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教学过程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4:41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1

作者简介:胡军辉(1976-),男,湖南娄底人,湘潭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学教育研究。

我国现有的法学研究生教育注重法学理论知识的传授,对实务技能的培养重视不够,学生普遍缺乏动手能力。“法科毕业生到实务部门后,要能够适应审判案件、处理案件、各种法律事务的需要,至少还要三到五年的时间”[1]。法学研究生实务技能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而法学研究生教学方法的改良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传统的教学方法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提升实务技能的机会,也没有培养学生活跃的法学思维方式,因而学生普遍动手能力差、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差。对此问题,笔者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思考,并提出了旨在提升法学研究生实务技能的新的教学方法——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现特撰文加以介绍,以期有益于相关问题的解决。

一、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含义及其核心要素

所谓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是在法律实务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挑选其亲自参与过的法律案件作为教学案例,由学生扮演案件中的不同角色进行模拟演练,然后由教师对案件的真实处理流程及结果进行演示,比较案件模拟演练与真实处理过程和实际效果,从而使学生切身感受案件的处理流程、技巧与技能,并深刻了解司法实践中真实案件的运行状况,进而拓展学生实务知识,提升实务技能。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核心要素如下:(1)真实的案例。“案例是一种描写性的研究文本,通常是以叙事的形式呈现,它基于真实的生活情。全真的案例是这种教学方法成功运用的基础,因为只有全真的案例才能展示真实的司法文书和案卷材料,才能使学生了解到真实的案件处理流程,详细地理解案件涉及到的法律问题,全面地认知真实的司法运行状况。而且,教师作为案件的真实参与者通常有机会也有必要对案件进行全面透彻地分析,其在办案过程中对于案件的分析工作转化为了教学的准备工作。全真的案例融入了教师少则几个月、多则几年的思考,他们将自己亲身经历的、思考良久的案件作为教学案例更加有益于法律分析方法、思维方式、诉讼技巧等内容的全面传授。在通常情况下,教师是不太可能花上几个月来思考一堂普通的教学课程的,因而“全真案例”本身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2)学生的模拟演练。在教师提供了全真的案例之后,就需要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主要方式是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案件主体角色来参与案件的处理。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课堂上,每位学生都需要承担特定的任务,必须全身心地投入到案例的分析与讨论中来。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感受到法律条文和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方法,也可以培养学生多角度、深层次的法律思维方式,以及培养制定最优法律方案的能力。同时,通过模拟整个案件的处理流程,学生可以亲身体会到司法实践当中的问题,使学生对法律在社会当中的作用有一个更清醒的认知。(3)教师的演示。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体系中,教师的角色不仅仅是案卷材料的提供者,更应该成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和演示者。教师在课堂讨论当中,应当引导学生讨论、思考,点评学生在课堂讨论和案件模拟中的做法,指出他们的优点、不足和问题。在学生形成一定的法律意见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地演示案件的真实处理过程和实际效果,比较学生演练的方案和案件实际的处理方案,引导学生评价两者的优缺点,让学生感受到各种方案的特点,从而培养学生多视角分析问题的能力。(4)课后的总结。在上课过程中,学生通过自身的分析、相互的研讨以及教师的讲解与演示等对于案件的相关问题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并对相关法律知识有一定程度的掌握,但因上课时间短、任务重,对于“知识养分”只能做到粗消化,因而课后学生的系统总结是相当重要的,这是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成功运用不可或缺的元素。

二、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与其他案例教学法的区别及其特点

在我国现有的法学教育实践中,法学教育者们已经探索出了多种案例教学方法。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与现有案例教学方法既有一定程度的联系,也有着一定的区别:(1)与案例教学法的比较。“案例教学法是通过对典型案例的解剖、分析以及组织学生对其进行研究、讨论,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学习、理解和掌握法的一般原理、原则的一种教学方法”[3]。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与传统案例教学法均以案例为教学素材,均通过模拟、讨论等形式让学生获得实践知识,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务技能。但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要求教学必须选择自身参与的案件作为授课案例,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示范和指导,并要求学生根据案件素材分角色进行演练。(2)与亚案例教学法的比较。所谓亚案例教学法是通过高度激活教师与学生认知活动中的非智力因素,使教与学双方的积极性同时最大化、获得满意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法[4]。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和亚案例教学法都属于参与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都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都重视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但两者的区别也是较为明显的,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包含了全真案例、学生模拟、教师演练、点评与总结等亚案例教学法所没有的元素。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更加明确地强调学生的参与、学生实务技能的提升以及学生开放性思维方式的培养。(3)与个案全过程教学法的比较。个案全过程教学法是由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章武生教学科研团队推出的一种教学方法,是在吸收美国“个案教学法”精髓基础上立足我国国情提出的一种真实案例教学方法[5]。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和个案全过程教学法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区别:其一,前者强调案例是由主讲教师曾经实际参与过的案件,后者并无此要求;其二,前者不要求对每个案件的全部过程进行模拟演练,而是将案件的精华部分挑选出来作为教学素材,后者则要求学生对案件的全过程进行学习;其三,前者同时包含了学生演练和教师演示两环节,后者仅强调学生的模拟,对教师的演示并不特别强调;其四,前者要求参与案件模拟演练的学生根据案件的原始材料作出自己的方案、形成自己的文书,依据自己的思路进行演练,而后者提供给学生演练的素材是已经形成的真实案件材料和文书,相比之下学生主动思考的空间受到了限制,难度明显降低。

通过以上的比较和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以下突出的特点:(1)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案例性”特点。这一教学方法是一种典型的案例教学法,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是以理论讲解和法条的教授为主,而是注重以具体的案例为依托来传授法律知识。(2)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实践性”特点。对于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而言,实践性既体现在教学过程之中,又体现在教学结果之上。一方面,学生查明事实、分析法律并将两者结合起来解决具体案件的过程是一个法律实践的过程。另一方面,学生通过在课堂中分析法律、使用法律达到了提升法律实践能力的目的。(3)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真实性”特点。这种真实性主要体现在案件的真实性和案卷材料的真实性两个方面。真实的案件和案卷材料对于提升学生的实务技能非常重要,因为其反映了真实的案件事实、反映了真实的案卷材料以及真实的法律运行状态。这有利于学生适应真实的法律社会,解决真实的法律问题,获取真实的法律实践能力。(4)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互动性”特点。这种互动性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老师演示教学与学生模拟分析的互动;二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对抗的方式来提高法律运用能力和水平;三是课前、课中和课后的互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的时间范围并不限于上课时间,学生在课前和课后均需投入一定的时间来进行学习,特别是课后的总结是非常重要的固定教学环节。(5)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综合性”特点。全真案例演示教学过程中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比如学生的讨论、模拟和总结,教师的分析和演示等;而且,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法律部门知识,比如一个案件的顺利解决可能既涉及到程序法知识又涉及到实体法知识,既涉及到民商法知识又涉及到行政法知识,还可能涉及到刑事法知识。(6)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合作性”特点。全真案例教学法强调学生的团队协作,在案件讨论和模拟阶段,不同组别的学生需要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相互讨论、学习、交流和合作过程中能够逐渐意识到团队作战的重要性,意识到合作在司法实务中的重要价值。

三、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实施要求、课前准备及流程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实施需要满足一定的要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项:(1)对授课教师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对于授课教师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是谙熟实务技能的法律实践者,其应当以某种或者某几种角色参与过大量案件的处理,具备较为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阅历以及相当的实务技能;其次,教师应当同时具备法律实务技能和讲解、演示和传授实务技能的能力;三是教师需要积累大量且比较齐备的案卷材料。(2)对听课学生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是一种互动型教学法。在运用该方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知识和一定的法律分析的能力,能够胜任一定角色的扮演。(3)对适用课程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适用课程主要是针对那些具有很强应用性的法学学科,而对于理论性课程的讲授则不宜使用。法律硕士的培养过程中培养方案设置了较多的应用性课程,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较大的应用机会;(4)对授课设备设施的要求。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教学过程包括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角色模拟、教师演示等重要实践性教学内容。顺利完成这些教学内容需要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需要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挑选合适的案例。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专业方向、法律知识基础、课程开设情况等来综合选择合适的案例,案例难度要适中,具有典型性,在时间上优先考虑新近发生的案件;二是增补案卷材料。现有的案卷材料是根据案件实际的处理需要而准备的,可能与教学工作的需要并不完全契合,因而教师在课前需要对案卷材料进行必要的整理,核实是否具备教学所需的所有法律文书和资料,如果没有,须尽量相办法增补,否则会影响课堂的教学效果。三是对法律文书资料进行分类、分组并编号。在教学中不同的角色扮演者所掌握的案卷材料是不一样的,同一角色扮演者在不同的阶段所掌握的案件信息和案卷材料也是不一样的,因而在课前需要对案卷材料进行分类、分组并编号。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的课堂实施主要包括以下程序:(1)教师介绍案情并对学生分组。教师首先需要向学生介绍案件的大致情况,案情介绍可以从当事人、法院或者人等不同的主体视角来进行介绍,这取决于教师办理案件的角度和拟开展教学工作的切入角度。介绍案情应当掌握信息透露的度,通常情况下只需介绍本课所演练的案件类型、相关的法律主体、案件发生的时间、地点等基本信息即可。案件相关信息透露得过多会影响学生思考的空间和演练的难度,进而影响实际的教学效果。对案件作基本的案情介绍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分组,如何分组需要结合具体案情和学生的人数、法律实务能力等因素来确定。(2)分发材料,确定各组任务。扮演不同角色的学习小组所拥有的材料、掌握的信息、所能运用的方法、所要实现的法律目标是不一样的。教师将预先准备好的材料分发给不同的学习小组,并确定各小组的任务。各小组应当明确负责人,由负责人来组织内部成员的分工和协作。(3)学生分组讨论。学生的分组讨论是全真案例演示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该环节要重点把握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尽量给每组学生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讨论空间;二是强调各组学生的独立讨论,防止各自信息、思路和方案的泄露;三是允许并鼓励学生查询各种资料、法律信息和法律条文;四是要求学生形成一份讨论报告。(4)学生对案件进行模拟演练。在案件分组讨论工作完成后,学生开始进行模拟演练。模拟演练由授课教师主持,学生在模拟演练中扮演预定的角色,从各自所扮演角色的角度进行思考和学习。演练活动要尽量模拟现实的司法环境,要立足现实的案情和情境。模拟演练可以分阶段进行,也可以依照案件的处理流程全过程进行。(5)点评与全真案例演示。该环节包括三项核心任务:一是关于模拟演练的点评。学生可以对分组讨论所形成的案件处理方案、模拟演练过程中的问题及经验等方面进行点评。点评可以包括学生的自评、学生的互评以及老师的点评。二是教师对全真案例的演示。教师的演示包括对法律方案和思路的展示、全真案例法律文书的展示、具体问题的处理技巧和技能的演示等内容,教师的演示和点评可以交叉进行。三是比较全真案例处理过程与学生演练过程中的各环节和要素。(6)撰写全真案例演示教学课堂总结。撰写课堂教学总结的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对案件过程中涉及到的法律知识、所运用的法律方案、各种方案的利弊进行系统的思考和总结。课堂总结需要涉及到的内容包括案件的主要内容、案件涉及到的重要法律关系、各方主体的核心利益、各种案件处理方案的利弊以及个案处理的心得等内容。

四、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实务技能提升路径及其教育价值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通过多种途径来提升学生的实务技能,其中最主要的路径包括:(1)通过督促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等法律实践来提升实务技能。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包括案卷资料整理、法条收集分析、法律方案的讨论与制定以及法律方案的模拟和案件总结等。参与这一学习过程的学生,能够获得大量动脑、动手和动口练习的机会,他们的实务技能能够在大量的法律实践中得到提高。(2)通过教师的演示与点评等方式提升实务技能。全真案例演示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是教师对于真实案件的演示,在演示的过程中教师会对真实的法律方案、思路进行分析,会对具体问题处理的技巧技能进行讲解,对真实的法律文书进行展示,对学生处理案件的思路、方案以及真实的处理办法进行点评与比较。教师的演示过程是学生深刻总结、反思和改良案件处理方案的最佳时机。学生通过教师的演示、点评和比较,能够从更深的层面理解和运用法律,进而达到提升实务技能的目的。(3)通过培养学生综合而开放的思维方式来提升实务技能。我国现行的法学教育是以部门法为基础进行课程设置的,培养的层次越高,学生所学习的知识就越专。民法专业的研究生不懂刑法,刑法专业的研究生不懂民法,实体法专业的学生不懂程序法,程序法专业的学生不懂实体法的现象非常普遍。然而,现实的案件不会只涉及到某一部门法,而是会同时涉及到多部法律,且程序法和实体法在应用过程中始终是不分离的。知识面过窄,各部门知识不能贯通运用严重制约着学生实务能力的发展。全真案例演示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案例需要学生从多个学科来进行综合分析,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救济程序。(4)通过展现全真的案件素材来提升学生的实务技能。全真案例教学的核心要素之一是“全真的案件”。全真的案件意味着法律关系、法律主体、法律事实、法律文书、案件处理流程等一系列相关案件素材均是真实的。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案件材料,观摩教师的演示等方式直接了解司法实践的运行状况,可以在课堂上看到真实的法律文书,了解真实的案件处理流程,感知法律条文如何被真实地运用于实践,进而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司法实践形成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在毕业后立马适应真实的法律环境。

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法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其一,有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提升。全真案例演示教学与传统的案例教学有一定的区别,其不仅强调教师对于全真案例的讲解和演示,更重视学生动脑、动口和动手来参与案件的解决和处理。学生动手解决法律问题是这一教学方法的最重要理念之一,是这一教学方法最重要的价值和目标所在。其二,有利于学生法律职业思维的形成。法律职业思维是指职业法律群体根据法律的品性对人的思维走向进行抽象、概括所形成的一种思维定势,是受法律意识和操作方法所影响的一种认识社会现象的方法,是一种法律职业共同体独有的思维模式。形成良好的法律思维是成为一名成功法律实务工作者的前提和基础。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过程中,教学活动运用的真实案例将一些真实的法律问题带入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练习如何处理真实的纠纷,像法律职业人士一样思考和分析,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严密的法律职业思维。其三,有利于学生提前熟悉现实的法律社会。法律理论教学与法律现实社会存在一定区别,法律理论知识虽然源自法律实践,但其是从法律实践中抽象出来的,已经不能直接地反映真实的法律社会。全真的案例将现实的法律元素带入了课堂,真实的案件、真实的当事人、真实的法律思维、真实的案卷材料等对学生熟悉现实的法律社会具有重大的价值,这一教学方法可以大大缩短毕业新生适应社会的时间。其四,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的分组讨论环节、模拟演练环节以及案件的总结和分析环节均是需要学生自主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完成这些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自主检索法律条文、自主收集资料、自主分析和讨论案件并自主总结分析。这一系列的学习活动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其五,有利于学生协作意识的养成。协作意识是法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一种重要的思想观念。在全真案例演示教学过程中,诸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任务是需要学生相互合作才能高效完成的。通过在学习活动中的相互协调和配合,学生能够感受到团队合作的优势,意识到相互协作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形成协作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卫平.个案全过程教学法—一种有效提升学生法律实务技能水平的新路径[n].人民法院报,2013-04-19(04).

[2][美国]Katherine.K.merseth.案例、案例教学法与教师专业发展[J].世界教育信息,2004(Z1):77-78.

[3]姜明安.行政案例精析[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1991:393.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2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连杆机构”教学分析教学过程

一、教学分析

1.课程介绍。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是融理论教学和实践技能为一体的课程,它既是一门机械学科用于思维体系建立的专业基础课,又是面向生产实际,能够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应用技术课。根据培养服务于生产第一线的高职高专层次的专门人才的定位,我们以建立学生机械产品的基本思维体系为理论知识要点,以掌握机构分析、故障诊断、零部件设计、设备调试、维修和高效率的操作使用为技能培养目标,对原课程体系和结构作了全面调整,进行了基于工作过程改革探索。

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围绕解决某一项目问题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重构课程体系。思路是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岗位需求为依据、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胜任企业工作岗位为目标,根据生产实际对机械设计知识的需求,在汲取国内传统机械设计教材知识精华的基础上,结合生产实践中的实际案例,对教学内容进行了整合,将授课内容分为两个大项目:

项目一:牛头刨床机械系统分析

项目二: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

项目一以牛头刨床为切入口,在牛头刨传动系统中,包含带传动、齿轮传动、导杆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螺旋机构和棘轮机构等组成传动系统;刀架和工作台组成的执行装置;电动机的运动和动力经变换和传递,一方面使滑枕和刀架作往复直线移动,进行刨削,另一方面使工作台横向移动,完成进给。刀架、工作台的速度和位置靠操纵机构来控制。牛头刨床中的机构基本上涵盖了一般机器设备中的机构,具有典型性和普遍性要求。学生通过对这些机构进行分析,掌握各种机构的特点及工作原理。项目二以带式运输机传动装置设计为切入口,通过计算带式运输机的运动和动力参数、设计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系结构、减速器结构来了解机械设计的全过程。

2.教学内容分析。

“牛头刨床连杆机构基本特性分析”是课程项目一中的内容,以牛头刨床驱动滑枕的导杆机构为载体,学习平面连杆机构的相关知识。重点了解四杆机构的特点、运动特性及演化型式,学会分析平面连杆机构压力角、死点、急回作用等基本特性,理解其传力性能;提交牛头刨床连杆机构分析报告。

3.学生学情分析。

学生在前阶段的学习中,已对牛头刨床进行了拆装,认识了牛头刨床的组成,但对其工作原理还不甚了解。“牛头刨床机构是如何带动刨刀作往复直线运动的?”“牛头刨床刨刀为什么在切削时速度慢,而在返回时速度快?”“牛头刨床导杆机构动力特性能否满足切削力的要求?”学生对探索这些问题的答案有着极高的兴趣,为学好本部分内容打下了基础。

4.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目标: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平面四杆机构的特性。

(2)技能目标:绘制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示意图;分析牛头刨床传力特性;撰写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特性分析报告。

(3)态度目标:团队合作;理论联系实际上;独立思考、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5.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是平面四杆机构的类型与运动特性;难点是平面四杆机构的演化;分析报告的撰写。

6.教学资源。

任务单、学习工作页、多媒体课件、网络及图书馆资源、机械设计手册、多媒体教室、各连杆机构模型。

二、教学过程

课程组织形式与方法按照工作过程来完成,采用合理的教学手段,采用多元的人才评价观进行教学设计。具体步骤如下。

1.资讯阶段。

(1)此阶段一般在课前课外完成,由学习委员负责发放或告知学习资料:学习工作页、《评价体系》及评价表。布置学生课前自学课程内容,独立思考并初步完成学习工作页引导题。小组讨论分析疑难问题,网上搜集平面连杆机构相关信息。

(2)课外现场观察牛头刨床连杆机构;参观设计室各种连杆机构模型;观看电教片。

(3)告知完成本次工作任务的安排,提出学习工作要求。

①准确说出BC6050e牛头刨床连杆机构的具体名称;

②绘出牛头刨床连杆机构运动简图,计算其自由度,分析该机构是如何演化而得到的;

③计算对应滑枕最大行程时的导杆夹角;

④绘图说明导杆夹角大小(滑枕行程)的调整方法;

⑤撰写BC6050e牛头刨床连杆机构基本特性分析报告。

2.计划、决策。

小组组织活动,分析任务,进行分工,提交小组工作计划,填写小组工作计划任务分工表。

3.实施。

(1)预习抽查。教师上课首先抽查学生课前预习情况,通过预习学生应掌握本内容的基本知识,计入课外任务完成情况考核。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概括分析能力。抽查中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引导和归纳,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抽查结果记录为“关键能力”的平时考核评价之一。抽查内容如:何谓平面连杆机构?平面四杆机构由哪几部分组成?陈述平面连杆机构的优点;陈述平面连杆机构的缺点;铰链四杆机构有几种基本类型?何谓曲柄摇杆机构,陈述其运动特点;如何判断铰链四杆机构的类型?四杆机构的演化途径有几种?含一个移动副的四杆机构有哪几个类型?牛头刨床导杆机构有无急回特性?分析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压力角和传动角大小,陈述其传力特性,等等。

(2)课堂技能训练。此部分内容计入练习结果的正确性进行考核。训练题如:

①判别下列四杆机构是什么机构?为什么?(图见课件)

②已知牛头刨床滑枕导轨与摆杆转动中心距离为L=800mm,大斜齿轮转动中心与摆杆转动中心距离为l=400mm。绘出牛头刨床连杆机构运动简图,计算其自由度。分析它是如何演化而获得的机构。

③画出牛头刨床导杆机构传动示意图、极限位置图,确定其工作夹角。

④计算对应滑枕最大行程Smax=500mm时的导杆工作摆角ψmax和极位夹角θ,求曲柄长度r。绘图说明滑枕行程(导杆夹角大小)的调整方法。

(以上2、3、4题针对实际牛头刨床进行计算与分析)

(3)小组活动。通过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可以增强团队合作精神,深入理解课程内容。此部分内容计入能力控制点检查考核。如:

①小组讨论形成整转副的条件;

②小组讨论四杆机构的演化过程;

③讨论牛头刨床传力性能;

④讨论如何撰写BC6050e牛头刨床连杆机构基本特性分析报告。

(4)学业水平测试。用15―20分钟时间对本部分内容进行测试,以考查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程度。测完后马上让小组互换评阅试卷。结果计入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4.检查

5.评价。

由小组长统计自评分和小组分,交学习委员统计总分。

6.作业。

独立完成学习工作页中第1―6题;小组讨论后,独立撰写牛头刨床导杆机构运动分析报告。(将电子稿发至老师邮箱,并随时注意老师反馈的信息)

三、教学反思

1.积极倡导学生自学,学生对照学习工作页中的问题进行自学,不懂的问题小组成员可互相讨论,既增强了学生的自学意识、自学能力,又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

2.针对具体的牛头刨床中测量的数据进行训练,让学生觉得所学即所用,大大提高了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3.教师的归纳引导要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用较短的时间让学生掌握应该掌握的知识。

4.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时,教师要巡回指导,并注意对学生进行考核。

5.小组讨论时,小组长应积极引导后进生积极参与。安排工作任务时也要让后进生做相对较容易的工作,以期调动所有同学学习的积极性。

6.总体而言教学效果良好,同学们很喜欢这种学习方式,也感觉到真正掌握了这部分知识。

参考文献:

[1]郭景辉.项目教学法在《机械设计》教学中的应用.职业,2010,02,(46).

[2]马英,叶安英,黄继明.基于完整工作过程的高职.机械设计.教学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4,(103).

[3]汪禾清.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探讨[J].科技信息,2007,(27):224.

[4]韩树明.高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项目化教学模式探微[J].职业教育研究,2008,(11):118.

[5]梁永政,赵亚东.机械设计教学改革探讨[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0,04,(14).

[6]崔大伟.机械设计.教学改革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潍坊学院学报,2010,02,(10).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3

论文摘要:案例教学法因为其有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与分析能力,所以被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所青睐。同时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的教学工作中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应用。但是由于我国开始使用案例教学方法的时间短,经验较少,并且高职高专与普通的高等院校的教育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点,所以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等学校中的应用成为一个难题。本文就从高职高专的角度出发,试图找出其中的解决办法。

一、案例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最初起源于美国,并且在上世纪末期传入我国。从广义上理解,案例教学方法就是指将案例基础理论、案例开发理论、案例应用理论等内容融合在一起的一个庞大的知识教育体系。狭义上讲就是指在教学中使用案例的基本内容来进行教学的一种教育手段。本文所讨论的案例教学方法是指狭义上的概念。指教师在日常的教育中组织学生通过对案例的研究与讨论,从中抽象出一定的理论与道理,从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的方法。案例教学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注重分析。案例教学主要是通过案例的分析,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从中学习到相关的专业知识。重视学生的分析过程,学生掌握分析案例的能力,而不注重分析得出的结论。因而案例分析没有统一固定模式的答案,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2)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在案例分析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分析过程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过程,教师只是对学生的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做出一定的指导与评价,而不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分析过程中去。所以说在案例教学方法中学生的自主分析、自主结论是主导,教师的指导是辅助。(3)通过案例来指导理论。案例教学都是运用真实发生的案例来进行教学活动。通过真实的案例让学生来进行发散、引申。学生从真实的案例中能够通过分析增加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从而对理论的掌握就更加牢固。

二、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教学基础课程中运用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案例教学方法不仅仅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与分析能力。对于培养新时代的人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虽然高职高专等学校与普通的高等院校有一定的差距,但是案例教学方法一样可以在高职高专等学校中应用。

(一)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教学基础课程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所决定的

基础课程的教育,目的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最基本的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研究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传统的理论教学模式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仅仅扮演了一个听课的角色,至于学生听没听,听没听的懂,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但是在案例教学方法中,要求学生亲自参与到中间来,通过运用一系列的知识分析案例与解决案例,从而得到一定的结论与答案,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课堂效率,又能让学生加深印象,对知识把握的更牢固。

(二)在教学基础过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实现高职高专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高等职业教育重点在于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等行业培养急需的实际操作型人才,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培训出来的学生具有实践能力强、动手能力强、思维转动快等特征。高职教育为社会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的要求在教育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方法不仅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案例教学方法是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目标人才最为有效的途径之一。

三、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院校教学基础课程中的运用步骤与方法

案例教学方法在高职高专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步骤与方法是高职教学研究中的重点与难点。针对高职高专院校特点,本文设计出完整的案例教学的三个阶段,即课前准备阶段、课堂实施阶段、课后评估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的主要工作是由教师来完成的。1.教师要根据大纲要求的知识点与教学任务,充分的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选择准确的案例是案例教学法的关键所在,因为案例教学法就是通过案例来进行教学任务。恰当的案例能够紧扣大纲,突出重点,让学生在分析案例的时候隐性的掌握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同时恰当的案例能给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中带来一定的经验与指导,对于学生较快的适应今后的生活具有很大的指导作用。相反,不成功的案例不仅偏离了教学主题,不能够妥善的完成教学目标与任务,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在课前一定要根据课堂教学任务选择合适的案例。2.教师要妥善的安排教学进度。由于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发散性的教学方法,但是课堂教学时间是有限的,所以教师要注意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时间段的控制与把握。合理的安排时间,简单的介绍案例、提出问题,将大部分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案例的研究与讨论,并且在课堂的最后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案例进行总结。转贴于

(二)课堂实施阶段

在课堂实施阶段,要充分的发挥案例教学的优势所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真实实现案例教学的目的所在。1.完美呈现案例。每一个经典的案例背后都有一段吸引人眼球的故事,案例呈现阶段是案例课堂教学的开始,俗话说万事开头难,只有成功的开头才能吸引到学生,让学生对案例分析产生兴趣。2.引导学生展开案例分析。在案例分析阶段,要重在启发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完全可以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可以采取随机分组,小组组合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在不影响其他班级正常教学秩序的情况下,可以允许学生进行讨论等。充分引导学生展开讨论与分析,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与动手能力。3.案例总结。在讨论结束之后让学生对案例讨论结果进行汇报,并说出小组讨论结果与理由,教师对结论进行评价与总结。指出学生的不足与疏漏,对于学生完成的知识点要进行表扬与鼓励。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积极性。

(三)课后评估阶段

课后评估阶段也是案例教学方法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通过课后的充分评估,教师才能准确的把握学生对案例所要传递知识的把握程度以及案例对知识的覆盖程度,为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以及今后更好的选择案例提供更好的帮助。

总结:

在当今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的能力型人才的要求提高,这就要求我们高职高专院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充分的利用案例教学方法的优势,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朱文:案例教学方法研究,《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年第1期

[2]阮洪:关于案例教学法的尝试与思考,《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

[3]黄辉:案例教学法的优劣分析与比较,《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4

【关键词】《统计分析软件》案例库实验课程

一、引言

《统计分析软件》是统计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财管类专业(本科)的选修课程,其先修课程包括《概率论》《数理统计》《统计学》《市场调查》《多元统计分析》等。课程特点是应用性、实践性,将选修课程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现代化的软件工具加以实现,使学生在掌握和理解概念、方法的基础上,学会软件操作并分析结果,进而得出相应的结论,是一门理论与实际、技术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统计分析软件》研究如何有效地利用统计方法和操作工具实现的统计全过程,包括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以及数据资料的管理等,从而对所涉及问题进行统计推断与预测,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和建议。其中涉及的主要方法包括数据文件的建立、多选项数据录入、数据的转换与整理、数据的描述分析以及包括均值比较、方差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在内的推断统计。

分析数据的统计软件种类较多,包括eXCeL、SpSS(StatisticalproductandServiceSolutions)、e-Views、SaS(StatisticalanalysisSystem)、R等,而在课程教学中主要讲授SpSS软件。该软件相对于其他软件具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便、功能强大、数据接口宽、针对性强,大多数命令都是完全可以通过菜单操作完成的,软件具有完整的数据输入、编辑、统计分析、报表、图形制作等功能,从简单的统计描述到复杂的多因素统计分析方法都可以实现,针对初学者、熟练者及精通者都比较适用。因此,SpSS软件已成为该课程的首选软件。

《统计分析软件》是实践课程,需要结合专业内容、配合大量的案例进行案例法教学。因此,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使该课程的教学满足专业的需求,成为该课程的教学的重点和关键。通过多年的该课程的教学以及与其他同行教师的沟通,作者发现,课程讲授的案例往往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且与所学专业关联性不强,这样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学生对软件的掌握和应用不够熟练。在此背景下,本文将对目前《统计分析软件》教学中现存的案例选择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案例库建设的基本思路,以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案例库建设的现状

案例是教学中有效的辅助工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手段。《统计分析软件》课程的教学更是需要大量的实践数据,作为教师演示、学生实践和课后练习的素材,通过实际案例教学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分析方法,以及熟练使用软件操作,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个质量高的教学案例必然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数量充足,能够满足教学、实践以及课后练习多方面的需求;二是目的性明确,案例要反映教学内容和目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与具体教学环节相吻合;三是专业性强,SpSS作为数据分析工具,分析的对象要体现专业特色,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专业素养;四是时效性强,要密切联系当前专业热点和社会热点,提高学生参与案例的积极性;四是案例难易度适中。案例的难易度应掌握在既能说明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又能达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的尺度。

案例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而目前《统计分析软件》案例库建设仍存在很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案例数量不足

《统计分析软件》教学中,案例数量不足、资源匮乏问题较为显著。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案例来源渠道单一,教师选用案例多数来自所用教材,而统计学专业的SpSS教材多侧重对方法原理的讲解,案例内容一般较少且偏难;非统计专业类教材往往软件操作展示内容过多,案例数量偏少。因此,选用教材案例直接导致用于教师演示、学生练习的案例数量不足。第二,编写案例难度较大,SpSS案例数据一般是大样本数据,需要实际的案例背景,因此编写案例就需要耗费相当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需要经费支持、团队合作、资源共享,仅靠一人的力量是无法完成的,加上个别老师的积极性和专业素养限制,自行开发案例就基本不能实现。两个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课程学习中案例数量不能满足教学要求。

(二)案例质量不高

案例数量不足必将导致案例质量不高。案例质量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案例的针对性,二是案例分析的系统性,三是案例的时效性。

1.针对性不强

《统计分析软件》在统计学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必修课,在经管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选修课。针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和课程性质,课程内容和选用案例应该是有所区别的。

作为统计学专业必修课,案例应当侧重与统计思想、方法原理的结合。根据各种方法不同的使用条件,案例数据应当具有针对性。比如,交叉列联分析中,有适合定序、定距变量相关性检验的Spearman相关系数,有适合定类变量以熵为标准的Uncertaintycoefficient,有适合定序变量的参数检验如γ值和非参数检验方法如Kendall'tau-b值等,这些方法都需要特定的变量配合使用,而现有案例大多不能满足需要。

对于经管类专业的教材上的案例不能体现专业案例要求,许多教师仍利用教材案例进行讲解,案例内容与经济管理实践要求脱节,如教材上的生物医药案例、农业生产案例等与学生专业大相径庭,这会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无法与专业结合,在今后实际应用中对选择统计分析方法又感到盲目,最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系统性欠缺

现有教材以及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分析过程的割裂,欠缺系统性。从数据文件的建立、数据整理、数据的描述统计、推断统计以及数据的管理和报告的呈现,统计分析是一个前后连贯的过程。在实践教学中,也应当注重学生对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的训练。而现有案例大多是豆腐块式的,也就是说讲到不同的过程环节提供不同的案例,案例之间不具有连贯性,使得学生对统计分析的全过程缺乏全面的、系统性的认识,整门课程学下来也只是会使用方法,实际应用中遇到数据仍然无从下手,降低了学生对实践教学的体验。

3.时间滞后

教学中使用的案例大多比较陈旧,所反映的案例背景或案例主题已不适应社会和专业发展的需要,比如,有些案例采用的是2002年的《统计年鉴》数据,有些案例仍在研究降雨量、温度与产量的关系。学生自然对案例的兴趣低下,无法达到案例教学的目的。显然,这是由于教师对案例的更新迟缓。

三、案例库建设方案的建设思路

(一)案例库建设基本原则

1.数量丰富

案例来源渠道可以多样化。首先是间接来源案例,根据公开发表的资料和相关网络文件,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的应用条件,对现存案例进行组织和加工;其次是直接来源案例,由案例作者亲自去调研、访谈,结合调研背景和相关资料编写案例,或者教师从其研究课题中总结、提炼案例,这种方式获得的案例往往有明确实际的背景,切实可靠的数据资料,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意义。所选案例如果是实际发生的,案例所提供的数据资料基本上可以满足学生作为实战者进行分析和策划的需要,也就是说,教师通过案例教学、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近似于实战操作,可以获得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通过案例的分析而具备创新意识。

2.分专业建设

在收集大量案例之后,可以按照不同的学科专业建立不同的案例库,也可按照同一专业的不同内容建立案例库。要想充分发挥案例库的作用,提高案例教学的效果,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案例库应用管理系统,系统可以根据需要设计案例导入、案例显示、案例检索、案例审核、案例删除等模块。根据专业课程要求,案例要难易适中,太简单难以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太难则超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力,学生无从入手分析,会打击其学习积极性。

3.注重系统性、时效性

从统计流程角度,选择具有可操作性的案例,使学生从搜集资料开始到最终资料的管理,将一个案例从头做到尾,这样使学生对软件的操作流程有系统性认识,不会割断各环节、各方法之间的联系。同时,及时更新数据库数据资料,不断更换选择补充新鲜的案例,将陈旧案例及时删除,确保案例的时效性。

(二)案例库建设流程

案例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一套紧密的流程。一个科学的案例库建设流程应分为四个阶段。

1.制订计划阶段

案例库建设者需要根据教学需要制定一个案例库建设的总体规划。一个成功的案例库需要一个周全的事前计划。其内容包括建设的目标、建设的主要原则、建设团队的分工与职责、建设经费预算、建设进度安排等。在总体规划下首先要拟定编写提纲,根据专业要求确定课程案例库的题量、难度、格式和类型。

2.收集素材阶段

收集素材是编写案例的基础性、前提性工作。高质量的案例需要有充足、翔实的素材。实践表明,开发一个案例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往往用于前期的素材收集,而不是后期的案例编写。

3.撰写案例阶段

在收集素材的阶段建设者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资料,对于这些资料需要进行深入分析,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使其达到案例编写的需要。利用这些素材撰写案例初稿。这些初稿需要按照标准格式撰写,包括案例背景、分析目的、课程要求、报告格式等。案例初稿完成之后,应该首先由案例编写者自己进行修改,然后再交由案例库建设团队评阅。在听取他人的意见并对案例进行修改后,最后将案例交给团队负责人审阅,并进一步完善。

4.调整修正阶段

一个案例正式入选案例库前应该有一个试用过程,即将案例用于正式的案例教学,使之接受实践检验,然后由案例编写者根据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反馈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提高,同时据此调整修正案例库。

四、结语

《统计分析软件》案例库建设是当前课程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课程建设的薄弱环节。作为实践课程,当前的案例库存在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问题,根据课程建设的原则,依据建设流程,按步骤实施案例库建设,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美霞,王永明.经济管理类专业SpSS软件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北方经贸,2013(6):129-133.

[2]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8):201-202.

[3]杨洁,刘娟.《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的探讨[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2013(4):257-259.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5

【关键词】案例;案例教学;问题;运用

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方面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无法比拟的优点。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在许多高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中的案例,理论阐述过多,实际分析内容少,可操作性不强;尤其是针对高职高专学生,案例内容过多,缺乏层次,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案例教学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本文从高职高专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现状入手,结合多年案例教学的经验,就如何加强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以及应注意的问题等进行有益的探讨和研究。

一、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教学现存的问题

1.案例本身方面,质量不高。案例教学的核心在于案例资料的质量,目前我国财务报告分析案例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第一,理论阐述内容多,实际分析内容少,操作性不强。很多案例直接采用报纸、杂志等刊物上的内容,没有根据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特点,进行整理、加工,不利于学生分析探究。第二,案例内容过多,重点不好把握,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综合性案例较多,针对课程知识点,反映企业经济活动的某一侧面的案例较少。综合案例,内容庞杂,存在多个知识点的交叉,一个案例篇幅长达几十页,学生看后,不知所云,教师用几周课才能讲完。第三,案例内容形式单一,缺乏应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以反面案例居多,正面案例较少,实际上反面案例都是企业在极其特殊情况下的一个个案,不具有普遍性。比如蓝田、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等造假案例。另外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往往只涉及财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与管理学、法律、金融等方面知识结合不够紧密。第四,案例内容设计不科学,没有针对性,缺乏必要的专业性内容。现有的很多案例是过去教学例题改变或教师随意编造,缺乏真实感,即使学生学习了此案例仍不能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实际操作;有的案例和教学目标结合不紧密,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有的案例为外国公司的财务报告分析案例,不符合我国的实际,不利于学生结合我国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2.教师讲授方面,能力不足。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课程,而从实际情况来看,不少专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大多是学校毕业后直接进入高校担任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经历,缺乏实践,无法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不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不能够从大量的资料运用相关的知识选择出恰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另一方面,专业教师缺少案例教学的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不能够将《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等课程与《管理学》、《税法》、《经济法》等课程的知识知识点融会贯通。由于教师不具备深厚的专业功底和广博的知识面,从而影响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3.学生参与方面,积极性不高。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教学的主角,要求学生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观察与思考案例中的问题,鉴于目前财务报告分析质量不高,案例是过去例题的变形,或者案例内容多且陈旧和专业结合不紧密,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另一方面,任课教师不能将理论教学与实际运用结合起来,吃透案例内容,只是照本宣科,例子加理论的简单描述,启发、引导的能力不强,教学过程枯燥乏味,课堂气氛沉闷,难以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更有一些任课教师,在课堂上不愿意放弃“主角”,以“我”为中心”,不给学生针对案例提供的资料充分思考、讨论,不能达到案例教学的预期目的。

二、案例教学在财务报告分析的应用

1.组织恰当的案例,精心做好案例准备工作。财务报表分析是对企业会计报表反映的经济活动的分析,财务报告分析案例是会计实践活动的真实再现,绝不可虚构。因此,财务报分析案例首先要具有真实性,只有案例具有真实性,学生才能够以案例中的“身份”去思考问题,有身临其境的切身感受,更好地理解案例。一般应选择我国上市公司实际发生的案例,同时要求案例要多样性,既有反映企业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等经济活动某一方面单项的案例,又要有反映企业全面活动的综合案例,通过单项案例使学生掌握相关分析技能的同时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综合案例使学生系统掌握财务报告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分析技巧,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其次是可读性。可读性是提高学生学生兴趣的基础,因此,必须对报刊杂志及网络案例进行认真筛选、改编,语言表达要简练,适应高职高专学生基础较差的需要。最后案例要与学生的能力相符。学生是案例教学的主角,只有案例与学生能力适当,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案例教学的环节当中。因此,对比较复杂的案例,要精简内容,最好能适应两节课教学需要,使学生容易把握重点,利于对案情的消化、吸收,使案例教学取得实效。

2.积极引导,巧妙控制,组织案例实施。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时,要保证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案例教学当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财务报告分析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知识,还需要学生了解国家的宏观政策、行业背景对企业的影响。笔者在案例教学的进程中,首先要求学生事先查阅有关资料,熟悉案例背景资料,了解国家有关经济政策、产业政策对企业的影响;其次组织案例讨论,对于单项案例,采用教师提问与学生自由发言相结合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对于综合案例采取分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并要求学生从多角度、不同侧面进行讨论、分析解答问题。同时,在案例讨论中,教师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启发、提示,准确把握整体脉络和方向,克服冷场、离题和无谓争论,针对不同结论给予准确点评,避免学生因案例讨论的不同结论得出错误的判断以致对问题的分析陷入歧途。

3.科学评定案例课成绩,撰写案例分析报告。考核方式的选择影响案例教学的效果。考核方式应力求全面、客观、公正,将学生在案例教学全过程中的表现情况纳入形成考核范围,把平时的课堂讨论、发言情况与财务分析报告的撰写相结合。提高案例成绩占总评成绩的比例,案例成绩由学生代表和老师评分组成。案例分析报告,要求文字与图表相结合,图文并茂,以加深对财务报告分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

三、案例教学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教师要有较强的综合的素质,具有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财务报告分析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和技术性都比较强的综合性课程。进行《财务报告分析》的案例教学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专业理论知识,还要对管理学、统计、税法等相关方面的知识有足够的了解。同时,还要求教师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概括能力,能够运用相关的知识从大量的资料中选择适当的案例用于实际教学。因此,应当选派合适的教师进行案例教学。必要时可选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咨询公司的实务界人员进行案例教学。

2.教师要具备调动学生积极性,完成好课堂教学的任务。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是主体,学生的积极参与是案例教学成功的关键,因此,教师要具有启发、引导的能力,要有周详的计划、幽默的语言和敏捷的思维,在学生发生争执时能够运用一定的技巧结束争论,继续讨论。同时还要注意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能越俎代庖,使学生形成依赖心理。

3.案例教学与《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适应性。案例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手段或者说教学方法,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的教学。财务报告分析是运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重要指标进行分析与评价,将大量的财务报表数据转化为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是连接财务报告的使用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很强的一门应用性学科。这就决定《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教学,借助典型案例的讨论、讲解,让学生真正体会运用财务分析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具体感受,因此,《财务报告分析》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法是把学到的理论转化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为有效的方法。

四、结论与启示

作为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法有着其他教学方法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对于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并不意味着案例教学是完美无缺的,不能过于夸大案例教学的作用而一味贬低传统教学。因为案例分析是在学生掌握大量理论知识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目的。财务报告分析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基本分析方法技巧讲授,仍然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只讲案例不讲理论,这样的教学无疑是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因此,不应过于强调案例作用而忽视了其不足。其次,案例教学应和课程相适应,非所有的课程都能适应案例教学,只有那些实践性、应用性强的课程才适合案例教学,不能为“赶时髦”而对所有课程进行案例教学。最后,案例教学要与学生相适应,案例的形式、内容、复杂程度要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总之,案例教学作为一种能够提高学生应用能力的教学方式,我们应当在教学中需要结合教师、课程、学生等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式地进行案例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于楣,白琳.案例教学法在高职会计教学中的运用.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81~84

[2]吴小红.高职管理困境教学中如何应用案例教学法.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6:96~98

[3]闫双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企业导报.

2010(1)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6

关键词:教师;案例教学;角色

案例教学法的比较优势

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法相比,案例教学变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从而在学生中能够形成开放型的学习氛围。案例教学法的比较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案例教学可以深化学生思维

在传统教学中,学生面临的学习压力不够。学生课前是否预习,在课堂上是否注意听讲都无法考究,传统的教学法养成了学生懒于学习和思考的惰性。而案例教学则十分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和自主性的发挥,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案例的分析推导、运用概念等较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必须学会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学会对现有的资料作多方面的分析判断,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不断深化、培养和形成创造性思维的过程。

2.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深入思考

案例教学注重的不是得出正确答案,而是得出结论所经历的思辩和推理过程。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任务绝不是案例加理论的简单描述和说明,而是启发和引导学生,对案例涉及的命题进行思考、辩论和推理。因此,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围绕案例中的事实,会提出一连串的问题,迫使学生参与讨论,发表看法,这就要求学生必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寻求可能正确处理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和具体方法。这种提问式的案例教学

法,使学生不仅学到相关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面对纷繁复杂的情况如何去深入思考,做出决策。

3.案例教学促使学生开拓思路

案例教学中,组与组之间必须在合作中互相沟通,在沟通中增进合作。这一过程不但促使学生间加强沟通、相互尊重,同时也增强他们说服别人以及聆听他人意见的能力。案例分析中,学生们应公开而有礼貌地表达不同意见,承认他们之间可能存在的任何分歧,倾听和尊重别人的建议,决不能武断地把自己的想法作为案例分析的唯一衡量标准强加于人。这样,学生在交流思想、交换看法和意见的过程中就会不断接触到新的信息、结论和预测,形成一个大家共享的思想平台。在此基础上,做到求同存异,达成共识,最终展示出解决文体的思路和办法。

教师在案例教学中的任务

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五要、五不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出案例教学的优势,否则就可能导致案例讨论的失败。

所谓“五要”就是:

1.要选择得体的教学案例

案例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条件。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必须选择得当适用的教学案例。所选的案例既要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又要是自身能够把握控制的案例,同时又是学生易于接受和认同的案例。教师能否把握案例取决于教师对案例涉及的背景是否了解,对案例涉及的知识领域是否掌握,对案例涉及的问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办法。而学生能否接受和认同案例,主要看案例所描述的是否为其身边或可能发生的事情,所提问题是否为其经常遇到或可能遇到的管理问题,以及通过案例学习是否可以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能提高其认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2.要充分了解案例的主题

即使该案例曾经使用过,上课前,教师也需要对之作进一步研究。这个案例可能产生什么作用?提出了什么问题?教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很可能提出什么问题?分析过程中不同的步骤需要多少时间等等。因为案例分析对每一个小组来讲都会略有差异,教师不仅要对案例十分熟悉,而且还要非常了解其相关内容,对讨论、分析、提问以及建议采取的措施都要有备选方案,以便根据小组的案例分析情况,改变案例的讲授方法。

3.要准确把握案例教学的每个环节

案例教学一般分为阅读分析、小组讨论、发言交流、归纳提升四个环节。阅读分析是基础,必须扎实认真,避免整个教学过程流于形式。小组讨论是集中集体智慧阶段,应充分展开,避免走过场。发言交流是形成教学结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高潮,教师可事先指定好中心发言人,以保证讨论效果。归纳提升阶段,教师可先对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进行归纳评估,在学生进一步思考的基础上,最后总结,完成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4.要全面主导案例讨论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主要角色是负责引导、记录、组织学生的讨论,也可以在课堂上参与讨论。可把讨论集中到某些尚未深入讨论而被忽略的关键问题上,或指出某些更加敏感的事件,或鼓励大家认识某个学生分析的前提假设,或在大家都不以为然的时候赞同某个人的意见引起讨论,都可使课堂充满活力。

5.要注意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需要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也需要学生外在的学习激励。教师在组织案例教学中要坚持以鼓励为主,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使学生保持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要坚持集体参与原则,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要坚持以学生学习需求为主,采取使学习者经验共享的方式,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分享各种信息,真正体验到课堂主体的意义。

所谓“五不要”就是:

1.不要用案例教学取代其他教学方法

案例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案例教学一定要在理论基础上进行。只有理解透彻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才能充分开展案例讨论,取得实效。而在理论知识普及和更新方面,传统教学法具有其独特

的优势,它能全面、系统地向学生传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所以,在案例教学

中,教师讲授理论部分要力求少而精,并注意诱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使他们在系统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技能。

2.教师注意不要成为讨论的中心

案例讨论中,教师的评论应力求简短,不做判断,不带有导向性,其真正的意图和想法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表达,以便使讨论得以继续进行。

3.教师不要轻易给出答案

除了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或全班都不能得出答案的情况下,教师不要轻易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决方法。如果教师表明观点和看法,学生往往会不加分析地接受教师的观点,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也许这些想法同样正确,甚至在他们的假定和观点的基础上更具说服力。

4.不要去证实某种观点

案例分析不是实例或实证。实际上,案例更像一个神奇的故事。案例作者不会写出他个人的意见、分析、评价或答案,这些都是学生自己在小组合作、讨论时应该做的。因此,案例分析重要的是提高分析和决策水平。

5.不要把案例分析当成阐明概念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7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作为会计类专业核心课之一,是实用性很强的一门课程。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方式已难以满足教学需求,需要不断探讨、实践与发展更为适宜的教学方式。

一、《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现状及问题

很多学者提出应在《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模式,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案例教学法主要通过结合示例性案例讲授财务报表分析原理、方法,教学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

1.案例搜集与选择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案例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而案例的搜集、选择与设计需要耗费较多时间和精力。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案例主要来源于教材本身以及案例类教材,这些案例都是经过精选,典型且目的性强,但是时效性差,而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往往需要对最新公布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教材提供的这类案例大多是示例性案例,主要针对某个知识点,一般有着明确的结论,需要学生讨论、分析的地方少,难以达到培养学生分析与运用能力的目的。

2.互动性问题

传统案例教学模式下,仍由教师支配整个课堂教学,教学重心主要放在财务报表的概念、形式、财务指标、财务分析方法等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上。整个授课过程过于单调,学生的注意力难以全程集中,影响了教学效果。在实务性课程的教学中,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与主体作用为出发点。通过对研讨性案例的相关资料搜集、研究分析和讨论,达到老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就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方法运用交流、分析观点碰撞并形成多元化的结论。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课堂沉默、作业任务搭便车等现象。

3.课程安排等其他问题

在《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实践中,还存在课堂安排不合理等其他问题。比如课程教学时间安排不够、课堂授课人数过多、教学场所及环境不合适等,这些也都或多或少会对《财务报表分析》案例教学质量产生影响。当然,具有充分理论与实践经验的教师也是顺利开展案例教学的必要条件。

二、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特点

研讨式案例教学是学生与教师共同讨论交流的一种交互式教学方式。它能够达到最大限度的促进师生多层次、多角度互动,帮助学生从对案例的简单认识到灵活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方法。研?式案例教学以“导”为主,教师搜集充足案例资料,以现实财务报表研讨为载体,把原来的教师讲授为主变成教师组织讨论及点评为主,引导学生搜集被分析企业所在行业及其他相关资料,通过小组研讨的形式进行交流、互补学习,通过案例分析汇报提高学生实践运用能力,再通过教师提问、点评等环节对整个过程做总结。由此可见,研讨式案例在《财务报表分析》中有以下应用特点:

1.“教与学”双向互动

不同于单向、垂直的传统案例教学模式,研讨式案例教学是一种“教与学”双向交流方式。以公司财务报告为载体,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主张,也可以对学习中的疑惑进行自由提问;教师回答学生疑问,在研讨过程中适当引导、旁敲侧击,也可以在讨论的最后提出总结、建议。“教”与“学”紧密联系,形式活泼多样,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

2.无压力的学习氛围

研讨式案例教学建构的是一个开放宽松、积极、无压力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发言不会感到拘谨,围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可以做到畅所欲言,师生以案例为载体,以尊重、平和的态度进行相关知识探讨、沟通、学习甚至学术交流。

3.启发与创新

在教与学的双向互动下,在无压力的学习氛围中,学习是生动活泼的,相互的知识碰撞使得研讨式案例教学具有“抛砖引玉”的启发作用,由此带来的“思维发散”、“头脑风暴”可以较大程度地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

三、研讨式案例教学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的应用

1.学时安排

在本科教学中,《财务报表分析》一般课时为48课时,考虑到《财务报表分析》教学体系内容及重点难点,研讨式案例教学所占比例以25%-30%为宜。以安排14课时研讨式案例教学为例,可以分为资产负债表研讨分析3课时,利润表研讨分析3课时,现金流量表研讨分析2课时,财务能力研讨分析4课时,综合能力研讨分析2课时。

2.研讨案例开发

通过组建《财务报表分析》研讨案例开发团队,充分考虑研讨式案例与案例教学、理论知识体系和实验内容的耦合性,共同筛选、提炼具有代表性案例以供研讨案例教学中与学生共同探讨,并设立《财务报表分析》教学案例库,定期进行更新。

3.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

对研讨式案例教学过程进行精心设计。主要的步骤为:根据学生已有知识体系,进行分组;每次研讨前明确研讨的内容,并给予足够时间查阅资料、分析;轮流汇报发言,确保每一小组每一成员的平等参与;研讨完成后分小组提交财务报表分析报告并及时反馈信息。

4.成绩构成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8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实践;经验;案例

案例教学法是美国哈佛大学在19世纪引入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德国学术标准,并在教育有了质的飞跃基础上所首创的,这种教学方法使课堂与社会紧密相联,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形成了教学方式的一次革命,并创造了哈佛商学院神话般的奇迹。

1概述

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学生在掌握了有关基础知识和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日的和教学内容的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在模拟的情景中进行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或集体协作,体验分析、决策、锻炼,从而培养他们独特的、综合的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其识别、分析和管理理念、工作作风、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

2建筑工程类专业实施案例教学的意义

建筑工程类专业的课程一般都具有较强的实践性,研究的是从工程实践中体现出来的普遍规律。授课教师应具备实际的工程经验,讲课时根据自己经验和体会讲解课程,会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建筑工程的理论,但在九江学院等类似的新兴院校内,具有多年实际工程经验的教师却屈指可数,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上好课的关键就是如何恰当的选取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从而掌握那些在教学过程中容易感觉到枯燥、乏味的理论,这样既弥补了教师实际工程经验的不足,又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我们通过结合在《建设工程监理案例分析》课程中开展案例教学的实践,探索在建筑工程类专业中开展案例教学的方法。

3案例教学的特点

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将学习者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多向互动、平等对话和积极研究等形式,提高学习者面对复杂教育情境的决策能力和行动能力的一系列教学方式的总和。案例教学有以下特点:

(1)明确的目的性。通过一个或几个独特而又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事件,让学生在案例的阅读、思考、分析、讨论中,建立起一套适合自己的完整而又严密的逻辑思维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式,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素质。

(2)客观真实性。案例所描述的事件基本上都是真实的。

(3)较强的综合性。原因有二:一是案例较之一般的举例内涵丰富,二是案例的分析、解决过程也较为复杂。案例教学的实施,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各种知识和灵活的技巧来处理。

(4)深刻的启发性。案例教学,不存在绝对正确的答案,目的在于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5)突出实践性。学生在校园就能接触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

(6)学生主体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与进来、深入案例、体验案例角色。

(7)过程动态性。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4案例的选题和编制

首先要注意到不同的案例形式,然后再从中选出与教学目标相应的好的案例来。比如,案例中包括说明性案例、历史案例、诊断性案例、决策案例、管理行为案例、事件案例、序列案例、纵向案例、横向案例等。除了考虑案例的好坏,还要针对教学对象考虑难度水平,考虑学生是否能够在原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加以接受。建筑工程案例的选题应选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施工、使用中发生的真实的典型的事例,因建筑工程案例的模拟和复原难度较大,成本较多高,一般不进行模拟和复原,这就增加了学生阅读、理解、分析、讨论建筑工程案例的难度。在选题时,注意多选一些学生所熟悉的或学生知道的案例,这样便于学生收集资料,也便于学生理解、分析、讨论案例。给出建筑工程案例的具体内容,找出案例中至关重要的或者关键性的讨论题。

为使案例教学在建筑工程类专业课程教学中达到应有的效果,在案例选择或设计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与设计案例要考虑针对性。要根据课程的不同阶段来设计一些与实现问题紧密联系的案例,侧重讲解该案例在实际工程该阶段的具体应用。

2)选择与设计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真实性。通过以企事业单位中的实际项目或抽取出的项目为研讨核心,为学生创造一个仿真环境,使其在课堂上能接触到实际工程问题和环境,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案例应体现出一定的问题情境并具有启发性,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

4)选择与设计案例时要考虑案例的代表性以及规模和复杂度。考虑到教学学时的因素,用于教学的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典型性,所选案例既能体现理论知识和系统原理的应用,又能做到举一反三,综合性案例的内容应具有内在联系性,多种知识、方法与技术融为一体。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5案例教学的组织实施

案例教学有以下方法,如:①个别解决法。每一个学员写一份案例分析报告,包括鉴别问题、提出观点和解决办法。②小组讨论法。先是各小组讨论,然后再由全班同学共同分析案例。③角色扮演法。考虑到教学的方便,并结合建筑工程类专业的特点,在实施中用小组讲论法组织案例教学,大致可分成案例准备、案例讨论、概括总结三个基本环节。

5.1案例准备

教师将准备的案例提前一周左右发给学生,让学生去阅读、理解、收集资料,并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思考,为课堂中开展案例教学作好充分的准备。

5.2案例讨论

首先由教师简单介绍案例,大约5分钟。针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组织分组讨论,一般4~6个人一组,如果在教室进行可以按座位就近分组,分组讨论时间4o分钟左右。

5.3概括总结

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总结,也可以教师自己总结。通过分组讨论,各组对案例中提出的问题得出了许多答案。在各组进行归纳和总结的基础上,组织全班集中讨论,各组派代表上讲台发言,表述各组的观点。最后由教师作总结性发言。案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做中学”的形式,它从经验与活动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案例教学法所提供的案例,是实际场景中的两难问题,问题的解决需要调动所有相关理论与经验知识,大大缩短情境与实际生活之间的差距。

参考文献: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9

关键词:软件工程;案例教学法;分析设计

abstract:thisarticleonthecaseteachingmethodinsoftwareengineeringmadeapreliminarydiscussion,atthesametime,wearebrieflyintroducedinsoftwareengineeringtotrythecaseinsomeoftheteachingexperience.

Keywords:softwareengineering;caseteachingmethod;Designanalysis

1引言

随着计算机应用日益普及和深化,正在运行使用着的计算机软件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急剧膨胀,而且现代软件的规模往往十分庞大,所以指导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的工程学科—软件工程,日益显示其重要地位。然而学习者一般不好理解软件工程的实践性,不能将所学的知识真正应用到软件开发过程中去。如何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呢?我们认为在软件工程中采用案例教学发将会弥补这一缺憾。

案例教学法以对案例的分析解决为主线,通过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案例,掌握原理和方法,实行科学的教育思想观念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实现启发式教学,能够极大的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真正的教学相长。它更是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现实可实施的途径。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教学中的应用将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同时,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软件开发中的实际问题,最终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学校教育培养的目标。

有鉴于此,本文试对案例教学法在软件工程中的应用作了初步探讨,以期对教育同行和广大学习者有所启发和借鉴。

2案例教学法的含义

案例教学法(casemethodsofteaching)可简单地界定为一种运用案例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它是美国当今教育行业中非常盛行而有效的一种方法,在我国正在慢慢推广开来。1910年,美国哈佛商学院最先使用案例教学,开创了案例教学的先河。案例教学法于20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它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

案例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基本知识和分析技术的基础上,在教师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运用典型案例,将学生带入特定的现场进行案例分析,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集体协作,进一步提高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协作精神的教学方式。通过案例分析,学生可以获得蕴涵其中的那些已形成的教育原理、教学方法等知识,同时可以提高和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案例教学获得的知识是内化了的知识,是“做中学”获得自己理解了的能驾驭的知识,不再像传统教学下获得的抽象的、过度概括化的生硬知识,它能立即被用到类似教学实践情境中去解决处理类似的疑难教学问题。所以从美国教育家舒尔1986年在美国教育研究协会(aeRa)年会重要演讲中发出要发展关于教学的案例知识的呼吁,时至今日,在众多国家的教育研究领域中都能发现案例教学法的应用。

3软件工程案例的选择

概括而言,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便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所以案例的选择在案例教学中至关重要。一个高质量的案例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目的性。案例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案例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原理和概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一个好的案例应该使学生在讨论中加深对教材中某一重点或难点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能利用课堂学习的理论知识来分析和解决案例中所涉及的问题。所以案例的选择一定要围绕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来。如果脱离这两个中心,即使案例再生动,其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真实性。案例一定是现实中发生的真实事件,是常见又复杂的问题,有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

(3)启发性。一个好的案例需要蕴涵一定的问题,能启发学生思考,发现多种解决的途径。问题越诱人深入,越能够给学生留下较多的思维空间,教学效果越好。

(4)生动性。案例必须生动活泼,引人入胜,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以便展开深入的思考。

软件工程是采用工程的概念、原理、技术和方法来开发与维护软件,把经过时间考验而证明正确的管理技术和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的技术方法结合起来。它强调使用生存周期方法学和各种结构分析及结构设计技术,所以软件工程案例即是选择一些典型的软件开发系统,介绍其开发和维护的过程。

我们根据讲解软件工程课的具体体会和开发软件的实际经验,撰写了五个案例,开发了《软件工程案例分析》网络课件,详细介绍五个软件系统的开发过程,互动的方式讲述了用软件工程的方法是如何进行分析和设计的,同时在系统开发的每个过程中提出大量的问题供学生思考。案例选择了房产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机票预定系统、计算机储蓄系统四个应用软件系统,同时为了提高学习者理解开发软件的难度,特别介绍L-SimpLe语言编译系统。采用传统的生命周期方法学,从问题定义、可行性研究、需求分析、总体设计到详细设计做了比较详细的研究。系统中五个案例涉及到当前人们日常生活中关注的几个领域:房产管理、财务管理、计算机储蓄、机票预定,还有计算机的语言编译系统。案例既具有典型性,同时又具有真实性。我们选择四个应用软件和一个系统软件,一方面考虑到目前软件市场涉及应用范围的广泛性,另一方面考虑到软件工程学习者中大部分为计算机专业,对于系统软件也有一定爱好,对于将来开发系统软件作一个铺垫。

4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的主要环节

案例教学的需要具备三个主要环节:

阅读案例,个人分析——分组讨论,集体交流——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我们尝试的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中同样采用了这三个阶段:

转贴于

(1)阅读案例,个人分析

学生首先对具体案例进行必要的基础知识的了解,认真阅读案例,并且要有个人的研究与分析,用软件工程的传统途径—生命周期方法学作为理论指导,熟悉软件开发过程各阶段的基本任务。

其次,学生需要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掌握案例中揭示的有关事实、情况,自居案例中的教师角色,设身处地地分析思考案例中教师的行为及对策的合理性与不合理性。在案例的分析过程中,要注意寻找其中的因果关系,只有弄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才可能找到问题的合理解决手段。注意区分基本性问题和现时性问题。基本性问题即抽象或一般的问题,常与事实背后的概念、原理、规则等有关,需要通过对案例中所包括的信息进行解释、分析、演绎、推理和抽象以得到概括化的结论。现时性问题即案例中教师所面对的特殊决定、疑难问题等要求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得到解决的那些问题,需将自己已有的知识或过去形成的经验与案例展示的背景材料、内外部因素等整合起来进行综合评判来提出多种经得起别人反驳的见解、对策以及方案。

(2)分组讨论,集体交流

分组讨论是案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本质上是一种概念或想法的交流。围绕案例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讨论,辩论和争论。每个学生可以自由的抒发己见,相互启迪,互相借鉴,重点是想法的交流。要求每个学生简要介绍自己对软件开发所做的分析设计,并提出自己对该软件开发流程的看法,供大家讨论与切磋,可以按照案例中所提出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进行课堂发言,进行全体学生的交流。本阶段要讨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1、小组讨论没有达成共识的问题;2、按照教学目标,有意引导学生掌握软件工程的生命周期法各阶段所做的具体工作以及进行相关工作的必要性。

为了使分组讨论有效地开展,教师要作好充分的课前准备。除了熟知案例陈述的事实、观点外,还要谙知案例反映或蕴涵的原理、规则等知识,以便引导学生概括出来。要认真学习研究案例后给出的教学指南,具体拟定出课堂教学计划,这要求教师认真思考回答以下问题:希望课堂上发生些什么?如何引导这些情况的发生?讨论如何开展?时间如何安排?自己扮演什么角色?是先得结论再分析,还是相反?并对课堂讨论中可能出现的情况作出预测。教师还要依据课程目标、案例目标及教学计划的具体安排重点分析以下方面的内容:案例中反映的那些重要论题、案例中易得出两可结论的那些材料、案例中反映的情况发生的根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案例中所反映的而学生可能设想不到的情况等。在讨论掌握上,教师要力保讨论沿预期的轨道进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并引导出与论题相关的理论知识,力争班上每个学生都至少有一次发言的机会,切实做到有效参与。

(3)总结归纳,消化提升

总结归纳是软件工程案例教学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要对每个案例写出学习报告。该报告中包含学生在阅读案例中所得到的具体收获;通过分析与设计软件,提出自己所解决的实际问题;对理论上软件工程概念和案例中的实际是否一一相对应;以及对软件工程仍然存在的困惑。通过反思进一步加深对案例的认识,真正作到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

案例教学中,师生都要注意角色转换,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将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做一名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学生只有真正地深入案例、体验角色,才会有案例情境的“再现”,案例教学的价值才能被体现。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可充当监督员,激励启发学生,监督案例分析、讨论情况;可充当示范员,向学生演示、讲解、分析案例中的事实、图表、材料等;可充当主人翁,制定下一步的工作计划并在实施中起主导作用;可作仲裁,解决各种争端;可充当交警,使讨论回到预定的轨道上来;等等。

5结束语

传统的“黑板教育学”越来越受到冷落,案例教学已经提到教育改革的重要日程上来。华东师范法学教育系郑金洲曾指出,案例教学并不是单纯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实际上是以教学内容的变革为前提条件的,正是有了形形色色的案例,才使案例教学成为可能;案例教学也并不是一种单纯的教授法,它实际上也是以学生行为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如果学生仍然热衷于自己先前的角色,把自己置身于教学过程之外,只是一个旁观者,案例教学也就失去意义。

笔者从事软件工程的教学工作,在软件工程中进行案例教学法的尝试,并且在实践中得到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软件工程案例教学中仍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比如在案例中如何体现软件的测试阶段,它需要具体的环境来实现;如何在案例中能够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软件的维护过程等等问题,都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完善,使案例教学在软件工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海藩.《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2]李为民,.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哈佛大学商学院琳达教授对新教师利用案例教学的几点忠告》.北京: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04.1

[3]Stein,m.K.,Smith,m.S.,Henningsen,m.a.,Silver,e.a.(2000),implementingStandards\|Basedmathematicsinstruction,newYork:teacherCollegepress

案例教学过程分析篇10

1.案例教学的必要性

案例教学的主线是案例,其可通过多种方式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在教师的辅导之下,让学生对教师提供的案例进行研究和分析,可通过分组进行讨论,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判断问题的综合能力,将实际和理论知识恰当衔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出现脱离实际现象较常见,因为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实际营销工作经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实际的问题讲解透彻,只能依赖书本上枯燥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学生只能死记硬背理论知识,不能充分地理解教材中的内容,不能学以致用。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案例营销在市场营销教学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处于真实的市场环境中,将理论知识运用在讨论和分析案例过程中,有效地将两者结合在一起,让整个课堂趋于高效、科学、规范。

2.市场营销案例教学应用

2.1精选品牌定位的优质案例

现在营销案例较多,如何选择应用需要符合以下原则:易于理解;真实反映市场环境变化,让学生动态分析和观察企业营销战略战术;符合所学知识点的针对性。例如在讲解品牌定位这一方面时,可以以保洁公司多品牌营销和中国移动“动感地带”两个案例进行知识讲解。以上两个案例不仅可将知识点融入案例中,还可体现不同种类的营销类型,让学生在案例中学到多元化营销模式的优点,形象地印入脑海中。在为学生讲解案例的过程中还可穿插品牌案例,例如以“创维”电视机和“伊利”品牌等进行辅助性教学。通过以上优秀案例,不仅可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在案例分析的过程中还可举一反三,学以致用。

2.2所选案例在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中对案例进行分析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系统性的分析,如此学生才能最大限度将理论和实际进行结合。如在理解何是品牌定位及企业在选择品牌定位的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品牌定位有全方位的了解。笔者选用“保洁”多品牌案例和“动感地带”案例进行教学。

案例分析之前需要按照学生的基础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进行分组,分组之后推选出小组长,每个组在组长的带领之下,组员和组长之间需要团结协作、各司其职共同完成。一个小组选择“保洁”多品牌案例进行分析,另一组则选择“动感地带”案例进行分析,学生需要根据案例本身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中国联通和中国移动是怎样将两种品牌进行定位的。

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保洁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提供现有的资料,让学生对品牌案例内容进行充分深刻的讨论,并了解一个企业是怎样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出另一个品牌的,此种做法对企业和品牌的发展有何优点,最后学生对所分析的案例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其进行指导,若是发现学生思路不正确则应该及时指正,并告知学生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分析案例方法。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始终扮演教练的角色,学生则扮演选手。因此,案例教学法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感受主动获得知识的过程,学会用自己的头脑分析解决问题。实践表明,这种方法深受学生的喜爱,学生参与热情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并且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

3.案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若是将案例直接讲出,由于学生缺乏实践经验,断然不能充分理解知识点和更深入地学习。教师可协助学生多参与企业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对知识点的消化。

在传统营销教学过程中,教师总是把知识强行灌输给学生,学生在课堂上处于被动地位,缺少创新思维的培养。所以教师可选择互动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仅可丰富互动方式,还可营造课堂互动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例如可通过辩论会或者讨论引导学生参与学习之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