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十篇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十篇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0:11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1

(贵州省毕节市七星关区毕节第十九小学551700)

【摘要】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不断加快,进城务工人员不断增多,由此农村留守儿童也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庞大群体。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缺失。本文提出了怎样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一些有效的、常规的、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及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心理辅导

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都是隔代抚养或者托付在亲戚家,不能同长辈进行有效沟通,在情感上缺乏关爱,容易产生心理障碍,有的儿童性格内向孤僻、敏感多疑、不合群、他们不愿与别人交往,生活在狭小的自我空间里,对外界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对他人和集体的情感冷漠;有的则脾气暴躁、冲动易怒、逆反情绪,不听任何教导,或者过分淘气;有的儿童则有焦虑心理,抑郁症状。从社会适应方面看,很多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差,容易受不良言行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较差,内心压力较大,害怕被别人欺负。针对问题,应该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下面提供一些参考对策:?

一是建立完备的留守儿童心理档案。心理档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留守儿童个人的爱好特长;身体状况;家庭的经济状况,家庭气氛,家长的教育方式与态度,与父母和监护人的关系;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师生关系,同伴关系;性格类型及特征,气质类型及特征,个性心理有哪些特征,个性心理中有哪些良好或不良的品质等。这样才能随时了解儿童的心理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二是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帮助。通过开家长会、家长座谈会、与家长电话联系、家长回家及时进行家访等方式,建立学校和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沟通的渠道,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让家长协同学校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

三是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培训。各科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使心理健康教育日常化。因此教师必须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特点,也要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学校要请经过专门培训的心理辅导教师对科任教师进行系统的培训,介绍留守儿童易出现的心理问题,怎样进行解决等等,这样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

四是通过开设心理健康活动课,建立起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阵地。心理健康活动课应该融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和操作性于一体,通过游戏、情景创设、角色扮演、讨论等方式帮助留守儿童全面提高心理素质。侧重点主要包括:良好自我意识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情绪的合理调控、挫折承受能力训练指导等。此外,还要开设心理信箱,电话咨询,信函咨询,开设亲子热线,设立心理咨询室,定期办心理健康专栏、板报,建立心理健康教育阵地,使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化。?

五是采用小组辅导和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心理教育方法。小组辅导也称团体咨询,是一组儿童在辅导教师指导下讨论训练并有效地处理他们面临的共同问题。小组人数少则四五人,多则十一二人。其成员多为同年级、同年龄学生,且有类似的待解决的心理困扰。小组内大家讨论,各抒己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采用小组辅导方式易于解决人际关系方面的问题,同伴之间也更容易相互影响。而个别辅导,则是对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一对一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是大家所共同希望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学校,更应该担负起这个重要责任,通过各种方法和途径,使每个留守儿童都能达到智力正常、情绪健康、意志健全、行为协调、人际关系适应的心理健康标准。因此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性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总之,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是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未来建设成果的重要因素,因此绝不能忽视对2000万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问题不是某一方面就能完成的,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共同参与,从而构建完善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机制,促进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才能赢得未来,我们要像重视身体健康一样,去重视和关心孩子的心理健康,给孩子提供一个温暖、和谐、健康的生长环境,引导孩子走向堂堂正正、快快乐乐的成功大道。

参考文献?

[1]李佳,冯丽婷.影响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环境因素[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2

关键词:社区儿童社区干预心理健康

一、问题提出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核心家庭已成为社会家庭的主要形式,城市社区中儿童心理问题也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心理复杂、厌学、脾气暴躁、情绪障碍、自闭症、多动症、性早熟等方面,这些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阻碍和制约孩子发展的一个瓶颈,成为影响个人成长、家庭幸福、学校和谐、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尽管心理健康理论研究水平发展迅速,但无论从学校、家庭还是社会来看,传统的心理辅导及治疗模式似乎已经难以适应和解决现代社会层出不穷的儿童心理健康问题。

二、研究的依据及必要性

国际心理卫生大会对心理健康的标准定义为个体心理活动在本身及其环境许可的范围内,情绪、身体、智力等方面所能达到的最佳功能状态。

儿童时期是个性发展和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是培养儿童良好心理品质的重要时期。个体早期的经历对个体的成长具有很大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儿童个性初步形成期(7~10岁),利用此时具有极大的可塑性,针对儿童成长时期遇到的心理障碍采取及时的综合干预及个别辅导,能够有效消除心理问题,提高心理素质,降低心理障碍的程度。

目前我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依靠政府政策支持引导、宣传,学校以学生团辅、家庭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开展儿童心理问题的预防,但作为儿童主要的生活环境之一的社区的机构资源较为匮乏,也影响了其社会化程度。受传统文化认知因素的影响,很多国人对于儿童早期心理亚健康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缺乏科学合理有效的专业性干预和治疗,包括学校和家庭都存在这种认知偏差,其集中表现为部分学校心理健康咨询师人员配备存在较大问题,加上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长此以往将不利于儿童健康发展,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生长环境对儿童青少年在认知、情感、行为等社会化方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以儿童社会工作创新理念将家庭、学校、社区和社工机构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组工作、个案工作为主并结合社区工作、家庭治疗等相关专业方法,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工作,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综合干预、再造和调试并提供各项支持性、保护性、补偿性和替代性等功能调节服务,将潜在性的问题加以遏制,逐步纠正认知及心理偏差,解决和恢复儿童功能性失调所带来的问题,帮助儿童摆脱心理困扰。

三、干预对象概况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是对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内出现心理偏差的部分儿童。

(二)研究的方法

1.问卷分析法:通过问卷,归纳分析出存在的共性的及成因,整合环境资源及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与策略;

2.学习观察法:在问卷分析法的基础上,配合社区工作人员对出现心理偏差倾向的儿童进行重点观察,对家长进行专业知识的讲授;

3.小组工作法:与社区社工站合作,根据年龄分层及心理问题的类型进行分组,通过“心理障碍自诊”“人际交往指导”“沟通与情绪管理”“理解与包容”“行为习惯培养”“健全人格的形成”等一系列小组活动,客观地引导并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4.个案分析法:对于特殊儿童个案,全方位多视角诊断其产生心理障碍倾向的成因,对症下药,制定干预与矫正方案。

(三)综合干预与辅导措施

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社工机构四位一体联动机制,多管齐下,相互配合,优势互补,运用各自的资源和方法多方位,全视角对儿童开展综合干预。

1.学校。学校提高教师及家长心理障碍的诊断与干预水平与技能,提高心理健康课程教学质量,强化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宣传引导和团辅工作,建立学生成长记录档案,如开展心理情景剧表演、心理健康讲座、成立学生心理健康社等措施;

(1)通过观察学生课堂课下的行为、情绪等表现,班主任及时进行跟踪观察、干预并谈话;

(2)以课堂问卷、家访等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心理特点,发现并掌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顺势利导,通过课堂上给予学生心理品质、行为进行正面鼓励;

(3)心理教研室专职教师利用心理健康课程对学生进行团辅工作,通过情景互换、角色互换、策略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参与,深切体验,通过活动了解、选择、判断和整合客观的社会刺激和自我信息,把内外刺激源选择性地内化为自身素质;

(4)充分利用家长会和家访的机会,通过举办讲座、座谈、经验交流等形式,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为家长讲解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了合力;

(5)成立儿童心理健康防治组,主要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热心家长及儿童问题专家组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2.社区

(1)社区加强儿童心理健康宣传,邀请华西附二院心理专家定期开展心理健康义诊,儿童心理健康周等活动;

(2)成立社区儿童互助组织、小组,通过小组协作,群体式参与增强互助能力,如小小业主委员会,围绕儿童心理健康定期开展相关活动。

3.家庭

(1)家长以身作则,以积极的教育方式建立和谐的心理健康的家庭氛围,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平等相处,增加沟通,增进亲子关系;

(2)家长通过学习儿童心理保健知识和接受相关培训,以特有的家庭教育方式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调治孩子的逆反心理,深入的挖掘问题并与学校、社工一道解决孩子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障碍,摆脱心理困扰;

(3)家庭中互换角色,体验角色扮演,以便更加理解对方。

4.社会工作机构

(1)社工工作机构定期开展相关活动,如成长关爱小组、亲子活动等心理保健活动;

(2)以积极妥善的方式取得孩子信任后通过开展小组工作对儿童进行团辅治疗,对于特殊儿童则建立案主档案,进行个案辅导;

(3)承认儿童个别差异,尊重每一个儿童的价值,重视来自自尊的接受者和施予者的真正尊严等基本价值观念的前提下针对学生中存在的厌学、孤僻、自卑、胆怯、逆反等“问题心理行为”,我们通过多种情景互动模拟、小组工作方法等形式进行积极引导和教育。

四、效果评估

通过问卷及访谈调查,选取了成都市锦江区东升社区儿童(5-15岁)24名“问题儿童”,针对其心理偏差及行为特点进行重点观察对比以及进行的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后,79.1%的儿童心理健康值达到了健康水平,逐步摆脱了心理困扰,都朝着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21.9%的儿童部分存在行为异常、人际关系缺失、心理承受障碍、情感异常等心理障碍,将长期跟踪观察,逐步解决控制。经过我们项目的开展和对项目的实施效果的认真的总结,总结出综合干预对于社区儿童有以下积极的影响:

(一)提高了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了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通过一系列综合干预与辅导,在学生中普及了心理健康知识、使得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自身与环境的适应性问题,形成积极向上、乐观开朗、自信活泼的学习生活态度,对于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收到了很明显的教育效果。

(二)提高了家庭教育的水平及亲子关系。对于家长来说通过一系列培训和系统知识的讲解,在家庭教育中在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帮助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帮助儿童获得对世界的正确认知或完善理性思考的能力,家长们转变了教育观念,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也改进了教育方法,增进了亲子能力,营造宽松的家庭环境,逐步探索平等与孩子“交往”,以更加灵活、变通且具有弹性的管教方式来对待孩子,走出权威式、保姆式的教育观念误区,同时身教重于言教。

(三)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教育促进。将现代儿童社会工作的理念与方法付诸于实际、结合社区和家庭具体情况综合运用小组工作、个案工作、社区工作等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服务于社区家庭,有效推动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专业的发展。社会工作者队伍将专业特长带进社区,将所拥有的理论运用到了实践并获得实践的经验,其价值得到了体现;从实践中提升儿童社会工作服务水平,用理论指导实践不断推动我国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及家庭教育科研教学的不断发展。

(四)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社会工作方法的创新模式可以促进社区相关组织、管理机构的形成和发展,拓宽和加深服务领域;为其他社区相关机构组织提供现实可操作性经验和借鉴;为现阶段我国社会工作者和相关机构、组织,创新发展现代社会工作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效提升社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推动现有组织和机构的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要求,促进现代儿童社会工作和社区工作创新型建设。

五、儿童心理问题干预面临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我国对于儿童心理问题干预与辅导的整体水平较低,需要进一步得到政策支持和科研投入,建设一支专业知识扎实,水平较高的专业化队伍是当务之急。

(一)儿童心理健康研究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我国心理学近些年来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实际上需求和能力不相适应,离老百姓很远,不够平民化,尤其与学校、社区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需要开发出更多系统的具有连续性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虽然很多地区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但是,对于儿童以及社区和家庭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亟待发展和支持。

(二)专业机构资源及人才紧缺。目前我国针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干预与辅导的专业性机构较少,主要由心理咨询师、社会工作者、老师来完成,但由于总体研究水平有限,个别机构技术力量仍无法满足求助者的需求,社会工作者及老师的专业水平也有待提高,这就导致问题得不到有效遏制。

(三)学校及家庭重视不够。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竞争压力增大,父母有时迫于生计从而忽视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问题也愈发凸显。学校虽然都有开设心理咨询室,但由于师资力量、水平有限,导致利用率十分低下,形同虚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质量低下,执行情况严重缩水,难以应对和解决迫切需要解决的需求。家庭和学校的忽视将不利于儿童心理问题的发现,也影响对心理亚健康群体的进一步观察和治疗。

针对儿童发展时期的需求,我们对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提出一些建议。

(一)社区积极开展各种亲子活动,以改善亲子关系,拉近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宽容理解,加强彼此之间的信任,创造和睦、融洽的家庭气氛,促进和谐家庭与社区的建设。

(二)加强和提高学校及家庭关于儿童心理健康的素质教育水平,切实发挥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的作用,不流于形式,建立长期心理素质档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周活动而不流于形式。

(三)培养多元化的教育和生活体验有益于青少年儿童形成特殊品质,提高儿童处理新鲜事物的能力以及接纳外界环境的能力,培养儿童独立意识。

总之,我国对于儿童心理健康综合干预与辅导及相关的教育模式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需要政府、学校、家庭、相关组织机构及整个社会的给予关注和支持,同时调动各方面的资源对与儿童心理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整合,强化社区、学校及家庭的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模式、辅导模式,针对性的对儿童开展一系列工作,将是儿童社会工作发展的重中之重。(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人文学院)

本项目由四川师范大学成都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编号:201213672005

参考文献

[1]申继亮、李虹等编著:《当代儿童青少年心理学的进展》,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四版

[2]朱琦、张庆林:《国外关于社区对儿童和青少年影响的研究》,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1月第29卷第1期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3

一、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校外教育指的是校外教育机构在学校教育以外,利用青少年学生的课余时间和节假日,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教育活动。青少年校外活动的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普及科学文化知识,培养他们多方面兴趣、爱好和特长,促进全面、健康发展。它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是基础教育的重要领域。在校外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既是满足青少年身心发展之需要,也是丰富校外教育功能的一条途径,更可以对学校教育形成有益的补充。

在2010年年底举行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会议上,教育部基础教育一司副司长王定华讲到,“教育部准备从明年开始,效仿日本、韩国,建设大型青少年校外综合实践基地。”他说,那里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机会,也是开展生命教育、生存实践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能锻炼学生的抗挫能力,全面提升心理健康水平。”由此可见,在青少年校外教育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是完善校外教育的应有之意。

近两年来,山西长治城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主阵地作用,着眼于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领域,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文件精神,不断尝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新方式和新内容。在青少年个体咨询、团体心理辅导、家长亲职教育及中小学心理教师培训、辅导室建设指导和心理教育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作了大胆探索和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和社会效益。

二、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内容及方法

1.面向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在欧美及台湾地区早有发展,近几年在我国大陆地区不少学校开展了研究和实践。中小学开展生命教育就是基于人的生命规律,以生命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之间的关系,确认生命的整体性和人发展的主体作用;按照人生命成长、发展的规律和社会需求实施教育,为受教育者提高生命质量和实现终身幸福奠定基础。肖川认为,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作为真正人道的教育,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所以,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中心和原点而展开的教育。

在实践中,生命教育可以分以下三个层面进行:首先是生存教育。生存教育具体来说可以包括以下基本内容,如:让儿童远离意外伤害的教育;教会儿童熟悉安全防护标志的教育;教会儿童有效逃离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技巧;使儿童能够具有救护和自我救护的能力等。其次是发展生命的教育。发展生命的教育具体可以包括信仰教育、感恩教育等。信仰就是我们相信并仰望的、生命赖以充实的终极关怀。对学生进行信仰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去寻找生活的意义。感恩教育要培养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育学生的生命情怀。再次是死亡教育。死亡教育就是以适当的方式和方法让学生逐步了解、认识和接纳死亡,让学生认识到死亡是一种自然现象,消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感,并通过认识死亡来感悟生命的可贵,从而使学生能够珍惜自己的人生,珍惜生命。

实施生命教育,我们最成功的实践是开展“生命如花绽放”青少年心智成长团体辅导。辅导依托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及技术,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目标,借助体验式游戏、拓展训练等辅导形式,实现青少年团体意识和团体价值感培养、接纳和欣赏自己、珍爱生命教育、生涯规划教育及感恩教育等目标。辅导结合中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和发展中存在的迫切需要,分为“结缘生命、欣赏生命、珍爱生命、规划生命和感恩生命”五个主题单元,受到中小学生的欢迎。尤其是“护蛋行动”“种植幸运草”“我的墓志铭”等生命实践活动更是给学生带来深深触动。

除此之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积极推广引自台湾的生活素质教育课程。该课程认为,生命的问题一旦发生,会作用于不同的方面,包括人与自己的关系出现问题,如自我价值偏差,人与人的关系会不协调,人与生活环境有冲突,人不能以宏观的角度看待生命整体的问题,陷入钻牛角尖的状态,引发心理问题。所以,中小学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以天、人、物、我四个面向为课程主题结构,设计出人与己、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生命四大教学主题,同时配合儿童认知心理发展阶段,有次序、有系统地设计相关联的课程,同时借助与儿童生活经验相结合的绘本及游戏等实施教学。这样的课程设计,应和儿童生命成长的需要,尊重儿童生命成长的规律,切近儿童实际生活,循序渐进,亲切自然,效果显著。为此,我们通过培训教师、推广教材等方式积极引荐生活素质教育课程,目前,已有几所学校在心理健康教育和班级心理活动课中实践该课程,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2.面向家长,开展亲职教育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积极开通学校与家庭同步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学校要指导家长转变教子观念,了解和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营造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以家长的理想、追求、品格和行为影响孩子。”因此,帮助家长掌握家庭教育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转变家庭教育的行为,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关注的内容。

为此我们面向家长,通过公益讲座形式,积极传授亲职教育的理念和技术。“绘本阅读,悦读阅美”讲座基于生命教育的理念,借助绘本故事,教授家长亲子阅读的理念和技巧,提升家长和孩子的阅读品味,同时帮助家长找到与孩子沟通的一条好途径;“亲子沟通的态度与技巧”则教授家长亲子沟通的技巧,帮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等。同时,我们还通过家长联谊会、家长成长工作坊等形式,积极向家长宣传先进理念和技术,满足家长自我发展的需求。

3.面向教师,开展心育培训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日益受到重视的同时,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也逐渐变得不容忽视。提升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心育能力,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突破口。

为此,我们首先组建了“城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成长沙龙”,沙龙吸收各校心理健康教师及有志于心理健康教育的班主任或科任教师参加,通过系统学习,帮助教师们持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目前我们已开展了“学校心理辅导室建设”“学校心理辅导的理念与技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等专题培训。

此外,我们还面向广大中小学教师,提供公益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公益讲座分为两种,一种是针对全体教师,通过“让幸福现身团体心理辅导”“积极心理学与教师幸福生活”等讲座,传授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类幸福追求的有关理念和方法,帮助教师树立积极的人生信念,掌握自我减压的方法,自觉克服职业倦怠,创造幸福的生活和职业生涯;一种是面向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借助“班级心理活动课的设计与操作”“师生沟通的艺术和技巧”等讲座,传授心理学视野下的班级管理技巧,帮助班主任及科任教师应对师生沟通中的常见困难,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升管理技能和水平等。

4.面向学校,开展活动和调查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全体会议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会议纪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及时了解和掌握中小学心理健康的总体状况和发展趋势,特别是热点和难点问题,研究分析中小学生教育和成长问题中的心理方面的因素,为进一步推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和整体德育工作提供依据,提出建议。”

为此,我们联合广大中小学,先后开展了“中小学心理状况调查研究”“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等调查研究,翔实地掌握了我区中小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为有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现实依据。

此外,我们还策划了“5·25暨‘我爱我’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周活动方案”,倡议学校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帮助学生和教师提升心理健康的自护意识和能力,同时丰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内容。

三、青少年活动中心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展望

1.面向儿童,开展心理援助

面向特殊需求儿童,如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单亲或离异家庭儿童等开展心理援助服务,是我们活动中心今后要面向社会实施的一项公益服务。我们将运用自己的专业技术,帮助这些有特殊需求的儿童及时排除障碍,走出困境。

2.面向学校,开发校本课程

目前,生命教育理念刚刚走入学校,生活素质教育课程也处在尝试阶段,今后,我们将团结我区广大中小学教师,依据我区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编写适合我区的生命教育教材,在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找到一条面向全体学生、以发展性辅导为主的科学心育之路。

3.面向家长,开展绘本阅读

绘本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促进作用越来越得到专业人士和家长的认同。今后,中心将提供绘本资源,运用“绘本阅读+亲子共读+心理辅导”模式,为儿童提供绘本阅读服务的同时,宣传亲子共读理念,同时通过绘本表演、心理剧、团体辅导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帮助家长掌握亲子沟通的理念与技术,在提高儿童阅读能力、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提升的同时,提升家长的教育水平。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4

关键词:SoS儿童村心理健康心理调查

一.问题提出

SoS儿童村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儿童群体,他们的身心健康备受社会关注,特别是儿童村的管理者、妈妈们,以及为儿童村服务的人们的关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状况是目前心理工作者的研究热点。关心儿童村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研究儿童村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适当的教育手段对儿童村儿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根据黑齐SoS儿童村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结果,较好的反映出处在小学、初中阶段的儿童村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辅导、心理训练、心理咨询等提供依据;为全面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良好的心理品质奠定基础;并针对一些显著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为此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市青少年心理研究会会员们于二一四年十一月对SoS儿童村的儿童进行心理调查及辅导。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1.调查对象。本次调查选取了黑齐SoS儿童村儿童进行心理健康问卷调查。其中,三年级(14人),四年级(9人),五年级(11人),六年级(12人)七年级(14人)八年级(7人),九年级(6人),十年级(5人)。发放问卷84份,回收问卷84份。根据问卷统计要求,出现漏选的问卷被判定为无效问卷,故剔除无效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79份,有效率94%。其中男生51人,女生28人。

2.调查工具。本调查采用全国广泛使用的标准化调查问卷心理健康调查问卷,该调查以焦虑程度为指标,共调查8个内容,分别为:1.学习困扰与焦虑;2.人际关系焦虑;3.孤独情绪倾向;4.自责与自卑倾向;5.过度敏感倾向;6.躯体症状;7.过度恐惧情绪倾向;8.冲动意念与行为倾向。计100道题目,每题有“是”与“不是”两答案供选择,调查中的记分、统计、询问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

3.方法。将调查问卷发给被试,按儿童村家庭进行集体调查。由主试说明指导语及强调需注意的问题,时间不限,其中要求被试如实回答。使用microsoftexcel把原始数据输入计算机后,问卷结果用系统进行统计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1.心理问题检出率。在所调查的儿童中总体上心理较健康,但在学习困扰与焦虑、人际关系焦虑、孤独情绪、自责与自卑、过度敏感、过度恐惧情绪六个方面有一部分学生存在心理问题。6个内容中人际关系焦虑比较突出,有11人,占13.9%,超过正常水平。其次,在学习方面有6人,占7.6%,有困扰和焦虑倾向。其它方面,自责与自卑、过度恐惧情绪两项内容有问题的有5人,占6.3%。有过度敏感倾向的有4人,占5.1%。有孤独情绪的有3人,占3.8%。总体上看儿童村的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有3名儿童有3项以上超过正常水平,总分也明显超过正常水平,特别需要进行心理辅导。从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角度,虽然有问题的儿童比例不大,但对于个体来说,一方面存在问题就不是小事。

2.男生心理健康统计情况。男生有人际关系焦虑的人数较多,占男生的15%。学习困扰与焦虑、过度恐惧情绪、过度敏感、自责与自卑各占3.9%。

3.女生心理健康统计情况。女生中学习困扰与焦虑问题的占女生14%,人际关系焦虑占10.7%,自责与自卑占10.7%,过度恐惧情绪10.7%。孤独情绪、过度敏感分别占7.2%。从调查结果的描述统计看,女生的问题检出率大于男生。

四.讨论与建议

1.儿童心理健康总体情况良好,说明儿童村很重视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但也有个别儿童某些心理偏常,如人际关系焦虑、学习困扰与焦虑的检出率较高,说明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各方面不均衡,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及时的进行辅导。

首先对人焦虑倾向者所占的比例最大,占被调查人数的13.9%。对人焦虑大多是经验不足造成的,或者因儿童村儿童以往的生活经历,或者是过强的心理防御机制,或者是由于儿童村家庭的特殊性等。

其次存在学习方面焦虑的学生占7.6%。适度的学习焦虑是一种正常的心理体验,它不仅不会影响学习,而且促进学习。这里所说的学习焦虑是指那些学习焦虑过强的学生,他们害怕考试、害怕学校、害怕老师、甚至讨厌学习,从而变成学习焦虑。这与期望过强、学习压力过大有关。对心理健康水平过低,有3项以上不正常的儿童,心理咨询师及教师、家庭妈妈等人员要及时对他们进行辅导咨询。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5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辅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5962(2012)05(b)-0152-01

目前我国有农村留守儿童已达5800万。这意味着,有5800万“祖国的花朵”不得不在父爱母爱缺失的环境里孤独地成长,幼小的心灵在最需要呵护的年代却必须坚强地面对生活。有识之士疾呼,决不能让农民工群体出现“富了一代人,垮了下一代”的现象。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阻碍现代教育进一步发展的一个问题,这不仅仅是教育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更是一个需要大家共同破解的难题。

留守儿童,顾名思义,就是父母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由于缺乏亲情,缺乏疏导,缺乏监管,导致这些孩子中的许多人心理不健康,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情绪消极、性格孤僻、内心失衡价值观偏移、焦虑自卑、认知水平差、嫉妒憎恨、内向孤独、人生观念偏移、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有的留守儿童心态不正成绩低劣,有的厌学逃学荒芜学业,有的遇到困惑自杀,有的经不住诱惑走上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将会严重影响民族的振兴,严重影响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班主任,有责任、有义务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笔者在工作实践中探索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六策略。

1健全档案,让留守儿童留下脚印

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特别关注留守儿童的情绪和情感,特别重视留守儿童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培养。建好留守儿童的家庭成员及社会关系、德育素质、兴趣特长、学习成绩、身体素质、心理健康等生命成长档案。全面完善档案资料,让每一位留守儿童留下生命成长的轨迹,为心理辅导提供有效依据。

2关心爱护,让留守儿童沐浴亲情

班主任首先要关心学生、热爱学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一种信任,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鞭策,爱更是一种能触及灵魂、动人心魄的教育过程。关爱留守儿童是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的基础。要从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对其给予关照。对问题突出的学生,可以通过邀请到教师作客、馈赠学习用品甚至适当给点生活费用,让其享受父母般的关怀,有困惑愿意向老师倾诉。同时,通过亲情专用电话、亲情QQ视频等有效方式全方位弥补留守儿童亲情的“缺角”。

3健康教育,让留守儿童心态阳光

班主任要通过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讲座、阳光心态专题报告、理想信念及感恩教育主题教育等途径,教育引导留守儿童拥有健康的阳光心态,通过古今中外的典型事例,教育留守儿童正确认识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正确对待遇到的挫折、困难,正确树立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其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自信地踏上校园及社会的阳光世界。

4建立友情,让留守儿童勇于倾述

常言道:“心病必须心药医。”学生在平时生活、交往、学习中产生的问题,较多的是属于心理健康的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不能一蹴而就,不能粗暴急躁,更不能过分地批评指责、讽剌打击,要朋友式地谈心,针对性地梳理,耐心启发、正确引导。教师要学会和留守儿童做朋友,做到公平对待、不歧视任何学生。人们常说,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谈心,其实和学生相处也是一样的。

实践证明:孩子需要的不仅仅是老师,他们更需要的是朋友。与留守儿童做朋友,就可以与之平等的交谈,就会从孩子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可能贴近孩子的心,走进孩子的心灵。只有走进孩子心灵,老师的教育才会起作用。

5对症下药,让留守儿童正视挫折

留守儿童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知心姐姐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遭遇挫折时,根据不同情况及不同的个性特征,引导留守儿童分别采取转换角度审视挫折、充满自信战胜挫折、适度“移情”放松自己、决不放弃奋勇拼搏、痛哭一场宣泄情绪、纠正认知偏差与人为善等方式面对。

6扬长避短,让留守儿童自信成长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留守儿童;机制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1)11-028-03

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加快,加之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日增,越来越多的农民外出务工,于是在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留守儿童”。他们的父母双方或单方长期在城市务工,而他们被留在家乡接受教育,或独自生活,或由父亲或母亲一人抚养,或由祖辈、亲戚朋友监管。据全国妇联统计,目前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已达到5800万,其中14周岁以下的已经超过4000万,留守儿童数占所有农村儿童总数的28.3%。黑龙江省6―14周岁留守儿童约为20万,绥化市留守儿童也有2万余名。而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对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新农村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都会产生不可估量的积极推动作用。

一、留守儿童问题不容忽视

如此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群体,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而得不到正常的关爱、管理和教育,出现了各种社会问题。2008年,绥化学院通过对黑龙江省绥化市辖区内72所农村中小学校的调研,发现留守儿童存在以下问题:

(一)学习成绩不理想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而祖辈或亲友等监护人受到知识文化水平不高或不便深管的心态制约,留守儿童往往在学习上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监督与引导,对学习没有热情,缺乏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甚至出现了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二)生活质量普遍较差

多数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条件较差,居住环境不佳,膳食结构不合理,不能满足孩子发育所需的营养。由于生活条件比较差,同时监护人也缺乏必要的卫生保健知识和疾病预防意识,这对于正处于青春发育期的孩子来讲是很不利的。由于农村文化设施不健全,甚至根本没有相关的设施,留守儿童的精神文化生活比较单一,学习之余除了看电视几乎没有别的文化活动,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

(三)安全问题堪忧

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管,孩子本身的自制力也较弱,留守儿童容易误入歧途,经常出入网吧、游戏厅,易被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引诱,最终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加之监护人的精力有限,缺乏安全防护意识和能力,留守儿童触电、溺水或打架等意外伤亡事件也时有发生,同时,留守儿童还面临着被拐卖和害等严重威胁。

(四)心理健康问题突出

由于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孩子与监护人在心理上存在代沟,遇到心理障碍、不良情绪往往得不到及时疏导,常常导致留守儿童性格内向、自卑、敏感多疑、脾气暴躁、逆反心理强,对社会、他人缺乏信任感与安全感,害怕与人交往…。这些心理障碍如不及时、有效地解决,极易造成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价值观偏离、行为偏差等问题。

二、地方高校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的优势

与家庭、政府、留守儿童所在学校以及一线或二线城市的高校等社会各界相比,地方高校在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具有一些有利因素和特殊优势。

(一)人才智力优势

“高水平师资是学校的核心要素”。由于政府的长期投资以及学校自身的不断积累,高校除有实力雄厚的专业教师队伍外,还有一支理论素质强、实践能力突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包括主管学生工作的院系党总支书记或副书记、辅导员、学生工作部(处)和团委的工作人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他们有着丰富的教育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同时各高校均设立了大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也配备了相应的心理咨询教师,心理咨询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志愿者解决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产生的心理问题,培训留守儿童的监护人,指导监护人如何与孩子有效地沟通。

(二)大学生志愿者众多的优势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主流积极、健康、向上”。SaRS疫苗接种试验、汶川大地震后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义务献血、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以及上海世博会场内外的志愿服务等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以自己的道德良知和行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他们思维活跃,创新意识强,接受新生事物快;他们关心国家发展形势,崇尚良好的社会公德,渴望公平竞争;他们渴求知识,热爱生活;他们有着青春的朝气与活力,对社会和人民充满热爱。在近几年的公益活动中,涌现了一大批大学生志愿者,他们在关爱留守儿童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同时在关爱过程中也唤醒了他们的主体意识,激发了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

(三)地缘优势

相对于部属高校,地方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行政体系中处于比较基层的位置,但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中,距离关爱对象很近,具有近距离的优势。从时间因素考虑,地方高校在地域上更接近农村,可以更方便快捷地服务关爱对象;从成本因素考虑,因为地方高校距离农村近,实施关爱主体(工作人员)的交通费、食宿费等开支可以相对减少;从人员的精力因素考虑,虽说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但是除了部分农业院校,一线、二线城市中的多数高校将更多的精力投放在了科研或者服务所在城市上,“服务地方是地方高校发挥高等教育职能、适应高等教育地方化、实现大学与社会相互作用的重要使命,是高等教育属性和规律决定的,也是我国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历来要求”。因此,地方高校会投入较多的精力与时间服务地方。

(四)人缘优势

地方高校的教职员工、从当地招收的大学生与当地社会有着天然的人际关系,在教学活动、支持经济建设等方面与当地社会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地方党政机关的干部、中小学校的教师和企事业单位的员工有很多来自地方高校。这些人缘优势对于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会大有裨益。以绥化市为例,绥化市下属各个市县区教育局的干部或职工、中小学校的管理人员或教师,有很大一部分毕业于绥化学院(或者其前身绥化师范专科学校)。从绥化学院开展的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来看,工作得以顺利进行,其中一个原因也得益于孩子所在学校的教师、校长和当地教育局干部的大力支持。

三、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社会各界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各界多方力量的协调才能得以解决。因此,笔者通过绥化学院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成功实例,探讨发挥地方高校的优势,力图建立以地方高校为主导,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多方面协调合作的长效关爱机制。

(一)鼓励大学生志愿者把牵手留守儿童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

1.深入实践,让优秀志愿者自觉参与到活动中。由地方

高校主管学生工作的职能部门,即学生工作部或团委牵头,组织动员大学生利用寒暑假社会实践时间深入到农村,或者依托当地教育局或农村中小学校,对当地的留守儿童情况进行摸底、汇总,掌握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并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同时在全校范围内选拔积极主动、素质好、责任心强的大学生作为关爱留守儿童的志愿者,对志愿者进行志愿服务知识以及如何关爱留守儿童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提高大学生志愿者的服务水平。另外,校方还应及时组织志愿者深入到农村中小学校建立对接关系,并与农村学校的领导、班主任建立联系,做好启动、对接等工作。

2.信函传情,爱心开启孩子心灵。大学生志愿者根据每个孩子的家庭、学习情况,向渴望亲情、友情的孩子寄出饱含关爱的信函,通过对孩子生活、学习、思想等方面的关心,开启他们的心扉。在相互认识、相互了解的基础上,大学生志愿者可以通过手机短信(飞信)、网络(QQ、博客、微博)等多种方式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在学习、思想及生活上遇到的困难。通过信函、手机短信等方式的交流与沟通,他们互相产生了见面的渴望,这时,院系可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到所在学校与留守儿童联欢或到孩子家进行家访,通过一起表演节目、游戏,孩子和志愿者的感情得到了升华,会把自己的心扉向知心哥哥、知心姐姐敞开,这有利于大学生志愿者有针对性地做好留守儿童学习、思想、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工作。

3.请进校园,激励孩子成长成才。浓郁的书香氛围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彰显了大学校园的庄严和神圣,令每一位走进它的人肃然起敬,这种氛围能激发留守儿童的进取精神和拼搏精神。为了激发孩子的学习热情,可组织部分中小学校学习成绩优异或进步很大的留守儿童和父母或者其监护人到地方高校参观学习、联欢,让他们感受到大学校园里浓郁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也是对其他渴望参加而没能参加的孩子的激励。

4.探亲回访,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经过信函沟通、见面相识、参观校园后,大学生志愿者和留守儿童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平时除了继续用信函、短信、网络等进行交流,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每年或每学期还应定时或不定时地回访。志愿者在保障自身安全的情况下,还可以利用周六、日或者假期到孩子家进行家访、探望。如果出现大学生志愿者毕业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继续这项工作,应及时选拔其他优秀志愿者继续关爱这个孩子,让爱延续孩子的希望。

(二)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

地方高校首先应做好在农村中小学建立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方案,制定好辅导站工作职责,然后按照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建设预算向社会或企业募集一定活动经费,地方高校可承担部分活动经费,并负责辅导站的具体建设、管理和各项关爱活动的开展,并对经费使用和辅导站工作情况进行定期考察、指导,组织、培训志愿者教师,按照留守儿童的需要开展各类行之有效的关爱活动。农村中小学校负责配合高校进行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的建立、建设工作,提供必要的硬件保障,并对留守儿童的需求及时向高校反馈,保证关爱、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

关爱留守儿童辅导站主要工作可包含以下内容:一是课程辅导,即志愿者每周六、日及节假日定期深入到辅导站,分年级、分课程对留守儿童进行学业辅导,帮助留守儿童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成绩;二是思想引导,高校可组织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志愿者进行思想教育工作讲座,使其掌握思想教育工作的方式方法,及时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动态,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类思想教育工作;三是生活指导,志愿者要帮助留守儿童不断地培养自理自立能力,掌握日常的生活常识,树立感恩、励志的思想;四是家访活动,志愿者要不定期深入到留守儿童家中进行走访,了解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情况,并与其临时监护人和家长建立良好沟通,共同促进留守儿童进步;五是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体活动,以期达到培养留守儿童乐观、向上、团结的心理状态,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成长。

(三)开办监护人培训课堂

留守儿童除了上学在学校,大部分时间都与监护人在一起,同时,监护人还负责留守儿童的饮食起居等日常生活照料,因此提高监护人的整体素质,优化留守儿童生存成长环境,对于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尤为重要。农村中小学校提供必要的培训场所,地方高校的专业教师与中小学校的老师共同研究制订好教学计划。在教学形式上,可采用报告、讲座式,针对青少年心理特征,尤其是品德、心理健康成长方面存在问题的孩子,通过案例分析与思考,围绕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如何加强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监管等内容,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宣讲,启发、引导监护人掌握科学的、正确的教育方法;也可采用讨论式,围绕监护人普遍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也可采用问答式,监护人提出自己遇到的难以解决的问题,由培训教师或其他监护人结合自身的情况进行答疑。通过举办监护人培训课堂,协调两个教育主体――学校和家庭,共同筑起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坚实壁垒。

(四)开设心理健康课程或开通心理健康热线

“他们的父母离开家乡,远在外地,无法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也无法充分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致使他们长期生活在一个没有父母关爱、缺乏家庭亲情的环境里,很容易出现各种不同的心理问题”。因此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障碍和矫正行为偏差很有必要。农村中小学校应将心理健康课程纳入教学体系,地方高校协调教学时间,派出心理学教师按照既定的课程时间赶赴学校授课,或者由心理学教授或资深教师对中小学校负责生活管理的老师或少先队辅导员进行系统培训,再由这些老师讲授。地方高校教师只需定期或不定期深入农村中小学校集中解决问题严重的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并将高校大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电话及咨询时间向留守儿童公布,以便孩子遇到问题可以随时咨询。同时,农村中小学校应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心理咨询与辅导档案,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动态,根据掌握的第一手资料,有计划地教育管理,将一些不良现象扼杀在萌芽状态。尤其应加强对家庭经济困难、特殊家庭留守儿童的辅导和教育,及时疏导他们的心理障碍,减轻他们的心理压力。引导他们树立自立自强的信心,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形成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问题,仅仅依靠某一方面很难解决,需要全社会行动起来。要想解决好这个问题,必须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携起手来共同努力,搭建全方位的教育、关爱网络平台,构筑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营造一个关爱留守儿童的社会环境,推进和谐社会的的建设。

参考文献:

[1][5]庄严.大学生实践教育指南[m].哈尔滨: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0:94―96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7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价值。首先,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流动儿童教育与全面发展的应有之意。儿童的健康发展受家庭、学校、社会各教育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第一站。缺少家庭教育的教育是不完善的教育。家庭环境、家长素质及家长的教育观念等因素直接影响儿童今后的发展,直接决定他们能否入学以及进入学校的质量,还间接影响到他们在教育过程中所获得的帮助以及良好学业成绩的获得。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是维护教育公平、公正的需要,也是确保流动儿童健康发展的必要措施。其次,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许多国家、地区的历史经验表明,流动人口如果不能与流入地实现良性整合,缺乏认同感,长期存在隔膜和抵触,就会导致角色错位、行为失范,自发地形成亚文化圈,损害流入地的社会整合能力,破坏社区稳定,降低社区品质,甚至会频繁发生行为,造成社会性灾难。目前,流动家庭还属于社会弱势阶层,他们的生存状况影响着社会和谐稳定与社会经济发展。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保障他们享受全面教育、健康发展,有助于促进他们与流入地的社会整合,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第三,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寻求家庭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是学校管理和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能力,是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的重要措施,是学校教育的职责所在。学校教育的特殊功能与优势,也决定了它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方面能够大有作为。因此,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帮助流动儿童家长和家庭发展,最终促进流动儿童健康发展,是接收流动儿童就学的学校德育工作的应有之意。

二、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因素

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受多种因素影响,清楚了解这些影响有助于我们更加有效地开展家庭教育指导。目前,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主要以下因素。

(一)家庭内部因素

家庭是流动儿童城市化的初始环境,家庭内部因素直接影响家庭教育质量,进而影响流动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流动儿童家长不少为个体经营者、工人、郊区租地农民,从事一些为城市人所轻视脏乱苦的低层次工作。出于对自身的文化水平、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的不满意,多数家长都非常重视对子女的教育,把改变命运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这种较高的期望易导致亲子矛盾冲突。同时,他们对子女的教育期望也有功利化、现实的一面,对子女的期望值较低,甚至认为孩子只要能认几个字、算个帐就行了。较低的期望导致家长放松甚至放弃对子女的家庭教育。来到城市后,流动儿童比父母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相比之下,父母由于文化水平比较低,又忙于生计,难以跟上孩子在学习、精神上的需求,家长在家庭教育中权威地位逐渐削弱。同时,由于父母多从事脏苦累活,且劳动时间过长,用于家庭教育的时间相应减少,在家庭教育上付出的精力更加有限,对亲子互动造成严重影响,良好亲子关系难以形成,影响到家庭教育的成效。与城市居民相比,许多流动人口的收入依然偏低,物质条件有限,难以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同时,部分流动人口在事业上非常成功,成为雇主、包工头甚至中高层管理人员,家庭收入比较高,这类家庭在孩子教育问题上普遍存在物质投入有余而精神关怀不足的现象。部分家长在“暴富”之后所显露的重玩乐享受的心态妨碍了孩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

(二)社区环境因素

良好的社区环境是家庭教育重要外部条件。流动儿童家庭大多居住在房租低廉或就业方便的城市边缘地区。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地区房屋的基本设施比较匮乏,社区环境相对落后,黄赌毒危害较大,生活在其中的流动儿童容易受不良影响。流动人口大多从事低等工作、社会地位低,他们聚居在一起,容易产生社会和心理问题,一旦不能予以及时有力的疏导,就会成为家庭教育的隐患。由于家长职业不稳定,流动性较强,居无定所,流动儿童经常需要适应不同的环境。缺乏相对稳定的社区环境,流动儿童的社会化和城市化过程被多次中断,造成了其子女社会化和城市化的不充分状态,无疑增加了家庭教育的难度,导致家庭教育无法顺利进行。另外,随着父母进入城市后,流动儿童与城市青少年基本隔离,带有极强的边缘色彩。同龄群体的边缘性不利于流动儿童与本地儿童的正常交往,加剧了自身地位的边缘化,甚至造成了流动儿童之间不良行为习惯的相互传染。由于家庭的流动性,流动儿童的同龄群体在不断变化,甚至在某段时间根本就不可能建立新的同龄群体,同龄群体呈现出一种衰落的趋势,导致流动儿童心理孤独感的增强,不利于流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在客观上要求流动家长加强对子女的关心和爱护,发挥家庭教育的正功能。

(三)社会政策因素

流动儿童家庭主要来自农村。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社会政策,使他们被视为二等公民。户籍制度派生的职业排除政策使流动人口只能做本地人不愿干且待遇极低的工作,给流动儿童留下不平等的印象。因为户籍歧视所带来的心理伤害,也影响到父母家庭教育的权威地位。部分流动儿童无法理解户籍制度深刻的社会体制原因,受到城里人特别是城里孩子的歧视时,他们往往迁怒于自己的父母,甚至于看不起自己的父母,拒不接受或不理会父母的教育。既不能融入城市,又难以回归农村,这种边缘化状态,妨碍了流动儿童极其家庭和谐地融入城市生活,也导致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出现的各种问题。

三、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受以上因素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着诸多现实问题和困惑。化解这些困惑,需要采取以下措施,有效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一)加强家长学校建设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离不开学校主渠道教育的推动。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以接受流动人口子弟为主的民办学校通常以“拼教学质量”招揽学生,忽视家庭教育指导,家长学校流于形式,难以计划地开展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在此背景下,需要加强流动人口子弟家长学校建设,提高家长家庭教育素养和教育能力,改善亲子教育行为,从而发挥最大的育人效益。中小学校在举办家长学校、开展家长培训、进行家庭教育指导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学校应该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纳入学校的总体规划,放在重要位置来安排,采用,多种指导和沟通方式,调动家长参与学校事务,有效地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二)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需要教师有系统的家庭教育知识,掌握专业的技巧和方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提高家庭教育指导专业能力。教师要突破职业局限,在研究学生的同时,还要研究家长,跳出技巧传授及技术性指导的层面,关注家长的心理健康、个人素质,帮助家长在教养子女的过程中进一步发现自己,与子女一起成长,应该是家庭教育指导的重点。学校可采取请专家辅导、举办专题讲座、组织专题研讨、开展课题研究等形式开展教师的校本培训,还可以提供条件支持教师参加各类培训和进修、外出参观考察、参加各类家庭教育学术研讨活动等校外培训,帮助教师突破职业角色的局限,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三)开展分类或个别指导

流动儿童家长文化差异大,素质高地各有不同。家庭教育指导要取得实效,必须考虑到这些特殊差异,采取不同的分类教育指导策略。面向全体家长的辅导解决全体家长带有共性问题,分类指导则解决部分家庭所具有的同类问题。比如,对经济条件较好的经商家长或纯粹打工的家长的分类辅导等。他们有教育观念、教育方法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分类辅导要在在集中解决共性问题的基础上展开,使教育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分类辅导在方法上可以运用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个案分析等多种活动形式,鼓励家长“活学活用”,强化教育效果。“幸福的家庭都是一样的,不幸的家庭却各有各的不幸”。个别辅导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基本特性。因此,在分类辅导的同时,也要进行个别辅导,尤其需要对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家庭制定相应的指导方案,实施个别指导,给予人性关怀。例如,结合家访对学生家庭“因材施教”、请专家预约辅导,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建立“家教辅导室”、开通“家教咨询热线”、开展家庭治疗。

(四)为家庭提供社会支持

我国应完善社会服务,建立家庭教育指导社会工作系统。社区工作直接面对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可以让流动儿童家长及时、就近得到社会支持和帮助。具体说来,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建立流动人口社区服务中心。中心以社区为基础,把流动人口动员起来,为他们提供尽可能多的支持和帮助,提高他们的生存能力、技术和知识水平,能够更好地适应城市,融入城市。可以针对流动儿童举办一些关于城市生活常识、安全以及卫生保健知识的讲座,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可以为社区中的流动儿童及其家长及家长提供书籍供他们阅读,包括儿童益智图书、家长育儿图书、报纸、杂志等等。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8

一、我国现有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分析

近十年来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虽有区域性差异,但毕竟形成了一些模式化产物(尽管现行模式仍存在一些问题)。理论研究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3](p.39),提出了关于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各种理论,同时各式各样的模式也在不同程度地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观瞻十年来,运用于我国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的基本模式大致有五类,分别是生物-医学模式、心理学模式、教育学模式、社会学模式和针对复杂巨系统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3](p.40)。生物—医学模式基于生物心理学的观点把心理问题看成是一种疾病,更重视特殊儿童生理躯体上的问题表现,主张通过诊断、干预和治疗等技术解决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减轻儿童的心理压力和精神痛苦,促进其心理功能的恢复和协调。20世纪70年代前,我国对特殊儿童的类别诊断、鉴别与心理评估主要依赖于生物—医学模式;70年代后许多研究指出,医学疾病评估测试系统难以精确地反映特殊儿童的心理障碍程度,尤其是对特殊儿童情感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忽视,直接弱化了对特殊儿童心理问题的干预程度。心理学模式以心理健康为取向,以普通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消除或缓解某一方面、某个层面的心理问题为目标,重视运用心理技术,多采用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方式方法。这一模式虽重视特殊儿童的心理特点与身心发展,但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难免会聚焦问题矫治,易陷入被动的心理治疗策略应对。况且该模式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者本身的要求较高。既要有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又要有特殊教育的知识储备[4](p.46-55),否则,其实际作用将大受限制。

教育学模式强调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环节中,促进儿童各种心理品质的协调发展[3](p.41)。学校教师要主动把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要求纳入教育过程,以学生的发展为目标,主要采用心理辅导的方式方法。通过相关课程讲授、活动的开展、心理素质的训练、心理潜能的开发以及教以简单的自我调适方法等来提高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一模式运用于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需要对教师进行专门培训,使其能在教学中针对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或是配备专职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担此重任。社会学模式依据社会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和社会影响的原理,注重教育活动双方的社会角色、性别差异、文化素养、价值观念、个性倾向、社会习俗等多种社会因素的影响[5](p.11-13),以及社会环境对教育结果的影响[6],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必须重视家庭、社会资源的利用,实行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合作[7]。由于此模式特别关注儿童出现的行为、情绪等问题,因此,运用于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往往是当出现问题时才进行干预。建立在复杂系统观和wSR系统方法论基础上的“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2](p.8),特别适合于复杂巨系统(即社会系统)工程设计和家庭—学校—社会(社区)或城乡一体化建构分析研究,已在汶川地震灾后儿童心理重建[8](p.4273-4276)、农村留守儿童及流浪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创新、自闭症及多动症等儿童心理康复实践创新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值得在今后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科研、教学、管理中深化与完善,重点是建立长效机制和突破方法论瓶颈[9](p.4630)。

不可否认的是,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我国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探索阶段。但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失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规模化产物。现有的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均存有合理的成分,但也有其局限性。局限性主要体现在:(1)以单一学科为基础。上述前四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主要是依据某些学科理论或一般系统论来划分的,只有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基于复杂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方法论,均具有一定的适应性。(2)针对性不强。现行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多半是在普通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基础上提出的,最后的系统“综合集成研讨厅”模式则合理配置了普教模式与特教模式两种优质资源。从共性上说,特殊儿童首先是儿童,依此观点将普通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嵌入特殊需要儿童心理健康教育中,固然有其合理成分。但从差异性上看,特殊儿童与普通儿童相比无论在行为、情绪、个性等方面都有相当大的不同,照搬模式显然不足以应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需要。(3)实践操作性弱。科学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该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果缺乏实践操作的平台,而只有理论架构,那只能是流于形式或表面化,即使名义上设立了心理咨询室或开设了课程,但囿于教育者自身观念束缚、知识储备不足、模式运用单一等,心理健康教育并没有真正发挥其对特殊儿童的成效。

二、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

1.多元整合的学理探析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多元文化互相激荡、碰撞的时代,各种文化并存并相互影响。教育、心理与文化唇齿相依,使教育、心理各个方面都深受多元因素的影响。面对社会的进步和知识的不断更新,人们意识到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挑战,必须走向多元视角,倡导多元主体、多元视角、多种方式和多样内容已成为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一种主导有效的方式[10](p.17)。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人、引导人的一种社会活动。人的心理活动复杂性、教育活动的复杂性以及社会的复杂性,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复杂性。因此,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不可能是单一的、线性的,必然是多元的、非线性的。每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都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价值,在一定条件下都是合理的和有意义的,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人,人是随着时间和环境不断变化和成长的,那就要求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也要随着主体不断的变化。每当一个模式固定下来、僵化了、不变化,必然出现阻碍发展的现象[11]。理想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应当是经多元整合的、形成系统的整体结构,惟有此才可能发挥更大的整体功能作用。所谓“多元”是指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文化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跨学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各有特色,各有侧重,要从多学科的角度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所谓“整合”是指要强调一个系统整体的协调和综合优势的发挥。其实质就是力求避免用静止的、孤立的、片面的观点来看待心理健康教育因素,而要用动态的、整体的、联系的观点来认识心理健康教育过程[12](p.172)。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多元整合是系统论、整体论等的充分展示,客观上反映了人的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发展中复杂性的必然要求或选择。多元整合的系统模式强调整体性的协调,并不是简单的拼凑或是合并,而是各类型、各层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结合与和谐发展,取长补短,灵活运用。

2.多元整合的主要内涵

(1)视野的整合。人,可以从生物、精神与文化等各个层面来定义,或是这些层面定义的结合。生物学上,人被分类为人科人属人种,是一种高级动物。精神层面上,人被描述为能够使用各种灵魂的概念,在宗教中这些灵魂被认为与神圣的力量或存在有关。文化人类学上,人被定义为能够使用语言、具有复杂的社会组织与科技发展的生物。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包括特殊儿童,那就不能将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简单地定位于心理学或特殊教育学研究领域,而是要把基于生物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等学科视野对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加以整合,形成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集约型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结构。

(2)目标的整合。心理健康教育在特殊教育领域占有一席地位,源于人们对心理疾病危害性的认识。家长和学校教育工作者都关注到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一般是把关注的焦点放在个体心理问题上,目的是促进其心理健康。多元整合模式要求人的现代化和个性社会化,要求不仅仅解决特殊儿童单一的心理问题,而是要塑造特殊儿童的健康人格,发挥特殊儿童的潜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是促进特殊儿童发展,在目标设置上,要做到全面性、发展性、整体性,充分考虑到特殊儿童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提高特殊儿童主动性和适应能力。

(3)资源的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成长是与学校、家庭、社会(社区)三方面综合教育分不开的。仅仅单方面地依靠学校教育,是很难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健康发展的。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要相互配合,达到资源的整合。学校可对家庭进行教育指导,也可通过互访、家长会或家长委员会等方式与家长保持联系和互助[12](p.173);学校也可与社会教育相配合,鼓励和组织儿童参加校外机构组织的活动,向有关部门反映意见和要求,为特殊儿童争取更大的社会支持;家长可通过政府部门、慈善机构和社会团体寻求更多的专业支持和帮助。只有实现家庭、学校、社会(社区)三大场域里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自我适应资源的整合,才能探索和建构起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合力机制[10](p.17)。

3.多元整合的实施途径

(1)学科渗透整合。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特殊教育学校的全部课程中。除了特殊学校专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外,还要整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和潜在课程,使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得以全方位的展开,通过学科教学渗透进行。较之于一般儿童而言,特殊儿童存在更多、更复杂的心理问题,对其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创设活动平台,促使其直观感受和活动参与,尽可能在体验、合作和自我反思中优化其心理素质[13]。教师应善于挖掘各科教材中的学科资源,结合特殊儿童心理特点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为特殊儿童创造适宜的学习环境,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文化知识教育和生存能力教育之中,减少其负面情绪,以利于调整其学习状态,提高教育效果。

(2)方法渗透整合。鉴于特殊儿童的身心障碍特点,以各种适合特殊儿童的活动为载体,来提高儿童自我教育的能力。活动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专项的心理咨询或辅导活动。要及时观察特殊儿童的表现,及早进行干预,通过矫正特殊儿童偏差行为和消除心理问题,达到促进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多元化目标。辅导活动要采用多种方法整合,除心理谈话法外,可整合适合特殊儿童的绘画疗法、音乐疗法、戏剧疗法等非言语层面的治疗方法。另一类是校园活动。教师可开展体育竞赛、艺术表演、手工活动以及各种形式的班队活动,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理、目标纳入到各类活动过程中,通过活动来培养特殊儿童良好习惯、个性、交往能力等多方面的健康心理[4](p.275-296)。

(3)资源渗透整合。特殊儿童的心理发展受到其自身身心特点和学校、家庭、社会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搜集特殊儿童的心理资料、建立心理档案,有利于掌握特殊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全面、系统、准确的资料有利于确立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设计活动方案,保证有效指导。心理健康档案不是单向的、静态的文件保存,而是多元的、动态的资源整合。要根据儿童的发展状况,及时完善心理健康档案,而且要注意家庭、学校、社区等资源之间的互动情况,充分发挥资源合力的优势,做到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和社校合作。

(4)目标渗透整合。心理健康教育要获得真实效果,就必须统一规划和合理安排,与其他课程或活动有机结合、多渠道融合,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而不能游离于学校原有工作范围之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缓解特殊儿童的心理问题,而是要达到培养特殊儿童健康人格全面发展的多元目标。注重潜能开发和心理素质培养的发展性目标、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解决心理问题的预防性目标、定位于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的矫治性目标,应整合在特殊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

4.多元整合的实施条件

(1)教育行政部门大力支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需要由领导、教育科研工作者、教师等组成紧密结合、高效精干的团队。若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一种学校行为,则领导的亲自参与和全力支持显得尤为重要。鉴此,要求教育部门和行政领导在认识到位的前提下进行有效的组织和强有力的支持(包括物质上、精神上和政策上的支持),只有领导的态度明确而坚定,行动果断而稳健,并建构起生态化支持系统,才能迅速打开心理健康教育的局面[11]。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9

关键词:小学生;心理异常;成因;对策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小学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心理健康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又是全面素质教育的归宿。为了解江西省城乡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城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们采用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教授周步成等主持修订的《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量表,对江西省赣西、赣南、赣中等地区12所城乡小学的1267名中、高年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检测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通过对测试资料的统计和调查访谈,我们初步掌握了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分析查找了引起城乡小学生心理障碍以及造成城乡小学生心理差异的原因,为有关部门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一、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

1 江西省城乡小学生心理焦虑水平处于正常状态,但还有45.22%的小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焦虑异常表现。

2 城乡小学生心理焦虑异常主要表现在意志、勇气、自信心、人际关系、学习等方面,而且在冲动倾向、人际焦虑、自责倾向、学习焦虑等方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3 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着明显的城乡差异,这些差异不仅表现在检出率、检测指标的单项差异等方面,而且还与年级、性别有着密切关系。四年级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着非常显著的城乡差异,六年级则差异不明显;城乡女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差异非常明显,乡村女生的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女生。

二、城乡小学生心理焦虑异常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生活环境的影响

1 城市小学生绝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些孩子在家里大都被视为掌上明珠,受到长辈的过度关注,百般呵护甚至溺爱。这种家庭生活环境往往使孩子容易形成任性、固执、依赖、脆弱的性格特征。此外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不讲究科学的教育方法、“隔代亲”现象、父母关系不和、“单亲家庭”等等,也是造成小学生心理困扰的直接原因。

2 在乡村家庭中,由于家长文化素质较低,对孩子的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导致部分孩子产生心理偏差。特别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在乡村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生群体――留守儿童。据我们统计,乡村调查对象中,留守儿童高达62.53%。由于父母外出打工,他们基本上过着隔代抚养或寄养的生活,监护人对他们一般仅限于生活上的关照,而忽略了对他们心理上的抚慰。由于这些儿童长期和父母分离,使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从而形成消极冷漠、孤僻任性、自私敏感、抑郁苦闷等特征。有研究表明,如果亲子关系不良或被人为剥夺,儿童缺少父母的热情与关爱,就难以获得自我的良好感受,产生安全感和自尊心,从而导致心理上的敌意和焦虑,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可以说留守儿童的增多,是造成乡村小学生的心理焦虑水平明显高于城市小学生的主要原因。

(二)学校教育的缺失

1 小学教师队伍参差不齐的现状直接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质量和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调查中了解到:有的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缺乏爱心和责任心,在学生需要指导和帮助时,不仅态度生硬,而且常常批评指责,使学生情绪低落,导致师生关系淡漠;还有的教师方法简单、态度粗暴,甚至对学生进行恐吓、嘲讽、体罚等等,使他们产生孤独、冲动、畏惧、人际焦虑等异常心理。

2 在乡村,尤其是偏远的贫困地区,由于受教育观念、办学条件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学校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方法简单,校园文化枯燥,与留守儿童家长缺少交流沟通,对留守儿童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心理疏导等等,这是导致乡村小学生心理困惑的主要原因。

(三)学生自身因素的制约

1 由于四年级小学生心理不够稳定,认知评价水平较低,社会经验比较缺乏以及个性特征的差异等,他们容易受外在环境条件的影响,因此他们往往因教师、家长的不当行为或社会不健康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心理问题。相对而言,城市小学生的生活、学习环境比较优越,他们见识较多,心理需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而乡村学生由于条件限制,相比之下显得孤陋寡闻,主观愿望与现实条件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留守儿童由于父母外出打工,过着隔代抚养或寄养的生活,年幼的他们对新的生活环境难以适应,父母不在身边使他们缺乏安全感,对父母的依恋和思念使他们常常感到忧郁,这是造成城乡四年级小学生心理差异的主要原因。

2 调查结果表明,六年级城乡儿童心理差异并不明显,这是因为他们处于“从儿童期向青年期(成熟期)过渡的一个时期。”由于乡村儿童上学一般比城市儿童要晚1~2年,再加上生活环境的影响,他们比城市学生成熟更早。他们已经懂得生活的艰辛,能够理解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开始承担家庭责任,过去那种对父母的依赖性减少,独立意识和成人感增强。调查中发现,六年级留守儿童中有75%的经常做家务,“希望自己照顾自己的能力越来越强”。

3 对于乡村小学的女生来说,她们比男生有更大的思想压力,乡村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使不少六年级女生要面对是继续升学还是结束学业的两难选择,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她们感到很无助,这是导致乡村女生的焦虑水平远远高于城市女生的主要原因。

三、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一)加大对城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管理力度,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的长效机制

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成立心理辅导中心,配备专职心理咨询师,出台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细则,建立心理健康常规检查制度和学生心理档案,定期对有心理异常表现的学生进行复查和指导。加强对乡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督促与管理,尤其要把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作为工作重点。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班主任的专业素质

“班集体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一个小社会。它为学生提供了社会化的途径,促进学生的社会成熟。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管理者,在学生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班主任的教育观、工作方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对学生有深刻的影响,往往成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楷模和启迪者”。要加强对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乡村小学条件艰苦,经费不足,心理健康教育师资薄弱,这是当前的实际问题。对于经费短缺的问题,可以采取国家出一点,当地各级政府各出一点,学校出一

点,家长出一点的办法,多渠道筹集心理健康教育专项资金,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提供必要的学习机会,提高他们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他们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力军作用。

(三)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养

家长对于孩子的成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家长素养有助于孩子的教育培养。学校可以开设家庭心理辅导咨询热线或建立网上家长学校,向家长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传授基本的心理辅导方法,帮助家长营造平等、和谐的家庭氛围。

学校应和留守儿童的父母建立经常性的联系,保持学校与家长、临时监护人的密切联系与沟通。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假期或春节家长回家的时机,召开留守儿童家长会,设立家长热线,把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心理状况和学习情况及时告诉家长,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比较详细的了解。要求父母通过电话、书信、定期回家等形式,保持与孩子的经常性联系,让孩子感到父母的关爱,亲情的温暖,使孩子在良好的心理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要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特别是学科教学中,所有教师都应结合教材本身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人格塑造与心理疏导。”

开展团体辅导,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学校可以定期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乡村小学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特点,为女生和留守儿童开设专门的融知识性、趣味性、操作性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向他们传授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对他们进行心理训练、心理指导,提高他们抗挫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另外要注意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教师可以与学生采取一对一的沟通方式,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指导,对其问题行为进行诊断和矫正。

建立问题学生心理档案,并进行阶段性的跟踪辅导。通过设立“知心”热线、“悄悄话”信箱、心理咨询室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敞开心扉,向老师说出自己的心理困惑。适当给学生提供合理的情绪宣泄渠道,以帮助学生调节情绪,舒缓心理压力,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五)优化校园心理环境,形成社会合力,让小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

“心理环境指对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心理行为发生实际影响的环境事实。校园心理环境指校园给人的心理感受、心理体验、身心发展,甚至是对人的学习、生活、交往、成长产生心理影响和行为制约的全部空间环境、气氛和风气”。学校可以通过建构良好的校园生态环境、文化环境、营造良好的人际氛围,形成良好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优化校园心理卫生环境的根本。因此,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关爱学生,增进师生感情,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精神家园。

解决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光靠家庭、学校的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优化留守儿童成长的大环境,学校、社区、家庭与政府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家庭、学校、社会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方荷花,当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初探[J],大众心理学,2007,(6)。

[2]李玲,城乡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教育学术月刊,2010,(1)。

[3]陈旭,谢玉兰,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行为调查及家庭影响因素[J]心理学,2007,(5)。

[4]李百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科学普及出版社,2002。

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篇10

一、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问题

1.留守儿童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留守儿童的父母大多靠苦力打工挣钱,收入不高,因此,留守儿童家庭的生活总体比较拮据。

2.留守儿童的教育不乐观。调查显示,留守儿童成绩优秀的占6%,良好的占13%,一般的占38%,较差的占43%。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成绩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因为留守儿童的父母外出后,他们在学习上得不到很好的辅导和监督,家务也占用了他们大量的学习时间,这导致他们对学习和生活缺乏热情,进取心、自觉性不强,说谎话、脏话的现象较多,有厌学、偷窃、打架等不良习惯。

3.家长(或监护人)的教育能力与孩子的教育需求存在矛盾。留守儿童的父母没有时间与精力过问孩子的学习,对孩子的困惑、需求、兴趣关注得比较少。监护人受年龄、文化、身体和精力等综合因素的影响,只关注孩子是否完成了作业,对孩子生理、心理的健康缺乏应有的指导。有的孩子比较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对集体漠不关心,生活、卫生习惯差,很自卑;有的孩子不受道德约束,沉迷于网络,经常逃学,时常不回家,甚至打架斗殴。

4.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儿童的身心发展不适应。教师的关注是儿童形成学习动机的外部动因之一。由于家庭生活不完整,留守儿童在心理上有更多的困惑与问题,他们需要学校给予更多的帮助与指导,需要通过教师、集体的温暖弥补亲子关系缺失对其人格的健全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学校很难专门开设心理课程并配备专业的心理教师,也很难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生存教育、安全教育和法制教育。

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的建议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关系到社会的协调发展。

1.政府重视、社会关注是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关键。只有全社会关注、通力合作、整合资源,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真正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一要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在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地方,我们要加大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力度,并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尽量为双亲在外地或亲友不能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的留守儿童提供住宿条件,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以弥补缺失的家庭教育。二要将农民工的就近就地转移与鼓励农民工回乡创业结合起来,有效地控制留守儿童数量的增长。三要积极协调宣传、教育、公安、司法、民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和组织,共同做好留守儿童教育的工作。宣传部门要加大关爱留守儿童的宣传力度,让人们对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有所认识,引导和教育外出家长转变家庭教育观念,强化监管责任;教育部门要形成教育保护合力,出台相应的保护政策与措施,加强监督和检查,强化学校对留守儿童的监管和教育力度;公安部门要加大对侵犯留守儿童权益的行为的打击,净化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环境;司法部门要深入基层开展法律宣传和咨询活动,增强留守儿童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民政部门要关心贫困留守儿童的生活,把贫困留守儿童列入救济对象;妇联、共青团等组织要从各自的工作实际出发,开展结对互帮、捐赠物资等活动,把关爱留守儿童的工作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