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的健康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0:58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1

关键词:健康体检;健康管理;健康改善

中国图书分类法分类号:R193.3文献标识码:a

近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人们健康意识的改变及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化,健康管理无论是在医学机构的范畴还是在相关产业的范畴都变成一个高频词[1]。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人群的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以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全过程.健康管理的宗旨是调动个体和群体及整个社会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2-3]。然而,大型汽车企业员工常年奋斗在生产一线,工作繁重,无遐顾及自身健康。为了客观地反映这类人群健康状况以及探究通过健康管理干预后的健康改善情况,本课题对某大型汽车企业员工进行了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以了解高发疾病情况和探究健康管理对健康状况的改善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某大型汽车企业员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08年员工体检结果分析报告,对各员工进行个体化健康咨询及指导,组织员工参加健康促进讲座,并于2009年~2010年对员工进行体检。健康体检数据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体检中心提供。

1.2方法

1.2.1收集资料搜集上述研究对象连续3年的临床体检资料(外科、妇科)、实验室资料(生化指标全套、血常规、肿瘤标记物aFp、肿瘤标记物Cea、乙肝病毒两对半)和辅助检查资料(心电图、X线、腹部、前列腺及妇科B超),并进行整理。

1.2.2健康管理每年体检完成后,根据整理的数据,对每个员工的体检结果进行总结并制作个体化的体检分析报告,其内容包括:体检结果、体检问题汇总、健康危险因素、饮食及生活方式的建议,并进行健康咨询指导。对单位健康问题进行总结,针对主要的健康问题,组织单位员工开展健康促进讲座。

1.2.3统计学分析资料用excel表统计后用检出率表示,对其显著性差异用SpSS17.0软件分析,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2008~2010年健康体检状况及年龄分布2008年参加体检人数为3718人(92.49%),参检人员中男性2516人(67.67%),女性1202人(32.33%);2009年参加体检人数为3423人(94.19%),参检人员中男性2267人(66.23%),女性1156人(33.77%);2010年参加体检人数为:3479人(89.91%),男性2331人(67.00%),女性1148人(33.00%),性别构成比无显著差异。2008~2010年年龄分布范围分别为19~60岁、18~59岁和17~58岁,平均年龄分别为(36.85±7.11)岁、(32.33±7.39)岁和(38.51±7.77)岁,体检异常人数分别为3207人(86.26%),3100(90.50%)和3147人(90.46%),见表1。

2.2常见疾病的检出率及其变化2008~2010年受检人员疾病检出率居前3位为血脂异常、慢性宫颈炎和脂肪肝,通过健康管理后,血脂异常检出率逐年下降,而慢性宫颈炎检出率逐年上升(p

2.3男性常见疾病检出率及其变化2008年男性疾病检出率前6位分别为血脂异常(56.08%)、脂肪肝(26.27%)、高尿酸血症(15.45%),肝功异常(13.92%),高血压(13.02%)和乙肝携带者(9.48%)。经过为期2年的健康管理后,血脂异常下降到42.64%,高尿酸血症下降到7.81%,肝功异常下降到9.65%,高血压下降为7.19%,而脂肪肝及乙肝病毒携带者检出率无显著变化,见表3。

2.4女性常见疾病检出率及其变化2008年女性疾病检出率前六位分别为慢性宫颈炎(42.76%)血脂异常(30.62%)、子宫肌瘤(9.07%),乙肝病毒携带(7.32%),高血压(4.66%)脂肪肝(4.33%)。经过2年的健康管理后,血脂异常下降到22.47%,而慢性宫颈炎、高血压及脂肪肝检出率分别上升为:51.66%、6.71%和7.40%,见表4。

2.5男性女性疾病检出率差异的变化分析男女性疾病检出率前六位的数据可知,前六位疾病中血脂异常、脂肪肝及高血压检出率有较大差异,且总体趋势是男性检出率大于女性检出率。健康管理干预后,男女血脂异常检出率都显著降低,而对改善脂肪肝及高血压效果不明显,见图1。

3讨论

本研究连续3年对某大型汽车企业员工进行体检,并连续对他们个体和单位整体健康状况进行健康体检评估,分别给他们提出健康问题和健康教育方案,调动了个体和群体的健康意识的积极性,自觉进行健康管理,纠正不利于健康的习惯,建立正确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健康的目的。据相关研究报道,健康管理对慢性病的控制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例如,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可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达标率,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及死亡率[4];对血脂异常者在宣教的基础上,实施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可有效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5]。有效的健康管理措施可明显改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减轻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6-7]。

本课题,通过对某大型汽车企业员工进行体检筛检选出前十位的健康问题,随访3年的数据表明血脂异常、慢性宫颈炎及脂肪肝的检出率居前3位,是影响健康的主要问题。血脂异常与人群不良饮食习惯及不健康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经过改变生活方式,如低脂饮食、运动、调整饮食结构等综合措施可降低血脂水平[8]。本研究显示,2008年体检人群以血脂异常率居首位,为47.85%,明显高于重庆市2009年平均血脂异常率(32.32%)[9]。通过健康管理后,2009年及2010年血脂异常检出率呈现逐年显著下降趋势,分别为:43.00%和35.99%。其中2008年男性和女性血脂异常率分别为56.08%和30.62%,在健康管理干预后,2010年男女血脂异常率分别下降到42.64%和22.47%,男性显著高于女性,而之前文献报道的重庆>18岁人群中血脂异常男女分别为46.16%和14.6%,且男性显著高于女性[9]。由此可知,健康管理对血脂异常有显著改善作用,但其水平仍然高于重庆平均水平,还需继续优化调整健康管理的方式,进一步降低血脂异常率。

天津市对8521名妇女进行筛查,其慢性宫颈炎发病率为44.21%,位居妇科疾病之首[10]。本研究中慢性宫颈炎检出率在所有疾病中检出率中居第2位,而女性疾病中检出率中居首位。2008年慢性宫颈炎发病率为42.76%,并逐年增加,到2010年其增加到51.66%。并且影响女性健康问题前3位中2项(慢性宫颈炎及子宫肌瘤)为妇科疾病,以上数据说明妇科疾病是影响女性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且其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在今后的健康管理措施中,应增加对单位女性生理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其对疾病认识,建立保健意识,定期检查,对于妇科疾病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

通过2年的健康管理,男性2010年高尿酸血症、肝功异常及高血压的检出率较2008年显著下降,男性健康问题前6位检出率除脂肪肝和乙肝病毒携带外,到2010年均显著下降,说明健康管理对男性主要健康问题有明显改善作用。而2010年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未进行乙肝病毒两对半的检测。2008和2009年乙肝携带检出率为8.78%和9.67%,有增加的趋势。而2010年卫生部提出全人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应控制在7%以下,可见该人群乙肝携带控制状况不容乐观。国家应从政策上将乙肝疫苗注射纳入成年人计划免疫范围内,提高抗体保护率。在今后的健康管理中,应对Hbs-ab阴性者进行指导督促其进行乙肝疫苗的注射。而女性中高血压及脂肪肝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对女性健康管理应强化对膳食的指导。

在健康管理后,痔、高血压和脂肪肝的检出率反而出现增加趋势,这可能与重庆人饮食习惯息息相关,如火锅是重庆人民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重庆饮食麻辣,含盐量重。对于高血压而言,还可能与已患高血压的患者未规律服药,血压波动大有关,这对检出率也会产生影响。而脂肪肝与饮食油腻及是非参加运动也密切相关。因此在以后的健康管理中还应着重对这部分人群强化饮食清淡、低盐膳食的重要性,强调规律科学服药的必要性,已达到预期健康管理效果,提高人群的健康质量。

总之,本课题研究发现健康管理能够改善一定的健康问题,尤其对血脂异常改善效果较为明显,为健康管理效果提供了依据。健康管理作为一种健康干预的手段,对降低慢性病尤其是与营养代谢相关疾病发挥关键作用。因此在健康管理中应不断摸索更为合理的模式,建立人群"有病要治疗,未病要预防,无病要保健"的意识,在提高人群健康状况、降低疾病负担、节约社会资源等方面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曾强,王晓钟,马俐华.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服务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9,3(3):132-134.

[2]陈君石,黄建始.健康管理师[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7,12.

[3]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22(1):7-9.

[4]周书明,尹秋生,曹少军.老年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9,11(1):14-16.

[5]王菊红.116例血脂异常者生活方式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10,26(3):71-72.

[6]SmithmL,ChoJ,SalazarCi,etal.ChangesinqualityoflifeindicatorsamongChronicDiseaseSelf-managementprogramparticipants:anexaminationbyraceandethnicity[J].ethnDis,2013,23(2):182-188.

[7]DeKleijn,a.Healthimprovementthroughdietarymanagementoftype2diabetes[J].BrJCommunitynurs,2008,13(8):380-383.

[8]王英蓉,李粉玲,杨林,等.血脂异常患者健康价值与生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现代临床护理,2010,9(1):7-9.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2

[关键词]基层卫生服务模式;常见病;分级诊疗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1183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保障民众健康上起到重要作用。2015年9月11日国务院办公厅颁布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Zw(]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指导意见〔2015〕70号,2015-09-11[Zw)],要求加强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管理,并建立常见病分级诊疗。本文主要从常见病分级诊疗的视角,根据《意见》要求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趋势,探究新的基层卫生服务模式,以满足民众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1常见病分级诊疗需要转变基层卫生服务模式

11常见病分级诊疗要求完善首诊制

常见病分级诊疗是根据各级医疗机构应具备的医疗服务能力,按照病种制定各级医疗机构诊疗范围和规范。这需要各级医疗机构明确职责,完成病种目录范围内的诊疗任务。基层医疗机构位于医疗体系的最前沿,直接面对最广大的民众,其诊疗任务也就是更加清晰、重要,即既要完成病种目录范围内的诊疗任务又要做好患者双向转诊工作。因此,落实常见病的分级诊疗,完善基层首诊制、健全相关保障制度即变得尤为重要。

12常见病分级诊疗要求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

常见病分级诊疗需要各级医疗机构能够完成其病种范围内的诊疗任务。这样基层医疗机构需要具备一定的医疗服务能力,才能做好常见病的首诊以及双向转诊,扮好“守门人”的角色;具备一定的医疗服务能力,民众才会对基层医疗机构的信任度提高,才会将患者留在基层;具备一定的医疗服务能力,才能完成医疗体系赋予的职责,更上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所以,只有提高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才能落实常见病分级诊疗,才能促使基层卫生服务的模式的创新。

13常见病分级诊疗要求加强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包括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做好居民医疗、保健以及健康档案的建立等。根据各省常见病分级诊疗推行情况来看,都是以慢性病为突破口,逐步推进规范的常见病分级诊疗。由此可知,加强健康管理可以是基层医疗机构能够更好地掌握当地民众的健康状况,对慢性病进行实时的医疗防治和健康管理,构建民众健康档案,更好地保障民众健康。

2创新基层卫生服务模式的相关对策

21建立以全科医生为基础的基层全科服务

全科医生具备多学科的医学知识,并经过专业化的教育和培训。他们是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的载体,可以规范常见病分级诊疗,对患者病情做出初步的诊断,承担一定范围内常见病的诊疗服务,做好患者上转医院的分诊和下转基层的康复治疗。然而,当前全科医生教育、培养和培训上还存在很多不完善,需要健全全科医生培养机制,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增强全科医生培训力度,提高基层医生的待遇,还要适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全科医生培养过程当中。此外,在医疗体系内明确社区全科医疗服务与医院专科医疗服务的责任划分,加强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的分工合作,发挥各自的优势和特长,保证医疗服务的连续性、综合性和可及性。[1]

22完善基层医疗机构运行机制

首先,在人事机制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逐步实行聘用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竞聘上岗;并且实行以绩效考核为主要形式的分配制度,逐步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待遇。其次,改善现有的医疗保险制度,施行按病种报销和预付制度,并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再次,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信息沟通,制定切实可行的诊治流程,以此保障社区首诊和双向转诊制度得以执行。复次,根据波多里奇的医疗服务评价标准[2],结合服务目标,建立以基本医疗服务的工作任务、效益和质量、服务态度和社会满意度相结合的绩效考核机制。[1]最后,成立基层医疗质量监督委员会,对基层医疗服务进行监督,对医务人员的工作进行评价和考核,并提出整改意见。

23引入信息化的医疗服务手段

快速发展的信息技术和日渐普遍的互联网络,使得越来越多的民众通过互联网来获得医疗保健信息。引入信息化手段助推基层医疗模式的转变:其一,利用互联网建立远程医疗,进行网上健康咨询和诊疗服务,将上级医院优质资源引导到基层;其二,利用互联网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上级医院的合作,促进医疗机构之间的双向转诊;其三,利用移动互联网平台,基层医生可以掌握区域内民众健康动态,更好地进行健康管理;其四,利用信息化的手段,规范各类登记资料,实行患者信息共享,完善居民健康档案。[3]

24加强与养老、康复机构的合作

当前我国已是老龄化社会,慢性病的患病率持续增高,养老、康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所以要加强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康复机构的合作。将基层医疗资源伸入到养老、康复机构,方便老年人在突发急危病时的抢救和会诊、转诊,以及为老年人和康复患者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建立老年、康复机构内人员简历详细的健康档案,定期为他们进行体检等方面的服务。这样既能为基层医疗机构拓宽医疗业务项目,又能对特殊人群加强并进行集中管理,有利于人群的健康保障和基层卫生保健的发展。

25提倡基层医疗机构“家庭病床”服务

早在1984年,由当时的卫生部出台了《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Zw(DY]卫生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家庭病床工作的通知卫生部,1984-11-25[Zw)],开始向全国全面推广“家庭病床”的服务方式。家庭病床是以家庭为医疗康复场所,让患者在熟悉的环境中进行医疗和护理,既能促进患者的康复,又可以减轻家庭在医疗护理上的经济和人力负担。通过家庭病床的设置,可以使基层医生与各家庭的关系更加紧密,能够更有效地进行疾病普查、健康教育与咨询、预防和控制疾病发生发展。同时,家庭病床的设置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对慢性疾病的管理和危重疾病的康复。因此,针对当前的医疗状况,应当大力提倡家庭病床,使基层医疗机构的医疗护理更有效地保障居民的身体健康。

26完善居民的健康档案

在居民健康档案建立上,基层医疗机构要以家庭为单位,建立每个人健康档案,重点加强老年、妇女、儿童、孤寡、残疾、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等群体健康档案的建立;对一些患有慢性疾病和危重疾病的患者应在健康档案上用不同颜色加以标识区分。在填写健康档案时要以Sopa即主观治疗、客观检查、评价、计划地要求填写,并做到项目齐全、字迹清晰、表述准确、不得随意涂改。在居民健康档案的记录上,基层医疗机构要做到居民信息收集及时,每年至少对居民随访记录四次。在健康档案管理上,要有专人管理、制度完善、统一编号、分类保存;并以动态管理的方式做到纸质和电子的档案两种形式的保存。

C上所述,基层医疗机构要以常见病分级诊疗为中心,提高自身医疗服务能力,做好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健康管理等医疗、保健职能,创新医疗服务模式,为居民提高更安全、高效、高质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张英洁,李永秋,王丽君,等城市新型医疗服务模式的构建与运行[J].山东医药,2014(43):107-108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3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的全球化,人们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不虚弱,而是身体、心理和社会发展都要保持完美状态。本学期我校继续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根据《国务院关于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进一步加强学生的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形成。继续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毅志、品质,使之健康的发展。

二、具体措施

(一)抓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抓好健康教育,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任课教师要在认真备课的同时,上好每一节课,要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教育,增长学生的卫生保健知识。通过健康教育,学生要进一步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防病能力。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育学生具有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3.抓好常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要求师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攀折花木;管住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4.重视卫生宣传,推动健康教育。

学校建立卫生健康知识宣传板报,扩大健康教育宣传面,推动健康教育。

(二)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1.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督促学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在秋冬季节交替学生易发传染病的时期,卫生保健教师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2.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在感冒多发季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为各办公室、教室喷洒醋和消毒水,搞好多发病和常见病的预防工作。及时向学生提供防治沙眼、近视、龋齿的药品;及时为学生进行一般外伤的处理。

3、开展龋齿的防治工作,降低龋齿发病率。

(三)加强学校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卫生条件。

良好的校园环境不仅能陶冶学生的身心,而且能促进学生的健康。为此,我们要注重加强环境卫生的管理,创造条件积极改善卫生状况。

1、坚持卫生管理检查制度,保持良好的卫生环境。实行卫生岗位责任制,搞好校园环境卫生,营造健康优美的育人环境。

2.加强卫生监控,保证学生的身心健康。

学校继续加强对校外食品卫生的监测工作,保证学生的食品卫生,保证校园卫生环境的良好。

我们要在新的学期里,深入贯彻《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积极搞好学校的卫生工作,确保学生的身心健康。

小学20xx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二:本学期以保健所卫生保健工作计划为宗旨;以“队伍建设年”为契机不断强化队伍建设,努力抓好常见病、传染病工作,推进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课,增强学生的自我维护意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特制订本工作计划:

一、工作目标:

1、积极开展春季爱国卫生运动,树立学生讲文明、树新风的良好道德风尚。

2、加强学校传染病的监督管理,强化晨检工作,因病缺课追查工作,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3、加强学生常见病防治,严格控制学生近视眼患病率。

4、抓好卫生员的培训。

5、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心里咨询等活动,为学生健康成长做好服务。

8、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做好健康教育课程的落实工作。

二、具体措施:

(一)爱国卫生运动

本学期结合“争做文明事、争当文明人,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开展“从我做起、摒弃陋习、共建美好家园”的手抄报活动。学校要根据宣传日确定教育主题,开展校内宣传活动,活动后期末将活动方案、纪实、总结上交保健所。

(二)传染病管理工作:

1、学校仍然要按以往的要求,做好晨检、因病缺课日登记工作。凡是缺课3日以上的学生都要进一步追踪,直至查明诊断并作好记录。

2、通过培训进一步强化学校传染病报告、消毒、通风、隔离、复课等制度的落实。

本学期仍然实行网上报告和电话或短信方式报告(保健所、教育局体卫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并做好传染病登记,要做到有一例报一例,不得迟报、漏报。

卫生员认真填写《卫生员工作手册》,保健教师要定期检查,及时纠正填写错误。

(三)常见病矫治工作:

1、近视眼防治工作:

(1)结合全区近视眼患病情况,制定《保健所防近工作计划》,学校要结合本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近工作计划》。

(2)学校建立近视眼学生档案,凡是参加治疗的学生,必须填写近视矫治登记表,并注明所采取的治疗方法,并定期到医院复查,复查率要求达到小学≥7%、做好记录。

2、龋齿防治工作:

(1)学校要针对龋齿学生家长意见是否做窝沟封闭。学校要对知道窝沟封闭的学生人数、率值、效果,为今后进一步开展龋齿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2)建立龋齿学生档案,凡是进行治疗的学生,必须填写龋齿矫治登记表。

3、沙眼防治工作:

(1)、进一步做好沙眼矫治宣传工作,要求各学校在取得家长配合的前提下坚持采用利福平眼药水点眼的方法,保证全疗程治疗,使患病率稳中有降。

(2)、建立沙眼学生档案,凡是进行治疗的学生,必须填写沙眼矫治登记表。

(四)红十字活动

积极开展红十字少年活动以促进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为目标,帮助青少年

学生树立助人为乐的共产主义风尚、提高少年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学校卫生员中开展红十字知识竞赛,采取抢答、操作等方式,内容包括《红十字会法》、《卫生与健康》、《红十字会务知识读本》等相关知识,及救护技能现场操作等。

(五)健康教育

1、健康教育的宣传:

(1)结合3月份防近宣传月,学校开展正确读写姿势活动,充分发挥卫生员的作用。同时,对小学低年级积极做好眼保健操的指导,使其正确掌握眼保健操的穴位,并利用课堂经常督促小学低年级同学的读写姿势。使他们养成良好读、写习惯。宣传活动要有:方案、记实、总结。

(2)要充分利用3月3日是“爱耳日”、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和5月30日是“世界无烟日”,6月6日是“世界爱眼日”等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形式要多样化,如:广播、板报、墙报、班队会、手抄报等。是宣传工作落到实处,真正提高学生卫生知识和防控意识。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4

1.1研究对象

选择首次开设健康管理学课程的新疆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临床医学(全科医师)专业2010级全体学生,采取普查的方法,共86人,回收有效问卷75份,回收率87.20%。

1.2研究方法

自编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及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和课程态度调查,共20个问题。每个调查对象独立完成问卷,严格对问卷进行筛选核对,应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对问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2调查结果分析

2.1对健康管理学知识的了解和关注

在调查中,仅有29.3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70.7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完全不了解。了解健康管理学知识的途径中,书籍是最普遍的途径(30.60%),接下来依次是网络(18.70%)、其他途径(18.70%)、电视/广播(10.70%)。74.7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有相似之处,但有区别;24.0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非常相似;仅有1.30%的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的内容与所学过的健康教育学内容完全不同。通过调查发现,82.70%的学生对于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不了解;但若有机会,71.60%的学生愿意参加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并争取取得资质。

2.2对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1,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课设健康管理学课程是有必要的,其中14.67%的学生认为很有必要,29.33%学生认为有必要,41.33%学生认为较有必要。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地位的态度调查,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课程作为选修课较为合适(其中:限定选修课44.00%,任意选修课38.67%)。通过对该课程的学习和了解,绝大多数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课程对今后工作和个人的发展有帮助(其中:很有帮助12.00%,有帮助44.00%,较有帮助32.00%)。

2.3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设置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设置态度的调查,结果见表2,目前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有20.00%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在健康管理学最需要讲授的内容调查方面,50.67%的学生认为最需要讲授的是常见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其次是健康管理的应用及伦理问题19.90%;健康风险评估与管理17.33%。对于目前的理论和实践教学比例方面,只有46.67%的学生认为是合理的;52.00%的学生认为不合理,应增加实践课时数。

2.4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方面

对于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的满意度调查,从表3结果可得,65.33%的学生对目前健康管理学课程授课方式是满意的,仍有34.67%的学生对现行的授课方式不满意。在实践教学方面,65.33%的学生希望采取现场实践的方式进行,如在新疆医科大学健康管理中心进行现场健康信息的收集、风险评估、健康干预等;18.67%的学生希望采用团体互动的方式;还有一少部分学生认为也可加入座谈会、小组讨论和读书指导的方式。

3讨论

3.1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健康管理学的认识及专业使命感

在调查中,仅有29.30%的学生表示对健康管理学相关内容有所了解,了解健康管理学知识的途径中,书籍是最普遍的途径(30.60%),由此可见,还需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本课程的认识。绝大多数的学生对于健康管理师职业标准不了解;但若有机会,71.60%的学生愿意参加健康管理师的培训并争取取得资质。“健康管理”将是卫生服务行业发展的趋势,对医学职业教育来说,这一新兴行业将为毕业生的就业提供广阔的空间,也符合医学生学校培养人才的最终目标[3-4]。全科医学人才是综合程度较高的医学人才,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体现以“病人”为中心,对整个生命进行照顾。新医改方案明确提出“到2020年,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因此全科医师应承担起时代赋予的社区健康管理使命,这就离不开全科医学人才培养中健康管理学的推广。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健康管理学的认识及专业使命感。

3.2进一步优化健康管理学教学内容

目前,学生认为健康管理学课程内容的设置是比较合理的,但仍有20%的学生认为不太合理。在健康管理学最需要讲授的内容调查方面,50.67%的学生认为最需要讲授的是常见慢性病及特殊人群的健康管理,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增加课时。目前新疆医科大学开办的国家免费三年制乡村医师及五年制本科学历全科医师,旨在改善农牧区缺医少药,社区医疗不均衡的情况。他们毕业后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和慢性病管理等工作,因此,更因结合新疆本地的常见病、多发病实际情况,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学有所用。

3.3进一步改革健康管理学教学方法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5

【关键词】社区;老年常见病;管理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42-01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日趋完善,国家逐渐加大医疗保障的资金投入,但我国老年病管理从制度、体系、措施等层面都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还不能很好地配合国家的宏观投入,从而制约了老年病的管理效率。文章分析了目前我国的老年病管理现状,对比发达国家的管理水平,找差距,想办法。

1.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病现状

1.1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发病特点

肖又姑[1]等调查发现,常见老年病中慢性病患病率70.2%,居前3位者为心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31.8%)、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5.3%)和肝胆疾病(11.8%)。社区老年人健康现状为:慢性病患病率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独立生活能力下降,认知功能减退及相当多的老年人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

2.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管理

老年人住院率为7.62%,远远高于其他年龄组的平均住院率4.36%的水平。其中日常生活不能自理或需人帮助的占3.90%--8.40%,有140万久病卧床的老年人[2-3]。mezey和Fulme报道,美国患病老人占据了50%医院消费,超过80%的家庭护理服务和90%的老年院病床[4]。

2.1我国目前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管理模式

2.1.1建立社区老年人档案:社区老年人疾病管理以社区服务务中心(站)为基础,以入户建档形式,为所辖区内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进行分片管理。

2.1.2开设家庭病床: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一些城市的部分医院为缓解人口密集而医院床位数有限的矛盾,为慢性病和不需住院的病人提供家庭病床服务。

90年代社区护理迅速开展,目前全国许多医院都设有依托医院的家庭病床,有些城市的社区设有社区卫生服务站或社区护理站,提供家庭访视、临终护理,为老年人提供体检等多种内容、形式的护理服务。老年人因疾病特点及特殊的经济状况成为家庭病床的主要受益人群。

2.1.3建立老年护理院:早在1988年,上海市南汇区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老年护理院: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完善,作为上海市医疗保险定点单位,老年护理院配备了现代化设施,主要收治丧失生活自理能力和生活需要照料的老年人,具有老年公寓和医院的性质。如今全国许多省市都先后建立了老年护理院、老年公寓、托老所和敬老院等多种形式的养老结构。

2.2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管理的困难。

2.2.1老年人对疾病及健康认识不足:社区老年人生活状况是与老年人所从事的职业、年龄、家庭、文化程度息息相关的,刘秀维等随机调查200位65岁以上的老年人,90%以上认为吸烟及过量饮酒对健康有害,但却不想戒或戒不掉;而知道预防高血压,卒中和高盐饮食对心血管不利者占总人数的32%和72%[5]。

2.2.2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过重:老年人的经济收入相对较低,部分老人尚无经济来源,有限的经济实力难以承担不断上涨的医疗费,这就产生了一些老年人有病不就医的问题。

2.2.3专业人才匮乏:缺乏专业的老年医疗人才从教育体制上看,我国的社区护理教育的一项空白,护理人员多数对老年护理内容了解不多,所掌握的基本属于常规性的知识,而且部分护理人员的观念仍停留在以疾病为中心的院内服务。因此,要重视老年护理人员的专业化培训及护理观念的转变。

2.3社区老年人常见疾病的管理的建议

2.3.1建立完善的社区老年常见疾病管理体系与法规:在政府的统一规划、领导下,把老龄人口的预防保健工作已纳入卫生事业的发展规划之中,社区老年疾病管理向系统化、规范化发展,担负起预防、保健、康复护理工作任务。建立社区老年中心和网络,同时应与医院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并形成有效的双向转诊运行体系,形成一支由医院、社区和家庭照顾者组成的队伍,加强横向联系与交流。

2.3.2筹措各方资金:动员社会力量,缓解社区老年人医疗费用负担问题,建立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要向社区卫生服务倾斜。农村应大力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此外还可以动员社会力量,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加快老年保健筹资机制,健全老年医疗保障制。

2.3.3加大老年医疗人才培养:采取多种途径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开设老年护理技能课程,对现有的社区护士进行有关老年护理知识的系统培训;制定相关政策,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来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积极投入老年疾病管理工作。

3.讨论

21世纪的老年病管理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加速培养老年护理专业人才,树立新型的老年护理理念,以人为本,注重老年人的功能健康,预防致残、致病,发展社区老年护理工作,改善老年生活质量,真正实现健康老龄化。

参考文献:

[1]肖又姑,宋国菊.社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护理服务需求调查研究[J].南方护理学报,2005,12(10):64-66.

[2]殷磊.老年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7.

[3]建红.从健康老龄化看社区卫生服务[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0,14(12):12-14.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6

一、方针目标

1.学生的出勤率达到99%。

2.做好学生“六病”防治工作,学生健康知识知晓率达到100%。

3.学生的近视率要达到省要求的标准。

4.保持我市卫生先进单位的荣誉。

二、具体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抓好学校的教学卫生

1.加强领导,充实管理力量。

新学期,学校要加强对卫生工作的管理,由主抓德育的副校长、教导副主任具体管理学校的卫生工作。在原有一名专职卫生保健教师的基础上,学校再配备一名教导干事,具体负责西校的卫生管理工作。

2.制定计划,完善管理制度。

要认真制定卫生工作计划,并将此纳入到学校计划之中。进一步完善卫生管理的各项制度,强化学校对卫生工作的管理。

3.采取措施,保证教学卫生。

学校要舍得投入,保证教室的采光照明、黑板、课桌椅等符合《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学校课桌椅卫生标准》的要求。为了保证学生的视力不受影响,学校要及时为各班级更换日光灯。

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板书工整、清晰,字的大小适宜,并合理安排学生的作业量;低年级教师在教学中要组织学生开展课间律动,防止学生过度疲劳。

(二)抓好健康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1.抓好教学卫生,提高健康教育水平。

我们要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的要求,重视学生的健康教育,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计划,保证师资、保证时间。要指导教师上好健康教育课,要对学生进行卫生保健常识方面的教育,积极开展预防常见病、预防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搞好青春期教育等,引导学生进一步掌握卫生保健知识,提高学生防病能力。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本学期,要在各年级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重点对学生进行自信心的培养,教育学生具有良好、健康、积极、向上的心态,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

要在我市教科研所的指导下,抓好低年级学生“感觉统合失调训练研究”的实验。

3.抓好常规卫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我们要结合学校开展的“学雷锋精神,做雷锋传人,树校园形象”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师生做到“三管住”,即“管住自己的嘴:不说脏话、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自己的手:不乱扔杂物,不攀折花木;管住自己的脚:不乱穿马路、不践踏草坪”。

学校要利用晨会时间对学生进行卫生养成教育,严禁学生购买小食品,教育学生在学校不吃零食,不到小饭桌吃饭,尽量吃营养餐;指导学生注意日常的体育卫生、劳动卫生、学习卫生;每天组织学生上好眼保健操,保护视力;上好间操,开展体育大课间活动,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4.重视卫生宣传,推动健康教育。

本学期,要继续在学生中创办健康知识报,每个月要有一个年级的学生定期进行健康知识报的展览;学校要建立卫生健康知识宣传专栏,扩大健康教育宣传面,推动健康教育。

(三)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1.加强健康监测工作,掌握学生健康状况。

为了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学校要加强对学生健康状况的监测工作。每周一,各班级卫生员对学生的个人卫生要进行一次检查,督促学生做到“四勤”,即勤洗澡、勤换衣、勤理发、勤剪指甲。在春夏季节交替学生易发传染病的时期,卫生保健教师要经常深入班级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掌握学生的出勤情况。

2.采取有效措施,搞好传染病、常见病的防治。

要在感冒多发季节,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为各办公室、教室喷洒醋和消毒水,搞好多发病、常见病的预防工作。

及时向学生提供防治沙眼、近视、龋齿的药品;及时为学生进行一般外伤的处理。

3.加大投入,搞好卫生室建设与学生健康管理。

要及时配备常用器材及药品,保证师生所需。要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健全学生健康卡片。

(四)加强学校环境卫生管理,不断改善卫生条件。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7

一、指导思想

实施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重心下沉的策略,按照“分类管理、分步推进”的原则,运用疾病“三级预防”的理念,通过健康教育、膳食指导、身体活动促进、随访管理等关键措施,对辖区内慢性病的居民进行监测,为慢性病人群提供连续、综合、方便可及的防治服务。利用慢性病风险评估技术,明确和量化个人及区域慢性病危险因素水平,并按一般人群、高危人群和患者实行分类干预管理,提高人群健康意识,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水平,降低慢性病的发病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探索慢性病综合防治适宜技术,全面提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能力和水平。

二、主要目标指标

(一)总目标指标

力争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五星级乡镇占20%,四星级乡镇占40%以上。

工作指标:

1.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80%;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0%。

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服药率达到70%以上;血压控制率达到50%以上,血糖控制率达到35%以上,脑卒中、冠心病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下降。

(二)具体目标指标

根据现阶段我区各乡镇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工作实际,采取星级制度科学设定每个星级的的目标指标,力争在三年内,完成五星级乡镇管理病人和亚健康人群(即高危人群)、四星级乡镇实行病人分级管理、三星级乡镇提高病人规范管理率和控制率等目标指标任务。

1.五星级乡镇

目标:深化三级管理,减少并发症发生;稳步推行高危人群干预,减少危险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以点带面有步骤的实行分层管理,监测靶器官受损。

工作指标:

(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8%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90%以上;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80%以上;

(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到75%以上;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55%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40%;

(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5%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5%以上;

(6)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报告发生、死亡率下降5%。

2.四星级乡镇

目标:强化分级管理,提高控制率;适当尝试开展高危人群干预,改善人群知识、信念和行为,控制危险因素,降低人群危险因素水平。

工作指标:

(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5%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85%以上;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5%以上;

(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到70%以上;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50%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35%;

(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80%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70%以上;

(6)冠心病急性事件、脑卒中报告发生、死亡率逐年下降。

3.三星级乡镇

目标:加强社区基础资料收集,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保证管理质量,规范分级管理,提高规范管理率,提高服药率及控制率。

工作指标:

(1)35岁及以上首诊测血压率达到90%以上,异常血压复查率达到80%以上;

(2)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达到70%以上;

(3)高血压、糖尿病病人服药率达60%以上;

(4)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达到40%以上,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率达到30%以上;

(5)居民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基本卫生防病行为形成率≥65%以上。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丰富教育载体倡导健康行为项目。充分发挥卫计资源整合优势,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康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居民慢性病防治知识掌握程度;在原有以健康教育为主导的慢性病干预模式下,3年内在全区高血压、糖尿病患者中全面推行健康干预工具(控油壶、限盐勺、体重指数计算尺),对农民吃、行进行量化干预。

(二)落实慢性病星级管理基础项目

1.五星级乡镇

(1)强化随访管理,严格质量控制。根据患者血压水平、危险因素情况,分为低危、中危、高危三个级别,责任医生按每级要求进行管理;中心每月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分级管理质量。

(2)开展患者靶器官损害监测,逐步实施分层管理。进一步深化三级管理,先选择2-3个社区每年对管理的患者进行心、肾、脑、眼底等靶器官检查,密切观察受损情况,及时调整管理级别与干预计划,开展分层管理,积累经验,3年内在全镇全面实施。

(3)进一步做好高血压、糖尿病高危人群管理工作。在高危人群管理试点的基础上,扩大管理覆盖人群,争取3年内管理人数达到2000人,对筛查出的高危人群每季一次给予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指导,进行危险因素干预,每半年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开展干预效果评价,对转成健康人群者撤销高危管理,对发展成患者的人群纳入专项管理。

(4)规范慢性病健康俱乐部活动,大力开展同伴教育。根据患者需求,通过举办讲座、专家健康咨询等方式每季开展一次俱乐部活动;充分发挥同伴教育骨干力量,经常性开展互动交流;完善同伴教育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教育效果。

2.四星级乡镇

(1)分级管理、综合干预。进一步深化高血压患者三级管理,根据患者年初血压水平,分为轻、中、重度三个级别,按每级要求进行管理。轻、中度患者,以健康教育和用药指导为重点,重度患者,以监测靶器官损害为重点,实施个体化管理。

(2)加强监测、规范管理。进一步强化糖尿病患者社区管理,每季随访一次并测量血压及血糖,以饮食、运动等行为干预指导为重点,密切监测并发症,为每位患者量身定制干预计划,提高规范管理率。

(3)效果评价、稳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站为单位开展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效果评价,根据结果,及时进行总结、分析,找出控制不良影响因素或原因,提升农村社区高血压、糖尿病管理质量。

(4)开展高危人群干预,控制危险因素。在部分社区开展高危人群管理试点,3年内管理人数达到1000人,对筛选出的高危人群每半年一次给予个体化生活方式的指导,开具健康教育处方,每年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实时进行效果评价。

(5)创新宣传载体,提升不同人群健康素养。进一步拓宽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丰富宣传载体,通过宣讲团、数字电影、手机短信、编制顺口溜等载体,紧把农民健康教育需求脉搏,掌握农民健康教育需求,针对不同社区、不同年龄、不同人群,开展相应的宣传活动,着力增强农民参与健康教育的积极性,自觉养成健康的行为与生活方式,提高社区健康教育宣传效果。

3.三星级乡镇

(1)利用各种渠道,收集社区基础信息资料,完善居民健康档案,夯实慢性病防治工作基础。

(2)通过农民健康体检、机会性筛查和重点人群筛查等途径,早期发现高血压、糖尿病异常患者,严格执行35岁以上首诊测血压制度,发现异常及时进行复查,做到早诊断、早治疗、早管理。

(3)严格按照三级管理要求,轻、中度患者,每季一次,重度患者每月一次,对其进行干预指导,规范随访程序与干预内容,提高规范管理率及控制率,早期发现患者的异常情况,及时转诊。

(4)发挥各自优势,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三)打造“一乡一品”慢性病特色管理项目

1.创新服务手段。充分依托信息化手段,利用“点对点”电子技术开展慢性病移动随访服务,实现社区责任医生用掌上电脑上门实时录入随访内容、提供电子健康教育处方,为实现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提供经验积累。同时,依托短信平台和网络资源,广泛传播慢性病防治知识,提高人群的受益面和教育质量。

2.创新服务载体。组建由乡镇公共卫生联络员、社区责任医生、有一定威望的社区居民组成的慢性病防治宣传志愿者团队,采取健康俱乐部、同伴教育、“身体力行”活动等形式开展宣传,促使居民自觉主动地获取健康知识,提高慢性病人和亚健康人群的自我管理水平。

3.依托中医适宜技术。运用中医“治未病”理念,以改善体质和增进健康为目的,积极开展中医健康干预技术,整合针灸、推拿、膏方等传统中医预防保健及心身医学方法,根据体质类型建立针对性、个性化的辨体防治方案,达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防止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4.依托卫体合作机制。位处城乡结合部的乡镇可以聘请中国传统体育项目(太极拳、太极剑)教练,以社区为单位开展培训,发挥传统体育项目的养生健身优势,促使亚健康人群、慢性病患者达到适量运动,保持心理平衡。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进一步加强对社区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成立区慢性病社区综合防治领导小组,制定慢病综合防治规划和计划,研究解决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困难与问题,对防治规划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奖惩。成立临床专家组和健康教育专家组,提供临床技术和干预技术支撑。

(二)注重培训,提高能力。加大人力资源投入,强化区疾控中心、各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性病防治专业人员配置,注重专兼职慢性病防治人员的业务理论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全区慢性病防治能力建设。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8

【关键词】儿童;健康管理;健康指导

【中图分类号】R36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2-0049-01

1资料与方法

2008年我们对本社区601名0~3岁婴幼儿进行了初步摸底调查,并进行了首次体检,统计显示:体重身高正常达标470人占77.4%,其中体重超重者35人占5.7%,消瘦营养不良46例占7.5%,身材矮小35例占5.7%,贫血31例占5.2%,佝偻病7例占1.1%,扁桃体肥大5例占0.8%,肺炎3例占0.4%,鼻炎2例占0.3%,龋齿2例占0.3%,脐疝1例占0.16%,皮肤鲜1例占0.16%,双肿大1例占0.16%(因母亲在哺乳期时服用避孕药)。

2社区0~3岁儿童健康管理及健康指导模式

针对本社区的实际情况,于是我们社区按照连续性、综合性、可及性、主动性的全科理念,探索一些符合0~3岁婴幼儿规律的健康管理及健康指导模式。

2.1健康管理模式。

2.1.1首先,通过各种渠道系统地将社区辖区内0~3岁儿童健康管理起来,也就是社区最基本的管理模式。通过新生儿随访、上门随访、上门服务,主动电话预约,计划免疫等多种途径,及时建立儿童健康卡,发放教育宣传资料,告知管理流程及内容。督促儿童进入系统管理。

2.1.2免费定期提供智能体格有关健康检查,出生后第一年检查四次(出生后3、6、9、12个月),第二、三年各二次(18、24、30、36个月)。如发现异常就增加检查次数。检查内容包括个人询问及即往史、智能体格测量与评价、全身检查、实验室检查(Hb及微量元素等)。

2.1.3生长发育监测、动态监测儿童的生长发育情况,并进行评估。对问题儿及时矫正。

2.1.4对高危儿及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包括(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体重偏离、佝偻病、营养性缺铁性贫血、Ⅱ度营养不良、反复的消化道及呼吸道感染的儿童以及先天性畸形、代谢病儿童。按照规定对此类儿童进行了定期随访,对家长提供指导,对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待恢复正常转入正常儿童的系统管理。

2.1.5预防接种及常见病的管理:指导家长按照计划免疫程序进行定期的疫苗接种和加强免疫。此外,我们对儿童的视力、听力进行筛查。

2.1.6对疾病儿实行一对一的管理,根据规范要求,给出转诊建议。实行双身转诊制度。

2.2健康指导模式。

2.2.1指导母亲。正确的营养与喂养知识,利用图片、资料、录像、板报、讲课等多种形式灌输科学育儿知识。提倡母乳喂养并提供母亲喂养技能。对需要人工或混合器喂养的儿童指导家长喂养计算。辅食添加、合理饮食等。从生活起居、个人卫生着手健康指导。

2.2.2早期教育指导。根据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针对性提供儿童早期教育指导,让家长了解儿童生理、心理发育规律,掌握儿童早期教育的原则,培养亲子关系,促进儿童动作、语言、认智能力的发育,制订实施方案。

2.2.3体格锻炼的指导。指导家长进行婴幼儿被动和主动的体操及空气浴、日光浴、水浴等锻炼。

2.2.4指导家长做好儿童安全教育工作,在社区范围内对家长儿童进行预防意外伤害的安全教育。

2.2.5对问题儿及时矫正,对疾病儿进行疾病治疗,并教会母亲如何在家里继续给予治疗,并讲解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复诊指导、提高从医性及遵医性,提出生活与护理的全见面建议与方案。

3相关仪器

3.1康娃婴幼儿智能体检仪(wS-Rt智能体检仪表),武汉市计算机开发有限公司专为婴幼儿体检设计制造。

3.2德国麦科耳声发射自动测试仪(ma1co-eRC、SCan)。

3.3德国麦科耳声发射分析仪(SCan.R.SCRee.neR)。

3.4常规的实验室检查(HB及微量原素等检测)。

4结果

我们社区依托医院及居民,专科医生与全科医生紧密联系,从2008年7月份~2009年7月份对0~3岁的儿童实行了健康管理及健康指导,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管理面达95%以上,健康指导效果达70%,生长发育指标有所上升。问题儿及时得到矫正,常见疾病、多发病儿童及时得到治疗。一类疫苗接种(tB、脊髓灰质炎、百日咳、百喉、破伤风、麻疹、流脑、甲肝、乙肝)适龄儿童接种率达100%,控制了传染病的发生。儿童二病(贫血、佝偻病)的发病率明显下降。

5讨论

我们社区的工作刚刚起步,从资料分析本社区0~3岁的婴幼儿健康素质差,分析原因有几点:一是0~3岁的婴幼儿85%以上均在家里照看,家长健康意识差,不知道、不重视儿童的健康问题;二是经济条件的限制,舍不得投入健康;三是有些家长流动性强,工作忙,接受健康服务少,难以顾及自身医疗服务的需求。四是社区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实际工作缺位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所以,我们社区以“卫生部”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适宜技术规范为指导、实施利用社区公共卫生服务,让居民享受政府公共财政的阳光、享受到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基本医疗。坚持以预防为主,有病治病、无病早防,有效减少了疾病的发生,控制疾病的发展和进程,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素质。从而在源头上有效解决了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给百姓带来福音,减轻了居民的思想经济负担,促进了社会和谐,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

同时,在做此项工作中,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深深体会到,社区公共卫生服务必须依靠政府的扶持,领导的支持、给予人力、物力、财力等的帮助。另外,还要树立新型的服务理念,建立以家庭、医院、社区相结合,新生儿随访、产后随访、儿童管理一体系服务体系的健康管理及健康指导模式,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才能稳步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博文、腾红红等《社我0~36个月儿童健康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2]戴耀华朱字涵《儿童疾病综合管理工作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世界卫生知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出版2009年4月

[3]梁万年李宁《全科医学概论》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11月第2版11次印刷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9

共检出85种疾病,疾病检出率为74.9%,其中男性疾病检出率为74.3%、女性疾病检出率为80.9%。检出率占前10位的疾病依次为:血脂异常(32.3%)、高尿酸血症(19.3%)、脂肪肝(14.9%)、幽门螺杆菌感染(11.8%)、代谢综合征(11.2%)、高血压(10.0%)、糖尿病(6.0%)、宫颈糜烂(3.6%)、胆囊息肉(3.2%)、肝囊肿(2.8%)。男性检出的10种主要疾病依次为血脂异常(33.3%)、高尿酸血症(21.2%)、脂肪肝(16.9%)、幽门螺杆菌感染(12.3%)、代谢综合征(11.9%)、高血压(10.7%)、糖尿病(6.4%)、胆囊息肉(3.4%)、肝囊肿(2.8%)、肾囊肿(2.%)等,各年龄组间常见病检出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其中40~49岁组血脂异常、脂肪肝检出率最高,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及糖尿病等检出率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在50~59岁组最高;女性检出的10种主要疾病依次为宫颈糜烂(35.1%)、血脂异常(23.9%)、乳腺增生(21.1%)、幽门螺杆菌感染(8.4%)、子宫肌瘤(8.0%)、附件包块(8.0%)、宫颈囊肿(6.0%)、代谢综合征(5.2%)、宫颈炎(4.8%)、脂肪肝(4.5%)、高血压病(3.6%)等,宫颈糜烂、乳腺增生、子宫颈炎、子宫肌瘤、宫颈囊肿、血脂异常、脂肪肝等均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在40~49岁年龄组达到最高,而代谢综合征等随年龄的增长呈上升趋势。详见表1、表2.

2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检出情况

本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检出率依次为:超重(占52.4%)、高甘油三酯(占31.5%)、高尿酸血症(占19.3%)、高血糖(占14.7%)、高血压(占10.0%)、高胆固醇血症(占0.8%)等,其中男性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检出率依次为超重(占56.2%)、高甘油三酯(占33.3%)、高尿酸血症(占21.2%)、高血糖(占14.8%)、高血压(占10.7%)、高胆固醇血症(占0.1%),女性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检出率依次为超重(占20.0%)、高甘油三酯(占15.9%)、高血糖(占13.9%)、高胆固醇血症(占7.2%)、高血压(占3.6%)、高尿酸血症(占3.2%),不同性别受检者的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排序不同,且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除高尿酸血症的检出率随受检者年龄增高而降低外,其余危险因素的检出率均随受检者年龄增高而增高。受检者中,具有1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占30.7%、具有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占22.4%、具有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6.1%,男性具有1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占31.7%、具有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占23.6%、具有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占17.4%,女性具有1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占22.4%、具有2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占11.6%、具有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占5.6%,男性具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比例明显高于女性;随着受检者年龄的增高,具有多种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者的比例也增高。

3讨论

3.1开展健康管理的必要性本文结果显示,北京市某公司在职职工的健康状况不容乐观,本次共检出疾病85种,疾病检出率为74.9%,其中男性疾病检出率为74.3%、女性疾病检出率为80.9%;随着受检者年龄的增长,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也逐渐增多,其中具有1种危险因素者占69.2%、具有2种危险因素者占22.4%、具有3种及以上危险因素者分别占16.1%。其提示在人群中开展健康体检,筛查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并有针对性地建立一套规范、完善的健康管理模式,实施有效的干预、控制危险因素的措施,从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常见病的健康管理篇10

卫生部公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目前在我国居民中,生活方式病越来越常见。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多万;大城市成人超重率与肥胖率分别高达30.0%和12.3%,儿童肥胖率已达8.1%。18岁及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率为18.8%,估计全国高血压患病人数1.6亿多。18岁及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为2.6%,空腹血糖受损率为1.9%。估计全国糖尿病患病人数2000多万,另有近2000万人空腹血糖受损。我国成人血脂异常患病率为18.6%,估计全国血脂异常人数为1.6亿。

卫生部公布的《2008年我国卫生改革与发展情况》显示,2008年,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146.5元,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5446.5元;统计数据显示,2008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增加,个人卫生支出比重下降,2008年卫生总费用将达到12218亿元,人均卫生费用915元。与此同时,人口老龄化问题对整个医疗费用的承受能力提出了严峻挑战,据社科院的社会蓝皮书公布,在被调查的17个社会问题中,“看病难,看病贵”排名第一位。由此可见,健康问题越来越成为今天人们不得不去面对和重视的首要问题。

健康问题如今变成人们最为重视和关心的民生问题,可以说是社会发展必然导致的。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加大,使越来越多人的精神时常处在紧张的状态中;物质生活的丰富让人们运动越来越少,肠胃中的酒肉越来越满;农产品中的大量残留农药以及各类加工食品中添加的化学物质,就像是一个又一个的陷阱不断威胁着人们的健康……每年都有很多人花很多钱去养车,是否应该花点时间花点钱调养自己的身体?对生活品质的要求高了,对健康的要求也应该提高。

世界卫生组织以及美国健康管理组织统计表明,通过良好的健康管理,2/3的疾病可以预防。花1元钱做健康管理,可以省8.59元医疗费,100元抢救费,还能减少50%的死亡。

健康管理不仅是一套方法,更是一套完善、缜密的程序。通过健康管理能达到以下目的:一、学会一套自我管理和日常保健的方法;二、改变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和不良的生活方式;三、减少用药量、住院费、医疗费;四、降血脂、降血糖、降血压、降体重,即降低慢性病风险因素。

有这样一个案例:王总作为公司的管理者,对自己的健康非常关注;近两年来,经常出现头晕和胸闷等不适,血压时有波动,忽高忽低,最高时140/90毫米汞柱,为此,每年要做几次体检,每次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同的指标让他茫然,到底是有病还是没病呢?该不该吃药呢?这些问题总是在困扰着他,想对自己的健康进行维护,但不知道从哪个角度入手。

经朋友介绍,王总求助于健康管理专家。保健顾问把王总的既往资料做了综合分析,安排了一些针对性的检查;体检报告上出现了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这些刺眼的文字,王总有些不安了,“怎么会呢?我老做体检,没有人说我有病呀”。健康管理专家通过个人基础资料、生活方式调查了解到,他身上存在着许多影响健康的不良习惯,如饮食结构不合理,食盐多、高脂肪多、蔬菜少,不经常运动,中等焦虑等,这些都是造成各项指标异常的危险因素;保健医生告诉王总,“别着急,现在开始保健也不晚,目前是一级高血压,因为血压持续2年异常,要先服药降压,同时,行为干预必不可少!”健康管理专家为王总制定了详细的保健计划,进行饮食、运动、健康教育等综合干预;短短的3个月,在药物的控制下,血压恢复了正常;不良习惯的改善,血脂、尿酸也都降至正常。

王总非常高兴的说:“要是早点知道这样做,就不必遭罪吃药了”。

健康管理专家告诉他:改善健康先要改变自己,零级预防的时间错过了,还有一级预防,健康的金钥匙其实就在自己手中。

通过这个案例不难看出:健康管理通过了解会员的身体年龄,判断患病倾向,由保健医生提供健康生活处方及行动计划。长期跟踪会员的健康,最大限度减少重大疾病的发生。同时,及时指导就医,降低个人医疗花费,提高会员的保健效率,最终达到提高个人生命质量的目的。

人的一生有无数个等待,等待着美好的未来;人的一生有好多事情不能等待,一旦错过了,机会不再来。因此,我们要力争上半生不犹豫,下半生不后悔;从现在起,跟我们一起转动自己手中把握健康的金钥匙吧。

相关链接:昭光a+保健计划您身边的健康管理专家

北京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5月。致力于开发和整合国内外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领域专家资源,专业研究大众健康科普传播规律,独立开发机构及精英保健服务系统,以多种形式向各类人群有效推广科学健康生活方式。

2008年,好乐士携昭光大众健康研究所专家资源及多年健康教育和团体精英保健服务经验,全新推出“昭光a+保健计划”;该计划分为《个人健康管理》、《家庭健康管理》、《企业健康管理》和《妇婴健康管理》,为个人和企业提供专业的健康教育、健康服务、健康管理、健康维护。该项目主要是以三级预防为宗旨,添加零级预防的最新理念,通过体检、危险度评估、生活方式指导、专业运动指导、心理调适、绿色就医通道、疾病干预、年度健康状况分析、健康讲座、健康咨询热线等,为会员和企业提供医疗保健服务,指导健康生活方式、合理饮食、调整心态、缓解压力、减少疾病可能发生的危险因素,使健康的人群更健康,亚健康的人群向健康方向转化;使疾病在可控范围内,将已有疾病并发症的危险降到最低,达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健康管理小测试:你的饮食习惯是否健康?

1.平均每日吃主食:①500克以上②250~500克③100~250克④<100克

2.主副食比例:①主食为主②主副食各半③主食为辅④副食为主

3.豆腐和豆制品的摄入:①每天吃②经常吃③偶尔吃④不吃

4.奶和奶制品的摄入:①每天吃②经常吃③偶尔吃④不吃

5.平均每天吃蔬菜:①≥400克②250~400克③100~250克④<100克

6.平均每天吃水果:①≥250克②150~250克③<150克

7.平均每天吃鸡蛋:①≥3个②2个③1个④<1个

8.平均每天吃鱼和肉:①>500克②250~500克③100~250克④50~100克⑤不吃鱼肉

9.每月植物油消费量:①>3000克②1000~3000克③<1000克

10.每月食盐消费量:①>500克②250~500克③<2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