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教育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2:46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美术主题教研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210-01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美的教育,就不可能有完整的教育。美蕴藏着强大的教育力量。美术欣赏是美育得以实施的载体,它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欣赏,是凭借艺术作品展开的积极主动地再创造活动。学生通过美术欣赏,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陶冶,从而在精神方面获得深刻的影响,能够作用于人的感情,在精神上产生影响,这是美术欣赏的特点。而美术欣赏又是中学美术教学中不可或缺、不可代替的一部分。在中学美术欣赏课中,任何一件美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心灵、情感、生命力及个性、独创性的集中反映。

一、身居情境情感的品位

绫罗飘起遮住日落西,,奏一回断肠的古曲,抬起画面如此的美丽,孰不知是谁的笔墨,淡淡胭脂遮住了思绪,小酌几杯却有醉意,少能人将象书画三千里,上河图雕琢的意义。这是李玉刚在他的歌词中长吟的我国古代名画“清明上河图”的意境,这种处理方式真的很美。往往比我们怎样去深刻的解析清明上河图的构图,用笔,用色,一些形式上的东西来的深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以其内容的异常丰富性、高度的历史真实感、艺术表现上的无比生动,成为我国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不朽意义的杰作。作者对城市生活知识之丰富,观察之深入具体,特别是对不为一般“高人雅士”重视的“市井细民”的生活,怀有相当深厚的感情和极为精通的了解。作者饱满的创作热情、持久不懈的努力。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艺术想象力的丰富,即艺术表现的周密不苟,都在绘画史上有着典范意义。

艺术家作为一个自然人也置身在现实世界里,身边客观世界的影响和其自身的内在情感被其以美术所有的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学生在欣赏过程中也会受到情感上的影响,产生情感上的“局部”共鸣。如此看来,艺术欣赏本身就是一种情感的体验过程。

二、个性创造的张扬

个性的张扬,也就是自己作品独一无二的精神气质,是一个艺术家最宝贵的东西。美术作品贵在个性和独创性。从某种意义上讲,越具个性就越具生命力。

个性是每个艺术家独具的气质,在其作品中会体现出艺术家个体创造的形式,势必打上艺术家的个性烙印。印象主义后派的主要代表是塞尚、凡高、高更三人。这三个画家各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他们的作品对西方本世纪现代派美术的诞生具有重大影响。尤其是高更情况更为特殊。他的作品具有一种难以理解的神秘性,因而有人把他划入象征主义画家之列。《塔希体妇女》也许是剖析高更艺术的奥秘的钥匙。这幅作品具有单纯的“原始之美”的特点。这是一幅真正的杰作。他喜爱塔希提妇女的那种粗野但却健康而强烈的美,他喜欢她们的天真、直率的性格,他欣赏她们肌肤上的炙热而又丰富的色调。他太为他的模特儿所陶醉了,以致他无法为了他的综合法而牺牲模特儿。因此,他以综合的手法描绘对象,但决不搞综合。

三、留心观察

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而言,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

观察是学生获得知识,认识世界的基本途径,也是提高学生欣赏能力的必备条件。美术欣赏教学最重要的就是教会学生学会审美,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这是著名词人李清照一首绝妙的大自然的赞歌。此首小令,为作者年轻时词作。写她经久不忘的一次溪亭畅游,表现其卓尔不群的情趣,豪放潇洒的风姿,活泼开朗的性格。用白描的艺术手法,创造一个具有平淡之美的艺术境界,清秀淡雅,静中有动,语言浅淡自然。朴实无华,给人以强列的美的享受。只要留心,便能感受到自然之神的灵光时时向我的心灵吹拂,使我一次次地愉悦、激动。”所以,在美术教学中,要开放课堂,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走进生活,观察体验,感受事物、环境的丰富和微妙,产生独特的情绪和认识,从而唤醒学生的第三只眼睛,也就是让他们发现和感知生活的美,进而能理解和创造艺术的美。

四、不同的地域不同的风格

西方人对绘画的要求,偏重在物质性方面。难怪法国18世纪美学家狄德罗批评“在我们所有的画作中都有着构思上的弱点,思想性的缺乏。你不可能从他们那得到强烈的震撼,深刻的刺激,我们看一看画面,掉过头去了,便什么也得不到,更没有什么东西会萦绕在你的心头,追随着你的思想。”这句话表明了西画不重精神性的倾向。只有像波堤切利的《诽谤》等之类的象征予以的作品、或者大卫画马拉牺牲在浴缸里、或者像列维坦充满诗意的俄罗斯风景画和荷兰17世纪的象征性景物画,才有较多的构思,包含或深或浅或多或少的精神内容,因而显得具有精神性。

中国画偏于精神性,中国山水画包含着中国古人人格道德修养的自我完善的一项极为重要的功能,整体的、综合的、内省的、景观的、象征的,就是受儒家学说影响而产生的,这样的绘画,必然偏重于精神性。

如宋朝画家马麟的《静听松风图》就是表现一位隐士或得暇的人士,游山玩水至一株古松下,十分陶醉的倾听松风吹奏的美妙天籁,这种享受,是只有心灵接受老庄思想熏陶者才懂得去寻觅的。倘若只从表面上看这幅画,不过只是一个人在坐听松风罢了,但是,为什么他会坐听松风?在这种陶醉于自然怀抱的表象里头,还有什么深刻的精神寄托?那就是返璞归真的老庄精神在召唤,是体悟天人合一的忘机忘我时刻。

未来的教育一定是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并驾齐驱的教育。希望通过美的熏陶、培养和实践,我们的美术教育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多的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从而逐步成为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和健康审美意识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参考文献: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2

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揭示数学美的内涵

美的事物,总是为人们乐意醉心追求的。然而,一提到美,人们最容易想到的是“江山如此多娇”的自然美,抑或是悦目的图画,动听的乐章、精妙的诗文……这些艺术美。然而,数学,这一自然科学的皇冠里面,蕴含着比诗画更美丽的境界。数学美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从数学内容看,有概念之美、公式之美、体系之美等;从数学的方法及思维看,有简约之美、类比之美、抽象之美、无限之美等;从狭义美学意义上看,有对称之美、和谐之美、奇异之美等。“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是美的科学。

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发挥数学美的功能

1.展示数学之美,激发学习兴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兴趣是思维的动因之一,兴趣是强烈而又持久的学习动机。只有学生热爱数学,才能产生积极而又持久的求学劲头。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数学美的诱发力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抽象、高深的数学知识得以形象化、趣味化,使学生从心理上愿意接近它、接受它,直到最终热爱它。靠什么去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不是靠数学以外的东西,而是靠数学自身的美,自身的魅力。人们常说“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充分说明了数学处处充满着美。数学美的魅力是诱人的,数学美的力量是巨大的,数学美的思想是神奇的,它可以改变学生认为数学枯燥无味的成见,让他们认识到数学也是一个五彩缤纷的美的世界。在教学中,教师应通过生动的学生熟悉的实际事例、形象的直观教具,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等引入数学概念、定理、公式,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结合教材内容,向学生介绍数学的发展史和进展情况以及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看到数学的用处,明确今天的学习是为了明天的应用;根据教材内容,经常有选择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形象生动的数学典故、趣闻轶事和中外数学家探索数学思维王国的奥妙的故事;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提出一些趣味性思考性强的数学问题等等,使学生由此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促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力转化,并成为学习的持久动力。

数学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而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一种特殊审美过程。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把数学美的内容通过教学过程的设计向学生揭示出来,从而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内容是美的。

2.融贯数学之美,加深知识理解

数学美是美的高级形式,它的特点在于抽象的理性形式中包含着无限丰富的感性内容。在教学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剖析、演示、图形、图像、多媒体、幻灯片等形式,把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先给学生以具体的直观

形象,使数学的内容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赋予数学内容以美的生命、美的内涵,使学生从数学的显性美提高对数学隐性美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而形成数学美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易于接受,便于理解。教师通过严密的推理,生动的语言,优美的图形,科学的板书等作出审美示范,创设思维情境,把数学美的简单统一、和谐对称等特征融贯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获得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在潜移默化中理解数学美的真正含义。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前后比较,归纳总结,揭示内在规律,形成有序结构体系,并教给学生归纳整理的方法等手段融贯数学之美,在感受美、鉴赏美的过程中建立起“知识链”,形成知识的有序结构和解题的方法体系,既能促进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也能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创造数学之美,培养思维能力

中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在传授数学知识和培养技能、技巧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把握教学机制,创设思维境界,用数学的美来启迪学生思维,当学生对数学美感受最灵敏、最强烈、最深刻的时候,他们的思维也进入最佳时期,逻辑思维和灵感思维交融促进,聪明才智得到充分发挥,一旦“灵感”出现,他们就会感受到创造数学美的喜悦和成功后的乐趣,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诸方面的能力就得到培养和提高。

4.发掘数学之美,陶冶思想情操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审美教育;欣赏;体验;领悟

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要求在学校中以各种美育的形式进行教育和学术活动,使学生能在学习专业知识中受到一定的美的熏陶;同时又在美育中学到某些知识。

《新课程标准》把审美教育看作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课程总目标的第一条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也指出: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是以感悟自得为核心的语文素质教育。小学语文课本中的课文大多是名家佳作,涉及古今中外。文章立意美、塑造的形象美、抒发的情感美、表达的语言美、方法美、层次结构美等等,这一切构成了语文审美教学的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审美教育,是把审美观的建立和语言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把审美能力的培养和语文能力的提高统一在语文教育的全过程,使儿童认识语文美质,培养语文美感,开展语文美育,陶冶美的心灵。从语文教育自身而言,儿童在教育过程中受到审美教育,反过来又会促进对语言文字更深刻的理解,使语文教育和审美统一起来。因此在小学语文中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呢?

1.创设情境,感受形象美

美,一般都是通过具体的情境使人感受到的,教材的美感大多是以形象为载体而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小学语文课文有不少是写英雄人物的,他们之所以成为英雄模范,一个共同点都是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不仅行为美,而且心灵美,外貌和心灵是浑然一体的。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的:“心灵美才是人形态中本质的东西。”因此,作为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创设情境,将学生带入情境之中,来更好地体会形象美。如在教学《我的战友》、《小英雄雨来》、《》、《舍身炸暗堡》等课文时,通过感知人物形象的心灵美、精神美以及高尚的行为,会激发起学生要做一个像、雨来、、一样追求真善美,追求高尚道德情操的忘我精神的人,一个心灵美的人,一个有作为的人的渴望。

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既有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有看似平凡实则伟大的劳动者,我们在教学中要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爱国,不只表现在伟大,更多的在于平凡之中。这也是形象美的一个重要特点,能使学生树立从小事做起、从实事做起、从今天做起的美好品德。

2.品味佳句,欣赏语言美

法国艺术大师罗丹曾经说过:“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小学语文,有很多都是语言佳作,许多课文都从不同侧面来反映或表现社会生活和大自然的美:或大自然雄伟壮丽,绚丽多姿的景色;或社会生活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情景;或人物形象高尚机智,生动感人的细节。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质,就要引导他们在品味好词语,分析句式、句意中去发现美、品体美,鉴赏美。如在学习《赵州桥》第3自然段时,可以让学生紧抓住中心句“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以及中心词语“精美的图案”,结合书上插图、教学挂图和投影片上各种龙的图案,来品味作者遣词造句的形象生动。其中“回首遥望、双龙戏珠、相互缠绕”等神形兼备的描写以及“吐、抵、游”等动词的准确运用更是赋予这些石雕龙鲜活的生命力,千姿百态,大有一触即活之势。通过阅读欣赏,品词析句,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劳动人民所表现出令人赞叹的创造智慧,继而使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得到升华。

3.由文入情,领悟理性美

悟理是审美的最高层次。如果说生情是文章的目的是话,那么悟理则是文章的升华。小学语文课文有的寓意深刻,蕴涵着人生哲理,能给人以启迪与教育。语文教学只让学生生情是不够的,还要拓展思维,引导学生从中悟出道理来。

例如由赵州桥、万里长城能悟出我过劳动人民的聪敏才智;由趵突泉、桂林山水悟出自然界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由登鹳鹊楼悟出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哲理。这样悟理,审美就能升华到一定的高度,具有一定的深度,有些哲理甚至成为学生一生的座右铭,激励学生健康成长。

4.表情朗读,体验情感美

《新课标》特别强调注意情感体验,指出要在朗诵过程中体验情感。体验情感是学习语言、感受语言的内在动力,是阅读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主观因素,更是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而表情朗读则是体验情感的有效方法。表情朗读要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读出感情,而有感情的朗读又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是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因此,教师应重视对学生表情朗读的指导,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发挥语言陶冶情感的作用。通过朗读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朗读不仅使学生体会语言文字的韵律美,同时把语言文字化作鲜明的视觉形象再现在学生面前,唤起学生的想象,激发学生情感中真、善、美的因素,让学生与作者、与文章产生共鸣,情感得到美的感召和升华,从中受到教育和感染,达到了陶冶学生性情的目的。

例如:《再见了,亲人》一课,指导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亲人离别时那真诚、依恋之情,通过反复朗读,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表达出中国人民志愿军离别时对朝鲜人民的深情呼唤。同时教师要重视范读,范读饱含着浓缩了的个人体会和独特感受,它可以把课文准确的词语概念、生动的修辞手段、感人的描写抒情、优美的韵律节奏充分表现出来,给学生以具体的启迪,这不但辅助了讲解,而且对学生起到了审美教育的作用。

5.启发想象,领略意境美

审美教育不仅要求我们引导学生感受美、品味美、鉴赏美,同时还要训练学生去表达美、创造美,以达到发展语言的目的。例如学习《火烧云》一课时,学生通过品词析句和感情朗读,了解了火烧云颜色美,样子多,变化快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什么样子的火烧云?它是怎么变化的?根据这些问题,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想象,结合自己生活中所了解的事物从模仿到创造,更丰富了课文的内容,使他们内心中美的情感得以自然地流露和表达,达到了审美教育的目的。

6.参与实践,尝试创造美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课堂教学美育教育重要性

2001年《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念,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规定使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美感能力的责任最终确立下来。

一、美育教育可以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意志薄弱,精神难以长期集中,做事情一贯根据自己喜好来完成,因此引导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尤为重要。在语文教学中开展美育教育,一方面改善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对优美课文的赏析来进行讲解,使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接受教育和培养,减少学生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通过为学生展现一些优美的课文片段,引导学生自主畅想,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领会语文科目的优美性、高雅性,继而使学生自觉自愿地将思维留在课文中,并在课后久久回味;再有,美育教育的开展,使学生就课文内容产生美的联想和想象,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能力。比如:《春到梅花山》一课中,教师通过为学生展示“梅花”“人流”“山峦”“小路”的静态美和动态美,使学生在脑海中形成:梅花临寒迎春满山绽放,色泽不一奇异芬芳,人流涌动欣然观花的画面,对课文意境的美建立起一个直观的感受,让学生感觉自己仿佛是在亲身游览梅花山一样,继而让他们在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这种从接受到思考再到联想的过程本身就充满了趣味性,符合小学生的特点,不但能够使学生的审美观点不断完善,还能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提高。

二、美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打好语文基础

使小学生打好语文科目的基础,关乎小学生的学习生涯,是学生对语文科目进行深入学习能力的基本培养过程。首先,教师在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时,要对每个生字的读音、结构等进行美感分析,找出汉字的读音美、结构美,使学生能够深刻记忆这些生字;其次,教师应对文章句子、段落进行细致讲解,找出文章内的词组美、段落美,注重文章中优美句子、传神字眼的把握,使学生在赏析、沉浸于优美课文中时,不知不觉的获得语文知识积淀,比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鉴赏和分析,要为学生讲解关键字的作用,特别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句的重点讲解,使学生能够联系自然,感受到诗词与自然美景之间的联系;再次,是通过美育教育的引导,让学生建立整体把握文章的格式美感和意境美感的觉悟,使学生从文章大体和意境的感悟中体会出文章写作、文章阅读的普遍规律,以便学生掌握在写作时应当有的整体思路和布局规划。

三、美育教育能够锻炼学生思维和创造能力

语文本身就是一门理论性很强,极需要大量实践和创新的,集思维和行为为一体的学科,要想学生踏踏实实地学好语文,就要思考如何锻炼和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和创造性能力,小学生正处在学习的初级阶段,一切学习技能和习惯都尚未成形,尤其需要特别的引导,美育教育在这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第一,美育教育是针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方式,直接关系着学生的灵魂发展和灵魂自由,加强美育教育,使学生的灵魂得到释放和升华,从而使学生的精神层面得到更好地调节和开启,让学生的直觉和灵感得到发挥,这样就使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得到了发展的机会;第二,美育教育能够合理开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只有这两种思维能力同时得到了发展,才能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得到更好的培养;第三,美育教育使学生感受自然界中事物的美好,让学生了解、把握一定的自然、社会规律,在这基础上了解事物特征,科学解析语文知识,并根据规律对语文知识进行继承和发展。

四、美育教育能够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发展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是教师教学成果、学生学习效果的保障。小学生性情憨直,喜怒溢于言表,如果反感一个人,就会全面对这个人进行否定,试想一下,如果学生反感的人是自己的老师,那么学生的该科学习效果必定不理想。而语文教师在实施美育教育的时候,能够将自己的感彩充分融入课堂教学之中,同时还能和学生的情感一同去体会语文知识的优雅,师生在情感交流中,获得了共识,达成了一定默契;另外教师在进行美育教育时,会用到优美的形容、表述语句,这些语句使教师在学生的眼中显得“仙风道骨”,引起学生的崇敬和模仿;再有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往往会用到一些幽默风趣的行为动作或是语言表述,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进而专心听讲,努力学习以求进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学生的品行教育是相当重要的,语文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礼仪知识,掌握讲话技巧等,却不能直接使学生明白做人的真谛。而我国教育要求是发展学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五大人生基本素质,使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起来。美育教育作为一种可以促进语文教学成果的必需教育过程,合理适用于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当下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优良方法。如此可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美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

【参考文献】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儿童绘画心理;儿童智力的开发;儿童抽象思维;美术教学方式

儿童启蒙教育既是在儿童阶段对予进行智力、体育、美术、音乐以及其他基本的启蒙教育。这一阶段儿童处于懵懂未知阶段,对外界的感知能力很强,由于年龄特征、性格特征决定,儿童在这阶段对各种教育都非常爱好,在这一过程中,儿童的积极性、脑力、智力、体力都会相对的提高。在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正确运用。

一、不同阶段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状况

在启蒙阶段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可分为几个阶段:0~3岁:最早的思维活动——动作思维。这一阶段,婴幼儿的思维是依靠感知和动作来完成的。他们在听、看、玩的过程中,才能进行思维。比如,婴幼儿常常边玩边想,但一旦动作停止,思维活动也就随之停止。3~4岁:从动作思维向形象思维过渡。3岁后,幼儿的思维就可以依靠头脑中的表象和具体事物的联想展开,他能摆脱具体行动,运用已经知道的、见过的、听过的知识来思考问题。虽然这时动作思维仍占相当大的部分,但形象思维仍占据了很大比例。他的思维活动必须依托一个具体形象来展开。5~6岁: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但已经初步出现抽象逻辑思维。5~6岁时,孩子思维从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对事物的理解也发生以下各种变化:1.从理解事物个体发展到对事物关系的理解;2.从依靠具体形象的理解过渡到主要依靠语言来理解(这时,你用语言向他描述事物,一般情况他会理解);3.这个阶段的孩子已经不停留在对事物的简单表面的评价,现在已经开始对事物比较复杂、深刻的评价。

二、美术对开发学生智力的突出作用

科学表明:美术在开发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突出作用。人脑的左半球分管抽象思维,右半球分管形象思维,许多复杂的精神活动是由大脑两半球协同完成的。学生的文化课学习一般多用左脑思维,而美术课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美术课的任务正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记忆、想象、创造等形象思维能力,特别是观察能力。在绘画课上,教师总是强调学生观察、观察、再观察,由表及里的观察,由近及远的观察,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观察。只有正确的观察,才有正确的感知,也才能形成积极的形象思维,使抽象的东西具体化,概念的东西形象化,进而是逻辑思维的发展。这样也就有利于多方面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发挥人脑的潜力。在此,儿童的绘画心理也相应的发展。儿童绘画心理的发展有着他自身的特殊性,它不仅由心理发展的阶段性所决定,而且儿童绘画的发展状况同样也是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儿童绘画心理分成三个阶段,即初级阶段(1-2年级),中级阶段(3-4年级),高级阶段(5-6年级)。首先我们看第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是儿童由以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为以学校正规教育为主的学习生活的开始。这个阶段的儿童刚进入一个新的学习环境,对这种正规的学习方法感到新鲜好奇。儿童在进入三、四年级后,即前面所说的儿童绘画心理的中级阶段。这个阶段被人们称作儿童绘画的转变期或过度期。在这一阶段,他们的绘画水平是不稳定状态。因为这时期的儿童基本上能看出作品的不足,但又不知如何改变这种状况。此时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具备。无法解决诸如物体的结构、比例、色彩等问题,因而作画的兴趣下降,缺乏以前的那种热情和信心,从心理学角度来讲,这显然是儿童从直观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

三、美术不同教学方式及对智力的培养

在美术教育方法方式上有以下几种:临摹:临摹对儿童阶段的学习来说,是一个重要途径,这既可增加他们的兴趣,也可锻炼他们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速写:速写同写生不一样,虽说都是面对实物作画。但速写要求在短时间内把眼前的物体表现出来,这种技巧的熟练掌握,将能极大地激发儿童用画笔表现生活的欲望和热情。写生:写生是面对着实物进行的绘画,因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锻炼学生观察、分析事物的能力,锻炼眼、手的协调能力,经过长期有目的的写生练习,学生便能建立起正确感知物体形态、结构、比例、色彩、空间等概念。默写:默写是指把曾经看到的形象回忆起来,并用绘画的形式把他们表现出来。这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记忆的绘画是不可能的。而在绘画中,最重要的记忆就是形象思维的记忆。事实上,绝大多数儿童画画都是靠记忆来进行的,哪怕对静物进行面对面的线描写生,也不能排除对对象的瞬间记忆。这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记忆能力。四、结论现代基础教育注重人的素质培养的教育,引导并激发人的创造思维和实践能力的教育。儿童绘画是儿童情趣、思想、内在潜能的自由表现方式。更为重要的是,它可以培养儿童的观察、思考、想象和创意等方面的能力。可以说,从幼儿时期就开始培养儿童在社会环境中的独立自主性,拓展儿童的内在潜能,已日益引起教育工作者们的关注,是基础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可见美术学科在儿童启蒙教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美术学科在学校教育中是值得大力重视的一个学科。

参考文献: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心育;美术教学;美术教师;审美

中图分类号:G633.9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9-034-001

现代教育是以人为本的主体教育,是发展个性、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如何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成为当前学校的重要课题。美术教育作为美育的主要手段与途径,它的主要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美术知识和美术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学生内心达到审美状态,良好心理得到培养和发展,不良心理受到治疗和矫正,最后达到提高人的生存价值,体验与实现美好人生的目的。这就是说,艺术审美是完善学生、健全人格的一种有效途径,即美术教育具有心育作用,心育是一种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那么,心育作用在美术教育教学中是如何体现的呢?它又具有怎样的重要性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心育作用体现在以自身为榜样创设的巨大精神力量中

“身教胜于言传。”教师形象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长。因此,教师要注重自身形象的教育作用,用无私奉献的师魂,诚实的师德,严谨求实的师风去影响教育学生。如在《中国印的魅力》一课中,我以饱满的精神、流畅的语言、丰富翔实的教学内容讲解,并当堂示范镌刻了一方名为“求索”的印章,写稿、篆刻、钤印一气呵成,教室里顿时响起一片喝彩声和掌声,我也顺势将这枚印章送给该班,寄语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怕困难、上下求索。这种授课及现场演示既体现了美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篆刻的热情和兴趣,又通过特定的教学内容教育学生做一个不怕困难、肯于钻研的人。课后一位学生告诉我,老师你特有内涵。寥寥数字,却道出教师职业的自豪和责任。

二、心育作用蕴涵于美术鉴赏及艺术形式美中

自古以来,美术作品及其构成要素就具有培养人类丰富情感、保障心理健康作用。远古的美术作品,如古希腊神像、印第安人的图腾和佛教的石窟造像,被赋予浓重的神化和宗教色彩,而被人们当做祛病辟邪,保佑吉祥平安的护身符。近代中国的美术作品同样具有强烈的心理效应,老百姓看着贴在门上的门神、年画和对联,平和的心里充满对幸福的渴望。蜿蜒逶迤的万里长城、上下飞舞的中国龙、徐悲鸿笔下昂首嘶鸣的奔马,是中国气派和中华名族精神的象征,无不给每一个中国人心理上注入激情和活力。观唐代诗人王维的画是“画中有诗”,读其诗是“诗中有画”。“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在这里光与色、动与静、情与景,浑然天成。再譬如欣赏印象派画家莫柰的名作《睡莲》时,耳边聆听德彪西的《月光》曲,你会被画中和谐、恬静、迷人的色调与轻盈、柔和的旋律所感染。梵高的《向日葵》中,画家用强烈的金黄色彩,饱满的笔触,为我们展示了这种生命力旺盛的“太阳之花”。每次看到它,总会有一些激动,总能感觉到生命的力量。所有这些都足以证实了美术作品在人心理上产生的巨大作用。

三、心育作用表现在美术实践过程中

美术教育是一种带有明显的艺术实践性质的教育活动,通过艺术实践活动来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与动手能力,使人变得富于热情、智慧和创造力。美术教师应注意通过美术作业完成过程的自主性、秩序性和相应难度,着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有条不紊踏实操作的习惯、勇于排除困难的信心和决心,以克服其依赖心理、浮躁心理和脆弱心理。美术作业过程是自由自主的,不带任何强制性,学生宜在老师的引导下,敞开心扉,认识和发展自我,宣泄释放自己的感情,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觉醒,自我心理形成。美术作业过程是学生艰苦细心的劳动过程,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例如,对理论理解的困难、美术材料准备的困难、粗枝大叶造成作业不佳的困难、缺乏良好习惯丢三落四的困难、作业效果欠佳受到别人议论的困难等,要求学生通过完成作业,克服所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增强抗挫折意识,矫正脆弱心理。

四、心育作用产生在美术作业成功的成就感中

帮助学生使其美术作业获得成功,这一点对心育效果的取得是至关重要的。尽管学生存在着某些心理障碍和诸多心理问题,但教师在辅导学生美术作业过程中,要注意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和表扬他们作业中包括作业过程中的优点,强化他们克服困难完善自我的动力——自己的长处或强项,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如有的学生构思大胆,想象奇特;有的学生制作精细,一丝不苟;有的学生虽造型一般,但色彩漂亮;有的学生画面整洁,态度认真;有的学生思想活跃,有独特创见……教师在作业成绩评定中都应予以表扬。使学生因取得成绩而产生自尊、自信和自豪感,便能推动学生在别的领域努力取得良好的成绩,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几年来,实践证明,参加美术竞赛辅导、美术兴趣小组的学生不但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各个奖项,而且他们在其它方面学科成绩也非常突出。

五、心育作用闪耀在美术课外活动的广阔天地中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美术教育美术欣赏审美教育

现实生活中包含多种多样的审美感受来源,美术欣赏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艺术的力量不仅在于它的作品能引起我们的审美感情,从而征服我们。更重要的是教导我们审美对待现实生活本身,养成形象思维习惯,并使自己各种活动都带有创造成分和艺术性色彩。

从美术作品中描绘的事物出发,通过联想和想象,意会到那些并未被直接描绘出来的事物,犹如投石于水,引起层层涟漪。美术欣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提高学生审美素养,并把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作为主线贯彻始终。

一、美术欣赏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知识要素

高中美术欣赏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各个领域的知识,内容繁杂,而这些内容主要通过各类欣赏和专题介绍体现,这就需要学生加强基本理论常识学习,从而丰富学生审美文化知识,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意识,并对发展智力大有裨益。

1.了解美术的社会作用。

任何一幅美术作品都是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相对于这样一个广大历史文化背景来说,美术作品只不过是它的一部分。要理解塞尚的作品就必须理解塞尚的时代和构成塞尚作品的文化背景,以此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和理解。另外美术还具有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如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安格尔的《泉》、罗中立的《父亲》中看到了各种人物的精神性格美;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领导人民》、米勒的《晚钟》、勃鲁盖尔的《农民舞蹈》、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看到了各类社会事件的美和社会关系的美。凡是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各个种类、不同形式的美,几乎都可以在美术作品中见到。我国美术界在社会现代化物质文明建设中必将起到教育作用和提高审美作用。

2.认识美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美术作品的美感质量高低不仅是个形式问题,首先取决于内容的充实“有分量”。我国现代油画家罗工柳的作品《地道战》就是内容充实的范例。在这幅油画作品中,非常鲜明地表现了时代精神,作品活生生地体现了我国抗日战争时期的时想:英勇、顽强的英雄气概。画面运用经典的对角线构图形式,主次分明,动静得宜,扣人心弦,作品感情真挚,洋溢着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的确是一幅革命内容与完美艺术相统一的革命历史佳作。同学欣赏分析作品的同时,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分析作品能力,将历史课中所学知识结合到作品分析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讲述,多给学生表现、展示的机会,通过动脑、动口充分认识到美术作品的内容形式是统一有机的两个方面,从而提高学生艺术鉴赏能力。欣赏作品过程中有同学提出这样的问题:“重大题材的艺术作品内容就有分量,而不重大题材艺术内容的意义就会很小。”显然这种看法是不准确的。如欣赏法国画家米勒的作品《喂食》,画面刻画了三个孩子坐在门槛上,他们姿态各异,生动地反映了嗷嗷待哺的神情,作品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人物之间亲切真挚的感情,使人们联想到主题与劳动之间的关系,分析中还给同学们介绍了当时的生活历史背景,以及作品怎样反映出法国几次革命运动带给人民的贫穷和落后,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意识到不能只把重大题材与内容分量及思想混为一谈。再如凡・高的《向日葵》、齐白石的《虾》、徐悲鸿的《马》、郑板桥的《竹》等虽不是历史重大题材但都具有个人的典型性,是美术家对生活真理发现的再创造,艺术具有典型性,是优秀美术作品的标志,是美术创作的艺术表现。由此可见,题材的大、小、轻、重,对作品的思想意识倾向,即主题没有决定性作用。

二、美术欣赏是审美素养得以逐步提高的必要条件

每个人的审美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不断学习,掌握一定审美知识和审美观点逐步提高的。同学们通过欣赏中外各类美术作品,开阔视野,提高审美文化素养。通过学习,同学们明确地认识到希腊的《米洛斯的维纳斯》、意大利文艺复兴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唐代周p的《簪花仕女图》等都是不同地区、不同时代女性美的典范,是人类认识和探求的结晶。美术教育产生的影响不是硬性灌输,而是美术作品包含的审美和意义价值感染了欣赏者的结果,美术欣赏符合人们感性的认识规律,同时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正如我国著名艺术教育家丰子恺先生说的那样:“人民每天瞻仰的这些完美无缺的美术品,不知不觉中精神蒙其涵养,感情受其陶冶,自然养成健全的人格。”要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必须接受美的教育和熏陶,不断积累和升华对美的体验。美术欣赏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8

论文摘要:如何进行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构筑健全人格的基础,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要求,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制定一整套系统性好习惯工程,并应用推广、持之以恒,付诸实施,是塑造大学生完美人格的重要途径。

教育是一个国家强大、民族进步的灵魂,社会发展的动力,而高等职业教育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的建设与繁荣。在当前形势下,高职高专学校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面临着一个新的课题,那就是如何进行养成教育,培养良好的习惯,这是构筑健全人格的基础,是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要求,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基础。菩得吉有句名言:“播种一个行为,你就会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就会收获一个性格;播种一个性格,你就会收获一个命运”。所谓习惯,是指经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经常反复训练而固定下来的某种行为方式,是长时期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习性,即“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在不断的教育实践探索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及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等方面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由此引发了对适应新时期教育管理的一些问题的探索和思考。

一、当前高职学生存在不良行为的现象

由于当代大学生普遍是独生子女,因而存在着许多人格缺陷。如缺乏生活阅历,无独立生活经历,心理表现不成熟,遇到困难就退让的脆弱心态。又如,大多数学生娇生惯养,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从小就是唯我独尊,常常表现为任性的性格,我行我素,不顾其他人的感受。这些大学生即使学到了很深的专业知识,因为有缺陷的人格也难于在社会上立足。所以,在大学读书期间要使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首先就要对学生进行完美人格的塑造,用养成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人意识。近些年,高职学生学习和生活都存在着麻木状态,普遍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自觉性差

具体表现有,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自信心,照抄作业,投机取巧,考试作弊;有的同学怕自己的不良行为让家长知道,在学籍处理的过程中隐瞒事实,找人替家长签字,甚至提供虚假的家庭联系方式;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及刻苦钻研精神。

2、高职学生生活能力差

学生生活自理能力不强,生活习惯不好等问题,具体表现在:宿舍卫生脏、乱、差,随地吐痰,乱扔脏物,物品摆放混乱,把宿舍当成随意打闹、说脏话的场所。

3、自我约束力不强

具体表现在:纪律涣散,上课迟到、缺课、逃课的情况时有发生;校内集体活动不积极参加,还有部分同学沉迷网络游戏,包宿上网,荒废学业。

4、生活习惯不好

具体表现在:作息时间不规范,随意性强,部分学生早晨不愿起床,就寝不愿入睡,既影响他人休息,又影响个人的身体健康;不注意个人卫生和饮食安全;某些学生吸烟酗酒,严重的影响了校园风气。

以上的种种不良习惯行为,与当代大学生应有的文明行为极其不符。习惯反映了一个人的自身修养,一旦形成,对自己的健康成长不利,对他人、集体也有极坏的负面作用,其“惯性”力量往往难以抗拒,有碍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

二、实行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俗语称:积千累万,不如有个好习惯。习惯养的好,终身受福,养的不好,则终身受累。养成教育可以培养学生文明的生活习惯,对当代大学生不仅要对其学习进行专业教育,还要对其生活习惯进行教育。这关系到大学生自立及一生能否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的问题。所以,我们要对学生进行纪律约束和思想引导的养成教育,使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文明习惯,塑造大学生应有的独立的生活能力、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团队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人格。

三、养成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措施

2005年,辽宁科技大学学生处及团委,联合制定一整套系统性好习惯工程,并逐步推广实施。通过几年来的实践证明,养成教育使学生转变的效果明显。

1、系统性好习惯工程的主要内容

晨读好习惯:把握今天,把握晨光;健身好习惯:拥有健康,拥有未来;睡眠好习惯:按时就寝,保证睡眠,严格执行作息时间,杜绝不按时熄灯现象;上课好习惯:知识改变命运,成才创造未来;自习好习惯:珍惜时光,自觉学习,建立自习管理制度,要求学生上晚自习,检查出勤情况;修身好习惯:诚实守信,文明高雅,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建立诚信考核评价体系;卫生好习惯:讲卫生,不随地吐痰,热爱生活;饮食好习惯:健康饮食从早餐开始。

2、具体实施方法

一是制定具体的管理机制。严格管理并监督指导,从学生入学开始就有严格的、系统的、具体的管理体制约束,而且要分阶段,分年级的管理。一年级教育,可以采取纪律规范,制定指导、督促、检查制度,用制度进行管理,重在养成良好的习惯。从每个人开始,从每一天开始,养成晨读好习惯,建立并组织英语“晨读角”;养成健身好习惯,早晨6:20开始跑操(跑步,打太极拳,健身操等);养成上课好习惯,提前10分钟到教室,进行天天演讲活动,开展“志在高远,,勤奋学习,全面成才”的主题教育活动;养成自习好习惯,每晚6:00--9:00上自习。树立“知识改变命运,成才创造未来”的观念,珍惜时光,自觉学习。加强卫生好习惯。饮食好习惯及睡眠好习惯的养成,注重对学生理想成才的培养,加强诚信教育,开展诚实教育活动,建立诚信考核评价体系。

二是建立全员育人制度。全体教师和管理人员都要全员育人,辅导员随班听课,掌握学生学习纪律和有关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沟通和与学生交流。建立教师与学生谈话制度,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学习问题,侧重学习方法的引导。

三是养成教育讲座。在新生入学后采取讲座的形式,从思想教育、学习生活习惯教育、行为习惯教育、成材教育、学习目标引导、学习方法介绍、专业知识介绍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使学生认识到纪律约束的目的,是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而这种习惯的养成,对自己一生都有好处。通过各种学习方法的指教,可以减少学生从中学向大学过度的时间,帮助学生确立三年大学生活的奋斗方向。

四是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设立学习目标。仅有空洞的理论说教是不够的。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动手能力差。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特点设计出适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综合能力提高的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的思想引到学习上来。

五是有明确的第二课堂活动规划,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过程的能力。大学生活与中学相比,上课时数比较少,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主学习。但现有很多大学生,不知道课余时间如何利用,该做些什么,导致大好时光白白流逝。这需要老师设计出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内容,引导学生参加活动,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活动的能力。老师要专门指导,定期举行大型活动,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应用结合起来,使学生感受到知识的价值。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9

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情感教育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教育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情感教育应运而生。情感教育融入高中美术教学中不仅为美术教学开创了一条新思路,也为美术教学提供了新的血液和动力。相对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的弊端,它的出现大大减少了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效率。

二、情感教育在美术鉴赏教学中的实际效用

(一)情感教育有利于学生掌握学科基本知识

情感教育对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是很有帮助的。通过情感教育,可以带动学生学习,使学生被情感所感染,进而鼓励他们去学习基本知识,让他们带着感情去学习,这样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被调动起来,很好地掌握基本知识。

(二)情感教育能提升学生的美术学科基本能力

美术学科基本能力有很多种,例如,审美能力、表达能力、联想想象能力、创新能力等等。我们通过将情感引入并渗透到教学中,从而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下,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动性和潜能,能培养学生的审美、表达等能力,促进学科基本能力的提升。

(三)情感教育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记得在人美版鉴赏模块教材第十课“外国古代绘画撷英”的教学中,当赏析文艺复兴时期巨匠达?芬奇名作“蒙娜丽莎”时,有学生提出这件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并不美,当时我让其说理由,“没有某某明星漂亮”等答案反映了如今很多学生的审美价值观。引领学生去感悟根深蒂固的黑暗欧洲中世纪以及注重科学探索和人文创新的文艺复兴时期两者截然不同的艺术精神、时代精神,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对作品进行剖析,让学生的内心情感在学习中得到共鸣,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三、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策略

在鉴赏模块课堂中,教师需要学生对艺术家和美术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因而会采用建立情感联系这一手段激发学生与作品、学生与艺术家之间的情感共鸣。情感效应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效益的提高。当然,这离不开精心设计的课堂。与此同时,鉴赏教学绝不仅仅是对学生鉴赏技能的培养,而是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强化内心与美术学习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学习与生活之间的联系。我们的职责是让美术鉴赏学习不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延伸到生活中,从而更深刻地强化学生对美术意义的感悟。

(一)设定与教学模块相符合的情感教学目标

在教学设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教师对于教学目标的制定,而往往在高中鉴赏模块的实际教学中,教师会由于现实中课时安排等原因侧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而忽略情感价值观目标的实现。学生的学习也往往比较被动,学习效益也更多地停留于表面。另外,教学目标的设定与实现也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综合审美的培养是否全面,甚至决定了一节课的层次和品质。

例如,在鉴赏模块第4课“走进意象艺术”时,很多作品中的内容形象都与生活现实有差别,与具象艺术作品相比较,学生较难理解该意象艺术作品的含义与意象艺术的艺术内涵。侧重知识技能目标的实现,很可能出现学生学习被动、知识掌握生涩的情况,如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来感受作品,先对作品和艺术家“走心”,再对艺术技巧剖析,就顺理成章地促成了从情感共鸣到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意象艺术突破时空限制,表达内心真实和个人情感的艺术内涵推翻了学生持有的“画得像的,就是画得好的”的错误审美价值观念,对学生树立正确审美观、价值观产生相应的积极意义。

(二)创设与模块教学和教学内容相符合的情感教学情境

不仅是美术课堂,任何科目的教师都非常重视恰当的教学情境设计。例如,在教学实际中,某次带领学生学习意象艺术类型作品中毕加索的名作“格尔尼卡”时,我抛出了问题让学生分组分析讨论:这幅作品表达的内容是什么?表达了艺术家怎样的思想情感?该班很多学生在结合书本和以往获得的知识的基础上,能大体揣摩出这幅作品表达的战争主题,但由于我们的学生学情的地域性和时代性,他们无法很好地理解作品所表现的那场纳粹德国对西班牙小镇格尔尼卡带来破坏性、毁灭性,所以在学生分析讨论中我觉得这样教学,学生的学习似乎生硬了些,被动了一些,内在感受也相对不到位。之后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观看一段我精心剪辑过的这场战争的黑白纪录片片段,学生在一片震惊加唏嘘不已之下对战争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受,学生由此理解了画家在这幅立体作品中对这些形象带有鲜明特征和象征意味的处理手法,进而对作品所表达的纳粹德国行径之暴虐、西班牙民族之不屈的精神主旨有了“一切尽在不言中”的情感领会,情感带动他们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恰当运用教学素材设计情感教学活动

鉴赏模块中,很多作品的主题都有其深刻的情感内涵和情感表达。例如,关心国家兴亡的爱国画家徐悲鸿的《马》系列作品,每一幅“马”的状态都与国家和民族当时的状态息息相关。在学生赏析作品中基本语言元素和语言手段运用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画家的落款入手,结合艺术形象去分析、体验作品所要传达的情感和内在精神。南宋四家之首李唐的《采薇图》,不仅能让学生感受到伯夷、叔齐的爱国与忠贞,更让我们钦佩于李唐高超技艺与借古讽今手法的统一。这样的教学素材还有很多,恰当运用教学素材设计情感教学活动,更能将学习本身进行由表及里、由课堂到生活的升华。

(四)给予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评价

美学教育的重要性篇10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副理事长、教育学分会美育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再次对学校美育工作提出了改革要求与希望。美育必须实现观念转变与策略选择,方能有效实现《决定》提出的要求。

一、从“艺术教育”向“美育”回归

长期以来,美育一直是学校教育中最为薄弱的环节,地位也最低。美育实践的现状也确实并不令人振奋:不是仍限于艺术教育领域,就是通过不停地把“美”挂在嘴边、不断地将“美”亮出来:“美不美啊”“是不是很美”,通过这种虚假的教育交往,不断地向学生宣示:我们是在进行美育!

美育的如许现状可以从内部与外部寻求解答。外部原因涉及社会文化观念、政策等,内部原因则主要有两个:其一是美育理论体系自身的不成熟、不完善、不科学,自然导致了美育观念的偏差,如总是从美育对智育、德育等的作用与意义去寻求合理性,这导致了美育地位的依赖性而非独立性、工具性和本体性。其二是美育实践中的偏差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偏差就是美育艺术教育化,当然,艺术教育本身也存在一些问题。

艺术教育成为美育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是由一系列相关政策予以促成的。如《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和《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01-2010)》分别提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学校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和内容”,这些规定的直接后果是导致美育观念与美育实施的单一化,似乎“没有学校艺术教育这个主渠道,美育的实施就无所依托”[1],所以有研究者指出,作为指导性政策,这些美育法规“封闭了美育的其他途径和内容,导致美育的开放性和包容性不足”“对非艺术的美育活动关注不够”[2]。值得一提的是,在新的文件中出现了一个良好的转机,即从“主要”转变为“重要”,正如2002年7月25日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总则第三条所表述的:“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艺术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艺术教育小众化。艺术教育一般可分成培养表演者的艺术教育、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培养研究者的艺术教育以及培养教育者的艺术教育等四种类型。[3]而在艺术教育实践中,培养需要天赋的表演者的艺术教育远比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更受重视,而培养鉴赏者的艺术教育恰是艺术教育的中流砥柱。

其二,艺术教育技能化。艺术教育大多走的是一条“技之极者近乎道”的道路,强化各种技能训练,这条道路枯燥无味,需要极强毅力,且会在艺术创造性等方面受严重阻碍。

其三,艺术教育知识化。学生习得的主要是关于某作品的知识或信息,这些学生可能基于知识学习能对某作品品头论足,头头是道,但却不能感受蕴涵于作品之中的美。

其四,艺术教育功利化。主要表现在培养过程中的竞赛化,以各种证书、奖杯追名逐利和在各级升学招生中,艺术类考试成了许多文化成绩较差的考生们剑走偏锋的切入点,而教师也大都以技能化与机械化方式去培养他们。

尽管如此,不管是从教育现实还是美育理论分析来看,艺术教育将依然是美育的重要构成部分,但可能需要从美育的角度审视与关照艺术教育,充分彰显艺术教育的美育气质。

二、从“美育”向“审美教育”回归

美育走出困境的关键在于必须完成一个最重要的观念转换:即从“美”回归到“审美”,从一种静态的、孤立的对“美”的描述,回归到对作为一种“活动”的“审美”的理解。美是一种关系,而不仅仅是某种属性,因而,应从“审美”这一“活动”的立场上去联结同样作为“活动”的教育。通过对审美活动内在理路的分析,将“审美”精神渗透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可以获得一种对美育的新理解:美育即渗透着审美精神的教育。

第一,审美教育是渗透着感性精神的教育。美学无疑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美学”(aesthetics)一词在鲍姆嘉通那里是指“感性之学”,其立足点在于捍卫人类感性生活的价值,正是在这一意义上,美育首先是一种感性教育,着眼于人的感性能力开掘,维持人类感性世界和感官经验的活力:“由于美具有感性之物质,审美始于感知。”[4]审美教育就是要使人养成“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感”的耳朵,并通过对各种感官能力的开掘,使人能“以全部的感觉在对象中肯定自己”,要使“人的感官成为人性的,并且能创造出能适应人类存在和自然界存在的全部财富的人性的感官”[5]。审美教育着眼于人的感性发展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感性开掘,即发掘人的内在感官,通过自身的感官,通过审美知觉去确认生命的存在;二是拯救人的感性沉沦,即避免陷入本能主义的泥潭,从媚俗中升华。

第二,审美教育是渗透着体验与想象精神的教育。审美是意义的瞬间生成,没有真实的体验与想象就不会有意义生成。审美过程是一种在场的体验,是主体在面对文本时的感触与激动:“我在世界上,世界在我身上。”[6]审美意味着从那种通过分析而结构地把握世界的方式,转向通过体验而整体地把握世界的方式。审美教育所注重的经验是“我”的经验与意义感。但目前的审美教育中存在的却是另外一种经验—他人的经验:美育是去欣赏别人告诉你的是“美”的事物,是一种认知的积累。当学生在面对审美对象时,不是在感受,而是在分析(分析作品的作者、结构、要素等);不是在判断,而是在接受(接受权威的评论、批评、诠释等);不是在想象,而是在回忆(回忆关于作品的知识,包括作者、创作背景等知识)。因此,审美教育必须注重基于体验与想象之上的意义出场,并通过体验积淀而获得真正的“我”的人生。

第三,审美教育是渗透着对话精神的教育。审美教育过程中对话的实现,要求具有一种“面向实事本身”的现象学态度。美是一种潜在关系,正是审美活动使美得以出场。面向审美对象本身,面向教育内容,通过体验与想象激发催生意义,从而能真切地说出“蒙娜丽莎美在哪儿”。同时还要树立文本化课程观,实现从“蓝本”到“文本”的转变,以审美对象或文本的开放性、创造性和生成性给对话创造更多的机会,以印证审美体验的多样性、差异性与可能性。要将每一个学生都看成是构建与积淀生命意义的、开放的、生成的主体,一个与世界、与教师对话的主体。从而教师要成为一位真诚的对话者,一个“引导者”,引导对话的完全、充分地展开,以实现意义的充盈。

第四,审美教育是渗透着创新性表达精神的教育。渗透着创新性表达精神的教育要通过感性与感受、体验与想象来引发学生表达的冲动,此种表达,表达的是“自我”,是真诚。因此,审美教育一方面要给学生以表达的机会,并充分尊重学生的表达,不能随意抹杀或否定这种“自我”,另一方面,审美教育要使学生获得表达自我的能力,所以审美教育认同集理解与表达于一体的技能技巧的价值。此时,审美教育把教育过程变成一个自我造就、个体生成的生命历程。另外,审美活动本身即意味着创造,它以一种视界融合的方式实现生成,因而审美教育应把学生的学习过程转化为创造或创作过程。

第五,审美教育是渗透着和谐精神的教育。“美”是什么?“美在和谐”,美感就是和谐感。自由与秩序的和谐才会让人产生美感,这是进行审美教育要树立的前提观念。审美教育以渗透着和谐精神作为前提与归宿,渗透、弥漫于教育全过程之中。和谐的教育也意味着教育中各种关系的和谐,包括教育中的人与人、人与文本的关系,也包括人与自身的关系,教育的主要目标就在于引导受教育者养成和谐的健康人格(自我与世界的和谐),这是人生奋斗最重要的成果。这种人格和谐,首先要造就“自我”(真我),而“自我”正是通往个性培育的大道。

三、走向渗透着审美精神的美育教学

在“美育是一种渗透着审美精神的教育”这一意义上,我们便可以更好地理解“美育是教育的一种境界”这一命题。若缺少审美精神的渗透与指导,即使是在进行着艺术教育,也未必是在进行着审美教育,而只要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着审美精神,甚至整个教学过程中没着一个“美”字,亦是在进行着真正的审美教育。为实现真正的审美教育,就必须走向渗透着审美精神的美育教学。

首先,美育教学要以养成“超名言域”的智慧为目的。美育教学不仅关注理智取向下的“转识成智”,也重视培养一种不同于逻辑分析的认知世界的方式,它更强调的是直觉式的、整体式地把握对象。审美直觉是一种“奇遇”[7],它意味着从对象思维到关系思维的转换,这种转换要求以一种关系的眼光去考察我们所面对的一切对象,并与之发生尽可能丰富、生动的关系,考察境遇中的所有的可能性。美育教学所倡导的言说是一种“诗意地说”而不是“思辨地说”,是一种“负的方法”的运用,通过这种方法与言说方式,我们从“名言之域”进入到了“超名言之域”。

其次,美育教学过程要审美化。渗透着审美精神的教学是实现1999年6月13日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有关“尽快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的基本途径,它要求于学科教学之中实施渗透着审美精神的教学。此时的学科美育就不仅是要求充分挖掘各学科与教材中所蕴涵的审美因素与素材,而是将审美活动的本质—审美精神弥漫、渗透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渗透着审美精神的教学,实乃是将教学过程审美化,将教学过程演化为一种特殊的审美过程,并构建教学过程的审美模式。

再次,美育教学要注重师生的生命体验。美育教学进行的是一种从审美体验积淀为生命体验的历程。审美所凝聚的精神、美育教学所秉承的态度都是尊重生命的,如对话、体验、和谐与创造都体现了这一点。审美活动是使生命呈现出来的中介,“晦暗不明的生命正是通过审美活动而进入到了自身的透明性。”同时,生命体验的教育也是一种欣赏生命、享受生命本身的教育。美育教学引导学生过一种审美人生、审美化生活。

最后,美育教学要重建“教育统一体”。美育不能依附于德育、智育,同样美育教学也并不期望籍“美”在“真善美”中的特殊地位去推演出美育教学可以统率德育、智育与体育教学。但美育教学确实能消解各育之间的界线、促成各育的内在有机联合,从而创生出“跨越边界的教育教学”。美育教学正是应以其“超乎功利性,直抵教育之根本”的姿态去实现教育统一体重建。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体育卫生艺术教育司、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学校艺术教育60年(1949-2009)[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3.

[2]周军伟.美育政策的完善与美育的发展[J].美育学刊,2011(6):12-17.

[3]托马斯·罗门.走向科学的美学[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5:189-190.

[4]]w.Slegmuper.mainCurrentsinContemporaryGerman,British,andamericanphilosophy[m].Boston:DreidelpublishingCompany,1969:2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