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治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05:56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1

关键词: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法治教育;法治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124(2017)02-0018-06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此即确证法治教育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核心价值地位。法治教育的开展与落实,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所在。“法律意识需要从小启蒙,法律素质需要系统培养。”[1]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迅速成长的关键时期,此阶段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法治理念的塑造与践行起着重要的奠基与指向作用。作为法治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载体,小学社会科课程扮演着关键角色。而透彻理解指引课程发展的课程标准,则是有效落实法治教育的核心立足点。然而,我国新颁布的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内容是什么?途径是什么?等等,这些对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关于法治教育表述的系统性、整体性认知在学界则鲜有研究。缺乏对这些问题的了解与认知,将会制约法治教育的实践进程,进而延缓中国法治梦的价值实现。有鉴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探析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及途径,进而根据新的政策文本及法治教育实践现状提出改进策略。

一、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

法治教育是指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民主、公平、正义、规则、秩序、权利和义务的教育。自1985年国家全面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以来,法治课程日益成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经过多年的实验与发展,我国中小学生的法治意识得到明显提升,法治素养得到显著改善。然而,教育部、司法部等部门联合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从总体上看,青少年法制教育仍然存在定位不够明确、思想认识不够到位、教育内容不够系统、保障条件不够有力等问题,直接影响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效果。”如何克服这一“顽疾”,成为教育理论与实践界的重大课题。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了社会科课程的发展,此为法治教育效果不彰“顽疾”的善治指明了未来路向。

所谓社会科指称的是为了提升公民能力而设置的社会、人文科学的综合性课程形态。其首要目标在于帮助年轻一代提高能力,以使它们作为多元文化、民主社会的公民,能够在这个相互依存的世界中,为公众利益作出明智的、理性的决定[2]。质言之,社会科的本质目的在于促进学生掌握公民知识,提升公民能力,形成恰切的公民态度。作为一门综合性课程,社会科整合了不同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学科的内容以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机会,法律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组成自然也包含在内。鉴于此,法治教育进程中的“顽疾”善治,需将法治教育内容充分落实于社会科课程之中。在我国,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主要有两个:《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3](以下简称“品生课标”)和《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4](以下简称“品社课标”)。“品生课标”针对小学低年级设置,“品社课标”针对小学中高年级设置。

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目标旨在促进学生法治意识的形成、法治知识的积累和法治能力的建构,为学生成为知法、遵法、守法、用法的公民打下坚实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1.形成适当的法治意识

所谓法治意识是指社会公民在学习法治知识、参与法治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理解、认同、捍卫法治的价值信念[5]。法治意识的生成是沟通法律制度与公民行为的中介桥梁。“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该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内心里。”[6]人们只有将法律内化于心,生成法治意识,才能够从本质上体认法律的功能与价值,践行法律的规则与制度。在“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对于课程目标的表述之中发现,培养学生生成恰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始终被放在了首要位置。具体到法治教育领域,树立学生法治理念、培养学生法治意识,是法治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例如:“品生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怀,“保护环境,爱惜资源”的意识;“品社课标”规定,要引导学生“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崇尚公平与公正”、“热爱家乡,珍视祖国的历史与文化,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等。学生法治意识的塑造与生成,是中国社会主义法治梦价值实现的理念根基,中国法治大厦建构蓝图的实现,依赖于青少年一代法治素养的系统培养。

2.获得系统的法治知识

基础知识的习得,是人们认识社会形态、形成价值理念、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基础。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深化推进过程之中,对基础知识的重视程度相较改革之初有明显回归,此从“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知识、能力与意识三者所占比例可以窥见。具体而言,“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初步了解生活中的社会常识”、“初步了解有关国家的知识”;“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规范和文明礼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懂得规则、法律对于保障每个人的权利和维护社会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法治基础知识的习得与法治知识体系的形成,是学生形塑法治意识、开展法治实践的基本立足点,同时也是w生成为未来公民的基础。

3.培养法治实践的能力

学生法治知识的习得与法治意识的形塑,其根本在于培养学生智慧践行法治实践的能力。作为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核心要件,法治实践“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实践中日渐居于核心地位,其对公民意识的教育作用也日益彰显”[7]。因此,培养学生智慧践行法治实践的能力,是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重要价值目标所在。具体观之,“品生课标”指出,学生要“养成基本的文明行为习惯”,并从宏观层面指出学生应生成基本的探究与合作能力;“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能够“学习从不同的角度观察社会事物和现象,对生活中遇到的道德问题作出正确的判断”、“力所能及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等。法治实践的智慧践行,是提升学生法治素养的核心路径,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强国的根本落脚点。

二、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内容

教育目标与教育内容相辅相成、和合共生。教育目标是确立教育内容的核心价值指引,教育内容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然行为效力。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是由“法律规范”、“法治思维”和“法治权利与义务”有机组成的“三位一体”法治教育内容体系,其为学生法律意识形成、法治实践践行以及法治知识习得提供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向度:

1.法律规范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律规范内容,是法治教育有效实施的前提基础。所谓法律规范,指的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旨在调整与约束人们行为的价值规范。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律规范,其主要作用在于引导和约束学生的行为规范,它是学生形成适当法治理念、智慧践行法治实践的基础,同时也是实现学生法治知识转化为法治实践的中介桥梁。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法律规范”知识所占的比例均较多。“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懂礼貌,守秩序,爱护公物,行为文明”等。“品社课标”对于学生应习得的法律规范做出更加详细的规定,如“知道吸毒是违法行为,远离”“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注意公共安全”“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网络道德、法律规范,做到文明上w”“知道我国颁布的与少年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2.法治思维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治思维内容,是法治教育有效实施的核心要件。所谓法治思维,指的是人类符合法治的精神、原则、理念、逻辑和要求的思维习惯和程式[8]。“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9],而人们对良法的遵循与执行,则建基于人们法治思维的塑造与建构。在中国法治建设进程之中,法治思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法治思维不仅是构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要来源,更是公民追求高级规则理性、展示自身真实本性的理念起点。鉴于此,在小学阶段,就应当重视学生法治思维的培养,以为学生提升法治素养、融入法治社会奠定理念基础。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对法治思维的培养多有呈现。“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能够初步分辨是非,做了错事勇于承认和改正,诚实不说谎”等。“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通过学校和班级等集体活动,体会民主、平等在学校生活中的现实意义”“学习运用法律保护自己,形成初步的民主与法制意识”等。

3.法治权利与义务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的法治权利与义务内容,是法治教育有效实施的重点所在。诚如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联合颁发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青少年法治教育应“以权利义务教育为本位……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利就有责任的观念”[10]。权利与义务是一种复杂的、有价值的客观现象。对这一范畴的清晰认识与把握,对于形塑恰切世界观与价值观,理性分析与正确判断权利义务价值,发挥权利义务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具有重要指向作用[11]。因此,小学阶段的学生就应学习法治权利与义务的知识,培养法治权利与义务的意识。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对法治权利与义务具有明显规定。具体观之,“品生课标”指出,学生应“认真完成自己承担的任务”“爱护动植物,节约资源,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等。“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了解在公共生活中存在不同的社会群体,各种群体享有同等的公民权利,应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歧视,不抱有偏见”“知道自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初步了解自己拥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

三、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途径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目标如何实现?法治教育内容如何落实到具体课程之中?这是法治教育有效推进的关键点所在,而这些问题的有效解答依赖于建构恰切的课程实施途径。通过对“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的文本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1.教学关注经验,强调自主建构

在法治教育过程之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核心途径并不仅依靠教师的课堂讲授,其主要是通过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经验自主建构。在小学低年级阶段以活动作为教与学的基本形式,教师在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从学生的实际生活中捕捉可以深入的教学生长点,通过开展合童心、有童趣的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实现教学目标。诚如“品生课标”指出的“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与环境互动、与同伴合作”。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教师创设多样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教师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从相关学科、班队活动、社区活动中汲取素材、创设情境,注重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获得丰富的经验性知识和对社会的亲身体验。诚如“品社课标”指出的“教师通过创设任务情境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在经验和体验的不断深化中,明晰责任义务、习得法治规范、形成法治思维。

2.评价关注过程,强调灵活开放

通过文本分析发现,法治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方法、学习结果。如“品社课标”指出,学生应“主动参与、完成学习任务的态度”“运用探究、调查、搜集整理资料等学习方法的能力”以及“学习质量与进步程度”等。法治教育评价的途径不仅着眼于学生的学习结果,且更注重对学习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具体来说,社会科课程标准强调评价过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表现为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突出评价重点。如“品生课标”指出,评价“课程‘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四个方面的目标维度……要根据主题的性质和特点突出重点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在评价方法的选择上具有多样性。评价方法以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为辅,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采用“观察、访谈、问卷、成长资料袋评价、作品分析等评价方法”,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倡导多主体、开放性的评价方法,主要有“观察记录、描述性评语、达成水平评价、作品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教师根据评价需求,灵活选用评价方法。

3.教材编写关注生活实际,强调综合性

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的选择与编写要以学生生活为轴心,立足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需求、生活经验和实际需要,选择与其生活情境密切相关的,学习者能感受到、体验到且乐于学习的内容。例如“品社课标”指出:“教材必须关注儿童现实的生活,选择贴近儿童生活的有意义的内容。”只有在选材时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出发,把学习者身边的事作为内容主体,才能有利于他们更好地结合自身经验建构知识、获取能力、内化情感。此外,小学社会科课程法治教育内容选择与编写应具有综合性。法治内容的编写不仅以知识点的逻辑结构为基础,且要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选取学生社会生活的主要方面展开,注重知识要素的综合性。例如在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中,对交通法规、公共秩序的学习融入到“我们的社区”板块中,对权利与义务、基本法律法规的学习融入“我们的国家”板块。同时,法治教育内容还分散贯穿于社会科课程的其他热葜中。例如在“品社课标”“我们的国家”板块中,学习我国地理特征时贯穿领土及领土的概念,学习生态环境、自然灾害等内容时,贯穿与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教学。

4.资源开发整合校内校外,强调多样化

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注重校内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充分利用,具体包括充分挖掘图书资源、有效利用音响资料、积极开发校园网络资源等。其次,因地制宜利用社区环境资源,全面认识学校周围环境的价值,发现具有法治教育意义的社会公共设施和场所,如法院、法治宣传栏、法治教育基地、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等。再次,学校社区及家长队伍中与法有关的从业人员,例如法官、律师、警察、军人等,也是值得借助的重要法治教育资源。然后,合理挖掘和利用多种隐性资源。可以结合少先队活动、主题班会、升旗仪式开展法治教育,例如利用全国法制宣传日的契机向学生普及我国颁布的与少年儿童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升旗仪式上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最后,还可从社会生活中的事件、社会热点问题中挖掘法治教育资源,例如从选举活动中衍生出对民主与法治的关注。总之,社会科课程法治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强调多样化,整合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兼顾显性资源和隐性资源。

四、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改进

深刻把握现行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特点与不足,切实体悟《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精神内涵,是有效改进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应为之径。

1.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特点

通过对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进一步解读发现,课程目标的融合性、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和课程实施途径的实践性是其本质特点。首先,课程目标的融合性。分析发现,我国小学阶段现行的社会科课程标准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理念起点,突破原有的分科式学科体系,融合了法律道德、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多学科知识,呈现出目标综合化的趋向。具体到法治教育,其目标的设置并非停滞在法律知识与规则的识记层面,而是更多地以道德教育为基础,将法律的规范作用与道德的教化作用相结合,促进学生树立社会道德意识和法治观念,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的教化效果。其次,课程内容的生活性。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的最大特点就是围绕学生的现实生活展开,内容的选择和编写遵循学习者生活的逻辑与规律。具体表现为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主要源泉,选择学生熟悉的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等作为法治教学素材。在教学活动中,从发生在学生周围的亲历事件入手,向学习者提供或模拟真实的生活素材或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最后,课程实施途径的实践性。从教与学的方法上看,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以儿童主体性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教师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将教材内容转化为贴近学生实际的主题活动、游戏、讨论交流、动手实践、调查研究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动手动脑、主动探究,形成自己独特的认识,逐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法治素养。

2.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不足

现行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不足表现在三个层面:课程目标模糊不清,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和课程实施途径针对性不强。第一,课程目标模糊不清。通过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目标缺乏系统性描述,呈现出泛化的发展趋向。具体观之,“品生课标”和“品社课标”仅笼统表述通过法治教育应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法治能力,而对于具体培养学生何种法治能力并未做系统性的呈现。诚如“品社课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应“初步形成规则意识和民主、法治观念”。此一模糊、宽泛的表述,使教师难以把握课程重点,进而造成教学障碍。第二,课程内容缺乏系统性。通过分析发现,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内容多使用理解、了解、知道等宽泛、笼统的表述方式进行内容界定,法治教育课程内容总体上呈现出重广度而轻深度的发展态势。与此同时,在法治教育课程内容之中,缺乏系统性的教学主题设置,且学段梯度区分不明显,此与《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所规定的“在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中统筹安排、层次递进”相去甚远。第三,课程实施途径针对性不强。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提到了小组学习、交流、辩论等课程实施途径,但这些实施途径适用于社会科课程所有板块的教学内容,并没有考虑到法治教育的情境性、实践性特征;课程标准中的法治教育教学建议,单提到“开展模拟法庭活动”一条,无法给教师教学实践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和建议。

3.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课程标准的系统完善是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保障。有鉴于此,为实现法治教育的切实推进,培养学生良好的法治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本文从以下三个向度提出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中法治教育的优化策略:

(1)均衡协调目标,保障课程目标清晰性

“普及法治知识,养成守法意识;规范行为习惯,培育法治观念;践行法治理念,树立法治信仰”是新颁布的《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的总体性目标所在。法治教育目标的价值实现,依赖于法治目标的协调均衡性发展。“重视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正确认识、合理均衡三维目标间的关系,是我国社会科课程目标修订工作的重要课题。”[12]在具体法治教育过程中,只有在充分了解、掌握个人成长发展和参与社会生活必需的法律常识基础上,才能更好地明晰行为规则、分辨是非,形成对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价值认同和制度认同。与此同时,小学社会科课程标准应充分考虑法治教育大纲中关于小学阶段法治教育目标,综合自身的课程特点、性质,提出紧密契合青少年成长规律和教育规律的清晰性、科学性的课程目标,以指导资源开发、教材编制、课程实施、课程教学评价等工作的开展。

(2)丰富资源渠道,加强课程内容系统性

小学社会科课程中法治教育内容的优化,首先,应提升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课程应充分利用内容丰富、题材新颖、鲜活生动的网络优秀法治教育资源,增强法治教育新引力。同时,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的需要,开发学校所在区域的社会资源和家长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律师等行业内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法治教育的实践技能指导,共同开展学校的日常法治教育工作。其次,提升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法治教育的展开应重视层次性。法治教育内容的设置,应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为学生提供适合身心发展的课程知识。具体来说,小学低段侧重法治规则的学习,小学高段侧重基本法律、权利义务的认知。最后,法治教育课程内容的设置要有系统性。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学习对象的意义,并将其纳入到原有认知结构当中,形成新的认知结构和有序的知识网络的过程[13]。其强调学习者新旧知识的联系与统整,此即要求知识要呈现出系统性的特征。因此,应提升法治教育内容的系统性和联系性,为学生系统性法治知识的习得与内化奠定基础。

(3)整合多方力量,实现课程实施途径多样性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指出,应“协调、组织政府各有关部门,构建政府、学校、社会、家庭共同参与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新格局”。鉴于此,法治教育的有效推进,应整合多方力量,实现课程实施途径多样化。首先,挖掘潜在法治教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法治主题活动。学校以各种宣传日、少先队入队仪式、升国旗仪式等为契机,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全过程、全要素地开展法治教育主题活动,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其次,拓展社会资源,给学生创造法治实践机会。学校联合社区、单位、家庭,组织学生进行社区法治服务活动,鼓励学生走进社区、下街道普及法律知识、宣传法治精神,并在相关部门组织的协作下建立综合性法治实践基地,安排律师、法官、警察等相关法治人员给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最后,灵活选择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教师根据学生认知特点,综合采用故事教学、法庭模拟、角色扮演、案例研习、法律讲座等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望,引发思考与共鸣,提升学生的主体参与性,从而提升法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全国普法办.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Z].2013-06-13.

[2]美国国家社会科学会.美国国家社会科课程标准:卓越的期望[m].高峡,杨莉娟,宋时春,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范大学出版社,2012.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5]夏丹波.公民法治意识之生成[D].北京:中共中央党校,2015:25.

[6]卢梭.社会契约论[m].何兆武,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70.

[7]李升元.法治实践的公民意识教育价值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2:21.

[8]韩春晖.论法治思维[J].行政法学研究,2013(3):9-14.

[9]亚里士多德.政治学[m].吴寿彭,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202.

[10]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Z].2016-06-28.

[11]贺电,孙洪波.法治:权利义务平衡之治[J].广东社会科学,2014(6):238-234.

[12]何平,沈晓敏.社会科课程目标的结构、内容和表述方式探析――基于中美社会课程标准的比较[J].全球教育展望,2008(9):76-80.

[13]曾小平,刘效丽.美国《共同核心数学课程标准》的背景、内容、特色与启示[J].课程・教材・教法,2011(7):95-100.

theLaw-relatededucationinprimarySchoolintheperspective

ofSocialStudiesCurriculumStandard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2

关键词:小学; 道德与法治 ;法治教育专册; 案例教学

统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为法治教育专册,教材中相关法律知识和行为要求距离学生实际生活比较远,课堂教学中教师常常就法律说法律,就要求说要求,课堂枯燥而低效。案例教学通过选择具有法律意义的典型生活事件进行深入解析,构建还原社会生活的教学情境,让抽象的法律知识接地气[1]。教学中引导学生针对案例质疑、判断、分析、反思,自主建构相关主题的法律知识体系[2],并内化于心,生成对某一问题的观点和结论,涵养生活智慧,形成法治意识,促进行为自律,培养学生的实践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

一、儿童立场,涵案例以法治意蕴

小学法治教育案例的选择要力求突出儿童立场,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突出正面引领,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法治教育案例要立足儿童主体性、生活真实性、社会典型性、教学针对性,并力求语言简洁、叙述完整、条理清晰、指向明确。例如在第四单元第9课《知法守法依法维权》第一课时教学中,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关于维权领域的认知情况,选择具有典型性和指导性的事例1和事例2进行了补充,并将其作为课堂教学中重点讨论的议题。案例1:张彤的爸爸被施工队拖欠工资,吕慧娴建议张彤爸爸依据《劳动法》申请劳动仲裁。对于这个案例,补充了去哪里申请劳动仲裁,以及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注意有效时间等关键要素。因为通过课前调查发现,很多人遇到类似纠纷都不知道去哪里维权,一拖再拖,一等再等,最后错过了劳动仲裁的有效期。这样的补充,有助于学生了解“劳动仲裁”这一维权方式的关键问题和核心要素。事例2:王晓蒙和妈妈在小区散步时被一条没有拴狗链的狗咬伤,吕慧娴建议他和家长依据《侵权责任法》向狗的主人索赔。这一案例牵涉到维权当中的“私力救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私了”,但是这种维权的前提是双方能达成一致意见。但是现实生活中很难有这种理性的态度和理想的方式,因此在教材所提供案例的基础上,根据实际生活呈现了新闻事件作为案例进行分析,被宠物狗咬伤后,协商不成,物业、派出所出面调解,达成协议。律师解说,如果调解不成功,可以进行诉讼。这样的案例选择,将维权的协商及调解、诉讼等方式进行生活化的呈现,帮助学生做到“一案多得”。教学中对课文中的两个案例进行补充和完善是基于儿童的认知基础和现实困惑,只有选择恰当、针对性强、完整的案例,才能突破教学的重难点,为后面的教学展开奠定基础。

二、厘清脉络,定案例之使用时机

案例教学中案例的使用是要明确案例教学的宗旨,用生活事例来诠释法律条文,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理解,形成观点。案例教学是基于每一课的整体知识体系的结构,在分析理解教材的基础上,厘清教材板块与脉络、知识点与话题,精准定位案例教学的使用时机。例如在第四单元第8课《我们受特殊保护》第一课时教学中,“一些重要的年龄节点”是本课教学中的难点,关于法律规定的重要的年龄节点,学生知之甚少,特别对于“8岁是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分界”这一法律规定更加难以理解。教学中,教师采用小组自主讨论“知识窗”中不同年龄在法律上的意义,通过互相讨论,自主探究,释疑解难,然后请小组代表汇报重点讨论哪个年龄,不理解的是什么。在此基础上,用视频形式出示新闻案例——一年级小学生给游戏充值数千元,家长是否能追回?通过观看案例前半部分的叙述,引发学生思考,并结合不同年龄的法律意义进行分析,未满八周岁的儿童无民事行为能力,他的充值行为法律上不予以认可。最后做出判断,家长是可以跟游戏开发公司索回这笔费用的。通过开展这一生活案例的讨论,将学生对与之相关的年龄节点的法律意义建构起来,理解不同的年龄节点享有相应的权利,也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3

【关键词】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案例

政治是高中学科中一个重要的学科,政治课程的教学不仅仅要重视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该注重学生政治学科专业素养的培养。通过对学生政治核心素养的培养真正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更加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

1.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内容

1.1培育高中学生的政治认同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对高中生进行社会主义教育是高中政治课程的重要任务,这就要求在高中政治课堂必须要对高中学生进行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通过对国家意识形态的教育来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国家的意识形态需要每个公民都去承认尊重并且信仰他。在现今,我国的政治认同的主要表现是要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思想等。

1.2培育高中学生的理性精神

理性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品质,这种精神品质可以引导人对美好的生活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让人对自己的价值和意义有一定的认识,追求更高的精神世界,对外界的事物不跟风,不盲从。所以理性品质是高中政治课程中所必须要培养的一种核心素质,通过理性品质的培养使学生充分认识并且发挥自己的价值。

1.3培育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

高中政治学科是一门涵盖范围非常广的学科,其中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政治生活等知识,所以对学生的公共参与素养的培育就显的分外重要。人是无法脱离社会而单独存在的,所以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就是要注重学生公共参与的素养,传播公共素养知识,通过对学生公共素养的培养为学生以后走向社会打基础。

1.4培育高中学生的法制意识

高中政治学科的教育是学生接触法律的开始,对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不仅关系着学生自己的法律素养,也关系着国家的法制建设。学生是国家的希望,通过学生法制意识的培养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减少学生误入歧途违法犯罪的现象的发生,同时教会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所以这是高中政治教育中必须要培养的一种核心素质。

2.案例的选择和探索运用

前面具体讲述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所需培养的四种素养,所以在政治教学的案例选择和应用上要和这四种素养的培育一一对应。

2.1案例选择和应用与政治认同的培养相对应

可以选取城管殴打卖菜小贩的案例进行政治教学的展开,在城管殴打小贩的时候路人参与进来指责城管野蛮执法。设计问题可以是路人指责城管是在行使什么权利,在政治专业知识中需要学生知道路人是在行使民主监督权,知识掌握后接下来老师就应该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开始培育,路人的行为值得我们鼓励,让学生学会传递正能量做一个有政治认同有立场敢于同恶势力作斗争的人。当然老师要注意在案例的选取上要注意多选一些正能量的案例,增强学生在课堂上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注重学生爱国主义意识的培养,做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2.2案例的选择上与理性精神的培养相对应

案例可以继续,卖菜小贩的老婆张某闻讯赶来情绪波动,气势汹汹的说要去告城管。可以设计问题,张某的想法是否正确。在政治课程知识的掌握上需要学生知道公民享有批评申诉权。案例可以继续,这时卖菜小贩赵某便去安抚老婆说不是什么特大的事情,我们忍忍就过去了,没必要去告城管。这时可以让学生进行谈论,赵某的想法是否正确,态度是否可取,公民遇到不公平的对待时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通过谈论的过程让学生增加对民主监督权的认识,同时老师要引导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培养理性精神,让学生做一个有思想有理性的合法公民。

2.3案例的选择要同公共参与的培养相对应

案例继续,卖菜小贩回家后将这件事情告诉了邻居,于是村民开始替他们打抱不平,可以设计的问题是,如果学生是卖菜小贩的邻居,会采取什么办法帮助他们。学生可以有打电话投诉找报社等多种途径,然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做法的合理性。政治知识层面让学生了解民主监督的途径,在核心素质培养上就是要学生通过帮助村民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培养学生的公共参与意识。

2.4案例的选择同法律意识的培养相对应

案例继续,村民听到卖菜小贩的讲述后于是建议组织去殴打城管人员。问题可以设计为你是村民会同意这种做法么,这种做法哪里不对还有什么做法是不可取的,使学生了解如何正确的使用民主监督权,深层次的培养就是要锻炼学生的法律意识,不能以暴制暴,要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政治的教学上,不仅要注重学生政治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通过选择合适的案例采取合理的问题设计来培养学生的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使高中学生真正提高政治素养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罗亚萍.新课改背景下核心素养习得探究[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5年21期.

[2]戴慧,唐凤林.论思想品德学科的核心素养[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6年02期.

[3]史宁中.推进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改革[J].中小学管理,2016年02期.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4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扣我市“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任务,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相结合、与社会主义公民意识教育相结合、与法制实践相结合,广泛、深入、扎实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推进我市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师生法律素质,提高教育的法治化管理水平,构建和谐的育人环境,促进枝江教育事业的快速大发展。

(二)工作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全市“十二五”经济发展规划目标和全市教育中心工作,安排和落实法制宣传教育各项任务,服务经济建设,服务改革开放,服务构建和谐枝江。

2、坚持以人为本,服务师生。从广大师生的实际法律需要出发,采取师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普及法律知识。根据普法对象的不同特点,积极开展法律教育培训,将法制教育与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机结合。

3、坚持学用结合,注重实效。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用法制宣传教育引导法治实践,在法治实践中加强法制宣传,采取切实可行的办法,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研究探索在教育领域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律和措施,创新工作理念、完善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丰富教育形式,开拓教育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主要目标和工作进程

(一)主要目标:通过扎实的法制宣传教育和法治实践活动,力争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普及率达到95%以上,切实提高我市教育系统领导干部、教师、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和法律素质,形成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要求相适应的教育体系与氛围,进一步提高教育行政部门依法治教、各类学校依法治校的水平与能力,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为建设和谐枝江,推动枝江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工作进程:全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工作从年开始实施,到2015年结束。共分三个阶段:

宣传发动阶段(年)。结合实际,制定教育系统第六个五年法制宣传教育规划。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营造良好普法氛围。

组织实施阶段(2012年至2015年)。全市各中小学制定年度计划,突出工作重点,认真组织实施,确保本规划全面贯彻落实。各单位要及时上报工作情况,市教育局将不定期对全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工作进行督查,同时做好2013年省教育厅组织的中期检查、表彰等各项迎检工作。

检查验收阶段(2015年)。市教育局将组织开展全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实施情况的总结验收,通过自查、抽查等方式,总结经验,查找问题,推动全市教育系统“六五”普法工作的全面完成。接受市依法治市工作领导小组的检查验收,上报、表彰“六五”普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三、主要任务

(一)深入学习宣传民主政治建设法制理论。以学习宣传宪法为核心,进一步学习宣传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培养全市广大领导干部、教师和青少年学生的公民意识、宪法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观念。坚持廉政法制教育从青少年抓起,引导青少年从小树立正确价值观和高尚道德情操。将宪法学习宣传和社会主义法制理念的学习结合起来,在全系统形成学习宪法、崇尚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浓厚氛围。

(二)深入开展教育法律法规普及教育。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要求,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为重点内容,要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组织不同层次的法制教育,准确理解《义务教育法》的精神,提高对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重要性的认识。维护学校、教师的合法权益,完善学校民主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切实提高广大教育工作者依法参与教育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学习宣传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学习宣传《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等维护校园安全、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法律法规,从制定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严格日常管理三方面入手建设安全的校园环境。

(三)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制意识,作为我市各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体系,探索构建学生法律素质的评价标准。认真落实专题教育要求,广泛组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法、用法活动,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形式,继续组织有益青少年身心发展和青少年力所能及的主题活动和法治实践活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法制教育网络,推进学生学法、用法活动。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把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四)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积极探索法制教育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既要加强法制教育,注重法律实践,发挥好法律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又要加强对学生品德教育,注重道德实践,发挥好道德对师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引导功能。同时还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理念,贯彻到法制教育和法制实践中去。要组织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进学校、进课堂”等系列教育活动。

(五)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大力开展依法治教、依法治校。认真贯彻《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意见》和《国务院关于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健全依法行政程序,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强化行政监督和问责。进一步完善执法责任制度、执法公示制度和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完善教育申诉制度,维护教师和学生的合法权益。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健全符合法治精神和法律规定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形成符合法治理念的校园秩序和文化氛围。

四、对象和要求

(一)中小学生是教育系统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按照“法律进学校、进课堂”的要求,各类学校要从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维护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对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地位与作用的认识,将法制教育切实抓紧、抓好。

1、实施宪法教育。学校法制教育的各个阶段都要突出宪法教育,要使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宪法的基本原则与精神,了解宪法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以及国家基本制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宪法意识、公民意识、爱国意识、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

2、区别对待,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义务教育阶段重点开展法治理念、法律原则和法律常识教育,培养学生形成公民意识,初步形成对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认识,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掌握社会生活必要的法律常识,建立守法观念。高级中等学校要进一步深化法治理念、法律原则教育,使学生树立成为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具备的公民意识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比较系统地开展法制常识和一般性法律知识教育,使学生具备依法参与社会生活、判别是非、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知识与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还要有针对性地加强劳动合同、劳动争议处理、劳动保护以及特定职业岗位要求等方面法律法规的教育。

3、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要建立全面、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课程体系,做到法制教育计划、课程、教材、师资“四落实”,推动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工作的常态化和规范化,使法制教育成为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举办法制专题讲座、开展法律知识竟赛等多种形式以及校园网、校园宣传栏,建立校园普法宣传阵地,不断丰富法制教育内容,创新教育形式和手段,增强青少年法制教育的互动性、趣味性和感染力,提高普法教育的质量和效果。

4、建立一批法制教育基地,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校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机构和设施,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建设,组织适合青少年特点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进行必要的社会调查,提高学生分辨是非和自我教育的能力,用活生生的案例来教育学生。有效依托社区、村(居)委会加强对不良行为青少年、社会闲散青少年、留守儿童等特殊青少年群体的法制宣传教育。

(二)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和教师的法制观念和法律素质

1、各单位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校长要带头学习法律知识,树立依法治校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学校的能力。要健全和完善支委理论学习会议和校长会议集体学法制度;中小学校长的法制教育要作为培训的必修内容。

2、要进一步推进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法制宣传教育,努力提高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法规的意识和水平。各校要围绕教师工作和生活的实际,组织教师学习掌握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各种必要的法律规范,以及教育专业法律知识,努力提高依法规范教育教学行为的能力和水平。

(三)加强局机关工作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开展好“法律进机关”活动

按照《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深入开展依法行政和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教育,牢固树立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的观念。把机关工作人员学法作为机关业务建设的重要方面,修订完善《枝江市教育局机关干部工作手册》,经常性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培养机关工作人员树立权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必追究的观念,服务大局服务和谐社会的观念,提高依法管理教育事业的能力,规范决策、管理和服务的行为,做遵守法律、执行法律的模范。

五、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学校要深刻认识开展好“六五”普法工作对提高师生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的重要意义,要把普法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切实落实“六五”普法的各项任务。

(二)健全机构,统一实施。各学校要成立由书记抓普法、校长抓依法治校、各部门负责人参加的领导小组,使教职工普法、青少年法制教育、依法治校等工作事事有人抓、有人管,发挥主导作用;要增强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方式、工作目标,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5

关键词:中小学;学校;教师;学生;宪法教育

1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的意义

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从中小学生个人角度来说,有利于提高其自身的宪法素养,促进自己实现更好的发展;从学校角度来讲,有利于创建安全和谐的校园,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从国家角度来看,有利于为实现法治中国的建设目标提供重要的条件。可以说,开展中小学宪法教育的意义重大而深远。

1.1有利于提高学生宪法素养

开展宪法教育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宪法素养,增长宪法知识,增强宪法观念,提高维权能力。首先,有利于学生增长宪法知识,了解我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公民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组成、公民与国家之间关系等内容。其次,有利于学生增强宪法观念,在学习宪法知识的基础上,逐渐建立宪法信仰,形成尊重、维护宪法的自觉行为,乃至形成现代法治社会最为需要的法治观念。再者,有利于提高中小学生的维权能力。学法旨在知晓法律、遵守法律和运用法律,学生通过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可以提高中小学生的法律能力和素质,当自己的权利或利益受到侵害时,勇于并善于运用法律的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益。

1.2有利于创建和谐校园

和谐安全的校园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意识不足,特别是中小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阶段。当他们遇到事情时,往往不会认真考虑后果,极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近年来,我国中小学生犯罪数量不断增加,校园不安全因素增多,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既是学生和家长的强烈要求,更是社会和国家的殷切期盼。中小学积极开展宪法教育,有利于中小学生不断学习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律知识,树立法律意识,增强法律观念,形成法律思维,从而降低中小学生的犯罪率,减少学校安全事件的发生。可以说,积极开展中小学宪法教育,有利于构建和谐安全的校园,为中小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有利的校园环境。

1.3有利于建设法治中国

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重要目标之一。法治中国的本质是依法治国,依法治国的关键是依宪制国,依宪制国的基础是宪法教育。只有大力宣传普及宪法,使人们形成尊重宪法、维护宪法的观念和意识,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创造良好的条件。中小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新生力量和后备力量,中小学阶段又是其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只有积极开展中小学生宪法教育,增长其宪法知识,增强其宪法观念,才能为法治中国的建设提供坚实的公民基础,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2中小学宪法教育存在的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开始实施普法教育规划,中小学也开始开展法制教育活动,迄今将近30年,中小学法制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中小学生的法律观念不断增强,法律素质也有一定提高。但是,我国中小学在开展法制教育过程中,对宪法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一直处于无足轻重的位置。201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决定将12月4日确立为全国宪法日,这对中小学开展宪法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中小学应积极应对所存在的问题,推动宪法教育的深入开展。

2.1宪法教育意识淡薄

法制教育是中小学生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几乎所有的中小学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开展了法制教育。但对作为国家根本法,具有最高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的宪法的教育认识严重不足,没有意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学校开设的法制教育课程很少涉及宪法,即便对学生进行宪法教育,也将重点放在学生应学法、尊法和守法上,强调学生应履行的各种法律义务和责任,没有重视学生用法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重当前,轻长远;重形式,轻实质等误区,中小学宪法教育效果很不理想。

2.2宪法教学问题突出

教学是进行宪法教育的重要环节,更是开展宪法教育的基本方式。但是,宪法教育没有得到我国中小学的重视,教学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目的不全面、内容不系统、方式单一、监督和评价机制缺失等,这些问题都亟待解决。首先,宪法教育目的不全面。我国中小学法制教育课程的教学目的更多地被看作是法律条文的灌输和记忆,将法制教育变成了一种常识教育,忽略了最为重要的法治意识培养。其次,宪法教育内容不系统。我国中小学开展的宪法教育没有专门的课程和教材,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富有逻辑的知识体系。宪法教育的内容主要散见于中小学的思想政治课程教材之中。再者,宪法教育方式单一,主要是课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比较少见。教师一味地采用课堂讲授、照本宣科的填鸭式方式进行教学,学生则只能被动接受、死记硬背,宪法教育效果并不理想。

2.3宪法教育师资力量相对薄弱

当前,我国中小学宪法教育缺乏专业师资配备。一方面,学校没有专业化的宪法教学教师,大多数学校都没有专门从事宪法教学的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教师兼任,而这些教师对宪法并不熟悉,由他们来进行教学,只能从较为浅显的方面进行讲授;另一方面,学校没有对担任宪法课程的教师进行专门培训,宪法是保障人权的基本法,如何正确理解宪法精神实质、如何向学生成功传递宪法知识和精神、如何保证宪法教育的有效性都有赖于学校对任课教师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正是由于学校宪法教师培训的缺失,导致宪法课程教师整体水平不高,宪法教学工作也很不理想。

2.4宪法教育管理机构和人员缺乏

随着国家宪法日的设立,依法治国进程的不断加快,学校宪法教育也应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然而,反观我国实际情况,中小学既没有制度化的规章制度,也没有专门负责宪法教育的组织机构,更没有专门从事宪法教育组织与管理的人员。中小学法制教育已开展了数十年,但取得的结果却难以令人满意,中小学生法律知识缺失、法律观念淡薄的现状并没有发生改观,中小学生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频率不断增加,这些都对中小学设立专门的宪法教育机构、配备专门的管理人员、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和迫切的要求。

3中小学宪法教育的实施路径

宪法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宪法意识的重要途径,更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学校应将宪法教育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之中,并应从课程教学、实践活动、师资队伍、学校管理、校园文化等方面提供支持,以保证宪法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3.1发挥宪法教育课主渠道的认知作用

首先,正确认识宪法课程的目的。学校应转变当下学校宪法过分关注知识传授和法律条文灌输的弊端,相应增加宪法观念和宪法素养方面的教育内容,构建知识传授、观念引导、能力培养三位一体的宪法教育目的蓝图,重点在于使学生树立牢固的宪法意识,形成坚定的宪法信仰。其次,设置科学、合理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课程体系。课程和教材是实施宪法教育的途径和载体,国家教育部门应结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发展规律,组织编写一套从小学到初中的九年一贯制的以宪法为核心的法治教育教材。同时,学校还应在教学计划、课时、教师、教法四个方面予以保证,使宪法教育形成科学化的教学安排和常态化的教育机制,保证宪法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3.2发挥宪法教育实践活动的养成作用

实践活动是理论教学的延伸和深化,各种各样的活动也是对中小学生进行宪法教育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学校活动、团日活动等各种形式,将宪法教育内容渗透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通过创设积极的氛围,用科学的手段,使学生在活动中习得知识,获得能力,提高素质。在组织各项活动时,应注意活动形式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如开展宪法晨读、升旗仪式、知识竞赛、征文比赛、演讲比赛、文艺演出、书画作品展示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其中,并在此过程中接受宪法精神的洗礼和熏陶,从而内化为自身的素养和价值观念。

3.3发挥教师队伍的质量保证作用

教师是实施宪法教育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推进宪法教育的重要方式。首先,应积极招聘法律专业人才,将其充入到中小学教师队伍之中,以保证宪法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改变过去宪法教育由其他教师兼任的局面,实行宪法教育教师专任制度。其次,应注重加强对宪法教育教师的培训,学习新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素质,保质保量地完成宪法教育教学任务。再者,学校还可以建立宪法教育教师交流制度,积极邀请其他学校的优秀教师来自己学校授课,以不断提高宪法教育教学水平。

3.4发挥学校管理的监督规范作用

加强管理是保证宪法教育顺利实施的重要方法。一方面,学校应成立单独的宪法教育处,主抓学校宪法教育工作,主要有三项职能:一是主管宪法教育监督工作,监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教师的教学情况;二是宣传普及宪法教育,定期开展宪法教育主题活动,为学生提供宪法学习的机会和途径;三是监督、管理宪法协会,指导帮助宪法协会开展活动。另一方面,应配备专业人员,宪法教育的主要职责是监督和宣传,学校应招聘法学、新闻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以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

作者:孙玮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参考文献:

[1]郑敬斌,王立仁.谈中小学法制教育内容的误区与完善———基于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梳理的视角[J].教育探索,2011(8):25-27.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6

道德与法治课的开设贯彻了党和国家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中小学生通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不但可以促进良好品德的形成,也可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公民应有的权利和义务,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运用法律保o自己。

2016年6月,教育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颁布了《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为在国民教育体系中系统规划和科学安排法治教育的目标定位、原则要求和实施路径提出了纲领性要求。2016年7月,教育部印发《全国教育系统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0年)》,提出了切实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格局。在这一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应运生,这是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必然选择。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负责任的守法公民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目标,这是每一个教育人应当承担起的责任。中小学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需要处理好以下几组关系。

一、理解道德与法律概念的关系

道德和法律是人类社会内外一致的双重规范机制,缺一不可。道德归属于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以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标准来评价人们的言行,并通过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社会舆论维系并发挥作用。道德对人是一种“软约束”,法律对人是一种“硬约束”。法律是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国家政权保证执行的行为规则。法律是以规定当事人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由此可见,道德是内在的“自律”,法律是外在的“他律”。道德主“内”,法律主“外”;道德治“心”,法律治“身”;道德治“本”,法律治“标”。道德与法律作为人类生活中的两大基本社会规范,它们相互依存,相互支撑,刚柔相济,内外结合,共同制约和引导着人们的行为,调节着各种利益之间的关系,维护着社会良好的秩序。可以这样说,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维护道德的有力武器。

二、理清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

道德教育侧重培养有德性的人,更多的是从伦理学的角度来强调对人精神境界的提升。而法治教育侧重于培养懂得基本的法律知识、具备法治精神的公民。法治教育以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为基础,引导学生去理解个体与国家、社会的关系和责任,让学生从小懂得,任何人不论职位高低,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治教育追求的是未来公民能够理性地、执着地探索更好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推动社会以法治的方式发展。

三、将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

在实施道德与法治课程时既要注重对中小学生良好道德的培养,又要加强中小学生对法律信仰的培植,帮助中小学生从小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融合,既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道德取向与法治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的道德化的法治教育和法治化的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它们是彼此联系、互相促进的动态关系,是一个完整的教育整体。孔子就曾提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也就是说,以法律刑罚整顿、约束民众,虽然民众为了避免刑罚而服从,可使民众暂时免于犯罪,但无法使他们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如果用道德来引导民众,用礼仪来规范民众,民众不仅在内心树立以犯罪为耻的观念,而且会自觉地端正自己的行为。可见,道德自觉与法律约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我们只有在法律的约束下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内化为人们心中的道德观念,才能更好地培养人们良好的道德,提升他们的道德素质。同样,我们也只有在良好的道德支撑下进行法治教育,才能增强人们的社会主义法治观念,更好地培植人们对法律的信仰,使他们自觉遵法和守法,凸显法律的权威性。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7

当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法治国家能否建成。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强弱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传统道德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分析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影响并提出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建议,以供参考。

1.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积极影响

法律意识的强弱与传统道德息息相关,传统道德中有很多因素与法治文化契合,对增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有积极作用。

传统道德中的责任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传统道德注重家国教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旺,匹夫有责”等名言警句都激励人民无论你是身居庙堂的领导还是普普通通的老百姓都应当关系国家大事,“大事小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一个关系民族和国家命运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大学生是天之骄子,被视为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从小就被寄予了厚望。大学生的这种责任意识,要求他们学习法律,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

自强不息的传统文化为当代大学生增强法律意识提供精神动力。传统道德要求人民努力奋斗,用勤劳换取劳动成功,“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许多大学生的座右铭。随着依法治国成为国家治理方式,学习法律、运用法律、增加法律知识成为大学生的共识。

传统道德的人本精神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民贵君轻”、“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仁”等人本思想是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实现传统道德要求的内容,当代大学生必须健全其人格,实现全面发展,掌握和了解未来工作中需要的法律法规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法律知识。唯有人格健全、能力强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传统道德中的秩序意识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三纲五常被视为封建社会的糟粕,“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这种秩序意识在封建社会对稳定社会秩序有其积极的作用,传统道德中秩序意识,要求当代大学生掌握现代生活的中规则即法律,只有掌握了法律才能了解自己行动的界限,明确自由的限度,知悉自身的权利和义务。

2.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的消极影响

传统道德对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养成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具体体现在:

传统道德容易导致法律虚无感。传统的道德过分夸大“仁”、“忍让”“德”的作用,认为一个高尚有德之人不与小人计较个人得失,如果维护自身权利被视为降低了自身的道德标准,与小人处于同一水平。高尚有德之人要用仁爱之心及高尚的品格打动其他人,遇到侵害自身权利的人要忍让,甚至主动放弃自身利益。这种思想的存在产生以下弊端:第一,受害人不愿意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合法权利,因为一旦通过法律手段维护权利被视为与小人一样的人,受到周围人的鄙视[1]。第二,让人产生只要通过忍让良好的德行就可以解决日常纠纷,法律并不是维护权利的主要手段,是迫不得已的最后手段。

传统学习观对法律意识养成产生消极影响。“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观点深入人心,从当前考公务员热就可见一斑,当官成为学习的重要目的。当代校园仍然存在死读书的学生,只有教材和老师,这种读书方式限制了大学生的视野,让大学生不关心国家大事,不关心经济发展,更不会去主动学习法律。

传统道德将法律视为统治工具的思想对法律意识养成产生消极影响。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的主导地位,法律被视为辅助工具。由此产生的消极影响包括:第一,法律一直被作为辅助工具,被作为惩治犯罪分子的工具。第二,法律没有被信仰。作为辅助工具的法律从来没有被信仰过,人民还是习惯于通过人情关系解决问题。第三,民商法律的发展滞后。由于法律被视为统治工具,导致法律主要集中于刑法,民商法发展相对滞后,最终导致我国现行民商法律大多借鉴外国的法律。

3.加强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措施

改革法制教学工作。我国传统法治教育存在一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授课老师所学专业是思想道德教育专业,未受过系统的法学教育,不了解其中的法治思想,难以真正担负起法律教学的任务。第二,法治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统一归属于马克思主义教育学院教授,导致教学中法律教学与思想道德教育教学工作没有分开,课程设置上也不尽合理。第三,法学教学停留在传统的法条介绍,没有法理的解读,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要求学校要做好相应的改革工作。第一,要选择专门法学教师进行教学工作。公共课程教学工作虽然与专业教学不同,但是法制教育工作具有特殊性,在没有受过专业教育的情况下,无法解读具体法条背后的法理。有专业教师任课,可以将法条背后的法理向学生解释,也可以根据课程进度讲解实践中发生的案件情况,通过案件分析不仅可以充分说明其中的法理,而且对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及法律意识有着积极作用。第二,做好课程改革工作。现行课程体系中将思想道德教学与法律教学作为一门课程,此导致法律教学内容课时较少,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因此应当将法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公共课程,增加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

加大法制宣传工作。学校应当在国家宪法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等节日时做好相关的普法宣传工作。第一,可以通过学校广播、海报、有奖知识问答等形式积极宣传法律,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到法治宣传,法治建设的工作中来。第二,学校可以与律师事务所、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部门沟通联系,邀请知名专家学者前来做讲座,通过讲座的形式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2]。第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通过开设第二专业的方式让更多有兴趣的大学生学习法律。

建立法治校园建设。第一,建立完善的制度。制度是法治前提,通过制度建设使各项工作都有“法”可依。第二,强化执行,良法必须要有效的的执行才能产生效力。在班级选举、评优等方面要依据制度办事,做到公开透明,让学生的合法权利得到有效保障。只有学生的权益得到有效保障,学生才能相信法治、践行法治。第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监督是执行的重要保障,没有监督的制度是没有执行力的。可以通过公开的信箱等方式,公开提出问题,公开回复问题,让问题暴露在阳光下。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8

(新疆墨玉县第三中学 848100)

兴趣是学生的内在动力,有了兴趣学习就会积极主动,有了兴趣学习就会轻松有效,有了兴趣学习就会硕果累累。初中生学习欲望强盛,但课堂教学当中学习受情绪影响明显,很容易被感兴趣的,新颖的内容所吸引,但同时也因为初中政治课较难理解,学生学起来没有成功感,学习没有动力,因此对学习政治的兴趣不高,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优化政治课堂教学就成了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必究课题。下面就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初中政治课兴趣的手段。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自主学习是一种积极地进行思考,主动地投入学习并能独立的作出决定并实施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政治课教学中是很重要的,然而自主学习并不是指单独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还需要在小组中,通过合作学习来补充、来完善、来表现、来发挥。单枪匹马的冲锋陷阵是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的,个人的能力、观点、学习方法如果在学习小组中完善、酝酿、斟酌,有时在学习小组中得到小组的批评、纠正、反驳都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比单枪匹马的冲锋陷阵要强百倍。因此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应该使学生的这种能力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并以此来挖掘学生的潜能。

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常的方法就是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学习政治课的最佳手段。因为对于政治学习来说,学生需要一个动脑思考,互相讨论,仔细观察的场所。政治知识不是在机械的知记,盲目的学习中积累的,而是在不断的思考,反复的讨论,仔细的观察,中掌握的,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讲授的政治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在小组中“思考”“讨论”“观察”“”收集资料”,从而把在书本中学到的政治理论贯彻到实践当中。政治课课最终的教学目的不只让学生记住一些概念年,而是通过政治课堂,培养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祖国,了解世界,了解自然的能力,为了使学生把学到的政治理论知识,贯彻到实践当中,做一个对人民,对国家有用的人才,教师就应该想尽一切办法在课堂教学当中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在学习小组中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学习小组中互相交流,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研究探讨,只有这样,学生的知识能力才能得到提高,我们的政治课堂教学才能取得实效。

二、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学习小组中自主学习,并种积极地进行思考,主动地投入学习并能独立的作出决定并实施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终生学习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政治学习中是很重要的,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需要学生在小组中,通过积极配合、互相学习来补充、来完善、来表现、来发挥。单枪匹马的冲锋陷阵是不会有太大的成就的,个人的能力、观点、学习方法如果在学习小组中完善、酝酿、斟酌,有时在学习小组中得到小组的批评、纠正、反驳都对学习有很大的帮助,这比单枪匹马的冲锋陷阵要强百倍。因此教师既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应该使学生的这种能力在合作学习中不断完善,并以此来挖掘学生的潜能。组织学生合作学习通常的方法就是组建学习小组。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活动顺利开展的前提,也是学习政治课的最佳手段。因为对于理论学习来说,学生需要一个思考,搜集资料,讨论的场所,政治理论知识需要思考,需要探讨,需要讨论,需要学生搜集资料,并把学到的政治理论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知识并贯彻到自己的思想实际,生活实践当中,在课堂教学当中老师讲授的理论知识,需要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从而使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自己的思想。

政治课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有独立生活能力,能适应社会,能为人民服务,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人爱劳动的社会主义人才,所以政治老师不能在课堂上只顾讲政治理论知识,要想办法组织学生讨论,搜集资料,想办法使学生学到的理论知识变成自己思想的一部分,只有这样学生的政治素质得到提高,在课堂上学到的政治理论只是才能变成自己的思想,才能通过政治教学培养社会主义新型人才。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9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优化策略

一、初中政治教学现状解析

当前,在初中政治教学中,以分数的高低衡量学生是否优秀的教学评价标准使多数学生对初中政治学习的兴趣降低,教学效果不容乐观。同时,“一刀切”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在当前初中政治教学中仍然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这一教学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作用,从而使初中政治课堂呈现出一种教师在讲台上口若悬河地讲解,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的现象。学生政治学习的积极性受到严重的抑制,教学互动难以实现,政治学习流于一种僵硬的“死记硬背”式的模式。这一教学方式使学生的思想受到束缚,限制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的培养,实践能力难以提高,与新课程教学理念相背离。作为初中政治教师而言,有必要积极转变教学理念,积极探索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政治教学。

二、优化初中政治教学的策略与方案

(一)构建初中政治教学新理念

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通过政治教学,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加强对学生的正确价值观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的培养。因此,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转变以分数评价学生的观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的评价,建立起科学的评价体系。另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教师还要积极转变老师自身的角色意识以及学生观、教学过程观,充分认识到学生是政治学习的主体,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对话交流过程,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正确进行自身角色定位,在教学中,加强与学生的思想、知识与情感交流,优化初中政治教学。

(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为践行新课程思想理念,初中政治教学中应实现教学方法的更新,注重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政治学习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1.实践教学法

新课程改革指出,初中政治教学要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在实践中渗透理论教育,获取知识,并能透过生活的具体实例,加强学生对相关概念与内涵的深化理解。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用实践教学法,使初中政治课堂理论教学走入具体生活之中,通过模仿现实生活情景,为学生理论学习营造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思考相应的问题。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教学效率。教师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个“正确认识与评价自己”的主体活动,让学生以小组形式,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自我评价与相互评价,让学生在这一实践活动中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分层教学法

分层教学法是一种充分体现新课改精神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在充分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之上,而展开的一种面向全体学生的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例如,在进行苏教版八年级下册“法律就在我们身边”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对法律相关知识学习基础的不同,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树立良好的法制观念与法律意识,培养健康文明的习惯,学会在生活中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明确教学目标之后,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展开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分析能力与理解能力的差异,将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建立学习小组,根据知识的难易层次,分别实施不同层次的教学,重点帮扶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使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够掌握相关法律知识。并结合基于问题的教学法,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学会运用所学的相应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利用分层教学法以及基于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利于学生激发学习兴趣以及提升教学效果。此外,在初中政治教学中,还可运用小组合作式、讨论式等多种方式,实现课堂教学方法的多元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优化初中政治教学。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要积极实践新课改精神与思想理念,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构建全新的教学理念,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优化初中政治教学,提升其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国华.论新形势下初中政治教学的优化策略与方案[J].学周刊,2013(14):137.

小学生法治意识篇10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我区教育事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重,法制教育与法治实践相结合,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进一步提高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和法治观念,全面推进学校管理的法制化程序,为构建和谐校园,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总体目标

围绕全区教育工作中心,在“五五”普法的基础上,通过开展扎实的法制教育和法治实践,努力实现“两个提高,两个转变”。即进一步提高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素质,全面提高学校法制化管理水平;实现由提高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的法律意识向提高全区广大教育工作者和青少年学生法律素质的转变,实现由注重依靠行政手段管理向注重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为全区教育的改革发展奠定坚实的法制基础。

三、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内容

1.深入学习宣传宪法和国家基本法律知识。

以学习《宪法》为核心,广泛宣传宪法的基本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入普及国家基本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行政干部、教师、学生的宪法意识。加强党和国家关于民主法制建设理论、方针和政策的学习宣传。加强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和国家安全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培养青少年学生民主法制观念、爱国意识和国家安全统一意识,增强行政干部、广大师生崇尚法律、遵守法律,依法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行为的自觉性。

2.深入开展法律法规普及教育

围绕依法治教的要求,加强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教育行政处罚暂行实施办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提高行政干部和广大师生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依法维护公民受教育的权利,依法维护学校教育教学秩序,依法维护广大师生的合法权益,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为青少年走上社会后成为合格公民打下良好基础。

3.积极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围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制素质,作为我区各中小学开展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形成科学、系统的学校法制教育体系,建立学生法律素质评价标准。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广泛组织形式多样、行之有效的学法、用法活动,丰富青少年法制教育活动形式,继续组织有益青少年身心发展和青少年力所能及的主题活动和法治实践活动;要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三位一体”法制教育网络,推进学生学法、用法活动。要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教育,加强对重点青少年群体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把法制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4.坚持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并举

积极探索品德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结合的新途径,既要加强品德教育,注重道德实践,发挥好道德对广大干部、师生思想和行为的教育引导功能,又要加强法制教育,注重法治实践,发挥好法治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建立依法治校与德育并重的长效机制。

四、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深刻认识开展好“六五”普法工作对提高青少年学生和教育工作者法律素质和法制观念的重要意义,要把普法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做好规划,切实落实“六五”普法规划和年度计划确定的普法和依法治教的各项任务。

2.健全和完善普法规章制度。

积极推进普法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完善学习制度、考试制度等,将普法工作纳入学校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内容中,落实责任,确保“六五”普法规划顺利实施。另外,要通过课外教育、社会实践、法制专题讲座、演讲比赛、小品比赛、书画比赛、征文比赛、文艺汇演等形式多样的“法制进学年、法制进班级、法制进课堂”等活动,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各学校全年至少组织教职工进行二次法制教育讲座和法律知识考试,每学期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法制讲座和法律知识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