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8:46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1

[关键词]数字生活空间;公益广告;有效传播

人类社会每一次传播技术变革,都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互联网+”生活日趋成为人们的生活常态,网络政务、网络支付、网络阅读、网络理财、网络购票……这种依托数字和网络技术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新型生活形态,是对人类日常生活的虚拟还原、放大、延伸,并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数字生活空间,这也可以用尼葛洛庞帝的预言称之为“数字化生存”。作为传播公益观念实现社会教化目的的公益广告,也需要适用媒介变革而引发的人们生活存在状态的变化,在数字生活空间里传递社会正向思想和正能量,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及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发挥重要作用。

一、数字生活空间我国公益广告的传播现状

虽然我国在2016年3月颁发了《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但与繁盛甚或过滥的商业广告相比,数字生活空间里的公益广告无论是传播数量还是传播质量都难以让人满意,这无疑影响着公益广告传播目的的实现。1.我国网络传播公益广告的数量相对较少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最新数据统计,截至2016年6月,我国域名总数增至3698万个。在数量庞大的域名背后,只有占比极低的网络媒介传播公益广告,且这些网络据点主要集中在党政机关及职能部门、党媒、广告协会等创立的网站以及专业公益广告等网络媒介。综观传播公益广告的政府机关、官媒以及广告协会等创立的网络媒介,多通过或设立公益广告专栏或组织公益广告活动或在页面局部刊登公益广告等方式传播公益广告,公益广告信息简单而且数量较少,甚或一些官媒创办的新闻网站以及app、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形态,如人民网及客户端、微博、微信等,则着重于新闻、生活、文化、体育等信息的传播,较少在首页上看到公益广告。具有官方背景的网络媒体尚且如此,那数量众多、更具商业化和市场化的商业性网站、企业网站等则更少见到公益广告的踪迹。虽然说一些商业网络媒体曾经进行过零星的公益广告传播或者公益广告征集活动或行为,如新浪网在2001年与人民网、中华广告网等网络媒体成立网络公益广告联盟,在2003年“非典”期间进行过抗击非典的网络公益广告大赛,开设公益栏目来宣传公益行为和传播公益广告……但偶尔为之的公益广告传播与新浪较长的存在时间以及众多的版面相比,其传播数量可谓是沧海一粟。不仅如此,随着app、微信公众号、微博等网络新媒体的兴起及发展,这些媒体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但在网络阅读过程中也极少见到公益广告的传播,见得更多的还是各种类型的商业广告信息。2.数字生活空间里公益广告的传播质量较差从网络公益广告的媒介质态看,我国网络公益广告多存在于政府机关、官媒以及广告协会等创办的网站,这些网络媒体除官媒创办的网站外,其他网络媒介的浏览量并不高。不仅如此,这些网站多采用旗帜式、弹出式或者栏目化存在等广告样式进行公益广告传播,其在网站的存在位置以及呈现方式往往不能实现“有效阅读”。比如中国文明网的公益广告存在于《讲文明树新风》栏目之中,很难找寻到公益广告的存在;而以公益广告为主要内容的公益广告专门网站,与其说是网络公益广告的平台,不如说是我国公益广告的网络,内容多、几乎无虑及网络媒体的传播特性,并因专业性存在而浏览量较少。从网络公益广告的信息质量看,网络公益广告主题较为单一,创意较为简单,制作相对粗糙,比如公益广告多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导,有些公益广告则是公益广告口号的文字呈现,至多用动画、色彩等形式要素进行包装宣扬,几无创意可言。值得注意的是,众多网络公益广告几乎是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公益广告的照搬和移植,简单、司空见惯且无震撼力。比如有些反腐倡廉、社会道德等方面的公益广告,或是文字的直接呈现,或是运用风光图片加文字,或是运用剪纸等传统艺术进行广告诉求……真正给人震撼或者吸引力的广告较少,这直接影响到网络受众对其的点击率以及再次传播。应该说,网络公益广告在数字生活空间里本应发挥更大的效力来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实现,但数量相对较少、传播质量较差的公益广告不仅不能有效到达更广泛的受众,而且受众还会在接触公益广告中因无法形成需求满足而影响甚或终止公益广告的传播,最终使数字生活空间里的广告难以发挥宣扬主流意识形态的教化作用。

二、我国网络公益广告现状背后的原因分析

数字化生存语境下我国网络公益广告的存在现状,与我国整体公益广告意识不强、传播主体对网络媒体特性认知不够以及网络公益的广告设计意识不足等因素有关。1.社会整体公益广告意识不强受传统政治思想影响,很多人认为制作并传播公益广告应是政府行为,并且认为公益广告承载着很强的宣传功能,这种想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当下公益广告的传播主体以及受众对公益广告的接受意识。从国外公益广告的主要广告主——政府、企业、媒体来看,这三者在我国并未表现出很强的公益广告意识:政府意识到公益广告的社会教育和文化传播功能,并力图借助公益广告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的日常生活化建设,但并未对公益广告主题进行体系化规划,也没有对受众的接受心理进行深入了解,这使得公益广告主题相对单一并具有很强的宣传意味,同时也没有借助媒介整合实现更有效的传播。与外国企业如可口可乐、松下电器等制作出大量公益广告不同,我国企业更着力于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而忽略社会责任,制作和传播公益广告的意识明显不足。媒体虽然制作、传播了一些公益广告,但对网络空间里生产和传播公益广告投入不足,甚至只是将传统媒体的公益广告进行简单移植。从公益广告的受众来看,很多被接受调查的网络受众存在认知上的偏差,认为公益广告是政府的一种宣传,使得一些受众对公益广告的存在感、认知度和认同度较低,这直接影响着网络生活空间里公益广告的接受度。2.对网络传播特性认知不够互联网“是媒介发展的更高阶段,在这个阶段,网络作为媒介的根本特性是反媒介,即媒介自身的淡化。”[1]也就是说,互联网不仅仅是一种媒介,还是包容了各种媒体形式在内的一个信息语义场所,是与现实世界并存的另一个世界,即虚拟世界。在网络传播中,受众为中心的理念得到史无前例的确认,这不仅要从受众注意、受众接受的角度进行广告样式的制作和传播,还应该从网络传播的媒介传播特性角度进行针对性信息生产和传播。我们知道,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媒介传播属性,具有网络传播形态以及语言的复合性、网络传播过程及传播格局的开放性、传受者的双向互动以及连通性、网络信息传播的多级性和精准性等网络特性。这些传播特性使网络区别于传统媒体,也使得网络公益广告的传播不应是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的简单照搬,还应该根据网络传播特性进行认知和传播。或者说,在数字生活空间里,公益广告的传播必须遵循网络传播特性和受众接受信息特点才能有效到达每一个信息节点,各个节点之间产生联动方能实现信息的流动传播,并最终实现其传播目标,赢得传播效果。而我国众多网络公益广告多是从传统媒体照搬到网络媒体的这一表征,反映出公益广告传播主体对网络传播特性的认知不够,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3.网络公益广告的设计水平不足我国很多网络公益广告程式化较强,创意缺乏,制作简单,形式单一。这样的公益广告存在与网络受众的需要、接受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反映出我国网络公益广告设计水平的不足。广告制作的现状凸显出我国公益广告设计理念和创意思维的缺乏。这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我国公益广告中呈现式广告占据极大比例,而交互性公益广告缺乏;二是我国公益广告并未深深植根于我国民族文化,将我国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有效表现出来,真正具有震撼力、感染力或者冲击力的广告较少。

三、数字生活空间我国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策略

虽然我国在2016年颁布的《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中对政府网站、新闻网站、经营性网站等宣传展示公益广告的数量和时间进行了规定,但要实现网络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除了要加强对网络媒体传播公益广告的监督力度,还应从信息传播的要素环节中进行协调运作。“设定效果的实现,需要传播者、受众的良性互动,需要相当质量的信息,需要畅通无阻的传播通道。所有这一切共同协调运作的结果,就是满意的传播效果的获得。”[2]为此,数字生活空间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还需要从增强传受者的公益广告意识以及实现两者之间良性互动、制作高质量的公益广告信息以及运用大数据构建整合通畅的网络传播通道等方面来协调运作,以有力促进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实现主流意识形态的生活日常化,并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梦”的实现。1.增强传、受者的公益广告意识,实现两者的良性互动虽然数字网络媒体使传、受者的角色难以完全界定,但公益广告的最初传播主体还是政府、企业和媒体,受众还是网络媒介的接触者和使用者,尽管这些网络受众可以成为二次或者n次传播的传播者。对公益广告的传播主体而言,需要增强政府、企业和网络媒体等传者主体制作和传播公益广告的社会责任意识:政府要做网络公益广告的倡导者和设计、传播者,一方面要运用政策、文件、活动等方式引导社会进行公益广告的生产和传播;另一方面要有意识地成为公益广告的广告主,通过系列主题的策划以及专业机构的委托等方式来加强公益广告的策划、创意、设计与传播。企业要强化自身的社会责任意识和社会营销意识,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协调好企业、消费者与社会的关系,运用公益广告实现社会责任与企业发展的完美结合。传媒媒体和网络媒体也应强化公益广告意识,积极制作和汇聚公益广告,促进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对公益广告的受众而言,也应强化他们的公益广告意识,使之意识到公益广告的价值,让他们不仅参与到公益广告的传播过程中,还应鼓励他们成为公益广告的生产者。要强化传、受者的协调互动。“大众传播绝非单方面的行为,而是参与双方的互动行为。”[3]如果传者在强化公益广告意识后能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进行公益广告的生产和传播,如果受众在增强了公益广告意识后能主动接受公益广告,甚或帮助传者甚至自身主动制作满足受众需要的公益广告,那么,传者和受众就构建起良性的协调互动,必将能够推动公益广告的繁荣和促进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2.增强媒介传播特性认知,制作高质量的网络公益广告作品“使用和满足”理论告诉我们,获取信息是受众“使用”媒介的目的,高质量的信息能够“满足”受众的需要。因此,高质量的公益广告作品依然是公益广告有效传播的关键,甚或在网络媒介中获得更大范围的交互和多层级转播,实现更大范围的信息接受。不过,数字生活空间的传播具有独特的属性,这需要在增强传播者对网络媒体传播特性认知的基础上,强化网络公益广告的生产,以满足受众的使用。广告应具有吸引力、冲击力、共鸣性,公益广告自然也不例外。根据笔者对部分网络受众的访谈调查,发现除极少的人不去观看或者点击广告外,更多的人乐于阅读有震撼性、人性化、冲击力等类型的广告。而数字生活空间里一些泰国、美国等感性广告的广泛传播的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实际上,网络生活空间给受众以更多的媒介选择和信息选择,而运用网络传播特性去制作和传播受众感兴趣的公益广告,无疑能够吸引受众的阅读,为公益广告共享和扩散提供了机会和可能。3.运用大数据整合网络媒介传播资源,实现公益广告的精准传播媒介即讯息,没有有效的媒介来连接受众和信息,再有价值和意义的信息也无法到达目标受众那里,自然,受众的接受以及传播效果问题也就无从谈起。“从此种意义上说,传播过程中最具有价值和意义的,不是信息,而是媒介”。[4]为此,“受众在哪儿,公益广告就在哪儿”应该成为数字生活空间公益广告传播的目标。这一方面要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受众接触的媒介,并将受众接触的网络媒介如网站、客户端、微信公众号、论坛、博客、微博客、即时通讯工具等网络传播资源整合起来传播公益广告,让受众获得接触公益广告的机会;另一方面,还应该运用大数据来分析受众特征,并根据受众特征对其进行投其所好的精准化公益广告传播,增强受众对公益广告的接纳程度,减少无用信息的传播,进而实现公益广告信息的有效传播。

四、结语

“不注意研究新闻传播的环境理论,就无法有效地确立新闻的传播方式,新闻报道就会失去对环境的适应力”。[5]数字化生存语境中的公益广告也是如此。数字网络为公益广告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为公益广告更有效的传播提供了可能。我们在运用《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暂行办法》对数字生活空间公益广告进行规制和管理的同时,还应通过大数据来加强网络传播媒介资源的有效整合,运用网络传播特性制作出高质量的广告信息,通过增强传、受者的公益广告意识以及良性互动等协调运作来促进公益广告的有效传播。不过,随着传播技术的变革和传播环境的变化,人们还需要不断探索更新的公益广告有效传播的策略,以助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以及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陈刚.网络时代的广告理念[J].现代广告,2000(2)

[2]童兵.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92

[3]甘惜分.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29

[4]蔡之国.建构党报新媒体传播力[J].网络传播,2015(7)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2

【论文关键词】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网络管理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消费的普遍化,网络作为一种先进的工具和手段,成为人们生存的重要条件,并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德作为社会交往的产物,在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交往的物质手段发生变化时,也带来了道德关系的变化。在互联网时代,人类面临新的道德要求和选择,网络道德也就应运而生。由于互联网高度自由开放等特点,网络生活形成的是一个相对自由的“自由时空”。青少年作为网络生活的新生代,其网络道德建设正面临巨大的挑战,尤其是青少年中频频发生的网络道德问题乃至网络犯罪问题已溢出教育而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

公共治理是一种管理主体多元化、治理依据多样化、治理方式多样化的管理模式。它是一个由政府、市场与公民社会形成的组织网络,通过合作与协商,谋求公共利益最大化。公共治理的实质是以“经济人”、“社会人”、“政治人”为假设,建立在市场原则、公共利益和合法性认同基础上的合作。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治理开始成为超越传统公共管理模式的潮流。公共治理理论对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一、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时代呼唤

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已遍布社会各个角落,而且在问题产生的实质上,许多因素也融进社会管理、契入政府监管、交错在市场机制上。如,崇拜黑客等不良社会舆论和风气,政府监管乏力,网络经营开发对网络利益的追逐,无政府主义者、政治逐利者、道德败坏者和恐怖主义等成人世界的许多无耻、贪婪、欺诈以及有损公平正义的言行,等等,无不侵蚀着青少年网络生活的价值观和道德良知。这揭示着青少年网络道德危机再也无法回避社会和市场的作用。特别是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技术消费的普遍化,追逐网络技术与利益已成为塑造人们价值观的强势力量。在市场经济驱动下,政府单层面对网络危机的干预并不会带来多大的改变。社会大众在网络生活中对政府干预也不感兴趣或兴趣不高,不愿参与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他们热衷的是消费、安逸和利益,关注的中心是自我生活的个体境遇,而疏于对政府和社会秩序的关注。网络经济利益攸关者则完全以经济人的姿态和行为,追求利益最大化,淡化了社会公共价值的担当。当今,后现代思潮对一切既定的规范价值所抱的意义虚无态度,以及当今非理性主义和怀疑主义的弥漫,缺少社会、政府、市场等多主体参与公共治理,单靠学校教育或某一方的力量难以承担起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使命。

网络是一个文化知识和思想富集的空间,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组织结构,有网民、有自己的规则和伦理,有广泛的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从而也彰显出一个公共领域的存在。主要表现在:(1)构成主体复杂多样,包括政府机构、公民个体、社会组织、经济部门(包括网络开发公司和经营部门等)和网络用户。伦理规范与法律法规多样,包括国家立法、社团或单位规则以及其他有关网络协议等。(2)网络行为多样,有国家基于政治法律考量的强制措施、政府基于社会公平的公共服务、社团基于志愿精神的志愿行为、经济部门基于成本一收益分析的效率和利益行为、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参政议政举动等。(3)公民网络权力与权利的一致性。网络里没有绝对和永远的霸权,即使存在霸权也会不断被解构和颠覆;网络给予个体极大的自由权利空间,但享受这种权利的前提是必须接受他人或社会和国家的监督;网络里不容许存在肆意放纵的自由和权利,也不允许存在没有约束的权利。上至党和国家领导人,下至普通公民,网络对权利的监督和对权利的保护无所不在。当前,随着公民社会的日益成长,网络作为公共领域必然体现公共性。其中具有个人主义和多元主义等公民社会特有价值旨趣的博客、网贴和论坛等,日益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社会批判功能,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政治民主进程的加快,网络的批判精神和监督功能越来越让人敬畏和尊重,网络的公共精神日趋活跃起来。

需特别指出的是,网络经济时代无法回避市场经济对网络道德的渗透和影响。斯密在肯定市场经济繁荣和工商业进步的基础上,一方面尽力避免将市场看作非道德场所,不需要道德维系;另一方面,又竭力避免以维系道德为由否定经济动机解放的意义。然而,实践中,斯密富国裕民与提升道德的期望被市场经济新自由主义者的乐观态度夸大了,认为市场经济本身就是道德修养的场所,本身就有伦理道德机制,无需道德教化。金融危机所暴露出的金融大鳄的贪婪无度、欺诈以及公平正义的丧失,无情地批判了市场经济背后的道德危机。仅靠政府或市场本身无法解决道德问题。2008年中国网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183.8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长76.6%,预计2013年实际收入将达到397.6亿元。

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网络不啻为一张天大的“馅饼”,但其中青少年网络道德问题彰显的网络道德建设的公共治理问题也越来越紧迫。

二、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的思路与框架

网络的公共性决定了仅靠政府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管理结构,或仅靠学校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已无法面对多元主体互动的网络化结构现实,难以满足多方利益主体的需求,也难以实现对网络道德的拯救,而靠市场经济法则博弈更是枉然。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期待纳入公共治理的视野。

1.将网络管理纳入政府社会公共管理的治理结构

当前,网络主要是作为文化产业,由政府的文化部门管理,存在网络“量大”管不过来、技术“含量高”管不好、网民和网络组织“杂”管不到位等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强社会组织建设和管理,高度重视社会组织在提供服务、反映诉求和规范行为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网络作为反映民声、参政议政、提供服务的平台和资源,是重要的社会公共事务。网络的公共治理,首先,从制度上明确和规范各级各类网络经营组织的产权、法人代表、管理体制、权利义务以及与政府部门的关系等,便于政府进行网络监管;第二,建立一整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包括监督机制、评估机制、纠错机制和奖惩机制,规范网络经营组织的行为,充分发挥其有利的作用,限制其不利的作用;第三,以公共价值和公共理性的态度,从公共利益与政治和伦理上加强监管,从自主权利和主体地位上放松控制,使网络充分发挥市场与社会双重效益,同时帮助提升其社会服务能力;第四,实施网络管理员资格认定制度,网管员不但要具有较高级的网络专业技能,还要具有较高的政治、伦理道德素质和公共理性,为此,建立网管员的专业体制,从资格认定、注册管理和制度规范等方面,规范、协调和保障网管员的工作,发展壮大网管员队伍。

2.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

网络里蕴含着网络公民社会形成的基础和条件。网络自由、平等、开放的特性,以及网民个人利益的合法化,使得网民地位独立于政府,并真正取得与之平起平坐的合法地位,同时获得了网民与政府协调共处的资格。网民为了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必须摒弃个人算计,以集体的方式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关照和谋求公共利益。这时公共利益与公共性得以显现,奠定了网络公民社会形成的基础。正如哈贝马斯分析,在私人领域中诞生了公共领域,也在追求公共利益中形成了公民社会。可见,网络公民社会是网民追求个人利益的合法性与合理性的集体效果,是集体方式产生的网络公共利益,体现了网民的公共精神和公共价值。网络公民社会打通了政府与个人公私二元对立的壁垒,以公共精神和价值,起着批判、监督和救治的功能。它一经产生就会超出自身,具有利他精神。当前,网络公民社会正凭借着经济市场化、自由化以及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平等性,以空前解放的姿态,日趋独立于政府。公民意志开始凭借网络传播出来、传播得更远,监督批判力量也日趋活跃,网络公民社会逐步发育成熟。但网民公共理性不足、公共精神不昌明、公共道德伦理混乱等问题,以及在传统“媚官”、“畏官”心态和强权势力的挤压下,网民主体地位和私人利益尊重的缺少,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声音表达难、传播慢、回应迟等问题,昭示着网络公民社会建设亟待加强。其实,这些问题是我国现实公民社会建设不足在网络中的反映和投射。公民社会的前提是公民的主体意识,公民意识的核心内容是权利意识,而权利是以法律形式保障人们满足一定需要、获得一定利益而采取一定行为的资格和可能性。我国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注重德性向度的个人修养,公民意识先天不足;权利被异化为“权力”和“权势”,特别是在“三纲五常”和以“仕”为先的传统伦理观念中,社会民众以集体失语和默认,成就了“官”及政府对公共事务的优先和支配地位,丢失了公民权利,丧失了公民意识,泯灭了公民社会成长的资格和条件。这启示我们争取公民权利和培育公民社会,是需要以法律的形式来建构和保障的。法治精神永远是捍卫公民权利和维护公共利益的支柱。

这一方面是因为政府处于公共治理的主导地位,其强势作用既是公共利益的强有力的保障者,但在缺少依法治理的情况下,又可能是侵害公民权利的强力破坏者;另一方面,网民的公共利益和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等,也经常受到市场规则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的侵蚀和破坏。加强网络法制建设,依法构建网络公民社会,是公共治理的重要内容。

3.转变政府管理方式,确保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

网络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结晶,在市场经济面前具有自由、交互、开放运行的内在机理和先天条件,同时作为一个社会系统具有自组织功能。政府应加强网络公共利益宏观监管,但不能因噎废食,只强调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而忽视网络自由和自主的主体地位。特别是要减少政府对网络经营的不当干预,确保实现价值理性与目的理性的统一。当前,转变政府职能和强化公共服务是必然趋向,但政府的公共服务具有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资源垄断性、部门职能交叉等特点,由此带来成本大、效率低等问题。根据一些地方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改革的启示,政府可探索由专业社会组织中介的方式,网络服务与监管职能,减少政府主导的直接干预,激发活力,以间接的市场手段,消除社会资源或资本进入网络的障碍,增加市场配置网络资源的空间。特别是放松政府对网络伦理道德的控制和管制,交由网络公民社会自我批判和监督,利用网络公民社会独立和自治的力量,自我救治网络伦理道德,提升市场化和社会化配置,调节网络道德资源,引导网络道德发展的自由度。

4.完善公共政策。建立网络公共治理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

强调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自由的主体地位,并不否定政府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政府的宏观管理作用。尽管政府在管理服务方式上间接地实现社会化,但下放权力并不淡化职能。政府与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市场是网络公共治理的三大主体,他们之间具有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作用,彼此无法替代。具体说来,政府主要包括文化部门、信息产业部门、公安部门等国家机构;网络公民社会主要包括网络协会、各种网络组织和非营利单位、网民个体;网络市场主要包括网络开发与经营部门、网络用户等个体和组织等。其中,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在网络市场失灵或偏离国家意志和公共利益的情况下,担起保障公共服务、社会公平和维护国家意志的责任;网络公民社会和网络市场是重要的网络主体,具有效率高和组织灵活多样、监督批判力量强等优势,在“政府之手”失灵时,能防止和救治政府权力的滥用和公共服务不到位、质量低、效率低等现象,特别是对涵养和救护网络伦理道德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应立足这三大主体的功能,按照其特性,进行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网络公共治理的制度安排和政策设计是公共治理的核心和依据,其实质是对三大主体利益的分配和调整。网络公共治理政策制定要体认三大主体的利益诉求,重视各主体的利益博弈;在以公共利益最大化基本价值取向的框架下,尽可能地体现多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实现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互助互惠性和利他性的统一;在立法、社团规则以及其他有关网络协议等方面,根据不同领域、不同群体、不同内容,做出不同的政策安排,形成多层次的政策体系,确保各项权利受到监督,各种权利受到保护;改变过去某些部门或个人谋划公共政策的做法,以价值与利益分享的对话方式,调动相关专家、网络社会组织及广大网民等参与政策设计。特别是要注意协调各方利益,明确各自责任,确定参与公共治理的程序和方法,建立多元参与的互补机制。治理的方式应体现法治与德治、政府的强力他治与社会平等民主的自治、市场机制与政府公共服务机制的结合,在综合性成本一收益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使用非强制方式,用自治的方式,先市场、后政府,实现治理多元化和民主化。

5.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

根据网络组织结构的超文本非线性的网状结构,以及公民参与的平面化多向互动特点,按照效率和责任的要求,本着谁办网谁负责、在谁地域谁监管的原则,打破传统纵向职权分割的做法,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广泛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吸引社区网民和公民参与网络监督和管理,增加对社会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需求的回应性。当前,网络无论作为生产生活工具还是营利的产业,都表现出随人群集聚而动、与利益驱动相连的特性,趋向人群密集的社区分布,深入千家万户,特别是最易引发问题的网吧也分布在社区。另一方面,随着社会各项改革的推进,个人利益和个人关系的存在更多地转向了社区。过去的“单位人”已逐步转变成“社区人”。这种网络与人的“社区身份”的存在和分布特点,为建立政府主导下社区参与的平面化网络管理格局奠定了基础。同时,众多的家庭和无单位隶属的自由从业者等“社区人”,正是政府管理的“盲点”和难点,且对他们来讲并不是合适的管理方式和方法,而社区自觉自律的自治性恰好能弥补上述缺憾。尽管当前社区建设还不成熟,具有组织架构、管理、经费等方面的行政化特点,但其仍具有丰富的社会性和自治性,能够帮助解决政府“管不过来”、“管不好”的问题,尤其是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政府应主动下移权利,推动社区在网络物质层面(网络出入口监督与管理)和文化、精神、道德层面发挥社会管理职能,保障社区公民网络权利的同时,加强网络管理与监督,建立起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平等的合作、协商和对话关系。

三、网络道德教育公共治理应注意的问题

公共治理作为一种非本土产生的理论,在我国社会制度和文化背景以及网络的多元互动下,应根据不同性质的网络以及不同地区的具体环境进行审视。

1.注重培育网络社会组织,引导网络公民社会力量发展

当前,政府行政力量在网络治理中占绝对优势,公民社会组织的作用还不够强。一方面,政府在转变职能的同时,通过加大对网络公益广告、伦理道德建设以及其他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项目投人等措施,加大公民教育,提高公民素质,引导公民力量发展,培育网络公共理性精神;另一方面,大力培育和发展网络社会组织,帮助其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和引导其行为,增强其独立管理和发展的能力。在生活压力上升的年代,人们的闲暇时间大大减少,人际交流的空间和机会也因此而萎缩,网络成为许多人闲暇时间最好的去处。虽然网络的社会公共力量借着网络本身的开放性和交互性等现实社会公共空间里无法比拟的优势,表现出极大的公共性,然而网络里一些非理性、逆良知、反公共价值的话语,仍充斥其中且无法抑制地占据着一定空问,呈现一种芜杂混沌状态,对青少年而言无疑就是伊甸园里的毒蛇。同时,具有超强舆论影响力的社会精英们,在网络里往往把自己隔离在一些由文化、兴趣、职业甚或想象组成的孤岛中,越来越多的人只与自己兴趣相同的人来往,只听到他们自己的回音,对社会的其余部分关注不够,严重影响网络社会公共理性力量的崛起。驱离网络里的迷雾瘴气,擦亮青少年的眼睛,不仅是政府和网络经营与开发者的责任,更需要发挥网络的社会公共力量。

而网络社会公共力量期待一定的组织化规范,以理性精神引导网络社会力量发挥正价值。在网络社会组织发育尚未成熟,社会公众参与意识和组织程度还处于散乱的状态下,要健全有关网络社会组织的法规,确定其法律地位,特别要厘定政府与社会组织的职能,建立政府与社会组织等多元参与的合作关系;建立网络社会组织的资格审查和准入制度及行业自律制度;建立网络社会组织参与网络公共活动的相关制度,如舆论监督与责任制等。可依托相关社会组织和学会等,培植实体和虚拟性并存的各种网络社会组织,注重加强他们与社会精英们的对话,发挥社会精英们的影响力,建立和扶持网络公共理性。

2.防止网络道德教育法制化治理倾向

在人们对日益凸显的网络道德问题治理感到力不从心的时候,很多人提出道德底线的说法和建议,意味着底线以上的就算是道德,用底线给出了一个类似于法的硬性规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将道德法制化,给无奈的网络道德一道最低限度的防线,这在道德形成机理上是存在谬误的。众所周知,道德是人的目的而不是手段。道德是人的灵魂内在的东西,是人的自由意志(康德),是内在的法,纯粹的实践理性,在于自觉自律。其实一旦设置道德底线,道德价值判断和道德觉悟也就无需存在。似乎只要不触及和跨越底线,怎么都行,也就无所谓道德了;甚至哪怕触及和跨越底线,只要没有被发现,也是可以的,因为道德的评判最终以是否触及和跨越底线来反映。这种法制化倾向就是将法律作为调节、规范和整合人类政治的、社会的乃至家庭和私人全部生活的一般规则。其理路是将法律的作用范围无限扩大,企图以法律和法规代替道德批判,以法官意志作为衡量个人道德的最终裁判。道德与法律所调整的领域与原则等毕竟有着根本的不同。道德与法律不能混淆,道德的东西必须用道德来处理。对于网络道德问题,我们并不能对法律期待过高,法律有着它解决不了的问题。如果以律令惩戒道德,那么道德也就变为法律,道德教育也就无需存在人的心灵也将变得空洞和冷漠。人心的拯救是心灵的艺术、心灵对心灵的人心工程。本质上,网络道德还要从教育方面人手解决问题。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3

[关键词]公共利益;公民;网络参与

[作者简介]冯康会,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2级行政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王素琴,广西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2010级行政管理专业在职研究生,广西南宁530001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728(2014)01-0022-04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公民权利意识不断增强。广大公民通过网络参与来表达自己的利益需求已经成为中国越来越流行的社会现象。在信息时代的今天,网络参与作为传统公民参与的有效补充。在当代中国政府行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公民的网络参与并非都起着积极作用,因此探讨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利益的影响,寻求公民网络参与对公共利益维护的积极意义,消除其不良影响,对于我国公共利益的有效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公共利益的内涵解释

对于什么是公共利益,从行政学创立之日起对它的概念的争议几乎没有停止过。但公共利益是现实存在的,而且是公共管理的核心概念之一,所以有必要对公共利益这一概念进行详细的解释。《辞源》中的公益概念为“公共之利益。相对于一个人之私利、私益而言。”由此可见“公益”概念的不确定性,亦因受益对象、公众范围的不确定以及利益内容的不确定造成,因此,如何识别公共利益是行政实践中的重要问题。根据哈登特夫妇的归纳,他们根据不同学者的观点将公共利益这个概念归纳为两类:一是公共利益就是决策的道德和伦理标准。这个标准就是某件事对大多数公众有益的时候,这件事就成了公共利益,所以行政人员在制定政策或者执行决定的时候应该以利益在公众的公平分配为主要目标。也就遵循了道德和伦理标准。二是公共利益指的是共同的利益,也就是人们为了追求有意义的价值而形成的共同的利益。以笔者之见,公共利益指的是具有公共精神的那些人所追求的被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美好的目标,这种美好的目标不是由个人选择驱动的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案,而是创立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责任。所以关于公共利益的理解,我们关注的是它的实现过程,这才是公共利益的核心和意义。

二、公共利益维护与促进是公民网络参与的重要价值导向

从概念内涵和逻辑演绎来看。公民网络参与和社会公共利益密切相关。一方面,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和准则,社会公共利益对公民网络参与具有重要的价值导向和引导功能;另一方面,公民网络参与必须以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为前提条件。

斯通说:“在规定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广泛的对话和评议极为重要,所以对于政府来说,创造一个政府与公民真诚的对话环境,通过这个对话来确定国家的政策和目标比政府制定的目标更为重要,一个好的对话环境对于公共利益的实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公民的网络参与对于公民改变利益诉求渠道、国家转变行政理念显得尤为重要。

(一)改善传统的利益表达方式,使公共利益有效地表达

我国公共利益的表达是传统的自上而下表达模式。行政人员在进行社会管理时,他们只注重上级的指令,导致只注重效率而不注重公共利益。再加上我国社会体制的发展并不完善。民主制度也存在着缺陷,很多公民的利益得不到有效地表达。在现实生活中。政治参与的好处是利益得到表达,权力受到限制。在制度化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利益的表达只能诉诸于非制度的参与。而在这时网络为公民在制度参与和非制度参与之间提供了表达利益的可能性。

网络媒体刊登的2012年公民事件中,什邡、启东、镇海大规模群体环保事件,网民关注度居于首位。这三个镇的政府为了追求经济的发展丽引进破坏环境的项目。当地居民为了反对这一项目而上街抗议,同时当地网民通过手机、电脑进行现场直播。他们将这些信息通过微博、论坛、博客等新媒体在网上传播,引起网民的围观,后来政府在舆论压力下不得不撤销了这一项目。在这场事件中反映出我国政府政策的出台忽视公民这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侵犯了居民最基本的生存权利。在这个事件中,体现出网络在涉及公共利益的维权作用之大。网络把经济发展、政治博弈和社区动员整合在一起。显示了网络把整个地区凝聚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能力。根据中国社科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联合的社会心态蓝皮书《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2012-2013)》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三季度,网络维权帖文占社会民生类网络维权事件81.85%。用网络来维权,使公共利益得到有效地表达,所以网络的公共参与对改善传统单一的自上而下的表达方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有助于政府官员由善政到善治的改变,形成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工作理念

在传统的公共行政中,公共行政被认为是一种价值中立的技术过程,而且公共利益只有在权威的公共政策中产生出来,政府的行政官员要做好善政必须着重关注政治与行政、效率与结果的严格分离。所以。公共利益只属于层次控制、立法以及特殊利益集团相互作用的结果。然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公民意识的觉醒,政府有必要对这些变化做出回应。在社会治理中,政府逐渐把公民这个因素加入到社会中来,这是由政府、社会的两方善为政府、社会和公民的三方善治的结果。社会公民也正通过网络积极参与到这一变化中来。政府在网络媒介时代应做到的是聚集解决和整合人们普遍需要的,同时还要预见和关注那些不易被普通看见的利益,还要做到确保多数人认同政府的决策。这就要求政府在工作中不仅关注特殊利益集团,还要考虑一些有关公共利益和公共共识的问题。形成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工作理念。

(三)对于公共政策议题多元化,形成公共利益价值取向有促进作用

现代社会不像以往封建社会那样处于一个以皇权为中心的封闭式环境中。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政府时刻处于与社会进行“能量交换”中。政府要制定一个好的公共政策必须在广泛吸收民众意见的基础上。一个好的公共政策必须让公民有政策认同感,这样的决策才有群众基础。所以,无论是政府还是执政党,必须要善于利用意见综合机制。广泛采纳不同的意见,使决策和立法有利益基础。这样的决策才能做到以价值为导向。近年来,由于网络媒介和微博的盛行,这对社会信息的传递起了促进作用,而且一些新闻媒体开始在舆论监管的范围之内尝试性报道一些社会敏感的问题。比如,这些年来网络曝光的多与社会大众切身利益相关的民生话题,网络工具使国民情绪借网络媒介表达出来,同时也凸显了政府在社会管理领域的问题,网络围观的压力使政府不得不重视,这些话题由选择性忽略到被迫的重视,对政策的以公共利益为导向有促进作用。

三、公民网络参与对社会公共利益维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公民网络参与具有非制度化和无序性的特点,再加上网络本身的虚拟性、技术性,也给公民的参与带来一定的问题,就像英国学者希瑟・萨维尼所说:“参与的增长未必等于有意义的参与增长。所以公民的网络参与有时会加大不平等或者非公共利益的产生。”

(一)网络门槛导致公共权益的不平等

网络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它的开放程度和使用程度也是有限的,也就是现代所说的“知识沟”。1970年,美国传播学家蒂奇诺等人在一系列实证研究基础上,提出了“知识沟”理论假说:“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读地获取信息,因此,大众媒介传送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这种“知识沟”导致很多利益得不到有效地表达,大部分的利益相关者被拒之门外,而小部分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满足,导致网络成为少数人的特权。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过程便是一个很好的说明。我国公共政策的制定是由主管部门拿出方案,经过网络上相应的讨论作出决策,这就是网络问政。这种网络问政表面上是采纳民意,但实际上参与者是由在社会上掌握一定资源的相关利益群体和有话语权的专家及传媒工作者组成。他们利用这种网络资源最大限度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但有住房需求的公民却被排除在外,而在实际生活中广大公民才是这个政策中最重要的利益相关者。这种由于信息的不平等导致资源的分配不平等,也使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地表达。

(二)网民判断水平低下导致非公共利益的产生

虽然网络的参与有助于民意的很好表达,但是也有一些网民利用网络影响范围广、网络匿名性的缺陷在网上极端的信息,来误导观众的判断力,而一些热情的网民的过分参与导致一些事变成了社会事件,使这些事件变成了公众的意志。更“有助于”一小部分人的非正当利益获取。勒庞曾经说过,参与到群体中的个人,不但能够变得“偏执而野蛮”。而且在他只有一知半解甚至根本就不理解的各种“理想”的鼓舞下。他并不像大多数个人犯罪那样受自我利益支配的。所以,当发生并产生不良后果时,我们没法判断个人动机,因为这可能与个人动机没有关系,个人容易受到群体行为的支配,容易把用心险恶的个人利益当成群体利益。就如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指出的“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网络对于多数人而言。正是极端主义的温床。因为一些人在网上频繁地极端的信息,这些人持续地暴露于极端的立场,而加之那些没有判断力的网民听取这些人的意见,会让人逐渐相信这些立场,最终导致公共价值的扭曲嘲。

(三)政府网站信息滞后损害公民网络参与权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政府也参与到利用网络进行政务改革中来。以便打破时空和地点的限制,方便政府办公,实现网络资源共享,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但在实际中,政府的网络建设大部分是流于形式,很多政府虽然建立官网,但是很多信息公布的不及时,网民无法查到近期的信息。另一方面,政府也是“经济人”,他们会从自身利益出发,对政务的公开程度是有限甚至扭曲的。在2011年温州动车事故中铁道部在面对社会质疑的消极回应,使公众对铁道部丧失了信心,产生了不信任。在政府公布政务方面,政府公布的信息越多,公民参与的热情就越高,公民对政府就越信任。在政府管理运作中,信任是公民参与政府治理的前提,也是政府和公民合作的媒介。同时,公民从官方网站上了解到政府的法律越多,越有利于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公民网络参与改进的对策思考

网络作为公民参与的新工具,对政府的社会管理提出了挑战。政府如何处理好网络参与的自由表达与网络舆论的负面影响之间的平衡点。使网络参与的作用充分发挥?笔者认为,实现这种平衡点的关键在于扩大网络的开放程度、倡导理性上网,同时政府方面还要完善网络信息。

(一)扩大网络的开放程度。完善公共利益表达渠道

现在流行的网络问政,表面上这些政策的出台在民间进行了调查,顺应了民意,可实际上这些民意就是那些专家学者、媒体和官员的意见,真正的利益相关者却没有纳入到这个范围。网络的开放程度和与公共利益息息相关,高度开放的网络具有很强的包容性,所有的网民,包括专家学者和人民都能在这网络参与中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它能最大限度地包容公民诉求自己的利益,所以能够更多地体现公共利益,这样公共利益实现的过程就越有意义。纽曼(F-J.neumann)在其所发表之《在公私法中关于税捐制度、公益征收之公益的区别》一文中,对所谓公益的概念也有较精辟及可行性的见解。纽曼对于“公共性”的理解是这样的,他认为“公共性”即为开放性,任何人可以接近之谓,不封闭也不专为某些个人所保留。

(二)倡导理性上网,提高公民的判断力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公民网络参与的好就是造福百姓,参与的不好就会导致虚假信息泛滥、非理性理论大肆扩散、侵权行为的产生,应提倡公民理性上网。国家在这方面也颁布过相关的法律。但政府的法律政策只是外部因素的限制,最关键的还是网民自己的判断。

政府也有必要净化网络环境,规范网络环境,有助于提高公民的判断力,政府的做法有以下三方面:一是建立高端论坛。在这个高端论坛中意见领袖经常发表积极的意见,而且要求这个意见最大程度地接近现实,让公民认清事实的同时也最大程度地左右民意。二是当一些社会事件发生以后,政府应做到积极响应,把工作内容和采取的措施尽可能地公布,把民众的恶意的猜想消灭在萌芽状态。三是政府做好网络“把关人”的角色。净化网络环境。

(三)政府完善网站信息,加强公民对政府的信任

政府的信息一般都是以公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更能代表公共利益,而网民在政府公开的信息上更能找到与自身利益的契合点。有利于公民切实维护自身的利益,实现自身的权力和愿望,同时也提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热情,形成良性循环。公民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是建立在政府为了响应公共利益和社区共同价值观而行动的信念之上,公民的信任和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而行动,这两者是互相强化的,当政府为了公共利益行动,公民的信任也会加强。同时,政府的信息公开,从政府角度来看,减少了政府权力运用的随意性和灵活性。建立阳光政府,在网民的网络监督下,加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服务型政府,使得政府无形中加强了对公共利益的保障。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4

[关键词]民主执政;网络;政治参与;问题

[中图分类号]D6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09)02-0043-04

网络以其传播速度的快捷性、传递范围的广泛性、民意表达的自由性、网络言语的民主性和公开性成为普通公民参与政治的相应的技术基础,网络政治参与正在成为一种新型的政治参与形式,给我国民主政治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在当前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阶段,党和各级政府要树立战略思维,支持和引导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有序、快速、高效发展,这已成为十分重大而迫切的现实课题。

一、网络政治参与的基本概念

公民“政治参与”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概念,它是指特定政治框架内普通公民和公民团体试图影响政府人事构成和政府政策制定的各种行为。理论认为:政治参与是公民沟通政治意愿、制约政府行为,从而实现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手段。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指人民群众以合法的形式、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参与党和国家政治生活和影响政治决策的过程。实现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是把坚持党的领导、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的有效形式,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道路的最佳选择。

网络政治参与,顾名思义,就是指普通公民或者公民团体借助互联网络表达利益、参与决策从而试图影响政治过程的行为。这是近几年来随着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应用的普及而兴起的一种崭新的政治参与类型。

二、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执政的破坏性影响和现实局限性

网络政治参与作为一种崭新的政治参与类型,能够大大拓展政治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大大推动了政治参与的发展,越来越成为政治参与的重要手段。但就其作用而言,可以说是建设性与破坏性并存、现实局限性与发展空间广阔性同在。相对于有目共睹的建设性和发展空间广阔性,我们更应该关注日益增多的无效、无序的网络政治参与给民主政治带来破坏性的影响和现实局限性。

首先,网络政治参与可能带来网络无政府主义,缺乏对我党民主执政主体地位的认同。在网络中,任何一个支点都可以变为中心,没有一个终极的管理者,所有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政治言论和政治主张,任何人都可以在一定的规则下按照自己的思维和逻辑说话做事,都有可能成为自己和他人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并且在自己的内部组织开展有组织的活动,其极端代表就是“黑客”。网络无政府主义是一种对社会具有冲击力和破坏力的思潮,它破坏秩序和法制、瓦解民主制度,导致政党政治控制和舆论控制手段失效,弱化了个人对党和政府的依附性,甚至不认同我们党的执政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无政党、无政府”状态,进而弱化我们党民主执政的主体地位。

其次,网络政治参与将会削弱甚至瓦解主流意识形态,冲击我党民主执政的思想根基。从本质上看,目前的网络文化实质上受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受美国主宰和控制,网络资源之中美国占有绝对的垄断优势,随着网络规模的继续扩大,国家在这一领域的困境将更加明显并不断深化。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冲破了言论的阀门,各种思潮之间相互激荡,相互影响,而党和政府想要通过传统的手段进行意识形态灌输和控制显得困难重重,意识形态的垄断地位已经被打破,作为民主政治思想根基的马克思主义在网络时代将面临严峻挑战和生存危机,最终可能会导致意识形态在网路时代“失语”状态。另一方面网络政治参与还可能会引发发达国家“文化殖民”的现象,在现实的网络政治参与过程中,部分人简单地将西方的民主嫁接为我们的民主,以西方政党的执政制度、执政目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来评价我们党的民主执政,混淆了我们党民主执政的思想根基和基本概念。对我们党而言,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民主化和制度化进程,实行必要的政治控制,不但是可以理解的,而且是必要的。

再次,网络政治参与的参与规模有限,离民主执政要求的人民当家作主差距较大。最有价值的政治参与应当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涵盖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和诉求,而我国的现实情况却难以满足这样的要求。根据2008年6月第22次互联网情况调查,目前仍只有不到1/5的中国居民是网民。网络技术对于网民的限制,实际上也就限制了政治参与的范围。网络发展的不平衡造成了人们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的不平等,从而导致了政治参与能力的巨大反差。当一部分受过良好计算机教育和拥有先进计算机设备的人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在网上参与政治时,没有能力上网的人将失去更多的政治参与权力,对于他们来说,政治参与的挫折感和无力感将会不断增加,利益和愿望不能得到正常的表达,这些都限制了网络政治参与的规模。

最后,网络政治参与质量有限,降低了为民执政的民主绩效。由于缺乏足够的民主实践与民主训练,网络参与在现实政治中也日益显现了其局限性,在民主的狂欢中渐渐失去了民主的本原。一是非理盛行。公民的非理性参与行为主要表现为仅凭着心中激荡的冲动来参与政治,有时甚至是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情绪,常常是激情有余而理性不足,追求正义的豪情有时反而沦为多数人的暴政,其中比较典型的是“网络暴民”现象。二是欺骗比较多。欺骗性的网络政治参与容易导致信息蒙蔽,扰乱我党民主执政的信息供给。虚假的信息可能会误导公众,公众为虚假的信息所左右,政治判断和评价就会发生偏差,党的政策不能及时得到受信息蒙蔽或信息缺失影响的群众的理解和支持,而使政府政策的实施和贯彻也难以顺利进行。一些对现实不满的个人、组织也可利用网络散布政治谣言,进行政治煽动,造成政治混乱。三是“群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网络政治参与的“群体化”,是指存在偏向连接与自己的价值观、观点、意见等相一致的网页或论坛的倾向,很容易导致群体本身狭隘视野与姿态的“无限放大化”,进而扭曲固有的事实真相。一定条件下,这种狭隘性会引发群体突破现实政治边界,寻求额外利益的行为,威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5.网络政治参与影响作用有限,必然削弱网络政治参与对我党民主执政的影响。从当前参与的形式看,网络政治参与多是自下而上的草根式参与,对我党民主政治发展的影响还是比较有限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是隐性的。虽然近几年,网络政治参与得到部分领导认可,并在逐步影响中央和各级政府的决策,但是由于“电子人”没有形成正式组织群体,也没有形成利益集团,不能作为一种独立力量沿着正式的组织体制参与政治过程,它只能是通过传播有关信息、政治意见、政治观点产生联系互动、聚焦公众的注意力、影响社会舆论形成、充当舆论监督中介等,以潜移默化的形式来影响和作用于政治参与中的人们的政治判断和政治选择,从而影响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与状况。因此其作用是间接的、无形的、渗透的、有限的。到现在为止,网络政治参与难以对我党民主执政方式产生革命性突破,也难以对我党的民主执政和政府运行机制如选举、政府人员组成、行政决策等产生非常直接和深入的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热情与信心,对民主政治的发展形成巨大阻力。

三、以网络政治参与推动民主执政的选择性构建

网络的出现使网络政治参与为民主政治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并已成为其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我们应直面网络政治参与中暴露的问题以及对民主政治发展已构成的冲击,创新与变革双管齐下,有选择性地改进和构建网络政治参与,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网络政治参与的主阵地,提高政府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能力;注重教育引导,建设网络政治文化,提升参与主体的能力素质;把握关键环节,凝聚网络政治参与的推动力,扩大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政治的影响。发挥网络政治参与中对民主政治发展的促进因素,消解其消极因素,推动网络时代民主政治的和谐、健康发展。

(一)加强顶层设计,建设网络政治参与的主阵地,提高政府推进民主政治发展的能力

政府在网络政治参与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概而言之,政府可以通过以下手段对网络政治参与进行控制和整合:信息――树立权威,改进决策――参与回应,畅通渠道――提高效应,网络立法――规范秩序,丰富内容――拓展向度。

1.改进信息制度,树立政府信息源权威。公民政治参与的前提和基础是对政府所提供信息的认同,政府是社会各界中最大的信息资源的占有者,各级政府掌握着80%以上的社会、经济、文化信息以及全部的政策和法律信息,所以政府必须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在各种信息源中树立信息源权威,保障和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2.改进政府决策机制,建设参与回应型政府。公民政治参与实质上是公民与政府之间的政治利益博弈,动机是希望通过政治参与改变自身因政策分配而产生的利益不均衡状态,目的主要是影响政府决策。公民爱国、守法、理性参与,其前提条件在于政府形成与公民参与――回应机制,建设参与回应型政府。也就是说,全面意见表达和反馈机制,可以冲淡与中和那些极端言论,使民意表达更接近于真实。

3.畅通利益表达渠道,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热情。多数公民在参与时都符合“理性人”的假设,在决定是否参与、如何参与和参与到什么程度之前,往往要对参与行为进行成本收益分析,良好的成本收益率能有效地激励他们保持持续参与的热情。当公民在参与过程中发现政府提供的参政渠道成本收益率令人失望时,如没有话语权只能听不能说,没有反馈,说了也白说,他们就会逐渐失去最初的参与热情,形成政治冷漠。反之,如果公民既能听又有机会说还能得到反馈,那么他们就会乐于参与。加强网络民意采集,畅通网络政治利益表达渠道,在一定程度上能弥补现实政治表达途径“缺位”与“贫困”的现实,将不同的利益群体的经济要求和政治诉求直接传递给政府,为公民的直接和广泛的民主创造条件,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效益。各地官方网站要以信箱、热线和论坛等形式建立和公布本省或本地网络社情民意受理联系方式,并将之放在网站首页醒目位置,并能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将之公布于众,使人人皆知,才能更好地了解民情、汇聚民智,最大限度地提高公民的参与热情。

4.加快网络立法,规范网络参与秩序。网络空间是一个与物理空间不相同的新空间,原有的法律规则在网络空间完全不适用,在原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针对网络空间的特点完善法律体系,是规范网络参与秩序的一项基础工程。近年来我国信息立法也取得了可喜进展,但总体来说,我国网络法律体系并不完整,尤其是网络政治参与方面。因此必须加快网络立法进程,构建互联网法治体系,保证网络政治参与的健康发展,为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创造条件和途径。

5.丰富内容形式,拓展政治参与向度。一是将电子政府平台建设为网络政治参与基本途径。网络的发展对传统政治体系的一个革新,就是将传统政府改变为数字化政府,建设电子政府和电子政务,政府实现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及信息的全面共享。二是要充分发挥人大网站的监督作用。监督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之一,同时是网络政治参与的重要职能之一。三是适当开辟领导干部政治博客。在社会政治生活中,领导干部的政治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他们掌握着更多的政治信息资源,履行着重大的政治职能。领导干部开通政治博客可以与社会、民众进行更直接的政治沟通,更多地了解民情民意,需要在更大程度、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传播其施政主张,能够在较大程度上调动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积极性,获得更多的认同和支持,更有效地实现其领导职能。

(二)注重教育引导,建设网络政治文化,提升参与主体的能力素质

网络政治文化是指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物质依托,存在于网络之中,以发送、接受信息为核心而衍生出来的人类对自身政治价值、政治生活方式、政治思维方式的反思,与现实社会和网络社会政治现象有关的精神现象的总和。通过教育引导,培育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加速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必将直接影响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人们在网络社会的生活中逐步习得、接受网络政治文化的精神内核,形成新的政治认同、价值取向,进而直接指导其政治实践活动。

1.培育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公共精神是社会成员在公共生活中对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规范的主观认可,并体现于客观行动上的遵守和执行。在网络政治参与中,公共精神可以通过网络伦理道德,规范网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促使每个网民能够选择与公共利益相一致的网络行为。培养网络政治参与的公共精神,最重要的就是提倡并制定网络政治参与的道德、行为规范与准则,以这些规范和准则约束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使之逐渐为公民所接受,并内化为其自身的道德信念。

2.加速网络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政治文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指特定历史时期,在社会上流行的,人们的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感情和政治价值的总称,是影响政治参与的重要因素之一。网络政治文化来源于传统政治文化,又与传统政治文化不同。传统政治文化到网络社会政治文化的转型与整合,包括政治认同、民主观念和政治思维等的整合。首先,从政治认同的内容看,网络政治参与无形中把民主、法治、责任、义务等观念,整合于网络空间的政治认同;其次,从政治认同的方式看,网络政治参与普及的状态下,网络中民主转型为人民自主,网络政治中民主不是多数任意压制少数,而是尊重和保护少数人的权力,以自由沟通取代强制灌输、双向交互取代单向控制。

3.提高网络政治参与者的素质。政治参与者的素质,直接影响政治参与方式、目的、性质和效果,影响政治生活的发展状况。一是要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政治观。面对网络时代的政治参与,我们必须积极引导公民对政治含义的正确理解,增强他们的政治效能感,塑造他们的政治义务感。二是要引导公民增强主体意识。三是提高公民网络信息分辨和分析能力。

4.培养网络政治参与的“舆论领袖”。就我国现状而言,臣民文化和官本位文化的强力影响以及公民整体素质水平决定了我们不可能在短期内使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能力和素质有一个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培养网络的“舆论领袖”是提高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一个突破点,在我国众多网民当中,社会名人、知识分子和专家学者最适合这一角色。

(三)把握关键环节,凝聚网络政治参与的推动力,扩大网络政治参与对民主执政的影响

提高网络政治参与的有序性和有效性,要重点突出,把握好硬件建设、聚集民意、特色人群和媒体互动等关键环节,凝聚有效力量,进一步扩大网络政治参与的影响。

1.将硬件设施建设作为一项基础性工程。社会信息化发展过程中的信息分配及人们的网络权利是不平等的,存在着把贫困人口从信息革命中排除在外的危险,使得这部分人群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的机会缺失。因此,在加强信息设施建设的同时,应高度重视信息分配平等问题,通过对信息弱势群体的扶助,使全体社会成员都能享受信息技术和信息化带来的诸多福利和社会政治权利。面对我国网络发展呈现的“东部快、西部慢,城市快、农村慢”的不平衡态势,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尤其是信息弱势群体和不发达地区的投入,加快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普及电脑和网络知识,消除数字鸿沟,实现信息分配公平,推动整个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为网络政治参与打下坚实的物质和技术基础,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

2.将网络民意的理性聚集作为重要指标。传播学上也把民意称为“人民意识、精神、愿望和意志的总和,作为社会真理的坐标,是判定社会问题真理性的尺度。”如果说网络政治参与的有效性的首要条件为量的优势,那么民意的表达更侧重于质的显现,即网络民意需要有一个理性的聚合。虽然民意本身从技术层面上较难用一个实证的方式来加以确认,尤其是网络民意,一些技术方法或技术屏障的采用使得网络民意更难作出一个精确的判断。但是,民意的表达从价值层面讲,是十分清晰和直观的,那就是参与政治与社会公共生活。“通过影响政府的行政和决策,使国家政治体系的运作避免或减少对公意的可能的偏离”。或者说,民意是公共行政与公共政策的守望者与纠正者。对于网络政治参与而言,网络民意的显现,必须尽量排除非理性的、情绪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意思表示,避免在表达过程中发生的“群体极化”现象。民意本身也是众多利益诉求与价值判断进行竞合的过程,网络强大的开放性,使得民意表达比起以往的参与形式更具代表性,从而使得网络民意具有真实强度。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5

关键词:人肉搜索 伦理原则 公序良俗原则。

从2001年诞生至今,“人肉搜索”这一网络行为一直饱受争议。“人肉搜索”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现象,它在现实社会与网络中所产生的影响不可忽视,它伸张过正义,为弱势群体带来维护其合法权益的希望,在网络社会中给弱势群体开辟了一条新的救济途径,同时它也侵犯过他人的隐私和名誉,给他人的现实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一、“人肉搜索”的涵义及其类型。

2001年,有网民在猫扑网上贴出一张美女照片,并声称该女子是自己的女朋友。可是,立即就有明眼人指出,此照片女主人的真实身份是微软公司的女代言人陈自瑶,并贴出了她的大部分个人资料。自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人肉搜索”诞生了。“人肉搜索”这个原本默默无闻的名词,通过“虐猫事件”、“铜须门事件”、“张殊凡事件”,以及在08年轰动一时的“猥琐门”等一连串的事件,逐渐被人了解并引起社会多方的关注。

(一)“人肉搜索”的涵义与特征。

所谓“人肉搜索”,就是把现实社会中搜寻信息的传统方式与现代网络搜索技术相结合,按照“提问———搜索———答案”的过程进行的信息搜寻活动。具体说来,其过程是搜索发起者在网络上提出需要搜索的事项(问题),搜索参与者在网络和现实社会中寻找相关信息,并将其搜寻到的信息上传,彼此共享信息,最终汇总成为搜索发起者所需要了解的信息(问题答案)。可见,“人肉搜索”是把现实社会中的“人找人”式的传统信息搜索方式和当前的网络搜索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其既具备人找人方式的信息准确性强的优点,又吸收了网络搜索范围大、信息更新迅速的特点。正是由于“人肉搜索”不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发现事件的真相,还可以在网络上获取到用传统网络搜索无法触及到的领域中的信息。海外媒体对“人肉搜索”的直接描述是一个新造的短语“中国特色的网上追捕”。从其定义中,可以看出“人肉搜索”具备以下特征:

1.参与主体具有广泛性。

“人肉搜索”通过互联网作为平台,将传统的现实生活中的人找人方式发展到网民广泛参与的找人方式,使其参与主体的范围扩大,帮助搜索的主体不再仅仅局限在现实生活中的家人或朋友,而是通过互联网可以扩展到世界的各个角落,无论在哪个国家或地区,无论说何种语言,都可以通过互联网参与到人肉搜索当中,成为“人肉搜索”的主体。由于网民来自五湖四海,不同阶层和知识背景的广大网民共同搜索答疑,使得问题被解答的几率大大增加。

2.信息汇集速度快。

“人肉搜索”集合了网民的力量,搜索的信息内容既广泛又具有针对性,针对具体事件或某一方面信息发起的搜索,往往在很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回复信息。在著名的“女子虐猫”事件中,仅以6天时间,虐猫视频中的3个嫌疑人就被锁定,随后当事人的相关信息被陆续公布。信息内容收集之全面性和更新速度之快都体现“人肉搜索”的极大威力。

3.信息传播渠道便捷。

据《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9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3·84亿人,较2008年增长28·9%,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从22·6%提升到28·9%,互联网普及率在稳步上升。而宽带网民规模则达到了3·46亿,占整体网民的90·1%,年增长7598万用户。中国手机网民呈现迅速增长态势。截至2009年12月底,手机网民规模2·33亿,占网民总体的60·8%。[1]随着网络平台的发展,网络和搜索引擎的广泛应用,使“人肉搜索”的传播渠道体现出极大的便捷、迅速且高效。

4.社会效果正负两面性。

“人肉搜索”过程使个人信息公开化、透明化,颠覆了网络的匿名性特点。一方面使社会不规范现象公诸于众,能够唤起社会普遍谴责,将违反者置于强大的社会压力之下,从而起到强制社会规范的作用。另一方面,当事人的个人信息在网络世界被最大化公开,其隐私权和生活遭受极大的侵害,这就使“人肉搜索”背上了侵害个人权利的罪名。

(二)“人肉搜索”现象的类型。

到目前为止,虽然发生的“人肉搜索”事件众多,但如果从事件的动机与结果两方面来考虑,可以把“人肉搜索”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动机正义结果正义型。

这种类型是网民针对社会或网络中发生的不道德甚至极端不道德(违法犯罪)现象,通过发起“人肉搜索”的方式获得更多具有相同正义感的网民们的支持,共同搜集该现象的相关证据或信息,最终起到打击和遏制不道德和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这种“人肉搜索”的类型充分体现了“人肉搜索”在维护社会公德和进行民主监督中的优势,对于保护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并帮助其寻求司法救济具有重大的意义,同时也是打击腐败的有效工具。“虐猫事件”、“华南虎事件”、“天价理发事件”和“猥琐门”等“人肉搜索”事件都是该类型的典型。从伦理学理论角度来看,应该说这种类型不存在社会伦理问题。

2.动机正义结果非正义型。

这一类型的“人肉搜索”产生的初衷是为了打击和遏制被搜索者在社会或网络中的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行为,但是由于参与搜索的网民在搜索过程中甚至在现实社会中转变成为“网络暴民”,对于搜索对象及其家人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侵害,从而使其搜索的结果异化。不可否认,该种类型的“人肉搜索”从动机上讲是正义的,是为了维护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的道德准则,谴责和打击那些不道德甚至违法犯罪的丑恶现象,但是由于在搜索过程中参与主体异化为“网络暴民”,使其搜索的结果异化无法实现最初的目的。该种类型的典型事例有“铜须门”、“钱军打人事件”和“死亡日记事件”等。从效果论的角度来看,存在伦理问题。

3.动机非正义结果非正义型。

此类型的“人肉搜索”没有前两种类型的正义动机,往往是为了满足一时的好奇心甚至为了不道德的目的,而发起的搜索,参与此种搜索的网民道德素质普遍偏低,较之前两种类型的参与主体而言缺乏正义感和正确的是非判断标准,所以搜索产生的结果自然是非正义甚至是不道德的。该类型“人肉搜索”的存在正是社会否定和批判人肉搜索现象的原因,也可以说,该类型体现了“人肉搜索”现象“魔鬼”的一面,“微软陈自瑶事件”和“张殊凡事件”便是其中的典型。从义务论的角度来看,也存在伦理问题。

4.动机非正义结果正义型。

该类型的“人肉搜索”动机往往是搜索发起者为了满足一己私利,甚至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而发起的搜索行为。但该搜索行为的结果却产生了揭露腐败、维护社会正义的效果。在这种类型的“人肉搜索”行为中,搜索发起者利用“人肉搜索”这个利器,在其他搜索参与者的帮助下,吸引广大的网民甚至媒体的关注,从而达到自身利益的实现,而这种利益往往带有不可告人的目的。出乎搜索发起者意料的是,其搜索行为最终却产生了实现社会正义的结果,南京的“天价烟事件”和广西的“局长日记事件”便是其中的代表。该类型的“人肉搜索”尽管带来了好的效果,但,由于其动机有其不可告人之处,因而,从义务论角度来说,也存在伦理问题。这种类型与前面类型相比要复杂些,首先是动机确定的问题,再次是效果有利的问题。

二、“人肉搜索”引发的伦理问题。

“人肉搜索”游走在虚拟与现实之间,是一把双刃剑。“人肉搜索”具有宏扬网络正气,彰显网络正义的一面。但是,由于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监管,一盘散沙的网民,一旦聚沙成山,可能形成压跨一切的力量,这股力量一旦失控和异化,将会突破法律和道德底线,而陷入不正当行为的泥潭,给当事人带来巨大的伤害。“人肉搜索”引发的伦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由于“人肉搜索”主体的广泛性,无法控制每一个参与搜索的网民所的信息是否涉及被搜索者及其家人的隐私,所以“人肉搜索”的过程往往变成对被搜索者及其家人的隐私权侵犯的过程。目前,针对网络的监管还处在起步阶段,很多网络中的不道德甚至违法行为都很难在制度与技术层面上得到有效地监管。而人们的猎奇心理无可避免地会在搜索的过程中触及到他人的隐私,并将其隐私信息在网络中散播。在“铜须门”事件中,参与搜索的网民竟然将被搜索者的真实姓名、就读学校、甚至照片和视频都在网络中散布;而在“死亡日记事件”和“钱军打人事件”中这种对于隐私权的侵犯更加严重,参与搜索的网民不但将被搜索者的个人信息公之于众,而且还将其家人的信息在网络上公开,对于其本人及家庭成员个人隐私造成了很大的损害和侵犯。

2.侵犯他人名誉权。

在结果非正义的两种“人肉搜索”的类型中,被搜索者的名誉权也会在搜索的过程中受到侵害。众所周知,公民或法人有保持并维护自己名誉的权利。人的名誉是指具有人格尊严的名声,是人格的重要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任何人对公民和法人的名誉不得损害。凡败坏他人名誉,损害他人形象的行为,都是对名誉权的侵犯,行为人应负法律责任。所谓名誉权,是人们依法享有的对自己所获得的客观的社会评价排除他人侵害的权利。它为人们自尊、自爱的安全利益提供法律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目前,由于网络监管的不利,加之网民素质的参差不齐,在“人肉搜索”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参与搜索的网民对被搜索者的名誉进行侵犯,对其人格进行攻击的现象,更有甚者会在现实生活中对被搜索者及其家人进行侮辱和谩骂。正是基于名誉权受损的缘故,“死亡日记事件”才会引发“人肉搜索第一案”的名誉侵权诉讼。

3.干涉他人生活方式选择权。

“人肉搜索”的影响不仅仅局限于虚拟的网络空间中,而且会扩展到现实生活中。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权。在“死亡日记事件”中,作为被搜索者的王菲不仅在网络中因“人肉搜索”而声名狼藉,而且这种负面的影响延伸到了他的现实生活,对他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权造成严重干涉。众多的网民凭借从“人肉搜索”中所了解到的王菲的个人信息,在其住所附近向其所在小区的居民揭发王菲的不道德行为,并且对其进行当面的指责甚至人格攻击,不仅如此,王菲的家人也受到了牵连而无法正常生活。这种负面的影响还扩大到了王菲的工作之中,王菲所在的公司也迫于网民的压力将其辞退,更有甚者,没有公司在这种背景下愿意雇佣王菲。“人肉搜索”的负面影响,不仅使王菲的社会评价被大大贬低,无法正常的生活,而且让其失去了工作,没有了经济来源。正因如此,走投无路的王菲才于2008年3月将大旗网、天涯网、北飞的候鸟三家网站告上法庭,这场被称为“人肉搜索第一案”的民事诉讼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

4.成为商业炒作和实现私利的工具。

在“人肉搜索”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组织或个人利用“人肉搜索”这个网络平台,让其成为商业炒作和实现自己私欲的工具。这些组织或是个人往往利用人们对于“人肉搜索”的关注,在网络或是现实社会中采取一些哗众取宠甚至极为不道德的行为,之后有目的的在网络中发起“人肉搜索”,从而扩大其知名度,实现其经济或其他利益的目的。最出名的事例就是“虐猫事件”和“网络红人‘兰董’”等。其中“虐猫事件”的主角是为了成为网络中的所谓“红人”,扩大自己的知名度,才做出那种极为残忍的虐待动物的行为。如果说“虐猫事件”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网络红人‘兰董’”事件便是有组织精心策划的一起商业炒作,其通过一个虚构出来的70后的“兰董”在网络上对于80后和90后的青年人进行恶意的诋毁,在网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虽然这些事例只是一少部分组织或个人的行为,但是其凸显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监管,以及网民和组织的道德自律的缺失,在网路和现实生活中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三、“人肉搜索”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比彻姆(beauchamp)和查尔瑞斯(childress)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等四项原则,上述原则不仅适应于生物医学伦理学,而且在网络伦理学中亦可使用。我国学者严耕、陆俊和孙伟平在《网络伦理》一书中提出了用全民原则、兼容原则、互惠原则和自由原则等四项原则作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而其他的学者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尊重原则、知情同意原则等。笔者认为:网络伦理的基本原则应当立足于网络社会的实际情况,依照其内在的逻辑加以构建。而作为网络社会的新生事物的“人肉搜索”,同样需要符合其实质的网络伦理原则加以规范和调整。

1.无害原则。

无害原则,亦称为不伤害原则,理查德·斯皮内洛在其著作《铁笼,还是乌托邦》中指出:“不伤害原则可以最好地概括为一个道德禁令:‘首先,不要伤害’。根据这一核心原则,人们应当尽可能地避免给他人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损伤。这个不得伤害他人的消极禁令有时称为‘道德底线’。”[3]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十条戒律的第一条便是“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别人”;在美国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网络声明六种类型的不道德网络行为中,几乎每一种类型的不道德网络行为都与无害原则相关。由此可见,即使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所选择的不相同的道德准则,首先应当包括无害原则,这是一条道德禁令,是铁律,更是道德底线。

无害原则认为,无论动机如何,行为的结果是否有害,应该成为判别道德与不道德的基本准则。伦理的基本理论之一功利论认为:正当的行为增进总体的“善”,总体的“善”可以用“效用”来描述,效用原则是道德的基础,是“善”与“恶”终极评判的标准。网络行为不应当对其他网络主体造成伤害,结果的伤害就是不道德。对于“人肉搜索”行为而言,参与搜索的主体在进行搜索的过程中不应当伤害到被搜索者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和合法利益,否则,该“人肉搜索”行为即为不道德的。

2.知情同意原则。

“同意”是某人对某事自愿表示出意见一致的意思。要使同意有意义,前提必须是某人对某事“知情”,即他知道即将发生的事件的准确信息并了解后果。知情同意原则在评价与信息隐私相关的问题时可以起到很重要的作用。如果要使个人隐私得到保护,那么为了某一目的而采集的信息,在没有得到信息主体知情同意之前,就不能用作其他目的。只有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知情权得到充分地保障以后,其根据所获得的信息和自身的具体情况,进行自主选择与决定所做出的同意,才是符合其自主意愿的。对于“人肉搜索”而言,只有在给予被搜索者充分地知情权的保障之后,经过被搜索者的同意,才可以对涉及其隐私、名誉等敏感事项进行搜索,当然,这种同意原则上应当是明示的,至于默示是否可以成为同意应视具体情况而定。保障被搜索者的知情权,是该原则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由被搜索者所做出的判断,才可能是符合其自身利益的决定。相反,没有尊重被搜索者的知情权的“人肉搜索”,无论出于何种动机,都是违反知情同意原则的,应当视为不道德的行为。

3.互惠原则。

网络道德的互惠原则表明,任何一个网络用户必须认识到,他(她)既是网络信息和网络服务的使用者和享受者,也是网络信息的生产者和提供者,网民们享有网络社会交往的一切权利时,也应承担网络社会对其成员所要求的责任。信息交流和网络服务是双向的,网络主体间的关系是交互式的,用户如果从网络和其他网络用户得到什么利益和便利,也应同时给予网络和对方什么利益和便利。

互惠原则集中体现了网络行为主体道德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从伦理学上讲,道德义务是“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个人应该对社会、对他人履行的道德责任。”[4]作为网络社会的成员,他必须承担社会赋予他的责任,他有义务为网络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有义务通过网络帮助别人,也有义务遵守网络的各种规范以推动网络社会的稳定有序的运行。这里,可以是人们对网络义务自觉意识到的自觉执行,也可以是意识不到而规范“要求”这么做,但无论怎样,义务总是存在的。当然,履行网络道德义务并不排斥行为主体享有各种网络权利,美国学者指出,“权利是对某种可达到的条件的要求,这种条件是个人及其社会为更好地生活所必需的。如果某种东西是生活中得好可得到且必不可少的因素,那么得到它就是一个人的权利。无论什么东西,只要它生活得好是必须的、有价值的,都可以被看作一种权利。如果它不太容易得到,那么,社会就应该使其成为可得到的。”[5]。

4.公序良俗原则。

公序良俗,就是公共秩序与善良风俗的简称。所谓公序良俗原则就是指网络的行为主体应当遵守其所在社会的公共秩序,并符合当前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网络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作为规范“人肉搜索”的网络行为的三条基本原则———无害原则、知情同意原则与互惠原则,很难全面地规范与调整全部的网络行为,那么“公序良俗”原则便是对于网络伦理上述三个基本原则的有力补充。该原则是针对在网络中出现的那种极少数的行为。这种行为可能会符合无害原则,没有对他人的利益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而且会得到对方当事人的同意和许可,甚至有可能会对行为的双方均带来利益,但是该行为是明显与当前的公序良俗相违背的。仅仅按照前三个基本原则便无法认定该行为是不道德的,此时便需要公序良俗原则加以规范和调整。

在“虐猫事件”和“网络红人‘兰董’”等事件中,虽然参与搜索的主体客观上将损害了被搜索者的隐私权,对其人格名誉进行了贬低,但是这种损害行为却得到了被搜索者明示或默示的同意,符合被搜索者的自由意志,而且由于参与搜索的主体与被搜索者均获得了某种利益,一方面参与的网民满足了个人的猎奇心理,而另一方面被搜索者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并成为“网络红人”,甚至给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此类的“人肉搜索”行为表面上看没有违反不伤害原则与知情同意原则,甚至还符合互惠原则的要求,仅仅按照上述三个原则的判断标准,似乎该行为是合乎道德要求的。但是,像“虐猫事件”和“网络红人‘兰董’”这种通过采取极端的行为或是言论,进行炒作的“人肉搜索”行为,违背了当前社会的善良风俗,破坏了社会赖以维系的公共秩序,该行为自然是不道德的。而这种不道德的行为,需要公序良俗的伦理原则加以规范和调整。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2]理查德·斯皮内洛。网络空间的道德与法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23.

[3]中国小百科全书:人类社会[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 1182.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6

去年1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这是加强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一次重要立法行动,因而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网络空间正在日益崛起为新的空间形式,因此必须通过立法规范该领域的权利义务关系,倡导应具有的伦理、规则和精神。“决定”将传统的信息保护的观念,整体移入网络空间法律体系,可谓顺应了网络时代的紧迫需求。

 

个人信息涉及隐私等人格权,因而保护个人信息具有保护人格权的意义。保护个人网络信息,其实质是为了保护传统空间的人格权,因为网络空间对个人信息的使用更便利、传播更便捷,而受众广泛,效应巨大。倘若信息传播参与者的责任感低下,又不加以强制规范,个人信息及其隐私权极易成为首当其冲的冲击对象。

 

正因此。“决定”明确保护个人网络信息的隐私性、完整性、安全性,禁止非法获取、使用和传播。同时,个人网络信息还涉及私人财产权保护,对个人信息的非法采集、使用、泄露甚至倒卖,都与违法经济活动有关。因此。保护个人网络信息还有另一层意义。

 

为了保护个人网络信息,必须将网络空间视为一种公共空间,采取比规范传统公共空间更具体、更有效的方法,来规范网络空间。此时便会发生个人网络信息与其他私人利益或公共利益的冲突,因此必须寻找到合理的平衡。若将网络信息作为一种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个人利益,就会较多地限制其他利益,例如德国2006年制订的《联邦数据保护法》,要求手机运营商对消费者提供的个人数据必须严加保密。否则将被追究法律责任;反之,网络信息就要作一定程度的让步。例如德国议会为阻吓恐怖犯罪,曾于2008年实施新的《电讯信息数据存储法案》,规定公民所有进出邮件、来往电话以及互联网使用情况都将被自动存储保留半年,但因反对者质疑该法案易使个人数据遭滥用、侵犯无辜公民隐私,最终被联邦宪法法院判定违宪。

 

“决定”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既规定个人网络信息受国家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应承担相应的法律义务,也规定了网络用户的相关义务。

网络信息保护涉及个人隐私、财产等权益的保障,但这只是网络信息安全呈现的一个方面,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和公共安全、打击犯罪活动等公共利益,以及私人的“生活安宁”,也需要对网络信息给予规范,它涉及对特定的公共信息和私人信息,以及信息的来源、内容、使用、流向等,施加一定的限制。这些原则在“决定”中体现为,对依法禁止或者传输的信息,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采取相关措施;办理有关网络接入和信息服务,用户应提供真实身份;未经他人许可而发送垃圾信息,受立法禁止;同时授予有关主管部门以相应的执法权。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7

论文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传播的特殊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造成了一些特殊的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网络语言伦理来对之予以制约。所谓网络语言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言语表达、语言交流中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语言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网络语言伦理的要求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本文即为对于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初步探讨。

一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

网络语言伦理的道德原则是网络语言伦理道德体系的总纲和精髓,也是网络语言伦理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本质特征。就网络语言的使用而言,人们应当掌握的基本道德原则主要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无伤正当利益原则等三个方面。

1、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主体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网上言论自由是公民网络交流的前提,也是网民践行网络语言伦理的基础。因此,网上言论自由权利是每一位网民所享有的正当权利,禁锢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是非法的。

网络社会较之传统社会而言,拥有更为明显的自由品格,随着基于网络社会“第四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自由有了可以广泛实现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以往那种十分严格地对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似乎难以实施,网民可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以为有价值的事实,而且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二者可以即时换位。互联网提供的这个互动平台,使得网络语言的传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使得网民极为充分地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言论自由不等于侵权自由,网络审查制度的不足容易让人们产生网络言论绝对自由的误解。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具体而言,网上言论自由原则至少应设定以下边界:

首先,网上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信口雌黄,言而无信,毫无道义的约束,不能对抗国家、破坏政策、搅乱社会,也不能因为自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剥夺他人使用这种自由的权利。

其次,网上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至高无上和绝对的,必须受到比它更高的社会准则的约束,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

2、尊重他人人格原则

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是指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不容任何人污辱和裹读,而不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美丑、健康与否,不论人种优劣及其文明发达程度。在网络交流中,有的网民弃他人人格尊严于不顾,对发表言论者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任意诽谤、造谣中伤,有意识地进行狭隘地域攻击,变相讽刺、戏弄他人;擅自公开他人隐私的;利用他人名义,公然散布虚假信息,将他人作为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或替罪羊;对管理员无缘无故进行言论攻击,模仿管理员用户名,假冒管理员或破坏管理员形象。这些现象,都是对他人人格的粗暴践踏。网络社区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健康、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以真诚和关爱共同营造,网友应该象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其它网友的人格尊严,不能一语不和便“拳脚相向”,更不能图一时口快,就对其他人无端攻击。在转发他人的观点或文章时,尤其是涉及第三方个人声誉的文章,应当进行充分考证,不能充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糊涂”。

3、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无伤正当利益原则是指网络语言交际应建立在充分保障正当利益的前提上,不能伤害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共同利益。他人利益通常是指他人的合法权益,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益。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则包括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因素在内。有的网民的网上表达动机不良、有意误导、情感虚伪、弄虚作假;有的盗用他人网名,无端谩骂他人,污言秽语,弃他人利益于不顾。一些网民道德水平低下,使用一些含有狠裹、、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络语言,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给青少年网民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有些网民在一些论坛上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言论和资料,损害国家利益;有意挑起种族或宗教社群、地域之间的不满情绪或纠纷,公然挑衅网络社会的公共秩序。毫无疑问,这样的网络语言行为,其道德价值负面性质十分明显,有损社会的共同利益。

如果网民试图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或共同利益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么他这种利益的满足就在根本上具备了不道德性,是应当受到道德谴责的。因此,无伤他人利益,并坚决维护共同利益,是每个网民的道德责任。

二可操作的网络语言伦理规范

1、话语权利平等

话语权利平等是指网上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交流中表现出语话特权,使用的网络语言中不应该带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语气,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表示。平等是网络的灵魂,网民在网上的身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选择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因此交流的时候应当是对等的。

在网上尤其是在一些论坛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名网友在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后,支持者众多,但一旦有不同意见,持不同见解的网友可能会受到其他一些网友的集体攻击,即使这种不同见解是建立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但仍然会被视为“异类”和“非主流”,被湮没在其它网友的口水中。事实上,这名网友被剥夺了平等的话语权,被迫屈服于由于其它网友人多势众而形成的话语霸权之下。

话语权利平等规范集中体现了网上言论自由原则与尊重他人人格原则的要求,是这两条原则针对网络语言实践活动时的具体化。作为工具形态的互联网,它能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不仅都拥有网上言论的自由,同时也拥有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

2、语言内容健康

语言内容健康是指网络语言交流时,其交流内容应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符合社会的正当共同利益,要有助于至少是不阻滞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当包含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或这些内容的影射与暗示。

网上不良内容的泛滥一直是网络环境中的一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色情已经从遮遮掩掩发展到明目张胆的地步。我们只要看看tom的“情趣笑话”、搜狐的“魔法宝贝”、网易的“非常男女”、新浪“飞常男女”等栏目,其中许多内容已完全属于网络色情范畴。而在一些聊天室与论坛中,涉及色情、暴力的网名比比皆是,涉及到色情、暴力的网络语言内容司空见惯。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确有必要将“语言内容健康”作为网络语言沟通中的重要规范。

语言内容健康规范直接体现了无伤正当利益原则,也是该原则在网络语言实践环节的进一步展开,尤其对一些网络广告活动、网络文学、网络聊天室以及bbs论坛而言有着直接的道德评价作用。如果使用的网络语言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必然会给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及网络语言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最终也必然伤害广大网民的利益。

3,意思表达真诚

意思表达真诚要求网友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为所要表达的信息提供正确合理的语言形式,动机与情感真实,不虚伪,不传播未经考证的虚假信息,不欺诈他人,不能有意或无意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

意思表达真诚规范是调节网络人际关系、促进网上合作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网际交往日趋频繁,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迫切需要真诚的表达式。同时,真诚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语言交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网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涉到正义、公平、善恶、义利等多个道德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表达真诚尤其是语言真诚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辩证的,是受其他道德条件统辖的。如果无视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大众的利益,一味地讲究表达真诚,则是不可取的,行不通的。比如,在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或商业机密时一般就不能追求绝对的表达真诚。这是同我们其它几条规范如不传商业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等相辅相成的。

意思表达真诚是根据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原则并结合具体的网络语言实践而拟定的,意思表达真诚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尊重他人人格并且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

4、网络评论公正

网络评论是网友比较常见的网络语言行为,是网友表达自己见解与看法的主要途径,其存在形式是网友在论坛或是网络公共场所中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发帖。这种评论应当是网友基于事实依据,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表达的独立见解,网友在评论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到其言行对评论对象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网评”成“妄评”,那么,网络评论本身就会渐变成垃圾,失去存在的意义了。

网络评论公正规范集中体现了网络言论自由、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这三条原则。网络言论自由原则是进行客观公正的网络评论的前提,而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则是对网络评论的必然要求,因为网络评论如果不公正客观,必然给被评论者造成消极的影响,甚至会污辱他人人格,同时也会给其他网民带来错误的信息,这种错误的信息尽管可能并不能直接给他们带来损失,但却直接侵犯了其他网民的知情权,造成了对他人正当利益的伤害。

5,信守网上承诺

网上承诺是网民在网络交际过程中为保证信息的可靠性,争取信用度,对他人做出的语言保证。网上承诺是保持网络社会秩序正常运作的一种前提条件,它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信用程度,提高达成合作的效率。信守网上承诺要求网民在做出承诺后应当要及时践行诺言,做到“一诺千金”。任何不履行诺言或是打了折扣地履行自己在网上所做的语言保证都意味着失诺。失诺不仅引发语言道德问题,甚至会侵犯他人合法权利,引发法律问题。

信守网上承诺规范是尊重他人人格和无伤正当利益这两条原则的集中体现。某种程度上说,一个社会运作的效率和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诚信度,不折不扣地履行承诺,则是保持社会诚信度的重要条件。网络社会也亦是如此。轻诺寡信的网络语言行为最终损害的不仅会是他人的正当权益,而且也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效率,损害社会的共同利益,违反尊重他人人格和无伤正当利益这两条道德原则。

6、维护国家安全

互联网是无国界的,但使用网络的公民却是一个个拥有国籍的公民。每个公民都有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不得有泄露国家机密、危害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的行为。

与传统媒体的严格把关相比,网络信息没有复杂的审查程序,而且传播者大多使用网名,根本无须承担任何责任。而网络服务商往往在论坛上注明“本论坛文章均为个人观点,论坛不承担由此带来的刑事或民事责任”,由此把责任一推了之。一些对社会心怀不满的人只须在某个论坛上随意注册一个网名,就可态肆大放厥词。在国内,有的人还专门挑选其中的反动言论提供给国外反动刊物,用来低毁我们的国家,甚至还有的人为了自己利益不择手段地泄露国家机密。这样的网络言论,都可能构成对国家安全的威胁。

维护国家安全不仅是宪法规定的法律规范,也是基本的网络语言道德规范。国家利益和是人权的基础,也是社会共同利益,因此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网络语言行为都是对无伤正当利益道德原则的践踏。

7、不曝个人隐私

隐私的定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私事,二是本人不愿为他人知悉或受他人干预。公民的隐私权受法律保护,不曝个人隐私是指网民不应当非法获取或传播自己或他人的隐私信息。

随着科技手段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网络媒介的成长,对“隐私”构成的威胁已来势汹汹。现实生活中非法闯人私人空间或擅自披露他人隐私,都有可能构成侵害隐私权。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空间,但网络空间是现实世界的一部分,类似的行为也构成侵害隐私权。在电子邮件、公告板、聊天室或网页上公开披露他人隐私;或非法人侵、获得和使用数据库及资料;网络跟踪等行为,均可视作对隐私的侵犯。

隐私权问题有其具体的特殊性,道德规范对保护个人隐私具有不可小视的作用,良好的道德环境所施与的道德压力越大,人们试图侵犯他人隐私时的道德恐惧就越强烈。同时,道德的力量还能强化人们内心的道德自觉,即通过呼唤内在的自尊心和羞耻心,主动避免侵犯隐私的不光彩行为。

不曝个人隐私规范充分体现了尊重他人人格原则和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8、不传商业秘密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8

论文摘要: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加强网络道德教育,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意义重大。

随着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了解信息、获取知识、交往互动的重要渠道,成为人们日常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工具。网络的魅力是无穷的,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开发、去利用。然而网络的危害也是致命的,期待我们辨别真伪、科学筛选、合理使用。日前,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实现了网上办公,建立了电子阅览室,有条件的还建成了数字图书馆,为馆员和读者r网查找资料和了解各类信息提供了方便。同时,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如何教育、引导馆员和读者遵守网络道德、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高校图书馆急待解决的课题和义不容辞的责任。

荣辱观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树立正确的荣辱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2006年3月同志提出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论述,在公共生活、公共利益等方面,确立了公民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一、加强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的意义

网络道德是一种依靠网络公民的舆论和其内心信念来规范、调整的道德规范。网络道德规范是人们在利用网络的过程中应当遵循的行为准则的总和。

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虚拟性等特点。在网络世界中,形式各异的思想观念、道德伦理、价值取向、文化现象融汇交织,孰是孰非、孰真孰假令人难以判断。各种反动、暴力、黄色、黑色的信息垃圾充斥网络,使涉世不深的年轻人难辨善恶美丑,危害着他们的身心健康,扭曲着他们的人格,甚至导致了社会混乱。网络改变了人际交往的模式,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脱离现实生活,逃避现实交往,将时间和精力投人到网络交往中,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冷漠。网络给人们提供了“绝对自由”的虚拟空间,传统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在这个虚拟的空间里逐渐失去了约束力。据调查,高校许多大学生都有过不文明的网络行为。有的盗用过别人密码;有的有过网上骗人的经历;有的在网上造谣传谣;有的访问过不健康的网站。面对如此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对高校大学生读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势在必行。加强网络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公民整体道德水平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高校图书馆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在对馆员和读者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中起着特殊的作用。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引导馆员和读者正确看待网络,形成科学的网络价值观,克服网络的负面效应,促进馆员和读者身心的健康发展。同志关于要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重要论述,意义深远。“八荣八耻”,旗帜鲜明地指出我们应该坚持什么,反对什么,倡导什么,抵制什么,成为全体公民应有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

二、在网络道德教育中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

高校图书馆应将“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即“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贯穿于高校图书馆网络道德教育的实践中,提高馆员和读者对网络道德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网络的健康发展,创建文明、和谐的网络环境。

1.树立爱国主义、社会主义网络道德观。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网络传播技术的优势,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思想、文化、价值观的渗透,极力推行文化霸权,宣扬和兜售资本主义的民主、自由、人权以及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拜金主义等价值观,将青少年作为其“西化”、“分化”的主要对象,妄图在意识形态领域打赢“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社会道德体系造成严重冲击。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树立国家安全第一的意识,自觉抵制不良信息的侵蚀.担负起维护国家安全、民族团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神圣职责。决不做危害祖国、危害人民,背叛祖国、背叛人民的事情。

2.增强追求真知、抵制愚昧的自觉性。纷繁复杂的网络世界,稀奇占怪的东西无所不有。有的不法分子利用网络宣扬封建迷信、、(假)气功治病等活动,混淆视听,麻痹思想。一时间,人们不辨善恶、不分美丑,陈旧愚昧的生活方式沉渣泛起,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而甚嚣一时的“”组织首领,也多次在因特网上或大肆传播“大法”歪理邪说,从精神上毒害群众;或所谓“经文”,传达指令,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到党政机关聚众闹事,严重地扰乱了社会秩序。高校图书馆应发挥文献和网络资源丰富的优势,引导馆员和读者“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通过举办讲座,出宣传栏,设立网站等形式,掀起爱科学、学科学、懂科学的活动,与反科学、伪科学、歪理邪说作坚决的斗争。

3.树立资源共享、合作互利的意识。网络资源是一种公共资源,每一位网络用户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和责任。个人在利用网络时,以不独占资源、不损害他人的正当利用为原则。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使馆员和读者尊重他人的利益,不使用未经授权的信息资源。信守社会公德,不损人利己。在互惠、互利、互助中满足自身的信息需求,正确理解资源共享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的意义。

4.增强自律意识。网络道德规范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在网络世界里,现实生活中的道德舆论、道德传统、道德信念都要依靠自律来实现。人们利用网络时,应在尽量避免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同时,也不能使自己的网络行为侵害他人的利益。高校图书馆应教育馆员和读者“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严格自律,使网络行为建立在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基础上,积极履行维护网络信用的责任。对网络信息要勤于和善于比较、分析与鉴别。不造谣、不传递来路不明、是非模糊的信息;对于不能明确判断的事物、观点和现象,不在网上发表随意或不负责任的评论;不发泄私愤、攻击社会;不以侮辱他人为乐。自觉抵制违背网络道德规范的行为。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9

一、网络民主之面面观

“网络民主”是伴随着信息时代产生的一种新鲜事物,是以网络为媒介的民主形式和手段。“网络民主”一词最早是由美国学者马克?斯劳卡在1995年提出的,他将“网络民主”定义为“为公民借助网络技术,通过网络公共领域加强和巩固民主的过程”[1]。中国也有许多学者试图给网络民主下定义,如宋迎法等人将网络民主定义为“以发达的信息、通讯技术、网络及其技术为运作平台,以直接民主为发展趋向,以公民的全体、主动、切实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等民主运作程序为典型特征的一种新民主形式。”[2]

“网络民主”就是一种通过互联网实现民众民主诉求的新型参与式民主形式,这种新型的民主形式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而出现、发展而发展,以争取最大多数人参与为目的,最终目的是通过网络实现全民参政的直接民主。网络民主的实践形式多种多样,网络投票是发展网络民主的基本实践形式之一,除此之外还有网络选举、电子政务、网络公共论坛和网络民意调查等。这种新型参与式民主形式有如下五点特征。

1.平等性。传统的民主形式确实标榜民主主体具有平等性,也有一人一票等程序保证主体的平等性,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了不平等性。以民主投票为例,虽然有一人一票的投票权,但最终却往往表现为不同阶级不同地位不同利益的人们的实际投票权重不同,况且由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投票往往无法反映公众的真实意志。而网络民主却能通过共享信息等方式,最大程度上落实主体的平等性。

2.便捷性与低廉性。由于网络本身所具有的便捷性与低廉性,使这种新型投票形式与传统民主形式相比有了这方面的提高,并且便捷性与低廉性也增加了民主主体的参与积极性,扩大了民主参与主体的范围,使更多的人能够在投入非常小的成本的情况下非常便捷地参与民主。

3.虚拟性。传统的民主形式都有一定的真正空间,而网络民主却因其依托于互联网,而建立了一种全新的人与人、人与物以及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模式。处于发展初期的网络民主由于其虚拟性,导致其正式性较差,网络社区还未形成正式的较科学的民主组织结构形式,参与的主体也往往因此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的特点。

4.互动性。由于互联网技术使网民们能够更加方便而廉价地进行交流与互动,网络民主因此具有很强的互动性,这种互动体现在民主过程的所有阶段。以投票为例,传统的民主投票只有在前期才存在较为有限的互动,而网络投票的参与主体们可以在投票前通过互动交流获取信息,交换彼此的看法,在投票后也可以进行监督,甚至直接与选举对象进行良性的互动。电子政务、网络论坛等更是民众反应自身诉求的良好渠道。

5.双重性。正如传统的民主形式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一样,网络民主虽然能够一定程度地促进民主的公开公平公正,但“网络暴政”(后文将详细叙述)等现象说明了网络民主仍然具有双重性,尤其是对少数人的权利进行保护方面,网络民主更是存在天然的弊端。

这种新型的网络民主形式试图通过新技术推动的变革来落实参与制的直接民主政治,旨在实现民主的基本价值。然而网络民主能否实现民主的真正价值,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仍是一个值得考量的问题。

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要求下网络民主的反思

从标准的意义上来看,民主有以下四个核心特征:第一,重塑权力结构。原有的等级制结构下,通过民主引入自下而上的反控制结构,形成一种双向控制、对称平衡的结构,形成一种利益联动机制下的均衡权力格局。第二,重塑利益结构。在利益联动机制下,公民的需求得到满足,权位与人民利益相结合,形成了一种上层职权与公民利益交易的政治市场。第三,重塑决策行为模式。竞争的政治家不断向选民提供更大限度的利益满足,公民需求得到表达并通过政策得到实现,国家同富人结合在一起的自然状况得到改变。第四,重塑政府性格。各个政党之间的政策非常相似,都尽可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利益需求,政策渐渐趋同甚至融合,公民需要成为了最最关键的问题,从而决定了政府的务实取向和问题导向的性格。

社会主义民主是人民当家做主的体现,是对人民民主和对敌人专政的辩证统一,没有人民民主就不能有效地对敌人实行专政,而对敌人的专政又是人民民主的保障;在人民内部,是民主和集中的辩证统一,人民既要享受广泛的民主和自由,同时又必须用社会主义的纪律来约束自己,遵守社会主义法制。社会主义民主有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要扩展到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由此,我们能够看出民主是以平等理念为基础建构的现代国家政治制度,是一种公民参与的上下互动模式,其实质是要形成一种“抗衡力量”,在均衡中尽可能保护所有人的利益不受侵害。简单来说,民主就是一个多数决定的过程,但民主的价值却更加体现在对少数的保护上,民主的建立就是为了避免特权的形成,而多数的暴政比少数特权更加可怕,民主的发展过程中,民主暴政反而成为阻碍民主价值实现的最大隐患。

如今网络民主却让我们看到了民主暴政这个最大隐患。以“人肉搜索”为例,人肉搜索希望能够形成“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搜索体验[3];网络论坛希望通过网民们的探讨交流,以期讨论出更加理性的结果;网络投票希望能够通过全民参与,实现公开公平公正的投票实效……然而现实中的网络民主却暴露了非常普遍的网络暴政现象,由此可见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中的“民主”内涵有着巨大的差距,笔者将这种差距出现的原因总结为以下三点。

首先,非实名制的弊端。由于技术等原因,当今的网络还未能实现实名制。这就带来了不受限制的言论自由,众所周知,未受限制的自由不是真正的自由,因为人们的自由将会由于不存在自由的界限而受到彼此的破坏。“网络民主”作为新鲜事物,由于非实名制的原因,使网民们无须对自己的言行负责,导致了大量地对他人权利的损害,产生了网络民主的多数暴政现象。

其次,保护机制的不足。即使很难通过事前的保护机制避免人肉搜索、多数言论压制等对个人权利的损害等问题,但通过相关法律对侵犯人权的行为进行惩罚,对被害人进行一定程度的救济仍能减少网络暴政。当下现实中相关法律条例的缺失,使网络成为人们发泄的空间,各种网络不当言行由于不用受到事后法律惩罚而更加促进了网络多数暴政对少数的迫害现象。

最后,伦理规范的缺失。网络是一个不同于现实的虚拟地带,其中的网络伦理规范更加难以形成,而伦理规范作为一种内在的约束力,对网络暴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当下现实中网民内在的伦理规范的缺失,则是导致一系列不道德、侵权等行为的深层次根本原因。虽然我们不能否认网络民主对促进民主的积极意义,但笔者仍然坚持认为,由于以上诸原因是有待于进一步探及的隐性因素,网络民主在实现民主的制造均衡格局、保护每个人的合法利益方面,还需做出更多的探索和改善。

三、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平衡的对策及建议

纵使在上一部分分析了网络民主与社会主义民主存在巨大差距,但毫无疑问,网络民主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主形式有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并且网络影响人们生活趋势不可逆转。即使目前存在网络暴政等问题,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网络民主的逐渐成熟,其自身独特优势将会随着网络的渗透而进一步得到改善。只要出现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网络民主就有可能发展成理想的实现全民参政的民主手段和方法。

为了更好地适应网络民主这不可逆的趋势,同时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笔者提出如下建议及应对策略以参考。

首先,充分肯定网络民主的合理价值。网络民主打破了传统媒体的话语垄断,更好地提供可行途径实现双向交流及互动;扩大了言论自由的参与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民主权利的实现;有利于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矛盾的调节,从而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其次,应出台规范和限制“网络民主”的实施原则。要根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情,结合唯物辩证法矛盾的特殊性方法论,切实落实合法性原则、公共利益原则、明显而现实的危险原则及比例原则。

再次,推进网络实名制的量尺。平衡个人权利、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净化网络环境,合法保护公民权利。更要权衡好网络实名制的利弊,科学合理地扬长避短,推动网络民主的规范化进程。

网络公益活动的意义篇10

关键词:网络;伦理;道德原则;道德规范

网络语言传播的特殊语境与网络语言的特点,造成了一些特殊的道德问题,迫切需要建立新型的网络语言伦理来对之予以制约。所谓网络语言伦理,是指人们在网络社会中言语表达、语言交流中所遵循的基本道德原则和具体的道德规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网络语言主体之间的道德关系。网络语言伦理的要求包括基本原则和具体规范,本文即为对于这些原则与规范的初步探讨。

一网络语言伦理的基本原则

网络语言伦理的道德原则是网络语言伦理道德体系的总纲和精髓,也是网络语言伦理的核心,它集中体现了网络语言伦理的本质特征。就网络语言的使用而言,人们应当掌握的基本道德原则主要包括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无伤正当利益原则等三个方面。

1、网上言论自由原则参与网络社会活动的主体都是现实社会中的公民,网上言论自由是公民网络交流的前提,也是网民践行网络语言伦理的基础。因此,网上言论自由权利是每一位网民所享有的正当权利,禁锢网络言论自由的行为是不道德的,更是非法的。

网络社会较之传统社会而言,拥有更为明显的自由品格,随着基于网络社会“第四媒体”的出现,信息传播自由有了可以广泛实现的有效途径。互联网时代,以往那种十分严格地对于信息传播的管理似乎难以实施,网民可以匿名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自以为有价值的事实,而且网络语言在传播过程中,传者和受者的界限往往是相对的,二者可以即时换位。互联网提供的这个互动平台,使得网络语言的传播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互动,使得网民极为充分地享受言论自由的权利。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言论自由不等于侵权自由,网络审查制度的不足容易让人们产生网络言论绝对自由的误解。博登海默曾经说过:“如果对自由不加限制,那么任何人都会成为滥用自由的潜在受害者”具体而言,网上言论自由原则至少应设定以下边界:

首先,网上言论自由不等于可以信口雌黄,言而无信,毫无道义的约束,不能对抗国家、破坏政策、搅乱社会,也不能因为自己行使言论自由的权利而剥夺他人使用这种自由的权利。

其次,网上言论自由的原则不是至高无上和绝对的,必须受到比它更高的社会准则的约束,受到相关法律的规范。

2、尊重他人人格原则

尊重他人人格原则是指每个人的人格尊严都应当得到尊重,不容任何人污辱和裹读,而不论职位高低、财富多寡、相貌美丑、健康与否,不论人种优劣及其文明发达程度。在网络交流中,有的网民弃他人人格尊严于不顾,对发表言论者或现实生活中的其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任意诽谤、造谣中伤,有意识地进行狭隘地域攻击,变相讽刺、戏弄他人;擅自公开他人隐私的;利用他人名义,公然散布虚假信息,将他人作为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手段或替罪羊;对管理员无缘无故进行言论攻击,模仿管理员用户名,假冒管理员或破坏管理员形象。这些现象,都是对他人人格的粗暴践踏。网络社区如同现实社会一样,健康、和谐的环境需要每一位参与者以真诚和关爱共同营造,网友应该象尊重自己一样尊重其它网友的人格尊严,不能一语不和便“拳脚相向”,更不能图一时口快,就对其他人无端攻击。在转发他人的观点或文章时,尤其是涉及第三方个人声誉的文章,应当进行充分考证,不能充当一些别有用心的人的“糊涂”。

3、无伤正当利益原则

无伤正当利益原则是指网络语言交际应建立在充分保障正当利益的前提上,不能伤害他人利益以及社会共同利益。他人利益通常是指他人的合法权益,自然人享有生命健康、姓名、肖像、名誉、荣誉、信用、隐私等权益。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则包括社会经济秩序、政治安定、道德风尚等因素在内。有的网民的网上表达动机不良、有意误导、情感虚伪、弄虚作假;有的盗用他人网名,无端谩骂他人,污言秽语,弃他人利益于不顾。一些网民道德水平低下,使用一些含有狠裹、淫秽、色情、暴力信息的网络语言,不仅污染了网络环境,也给青少年网民的成长带来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有些网民在一些论坛上发表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言论和资料,损害国家利益;有意挑起种族或宗教社群、地域之间的不满情绪或纠纷,公然挑衅网络社会的公共秩序。毫无疑问,这样的网络语言行为,其道德价值负面性质十分明显,有损社会的共同利益。

如果网民试图通过损害他人利益或共同利益的途径来满足自己的利益,那么他这种利益的满足就在根本上具备

[1] [2] [3] 

了不道德性,是应当受到道德谴责的。因此,无伤他人利益,并坚决维护共同利益,是每个网民的道德责任。

二可操作的网络语言伦理规范

、话语权利平等

话语权利平等是指网上交流的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交流中表现出语话特权,使用的网络语言中不应该带有盛气凌人、居高临下的语气,不能强迫对方接受自己的意思表示。平等是网络的灵魂,网民在网上的身份是平等的,每个人都有选择信息的自由与权利,因此交流的时候应当是对等的。

在网上尤其是在一些论坛上常常有这样的现象,一名网友在发表自己的一些观点后,支持者众多,但一旦有不同意见,持不同见解的网友可能会受到其他一些网友的集体攻击,即使这种不同见解是建立在理性分析与思考的基础上,但仍然会被视为“异类”和“非主流”,被湮没在其它网友的口水中。事实上,这名网友被剥夺了平等的话语权,被迫屈服于由于其它网友人多势众而形成的话语霸权之下。

话语权利平等规范集中体现了网上言论自由原则与尊重他人人格原则的要求,是这两条原则针对网络语言实践活动时的具体化。作为工具形态的互联网,它能为人们的交流提供一个自由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每一个参与者都是平等的,不仅都拥有网上言论的自由,同时也拥有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

、语言内容健康

语言内容健康是指网络语言交流时,其交流内容应当是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流方向,符合社会的正当共同利益,要有助于至少是不阻滞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不应当包含色情、暴力、封建迷信的内容或这些内容的影射与暗示。

网上不良内容的泛滥一直是网络环境中的一大问题,毫不夸张地说,网络色情已经从遮遮掩掩发展到明目张胆的地步。我们只要看看tom的“情趣笑话”、搜狐的“魔法宝贝”、网易的“非常男女”、新浪“飞常男女”等栏目,其中许多内容已完全属于网络色情范畴。而在一些聊天室与论坛中,涉及色情、暴力的网名比比皆是,涉及到色情、暴力的网络语言内容司空见惯。诸如此类的现象,说明确有必要将“语言内容健康”作为网络语言沟通中的重要规范。

语言内容健康规范直接体现了无伤正当利益原则,也是该原则在网络语言实践环节的进一步展开,尤其对一些网络广告活动、网络文学、网络聊天室以及BBS论坛而言有着直接的道德评价作用。如果使用的网络语言内容不健康,格调低下,必然会给社会主义道德风尚以及网络语言环境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影响网络文化的良性发展,最终也必然伤害广大网民的利益。

,意思表达真诚

意思表达真诚要求网友以真诚的态度进行交流,为所要表达的信息提供正确合理的语言形式,动机与情感真实,不虚伪,不传播未经考证的虚假信息,不欺诈他人,不能有意或无意使交际对象产生误解。

意思表达真诚规范是调节网络人际关系、促进网上合作的重要纽带。随着社会的发展,网际交往日趋频繁,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迫切需要真诚的表达式。同时,真诚是建立和维护正常的网络语言交际秩序的必要条件,是保持网络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它关涉到正义、公平、善恶、义利等多个道德范畴。

需要指出的是,表达真诚尤其是语言真诚并不是绝对的、无条件的,而是相对的、辩证的,是受其他道德条件统辖的。如果无视国家、民族以及社会大众的利益,一味地讲究表达真诚,则是不可取的,行不通的。比如,在涉及国家机密的内容或商业机密时一般就不能追求绝对的表达真诚。这是同我们其它几条规范如不传商业机密、维护国家安全等相辅相成的。

意思表达真诚是根据尊重他人人格与无伤正当利益原则并结合具体的网络语言实践而拟定的,意思表达真诚的前提就是必须要尊重他人人格并且不伤害他人正当利益。

 、网络评论公正

   网络评论是网友比较常见的网络语言行为,是网友表达自己见解与看法的主要途径,其存在形式是网友在论坛或是网络公共场所中的以文字形式存在的发帖。这种评论应当是网友基于事实依据,进行理性分析,从而客观、公正地表达的独立见解,网友在评论时应当要充分考虑到其言行对评论对象所带来的积极或消极影响,并为自己的言行承担相应的责任。如果“网评”成“妄评”,那么,网络评论本身就会渐变成垃圾,失去存在的意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