。如图1所示。高职财会专业学生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基本上都是先将企业发生的所有业务的会计分录写出来,填制完所有的记账凭证,然后再根据所有的记账凭证登记各类账簿,编制报表。实训过程与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不符。

3.缺乏仿真模拟环境

因为条件的限制,高职财会专业学生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时,地点一般都在教室,学生在固定位置上处理完所有业务,没有按照企业实际环境模拟,这样学生就看不到业务发生的真实场景。例如,企业去银行取现金,通常使用现金支票,那么现金支票需要准备哪些资料才可以从银行申请拿到;企业使用现金支票由哪个财务岗位员工填写,填写哪些内容;到了银行排队系统抽取什么号,银行会核实哪些资料。实训中缺乏这些环节,学生就无法掌握好这些业务,将来到了企业,也不能尽快融入工作岗位。企业在处理业务时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审核、监督。审核和监督其实也是会计岗位人员不同职责的划分,这一职责的划分提高了财会人员的责任心。而学生在综合实训过程中,审核监督环节基本上都是缺失,这也是责任心的缺失。

4.综合实训资料不全面

《财务会计》综合实训过程中练习的业务资料都是以生产企业为例,原因是生产企业业务涉及资金筹集、生产过程、产品销售和利润核算过程,业务相对完整,并认为只要生产企业业务会处理,其他性质的企业也能处理。实际情况是,通过高职财会毕业生跟踪调查发现,高职院校财会专业学生就职以中小规模销售企业、服务性企业较多,就业于生产企业的则很少。2012年12月,曾经对三所高职院校2389名财会专业毕业就业单位性质做过调研(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因此,综合实训资料仅限于一般生产企业,不符合毕业生就业单位实际情况。

5.教师缺乏实践经验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师资情况不容乐观。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来源单一,基本都是直接来自于高等院校的本科生或研究生,没有企业实践经验,实践能力不强。虽然高职院校强调“双师型”,也仅限于会计专业职称,并没有与实践结合;另一方面,教师授课任务较重,有部分院校甚至没有将教师进入企业实践列入计划,再加上会计资料保密性的特点导致教师无法到企业实践,缺乏实践经验,指导的学生相对而言动手能力不强。澳大利亚高职教育的成功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其中之一则是澳大利亚实施严格而规范的高职教师准入制度,明确规定求职者应具备的学历、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资格证书,以及3年以上的实践经历。我国高职教育应该改革职教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高职教师准入制度,创新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强化职教教师实践能力。综合实训过程中的这些主观和客观原因导致《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无法达到实训目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进行改革。

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改革建议

1.创建全面真实的企业业务环境

创建真实的企业业务环境,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建议实训过程中全部使用原始单据,不再出现陈述性的语句,让学生通过原始资料学会判断企业发生了什么业务,哪些资料是财务部门所需原始凭证,该做什么样的分录,提高学生初辨能力,加强业务分析能力。如联营投资协议书,不是原始凭证,但是在附加附件时,它要当做附件附在记账凭证的后面。其次,综合实训过程中按财务岗位设置,实现轮岗。财务岗位在设置时要符合内部牵制制度的要求。凡是涉及款项和财务收付、结算及登记的任何一项工作,必须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分工办理,以起到相互制约作用的一种工作制度,是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综合实训过程中将学生有计划地分组,每位同学承担一个岗位,清楚本岗位职责,岗位划分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不断调整,优化岗位,岗位设施可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设置,如图2所示。同时为了使每位同学都能接触到不同岗位和业务,全面熟悉业务,提高业务处理能力,必须实现轮岗。岗位设置的过程也是岗位责任划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不能忽视审核、监督职能的划分,一般企业不会专设审核、监督岗位,而是通过业务流程来体现。如往来结算会计取得原始凭证后,填制记账凭证,记账凭证传递给总账会计审核,再由财务经理监督。再次,严格遵循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初始建账阶段,根据实训资料、工作目标、实训成果,学生选择需要购买哪些会计凭证、账簿。在日常处理阶段,会计业务实际处理流程应是学生拿到一笔业务发生的原始资料后,判断出归属于财务部门的原始凭证,在原始凭证粘贴单上粘好,原始凭证粘贴单粘贴在记账凭证后面,填制好记账凭证后,登记相关账簿,这笔业务处理结束后再处理下一笔业务。所有业务登记完相关账簿之后编制报表。

2.补充完善综合实训业务资料

目前,几乎全部高职院校财会专业进行《财务会计》综合实训时都是以生产企业业务为例,因为生产企业业务较为完整,这个方向是正确的。只是根据高职财会专业毕业生就业企业性质来看,综合实训资料需要补充完善。实训资料以生产企业业务资料为主,补充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有代表性的业务。实训过程可以先分岗位实训生产企业业务,实训过程中用相对较短时间练习不同性质、不同行业的有代表性的业务,加强学生对不同企业业务处理的能力。

3.加强整体性构建

企业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财务工作也不是独立的。通过岗位设置可以看出,财务部门和销售部门、采购部门、使用固定资产的部门等很多企业部门都有联系,因此,实训过程也不能仅限于财务部门,考虑适当加入其他部门。《财务会计》综合实训一般到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就结束了。实务中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财务部门的职责———纳税。高职院校财会专业《税法》和《纳税会计》课程基本上和《财务会计》课程的开设是同步的,所以,综合实训应加上纳税这一环节。实务中企业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时一般使用电算化软件。《财务会计》综合实训以手工为主,应与《会计电算化》课程相结合。手工处理完会计业务之后,使用电算化软件操作一遍,便于学生检查手工处理结果的正确性,更有利于学生感触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之间的不同,直观感强。

4.转变综合实训教师的角色

综合实训指导教师不再仅限于通通答案这么简单,应积极参与整个实训过程,扮演不同的角色。如提高的纳税环节,指导教师扮演税务局人员,核实学生计算的各种税的应纳税额是否正确,纳税申报流程是否正确等;再如学生持现金支票取现时,指导教师扮演银行人员,指导评判学生取现业务手续是否正确。

5.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会计业务的流程和岗位设置以及责任分工的不同,加强了会计人员的责任心。因为会计业务处理错误若没有及时发现,会导致后面的业务处理全部错误,也就是说一个会计岗位一个会计人员的错误会导致很多会计岗位很多会计人员的错误,覆盖面较大。这种流程必然会加强会计人员的谨慎性,避免错误的发生。实训过程中也应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制定惩罚措施。某个岗位某个学生出现错误,查找错误原因,并扣减一定分数,使学生认识到一人错误会影响整个团体,从而提高警惕性。

三、结语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2

[关键词]会计综合实训;交易关联;岗位轮换;行业循环

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会计专业人才的账务处理能力要求愈来愈高。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承担为社会培养高技能会计人才的重任,尽管目前会计专业学生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全面,但实际动手能力普遍较差。因此,如何提高会计综合实训课程教学效果,采用与实际工作最接近的会计综合实训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会计综合实训是将企业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务经过教师的设计与加工,形成完整系统的原始资料,由学生充当企业不同会计岗位工作人员,按照会计实务处理的流程规范进行仿真操作演练,并利用会计实务完成的会计资料信息进行财务管理决策和审计实务模拟操作等。会计综合实训一般安排在大三第一个学期进行,学生已经学完大部分专业课程,对会计专业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还缺乏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而会计综合实训的资料,目前多数采用企业某一特定月份完整的会计资料,包括企业基本情况、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成本计算方法、各账户的期初余额、原始经济业务、财务分析指标、相关财务制度和政策规定等。它的优点是能基本反映企业某一连续时期的全部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流程,使理论与实际更加有机结合,培养实训者综合运用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

一、目前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不足

(一)多数实训仅进行单项实训,且实训内容大都为单一的制造企业经济业务

单项实训是以理论教材的章节为实训单位,按理论教学进度分别组织实训。一般涉及原始凭证的审核与填制,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和报送,财务软件的操作和运用,会计档案的装订保管等单项练习。其优点是紧密联系相应章节,对相关理论知识如何在实践操作中运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边学边做,边做边学,能在学习中加深印象。目前绝大多数会计模拟实训室均有良好的实训设备,辅以多媒体教学和设计良好的会计实训软件,确实能极大地提高学习者的兴趣,并使其快速掌握会计专业的基本理论。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实训内容被人为分割成若干版块,不利于系统、全面地掌握整个会计工作的处理程序。而且实训内容大都是单一的制造企业经济业务,很少涉及其他行业经济业务,比如,商业企业、金融企业、服务企业等。实训过程没有体现实际工作中凭证流转程序,学生实训后仍然不知道在实际工作中该如何与其他企业办理资金结算、票据交接、纳税申报等手续。

(二)没有分设会计相关岗位

会计综合实训原本是要还原会计实际操作的过程,但由于种种原因,如课时延续较长、消耗材料多等,多数实训i都是混设岗位,即每一位实习学生各自单独完成(或者两个学生为一组共同完成)全部会计综合实训i内容。这种方式的缺点是不能使学生感受到实际工作中会计机构各岗位的业务分工和内部牵制制度,以及会计凭证在各岗位之间的传递过程。不但如此,有时连最简单的出纳、会计等的岗位职责也没有在综合性的实训中反映出来。

(三)业务流程设计具有局限性

绝大多数的会计综合实训仅局限于一个单位的内部会计处理过程,而没有将一项经济业务在整个流转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单位的会计处理流程均展示出来。实际上,经济业务流转过程中会涉及很多外部单位,如一个单位的采购业务会涉及销售方、银行、交通运输部门、保险等单位,如果仅以采购单位为实训主体则会让学生在实训中只做一种行业企业类型的会计实训,而对其它单位的会计业务处理流程不熟悉,或者对外部单位之间的业务联系不清楚、不了解。

二、会计综合实训设计的新思路

(一)基于会计工作过程要素设计本课程总体框架

笔者通过与不同行业企业共同研究、合作开发,以提高实践动手能力为核心目标。改变过去以单一制造企业经济业务为对象所进行的“三无”实训(即:无凭证流转处理程序、无会计岗位轮换、无行业账务处理特殊性区分),设计了包括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金融企业和其他服务业在内的不同行业相互关联的交易业务,并按照工作任务(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编制与报送、会计档案的归集与保管)、工作岗位(出纳、记账、会计主管等)和工作领域(不同行业)三个维度解构工作过程要素(包括内化在人身上的职业基础知识、职业操作技能和职业操守素养等要素),按照工作过程要素与学习过程要素相对应原则,将工作过程要素转化为学习过程要素(知识、能力、素质),将工作过程的自然逻辑与学习过程的认知逻辑有机结合起来。

(二)创建“交易关联、岗位轮换、行业循环”的会计综合实训模式(见图1)

1.将不同行业企业的会计工作任务分解为: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的编制与报送、会计软件的操作与运用、会计档案的归集与保管等六项主要学习性工作任务,并按照不同行业设计相互关联的经济业务,由学生进行各行业企业经济业务交易凭据的处理,完成上述各项工作任务。

2.按照会计岗位(具体分为出纳岗、记账岗、会计主管岗和其他岗等)的划分情况,将会计工作任务分解到相应工作岗位,由学生扮演不同行业企业中不同的会计岗位角色,完成相应岗位的工作任务,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使学生在行业循环会计综合实训中体会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熟悉各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

3.为了处理好不同行业企业会计工作特殊性的学习,并确保学习过程有效性,将会计工作领域分解为: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品流通企业、金融保险企业、其他服务业等不同行业;并将会计凭证填制与审核、会计账簿设置与登记、会计报表编制与报送、会计软件操作与运用等会计工作任务融入到上述工作领域的工作岗位中,由学生轮流进行不同行业企业的账务处理,以掌握不同行业企业账务处理方面特殊性的区别。

(三)“循环实训、全程评价”,实现“教、学、做、评”一体化(见图2)

针对不同行业企业互为关联的经济业务,设计相应的企业背景和会计处理仿真场景,由学生亲自进行行业之间的交易操作和账务处理,帮助学生理解各行业企业之间原始凭证的传递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会计账簿的设置登记、财务报表的编制报送、会计软件的操作运用及会计档案的归集保管等工作程序,逐步懂得企业会计工作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同时,在进行交易关联实训循环中融入岗位循环实训,使学生对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工作任务能够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最后要求学生在

行业之间进行循环实训,以熟悉不同行业会计账务处理的特殊要求和操作技巧。为此,根据学习过程内容的不同要求,分别采用现场操作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pBL教学法、iSaS教学法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培养学生的综合专业素质。根据工作过程内容的要求,设计单元教学目标,建立并实施单元考核机制与综合考核机制,予评价于教学的全过程。并且在行业循环会计综合实训中实现教学做评的不断循环。从而达到我们的教学效果和目标。

(四)建立在线循环实训平台,充分发挥社会服务功能

借助于校园网和课程网站,建立一个课程资源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学生可以实现“在线循环实训”、“在线交流咨询”、“在线自我评价”,行业专家和专兼职教师可以实现“在线指导和评价”,同时还可以用于对外培训服务。通过这个平台,师生之间加快了信息沟通速度,拓宽了信息沟通渠道。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之间可以经常进行研讨沟通,教师和学生可以迅速了解会计行业的最新动态,为本课程的教、学互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对于社会在职会计人员还可以利用该平台进行在线培训和咨询服务,充分发挥了本课程的社会服务功能。

三、会计综合实训的具体操作方法

(一)会计综合实训操作分工情况

将实训学生按班级(按40人计算)进行分组,设2个交易区域(每个区域5个小组,每小组4人),各交易区域相互独立,不发生业务往来;每个交易区域设置5个经济业务相互关联的行业,如:1个制造企业、1个物流企业、1个商业企业、1个金融保险企业和1个其他服务业(可以选择饮食服务、建筑业、会计师事务所等),由5个小组学生构成,每个小组学生分别承担一个行业的账务处理工作,每个交易区域内各行业之间按以下流程进行交易关联实训,即:第一,制造企业采购的货物由物流企业运送,支付给物流企业运费并取得相应发票,货款及运费由银行结算。第二,制造企业销售商品给商业企业,通过物流企业运输并支付运费,货款及运费全部由银行结算。第三,制造企业、物流企业、商业企业、其他服务业均需要纳税,设立税费申报缴纳流程,由指导老师监控,并作为考评学生成绩的依据。第四,商业企业销售商品,由物流企业运送并收取运费,货款及运费由银行结算。第五,所有企业需要的借款,均与金融企业签订借款合同,确定借款金额、利率、期限、利息支付方式、本金归还方式等条款,然后由银行划款,到期由企业归还并付息等等。

(二)岗位设置

每个企业内部可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出纳岗、记账岗、会计主管岗和其他会计岗等主要岗位,按上述设计的虚拟环境,每个学生在每轮交易关联实训中可依次扮演出纳、记账、会计主管、其他会计岗位角色,完成所扮演会计岗位的相关工作任务。即进行岗位轮换实训。

(三)实施流程

每个交易区域中每组学生在完成一个行业企业的全部虚拟经济业务处理后进入另一个行业企业,即进行行业循环会计综合实训。如:某组学生完成制造企业经济业务处理后进人物流企业进行账务处理,在物流企业中同样分别担任不同会计岗位的角色并进行岗位轮换实训,完成物流企业账务处理后再进入商业企业进行账务处理,依次类推。以达到“交易关联、岗位轮换、行业循环”的实训目的。具体如图3所示。

总之,在上述行业循环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每个学生依次进行不同行业企业的账务处理,承担不同行业企业的不同会计岗位角色,参与仿真的业务交易。模拟仿真的票据流转和货币收付,使学生体会到循环实训的乐趣,增强综合实训的效果,实现本课程“实践体认”循环化、系统化的目的。

四、上述会计综合模拟实训的优点

(一)能全面反映会计综合实训操作过程

会计综合实训设计思路是对现有会计模拟实训的一种补充。实际会计业务处理错综复杂,采用这种综合实训形式,一般以不同行业企业的经济业务为主线贯穿整个综合实训过程,由浅入深,由局部到全体。学生既可以学习从审核原始凭证开始,运用复式记账方法编制记账凭证,根据据会计凭证进行记账、结账和对账,最后编制财务报表,也学习了会计内部不同岗位工作的基本流程,最关键的是可以学习到多种企业类型的会计核算形式。这就对各类企业会计核算的全部过程有一个比较清晰、完整、系统的认识。

(二)会计业务处理过程清晰直观

会计综合模拟实训l教学是以单、证、账、表的形式,真实地将企业会计资料形象地复制出来,可以清楚地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会计资料的处理过程。各种会计实务资料都是真实的,是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统一要求的,所反映的内容一目了然、直观易懂。

(三)综合实训内容具有代表性

会计综合实训案例是以尽量接近真实企业的会计资料来处理经济业务,一般的案例设计均会将不同行业中真实企业可能涉及不到的业务,集中于该行业的一个典型企业,进一步增强资料的全面、系统与代表性。学生根据提供的原始资料,编制记账凭证并登记会计账簿,然后据以编制会计报表。这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会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去专心致志地学习和领会,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沈应仙,高职财务会计课程群“一体三结合”教学模式探索[J]会计之友,2009(17)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3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

一、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会计学科是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会计教学中的理论联系实际,是会计学科教学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基本目标。因此,在会计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且要培养学生应用会计理论和方法来解决会计实践问题的能力,这就需要组织和完善会计实践教学工作。组织会计实践教学的途径较多,如安排学生下厂实习、请有实践经验的会计师来校讲授企业的具体做法等。这些“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对于加强会计的理论联系实际能起到一定作用,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会计有其工作的特殊性及其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性。为了防止会计信息走失,严守商业秘密,许多企事业单位都不愿意接受学生实习,不愿意让外来人员知道其真实的会计资料和财务状况,这就造成会计实践教学的难度。为了保证会计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完成会计实践教学课程,建立会计模拟实训室无疑是最有效的途径,既能解决学生下厂实习存在的问题,也能弥补请实际部门会计人员讲课存在的不足,它对于解决会计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理论脱离实际问题有着重要作用。随着会计电算化和信息化在企业中的普及,高职学院开始采用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方式,建立了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先后引进了金蝶、用友会计软件用于会计电算化课程实践教学,并采用会计电算化方式进行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具有实训效率高、实训成本低的特点,加速了会计实践教学改革的进程。

目前,在网络经济环境下,传统观念下的会计、财务工作者将同时成为财务信息工作者,他们不仅要完成常规的会计、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也要协助it人员建好、用好、管好财务软件信息系统。为此,现有的会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加速知识更新,提高对新技术的适应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应着眼于造就一代新人,使他们真正成为网络经济环境下的理财能手和财务信息工作者。为此必须加大对会计实践教学改革力度,将古老的会计学手工模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适应实务工作对相应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要。

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的改革,需要解决的问题较多,其范围包括现代信息管理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开发、使用、培训、服务、制订和执行法规与制度以及实施微观与宏观管理等会计业务和会计管理现代化等。没有成熟的大纲和可供参照的体例结构,缺乏专门人才、缺乏经验,在各院校几乎是共同面对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实际上是大家根据实务工作的需要和会计电算化的发展探索着合适的教学模式。因此,每个院校甚至每个教师对其认识也不完全相同,各院校在课程的设置与内容的安排上也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异。

二、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的设计思路

从总体上看,笔者探索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改革是基于以下思路:

(一)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以及创新精神

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就是将以上三种能力的建设围绕三种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人才培养总目标进行的。为实现其目标,应当在满足学生基本技能训练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综合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对所学的会计基本理论的理解,应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际动手能力,为最终适应会计岗位的工作能力提供有利条件,从而满足信息社会对于会计人员的要求。

(二)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改革,主要体现“多模式”、“多层次”和“高技术”这样一个基本思想

“多模式”,即努力创建自主性实训、个性化实训和协作式实训。实践教学不应该像传统实践教学模式那样只搞“一锅粥”,应该有针对性、有差异性地来进行。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求,最终达到全面培养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的目的。“多层次”,即从资料查询、基础理论教学、基础训练到综合模拟等方面的循序渐进。在实践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做到“多层次”,使内容最大限度地涵盖会计专业的主干课程,构建一个科学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高技术”主要是指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基于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等来完成会计综合模拟实践教学,使会计实践教学的建设和运作模式跟得上信息时代的潮流,培养出具有以熟练计算机应用能力为特色结构的优秀会计人才。

(三)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改革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几方面进行改革

为了保证改革稳妥进行,改革可以分别设定远景目标和近期目标。就改革目标之一而言,应把现行独立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与相对应的专业课程合并,彻底摆脱“两张皮”的尴尬处境。即从基础课到专业课坚持会计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工具的信息系统的立场,并从此立场出发,统筹安排各门专业课程。另外,应打破“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教学过程,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建立“互动式”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解决校内实训与社会实际工作相脱离的矛盾,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四)在深入实施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中,全面应用eRp系统,构建跨专业、多层次、体验式的综合性实训实习模式

由于企业的经济管理活动是多种管理活动的综合,既包括融资、投资管理,也包括经营管理活动;既包括生产要素采购管理活动,也包括产品销售管理活动;既包括生产管理活动,也包括财务管理活动;既包括物资管理活动,也包括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仅仅掌握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的知识,是很难担负起其职责的。即便是那些只承担经济管理的某一方面、某一局部功能职责的管理人员,若仅具备所承担职责直接所需的知识,却很少具备或不具备其他相关知识的话,也无法满足其工作角色的要求。

目前,eRp在企业中逐渐普及,会计信息系统仅仅作为企业eRp系统中的一个业务模块,单纯掌握会计电算化的知识与操作技能显然是不够的。因此有必要按照企业的业务流程将学生学过的会计专业知识与其他相关知识综合起来、贯通起来,建立跨专业、多层次、体验式的综合性实训实习模式,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的需求。

三、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的实施方案

实践教学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实践教学作为一种基本的教学手段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包括校内与校外,课堂内与课堂外,日常教学活动与测试检查等教学活动中。此外,实践教学还应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为创新是职业能力的最高体现。下面笔者就以时间为序,探索高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

(一)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在典型课程中的应用

在第一学期平行开设基础会计和会计电算化课程,在授课过程中,加强课程单项实训,在课程结束之后,进行为期一至两个星期的综合实训,在课程综合实训中,先进行基础会计的手工模拟综合实训,然后将手工模拟的资料用会计电算化的软件进行验证,这样就加强了课程之间的联系。同时,在第一学期,开设企业经营模拟课程,该课程课时为32,该课程以实训为主,以电子沙盘为主要实训工具,在电子沙盘上,模拟企业6-8年的经营,在经营过程中,涉及的概念不做过多解释,以学生体验为主,在电子沙盘上进行分组对抗,目的是使学生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有一个感性认识,对企业的全局有一个总体认识,认识到会计是企业整个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第二、三学期平行开设财务会计和eRp概论及软件应用。同样,在平时授课过程中,加强课程单项实训;在学期期末,也进行为期一至两个星期的课程综合实训,在课程综合实训中,在财务会计中进行手工部分的实训,然后在eRp概论及软件应用中,用同样的资料在软件中进行实训,并与手工实训部份进行相互验证,还可进行进一步延伸实训,也就是财务业务一体化实训,在eRp软件中进一步进行采购、销售、仓库管理等业务部分的实训,即所谓的供应链的实训,并与财务链的内容结合起来,来体会eRp的精髓。在实训中,可分小组分岗位进行,并交换角色,以体会不同岗位、不同角色的职责。

在第四学期开设审计信息化课程,在平时课程单项实训中,进行审计软件应用的实训,在期末的课程综合实训中,进行审计信息化的综合实训,综合实训的资料就是财务会计的手工实训资料。也就是eRp概论及软件应用中的电算化资料,将软件中的会计数据引入到审计软件中,同时结合学生的手工凭证、账簿进行电算化审计。这一方面能够将财务会计和审计结合起来,进行会审对抗,以提高学生学习审计的兴趣,同时,也解决了审计数据的来源问题。另一方面,也开展了审计信息化的作业,进行了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训。在第四学期,同时还开设财务软件应用与维护课程,进行与此配套的数据库的应用和财务软件常用维护的实训。

(二)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在独立实践课程中的应用

会计独立实践教学课程指在教学计划中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列示并计算学分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主要包括两方面:企业财务信息化实训、毕业综合实践和顶岗实习。

在第五学期,安排60学时的企业财务信息化实训。这是一个综合实训,针对学生今后的去向是中小企业,分行业进行综合实训,如商贸业、制造业、外贸业等,将行业特点融入到实训资料中,如不同行业,它的会计制度会有所不同,由此派生出的会计核算也有所不同,在这样的综合实训中,同样要进行手工和信息化的结合,在实训中,重点是分岗位、分角色进行,以体会不同角色的职责。同时,在第五学期末进行为期四至五周的毕业综合实践,毕业综合实践安排在校外进行。在毕业综合实践中,要明确实践任务,实践形式可以有多种,可以是会计核算的实践,可以是内部控制的调查,也可以是企业信息化的调查。

在第六学期,安排学生进行顶岗实习。顶岗实习,是全真环境下的实习,是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全面检验,而且,顶岗实习不同于校内实训,实训过程可控,且实习时间较长。因此,在顶岗实习中,重要的是对实习的监控。应与实习单位师傅一起,加强实习指导,定期开展实习巡视,在实习过程中,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

综上所述,会计信息化模拟综合实践教学对实践课程资源进行整合,打破学科体系下交叉重复内容,以全新视角,借助网络资源、计算机等现代技术对实践教学进行创新。实践教学采用综合性、开放型、体验式的实践教学模式。从实践教学设计来看,实现了由教师进行实训设计,学生进行实训验证到由学生自主经营获取原始经营数据,再整理出规范的会计凭证,最后通过采用先进的计算机数据处理技术进行会计业务处理,教师由实训的设计者、讲解者变为实训的组织者、评价者,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大大调动学生参与实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取得较好的实践教学效果。从实践教学过程来看,按企业经营管理和会计核算的业务流程设计综合实践教学,搭建模拟实践教学环境,让学生体验会计各岗位的业务处理过程,熟悉会计岗位的职责要求,强化沙盘模拟、手工会计、会计信息系统各种操作技能,强化学生会计职业能力的培养,最后通过职业认证,考取会计证、会计电算化证、用友eRp应用证书等,实践教学的效果由学校评价转为由社会来评价。

参考文献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4

关键词经管类高职;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4)11-0042-05

收稿日期:2014-03-21

作者简介:叶剑明(1969-),男,四川中江人,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实训中心主任,副教授。

经管类专业是应用性、实践性极强的专业。针对经管类专业学生参与社会顶岗实习面临的困境和校内实训偏重静态综合实训的现状,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打破传统实践教学模式,开发并组织开展了多专业融合、多组织对抗、多岗位协同和高仿真运营的多专业综合实训,探索出经管类跨专业综合实践教学新模式。

一、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基本内涵

多专业综合实训,又称为跨专业综合实训,是在对典型职业岗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按照现有社会工作实际,将工作上相互联系的多个专业实训内容、工作流程、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进行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实训生态系统。模拟现实社会经济环境和职场工作环境,按照现实工作岗位要求,学生在其中仿真企业运营管理和模拟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了解和熟悉职业工作岗位、企业、行业和社会[1]。遵循“将社会搬进校园”的理念,模拟真实商业社会,建立制造企业、贸易公司、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税务局、工商局、新闻中心等高仿真的“微型经济社会”,构建一个高度仿真的商业生态环境(Businesseco-System,BeS)。

二、多专业综合实训的设计思路

(一)基于现实环境搭建仿真职场工作的实训环境

近似真实的职场工作环境能使学生较快融入职场工作,较快进行角色转换。多专业综合实训设计在一个高度仿真商业社会环境的实训基地中开展,根据实训内容,基地按照实训主体单位的性质分设了政务服务区、市场服务区、现代服务业区、金融服务区、商贸服务业区和制造业办公区等功能区。每个功能区内设置有若干实训主体单位,每个主体单位均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布局并配置各种办公设备、常用办公用品用具,以及常用办公软件,如税务软件、银行对公业务系统、eRp管理软件等,借助这些真实的办公和管理软件,学生实训时可按实际工作流程完成相关工作任务,从而实现实训环境与职场工作环境的一致。

(二)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实训平台

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现代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供应链过程中的政务服务、市场服务、公共服务等服务行业,为便于实训组织和管理,应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多专业综合实训平台。该平台借鉴模拟商业战争的设计思路,其作用可归纳为三方面:一是实训业务的发生器。学生实训产生的经济业务主要在该平台中产生,如实训的材料采购业务,在系统中模拟建立一个商品交易平台,不同商家、不同商品的供应信息,企业要采购材料,可在商品交易平台中采购订货。二是实训进度的控制器。多专业综合实训模拟一定期间的经营活动(一般为两年),在实训时,需要明确告知各个单位业务发生的时间,通过实训平台,可以进行时间的调整和转换,教师可以控制不同经营期的时间变化。三是实训资源的集成器。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若干实训资源,如国家财税金融政策、企业管理制度、票据等,借助实训平台,将各种资源集成在平台中,学生在平台中查阅、调用各种资源,以提高实训效率。

(三)基于职业工作岗位设置实训岗位

为了提高实训岗位与就业岗位的一致性,提高专业能力培养的针对性,在实训岗位设计时,应首先对学校各专业面向的就业岗位群进行调查和分析,确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根据现实社会企业运作实际,设计实训主体单位和实训岗位。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在开展实训时,设置了10种类型30家实训单位,分别是制造企业、贸易公司(客户和供应商)、综合服务公司、商业银行、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工商行政管理局、会计师事务所、管委会和新闻媒体机构等,这些实训主体单位再根据现实职场岗位设置情况分设若干典型岗位,实训岗位与现实职业工作岗位实现对接。

(四)基于职业岗位标准开发实训课程

实训内容是开展实践教学的核心。多专业综合实训面向所有财经类专业,涵盖领域宽、内容多,为提高实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在设计实训内容时,首先要分析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核心职业能力及就业岗位群,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典型就业岗位。通过实地调查、资料查阅和行业企业专家访谈,梳理出各职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根据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标准设计和开发课程。课程内容涵盖了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包括行政、人力资源、财务、采购、仓储、生产、市场、销售、物流、税务、工商、银行、审计等。为使实训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在设计实训内容和流程时,应根据实际工作中的业务运行规律创设各种业务往来,包括主体单位与主体单位之间的业务往来、主体单位内部各部门各岗位之间的业务往来。同时,实训内容以及完成这些实训任务所采用的凭证账表等完全按实际工作设计,学生在实训中要自己完成这些业务,培养其职业素质和独立完成工作的能力。

(五)基于现实业务产生机制触发产生经济业务

目前,大多数财经类专业实训项目都是事先设计好的,数据是静态的,基本固定不变。而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产生是在市场条件下,根据企业经营决策后由职员的执行而产生的,是触发式的、动态的。多专业综合实训借鉴了现实生活中经济业务的产生机制,事先给出市场规则和企业经营规则,所有经济业务的产生都是由学生在实训过程中根据工作实际决定的。以制造企业为例,企业决定以销定产或以产定销,企业通过商业谈判、招投标或者电子商务竟单等方式获得产品销售订单,根据销售订单组织产品销售,根据生产能力组织产品生产,根据生产需要进行材料采购等。在业务办理过程中,涉及到货款结算,就会与银行发生往来,从而产生银行结算业务;涉及到税款缴纳,就会与税务机关发生往来,从而产生纳税申报和税款缴纳业务。采用这种机制产生的实训业务非常鲜活、高度逼真,所有的业务流程、单据传递等都严格遵从实际工作规范和要求执行。实训中,学生运作团队要进行大量的分析、判断和决策,学生个体在业务活动中要进行大量的交流与协商,与做实际工作几乎一致。

三、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实施

(一)教学安排

学时安排。多专业综合实训作为理论与实践的综合运用课程,应安排在学生离开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前的这一学期。如三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第六学期离开学校参加顶岗实习,则将该课程安排在第五学期。根据实训的难度和深度,实训时间应连续两周以上。

实训班级及人数。多专业综合实训模拟的商业社会涉及多个方面,从专业对口的角度来看,同时参与实训的专业要尽可能多一些,如实训时,有企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工商行政管理、税收、金融、审计等专业的学生一起参与实训,效果是最好的。但在实际开展实训时,由于场地和专业的限制,很难做到这么多专业的学生同时参与实训,为此,各个学校可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四川财经职业学院每轮实训安排七个班,每轮实训学生人数在380人左右,有效地利用了资源,提高了实训指导效果。

实训师资队伍。多专业综合实训涉及到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而且是模拟现实企业经营,按现实职业岗位的规范和标准完成工作任务,这就要求指导教师不仅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扎实的理论功底,还必须熟悉企业真实的业务操作,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训指导团队应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组成,涵盖实训涉及的行政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运作管理、财务管理、税务、工商、金融、审计等各个专业领域。

(二)实训前准备

实训教学设计。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时,每轮参与实训的学生专业可能不同,实训学生人数不固定,而且实训期间还可能遇到法定假日等特殊情况。在实训前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包括对实训实体单位设置、实训岗位设置、实训内容和要求、实训进度等作出调整,形成可执行的实训教学计划,使每一位参与实训指导的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实训场地准备。在每次开展实训前,需要组织有关人员对实训场地进行检查,包括检查计算机、打印机是否完好,网络是否通畅,每个工位上的办公桌椅有无问题,每家单位的组织机构牌是否到位等,确保学生进入到实训岗位后能顺利开展实训。

实训材料准备。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需要的材料主要包括各种办公用品用具、实训指导书、实训单证照表、实际工作的填写票样、制度样本等。在每次开展实训前,需要结合实训单位和机构的设置情况,逐项检查各种材料是否准备到位,数量是否充足。

实训平台准备。每次实训前,应提前测试实训平台运行状况,确保平台运行稳定的情况下,按照事先拟定的教学设计进行参数调整,根据教务管理的要求,在系统中录入实训单位、实训人员等相关信息。

(三)实训组织

实训动员。实训前,应把当期实训的学生集中起来,召开动员会。动员会上,主要向参与实训的学生介绍什么是多专业综合实训,为什么要开展多专业综合实训,实训的内容是什么,怎样组织和开展实训等方面,让学生初步了解实训的目的与要求,实训组织架构及基本流程等,为正式开展实训奠定基础。

团队组建。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团体综合实训项目,学生以团队的方式协作配合完成实训任务。参与实训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他们必须加入到各个实训主体单位中。实训团队组建可采用“自主择业,双向选择”的方式,由指导教师对自愿接受挑战的学生进行面试,招聘单位负责人,各单位负责人再根据本单位的工作需要,招聘本单位的职员。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可依据自己的特长、就业意愿应聘在相应单位和岗位工作,打破专业限制,提高竞争氛围和真实性。

岗前培训。在进行业务运作前,应对参与实训的学生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是针对各业务岗进行的业务培训,是分块进行的,属于集中指导,操作性和指导性强。比如,实训中会涉及到税务登记、发票领购、纳税申报等税收业务,在实训前,将应聘到税务局的学生和在企业将从事税收相关业务的学生全部集中起来,由教师讲解相关业务内容、工作流程、相关要求和操作要点,并现场模拟演练,使他们了解税收相关工作,为后面顺利开展实训奠定基础。

业务运作。实训开展时,应聘到企业各岗位的学生按照现实企业各岗位的核心工作任务和要求,按照事先拟定的业务规则完成相关工作。作为为企业经营服务的工商、税务、银行、会计师事务所以及管委会和新闻中心,在做好单位内部管理的同时,一方面,为企业提供窗口服务,确保实训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作为业务指导和监督部门,还要对企业进行业务指导和督查企业业务开展是否合法、是否合规,确保实训的严肃性。

(四)实训管理

多专业综合实训的特点之一是学生根据业务分工完成本岗位工作任务,如果某岗位不能完成任务,势必对其他业务岗位的工作造成影响,进而影响整个单位的效能。所以,多专业综合实训提倡学生自我管理。除了学生自我管理以外,实训指导教师和管委会也承担实训管理职责。

多专业综合实训中,教师既是实训的组织者,又是实训指导者,还是实训的管理者。在实训运行过程中,指导教师既按照业务指导分工对相关岗位学生进行业务指导,同时又要按照行政管辖权对分管的实训单位进行日常管理,引导他们合理安排时间完成实训任务,帮助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非业务问题。

管委会领导下的单位负责人制是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实践探索总结出来的一种实训管理模式,该模式借鉴了我国很多工业园区采用的行政主导型管理模式。在该模式下,管委会履行政府职能,负责园区工作的统筹协调、政策、经济数据公布、安排实训进度和提出实训要求、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企业的环境卫生和出勤等。各实训主体单位受管委会的统一管理,单位负责人负责本单位的日常运作与管理,包括团队建设与管理、企业文化建设、日常行政管理、经营运作管理等。这样既减轻了教师指导压力,还使整个实训组织更加真实,且充满活力。

(五)实训总结

实训结束时,学生需要完成实训资料整理、实训考核和实训总结三项工作。实训资料整理是每个学生必须完成的一项基础性工作,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按照文档管理的规范要求,对自己实训期间的各种工作文档分门别类进行整理,编制目录,装订成册。整理实训资料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习惯,装订实训资料可作为学生实训成果进行展示。

实训考核是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方式之一。为了全方位、立体化考核评价学生的实训情况,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尝试采用社会考核方式,遵循“四结合”原则,即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个人评价与部门及服务单位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系统评价与人工评价相结合。考核评价指标包括过程评价、业绩评价、企业与周边服务业之间的评价、单位内部360°评价、管委会评价等方面,形成“静态+动态”的全方位评价体系。

实训总结是实训的最后一个环节,包括单位内部总结和全体学生集中总结。单位内部总结主要由单位负责人发起,单位内部每个成员将总结的内容以ppt形式呈现,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实训内容、实训收获和体会,最后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全体学生集中总结以召开总结大会的方式呈现,包括各个单位实训心得分享、优秀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等环节构成。至此,实训工作全面结束。

四、多专业综合实训的创新

(一)多专业融合

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培养目标,但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教学活动不指向某一个专业,而是关注行业、企业、岗位、任务的工作过程的训练,是多个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完成的实训任务。这些实训任务从专业角度看,又分属不同的专业领域。通过实训,学生既要求体验环境,又要求完成决策,同时还要求执行各种经营管理岗位的任务。因此,财经类高职院校不同的专业都可以通过多专业综合实训达到决策、执行、体验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目标[2]。

(二)多组织对抗

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在一个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中进行的,涉及到若干不同类型的组织,各种类型的组织又可以设定多个相同性质的单位,如多个从事制造业的企业,多个贸易公司,多个会计师事务所,等等。同类型组织之间处于同一市场条件下,就形成了激烈竞争的关系。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每位团队成员都希望自己的团队在竞争中取胜,于是团队的潜能被最大化的激发[3]。实训时可通过各种类型的指标对企业进行考核评价,激励每一位参训学生及其团队发挥最大的“潜能”。

(三)多岗位协同

多专业综合实训是分团队进行的综合性实训,工作中各个岗位之间由于存在业务联系,学生在不同组织、不同岗位上既相对独立,又要协调配合完成工作任务。这既表现在同一单位内部各个岗位之间需要协同配合,也表现在本单位各岗位与外单位不同岗位之间的协调配合。通过多专业综合实训,学生既可以体验到单位内部各岗位之间的业务联系,又可以体验到本单位与外部各单位的协作关系,使学生学会正确面对和处理不同人员、不同岗位、不同部门和不同单位之间的相关关系,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职业素养的目的。

(四)高仿真运营

多专业综合实训从工作场景、机构设置、业务流程、市场环境、实训用品用具等多个方面全景仿真,为学生提供了制造、商贸、市场服务、政务服务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每个组织中提炼典型的职能部门和主要的工作岗位[4],实训学生按照现代企业运作和管理模式模拟企业经营,按照现代企业运作规范和岗位职业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充分体验现代企业运作流程,感知职业岗位核心工作任务和工作规范。

多专业综合实训作为经管类高职院校一种全新的综合实践教学模式,对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起着重要作用。依据培养学生职业能力及真正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向,开发基于真实岗位的多专业综合实训项目,将是今后经管类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探索和创新的一个方向[5]。

参考文献:

[1]叶剑明,等.多专业综合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2.

[2][4][5]李高伟,叶剑明.财经类高职院校“多专业综合实训”的探索与创新[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5):39-42.

[3]吴燕.“跨专业综合实训”实践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3(9):86-88.

aprobeintoComprehensivemulti-professionaltrainingmodeByVocationalCollegesofeconomicmanagement

――BasedonthepracticeofSichuanVocational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

YeJian-ming

(SichuanVocationalCollegeofFinanceandeconomics,ChengduSichuan610101,China)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5

关键词:中职;专业群;实战;实训室;建设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是当前中职商贸类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华侨学校东盟商品展销实训室建设突破传统模式,运用创新思维,突出实战型、多专业综合实训特点,是完善多专业综合实训功能,提高实效的有效途径。

一、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依据

1.国家职业教育培养目标要求

国务院关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应以培养社会大量需要的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熟练劳动者和各种实用人才为主。”

2.多专业教学需要

国际商务、会计、市场营销等商贸类专业虽拥有实训室及实训软件,但缺乏将所学、所练应用于综合岗位实训的场所,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正好可以提高多专业的学生综合岗位实践实训

能力。

二、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功能目标

1.职业能力培养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以培养职业能力为导向,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综合岗位实践实训动手能力,培养具有服务、经营、管理等职业能力人才,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2.职业道德培养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各岗位、各流程或涉及物品,或涉及现金,或涉及服务顾客等,实习学生团队成员在实训过程将受到职业道德的实战熏陶,从而培养出更有职业道德水准的适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人才。

3.多专业、多岗位综合实训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涉及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等专业,学生通过实训室综合岗位实践实训,将亲身体验商场收银员、营业员、采购员、导购员、防损员、企划员、会计核算等十多个工种的岗位角色,熟悉各工种的岗位技能,为今后学生与相关职业的无缝对接做好充分的职前训练。

4.课程改革目标

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实训课程融合国际商务、市场营销和会计等多专业课程。比如,《商务礼仪》对接礼仪服务技能、《商品基础》对接商店店员基本技能、《营销策划》对接营销员技能、《物流管理》对接仓库管理员的各项技能、《会计基础》对接收银员技能、《财务核算》对接出纳、会计技能等。通过商贸类专业核心课程与岗位对接,突出职业岗位内容和技能,探索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课程与职业岗位对接的课程改革路子。

5.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具备普通商店的基本功能,服务广大师生,丰富大众生活,为师生提供更多选择、更多便利

三、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思路

1.装修设计思路

以东盟各国为背景、凸显各国的商品特色。

(1)布局设计

中国商品区(包括台湾、香港、澳门),越南商品区,泰国商品区,马来西亚商品区,新加坡、印尼、菲律宾商品区,缅甸、柬埔寨、文莱、老挝商品区。

(2)装饰设计

①室内悬挂中国及东盟各国国旗;②各商品区的摆设能彰显

各国的商店特色;③墙壁悬挂各国的壁画。

2.指导教师团队的建设思路

成立指导教师团队,由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专业的骨干教师组成。要求团队教师熟悉实训室需要的专业知识技能,这就需要各专业的教师互相学习,提高综合指导技能。指导教师以“职业经理”的角色实施实训室的管理和指导。

3.实训学生团队的建设思路

(1)核心团队

由国际商务、市场营销、会计、电子商务专业挑选出道德品质最好,能吃苦耐劳,有奉献精神的学生,组成核心团队,以10人左右为宜。由他们以“正式店员”的角色进行日常“上班”,同时选出“店长”“店长助理”,负责日常安排。核心团队成员还以“师傅”身份给其他梯次的成员“传授”技能。

(2)梯次团队

由各专业依次挑选出第一梯队、第二梯队、第三梯队,直到全部学生选完。每一梯队人数是核心团队的2倍左右。在指导教师的指导、核心团队“师傅”的“传授”下,梯队成员分别参与实训室的实训实践。

4.实战的建设思路

(1)实战的职业道德

平时上课讲职业道德,学生无法切身体会,但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因为全真实战性,各岗位、各流程或涉及物品、或涉及现金、或涉及服务顾客等,实训学生在实训过程将受到职业道德的实战熏陶。

(2)实战的工作环境

①真实的自然环境。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是东盟商贸文化长廊的一部分,就在学校里。②真实的顾客来源。在校师生5000多人,以及其他校内外的人员,为实训室提供真实的顾客来源。③真实的设施设备。货架、冰柜、手推车、pos机、条形码打印机、电子标签系统、手持终端等设施设备按照商贸行业超市的模式装备齐全。④真实的展销商品。根据师生的学习生活的需求,采购展销的商品。⑤真实的工作服工号。上班的实训学生必须穿上绣有“东盟商品展销”的工作服,戴上工号。

(3)实战的工作内容

①职业道德:要求实训学生严格按照商贸行业超市的职业道德标准进行实训。②上下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上下班时间为每天(包括星期六、星期天)10:30-12:30和15:30-22:30,安排到上班的实训学生必须按时上下班。③卫生清洁:保持实训场所的卫生清洁,上班的实训学生每天必须打扫干净。④服务顾客:“顾客就是上帝”,实训学生必须有服务意识且在实训中运用。⑤导购促销:热情周到地招呼和接待顾客,与顾客沟通(商谈)、促成购买。⑥入库、库存管理:确认送货单,逐个清点商品,包括商品的数量、规格、生产日期等;录入后台各原始数据;库存商品质量数量控制;向采购部门提出采购建议等。⑦收银要求:人民币的看、摸、听识别训练;达到准确、快速;填写缴款单,正确使用pos机等设备。

(4)实战的制度管理

参考商贸行业超市的管理制度,制订团队管理、工作管理、财务管理等相应的管理制度。让学生在真实的管理制度下进行实训,达到日后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5)实战的企业文化

“顾客就是上帝”的商贸服务行业的文化,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及运用。“服务师生,热情周到”的标语贴在明显的位置。管理制度上墙,让实训学生体会到不是在课堂上课,而是在企业上班。

四、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的意义

在学校教学中引入企业实际运作的全真环境,运用与企业实际业务操作相同的实训设备,让学生得到与实战性的技能训练,满足社会和企业对商贸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

自2012年12月20日实训室开张展销以来,实训学生反映良好,得到了课堂上没有的很多细节性实践训练。在中职学校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纷纷前来观摩学习,也得到教育行政部门的高度

评价。

参考文献;

[1]彭月慧,胡艺芹.商贸专业群综合实训室建设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11).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6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会计学;实训室建设

“互联网+会计”时代下,对会计的影响,主要有:(1)会计技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有了新的进步。随着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数据处理更实时、高效、集中、动态,会计业务核算更标准、规范、便捷,信息技术的进步为会计技术的变革升级提供了有力保障。(2)财务人员在“互联网+”的背景下面临新的机遇。在“互联网+”时代新兴技术的帮助下,使社会经济组织构建涵盖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风险控制和绩效评价、预算管理、财务分析、预测与决策等较为完备的现代化管理体系变为现实,也推动会计核算向企业价值创造、财务风险管控等为内容的管理会计转型。(3)“互联网+”为促进会计职能的加快转变提供了新环境。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以“信息处理和提供”的会计职能进一步削弱,而以“信息的分析使用和辅助决策”的会计职能将得到增强,“事后算账”转变为“事前预测、事中控制”。因此,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要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目标,构建“基础技能实训—专业综合技能实训—创新创业大赛”层次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专业综合技能及创新创业能力。

1“互联网+会计”时代下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挑战

1.1经济市场的竞争压力带来就业形势的严峻。近年来,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符合政务管理的要求,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熟悉民间审计模式的管理,那么具备与之相应的业务、财务、税务、审计都了解的高应用能力高素质院校毕业生就会受到企业的欢迎。一方面,毕业生数量剧增,据相关报道,我国2020年高校应届毕业生为870万人左右,再创新高,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另一方面,企业却面临着找不到合适人才的尴尬境地。在学生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即“需要将学生放到企业中去进行锻炼和实践”,然而却很难为学生找到一个合适的企业以进行实践。如何让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如何打造一个优质的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各大高校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出现的问题。1.2孤立的课程内容导致综合实训课程难以开展。会计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均是以循序渐进的形式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安排,先行安排基础课程如会计学、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审计学等课程,再逐步进行专业课程的深入讲解。在授课过程中,均是一门课程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与训练,训练案例相互之间不具备勾稽串联,这就导致学生在完成综合性实训课程过程中,无法针对案例情况串联起各个课程所学的知识及技能,孤立性的授课教育导致综合实训课程开展效果不佳。1.3以会计核算为主的课程教学难以适应现阶段人才培养。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往往以会计核算为主,在考测过程中,也将会计核算作为重点,从而忽视了专业人才在岗位中应具备的职业素质、职业判断、综合统筹等方面的内容。仅仅只会核算的会计工作者,无法深入了解岗位工作的前因后果,无法给出合适的解决方法及分析内容。在大智移云时代下,会计核算也正逐步被人工智能等取代,以会计核算为主的课程教学已落后于时代,人才培养应往复合型、管理型发展。1.4顶岗实习环节的缺失导致锻炼效果不显著。顶岗实习应是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会计岗位的职业技能的使用及职业素质的重要组织方式。现阶段会计顶岗实习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实习期间无法接触核心业务,实习行业多导致实习难管理、难指导,实习成效低等。因此在实习管理、实习指导、实习成效等方面,应利用行业企业的研发成果、合作需求等,不断健全合作共赢、开放共享的实践育人机制,推进顶岗实习校企合作。

2“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建设目标

2.1满足教学需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应根据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要求,由简单—复杂—综合、抽象—仿真—真实,从满足基本教学需要到提升学生双创能力,逐步建立一个由手工会计专项实践、会计信息化专项实践、企业模拟经营沙盘实训(eRp)、虚拟仿真财务综合实践、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等多个平台构成的专业性、综合性、逼真性、时效性的实践教学中心。同时,还要根据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来进行动态调节,使学校教学内容与社会各类经济组织实际业务应用保持一致。通过实训室建设,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以及创新型人才服务,全面提升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2.2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训室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实训使学生具备会计基本业务处理、涉税业务办理、成本计算、会计实务操作、报表编制与分析、审计监督、财务分析与管理、财务预算与审核、经营决策与分析、沟通协作等多种业务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2.3满足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财会职业能力是零距离上岗,无缝对接工作环境所具备的能力,实训室建设项目具有开放性、综合性和先进性的特点,基本可以教会会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所具有的专业知识。通过实训,提高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对其系统规划职业目标,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实训,培养学生“双创”能力,以此带动就业,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4服务地方经济。借助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开展区域或全国范围内的经管类专业师资培训服务,大学生及社会学员的综合实习实践培训服务、非经管类专业学生的就业创业培训;对于从事经济管理类行业的从业人员,可以提供跨专业的多角度、多层次综合实践培训;同时,以跨专业多行业综合实践为基础,进行企业新入职员工进行岗前培训等,提高会计学专业实训室的开出率、利用率,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

3“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教学任务

3.1当前经济环境下,应满足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随着我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我国将继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国内企业不仅面临市场、技术等方面的冲击,还面临管理模式、战略机遇等方面的挑战。企业只有树立创新意识,转变发展方式,充分挖掘管理潜力,才能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基于此,企业对管理会计人才的需求日益迫切,培养或引入熟练掌握战略规划、资本运作、预算管理、成本管理、风险管控、信息技术等知识与技能的管理会计人才,充分发挥管理会计在提高组织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等方面的潜力,从容应对国际国内双重挑战,抢抓机遇,。顺势而为,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迫切的现实需要和必然的历史选择。3.2在“互联网+”时代下,应改革传统会计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在以5G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下,创新了管理会计教学模式,目前,许多高校的管理会计课程教学仍然以课程讲授为主,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实践内容相对缺乏,教学与实践环节存在不同程度的脱节,无法达到提高学生应用技能的教学要求。3.3全面推进管理会计教育教学,是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新方向。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逐日激烈,单纯的财务会计工作已经不能满足企业实现经营价值最大化的需求,企业更需要的是能够根据大数据分析,并结合企业内外部经济环境,全面、系统、及时地掌握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与主要方面,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等各个环节发挥积极的作用的管理会计人才。3.4以能力为本,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实现体验型、设计型、综合型课程开发与教研、科研相结合的整体建设格局,将目前课程教学内容相互结合,优化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综合型实训,教学、科研并重,以能力为本,将企业经营管理决策贯穿人才培养的全局,学生通过专业实践转化为各种能力,如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能力,团队沟通、领导能力,信息分析、决策支持能力,风险管控、统筹协同能力等,从而提升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质量。3.5“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针对现阶段的技术创新、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发展趋势,建设“大学生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有目的性、针对性的进行“业务”“账务”“税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通过综合性、专业性、管理性实训教学,发挥实训推进教学改革的功能,不断优化教育现代化新模式,重视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

4“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点内容

通过笔者最近一次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建设项目的申报、实施,以及实践教学效果来看,笔者认为“互联网+会计”时代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训室建设的重点内容有以下。4.1企业财务会计理实互动实训教学平台。企业财务会计理实互动实训教学平台是基于中级财务会计体系构建的课程配套实训教学平台,平台涵盖“精品课堂、理实教学题库、业务实践”三大模块,以学习→实训→实践为教学路径,旨在延伸课堂教学空间维度,融入模块化业务流程指引,让学生感知财务会计实务知识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提升对知识点的吸收理解,为学院的阶梯式人才培养路线夯实理论与实操基础。企业财务会计适用于企业财务会计或中级财务会计课程实训教学,可应用于课前预习、课中实训、课后练习及考试。因平台自主性较强,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可在无教师督促的情况下,通过题目解析、对比答案等方式自主学习。平台搭载大数据处理及分析系统,教师可通过平台练习、作业,并可进行分章节的学习成果考核、实施期中、期末的考试,最终对作业、考试过程及结果进行大数据分析。4.2管理会计实战平台。管理会计实战平台是以管理会计为基础建立跨学科教育体系,以财务管理、管理会计、财务报表分析为核心,融汇经济学、投资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人力资源管理等多门经济管理类课程理论知识,并将知识点融入整个商战游戏过程中,人人对抗的行业竞争中,让学生在经营管理决策中,感知财务管理的实用性及各门课程知识的连贯性,体验全局观,感受团队的力量,塑造勇于创新的精神、理性创业的观念,培养智慧管理的能力。学生分别担任企业首席执行官(Ceo)、财务总监(CFo)、市场总监(Cmo)、运营总监(Coo),明确职责:Ceo负责企业战略制定,股本结构设置,股利分配政策制定;CFo负责资金筹集、投资、财务分析等;Coo负责资源配置、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管理;Cmo负责销售渠道铺设、广告投放策略制定及实施、产品销售,分角色自主经营虚拟企业经营活动,并进行分组对抗,经营期为6-10年,模拟企业管理决策、体验商战竞争、演练商业分析、从成本控制、发展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风险管理、现金管理、市场份额、行业地位、履约、研发、分配等多个维度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全方位评价,对企业经营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商业头脑、全局意识,创新思维,提升其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表达能力、领导力、规划报告能力、数据分析能力。4.3财报可视化分析案例库。平台利用内置多种热点现象及案例,针对案例本身对企业经营、企业战略、公司财报项目、财务指标等进行综合财务分析。平台数据来源于国内上市公司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利用内置多样Bi分析模型,通过智能化、可视化、动态化图表的对比,分析研究上市企业并进行可视化成果展示。培养学生分析决策能力、数据挖掘应用能力、经营决策分析能力、行业洞察能力,为社会输送财务数据分析优秀管理人才。4.4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软件。财会职业能力养成平台软件是一款以打通就业最后一公里为目的的专业性、综合性、逼真性、时效性的业财税审一体化实训软件。软件平台将“业务”“账务”“税务”“审计”融合成一个整体,透过现代经济社会的典型行业主体案例,以经济业务发生为主线,将财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与外部机构:银行、税务局、工商局、会计师事务所、客户、供应商等串联,融合创新创业核心内容、行业业务内容、内部控制内容、财务分析辅助决策内容、业务账务税务审计综合应用内容及专业操作内容,及时以国家最新政策(国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深化增值税改革、个人所得税改革、减税降费行动改革等)为指导标准更新,贴合实际工作不断升级,实现流程串联、数据关联、逻辑通连、操作互联,以无缝链接企业会计岗位工作,多元化培养学生财税审相关技能,在实践中开发提升学生财税审技能,综合性考核评判学生能力养成。4.5税务筹划及风险管控教学平台。税务筹划及风险管控模拟实训旨在培养学生的纳税申报业务处理、税收风险管控与业务筹划等能力,使学生比较系统地练习企业纳税申报的基本程序和操作方法,加强学生对税务基本理论的理解、基本方法的运用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实际上动手能力,具备税收风险管控能力和意识,提高学生的政策运用及主观判断能力。税务筹划及风险管控教学平台是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手段。

5结语

“互联网+会计”时代,财务工作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网络记账、财务机器人、在线财务管理咨询、云会计与云审计服务等第三方会计审计服务模式初现端倪;财务、业务、税务、审计一体化进程不断提速、财务共享服务中心模式逐渐成熟;联网管理、在线服务等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管理模式成为会计管理新手段;远程培训、在线教育、联机考试等已成为会计人才培养重要的方式。高校会计学专业应转变思路,顺应时展潮流,从需求侧(社会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供给侧(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高校建设等项目)的改革出发,紧贴趋势变化,建设好适应本学科人才培养目标需要的高质量实训室。

参考文献

[1]王贵.高校会计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研究———基于新开会计专业类高校[J].科技资讯,2017,15(11):183-184.

[2]张忠红.高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3,(19):62.

[3]宫俊梅,钟山.加强高校会计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0):110-111.

[4]秦向东.新时期高校专业实训室建设及管理分析[J].才智,2019,(36):40.

[5]韦相贵,欧跃发,刘科明,等.“互联网+先进制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科学,2019,10(23):26-27.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7

关键词:技能课程;银行综合柜员岗位;会计专业

一、银行战略转型期综合柜员岗位人才定位

(一)银行战略转型期综合柜员岗位细分

中国银行业目前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和转型发展期,不断强化在沿线国家和地区的金融服务,重视服务型银行和网络银行的发展,积极落实小微企业、“三农”和特殊群体等薄弱领域的金融服务支持,因此,大量分支机构在城市社区、中小型城市和农村区域设立,需要大量银行综合柜员来更好地服务于金融产业。目前大多商业银行综合柜员实行轮岗制度:1.现金柜员,主要负责各类现金业务的办理,包括对公,对私业务的办理。2.低柜柜员(非现金柜台人员),主要负责办理个人贷款、外汇业务和理财业务,此岗位需具备贷款及理财知识。3.会计主管,主要负责对普通柜员当日业务的核对、监督、审查,对公业务的办理审核等。4.大堂经理,主要负责对银行业务宣传、客户的引导分流,客户的咨询解答以及矛盾的调解、疏导等工作。

(二)银行综合柜员岗位人才综合素养的需求

对武汉农村商业银行、武汉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业以及深圳市银雁金融服务有限公司问卷调查后,统计分析得出综合柜员岗位人才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同时,需要营销金融产品,提供理财规划;在快速办理客户业务的同时,需要有适宜的职业礼仪和素养来提供服务;在引导分流客户的同时,具备灵活的应变能力来解决客户的矛盾;在掌握基本银行知识和技能的同时,需要超强的学习能力熟知各种相关信息。因此,银行综合柜员岗位人才必须是一种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具备“it技能+金融知识+外语技能”,具备处理复杂客户关系的应变能力,积极的学习能力,适宜的职业礼仪和职业形象,良好的心里素质和抗压能力,多方位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全方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为此,需要学校优化技能课程改革,突出金融、软件和外语基础知识学习,以银行为实习基地,培养出良好职业素质的银行综合柜员岗位的应用型人才。

二、目前会计专业技能课程的弊端

目前,会计专业技能课程的设计上主要有以下的不足:1.财经基本技能的培养正在弱化,教学观念落后。目前技能课程开设了点钞(单指和多指)和传票翻打的财经技能训练,但是财经基本技能训练课时数不足,导致学生的基本技能达不到银行所需要的水平,甚至相差甚远。2.财经技能培养内容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教学内容没有与时俱进,脱离银行实际需求。在基础会计知识的学习基础上弱化了银行软件的应用、金融理财保险知识得学习、职业礼仪的训练、沟通、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走上柜员岗位后仍需要重新培训,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3.技能课程教学手段与方法单一。技能课程的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与方法,即教师通过ppt、实物资料现场演示进行教学,要求学生完成银行柜员岗位的“银行软件录入-打印会计凭证-会计凭证整理归档”的循环,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拓展专业知识的能力。4.技能课程考核具有片面性。在技能课程考核中,基本上教师通过学生的考情情况及期末对学生实训操作的考核。这种考核缺乏对实训过程考核,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实训任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不能成为高素质的金融人才。

三、优化会计专业技能课程体系

依据岗位工作能力成长的阶梯性构建银行职业技能课程体系,通过“岗位认知、技能培养、综合训练、顶岗实习”四个阶段进行技能能力培养。第二学期开设基础理论教学与岗位认知课程,使学生掌握会计、金融知识与理论,了解工作岗位内容和流程。第三学期开设金融技能培养课程,使学生掌握点钞、服务、营销和理财等职业能力。第四学期开始综合训练课程,在实训室仿真环境中训练学生的综合业务能力。第五学期开设顶岗实习课程,推荐学生到以银行为中心的金融外包企业实习,实现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帮助学生在实习单位顺利就业。因此,技能课程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技能模块来优化。

(一)综合柜员岗位基本技能课程

在传统珠算、点钞、传票翻打等手工操作技能训练的基础上,将银行基本机具的使用,小键盘的录入,excel软件统计图表的绘制,财务函数的计算等引入基本技能课程的教学。同时将基本技能的培养与职业技能考试(珠算等级考试、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银行从业资格证考试)相结合,鼓励学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让学生能够成为动手能力强,基本业务素质稿,上岗适应快的毕业生。

(二)综合柜员岗位专项技能课程

专项技能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既要考虑金融业发展对银行综合柜员工作的要求,综合柜员工作任务,又要考虑到银行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需要和学生职业的可持续发展。以银行综合柜员具体任务为项目,解析综合柜员的典型任务,将工作任务转化为教学内容,包括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个人、公司理财实务、金融会计实务、证券投资分析和保险实务等专项技能课程学习,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会计知识、理财知识完成工作任务的能力,让学习通过实际训练提高职业能力。

(三)情商及商务(营销)能力课程

成为一名合格的银行综合柜员人才,除了具备多种专业技能外,还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综合素质,如沟通能力、团队工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以及一定的组织管理和创新能力。由于银行业本身的特殊性,是和金钱及高级机密业务打交道,涉及到客户很多的秘密,所以更要强调具有严谨的职业道德。如在进行个人理财业务技能课程的学习时,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还要注重职业能力、职业道德、风险意识、沟通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因此,需要在该模块中开设商务口才训练、金融服务礼仪、公关礼仪训练,顾客关系管理、应急突发事件处理等课程。

(四)综合实训及顶岗实习课程

在技能课程的改革中合理安排专业课程的实训环节,在校内实训基地建成仿真银行工作环境,与商业银行等机构共同开发“上班式”课程,按照银行业务流程进行训练,银行的考核标准进行测评,完成银行综合柜员岗位流程,掌握银行综合柜员应具备的综合职业能力,并在团队的合作中养成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最后,银校合作的模式下,让学习到对口的银行进行顶岗实习,让学生在银行具体的岗位上,直接完成相关的业务或任务,训练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实现从学校到银行,从学生到员工的角色转变。

四、会计专业技能课程优化的保障措施

(一)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

校内教师对技能课程研究比较透彻、对理论上的教学方法把握比较准确,但是校内教师缺少银行实践的经验,动手能力较弱,缺乏行业的锻炼。为了提高银行综合柜员技能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培养师资队伍,有以下两种方法:一是聘请具有多年银行柜台实践经验的行业专家作为外聘老师,定期给学生上课,指导学生进行实训,介绍最新的业务知识和工作经验。二是将校内老师在下企业锻炼的期间送到银行一线进行培训和锻炼,掌握基本技能和先进经验后回校传授给学生,是有利于培养青年教师的行业实践能力,达到“双师型”教师的要求。

(二)开发“上班式”综合实训课程

在校内实训基地建立银行综合柜员仿真工作环境,与合作银行共同开发“上班式”课程,建立模拟银行综合实训室,把金融行业、企业、岗位要素引入到课程,让学生真正体会到银行柜员所具备应变能力、学习能力、职业形象与服务礼仪等需要,需要学生丛传统课程走出去,分别体验仿真的顾客和银行综合柜员等实际角色,深入体会所需掌握的能力。实训室的建立引入最新的银行软件,模拟银行的操作系统,同时购买必备相配套的器具,包括点钞机、扎靶机、密码器、打印机等,使实训基本与真实银行业务相一致。同时,请合作银行的优秀柜员走进“上班式”综合实训课程,帮助学生打造职业形象,与学生分享自己宝贵的工作经验,为学生解答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三)推行技能大赛为主的考核方式

改变传统的以试卷考试、提供实训成果为主的考核办法,以学生技能操作能力效果为考核重点,推动学生广泛的参与到技能大赛中,以技能大赛的成绩作为主要的考核方式,努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练,以赛促学”。学校每年度举办“五月阳光”技能大赛,让三个年级的同学都参与到点钞比赛、传票翻打比赛、会计基础知识比赛中。在大学第二学年,选取大一和大二学生参加湖北会计学会举办的湖北省高校联合会计基础知识大赛。与此同时,与合作银行共同组织不同阶段的技能比赛,学生与银行综合柜员人才同台竞技,寻找技能操作和训练的不足,促进学生技能的不断进步。

最后,在金融环境不断变化,银行业发展转型的情况下,市场对银行综合柜员需求量庞大的良好机遇下,高职院校只有开展好会计专业建设,制定更适应的人才培养方案,优化技能课程改革,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带领学生参加多项技能大赛,才能培养出满足新形势要求的复核技能型银行综合柜员人才。

参考文献:

[1]郑兴.基于工作过程的《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开发与建设实践[J].教育园地,2015(24).

[2]杨海燕.基于就业导向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商业银行综合柜台业务》课程项目模块开发研究[J].中国经贸导刊,2015(05).

[3]陈群娣.“财经基本技能”项目化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J].考试周刊,2014(19).

[4]彭建华.高职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研究[J].学生管理,2015(09).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8

一、经管类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概述

(一)课程简介

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利用高校教学资源,依托综合实训软件,构建高度仿真的模拟环境――以制造业企业生产经营销售为核心,与供应商、物流商、贸易商形成完整产业链,同有关政府机构、中介服务机构、金融机构相互关联,形成完整的一系列经济组织及其业务运作的系统。

(二)课程特点

跨专业综合实训突破现有经管类各专业实践教学自为一体的局面,集成经管类各专业知识体系,结合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创造性地建立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实践教学体系。高仿真实训环境设计,学生的经营决策行为实时改变实训的数据,动态数据环境突破了以往静止单一的实训模式,增加了专业实训的难度,对学生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在动态变化的数据环境中运用专业知识作出决策,实现了综合实训由静态模拟到动态真实的转变,高度模拟了现实社会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跨专业综合仿真实习注重学生全面能力培养,包括专业知识与技能实践能力、跨专业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市场竞争与决策能力、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

(一)平台搭建

课程依托方宇博业开发的“经管类跨专业虚拟仿真综合实训平台VtS-m”系统,构建虚拟仿真现代商业环境与企业经营管理全过程的学习训练、教学管理与评测的一体化平台系统。

仿真实习平台模拟电子设备制造业运营环境。由电子设备制造公司、原材料供应商、贸易公司组成的供应链,组建辅助机构:商业银行、第三方物流、会计师事务所、工商局、税务局和媒体中心。从市场环境、工作场景、业务流程、机构设置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景仿真,为学生提供了制造、贸易、供应、物流服务、政务服务等多种形态的仿真组织。

(二)硬件配备

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由于涉及多岗位的协同运作,对实训的场地有一定的要求,通常要容纳100人以上,并能满足后续扩容的要求。因为实训内容高仿真,在场地设置上也应尽可能模拟现实。制造公司、贸易公司、供应商办公室,银行柜台、工商局等各个区域尽可能按照实际工作环境布局和配置各种设备和办公用具,营造职业工作氛围。实训设备配置,对服务器、终端机等设备均有详细而具体的要求,在满足基本教学运行的情况下,需要适度考虑后续软硬件升级的问题。

(三)教学组织

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开课面向经管类各专业,要求不同专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完成相应的实训活动,对教学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该实训课程的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学生专业知识以及专业技能有一定要求,在学完相应的前置课程和相关专业单项实训后开设较为适宜,一般在大三第二学期或大四第一学期开设比较合适。

以石河子大学商学院跨专业综合仿真实训为例,实训课程针对审计学、金融学、统计学、物流管理、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6个专业的学生,开课时间是大四第二学期初,实训安排80学时,集中在四周时间,每天下午四学时。每期人数约200人,配备6名实训教师,来自各专业方向,在实训过程中,负责解答相关业务问题,控制实训进度,协调现场事务,组织部署和评定实训成绩。另有一名实验员负责硬软件维护。

(四)实训内容及课程安排

实训仿真环境中,制造企业、贸易企业、供应商、物流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在线上完成从企业注册至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线下完成企业注册登记、员工招聘、会计账务处理,以及生产经营,网络运营维护业务,工商局、税务局办理各类注册、审批、登记业务,银行负责办理各机构开户、结算、贷款等业务。

课时安排:课程简介及开课动员4学时,Ceo竞聘及员工招聘8学时,企业注册8学时,经营规则学习4学时,试运营1-4季度16学时,正式运营1-8季度32学时,课程总结4学时,资料整理归档4学时。

实训进行中,学生根据各自岗位职责,履行任务,完成企业或机构经营目标。此外,还特别设计最佳简历评选、企业宣传海报评比、企业logo设计大赛、点钞大赛、Ceo论坛等活动丰富实训内容。

(五)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将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相结合,既考虑团队业绩也考察个人表现。以核心制造企业为例,其考核重点关注期末经营业绩,网络运营情况、财务处理的规范性与准确性。此外还注重学生在实训全过程中的参与度、实训任务完成情况及实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反思。不仅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还对其团队观念、竞争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总体考量。期末经营业绩考核可以采用软件中自带的经营分析,也可以依据财务指标(如所有者权益)进行计算,教师也可以灵活设置考核标准进行排名。个人考核参照Ceo对员工的评价,按照员工工作表现确定成绩等级。

(六)教学效果

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开设仿真综合实训课程以来,共四届13个班级约650名同学参与实训,根据反馈信息来看,仿真综合实训突破了教学场所限制,使教学更加?n近真实,学生参与到实践环节,提高了学习热情和主动性,在实训中融会专业知识,了解掌握相关辅助知识与技能,初步具备了从事经济管理工作的综合决策力、执行力和创新创业能力。以企业为单位的小组课程实训,让企业员工在Ceo领导下团结协作,互相配合,在学习中结下友谊,同时锻炼了团队组织与协作能力。

三、跨专业仿真综合实训课程的教学反思

(1)仿真综合实训创造了一个虚拟环境,并在虚拟环境中设置了一系列游戏规则,但规则有漏洞,学生在实训中会利用系统漏洞,如:系统里允许企业间转账,供应链上下游之间会相互拆借资金,导致民间借贷泛滥。

(2)实训主题围绕制造企业展开,机构和上下游企业训练难度低,操作空间有限,这会导致不同机构不同岗位工作强度和内容差别较大,教师需要根据各岗位专业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任务内容,减少差异。需要及时了解企业行业前沿技术内容,更新课程内容和系统模块,与系统供应商合作完善实训软件。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9

[关键词]教学做一体化;高职会计;实践教学

[Doi]1013939/jcnkizgsc201519215

1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虽然,当下许多高职院校在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实践能力方面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总体上还是存在一些弊端,如:会计类课程的开展遵循“先理论、后实践”的原则,并且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之间间隔的时间过长,所以教学效果不好;实践教学方案的设计、实施和应用不合理,教学效果不理想;实践教学流程单一,通常实践课程就是进行做账,而对于财务工作流程中的财务管控和纳税申报等工作却没有加入到实践课程的应用中;会计实践课程中以手工会计为主,而忽略了会计电算的实训,这与社会的实际要求已经明显脱轨等。因此,改变原有的高职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探索新型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

2实践教学模式的设计

为了切实提高高职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基于此,学校需要将实践教学首先向校外专业,而不应该局限于校园内部来进行;在开展会计类课程理论知识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同时,要根据学生学习的规律和原则来对该模式的教学体系进行构建,一般学生的学习规律为:从基础技能到单项岗位操作技能,然后再到整体作业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从而实现从完成角色体验到职业人员的转变。目前,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设计主要采用的是从简单到复杂、从单项到综合的“3+2”实践教学体系,其中“3”是指3个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即基础、岗位专项和会计综合这三个技能实训内容;而“2”则代表2个阶段顶岗实习,即“职业素养训导”阶段和“预就业”阶段。

3“教学做一体化”的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31一个目标

“教学一体化”的高职会计类课程实践教学是以培养具有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同时具有双重操作能力(即手工会计和电算化会计)的高职会计人才为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的根本目标,从而可以为社会众多企业提供所需的实用型会计人才。

32两个层面

层面一是校内实训,它是高职会计专业开展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职学生在校内的实训室内(包括手工会计模拟、会计电算化和会计一体化实训室等),利用真实的财务管理软件、财务软件或证账表,以及仿真的会计统计数据,如待处理的经济业务或业务的原始凭证等,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对会计工作的整个工作流程进行熟悉和掌握,从而提高学生相应的会计技能。

层面二是校外实践。待校内实践结束后,学校可以有计划地安排校内的学生到校外的实训场地进行会计专业入门教育、岗位见习、职业素养训练、专业课题调研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活动,同时也可以使学生清楚地了解社会相关企业对于学生工作能力的要求,使学生提前熟悉自身以后的工作氛围。

33三个一体

三个一体主要包括一体化的实训室、一体化的教师和一体化的教材。首先,一体化的实训室。实训室是学校开展实践教学的主阵地,是实施“教学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前提和基础。根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思路,该种教室需要按照社会企业中的财务部门的设置情况来进行模拟设计。

其次,一体化的教师。教师作为一体化实践课程的主体,必须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较高的专业技能,是集教师和会计师功能为一体的“双师型”教师。因此,为了进一步提高会计专业中教师的整体专业素质,必须要鼓励本校教师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证书和专业技术资格等资质的考试;有计划地派遣一部分教师顶岗实践,增加其在本专业中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从而为高职学校培养一批适应一体化实践教学需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

最后,一体化的教材。这同样是一体化实践课程开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传统的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过度分离,致使学习的效果不甚理想,在“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下,理论教材与实训教材必须要保持一致。在用文字来对会计的相关原理和方法进行阐述的时候,需要借助仿真企业的原始凭证来对经济业务进行表述,同时需要用会计载体(包括证、账、表等)来对经济业务进行处理。

34四个结合

四个结合主要包括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手工账实训和电算化实训、分岗实训和综合实训、校内模拟实训和校外真账实践这四个方面的结合。首先,技能培养和素质教育相结合包括素质与能力的结合,以及教书与育人的结合。其次,手工账实训与电算化实训的结合是由于当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所造成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电算化的速率大大提升,部分学生可能忽略了手工账在会计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样对于学生后续的工作会产生不利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加强二者之间的结合。再次,分岗实训与综合实训结合是为了加强不同岗位工作之间的沟通与交流,确保工作得到有效的分配,责任落实到位。最后,要实现校内模拟实训与校外真账实践相结合,这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过渡。

35五个实训方式

五个实训方式包括随堂单独实训、分课综合实训、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者五个方面。首先,随堂单项实训就是在开展会计相关实践课程时,根据学生需要掌握的各个单项会计技能来进行训练,如《出纳岗位实务》中的点钞、和翻打传票等。其次,分课综合实训主要是在对学生的单项实训完成后才开始进行的,通常是通过让学生完成一两套仿真综合技能的训练题,促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再次,专业综合实训是将多门会计方面的课程结合在一起来为学生们设置一些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如《中小企业会计岗位综合实务》就是多门课程进行融合的综合实训。然后,顶岗实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道德而设置的实训。通过理论和实践结合的学习,帮助学生完成角色转变。最后,专业调查报告一般是在学生最后一个学期来开展。主要是由学校分配给学生一个课题,然后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来完成本次所选的课题,最后提交相关的完成成果。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会计理论、知识和技能,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是基于“教学做一体化”而设计的高职会计类课程教学模式,其可以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深化了学生对于会计理论知识的认识,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精神,一举多得。参考文献:

会计实务综合实训篇10

按照省市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な榕嘌倒ぷ鞯耐骋话才藕筒渴穑苹Spanlang=en-US>2004年在全乡范围内培训300名农民绿证学员,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培训目的:

在全乡范围选拔一批优秀农民参加此次培训。提高学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且通过学员的带动,使全乡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任务目标

2004年度计划在全乡培训农民绿证学员300人(具体见附件)

三、培训内容

按照省市下达的培训内容结合我乡农业开发项目和种植业结构调整需求,我乡确定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两个专业,对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的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培训。

四、保证措施及要求

1、要保证培训的任务落实。本年度下达的绿色证书培训,属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科技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此次培训的学员均具有代表性,能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培训质量。按计划下达的培训人数和培训专业,组织开展培训重点选拔科技示范户和种田能手,参加培训,注重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保证规定的学时数量。培训教材统一编、订、发放。培训结束后,按要求组织相应的考试,合格者发给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绿色证书。

3、规范管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培训台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案、学员点名册和记分册。学员登记表、学员情况统计表、学员情况统计表及各项管理制度,提供培训实验,实习场所,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4、加强教学班管理。为保质保量地完成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区绿色证书培训任务,特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见附表2),按专业成立了6个教学班(每个班50人)和班委会。制定学员守责、教师职责、考务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和班委会、教师名单并塑封张贴上墙。

附件:

1、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任务表。

2、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3、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班班主任及班委会名单。

4、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

XX乡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省市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な榕嘌倒ぷ鞯耐骋话才藕筒渴穑苹Spanlang=en-US>2004年在全乡范围内培训300名农民绿证学员,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培训目的:

在全乡范围选拔一批优秀农民参加此次培训。提高学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且通过学员的带动,使全乡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任务目标

2004年度计划在全乡培训农民绿证学员300人(具体见附件)

三、培训内容

按照省市下达的培训内容结合我乡农业开发项目和种植业结构调整需求,我乡确定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两个专业,对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的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培训。

四、保证措施及要求

1、要保证培训的任务落实。本年度下达的绿色证书培训,属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科技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此次培训的学员均具有代表性,能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培训质量。按计划下达的培训人数和培训专业,组织开展培训重点选拔科技示范户和种田能手,参加培训,注重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保证规定的学时数量。培训教材统一编、订、发放。培训结束后,按要求组织相应的考试,合格者发给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绿色证书。

3、规范管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培训台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案、学员点名册和记分册。学员登记表、学员情况统计表、学员情况统计表及各项管理制度,提供培训实验,实习场所,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4、加强教学班管理。为保质保量地完成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区绿色证书培训任务,特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见附表2),按专业成立了6个教学班(每个班50人)和班委会。制定学员守责、教师职责、考务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和班委会、教师名单并塑封张贴上墙。

附件:

1、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任务表。

2、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3、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班班主任及班委会名单。

4、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学员管理制度。

XX乡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工作实施方案

按照省市关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な榕嘌倒ぷ鞯耐骋话才藕筒渴穑苹Spanlang=en-US>2004年在全乡范围内培训300名农民绿证学员,为了把此项工作落实到位,特制定如下方案:

一、培训目的:

在全乡范围选拔一批优秀农民参加此次培训。提高学员的农业生产技术水平和农业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并且通过学员的带动,使全乡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二、任务目标

2004年度计划在全乡培训农民绿证学员300人(具体见附件)

三、培训内容

按照省市下达的培训内容结合我乡农业开发项目和种植业结构调整需求,我乡确定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两个专业,对优质水稻栽培、高油大豆栽培的操作规程进行系统培训。

四、保证措施及要求

1、要保证培训的任务落实。本年度下达的绿色证书培训,属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重要科技保证措施。为了保证此项工作落到实处,此次培训的学员均具有代表性,能真正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2、培训质量。按计划下达的培训人数和培训专业,组织开展培训重点选拔科技示范户和种田能手,参加培训,注重操作技能方面的训练。保证规定的学时数量。培训教材统一编、订、发放。培训结束后,按要求组织相应的考试,合格者发给由农业部统一印制的绿色证书。

3、规范管理。按照全市的统一部署,加强档案管理,建立培训台帐,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教案、学员点名册和记分册。学员登记表、学员情况统计表、学员情况统计表及各项管理制度,提供培训实验,实习场所,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培训环境。

4、加强教学班管理。为保质保量地完成2004年度农业综合开发区绿色证书培训任务,特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见附表2),按专业成立了6个教学班(每个班50人)和班委会。制定学员守责、教师职责、考务制度、学籍管理制度和班委会、教师名单并塑封张贴上墙。

附件:

1、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任务表。

2、2004年度XX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绿色证书培训领导小组及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