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48:53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1

摘要目的:探讨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康复依从性的影响。方法:2012年6月~2013年10月我科收治67例老年卧床患者,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34例患者分作为对照组,2013年4~10月3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均按康复科常规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理疗等康复措施,对照组由责任护士和治疗师采用一对一指导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每周给予2次集体娱乐康复训练。比较两组老年卧床患者抑郁、焦虑的评分和康复的依从性。结果:试验组老年卧床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康复依从性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集体娱乐康复可有效改善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值得在临床康复护理中推广。

关键词老年卧床患者;心理护理;集体娱乐康复;依从性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10.078

influenceof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onnegativeemotion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lderlybedriddenpatients

RenXiao-xiao,LiXiu-qiu,LUShao-ping,etal(Guangdongprovincialpeople′sHospital,Guangzhou510080)

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effectof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onnegativeemotion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lderlybedriddenpatients.methods:atotalof67elderlybedriddenpatientsweredividedintocontrolgroup(n=34)andexperimentalgroup(n=33)randomly.twogroupsofpatientsweretreatedandcaredbyroutinerehabilitationexerciseanddrugtherapy.patientsinexperimentalgroupweregiven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twiceweekly.thedepression,anxietyand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thedepression,anxietyofexperimentalgroupwerelowerthancontrolgroup.therehabilitationcomplianceofexperimentalgroupwashigherthan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canreducetheelderlybedriddenpatient′snegativeemotionandincreaserehabilitationcompliance.itisworthtouseinclinicalrehabilitationnursing.

Keywordselderlybedriddenpatients;psychologicalcare;Collectiveculturalactivities;Compliance

老年卧床患者由于活动受限,其治疗周期及康复过程相对较长,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影响患者康复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影响康复效果。康复护理是康复治疗的延续,是实现整体康复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1]。如何通过康复护理的方法,减少其负性情绪的发生,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从而提高康复效果,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我科借鉴集体疗法,在2013年4月开始对老年卧床患者开展集体娱乐康复,以探讨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和康复依从性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10月在我院康复科收治的老年卧床患者67例为研究对象。男42例,女25例。年龄75~95岁,平均(79.8±6.4)岁。病程12~64月,平均(20.2±9.2)月。卧床程度分级:卧床二级37例,三级30例。纳入标准:(1)患者及家属自愿参加本研究。(2)通过mmSe量表筛查认知能力评分≥10分。(3)年龄≥65岁。(4)纳入第二级、第三级的卧床患者,且大部分时间卧床6个月以上者。排除标准:(1)有明显的精神病史者。(2)严重心肺疾病或体质极度衰弱卧床患者及临终患者。将2012年6月~2013年3月的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3年4~10月的33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卧床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照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常规进行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作业治疗及理疗等康复措施和常规的康复护理指导,康复训练和护理的方式采用一对一的方式。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外给予每周2次的集体娱乐康复活动。活动的具体流程为:(1)康复治疗师、康复科医师和康复护士根据对老年卧床患者的评估,一起协商制定集体娱乐康复活动的具体内容。(2)活动的内容、地点、活动的益处和注意事项由康复护士提前1周通过口头宣教和张贴通告通知患者、家属及陪护,并鼓励其参与。(3)娱乐康复活动的内容具体有集体拍手操、集体击鼓传球、集体朗诵和阅读,集体滚球比赛、数字接龙、集体唱歌等。(4)娱乐康复活动由康复护士进行主持,2名治疗师进行辅助引导。(5)每周举行2次,每次活动时间为30min。

1.3评价标准(1)负性情绪改变。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前Hama、HamD评分。(2)康复依从性的评定采用康复治疗完成率。康复治疗完成率是一段时间内患者治疗完成项目与医师开出项目的比率,我们以3d为1个统计单位。出院前1d评价该日前3d的完成率。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3.2统计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t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出院时康复治疗完成率比较(表1)

3讨论

老年卧床患者由于卧床时间的增加,易发生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压疮、大小便失禁、肌肉萎缩等并发症,导致生活质量下降,并增加患者心身痛苦及家庭负担,康复护理要千方百计使卧床老人进行康复治疗和活动,减少卧床时间,改善其活动能力,尽可能地恢复患者自理能力。而老年卧床患者因康复治疗周期长,加之因基础疾病反复住院,容易产生负性情绪,对康复的依从性差。传统康复锻炼常注重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尽管有一定疗效,但患者常只是被动参与锻炼,无运动时的快乐,治疗依从性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康复疗效[2]。因此,我们采用集体娱乐康复的方法减少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

3.1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老年卧床患者由于日常生活能力下降,社交范围较入院前缩小,除了医护人员、家属的接触以外,很少和外人接触。集体康复训练的优点在于将医护人员的技术和兴趣集于一体,保证了患者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了一个能够进行集体训练的空间[3]。我们通过集体娱乐康复训练为老年卧床患者提供一个互相认识、互相沟通和互相理解的环境,帮助患者参与群体交流、社会交流。例如,在进行击鼓传球的集体训练时,我们让接到球的患者做自我介绍,大家互相认识,使患者主动与人交流的机会增加。随着活动中互动次数的增加,患者之间、患者与其他家属、陪护之间的交流也增加。而这些具有共同特性的老年卧床患者具有共同性质的情感和矛盾,他们觉得平等、温暖,彼此间更易于沟通和交流,这对于老年卧床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不仅得到了心理上的补偿和满足,而且也锻炼了患者的肢体功能,这种集体康复模式能使患者在肢体和心理共同得到恢复[4]。此外,集体娱乐康复活动作为一种良好的刺激,产生一种群体的、积极的、向上的气氛和环境,分散他们对疾病的不良情绪及注意力,改善了老年卧床患者焦虑、抑郁的情绪,使其从中得到快乐和自我提高。朱韫钰等人认为娱乐康复护理对患者的精神心理问题有特别的效应,治疗师和团队也可帮助患者更容易找到适合其现况的兴趣点和个体化休闲方式,摆脱常见抑郁等负性因素的影响。本结果显示,试验组的老年卧床患者Hama和HamD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集体娱乐康复对老年卧床患者康复依从性的影响老年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自我中心意识强烈,认为自己老无所用,一切事都要依赖他人。集体娱乐康复训练作为一种良好的刺激,使大脑皮质处于良好的兴奋状态,调动了患者的主动性,充分挖掘患者体内潜能,积极主动参与治疗。同时集体娱乐康复训练容易使护患建立良好的关系。医师、护士、治疗师在引导老年卧床患者的集体训练的活动的过程中,热烈幽默的气氛,使护士、医师、治疗师和老年卧床患者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从而使老年卧床患者对医师、护士和治疗师更为信赖,能够采纳临床康复治疗和护理建议,提高老年卧床患者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增强了患者康复的信心。

综上所述,集体康复护理对减少老年卧床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老年卧床患者的康复依从性有明显作用。国外一些经济发达国家很早就开展了娱乐康复。在国内,近年来娱乐康复在逐渐受到重视,娱乐过程最常见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压力、提高合作技巧,使参与者得到放松和享受,对生活状态的满意度也有所改善[5]。但是,集体娱乐康复的临床推广对老年病房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仅要求主持集体文娱活动的护士有很好的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和组织能力,对护士文体方面的素质也有很高的要求。

参考文献

[1]李绣球,任晓晓,卢少萍,等.全责康复护理管理对老年长期卧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3,27(11B):3653-3654.

[2]周立芝,李建君,张海悦,等.集体舞蹈对乳腺癌患者术后患肢功能康复的影响[J].护理研究,

2014,28(5C):1848-1849.

[3]高晓艳,陈钢,周萍萍,等.强化集体康复训练对社区脑卒中偏瘫患者疗效的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2,7(15):237-239.

[4]车世钦,王凭,厉翠珍,等.集体康复模式在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中国伤残医学,2013,21(9):9-12.

[5]范嘉琦,朱韫钰,陈文华,等.娱乐疗法对脑卒中患者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0,16(3):262-263.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2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术后的患者除进行骨科术后的一般护理外,重点加强病情观察、心理护理、疼痛护理、基础护理以及防治并发症的护理,更为重要的是早期及时、正确的康复指导是手术成功和患者顺利康复的有力保障。本院于2011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已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者156例,采用自创功能锻炼体操的方法,现已取得理想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15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男93例,女63例,年龄30~40岁27例,40~50岁65例,50~60岁46例,60岁以上18例。将样本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性别年龄相当,实验组采用自创功能锻炼体操的方法,而对照组则未采用此种方法。其中,选取的样本将干扰因素排除,例如药物治疗、理疗和推拿等由康复师实施治疗的影响作用要排除,确保这些患者没有受到过其他治疗。

1.2方法

1.2.1主要采用自创功能锻炼体操的方法,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而对照组的患者采用传统的康复治疗方法。经过上述方法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的不同。

1.2.2心理护理腰椎间盘突出症一般病程长,迁延难愈,因腰腿疼痛较重,行走不便而痛苦、忧虑,给患者带来了沉重的精神压力,长期的痛苦折磨使患者失去了生活的信心。护士应耐心开导患者,告诉其疾病的转归,使患者愉快的接受治疗,积极配合,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1.2.3生活护理保持病房的清洁安静,空气清新,饮食规多饮水,多食新鲜易消化食物,忌生冷辛辣饮食。

1.2.4卧床护理嘱患者平卧硬板床休息,卧床时腰椎间盘压力降低,可减轻突出的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从而解除腰腿痛,床高以患者坐起时脚能着地为宜,症状消失后仍需卧床休息1~2w,以防复发,协助患者练习床上大小便,便秘者嘱排便时不可用力过度。

1.2.5功能锻炼经牵引、理疗后,患者疼痛减轻,应指导患者在床上锻炼腰背肌功能,进行腰背肌力量锻炼,先易后难,动作要循序渐进,活动幅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锻炼要在患者能承受的范围之内。

2结果

经上述方法治护后,实验组优42例,占54%;良17例,占21.7%;可14例,占17.9%;差5例,占6.4%,总有效率为93.6%。而对照组78例患者中,结果优36例占46%;良18例占23%;可16例占20.5%,差8例占10.3%,总有效率为89.7%。总的来说,自创功能锻炼体操相对于传统的康复护理方法有更大的疗效。

3讨论

3.1患者的护理包括以下几个要点。

3.1.1急性期应睡硬板床,绝对卧床3w。

3.1.2避免咳嗽、打喷嚏,防止便秘。

3.1.3症状明显好转后,可逐渐进行背肌锻炼,并在腰带保护下,做些轻微活动。

3.2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锻炼方法

3.2.1卧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睡硬板床,仰卧时膝委屈,窝下垫一小枕头,全身放松,腰部自然落在床上,侧卧时下面的腿自然微屈,上面的腿自然放在枕头上。

3.2.2下床从卧位改为俯卧位,双上肢用力撑起,腰部伸展,身体重心慢慢移向床边,一侧下肢先着地,然后另一侧下肢再移下,手扶床头站起。

3.2.3退步走退步走40~60min/d。走的时候尽可能往后倒,以走完后微感疲劳,但不加重症状为度。

3.2.4仰卧床上,屈膝屈髋,双手抱膝。锻炼时腰骶部向上屈滚使脊柱过屈。反复操作5~6次,可使后纵韧带得到牵拉松解,提高韧带张力,增强椎间盘后位的制约与稳定,同时使椎间隙得到调整,关节得以松解,恢复腰部前屈活动功能。

3.2.5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应注意正确的方式,如搬重物时,应采取直腰,同时屈髋屈膝,然后伸直髋膝关节将重物搬起。避免无精神准备的突然协作,而造成腰部损伤。

3.2.6患者平时在工作、学习中也要注意自己的坐姿,最好不要时刻都要躺在床上,多多参加一些运动对身体非常有好处。

参考文献:

[1]胡有谷.腰椎间盘突出症[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141.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3

关键词椎间盘突出症心理护理术后护理

abstractobjective:ozonetreatmentofdischerniationonpatientcarestudyofsuchpatientsthebestcareprograms.methods:232casesoflumbardiscinpatientswithpercutaneousinjectionofozonetreatment,strengtheningprimarycareandpsychologicalcare,supineandafterpositiveandeffectiveguidancetonursingandhealtheducation,1monthafterdischargeto6months,telephonefollow-up.Results:232casesofpostoperativerecoveryofpatients:94patientswerecured,71casesmarkedlyeffectivein48cases,19caseswereineffective.Conclusion:Seriously,thecorrectguidanceistoensuretherehabilitationofminimallyinvasivetreatmentoflumbardischerniationguaranteeofsuccess.

腰椎间盘出症是指因腰椎间盘变性、破裂后髓核向后方或突至椎板内,致使相邻组织遭受刺激或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患之一,占下腰痛患者的10%~15%,男女之比为7:1~12:1,多见于青壮年,虽然腰椎各节段均可发生,但以第4~5腰椎为最多见[1]。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9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经Ct或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病变患者232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腰痛,一侧或双侧放射性疼痛、麻木,直腿抬高及加强实验阳性,与临床症状和体征相符,无其他器质性及心理疾病。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要求的所有患者。排除标准:有其他任何可能引起腰腿痛病因的患者。232例患者中,男130例,女102例,年龄18~76岁,平均47岁;病程4个月~12年。

方法:23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行经皮穿刺注射臭氧治疗,加强基础护理和心理护理,术后指导卧位及积极有效的护理及健康宣教,出院后1~6个月电话随访。

术前护理:①术前心理疏导: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病情大多反复发作,不了解微创介入治疗过程和效果而产生恐惧心理,自认为和手术一样,术后疼痛难忍,导致心理紧张出现配合障碍。所以,应让患者了解该治疗方法速度快、痛苦小、伤口小、不出血,安全可靠、恢复快等优点,消除患者的精神负担,使患者主动配合治疗,这样可以缩短治疗时间,使治疗更充分,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2]。②一般护理:嘱患者多卧床休息,给患者创造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注意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术前协助患者做好常规检查,如心电图、血液常规、大小便常规检查、乙肝表抗等;协助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如洗发、洗澡、更衣,术前嘱患者排小便后由护士护送到微创介入治疗室。

术后护理:①术后:患者回病室后予卧硬板床,嘱患者卧床休息24小时,翻身时保持脊柱平直勿屈曲、扭转,避免拖、拉推等动作。②心理护理:告诉患者微创治疗术后可能会出现腰痛等症状加重的反应,是由于微创治疗后致椎间隙组织涨满,轻度水肿,这是正常现象。一般在24~72小时后症状减轻或消失,消除患者心理负担,更好地配合治疗及护理。③病情观察:观察腰背部局部穿刺针口有无渗血渗液,局部皮肤有无红肿、疼痛等症状。观察腰背部疼痛、下肢活动、体温变化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发症。④治疗及饮食护理:术后1~3天遵医嘱给予输液、抗感染、脱水对症治疗,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消除椎间隙水肿,减轻痛苦。术后给予流质及高维生素饮食,避免生硬、刺激性食物,禁烟酒。卧床期间应注意增加含纤维丰富食物的摄入,保持大便通畅。⑤健康宣教:患者卧床休息1周内尽量卧床休息,必要时可下床大便,术后1个月内尽量多卧床休息,少可下床活动,尽量少坐,术后1~6个月可以适当锻炼身体,说明正确的身体力学原理及规则,保持正确的姿势,坐、走、站立及举物的正确运动的重要性。包括日常生活中指导患者站立时挺胸、脊背挺直,收缩小腹;坐位时两脚平踏地面,背部平靠椅背,臀部坐满整个椅背面;仰卧时,双膝下置一软枕;捡东西时尽量保持腰背部平直以下。

讨论

微创介入治疗包括射频消融术和臭氧介入治疗术,射频消融的作用机制是使髓核内水分及蛋白质成分固缩变小,解除突出髓核对神经根的压迫,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其作用机制是氧化髓核组织内的蛋白多糖,破坏髓核细胞达到使突出的髓核萎缩,使神经根压迫缓解的目的。同时臭氧通过拮抗炎症反应中释放的免疫因子、炎症介质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粘连,达到抗感染、镇痛的目的。介入治疗可免除开刀,方法简单,患者痛苦小,恢复快,无变态反应、术后卧床时间短、局部麻醉,易被患者接受,为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首选治疗方案。护理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效果。通过对232例患者加强护患沟通,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心理护理,及时解除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做好术后病情观察、正确的出院指导及健康知识宣教,对手术的成功及患者的康复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4

关键词脑卒中偏瘫康复护理运动功能

中图分类号:R74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1533(2013)22-0060-03

Researchof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forhemiplegicpatientsafterstroke

LUCaiqin

(XianghuaqiaoCommunityHealthServiceCenterofQingpuDistrict,Shanghai201712,China)

aBStRaCtHemiplegiaisacommonsequelaeofstrokewhichbringsseriousburdentothesocietyandfamilies.inrecentyears,moreandmoredomesticandforeignscholarshavestudiedtheearlyrehabilitationnursingforhemiplegia.thispaperelaboratesthepresentresearchesofearlyrehabilitation,whichfocusesonthetimechoosing,thebasic,psychologicalandtherehabilitationposturenursing,themotorfunctionandthefamilyrehabilitationcare.

KeYwoRDSstroke;hemiplegia;rehabilitationnursing;motorfunction

早期康复护理对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偏瘫康复护理的研究日益增多,现综述如下。

1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

脑卒中后损伤的人脑在结构和功能上有重新组织的能力,以弥补失去的功能[1],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能帮助促进神经组织的修复,降低患者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畸形、关节脱位、足下垂或内翻等,这一优势是无任何药物能取代的[2]。许晓燕等[3]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如在病后1个月内开始康复治疗护理,达到生活自理需86d;而1个月后开始康复治疗,达到生活自理则需100d。部分患者由于忽视早期或较早时间的功能训练甚至可能导致永久性神经功能缺损。一般偏瘫患者康复治疗1~3个月可达到最大程度的恢复,3个月后因各种继发会使恢复减慢。6个月内90.0%的患者恢复可达到最大程度。所以,早期、系统规范的康复训练能更快、更好、更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充分发挥和发展患者的残存功能和代偿功能,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3],所以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有重要的意义[2]。

2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时间选择

一般认为,从脑卒中发生后3个月内的康复即为早期康复。胡荣东等[4]研究发现,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时间窗功能锻炼特别重要,为发病24h内。梁光霞[5]实践证明,康复训练引起再出血的概率很小,无论脑出血患者,还是脑梗塞患者只要生命体征稳定均应尽早进行康复治疗甚至超早期康复训练(发病48~72h)。一般认为,早期康复护理介入的最佳时间为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学症状不再进展后48~72h。

3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护理的内容

3.1基础护理

做好生活起居指导,注意防寒保暖,保持空气清新。病室要清洁、安静,空气流通,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使患者有一个舒适的环境。急性期须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床边加床栏,以防坠床,床铺要平整、干燥。让患者保持舒适,并且保证各关节处于良肢位,一般为患侧卧位,由于患侧卧位,增加了对患侧的知觉刺激,使整个患侧身体被拉长,从而减轻痉挛。患侧在下,健侧在上的侧卧位,是所有中最重要的。患侧肩应前伸,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手指张开,掌心向上。下肢呈迈步位,健侧下肢髋膝屈曲,患侧下肢呈伸髋稍屈膝,并用枕头在下面支持[6]。预防呼吸道感染,除每2h更换拍背外,还须注意患者的口腔清洁,使患者头侧卧,口角处偏低,枕部稍高,使口腔唾液顺流而出或以吸痰器吸出,防止吸入性肺炎。预防泌尿系感染,尿潴留患者留置导尿按护理常识处理。预防深部静脉炎,将患肢抬高,按摩患侧肢体,避免患侧下肢输液,如发生静脉炎可做理疗,亦可使用弹力裤或弹力绷带。预防皮肤感染,预防褥疮。对大小便失禁者,避免潮湿和排泄物刺激,防止局部受压。意识障碍的患者要保持气道的通畅,尽量少用仰卧位,以避免骶尾部等部位压疮的发生。

3.2心理康复护理

心理康复护理是训练成功的基础和保证[7]。当患者处于兴奋状态及良好的情绪时,神经抑制被解除,出现神经易化,神经肌肉调节达到最佳状态,对提高康复疗效可起到重要的作用[8]。脑卒中后抑郁是最常见并发的情感障碍,发病率为22.0%~60.0%[9]。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情绪悲观,对自身缺乏信心,直接影响病人对治疗康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致失去神经功能康复治疗和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从而影响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因此,要向患者及家属宣教早期康复的目的、意义,积极配合早期康复治疗。在康复治疗阶段,患者常因急于求成或而失望、悲观、抑郁。此时争取家属配合,从生活上、精神上给患者以安慰和鼓励。在训练中,任何微小进步都要给予肯定和赞扬。训练进步有利于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和主动性,从而进一步促进患者功能的康复。

3.3护理

3.3.1卧位护理

①仰卧位,患侧肩胛下用薄枕垫高,肘、腕关节伸展,掌心向上,手指伸直分开,置于枕头上,使患侧肩胛骨处于前伸位,患侧大腿外侧置一大号枕,髋关节、膝关节各垫一个小号枕,防止髋关节外旋,使膝关节稍屈曲(20°~30°),足底垫中号枕,取中立位,脚背翘起与床面垂直90°,防止足下垂、足内翻[2]。②健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90°,肘腕指关节伸展放至枕上(勿垂腕),患腿保持髋关节、膝关节呈90°,置于一大号枕上,再用一中号枕使踝关节稍背屈,防止足下垂及内外翻[2]。③患侧卧位,患侧上肢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肘腕关节伸展,手指拉开,掌心向上,患侧髋关节保持伸展位,膝关节轻度屈曲,踝关节保持轻度背屈位,健腿髋关节,膝关节屈曲放于一中号枕上,并将一大号枕置于背部支撑后背,维持[2]。

3.3.2坐位护理

在患者胸前置一桌子,将患侧上肢放于桌面,肘关节微屈,手掌心向下,手指伸直,身体前倾,脊柱伸展,可以抑制躯干短缩,防止肩关节半脱位。在病人背部放一软枕,使患者坐位的重心在臀部,而不在骶尾骨上,以减轻骶尾骨受压的程度。患侧膝关节屈曲成90°,使足与小腿保持垂直位。坐位时应注意座椅不能太高,应保持双腿整个腿掌着地[10]。

3.3.3站位护理

康复护士的帮助对患者站位训练非常重要,应站在病人的患侧,减轻病人的恐惧担心,引导病人重心向患侧转移,用健侧手指紧扣住患侧手指,并抱于胸前,双足分开10cm左右[10]。

3.4运动功能康复护理

3.4.1按摩

包括按、摩、揉、捏四法,顺序应由远心端至近心端。掌握原则为先轻后重,由浅及深,由慢而快,每天2次,每次20min,对患者的上肢从手指至前臂、肩关节周围,用红花酒精进行轻柔的按摩[11]。

3.4.2翻身动作训练

患者双手交叉握住伸直,由健侧上肢带动患侧上肢,健侧腿伸到患腿膝关节下方。以躯干为轴向患侧或健侧转向,护士站在患侧协助。每2h翻身变动卧位1次,患侧卧位每次不要超过1h[12]。

3.4.3床上训练

包括被动运动和主动运动。上肢做Bobath握手,肘屈伸,肩上举;下肢做双桥和(或)单桥,床上轨迹,屈踝[13]。

3.4.4坐起及坐位平衡训练

患者首先侧移至床边,将健腿插在患腿下,用健腿将患腿移于床边,使患膝自然屈曲,然后头向上抬,躯干向患侧旋转,健手横过身体在患侧用手推床,把自己推至坐位,摆动双腿[14]。

3.4.5站起及站位平衡训练

患者Bobath握手,双上肢前伸,头和躯干前倾重心前移至双足上,然后抬起臀部,髋、膝伸展而立起;患者站立平行杠边,健侧上肢紧抓杠木,重心放于健侧下肢,逐渐增加站立时间至大于30min[14]。

3.4.6步行训练

患者坐位能保持平衡即可开始。先于平衡杠内步行,注意上肢的摆动及骨盆的旋转,接着平地步行,实地步行及上下楼梯训练[15]。

3.4.7日常生活能力(aDL)训练

训练患者穿脱衣服、进餐、如厕、沐浴、拧毛巾等,积极训练患者患侧上肢及手的功能。在aDL训练项目中尤以移动能力的训练最为重要,在康复护理中还要注意教会患者如何利用残存的功能,借助工具学会翻身、起床以及从床移到轮椅,再从轮椅移动到厕所的技巧动作和方法[16]。

4脑卒中患者偏瘫家庭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病程长、恢复慢、经济负担重,所以很少能够达到完全康复后出院,而不能继续康复训练,往往前功尽弃,出现各种功能减退。家庭康复有着住院治疗无法取代的优势。陈君等[17]通过对141例脑卒中患者的问卷调查发现有73.5%的患者愿意在社区和家庭进一步接受康复治疗,可见家庭康复治疗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冯正仪等[18]对社区30名脑卒中后遗症期患者进行家庭康复护理干预,于1个月、3个月的评价发现运动功能部分恢复,日常生活能力显著增强,负性情绪明显减少,不良生活方式有所改变,病人自理能力和家庭照顾能力均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朱建玲等[19]对70例脑卒中患者进行康复护理治疗并进行康复评价,在Brunnstrom分级评定、Fma、mBi评分上有显著改善,康复护理明显促进运动功能,aDL能力恢复。家庭康复护理的优势还表现在费用的节省。家庭康复无疑是一种最经济的治疗途径,符合中国国情。

参考文献

[1]姜从玉,胡永善.康复训练促进脑梗死后功能恢复机制的基础研究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2,24(7):443-445.

[2]冯丽娜.脑卒中早期康复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43-44.

[3]许晓燕,樊敏.脑卒中临床康复护理的发展现状[J].护理杂志,2011,28(18):25-26,29.

[4]胡荣东,肖爱军.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超早期功能锻炼时间窗的临床应用[J].实用护理杂志,2002,18(4):5-6.

[5]梁光霞,张向辉,史红梅.超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病人功能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4,19(13):68-69.

[6]罗红梅,杨晓慧.脑卒中早期偏瘫患者床上的摆放[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23(11):105.

[7]毛芙敏.110例脑卒中病人吞咽障碍早期康复护理[J].护理研究,2000,14(4):171-172.

[8]李韵.早期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后心理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4,26(4):241-242.

[9]凌彩坚.脑卒中后抑郁的影响因素及其护理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6):100-102.

[10]陈莉红.浅谈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综合护理[J].中国疗养医学,2004,13(1):17.

[11]郑燕红.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护理进展[J].护理学杂志:综合版,2000,15(10):614-615.

[12]岑春兰.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现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6,28(5):869-870.

[13]孙秀艳,马艳辉,崔静宜,等.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早期三段式康复训练[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92.

[14]陈冬青.康复治疗的早期介入对脑卒中偏瘫患者aDL的影响[J].中国康复,2003,18(1):45-46.

[15]李亚东,张春晶,唐艳红.脑卒中偏瘫的康复治疗及护理[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4,13(3):292-293.

[16]林宗霞.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护理内容的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4,8(28):6136.

[17]陈君,颜骅,李泽兵,等.社区脑卒中患者功能状况调查[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3):162-167.

[18]冯正仪,张华,胡永善,等.社区脑卒中家庭康复护理的有效性研究[J].护理研究,2002,16(11):627-629.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5

我科从2003~2007年共收治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患者15例,均为本院骨科或外院术后患者,我科实施以功能训练为主的康复护理,收到了比较好的疗效,护理工作要点如下。

1日常生活护理

1.1卧床休息应卧薄垫硬板床,下地活动时应佩带腰围,避免弯腰拾物动作,保持室内温湿度适宜,室温18℃~20℃为宜,湿度以50%~60%为宜。

1.2饮食护理饮食宜清淡,多饮水,宜多食含纤维素丰富的蔬菜和水果,少食或不食辛辣刺激食物,忌食生冷油腻食物,禁食易引起腹胀的食物,预防便秘。

2心理护理

收入我科的患者多是保守治疗失败后采取手术治疗,因此存在较重的心理负担,情绪紧张,担心手术后恢复不好,对康复治疗信心不足,因此,我们主动关心体贴病人,向患者介绍康复治疗的目的和方法,介绍经过康复训练恢复良好的病例,使患者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配合康复治疗,提高患者训练的信心。

3康复训练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神经根受压、粘连等病变,导致下肢及腰背肌肌力减退,因此我们根据徒手肌力检查法(manualmuscletest,mmt)评价患者腰背肌及双下肢肌力,根据病人肌力评价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并指导病人具体训练[2]。

3.1腰背肌锻炼方法

3.1.1挺胸仰卧位,双肘支撑床面,抬起胸部和肩部。

3.1.2半桥仰卧位,双腿屈曲,抬起臀部同时挺胸挺腰,犹如“半桥”。

3.1.3俯卧撑俯卧位,用双手支撑床面,先将头抬起,然后上身和头部抬起,并使头抬起后伸。

3.1.4飞燕俯卧位,双手和上臂后伸,躯干和下肢都同时用力后伸,两膝伸直,使之成为反弓状。

3.2下肢肌力锻炼法

3.2.1髂腰肌锻炼法平卧位,做直腿抬高,初次由30°开始。

3.2.2臀中肌锻炼法平卧位,做髋关节外展动作。

3.2.3胫前肌锻炼法平卧位,做踝关节背屈动作。

3.2.4股四头肌锻炼法端坐位,做踢腿动作,将膝关节伸展。

3.2.5股二头肌、臀大肌锻炼法俯卧位,髋关节后伸,保持膝关节伸展位。

3.3注意事项功能锻炼应根据肌力评定情况决定,肌力0~1级应采取被动运动,肌力2级应采用辅助主动运动,肌力3级应采用抗肢体重力主动运动,肌力4~5级应采用抗阻力运动。功能锻炼应循序渐进,每组动作做20个左右,1~2次/d,45min/次,应科学及时地增减阻力和辅助量,定期评价患者肌力恢复情况并根据肌力调整锻炼方法,运动强度以翌日不留疼痛和疲劳感为宜。

4出院指导

4.1锻炼方法

4.1.1躯干后伸训练患者俯卧位,令患者将上肢及肩离开床面,将腰椎挺起,使胸廓下部离开台面。下肢伸展。双侧膝关节伸展,离开床面。10~20个/次。

4.1.2搭桥训练患者仰卧,双侧下肢屈髋、屈膝,双足全脚掌着床,令患者抬起臀部,动作宜缓慢,臀部尽量抬高,使髋关节充分伸展,膝关节屈曲。

4.1.3腰椎伸张运动患者仰卧位,双侧髋关节、膝关节屈曲向胸部靠拢,骨盆旋转的同时,腰椎进行伸张运动。

4.2日常生活指导出院后做到3个月内不负重、不弯腰,并佩带腰围,起床后、工作前适当活动腰部,以增加腰肌的协调性和脊柱关节的灵活性。搬重物时,物体要靠近身体,取下蹲屈膝姿势。不能参加过重劳动,防止腰部再次受伤。加强腰背肌的功能锻炼,以加强脊柱的外源性稳定。同时应正确使用腰围,即每天间断佩带腰围,睡觉、吃饭时取下腰围。出院后仍应卧硬板床,3个月内尽可能多卧床。出院后不要到人拥挤的地方或乘坐公共汽车,以免碰撞、摔伤、扭伤。注意腰部及下肢的保暖、防寒、防潮。

5小结

LBp国际调查报告显示,LBp在美国仅次于上呼吸道感染,位居第二位,在我国,患病率为11.5%,居骨科就诊患者的首位,本病虽不致命,但常引起患者腰部形态改变和功能障碍,给患者造成较大痛苦,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劳动能力,而其治疗的目的不在于解除症状、祛除病因,重要的是尽可能恢复运动系统的功能,提高患者日常的工作生活能力。因此,椎间盘突出症治疗的最终目标是功能恢复,骨科手术往往只能为功能恢复创造必要条件,只有通过康复治疗,特别是功能锻炼才能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使临床收到最佳效果,因此康复护理在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上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白跃红.下腰痛临床与康复.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6.10,163,303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6

【摘要】目的:探讨脑出血患者术后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就常规护理与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的临床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相较对照组肌力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有明显改善(p

【关键词】康复治疗;护理干预;脑出血;术后运动功能

脑出血在中老年群体中较为多发和常见,具有高致残疾率和高死亡率,即使患者抢救成功,通常会伴有多种运动、感觉和语言障碍,临床康复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本次研究选择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0例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就临床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31-71岁,平均58.3岁。文化程度:32例初中以下,48例初中以上。患者均经磁共振或Ct确诊,其中脑叶出血14例,基底节出血25例,脑干出血16例,丘脑出血25例,16-81mL出血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两组在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病情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40例行常规脑出血治疗,临床护理。观察组40例在此基础上在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停止发展、生命体征相对稳定后2d内行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早期康复治疗在患者神经系统临床症状停止发展、生命体征稳定后的2d内,此期以保持良好的仰卧位和侧卧位,并以训练及肢体各关节的被动活动为主。具体方法为:患者行交替侧卧、仰卧或半侧卧位,床为备有气垫的功能床,主要为健侧卧位,为防止患肢肩关节或上肢牵拉受伤,2-3小时行1次翻身。患侧肢体在每次变换后用软枕垫好,预防肌肉挛缩和足下垂。做关节的被动活动,外旋、肩外展、前臂后旋上肢,同时做五指关节的屈伸运动;下肢做屈伸膝关节、内外旋髋关节、屈伸足趾及屈踝关节运动。采取坐位法,对患者的血压和脉搏在训练前后做好密切观察,若有出冷汗、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需立即取平卧位纠正。

1.2.2稳定期康复治疗发病3-4w开始,以在床上开展主动运动为主:桥式运动:平卧,屈曲双膝,护理人员协助扶患者的双膝关节,协助其臀部抬起。Bobarth握手将患侧五指帮助患者分开,患侧手由健侧手带动作上举运动。起坐训练:属患者在患侧腿下方将健侧腿伸直,将患侧腿带动至床边,后向侧卧位转换,躯干用健侧前臂支撑,渐呈直立位,并在床边坐立。

1.2.3恢复期康复治疗从发病后3-4w至半年,嘱患者在此期行站立、床椅转移、上下楼梯及步行的训练,并做好日常生活的训练,如穿脱衣服、进食等,可对患者在训练时做好鼓励和诱导,并调动患者及家人参于的积极性,同时应和家属做好沟通,使其可督促患者正确完成训练全程。

1.2.4护理干预心理干预:患者心理均因机体突然瘫痪、工作生活及自理能力丧失而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紧张、焦虑、恐惧,并伴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极度消沉,护理人员应依据患者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业做出针对性的心理疏导,给予耐心的开导、解释和抚慰,树立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应对治疗和康复。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包括呼吸道感染、褥疮、便秘、泌尿系感染及深部静脉炎等。正确肢体功能位的摆放及日常生活活动训练。健康宣教:就脑出血的出血部位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同时包括基本病因、对机体的危害等,让患者对预后了解并充满信心,注意饮食调节的护理。

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肌力恢复情况做好观察,在治疗前及治疗后4w,选用6级评定法(Brunnstrom布伦期特伦),对两组患者的肌力进行评定,基本痊愈:肌力恢复至Ⅵ级;显效:肌力恢复至Ⅱ级以上;有效:肌力提高至Ⅰ级;无效:肌力无明显改善。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计量数据行t检验,数据以均数±平均差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相较对照组肌力在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后有明显改善(p

3讨论

社会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医学科技的提高,脑出血临床病死率在近年来呈逐年下降的趋势,但存活患者中大部分均遗留功能障碍,呈不同表现程度,致残率达75%[2-3],对患者及家庭带来了痛苦和沉重的经济负担,故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对降低脑卒中致残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工作能力。

脑出血以运动功能障碍形成的偏瘫为最常见的致残方式,但其中有部分患者并不是因瘫痪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而是早期康复治疗及护理干预未采取正确措施,致使关节发生畸形、性痉挛、肌肉萎缩及挛缩等,其依据的理论基础为大脑可塑性和神经再生性,大量临床资料表明,科学、早期、合理的康复训练治疗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提高及修复具有一定的修复潜力。临床上行常规护理时需提高警剔,临床一般认为在脑出血2w内病情会因功能锻炼而导致出血再发和病情加重,但也有报道指出脑出血患者在行早期活动后脑出血病情加重及再发的比例并未增加,故临床采取正确,进行早期的康复护理,可有效防止痉挛的发生,减轻病情,通过早期、主动运动和被动运动,及心理、日常生活的护理干预,使患者神经功能的致残程度显著降低,促进了恢复肌体肢体动运功能的进程,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国良主编.脑外科危重急诊抢救手册[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351-373.

[2]王爱红,王云,胡培.综合护理干预对脑血管意外肢体功能的影响[J].护理研究,2005,19(1a):37-39.

[3]燕铁斌主编.现代康复治疗学[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4:351.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7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护理策略;心理护理;功能锻炼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2)02-0247-02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纤维环破裂后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造成以腰腿痛为主要表现的症状。

1临床资料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20例,男8例,女12例;年龄25-60岁,平均43岁:均根据临床表现、体征、Ct、mRi检查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

2非手术治疗及护理

2.1心理护理患者往往由于非手术治疗显效慢,病人因疼痛、活动受限,严重影响工作和学习,产生急躁和恐惧心理,甚至放弃非手术治疗。因此,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不仅要为其创造良好的修养环境,还要向患者介绍疾病知识,介绍非手术治疗的疗效,及时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从而消除病人的顾虑,减轻心理负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2卧床休息叮嘱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包括饮食、大小便均不应下床或坐起,卧床休息可以使疼痛的症状逐步消失甚至明显缓解,如果的确要下床应尽量减少时间,并带上腰围,做完活动后应立即回到床上。卧床休息时间不少于3周,3个月内不作弯腰持物动作。

2.3牵引治疗方法我们平常用的最多是腰椎持续牵引法。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患者卧硬板,用骨盆牵引带绕腰固定,牵引带的左右两侧各连接一根牵引绳至床的脚端,绳子通过滑轮后每侧各悬挂15—20斤的重量,床脚抬高5Cm,以产生牵引力,24小时不间断的牵引,刚开始患者会感到不适,可短时间停止牵引或减轻重量,以后再慢慢增加重量和牵引时间,一般卧床3-4周,随着症状的好转可每天少量起床活动,以不引起症状为限,慢慢增加活动量,并以腰围固定腰部。牵引期间每日用热毛巾湿敷腰部,以促进腰部血液循环,使受压迫的神经尽早的恢复。

2.4按摩疗法每日给患者按摩一到二次,按摩推拿中各种手法可以起到将错位的腰椎复位的目的,按摩还可以直接接触组织粘连,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淋巴流动,从而减轻患者的腰疼症状。同时有研究证明,接摩可以促使人体分泌减轻疼痛的激素,从而减轻患者的腰部疼痛的感觉。另外按摩推拿可以预防病人因长期卧床导致的肌肉萎缩。

2.5硬膜外腔激素封闭疗法长效激素结合麻醉剂的硬膜外注射,是椎间盘源性和其他性质的腰腿痛对症治疗的好方法。注入硬膜外腔的激素消除了脊神经根周围的充血、水肿等炎性反应,松解了神经根周围的粘连,对抗了突出髓核周围的无菌性炎性渗出物而止痛。做此治疗前护士应给病人安上监护仪,做好生命体征的监护和复苏的准备,由有经验的麻醉医生操作,行硬膜外激素治疗后的病人必须监护6-8小时。

2.6针灸疗法针灸是通过疏通经络,达到减轻患者疼痛的目的。每天给患者针灸1-2次。

3健康教育

耐心讲解正确的站姿、坐姿、卧姿以及起床和由坐到站位的方法,讲解正确使用腰围的重要性,叮嘱患者出院后继续卧硬板床,坚持腰背肌和肢体功能锻炼,早期尽量不做上身下曲和左右过度扭曲动作,减少脊柱的活动,避免弯腰、扛物、挑担等重体力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复发,向患者讲解腰部再伤的诱发因素,告诉患者复查的时间及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8

方法: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70例,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的35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之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护理疗效。

结果:观察组35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经过2个月的护理,显效18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51.4%,有效1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42.9%,无效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5.7%。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显效16例,占该组临床数的45.7%,有效14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40%,无效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4.3%,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

结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脑梗死偏瘫早期康复治疗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3)10-0499-02

在临床医学上,脑梗死是较为常见疾病,并且由于脑梗死起病非常的突然,一大部分会导致患者出现肢体偏瘫,因此,当患者出现偏瘫的时候,做好早期的康复护理,减少患者的残疾是非常的重要的。因此,本文针对于脑梗死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的效果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探讨,下面就进行具体的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进入到我院进行治疗的脑梗死偏瘫患者70例,将这70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35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70例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在43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岁。其中观察组35例患者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在44岁到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岁。对照组35例患者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年龄在43岁到7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6岁。2组患者在年龄构成和性别组成上无统计学差异,具有临床资料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对照组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观察组的35例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之上,采用早期康复护理,下面就进行具体的介绍[1]。首先,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很多患者在得了脑梗死偏瘫之后,非常的沮丧,这是不利于患者更好的治疗和恢复的。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建立起配合治疗的信心。其次,对患者进行康复训练,良姿摆放,保持各关节功能位置,为保持功能位,预防关节挛缩,在急性期即要良姿的摆放。可取仰卧位、侧卧位,侧卧应取健侧卧位为主,因躺向患侧易使患侧肢体损伤。在临床护理2个月之后,观察2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并且做好相关的记录[2]。

1.3疗效评定指标。显效:患者瘫痪的肢体部位能够自由的活动,可以做一些简单的劳动。有效:患者瘫痪的肢体部位可以做一些简单的伸展。无效:患者在临床护理前后无任何的变化[3]。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3.0软件进行统计,对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经过2个月的护理,显效18例,占该组临床数的51.4%,有效1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42.9%,无效2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5.7%。观察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显效16例,占该组临床数的45.7%,有效14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40%,无效5例,占该组临床总人数的14.3%,对照组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

3讨论

在对对照组的35例患者的护理中,主要就是采用一些常规护理的方式,一般只局限于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等,并且在患者的临床恢复期纪念锻炼[4]。而对观察组的患者主要采用的是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对观察组的35例患者实施心理护理以及康复训练,并且对患者的恢复情况进行实时的跟踪,患者因此得到了更加全面、规范的护理,更有效的促进患者的康复[5]。

综上所述,观察组35例患者采用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进行护理,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94.3%。对照组35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为85.7%。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临床结论,通过早期康复护理的方式,有利于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康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何丹.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梗死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2(14):120-121

[2]李秀琼.中风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总结[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1,03(04):134-135

[3]贾秀萍,王瑞香,黄定玉.早期康复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0,04(07):145-146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9

【关键词】腰间盘突出症;康复护理

腰间盘突出症是由于突出的椎间盘组织压迫脊髓和神经根,或破裂的髓核产生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根,使神经根发生创伤性炎症反应,神经根充血,水肿敏感。近年来,腰间盘突出症病例日见增多且趋向年轻化,严重影响人们的学习和工作,现将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知识做一综述,以期帮助患者康复。

1行腰椎牵引患者的护理

在行腰椎牵引前要先向患者讲解牵引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告知牵引者牵引当日可能会出现疼痛一过性加重、腰胀等不适症状,一般经卧床休息可缓解,开始腰椎牵引时牵引力不宜太大,尤其在急性期重量应取体质量的50%为宜。骨盆牵引带的压力须均匀作用在腰骶部,并保护骨突部位,防止骼脊处皮肤破溃。患者在牵引过程中,由于胸部的牵引带可能出现憋闷,此时嘱患者大口呼吸,做放松练习。并不是每个患者都适合牵引,对于以下患者不予采用牵引:①游离型髓核脱出;②巨大髓核脱出;③椎间盘突出症合并马尾综合征;④合并后韧带带钙化;⑤合并椎管狭窄;⑥牵引2~3次后症状突然加重;⑦妊娠及较重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禁忌腰椎牵引。

2运动护理指导

当患者的症状明显好转,直腿抬高40°以上,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医疗体操。2次/d,15min/次。①抱头抬胸法:仰卧位,双手抱头,屈曲膝关节,抬高头胸30°~40°,每次20~40次;②起做摸膝法:仰卧,屈膝关节,双手触摸膝关节,20~40次;③左右动髋法:仰卧,屈曲膝关节,双膝尽量向左倒,向右倒,20~40次;④上下动髋法:仰卧屈膝,髋部上下移动,20~40次;⑤抱膝抵胸法:仰卧,双手抱紧屈曲的膝关节抵至胸前20~40次;⑥仰卧位,双手抱头胸,抬高头胸20~40次;⑦交替抬腿法:俯卧位,交替抬腿20~40次;⑧跪卧动腰法:跪卧,肘关节伸直,膝髋关节各呈90°,塌腰抬头,低头弓腰,20~40次;⑨“飞燕”动作:俯卧,头胸、双腿后伸,尽量抬高20~40次。运动锻炼可增加腰部肌力稳定椎间盘及小关节除了椎间韧带外,有关肌肉如椎旁肌、胸腹肌、双侧骶棘肌是维持脊柱外源性动力性稳定的重要因素。腰椎外源性稳定因素及功能失调导致的腰椎生物力学的改变是引起腰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腰背、腹肌的功能锻炼,使腰腹肌力增大,可有效阻止髓核突出,使腰椎稳定性,灵活性提高,防止复发[1]。

3严格的卧床休息

卧硬板床,减少体重对椎间盘的压力,基本能够代替牵引,有利于突出间盘的回缩,增加周围静脉回流,利于椎间盘的营养,加上脱出的间盘自然吸收,可去除水肿,使炎症消退,损伤的纤维球得以修复,患者在治疗初期4周内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睡硬板床,并采取垫高小腿,屈髋屈膝的仰卧位,以减低脊柱压力。饮食洗漱以及大小便均在卧床解决,不在床边检查用平车推送[2]。

4心理护理指导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由于暂时或长期丧失劳动能力,容易产生复杂的心理,有时高兴,有时悲伤,有时满意,有时失望。护理人员应围绕病程的长短,见效的快慢和易反复等特点来调节患者的情绪,安慰鼓励,让患者感受到希望,同时呼吁其家人给与家庭支持,使患者更有信心,从而克服沮丧消极的心理情绪,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5饮食指导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使肠蠕动减慢,又因不愿劳烦家人,而抑制排便,容易引起便秘,对此应让患者多进食水果,蔬菜等含纤维素多的食物,多饮水。在患者排便时让其他人离开病房,开窗,放音乐来缓解患者的尴尬,防止便秘的发生。

6防护指导

①穿鞋应适当: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不宜穿高跟鞋,以免损害腰椎的稳定性,应穿适当硬度的弹性鞋底的鞋,可以缓冲震动,防治腰痛;②适当运动:养成规律性的运动习惯,如散步、游泳等有氧训练。坚持腰背肌功能锻炼,病情稳定后在腰围保护下逐渐进行脊椎主动运动。可按:前屈后伸、左右侧屈、左右旋转、环旋、仰卧飞燕式的程序进行锻炼;③注意保护腰部:用腰围护腰2~3个月,并养成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姿势及应力习惯,避免久行、久坐、久站。站立时背要挺直,行走时尽量抬头挺胸,避免弯腰驼背。坐位保持上半身挺直,腰背平直不要前屈,座椅应选择坚硬有靠背能支撑腰背处的最为理想,不应坐太软的沙发,或无靠背的椅凳。不要坐姿太久应定时改变姿势,作简短的放松运动[3]。

由于大多数患者只重视医生的治疗方案和打针服药,不重视卧床休息与功能锻炼,护士应对新入院患者进行正确的评估,全面了解病情,有针对性的做好护理。因此护理人员必须不断的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对腰间盘突出症危害的认识,掌握防治知识提高专科护理技能,使非手术治疗达到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张红梅.230例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护理体会.包头医学院学报,3(19).

卧床患者的康复护理篇10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术后护理体会,提高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典型20例患者术后进行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一般护理、心理护理、术后康复护理、以及饮食护理、出院指导。结果:经过一系列的治疗和护理,所有患者均无并发症并恢复工作。结论:结合临床实际工作,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护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手术后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是一个多发病,常见病。它主要因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或外伤所致纤维环改变,髓核从破裂处脱出,压迫腰椎神经而出现腰腿放射性疼痛,出现行走困难的一种常见病。临床工作中在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情况下,手术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治疗方法。目前在基层医院普及。因此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的康复与护理在临床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20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平均35-60岁。

护理经过

1一般护理:病人应卧硬板床,床铺要平整、舒适。做好皮肤护理,定时翻身,翻身时使患者胸、腰、臀一起翻转以保持脊椎稳定状态,避免旋转。每2h翻身一次,预防褥疮发生。

2心理护理:随着心理护理在现代护理模式中的作用、地位日益显现,临床护士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愈加关注。准确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优选护理对策的前提,已初步成为临床护士的共识。在腰椎间盘手术中心理对康复锻炼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患者担心术后功能恢复及今后生活,工作受到影响等致情绪低落。护士应主动从关心患者生活入手,消除患者的焦虑、恐惧感,介绍同类病人手术成功的病例,使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同时运用医学心理知识疏导解决患者的心理顾虑及疑难问题,消除思想和精神负担。

3术后监测:(1)生命体征监测。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对患者的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实行严密监测。(2)脊髓神经功能观察。术后72h内监测双下肢的感觉、运动功能、并及时记录。

4并发症的护理:(1)神经根损伤的观察及护理。手术中直接损伤神经根,均可引起术后神经功能障碍。应密切观察双下肢感觉,运动情况及双下肢肌力。如发现双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较术前减弱或出现障碍应及时报告医生。(2)腰椎间隙感染。术后可能出现椎间隙感染,若腰部痉挛样疼痛,有的患者出现发热、应注意有无腰椎间隙感染,及时报告医生。给予对症处理,每日更换敷料,观察伤口愈合情况。

5饮食指导:因卧床肠蠕动慢,术后开始嘱病人多进食易消化粗纤维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谷类、防止便秘。以后可进食高脂肪、高热量、高纤维的饮食。增强机体抵抗力。

6术后康复护理:(1)直腿抬高训练。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早期直腿抬高训练可减少神经根周围血肿压迫和粘连,提高手术效果。(2)床上康复锻炼。在卧床时,应行仰卧抬脚,空中蹬车活动,避免神经粘连。应加强腰背肌功能锻炼,并注意纠正不正确姿势。(3)手术后要严格卧床休息,最好是睡硬板床,卧床时间一般视手术范围而定。(4)下床锻炼。下床时应先仰卧位戴好腰围后:先向健侧一侧侧卧同时屈髋、膝关节,由他人扶起坐于床边,待适应后下地行走。术后第七周以后在医生建议下可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7出院指导:掌握自我保护腰椎功能锻炼方法,有助于减少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因此我们要教会每一位患者日常生活中的自我保护要点;避免参加重体力劳动,指导患者高举重物的技巧。尽量不要弯腰提重物及搬抬重物。如捡拾地上的物品应双腿下蹲,注意腰部挺直,动作要缓慢,注意保暖,防止受凉,受凉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诱因。出院后继续多卧床休息,继续坚持腰背肌锻炼做到持之以恒。术后1.3.6.个月来院复查,如有不适随时复诊。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