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14:55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1

【关键词】市场营销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08(b)-0083-02

1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是目前国内外大学普遍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公认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教学方式之一。案例教学最早出现于哈佛大学,正是由于哈佛大学案例教学的成功,美国许多著名大学纷纷效仿,并由此传向其他国家,案例教学法得到广泛普及。案例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有三大主要因素――案例、案例教学中的教师、案例教学中的学生,案例是案例教学的起点,它决定了案例教学的效果,为此必须精心选择和设计优秀的教学案例。案例在内容上有三个特点:一是基本性,强调教学内容选择最基本的知识,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反映学科的知识结构。二是基础性,强调教学要从学生实际出发,适应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三是范例性。教给学生的知识,是经过精选的,能够起到范例作用的知识,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迁移。

市场营销课程综合了运用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新闻学、传播学、公共关系学、行为科学以及数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具有极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具体的企业市场营销场景,让学生以管理决策者的角色对企业营销实务进行决策,使学生有机会了解现实中企业需要解决的市场营销问题,学习如何去应对。为了提出合理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必须在透彻理解课程理论框架和要点的基础上,充分考虑企业所处的实际市场环境、企业自身状况,通过分析、讨论、推理判断,针对企业的具体问题找出自己认为的最佳方案。因此,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教学中有必要将学生置身于一个较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使其作为决策者对市场营销活动进行决策。

2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方面的存在问题

当前的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案例方面的存在问题主要可以归结为下面几点:

2.1缺少高质量的中国本土案例

目前在案例教学中经常使用的经典案例基本上都是西方市场运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以西方案例为主要讨论和学习对象仍是主流趋势。但是,无论是宏观国情还是微观市场氛围,我国目前和西方发达国家都有较大差距,如果仅以西方的案例学习来面对中国的市场营销管理实践活动,显然无法很好地达到预期的目标。

2.2国内本土案例陈旧,时效性差

在市场营销课程的案例教学中一般都会选取经典的案例来进行案例分析,而这些经典案例发生的年代久远,时效性差。而所选取的所谓的比较新的案例也是好几年以前的国内市场营销案例了,国内市场竞争情况瞬息万变,竞争格局也变化很快,而市场营销活动就是企业在其战略指导下实施的适应市场变化的竞争行为。如果案例不能在分析当时市场环境的情况下,及时补充增加当前的市场环境变化和企业的变化情况,就不能适应当前的经济形势,也容易让学生提不起兴趣。

2.3部分案例篇幅较长,案例细节容易被忽视

现有的案例分析通常给出一个简洁的叙事结构、一个主角和清晰的故事情节。为了能交代清楚问题以便分析,一般都要从时间、地点两个维度进行全面交代,案例的背景环境会全面详细地加以叙述,细节内容非常多。因此案例的篇幅普遍较长,学生阅读案例后不容易把握重点,头绪多且乱,难以全面地接受案例中的信息进行分析。

3对策建议

针对当前市场营销课程案例教学在案例方面所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精短案例和冗长案例相结合

为了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上应主要以案例讨论为主。精短案例所选取的局部营销活动可以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熟悉更多的实际情况,从多个角度掌握应用营销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冗长的案例则可以让学生了解营销活动的全貌,培养其在复杂的信息资料中抓住核心问题的综合分析能力。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应当两者相结合。

对于篇幅较长的冗长案例,可以采取在课前把书面形式的案例交给学生在课下进行充分的阅读和学习,然后在课下以3-5人为一组进行初步案例分析讨论,撰写初步的小组案例分析报告。在课上进行全班案例讨论交流时,可以先让各组发表小组的案例分析讨论结果,再围绕各组分析结果中的焦点问题集中讨论,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全班案例讨论交流后要求学生仍以原小组为单位撰写报告,以初步小组案例分析报告为基础,结合课堂讨论的焦点,抓住案例中的主要矛盾和关键问题来进行。这是培养和锻炼学生捕捉信息,整理归纳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老师再根据学生上交的最后案例分析报告作出针对性的点评、归纳和总结,尤其是对焦点热点问题作出点评。对于一些结局已知的、有答案的案例,应把案例中企业的现实处理情况、方法及结局交代给学生。而对那些未知结果、未有答案的案例,应避免武断下结论,宜进行分析,讲清理由,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认识问题,留给学生进一步思考的余地。

对于篇幅较短的案例,可以采取在课上通过powerpoint案例展示,指导学生进行快速案例阅读和独立思考,然后进行班上大集体的课堂案例讨论,老师应鼓励学生自由发表不同见解,并在讨论后就焦点问题作出总结。通过篇幅较长和较短的案例相结合,多种案例讨论方式相结合,灵活掌握,避免单一冗长案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校园案例与商业案例相结合

校园案例是指从大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总结出来的、能够对大学生掌握用营销课程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帮助的案例。对于全日制的本科生来说,从中学到大学,没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和经验,更没有在决策层工作的经验,当案例中要求学生像一个企业的决策者那样作出决策时,学生的分析往往难以准确,决策时也往往难以把握问题的关键。正是由于学生对商业案例情境的陌生,使得学生对于案例的讨论难以深入,难以达到预定的效果。对于校园案例,学生有切身的体验和感性认识,所以如果引入校园案例作为我们传统的商业案例教学的补充,则能够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校园案例,还可以通过让学生自己运用所学的市场营销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和策划,并把策划结果付诸行动实现,进一步检验策划结果的可行性,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案例分析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3案例及时更新,尤其是对于国内的本土案例,应补充当前该企业、市场、行业格局等的最新状况,并编写该企业近年的发展大事记,加以点评

目前缺乏最新的、高质量中国本土化案例,案例获取渠道不畅,导致所采用的案例时效性差,国内案例也都是多年以前的案例,甚至是上世纪90年代的案例。虽然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案例,记载的都是现实中企业面对的真实市场营销事件,事件中所蕴含的市场营销的基本原则和原理都是相同的。但是由于市场变化迅速,行业的格局已发生了很大变化,案例中的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可能当年是市场挑战者,当前已经是市场领导者;可能当年是市场跟随者,当前已被并购或已退出市场;也可能当年的产品现在已被替代品所取代,或已生产改良新产品,多样化经营等。因此仅仅是分析当年的情况是不够的,学生会希望能了解到该企业目前的情况,也希望了解该行业目前的格局、现状,而不是仅仅局限在几年前的市场情况。如果能补充最新的企业发展状况、行业格局,分析企业近年来的发展轨迹,那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更能主动关注身边发生的营销事件,主动学习,理论联系实际,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3.4案例摒除众多细节,简单扼要

事实上,对于将来要踏入进入市场,参与企业市场营销决策的大学生来说,学会在信息不对称,不完全了解市场环境的基础上做出决策是非常重要的。在一般情况下,任何决策者都难以做到完全、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全部地市场环境信息,只能是尽可能地收集更多的信息而已。而市场情况瞬息万变,机会稍纵即逝,于是就要求决策者要能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快速及时地作出决策。因此,可以在案例教学中尽量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省略掉部分当时的详尽的背景、环境内容的描述和介绍,只提供少量的相关背景资料以供学生阅读即可。随后再引导学生根据这些有限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的策略。

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院长格伦?哈伯德为案例研究所设计的所谓决策大纲提供的情境信息比传统的案例分析要少,而且学生们自己解决问题之前,他不会给出答案。“我希望我的学生们学会并习惯于与不完整信息打交道,”哈伯德说,“他们应当能够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作出正确决策。”

参考文献

[1]肖怡.浅谈企业管理专业案例教学与案例研究.江苏商论.2006.11.111-112.

[2]徐国伟.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体会与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7.293-294.

[3]解本政,刘德红.管理类学科案例教学法探讨.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7.41-43.

[4]毛梅.市场营销课的引入式案例教学法探讨.教育探索.2007.2.63-64.

[5]袁惠英.浅谈案例教学法在“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商场现代化.2007.9.185-186.

[6]田铮.浅谈管理类课程德困境启发式教学法.教育与职业.2007.8.152-153.

[7]杰夫・格勒克勒.田乐乐.译.关于案例研究的学习.商业周刊(中文版)2008.3.74.

[8]徐国伟.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体会与探讨.商场现代化.2006.7.293-294.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2

案例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方法,具有启发性和实践性,并能有效提高研究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案例教学起源于美国20世纪初,以提出企业案例在课堂上讨论的形式开展,尤其是在商业、管理教育中被广泛应用,随着逐渐的完善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在80年代引入中国,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将案例教学应用于课堂教学已成为了一种必然趋势。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案例教学在培养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因而格外受到重视。案例教学作为中国目前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内容,在“贸易经济学”“、管理学”“、发展经济学”等课程中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案例教学近年来在工学专业课教学所占比例逐渐扩大,这是由于它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有下文所述的优势。

1案例教学的优势

案例教学是一种在教师再现案例情景的情况下,把研究生带入到特定角色,通过案例分析以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它把一个个独特的生活应用情景展示给研究生,使他们能在短期内接触到生活生产中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从而有效地弥补了实践的不足和学习的片面性。

1.1向研究生传授知识,大力提高研究生的基本素质

一种好的教学方法与其他方法的区别在于,其不仅能给研究生传授知识,而且能开发研究生的智力,提高研究生吸取知识、探索知识的能力。进行案例教学的好处,就在于它不仅能够使研究生获得知识,而且在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受到多方面的锻炼。借助于案例教学的方法,教师与研究生之间的相互分析案例,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方式方法,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从而使研究生更深切地理解理论的真谛。通过解决案例中的问题,可以培养研究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加深他们对理论知识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从而将课堂教学逐步提升到培养研究生的独立学习精神和实际应用能力的轨道上来。例如,进行到讲述农业机械开发与研制时,可以将铧式犁、水稻插秧机、谷物联合收割机做为典型,采用案例教学模式进行讲解、分析和讨论。师生在探讨和研究的过程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提高了课堂教学和学习效率,同时又锻炼了研究生的口才,增强了研究生的自信心。

1.2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研究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授课这一教学环节,对于研究生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讲授知识,只能对理论知识进行阐述和论证。而案例教学是通过对一个含有问题的具体教育情景的描述,引导研究生对这些特殊情景进行讨论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具有生动形象、易于被理解的特点。对于专业课程,概念和原则占比偏多,表述上具有抽象性,比较枯燥,而由于案例具有鲜明的叙事性和特定的场景,比较生动,两者的有机结合更有利于研究生的记忆、有利于深化理论教学、巩固研究生所学的理论知识,是课堂教学中理论联系实际的有效形式。而研究生要进行案例讨论,就要求能够全面理解理论知识,并能有针对性地运用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可以特别安排海南特产的绿橙的采摘机构、传送机构的工作原理和视频进行学习。再让研究生综合所学知识和已有的成熟的装置进行绿橙采摘机构的设计。通过实际生活和生产的案例促进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这是案例教学的一个重要作用。

1.3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研究生处于被动地位。“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研究生是“传”和“授”的对象,成了理论知识的接受者,着重于吸取知识,而忽视应用知识。案例教学同以讲授为主的传统教学有着本质的区别。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教学,研究生需要积极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在课堂上对研究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生需要身临其境地处理问题,提出方案。案例教学的重心在于对实际问题的思考,研究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得出结论,达到师生思维同步,有利于调动研究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并且能有效地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对播种机、插秧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原理时可以利用其工作动画作为辅助,另外可以通过参观企业,通过观察农机具的生产组装过程,从而让研究生们更深切地体会书本知识是为实践服务的。专业教学与案例教学的强强联合,将使整个课堂更生动,研究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从而大大提高研究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4有效提高研究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研究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文字撰写和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胜任相关的工作,案例教学在这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激烈的讨论,对提高研究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在案例讨论之后,要写出案例分析报告,这些都有利于提高研究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1.5教学相长

案例教学有助于教师发现理论教学的不足。案例教学为研究生主动参与教学创造了机会,同时教师也能从研究生对案例的多视角分析、不同意见的争辩中激发出新的见解和观点,并且在教学中发现不足之处后进行改进,从而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2案例教学在农业机械课程教学中的实施过程

针对广东和海南当地的特色经济作物香蕉,以香蕉假茎的粉碎机为例。首先,对香蕉假茎的特点和其粉碎难点进行介绍,并对张进疆、荣等设计的假茎粉碎机进行基本原理、主要部件及关键技术参数的分析。再分组查阅有关文献和资料,掌握已有秸秆粉碎机技术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讨论已有结构及设计的不足之处,及优化应解决哪些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案,最后形成各组的最佳方案。在各组选定1名同学在课堂上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介绍完毕后,教师组织全班同学认真讨论和提问。同组成员还要对教师和其他同学的质疑做好记录,以便回应质疑和对方案做进一步优化。教师要对讨论中出现的问题予以指导。待汇报和讨论结束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点评和总结,并引导研究生对本组在案例教学中所取得的经验进行总结分析,进一步完善设计方案。各组利用改进后的方案可以申报院级课题、发表期刊论文(如2010年在农机化研究上发表的“香蕉假茎还田机研制与试验”;2012年在广东农业科学上发表的“切碎组合式香蕉秸秆还田机设计”;2015年在农业工程学报上发表的“滚割喂入式卧轴甩刀香蕉假茎粉碎还田机设计与试验”)等。案例教学以研究生主导,教师指导的形式,使教师和研究生都参与教学和科研,同步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科研水平。案例教学使同学们亲身体会产品新方案的形成过程,锻炼了研究生综合运用各种理论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香蕉秸秆粉碎机粉碎装置的设计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加深研究生对课程基本原理和概念的理解,培养了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研究生的机械创新技能和科研能力;案例教学以研究生为主体,培养了研究生自我学习能力,使案例教学实现了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的教学目的。

3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最初案例教学始于商业和企业管理学,如果仅仅是生搬硬套会引起教学上的“水土不服”,因此在农业机械专业课上使用案例教学方法可能往往得不到预期的效果,反而导致广大师生对案例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本文对工学专业课程案例教学上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结合教学中的一些经验和体会,谈谈在案例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个问题。

3.1缺乏符合当地特色的案例

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不仅要体现理论知识的特点,而且要切合主题。目前更多的是从国外教科书中引进的案例,但由于国内外种植制度和自然条件的差异以及农业机械发展水平的不同,国外的案例在国内使用时面临适用性问题。其次,大多数国内出版的案例教材尚不成熟,真正符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的案例较少且更新不及时。由于缺乏适合我国农业机械发展前沿的高质量案例,案例教学的效果受到影响。我国高校的案例教学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因此,发掘具有我国特色的农业机械案例已成为一种迫切的需求。

3.2案例讨论组织缺乏有效性

讨论中由于人数过多,平均下来每个研究生发言的机会不多,甚至有些研究生往往局限在枝节末梢问题上,跑题甚远,达不到案例教学的目的。另外在案例讨论中教师不能有效引导研究生深入正题也将成为案例教学的难点。

3.3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

“案例教学”的目的不是传授“最终结论”,而是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去诱发研究生进行思维发散。它甚至不一定有正确的答案,它真正侧重的是思考过程。这样,实施“案例教学”将会是对教师素质的考验。首先,案例的搜集、筛选和准备的工作量很大,需要教师围绕课堂主题对案例进行适当人为加工,并将相关知识有效集中到一个案例中,这对教师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一大考验。其次,教师对课堂的掌控力。案例教学需要教师对整个课堂有整体把握,能够准确地把握讨论的进程和方向,教师还要善于根据研究生的特点调节课堂气氛。教师具备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才能使案例教学有的放矢,尽可能大地发挥出案例教学的效果。

3.4教师不能正确处理好案例教学与理论教学关系

在农业机械教学中原理讲授应该处于主导地位,案例教学只是辅的教学手段。有些教师在教学中过分注重案例教学,在课堂上轻讲授,重案例教学,出现主要原理和概念讲授不清,造成研究生基础不扎实,对原理难以获得全面科学的理解的情况。案例教学与基本概念讲授主次关系本末倒置,难以实现教学本来目的。

4结论与展望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3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教师的专业成长已成为实施新课程的瓶颈,那么如何促进新理念转变为教师的教学行为?是日前课程改革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而案例教学是通过典型案例呈现出实际工作的情境,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和讨论,使受训者能更有效地接受新的观点和理念、提高行为技能、改进内隐决策、增进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案例则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又解析某一教育理论。因此,无论是案例教学还是教学案例关注的是学校、师生、教学问题的解决,它可以激发教师对实践问题作出多样化的理论解读,促使教师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学习、借鉴、提高,对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都具有诸多价值和功能,它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和桥梁,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

二、研究的目标

1.通过案例学习,促进每一位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其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2.运用案例教学,把接受式培训导向参与式培训,在分析案例、情景模拟、角色换位、集体讨论、多角度思考、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的过程中,加强教师的能力建设。3.记载教学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提升文字功底,积累教学经验。

三、研究主要内容

1、目前教师专业水平现状的剖析,及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措施和对策;2、探索案例特性,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密切关系及作用;3、探讨如何撰写案例和案例教学,“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4、寻求精选、分析、拓展、研究案例教学的方式,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以本园a、B教研组为研究基地,行动研究法为侧重点,采用调查法、经验总结法、研讨法、个案法等多种方法综合进行。

五、课题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2006、6-2007、7):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开题;完成本课题的组织工作;开展园本案例的学习,培训,通过讲座、座谈、教研组研讨活动等多种形式,使教师对课题新理念能融会贯通,增强教师的的研究意识、整体意识、创新意识和教研信心。

第二阶段(2007、9―2008、7):精选典型案例,通过分析案例、交互式讨论、开放式探究、案例教学,使教师对教育行为进行观察、分析、诊断及多维度的解读,将具体的教育行为与教育理论联系起来一并思考,从中加深对教育理论的理解,反过来指导教育实践。

第三阶段(2008、9―2009、7):根据每一个教师的现有专业水平和个性化学习需要,适时、适宜地开展教学案例的撰写和研讨活动,反思自我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解读”不同教师的教学实践,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

第四阶段:(2009、9―2009、12):以多种形式与方式进行课题成果展示,介绍经验,推广、汇编优秀的典型案例,整理教研活动实录,撰写结题报告,做好结题有关工作

六、研究结果和分析

(一)领悟案例的内涵,促进教师专业化的成长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理论是实践的依据。观念的转变起始于头脑中原有的认识与新理论之间的矛盾,理论的学习引发了教师原有认识与新观念之间的矛盾,而矛盾解决的过程就是观念转变与认识提高的过程。

案例学习与教师专业化成长有着密切关系和作用,能有效促进教师的观察分析、文字记录、理论水平等专业能力的提高。感悟到案例研究的意义:1.案例研究可以分享教师实践的智慧。优秀教师的实践智慧通过案例来传递;全校同伴的经验,通过案例来分享;教师、专家“实践共同体”以案例为载体对话与交流。2.案例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教学相长的阶梯。教学案例是教师专业知识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教学案例为教师提供了在典型情境中应对的策略、理论联系实际的中介。3.从案例研究中发展教师的自我反思能力。案例研究是教师研究特有的话语系统;案例研究是教师实践反思的最好形式,教师正是从案例中感悟理念,学会方法,学会从多角度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

(二)精选名师典型优秀案例,结合本园实践,组织教师研究,促进教师再学习再提高

1.以研讨为主导,交流、反思融于教学实践中。

精选名师典型优秀的教学案例,并汇编成册,教研组组织教师教研活动时,组织教师专门学习。从而促进了每一个教师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分享他人成长的经验,积累反思的素材,在实践反思中自觉调整、改进自己的教学策略和行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

2.“观课”,研究、借鉴他人的优秀案例。“观课”在很大程度上与我们常说的“听课”类似。传统的听课目的比较单一,而且听课之后几乎没有什么评论。而观课作为一种教育研究范式,注重在教研活动中提倡合作、互助、共享意识采用不同的形式,加强教师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与合作。

3.在研讨――实践――评议――反思的循环过程中,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搭建了平台。06年的9月到现在,我们采用了“案例教学”、同课异构的“一课三研”等方式,通过提出问题――学习理论――现场教学与探析――认识提升等研讨程序,引领老师们把研究和实践的过程变成自我学习和思考的过程。

(三)研究自己的教学活动,提炼和积累有价值的案例

教学案例是课堂中真实的故事,是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困惑,是足以引发教师思考和讨论的事件,是蕴含着教育理论的典型事例。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案例教学

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应不同于学术型研究生,对其培养应更注重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政策的深入发展,我国对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需求越来越大,如何制定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型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已成为当前高校研究生教育亟待解决问题。土木工程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特别是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推广和深入,对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关系着整个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与发展战略。目前,高校培养研究生更注重于理论的学习,缺少专业实践能力,培养出来的研究生与企业的需求还有一定的落差[1,2]。为了培养出符合社会期待的高级专业人才,应在学生的培养教育过程中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当前,大部分高校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模式或教学目标认识还不够深刻,教师授课也并未区分专业型和学术型研究生教学内容的差异。这种传统教学方法若得不到根本改革,将会导致“专业型”研究生蜕变为“学术型”研究生中的差生,难以保证对其培养目标的实现[3]。基于以上考虑,引入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

1案例教学在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以往研究生课堂教学主要以老师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式为主,教学方法较单一,教学形式也较固定,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严重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这也使得对研究生的培养基本等同于本科教育,造成大部分研究生在独立研究和创新能力等方面较缺乏。事实上,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专业型研究生培养而言,更应偏向实践和应用,更应改变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把案例教学作为一种以实践教学为基础的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改革中可以作为一个突破口,其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1案例教学有助于提升研究生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能力

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单向授课,它需要由教师先给予学生特定案例,学生依据要求反馈出相应的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去理解案例时就必然会运用到相应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研究生经过案例教学的反复训练,其灵活应用专业知识的技能必能得到提升。

1.2案例教学能够激发研究生参与实践的兴趣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实践内容认识不清,对待生产问题不知从何下手。而案例教学给出的案例有较多实际生活背景,且是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中要主动去思考解决方案,当真正面对生产问题时,如果学生知道如何下手找到切入点而不再排斥去解决生产问题时,这将有助于提高他们对该环节的认同性和参与实践的兴趣。

1.3案例教学能够引导研究生独立思考

研究生培养相较于本科生培养最主要的区别在于,研究生需要具备独立的思考能力和科研能力,而案例教学恰好有助于提升这种能力。案例教学不同于传统的问答题,答案没有固定的模式,每位研究生都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去解决问题,这样,每位学生的想法和思考都有合理之处,更能增加学生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独立思考的积极性。

1.4案例教学能够促进研究生进行应用创新

传统研究生培养中的创新能力多指理论创新,而案例教学会将学生更多地置于现实生产环境中,学生在分析问题时必须思考各方面的因素,而核心目标则是找出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可行方案。案例教学会让学生学会注重方案的可应用性,让专业型研究生在今后的研究中将大方向放在应用创新上,而非理论创新。

1.5案例教学能够锻炼研究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案例教学中的案例与传统课本习题有很大差异,课本习题往往只考察某个集中的知识点,答案唯一,但案例教学中的案例往往由实际工程演化而来,包含很多的信息量,这些信息量中既有学生已经接触和掌握的知识点,更有学生未学习过的内容。研究生拿到案例后需要了解所有知识点,这必将促使他们在讨论前进行文献资料的查阅和整理。

2案例教学在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前景

专业学位型研究生培养工作系统而复杂,对于研究生个人而言,我们要求研究生不仅能够掌握理论,而且能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从而真正提高自身能力;而对于高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方法都需要改革创新,切实摸索出一套符合专业学位型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对于“十三五”期间规模宏大的基础设施建设,更需要大批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高层次土木工程专业人才。通过对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案例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应用前景:1)案例教学能够丰富教学者实践经验,并深化理论。课程案例的编写,需要教师能够将实际工程抽象成案例,并引出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及时掌握最新工程前沿和新理论;同时,要求教师能够深入企业,了解或参与企业在实际工程中碰到的问题,充实教学资源。教师通过案例库的搜集和建设,深入思考和分析工程实践中碰到的技术和理论难题,能够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2)案例教学法能够引导学生运用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实际工程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实际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通过案例情景引出问题,体现出工程案例的理论性和实践性,而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这使得学生能够主动凝练自身的观点,学习相关理论,提升其专业实践技能。3)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有利于校企产学研合作,切实保证理论联系实际。对企业而言,校企产学研合作有利于其工程技术人员的理论学习和技术交流;对于高校而言校企产学研合作有利于教师及时了解当前工程实际中碰到的新技术、开发的新产品。

3案例教学法在专业学位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案

3.1研究目标

案例教学法在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中的实现应以某门专业课为载体,研究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使用案例教学法的适用性和实施方法、如何建设案例库、如何使用案例库、如何将案例库内容运用于教学中等问题。并最终通过案例教学实施,全面改革教育教学手段,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增强研究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切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实施方案

1)国内外类似高校相关专业调研研究。拟采用网络、实地考察等不同的方式,对国内外相关开展案例教学的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的授课方式进行广泛调研,总结其可以借鉴之处,同时结合我校培养方案改进现有授课模式。2)案例教学在专业课程实践中的适应性研究。案例教学法的适应性研究应首先弄清该方法的实质内涵,并充分对比分析其与其他教学方法的差异。通过对土木工程学科的特点和案例教学需求的探究,论证其使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和适用性。3)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过程研究。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课程案例教学方法的实施应基于研究生培养方案,理清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给出合理而具体的案例教学实施步骤,并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注重师生交流,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注重理论知识的实践背景,理论教学深入浅出,实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并鼓励同学相互交流,集思广益,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4)案例教学法课程实践。选取武汉工程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高等混凝土结构理论”为教学实施对象,通过亲身参与教学,将案例教学理念与方法带入教学课堂,组织实施,并听取多方反馈意见,以提高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5)案例教材与案例库建设。目前对于建筑与土木工程专业研究生的课程教学,大多学校并未将其与学术型研究生区隔开来,所使用的教材也与学硕相同,这使得教授的知识点过分强调理论性,缺乏实践性,针对性也不强[4]。在案例教材及案例库建设过程中应尽可能多的咨询企业高级技术人员或是学校其他实践经验丰富的老师,并将这些专家纳入到案例的编制体系中去。

4结语

作者拟通过对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的思考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以此为契机带动土木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方法的全面改革,且案例教学从本质上讲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案例教学可以作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参考文献:

[1]梁滢,于岩.案例教学在工科专业型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5):131-134.

[2]张梁,孙长山,孙晓璐.案例教学法在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22):151-152.

[3]牛荻涛,史庆轩,任瑞西,等.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4(1):10-15.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5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院校微积分案例教学法应用

案例教学的基本思想已被广泛应用,事实上“案例教学法”首先由于哈佛法学院提出,却被工商管理学院成功实施。如今,为了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案例教学法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具有高度的拟真性、灵活的启发性和鲜明的针对性,能够积极引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创新性学习。《微积分》作为大学公共基础课程是一门其他学科专业的工具课程,也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日后继续学习起着重要作用。案例教学法可以在思维方法和研究问题的途径上对学生的培养给予重要的启迪。本文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从三方面研究了案例教学法在微积分中的应用。

一、推行案例教学、改变教师教学观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1.改变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

教学观念的转变具有决定意义。转变教学观念是改变教学模式的先导,没有观念上的转变,就不能建立新型的教学理念。随着教师对数学案例教学思想的认识不断加深,在数学公共课程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建立了新的数学教学体系。教师运用建模的能力明显提高,知识结构更加优化。

2.以案例教学推广为契机建设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我们针对微积分课引入案例教学法遇到的问题开展了针对性的研究,发现教师普遍存在知识面较窄,不了解案例教学,特别是对数学公共课案例教学的研究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坚持开设紧扣本课题的讨论班,培训了多位年轻教师,尤其是对新进教师进行关于数学教学案例特质的培训。一系列有关“基于案例教学的微积分课教学”的研究论文在刊物上发表,反映了整个研究过程所取得的成果。逐步实现基于案例教学的微积分、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课程设置目标。在不增加理论深度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而不是“抽象”,数学的“现实”而不是“空中楼阁”。

3.引入案例,丰富数学课堂教学

课堂是检验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微积分课通过案例教学引入建模思想的理解最终表现在课堂上,因此我们狠抓教学实践环节。在实践环节中,授课教师间相互听课,并一起深入研究课程讲解方式,探讨微积分课通过案例教学引入建模思想的途径与方法,分析微积分课通过案例教学引入建模思想的作用,研究微积分课通过案例教学引入建模思想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由有经验的骨干教师帮助年轻教师修改教案。这些措施的实施效果明显,教师获益匪浅。

二、案例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案及具体实施

1.教学改革的方案

在案例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一套有大学数学公共课特色的案例教学综合性教学方法体系。建立了由编写教学案例―――开展案例教学法研究―――研制多媒体案例教学课件―――推行“多维系统成绩考核”考核方式―――构建案例教学团队等环节组成的教学整体化解决方案,这个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我们在国内公开刊物上发表多篇教学法相关论文,为深化微积分课案例教学研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

2.开展骨干教师案例教学示范课

理解什么是案例教学,理解数学建模思想的内涵,理解通过案例教学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是研究的重要保证。骨干教师示范是促进教师深化理解“通过案例教学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的一个必要手段,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案例教学示范课。事实证明这项工作的开展效果明显,骨干教师示范课可以有效地开阔教师的视野与思路,激发教师的创造力。对培养青年教师,建设师资队伍起着重要作用。随着课题研究的深化,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通过案例教学引入数学建模思想的具体做法。

3.理论讲授结合案例教学

我们积极主张和倡导把数学建模的思想融合到微积分的教学中去。微积分课的课程特性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沿用其他课程案例教学的一般模式,而是要结合数学理论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坚持案例教学的自主性、启发性优势,融入理论讲授精确性、系统性的特质,循序渐进地实施案例教学。我们坚持“以理论讲授为主,以案例教学为辅”的教学理念。我们在日常的教学中,将数学建模案例融入到《微积分》的教学中,具体案例如下:

案例一

“函数的概念”。函数的概念理解起来有些抽象难懂。如果我们把它和学生非常喜欢的魔术表演联系起来讲,就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关注了。我们把一种东西放进魔术师的道具内,经过魔术师的操作,展现给观众面前的却是另一种东西。这时观众当然会对魔术师的神奇表演钦佩不已。类似的,在我们微积分课程中也有一个和魔术相似的知识点,那就是函数构成有三要素,函数的对应法则其实就是魔术师的道具。开始被魔术师放进道具内的东西就是函数的自变量,经过魔术师道具作用后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东西就是函数的因变量。通过这样一番描述再去理解函数的定义就容易得多了,而且这种方法也能够帮助大家体会到数学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

案例二

“函数的连续性理解”。如果仅根据课本上的定义,很难理解连续性到底是怎么回事,但如果我们用一根绳子来演示就很容易理解了。绳子上的每一点都是与旁边的点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是连续性。如果用剪刀将某处剪开,就发现此处左边或者右边就没有连接了,如此便不连续了,这样就将抽象的问题转化为形象直观的模型。因此就比单纯看函数连续的定义更能帮助学生理解函数的连续性。

三、推行“多维系统成绩考核”的考核方式

为了适应微积分课案例教学模式创新的需要,我们对传统的考核方式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改革探索和尝试,逐步形成了“多维系统成绩考核”考核方式,考核方式由平时成绩(10%)、实践教学(与案例教学有关的30%)、笔试(60%)三个子系统构成。这样极大地降低了以往“一卷定论”对学生造成的心理压力,也必将大大调动学生平时参与教学活动,案例讨论、分析的积极性。

本文我们从案例教学的角度出发,研究案例教学在微积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逐步改变了传统教学中重理论轻创新的弊端,有意识的培养了学生的应用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考核制度的改革增加了学生学习微积分的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不仅对其后继数学课程学习受益颇多。而且对学习其它学科知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为我校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奠定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伟钢,薛连海.案例教学法在应用型本科院校“精细化学品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01:110-112.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6

【关键词】案例研究教学过程体育经济学

一、问题的提出

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发端于西方社会,具有现代意义的案例研究教学法也已有近百年的历史。迄今为止,国外许多专家、学者对此进行了研究。例如,英国学者经过研究之后,特别强调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认为它可以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尽快地掌握体育的知识和技能。美国的michaelLeeds等人则对案例教学在体育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积极作用进行了实证研究。这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体育理论课程的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上世纪80年代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引入我国以来,国内许多体育专家、学者对此也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例如,李为敏、王韶玉等人以体育案例教学为例,对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而姚利对德国的体育教学案例对中国体育教学的借鉴作用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统计发现,许多学者对案例教学在体育技能等课程教学中的运用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这些研究成果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高校相关体育课程的教学工作。

总的来看,案例研究在我国高校理论教学中的历史却极为短暂,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时间更是短少。尽管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经过学者们不懈的探索,在案例研究教学方法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诸多问题。比较典型的是,目前国内体育领域案例教学方面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技术教学方面,体育理论课程教学研究尚显薄弱,研究深度和广度明显不足;关于案例教学在体育经济学课程方面的教学研究更是鲜见。基于这种状况,本文拟以体育经济学教学为例,对案例研究在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深入分析,期望有助于我国高校中体育理论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二、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价值意义

在本文中,所谓案例教学,就是指案例研究,或者案例教学方法。它是指在学生掌握了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根据专业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借助于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环境中并进行讨论、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撰写案例分析报告,然后教师进行归纳总结等环节来达成教学目的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别、分析和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

体育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它非常注重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由于当前我国体育理论课程分配的学时非常有限,并且大多局限于教师在教室内的课堂讲解,致使学生无法了解体育产业实践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更不要说去解决这些问题了。大量的事实证明,使用传统的体育理论教学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体育经济学学科性质的要求,更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对实用性体育产业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而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教学法中的导入,则可为学生提供一种比较真实的现实场景,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于现实的体育产业实践活动中去,从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三、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课题组认为案例研究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中可运用的模式有许多种。囿于篇幅,本文主要分析其中的两种,即中间插入案例研究模式和先案例研究后理论讲解模式。

1.中间插入案例研究模式

在体育经济学教学内容中,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为了强化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在学生大脑中的印象,必须要求在讲授某一章节的具体内容时,让学生首先学习其中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从而为后续的案例研究奠定基础。由于具备了概念和理论的基本知识,分析那些鲜活的案例时学生就不会感到茫然或者突兀,从而可能快速将所学的知识点融于具体的案例之中。例如,在讲授体育产品中的价格歧视时,即可按照这种模式进行教学,即先向学生讲解体育产品中价格歧视的涵义,然后进行相关方面的案例研究,最后再讲解体育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及其被剥夺的原因及方式。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可以是深奥的经济学知识变得深入浅出,不仅调动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生动的环境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才干。

2.先案例研究后理论讲解模式

在体育经济学教材中,经常出现比较晦涩的概念。而对于经济学基础非常薄弱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显然是一件高难度的挑战。考虑到这种状况,在讲解这些理论之前,最好是首先引入相关案例,通过案例的分析与讨论,让学生获得一些感性认识,然后再导入有关的理论概念。这样,学生对相关概念的理解和消化过程就会大大缩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效用”这一概念时,可以先让学生分析相关的案例。通过案例研究,使学生对商品的有用性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形成“效用”概念的初步轮廓。然后,在获得感性队识的基础上,导出“效用”的概念,让学生深刻理解了“效用”的涵义,达到了水到渠成之效果。

四、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选编

调查发现,由于教材本身的一些特性,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学教材中的案例大多明显滞后,其说服力和针对性也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鉴于此,教师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慎重对待教材中的原有案例,适当、及时地补充一些鲜活的案例,以便学生切实了解体育经济活动中的现实问题。实践表明,在选编体育经济学的相关案例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首先,在选编案例时应注意相关材料的时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在选编教学案例时,应选取那些具有时代特点、新颖且具有典型意义的材料。这样的案例研究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体育经济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和体育产业发展的新形势。其次是针对性。我们在选编教学案例时,不能盲目选取,必须紧紧围绕所要传授的体育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选择那些具有代表性的体育事例,有的放矢。这样可使学生尽快掌握所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原理等。

五、结论与建议

1.结论

希腊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在教学中采用了“问答式”教学法,开创了案例研究教学方法的先河,为人们的学习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视角。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在国内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以往的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为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的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调查表明,当前我国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的案例研究活动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致使个别学校的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第一,部分教师对实施案例研究这一教学方法的目的存在理解上的偏差。1988年,国外学者Drown.Collins和Dugid提出了情境学习理论,强调人有主动建构知识的能力,学习是人与环境双向互动的历程,知识、技能与情意的构建发生于学生与情境间的互动。从本质上来讲,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实施案例研究,其目的就是以情境学习理论为基础,让学生尽快掌握理论知识和具备解决体育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但调查发现,在案例研究这一环节,部分教师忽视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而对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则明显不足,忽略了培养实用性体育经济管理人才的目标。第二,部分教师对案例分析、讨论后的学生自己的归纳和总结重视不够。进行案例研究,需要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热烈讨论,更需要学生在此之后的归纳与总结。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能够通过对学生的讨论、提出问题等进行适当的回顾与评价,但部分教师却没有让学生对讨论的问题自己进行认真的总结和深刻反思。这对学生发现问题、总结经验等方面的经验的培养显然是不利的。为此,我们应积极创新,让案例研究逐渐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包括体育经济学在内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我国体育经济建设培养更多的实用型人才。

2.对策建议

(1)遵循一定的原则,科学实施案例研究教学方法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曾经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学校教材和实际经验二者相互联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结合点和相互的联系。从本质上来看,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法就是一种寻找体育经济学教学中理论与实践的恰当结合点的最佳教学途径之一。因此,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实施案例研究教学方法时,就必须用导入案例研究而不是单纯依赖阅读和讲解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同时,通过独立思考和良性互动使学生积极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实践证明,这两条原则证明是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在体育经济学教学中发挥效用的重要保证。

(2)教师要做好角色定位,积极发挥导演的作用

事实证明,在传统的体育理论课程教学中,教师所扮的演角色已经与现代教学理念之间的冲突愈来愈明显,学生学习被动、缺乏独立思考、实践能力低下的状况与体育理论教学的宗旨背道而驰。鉴于此,教师需要在体育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导入案例研究这种教学方式,并主动担当起“导演”的角色,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就要求相关教师在进行案例研究这个环节时,精心设计,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教学活动中的“主角”,从而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michaelLeeds,petervonallmen.theeconomicsofSports(4thedition)[m].prenticeHall,2010,(1).

[2]李为敏,王韶玉.如何提升高校大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的研究――以体育案例教学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8,(4).

[3]姚利.德国体育教学案例的启示[J].学科教育,2004,(7).

[4]张英华,凌培全.案例教学法创新研究与应用:“三维动态实践案例教学法”暨案例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5]向光富.情景学习理论与现代教学[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4,(6).

[6]邵清艳.教师案例撰写技巧[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7

案例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

一、引言

专业学位研究生是自1990年国家正式设立的,2002年国务院学位办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对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标准和要求进行了界定:“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性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旨在培养适应社会特定岗位和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然而,现行的专业性研究生教育依然存在是学术性研究生教育的衍生品或次生品的问题,其培养方案基本是学术性研究生教育培养方案的浓缩或翻版。加强、加快其教育模式的改革,是刻不容缓的。那么,如何进行改革呢?我们应该认清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本质和特质。从国务院学位办颁布的《意见》中,我们不难看出专业性研究生的定位在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现如今专业性研究生教育缺失的即是“应用”二字。而课程教学是实现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最主要途径之一,改革课程教学,把握其课程教学的内涵与特点,将“应用”“实践”带入课程教学中,从最大程度上厘清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培养特色及其核心特征,从本质上区分专业性和学术性的课程内容,是当今研究生教育现状下可行的改革方案。而最直接并最有效的方法即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针对一个真实、具体发生的教育事件的反思与探讨,是对已经发生的事实的再现与思考。正如案例教学专家理查特(Richent.a.e)所说:“教学案例它以丰富的叙述形式,向人们展示和描述了一些包含有教师和学生的典型行为、思想、感情在内的教学实践故事。”案例教学通过对一个真实情景的描述,使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去判断、决策、检验一个实际问题,自认而然的达到了专业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结合。

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现状分析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无疑是研究生层次的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类型的高层次教育,这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核心,也是其基本定位。正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自身的特质决定了其课程教学内涵不同于其他类别的高等教育。以知识创新为目标的学术型研究生课程结构用学科理论系统构建是合理的,但以培养具有明确专业方向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应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相互应用,以理论知识指导实践,实践再以经验形式去巩固和修正理论知识。

然而,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现状是:第一,课程针对性不强;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内容与实际联系较弱。基本或完全的运用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课程教学,不能体现专业性研究生课程的“实践”内容,缺失“专业性”的职业技能演示。第二,课堂教学效果有待加强,尤其要改进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上没有选取适合专业性研究生的教学方法,原因可能有校内导师多是指导学术性硕士,无论在指导方法或是教学方法上其没有转变观念还,或是对全日制专硕教育不够了解,对其特点认识不够清晰,诸多原因造成对专业性研究生进行教学时直接照搬学术性的教学方法,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第三,专业性研究生教育的实践教学部分比重不大。《关于做好全日制专硕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中规定“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然后切实做到保证实践教学时间的高校,屈指可数,使得专业性研究生的实践教学名存实亡。

三、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1.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优点

第一,在案例分析教学中,师生围绕某个取自于真实生活情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具有专业探讨价值的工程实况,利用当前学习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分析,以求学生在解决疑难问题并做出相应决策,在最大程度上契合了专业学位研究生在课程教育上要求的“应用”话题。

第二,学生在分析、讨论、决策真实案例的过程中从有限的资料里获得最大的收益,并由此而培养学生从更为广泛的角度考察、分析问题的习惯。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把握问题的统筹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定位于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参与国家建设、公司发展都需要专业的职业技能,和各方面能力,是本质区别与中职、高职的职业性人才。

第四,案例分析是集成真实案例诱导学生进行全方面、综合性的解决问题,相比传统的纯理论知识教授更为有趣、生动,学生在接受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上更有兴趣并转被动为主动。

2.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的实施方法

第一,开展案例分析教学应根据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目标以及职业技能要求对课程理论知识结构进行分解整理,针对各专业课程的理论框架特征选取知识要点进行分析,甄别哪些知识点可以开展案例教学,哪些知识点有必要开展案例教学。最后根据知识要点搜索、整理国内外相关的典型、突出案例,或者编写相关案例。

第二,案例选取与编写应以小见大,由浅入深,保持案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注意内容上的连贯和循序渐进。案例编排要注重知识点之间的相辅相成,环环相扣紧密结合,形成知识结构体系,要突出重点不能本末倒置,或重复凌乱。问题的涉及应该由表及里,由浅及深,由简单到综合的层层递进。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引导和能力的培养上。好的案例是该方法成功的一半,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使其积极的思考、分析、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是整个案例分析教学的重中之重。专业学位研究生或多或少曾参与过社会工作或实践,这一点区别于本科课堂的案例分析,不应以学生的兴趣为主,更多的应该注重讨论的层次和创新性,毕竟专业性研究生是应具有本学科专业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

四、可能存在的问题

第一,案例分析在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应用中,学生有必要掌握一定的专业学科知识,利用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才能接受案例学,才能在课堂上参与案例的分析讨论。

第二,切实做好案例分析教学与案例的选取与编写有直接的关系,案例的优劣直接影响课堂分析、讨论的层次和意义。注重选取或编写的案例的真实性和合理性、知识点的连贯性、问题的递进性。

第三,案例分析教学无疑也对校内导师和教师增加了负担。一方面,教师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进行课程的分解整理,甄别作为案例分析合适的知识点,选取、搜索相关的真实案例或者自己编写合理的案例。另一方面,在案例的教学课堂上,对教师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两方面都有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引导研究生进行创新性与学术性的讨论,是考验教师的专业水平与业务水平的双重考验。

第四,案例分析教学以讨论为主,不免会参杂个人主观意见,并且案例没有固定标准的答案,对分析者的优劣不易检验。

五、结语

案例分析已经在多门学科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不乏有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课程,在理论实践都相对充足和成熟的条件下,将案例分析应用到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教学中去并不是难事,针对案例分析的优点与不足,扬长避短的进行教改,针对专业性研究生的教学目标定位,设置合理的课程内容编排,案例分析教学可成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应用”教学的第一步。

参考文献:

[1]张兰.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课程教学若干问题思索[J].中国高教研究,2011,(1):52-53.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8

ZHaiRen-xiang、HanShu-ping指出,教学方法改革是一种提高教学质量和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基于传统教学方法中存在的缺陷,建立了基于问卷调查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程序得出:绝大多数学生认为,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在实施了课堂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践后,综合地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能够明显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为了不断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教师需要适当地处理关注教学的中国经济实践,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水平。指出了教学方法改革的重要性并证实了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改革的效果。朱学君指出,西方经济学在经济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提高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在高等财经专业的教学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强调了提高西方经济学课堂教学质量的意义。郭艳基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教学改革思路与具体措施,以培养适应经济发展变化的综合型经管人才。韩红莲、张红程针对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教学手段单一等问题提出,可以通过课程铺垫、对比学习、运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这些研究根据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教学改革思路及提高教学效果的措施。关于教改中存在的问题及措施等方面。赵栋强认为,现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实践偏重于教,而对于学的方面强调不强,指出以考风建设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的提高,结合学生学习动力的状况和培养目标来选择教材以及对数学家工具的重视程度。特别强调从学的方面来进行教学改革。彭东在分析高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改进课程考核方式、实施案例教学法、实施讨论教学法、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方式并举等改革措施。陆玉霞基于目前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实验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方式等改进措施。这些针对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进行了具体研究。刘越分析了本科西方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及其问题,结合教学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路径来提高其教学效果。张学春认为,对西方经济学要有科学的态度,要加强实践教学并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出综合运用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专题教学法和角色互换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并利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等以提高教学效果。对于提高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提出了诸多方法与措施。此外,对西方经济学考核方式改革等也有相关研究。张双娜针对传统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研究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实验教学、实践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法以及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的办法,并指出这些在实践中取得了一定成效。这些关于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及提高教学效果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打下了相应的基础,但还可进行更深入具体的分析。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

饶龙先指出,案例教学是一种灵活且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穿插式、讨论式、组织专题辩论和讲座等方式的案例教学,使学生不仅能够巩固和掌握其基本理论知识,而且能运用所学解决现实经济问题。强调了案例教学的作用与意义。孙晓华、刘元胜运用举例法阐述了《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必要性、功能、教学案例的特点、来源以及案例教学中需注意教学案例避免常规化、案例教学中避免老师唱主角、问比答更重要等问题。对案例教学的必要性、特点及要注意事项等基本问题进行了分析,为案例教学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重要基础。魏静在探讨其案例教学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四种具体的实施形式,进而指出必须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探讨了案例教学的具体实施形式等,具有参考、启发价值。姜鑫认为,案例教学法在西方经济学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在这方面还存在误区且缺乏系统的西方经济学教材,提出应正确处理案例教学和理论教学的关系,根据实际及时编写恰当的案例并准确有效地使用以提高该课程整体教学效果。王兆萍指出,当前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存在教师对案例教学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偏差、案例教学主要停留在举例教学层面、案例教学组织实施过程名不符实等误区并加以反思。分析了案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与反思。王文霞指出,案例教学法有描述型案例介绍、师生共同讨论案例、经常组织课外活动等几种方法,需结合教师充分的课前准备和其他必要的教学方式才能发挥其独特作用与效果。介绍了案例教学的具体方法及发挥效果的条件等。杨国才、张支南指出目前教学中存在重讲授教学、轻案例教学,重举例、轻案例,重经典案例、轻本土案例问题,认为要从经济学教育本土化的高度认识案例教学本土化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发本案例资源并精心组织本土化案例教学。黄乐在分析了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本土化及课程案例本土化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本土化视角下《西方经济学》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的路径选择。这些从本土化角度对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进行了具体研究,颇具启发。国外也有关于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等教学方式方法。如YuaimeeZhang通过对大学一年级学生和外国学生的调查和考察得出,不同学生对不同的学习方法有偏好,但是实践案例研究是这两类学生共同的喜欢的方法。研究中采用的动漫得到了经济学老师和学生的一致认可。这些资源的运用能够帮助学生加强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与效率,并且该研究结果也适用于任何经济学课程及经济学学生的自学等方面。主要研究了动漫实践案例教学的作用与效果。Cameron,michaelp.对运用于经济学入门课程的教学和评估中的博客任务进行了描述和评估。通过收集学生在过去的四个学期里参与博客的数据发现,学生的成绩与他们参与博客的质量及程度等成正向关系,表明学生专注于博客的参与可能会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分析了学生学习效果等与博客参与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博客教学的积极作用与效果。此外,还有关于启发式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参与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等教学方式方法的研究。这些研究为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的进一步研究打开了思路。

三、以高职高专等院校为例进行的研究

以高职高专为例对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方法进行研究的主要有:王鲁针对传统教学中教学方法不当等问题,指出需要结合高职高专院校的办法思路和专业设置从多个角度来探寻解决方法。贺媛针对高职高专院校存在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提出,依据“以学定教”的基本教学模式,树立案例教学法、实验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网络交互式多媒体技术教学法等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王素仙根据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新闻联播法、小组讨论法、互动式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以及教师个人博客、QQ、学生网上开店等方式手段方面的改革。郭娅娟剖析了高职院校《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设计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以实现案例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的有机结合以及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方杰、王桂兰和刘应洪等以成都信息工程学院为例提出综合运用“案例法”、“问题法”、“讨论法”、“角色互换法”、“头脑风暴法”、“课堂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这些研究对高职高专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独立院校、财经院校等为例进行的研究主要有:王国娜针对独立学院教学过程及考核手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启发式教学、阶梯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以及探索西方经济学试题库建设等考核方式的完善。对独立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樊士德和张维通过对特色财经院校、综合性大学、普通财经院校三种不同类型高校经济类专业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出:经济类课程教学方法与效果评价方式的选择应跳出以往单一的教师供给视角,要同时考察学生的现实需求,实现教师供给层面与学生需求层面的有效匹配;不同类型高校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受众的不同偏好,选取差异化的教学方法与效果评价体系,并进行多种方法的综合运用。对财经类、综合类等院校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均具有启发、参考价值。SalehizadehandBehin等通过在伊斯兰阿萨德大学进行的比较实验研究表明,在每个工作组中,运用合作学习和探究法在学生数更少的班级学生学习和行为态度同时得到了提高。表明了合作学习法和探究法在此类院校学生人数少的班级中的作用。此外,从一般意义而非专门针对某类院校进行的研究主要有:韩可卫认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应该采用启发式教学、理论联系实际、案例教学、形象导读、提问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崔木花指出,西方经济学除了讲授法、讨论法、提问式和案例教学法等教学方法外,还应有因果式、启发式、动态式、推论式和对比式等其他教学法相辅之。刘海军提出了“分明别类,注重主次,降低成本,五法兼施”的西方经济学“四位一体”教学法。樊士德指出,“换位思考教学法”、“批判式与创新式教学法”、“研究式教学法”、“体系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兴趣式教学法”、“实验教学法”等,抑或以上这一系列方法的综合运用可能构成西方经济学教学新方法的备选子集。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对我国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方式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探讨,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四、启示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三维动画设计;传统教学模式;案例教学法

一、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三维动画作为一种新的动画形式广泛地应用于影视传媒、艺术设计、商业制造等众多领域。因此,我国各高校艺术类专业纷纷开设了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三维动画设计与制作的基本知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三维动画的制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然而,由于该课程的应用领域较广,综合性较强,并且强调实际操作能力,固有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体系并不能满足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第一,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教师以知识点的传授为核心进行课堂教学,而不是把知识的应用与实践方法教给学生。这样既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难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第二,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实践教学通常用来辅助理论教学,实践教学效果不够显著,学生存在知识面广却不够精的问题。专业知识、技能与实践应用脱节,影响了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三,在以往的三维动画教学模式中,学生把大部分时间花在熟悉软件功能和掌握工具上,不仅忽视了实践环节中案例的学习与掌握,也缺乏创新的思维方式,更不能独自创造出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作品。

二、研究目标

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教学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设计与制作三维动画的能力。如何对高校的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如何加强教师的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能够不断地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这是高校计算机动画教育改革的热点话题,也是教师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中最应该思考的问题。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解决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三维动画设计课程具有直观性、操作性、综合性强的特点,而案例教学具有针对性、启发性、实践性强的特点,教师根据三维动画设计的课程性质、课程特点及教学内容的需要,通过设置典型案例,让学生在具体的三维动画情境中进行积极思考并创作出富有内涵的作品,可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分析和创作三维动画的能力。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1.研究内容

在三维动画设计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进行课程体系重构,实施案例实践教学的方法,简称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是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一种实践教学方法,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案例或运用企业实际项目中的案例进行实践教学,并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案例灵活运用三维软件进行动画设计与制作。不同于其他课程按照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行课堂教学,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更强调课堂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创新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真正掌握三维动画的制作方法、技巧和创意思维。案例教学法主要考虑在计算机三维软件环境下给学生展示和讲解教学内容、教学案例;同时,根据教学要求分配任务和案例给学生,教师通过了解学生学习和制作案例的过程与结果,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上交的作业、学习的效果进行评价与反馈。其中,以教学案例的展示、讲解与学生作业为主。教学案例主要是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演示,通过课堂教学演示、文件共享、学生作业的上传与下载,从而满足学生学习课程的需要。学生作业的提交与评价主要也通过教学软件进行,教师通过查看学生作业能够详细了解学生对案例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实践教学的效果。案例教学法帮助教师不断完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各项内容,学生也能够通过案例教学法提高自己的学习积极性和钻研问题的能力,并且学会举一反三,为今后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2.研究方法

第一,调研法。对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组织现状进行调研和分析,找出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教学实践存在的问题,增强研究的现实性和针对性,使研究成果具有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第二,文献研究。全面了解近年来高校三维动画设计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特点,使课题研究具有一个较高的立论起点。第三,综合评价法。进行实践教学的课堂探索,采用项目式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理论+实践”开展学习。从学生分工协作、动手能力、创新思维、作品展示、教学效果等环节综合评价该课题研究的成果。

参考文献:

课题研究的教学案例篇10

关键词:财政学课程;案例教学法;调查研究

作者简介:何晴(1978-),女,山东日照人,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财政税务学院,讲师。(北京100041)

基金项目:本文系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3年教改立项项目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05-0125-02

财政学是研究政府收支活动的经济学分支,财政学从研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出发,阐述了政府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干预经济的必要性以及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手段和方式。与其他经济类课程相比,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决定了该课程的教学设计也应根据课程自身的特点而进行适应性的调整,以更好地达到教学的目标。其中,在财政学课程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就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本文在以往文献基础上,以案例教学法在非财政专业本科生财政学教学中的引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非财政专业本科生财政学教学的教学目的、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案例教学法的具体运用和初步的教学效果展开经验研究,以期得到有益的研究结论。

一、文献综述

由于财政学课程具有理论性、实践性及其与相关学科的渗透性的多重特征,决定了本科阶段该课程的教学目的。一方面要传授财政学中关于财政的职能、财政收入、财政支出、国家预算等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原理解释现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一教学目的决定了财政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不能仅体现理论内容,还应该同时兼顾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李新等(2005)、焦耘(2008)、莫亚琳(2012)、兰相洁(2012)等研究都强调了财政学课程教学中理论知识的传递与培养学生分析现实问题能力相结合的重要性。[1-4]

更加值得关注的是,财政学课程作为经济管理类学生的主干课程,不仅是财税专业本科生的专业课,其他经济管理类专业也同时开设该门课程。针对不同专业的教学对象,财政学课程的教学目的显然应该有所区分,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对不同专业学生按照同一标准传授同一内容,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教学内容上的“缺位”和“越位”。[3]由于财政学理论具有一定的宏观性和抽象性,其知识框架所包含的内容覆盖面广且多层次,因此对于非财政专业的本科生而言,如果对课程内容没有学习兴趣和主动需求,则很难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有研究认为,如果在课堂原理讲授的基础上,运用案例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运用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讨论案例的疑难细节,将原理进一步具体化,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会有所帮助。[5]而且,教师在选择财政学教学内容上要充分体现出各专业的特点和差别,针对各专业的特点和实际需要来确定讲授的内容,也会提升非财政专业学生的学习效果。[3]

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财政学教学中,李新等(2005)和兰相洁(2012)提出的具体应用方法仅针对教师的课堂授课,提出应包括案例设计、导入案例、分析和讨论案例和总结案例四个阶段。[1,4]但至于案例教学法如何具体运用到非财政专业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以往文献并未展开太多讨论。从以往文献来看,绝大多数的研究还停留在定性研究的阶段,没有提供更加详细的经验证据,但是,无论是考查案例教学法的实际效果,还是为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提供一定的指导,均需要对案例教学法的需求、运用和效果展开经验研究,获取经验证据以得到有益结论,本文的研究目的正在于此。

二、研究目标和设计

概括来说,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方法搜集数据,以期在以下三个方面获得经验证据:

1.对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的教学目的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的调查

对于非财政学专业本科生而言,财政学知识与其专业知识之间一般没有直接联系,但这不并意味着财政学知识的掌握对于学生的意义不大。恰恰相反,财政学知识主要讨论政府的收支活动,而经管类的不同专业在解决本专业领域的问题时,不可能完全回避政府与私人经济主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对于非财政学专业学生而言,财政学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研究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非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对于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兴趣的情况,这也是财政学课程对案例教学法引入的需求的根源。

2.对案例教学法引入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具体手段的调查

在笔者进行的针对非财政专业本科生财政学教学的改革实践中,案例教学法的引入主要采取三种具体形式:第一步,将案例分析引入课堂教学,笔者在课堂教学中利用现实社会经济中的热点财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将案例分析穿插在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对案例的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财政学基本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第二步,要求学生自主进行案例搜集和分析工作,这一阶段以学生的自发、独立探索为主,要求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中,搜集近年来国内外与财政相关的某具体案例,运用课堂上学习到的财政学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去分析现实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到结论。第三步,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由笔者提供具有一定复杂性的、源于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的财政学案例,引导学生们灵活运用知识进行高层次的思维活动,形成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更好结合,实现掌握知识点和培养解决问题能力的双重教学目的。

3.对案例教学法引入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的教学效果的调查

如前所述,案例教学法以不同形式引入财政学教学中,实际上是通过教师为主、学生独立和小组合作这三种不同的案例分析方式,这不仅能够加大教学中的信息含量,更是将传统的单向传递知识转化为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挖掘知识的过程。本研究将对不同层次的案例教学法实践的效果进行调查,看是否能够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

本研究问卷调查的目的主要在于获得描述性结论,调查对象是会计专业和法学专业本科生,问卷发放和收回采取电子邮件方式。据统计,共发放问卷309份,收回270份,回收率87%。回收问卷中有效问卷220份,对回收较早的20份问卷与回收较晚的20份问卷中认知型变量进行无回复偏差检验,结果表明回收时间不同的问卷没有显著差异。问卷中设计的问题均以Likert五分量表来度量(1=非常不同意;5=非常同意)。

三、研究结论

1.关于非财政专业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和需求调查

问卷要求调查对象对于学习财政学课程的不同目的进行评价,问卷结果显示,对于非财政学专业的本科生而言,“掌握政府收支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与“提高判断和分析现实财政问题的能力”是最重要的两个学习目的,且重要程度相当,其次是“对在本专业领域未来的实际工作或研究工作中有所帮助”。由此可见,从学生角度对学习目标的评价与教学目的是相吻合的:既要求学生掌握财政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又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知识点解决现实问题,而调查对象所认为的最重要的两个学习目标正是这两项目标。

表1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

财政学课程的学习目标得分

掌握政府收支活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4.32

提高判断和分析现实财政问题的能力4.32

了解政府收支活动的现状3.93

对在本专业领域未来的实际工作或研究工作中有所帮助4.04

掌握公共经济学的基本理论3.9

2.对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调查

问卷调查对象对四种不同的财政学课程教学模式的评价排序显示,学生对传授财政学专业知识和案例教学相结合的结合模式的认同度较高,尤其对案例教学的认同度更高,但对用案例教学取代知识传统的教学模式认同度很低。这与前文对财政学课程特点的分析是相吻合的,财政学课程知识点层次多且覆盖面广,彻底抛弃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是不现实的做法。

3.对非财政学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效果调查

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调查对象在财政学课程中的诸项收获都给予了肯定的态度。其中,在“自主搜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上的收获所获评价最高,说明学生独立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让学生感受到明显的能力提升。其次,“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财政学的理论知识”方面的收获所得到的评价也较高,这与教学改革设计时所希望达到的效果相一致。

表3财政学课程引入案例教学的收获感评价

学习财政学课程中的收获得分

财政学的理论知识4.12

运用财政学原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4.19

批判性思维能力3.95

自学能力3.87

自主搜集资料和数据的能力4.2

从表4来看,调查对象认为,各种案例教学法的引入,在帮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锻炼分析问题、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上作用最为明显,其次是“有利于拓展知识面”,“互动性强”和“教学方式形象生动”所获得的评价偏低。

表4财政学课程引入案例教学的效果评价

采用课堂案例讨论、案例作业、小组讨论案例等方式的效果得分

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对理论的理解4.34

有利于拓展知识面4.15

互动性强,可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3.93

锻炼分析问题、交流沟通和合作能力4.27

教学方式形象生动,记忆深刻3.83

综上所述,本研究是在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的教学改革实践的基础上进行的问卷调查研究,目的在于通过问卷调查,获取关于案例教学法引入的必要性、学生对案例教学法各种形式的需求、案例教学法的各种形式的实际教学效果和预期教学效果等问题的实际数据。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非财政专业本科生在学习财政学课程时,对于以各种形式引入案例教学法是具有现实需求的,而且对于案例教学法的各种形式都表达了肯定的态度,也确实从案例教学法中有显著的收获。这些有益结论对于指导案例教学法引入非财政专业财政学教学的计划和安排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且也初步检验了引入案例教学法对于教学效果的提升也具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李新,梁萍,余萍.浅论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农业银行武汉培训学院学报,2005,(1).

[2]焦耘.认知过程的特征及财政学教学改革浅析[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6).

[3]莫亚琳.关于高校财政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经济师,

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