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29:14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1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安全监管

[中图分类号]G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30108

2015年6月9日,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田坎乡茨竹村4名留守儿童在家中服药自杀。6月14日,河南邓州市12岁女孩陈瑞雪不顾奶奶反对执意要带弟弟去戏水,结果为救落水的弟弟溺水身亡。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安全现状愈发令人担忧,不得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留守儿童事故频发的原因

1.缺少关爱,失去希望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外出后,与留守儿童聚少离多,许多外出的父母也只是在春节和孩子团圆几天,平时仅靠电话联系,沟通少,情感交流更是少之又少。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感情交流,留守儿童存在严重的“亲情饥渴”。因此,留守儿童在遇到失败、忧郁、悲愤、孤寂等问题时,无法对父母倾诉,往往是有事自己扛,有苦说不出,有泪心里流。

2.缺少防范,事故频发

多数留守儿童缺乏成年人的陪护,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农村留守儿童本身就缺乏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由于没有父母的直接监管,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加之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粗放监护,留守儿童因溺水、触电、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事件时有发生,被拐卖、的恶性事件也常有报道。

3.生活空虚,沉迷网络

由于缺少与父母的互相沟通和情感交流,留守儿童正常的心理需求得不到满足,他们感受不到家庭生活的乐趣和亲情的温暖,日复一日,享受不到生活的快乐,失去了追求。而网络内容的多姿多彩,上网的轻松自在,吸引着留守儿童一步一步走向那个虚拟的世界,聊天、看影视剧、听歌、“种菜”、“放牧”,甚至是玩暴力游戏、看等,让自己生活在虚拟世界中,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

4.缺少监管,肆意妄为

家庭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失去家庭教育的留守儿童就像一匹没有缰绳的野马,无拘无束,我行我素。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由于得不到有效的监管,长期以来,养成了娇气、懒散、任性、怕困难、怕挫折、习惯以自我为中心等性格特点。这些留守儿童在校期间虽然自由散漫,学习兴趣不高,自觉性不强,但还能得到教师的有效监管,一旦到了周末和假期,则会拉帮结众,上网、抽烟喝酒、打架斗殴,甚至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二、如何落实对留守儿童的安全监管

1.加强安全教育

笔者建议,平时学校应上好安全课,教给学生尤其是留守儿童必要的安全常识,对防火、防骗、防、防溺水、防触电、防交通事故等知识要通过多种形式进行重复教育,增强留守儿童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社会各界也应该积极行动起来,注重安全宣传,加强安全防范,为孩子们创造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2.进行电话家访

在周末和假期,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对留守儿童进行电话跟踪,防止他们四处闲逛发生意外,同时利用电话和监护人(家长)及时沟通,加强交流,做到防微杜渐。

3.利用QQ互动

随着时代的发展,手机这种通讯工具因方便、快捷走进千家万户以及中小学校园。手机上网已经成为司空见惯的事,QQ聊天也已经成为人们尤其是年轻人交流的一种方式。与其围追堵截,不如因势利导,教师可以建立留守儿童QQ群,利用QQ来掌握学生的思想状态和活动轨迹,并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和活动指引,避免学生走入极端和浏览一些不健康网页。

4.开展活动引导

随着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现在农村的孩子在周末和假期基本无农事可做,由于闲散才导致各种事件的发生。因此,学校和村社要充分利用各种设施,丰富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一是学校操场要在假期向留守儿童开放,可以让他们打篮球、踢足球、玩排球,自主开展各项活动。二是组织兴趣小组,可以扭秧歌、学舞蹈,也可以习书法、练弹琴,尽量让留守儿童的假期生活丰富多彩起来,用健康有益的活动来抗击不良信息的侵袭。三是开放图书室,让留守儿童有处去,有书读,汲取精神食粮。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2

早在2012年,教育部体卫艺司司长王登峰公开表示,国内教师整体超编,但体育教师缺编的情况严重,义务教育阶段专职体育教师缺编达30多万。到了2015年,专职体育教师的缺口依旧是制约学校体育快速发展的明显短板,无论是校园足球还是专项体育课都受到很大的影响。这一问题在农村中小学更为突出。教育部门的调研显示,全国乡镇中心校平均只有0.7个体育老师。《教育》记者采访了解到,不少农村中小学正面临师资不足、生源流失等问题的困扰。

困惑一:师资配置不均衡

位于沿海的直辖市天津近年来发展迅速,在很多人眼中属于经济发达地区。然而,即使是天津的乡村学校,也面临着专业教师稀缺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音乐、体育、美术课程开课难。在天津市下辖的涉农区县,有这样一群特殊的老师:上课、下课铃声响起时,她们不是穿梭于各间教室,而是骑车穿梭于镇上的多所学校之间,被大家称为“走教”老师。为了保证开足开齐课程,让农村孩子可以享受到跟城里孩子一样的优质教育,许多“走教”老师每天都要奔波于两三所学校之间。

静海县唐官屯镇大张屯中学的音乐教师牛学梅,就曾是这些“走教”老师中的一位。作为当时镇上唯一一名“科班”出身的音乐老师,牛学梅除了要负责自己所在中学的音乐课教学任务外,还要负责学校周边两所小学的教学任务。每周有两天时间,上午10点25分,当大张屯中学教学楼里响起清脆的下课铃声后,刚刚为八(1)班上完音乐课的牛学梅,就会拿起教科书和示范磁带,快步走出教室,直接下楼进车棚,骑上电动车,向1.5公里外的赵官屯中心小学奔去。下午,还要再到靳官屯中心小学上课并要负责辅导乐器兴趣小组练习。赵官屯小学校长姚玉佐无奈地表示:“实行‘走教’,真的是没有办法的办法。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开足开齐课程,尽可能地保证学生的学习。”

2015年全国先进工作者、武山县温泉乡盘坡村小学校长何亚兰在北京接受表彰时表示,乡村学校的校长不好当。乡村地区学校的整体环境不如城市,坚守农村干教育,需要更多地奉献。让她困扰的,不仅是体育教师缺编,音乐、美术教师都缺编。这背后,既有乡村教师编制不足的原因,也有教师待遇不高缺乏吸引力的原因,更有教师资质和编制制约的深层次背景。

农村音乐、体育、美术教师资源的稀缺,不是因为大学生不愿到农村工作所致;相反,在就业形势依然严峻的大背景下,有着“铁饭碗”之称的教师工作很受大学生的青睐。

根据天津市静海县教育系统2014年教师公开招聘启事,静海县计划招聘教师224名,其中音乐和美术教师各5名,体育教师15名,三项合计只占招聘教师总数的10%左右。虽然招聘的音体美教师只有25名,但是报名人数却达到了198人,单是报考体育教师岗位的大学生就有105人。

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前篮球明星姚明在参加体育界别小组讨论时发言:“说某人语文不好,会说‘你的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这是个笑话。但实际情况是,有很多孩子的体育真是语文老师教的,英语老师教健美操,语文老师教羽毛球的情况并不少见。”一些农村学校或边远地区的学校,甚至没有专职体育教师。

困惑二:生源流失恶性循环

从事农村教育事业几十年、在蓟县出头岭镇下庄中心小学担任校长的赵洪福说,在农村学校,孩子们根本接触不到城里孩子随时能接触到的网球、击剑、游泳等运动项目。为了得到更完备的教育,大量农村学生转学到了城里上学。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源流失的现象非常严重。许多昔日数百人的学校如今剩下几十人,有的甚至因为没有生源而整个荒废。

1月8日上午,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镇美岭小学如常开学,而学生人数急剧下降。校长吴才干介绍说:“从过去的300多人到今年的30多个学生,班级都开不全,学生都走完了。”从美岭小学转学到县城上学的学生王嘉仓的父亲表示,县城学校条件就是好,而且县城的学校也欢迎农村地区孩子入学。

同样的现象出现在安徽省肥东县费集中心学校。校长李国军介绍,他们学校所覆盖的辖区户籍人口达2万人,按照千分之五的出生率,平均每年的适龄人口至少也有100人,“可是,实际上,我们现在一年级新生只有50人左右!”李国军说,随着城市化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进城务工,一些农民工在城市里工作稳定后,自然会将孩子带进城市里上学。“毕竟,城市的教育资源整体上比农村要好,同时,家长可以与孩子生活在一起,减少了农村留守儿童。”

随着农村学生进城,农村的优秀教师也进城了。2015年初,湖南省武冈市一所只有30多名教师的农村初中,一次被城里中学通过考试选拔了9名年轻的优秀教师,12名班主任一下子少了5名,其中,初三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科目的教师全部被选拔走了。

《教育》记者采访了解到,教师规模和学生规模有一个比例,而乡村学校由于生源流失,导致学生规模较小,于是教师规模受限,所以配不齐任课教师。按照国家规定,农村小学的师生比为1:23,这也就意味着像天津市蓟县出头岭镇下庄中心小学这样有着272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只能拥有12名教师。天津市静海县靳官屯中心小学有231名学生的农村小学,只能拥有10名教师。不仅音乐、体育、美术教师资源被无奈地“压缩”了,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都难以保证专人任教。生源减少,师资减少,教学质量下降,生源就更少,农村学校正进入这样的恶性循环。

困惑三:财政政策阻碍学校发展

实施教育新机制之后,学校的公用经费由财政按人头拨到学校。从总体上看,经费到人实现了教育公平,但具体到每一所学校,又出现了新的教育资源不平衡。

湖北省枝江市董市二中校长黄克新发现,位置偏远的农村学校,由于生源少,按照现在的政策,经费也相应较少。有时候,经费少到低于维持一所学校正常运转所必须的水平:贫困生救助,水电开支,教师培训,设备购置、维修等经费,都有一个基本的底线,不会因为学生人数减少,这些支出就减少。

此外,上级检查的接待,包括公安消防、卫生防疫、工商税务等部门的要求都要遵守,这些都会造成学校经费支出。不会因为学生人数减少,公安消防就降低了对学校的要求。以上任何一个方面考虑不周,都将影响学校的生存和发展,若有不慎出现安全问题,那将是致命的打击。因此,偏远学校的公用经费严重不足,很难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

现在实施绩效工资,权限下放到学校,目的是通过绩效考评来调动和激励教职工的工作热情,创造更佳的教育教学成绩。然而,教师工作包括管理、教育、教学、后勤等多方面,表现上有显性的、隐性的,在时间上有工作内,也有工作外,各项工作的评价标准不可能统一,哪怕就是教学成绩,统考后学生的暂时分数也不能十分准确全面地说明两个教师教学工作的差别。一位教师可能注意眼前学生的分数,另一位教师可能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关注学生今后的发展,可能用的时间和心血更多,孰优孰劣根本就很难评论。黄克新感叹地说:“教师是一个较特殊的群体,现在实施绩效工资,要求学校用具体的钱数去量化教师的教学实绩本身就缺乏科学的依据,真让校长为难,稍有不慎将会使校长难堪,学校内部矛盾将日益剧烈。学校和谐发展谈何容易!”

困惑四:留守儿童的安全与教育

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已达2290万。在全部的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比例达到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而且,这个数字在未来几年还会呈上升趋势。由于缺乏父母教育、监护等原因,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教育、心理、健康、安全等一些列问题。教育和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全社会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

安徽省十佳校长、定远市张桥中心学校校长许成好把自己管理的学校办成了安徽省第一个留守儿童寄宿制管理学校。他分析说,农村留守儿童面临巨大的安全问题和教育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易受溺水、触电、车祸等意外事故的伤害,危及生命安全,易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农村留守儿童缺乏家庭教育,行为失控,易因偷窃、伤害他人等行为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女童易被猥亵、虐待、。

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难以得到父母情感与生活上的爱护和关怀,也得不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和价值观上的指导,导致许多留守儿童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有的甚至滑向犯罪边缘。父母外出以后,多达84.6%的孩子由爷爷奶奶隔代亲人照看。这些祖辈监护人年事已高,精力有限,防护、防范意识弱,无法保护和阻止留守儿童受到伤害,而且他们文化层次偏低,难以胜任教育留守儿童的重任。

许成好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义务对这些留守儿童的安全和教育承担更多责任。在许成好的呼吁和努力下,县政府决定建设寄宿制学校。他接着跑项目,监督施工进度,甚至亲自下井挖泥。学校建成后,为了看护孩子们,几乎每天晚上都住在学校,做孩子们的代班父母。

改革出路及方案

针对上述问题,教育部和各地教育部门均出台了相关政策,力图找到解决方案。

教育部体卫艺司副司长刘培俊透露,2015年教育部计划完成对7000名校园足球骨干师资的培训。刘培俊表示,今年教育部启动实施“全国校园足球特色学校骨干师资国家示范性培训项目”,设计培训课程,遴选培训基地,组建专家团队,分期培训6000名教师、300名教练、200名裁判、200名足球优秀退役运动员以及300名管理者。

2014年1月,教育部了教基一[2014]1号文件,规定全国中小学生免试就近入学。实施就近入学政策的好处有很多,避免农村学生流失是一项好处。只有避免了农村学生流失,才能拯救农村学校。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3

关键词:安全教育幼儿游戏活动教师安全环境

幼儿的安全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永恒的话题,也是我国幼儿园高度关注的问题,同时也可能是最头痛的问题。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说,儿童的安全是一切发展的保障,只有在儿童生命健全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其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我们要知道有哪些影响安全教育的因素?这样才能够对症下药

一、环境创设

儿童受伤种类一般有:骨折、挫折伤、擦伤、扭伤等,而事故发生最多的一些地方就是户外活动场地以及一些大型的游戏设施,例如滑梯、秋千、攀登架等。

就拿我实习时发生的事件来说,是一全托班幼儿在吃过晚餐后到户外的活动场活动,在玩滑梯时,不小心跌到导致右手骨骨折。所以,环境创设是安全教育的前提,经常能把环境创设考虑到安全第一的位置,对于我们幼儿工作者来说是比较关键的。

二、情感体验

由于儿童敏感于成人的言行,所以他们会因为成人的担忧焦虑而产生一种不安全感,因此在幼儿园中照料孩子的教师们开始关注给孩子以情绪情感上的安全经验。例如经常给孩子以拥抱、微笑或身体接触等,给孩子确定的安全感,并确定自己是受关爱的。

三、游戏生活

幼儿在幼儿园中游戏活动的时间比例非常大,所以安全教育应与孩子们的游戏融合在一起的,并与生活相结合,让儿童在游戏当中自己去体会什么是安全,逐渐形成一种安全意识,以及应对危险的能力等。

四、教师职责

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是教师的职责之一,教师也是幼儿园安全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所以,教师的职责非常重要,有时老师的一时疏忽,就可能造成一些事故,举个例子来说,一幼儿把一颗扣子塞在了鼻子里,他告诉老师他的鼻子痛,但老师并没有重视这件事,直到这一幼儿回到家后,其家长才发现孩子的鼻子里有一颗纽扣。这一例子可以说明教师在幼儿园中保护幼儿的安全至关重要。

五、家长社区

幼儿园的安全工作、安全教育的目的,就是保障儿童的安全,这不仅仅只是幼儿园及教师的任务,家长和社区的参与也是必不可少的,与家长的沟通、社区资源的共享等都是幼儿园安全教育顺利进行的前提。

其次,我们就要对症下药了,对以上影响安全及安全教育的因素进行预防或寻求解决方法

一、环境教育法

通过浅显易懂的环境创设让幼儿感受安全教育的知识。环境创设是幼儿园最直观的教育方法,通过有趣的图片、漫画、标志符号、照片等布置教室环境,让幼儿在环境中得到熏陶,感受安全教育。如,我园布置了“交通标志长廊”通过认识一些常用的交通标志加强安全意识;园内还专门利用大量的废物和玩具、场地,创设“警察岗亭,交通模拟练习场”等活动区,让幼儿在角色游戏中模拟扮演,从中感受交通安全规则、及报警电话。

我们还通过开展“设计标志”活动,让大班幼儿绘画了大量的安全提醒标志张贴在楼梯,转角,花坛,消防栓等地方,起到提醒警示作用。

二、活动体验法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体验安全防护技能。活动是幼儿教育的主要通道,通过活动让幼儿亲身经历整个过程,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如,开展“认识红绿灯”活动,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红灯停,绿灯行,并让幼儿有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告诉幼儿过马路要看红绿灯,并增强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再如,开展“消防日”的活动,通过观看录像、图片,使幼儿初步感知火对人们的帮助和害处,通过模拟逃生演练,使幼儿了解安全自救逃生的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三、趣味游戏法

通过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对幼儿进行训练,学习安全自救的技巧。游戏是幼儿最感兴趣的活动,也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许多教育家也都认为教育活动应生活化,游戏化。如,开展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他们所崇拜、喜欢的各个人物,使之懂得横穿马路要走斑马线,走失时要找警察叔叔或帮助,发生危险时会拨打紧急电话,学会较熟练地说出父母的姓名、家庭住址、电话号码或用电话求救。

四、日常渗透法

通过一日生活常规中各个环节渗透安全教育的方法。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是安全教育的好时机,如,晨检、午餐、散步、盥洗、户外活动、自由活动等。幼儿教师、保育员、保健员、厨师等都应成为安全的教育员,时时抓住机会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如,晨检:保健员要注意检查幼儿口袋是否带尖锐的器具或小珠子之类的东西入园,以防自由活动或午睡时戳伤或异物塞进耳、鼻、口等;再如午餐:老师、保育员要注意提醒幼儿餐前要洗手,以防病从口入;吃饭时不说话、玩耍,以防噎着、烫伤。而户外活动时:教师在组织幼儿出活动室前要告诉幼儿整理好衣冠、鞋带,上下楼梯要靠右走;活动时要注意控制活动量不狂奔乱跑,不因活动量失控而摔伤、跌伤;告诉幼儿玩大型玩具时不越规、不拥挤、不倒滑滑梯等,以免发生不测;而自由活动时:教师要时时关注幼儿,玩玩具时不相互抛、扔、抢,不攀爬栏杆、窗户,以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五、随机教育法

在日常生活中随时抓住偶发事件进行随机教育,及时抓住幼儿生活活动中瞬间的偶发事件进行随机安全教育,也不失为安全教育的好方法。比如,喝开水时发现有一幼儿把杯子里的热开水拿去水龙头下冲冷水喝,及时的结合保健自助常识活动“喝生水会生病。”告诉幼儿喝生水的危害性。时时处处提醒关注幼儿安全,保护幼儿生命。再如:幼儿对教室里的电脑很好奇,自由活动时有一个幼儿玩弄电脑的开关把电脑关机了。我抓住这一事件,结合常识活动,进行一些通电小实验,播放一些动画短片,使幼儿了解电及电器、插座、开关的危险性,教育幼儿不要乱摸乱掀电源开关、插座、电线、电器等,使幼儿懂得这些东西会伤害身体。

六、家园互动法

家园密切配合进一步深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单靠幼儿园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家园合力,家长应密切配合幼儿园,强化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深化自我保护教育,家长平时应让幼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使幼儿学会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如鞋带松了会自己系好,天气冷了会自己加衣服等。家长应加强幼儿生活习惯的训练,如吃饭不嬉笑、打闹,避免异物进入气管,并有意识的让幼儿独立的处理一些问题、困难,使之掌握适应自身生理或心理变化、周围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做到遇事不慌,从容应付。

参考文献: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4

一、G村小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缺失现状

安顺市西秀区G村有人口1691人,少数民族人口1294人,占全村总人口的76•52%[2]。该村交通不便,自然条件差,经济基础薄弱,收入结构单一,贫困人口较多,多数青壮劳动力常年在贵阳、广州、深圳等地打工谋生。G村小现有学生324人,其中留守儿童为79人,其中男生42人,女生37人,占全校学生总数的24•38%[3]。据学校统计,相比较正常儿童,这些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监管和引导,65•8%人常常有打架、偷盗、敲诈、逃学等违法违纪现象发生,89•8%的学习成绩比较差,10•12%的性格内向,有严重的心理障碍,不愿意同外界交流,其中女生占85%,三年级以上学生居多[4]。留守儿童问题是G村小青少年法制教育的重点之一,学校也在积极采取措施对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引导和管理。目前,该校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道德缺失,行为习惯差,法制意识淡薄

由于父母长期在外难以监管,祖辈对孩子很溺爱,造成孩子自私任性、不尊敬长辈、好逸恶劳等不良品行,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多有缺失,逆反心理严重。他们要么孤僻不合群,显得懦弱、内向,要么领头闹事,满嘴脏话。自控能力较差,常有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发生,法制意识淡薄。据统计,学校每学年发生违纪现象学生中,其中留守儿童占85%以上[5]。而非留守儿童学生中,发生这种现象的机率就低。

2、社会辨别能力低,安全隐患较多,极易受到伤害

“留守儿童”失去或脱离家长的适当约束与科学引导,辨别能力低,极易受到不良诱惑与影响。很多儿童由于无人管理或管理不当而与社会上的不法分子混在一起,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甚至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同时他们遇到突发性事件时自救能力差,伤亡事故时有发生,往往容易被不法分子作为侵害对象,极易受到伤害。据学校反映,在校的留守儿童中,有3名学生经常和社会闲散人员厮混,屡教不改,甚至还违反校规、昼夜上网、和社会闲散人员一起恐吓敲诈同学。

3、学习成绩差,学习动力不足,学法积极性不高

留守儿童大多是和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的。老人们年龄偏大,且大多数是文盲,只能负责孩子的日常生活,在学习上根本无法对孩子进行切实有效的帮助和辅导。他们要承担家务劳动和田间农活,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孩子在学校反映出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和吃苦精神,作业完成普遍较差,厌学情绪日趋严重,学法积极性不高。仅2010年,该校三年级就有3名留守儿童因认为上学无用而辍学。

4、心理障碍多,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成长问题

由于远离父母,留守儿童缺少与父母交流的机会,而老人和孩子的思想观念有极大的差异,存在明显的沟通障碍,老人无法顾及孩子的情感变化,时间长了容易引发各种心理病症,如感情脆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自我封闭、思想极端等,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的父母为了补偿孩子,给孩子增加零花钱,提供过度的消费条件,养成孩子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习惯。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亲情交流,心理障碍比较多,容易养成一些不良生活习惯,缺乏正确引导容易导致成长问题。同时,G村地理位置偏僻,对外交流少,校园文化单调,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更为普遍。

二、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法制教育的对策

1、发挥学校在留守儿童法制教育方面的主体作用,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机制

由于留守儿童在家庭教育上是不完整的,就迫切需要学校充分发挥自身的功能进行弥补。学校应充分发挥教育主渠道、学校主阵地、教师主力军的作用关注留守儿童,要调整课程设置,增设心理课程,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法制观。教师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更多的帮助,坚决制止“管优不管差”的现象。要丰富留守儿童的课外生活,而且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自我保护。定期与留守儿童外出打工的父母联系沟通,指导他们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构建学校监护网。同时,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往往是教育工作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学校可发挥留守儿童法制教育的主体作用,坚持“四化两结合”工作机制[6],坚持部门责任法制化,法制化教学科学化,教育形式多样化,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制度化,坚持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法制教育与心理素质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相结合,逐步建立和完善法制教育机制。

2、以学法为契机,拓展宣传渠道,强化法制意识

学校可以聘请法律界人士或安顺学院“普法协会”的志愿者作为学校的法制教育老师,定期给孩子们上法律知识课。组织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组织观看省教育厅配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专题资源》、《呵护———未成年人伤害事故处理与预防》、《小小律师》等教育教学光盘。不断拓展法制宣传渠道,充分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壁报、红领巾广播室等媒体加强法制教育宣传,强化法制意识,使学法用法深入人心。让普法教育走进校园,使留守儿童逐步养成学法、知法、懂法、守法的好习惯。

3、提高留守儿童社会辨识能力,使之自觉远离违法犯罪

增强留守儿童的自我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社会辨识能力,从而对那些思想不稳定、有潜在违法犯罪意识及有劣迹的学生时刻敲响警钟,防微杜渐,将一些违法犯罪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为学生发放普法读物,组织学生听法制报告、参观监狱、看守所、少管所等。请服刑或劳教的青少年现身说法,给他们上警示教育课,让他们从小就对法律知识有所了解,有清醒的是非对错观念,从而进一步远离违法犯罪活动。

4、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增进法制与心理教育能力

学校教师在留守儿童的法制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的思想、行为和个人素质对学生有重要的影响和模仿作用,所以应加强对教师的法制业务培训。一方面,学校要严格把握教师聘用的程序,提升全体教师的法制业务水平,特别要注重教师对法律法规及教育心理学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另一方面,要在全校教师中普及法律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帮助教师树立法律及心理健康教育意识。教师要学法、懂法、用法,熟练掌握并运用法律法规,在学科教学中渗透法律法规教育。同时针对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可借助5月25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活动、10月10日世界心理健康日、11月20日世界儿童日等活动,开展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或聘请安顺学院教育管理系相关专业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学生心理干预和疏导,及时发现和解决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及心理健康意识。

5、整合社会资源,尽力弥补留守儿童的家庭缺失感

农村留守儿童是农村社会转型时期,大规模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后出现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学校要从思想上、办学理念上加大在法制教育上的投入,树立学习法律意识“从娃娃抓起”的思想。呼吁社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给与资金和人力上的帮助[7]。组织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积极参与结对帮扶活动,尤其是帮扶民族地区的贫困留守儿童,争做“爱心妈妈”、“家长”,关心留守儿童学习和成长。利用安顺学院大学生志愿者资源,通过共建心理咨询或教育教学实习基地等形式,择优挑选大学生志愿者,建立“家长制”。大学生志愿者在空余时间定期去看望留守儿童,或者通过电话、信件的形式与留守儿童沟通交流,使留守儿童感受到“爸爸”“妈妈”的关爱和温暖,从而弥补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的缺失感。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5

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关键词】中小学安全教育防范处理

据调查显示,我国中小学生因溺水、交通事故、食物中毒、建筑物倒塌等意外死亡的,每年达1.6万之多,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消失!这些花季少年

夭亡再次警示我们,中小学生安全隐患令人震惊,加强中小学生安全教育防范刻不容缓。“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这是我们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天职。我国现在有2.1亿在校中小学生,他们离开家庭走进学校,学校就应该担负起安全防范的责任,对学生的生命健康负责。

春天是个播种的季节,孕育着希望的开端,预示着未来的收获。少年儿童正值人生的春天,对中小学生开展安全教育,无疑如同在生命中播下了平安的种子。俗话说,春种一粒籽,秋收万颗粮。要切实提高全民的安全素质,抓好少年儿童的安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抓好学生的安全教育,重要的是开展好学校安全防范与处理。安全教育要从小事做起,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从而做到润物细无声。

1.学法用法,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

我们国家历来重视保障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尤其是他们的人生安全。然而目前发生的侵害少年儿童的事件仍时有所闻,并且由于受害人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常常不能想到运用法律来大胆地保护自己,造成违法犯罪者有机可乘,变本加厉。最近,重庆有四名少女(三名中学生)被带到缅甸,幸被警方救回。无知少女埋怨警察未能让她们挣到钱,见到妈妈骂“爬开”,执迷不悟。

我们要求少年儿童要学法、知法、守法、用法,一方面是要让他们从小自觉遵纪守法,长大成为一位好公民;另一方面就是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对此,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少年儿童进行经常性的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引导他们了解与自己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对具体案例的分析,掌握基本的法律常识,提高遵纪守法和遵守社会公德的自觉性;同时,引导他们确立自己的人格尊严,明确自己拥有的合法权益,当自己的尊严和权益遭到侵犯与损害时,学会采用合理合法手段,运用一切可以和可能调动的资源,机智勇敢地进行抗争,充分发挥自我保护的作用。学校请沙区少年刑审庭杨庭长,结合案例做专题法制报告,典型的人和事,精彩的讲解,学生颇受感动,效果显著。

2.学会生存,掌握自我保护技能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育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

2.1从听到的小事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

我们在日常生活、教育过程中总会听到这样那样的事儿,其中不少是进行安全教育的好材料,如果我们善于发现、挖掘,学生会很容易接受教育。如:教师组织学生平时注意收集广播、电视、生活中听到的安全事故,然后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对学生收集的材料和体会,教师进行必要的点评,并张贴宣传,以提高安全警示教育。如福安市某中学一位年仅16岁的初三学生,无视“高压危险”的安全警示,爬上了离地面3米多高的变压器台架上方铁横杆捉鸟,结果被10千伏高压电击。经紧急抢救,虽脱离了生命危险,但已致残。收集学生在体会中写到:我也曾经有爬上电杆拿风筝的想法,今天我听到了这件事,回想当时的想法是多么的可怕。十年前学校发生的“脚一伸,赔偿三千元”恶作剧,故意把一同学弄倒门牙拌断治疗费。教训深刻,引以为戒。

2.2看到的小事进行安全防范教育。

眼睛是我们接受信息的重要途径,生活中看到的许多小事同样是很好的安全教育材料。安全隐患不可根除,也时时在我们身边,我们要做的就是防范于未然。如:学校看木偶戏表演结束,学生端者着椅子上楼梯,前边二年级一瘦小女生被拥挤的人群一挤,失去重心,侧身倒地,几个男生跨过女生而去……

这种情况就经常在我们学校集会时出现。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在班队活动课上让学生讨论:假如有同学不小心把这位女同学挤倒在地上踩去了,后果会怎样?假如你当时就在这位女同学的身边,你会怎样做?假如你是这位女同学,你会怎么办?学生通过充分的讨论后积极发言,认识到位,提高了类似安全事故发生的防范意识。

组织学生寻找发生在身边的安全事故及藏于身边的安全隐患,把自己的所见所闻编成小报张贴于班级或学校的公告栏,让学生得到警示教育,并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如“5.3”两车撞击余阳事件,张权上学时私自到民主湖捉虾溺水身亡严重事故等等。

2.3在小事中提高学生自我保护能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少年儿童活动的领域愈来愈广,接受的事物愈来愈多,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常识和经验,自我保护意识及避免伤害的能力也比较弱。因而他们往往在突发事件到来时容易受到伤害。正因为儿童应付各种异常情况的能力极其有限,而且仅靠大人跟在身边保护是不可能的。所以,积极的办法是引导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树立自护自救观念,掌握自护自救知识、锻炼自护自救能力,使他们能机智勇敢地处置遭遇到的各种异常情况和危险,果断正当地进行自护自救。

有同学在削铅笔时不小心把手割去,捏着伤口,哭着,跑进教师办公室请求教师的帮助;有同学上体育课,不小心脚上擦破了皮,哭着……各种各样的大小问题全部找老师,学生已没有自己处理的意识。针对这一点,召开班会,倡议大家自己能解决的小伤小问题自己解决。同时在学校医务室准备了一些伤口消毒药水及一些包扎伤口用的物品,教学生尝试包扎一些轻微的小伤口。从此,学生在校园中发生的一些小意外,能自己到医务室简单的处理,并在处理时同学们互相帮助、相互协作,共同体验了自救、互救的过程,感受了自救、互救体验。

我们要对儿童进行以“生命大于天”的自我保护教育,让他们知道保护生命是现代社会人的最基本权利之一。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我们应针对儿童在日常学习、生活、活动中可能遇到的安全问题,从校内学习和校外活动、家庭生活,以及预防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方面,向孩子介绍一些有关交通、消防、用电等安全常识,提供预防和紧急应付各类事故的常用措施和方法,教会他们识别常见的安全符号和标志,告诉他们常用的求救电话号码。观看安全教育片《花季少年》和《生命安全高于天》。学校制定了《安全工作制度》和《紧急疏散演练预案》,针对消防和不名气体先后两次实战演习,学会紧急情况下逃生技能。利用生活中发生的事故或案件教育他们,让儿童在体验中学习自我保护,形成一定技能,使他们学会处事不惊,遇险不慌,真正起到自护自救的作用。

3.增强“免疫力”,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

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在现实生活中,既有许多有利于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积极、向上的因素,同时也不免存在一些消极、甚至有害的因素,一些腐朽没落的思想和颓废、丑恶的生活方式沉渣泛起,正在毒害人们的灵魂,败坏社会风气,成为诱发犯罪、破坏社会的一大公害,严重影响少年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由于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盲从不合理的事物和屈从不正当的要求,甚至被坏人所利用,这在青少年当中时有发生。迷恋网络游戏导致荒废学业,网上交友良莠不分走向深渊,中学女生误入歧途,这不是危言耸听,值得深思。

应当看到,少年儿童在其向成年人过渡期间,由不成熟到成熟,正值身心发育时期,具有特殊的心理与生理特征。我们应以利废偏,根据他们思想单纯,可塑性大,愿意接受真理这一特点,抓住这一接受思想、文化教育的最佳时机,及时地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和公民道德等方面教育。通过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从小事抓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各种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达到自我教育,逐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提高识别真、善、美和假、恶、丑的能力。运用正面教育,先入为主,不断提高少年儿童的“免疫力”,自觉抵制不良思想行为侵蚀,这才达到自我保护的目的。

六至十二岁少年儿童正处在身体发育时期,生理和心理都开始逐渐的变化,特别是具有强烈的求知意识。虽然识别能力、自控调节能力都存在不少缺陷,但如果认为他们还未成年,就不尊重他们的意识与行动,无视他们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发展水平,则往往会使幼小的心灵产生扭曲,产生心理障碍。

因此,应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尊重他们的愿望,重视他们的意见,把他们放在平等的位置,创设民主愉悦的氛围。既不能过于溺爱,也不能严加管束,严而无格,更不能放任自流、不管不顾。要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心理特征的少年儿童,采取耐心、细致的引导,进行有关生理、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正确地对待自己与周围的人与事,引导他们培养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当他们有了进步,及时地勉励其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一旦遭到挫折,热情鼓励他们去克服。

我们在加强教育、保护的同时,应注意尊重儿童个性意向的正确发挥,才能有利于消除各种心理障碍,让他们学会自尊、自爱、自信,提高他们的自主、自制、自理能力,增强应受能力与承受能力,也才能使少年儿童自我保护得到体现。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使学生形成安全行为,从而在学习生活中远离安全事故。学校是公共场所,学习是集体性生活,学生是未成年、缺乏责任感的人群,安全隐患不可避免,我们要做好的就是防范于未然。防范于未然,重中之重是规范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以安全的行为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生活、成长。导之以行,注重引导与规范,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有益身心健康的课外活动;规范学生不参与不科学的活动,不到有安全隐患的区域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之远离安全事故。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6

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现状

(一)空巢老人生活现状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还普遍面临看病就医、农业生产投入、人情往来等经济压力,同时子女外出务工还导致不少老人接替子女承担农业生产、人情往来等责任,加重了经济负担。

但7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缺乏生活照料,他们在吃饭、穿衣、入厕、上床、洗澡、走动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尤其是两位老人同时得病,或一位老人独居更为困难。

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渴求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来自家庭成员的上门探视、打电话问安等形式,他们渴求的探视频率要求在一周或一月一次。他们渴求向配偶、子女或亲友倾诉烦恼。

(二)留守儿童生活现状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状况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燥、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1、监护不力,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通过对该镇秦家学区走访调查发现: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和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2、缺乏抚慰,身心健康令人担忧

据调查,有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19%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觉得自己受岐视,9%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7

儿童之所以离家出走流浪生活,缺乏家人的关爱、关心以及师长、同学和朋友的友情是主要原因。对儿童要给予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可以起到调适人生价值,使儿童进入一种新的人生境界。这种新的社会互动环境的伦理宗旨就是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提倡以人为本,重视对人的关怀,寻求情感能量的最大化。优化流浪儿童的社会互动环境,加强幼儿教育,可以从优化与儿童互动的家庭、学校、政府等环境入手。

一、优化家庭的亲情环境,构建美满家庭,做好幼儿教育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幸福美满的家庭有利于孩子身心的成长,家庭是预防产生流浪少年儿童的最关键环节。中国传统文化一直非常重视家教,家教在儒家伦理学说中是一种极其重要的教育。《三字经》里就有“养不教,父之过”的说法。现代社会由于工业化、现代化而带来了农村解体和城市化,使社会结构、社会生活面貌发生变化,传统道德失去了它所附着的实体。[4]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本是父母应尽的职责,但现在一些家长责任意识淡薄,甚至缺失,只养不教、不养不教的现象仍有存在要优化家庭的亲情环境,应该强化家长抚养和教育子女的责任意识,动员一切法律的、道德的力量,谴责和惩罚家长的不负责任的行为。在社会道德领域,应该强化亲情教育,倡导父母和子女之间的爱的互动。这种爱的互动使儿童体会到亲情的温暖,从而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儿童期的社会化一般是在家庭中进行的,家风和父母的示范,使儿童在耳濡目染中潜移默化为自己的行动准则。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起着先导的作用。黑格尔曾说过:“作为一个孩子,人必然有一个时期处于为父母所爱和信任的环境中,而理性的东西也必然在他身上表现为他自己特有的主观性。此外,离婚引起调适上的问题更是儿童一辈子都必须去面对的,因为父母离婚当时,儿童必须面对的压力和问题,在日后的人生可能会以不同的方式重新出现。[5]根据约翰逊博士等人的研究:“对儿童而言,因离婚造成的压力是一件很耗费心力的事,儿童处在内外交迫的情境之下,离婚引发儿童内心各种强烈的情绪反映,例如缺乏安全感、惧怕失去爱或者遭遗弃、焦虑、忧郁、愤怒、罪恶感、无助感、孤独感等等;离婚之后的迁移和变动可能使部分情绪反应变本加厉,因为儿童必须面对新的环境,例如搬到新家、结交新朋友、适应新的学校、父或母亲的就业、面对监护父母的压力和负担“。[6]不幸的是,当儿童最需要父母的时候,父母亲也正好必须面对多种压力,无暇照顾他们发展需要的时候,因此离婚干扰了生命中的核心关系,破坏了他们赖以稳固发展的家庭结构。(1)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摒弃不当的教养方式,坚决制止家庭暴力。(2)善法律制度,维护儿童的权益。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6条规定:父母因外出务工或者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目前,法律对委托监护制度的规定还不完善,缺乏操作性。要对家长进行《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教育,使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子女,尊重他们的合法权益,切实履行监护职责。[7](3)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另外,家庭贫困,夫妻离异等也很容易导致儿童离家出走,成为流浪儿童。国家和社会要重点关注贫困家庭儿童心理发展状态,对贫困儿童家庭要给予及时救助,因病致贫和因灾致贫现象的出现,导致孩子小学年纪就踏入社会。流浪少年儿童的预防工作要从建设美满家庭开始。

二、建设和谐社区,营造良好成长环境,幼儿教育良好进行

社区要高度重视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工作,将该工作列入社区组织的工作议程,充分发挥社区组织监督管理的作用。对问题家庭及时进行指导和干预,促使问题家庭能够切实履行其对儿童的全部责任,预防儿童离家出走。加强对流动人口子女的管理和保护。社区要对外来流动人口的家庭状况特别是其子女的状况进行详细的摸底登记,弄清楚学龄前以及学龄儿童的生活以及入学状况;社区要与辖区内的学校进行协调,减少流动人口子女的入学障碍;对于因父母压力而辍学的儿童,社区要对其父母进行批评教育,帮助其子女复学,同时将情况登记在案,定期进行回访;对于社区内非法雇用童工的情况,要专案调查,查清问题之后要依法对业主进行处罚。

社区组织也应当与学校配合起来,积极帮助这些少年儿童复学、升学。使他们能够顺利的回归社会,避免成为流浪少年儿童,或再次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营造融洽学校氛围,加强心理疏导

中小学校是预防流浪少年儿童生成机制上的重要一环。我们必须解决好目前学校层面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其能够联合家庭和社区力量,共同做好流浪少年儿童的预防工作。破除落后的教育方式,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不再以成绩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等级;另一方面,学校应该建立一种新的教学评估体系,不能再把升学率作为评估老师业绩的主要依据。

实施爱的教育,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如果老师经常带着一颗爱心,与所谓的“差生”或犯有错误的学生,或因家庭问题而处于生活阴影之中的学生,多一些关心和交流,多一点爱护和帮助,那么他们也会健康地成长起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普及法制教育。学校应该积极地组织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同时,学校要向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增强学生们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使其能够很好的区分不良群体,与其保持距离。如果在校生中出现了违法犯罪行为,学校要进行反思,承担相应的责任,不能随意开除学生,同时采取得力的措施,堵塞漏洞。重视心理健康,加强心理辅导。及早对出现心理偏差的学生进行心理矫治是预防流浪少年儿童的有效途径。

认真贯彻《义务教育法》,加强学校的监督和管理。学校要杜绝乱收费的行为,避免因学费或杂费过多过高使学生家庭承受不起而造成学生辍学。同时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学龄儿童入学,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子女入学,确保每个适龄少年儿童受教育的权利。学校如若发现学生无故旷课八小时以上,要及时与家长及所在社区沟通,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学生离家出走,在社会上游荡。

第二,优化学校的爱心教育环境。首先,对儿童的人文关怀要着眼于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从文化知识教育入手,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水平,辅之以生活技能教育,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培养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其次,应重视对儿童的心理素质的培养。帮助他们形成正常的挫折意识,学习控制和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形成健康而积极的心理。培养他们融入主流社会的积极的参与意识,让他们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而不是对生活随波逐流,对苦难麻木不仁。再次,加强对儿童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增强儿童的法律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的能力。最后,对直接密切接触的强势群体应该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互助心和爱的精神,要宽容和接纳儿童,不歧视、不排斥,尽可能地帮助他们重返主流社会。第三,优化政府负责任的主导管理环境。

四、优化第三部门的公益慈善环境

所谓第三部门指的是和公共部门、私人部门相对而言的另一个部门,即各种非政府、非营利性的民间组织。同“以强制求公益“的政府职责不同,第三部门被定位于“以志愿求公益”。社会公益事业不是政府的专利,政府既没有能力也没有必要“包打天下“。国家公共权力是社会公益事业的最重要的资源,但不是唯一资源。民间公益组织的发展是扩充社会公益性资源的必由之路,它对于缓解政府的扶贫济困压力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英国著名律师与议会法学家拿但认为志愿服务与国家服务,这两者并无明显界限:“历史上(民主)国家行为就是志愿行为的结晶与普遍化”,“如所周知,如果没有志愿服务的渠道相配合,民主国家很难有效地发挥职能”。

首先,大力扶植和培育第三部门参与儿童救助。西方国家非盈利组织的资金30%以上来自政府资助,如果缺乏政府提供的资源,许多非盈利组织就难以生存。政府负责提供资金,民间社团承担服务性工作,社团的服务实现了政府所期望的公共目标,政府资助则壮大了民间社团的服务能力,这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取的做法,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

其次,第三部门的发展需要加强监督管理。当前我国的第三部门的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官办色彩太重,缺乏应有的自治性;经费短缺,资金能力同所开展的公益活动的经费开支之间存在很大缺口;缺乏起码的代表性,不能集中、表达、捍卫所代表的群体的利益,基本不具备参与公共决策的能力;内部的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不健全、财务管理较为混乱等。今后,政府应当放宽登记控制,以体现公民的自由,同时加强对第三部门运作期间的管理,对其运作的规范化及质量进行监督,以确保其运行质量。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8

[论文关键词]心理精神疾病 青少年儿童 理解关爱 心理健康

心理疾病是心理问题、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统称。精神疾病主要是一组以表现在行为、心理活动上的紊乱为主的神经系统疾病。目前认为主要是由于家庭、社会环境等外在原因和患者自身的生理遗传因素、神经生化因素等内在原因相互作用所导致的心理活动、行为及其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病症。心理疾病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人格障碍、神经症、身心疾病以及重性精神病。比如反社会性人格障碍、强迫症、焦虑症,心身疾病如哮喘、高血压、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都是心理疾病。

目前全球约有10亿人正在经历心理、神经、精神疾病的影响。为引起全社会对精神卫生问题的关注,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worldpsychiatricassociationwpa)发起创立并将每年的10月10日定为世界精神卫生日。在这一天,各国政府和卫生部门向大众宣传精神卫生科普知识,促进人们积极地追求精神健康,并向精神疾病患者伸出关爱与援助之手,提高公众对精神疾病的认识,分享科学有效的疾病知识,消除公众心理精神疾病的偏见,并结合现实情况和精神卫生的需要,确定每年的活动主题。2010年世界精神卫生日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和谐健康。”

一、我国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现状分析

人类疾病经历了传染病时代、普通病时代之后,自20世纪末开始进入精神病时代。精神病是由精神因素引起的,或以精神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或可用精神疗法治愈的一组疾病的总称。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心理压力的增大,有精神疾患的人也日益增多。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报告指出,成年人中抑郁症患者正以每年11.3%的速度增加,由精神因素引起的头痛、腹痛、失眠、乏力等疾病比例也呈上升趋势。我国青少年儿童的精神卫生状况非常令人担忧,青少年儿童是心理障碍的易感人群,在17岁以下的青少年儿童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我国卫生部从2000年开始在精神卫生日组织开展大规模活动,宣传精神卫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精神问题的患病率已经超过了国际15%~20%的平均水平。仅常见的以注意力分散、多动、冲动为特征的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的患病率即达到5.07%左右。据估计,其中有30%会发展为成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并且成年早期的犯罪、酒瘾、吸毒、反社会性人格障碍率是普通人群的5~10倍;以不服从指挥、向规则挑战和对他人抱有敌意为特征的对立违抗性障碍的患病率为8%。留守儿童、单亲儿童、独生子女的心理行为问题尤为突显,青少年网络成瘾、吸毒、违法犯罪这些令人关注的世界性问题在我国也明显存在。重性抑郁障碍通常起病于青少年,可导致心理社会功能的严重损害并有自杀的危险。目前青少年自杀位居全球青少年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中小学生精神障碍患病突出表现为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16.0%~25.4%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以焦虑不安、恐怖、神经衰弱、强迫症状和抑郁情绪为主。其中,包括家庭、教育、社会风气等在内的社会因素影响很大。精神疾病的致病因素很复杂,包括生物因素(遗传或外力致使大脑受损等)、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和社会因素等。据江苏省盐城市近期公布的一份对中小学生心理素质的调查显示,14%的中小学生心理反应有异常现象。其中,中学生高于小学生,城市学生的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农村学生。长春市精神障碍患者比率临近最高值,平均每十个精神障碍患者中就有三个是青少年,略高于15%~20%的国际平均水平。其中,大多是由于家庭、社会、学校风气在内的诸多因素引发的人际关系、情绪稳定性和学习适应方面的问题。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环境因素也是影响心理的因素之一。如空气污染、嘈杂声音、居房拥挤、交通乱杂、环境卫生不良、人际关系等增加了心理和躯体应激,对精神卫生产生不良影响。致使青少年儿童长期处于厌烦、紧张状态之中,易患身心疾病、神经症和某些精神病。青少年儿童精神卫生专业人员相当缺乏,美国每四名精神科医生中就有一名儿童精神科医生,而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不到三百人。中小学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水平低、形式化严重。特殊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工作基本处于空白阶段。突发公共事件的儿童心理危机干预还处于萌芽阶段,尚未把儿童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随着社会发展、生活方式改变以及医学科学进步,青少年儿童躯体疾病发病率逐年降低,但精神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儿童心理行为问题发生率居高不下,甚至逐年上升。

二、青少年儿童心理精神疾病问题的教育策略

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如何帮助孩子化解心理问题,是当前我国青少年儿童教育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

1.营造快乐学习、和谐师生关系、和谐班级的学校氛围,引导教育处于超负荷的学习及升学压力的青少年儿童学会调整心态。社会的快速发展,升学、择校等让很多中小学生被高强度的学习压力所困,青少年儿童在遇到困难时因不会调整、控制情绪形成烦恼,而长期的情绪压抑是精神疾病的基础。学生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如果不能得到及时地调理,久而久之学生的焦虑不安、精神抑郁等症状便由此产生,重则诱发心理障碍或精神疾病。学习任务过于繁重,天天面对着读不完的书和看不完的复习资料,面对着父母老师的殷切期盼,深感不堪重负。目前无论是小学生、中学生还是大学生,患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疾病者都不在少数。青少年儿童因考试压力所引发的心理症状主要有反应迟钝、焦躁不安、学习恐惧、抑郁及厌学心理。

针对以上问题,应加强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教师、职业人群、社区居民的宣传,组织精防医生走上街头,开展精神病防治知识宣传,开展免费心理咨询及义诊活动。学校教育应突出教育学生学会认识情绪、学会缓解压力的能力宣泄和放松、保持心理平衡。学校可通过建立心灵援救网,积极宣传和普及精神疾病防治知识。教师平时要多给予学生爱和尊重,用情感去关爱学生,打动学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充满着温暖,充满着美好。

2.营造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充满关爱、和谐的家庭氛围,减少单亲儿童的心理障碍。儿童时期是人生中的准备时期,从小拥有健康的心理会让人终生受益。但家庭的变故常常使一部分学生的心灵受到创伤,行为发生偏差。单亲儿童会因失落感和痛苦的情感体验,加重心理失衡的程度,有些孩子会因此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不理性的过激行为。

鉴于此,家长应及时发现孩子的问题、困惑,多与孩子加强沟通,努力营造理解关爱、快乐生活、和谐的家庭气氛。学校教育应侧重于教师用爱心软化,用积极演练法辅导具有逆反心理的儿童;用激励自信、指导训练法辅导心理自卑的青少年儿童;用疏导安慰、角色位移法辅导具有妒忌心理的青少年儿童。经常通过开家长会、家访、电话等形式,与家长们交流沟通并建议他们做到:家长要做孩子的榜样,多关心孩子,千万不要因为工作上、生活上遇到了挫折,将痛苦带给孩子;家长们要多与孩子交谈,了解他们的学习活动,及时给予肯定、鼓励;了解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了解他们的困惑,及时给予疏导。通过心理辅导这一新型教育手段,打开他们的心扉,走进他们的心理世界,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3.营造和谐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青少年儿童对网络的依赖心理。适当上网是有益的,但每天用大量时间上网,或上一些不健康的网站,极有可能诱发心理疾病。青少年儿童如长期处于虚拟状态,会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严重的甚至会发生人格分裂。

因此,对于青少年儿童学习时间、每天户外玩耍时间、看电视和玩电子游戏的时间等,应全程跟踪干预,引导青少年儿童正确对待学习、娱乐,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体育活动和科普文化活动。心理协会、精神卫生中心、少年之家共同合作举办心理精神疾患的科普讲座和培训等,开展心理咨询、心理卫生讲座。学校或教育局等组织一支反应快速的专业队伍走进校园,经常开展心理健康文艺宣传活动。

4.营造和谐的人文关怀环境,减少生活贫困的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压力。下岗职工子女、偏远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子女和学校的贫困生这一群体由于心理压力与生活压力的双重作用极易导致心理疾患。

对此,应采取措施,进行联动宣传,营造声势,让全社会都来关爱弱势群体,减少歧视。可采取募捐及其他形式的助学方式使其走出贫困阴影,助其顺利地学习及生活,组织心理专家、疏导人员进入社区,举行“理解关爱,邻里和谐”为主题的宣传教育,进行扶贫帮困活动。

5.营造科学、正确的生命教育氛围,培养青少年儿童的认知能力,对其学习目标、期望值加以正确的引导。有些青少年儿童对学习的追求有急功近利和期望值较高的倾向,当学习结果长期没有得到预想的回报时,难免会造成青少年儿童心理失衡。强烈的挫败感、情绪的剧烈波动、时间的流逝,极可能摧垮一个人的心理防线。有些学生由于对成功的期望很高,且不想耗费太多的力气,总想以小博大,希望事半功倍,可学习现状往往不因人的主观意愿而改变,就容易失望、失落;也有些人因急于求成而拼命学习,不断给自己加压,苛求自己,结果常常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导致失败,由此诱发抑郁症、自闭症等心理障碍;甚至于有的青少年儿童因此而轻生。一些青少年儿童往往对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不明了,有的孩子则只是看到自己的缺点,产生自卑心理。

要想解决以上问题,引导青少年儿童了解自身特点、培养自我认识能力是关键,要让他们懂得客观评价自己、不苛求自己,发扬长处。学校可开展心理危机研讨会,邀请心理专家常来讲课,交流心理危机干预研究工作经验,呼吁社会关注生命,降低自杀率,引导家庭开展的生命教育,以便形成家校联教机制,更好地开展自杀预防工作。

6.营造良好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针对独生子女的特点,建立家庭、学校、社区共同预防机制。现今溺爱独生子女成为很普遍的现象。从小在过分溺爱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只关心自己眼前的学习和生活,对他人漠不关心。除了养成任性、自私等不良习性之外,还常常表现为性格孤僻、耐挫力差、社交恐惧甚至有暴力倾向。家长的溺爱会造成孩子的心理病灶,这种潜在危机就像定时炸弹,引爆后的杀伤力是巨大的。

因此,培养独生子女学会理解支持他人的习惯,培养换位思考能力尤其重要。应培养他们懂得什么叫理解和爱心,这既是交友的必需,也是培养健康心理素质的要求。让独生子女学会倾听和表达。认真倾听他人谈话和意见,使用恰当的语言同他人交流和沟通是很重要的。这种“听”和“说”的技能是人际交往的重要环节。对青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和教师、社区居民以教育宣传、预防为主,对独生子女出现的问题进行综合干预,加强家、校、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建立起共同良好的预防环境。

7.营造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环境,提高青少年儿童对社会快速发展的适应能力。世界卫生组织将健康定义为:“不但没有身体的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瞬息万变,社会关系日趋发复杂化,导致一些青少年儿童难以适应。这种不适应包括很多方面:对学校班级的不公平现象看不惯,又因自己无力改变现状而郁闷、烦躁;为别人给自己的评价偏低而愤愤不平;因信仰的苍白而产生失落感、无归属感;因个人能力与优秀的差距而焦急、无奈等。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家长、老师及所有关心青少年儿童的人士,都要努力帮助他们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整理内务等“生存”能力,而是指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青少年儿童之间容易因一点小事产生摩擦和矛盾,轻者闹意见,重者就会一时冲动骂人、打人、讽刺、讥笑。因此,要培养他们严格的自律能力,学习为人之道,形成健康心理素质。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9

一、总体要求

在民政部门的统一指导下,以儿童社工服务站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积极探索建立覆盖城乡、上下联动、协调配合的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项目实施后,辖区内关爱保护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意识明显增强,困境儿童数量明显减少、困境程度明显减轻,留守儿童得到更多关爱,儿童关爱保护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二、服务对象

(一)困境儿童

1.因家庭贫困导致生活、就医、就学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城乡低保家庭儿童、特困供养儿童等。

2.因家庭监护缺失或监护不当遭受虐待、遗弃、意外伤害、不法侵害的儿童,主要包括孤儿、弃婴、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流浪儿童等。

3.因罹患重病或身体残疾导致需要康复、照料、护理等困难的儿童,主要包括残疾儿童、重病儿童、受艾滋病影响儿童等。

4.因其他特殊原因导致陷入临时困境的儿童,主要包括打拐解救儿童、临时失去家庭依靠的儿童等。

(二)农村留守儿童

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

三、实施点位

县、县、州儿童福利院

四、实施期限

2020年10月1日至2021年9月15日

五、服务内容

(一)建立项目工作台账。县民政部门要会同社会组织要摸清项目试点地区儿童的整体情况,通过全面排查、定期走访等方式掌握困境儿童、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生活、就学、就医等基本情况,建立一人一册儿童工作档案。核对完善《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资料。

(二)落实兜底保障责任。对符合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困境儿童救助条件的,要及时纳入救助范围,落实基本生活、教育助学、医疗康复等方面的保障政策。

(三)夯实监护基础工作。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必须与相关人员签订监护责任确认书,落实监护责任。对于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监护人的儿童,以及人民法院指定由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的儿童,由儿童福利机构收留抚养。对重病重残、单亲家庭儿童、孤儿、特困供养儿童等重点对象每月至少实地走访1次,掌握其监护情况。

(四)履行强制报告义务。指导协调辖区内教育机构、医疗机构、村(居)民委员会、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社会工作服务机构、救助管理机构、福利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树立强制报告责任意识,在工作中发现困境儿童、留守儿童脱离监护单独生活或失踪、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或不履行监护责任、疑似遭受家庭暴力、疑似遭受意外伤害或不法侵害等情况,应当在第一时间向公安机关和民政部门报告,并给予应急帮助。

(五)开展关爱保护活动。实施点位要针对儿童实际需求,开展包括生活技能、安全防疫、亲情团聚、课后辅导、研学活动、感恩教育等主题关爱活动,丰富课后业余生活,提升个人安全防护和社会融入能力。全年开展活动不少于5次。

(六)强化培训宣讲工作。加强对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业务培训,每两个月至少开展1次专题培训,提升儿童督导员、儿童主任的政策水平和工作能力。加强儿童政策的宣讲,通过公众号、微信、微博、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政策宣讲,提升辖区居民对儿童类各项政策的知晓率。

(七)加强基层人员保障。在购买服务方式时,将儿童主任每月的工作费用(包括交通、通讯等费用,按400元/月确定)写入招标文件内容。完成招投标后,中标社会组织指导儿童主任开展工作,儿童主任补贴费用由社会组织从中标项目费用中统一支付,提高儿童主任工作积极性。

六、推进方式

(一)资金安排。省厅支持“快乐同行”儿童关爱保护项目建设。《州财政局州民政局关于下达2020年中央和省级财政福彩公益金的通知》文件。

(二)实施方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

(三)工作载体。项目点位通过在村社、学校设置社工服务站的方式统一推进。

七、社工服务站基本设置要求

(一)场地要求。社工服务站应选在村(社)中心位置或农村留守儿童较多的学校,便于儿童或家庭参加活动。社工服务站应包含室内空间(不小于20平米)及室外空间两部分(不小于80平米),站点具备用电、用水、取暖等基础设施保障。

(二)安全标准。站点选址须考察周边环境,须避开滑坡、泥石流、洪水、加油站、化工厂等隐患点,保障儿童和工作人员安全。保证站点所在的建筑物安全可靠。站点室外活动场地应远离公路,保证儿童在户外活动时的安全。站点周边须悬挂明显的指示牌,标明附近经常有儿童出入,提醒车辆缓慢通行。在疫情防护期间,做好疫情防护工作。

(三)人员配置。每个社工服务站应设立不少于1名专职社工及1名兼职工作人员。站点工作人员标准:1.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组织能力和沟通能力,掌握一定的办公软件使用技能。2.具备社会工作、师范教育类专业背景或有工作经验者可优先选用。3.具有较强的耐心、责任心、主动性,可以长期驻站独立完成工作。4.须身心健康、能够克服高原恶劣气候,无任何不良嗜好,无违法犯罪行为记录。

(四)设施设备。配备书桌、档案柜、篮球、象棋、跳绳等文体器材、视频通话、音响、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

(五)制度建设。建立工作制度、培训制度、活动制度和工作考评制度。

(六)服务要求。社工服务站注册的儿童须大于30人。站点进入正常运行之后,每周平均服务儿童应大于50人次,每年每站点总服务人次不少于500人次。学期内每站每周开站时间不少于25小时,寒暑假每周开站时间不少于40个小时,全年开站天数不低于220天。

(七)运行管理。项目点位民政部门加强与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教育部门沟通联系,落实服务场地。社工站由站点所在村(社)和学校进行统一管理,承接业务的社会组织具体使用运营。项目点位统一悬挂“社工服务站”标识。

八、工作要求

(一)迅速启动实施。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细化工作措施,明确时间阶段、落实工作责任,及时开展工作。

儿童防走失安全教育篇10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表现成因对策

留守儿童是中国农村的一群“制度性孤儿”。一方面,他们的父母到城里打工拼命挣钱,争取或获得了另一种生存方式;另一方面,他们又因为在城市里,或自身难保,无法将他们的子女带进城里,留在自己的身边。同时为了生活或生存,他们不能够轻易地离开自己的工作,就是在这种带不出与回不去的双重矛盾中,留守儿童虽然有父母,但是他们依然不得不接受“骨肉分离”的现实。全国留守儿童2300万,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留守儿童不良心理主要表现

(1)性格柔弱内向。留守儿童年龄幼小就离开父母,父母关爱严重缺失,尽管有些是爷爷奶奶或亲朋监管,但毕竟是与父母亲疏不同,遇到一些麻烦,身边无父母就会感觉柔弱无助,久而久之变得不愿与人交流,性格内向。在调查中发现,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感觉不到父母的关爱和温暖,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自卑心理障碍。儿童大都具有攀比心理,具有强烈的自豪感,而父母不在身边他们就好像失去了坚强的依靠和保护,因此和有父母在身边的孩子相比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障碍,很多希望和需求无处可求,老是实现不了,产生失落感,有的甚至自暴自弃,丧失信心,学习上不求上进。

(3)寂寞无聊心理。父母的外出使孩子在家里感到空落,感到寂寞,感到无助,进而产生心理骚动和抑郁等问题。一位六年级的女生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你知道吗?自从你和爸爸还有弟弟走后,我一个人在家里由多么的寂寞,有多么的伤心。自从你们走了以后,我几乎没有笑过,看到别的孩子与妈妈一散步时,我就暗暗流泪,多么怀念以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光。”这种寂寞的心理必然导致精神上的空虚,进而导致行为上的出格。

(4)盲目反抗和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因为缺乏保护而总觉得别人会欺负他,一点小事就会计较当真,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是敌意。对老师,临时监护人的管教有比较强的逆反心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正在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亲情缺失、父爱缺失、母爱缺失、家庭温暖缺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安全缺失和家庭监管缺位是产生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原因,政府、家庭和学校联手是解决问题的主要措施。

二、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成因

对于孩子们所产生的心理问题,年龄越小,问题越突出,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呢?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

三、针对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的表现、成因,提出如下对策

(一)家庭方面

1.慎重选择。父母外出打工要三思而后行,多考虑考虑孩子,不要一时留下千古恨,孩子的前途比金钱更重要。如果家庭经济确实困难,可让文化程度稍高的一方留在家中监护子女,一般以母亲为主,母亲心细、有耐心,孩子更愿意与她们交流。父母都外出务工的,如果条件允许,可让其在打工地接受义务教育。

2.定期“温馨对话”。在外打工的父母,一定要及时了解子女的生活、学习,首先,利用书信或电话定期与孩子进行交流沟通,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家庭的温暖;其次,向老师和临时监护人即时了解孩子学习生活等个方面的情况;再次,父母要与老师保持随时的通讯联系,多与老师沟通,配合教育孩子。

(二)学校方面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作用。在学校普及实行教职工结对帮扶或学生结对帮扶留守学生制度,建立“留守儿童之家”,使留守儿童体会到家庭的温暖。建立健全教师家访和与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座谈会,引导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加强学校、家长和孩子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加强法制教育。充分利用“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和法制教育课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使他们懂得基本的法律常识,知道违法犯法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