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十篇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十篇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3:08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1

关键词:几何画板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分析

教育事业在我国由来已久,其经过多年发展如今已经拥有了多种教学方式,且新型教育机构也在不断涌现,使得我国整体教育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在此过程中,我国教育理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当代社会更加提倡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育以及通识教育等,然而传统数学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当代教育要求和发展趋势,而几何画板恰恰可以弥补此方面缺憾,我国在将几何画板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后虽然小有成就,但依然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一、几何画板应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优势

几何画板的应用最早由美国兴起,我国在意识到其对数学教学方面的作用后,即将其引入到初中教学中,其独有的优势使得传统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弊端得以优化,具体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将抽象具体化,其形象生动的表现形式,可以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如此一来学生即可以提升课堂学习效率,该优势在几何知识方面的作用尤为显著,使得难教难懂的几何知识变得易于理解;2.极具动态感觉,该教学环境的灵活性十足,其可以根据点、线、面不同的特征组成形式各样的几何图形,将数学规律进行动态演示,同时学生也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拖动、改变几何图形,此种学习方式更加利于开展自主学习,另外,动手操作相较于教师讲解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二、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

(一)函数及图像

函数是初中数学中较为重要的知识,并且对于从未接触过函数的学生而言,若单单依靠教师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其实际含义,而使用几何画板则不会存在此问题。如在区分y=x+4与y=-x+4时,教师即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几何画板来帮助自身理解,其所显示的图形中可以看出,y=x+4中,x的值越大,y值越大,可见其为单调递增函数;而y=-x+4中,x的值越大,y值越小,因此此种函数为单调递减函数。学生可以轻易的发现函数单调性的特性,并迅速找到区别其递增、递减的最佳标志,即观察系数,当x前的系数为负,其为单调递减,为正时则为单调递增,另外,当y=-x+4与y=x+4相交时,会出现垂直现象,以上种种知识在几何画板中的显示十分明显,便于学生理解。

(二)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知识虽然不似函数般难懂,但学生自身理解能力不同,对于数学知识的兴趣程度也有所差异,因此教师很难使学生保持在同一水平,但使用几何画板可以避免或减少此种情况发生,学生在自行操作几何画板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知识的变化,也能感受到自身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因此可以增加学生的信心。如在n堂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绘图验证勾股定理,首先绘制三角形,其次将两个直边标为a,b,斜边标为c,然后分别以三个边为基点绘制正方形,oa,ob,oc,最后通过计算即能够发现勾股定理的含义,即oa面积+ob面积=oc的面积。

(三)数学公式

数学公式在数学学科中极为重要,甚至可以说其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前提,然而由于数学公式往往需要学生死记硬背,很多学生觉得十分枯燥,并且人的记忆时间有限,此种记忆难以维持很长时间,当学习更多知识时会慢慢将其淡忘,对于今后数学公式的运用,已经今后的数学学习而言极为不利。而几何画板的优势使得教师可以将公式内容形象的演示出来,学生可以直观发现公式的规律,同时掌握更多科学依据,此种由理解促进记忆的方式更有意义。如在学习概率知识时,其中包含了许多形式的公式,如排列公式、组合公式或是加法、乘法概率等,此种知识若学生只专注于记忆,却忽略了理解,则很难在实际应用中迅速解答相关习题,几何画板内容的多样性在此方面的作用可以有更好的体现。

三、结语

综上所述,研究关于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方面的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关系到我国初中学子的数学成绩,也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息息相关。不难发现,使用几何画板可以丰富课堂教学方式,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便于学生理解更深一层的数学知识,此种新型教学环境所产生的作用是前所未有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在实际应用中依然会暴露出些许问题,因此相关机构和人员应加强对此方面的研究,使其能够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李健美.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之我见[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09).

[2]于桂玲.几何画板优化初中数学教学的案例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5,(01).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2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案例教学

案例是学科知识内容精髓的生动“代言”,是教材学习要求的有效“承载”,更是教师教学目标意图的重要“展现”。案例教学是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案例教学看似对数学问题的讲解活动,实际需要综合多方面教学要素,结合学与教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科学施教,是一项系统性的教学工程。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初中数学案例教学的要求和标准随之发生与时俱进的变化。案例教学更关注学与教之间的互动,更关注学生能力素养的培养及情感情操的培树。笔者以为现行初中数学课堂之中的案例教学活动,将视野放置案例教学的整个全过程,渗透以生为本思想、体现能力培养是第一要务。鉴于上述感知,现简要论述对初中数学课堂实施案例教学活动的认识及思考。

一、教材要点要义融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针对性

案例教学是为数学教材教学服务,案例应是数学教材要义的深度概括体和集中展现体。数学案例教学的目的是帮助学习对象巩固强化对所学数学知识、所获解析技能的认识和理解。初中数学教师实施案例教学活动时,要将设计数学案例作为首要工程、基础性工作,把教学意图、教材内涵等融入数学案例之中,设计的数学案例要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代表性,使初中生通过数学案例这一“镜子”窥探教材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及教学目标要求,从而让初中生获得更直观、更深刻的数学知识内容要义,感受更真切的数学教学目标要求。

如“等腰三角形”一节课案例教学时,教师在案例预设环节根据该节课“经历剪纸、折纸等活动,进一步认识等腰三角形,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能够探索、归纳、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学会应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教学目标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知识点的深刻内涵,在此基础上充分结合以往初中生在该节课学习认知中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如图所示,在aBC中,aB=aD=DC,∠BaD=26°,求∠B和∠C的度数”等数学案例。该数学案例的意图是考查初中生对“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数学知识点的掌握和利用情况。初中数学教师通过上述针对性数学案例的有效运用,能够有效帮助初中生深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点内涵,并对其使用注意事项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掌握。

二、双向互动交流渗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互动性

案例教学作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关键部分和重要环节,自然秉承数学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特性。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不是教师或学生“独自为阵”的单边个体行动,而是相互贯通、相互配合的协作互动活动。教师和学生只有深入其中,深刻互动、深度配合,才能实现学与教主体和主导特性的有效展现,才能使学与教活动效能的“最优化”。因此,在案例教学中,教师要体现互动特征,双向特性,将案例讲解的过程转化为师生互动的过程,组织初中生参与案例探析活动,与教师或其他学生个体围绕案例的解题思路及解答方法等重点环节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沟通等,促使初中生更深入地思考、研析,提升案例教学的实效。

问题:已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图像交于点a(-2,3)、B(m,-2).(1)求这两个函数关系式;(2)求该一次函数图像上到x轴的距离为5的点的坐标;(3)在这个反比例函数图像的某一支上任取点m(a1,b2)和点n(a1、b2),若a1

初中生个体之间感知问题条件的小组合作学习活动得到其认知体会:该问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关系,特别关于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

教师与初中生围绕解题要求,共同梳理题意条件关系和内涵,指出: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可以采用待定系数法、观察图像的方法予以解决。在解决第三小问时要充分考虑两个点所在象限的异同情况。

初中生自主思考探知得到解题思路,教师予以强调,初中生进行思路完善,开展解题活动,过程略。

三、主体参与探析纳入其中,体现案例教学的发展性

案例:如图所示,已知aBC中,aB=aC,BD、Ce是高。求证:oB=oC;如果∠aBC=50°,求∠BoC的度数。

初中生解析:结合问题条件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可以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的形式,求证得到oB=oC。要求∠BoC的度数,可以通过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得∠a的度数,然后通过四边形aDoe的内角和得到∠Doe的度数,从而得到∠BoC的度数。

教师点评:该问题主要是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及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等。

初中生修正解题思路,得到其思路为:根据题目已知条件可以先证明aBD和aCe全等,得到条件进而证明Boe与CoD全等,从而得到oB=oC。再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得到∠a的度数,然后通过四边形aDoe的内角和得到∠Doe的度数,从而得到∠BoC的度数。

教师组织初中生合作探析归纳解题方法:通常可通过证明三角形全等证明线段相等,计算角度时一般都会利用三角形或者四边形的内角和性质。

在上述教学活动中,初中生成为案例教学活动的实际践行者,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尽情的“释放”,深度参与到了案例讲解的全过程,其探究数学的能力、分析思考的能力及推导归纳的能力等得到显著提升和发展。

由此可见,初中生参与其中的案例教学,贯彻和落实了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永远是第一核心,能力永远是第一要义”的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讲解进程中将初中生学习技能锤炼和培养渗透于案例讲解中,既要提供初中生进行案例感知、探析、解答的亲身实践活动机会,又要重视初中生探究过程的指导和点拨,保证其探究活动的效果,针对他们解题中出现的认知疑惑、解析困难等情况,予以及时、科学的指导,在推动初中生数学解题进程的同时,实现数学探究分析效能的提升。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只有始终遵循新课程标准,把学生放置于核心地位,凸显学习能力培养的第一要义,既注重主体的认知、解析训练,又强化过程的指导和讲解,实现案例教学效能的最佳目标。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3

关键词:案例教学;初中思想品德;应用;分析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课程学习较为枯燥,所以应筛选出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促使初中教学水平稳步攀升,加之新课改策略的合理实施与运行,教学手段与教学模式得到积极整改与创新,使教学水平显著提升,激发了学生潜在的学习兴趣。适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可在一定程度上达成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从而使学生对思想品德学科知识理解程度日渐加深,之后在此基础上有力明确学习的重要性与学习目的。

一、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现存问题要点分析

因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具备一定的学科理论性特点和学科实践性特点,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知识学习时务必加深理解程度,随之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学习实践当中。需知,新型教学方法合理介入致使新型教学问题产生,此类问题均会阻碍学习进程,案例教学法实际应用不完善现象尤为明显,在此前提下便将其投入教学实践,无法带来优良学习效用。以下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问题详述:

1.教学方法缺陷要点分析

对于初中生而言,思想品德学科教学过程中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教学方法上存在很大的问题,最为常见的即为教学方法与学生学习要素之间难以达成吻合,教师在进行知识教授时,单纯注重表面化知识教学,不注重知识内涵传递,学习方法和学习作用均未深度普及。从实际角度而言,案例教学法是充分利用教学实例和课程相关事项进行教学任务执行,但实际教学环节中有些教师所列举的实例和核心教学目标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与课程内容相背离且充斥着大量反面实例,此处以《发现自己的潜能》课程教学为例,教师所举实例为缺失国家经济发展,虽然本章内容为个人潜能,并且也与国家发展形成鲜明对比,但实际对比形式却不相符合,因此,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所举实例与教学目标相差很多。

2.实际运用缺陷要点分析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实践过程中存在实际运用问题,案例教学策略执行环节中并未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学目标深度明确,教师对政治课程案例知识并未高度重视,只是一笔带过,跳跃式教学现象尤为严重,此种状况产生会让学生在进行思想品德学习时出现混乱学习态势。《告别依赖走向自立》课程教学阶段,教师在讲述问题时忽略自立讲解,而主要讲解一些无关痛痒话题,显然学生对此部分知识的理解没有到位。

二、案例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方案要点分析

1.案例阅读与了解

集中讨论操作初始阶段,教师可引导学生进行案例资料信息内容阅读,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相关资料收集和信息收集,随之形成初步案例解决方案,此时教师应让学生围绕案例知识主题进行问题思考与揣摩,试出若干思考题目,让学生有顺序、有目的地去解决此类问题,前期准备工作务必完备。

2.多媒体教学手段介入

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案例教学中可适当融入多媒体教学模式,以传统节日教学为例,教师可进行多媒体文字创建和多媒体表格创建,学生通过看书形式和讨论形式来回答教师问题,通过交流互动,最终由教师进行学生观点提炼,然后便可进行总结性点评与归纳,旨在分析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丰富性,让学生口述各地文化特色和节日传统,通过多媒体教学来完善文化习俗案例教学机制,激发学生学习思想品德的兴趣。

3.多元化学习小组创建

应适时进行多元化政治学习小组创建,进而营造积极学习氛围与轻松学习氛围,教师应以主导身份形式出现,将学生视为学习主体,对教学进度全面了解,教学环节中倡导共同探讨学习模式和团队协作学习模式,学生群体在此过程中可自由发表观点与意见,与此同时也可倾听他人意见,彼此积极交流,结合自身不足与缺点来分析问题。需要注意的是,案例教学法具备真实性特点、互动性特点和形象性特点及易理解特点等,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原有讲台固定讲解模式被摒弃,学生不必忙于笔记记录,学生群体此时可以进行主动思考与主动学习,以至学习能力不断攀升。

4.组员代表实例观察

每个小组需要派代表上台发言,进行案例观察与案例分析,最后阶段则需探讨出优质建议,单个组别成员均需发言,可针对小组发言逐步提出质疑点和解决方案。需要注意的是,小组案例讨论环节中,教师应以鼓励为主,引导学生积极发言,运用集体智慧进行思维深度拓展,势必会带来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当前大众群体逐渐对初中教育工作重视起来,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是整体初中教育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操作环节,适时运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学可有效提升基础性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不仅如此,学生还会因此而爱上思想品德这门学科。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4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反思

由于初中思想品德课的内容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很密切,有利于教师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案例进行教学,再加上传统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枯燥无味、新课改的实施等原因,教师在教学中大量使用案例教学。所以,案例教学成为近年来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使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虽然广大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经常使用案例教学,但是笔者在平时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情况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效果并没有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针对初中思想品德课上使用案例教学效果不明显的情况,教师有必要进行反思,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让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新课改真正取得成效。

1.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反思

笔者在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的交流中发现,许多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并不明白什么是案例教学,其中绝大多数不知道案例教学的定义是什么,甚至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对案例教学的认识还停留在应用举例形式教学阶段。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引导下,依据教育教学目标,通过对典型教学案例的展示,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教给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举例是一种比较单纯而直接地提取信息的辅助教学形式,其作用是通过举例来说明问题;案例教学是一种为学生营造学习环境,通过案例开展“研究式”学习来加深对问题的认识以及解决问题的活动过程。从两者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案例比举例更高级,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要想在课堂上合理地使用案例教学,首先就必须明白案例教学的真实含义,其次还要明白案例教学的关键。一般来说,案例教学的关键是真实性,把真实典型的案例结合教材向学生展示,让学生在问题情境之中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案例教学对于学生形成“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2.对案例选择的反思

对于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来说,要想让课堂生动有趣,案例的选择与编写非常重要。只有选择好的案例,才能让学生感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而这一点在现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教学中很少看到。有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师所使用的案例僵化,结果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案例不明白,出现了课堂教学进行不下去的情况,最终教师被迫舍弃了案例教学,重新走上了传统教学的老路。

还有的教师所选案例针对性不强,达不到教学效果。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选择那些具有针对性、广泛性、真实性、实践性、启发性强的案例,除此之外,教师在选择案例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那些生活有趣的,没有那么多的抽象、复杂的概念、理论,而更多是人物、环境等合理情境牵挂着每一位学生的案例。同时,案例还要符合实际,发人深思,内容不要过长,要简明扼要,以达到使学生合作研究、掌握知识、发展思维、适时适量地讨论的目的。

笔者在进行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时,发现选择案例的时候还要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进行分析,根据初中思想品德课的特点选择案例。

首先,初中思想品德课具有与社会现实相近的特点,其教材内容大都来自社会现实,有利于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讨论。因此,选择案例的时候,教师要选择那些有利于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案例,从而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探索的欲望和激情,让学生乐意学习、自主学习。案例教学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双向和多向互动合作活动,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案例教学要求把学习的知识置于鲜活具体的案例情境中,让学生形成对知识的多角度的理解和扩展,让学生能从以往的被动接受中解放出来,使学习真正成为一种高级思维活动,从而让学生学会探究学习。其次,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但要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要担负提高学生思想品质的重任。因此,在选择案例的时候,要选择那些能够发挥思想品德课的育人功能的案例。在教学中必须坚持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原则,以达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能力,过程、方法的“三维目标”。

另外,教师还要对案例进行适当的加工与修饰,将一些案例进行一些简单的修饰,要根据不同教材内容,在调查的基础上精心加工、编写,以达到传承知识和训练思维的育人功能。

3.对案例作用的反思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5

众所周知,数学案例是数学学科知识点内涵的“精髓”,是数学要义内涵的“代言”,能够将数学学科所蕴含的丰富特性、生动特点、趣味特征等进行有效的融合和渗透,在学习情感的激发上具有显著特性.心理学认为,思维能力是学习能力的较高形式,其思维过程需要良好的情绪态度作为“支撑”.因此,教师应该将情感激发作为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工作,利用数学案例内容所具有的生活性、真实性、趣味性、探究性等生动特性,引导学生感知体悟,内心产生“共鸣”,主动探知分析.如在“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案例课讲解中,教师发现由于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内容较多,同时也较为复杂,学生理解分析具有一定难度,对此方面案例解析产生畏惧心理.为提升他们思考分析的坚定信念,教师利用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应用特点,设置了“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轨迹、百货商店销售某种商品”等现实生活类问题,学生在初步感知案例过程中体会到二次函数图像和性质的生活意义基础上,其思维主动性能够有效生成.

二、放大案例解析过程,提升学生数学思维深刻性

教学实践证明,案例解答的过程,也就是思考分析、推理探索、概括判断的实践进程.案例解答的过程,为学习对象的数学技能素养锻炼和培养提供了充足时间和“平台”.同时,经过“躬身”实践获取的学习经验,更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迹”.这就要求,初中数学教师要抛弃以往“轻过程、重结果”的教学模式,应该充分放大和延伸案例讲解的过程,围绕解题思路、解答过程、解析方法等重点,组织学习对象深入细致、深刻严密地分析思考、探索寻找、归纳判断,使学生能够对解析推导思路有效认知,解答方法策略深刻掌握,“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提升思维活动的深刻性.

三、呈现案例发散特点,提高学生数学思维灵活性

数学案例其表现形式、解题方法、解析形式等具有多样、灵活特性,这是数学案例所具有的显著特征之一.数学案例的发散特性,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灵活性提供了条件,搭建了“载体”.因此,教师在案例教学进程中,应抓住数学案例的发散特点,设置形式多样、解法灵活、变化多端的开放性案例,鼓励和引导学生不同角度思考问题、不同知识探析问题、不同手段解答问题,提高其数学思维灵活性。

四、强化解析活动评价,增强学生数学思维剖析性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6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初中地理

一、前言

案例教学法是指根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目的要求,以案例为基本教材,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学生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对案例所提供的材料和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见解,做出判断和决策,进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地理教学中,把地理学科划分为偏向“文科”的范畴,主要注重记忆和识记,缺乏对学生理解能力、操作能力、应用能力等的培养。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等极有益处。在此,本文就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展开简要阐述,以供参考。

二、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意义

(一)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由于其可以文字、图像、数据、景观和小品等多种形式来创设问题情境,因此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学生的认知需要在问题情境中被激发,使其在学习过程中一直保持着紧张和期待的心理状态,从而激发起其强烈的求知欲和学习欲望。

(二)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寻出地理课本中蕴藏的内在地理规律,促使他们不但掌握了地理学习的方法,也锻炼了其思维能力,使学生对地理知识有了更为深刻和具体的认识,最终让他们对所获得的地理知识掌握得更牢固、更深刻和更清晰。

(三)案例教学法,是运用社会或身边发生的事例创设一个具体的地理教学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观察、调查、分析、讨论、实践、思考和归纳,鼓励学生自由探索、大胆质疑,及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和好奇心,这样不仅教会了学生知识,也教会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使学生的发散思维和逆向思维都得到了锻炼,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这也符合新课程的理念。

(四)将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课堂,教师把分析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让学生充分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去分析案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是起引导的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充分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三、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

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的实践操作模式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例激趣以例说理以例导行。

(一)整理呈现案例

教学内容涉及的案例,需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在实际生活中去收集、分类和整理,并在教学中以具体的案例呈现出来。如在学习地域特点与天气状况的相关内容时,可呈现这样的案例:为什么南方的房子多是吊脚楼、尖顶的房子,而北方的房子多是平顶房?为什么大多数房子是坐北朝南?

(二)分析案例,解决问题

学生对已掌握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相似性,寻找差异性。学生运用所掌握的各种知识,甚至是课外的知识去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法。教师在此时所起的作用类似于“导演”,对学生的分析、讨论不作过多的干预,不作过多的评论,并充分地尊重学生的观点、想法,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地理知识,大胆进行思考,积极参加小组的讨论,得出结论,同时还要对这些观点加以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教师继续质疑,提出开放性的研究话题。如:根据上段提出的案例,分析地域天气特点与人们生活方式的关联?分析人们是如何根据地域特色来选择适宜的生活方式的?

(三)回顾和总结

教师展示结论,和学生共同讨论教材结论和同学结论的共性和差异性,分析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揭示其包含的地理原理,并对学生的各种结论加以点评(以鼓励的形式),使学生对案例及案例所反映出来的各种问题有更全面的认识;也可由学生阅读课本来分析自己的得失,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同时,教师应对学生在案例讨论中的表现做出评价,以便今后更好地进行案例探讨。如:根据学生所分析的内容,教师总结:人们应学会观察天气的变化趋势,能根据天气特点来选择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同时能客观的评价生活环境质量,能根据自己的喜好等来选择宅居地的区位等。

四、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须注意的问题

(一)案例教学法因其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的探索、归纳、推理,其较传统教学方法更能顺应素质教育的要求,但教学要求高、教学难度较大,因此对教师的要求较高,无论是案例的选择,还是课堂组织和活动的设计,都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修养,要求其平时要勤于积累、善于积累,最好经过良好的教科研培训,这样使教学所精选的案例和材料能更契合课堂教学,否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由于我们的学生长期受制于应试教育,其大多接受的是传统的地理教学方法,在学习方面比较注重教师的权威,一旦出现新的教学方法,要么积极接受并参与课堂教学,要么就保持着以往的学习态度,被动接受,机械记忆。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为了避免出现这两种极端的学习现象,要求初中地理教师要有调控课堂的经验和能力。

(三)在应用案例教学时,由于其某一个案例只是呈现某一种地理信息,需要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具体分析和讨论,从而使其透过案例去掌握地理信息所蕴含的地理规律和原理等。因此,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透过案例去分析其背后的规律和原理,避免因某种过于“华丽”和“诱人”的案例,使学生对地理知识产生了某种概括化的认识,从而以偏盖全,对地理事物的现象、规律、原则和原理等不能全面而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案例教学法,要求是教师起导演作用,充分放手让学生对案例进行分析,从而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但由于初中学生,其素质还处于较低层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很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案例的选择一味的选择高水准的,那么就可能会出现教师自己进行案例分析,学生在教师分析案例的基础上习得知识,而这就会违背案例教学法的真正内涵。因此,在实际的案例教学中,要求注重循序渐进的原则,即在低年级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和学生一起分析案例,并进一步训练他们学会如何分析问题,经过反复训练,待学生的能力逐步提高后,教师便可渐渐放手,让学生自行进行案例分析。

(五)案例教学法有多种教学方式,如小组合作方式等,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时,可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学习任务的不同,选择适宜的教学方式,切勿自始至终采用单一形式,从而影响教学效果。

(六)在采用案例教学法时,一定要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或小组的见解,自己去分析、解决问题。教师应牢记自己的主要责任在于启发、引导学生去独立思考,当学生见解不一时,引导学生展开辩论,逐步统一认识,切忌处处包办代替,从而违背案例教学的指导思想,阻碍学生的智力开发。

(七)地理这门学科来源于生活,同时也指导着生活,学习地理知识也是对生活有所帮助的,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应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尽量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地理知识的魅力。

五、结束语

总之,案例教学法是一种新形势下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将其应用于初中地理教学,可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可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质疑能力和实践能力,可充分的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等。在本文中,就案例教学法应用的意义、案例教学法实施的步骤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事项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以期能使地理课堂教学取得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凌钥.案例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0(27).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7

关键词: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正面效应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6401(2016)04-0166-01

初中阶段,随着学生步入青春期,其心理特点也会出现一定的起伏过程,因此,政治教学在该阶段也就显得十分重要。而政治教学的效果由于受到学生逆反心理的影响,使得如何让政治教学更加有效果成为了初中阶段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而案例在政治教学中的运用恰好可以很好地加强政治教学的效果。

一、初中政治教学的主要现状和背景

(一)教学效果得不到保证

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对一些政治理论知识的讲解方式主要是通过课本或者一些现实生活中的简单案例去辅助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基本理解对应的政治知识,但是,仅仅通过课本上对政治知识的讲解和简单的案例并不能很好地让学生获取重要的政治知识。例如,在讲解学生对个人性格的理解时,教师往往会对不同人的性格的具体表现特点进行分析,比如具有消极心态的人的表现特点,嫉恶如仇的人又有怎样的特点等进行必要的分析。然而,仅仅是通过课本上的列举明显不能让学生很好地了解这些表现特点。

(二)教学过程中未对学生心理状态做细致分析

由于初中生的年龄跨度较大,因此,心理特征也会产生一定的波动。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需要在前期注重对学生的心理特征进行分析,比如男生与女生在此时所表现出的青春期萌动,以及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出现的变化。另外,学生在面对一些生活中和学习上的困难时如何应对等问题是该阶段初中生所要面临的问题。因此,教师在政治教学中还需要结合学生所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去做对应的教学安排,并且在分析过程中最好能够通过一些现实生活中的对应案例来加深学生对自身问题的认知程度,同时也可以为具体的政治知识教学建立很好的理解平台。

二、如何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政治教学中

(一)正确选择具体政治理论知识的对应案例

由于在政治教学中,政治理论知识一般都会有对应的案例作为该理论的信息载体和对应的反射面,也就是说案例的出现不仅可以基本反映出具体政治知识的表现方式和基本的信息集成要素,并且可以从侧面将政治知识付诸于实践,从而检验出理论知识的正确性和可操作性。所以,教师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首先需要选择合适的案例作为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条件。比如教师在讲解初中生的早恋现象时,可以选择一些反面案例作为教学手段,因为早恋对于初中生来说是弊大于利的,其不仅会影响学生正常的学习,还会导致学生受到一定的心理伤害。教师利用一些学生早恋所产生的危害作为案例教学,不仅可以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还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显然这样的案例教学是比较合理有效的,同时也可以起到一定的正面效应。

(二)注重在案例教学时与学生进行互动

案例教学在政治教学上的运用虽然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态去应对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但是,如果在具体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在分析案例时没有充分聆听学生的想法,并且没有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纵使案例教学被启用,也很难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政治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进行案例分享时,要及时交换双方的看法,这样案例教学的效果不仅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还会让政治教学充满意义,并且在学生与教师共同交换看法的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这样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新的政治理论知识,以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为后续政治学习提供新的学习和思考空间。显然,这样的教学形式一般运用到具体的政治教学中,其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教学反馈信息也会产生新的面貌。

三、结语

在初中的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去辅助学生理解对应的政治理论知识时,需要对该阶段学生的具体信息状态有一定的了解,并且需要在与学生进行教学互动的基础上进行对应的教学交流,使学生在了解了具体的案例后,能够充分认识到政治理论知识的重要性。在初中阶段具备正确的心态和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的基本应对方法,这也是案例教学法应用到政治教学中的最终目的。学生通过这些案例掌握的一些理论知识也可以作为学生今后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的风向标和激励点,并且可以通过一些案例获得一些必要的政治启示。

参考文献:

[1]刘汉和.如何在中学政治教学中有效运用案例教学法[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3):161.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8

关键词:初中政治;案例教学法;应用

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开展对于人格塑造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初中阶段对于许多学生来说是正式接受思想品德教育的初期阶段。有效落实这一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不论是在夯实学生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树立学生的“三观”方面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如何提升初中政治课堂的教学质量就成为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作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具体分析了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以及这种教学法在初中政治课堂中的具体应用。

一、案例教学法的重要性

1.有利于夯实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初中政治有一个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理论性较强。初中阶段的学生由于整体年龄偏小,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能力都有待完善,因而就存在部分学生不能很好地消化理论知识的现象。而案例教学法正是考虑了学生学习中容易碰到的这种状况,采用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案例的讲解,一方面案例的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学生也能在这个过程中理解所学内容,这对初中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落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案例教学法在基于理论的基础上,将课本中的理论知识点运用到案例的解读和学习中。这一教学方法使得原本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和形象化,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学习了政治理论知识后,学生能够在相对生活化的情景中理解理论内容,能够极大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首先,通过案例教学法,学生能够形成一种理论知识通俗易懂的学习过程,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是有推动作用的,其次更具体化的案例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

二、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

1.有效合理地选择教学案例

初中阶段,由于学生的自学能力有限,因而在案例的筛选中主要还是由老师来进行选择与安排。合理有效的案例选择对于政治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案例的选择最好能够遵从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其次,案例内容尽量贴近学生的生活,在进行讲解时能够唤起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最后,案例需要紧跟时展的潮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内涵。在初中政治课本中也有一些案例提供,基于此,老师们可以结合自身具体的授课来选择是否采用本中提及的案例,同时也可以去搜索其他的教学案例。这就需要授课教师日常能够有一定素材的积累,有趣生动而又富有深意的案例能够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注重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在采用案例式教学方式时,授课教师同时应当注意到传统初中政治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部分教师通常习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主要表现为: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而学生更多的是被动接受老师灌输的知识。这种教学方式的长期使用容易让学生对于政治的学习产生疲惫与厌倦感。案例教学法的初衷是为了提升政治课堂的质量与实效性,因而为了有效落实案例教学法,教师应当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强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性,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思考,并可以结合案例在班级内展开讨论,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在课堂学习中营造一种主动学习、气氛活跃的学习氛围,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起到了推动作用。

3.运用不同模式来呈现案例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呈现课堂需要讲解的教学案例。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口述讲故事的方式将案例进行分析,或者在讲解案例时播放视频,学生能够通过视频对案例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同时也可以采用其他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来进行案例的呈现,这种多媒体与教师讲课相结合的方式可以给学生带来一定的新奇感。信息化广泛覆盖的时代下,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和配合,案例可以通过图片、影音等多种方式相结合来呈现,这种形式可以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的兴趣。在案例呈现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案例进行讨论与分析,结合书本所学知识与自身的感悟进行全方位深入的探讨。在这样的学习模式下,学生课堂的参与度也得到较大程度的提升。

初中政治课堂的有效推进既可以落实学生对本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也能改变学生对以往政治课的理解,因而改善初中政治教学成为教育中不得不关注和重视的基础课题之一。采用科学的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的授课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相信能够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带来巨大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9

每一位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并不保证每一位学生的观点都是正确的。教师在教学中要搭建一定的平台让学生进行交流探讨,从而交流讨论、辨析筛选,提高学生领悟能力和思想发展水平。例如在《我是中学生了》一课教学中,笔者运用交流表达法让学生踊跃走上讲台,讲述自己成为中学生之后的感受。既要从中学生的角色定位、初中生活的特点、肩负的职责使命等方面着手,又要从学生内心的感受等个性化角度出发,讲述自己成为中学生之后的想法,有哪些决心和打算,等等。交流表达活动激发了学生参与兴趣,大家都踊跃发言谈谈自己成为初中生之后的感受,表达出自己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将要怎么做。通过这样的交流,学生对初中生的权利义务和自己将要如何开展下一阶段的学习生活,有了更加明确的思想认识,达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二、运用媒体演示法组织政治教学

多媒体手段在初中政治教学中具有较好的促进辅助功能,和其他学科一样,多媒体具有信息量大、演示灵活形象的显著特征,每一位教师都要重视信息化手段的运用,与政治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提高教学成效。例如在教学《生命只有一次》时,笔者从两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珍惜生命,一方面从生命孕育的过程切入,母亲十月怀胎一朝分娩给予了自己生命,在人生成长的各个阶段吃苦才发展到今天,让学生明白生命是来之不易的,生命是珍贵的。另一方面运用多媒体演示了一些安全生产事故、交通事故、自然灾害等惨烈场景,让学生明白生命也是脆弱的,经不住各种危险,通过演示让学生对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多媒体的辅助让教学工作拥有了更多信息量,也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灵活。有了新颖的演示手段和丰富的信息作为基础,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也会更加活跃。

三、运用专题讨论法组织政治教学

在初中政治教学工作中,教师不要拘泥于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模式,要搭建平台让学生参与。对于一些学生感兴趣的内容,或是对学生成长有价值的内容,可以通过专题讨论的方式,针对其中某一方面或是某一段进行教育,这对学生加深理解、接受教育会发挥重要作用。例如《让人三尺又何妨》一课教学之后,笔者为了培养学生宽容之心,和学生进行了专题讨论一些矛盾纠纷,实际上是案例中当事人之间缺乏宽容之心,缺乏肚量,缺乏豁达的态度,这些才是问题的根源。对人宽容谦让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也能够获得相应的对待,让学生从这些典型案例中受到教育,明白人与人之间应当建立相互宽容、相互礼让的关系。经过这样的专题讨论,学生在政治学习中能够受到思想的强烈熏陶,宽容之心在学生内心扎根并蓬勃成长。

四、运用典型警示法组织政治教学

初中生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既有正确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又有一些消极的、负面的内容。针对学生思想或行为上存在的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警示提醒,让他们不以恶小而为之,特别是要通过典型案例的警示,使学生从思想上牢固建起防护墙,让行为习惯、言行举止都更加有规矩。例如在《筑起“防火墙”》一课教学中,笔者精心选择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四个案例,从这些案例着手让学生深入分析,分析犯罪行为的起源、思想根源,让学生树立遵章守纪守法意识,同时要培养他们及时反思自我、认真寻找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习惯。知不足然后能改,鼓励他们从自我反省中发现问题,体现对自身成长的约束自律功能。

五、运用案例分析法组织政治教学

初中生学习生活遇到的各种问题,只要是代表性的共性问题,就可以选取案例分析法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更加接近生活化情境的案例分析受到教育引导,对自身的思想成长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例如在《成长不烦恼》一课教学中,笔者选取了两个案例,讲述的是初中生在学习成绩下降、与人交往困难的案例,他们的烦恼是什么,造成烦恼的原因是什么,如何破解这些烦恼,这是笔者交给学生分组研究的三个问题。所选取的案例在学生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更加接近他们的生活,从案例的分析中得出的结论更是对学生生活态度的指导,让他们能够正确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烦恼,能够以积极的心态、科学的方法、巧妙的措施予以化解。有了生活化情境的分析与引导,学生在思品中所探讨的内容,某种程度上更是内心的思路想法,对生活中出现类似问题的解决能够起到较好的引导示范作用。

六、运用观察研究法组织政治教学

初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研究能力,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实际需要,鼓励学生课后自主研究,通过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走访座谈等形式进行研究。例如《改革开放的新时代》一课教学中,笔者要求学生课后通过查阅资料、上网浏览、向父母咨询等方式,搜集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本地区发展的差异,从经济总量、工业产值、财政税收等大的经济指标,到基础公共设施、学校医院建设水平、群众收入水平、交通工具与通讯工具的变化等方面,了解改革开放前后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通过资料搜集法与对比分析法相结合,进一步感受改革开放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群众生活等方面产生的巨大作用,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理解。通过观察分析所研究出来的结论能够入脑入心、记忆深刻,是建立在理解分析基础上的答案,同时培养了学生细致观察、深入分析的能力。

七、结语

初中化学教学案例分析篇10

   【关键词】案例教学;精选;运用分析;讨论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23【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0-0001-02

   引言:在目前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学方式仍然是以讲授式为主,虽然在一些课中也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讨论交流,但学生主动学习缺少,大多数学生缺少有独立思考,更少有亲身去实践的。而生物学科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自然科学,与现实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尤其在初中生物学科的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这样使生物课的内容趣味化,不再枯燥;内容具体化,不再抽象。寓教于乐,激发起学生学习生物的积极性,对培养具有较好的知识应用能力,善于信息整合和创新的人才,是值得我们去思考的。

   一、案例教学法的概念

   案例教学法起源于1920年代,由美国哈佛商学院(HarvardBusinessSchool)所倡导,当时是采取一种很独特的案例型式的教学,这些案例都是来自于商业管理的真实情境或事件,透过此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实施之后,颇具绩效。对于教育案例的定义,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做出多种叙述。理查特说“教学案例描述的是教学实践,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故事。”1986年,“卡耐基教育和经济论坛”倡议将案例方法应用到教师教育方案中,此后,各种研究者及教育者才开始把案例引人师范教育和教师培训。对于案例教学法的概念,还没有一个公认的权威定义。郑金洲博士定义为“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在内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学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在一定意义上与讲授法相对立。”换句化说案例教学,就是运用“案例”开展教学的一种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课标定课堂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置一个或几个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表达和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与学的质量和效果,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的一种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在生物课堂上,就是通过对设计一个具体的生物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得出结论,从而形成自己的“知识”,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和能力。 这样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与现代科技、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恰当地选择信息,主动地采集信息,并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为学生适应未来的社会生活作必要的准备。

   二、案例教学具体应用

   2.1精选案例激发兴趣。

   精选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前提。例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生物的基本特征”一节,用了动物世界的开头作为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生物的基本特征有哪些?这样既真实又典型,并且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运用所选案例教学可以提供生动,真实的教学环境,给学生造成身临其境的感觉。在这样的气氛中,学生能大胆交流,有较大的自由度和较多的展现自己的机会,在没有压力和顾忌的良好心态下进行学习探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潜能。

   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讲述我国的动物资源时,用了《可可西里》这部影片中的一个小片段并且讲述了一个故事美丽的可可西里,一位老猎人,清晨起来,走出帐篷,看到了一只肥硕的藏羚羊。出于猎人的本能,他很快取出猎枪,而那只藏羚羊并没有出于求生的本能而逃离。面对老猎人的枪口,藏羚羊两条前腿跪下去,眼里流出了热泪。老猎人开枪射杀了这只跪着的藏羚羊事情本来可以结束了,可是这跪着的藏羚羊怎么也不能拉起。老猎人用锋利的刀子剖开了藏羚羊的腹部,看到了一只小藏羚羊。老猎人什么都明白了,从此在可可西里再也没看到这位老猎人。学生观看后有了很大的震撼……综上所述,案例的选择或编写应遵循原则:(1)考虑具体的教学目标(2)学生的实际情况(3)当时的教学环境(4)真实性(5)完整性(6)时效性(7)趣味性。

   2.2运用案例,巩固知识。

   案例教学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案例的运用的恰当与否是重中之重。从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语言形式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占15%,从视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占25%,而把听觉和视觉结合起来,能记忆的内容高达65%。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思维正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一个过度时期,而这个阶段的学生通过具体生动的案例,有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教师也能更好的缓冲难点和突出重点。因此,运用案例教学既提供了教学的素材,也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提供了另一种方式。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的互动,对案例的理解具有开放性师生在交流中达成共识,有利于巩固学生知识。在案例呈现时,教师提供必备的背景材料,建立学生的一个框架。

   案例教学法通过视觉材料、经过分析,将书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结合起来,并利用知识分析说明与复杂多变的生物知识获得,对所学知识的会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在“实践”中获得的,是能理解的、能驾驭的知识,是有着真实背景的知识。

   在人教版七年级上,《植物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在学习能量转化器的概念时,先让学生看一个大力水手的动画片入手,先请学生观察动画片中的人物是谁?让他们讲出这个人物最喜欢的一句话,通过这句话同学们知道了什么?使他们获得了能量的概念,也了解能量可以转化的知识。从而导出“能量转化器”的知识点,为教师下一步的教学铺设了“平台”。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探究酸雨的危害”案例,通过书上案例让学生了解了酸雨这种自然现象,同时给学生一个信息的传递,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人类的活动严重影响了生物圈;在人为模拟的情况下,可以再现自然过程,方便观察和实验研究;安全实验的技能。从而使学生巩固了生物圈的知识,并且又明确了在自然界发生的事件可以通过模拟实验来得到结果。因此,案例的运用在学生的生物学习中,既能让学生掌握,又能巩固。

   2.3分析讨论案例,提高能力。

   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使学生产生疑问,在此阶段,教师要学会设问。设计的问题不能简单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难度适中。案例分析、讨论过程是集中学生集体智慧,解决案例,也是案例教学的核心环节。

   讨论的形式多种多样,具体操作方式可以灵活多样,通过个人准备、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案例讨论的过程有不可预测性,由于在案例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直接参与对案例的分析、讨论和评价,这就为锻炼、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了条件,不拘泥于书本知识,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初步领会和理解案例中所包含的理论知识,从而获得思维上的深化,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培养。

   例如在讲述环境保护时展示了以下案例。

   保护我们的“水缸”阿哈水库。

   阿哈水库是贵阳的三个“水缸”之一,周边树林环绕,风光如画,景色十分秀丽。鱼类资源丰富,青山滴翠,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阿哈水库的水情况开始逐年恶化,到九十年代阿哈水库水变色,甚至有恶臭散出,一些区域鱼虾绝迹,鱼类资源己近枯竭,两岸出现荒山秃岭,近几年为了保护水库的水资源,也为了保护我们的“水缸”,国家开始治理阿哈水库。阿哈水库的这些变化给周边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变化。

   问题1:阿哈水库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变化?

   问题2:保护阿哈水库我们该怎么样?

   学生通过两个问题的分析和讨论了解自己生活的区域对其他人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其能思维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

   2.4、教学反馈、理论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