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音乐教育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3:27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1

一、音乐人类学为学科基础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人类学采用文化人类学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如整体性观点、实地研究、比较分析等,把音乐作为一种文化来理解是其主要理念,这种理念会帮助我们“从文化上去理解人类的各种音乐行为,并理解音乐在人类生活中与社会政治、经济、民族、文化、艺术、宗教、技术、自然环境等方面的关系,因此,音乐人类学突破了西方传统音乐学理论的局限,将音乐的理论意义扩展到广阔的全球人类生活的视野中。”①在国际音乐教育的发展进程中,把音乐当作一种文化来传授,而非“一种普遍的共同语言”明显不同于以往的“音乐作为国际语言”的旧式哲学。musics作为一种独立含义的词汇被使用且被国际音乐教育广泛采用,同时也意味着音乐人类学多元文化观念和价值观已被普遍接纳。在音乐人类学理念的影响下,世界各国开始关注多元文化和世界音乐的教育,以期通过边缘来理解中心的缺失。

综观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看到音乐人类学对世界音乐的渗透。1984年,美国音乐教育者协会、威斯廉大学和西奥多普雷斯基金会共同召开了音乐教学中应用社会人类学知识的讨论会,此次会议邀请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音乐人类学家讨论世界音乐在课堂中的应用,这是“美国教育协会组织的人类学家和音乐人类学家与利用他们学术成果的教师第一次面对面的交流”。②在威斯廉专题研讨会的影响下,音乐教育对音乐人类学的“文化中的音乐”和“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逐渐接受并认可。于是,世界音乐教育的发展有了音乐人类学家与音乐教育者的合作,如1990年的华盛顿的多元文化研讨会上,音乐人类学家、音乐教育者和本土文化专家团结起来,为课堂中的多元文化教育出谋划策。许多音乐人类学家都热情地投入到探讨世界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如内特尔、布莱金、梅里亚姆等。音乐人类学对世界音乐教育的渗透大大拓展了音乐教育的研究范围。

通览《教学》一书我们不难发现该书主要以音乐人类学家提顿和斯洛宾的“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为基础进行构思和写作的。③《教学》中关于每一个国家世界音乐教学主要包括音乐的观念、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库和乐器文化及教学设计,这种写作有助于人们从文化整体上来认知音乐。譬如,在“印度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一章中,作者通过对“音乐的信仰体系:在梵天的世界里、音乐的历史:顺着湿婆的头发流淌、音乐的语境:履行自己的达摩、音乐的美学:永恒面颊上的一滴眼泪”的描述让读者深深体味到印度音乐的“梵我合一”的美学思想,以及印度音乐与宗教、人生、舞蹈等方面的紧密联系。伊朗音乐文化教学的社会组织通过“音乐的聚会――场景与目的、部族生活中的音乐文化――融入土地的音符、舞蹈文化――手背上的律动”来说明,巴布亚新几内亚音乐通过歌舞表演、丧歌、宗教仪式等社会组织形式表现出来。

上述这种对音乐的认知模式对于引导学生从文化整体上理解世界音乐具有重要意义,它消解了形式化的音乐本体教学所带来的弊端,即“没有把音乐理解为是人的生存活动世界的展开或生成,只将音乐本体视作客观的、技术为本的‘自律’或以此为专业方向的学习过程,并以此构成了有一种绝对的或‘纯音乐’或音乐本体加音乐审美形式等为核心的‘客观的形而上学’标准,放弃了音乐存在于生活世界的文化意义的学习,形成了狭窄的音乐世界观。”④

二、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为导向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目前是国际音乐教育研究关注的焦点,埃里奥特在《音乐的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中详尽地阐释了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的种种论点。埃里奥特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产品或客体的简单集合。根本说来,音乐是人类所创造的事物,音乐至少应包含一个四维的概念――行为者、某种做事的方式、某种做成物、行为者所作所为的整个语境,即musicer、musicing、music、context。人类聆听音乐也包含一个四维概念――聆听(listening)、可聆听的(listenable)、聆听者(listener)、语境(context)。“以音乐作为一种人类行为这样一个显而易见的原理开始,我们已经得到音乐是一个多属性的包含两种有意为之的人类行为――做乐(广义的音乐创作即做乐)和聆听音乐的两种模式的人类现象的更详尽的观点。这些行为不仅仅是有联系的,它们也是相互定义和相互补充的。我们将这个由这种互锁关系形成的人类行为叫做音乐实践”。⑤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音乐是一种多样化的人类实践活动。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超越了狭隘的音乐审美研究范式,更加注重音乐与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必须和其文化语境联系起来。“一种音乐文化的构成被不断地在大量的文化关联中实践、挑选和修正。由此看来,音乐作品之生成于音乐实践活动与它们文化的根基是不可分离的,即与它们基本的信仰和价值体系的网络是不可分离的。”⑥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音乐教育的实践哲学在其中的运用。该书在对印度、泰国、伊朗、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各国音乐观念、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目、音乐的物质文化等方面的阐释后,都对这些国家的音乐教学做了设计。在教学设计中作者首先强调的是这些国家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学原理,作者更多的是从文化的角度来引导人们认知和理解这些国家的音乐。以泰国传统音乐为例,作者在泰国传统音乐文化的教学寄语中认为泰国音乐的教学“首先是引导人们关注这一国家的民族信仰并感受泰国的宗教文化内涵,其次是介绍泰国音乐的主要传承模式――口传心授,最后是强调泰国音乐文化与生活世界及其它文化的关系”。⑦在教学设计中,作者以“文化中的舞蹈和舞蹈中的文化”为主题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学生了解“泰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及其地理意义,泰国的历史、宗教、服饰、建筑、绘画、音乐等文化内涵与风貌及其民族气质,泰国古典舞蹈和民间舞蹈的分类”。⑧在对这些泰国文化认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观赏舞蹈片段及学跳泰国舞蹈的简单动作等实践活动。“在了解、观赏、学跳泰国舞蹈的过程中,教师采用启发式的方法,带领学生以共同观察、共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们直观感受并体会泰国音乐的文化意蕴。”⑨在尼日利亚的音乐教学中,作者认为课堂教学过程应注意“树立正确的音乐文化价值观、非洲音乐文化区的划分、音乐文化的传统与变迁的问题、参与创造音乐、以多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教学”等教学实践原则。⑩

《教学》中教学设计所注重的“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的认知彰显了哲学解释学在其中的渗透。我们知道解释学是一种哲学,是实践哲学。伽达默尔将哲学的存在问题与人的存在经验联系起来,从而把哲学解释学与人类实践行为和人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于是,以理解为主题的哲学解释就不仅仅是一种理论哲学,而更具有实践的性质和意义。从此意义出发,建构以理解为核心的世界音乐教学就具有实践哲学的性质,由于音乐是一种文化,只有“当音乐被置于社会和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对一种文化理解则需要对其音乐有所理解,而欣赏一种音乐则要求对与之相联系的文化和社会有所了解。”{11}因此,以“文化理解”为导向的教学研究范式是世界音乐教学哲学建构的前提和基础。从当前国际教育学发展背景来说,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生了重要的“教育学范式”的转换,即由寻求普遍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世界音乐教学的实践哲学就表明了文化情境中理解音乐的重要性。

三、跨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教学

音乐人类学发展中的“主位”与“客位”双视角的提出使西方和非西方互为研究对象,这消解了主客体的二元对立,突出了以文化差异性来代替文化同一性,以文化多元性来代替欧洲中心论的思想。在世界音乐的教学中我们不能用某一种音乐文化作为基础来认知和理解异质文化,“如果我们武断地进行二元对立的分法,必然会将我们的视野囿于以西方支配性的概念来理解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如用西方的乐理、和声等来规范和阐释中国或印度的音乐”。{12}因此,跨文化认知、理解世界音乐就显得异常重要。

跨文化理解的世界音乐首先应具备文化并置的思维观念,即将异质文化(otherculture)与本土文化(nativeculture)放置在一起相互关照。在《教学》中,作者从所要描述音乐的“文化持有者内部的眼光”出发,运用文化并置方法引导人们去理解音乐。譬如,在泰国音乐文化的教学中,作者将泰国音乐与西方音乐进行并置来说明二者的传承方式的差异。“泰国的音乐创作,与西方音乐记谱法有着鲜明的区别,那就是他们通常不是把音乐记在一张张纸上,而是采用口头传承模式,通过示范、模仿、记忆等一系列口传身教的方式,从而将泰国民族的音乐代代承袭。”{13}在尼日利亚音乐文化教学中,作者从“时间观”、“宗教观”、“个人与集体”、“社会规范”、“哲学观”、“个人与自然”几个方面的文化并置来说明非洲和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14}以此理念作者以“非洲与西方的音乐对话”为主题进行了教学实践的设计。在伊朗音乐的“节奏中的器乐文化”教学设计中作者将伊朗、阿拉伯、中国、日本的部分乐器文化并置来说明。

其次是对世界音乐观念的认知和理解。“音乐在不同文化、同一文化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文化同一时期不同社会阶层(或群体)不同场合不同人那里,有不同的概念、行为和形态,有不同的变化或交融情况,有不同的解释、不同的含义和意义,有不同的功能和价值的实现。”{15}《教学》别强调引导学生对音乐观念的认知,如印度梵我合一的音乐观、泰国传统音乐与佛教信仰水融的音乐观、伊朗为神而歌的音乐观、尼日利亚生命循环圈音乐观念等等。从音乐观念方面引导人们对世界音乐的理解突出了音乐教学的“消解中心、突出差异”的后现代特征。这种世界音乐教学有助于引导人们树立音乐文化差异性的理念,因为“强调音乐文化之间的差异性,是以以往强调音乐文化的共性特别是音乐的欧洲中心主义盛行为背景的,它的价值在于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保护世界多元音乐文化资源。”{16}

结语

《教学》中只阐释了印度、泰国、伊朗、尼日利亚、日本、韩国、巴布亚新几内亚音乐文化的教学,这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世界音乐教学的需要,但它为我们认知和理解世界音乐文化提供了独特的视角,它跳出了传统实体性思维的本质主义的音乐认知方式的樊篱,而关注从文化整体上去理解音乐。《教学》凸显了世界音乐课程及其教学不能脱离音乐人类学的理念以及当今国际音乐教育前沿理论的渗透,它为我国的世界音乐课程建设提供了范本,即世界音乐课程建构应从“开发范式”走向“理解范式”,而不是传统的“音乐”拼贴“文化”的课程建构范式。我们期待《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的内容不断充实和丰富,也期盼出现更多的能够体现当今前沿的教育理念和音乐文化观念的世界音乐教学方面的成果,从而推动我国的世界音乐教学跟上当今多元文化发展的需要。

①管建华《音乐人类学导引》,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第13页

②(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21页

③提顿和斯洛宾的“一种认识音乐世界的音乐文化模式”包括音乐的观念、音乐与信仰体系、音乐的美学、音乐的语境、音乐的社会组织、音乐的曲库(风格、类型、文本、创作、传承、身体运动)、音乐的物质文化,参见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54―61页

④管建华主编《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序言第1页

⑤埃里奥特著,柳志红译《走向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2003年3、4合刊

⑥管建华《后现代音乐教育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78页

⑦⑧⑨⑩{13}{14}管建华主编《世界音乐文化的教学》,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103页、215―216页、219页

{11}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信仰宣言”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云南艺术学院学报》,1998年《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专辑》

{12}朱玉江《音乐人类学理念对世界音乐教育的启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年第1期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2

关键词:钢琴音乐;跨文化音乐教育;解析

音乐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教师对于钢琴音乐的跨文化音乐教育必须要高度重视,通过一定的教学改革和创新,学生一定能够对西方音乐文化有一个更好的理解。以钢琴音乐为基础进行教学,跨文化音乐教育必然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充分对某种音乐所具有的文化特色进行分析,这样跨文化音乐教育才能够更好的进行下去。

一、目前钢琴音乐教育的现状

在世界音乐发展的进程当中,钢琴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乐器。钢琴的历史非常悠久,对于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世界上各个国家之间的钢琴音乐教育都有着很大的差异。例如,在德国的钢琴音乐教育当中,教师对于学生的钢琴教学是非常正规和严格的,学生必须要刻苦训练并长期坚持才能够取得钢琴的专业证书;而美国的钢琴教育则宽松很多,且学习钢琴的人数较少,其钢琴教育融合了众多国家的教育观念,但是在整体音乐教育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为主。在这种自由思想的影响之下,学生多数都选择学习摇滚乐和爵士乐;我们国家的钢琴教学和俄罗斯的钢琴教学比较相似,学生如果从事专业的钢琴学习就一定要通过练习之后参加一级一级的考试最终获得一定级别的证书。总体上,世界上的钢琴教育都形成了成熟的体系并实现着蓬勃的发展,虽然各个国家之间的教育有一些差异,但是都在朝着一个良好的方向发展。

二、关于跨文化音乐教育

(一)跨文化音乐教育所具有的内容

跨文化音乐非常重要,在进行跨文化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不仅要对跨文化音乐的内容进行有效的分析,而且要用一种与该文化无关的文化对其进行理解和运用,并使学生得到更好的理解。有了这样的过程,音乐教育才算实现了跨文化发展的第一步。

(二)找出文化传导的正确方法

教师在教学之前一定要找出文化传导的正确方法,从音乐的本身进行分析,分析音乐的情感以及表达的技巧等。同时,教师要将该音乐与本土文化进行有效的联系,让学生运用本土文化的思维方式去完成对外来音乐文化的理解。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一定要对音乐创作的年代以及当时社会的政治、文化情况进行深刻的了解,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音乐创作者的感情,同时也要更好的了解音乐创作当中所运用的技巧。有了这样的基础,教师再引导学生用本土文化去进行理解,这样学生的理解程度就会大大提高。

(三)在进行跨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当中的注意事项

因为钢琴毕竟是西洋乐器,是西方常用的一种乐器,如今在我国的运用虽说也相当广泛,但是我们国家运用钢琴进行音乐教育的时间毕竟还很短,经验也不是很丰富。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摒弃原有的教学模式,在分析西方音乐作品的过程当中要改变之前固定的分析模式,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单纯的分析音乐艺术。在了解的音乐所处的时代以及当地的文化特点之后,学生一定能够更好的理解。

(四)跨文化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

在进行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过程当中,跨文化音乐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内容。在创作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时,创作者一定要把中国音乐特色与西方在创作钢琴音乐作品时的传统和风格进行一个巧妙的融合以及合理、出色的创新。所以说,教师在进行跨文化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应当主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中国特色钢琴音乐创作,而且在创作的过程当中能够将具有中国特色文化传统的元素融入到作品当中,同时还要注意西方钢琴艺术特点与中国文化艺术的融合。做到这几点,跨文化音乐教育才能够取得成功。

三、将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有效结合在一起的策略

钢琴音乐教育不是孤立存在的,它既可以在单一的文化中存在,也可以在跨文化中存在,只不过存在的方式有所不同,主要包括音乐因素、非音乐因素两种。所说的音乐因素就是音乐分析,是人们通过感官来直接感受得到的,它的曲调、旋律、和声都独具风格。比如就中国的钢琴演奏来讲,在中国古典乐器历史悠久,某些乐器独特的表现手法、艺术形式,能够发出许多优美、奇妙的音调,中国的钢琴曲演奏中,一些演奏者刻意的去模仿传统乐器中的这些音调,因此,钢琴曲中通过运用这些方式,从而增加了演奏中的民族感。而西方演奏家在钢琴演奏中,同样会受其他乐器的启发,将其融入钢琴曲的演奏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而所说的非音乐因素主要由以下几种:(一)音乐创作的背景受时代背景的影响。音乐作品的产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政治的影响在其中更是不可小觑的,想对作品全面了解,首先对作品所处的时代政策加以了解和研究,当时的政策支持与否,所持的观念是不是主流。世界大战期间,人们的心灵受到极大的伤害,人们不在迷恋印象派的理想生活。此时,现实主义的钢琴曲更能引起人们的共鸣,所以此时的音乐充满着不和谐,杂乱无章成为当时钢琴曲的特点。而到了工业时代兴盛、发展的时期,人们又开始怀念那种宁静、美好的时光,新古典主义的钢琴曲又一次开始盛行,以此来减轻人们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二)通过对作曲家简介的了解,加深对钢琴曲的理解。在世界范围内钢琴的流行,使很多作曲家享誉世界,可是还有很多优秀的作曲家,他们所处的地域不被我们了解,也使我们失去了了解这些作曲家的机会,他们创作的意图,创作风格我们无法清晰的认知,以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们队钢琴曲鉴赏和感受。因此,多元文化下的交流得到保障,就应该尽可能多的去了解作曲家,以此来加深对钢琴曲的理解和感受。(三)对音乐标题理解程度越深,越能感受作品的内涵。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往往蕴含在标题中,标题中可以读出很多信息。众多的钢琴曲中蕴含着深刻的音乐思想,超越国界翻译成多国文字,使世界大众感受到音乐带来的无穷力量和魅力。综上所述,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学在音乐教学的过程当中非常重要。钢琴是一种乐器,能够完成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以及风格,以往音乐大家的不朽著作都是钢琴音乐独特魅力的证明。现如今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多,跨文化音乐教育也就越来越重要,这不仅能够增强世界各国的交流,还可以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因此,我们对于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一定要高度重视,使钢琴音乐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郑霄晓.中国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J].音乐时空,2015(14):151.

[2]韩昀格.钢琴音乐与跨文化音乐教育研究[J].戏剧之家,2016(10):207.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3

一、爱:音乐教师的情感基调

一堂好的音乐课,音乐教师对音乐、对教育、对学生的热爱之情会充盈整个课堂,并成为他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基调。这种爱的情感在潜移默化中滋润着孩子的心灵,呼唤着孩子对音乐的热爱。笔者试从三个方面来理解音乐教师的情感基调。

其一是爱音乐。音乐教师对音乐的热爱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情感品质,而是对音乐的一种独特的、难以用语言表达的东西,它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存在于教师个人的内心世界。教师没有对音乐执著的热爱,没有视音乐为自己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无从激起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音乐的热爱浸润着课堂,作为一种气氛弥漫于教学过程之中,并以爱的光芒触动学生去体验和感受音乐作品,进而打动学生的心灵。

教师只有对音乐抱有真正的热爱,才会不断地追求与钻研,才会对音乐产生独有的领悟与感受。关于音乐教师热爱音乐的巨大价值,柯达伊曾经给予高度肯定:“你热爱音乐,你传播着音乐教育,无论在工作中或在家庭里,你燃起那支音乐教育的灯光,这支灯光是那样的温暖和光明,它使你的生活和其他人的生活更加美好。”[2]

其二是爱教育。此种爱源自于第一种爱,音乐教师真正热爱音乐时,自然会产生让别人也拥有美好感受的欲望,并希望把这种对音乐的爱传承、发扬下去;教师也才会期望通过音乐教育这一传授途径,使学生获得音乐文化的真谛。做教师意味着生命中有了一种召唤,它是一种教育的召唤,也是一种使命的召唤。音乐教师通过热爱音乐教育承担起音乐文化传承的使命,也就是倾心向学生传递他对音乐的热爱,培养学生渴望高尚音乐的情感,并将这种渴望持续其终生。

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李叔同先生就是这方面的杰出榜样。在丰子恺先生的回忆中,“李先生上音乐课必早到,黑板上早已清楚地写好本节课内所应写的东西。上课铃响时,他站起身来,深深一鞠躬,课就开始了。李先生用这样的态度来教我们音乐,因此我们上音乐课时,觉得比其他一切课更严肃了。同时对于音乐教师李叔同先生,比对其他教师更敬仰了。音乐科,在他未到以前,是学生所忽视的。自他任教以后,就忽然被我们重视起来,几乎把全校学生的注意力都牵引过去了。课余但闻琴声歌声”。[3]以自身的努力奠定音乐教育的尊严,李叔同是音乐教师的典范。现实生活中,一些音乐教师常常抱怨自己的学科不受重视。其实,孩子们正是通过音乐教师来理解音乐学科的,因此音乐教师必须通过自身的专业素养来树立音乐教育的学科尊严。

其三是热爱学生。正是因为热爱学生,音乐教师要让学生尽早地体验音乐生活。柯达伊曾经深情地回忆他儿时的第一次音乐体验:“那个夏日的黄昏,房间里充满了晚霞微红的金色光线,我的父母在演奏音乐。我当时大约有三四岁的样子,躺在地板上靠近钢琴腿的地方。就在那时,我得到了第一次、而且是非常深刻的音乐的印象。后来我知道了这首作品是莫扎特的F大调小提琴奏鸣曲。如果那天我的父母演奏的是流行的通俗音乐的话,相信我的今天不会成为一个音乐家,确切地说,我根本不会成为一个音乐家。”[4]柯达伊在此向我们呈现了一个音乐家的幼年音乐生活,早期的音乐体验开启了一个孩子的音乐人生。

在一般意义上,健全儿童都应该具有自然、健康的音乐感觉,音乐是他们交流的方式、情感的表现。但是,如果不是音乐爱好者或这方面的专业人士,一般的父母很少能够对儿童的音乐能力给予特殊的关注。音乐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一种专业责任,即如果一个孩子在早期缺乏正确的音乐教育,就可能丧失音乐体验的最佳时机。长此以往,孩子身上自然的音乐感觉就可能停止发展,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也可能变得麻木和迟钝,他们其中的大部分人也许会从此度过没有音乐的一生。因此,音乐教师有责任关注正在成长的学生,引导他们进入音乐生活世界。

总之,热爱音乐、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一位优秀音乐教师应具备的品格。爱音乐是前提之爱,爱教育是责任之爱,爱学生是生命之爱,后一种也是前两种爱的延续:“教师期望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育途径真正传授给受教育者,必须爱他的教育对象,并且全部地接受他(她),从他(她)的身心发展、文化继承、个性培养、创作力的开发等诸方面考虑,将自己对音乐对学生的全部的爱,通过各种方式与手段全部地倾注给受教育的‘客体’,将他们培养成有血有肉、有感情、有自我、有创造、有音乐文化素养的新型公民。”[5]

二、知音:音乐教师的教学角色

“高山流水遇知音”,这一流传千年的音乐故事曾经感动了很多人,正是出于对音乐的共同热爱,成就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两人友谊的佳话。音乐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要努力追求这种境界。对音乐教师而言,要从两个方面理解自己作为知音的角色:音乐教师既是音乐作品的知音,又是学生的知音。只有这样,音乐教师才能开启一个孩子的音乐人生。

一方面,音乐教师是音乐作品的知音,他要让作品的“意义”显现出来。作为审美的对象来看,音乐的世界不是一个既成的事实的世界,而是一个可能的世界。音乐家用音乐作品在“说”一个世界,或者说让这个世界自己“说”出来。“听”音乐不仅是听“音响”,而且是一种“理解”。只有“理解”了,才是“听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音乐”只为“知音”而存在。[6]因此,音乐教师作为一个欣赏者,首先要真正理解音乐家与音乐作品之间的相互关系,不要用概念的方式去分析和解读作品,而是一个完整的人直接去体验音乐作品。

在课堂上,当教师用竹笛深情地吹奏《彩云追月》的时候,孩子们也渐渐地进入音乐境界,陶醉其中。此时此刻,师生都感到与音乐融为一体了,不需要用任何语言来强调母语音乐的价值,音乐已经感染了课堂上的每一个人。

另一方面,音乐教师是作品与学生的沟通者,他召唤学生进入音乐的生活世界。奥地利哲学家舒茨说:“一段乐曲是一个具有意义的关系域,对于作曲家来说它具有意义,这意义可以为听者所理解,表演者的任务在于正确解释这个意义。”[7]可见,音乐教师的任务就在于正确地向学生诠释音乐作品的意义。但是,这里的“意义”不同于语言系统中的运用。音乐没有表述功能,无论是一段音乐或是一个音乐主题,都不具有语义的性质。所以说,人们无法对音乐中的意义进行证实或证伪。虽然,音乐的呈现有一套形式和规则,但是,对于音乐体验来说,这一切是无关紧要的。一个乐句、一个旋律,甚至一段音乐停止了,但它们在体验着音乐的人的意识中并没有消失,而是存留于他们对音乐的体验中。例如,在特定情境中,人们的耳边可能回响起以前欣赏过的音乐曲目。

在课堂上,音乐教师通过各种教学媒介把音乐作品中的“世界”“说”出来给学生“听”,也就是让学生欣赏作品,理解作品中蕴含的一个“音乐的世界”、一个“美的世界”。这里的“听”不仅是感觉性的,更是一种理解性的,其意义不仅在于“悦耳”,更在于理解其中“意义”。总之,音乐教师要真正建立音乐作品与学生的关系,也就是要让学生与作品之间真正形成“说”与“听”的关系。“听”不是“听”见了“声音”,而是“懂得”了“意义”。[8]

在这里,可以看到音乐教师作为知音角色的作用,他促成音乐作品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对话”关系。“对话”就是不同的人“说”同一件“事”,这也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真正“交往”,并且学生由此进入了一个音乐的生活世界。

三、专业信念:对音乐教育的专业理解

没有信念就不能称其为教育,充其量只是教学的技术而已。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所做的每一件事,就是将自己的专业信念付诸实践。这种专业信念也正是在爱音乐和爱孩子基础之上的情感升华,源自于音乐与人的本然联系。

音乐和人的生命本体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的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没有音乐就没有完满的人生,人类灵魂的有些地方只能通过音乐来照亮。正是在这种信念的支持下,柯达伊能够为不同程度的学生写出上千首歌唱和读谱练习的作品。李叔同先生在从教生涯中,一直努力实践其音乐教育的信念,他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

令人遗憾的是,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由于应试为主的知识教育对艺术教育的挤压,广大音乐教师已经缺乏内心的平静。在一定程度上,一些音乐教师表现出对音乐价值、音乐教育价值和专业信仰的自我怀疑,并由此担忧自己的内在价值。这既影响他们对自己专业价值的理解,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他们对自己人生价值的理解。

因此,作为音乐教师,有必要形成对专业信念的深刻理解,进而深入理解自己职业生涯的使命和意义。首先要明确一点:“教音乐和学音乐的堂堂正正的理解,恰恰就在于人的最深刻的价值。”[9]孔子早就用诗、礼、乐来比喻人生的境界。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成于乐”意味着人在音乐世界完成自己。

如果缺乏这种深刻理解,音乐教师就难以获得内心的平静。在理解音乐教育真正要提供什么之前,音乐教师要确信音乐是人类文化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确信音乐文化有着独特的根本意义。拥有这样的信念,是一位音乐教师成熟或者心灵安宁的标志。他也因此成为一个具有内在价值感的人,这也是其专业生涯最宝贵的财富。

总之,“一字成文,一声达意,一音立乐,这是人们努力追求却永远无法达到的最高境界。然而,尽管追求的历程如盲人探路,常使人迷道中途,却无法阻止人们为此作出前赴后继的努力。”[10]拥有强大专业信念的音乐教师无论教授什么样的音乐作品,都会非常自信。当然,音乐教师的行动是一种音乐教学艺术的表现,表现出来的是一个音乐的世界。在这样一个音乐世界中,教师对音乐的爱会时刻传染给学生,学生们和教师一起深深地融入音乐作品之中,彼此心心相印,成为知音,并一同遨游在音乐世界里。

参考文献:

[1][2][4]杨立梅.柯达伊音乐教育思想与匈牙利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22、45、38.

[3]商友敬.过去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68.

[5]郑莉.现代音乐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145―146.

[6][8]叶秀山.思•史•诗――现象学和存在哲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326-327、324.

[7]于润洋.现代西方音乐哲学导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149.

[9]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10.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4

中学音乐教学多元音乐文化途径随着世界各国各民族的跨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多元文化主义形态的形成,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全球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学音乐教育是青少年初步接触和学习音乐技能的重要阶段,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的时期,我们应从多元文化教育角度解读中学音乐教育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

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背景及目标

多元文化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产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立足于尊重不同文化和了解不同文化,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接触步骤首先是从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开始的,之后才对周边的音乐文化开始拓展认识。音乐课程对欣赏教学比较重视,在内容上偏重人与社会的关系,是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科目接触文化的重要门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与其他教育一样,也具有自身独有的目标。通过对各种不同音乐的学习,了解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文化构成元素,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首要目标之一。对其他民族音乐文化的学习、尊重和忍让,能够使学习者从中取得民族自尊。对各种不同音乐文化的学习,对学生国际观的开拓有重要作用,能够使其更加正确地认识国际关系。其次,通过多元文化音乐的学习,对学生的批判性思考进行培养,也是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主要目标。

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现途径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前时代洪流中的产物,在受社会、经济等大环境影响的同时,还会反作用于大环境。我国新课程标准也指出,必须要理解和尊重世界不同地区民族的文化,对民族音乐强调的同时,对学生的视野加以开阔,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新时期如何实现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则是当前的重中之重。从各种教学实践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

我国音乐教育近百年来一直缺乏对音乐文化认知的训练,同时缺乏在文化交流中对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后,我国音乐界也随之改头换面,除了对西方音乐的理论体系和阐释模式系统地接受外,还将这些内容整合为我国音乐教育的主要内容,对中国传统音乐进行重新解释和改造,使国人在西方音乐的精神和模式等音乐观念上达成一种共识,促进新思维定式和价值取向的形成。但与此同时我国开始出现重视外国传统音乐,且仅限于欧洲音乐中几个国家17~19世纪的专业创作音乐的学习,对本民族音乐传统开始忽视的现象。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固步自封,不仅没有对包括母语音乐文化在内的人类各种音乐文化成果全面兼收并蓄,同时对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当前的中学音乐教育中,我国必须要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广泛地学习世界各国的音乐,而不能狭隘地认定一种音乐,只有树立了多元文化教育理念,才能在音乐教育中对其实践。

2.以本土音乐为基础,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加强

民族音乐是一种由人们群众在生活情境中创造的,且又被人民群众广泛使用的音乐。我国民族音乐由于地域和习俗的跨度等问题,具有鲜明的音乐特色,是人民群众日常生活和娱乐中必须不少的一种传统文化意识。我国有56个民族,民族音乐不仅凝结着56个民族的意志,还凝结着中华民族的力量和追求。对我们的民族音乐进行学习和弘扬,是一项十分伟大的工程,这项工程除了能树立民族自信息,使民众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得到增强,而且能对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有所激发,有利于学生爱国情怀的培养。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理念下,必须要立足本土音乐,加强建设民族音乐课程体系,促进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全面发展。

3.对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加以明确

在西方,普通音乐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对国民的素质进行培养和提高,而不是对音乐家进行培养,而其中对人的创造性培育则又是最重要的。在我国,人们虽然已经开始了解到普通学校的音乐教育只是素质教育的一部分,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却仍然经常忘记音乐教育的超音乐目的。最长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对音乐教育十分轻视,另一种是将音乐课当成专业音乐教育。美国早在1993年政府就宣布了将艺术学科与其他主要学科并列为核心教学内容的立法,我国也应该加强对音乐教育超音乐目的的重视,抛弃以往狭隘的音乐教育目的,使音乐成为一把万能的钥匙,而不仅局限于音乐专业,这样才能促进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实施。

4.对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大胆吸收和兼容

西方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上有很多值得我国借鉴的地方,美国的普通音乐教育主要以创造为主题,除了立足于美国本土音乐和音乐教育模式外,更多的则是对其他民族音乐精华进行吸收,这种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对创造性的培养是十分有利的,这也是美国式教学模式的特别之处,对美国公民素质的培养和提高都具有重要作用。从中西文化开始交流,我国就已经有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兼收并蓄理念,这条理念对于当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也具有十分现实的指导意义。此外,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音乐教育思维的创新,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总结,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出教育的效能。我们只有以开放的科学的态度面对多元化发展的世界,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优秀音乐作品与教育模式方法进行大胆吸收和兼容,才能促进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更好发展,使音乐教育能够更好地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服务。

三、总结

音乐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重要作用。从当前的时代潮流和发展背景来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会是中学音乐教育的未来所在,因此,新时期中学音乐教育中必须加强对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在实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过程中,不仅要在音乐教育中树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以本土音乐为基础,对民族音乐课程体系的建设进行加强,而且需要对超音乐的音乐教育目的加以明确,对外来优秀音乐和先进的音乐教育模式大胆吸收和兼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施与发展,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王颖.融合与实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背景下的高等音乐院校民族声乐教学\[J\].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2,(2):79-80.

\[2\]郑佩蓓.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2,(9):46-47.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5

摘要:加强对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视,不仅能够更好地提升音乐教育水平,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树立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立足于对我国音乐教育现状的了解,重点分析审美教育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中审美教育的现状进行阐述,重点对音乐审美教育开展存在的一些困难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音乐教育审美教育审美能力培养

音乐教育作为我国人文艺术素养培育体系的一部分,在整个艺术审美领域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可以说音乐教育是强化人的审美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音乐艺术中包含的与道德修养等审美理念相联结的内容,是让学生通向音乐艺术殿堂及更高层次的道德修养和审美境界的沟通渠道。以音乐教育为切入口,不仅能够让人们从中获得艺术文化的涵养,而且有利于其道德情操的陶冶。目前,我国艺术教育正处在一个转型变革的关键时期,加强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是未来人文艺术教育发展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

一、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的作用

1.审美教育有利于更好地建构完善的内在审美结构

加强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是通过提高人们的艺术领悟力达到培养人对内对外的敏锐的感知能力的目的。加强音乐审美活动,能够让人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音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和创作者的思想感受,各种丰富多样的音乐类型和音乐情感的内容能够启发人们从对艺术的感知中提高艺术想象力。此外,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让人们在学习和理解音乐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解能力,这种理解能力既包括对音乐内容的直观理解,又包含对更深层次的音乐内涵和情感的感知能力。音乐审美教育是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建构一个立体、完整的内在审美结构的途径。

2.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人们自我人格的健全和完善

音乐是一种美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它能够带领人们探索更美好和丰富的世界,通过系统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让人们在探索美好艺术世界的过程中完成自我人格和道德情操的完善。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说,音乐审美教育既是一个工具,又是一个桥梁,它能够启发人们发觉潜在的性格,健全人格,提高内心世界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音乐审美活动通常都是以主观感受活动为主的,学习者在这个过程中是非常轻松、自在的,思想和情感都处在驰骋飞翔的状态。一旦进入那样美好的艺术审美世界,人们的身心都能够得到放松,对于帮助人们调节单一的思想状态、唤起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等都有一定的作用。这种引导式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让人们在健全自我人格的过程中加深对美好事物的了解,以此帮助其克服或战胜内心那些极为负面的情绪,帮助其获得内心的成长和充实。

3.音乐审美教育有利于更好地陶冶人的思想情感

从审美价值观的角度来说,音乐艺术是一门体验和感知艺术,它能够让人的内心情感得到升华。它主要表现为音乐艺术的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呈现一种理想化的表现范式,这有利于人们内心情感的充盈和情操的陶冶。它更多的是以音乐的艺术形式表达一种高于现实生活的感悟或情感,通过音乐审美教育,能够让人们跳出自我的世界,感知和体味更加广阔和博大的精神和思想世界。

二、音乐审美教育的教学现状

目前,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推进,审美教育已经纳入音乐教育的常规课题体系中,它被看作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人格、陶冶审美情操的重要手段。但是,从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开展现状看,其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某些教师在音乐审美教学过程中缺乏对学生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不少学校的音乐教学仍然维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例如歌唱教学,还是以教师单方面教唱魇谖主,认为只要学生学会这首歌怎么唱,其教学目标就实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忽视了学生是否理解歌曲的内容和情感,缺少了对学生内心情感体验的重视。可以说不少音乐审美教育仅仅是打着“美育”的旗号,但是在教学形式上仍然不够创新,以致其审美教学很难达到帮助学生提高艺术领悟力的目的。从这方面来说,音乐审美教育是不合格的。

其次,音乐审美教学的一个重点是“审美”,即要有效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帮助其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审美价值观。音乐教学是一种途径和实现方式。但是,由于目前我国的艺术教育正处在一个改革的转型过渡时期,在音乐教育过程中审美教学的局限性较强,某些学校或教师将审美教育单纯地理解为思想道德教育,使得音乐教学课程充满说教、说理的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强调歌曲的教育意义,并且花非常多的时间讲述某一首歌曲的教育意义等内容。诚然,爱国主义等思想政治教育是不可缺少的,但是单纯地将思想道德教育与音乐审美教育画上等号,也是不合理的,这会破坏音乐教育的艺术美感,抑制学生的艺术感受力和创造力的发挥。

三、加强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学的对策

1.视听结合的音乐审美教学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的内容是美育教育,即通过声音实现人们对美的感知。在这方面音乐与美术是相辅相成的,它们各自运用听觉和视觉让人们感受到美。音乐的审美教育其实就是运用声音语言作画,将音符作为作画的符号进行探索和体验。通过这个听的体验过程增强人的思维能力。但是在具体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能够发现不少学生在这方面的艺术感知能力是比较欠缺的,由于自身的年龄、阅历与理解能力的差异,某些学生很难准确地理解音乐的主题及其包含的深层次情感内容。通过化抽象为形象的教学方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和感受音乐的美。利用音乐图片、多媒体视频、DVD录像等直观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的内涵,这种方式是一种更倾向于与学生之间建立互动交流关系的教学模式,让其通过直观的图像、视频、文字等内容理解声音,并初步达到感知音乐意境的目的。通过这种试听结合的直观教学方式让学生建立音乐审美的框架。

2.音乐与舞蹈结合的审美实践教学

音乐审美教育并不是单纯地对音乐的歌唱表现,良好的音乐表现一定是将声乐、乐理、乐器、视唱和舞蹈等充分结合在一起的表现。只有通^各方面知识的结合才能真正了解和展示音乐美。从这方面来说,音乐与舞蹈可以说是相辅相成的。要帮助学生更好地进入音乐世界,应该加强音乐与舞蹈的结合。音乐与舞蹈之间在速度、节奏、韵律等方面都具有动作上的相似性,需要二者进行配合。有时候通过单纯地讲解是很难让学生理解这种表现效果的。因此,必须加强音乐与舞蹈动作的结合,让学生能够通过真正的音乐实践活动理解音乐的节奏、力度和情感的变化。可以说音乐与舞蹈的结合是强化学生综合审美能力的最佳实践途径。只有做到动静结合、情景交融,才能实现对音乐艺术美的领域。

3.对音乐情感的鉴赏和引导教学

从音乐教育的内在审美特征方面来说,它最主要的是通过音乐表现实现对内在情感的体验和感知。音乐审美教育就是一个学习和探索的感知和理解的过程。要感知音乐的内在情感,就必须强化学生对歌曲的鉴赏能力。例如鉴赏歌曲《我和我的祖国》时,应该首先对歌词进行把握,“每一座高山”、“每一座河流”、“海浪和浪花一朵”、“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把祖国和自己比喻为海浪和浪花,我们热爱祖国,我们相互依偎,荣辱与共。要从中体会到歌曲所要表达的浓浓的爱国情感。对歌曲的鉴赏主要是由表及里,从内容到对情感的感知和理解,是一个比较感性的思维过程。在音乐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地通过讲解、引导等方式方法帮助学生更准确地理解歌曲所富含的情感意义。教师的讲解应该注重语言的文学性,即要与歌曲的意境、情感等结合起来,带动学生的情感,使其感受到音乐世界的魅力,并从中得到思想情感上的熏陶。

总而言之,加强音乐教育中的审美教育,最重要的是调动教师在审美教育中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的体现,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有利于发挥自由想象力的学习空间,让其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逐步加深对音乐艺术的了解认识。教师应该成为帮助学生探寻美好音乐艺术世界及健全审美人格道路上的引路人和组织者,让其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个性化。这个实现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步一步地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积极的心态带领学生体味、感知和领悟音乐的内容美、动作美、节奏美和情感美,随着这些感知过程的不断累积,逐步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陶冶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1]朱裔文.中国近代(1840―1949)音乐审美教育意识的发展历程及对音乐教育的启示[J].艺术百家,2013(02).

[2]赵志扬.扩宽视野,联系实际――21世纪以来,我国在音乐教育哲学领域的研究走向[J].中国音乐,2015(01).

[3]姜琳琳.高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分析[J].当代音乐,2017(02).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6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审美;定势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地球村”已经逐渐被人们接受,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更为密切,每一种文化都积极投入到世界交流的潮流中,多元化社会已经初现端倪。通讯技术的发展以及国际交流的增加,使得地区之间的空间距离逐渐拉近,文化交流与融合成为一种趋势。音乐作为一种世界性语言,在文化交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促进了文化之间的交流,可以被各种肤色的人无障碍的理解和接受,但仍然会带有自己独特的文化色彩,因此,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应结合文化特色进行开展,这对文化本身的传承和创新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音乐教育的目的应该着眼于对世界各种主流文化音乐主体间的交流和理解,取各家之长来丰盈我们的内心世界,充实我们的灵魂,带动我们民族自身音乐的创新。国内目前的基础音乐审美教育,也正是应对这种趋势的主要方式,因此,我们需要对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进行深入探究。

一、音乐审美教育的起源

音乐的历史非常久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每个民族每种文化都有自己的音乐特殊,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也会有不同的音乐感受,音乐是一个时代的灵魂,而音乐审美教育则是在20世纪才逐渐被人们重视,并得到迅速发展。音乐审美教育的概念较早是由伦纳德•迈耶在其论著《音乐的情感与意义》中提出的,该理论提出之后引起很多教育专家的关注。随后,贝内特•雷默对此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并将这套理论付诸实践。雷默对美国的音乐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对美国现代音乐审美教育起着奠基作用,同时,雷默还多次来华进行访问交流,对中国的音乐审美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国现代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1]雷默对于音乐教育有其独特的见解,在其代表作《音乐教育的哲学》中,他指出,音乐教育具有与音乐不同的性质和价值,教育的关注点应该在音乐的性质和价值上,因此,音乐审美教育应当更关注艺术的艺术功能或表现功能。”[2]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到,雷默对于音乐教育有特殊的见解,他所提倡的音乐审美教育是基于艺术本身开展的,更多的关注音乐情感教育,突出为艺术而艺术的自律教学观念,这可以看做是音乐审美教育的正式起源和理论根基。

二、世界音乐教育中的多元文化教育的发展

1、多元文化教育的提出

“多元文化”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文化本身具有发展创新的能力,各种文化的交融是社会发展的比如趋势。多元文化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提出的。杜威提出该观点是建立在文化交融的基础上的,杜威认为不同的文化背景会对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学生应该并且必须接触不同的文化信仰、价值观,形成多元化的观念。这一概念得到了深远的发展,对现代教育理念产生很大影响。同时,在音乐教育领域,“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也成为一种主流说法,它涉及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的呈现世界范围内优秀的音乐文化,突出音乐本身所带有的民族文化特征上。这一点符合当今社会对于民族文化的保护,并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外来文化。毫无疑问,在多元化社会中,这种观念势必会成为新音乐教育的主流。

2、多元文化教育观念在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发展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再发全球引起教育革命,同样对我国的音乐教育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们对于外来文化持更为开放的态度,积极参与世界文化交流中去,多元化成为一种趋势。近年来,国内对多元化教育的深入研究渗透到音乐教育中,部分高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社会需求开设不同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这使得多元文化音乐审美教育在我国蓬勃发展。另外,中小学的音乐审美教育也适当渗透多元文化教育背景,在《新课标》中对音乐教材进行适当增编,希望能帮助学生树立多元文化音乐鉴赏思维。

3、世界多元文化音乐与现今我国音乐审美教育的现状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这种文化特色孕育出与众不同的音乐特色,进而演化成民族精神的一部分。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本民族的文化相结合,对塑造本民族的特性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文化学的角度来看,民族特质决定了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影响着民族音乐的发展。著名音乐家王耀华先生认为文化决定音乐风格,文化背景影响着人们的音乐审美,世界上诸多国家有不同的音乐风格,但文化背景类似的地方可以归结到一起,因此可以将世界民族音乐划分为九大区域。这九大区域实际上代表了九种不同风格的音乐,九种文化特征,每种音乐都有其独特的音乐样式。这些风格的音乐与我们传统接触到的音乐有很大的差异,而没有这种文化素养或文件背景的情况下,很难把握这些音乐带给人的感受。如何融合这种差异,真正实现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如何帮助学生获得这种文化下的审美体验,体会文化音乐的美,是现在实行多元文化音乐审美教育的难题和关键所在。

三、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审美的尴尬

审美是一种心理感受,因此,我们可以借用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帮助我们分析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审美教育的困境。一般而言,普通人的音乐审美是一种文化定势,是指“准备好以某种特定的方式对某刺激进行知觉或反应。”这种心理定势使我们在面对完全不同于我们的文化背景时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心理感受和审美经验,心理定势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们的判断和感受,容易对某些事物产生“刻板印象”。心理定势像一把双刃剑,在一定程度上有可能加强感知的质量和问题解决的速度,同样也可能抑制或破坏你的心理活动的质量,使你陷入心理困境。从理论是看,目前使用的音乐教育理念一般是着重于教材的选择、教学的组织以及练习、评价等各个方面,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适用于某一文化的审美心理定势,从而帮助其独立进行音乐审美体验、判断音乐的优劣与价值。这在音乐学习上无可厚非,但这种审美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对于多元文化会产生懒惰心理,会影响我们对音乐的接受程度。从心理认知的角度来看,人们对于符合审美习惯的音乐表现形式很容易产生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带有文化属性的,能够自动拒绝不符合自己认知习惯的音乐。“任何知识都存在于一定的空间、时间、理论范式、价值体系、语言符号等文化因素中;任何知识的意义也不仅是由其本身的称述来表达;离开了特定的境域,既不存在任何知识,也不存在任何的认识主体和认识行为。”

四、实施对策分析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能够认识到由于长久的一元文化背景所造成的定向思维使得现在开展多元文化教育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存在很大的阻碍,即学习者本身的文化观念和心理定势对于理解多元文化背景中的音乐感受产生一定的困扰。不过音乐审美教育不需要完全改变一种文化习惯,而是应该突出音乐本身带给人的感受。因为不管是音乐的文化情景所蕴含的文化精神难以理解,还是学生的刻板印象等原因导致个人难以进入特定文化所富有的音乐审美环境之中,多元文化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都是有帮助的,都能够帮助学生拓展思维,丰富情感。那么如何认识这一问题呢?首先,我们可以依据著名音乐教育家叶朗主编的《现代美学体系》一书中对于审美教育的分析,即审美教育不应仅仅关注即时效果,而应该关注长期的改变。学生在不同的年龄段接受音乐审美教育的目的不是接受多元文化音乐,而是通过多元音乐教育塑造学生对于多元的认同和欣赏。青少年时期是难以形成正确的审美标准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能够帮助他们对音乐风格、表现性等审美特性的直觉敏感性,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多元文化的音乐审美教育,鼓励学生多学习多接触不同风格不同文化的音乐对于实现学生多元化思维、创造性理解是有帮助的。其次,多元文化背景下音乐审美教育的实施途径能够帮助我们了解音乐对于个人成长的价值。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们应该看到,“音乐”本身是由音乐各要素构成,其本质是相同的,是人类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不同风格不同民族的音乐只不过是不同文化音乐之间对于各种音乐要素的运用不同而已。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音乐审美教育本身是一个新事物,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改革的方向之一,审美教育是音乐教育的终极目标之一。教育本身的目的并非知识性的,而更多的在于人的塑造。多元文化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截然不同的窗口,让我们认识更多是事物,抓住文化的本质,关注每一个个体在欣赏任何一种文化背景下的音乐时都能获得审美体验,同时尊重个体的音乐体验和音乐感知,是我们进行音乐教育的重要途径。

作者:李妮单位:福州大学人文社科学院

参考文献:

[1]刘沛.音乐教育哲学观点的历史演进———兼论多维度音乐课程价值及逻辑起点[J].中国音乐,2004

[2]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7

关键字:高中音乐音乐教师教育教学方式方法

我国《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把“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对音乐艺术持久而稳定的兴趣和爱好”放在教学目标的第一位,这是高中音乐教学指的目的和方向。高中音乐教育不同于其它的学科课程,高中音乐教育是以培养审美为目的,通过音乐老师们的教育引导去塑造德智体美健全的高素质学生的艺术课程。

目前,在推行素质教育为方式的教学下,我们可以发现高中音乐教学方式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有些音乐老师们上课时:侧重知识技能、轻审美;教学理念陈旧,以语言代替音乐;洞地欣赏音乐;音乐专业化教学等等。这样的种种问题对于开始了解和学习的高中生是不适合的。为什么有些高中生在音乐课上看着文化课课本、做文化课作业、自娱自乐或者是两俩聊天,这都是因为我们有些音乐老师在教学上的不合理,没能理解素质教育的核心,把审美教育为目的教育方式理解有误。当然,我在这并不是批评我们高中音乐教师的教育素质问题,在我国还是有很多高素质的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本人只是把高中音乐教学中出现的一些不足指出来,便于老师们更好的学习和提高,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更好的努力。在本人的观点中若有什么不足之处,望请各位读者谅解。

以下几点是本人在参考教育教学法、教育方法论以及自身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高中音乐教育方式方法:

1、教学开端―乐感培养

高中学生大致的年龄在14―19周岁左右,不是成年人,也不是小孩子,他们正处于身理、心理发展的旺盛时期,他们在爱好上不稳定,在想法上不成熟。在这个发展飞快的时代,广播、网络、电视等途径让他们接触了很多音乐,大多数的学生喜欢音乐,但只是喜欢听现在的流行音乐,并且唱不好和理解不了,对于高中音乐课本也是无兴趣和无了解。大多数人的音乐基础很薄弱,很多高中生连基本的音符都认不完全。所以高中音乐教师在教学上需要以培养高中生的乐感为开端,结合高中生的心理,这也就要求一些音乐老师要不断跟进流行音乐的步伐,跟进高中生的心理,选择合适积极、健康、好听的歌曲给高中生听、唱,以这样的乐感培养的开端方式,让高中生开始喜欢,通过老师引导,使高中生爱上学习音乐。

2、语言教学

音乐教师是音乐教育和教学组织者和指导者,精练的音乐教学语言是达到音乐教学审美的目的。音乐教师的教学导语的设计是进行课堂讲授的第一环节,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运用积极的启发性语言来引导学生正确的思维,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音乐教师首先要轻易地和通俗地展示音乐,善于运用音乐性的语言诠释音乐。让学生“深入浅出”的了解本节音乐课的学习内容。根据不同年龄学生思维、运动的特点,利用学生所掌握的新旧知识通过自己的思考来理解、掌握音乐,激发好奇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但切忌言语上平淡、复杂、单调、空洞和呆板。

3、选材教学

音乐教师在教学教材的选择是不可忽视的,根据2004年教育部的《音乐课程标准》大纲要求,明确指出以“立意美、形象美、旋律美、配器美、演唱演奏美”的一些中外经典作品作为教材,用于教学,让学生感受音乐作品的积极向上、健康向上、优质淳朴、优美明朗、大气清晰。

4、引入教学

高中音乐课内容涉及古今中外的各种各样音乐作品,受高中文化课程的挤压,高中学生不可能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和了解,兴趣就更不用说了。签于这种情形,我就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始终从培养学生的乐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

5、板书教学

高中学生思想上虽然还不是很成熟,但在智力上是相当的。这时高中的音乐教育工作者需要采用适当板书教学的方式去让学生们了解一些音乐上的基本乐理知识。教师们先从简谱开始,这相对于我国的学生简单易学,然后再慢慢的接触五线谱,结合板书,让学生们自己画画谱子,了解简谱和五线谱的基本。讲解音乐中的基本拍子、节奏、音符等基本乐理知识,这是提高学生们音乐欣赏和理解的有效方法。

6、互动教学

音乐教师可以为高中学生设立互动的教学情景,每节音乐课都抽出一点时间让鼓励同学上台当一位小音乐家、谈谈对音乐的理解、介绍自己喜爱的乐曲、提问和讨论学习、教师现场演奏(有条件基础的)等。在轻松的课堂气氛中,使学生情绪饱满、充满自信、侃侃而谈,从而促成学生对音乐的学习。

7、舞台教学

音乐教师要经常为学生提供表演展示才能的机会。中学生的表演欲望很强,可能一次表演的机会可以在他的记忆里留下很深的印象并热爱上音乐。很多学生在实践中缺乏上舞台的机会,在心理上就会认为自己学习不了音乐、不适合学习音乐,使音乐教育更没有机会进入学生们的心里、脑里,这也正是音乐教育短路的地方。

总结语:

高中音乐教育是以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树立新的理念和新的,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探究和实践,在素质教育的模式下,理解高中音乐教学的标准,掌握高中音乐教材,以全新的观念是高中音乐教育工作者在音乐课堂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以更大的尝试和勇气面对音乐教学新课程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冷静思考,热情投入,深刻领会,不走极端,从国际视野的音乐教育模式,微观音乐课堂教学。把学生的发展放在根本,走知、情、意相结合的教学途径和方式,充分引导学生和发挥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了解音乐,使学生能体验、创造、享受、发现音乐。让学生从音乐中体会到音乐中喜、怒、哀、乐、悲、恐、惊的情绪,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打开自身的心灵窗户,在高中音乐教育课堂上健康快乐的成长,这才是高中音乐教师们的任重而道远的使命!

参考文献:

[1]金介明.浅谈高中音乐教学设计[J]中国知网文摘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8

一、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

(一)学生对音乐专业知识缺乏了解,音乐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只是培养音乐艺术人才,音乐艺术教育还具有激发学生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情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还存在很多的矛盾和问题需要解决。由于我国的应试教育过分注重文化课,唯分数论思想比较严重,音乐艺术只不过是加分上名校的工具。虽然很多高校学生对于音乐艺术教育课程给予了肯定,但是,却只有10%的学生喜爱音乐,很多学生对音乐专业知识缺乏了解,音乐素养欠缺。对于音乐艺术价值的漠视,以及重文化课,轻音乐的社会观念直接影响着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另外,高校音乐艺术教育投入不足,也直接影响着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发展。目前,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只有少数音乐艺术专业学校比较重视,其余非艺术类院校普遍存在重视程度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音乐艺术设施投入不足,缺乏音乐艺术师资力量。一些非艺术类院校虽然有音乐艺术设备,但是,音乐艺术设备陈旧。音乐艺术教师素质普遍偏低,许多学校也不重视音乐艺术教师的考核与培训,导致在非艺术类院校中,音乐艺术教育不被重视,音乐艺术教育质量普遍偏低。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欠缺

要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不仅要有完善的音乐艺术设备,还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师资力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专业搭配不当,师资力量薄弱,音乐课室匮乏,音乐教师编制不够,缺少独立的音乐课室等问题,严重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由于许多高校不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导致在课程设置方面,音乐艺术教育课程设置不合理现象普遍存在。有限的音乐艺术教育课程,多则一年,少则半年,使得教师在安排课程教学时顾此失彼,很难完成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为完成教学任务,一些音乐艺术教师不得不删减一些音乐艺术课程,教学任务加重也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另外,由于我国一直以来对音乐艺术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学生音乐艺术基础知识普遍缺乏,这又增加了音乐艺术教学的难度,长此以往,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学习,缺乏音乐学习的连续性,也影响着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一些非音乐类院校,音乐艺术教育课程内容编排缺乏系统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没有长远的计划,所传授的音乐知识包罗万象。同时,课堂教学形式单一,缺乏合理的组织与安排,在一般高校中,音乐教育的作用以及音乐教育的功能没有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

二、提高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质量的途径

(一)音乐艺术教育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合理设置课程

要想提高高校音乐艺术教育质量,首先要提高对于音乐艺术教育的重视,同时,音乐艺术教育方面要加大投入力度,改进教学设施,不断提高音乐艺术教师的综合素质。一方面,高校要加大师资力量,加强音乐艺术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严格把好音乐艺术教师考核关,确保教师素质;另一方面,在音乐艺术教育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完善音乐艺术教育设施。在音乐艺术课程设置方面,要合理设置音乐艺术课程,音乐艺术课程一定要给予足够的课时。由于课时的限制,在传统的音乐艺术课程中,教师只能够讲解重点的内容,导致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很难被学生理解,导致学生普遍缺乏音乐艺术基础知识。因此,在课程设置上,教师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课程,讲解时注意深入浅出,要让学生真正理解教师所讲授的内容。

(二)多渠道开展音乐普及教育,建立音乐欣赏考级进级制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知识;理解能力

中学生对音乐所表达的东西已经有一定的理解,通过音乐能表达自己的情绪与情感。感受音乐即享受音乐,有了理解音乐的基础,才有可能使精神受到陶冶,故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视为重点任务去完成,这方面的任务主要体现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学会聆听、思考。同时结合教材,按照教材规定教授音乐知识。让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比如识谱等能力。

由于人们对音乐的感觉受环境和心情等因素的影响,相同的音乐对不同的学生可引起不同的心理反应。同一音乐对不同心理的学生产生的作用也不同,这跟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情绪、心理都有关系。因此,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应当允许学生对相同音乐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只要学生听后所产生的心理反应是有道理的,而且的确引发出了符合本人心情的联想与想象,教师就应当给予承认,因为音乐的作用就在于引发听者的心理反应,而这种反应并非仅仅局限于该段音乐的标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听者的心情不同,引发出的心理反应有别是可能的,但对音乐所表现的感情的理解是不应该有分歧的(因为正常人产生感情的心理基因是相同的),如果有个别学生对感情的理解与大家出现了分歧,必定是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导致产生了特殊的心理障碍,不要一概否定,更不要打击讽刺,要仔细地诱导并研究,说不定会有新发现。

音乐教育着眼于全面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及素质能力。学生有了想上音乐课和想唱歌的情感和欲望,特别是学生愿学、乐学,学生愿意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感受,在音乐里释放自己的喜怒哀乐,是正常的表现。因为有感才有爱,有感才有智。否则再简单的技能技巧训练,也只能成为机械的操练,呆板的重复。

作为基础教育课程的组成部分,音乐课程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改革,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顺利推进。音乐新课程不仅对传统音乐教育造成了巨大的冲击,更是给学校的音乐课程带来了全新的变化。这标志着,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已进入了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的发展时期。

目前,我国基础音乐教育面临着自身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诸如课程定位、性质、理价值、理念问题,课程目标、内容问题,教学方法、评价方式问题,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材的编写与使用等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基础音乐教育课程建设与发展,尤其是关系到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在当今音乐的课程改革中,许多教师遇到一些困惑,在音乐乱象的环境中,怎么才能给学生大脑输送一些健康、积极向上、激励人生的好音乐,如何让学生在音乐中享受到真正的真善美的东西,是许多教师探索的问题。

我们必须重新理解音乐的教学内涵,把握时代的脉搏,适应学生的心理,理解《音乐教学大纲》和《音乐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这两个指导和规范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文本,并非只是名称与形式的不同。比较和研究《音乐教学大纲》与《音乐课程标准》,我们可以发现传统音乐课程与新音乐课程的本质区别,能够悟出基础教育音乐课程改革的核心所在。即:以《音乐教学大纲》为代表的传统音乐课程是从学科出发,从教师出发,规范和要求教师应教学科中的哪些内容,以及怎样教等等。也就是说《音乐教学大纲》是面向教师的,体现了“学科中心”“教师中心”的特点。而以《音乐课程标准》为标志的新音乐课程则展示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最关键的变化,那就是鲜明地提出了基础教育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因而,面向学习者,从学生的心理逻辑、音乐经验和实际需要出发,指导与规范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学习哪些音乐内容并达到什么标准,如何学习,以及教师应怎样引导、促进和评价学生的学习等等,则是《音乐课程标准》最为显著的特征。

对音乐教育的理解篇10

关键词: 音乐课程 师范教育 课程改革

音乐课程是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和必修学科,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音乐课程依然是整个基础教育中的薄弱环节,离素质教育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难以跟上21世纪社会经济和教育发展的步伐。如何加强音乐教育自身的建设,完善音乐课程体系,已成为摆在音乐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十分重要和紧迫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的试行无疑是适应当前基础教育整体改革和音乐教育自身发展的重大举措,它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对我国师范院校现行音乐教育课程进行客观分析,并针对现实问题着力加以改革创新,已成为一件极为紧迫而富有现实意义的事情。

一、师范院校现行音乐教育课程概述

专才教育一直以来是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的基本模式,并由此而建立起相应的音乐课程体系。这种课程体系对于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从把音乐课当作德育、娱乐性教育课到审美教育课,再到素质教育课的过程。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

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一是个人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并能理解教师的作用;二是音乐能力,即音乐教师能凭着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进行表演、伴奏、演唱、指挥并评价他人的表演,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同时,应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三是专业素质,即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明显地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④因此,我国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要求其专,而应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要求其深,而应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⑤据此分析,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我们认为,师范院校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