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法律意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6:40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1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学公民意识提升

法律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法律基础课教学是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增强公民法律意识的主要途径。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中公民意识教育很不完善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在高等教育的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加强公民意识教育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可为公民社会的转型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公民价值体验是公民意识教育的关键之举,这只是明确了公民意识教育大体的努力方向和主要环节。在当前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公民意识教育仍然是薄弱环节。那么,在法律基础教学中如何加强公民意识教育,通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公民概念的丰富内涵和公民身份的重要价值,提升公民意识呢?

一、教材内容与课程结构改革

教材是联系教与学的桥梁,教材内容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效果。法学教材内容的主导方向影响着培养目标的实现,法学教材可操作性的强弱直接影响法学教学效果的好坏,法学教材质量的优劣决定培养人才的质量高低。公民意识的培养与法学基础课的教材内容密切相关。教材内容应该体现公民的主体地位,围绕与公民生活密切相关的行为展开,能提供给学生很多思考分析的机会,让学生明确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及其责任,而不只是法律知识的灌输。当前,教育部审定的法律基础课教学大纲规定,法律基础课的内容分为两部分:法律意识和法治精神;法律制度和法律规范。这些内容都没有突出公民的主体地位,与公民生活实际联系不强,只是理论和知识的传授,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需要在再次修订过程中加以调整完善。

2005年起,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合并为一科,取名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从名称可以看出,在这门课中,思想道德修养是主体部分。从大纲的规定来看,思想道德修养的内容占了六章,而法律基础的内容只占两章。从课程结构上看,法律基础课所占比例过小,重要性被淡化。这反映了我国教育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的历史传统,但与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增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意识是相悖的。在课程改革之前,法律基础课是单独一门课,学习时间为一个学期。现在法律基础的内容被压缩到一门课程内容的四分之一章节。公民意识的培养需要体验,这需要一个过程才能见成效。因此,按照现行的大纲,公民意识教育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很难进行,需要进行课程结构的重新调整,保证公民意识教育的课时量。

二、教学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创新

不论教学内容如何调整,好的教学方法对产生好的教学效果都至关重要。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式教学占据了主导地位,这是知识灌输型教学目标下的产物。公民意识教育作为一种适应社会新形势下的教学,必然要求探索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诚然,一定的讲授式教学对于公民价值的认知目标是完全必要的,但也要注意调整优化讲授式教学的内容和方式。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才能走出教学困境,取得更好的成效。我认为在公民意识教育方面,目前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指导思想与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任务和学习的客观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学习的一种教学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与传统的注入式教学不同,它的重点不是知识的灌输,而是思维和意识的训练。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公民意识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公民意识,这势必要求突破传统的教学思维。公民意识教育重在让学生树立主体意识、权利意识、义务和责任意识、程序意识等。而启发式教学侧重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发挥学生的潜能,这恰好能满足公民意识教育的需要。

2.专题式教学。公民意识教育是法律基础课教学的“脊梁”。针对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纷繁庞杂、重点小突出而困扰教师的教学的这一现实问题,我认为,教师可以通过进一步整合教材的内容,围绕公民意识教育这个中心开展专题教学。法律基础课并不是以学生掌握多少法律知识为评价标准,而是衡量学生的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强弱。这就决定了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与法律专业课有很大不同,法律基础课可以把教材内容进一步整合,围绕核心提炼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重点,进行专题式教学。目前,有的教师尝试采用专题式教学,但是往往就是一些专题的拼凑,没有中心线索贯穿其中。在法律基础课的教学中进行专题式教学,应紧紧围绕公民意识教育这个核心展开。这样,在课程结束时,学生才会有一个完整的知识轮廓体系,才能树立健全的公民意识。

3.探究式教学。探究式教学对开展公民意识教育非常有益。它主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思考和分析问题,通过自身的努力解决问题,从而获得知识、技能和意识等。它非常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主体意识的好方法。许多学生对于学习死板的法律理论知识兴趣不高,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全程参与、自主研究,亲自体验到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大学生经过基础教育阶段的学习,已经具有较好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学习分析能力,使全班性的广泛的探究式学习成为可能,而且有利于学生之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必然要涉及权利义务等一系列法律关系,让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不同的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挖掘和分析,并且进行比较学习,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更加容易发现学生的薄弱环节,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有效地避免教学的盲目性。

三、任课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公民意识教育必将成为与市场经济体制和民主法治社会相适应的新的教育形式。公民意识教育具有上述特点和规律,决定了作为教学主导的教师必然要大力提高自身的水平,才能应付新的挑战。

1.教师自身要牢固树立公民意识。教师自身牢固树立公民意识,才能保证公民意识教育正确的方向,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把握公民意识的内涵和基木原则,才能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引导学生牢固树立公民意识。因此,学校要尽量引进具有较高法律素质的法律专业人才担任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并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高校教师公民意识的培训。

2.教师要了解公民意识的最新动态和学生的实际。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健全和民主法治的进步,我国公民意识近几年来有明显加快的发展态势。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更加开放、个性更加突出、价值观念出现多元化,教师应广泛关注社会动态和学生周围的事情,从现有材料中挖掘有关公民意识的鲜活的“第一手”教学资源,使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帮助学生用法律思维来分析和解决身边的现实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教师要积极进取,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身的知识面。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非常广泛,从理论法学到应用法学、从实体法到程序法、从国内法到国际法等都有涉及,还涉及教育学、教学论、心理学等诸多跨学科的知识和技术。而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转型,我国法律的立、改、废工作加速推进,法律实践日益丰富,公民行为更加丰富多彩。教师要善于在具体的法律知识中挖掘公民的价值,要把最新的立法、法律实践和公民意识的最新动态带到课堂,自己必须首先学懂吃透。而且在公民意识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提出涉及多个学科领域的疑问,教师要全面准确地回答,就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不断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

参考文献:

[1]夏利民,李恩慈.法学教育论[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6.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2

一、青少年学生法律意识薄弱的原因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毕业进入社会的青年学生,在各方面都极度缺乏法律知识,导致种种的悲剧发生。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状,主要原因有一下几点:

1.缺乏法律知识的主动学习

鉴于就业的压力,特别是目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就业形式更为严峻,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和专业水平,大部分学生把更多的时间放在专业科目上,在他们看来,只有学好专业知识才能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而对于学校开设的《法律基础》课程,只是应付考试,更缺乏主动学习法律知识。

2.抵御力差

现在的社会比较浮躁,学生受物质利益熏心严重,过去被人不认可的“拜金主义”和“思想腐化”思想成为生活的“重头戏”。无论是成功还是成就,金钱成为惟一的衡量标准,纯洁的“象牙塔”充斥着享受主义,而处于成长重要阶段的青年学生抵御力差,攀比心重,没有客观分析自己的背景而盲目跟从,一旦对无法满足的欲望,加上法律意识的淡薄,很容易走向犯罪。

3.教育的失衡

虽然我国在大力号召各高校推广法律知识的学习,但一些高校依旧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对法律教育抓不牢,定位不准,即使是法律专业,也存在偏颇,比如重刑事轻民事,课程中过多的灌输犯罪和惩罚的规定,导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并容易形成“我不犯罪何须学法”的错误观念。

二、《法律基础》教学心得

《法律基础》是学习法律的起始,是学生形成系统法律知识的重要课程,授课的质量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今后在实际中的应用水平,所以《法律基础》的学生至关重要。

1.开好头――做好疏导工作

对于刚接触法律知识的人来说,学习法律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法律大部分是理论知识,并且要求记忆的东西多而杂,学生往往对此感到恐惧。这时就需要教师开好头,疏导学生的排斥心理,向学生灌输学习法律的重要性,并可以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比如讲解毕业后面临的就业所牵涉到的《劳动法》,如果缺乏对它的认识和使用,会带来多种麻烦。让学生在学习前对法律有个大体认识,并意识到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才能使学生认真学习。

2.起好步――做好备课工作

俗话说常胜将军不打无准备的帐,教师上课同样需要精心的准备,一节课的质量好坏大部分取决于备课的质量,清晰的思路、严谨的语言、生动的例子、恰当的提问等都需要老师课前做充分的准备。由于《法律基础》课程属于公共课,课时相对比较少,授课内容应当突出重点,力争做到“少而精”,让学生在听课中有层次感,避免课程多而乱,学生越听越糊涂的情况。比如民法、刑法等其中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内容,要重点讲述,学生听到与自己利益相关联时容易产生兴趣,并可以提高在实际中应用法律的能力。

3.加好油――采用案例,加强说服力

研究表明,人的记忆通过听觉获得15%,通过视觉获得25%,而两者结合可以高达65%,所以在授课中。在以往的教学中,都是以老师讲解为主要,学生知识通过书本和老师的讲解,仅凭听觉来学习,此种学习单一、静止、孤立。而案例教学可以通过播放案件,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中同时学习,并引导他们应用所学知识来分析案例,这样不仅记忆力增加,效果也提高。比如在讲“犯罪与违法”时,可以通过两个案例来区分两者的异同,比其单纯的讲解,效果更为明显。

4.走好路――开展模拟法庭,培养学生认识和分析能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模拟法庭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实战的空间,让他们有了一个检验自己学习程度的平台,更能培养他们分析和识别能力,使学生认识到每个公民所拥有的义务和权利,要用正确的手段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在模拟法庭法中,案件的当事人,如法官、检察官、律师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由学生扮演,教师做指导,记录好每个环节的漏洞和可取之处,当案件结束后,教师整体分析,这样学生就能够明确自己在审案中有哪些不足和优势,对他们以后的学习起指导作用。

5.找准点――亲临法庭现场,提升素质

在校学生,几乎没有亲临法庭的经验,也无法真切的感受法庭的庄严与肃穆,对案件的审理流程还不够清晰,对开庭前的准备工作了解不够具体,对如何举证,如何答辩、如何反辩等缺乏应变能力。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让他们全程观看整个案件的审理过程,并认真听取原被告双方如何辩护,准备了哪些材料,现场如何应变等。这样让学生对整个流程有一个正确的把握,知道以后自己该如何准备,并且老师在案件审理结束后,要进行点评和总结,并让学生提出书面建议,比如此案件如果换成是你,会如何开展;此案件给你什么启发;此案件原被告双方有什么漏洞等。如此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实战能力,教师也可以找到学生学习的不足,以后的教学就可以有针对性。

总之,法律是每个人所必须的常识,而青年学生更需要,学好《法基础律》不仅可以提高青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而且可以大大降低犯罪率。教师要充当好带头和引导角色,通过特色的教学手段,从根本上升华教育目的。

参考文献:

[1]郭亚莉:提高“法律基础”课教学质量之我见运城学院学报2004年第22卷第5期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3

1、法律教育现状此外,如今已进人法治社会,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强化,多数民众都学会了用法律保护自己。相比之下,医护人员的维权意识并不是很强,还需要很大的提升。护理管理工作,除了发扬救死扶伤的岗位精神,做好本职工作,承担所属的社会责任,还应维护好自己的各种合法权益。医患关系是一种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患者各不相同,一旦发生纠纷,护理人员应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己。但由于法律知识的匿乏,护理管理人员往往不知如何正确运用法律,以致于损失惨重。

2、原因分析护理管理人员缺乏法律意识的原因涉及很多方面,首先是护理教育体系不够完善,在专业的护理教育中,往往更注重专业护理知识,而法学课程的开设极其有限。据有关资料显示,本科教育中,法学占了全部课程的1%左右;大中专则占有约2%一3%;除时间不够外,法律课堂内容好也相当缺乏,大多只是一些基础的知识,而与护理专业有关系的内容则少之又少;以致于护理人员与法律接触少,学习途径也较为单一,多是通过电视、杂志等获得,由于没有系统学习,掌握的知识比较零碎,很不全面。再加上工作环境较为封闭,缺少相关培训,都最终导致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十分薄弱。其次,护理管理人员自身对法律教育有所忽视。实际中的临床护理存在着很多问题,人力资源短缺就是其中一项。由于护理管理人员有限,护理人员工作量增多,责任和压力也不断扩大,为保证护理工作能够正常运行,多数护理人员都将精力放在了如何熟悉临床业务知识、如何提升临床操作水平和速度等方面,无暇顾及法律教育,对法律意识自然就有所忽视。此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护理管理人员对本职工作与法律之间的关系认识不清,即缺乏与护理相关的法律知识,认为在医院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才是起主导作用的,才应该担负应有的法律责任,护理人员只是起辅助医生的作用,负责照顾患者,工作不出差错即可。即使有纠纷,也是医院进行调解,无需自己承担。这种错误观念使得护理管理人员对法律很淡漠,除应付责任外,也不利于自我保护。

二、如何做好护理管理人员的法律教育工作

1、转变教学理念一般而言,护理管理人员在正式上岗之前都有过专业的学习或培训,在这一阶段,就应该开始培养他们的法律意识。对于那些旧的教学观念应作一番改革,包括内容、方法等方面,将法律教育的地位提高。需根据医疗市场的变化,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加大力度进行法制教育。法律内容除了基本的法律知识,应将重点放在与护理相关的法律方面,如《医疗护理法》等,这样才能使其上岗之后有所保障。

2、重视实际应用在学习阶段,护理管理人员学的大都只是理论知识,到医疗机构上岗后还应继续学习,并和实际联系在一起。所以,继续教育除了护理学、行政管理,还应包括法律教育。日常工作中,既要进行专业护理培训,也应督促护理人员学法懂法,熟悉相关法律知识。

3、提高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护理管理人员和患者接触时间较长,对其病情转变有着莫大关系,因此,必须严格按照护理规范行事,做好为患者服务的工作,尽量保证患者能够尽早康复。学习法律、了解法律,能够让护理管理人员更加深刻地明白自身所该承担的责任,从而强化法治观念,认真对待护理工作,认真执行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从事护理服务。此外,在满足了患者需求的同时,护理管理人员还应加强维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除了医院的普法宣传和相关培训,护理人员也需在闲暇时间加强自主学习,提升自我保护意识,使双方利益同时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在法治社会,人人都应懂法讲法,不断完善自身的法律素质。

三、结语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4

法律基础教育对于培育学生法治意识,提升学生法治观念,具有重要意义。高校法律基础教育是培养、知法、懂法、守法新公民的重要途径。模拟法庭则能够在法律基础教育中成为一个良好的平台,学生可以在模拟法庭的实践中感受到法庭的庄严,学习到相关法律知识,加深对法治的信仰,从而达到法律基础教育的目的。法律基础教育中引入模拟法庭教学法,充分体现了法律基础教育的实践性。本文就如何发挥模拟法庭在法律基础教育中的实践作用展开一些探讨,希望能够对改革法律基础教育起到一些积极意义。

一、法律基础教育中引入模拟法庭实践的必要性

(一)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直观性

法律基础教育难免会涉及到一些晦涩艰深的法学术语,如“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等词语,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可能一时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学生对法律基础教育可能产生畏难情绪。也有的教师为了降低课程难度,转而采用平实的语言来讲授法律基础课程,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尝试,但是极易降低法律的实践性和严肃性。如果能够在法律基础教育中引入模拟法庭实践,则能够有效地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直观性,使学生更容易在亲身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模拟法庭实践的直观性体现在,它和真实的诉讼一样,呈现出对抗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其中,通过扮演一定的法庭角色,学习和掌握法律知识,这会比空洞的宣讲更有利于增强法律基础教育的直观性。

(二)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针对性

法律基础教育虽然只是一门基础课程,但是该课程中包含了众多知识点,内容涉及法学原理、部门法知识、司法制度、法律心理和法律观念等。法律基础教育的目的应定位于提高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学生对国家法律制度有初步了解,同时使学生能够具备积极利用法律武器维护合法权益的基本观念。传统上的宣讲可能无法有针对性地向学生传授法律知识和法治观念,甚至流于形式,导致学生一知半解,或参与度不足,使学生缺乏学习法律知识的积极性。模拟法庭实践在法律基础教育中的引入,则能够有效地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针对性。教师可以精选法律案例,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关心的法律问题、法律案例,制作成模拟法庭教案,引导学生在“法庭”上解决问题。

(三)提升法律基础教育的实用性

法律基础教育不应仅仅在意识层面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更应提高学生运用法律武器解决问题、保护合法权益的实践能力。法律基础教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应这样回答:法律基础教育就是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在市场经济和法治社会的大背景下,学生走出校门,走上社会,不管是生活、工作,还是投资、经商,都不可避免地遇到各类纠纷。每一个学生都应学习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熟悉基本司法程序,善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合法权益。模拟法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学习法律、实践法律的新平台。法律基础教育中引入模拟法庭,是提升法律基础教育实用价值的必由之路。

(四)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法律基础教学中引入模拟法庭实践,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是实现法律基础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双向互动、学生之间多元互动的有效途径。法庭和诉讼,对于学生来说显得相当遥远,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也难有机会旁听真实的庭审。同时,学生又对模拟法庭充满了新鲜感和好奇心,非常想在模拟法庭中扮演一定的角色,使自己有机会成为“法官”、“检察官”或“律师”。以模拟法庭为平台开展法律基础教育,可以说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情景教学”,能够将“法庭对抗”这一生动的情景搬到课堂,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二、法律基础教育中引入模拟法庭实践的可行性

(一)良好的师资力量

模拟法庭实践的开展需要教师的介入,教师应在案例精选、程序引导等方方面面起到积极作用。离开了教师的引导,法律基础教育中的模拟法庭实践将无法开展。此外,教师还应对实体法和程序法有相当的了解,必须熟悉部门法规定,对典型案例、热点案例也能够信手拈来。当前从事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不断上升,如不少教师是法学专业的硕士甚至博士,也有不少的教师同时还兼有法官、检察官或律师的身份,他们能够对模拟法庭实践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当然,学校在开展模拟法庭实践的过程中,也完全可以在学校内外聘请一些人士介入,如聘请法学院校的专家教授、知名律师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模拟法庭实践,从而对师资力量起到补充作用。可见,从当前的师资力量配置来说,法律基础教育中引入模拟法庭实践是完全可行的。

(二)现成的庭审影像

模拟法庭是对现实庭审的模拟。运用于教学活动中,模拟法庭实践能够增强教学效果,本质上属于一种情景教学。法律基础教育中引入模拟法庭实践,需要参考一些真实的庭审影响资料,供学生模仿、参照。当前很多人民法院已经将庭审录像公布在网络上,这一公布行为的初衷是加强公众监督,落实审判公开原则,以提高司法公信力。庭审影响资料能够为模拟法庭实践的开展提供物质基础。教师可以在模拟法庭实践开展之前,预先下载一些优质的庭审影像资料,并播放给学生观摩、学习。此类影像资料目前在网络上很容易获取,从而为模拟法庭实践的开展提供资料支持。

(三)丰沛的案例资源

法律基础教育中开展模拟法庭实践的基本前提是必须寻找到合适的案例,这些案例必须贴近生活,具有一定的争议性,同时还必须符合法律基础教育的实际需求。教师在开展模拟法庭实践之前可以通过案例库寻找到很多案例资源,再对案例资源进行精选,挑选出适合模拟法庭实践的真实案例。当前案例文库主要有北大法宝的案例文库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裁判文书网,这两个网站提供的案例几乎是海量的。丰沛的案例资源也能够为模拟法庭实践的开展提供资源上的保障。

三、法律基础教育中开展模拟法律实践的细节探讨

(一)案例的选取

教师可以通过报纸、网络、判决书文库等媒介中寻找合适的案例。鉴于学生的特点,建议选取如下几类案例:1.贴合社会生活。教师应选取贴合社会生活的案例,避免选取那种罕见的案例或偶发的案例;2.注重实用性。教师应选取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案例,即学生很有可能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会遇到的案例,典型的如劳动合同纠纷案例、婚姻继承案例、交通事故案例等;3.必须具备争议性。教师选取的案例必须具有一定的争议性,这样才能增强模拟法庭的对抗性,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毫无争议的案例则不宜选取。此外,鉴于模拟法庭的特殊性,所谓的“争议性”主要是指法律适用层面的争议性,而不是案件事实认定层面的争议性。具体来说,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参考性案例,以供选择,也可以由学生选取案例,交由教师审核。

(二)庭审的对抗

法律基础教育中的模拟法庭实践应体现出对抗性,而不能仅仅体现司法程序和法庭礼仪。实际上,即使在法学院的法学专业教学中,模拟法庭实践也往往缺乏对抗性,参与模拟法庭的各方均按照预先排演的“剧本”,按部就班地推进模拟法庭,对抗性并无充分体现。缺乏对抗性的模拟法庭局限于单纯的模拟,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效果也就难以令人满意。法律基础教学中的模拟法庭应跳出单纯模拟的局限,适当地强调对抗性。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做到如下几点:1.选取对抗性案例。教师在选取案例的时候就应该选取有对抗性的案例,或者说,选取那类能够引发双方对抗的案例;2.列出争议焦点。由于学生不是法学专业的学生,他们对庭审流程和案件的事实与法律问题不是很清楚,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中事先列出争议焦点,并引导双方在模拟法庭中就这些争议焦点展开辩论和对抗;3.适当释明和引导。教师可以事前准备好大纲,释明法律规定,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避免模拟法庭实践陷入冷场和停滞。

(三)思维的开放

笔者发现,当前我国法学教育中模拟法庭实践的开展往往缺乏开放的思维,如选取的案例没有争议性,缺乏对抗性,案件的审理结果也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这就导致模拟法庭仅仅是一种走过场的形式化过程。显然,这并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模拟法庭实践。法律基础教育中的模拟法庭实践必须具备开放的思维,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1.不预设任何结论。教师不应对案件审理的结果做出任何预设,而是要求学生在模拟法庭上,通过举证、质证、辩论等环节,通过模拟的司法程序,独立地做出判决结果。任何结果预设都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妨碍学生的参与热情;2.不对“庭审”结果作结论性评价。模拟法庭结束后,教师可以对参与各方的表现进行评价,但是案件“审理”的结果究竟如何;究竟哪一方赢得了“诉讼”,则教师不宜作结论性评价,但是可以作出倾向性评价。如此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继续学习,使学生继续保持好奇心。

(四)礼仪的注重

司法诉讼需要遵循一定的法庭礼仪。由于法律基础课程的学生缺乏对司法程序的了解,他们可能会把模拟法庭当成一场“辩论赛”。事实上,模拟法庭包含真实庭审的主要环节,辩论只是法庭程序的一个组成部分;模拟法庭中的辩论与辩论赛中的辩论也存在诸多差异,两者不能混同。因此,开展模拟法庭之前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模拟法庭,避免学生将模拟法庭误认为“辩论赛”。这就要求学生适当学习一下法庭礼仪,包括注重仪表和发言的方式、准确用语(最好能够适当地体现出法言法语的法庭用语特点)、尊重“法官”和“诉讼参与人”、不得诡辩和强词夺理等等。

(五)其他细节性问题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5

关键词:检察控申工作执法亲和力

中图分类号:D92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141-01

在今年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全国政法机关要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过硬队伍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机制改革,坚持从严治警,坚决反对执法不公、司法腐败,进一步提高执法能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政法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保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中顺利推进。提升检察工作的亲和力是的要求,也是新的历史时期下推动检察工作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检察机关对外窗口的控申部门,在今后工作中如何落实提出的要求,提高检察控申工作亲和力和公信力,是每个控申干警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检察机关执法亲和力的科学内涵

所谓“亲和力”,指能使关系亲密融洽的作用力。检察机关执法亲和力,是指检察机关在办案执法过程中,检察机关加强对民众的服务意识,使民众对检察机关的行为产生热情回应的动力,也即检察机关在行使监督检察权过程中体现出来热情、责任、合法、高效、公开等外在特征。提升检察机关亲和力的核心是构建服务型检察机关,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检察机关对社会公众和当事人的尊重程度加强,增强检察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从而使检察工作得到大多数民众的认同和支持,达到“执法为民”的目的,因此,亲和力是体现“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特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加快推进,全社会民主意识、权利意识和法治意识明显增强,人民群众维护自身权益的愿望更加强烈,检察机关只有通过提升执法亲和力,改善检群关系,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

二、控申检察工作亲和力的体现

作为检察机关对外的窗口部门,控告申诉检察部门是检察机关联系群众最直接的,笔者认为控申检察工作的亲和力体现在要说暖心话、要做贴心人、要解揪心事。

1.说暖心话,从态度上体现检察机关亲和力。控申作为检察机关对外的窗口,不仅代表检察机关的形象,而且代表着公正执法的形象。来访人之所以到检察院反映问题,是因为他们相信党和国家,相信法律,希望检察机关能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这就要求每位接待干警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首位,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将宗旨意识融入到履行检察职能与办案工作中,融入到个人的言行举止中,要求控申干警对待群众要态度和蔼,热情真诚,杜绝态度冷漠、生硬,言词推诿等不文明行为。对待来访群众应一杯茶、一张椅、一句温暖的话拉近与群众的距离,若是对群众爱理不理,或是躲避、推诿,很容易让群众对检察机关的工作作风、办事效率产生怀疑,从而对国家法律的公正性产生怀疑。

2.做贴心人,从立场体现检察机关亲和力。控申工作的实践告诉我们,不能换位思考,就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释法说理工作。当接到每一份信件时,对信件中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在内心深处进行最认真的思考,在接待每一个来访群众时,将自己换位到群众的角度来体会他们的无奈,只有换位思考,深入了解其工作生活环境,近距离地接触他们,做群众的贴心人,才能真正打动人,才能化解矛盾。即使基于事实和法律,暂时无法给予他们想要的公平公正,至少,在言语上、态度上要给予最具职业素养的关怀和理解,让群众在控申检察控申工作中感受检察机关的亲和力。

3.解揪心事,从实际体现检察机关亲和力。把群众需求、群众满意作为第一追求,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实际的利益问题作为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受理的每一件入手,来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问题,坚持“案结事了,息诉罢访,群众满意”的工作标准。控申工作无论是利用释法说理、司法救助、还是其他化解措施,归根结底,都是要帮助人解决实际困难,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化解矛盾,体现检察机关亲和力,所以对法度之外、有理之中的件,应积极主动与有关部门协调沟通,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

三、如何提升控申检察工作的亲和力

作为一名控申干警如何提升检察工作的亲和力,笔者认为应通过三方面来提升检察执法亲和力。

1.加强学习,更新执法理念

没有法律政策水平,就谈不上做好本职工作,更谈不上亲和力,所以控申干警应深化对党的群众观点、群众路线的学习教育,在学习中提高认识,在学习中更新执法理念,在学习中增强执法为民理念,真正从人民群众的新要求新期待出发改进工作,在学与用、思与行中强化法治思维、民本意识,提高群众工作能力,做一个了解群众,会与群众打交道,善于做群众工作的控申接待人员,做一个敢监督、会监督的刑事申诉办案能手。

2.文明执法,改进执法作风

文明执法不仅仅要求控申干警要依法办案,而且要求控申干警牢固树立“窗口”意识,改进执法作风。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便民、爱民、为民为出发点,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积极想办法为群众排忧解难,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属于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内的,认真审查,要积极解决,决不推诿;即使不属于检察机关职权范围内的,耐心解释,积极引导,如果能变通,想想办法,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3.热情服务,树立检察新形象

省院何泽中检察长提出的“要牢固树立服务意识,要解决实际问题、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要加强工作规范化”的控告工作新要求,当前在维护法律权威性的前提下,控申干警要把履行职能当作一种“服务”,努力使执法办案活动变成服务群众的活动,把群众当作我们的“顾客”,在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刚性执法办案的同时,给予群众温暖的关怀,顾及人群众的感受,最大限度地给予执法相对人以人性化的的关怀和照顾,从细微之处入手,提高执法效能,树立检察工作为彰显公正、排解民忧、维护民权、赢得民心的新形象。

提升检察机关的亲和力不仅仅是一个口号,更是新形势下党和群众的新要求和新期盼,控申检察工作只有努力提升检察机关的亲和力,离群众对检察工作的新期待就更近了一大步了。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6

最近,我通过了参加相关的培训班,对学习《公务员法》有如下的认识。

公务员法的颁布与实施,将在公务员管理实践中产生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公务员法内容有了重大改进,其规定:服从和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和命令是公务员的基本义务,不得拒绝执行上级依法做出的决定或者命令。但同时也规定,当公务员认为上级的决定或者命令有错误时,可以向上级提出改正或者撤销该决定或命令的意见。这种规定实际上是赋予了公务员拒绝服从错误命令和决定的权利,公务员法既为公务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履行职责提供了法律准绳,也切实保护了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为公务员进行自我保护提供了一把利剑,较好的体现了人本管理的精神。版权所有

一是规范公务员的管理,提高整体队伍素质。公务员法第四章,明确规定了主任科员以下及其他相当职务层次的非领导职务公务员,应该采取公开考试、严格考察、平等竞争、择优录取的办法招聘。这是第一次把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写入法律,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一个政府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和威信如何,工作水平与工作效率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水平如何。也就是说,国家公务员队伍素质的高低、能力强弱,事关政府形象和工作效率。要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除对现有公务员队伍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教育以外,坚持标准,严格条件,把好公务员入口关,是保证未来公务员高素质的关键所在。公务员法的出台,为公开考录国家公务员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增强了政府部门用人的透明度,可以有效地避免公共部门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从源头上遏制腐败现象的滋生。

另外,以往公务员主要依*职务晋升为主的晋升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待遇,现在设立了职务与职级并重的“双梯制”晋升制度。开拓了公务员晋升的新渠道。公务员即使得不到职务上的提升,也可以通过职级的晋升,来提高自己的待遇,从而拓宽了公务员晋升渠道,从根本上改变了“千军万马挤官道”的状况与“官本位”思想。公务员法也确立了“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在职务晋升制度中的法律地位,以法律推动职务晋升的公开化、科学化、民主化,杜绝了暗箱操作,创造了良性竞争的环境;同时通过人事任免权的合理划分,制约了一把手或少数人的绝对权力,并通过建立责任机制来解决人事任免中出现的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现象。

二是公务员依法行政,促进公共管理体制的改革。公务员法规范和约束了公务员本身的具体行政行为和社会形象。任何行政行为均须由公务员来具体实施和操作,因此,公务员法是用专门的法律来规范和约束公务员的言行,这是政府依法行政不可或缺的基础性法制要件。公务员法相对于《暂行条例》的规定,不仅在公务员晋升级、职位、工资待遇、福利等一系列权利规定方面更加明确化与具体化,而且公务员法强化了公务员的责任与义务,以及相对明确和细化了政纪约束。公务员法将“引咎辞职”制度确立为一款重要法条。这就是说,过去20多年间断断续续尝试过的、在去年逐步推开的“行政问责”制度在公务员法中升级为一项基本的法律制度。这种制度的引入是加强政府官员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问责机制的重要举措,对于维护党和政府的权威和形象,获取广大群众的广泛支持有重要的意义。公务员法建立的灵活的职位聘用制度,对公共管理体制改革产生了促进作用。对于一些社会通用性较强的事务性与辅的岗位,公务员法规定各单位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从社会上直接招聘相关人员。这样把聘任制作为公务员任用的补充形式,拓宽了选人、用人渠道,改善了公务员队伍结构,增强了公务员制度的生机和活力。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7

一、三网融合背景下媒体人的媒介素养分析

1.媒介素养概说。20世纪30年代初期,电影在英国开始普及,在社会带来流行文化的同时,也带来了庸俗低级的文化趣味,当时的一些教师认为,这种大众化的电影对青少年的文化趣味造成了腐蚀与侵害,破坏了传统文化的传承。1933年,英国学者eR?利维斯和他的学生丹尼斯?桑普森发表了文化批评论著《文化与环境:培养批判意识》,提出文化素养的概念,意在反对电影带来的流行文化价值观,教育青少年学会抗拒大众媒介带来的“低水平满足”,保护传统文化,这里所说的“文化素养”,实际上就是媒介素养的滥觞。

陈力丹把媒介素养分了两个层次:一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关于媒介的知识,二是媒体人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重点是媒体人对职业的认识和对工作规范的了解。

2.三网融合对传统媒介素养的新要求。随着以网络媒介为代表的新媒体时代的正式来临,以及我国三网融合时代工作的循序推进,传统媒介认知方式正在遭受严峻的挑战。传统的媒介认知方式具有确定性、唯一性和可认知性等特点[1]。随着网络等新媒体的兴起与蓬勃发展,新的传播方式接踵而来,这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或者超出了传统媒介素养的研究范畴,对当下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更多、更高的新要求。

三网融合下新媒体的虚拟性超出传统媒体的认知与判断范围。三网融合后媒体的虚拟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增强,其展现的是一个高度虚拟的高仿真的现实世界,现实活动几乎都可在网络中找到替代。传统的媒体认知和判断方法已经不能适应。以网络为载体的新媒介传播内容海量化,带来的是信息的大爆炸,这对现今的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在这些海量的信息内,为广大受众及时准确地找到所需信息并帮助媒介受众提高自我正确认知和判断能力。

三网融合下海量的信息降低了媒体人的选择鉴别能力。三网融合后传统媒体中的把关人退居幕后,纷繁复杂的信息都呈现在媒体人与受众的面前。这种高度的信息自由是空前的。尽管这种信息自由提供了越来越多受众了解真相的机会,但也将大家带入一个困境,增加了大家选择与接受信息的难度。信息纷繁复杂、甚至自身矛盾、说法不一,这对时下媒体人的媒介素养便提出了要求,即及时有效地协助受众获取正确的信息并帮助受众提高信息鉴别能力,让受众获知真相。

三网融合后浅阅读增加,信息深度减弱。传统媒体时代的阅读实质上是一种深度阅读,然而随着新媒体的诞生及三网融合的逐步推进,时下受众接触到的往往是浅阅读,一种快餐式的阅读方式[2]。这种阅读方式浅显、片面及欠缺理性,商业化和消费化传播效果明显显现,这从另一方面对广大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提出了新要求,即如何增加信息传播过程中信息的阅读深度,更多地注重理性思考与深度理解。

二、媒体人媒介素养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网融合背景下,新闻媒体事业步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媒体从业人员也将会剧增。2005年末我国正式持有新闻记者证的就已有15万余人,而新闻从业人员达70多万人。随着网络媒体,博客等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带动了更多就业。截止2011年底,我国有媒体人近300万。媒体人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以及积极开展舆论监督等方面的成就有目共睹,但我们也应认识到,相比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新闻媒体而言,我国媒体人的媒介素养还有待提高,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媒体人职业意识淡薄。媒介素养是现代社会公民素养的组成部分。每个职业都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进步的发展历程,无论过程如何发展,不变的是已经形成并深入人心的职业意识。早在十九世纪,白衣天使已形成救死扶伤的职业意识,不分国界不分种族。对于媒体工作者来说,历史上,曾经在一个很长的时期内并不是一个行业,而是党政机关的一部分,市场经济以后,我们的传媒业才逐渐转变成一个行业。目前,我国网民人数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达到2.33亿人。在这样一个全媒体时代,广大媒体工作者关于职业的意识还是比较薄弱的。

2.媒体人法律意识欠缺。任何社会任何一个国家都应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威,即法律。只有在法律的威严下,才会是法治社会,才能依法治国。新闻传播事业由其特殊的性质和地位,承担着传递信息、引导舆论、传授知识等等崇高任务,其作用和影响是巨大的。“无冕之王”是对这一职业的褒奖,但他们对法律至上却认识不够、宣传不够,甚至自己定位为“审判长”的角色。我们在新闻相关专业本科阶段就开设了新闻道德法规课程,但从业群体中仍有很多非科班出身的人员。在岗的媒体人大多都未认真系统地学习过法律,在当前新闻岗位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也无暇顾及法律知识的再学习。我国至今仍没有一部专门的新闻传播法律,新闻法制的相关规定分布于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地方性法规中,这也使部分新闻工作者对法律产生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

3.职业道德素养不高。职业道德作为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必须要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人,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素养,无论从事任何职业。大的媒体环境在改变,“一言堂”的局面早已被打破,在新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一些媒体人员为了蝇头小利、收视率、收听率以及排行榜赚眼球频频作出有失道德的事情。近年来国内发生的“排队领取封口费”、“虚假新闻”、“红包采访”等一系列新闻事件所暴露出来媒体人职业道德缺失,必须引起反思。在这一点上,国外的媒体人做的较好。以Cnn绝大部分工作人员为例,他们选择新闻业,大部分是出于喜爱,他们的执著源自内心深处的社会责任感。对BBC已故主持人萨维尔性侵案的调查并揭开这个丑闻的记者马克?托马斯,曾经是一名侦探,2000年他结束了在萨里警察局的工作,开始成为一名调查新闻记者。

4.专业素养亟待提高。三网融合使各大媒体的分工更加细化,对媒体人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出了新要求。同时,广大受众的知识文化水平不断提升,媒体人的专业素养也必须快速提升,才能满足受众日益提高的接收要求。媒体人的专业化层次大幅度提升已然已成为一种必然趋势。目前国内的媒体,抄袭新闻、拼凑嫁接、盲目跟风报道的现象还较多。缺乏对相关新闻事件的“调查、调查、再调查”,要更注重的是新闻的原创性、新闻视角的独特性以及深度的解析,这是当今社会对广大媒体人的普遍要求。

三、媒体人媒介素养的提升策略

1.推进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意识。要提升媒体人的媒介素养意识,教育尤为重要。可从两方面去实施,一方面,媒体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对公众进行媒介素养教育,更应对广大从业者进行媒介素养教育,使媒体人在新闻传播工作中完善自我。无形中培养了责任心、批判能力,提升了媒介素养。另外,必须尽快将媒介素养教育纳入我国媒介从业者的教育体系。国外的媒介素养教育多重视在未成年人中的推广,是为了使人们从小就拥有一定的媒体素养,成长为拥有“媒体智慧”的人[3]。当前,我国的培养课程多侧重于媒体技术的应用,忽视了媒介素养的教育与培养。

2.加强监管与自我学习,提高媒体人的法律素养。法律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体系。新闻工作者可以说是社会各界人士中对法律最为关注、了解最快、传播能力最强的群体,同时也肩负着促进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重任。为了从根源上解决媒体人法律素养欠缺的窘境,首先要强化媒体人的法律意识,打好政策法律纪律底子,打好群众观点的底子,要打好知识底子,要打好新闻业务的根子。严肃的、深人细致的学习,才能够正确地掌握法律知识。三网融合后,对于博客、手机报、数字杂志以及网络电视等新兴媒体的监管难度将会加大,媒体单位自身要注重法律约束与监管。应考虑加强与律师合作,适时地为媒体人分析、讲解典型案件及新颁布实施的法律、法规等,不断提升媒体人的法律素养。将法律惫识贯穿运用于媒体工作的始终。

3.营造良好社会道德氛围,提升媒体职业道德素养。在美国,新闻工作竞争激烈压力大,不是个很“赚钱”的职业,但每个人对工作都非常认真,一丝不苟,他们拥有很强的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这种社会责任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得益于良好的社会道德氛围,良好的环境使得每一位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得到了保证与监督。提高我国媒体人的职业道德素养归根究底要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积极向上的道德氛围。广大媒体人作为社会的信息载体,履行传递信息的义务,也应在各大媒体内部营造出一种良好的道德氛围。以“三个代表”、“社会主义荣辱观”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来对待本职工作,引导我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4.强化专业知识与技能,提升媒体人专业素养。纵观当今世界,媒体人都在由全能型向专家型转变,已然成为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媒体已经把重点由及时准确的报道新闻事件转向挖掘新闻背后的事实真相,这对专业知识的掌握提出更高要求。一名优秀的媒体人要适应任何媒介环境,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要适应媒介的市场化、人本化和数字化转型的要求,充分认识转型带来的新要求,制定相应的工作方式,善于在具体工作中总结好方法,重视策划,懂政治,熟历史,了解国际形势。美国传播学者麦奎尔认为互联网的发展改变了受众的形态,强化了受众介入媒介、选择媒介、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在媒介融合时代,广大媒体人要放弃过去的思维定势,走“信息公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形式多样”、“用事实说话,用典型说话”、“善用最新传播方式”之道路。

媒体人在当前三网融合的新形势下需要对未来媒介产品、未来媒介形态敏感;对融合新闻特点和优势敏感;对新闻的喉舌论敏感;对新闻的社会使命敏感;对其服务对象敏感;对传播内容敏感;对新媒介产品生命周期敏感;对人们基本需求敏感;对新媒介技术带来的生活形态的改变敏感;对新媒介发展趋势敏感。这一系列敏感意识加上娴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媒介技术使用能力便是媒介融合时代所呼唤的优秀新闻人的专业素养。媒体人在采访编辑过程中还要“知需知求,知主知次,辨真识伪,见微知著,知征识兆,挖潜拓展,预测未来”[4],塑造新媒体环境下的合格媒体人形象。(来源:今传媒文/张洋,李燕临编选:)

参考文献

[1]徐国飞,沈连丰.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通信与广播视,2010(3).

[2]张苑深.新媒体时代媒介素养研究的转向[J].文化视野,2011(8).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8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法律素质

当前经济迅速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使得当代大学生在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面对越来越快的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压力,尤其是就业压力,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毕业时盲目择业,不计后果,这对其自身的发展具有较大的负面作用,同时不利于社会人才的培养。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比较高,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高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世界上任何事物之成功皆始于认识和理解。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的培养是第一位的,但要想更好地培养其法律素质,就必须在客观上和主观上认识到法律素质培养的重要性。为此,我们应在今后的工作中,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开展以下工作:第一,召集就业指导教师进行开会讨论,找准法律素质培养的重点,不仅要提高大学生的基础法律素质,同时应促使大学生在接受就业指导的过程中,能够主动地提出自己所不了解的部分,寻求教师的帮助,避免在就业过程中遇到问题而无法处理。第二,将法律知识的学习、法律意识的树立、就业权益的维护看作大学生择业、就业的切实需要。现阶段的很多大学生,空有一身的理论知识,虽然在工作中的表现较为出色,但法律意识薄弱,在酬劳方面往往非常少,且不懂得维权,自身受到的损失较大。

二、多种教学方法并用,丰富培养内容

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的培养,既是一门专业性的理论培养教育,又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实践性教育。为此,在今后开展就业指导的过程中,应对大学生实施多种教学方法,丰富培养内容,以此来实现客观上的就业指导水平提升。结合以往的工作经验和当下的工作标准,法律素质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要在校园内部开展法律素质的培养。很多学生在毕业后都会留校,那么在留校之前,应对有意向的同学开展针对性的法律素质培养,通过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能力,择优选择,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就业机会,同时还能够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较多的帮助。第二,校企联合的方法依然要沿用,学生进入企业实习之前,必须开展针对性的法律素质培养,以此来防止学生受到伤害,应懂得维护自己的利益,并且在工作后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三、组建专业性、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

近年来,很多高校虽然在积极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但在法律素质的培养方面过于理论化。基于国家人才培养的考虑,今后必须组建专业性、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团队。第一,团队的就业指导教师应从社会上聘请,保证指导人员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懂得法律知识,且自身的履历丰富,否则仅仅是依靠教材来开展法律素质培养,并没有办法让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能力。第二,由于现阶段的大部分就业指导教师都来自于学校内部,因此就业指导方式比较单一。通过组建更高水平的团队,给予学生较多的帮助,让学生在客观上了解如何在毕业后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如何更好地发挥专业知识,如何与人打交道等。

本文对大学生就业指导教育中法律素质培养对策展开研究,从现有的就业指导来看,部分高校的法律素质培养工作已经获得了较大的提升,学生的法律基础得到巩固,被骗的学生逐年减少。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进一步开展法律素质的培养,深化学生的法律内涵,必要时应增加法律的课程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嘉娟.天津市大学生就业能力开发问题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4.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9

关键词:法律素养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C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078

1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重要性

法律素养是指个人认识及运用法律的能力和素质,主要包括法律知识、法律意识和运用法律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内容。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因此,大学生具备良好的法律素养一方面是对其自身的基本要求,因为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法律知识,形成较强的法制观念,拥有良好的法律修养,才能在懂得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同时亦不会随意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大学生是我国走向依法治国的希望和中坚力量。其法律素养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法治社会的建设进程。再有,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民族、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精英分子,其将来在各行各业中的法律素养水平对其他公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因此,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提升有助于社会整体法律素质的提升。

2目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

根据一项《90后大学生法律素养问卷调查》,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及特点为:整体上法律意识显著提高,能认识到法律的重要性,但学习兴趣不高,对具体的法律知识仍然欠缺。如在区分违法与犯罪上,仅有53%的学生能准确区分。并且,近一半学生对与自身密切相关的法律如刑法、劳动法等一知半解。而在守法、用法、护法方面,普遍存在消极被动状态,特别是在护法上,绝大部分学生仅能做到敢于承担自己的违法行为,对他人的违法行为却采取“不予理会”的态度。这种现状无疑会导致几种不良情况,一是由于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在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懂得如何运用法律来维护,或者是在作出了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甚至是犯罪行为时却懵然不知。二是由于没有形成尊法、信法、护法的法律信念,容易导致推崇“用权利和关系能搞定一切”的错误倾向和用暴力解决问题的非理。三是由于缺少主动护法的意识,在某一方面会导致学生遇到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及时解决和避免,从而助长违法犯罪气焰。

3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有效途径

3.1将法律基础教学与法律实践相结合

由于原来承担对大学生法律知识普及的一门课程《法律基础》改革成了将《法律基础》和《思想道德修养》相整合的新课,各高校的法律基础教学普遍面临着教学任务多,课时少,任课教师法学理论水平不高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教育成果,达到大学生知法、懂法的目标,就必须丰富教学方法,在课堂上多结合社会实际,运用案例分析、课堂讨论等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时将课堂的法律基础教学与实践相结合,鼓励学生在课外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活动,如旁听法院审判、参观监狱,开展模拟法庭审判活动,参加法律知识专题讲座等实践活动,并将此作为成绩考核的一部分。同时,任课教师也因加强学习法律理论,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达到教学要求。

3.2将法律素养培养与心理素质提升相结合

针对大学生正值青春晚期,成年早期的特殊时期,其心理发展处在由不成熟走向成熟但尚未成熟的特殊阶段。在这个阶段中,学生感情丰富但分析判断能力却不够成熟,易情绪化、敏感、脆弱,加之缺乏社会阅历和人生经验,很容易冲动行事,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在近几年发生的多起大学生恶性犯罪事件中很多都源于自我定位不准、心理失衡、不会正确面对挫折、人际关系障碍、人格障碍等问题。因此,在培养学生的法律素质的同时绝不能忽视心理素质的提升,两者双管齐下,在学习和探讨法律知识或案例时,结合谈心理健康知识如情绪控制等;或者在宣传普法知识中结合心理健康科普宣传,引导学生重视心理素质与法律素养的共同提升,懂得控制情绪,认识自我、正确面对挫折、建立和谐人际关系,从而避免因心理障碍而引发的违法犯罪行为。

3.3将“依法治国”与“依法治校”相结合

如何提升法律意识篇10

 

摘要:在依法治国背景下,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日益全面化,其中大学生法律素养受到各界关注,尤其是作为招聘方的企业尤为重视。分析发现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具有一定法律意识但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具有一定权利意识但缺乏应用能力、具有一定法制观念但缺乏对法律的信仰。高校应通过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增加法律知识储备、模拟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应用能力、营造法治环境提升学生法律信仰等路径来培养大学生法律素养。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培养路径

 

报告中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高全民守法意识有助于依法治国总目标的实现。在依法治国大背景下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法律素养显得极为必要和迫切。

素养,是指经过训练和实践所获得的技巧或者能力。法律素养,简言之,则是指经由长期的训练和实践所逐渐培养出来的法律能力。大学生法律素养,则是指大学生通过日常的生活、学习和相应的实践活动而逐渐培养出来的法律能力[1]。

法律素养是素质教育中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组成部分,在思想道德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开展法制探究活动,不仅能够为学生们的茁壮成长保驾护航,而且对于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树立公民意识、法律意识意义深远。然而,不少高校重教学,轻德育,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更是学校教育中的一个盲点,德育教学中的一块短板,绝大部分大学生觉得法律好像是只有律师和法律专业的学生才需要了解的东西,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很远。近几年,大学生被电信诈骗和借贷逼得走投无路自杀的新闻屡见不鲜,究其根本原因就是大学生法律意识淡薄,自我保护能力差的表现。因此,笔者认为大学生法律素养亟待提升,而高校应当担起这一重任,通过大学教育改善大学生法律素养。

一、大学生法律素养现状存在的问题

(一)具有一定法律意识,但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在校大学生作为高素质人群,通常具备一定的法律常识,但是,对于日常生活中较为专业性的法律知识,却了解的并不清楚。虽然我国众多高校都设有独立的法学院系,通过各种公共课程以及选修课程教授法学专业知识。但是,由于法学专业课程枯燥乏味、法律条例难以理解和记忆,而这些公共课程或者选修课程在其考核中并不占很大比重,所以对于非法律专业的学生而言,很多都只是为了完成学分而去上课。在加上公共课的法律知识讲解也较为浅薄,学生所接受的仅仅是一些概括性的法律知识教育,对于切实关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相关法律法规则教授甚少。因此,从总体上来说我国高校非法律专业大学生的法律知识储备量并不理想。同时,近年来大学生上当受骗的案件屡见报道,相关的网络热点事件都反映出当前大学生防范意识不高,不懂得利用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生命财产安全。

(二)具有一定权利意识,但缺乏应用能力。现实生活中,在互联网新闻媒介的传播影响下,很多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权利意识。然而在合法权利真正遭受侵害时,他们并没有第一时间寻求法律维权,很多学生选择了隐忍,安慰自己“吃亏是福”,更有甚者选择了以暴制暴的方法寻求自己内心所谓的正义,最终在这一错误想法中越走越远,由受害者转变成侵害者,最终造成更大的恶果。当前大学生浅薄的权利意识和缺乏对法律知识的应用能力造成部分大学生在遭受违法犯罪行为伤害时不知道如何去处理,不知道通过什么样的途径去维护自己合法权益,觉得法律并不能保护自己,最终对法律失去信心。

(三)具有一定法制观念,但缺乏对法律的信仰。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即大学生在现代社会环境下对法及法律现象反应过程中所形成的法律理想信念,在大学生法律意识结构中居于最高理性层次[3]。然而,据有关调查标明各高校大学生对于法律的认可度并不是很高,对于相关社会事件能够进行是非判断,但是立场并不坚定、态度不够坚决,学生对法律的信任度不乐观。青年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树立的成熟期,接触新事物的方式多且速度快,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想的影响时,其思想观念和态度立场极容易受到侵蚀而产生变化。对于社会热点事件,一些别有用心的不法分子借用互联网、手机等平台大肆宣扬执法、司法不公等现象,借此造成社会舆论,不明就里的大学生受到影响产生盲目跟风的现象较为常见,歪曲了在现实实践中权与法的关系。可知,高校大学生具有一定的法制观念,但漠视法律公正性,缺乏一定的法律信仰。

二、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路径选择

(一)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增加法律知识储备。正确认知是正确行为的先导,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是培养法律素养的基本条件。高校在培养大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更应注重其法律素养的培养,通过改善法律专业课程设置引导大学生掌握法律知识、提升法律意识。此外,在选择教材时不仅要囊括法律基础知识,同时也要贴近社会实际生活。对基础性法律课程,应针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增加相关课程内容;将法律课程做成视频资料放在学校网络平台上供学生自学,同时安排教师进行答疑,进行分期的法律讲座,组织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同时安排教师互动等[4];开设法律知识公选课、专选课,增加法律公选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模拟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应用能力。加强法律应用能力是落实法律素养的核心。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知法懂法守法,但是不会用法,当自己的切身合法利益遭受不法侵害时,有维权意识,但是却不知如何维权。针对这种情况,各高校可通过开设法律事件模拟课堂,如举办“模拟法庭”活动,挑选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通过模拟多种角色,使学生在亲身感受和对事件的分析中,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更加直观的去学习法律知识,同时也增强学生应用法律的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应用法律知识的课外活动,如法律知识竞赛、法律专题演讲等;假期开展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活动[5],让大学生体验庭审过程,在灵活多变的教育方式下促进大学生法律应用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营造法治环境提升学生法律信仰。法律信仰是在对法的认识、理解和应用的基础上,对法律产生信任,并以法律作为个人行为准则,是法律素养的最高境界。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需要依托营造校园法治氛围,为大学生营造良好法治环境,大范围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掌握相关法律知识,最终从思想、行动上产生对法律的信仰。而由于立法不科学、执法不理智、司法不公正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法律在学生心中的神圣形象,使得大学生对于法律的信仰大打折扣,这需要加强大众传媒的监督管理,提高传媒人员的法律素养,进行准确公正的报道,建设健康传媒环境,为提升大学生法律信仰尽一份社会责任。

 

三、结语

时代的发展对高校和大学生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是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高校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担负着重要职责。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工作任重而道远,在向社会输送专业人才的同时,注重培育大学生的法律素养,通过完善高校课程设置增加法律知识储备、模拟情境教学增强学生应用能力、营造法治环境提升学生法律信仰等途径,为社会培育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有利于个人的发展,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但是,提升大学生法律素养又不仅仅只是高校的职责,它也是全社会的职责,只有学校、社会通力合作,才能更加快速、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法律素养,依法治国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参考文献:

[1] 周儒.高校非法学专业学生法律素养的培育[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9):28-31.

[2] [3]周荣荣.当代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问题研究[J].法制博览,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