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思维的表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0:53:21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1

法治,即法的统治(ruleoflaw),指依照法律处理国家政务的治国方式。法治的内涵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加以把握:(1)法治的法必须是良法。法治是以对一定目标的追求为出发点,自由、人权、正义、秩序等价值追求是法治的应有之义,而法治的最高价值目标是确保人的尊严。(2)法治维护和促进民主。法治以民主为基础,强调对国家权力的约束和限制。(3)法治强调法律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任何政治组织、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应当遵守法律。(4)法治强调法律的主治。法治作为治国手段,主要以法律为手段进行社会控制和治理。(5)法治在形式上必须符合一定的原则。如法律的普遍性、法律的公开性、法不溯及既往、司法独立等。“思维”一般是指人脑依照逻辑推理观察、分析、判断客观事物的过程。“法治思维”就是按照法治的观念和逻辑来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要求思维主体崇尚法治、尊重法律,自觉将法律付诸实践,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问题。思维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从社会实践中产生的。自从人类有法律以来,在运用法律中就发展出法律思维,但人类社会有法治思维的历史则短得多。法治思维是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原始社会、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代没有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思维,法治思维是经过古代、中世纪到近代漫长历史长河中法律思维与法制实践的不断积累、总结提炼和创新过程,到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特别是自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逐渐发展起来并逐渐完整化、系统化、理论化而成熟的。资产阶级掌握国家政权以后把自己的法治理念付诸实践,理论与实践的长期互动形成一定的思维模式即法治思维,法治思维包含了自由、平等、民主、人权、公平正义等法治核心价值和灵魂的运思过程,是一种内涵更加丰富、境界层次更高的法律思维,是法律思维的灵魂与核心。

二、西方历史上法治思维的由来与演变

1、西方古代法律思想中的优良传统。西方法治思维的源头来自古希腊对法治国的理想追求。法治其实是人类最古老的政治理念之一,早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古希腊时期,柏拉图在其《法律篇》中提出,法律的统治(RuleofLaw)是仅次于“哲学王”第二好的统治方式。其学生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进一步肯定了法治的意义,并提出了法治的两个条件:“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1]199。在西方法律思想史的长河中,古希腊人较早探索了法治和人治的关系,探索了民主政体、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僭主政体等各种体制的关系和优劣问题。同时,古希腊思想孕育了深远影响西方的自然法传统,即认为反映“自然存在秩序”的自然法效力高于统治者制定的实证法,实证法要符合自然法,这种自然法传统树立的牢固权威,为西方法治走向符合自然规律、符合理性和人性的道路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条件。从公元前五世纪到公元后六世纪,罗马法上千年的法制历史,成为西方法治思维的又一重要传统遗产。罗马是古代世界最重视法律的国家,罗马法的衡平原理、契约精神与意思自治,反映罗马法理性思维和务实精神的民法体系,对西方两大法系的形成和发展,对西方各国法治思维、法治方式,甚至对人类社会的法律实践和法律思维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西方法律具有鲜明宗教性,古代和中世纪的基督教和教会法对西方法律的伦理化原则(如对道德标准、诚实观念、良好的信仰、公正等的维护)、人道主义方面(包括个人价值、对家庭成员和儿童的保护、生命的神圣性)以及诸如婚姻、财产、继承、犯罪与惩罚、证言及证据等实体法方面都有巨大的影响。但是,只有在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成功后,法治思维才从理想变成现实。

2、近现代西方法治思维的形成与发展。近代以来工业革命的兴起,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内和海外贸易的增长,城市化和工商业社会的形成,资产阶级和市民登上政治舞台,为西方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形成奠定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

(1)西方资本主义社会自由竞争时期(17世纪到19世纪晚期)法治思维的形成。西方近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形成,与17、18世纪西方的启蒙运动和启蒙思想分不开,与近代以来资产阶级反抗和封建专制君主和封建贵族特权等级制度,争取自由权、平等权、财产权、安全权、反抗压迫权、课税承诺权等人权和公民权利的斗争分不开,也与资产阶级不断以法律制度巩固已经取得的各种权利分不开。天赋人权、社会契约、人民、分权与制衡、人身不得受到非法侵害等思想与学说,构成了斗争的主要思想武器和理论基础。根据这些学说推导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罪刑相适应等一系列法治原则,并以此类原则为基础,重建西方近代的法律体系。比如,西方百年宪法与法治思维变迁中,其内容围绕一个基本轴心,即人权。西方法治与人权是的发展由少数人的人权到多数人的人权,再到普遍人权,由国内人权到国际人权,由虚假人权到真实人权,由政治权利到经济权利,这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资产阶级革命以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了社会的全新变化,形成了关于国家、社会、公民和法律思维的变革,行政法随之产生,使法律调整范围扩展至国家活动领域,依法行政成为行政法核心,国家不再凌驾于社会之上,行政机关权力不再是官吏特权,而是依据法律行使的职权。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到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法治思维最大的变化是梅因爵士所讲的,从身份制到契约制,封建等级特权制度被瓦解,代之以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资产阶级法治原则。

(2)西方资本主义垄断时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以来)法治思维的发展。西方现代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发展,与19世纪下半叶以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资本主义开始步入垄断时期社会的深刻变化分不开。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法律制度也作了相应调整,出现了法律社会化的倾向。法律强调对经济活动的调整,强调对社会利益的维护。在民法方面对所有权的行使和契约自由进行必要的限制。同时,行政立法、经济立法和社会立法大量出现:1881年德国颁布了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障法,1906年德国学者首次提出了“经济法”的概念。[2]390-391西方法学研究吸收了19世纪以来一系列科学进步的新成果,把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数学、计算机科学和系统论、信息论、工程论研究方法引入法学,开阔了法学研究的新思路,逐步发展出内容丰富、思想深刻的法治思维。西方各国法治思维过程和表现方式不尽相同,基本上是根据自己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特点和主要任务制定宪法和法律,同时,各国法治思维的发展,在宪法、行政法、刑法、民法等不同领域进展不同,相互影响,呈现不断进化和完善的动态过程。总之,法治思维的基本趋势是通过法律增进人民的自由、民主、幸福、公共福利,消除不平等、歧视、贫困,保障生命权、人身权、财产权等基本权利,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提升保障人权的范围、水平和力度。(3)近现代以来,西方法治思维的一条历史发展主线,大体上是分别按照权利、利益、效益为重心的三部曲。权利阶段以人文主义或人道主义为基础,以个人主义为核心,强调绝对的个人权利和自由(代表是17、18世纪的古典自然法思想);利益阶段主要强调法律应由个人本位转向社会本位,主张群体利益、社会利益及利益之间的平衡(代表是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中叶的社会法学流派);效益阶段强调法律安排实质上是以效益为轴心,主张法律应当以效益作为分配社会资源的标准,而权利安排、利益平衡思想退居其次(以20世纪60、70年代兴起的经济分析法学派为代表)。

三、中国法治思维的由来与演变

1、中国历史上有关法的思维。中国历史上早就出现了法律,早在春秋时期已经有“以法治国”的论述。《管子·明法》有云:“威不两措,政不二门,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在封建时代有法律(律条)、有法典(典籍),有法官(廷尉)、有法院(刑部),有法网(皂吏),有法场(刑场),有法堂(衙门),还有主张“依法治国”的学派(法家),俨然是“法治之国”。然而,这种表面上的“法治”,其实是“人治”。在如《诗经·北山》所描述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中国农耕社会,皇权高于法律,法律屈从于皇权,这是中国传统法制最基本的特征,故中国封建帝制时代法律是“王法”、“一家之法”、“非法之法”,不是“民约之法”、“公法”、“天下之法”,这在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家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进步法律思想中都有反映。古代社会与近现代社会在法律思维上最大的不同,在于前者是“君权神授”、“在君”,法律秩序也以此来安排;后者则提出“天赋人权”,“在民”,并以此理论安排法律秩序。故近代以前的中国,有法制而无法治,有治法而无法治,有律治而无法治,有“王法”而无“民法”,有官治而无法治,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有法律治理社会,维持秩序,但并没有发展出西方近现代意义上的“法治”,因而也没有发展出一种法治思维、理念能够使中华民族真正走向民主、法治之路。

2、中国近现代法治思维的变迁和发展。中国法治思维的剧烈变迁始于1840年鸦片战争,近代以来,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法治成为启蒙者共同选择的走出历史困境的出路。戊戌维新运动、清末仿行及修律、辛亥革命、民国时期的法治现代化、新中国成立和改革开放等过程,构成中国回应西方文明挑战的整体努力的一部分。

晚清以康有为梁启超和实业派(张骞等)为代表的立宪运动和以沈家本为代表的法律现代化运动,为探索现代中国的国家法理与法制进行了最初的悲壮而伟大的探索。近代中国启蒙思想家梁启超以热情宣传和鼓吹西方的“法治主义”而著称。他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首次提出了“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的概念,来概括中国儒法两家的政治主张,并宣称:“法治主义,为今日救时唯一之主义”[3]43启蒙思想家发现,中国社会的诸多弊端都与法治意识的匮乏有关。

1949年以前,民国时期的法治现代化建设颇具规模,从宪法到普通法律已粗具现代法律体系的形貌,但因外敌入侵及内部激烈的阶级斗争,使法治难以推行,这一时期的法律结晶“六法全书”在斗争中被废止,晚清与民国的法治现代性建构遭到了历史性的失败。

新中国成立以来,法治现代化坎坷曲折发展的历史实践表明,从革命法制到日常法治的转换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1954年制定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为法治中国建设奠定了基础。“”期间,法律虚无主义盛行,公检法被砸烂,法治建设遭到破坏。

经过无数风雨,乃至千难万险,我们党终于找到了治国的正确路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的要求。1982年宪法确立了法治的统一和权威。1997年,党的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确认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的宪法修正案确认了这一治国方略。这一治国方略的确立,标志着我国治国理念的飞跃。党的十报告中再次强调了“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并第一次将“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写入行动指南,2013年11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中提出“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2014年11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报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专门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作出部署,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和基本原则,明确了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报告所蕴含的法治新思维,描绘出了一幅中国法治建设的宏伟蓝图,四中全会将成为中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里程碑。

四、法治思维发展的历史启迪

1、法治思维是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并随社会变迁而不断发展。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兴起,西方产生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也产生了市民阶层,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世界各国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国家和政体后,走上建立现代法治国家的道路,法治思维在建设现代法治国家过程中逐渐形成。比如英国现代法治是随着君主立宪制的建立而在英国得以确立;美国是在独立战争摆脱英国殖民统治后独立建国后走上现代法治之路的。法治思维随着社会的发展,经过长期的运用、积累和改革而不断发展。在英美法系中,英国在各地习惯法的基础上,形成一套适用全国的普通法;当普通法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要时,用衡平法来缓和法的严格性和社会矛盾;当普通法和衡平法还不够用时,又通过制定法来实行改革。

2、法治化程度在世界各国和各地区非均衡发展,法治思维也呈现非均衡发展态势。根据比较法学家的研究,世界上地方习惯法数以千计,民族或部落法律数以百计,但世界上曾经存在过的法系总计不会超过20个。[4]各个法系都像一个生命有机体,有其独特的成长背景和发育过程。它们中间有的法系已经彻底消亡,有的经过融合得以存续,有的经过大规模融合更新和再造,几乎面目全非。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对当代的法治思维影响巨大,几乎起到支配作用。

3、法治建设与民主建设不可分离,法治思维与民主思维也息息相关。从历史上看,法治产生于市场经济,产生于城市化和工商业社会,市场经济产生法治经济,法治经济、工商业社会产生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并最终产生法治国家。民主是市场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伴生物,民主的实质是自由,法治则代表秩序,在法治基础深厚的国家,如英国,民主呈现有序发展的倾向;在法治基础较薄弱的国家,如法国,民主则带来动荡不安,并容易发展为暴民政治。法治保障民主,民主引领法治,法治思维与民主思维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4、不同国家、民族具有不同的文化传统,不同文化传统形成不同类型的法律文化,不同的法律文化形成不同的法治思维,并对法治方式产生重要的影响,表现为不同的法律体系,法律历史渊源和法治发展道路。即使同属一个法系,因政治经济社会发展道路千差万别,其法治思维的特点和具体表现方式也不尽相同。比如加拿大和美国都曾是英国在北美洲的殖民地,但由于两国社会发展道路不同,故两国立宪指导思想也有很大不同。美国是通过暴力革命方式英国的殖民统治,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故美国立宪指导思想注重强调自由、平等,反对暴政,反抗压迫。加拿大则是在英帝国和英联邦内部,通过和平手段,采取协商、妥协等方式赢得独立,因而在立宪指导思想上反对暴力革命,主张“和平、秩序与良好的政府管理”,与美国有很多不同。

5、法治思维的发展趋势是从单一角度到多角度、从理论到行动,从法治思维到法治方式,从形式法治到实质法治的过程。当代法治思维不仅从保障权利角度关注民主、人权、平等、公平正义等一般价值,也从社会利益角度关注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社会阶层、社会集团之间利益的均衡,还要从效益角度考虑选择何种法律才能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化的效益。法治思维从理论形态到与社会实际结合越来越紧密。法治思维不仅应当知道法院作出怎样的判决和依照那些原则进行判决,而且还应当了解这些原则适用的经济和社会条件。从纯法侓的角度出发而不顾具体的经济和社会条件,这样适用法律有违法律的目的。

6、现代法治思维不仅需要移植、借鉴,更需要符合自身国情和实际的创新。如何正确性地思维,取决于能否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并发挥主观能动性,只有尊重规律,如实地去认识它、运用它,按它办事,才能成功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做出正确的行为。当今西方的法律虽是现代法律,但不应把现代法律等同于西方法律,只有符合所处现代社会实际条件的法律才是行之有效的现代法律,因此,现代法律的类型必然是多样化的,对西方的法律引进要有所选择,对其法治思维也要适合国情有选择地借鉴,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思维体系,在建设法治中国的道路上走出一条符合中国实际的成功之路。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2

关键词:思维科学化;思想政治工作

abstract:inthispaper,conscientiouslystudythespiritoftheseventhsessionofthe7thplenarySession,DengXiaopingtheoryand"threeRepresents"importantthoughtandpracticethescientificconceptofdevelopment,andtodrawcombinedyearsofcommitmenttoprimaryhealthcenters,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experience,establishthenewwayofthinking,thescientificcadrethinkingenterprises,institutions,currentandfuture,mustpayattention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ofenterprisesandinstitutions.Keywords:thinkingandscientific;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

中图分类号:D41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在认真学习十七届七中全会精神,运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科学发展观,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今天,在多年的基层卫生院职工思想政治工作中得出,确立新的思维方式,实现企业事业干部思维的科学化,是当前及今后企业事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必须重视的一个问题。

所谓企业事业干部思维科学化——就是指企业事业党政工一切工作人员,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及按规律办事,使思维方式、方法、出发点、目的、效果科学化。实现企业事业干部思维科学化,就能使企业事业干部克服保守的思想意识、过时的思想方法、陈腐的伦理道德,树立新的开放的思维观念。这样就能使企业事业干部思维程序和思维效率获得最佳效益,进而促进企业事业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不断提高。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主体是凭借特定思维方式去“加工”外来信息的。思维方式是主体在以往的认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构成思维要素有知识、知识结构、思维观念、思维方法、思维习惯等等。由于这些思维要素的质以及组合方式不同,使得不同的主体在思维空间、视野上,在思维方法上形成了不同的特点。对于同样的客观信息,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去“加工”“制作”,往往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果。企业事业干部思想科学化,就是使干部思维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科学化的标志主要是要用现代科学武装企业事业干部的头脑,用科学的理论去指导思想政治工作。

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建构科学思维方式有哪些主要途径呢?

优化思维要素。①开拓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当今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知识量猛增。对于一个干部、一个企业事业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单凭经验、感觉来开展工作已远远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了。如果对新的知识、新的信息不甚了解,就不可能对新事物、新情况做出迅速的判断,很难有显著的成效。因此,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扩大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形成一个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基础、以现代管理科学理论、现代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常识相结合。既包括理论知识,又具有丰富的、实践的、良好的知识结构。②更新观念,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观念体系。思维观念是人在思想实践中长期积淀转化而成的,是人们认识和把握客观世界的一种既定思维格局。思维观念的更新,在社会改革以及由此引起的观念更新的年代里,尤为明显。我们要以政治观念、法律观念、经济观念和领导行为观念为重点内容,不断破除陈旧的理想观念,紧紧追随历史的步伐,确定符合实际的新思想、新观念,体现出时代的精神和要求。③努力掌握各种科学的思维方法。一个干部要有良好的思维习惯才能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因此首先要掌握唯物辩证的基本方法,如矛盾分析方法、进程分析方法、阶段分析方法等等,同时要掌握逻辑思维的基本方法,如分析与综合的方法、归纳推理与演绎推理的方法、抽象与具体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的方法等;对于现代科学中发展起来的一些思维方法也应当认真学习和运用。如定性和定量的方法,反馈的方法和模似的方法等等。总之,要在唯物辩证法的指导下,系统而熟练地掌握多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以建立科学的思维方式,实现思维的科学化。

创造性思维,即运用新的认识方法,开拓新的认识领域,获得新的认识成果的思维。它是企业事业干部思维科学化必须具备的一个主要方面。以下几种创造性思维的基本技法,企业事业干部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以及其它工作中可以借鉴。

1、智力激励法:即组织一定的会议形式,5—11人参加,在短时间内(10—30分钟为宜),每人提1—5个建议,通过快速联想相互启发,产生思维共振,并将任何观念一律记下,过后评价以便获得最佳方案。其原则:自由奔放,严禁批判,追求数量,锦上添花。此法激励标新立异,用别人思想开拓自己的思想,常常能取得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发挥了群体思维的最佳效应,类似“诸葛亮会”。

2、层层剥笋法:即根据需要解决的问题,从既定的方法,提出一些诱发性的答案,然后逐项加以讨论,强制人们进行思考,从中获得创造性思想,此法的主要途径:①“逼近法”,即对最初认识的表面现象进行层层分析,向问题的核心步步“逼近”,直到认识事物的本质。②“淘汰法”,即先将复杂的事物现象理出头绪来,然后进行推敲、分析,不行则否定再找,这样依次推敲、分析、淘汰,直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此法的目的在于揭示隐蔽在事物表面现象内部的深层特征,随着一些非本质的繁杂而累赘的特征不断被淘汰,而日益显露出来,又称“强制提问法”。

③类比移植法:即通过类比某个领域已发现并被证实的成功的新方法、新原理、新经验,移植或运用到其它领域中去,创造性地解决其它领域的问题。比如将国民经济管理运用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中,将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某些成功经验“移植”到地方,以及将外行业外单位的优秀经验借鉴到本行业本单位,特别是改革开放中,大量吸收外国先进技术、科学手段用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此法能够开阔视野,创造出大胆而新颖的真知灼见,在现代社会运用尤为广泛。

4、目标变换法:即当条件和目标不相容时,通过目标的变换,将不易实现的目标换为可行的目标,从而使条件与目标等价,最终实现目标。此法要求人们打破常规思维,排除思维定势的干扰作用,不在僵化的起点上踏步,提倡思想从新基点、新的方面展开;不拘泥于传统的思路,开辟着多途径、多回路的通向世界、通向未来的康庄大道,也驱除了安于现状的惰性,追求新鲜、活泼的思想。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3

关键词:社会转型;法官法治思维;困境与检析;路径探究

中图分类号:B8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973(2013)04-0110-05

plightandRouteofLegal

thinkingfortheJudgeintheSocialtransformation

oUYanGGuo

(JingdezhenCityintermediatepeople’sCourt,Jingdezhen333000,China)

abstract:inthesocialtransitionalperiod,asoneofthelegaloccupationjudgegroup,howtoconsidermorefactorsoflegalthinkingisworthattention.thelawthinkingstillhasmanydifficulties,becauseoftherealityofjudicialsystem,thetraditionaljudicialculture,avarietyofthoughtinfluence.Basedontheregionalcourtoncertainempiricalresearchfoundationandtheintroductionofknowledgeofpsychologyandeducation,pathofconstructionofjudgelegalthinkinghasastrongrealisticdemand,andhastheprofoundsignificanceoftheguidelines.toperfectthesystemconstruction,strengthenthetrainingofthinking,improveeducationandtrainingarethethreehypothesispaths.

Keywords:socialtransformation;thejudgelegalthinking;plightandanalyzing;routeandprobe

党的十第一次把法治思维写入党的行动指南,强调运用法治思维,既是依法治国精神实质的应有之义,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思想基础。“法治秩序的建立不能单靠制定若干法律条文和设立若干法庭,更重要的是要看人民怎样去应用这些设备。更进一步在社会结构和思想观念上还得先有一番改革。”[1]思维是行动的先导,养成法治思维并使之成为公民意识中重要组成的途径是努力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思想准备。转型下的中国,一个突出的特征就是法制不健全、法治不完善,作为谙熟法律的法官,如何考量法治思维的内涵因素,怎样在检视阻止法官法治思维困境基础上探究养成的路径模式,无疑对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思维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一、法治、法治思维内涵的应然表述

法治、法治思维、法官法治思维存在逻辑上的种属关系,即法治概念外延大于法治思维和法官法治思维。三者的种属关系决定了要想探究法官法治思维的重要因素,就要先厘清和界定法治内涵与法治思维内容。

(一)法治内涵多种表述关系之厘清

对法治内涵的探索是一个亘古的命题,古今中外,众多的哲人智者相继对法治内涵进行了阐述,大多的论述没有直接明确给出定义,而是从不同层次与视角予以释明。但从法治发展历史演进过程考察来看,对法治内涵的解读深受所处时代、阶层、国情的影响,“综观世界各国的法治道路,既有发达国家模式,也有发展中国家模式;既有自下而上社会自然演进模式,也有自上而下政府自觉推动模式;既有流血的革命暴力模式,也有非暴力相互妥协模式。但不论是何种模式,凡是法治搞得较成功的国家,无一不是较好地坚持法治规律与本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2]因此,厘清法治内涵须结合现阶段我国实际加以认识,我国法治内涵应是整体性一体化的,即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我国法治内涵也是开放的,即不仅汲取了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优秀基因,又借鉴人类社会法治文明成果。

(二)法治思维多重视角内容之界定

法治思维提出之后,有关法治思维内容的界定,在理论界与实务界引起了热议。笔者认为,法治思维的内涵可以进行如下质的界定分析。

法治思维是一种合法思维。合法思维就是要求在观察、分析、解决问题时,在决策、执行、解纷和立法、执法、司法过程中不间断审视行为的目标、权限、内容、手段和程序是否合法。合法思维本质上是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线索进行分析的,用权利义务规范各种主体行为正当与否、合法与非,用权利义务规定性来确立人们行为的界限。我国法治内涵的性质决定了合法思维是法治思维的起点,不论是合法思维的具体要求,还是合法思维贯以权利义务为中心的分析方式,都是法治思维应有之义。

法治思维是一种理性思维。法治思维是理性思维,既有深厚的思想渊源,又是现代公民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从古希腊、古罗马、中世纪到近现代一路走来的法治思想史,始终贯彻着法律是理性的体现这一思想。柏拉图认为“法律就是理性”,西塞罗进一步强调“法律就是最高的理性”;现代社会是高度发达的公民社会,价值多元和利益彼此交织是其重要特征,要想建立对多元价值和复杂利益合理控制的机制,就须依靠理性的规则进行约束。

法治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法治首先应是法律规范之治,而法律规范是以逻辑关系来安排的,因为制定任何一部法律,其诸多的条文只能是以逻辑性为标准进行排序。同时在适用法律建立联系时也运用了三段论演绎推理的过程。因此,法治的实现进程必然会体现出逻辑思维。

法治思维是一种整体思维。据前文所述可知,我国法治内涵是整体性一体化的,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要素间都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是普遍联系的。法治注重内涵各要素间联系,强调整体性一体化,那么反映到思维层面上自然就会体现为一种整体思维。

(三)法官法治思维因素考量之确立

法治思维必然会对承担定分止争、审判裁决职能的法官产生影响,在厘清了法治内涵多种表述关系和界定法治思维多重视角内容之后,相应地还会去追问,法官法治思维的考量因素有哪些呢?

1.注重合法思考。由于具体实践对象和特征的不同,法官法治思维不仅有异于普通大众的思维,而且区别于检察官、律师的思维。法官在审案裁判过程中,首要的就是合法与否的思考,合法思考是法官适用法律的重心。前文已有论述,合法思维本质上是以权利义务中心为分析导向的,权利义务是整个法律规范的基本范畴,是一切法律问题的要害所在,其最基本的特征在于实证主义的要求,这就要求法官只能以法律为依据并通过法律解释、法律推理等思维活动合理地发现权利义务。

2.强调中立超脱。法官在运用法治思维中强调中立超脱是实现司法公正、树立法律权威的需要。这种中立表现为司法权与立法权、执法权的中立,也表现在法官、控诉方、辩护方诉讼中构建“等腰三角形”结构的中立。法官在诉讼各方之间保持中立,进行居中裁决,完全是一个中立的旁观者角色,因为“从人类一般精神活动形态中,我们不难发现,旁观者在行动中更能认识理解事物最本质的东西。”[3]也就是说法官只有强调中立超脱,才拥有观察诉讼的最佳位置,才能对案件有客观整体的把握,进而才会最终实现公正的判决。

3.崇尚程序规则。“正义不仅应当实现,而且要以人们看得见的方式实现”,程序规则在实现正义、公正过程中具有独立的价值。“正当程序的价值可以归纳为:促进实体目标的实现、增进效率和福利、限制权力恣意以保障权利、保证决定的正当化、对尊严的尊重等”[4]。充分认识程序的独立价值尤其对于现阶段法官养成法治思维有特殊的作用,因为“程序虚无主义”观念在我国仍存一定市场,重实体轻程序的惯性影响还没有从根本上消除。

4.秉承独立判断。“法官不能因没有法律拒绝裁判”,裁判是法官的法定职责。司法审判权从性质上讲是一种判断权,只有先对问题作出是非判断后,才能谈及如何解决问题。之所以秉承独立判断是法官法治思维的重要组成,是因为独立判断根源于司法独立行使的原则,司法独立行使原则是现代司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更是一项宪法性原则;同时由法官秉承独立判断,行使司法权也是人类经验的选择,“法官也许并不完善,这是因为人无完人,但这种独立判断的司法体系比人类的其他体系更完善”。[5]

二、当下法官法治思维养成困境检析

作为意识形态之一的思维,必将受制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法官法治思维当不例外,其养成的过程也将是我国法治实践不断完善的过程。法治实践具有一定的社会性与历史性,现实的司法体制、传统的司法文化以及当下社会所表现出的多种思维都会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

(一)受限于现实司法体制困境

不可否认的是,近年来我国司法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司法体制也渐进完善,但由于历史与现实繁杂因素的影响,我国司法体制仍存不少困境,而这对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都会产生阻碍。

1.管理上存在行政化趋势。突出表现在案件审批汇报上,现存的案件审批体制使得案件经过领导审核、层层审批、集体决策,直接影响了法院内部监督职能的发挥。与之相应的是案件还没有审结时,审判法官即向庭长、院长汇报,甚至下级法院将还未审结的案件即向上级法院请示、请求把关。这不仅违背了直接言词原则,且不利于法院之间、审判组织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在这种严重行政化格局下,大学法学院所教授和传播的那一套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变成了一种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6]法官不能真正独立,法治思维也就难以形成。

2.公众参与范围过于狭小。虽然民众了解案件审理的渠道不少,也能施加程度不同的影响,但在目前司法体制下,正式参与的方式并不多,其中人民陪审员制度是公众参与司法的重要制度,是主要方式。可实际上,由于经费保障不足、代表性不够等问题,已使其发展步履维艰。公众参与司法是一国司法体制得到民众认可与尊重的重要前提。如此,法律人的思维方式才能慢慢被民众所接受,法官法治思维的形成也才有良好的社会条件。

3.审判权所受不当干预过多。独立行使审判权本是我国宪法性原则,但现实中,审判权的行使不仅仅要考虑案件本身,还要兼顾社会维稳、经济发展等因素,法官的角色也已远远突破了本应承受的范围。上述问题的产生根源在于现阶段我国法院没有独立的财权与人事权,财权完全由行政机关控制,人事任免则由党委、人事部门和权力机关掌握与决定。财权和人事权的不独立,必然会使审判权行使顾虑重重,而过于强调法院服务发展中心、维护稳定也将会分割、侵犯审判权的独立行使。

4.法官选拔机制仍不健全。自实行统一的司法考试,推行法律职业资格制度以来,我国法官选任上有了显著的进步,可远未实现法官的精英化和专业化,法官遴选制度还未有效地得以推进,法律职业训练在法官任命条件中仍未得到强化。法官选拔机制不健全,后果就是法官水平参差不齐,既不利于案件审理质量、司法公信力的提升,又会制约着法官法治思维养成的进程。

(二)根植于传统司法文化土壤

“在世界各主要文明中,中国是距离法治最为遥远的一种,甚至与欧洲形成了两极相对的反差。”[7]中国历史上从未形成真正的法律职业家,历代承担裁决职能的廷尉、大理、判官并不是专门司法官员,而是行政官员,完全把诉讼案件当作行政事务,把裁决当作管理手段来处理。因传统文化、政治体制和组织发育等方面的原因造就了我国实质性司法文化传统,着重强调法的目的、内容、结果,而轻视法的手段、形式、过程,有这样一些倾向:

1.法理与情理关系处理上倾向情理。“法本原情”、“原情论罪”本就是中国古代法官审案的普遍原则与基本方法,情理中尤其强调对民意的关注,判断内容要最大限度地考虑民众的愿望。“在中国古代社会,正义的客观判断被认为出自民心和群情。可以说我国传统法文化是以争取同意为特征的”。[8]

2.法律目的与法律字义关系处理上倾向法律目的。传统法官裁判案件中运用法律以及解释法律时并非靠逻辑推理来寻求合乎法律目的,往往以抽象的一般原则,依靠直觉的模糊性思维来分析处理案件,甚至为了实现法律目的而突破法律条文字义,进行超自由裁量。

3.实体与程序关系处理上倾向于实体。传统司法审判体制与行政管理、行政级别联系在一起,首要考虑是如何达到实体目的,更多的是层级式的复审制,很少有双方当事人之间交涉的正当程序,也不存在由权威的法官居中作出最终的裁决。

实质性司法文化传统的三种倾向对我国法治发展进程产生的危害是明显、深刻的,与现阶段法官养成法治思维也是格格不入的。

(三)纠结于多种思维影响之间

法治实践不可能存活于理想状态的真空里,法官审案裁判的过程肯定脱离不了社会转型下形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语境背景,其法治思维养成的过程也将会受到大众思维、道德思维、政治思维和行政思维的侵扰。

1.受大众思维的影响。大众思维一般所指民意,司法审判无法回避民意这是由司法客观规律和我国司法人民性决定的,也是实现司法公正的需要。重视民意无可厚非,但若因舆论推动而一味迎合,甚至被其裹挟则就不应该了。当前,司法行为、法官言行往往置于摄像头、显微镜之下,都会以一种始料未及的影响引起大众关注。近年来,民众聚集的“许庭案”、“李昌奎案”算是典型例证。

2.受道德思维的影响。“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司法审判对道德因素的考量不可忽视,也无法排除。“法治的价值目标天然具有道德的含义,司法公正不可避免道德评价的色彩,一切法律适用的最后基础必须是对法律秩序立于其上的价值的深思。”[9]法官生活在现实中,当然会有好坏之分、善恶之辨,这样就面临着以道德评判来代替法律思考的可能。“南京彭宇案”可谓是一起备受道德拷问的审判案例,若以道德直接作为审判依据,那么将会摧毁法治建设的根基,法治思维的养成更是空谈。

3.受政治思维的影响。我国法治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讲政治、顾大局是必要的,司法审判不可能游离政治之外而独立运作,法官拥有和运用一定的政治思维也是正常之事。需要明确的是不能以“大局需要”、“平息民怒”等政治思维方式混淆与替代司法审判的既有标准,如果法官办案有滥用政治思维之实,那么其与法治思维的距离将会渐行渐远。

4.受行政思维的影响。由于司法历史传统上存在行政兼理司法问题和现实中我国法院管理存在泛行政化趋势,行政模式、行政思维或多或少对审理案件的法官产生影响。可以设想一下,一个平时讲究级别待遇,以追求行政职位为工作动力的法官,当其审案裁判时是不可能完全做到忠于法律,秉承独立判断的。

三、法官法治思维养成的路径选择

法治之路是社会转型下人们形成的最大共识,法治思维的培育也是势有所趋。然则,我们仍要清醒地认识到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之易事,需要在制度建设、思维训练、教育培训方面进行路径的构建。

(一)制度建设

当法制进程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需要制度予以定型和保障,以夯实发展中取得的成果,相应地,法官法治思维养成的过程也应是相关制度不断健全成熟的过程。

1.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完善。人民陪审员制度在功效上类似于国外的陪审团制度,可以使民众通过参与司法进而更好地熟知法律制度与司法程序,接受法律所具有的独特价值理念和思维方式。由此,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员制度对于整个社会形成法治思维起着利好作用,当然也会助推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所以,需要重拾和重视人民陪审员制度的应有价值,扩大人民陪审员代表性,提高普通居民、农民、进城务工人员的所占比例。加大对人民陪审员的业务培训力度,改变陪而不审、审而不议现象,真正发挥人民陪审员参审案件实际效用。逐步将人民陪审员经费纳入财政拨款,增强经费来源保障。将随机抽取与组织确定等方式相结合,创新人民陪审员的选定方式。

2.司法公开制度的渐进确立。司法公开制度的确立,既是深化审判方式改革,实现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的需求,也符合国际社会的惯常做法,对法官形成逻辑推理、独立判断等法治思维上大有裨益。从我国实际现状来看,司法公开程度和制度的最终确立需要一个渐进过程,目前全国范围内司法公开示范法院的建设起到了有益的探索作用。下一步要在以下方面进行突破:更新观念,摒弃以前老旧的认识误区,要充分理解司法公开制度的确立具有客观必要性,不是可做可不做的事,而是必须做、要做好的事,必须要经历一段时期的阵痛;司法公开并非有选择性的公开,而是全过程、全方面的公开,从立案、庭审到执行、法律文书等全程、全面公开;参照国外、港澳的做法正确处理好公开与不公开的关系,以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但要明确规定不公开的事由、种类;加强法院网站建设,强化诉讼服务职能,将可以公开的裁判文书和其他信息上网公示。

3.法官遴选制度的推进。由前文已述可知,我国至今没有建立起成熟的法官遴选制度,目前我国法官来源较为繁杂,法律院校毕业生、法院系统提干后的行政人员、复原转业的军人在一定条件下都可以行使法官的权力。我国法官职业群体远未实现精英化与专业化,法官水平参差不齐,而这都会对法治思维的养成产生制约,为此,可以在结合我国实际并借鉴域外国家成熟做法基础上推进我国法官遴选制度。具体设想为:基层法院法官来源主要限定为法律院校法科毕业生,且需有2年左右的法律实践;上级法院法官来源主要从下级法院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官中遴选,条件具备时,来源对象也可相应扩大。

(二)思维训练

思维是认识高级的形式,同人类形影相随,须臾不得分离。“我们用它来学习知识,解决问题;辨别真伪,识别美丑;探索新知,创造未来。由于思维的重要性,多少年来心理学家对人类智慧上的这颗明珠进行了长期不懈的研究。”[10]思维训练是从20世纪中期以后开始诞生的一种头脑智能开发和训练技术,其核心理念是相信人脑可以像人体肌肉一样通过后天训练强化思维的。经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以思维方法传授和训练为主要内容的思维训练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学生教育和职工培训等领域。法官法治思维作为思维的一种,其养成过程必须要有长期的培育和训练才能形成,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探索引入心理学中有关思维训练的方法与程序步骤来推动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

1.选择合适的方法。思维训练的方法有多种,如脑力激荡法、三三两两讨论法、六六讨论法、希望点列举法等,分类上有团体式与个体式思维训练方法。在法官法治思维训练中,较为适合的是团体式中的三三两两讨论法、六六讨论法和个体式中的属性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①因为法官作为一种职业群体时,有思维的共性;而当作为有着不同阅历、教育、性格等差异的个体时,又有思维的个性。

2.贯彻程序步骤要求。提高思维能力,加强思维训练是有一定程序步骤的,通常而言,思维训练有这样的一些程序步骤:第一步学习思维方法,学会运用;第二步交流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享心得;第三步训练演示,参训者在示范下进行演示,达到标准;第四步训练日程安排,根据需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日程;第五步总结提高,对前期训练予以总结,明确努力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参照思维训练常用步骤程序和结合法官法治思维因素考量的基础上来构建我国法官法治思维训练步骤程序,以探究其养成模式。法官法治思维的培育与养成必将是各种条件逐渐具备、主客观因素相互影响,内外兼修的长期进程,而其中科学掌握和合理引入思维训练方法与程序步骤是极为必要的。

(三)教育培训

现阶段我国法治建设体现出一些鲜明的特征:权利意识的高涨与利益诉求的非理性表达相互交织,法律地位的提升与法律权威的缺失二者并存,城乡二元法治结构深化以及区域法治发展不平衡等。这些特征的存在对养成着重考量合法思考、中立超脱、程序规则、独立判断的法官法治思维无疑构成了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法治思维不可能自发形成,是要通过不断的法律实践和教育学习才能获得的。“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教育对个体与社会发展所起的功能已有定论,无需更多累述,但仍需强调和突出教育培训这一样式在法官法治思维养成中所起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在实证调研的基础上,追踪和分析了近五年来所在区域法院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情况,发现现状不容乐观,问题存在依旧明显。如有关政治学习、纪检检察等综合类内容比重过大,教育培训效果不明显,方式方法过于陈旧等。这种现状必将会对我国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产生阻制,迫切需要完善。

1.教育引导法官坚守法律信仰。“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将形成虚设”,从近五年笔者所在区域法院开展年度教育培训内容上看,涉及法律信仰内容方面的几近没有,这不能不说是一大缺失。坚守法律信仰、崇尚法律信念是法官养成法治思维的重要基础,虽说法官熟悉法律,受到法律职业训练的时间较长,但法律信仰的树立,法治思维的养成也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增加教育培训中法律信仰的相关内容并促成其内化是必要的。

2.改进教育培训的方式方法。教育培训现状中突出问题之一就是方式方法上过于陈旧,基本上沿袭了以前传统做法,难以形成良好的实效。随着法治实践的发展,法官法治思维养成重要路径样式的教育培训在方式方法上不可能一成不变,需要摒弃目前以灌输式为主的模式。在方式上可以灵活使用集中培训、分散培训、跟踪培训等形式;在方法上可以采用引导发现、自主探究、示范辅导等模式。

四、结语

转型下的中国经济社会以及法治实践所具有的阶段性特征无疑为法治思维的应运而生和法官法治思维的养成提供了鲜活的时代背景。“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刻在公民内心里”,努力构建法官法治思维养成路径样式并发挥其引领作用,让法治思维根植在人们心中,不仅关乎能否独立行使审判权,守好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更是关乎能否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件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最终实现法治中国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8.[2]袁曙宏.奋力建设法治中国[J].求是,2013,(6).

[3]王申.法官思维的理性依托于司法审判之既有理念[J].法学,2009,(12).

[4]张文显.法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143.

[5]怀效峰.法院与法官[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29.

[6]陈瑞华.法律人的思维方式[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1:39.

[7]滋贺秀三.中国法治文化的考察[a]//明清时期的民事审判与民国契约.北京:法律出版社,1998:3.

[8]季卫东.法治与选择[J].中外法学,1993,(4).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4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个体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应用

一、关于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人类认识能动性的突出表现,古今中外的思想家都非常重视研究这一问题。从国外看,其主要观点有:一是心理学理论四阶段说,即通过格式塔转化说、双重联想说、艺术创造的心理体验说与弗洛伊德约性能量说等表述;二是方法研究上,通过头脑风暴法、KJ法与ZK法等加以讨论;三是以逻辑学观点予以阐述,认为演绎法和归纳法等都是创造性思维;四是亚逻辑学观点,也就是不完整、不太规则的逻辑形式如科学发现的朔因法、美籍匈牙利数学家波利亚提出的“合情推理”等加以表达;五是以爱因斯坦为代表的科学家所描述的直觉说与灵感说;以及还有以典型的哲学观点如柏格森的创造进化论、存在主义的“创造的灵感是人的存在的最适宜的形式”等加以论述。上述理论对创造性思维的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但多少有其缺陷和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脱离实践,以及只是单纯从创造性思维某一方面着手去分析,未能正确揭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产生机制。

从国内看,其主要观点则体现在:一是钱学森提出要建立思维科学,把创造性思维列为思维科学中的灵感思维;二是陈领健等提出了需要展开整合式思维,如需要扩展与综合发散思维、收敛思维等多种形式;三是还有学者认为创造性思维就是辐射式思维,或认为创造性思维的实质在于选择和建构。综观这些观点,积极意义比较明显,但仍然可以察觉其问题与不足,如灵感思维后的后续理论缺陷,展开整合式思维的更多内容,创造性思维的广泛形式,以及广义的选择和建构问题。

随着研究的深入发展,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体现了比较可喜的趋势:一是从本体论的角度研究创造性思维,即从世界的物质客观性和客观规律性阐述创造性思维的可能性,强调世界的物质客观性和客观规律性以及事物的普遍联系是创造性思维产生的基础;二是从认识沦角度进行研究,把创造性思维看作人的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明显地将它纳入认识论的范围;三是从价值论角度探讨创造性思维,即从创造性思维能导致科学发现或发明,为人类带来利益或满足人类需要而进行深入的思考,并不断扩大着创造性思维研究的范围。

创造性思维或称思维创新,是以感知、记忆、思考、联想、理解等能力为基础,以综合性、探索性和求新性等品质为特征的人类的高级心理活动,或说是人类具有开创意义的,能够有效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突破与创新、具有显著价值的高级思维活动。与此同时,创造性思维还是人们打破习惯解决问题的心理与程序,重新组合既定的感觉体验,努力探索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以得出新思维成果的工作过程,也即表现为人们由心智到实践,最终演绎出创新思维直至有效作用于人类活动的创新过程。根本上说,创造性思维之本质,是对既有思想理论与思想方法的一种反驳,是对现存事实的异议和从另类角度上的探究,是从基本出发点上超越原有议题的思想和实践。

我们应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理论为基础,以上述理论为参考,从认识的个体性理论入手,揭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特征,建立个体认识论理沦,启发人们正确地进行创造性思维,培养创造性人才,丰富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理论。

二、关于个体认识

一方面人们一般承认,创造性思维具有新颖性和独特性,这不仅对思维者个人来说是新颖的,甚至对整个人类来说也是新颖,是以前单个个人和整个人类都没有出现过的新思维流程。从认识论角度看,创造性思维的新颖性和独特性说明这是一种个体认识。需要说明,个体认识并不是说脱离了社会群体的单个人能认识什么事物,反之是说认识是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社会群体认识,以及在社会群体认识中的个体往往有自己的不同于别人的认识即认识的个体性。个体认识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认识论特征。

另一方面个体认识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客观性。马克思主义即认为,任何认识都是来源于社会实践,个体认识也是如此,它产生的基础是社会买践,以及作为社会实践的反映和产物,个体认识还具有客观性。必须解释,作为创造性思维的个体认识往往产生于创造性实践中,不是存在于重复性实践之中,即在人们解决一个没有现存答案,以前人们也没有遇到过的问题时,创造性思维的个体认识就会出现。就是说,个人认识实际上相当于社会意识中的个人意识。

深入研究证明,个体认识还确实存在着差异性。本来个体认识就是在社会实践中产生的,由于社会群体中的每个主体在实践中所处的时间空间不同,参与的主观目的和动机不同,在实践中的所处的地位不同,每个主体在实践中都会产生不同于别的主体的认识差异性。分析表明:个体认识的差异性具有许多表现,如思维结构的差异性、思维内容信息的差异性,以及情感体验的差异性等。这些认识的前提性差异导致了每个主体的思维角度、取向和流程的不同,以及思维结果的认识的不同,这里就会产生创造性思维。

有关个体认识,还应该强调它的两种性质。一是个体认识的转化性。即说创造性思维是个体认识,个体认识还必须被社会所承认,被社会群体所接纳,如此,才能形成真正的科学知识。推而论之,个体认识因此必须转化为群体认识。罗素即曾说过:“科学知识的目的在于去掉一切个人的因素,说出人类集体智慧的发现。”从个体认识转化为群体认识,也正是创造性思维发生的机制。二是个体认识的能动性。即说,认识的个体性越强,则认识的能动性越强,认识的能动性越强,往往认识的个体性越强,二者是一致。综上所述,认识的个体性,即认识的差异性,也就是对同一客体,同一对象和问题,不同的主题导出的认识结论不一样。创造性思维就是这样一种认识过程,它的认识结果具有独特性,新颖性。与此同时,主体都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尽管这些认识的内容是不同,得出的结论是不同,这也正好反映了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和特征。

三、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之应用

1.应该将创造性思维与个体认识之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创新。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战略具有宏观意义、愿景内涵,不过依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需要将宏伟战略进一步诠释为阶段性目标,这不仅是必要,有益,是现实的、可操作性的。对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而言,可以进一步开拓其发展视野,认知其深刻内涵,把握其运动过程的主要特点及规律性,使之更符合组织及其人的存在价值与社会发展目标,以及适宜于个体发展。创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目标,即在于遵循战略目标创新而创造性、有效性、人性地教育人、引导人、发展人,以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坚定政治信念,端正政治态度,良化精神风貌,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2.应该将创造性思维与个体认识之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理念创新。以提醒认知思想政治教育及其管理活动多种多样,内涵及其核心是人而不是活动,工作不仅表现为对被教育者的管理,还绝对表现为对他们的服务、培养、关心、关怀和关爱。创新的理念坚决强调以人为中心,其含义是坚信“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等一系列科学理念;创新的理念强调,重视和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重要任务,要在实际工作中以创造性思维导引如下新行为――以满足人民群众个人生存、相互关心、成长方面的需求为出发点,调适其心理,蕴慰其情感,助其制订职业生涯发展计划,设计其成长阶梯,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以及在组织发展中兼顾、甚至首先是思考人的发展,培养人的素质,关爱人的身心,促成人的进步,实现组织发展与人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的“双赢”格局。

3.应该将创造性思维与个体认识之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机制创新。“机制”一词被广泛使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此处应用,是指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过程中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相应的动作原理及其特有的本质功能。创新该机制,从组成角度考察,需要创新投入因素、转换内涵、产出标准和反馈要求。从功能角度出发,则需要创新动力机制、决策机制、组织机制、约束机制和应变机制。

4.应该将创造性思维与个体认识之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方法创新。实际上,借助于上述理论而论及思想政治教育管理创新的具体方法(包括方式、办法、措施与手段),拓展、突破之思路及其应用十分广泛。仅就思想政治教育鼓舞、调动、激发人的积极性,引进一般管理之激励方式而言,除去通常所提工作激励、成果激励、批评激励和培训教育激励以外,创新还应该在其他一些管理职能及其技术如沟通技巧等方面加以关注。思想政治教育还是一种沟通活动,则如何教育人、引导人和说服人,以及怎样才能真正影响人和感动人,使之心悦诚服,是有效沟通的结果。研究表明:之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苦口婆心而实效不大,其原因之一即在于方法创新不够,沟通不得要领。真实的有效沟通不是一般的传递信息、相互交流,反之是需要把握和运用科学的沟通方式及其技巧,以争取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形成共识。

5.应该将创造性思维与个体认识之理论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者自身的创新。这也是最必须、必要的,所有的创新都是基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由创造性思维与个体认识变革而引发的自我发展创新。特别指出,这不是泛泛要求他们提升素质,而是强调要求他们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发展:

一是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即要求他们以自身发展为核心而全面推进素质进步,真学、真懂、真信、真做,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组织群体获得显著发展且使之产生更大作用。

二是实现协调发展。即要求他们化观为思、化思为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领域、管理范畴和领导模式并实现其创新,以及整合内外资源,提高人、财、物、知识和信息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创造整合、聚集效果。

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即要求他们深入思考其自身创新、变革、进步与发展的特殊功能和全部工作,以有效地促进各自组织及其员工实现可持续的全面进步与发展,直至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桂琴,赵国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中创造性思维的应用[J].人力资源管理.2009(3)

[2]赵,赵国庆.我国企业管理创新对创造性思维的借鉴[J].管理观察.2009(11)

[3]赵国庆,陶恒.创新中小企业发展观――基于创造性思维应用[J].企业导报.2009(11)

[4]赵国庆.创造性思维与设计管理创新[J].中国装饰.2005(7)

[5]赵国庆著.管理创新[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6]赵国庆.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的实体工程[J].经济管理.1995(7)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5

法治思维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党委领导校长负责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对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辩证关系做出了重要论述。作为以人才培育为使命的高等院校,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进程中,党的领导也同样扮演重要角色。因此,在依法治校进程中,必须坚持以法治视角厘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当下的通说可以概括为“党委统一领导学校工作,在党委领导下,校长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这种制度安排,力求将党委集体领导与校长负责结合起来,发挥两者的优势,防止两者之间在权力具体运行过程之中的弊端。这种体制,具有重要的政治、管理和现实意义。

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是要在法治的视野下来理解和考量这一制度,以法治思维构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合理运行模式,实现大学治理的法治化。因此,在依法治校的助推下,运用法治思维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将是实现大学内部治理的必然选择,更是落实依法治校的需要。

一、遵循法治思维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必然选择

法治是依法治校的核心,更是大学治理的重要特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体现了依法治校的制度要求。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高校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得以实现的制度载体,也是高校政治权力和行政权力的合法性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三十九条“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以法律的形式明确提出高等学校要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确认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第三条规定“高等学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等学校党的委员会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支持校长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规定积极主动、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保证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各项任务的完成。”以制度形式确立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14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明确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党对高校领导的根本制度。从国家法律、党内法规到教育改革发展规划都对高校内部领导体制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全面理解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内涵是实现大学治理的重要环节,更是依法治校的必然要求。因此,在依法治校进程中,党委的领导是落实依法治校的前提,校长负责制是实现依法治校的保障,必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科学地界定党委领导与校长负责的关系,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把学校的各项事宜纳入到法制化的轨道运行中来。

法律法规解决了法律依据和理论支撑的问题。但真正落实依法治校的关键在于将对法治的追求内化为思维的常态。树立法治理念、提升法治能力、健全治理结构,充分发挥法治思维在促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作为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制度,在依法治校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就是要在贯彻落实大学章程的基础上,坚持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就需要一种与大学精神相匹配的法治思维,迫切需要法治思维引领高校的法制建设,推动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在法律的框架内并轨并进。

二、大学内部治理法治思维的基本要求

法治思维要求在大学内部治理过程中,必须严格以宪法和法律为合法性判断依据,以法定程序为准则,以敢于承担法律责任和自觉接受监督为要求。法治思维强调秉承法治理念,维护法律尊严与权威;法治思维要求确立规则意识,确保程序的正当性;法治思维更是一种契约思维,根据人民原则,确立民主的程序和民主监督制度。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要求健全的科学决策体制、高效的权力运行机制以及完善的民主监督制度,既党委领导必须以法律制度为基础,校长行政必须依法施行,民主监督渠道必须畅通,这与法治思维的内在要求也是一致的。

(一)科学的决策体制,完善的规章制度

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实现依法治校,必须坚持制度先行。大学章程是大学依法治校的法律基础,是统筹学校内部规章制度的“根本大法”。大学章程是依法治校的载体,更是大学内部治理的基本依据。大学章程规定党委全体会议是学校的最高决策机构,统一领导学校工作。校长是学校的法定代表人和行政负责人,在党委领导下全面负责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以大学章程为核心,逐步规范高校建章立制工作,深入推行规范性文件的清理工作,将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逐步实现常态化,各项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规范化、制度化。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只有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才能保障权力阳光、透明、高效、有序的运行,真正将依法治校理念指导下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落到实处。

(二)高效的运行机制,规范的程序意识

党委的领导不是“大包干”,也不是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而是组织、制度、思想领导,为学校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指明方向,铺平道路。党委领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带领全校上下一心,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法律法规,落实上级部门有关行政工作的重要指示、决定或会议精神。同时,要明确具体工作之中党委领导和校长负责制度下的学校行政运转各自的边界和具体工作范畴。对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全校行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由校长办公会会议决策,对于属于“三重一大”事项的,由学校党委常委会讨论决策。同时,赋予校长办公会议形成的决议和决定以强行性的行政效力,明确校长办公会议的决议或决定不得随意变更。

以制度明确职责,以程序理顺关系,消除领导机制内部的矛盾,从而以更加明确的制度规范确保了党委领导的权威性,也为校长负责的行政体制运行在具体工作的开展中指明了方向,避免了两者之间在权力运行之中相互掣肘情况的发生,确保了学校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健全的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体制

在实现大学内部治理法制化,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进程中,应充分尊重和发挥好师生这一核心主体的作用。充分发挥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术委员会的民主管理、监督作用。

应以大学章程形式明确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是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职工行使民利,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通过学校和院(系)两级教代会的民主管理和监督形式,落实对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民主监督。同时,对于教代会的职权范围、人员组成要作出明确规定,例如要求教代会代表中教师代表不得低于代表总数的百分之六十;高级职称代表不少于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应当保证一定比例的青年教师、女教师和职工等方面的代表。同时,对代表权利义务范围以及教代会的议事规则也应明确规定。

三、以法治思维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一)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学校各类规章制度

法治思维要求按照法律的正当性要求运用法律方式处理各种问题。因此,在贯彻执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时,也要求高校党政负责人依法依规行事,而学校的“法”、“规”是否完善,也直接关系到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施行。高校为推进依法办学和规范化建设,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如出台了规范性文件制定办法,以此来设计学校建章立制的程序,保证建章立制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但是,也仍然存在学校某些部门规定自己掌握的情况,没有依规定公开或应该废止而继续沿用的情形,导致在实际管理中的诸多问题。因此,学校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应持续推进和开展,尽可能通过规范文件制定以及对于已不适用的规定的及时清理,规范学校的建章立制,以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大学治理的法治化进程。

(二)以程序意识推进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

高校教育管理活动既要努力维护学校、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更要充分保障学生的合法利益,以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实现高校行政权力运行的规范化、法治化。通过运用法治思维与法治方式,对高校作为民事主体和行政主体所承担的不同法律责任进行深入分析,为高校、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法律纠纷的解决提供可行路径。完善涉及教师、学生各类权利施行的程序。

对于教师而言,全面完善聘用、奖励、考核等各类事项程序。尤其是教师聘用环节。目前高校教职员工聘用种类较为复杂,签订聘用合同的主体又不尽相同,导致在合同签订以及管理环节中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因此,应以规范高校各类人员聘用合同的签订为着手点,依法对学校用工形式进行梳理及规范化,完善各类人员从引进至解聘的各类程序,切实保证教师员工的权利实施和救济途径。对于学生而言,可通过学生申诉处理委员会来实现学生申诉的权利救济,保证学生的依法申诉权。因此,在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大学治理方式下,要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行使权力的程序,维护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三)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

信息公开是落实好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完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程序,实现依法治校的有效措施。因此,应以信息公开制度的完善为抓手,大力推进党务公开、校务公开工作,把党务公开、校务公开、院务公开作为党风廉政建设责任的重要内容,从广大师生员工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入手确定公开范围,维护教职工的知情权,确保师生享有参与管理与监督的权利。进一步规范和建立主动公开工作机制,对于学校发展建设的重大事项,保障师生员工知情权。对涉及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实行决策前信息公开和实施过程的动态信息公开,不断拓展信息公开的范围。通过信息公开工作的全面推进和开展,落实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四、结语

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的当下,大学治理其核心内容是注重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对法治的追求内化为思维的常态,通过大学章程的全面施行,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在贯彻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过程中坚持法治先行,从而不断完善这一领导机制,最终把学校的管理与运行全面纳入到法律框架中来,将党委的领导权贯彻到行政权力与学术决策之中,形成全校范围内的将法治要求运用于认识、分析、处理问题过程中的法治思维,有法必依、执法必严,在学校行政和学术决策执行的过程之中体现法治精神。

参考文献:

[1]崔益虎.多维视角下的高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实现路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5(5).

[2]马书臣.大学内部治理的法治思维[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

[3]柯瑞清.大学治理法制化的路径探析[J].东南学术,2015(3).

[4]殷啸虎.法治思维内涵的四个维度[J].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1).

[5]陈小鸿.关于高校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思考[J].高教与经济,2015(6).

[6]张广印.依法治校推进学校科学发展――对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几点思考[J].中国高校科技,2015(6).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6

命题意图是通过试题题意体现出来的。试题由命题材料和设问构成。试题的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了试题的题意。试题题意就是试题的含义,即试题的规定性。它包括题型、题眼、题问、题旨。题型就是试题类型。目前政治学科高考试题有五种题型:最佳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简答题、辨析题、论述题。题型不同,答题方式和测试功能也不同。题眼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命题角度。它主要体现在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上。它规定了题问内在逻辑关系的思维角度,规定了试题的答题角度。把握题眼,才能避免答题跑题漏点。否则试题解答就如同盲人走路。题问就是试题命题材料和设问规定的试题问题。它通过命题材料和设问中的关键词语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体现出来。辨析题的题问含在命题材料之中。题问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直问型和变问型、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理论型和实际型等。不同类型的题问,有的是相互交织的。题旨即试题的主题、立意,就是试题的中心旨意。它是题意的核心,反映命题的思想性,体现命题的根本意图。把握题旨,答题才能高屋建瓴、通观全局。把握了试题的题型、题眼、题问、题旨,才能完整准确地把握试题题意,进而明确命题意图。

明确命题意图是为了更好地解答试题。政治学科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是考生解答政治试题的四大要素。在政治试题解答中,知识是载体,方法是手段,能力是核心,觉悟是灵魂。考生解答试题的前提和关键是必须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明确命题意图,也就是确定命题意图。明确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就是确定试题命题意图中考查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也就是确定解题的学科知识、方法、能力、觉悟。

明确即确定命题意图的依据是试题题意。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知识,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眼的、题问、题旨确定的。题眼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及应用角度,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重要依据。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具体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主要依据。题旨规定了试题的主题、中心,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内容,是确定试题考查知识的基本依据。另外,试题题型规定了试题考查知识内容的伸缩程度。论述题要比简答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细致全面些;辨析题考查的知识内容,介于论述题和简答题之间。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题眼的主要命题角度是:“农村经济发展”,不是“国民经济发展”。因此规定了命题材料中的“无工不富”的“工”是指乡镇企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业;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乡镇企业知识,不是工业知识。高考中不少考生把握不住这一命题角度,用工业知识答题,使答题跑题。该题还有一个重要的命题角度是:“无农不稳,无工不富”。这句话隐含着“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命题角度,规定了试题考查的知识范围是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关系的知识。高考中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命题角度,使答题漏点。该题的题问是:运用经济常识知识,说明“农村经济发展”,为什么“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把握题眼、题问的基础上,进而可以把握该题的题旨,即考查考生对发展农业和乡镇企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的认识。从该题题旨可以折射出试题考查的学科知识的基本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发展农业与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把握题眼,依据题旨,结合题型,按照题问的内在逻辑关系规定的思维方式方法及其提供的逻辑思路,折射学科知识,便可确定出此题考查的知识的具体内容是:农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乡镇企业的地位作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农业和发展乡镇企业的关系。可见,准确确定试题考查的知识,才能使试题答案内容与标准答案内容基本吻合,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实效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方法,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问确定的。题问从思维方式上可分为:归纳型和演绎型、抽象型和辩证型。试题题问思维类型不同,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不同,答题的思维方式方法也不同。试题题问中抽象型题问主要包括归纳型和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所以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方式中的归纳法和演绎法答题。试题题问中的辩证型题问,主要考查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即理论和实际辩证的具体统一的方法),所以要求考生用辩证思维方式中的历史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具体化的方法答题。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要求考生用归纳法思维答题;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演绎法思维答题;第三问是抽象型兼辩证型题问,要求考生用抽象思维中的演绎法和辩证思维中的具体化法思维答题。可见,明确试题考查的思维方式方法,把握试题解答的论证方式方法,按照试题命题意图要求的思维方式方法答题,才能保证试题解答的逻辑与标准答案要求的逻辑相一致,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逻辑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能力,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型、题问确定的。题型不同,对能力考查的要求不同。最佳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四种能力,重点考查比较分析能力;不定项选择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五种能力,重点考查判断推导能力;简答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7五种能力,重点考查理解分析能力;辨析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7六种能力,重点考查分析判断能力;论述题一般考查高考要求考查的1、2、3、4、5、6、7七种能力,重点考查综合评价能力。题问类型规定试题考查的能力。题问类型相同,考查的能力相同。分析近几年高考政治试题的题问类型变化趋势可见:高考政治试题题问类型趋向变问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理论联系实际能力;题问类型趋向辩证化,表明高考越来越突出地考查辩证思维能力。题问类型不同,考查的能力也就不同。一般说来,直问型低于变问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论型低于实际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归纳型低于演绎型、演绎型低于辩证型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道试题,题问类型不同,考查能力的要求就不同。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第一问是归纳型题问,考查的是归纳思维能力;第二问是演绎型题问,考查的是演绎思维能力;第三问是抽象演绎型兼辩证具体化型的题问,考查的是抽象思维中演绎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中具体化思维能力。显然,第一问低于第二问、第二问低于第三问对能力的考查要求。同一题型,题问类型不同,对考查的能力及其程度的要求也不同。例如: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和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都是论述题,但是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基本上是教材知识,知识跨度小,综合程度低,是理论型题问。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考查的是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并要求二者具体结合,知识跨度大,综合程度高,是实际型题问。可见,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与1995年高考政治第36题相比,不仅增加了对辩证思维具体化能力的考查,而且对分析综合评价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也提高了。不同题型,题问类型组合不同,考查的能力及重点也不同,尤其是表现在主观性试题上。简答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抽象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抽象思维能力。辨析题的题问一般为理论型、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论述题的题问一般为实际型、抽象型兼辩证型,表明这一题型重点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教材知识和时事知识具体结合分析解决问题的综合评价能力,既考查抽象思维能力,又考查辩证思维能力。另外,由于题眼命题角度的转换,使测试难度加大,对各种题型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特别是对各种题型重点考查能力的要求程度也就提高了。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命题设问角度由以往要求选出人物转换为要求选出孔繁森事迹。这样不仅提高了对再认能力考查的要求程度,而且也提高了对比较分析能力的考查要求程度。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2题,命题材料规定的隐蔽巧妙的变问命题角度(前面已经说明过,故略)显然比直问命题角度提高了对理解分析能力的考查的要求程度。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能力,并明确试题要求考查的能力,在试题解答中有意地体现命题对能力的要求,使能力发挥到位,这样才能使方法运用到位,觉悟体现到位知识应用到位,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科学性。

政治学科命题考查的学科觉悟,主要是根据试题题意中的题旨确定的。试题题旨立意反映的思想性,就是试题命题意图考查的学科觉悟,也就是考生在试题解答中体现的学科觉悟。例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5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孔繁森先进事迹的掌握程度,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一时事政治的认识水平。又如:1996年高考政治第36题,主要是考查考生对我国目前国有经济中汽车制造企业的经济效益状况,解决汽车制造企业经济效益的途径以及提高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力做法的认识。以此考查考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水平,考查考生的主人翁意识和思想政治素质。可见,考生只有具备试题考查的觉悟并明确试题命题意图要求考查的觉悟,才能在试题解答中自觉体现觉悟,充分发挥能力,正确运用方法,准确运用知识;才能增强试题解答的思想性。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7

关键词:发散性思维;逆向性思维;类比性思维

在新课改理念的引领下,初中政治教材内容越来越综合,已经涵盖时事政治、经济发展、人文科学、社会等多方面的知识,对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有实质性的助推作用。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有效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经成为广大初中政治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初中政治教学实践经验,谈谈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一、通过题型训练提升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初中政治的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必须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他们乐于发现问题、善于认识问题,而且能够从多角度切入问题、全方位分析问题,有效形成发散性思维。在创造性思维的构建中,发散性思维是主导成分和核心,是人的创造力的主要源泉。所谓发散性思维,就是以某一个问题为中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去观察、思考、寻求解决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发散性思维也叫辐射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多向展开的思维,是根据已有的信息,由已知探索未知,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向思考,从多方向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展开性的思维过程和思维方向。它的特点是灵敏、迅速、求异,思路开阔。这种思维不依常规,不受已有知识的局限,不为传统方法所束缚,能突破心理定式和思维定式,对问题能从多方面、多角度进行思考,寻求不同解决方案,能用前所未有的新视觉去认识事物,提出新的创见,具有多向性和跨越性的优势,往往能为开拓性和创造性提供新的机遇。因此,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提高其创造性思维的关键,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例如,笔者在上“改革开放的新时代”这一课题时,通过播放多媒体的形式,让学生了解改革开放后,伟大祖国在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然后,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改革开放的意义是什么?因为这个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就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热点理论问题,笔者在课堂上拿出来让学生展开讨论时,立刻引起了学生的极大兴趣。通过大家富有争论性的激烈讨论,不仅使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关心了祖国发展,而且也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改革开放过程中出现的新变化和新问题。

二、通过鼓励质疑提升学生的逆向性思维。在思维时不受思维定势的束缚,从完全、全新的角度去发现真谛、解决问题,这就是逆向思维。换句话说,逆向思维就是要改变正常的思维程序、思维模式,比如换位思考或倒过来想一想,比如从结果上探求原因等等。逆向性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从已有的习惯思路的反方向去思考和分析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其具有间接性、突变性和反联诘性。中学在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讲,还是学生学概念、定理、例题等知识,往往都习惯于从正面看、正面想、正面去解决问题,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种定势,对解陈题、同一类问题,学生有法可依、有路可循,能够迅速解决,是一种正迁移,但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创造性,则十分不利,学生在新问题、活问题面前,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寸步难行。所以在素质教育以培养创造能力为首要任务的今天,让学生养成“经常进行逆向思维、活性思维”的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它摆脱了思维定势,对产生新的思想、新的方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就通过精心设计一些政治问题,着力开阔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切入问题,认识问题、理解问题,并且还鼓励学生从正向和逆向两个不同的角度去剖析问题、分析问题。在这里,笔者要强调的是教师在讲解教材、阐述原理时,要鼓励和欢迎学生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持相反的意见,并及时有效地引导持不同意见的学生进行适当辩论,让思维的火花在交锋中碰撞和放彩,这样不仅可以让思维越辩越灵活,而且还可以真正锻炼学生思维的创造性和独特性。例如,笔者在讲“法律护我成长”这一课题时,首先是让学生阅读一则关于我国酒驾现象禁而不止、居高不下的新闻分析材料,然后让学生思考究竟采取哪些措施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住酒驾问题。不少学生首先想到要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等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还有学生则从提出要对酒驾者进行严肃处理,以儆效尤。这样的回答虽然不是很高明,但可以体现学生能够从正反两方面切入问题,有效地展开逆向性思维,面对这种正反两方面的答案,笔者就充分予以肯定。在此基础上,笔者还让学生联系生活、结合现实,看看解决社会上的酒驾问题还有什么措施?不一会儿,大家纷纷发表各种富有建设性的观点和意见,有的同学讲应该在公共场合张贴警示标志,有的同学想到应该有效追究同车人和劝酒者的责任。通过大家的讨论,学生都能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优化组合,真正从多角度出发、全方位思维,长期以往,其逆向性思维能力就自然而然地提升了。

三、通过问题情境提升学生的类比性思维。从两个或两类事物及更多的事物中的某些相近或相反意义属性出发,根据其中的某种属性,推理出另一个或另一类事物也有或没有某一属性的思维活动就是类比思维。笔者在初中政治课的教学中,就着力针对教材中的重点或难点问题,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材料,让学生根据新旧知识相近或相异之处,进行对比,进而学会异中求同、同中求异,找出事物或材料的共性、异性,从而不断提升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有效提升学生的分类能力、类比能力。笔者在上“面对诱惑应该学会说‘不’”这一课题时,就让学生对社会上存在的诱惑现象进行分类,看看诱惑到底有多少种?有多少不同性质的诱惑?并要求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性现象,确保防微杜渐。学生在解答上述三个问题的过程中,通过类比既可以增强初中政治课的趣味性和活泼性,又可以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更能够帮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各类不同形式的诱惑对青少年的危害,从而为初中学生健康茁壮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教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在初中政治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上述尝试,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思维活力被调动起来,思维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四、问题意识训练法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没有问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所以说,问题是思想方法、知识积累和发展的逻辑力量,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必须重视问题的作用。

1.激发学生想疑、敢疑

初中思想政治课要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是学好初中思想政治课的基本方法。对于学生提出的有独到见解的问题,要给予肯定和重视,使其感觉到成果的喜悦。即使有的问题有失偏颇的立场观点,也不能马上否定,而是给予辩证的点评,这样既保护了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又纠正了其错误的观点;反之,教师动辄就批评指责,学生思维的“火花”就会泯灭,造成不敢想不敢说的局面,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也就无法进行了。只有发扬教学民主,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不同的观点,大胆的进行思考、生疑,才能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提供适宜的土壤。

2.教会学生生疑善问的方法

生疑善问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生疑善问是激发思维的种子,是创造的动力,没有生疑善问就没有思考,认识就不会有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就无法形成。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指导学生生疑善问来培养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要让学生知道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告诉他们如果从文字阅读能力来看,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小学生都能读通,但其中所表达的概念、观点、思想并不是每个人都能读懂,更不用说理解掌握运用了。只有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思维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才明白其中的道理,理解了、明白了、会用了就能体会到学习轻松愉快有乐趣。否则,学生不知道如何提出问题,也懒于提出问题,他们认为反正老师到时会讲的,自己何必多此一举。其次,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目标出发,“疑”的存在对于整个教学成败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学的首要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发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然后才谈得上传授知识。传授知识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在更多层次上提出新的问题,形成善问,既可以是单项的知识问题,也可以是综合性的问题;既可以是智力因素的问题,也可以是思想教育的问题。例如:在初三第六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小结中,我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用短语表达,另一组用疑问句表达,分别提出问题,最后,老师把学生提出的问题汇总归纳:短语组提出的问题有:经济建设的基本目标、经济建设的基本政策;疑问句组提出的问题有: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基本目标是什么?怎样实现这一基本目标?(或基本目标的实现必须坚持的基本政策有哪些?)基本目标一定能实现吗?为什么?这样有助于学生突破习惯性思维的框架,展开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五、基本思维方式训练法

把培养基本思维方法同培养创新思维能力结合起来,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基本思维方法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基础,其中最基本的思维方法是分析法和综合法。这是由事物的客观性决定的,作为整体的事物,它是由各个部分、关系、属性有机组成的统一体,都是由它的若干变化发展阶段内在的连接构成的。因此,人们认识事物时,要对构成事物的各个要素进行分析,又要从事物的整体性去综合把握。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不仅要考虑如何的传授知识,也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法和综合法,更好的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例如:在复习初三的第六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第七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政治》、第八课《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的文化》的时候,要求学生运用综合法和分析法。把这三课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有三个组成部分,最后下结论。即整体——部分——整体。教材84页最后一段可以看成是这三课的序言段,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共同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把这一段展开就是第六、第七、第八课,通过分析最后在教材131页第三自然段下结论,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有机统一,不可分割,构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六、竞争与激励训练法

市场的激烈竞争能使经济迅猛发展,设置辩论、演讲、知识抢答等适度紧张的课型,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脑的思维活跃而敏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思维竞技场得到锻炼和强化。例如在学完了法律的特征后,通过对案例进行知识抢答,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一个特征,在紧张的抢答中,死记硬背再也没有用场,而学生思维的高速运转和能力的集中却得到了强化,不断提高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七、社会实践训练法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只有在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发展,因此,结合教材内容的教学,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探索,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其主要方式是:1.指导学生撰写政治小论文。2.指导学生办政治手抄报。3.走出去和请进来。走出去,要根据课题需要,组织学生到农村调查采访。请进来,是据课题需要,请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作出贡献,有代表性的人员到学校讲课,作专题报告。这样,使学习生动活泼,在思想政治课所学的知识得到检验,得到升华,从而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追求欲望和创新精神,有效地提高学生政治学科的理论素质和思想、道德、觉悟水平,获得良好的素质教育效果。

初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内容和要求,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带来一系列的变化:

1.教育观念发生较大变化

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大部分政治教师认为,创新教育模式实施带来的大收获是教育观念的自我转变,这表明教师对自身工作和任务的更新认识与实践,表现在对学生学习主人的尊重、平等上,教师的教法在学生的质疑答辩中受到挑战,因此教师有压力。

2.激发起充电的欲望

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人,他们对知识的构建研探更透彻,渴求更强烈,新思路、新想法层出无穷。教师要担任指导学生的工作,只有加深自己知识的领域及广泛获取社会科学信息,不提前充电,自己就不具备指导学生研探新知、创造学习的能力和条件。

3.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注重过程,把方法和内容相结合,学习思想政治不仅是获取知识本身,更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创新思维能力,学生学会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在学习态度、学习技术、学习心理等普遍提高。

4.学生合作探究精神的提高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教为学服务”,打破了传统的“学为教服务”,营造了一种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改变了教师是绝对权威、少数尖子学生是小权威的局面。老师从情感上给学生以尊重、关爱、赏识、鼓励,使学生敢于表现、敢于质疑、敢于创新。

以上赘述,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功效,请广大同仁多提出更好更有针对性的建议。

参考文献【1】胡凤英.浅谈中学政治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史地政论坛,2008,(6).

[2]陶学忠.《创新能力培育》,海潮出版社.2002年12月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8

维度是一个物理学概念,它通常是指事物存在或运行的时间和空间位置和方向。本文的法治维度是指由法治思维本质所决定和形成的关于法治思维的时间、空间范围和不同指向以及对法治思维所具有的基本约束功能。法治通常包括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两个方面,本文主要阐述法治的空间维度。法治的空间维度是指基于法治思维本质而形成的思维的空间范围和指向及其约束功能。法治的空间维度包括外在维度、内在维度和综合维度三个方面。遵循宪法和法律至上,保持法治思维优位是法治思维的外在维度;以形式法治为思维主导和以实质法治为必要补充,构成法治思维的内在维度;坚持以合法性为思维底线,以正当性为思维导向,以合目的性为基本保障,构成法治思维的综合纬度。法治思维空间维度的约束应当以外在维度为刚性约束,以内在维度为柔性约束,以综合维度为完整约束。

(一)法治思维外在维度及其约束功能

法治的外在维度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法治思维与非法治思维之间的关系问题。所谓坚持以法治的外在维度为刚性约束就是要以遵循宪法和法律至上,保持法治思维优位作为刚性约束,排斥一切非法治的思维。具体包括三方面内涵:

1.从思维的方式而言,坚持法治思维至上,即在社会思维系统中坚持法治思维优位,其它的神治思维、人治思维、力治思维、德治思维、权治思维等不得与法治思维相冲突;

2.从思维的客体而言,坚持法律规范至上,即在社会规范体系中坚持宪法法律规范地位和效力优位,其它的道德、宗教、习惯等社会规范不得与法律规范相冲突;

3.从思维的主体而言,法治思维的主体涵摄所有社会主体,一切公民、法人、社会组织、政党必须普遍平等守法,任何人不得超越宪法和法律,法律面前不存在等级特权阶层。由此可见,法治的外在维度的功能主要是直接刚性约束功能,具体包括在三方面:一是对思维方式的约束功能,在社会思维方式中保持法治思维方式的优先地位,其他所有的社会思维方式必须与法治思维保持一致,不得发生冲突和违反情形;二是对思维对象或客体的约束功能,在社会规范体系中保持法律规范的优先地位,其他所有的社会规范必须与法律规范保持一致不得发生冲突和违反情形;三是对思维主体的约束功能,一切社会主体都必须守法不得例外。

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及其法治困境

(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内涵解析

关于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内涵存在不同认识,主要包括四种代表性观点:一是改革调整说,即认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就是改变行政管理体制的要素构成、调整要素之间的关系,以期革除其弊端。二是制度创新说,即认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推动我国上层建筑更好适应经济基础的一项重要制度建设与创新。三是目标说,即认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就是按照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的理想目标,建成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和廉洁政府。四是综合建构说,即认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就是通过行政管理体制的综合改革,着力转变职能、理顺关系、优化结构、提高效能,形成权责一致、分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笔者以为,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指为了实现社会发展目标变化发展的需求,或为了充分发挥现有行政管理体制的功能,对行政管理主体结构体系的重构和对行政管理权限划分的调整。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包括三方面内涵:

1.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是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目标变化需求和促进现有行政管理体制功能的充分发挥,对行政体制目标的重新战略定位。按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目标,是深入推进政企分开、政资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建立职能科学、结构优化、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2.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内容主要表现在对现行管理主体结构体系的重构和对现行管理权限的划分的调整。其中行政管理主体结构体系重构核心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结构上的多元化,建立政府、非政府组织和企业组织多元化主体治理结构;行政管理权力结构创新的核心是实现行政权力结构的分权化和自治化,建立行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分离,地方自治与基层自治和社区自治相结合的行政权力结构体系。

3.行政管理体制创新的性质既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也是适应经济体制改革需要政府自身革命和超越。而从外延而言,行政管理体制创新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主要分为下列类型:1.基于创新动因不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包括主动创新与被动创新;2.基于创新的方法不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包括内涵式创新与外延式创新。其中行政管理体制内涵创新包括行政管理体制目标创新、行政主体结构体系创新、行政权力配置创新,而外延创新包括行政治理体制创新、行政组织管理体制创新、政府信息控制体制创新、社会矛盾防控与化解体制创新、社会安全维护体制创新等;

(3)基于创新模式不同,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包括反应型创新与强制型创新;或者政府推动型创新、社会促进性创新、社会和政府互动型创新。多年来,我国行政管理体制创新基本模式主要是主动创新与政府推动型创新。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9

关键词:依法治国法治思维方式大学生

法治思维方式指人们按照法治理念、原则和标准判断、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理性方式。它是一种逻辑的、理性的思维方式,显然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必须在实践中经过长期培养才能养成。

一、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的重要意义

1.培养公民的法治思维方式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

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项需要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只有人民群众信仰法律、尊重法律,并自觉运用法律思维方式判断和解决问题,法律才具有生命力。

法治思维是针对人治思维和特权思想提出的。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讲话指出:“法治和人治问题是人类政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也是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纵观世界近现代史,凡是顺利实现现代化的国家,没有一个不是较好解决了法治和人治问题的。相反,一些国家虽然一度实现快速发展,但并没有顺利迈进现代化的门槛,而是陷入这样或那样的‘陷阱’,出现经济社会发展停滞甚至倒退的局面。后一种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法治不彰有关。”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人治”在与“法治”的斗争中始终占有绝对优势,严重影响到人们对法治精神的信仰。传统文化中的某些思想甚至使百姓从内心对法律产生排斥态度,认为打官司、闹到法院是丢人丢脸的事情。遇到事情,首先想到的是托关系找熟人而不是按照法律法规来办。我国法治建设在十年内乱期间曾经一度遭受严重破坏,“砸烂公、检、法”,宪法被篡改得面目全非,法制建设停滞甚至倒退,法治基本上不存在了。这段法治历史的灾难使人民群众的法治意识受到严重摧残。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几代领导人都努力进行了中国依法治国的探索。我国法制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到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立法工作目标,如期完成。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1999年将依法治国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入宪法修正案。2014年10月召开的党的十八届四中全将“依法治国”作为主题,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进程能否顺利推进,在一定程度上要看社会主义法治思维能否深入人心。哲学家康德在其《社会契约论》中提出:“法的意识源于教育。”因此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积极培育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思维方式,是推进依法治国的基础。只有使广大群众领悟依法治国精神,了解作为公民的权利义务,提高自身的维权意识,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学法、守法,提高自身的法治意识,逐步树立起对法律的信仰,积极参与中国法治建设,才能积极有效地推进依法治国。

2.培养法治思维方式是大学生成长的需要

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这是历次党代会报告中首次要求干部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执政。大学生是国家青年一代的中坚力量,是国家未来的重要建设者,将成为未来国家干部和各行各业人员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方式是国家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的需要。法治思维要求我们在处理问题的时候有法律规则的意识,坚持法律至上,坚持法律规则的运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等法治精神和原则。“法治思维”还表现为一种行为选择,面对解决问题的多种解决方式和手段时,能够首先想到我们处理方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法治精神等。

实现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大力提高法治工作队伍思想政治素质、业务工作能力、职业道德水准,着力建设一支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的社会主义法治工作队伍。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机制,形成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学科体系、课程体系,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培养造就熟悉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法治人才及后备力量”①。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法律素质直接影响中国法治进程,培养大学生的法治思维是我国依法治国总目标实现过程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培养。

二、法治思维方式的主要内容

1.法律至上

法律的至上性具体表现为法律的普遍适用性、优先适用性和不可违抗性。法律的普遍适用性指法律在本国范围内对所有人具有普遍的约束力。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法律的优先适用性,指当某一社会关系同时受到多种社会关系的调整而多种社会规范又相互矛盾时,法律规范的适用要优先于其他社会规范。法律的不可违抗性指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要依法追究和承担法律责任,不论权力大小、职位高低。

2.权力制约

权力制约原则可以概括为职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四项要求。权力的运行必须受到有效制约和监督。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指出: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用来为人民谋利益。各级党组织和干部要自觉接受党员和人民群众监督。拓宽和健全监督渠道,把权力运行置于有效的制约和监督之下。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公报中,有大量关于规范权力和制约权力的表述,“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确定为重大行政决策法定程序,建立行政机关内部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重要内容”等。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任何人都没有法律之外的绝对权力,任何人行使权力都必须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并自觉接受人民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3.人权保障

人权是人作为人享有或应当享有的权利。法律的重要使命就是充分尊重和保障人权,不得以任何借口侵犯人权。人权的法律保障包括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

宪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前提和基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人权保障原则是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之一,我国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宪法确认和保护公民权利就是人权保障在国家根本法中的体现。立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重要条件,行政保护是人权保障的关键环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管理权的过程中,必然会涉及社会成员的利益,能否有效地保护人权,直接反映出一个国家的人权保障状况。司法保障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既是解决个人之间人权纠纷的有效渠道,又是防止和纠正行政机关侵犯人权的有力机制。

4.正当程序

程序问题与实体问题同等重要。只有按照正当程序处理问题,处理结果才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违反正当程序,往往会导致不公正的处理结果,我们应当通过正当程序追求实体公正的结果。

正当程序表现在程序的合法性、中立性、参与性、公开性及时限性等方面。其中参与性是正当程序的核心要素,要求利害关系人有机会参与到程序中,能够充分表达利益诉求和主张,实质性地影响程序结果。公开性是正当程序的重要特征,要求程序运行过程和结果应当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

三、培养大学生法治思维方式的路径

1.优化法治环境

学校教育不仅是课堂上的宣讲教育,学校的法治文化环境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方式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学校应充分利用校电视台、广播站、报纸、宣传栏、网站等媒体,多层面地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介绍法律法规,传播法律文化,宣传法治人物典型事迹,营造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的管理者还应身体力行,把法治思维方式运用到管理工作中。高校管理者制定决策、办事情的过程、步骤、方式、时限等也应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在关系学生重要利益的事项上,尤其在学生违纪处理、宿舍使用、学籍事务等方面,切忌利用手中权力资源,轻视甚至漠视大学生权利保障。要做到信息公开,使学生在正式程序中获得表达民主愿望的机会,消除学生对规章制度的抵抗情绪,进而树立大学生对法治的信心。

高校领导干部必须发挥遵法守法示范作用,领导干部带头模范守法是建设法治校园的关键。高校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有权力就有责任,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自觉接受监督。高校要加强依法治校,坚持校务公开,保障学生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大学生参与高校管理提供条件。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法治状况会直接影响大学生对法治的信念,进而影响大学生法治思维。高校管理者要秉承依法治校,努力实现高校管理的法治化,营造校园法治氛围。

2.重视法律素质教育

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是人的基本素质。在大学学习中,不仅要重视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更要加强法律素质培养。法律素质指人们学法、遵法、守法的素养和能力。掌握必备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理念,才能养成法治思维方式。

培养大学生的法律素质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将以往重视法律知识讲授转变为使学生增强法律意识,领会法律精神,以及法治思维方式的培养。对在校大学生来说,即使有再多的学时分配,也不能让学生完全掌握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法律条文具体内容,因此,要求授课教师努力改革和探索课堂教学方式和方法。由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法治思维方式等内容相对比较抽象和枯燥,采用传统讲授科学知识的教学方法必然会成为空洞简单的说教,无法激发学生学习法律培养法治理念的兴趣。在课程讲授过程中,应把思想道德素质与法律素质的培养结合起来,而不能完全界限分明地为完成教学任务而讲道德和讲法律。

3.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法治思维是一种在法律实践中训练、培养和应用的思维方式。只是靠学习、记忆法律知识,脱离具体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治思维方式。只有通过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随着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不断推进,大学生参与法律实践的机会和途径越来越多。如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法律征集意见讨论,可以申请参加法律听证会,可以参加法院公开审判的旁听,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合法行使监督的权利,等等。

注释:

①http:///politics/2014_10_23_279026_s.shtml

参考文献:

法治思维的表现篇10

[关键词]临床决策;多方案择优;黑箱模型;白箱模型;临床教学

[中图分类号]R05[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0(2014)04(a)-0124-04

thinkingmodeofclinicaldecisionmakingformulti-schemeselectionandclinicalteachingobjectives

wanGYuehuaHeZiyangZHaoHongyu

DepartmentofGeneralSurgery,XuanwuHospitalofCapitalmedicalUniversity,Beijing100053,China

[abstract]intraditionalclinicaldecisionmakingprocess,experts'clinicalthinkingmodeisanexperiencetypeofblackboxmodel.itishardtofullyunderstandandlearnexperts'clinicalthinkingcontentforgeneralyoungphysicians.Clinicalthinkingprocessofmulti-schemeselectionisacombinationofverticalandlateralthinking.tosystemicallysolvespecificproblemsofclinicaldecisionmaking,thefirststepistoselectsometreatmentactionspreliminarilyaccordingtothedecisionconditionforstructured(orsemi-structured)decisionproblems;thesecondstepistomakefurtheranalysisandselectionfornon-structureddecisionproblems.theclinicaldecision-makingmodelformulti-schemeselectioncanbeexpressedbythelogicalrelationshipamongthesetsoffactorsasconditions,actionsandprognosis.theblackboxmodelofclinicalthinkingmodeisthentransformedintowhiteboxmodel.theestablishmentofclinicaldecisionmakingmodelofwhiteboxalsoplaysacertainroleinthetrainingofclinicalthinkingabilityforyoungclinicians.itisnecessarytofocusonfouraspectsas“knowledgeupdate,technologytraining,guidelinecomprehensionandclinicalpractice”toenhanceclinicaldecision-makingability.

[Keywords]Clinicaldecisionmaking;Schemeselection;Blackboxmodel;whiteboxmodel;Clinicalteaching

临床医学专家所具有的特点之一是其拥有缜密的临床决策思维能力,能够面对复杂的临床问题做出快速准确的决策。然而,在传统的临床决策模式中,决策方案的确定一般依靠医生的直觉、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结构[1]。在多方案择优治疗选择决策中,临床专家在其大脑中运用大量医学信息进行决策思维的过程表现为经验型的“黑箱”模型[2],年轻医师一般难以充分理解并学习其决策思路;甚至,有时即使决策专家本人也难以清楚地描述其决策过程的细节,因此,既往临床医师培养的“传、帮、带”逐渐积累学习模式的效率是比较低的。

另一方面,决策思维的黑箱模型也是开发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过程中知识获取和决策模型建模的瓶颈。本研究在前期的网络智能CDSS研究过程中,对多方案择优临床专家决策思维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解析,提炼出了临床专家决策思维过程中需要思考的必要元素及其逻辑关系,从而建立了决策思维的“白箱”模型,既可用于指导CDSS建设中知识获取和决策模型建模,又可用于指导对年轻医师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教学培养,本文将分析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模式的特点及临床教学培养目标。

1临床决策思维的黑箱模型

临床决策选择一般指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断,确诊某种疾病后,从多种治疗方案中择优选择一种最适合患者的治疗方案,即多方案择优。多方案择优需要科学的临床决策,具有多维度的特征[3-4]。观察分析临床专家的多方案择优决策思维过程,包括:首先医学专家掌握了某种疾病治疗方法选择的影响因素(决策条件)、相关治疗方法或方案的内容以及专家共识(诊疗规范、指南等)中的由条件组合决定选择哪些方法或方案的决策逻辑规则等;然后,再通过分析具体患者的病情信息,找出与决策规则相对应的若干可选决策方案;再结合自身知识和经验对可选方案进一步分析预测其实施预后情况(短期和远期效果、生存率、复发转移率、医疗费用效价比等),从而做出最终治疗方案的选择。上述临床决策过程涉及对大量医学信息的整合与分析判断,这个过程常常是在决策专家大脑中快速进行的,对于“考虑的决策因素?权衡了哪些方法?遵循的规范指南?循证医学依据?治疗预后如何?”等若干子问题的分析解决过程,对决策专家以外的人来讲犹如“黑箱”(图1),一般难以看透和理解,其决策过程和涉及内容的透明和准确性也难以保障。既往基于临床决策思维黑箱模型的“传、帮、带”教学模式,年轻医师主要跟随专家在临床工作中逐渐学习体会、积累临床经验,很难有效地大批量地培养高标准的专科临床医师。

图1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的黑箱模型

2临床决策思维的要素与关系

一般临床决策包括决策前的提出问题,搜集资料,预测未来,确定目标,拟定方案,分析估计和优选,实施中的控制和反馈,必要的追踪等全过程,是一个比较严密的逻辑思维过程,多方案择优是其中的一个关键环节。笔者曾总结了循证临床决策模式的临床思维可以分为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两个过程[5],纵向思维贯穿于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的整体决策思维过程中;而横向思维则为纵向思维每一个步骤的横向扩展,多方案择优过程也是一个纵向思维和横向思维相结合的临床思维过程。

对上述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过程进行深入的解析发现,针对一个特定临床决策问题的系统求解,一要能够针对结构化(或半结构化)决策问题根据决策条件初步选择行动方案,二要针对非结构化决策问题做出进一步的分析选择。解析临床决策思维过程可见,完整的临床决策需要考虑决策条件(condition,C)、治疗方法或方案等动作(action,a)及预后(prognosis,p)三要素及其逻辑关系,由此C、a、p三要素组成的产生式决策规则[8]如表达式1所示。

表达式1:如果{C1x1,C2x2,…,Cmxm},那么{a1y1,a2y2,…,anyn}和{pa1z1,pa2z2,…,panzn}

其中:C代表决策条件,其下标表示C的序号,可有m个C,其上标xm表示第m个决策条件的取值,可以是定性、半定量(等级)或定量数值,C的集合{C1x1,C2x2,…,Cmxm}代表一条由决策条件组合成的规则,对应一个决策条件组(Gg);a代表行动(治疗)方案,其下标数字表示a的序号,a的集合{a1y1,a2y2,…,anyn},代表对应一个条件组Gg可有n个相匹配的a,其上标yn代表对第n个行动方案的推荐等级;p代表预后预测,其下标an表示pan与行动方案an的一一对应关系,其上标zn代表an的第z种实施方式,panzn是an的第z种实施方式的预后,{pa1z1,pa2z2,…,panzn}是针对一个条件组Gg所有n个a的一对一预后说明的集合。

3临床决策思维的白箱模型

上述表达式1揭示了临床决策思维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三要素及其逻辑关系。进一步可将临床专家的决策思维过程的黑箱模型中的各项要素、规则与内容进行清晰的逻辑表达,即将黑箱模型转化为一个白箱模型(图2),决策逻辑结构清楚透明,让人容易理解,看得明白。由图2可见各个决策要素的内容及其逻辑的关系,其中从{C1x1,C2x2,…,Cmxm}到{a1y1,a2y2,…,anyn}是针对结构化(或半结构化)问题的决策选择,空心是从决策条件到可选方案集合之间的决策规则体现,从{a1y1,a2y2,…,anyn}到{pa1z1,pa2z2,…,panzn}是针对非结构化问题的评估选择,实心是对多方案择优的必要的辅助决策选择过程。此决策思维的白箱模型,可用于指导CDSS建设中知识获取的内容、决策规则的建、辅助信息内容的建立及临床决策模型建模;也可用于指导临床医师培养解决复杂临床决策问题的临床决策思维能力。

图中字母和符号的含义同表达式1

图2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的白箱模型

4临床决策思维白箱模型的实例分析

临床诊疗规范、指南以及专家共识等均是临床决策的基本依据,而每年不断出现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是提高临床决策水平的基础。我国原卫生部医政司的《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7](以下简称《规范》)所述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体现了临床专家团队智慧的临床决策思维过程,以下针对特定临床决策问题“原发性肝癌多学科治疗选择”,进行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模式的应用分析。

4.1决策条件

对肝癌疾病进行系统化分析,在《规范》中提示决定肝癌治疗方法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三个子问题,分别是全身健康状况、肝功能储备和肿瘤分期特征,前两者是独立的决策条件,后者是综合性的决策条件。

“全身健康状况”(C1)采用一般体力活动状态(pS)评分[7],评分为0~5分。“肝功能储备”(C2)采用肝功能Child-pugh分级方法,其分级标准是按总评分划分,5~6分为a级,7~9分B级,10~15分C级。肿瘤分期特征采用影像检查结果,包括肝外转移、血管侵犯、肿瘤数目、肿瘤大小[7],这四个分期特征都是影响治疗方法选择的独立因素,故分别视为一个独立决策条件。另外,“肝外转移”又包括肝外器官转移或淋巴结转移任何一种情况,“血管侵犯”包括门静脉主干侵犯或肝静脉主干侵犯任何一种情况。

4.2治疗方法或方案

决策选择的行动即治疗方法或方案。通过对肝癌治疗方法的全方位调查分析,目前可供选择的治疗方案如下:手术切除、局部消融、肝移植、经导管化疗栓塞、放射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系统化疗、支持对症治疗以及手术切除联合局部消融和局部消融联合经导管化疗栓塞等。对每种治疗方案具体内容的介绍和操作规范请见相关文献,本文不做重述。

4.3决策选择的规则及决策流程

分析归纳临床决策条件,建立与行动方案相对应的决策规则是临床决策选择的关键环节。根据决策逻辑,理论上决定治疗方案选择的规则数量是各个条件分支的组合,根据上述六项决策条件,即可以有144(2×2×2×2×3×3)种组合。但在临床实际应用中,通过相似规则合并后共产生7组决策条件组合规则,如《规范》中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临床决策流程图(图3)所示,每条决策规则在决策流程中通过多个决策步骤实现。每一条决策条件组合规则,决定着可供选择的若干治疗方法或方案的集合。临床专家决策过程的第一步,即根据具体患者的病情状况,找出规则组合对应的方法或方案的集合。

HCC:肝细胞癌;taCe: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图3肝癌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临床决策流程

4.4实施预后评估

《规范》中的临床决策流程是专家团队的智慧结晶,根据循证医学确定了初步决策的临床决策规则,对于每一条决策条件组合的规则,都可能有多种治疗方法或方案可供进一步选择。因此,需要对初步决策方案的实施预后评估,即假设实施某项可选方案,根据现有循证医学研究结果的数据资料分析预测预后情况,再进一步选择具体方案,这是多方案择优决策选择的必要决策过程。另外,还需要针对某些非结构化的问题,例如医疗费用-疗效比、医疗技术水平及患者治疗预期等,再从多种可选方法或方案中进一步选择最终方案。本文所提出的白箱模式中的预后预测就是对假设执行某项治疗方法或方案时,对相关非结构化问题的总体分析说明。

对每条决策规则所对应的可选治疗方案集合中的每一种方法或方案,需要参考有关的循证医学文献数据做出进一步的评估选择。这些数据包括对每一种治疗方案的循证医学推荐等级及推荐依据。对治疗方案实施后的预后预测情况及各种应用案例。最终临床决策方案的选择也与实施治疗的专家本身的知识水平和技术能力密切相关。

5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教学培养目标

临床思维能力是在临床实践中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临床基本技能,对具体临床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最后做出科学判定的能力,是高层次医学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衡量其治疗和诊断水平高低的标准。临床思维能力包括多个方面,其中逻辑思维能力是临床思维的核心,整体思维能力是现代医学进步的要求,创新思维能力是学科发展的关键,循证思维能力是指导临床实践的有效手段[8]。本研究所提出的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的白箱模型反映了临床决策选择的纵向和横向思维过程,是多种临床思维能力的综合应用。将横向思维与纵向思维相结合,以肝癌诊疗的有关问题为中心,总结了肝癌多学科治疗选择的一个完整的临床思维过程。这种临床决策思维的白箱模型,对年轻临床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教学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启示作用。即为了提高临床医师决策思维能力,需要着重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教学培养。

5.1知识更新

对于一种疾病最新研究进展的系统了解是进行临床决策分析临床决策条件的基础。一般临床医生在大学期间所学的基本医学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而临床知识的丰富积累,不是一朝一夕达成的,需要一个长时期积累过程。因此,临床医师既要在临床实践中既要运用好相关疾病的基本临床知识,又要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和自修学习,特别是加强交叉学科之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9],全面掌握相关疾病诊疗各个方面的研究进展。

5.2技术培训

对于一种疾病各种治疗方法的全面了解是进行临床决策选择治疗方法的前提。现代临床诊疗技术处于快速发展期,针对每一种疾病,往往已经涌现出了多种治疗方法。目前,临床分科较细,一种疾病的各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往往分布在不同的专业科室来实施,一个医生要全面掌握各种诊疗技术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一个医生先要对自己专业方面的技术重点掌握,而对于所治疗疾病的其他治疗方法,需要通过定期积极参加继续医学教育项目[10]加强了解。

5.3掌握指南

对于一种疾病临床决策规则的分析掌握是进行临床决策选择的关键。本研究揭示了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所包含的内容,既需要系统分析病情状况,通晓各项治疗技术,又要及时学习掌握基于循证医学研究成果的临床决策规则。现代临床医学发展快速,得到广泛认可的临床决策规则常常是世界范围的循证医学研究成果,一般临床医生单凭自己的临床经验积累来决策是不够的。在既往的临床教科书中,对临床决策规则的内容描述是很不全面的,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基于循证医学的大量临床标准、诊疗规范、专科指南以及专家共识不断涌现且不断更新[11],有大量循证医学临床指南信息可通过互联网[12]学习查阅,这是临床医师需要及时学习掌握临床决策规则的智慧源泉。

5.4临床实践

对于一种疾病多学科治疗的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选择的实践演练是对临床思维能力的应用检验与提高。临床上还有一些非结构化的决策问题,单凭理论学习或技术培训是解决不了的,而是需要将医学理论与临床实践相结合,通过反复参与解决实际临床病例的多方案择优问题,有效地提高临床决策思维能力。临床医师要通过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过程,增强分析、综合、判断、鉴别的能力,通过经常参加临床疑难病例分析讨论,达到提高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最终目的。

综上,本文详细分析了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思维模式的白箱模型特点,不仅为网络CDSS的多方案择优临床决策模型的设计提供了逻辑规则的参考,更为年轻医师的临床决策思维能力的培养要点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参考文献]

[1]王伟,张铁山,王磊.基于循证医学临床决策模式研究[J].医学与社会,2005,18(8):35-37.

[2]KoganJR,ConfortiL,Bernabeoe,etal.openingtheblackboxofclinicalskillsassessmentviaobservation:aconceptualmodel[J].medicaleducation,2011,45(10):1048-1060.

[3]张常华,刘胡慧,何裕隆,等.科学临床思维与临床决策[J].医学与哲学,2007,28(22):1-3.

[4]张大庆.临床决策:医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J].医学与哲学,2004,25(12):17-20.

[5]王悦华,王亚军,郑亚民,等.肝细胞癌多学科诊疗临床思维方法的pBL教学体会[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10,24(4):408-411.

[6]樊延平,陈昶轶,柏杰.产生式决策规则的结构化表示与管理[J].微计算机信息,2009,25(31):156-157,162.

[7]卫生部.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2011年版)[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1,16(11):1141-1159.

[8]刘小南,霍婷婷,王为忠,等.现代普通外科医师临床思维能力的建立[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6,8(1):49-51.

[9]张晋.转化医学重构继续医学教育的新内涵[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12):110-112.

[10]何仲.加强质量管理推进继续医学教育工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2,4(1):56.

[11]卫茂玲,刘鸣.中国临床指南循证制定的方法学现状分析[J].中国循证医学杂志,2013,13(8):927-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