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管理存在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50:50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1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利用问题对策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2.572

【中图分类号】R-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2-0384-0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是一项系统而又复杂的工作。因而必须对管理和利用过程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才能针对性的采取相应的对策。基于此,笔者就此作出以下几点分析。

1分析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

就当前来看,我国在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较多,但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城市与农村居民健康档案在构成方面不同,加上在进行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过程中采用的管理软件类型较多,且大都难以符合社区和农村卫生服务事业发展的需要;二是难以实现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软件的共享、更新和添加,往往只能独自反应所在社区、村镇的居民健康情况,不利于疾病追踪,同时也不能将随访形成的数据及时录入而成死档;三是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的网络功能有待进一步提升,往往是单机管理,缺乏管理的动态性,进而影响其利用效率,尤其是管理人才的缺乏,导致其利用效率难以提升[1]。

2关于如何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的对策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因而为了更好提高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必须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基于此,笔者以下分别从管理和利用两个方面的对策进行探讨。

2.1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一是致力于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化发展的同时实现统一规划,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技术标准规划,以更好地适应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需要,尤其应尽快编制并统一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软件,从而为城乡居民的健康档案实现动态化的管理以及信息的共享奠定坚持的基础。

二是致力于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体系的健全,首先,应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在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和评估过程的科学性;其次,应确保信息的录入和扫描以及拍摄的专业性和及时性,并加强与旧健康档案的对比,并做好档案的归档和整理工作;最后,应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实行动态管理,例如为所有的基层居民人手一张就诊卡,在完善个人资料的同时明确动态管理目的,并致力于健康档案的完整,采取分片包干制度确保居民健康信息档案归档的科学性,在居民就诊过程中,应确保门诊诊疗系统和健康档案之间联机,以便于随时更新和查看个人健康信息,对于转至上级医院就医后再回来治疗时,应及时将其资料信息和手术信息等录入健康档案之中,切实加强慢性病、0-6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年人、重性精神病人的随访管理工作,应切实做好健康情况的调查工作,最大化的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更新的全面性和及时性。

三是致力于管理制度的完善和执行。为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就必须制定一套科学完善的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并在管理过程中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最大化的确保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水平。

四是加大力度监督和检查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将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内容作为档案行政执法的主要考核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考核力度,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加强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监督和检查,以最大化的确保其内容的真实性和及时性[2]。

2.2加强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利用的对策。在做好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居民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具体来说,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致力于现有医疗服务模式的改善和创新。基层居民健康档案的最大用途就在于为医师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的资料,从而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因此在建立基层居民健康档案后,医师就能利用其对人的健康状态进行诊断,并能提供预约上门服务,从而和谐医患关系,并在医保或新农合报销下,患者只需要提供医药保险病历与医保卡卡号,便能在就医时减免部分医药费,进而提高居民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

其次,应致力于公共信息服务的强化。为了更好地适应新时展的需要,作为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必须在专门部门和规范流程的引导下切实做好基层居民健康档案资料的采集与分类工作,并对基层居民健康档案资料进行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进而为公共信息服务水平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的同时应对不同健康人群实行差别化的信息化管理,从而实现全程服务的科学性,为患者的康复提供基础。

最后,评估预测居民健康。基层居民的动态健康档案,使医务人员可以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做出健康诊断,评估居民的健康水平,分析居民的疾病构成、预测居民健康支出,从而为财政投入、医疗保险报销比率、农村卫生政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3]。

3结语

综上所述,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人员,必须对存在的问题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不断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效率,从而在为基层居民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助推医疗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晓伟.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和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院管理,2009,08:59-60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2

关键词: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

国家虽然明确了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但却没有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进行相应的规范,导致很多退休老干部依然存在着就医难的问题,并且管理部门也没有对老干部生活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解决和落实,这已经成为了当前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本文中,将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读,进而针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提出关于此类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档案管理是一个需要长期的信息搜集、更新的过程,这一特点在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中格外突出。由于老干部普遍年纪偏高,也较为容易出现健康状况。由于档案管理工作条件的落后和工作的疏忽,很多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部门对档案的管理缺乏信息化、科学化的管理制度,致使档案管理出现了漏洞。下面就对常出现的档案管理问题进行总结和阐述。

1、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

在进行档案管理时,缺乏对老干部健康状况的实时追踪调查,不能做到档案信息收录的完整和及时,这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干部健康档案的统一管理。信息记录的不完整,也会影响后续的档案参考价值,不能直接的体现出老干部真实的健康状况,对将来的医疗服务造成很大的困扰。

2、健康档案资料归档不及时

档案信息收纳不完整,也会影响档案归档的不及时。长此以往,容易形成一种较为分散的档案管理现象,不利于档案的统一规划和整理,也丧失了档案管理的及时性,统一性。同时也体现出档案管理中对健康信息连续性、现代化的管理要求,也对老干部现实的健康情况造成一定程度的盲区,不利于材料的有效整合。

3、档案管理人员业务不熟,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差

在档案管理制度和规范上面的不足,对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带来了较为严重的困扰。很多档案管理着的普遍年龄偏大,还惯用传统的档案管理办法,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全新的档案管理措施,在管理方法上发生了本质上的冲突,产生矛盾,从而使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低,成果不明显;还有一些管理者学历很高,但却没有经过相关的档案管理培训,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对档案管理的实际意义不能够参透,往往是理论高于实际,不能产生真实有效的管理效益;还有个别的管理人员,工作态度不端正,对档案的管理比较松散,对于档案的转入、调出环节不按照规定执行,擅自做主调动档案,最终造成档案的丢失或者影响档案内容的真实性。

二、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对策

关于老板不健康档案管理的具体办法和对策,还要从根本出发,完善好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的相关制度,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对突发事件也要提前准备好应对预案,才能够解决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我们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的具体对策做如下总结:

1、建立健全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料

首先,要意识到建立健全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料是档案管理的基础。通常情况下,老板不健康档案的内容中,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老干部的基本个人资料,其中包含老干部的姓名、性别、年龄、出身日期、家庭住址、联系电话等信息;②老干部的基本健康状况,主要体现老干部的身体是否健康,有无疾病等情况;③老干部的患病状况,要表明患病的时间,患病的种类,以及病情深度,采取何种治疗手段,术后的康复情况等等;④要对档案中的其他信息进行完善和补充,需要对老干部处的问难和问题进行解答和解决,并对档案中的内容进行认真的核对和检查,确保档案信息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信息化

信息化是改善对老干部健康档案资源开发的有效途径。随着信息化的管理,过去手工管理会给查询档案资料带来不便,易出差错。为了适应新时期老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需求,不断提高老干部档案资源的开发与管理水平,必须建立老干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老干部档案个人基本信息的计算机检索和查询,必要时更新个人健康信息内容,不断扩大老干部档案信息的内涵,实现现代化手段管理和利用档案,使其发挥更大的作用。

3、加强老干部健康服务管理

每年一次的老干部健康服务。①体格检查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心脏、肺部、腰部、口腔、视力、运动功能等。②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血脂、心电图、Ct等。③生活方式与健康评价。通过随访了解老干部基本健康状况,如体育锻炼、饮食情况、吸烟、饮酒既往所患病情况、治疗与用药,目前存在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指导。

4、开展老干部健康干预

对发展已确诊的高血压、糖尿病二型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疾病患者管理档案,对存在危险因素和其他疾病进行定期随访记录,每次随访中询问病情、测量血压、用药、饮食、心理等,提供健康指导,并告知或预约下次健康服务检查时间;正确发挥老干部管理科的作用。

5、提高老干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严格制度,

推行责任追究制由组织部门,每2年~3年组织培训一次业务知识,使工作人员了解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增强责任心。掌握如何收集、鉴别归档材料、整理、装订档案的技术,知道如何把档案做好。为了避免档案的丢失、改动,必须建立健全档案工作管理制度和责任制度,严格手续,做到转入、转出、接受材料有登记,查阅、借阅档案有登记,利用方便,提供准确信息。

三、结束语

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重要的工作。我们只有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和方法开展这项工作,不断改进和学习才能实现老干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步入科学、规范、标准化,从而不断提高老干部管理科的服务水平,更好地为老干部们服务。■

参考文献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3

关键词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改进措施

临床健康教育是护理人员通过医学知识的传播,使患者获得健康知识,培养健康理念,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治疗与保健一体化。然而,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鉴于此,对南阳市张仲景医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总结临床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相对措施。

资料与方法

调查对象为南阳市张仲景医院不同级别的护理人员20名,其中副主任护师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4人和护士9人,2011年2月~2011年11月住院患者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5~89岁;文盲2例。

调查方法:依照南阳市张仲景医院制订的健康教育评价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调查表请患者填写或由调查人员协助填写,总结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同时,随机调查20名护理人员,针对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找出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

结果

健康教育知识知晓情况:患者对病房环境和设施的使用、病房管理制度、主管医生/护士、治疗方法、常规检查项目、用药相关知识、护理操作、合理饮食、预防疾病发生的诱因、自我护理功能锻炼的知晓率发病率94%、86%、97%/78%、92%、69%、60%、75%、72%、60%、50%。

健康教育方法:患者对语言沟通、知识手册、健康教育处方3种健康教育方式的满意度分别为70%、94%、85%。

施教护士:患者对施教护士的服务态度、相关知识、表达能力、教育方法的满意度分别为96%、73%、81%、71%。

讨论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⑴护理方面问题:①医护人力资源配备不足:目前张仲景医院护士与床位比平均0.35∶1,尚未达到卫生部要求0.4∶1的相关要求,护理人员队伍的建设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不能为患者提供详细系统的健康教育。②护理人员思想认识偏差:责任护士把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教育作为护士长布置的一项工作来完成,应付检查,对护理教育角色认知偏差,不重视健康教育。③护理人员缺乏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大多数护士对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导仅局限为卫生宣教、出入院指导。④健康教育方式方法的缺陷:宣教护士语言缺乏艺术性和吸引力,内容缺乏趣味性。⑤护理管理方面:健康教育工作缺乏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缺乏专职的健康教育监督管理人员,而且在评价标准、人员培训、管理体制、奖惩制度等方面还有部分问题需要解决。⑵患者及家属方面:①患者及家属对健康教育的需求不同:住院患者健康需求和对健康教育的接受能力与文化程度成正比,部分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没认识到。②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认识上存在偏差:部分患者认为护理工作停留在传统的打针、发药上,对护士的健康教育不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有调查显示,66.8%的患者认为来自医生的健康信息可靠,对护士缺乏信任[1]。③患者病情的影响:患者的病情直接影响健康教育的实施,病情急、重的患者及家属心神不安、顾虑重重,无暇顾及健康教育,也不允许护理人员进行系统的健康教育。

临床健康教育存在问题的改进措施:①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支持:增加医护人员数量,合理进行人员排班,由资历深的主管护士任责任护士,固定日班,做好住院患者的健康教育,书写护理病历,倒班护士在责任护士的指导下负责住院患者的治疗和基础护理工作[2]。②资金投入和相关资料支持:完善健康教育资料,规范健康教育处方,制作通俗易懂的知识手册、宣传画报等,开展形式多样、内容生动、使患者易于并乐于接受的健康教育活动。③加强健康教育相关知识培训:可通过自学、参加各种学习班、院内培训、专题讲座等渠道加强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学习内容包括心理学、伦理学、营养学、康复学以及公共预防保健等方面的知识。④提高医护人员对健康教育的认识:护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加强与医生的沟通,做到对病情、用药、各种检查目的、目前治疗方案的全面了解,使教育的内容与医生一致,建立良好护患关系,增加患者的信任度。⑤运用护理程序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医护人员对住院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确定护理问题,制订健康教育路径并组织实施,定期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所有护士必须按照路径表的内容进行工作,使护理更具计划性、预见性,可以防止因护理人员知识、技术水平不同,沟通技巧差异使患者所接受到的健康教育知识出现偏差或不足现象[3]。⑥做好健康教育管理工作:确定健康教育监管人员,定期检查其落实情况和实施效果,每周进行1次专题护理查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临床健康教育是当代医院为满足患者健康需求而赋予护士的重要责任,是临床护理路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检验和评价整体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人员要改变知识结构,掌握健康教育的方法与技巧,以满足患者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从而拓宽护理服务领域,护理管理者要有系统的管理方法及工作模式以保证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聂岚,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n].攀枝花学院学报,2009,26(6):18.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4

关键词:重型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现状;对策

为进一步推动昆明市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本研究将调查该地区重性精神病患者,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6年3-5月进行昆明市5家基层医疗结构管理500例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的状况的调查,同时运用调查提纲进行5名公共卫生服务评审检查专家和25名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访谈。方法:调查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状况,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解决对策。调查中依据国家规范评价患者危险性,危险性包括0~5级。其中0级病情稳定,1~2级病情基本稳定,3~5级病情不稳定。统计学方法:数据统计分析中使用SpSS21.0软件,用(x±s)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一般情况:依据精神专业机构诊断和调查,500例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中男295例(59.0%),女205例(41%);年龄7~93岁,平均(46.3±7.5)岁;年龄7~14岁17例(3.4%),15~34岁114例(22.8%),35~64岁285例(57.0%),65~93岁84例(16.8%);精神分裂症患者326例(65.2%),精神障碍和精神发育迟滞患者174例(34.8%)。健康管理服务状况:①信息管理服务方面:本研究针对5家基层医疗管理机构进行调查,其信息提供方主要包括原治疗机构、患者技术、检测网络、残联,另外还有全区重性精神病患者排查过程中建立的档案。②随访评估及干预服务:每年进行随访评估4次,随访内容由药物服用、危险评估、患者精神状况检查等构成,并在电子档案和记录表上进行相关信息的记录。500例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中接受随访455例(91.0%);其中188例(37.6%)患者危险性为0级,286例(57.2%)患者危险性为1级,24例(4.8%)患者为2级,1例(0.2%)患者为3级,1例(0.2%)患者未接受危险等级评估。③体检服务状况:在患者监护人和患者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每年为患者进行1次体检,检查内容包括体格和关联性实验室检查。

健康管理中的问题:①缺乏对患者健康档案的规范管理:患者健康档案存在重复、缺项、记录不全面等问题,例如没有记录患者监护人的联系方式和地址,随机记录内容雷同、真实性存疑,缺乏检查报告和体检信息。同时一些患者健康档案中也没有对其危险等级进行记录,针对患者病情的描述也模糊不清,在检查单据粘贴顺序和位置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②缺乏规范分类干预管理:调查中很多基层服务人员未深入了解和掌握重性精神病分类,依据规范要求应当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干预,并依据服用药物、生活功能状况、症状、危险性分级确定干预方法、内容、频率,而实际中一些基层机构服务人员在管理中使用的干预频率和内容都是相同的。③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不完善:很多机构存在重性精神病专业管理人员匮乏的问题,进而对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同时针对从事相应管理工作的人员未开展有效培训,很多基层服务机构虽然每年组织工作人员接受相应培训,但是通常存在培训时间短、培训内容陈旧、培训效果差等问题,这样的培训工作难以对实际管理工作产生推动作用,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也无法有效应用培训知识和内容。④患者和家属缺乏有效配合:由于重性精神病患者自制力存在问题,所以其无法主动寻求医治。同时社会对精神类疾病存在较大偏见,很多患者家属为避免造成不良影响,不愿承认患者患病或不愿接受治疗,对于定期随访和体检也很排斥和抗拒。

3.讨论

为进一步推动云南省昆明市农村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相关管理部门在工作中应当采取以下措施解决具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①完善管理机制:应科学整合现有卫生服务管理机构,将现有有效医疗资源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相关政府部门应当在财政预算中纳入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相关费用,为有效开展重性精神疾病健康管理提供资金保障。同时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应当强化和相关部门、专业医疗机构的合作,以在具体健康管理工作中获得组织、政策、专业医疗资源等方面的支持[3]。②通过有效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能力: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应当积极开展针对健康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使其干预能力、评估能力获得有效提升,进而在具体工作中对重性精神病患者采取有效的评估和干预措施,促进重性精神病患者治疗和恢复。同时强化工作人员健康档案管理能力,确保重性精神病患者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另外,还应当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电子信息化管理系统,将检查和随访报告录入系统中,促进档案信息的有效查询和调阅。③构建宣传和质控小组:管理部门应当成立宣传小组,针对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进行宣传,让重性精神病患者家属认识到健康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进而在具体管理工作中提供有效配合。管理部门还应当成立质控小组,监督和检查健康管理工作和档案工作,保证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健康管理工作和患者健康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并及时解决工作中具体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龙驹.贵阳市白云区重性精神病现状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81-83.

[2]杨忠.常熟市失地农民社区重性精神病现况调查[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33-135.

[3]李桂珍.影响社区重性精神病管理的因素与对策[J].社区医学杂志,2011,9(7):12-13.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5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系统;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97.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0-0081-01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作用

居民健康档案系统地记录着居民健康的详细信息,成为社区卫生服务中收集和记录社区居民健康信息的重要工具。因此,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这样才能为广大社区民众提高有效、经济、有序、方便、综合的卫生服务。其具体作用有如下几点:

(1)社区医生了解并掌握社区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工具,居民出现病情的时候能及时有效的医治;

(2)能够作为考核社区医生医术水平的工具;

(3)社会卫生规划的资料来源;

(4)建立完整的居民健康档案还能为司法工作提供重要的参考资料;

(5)规范系统的居民健康档案还是宝贵的科研资料,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笔者从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时间不久,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档案管理工作主要存在以下的一些问题:

2.1居民建档的积极性不高:由于多数居民的健康意识淡薄,很大部分人存在着没病就不需要去体检就是健康的,万一查出重病又没钱治疗反而增加了很大的心理负担这样的错误观念,还没接触到“未病先防”的健康观念。同时,由于对健康档案的概念比较陌生,因此对采集居民健康信息的医护人员持有比较怀疑的态度,担心个人信息会被泄露或者有着不利的影响,从而采取回避或者提供虚假信息等措施,使得在建立健康档案的初期就受阻。

2.2社区医护人才缺乏:在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普遍存在着医护人员缺乏、年龄偏大、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偏低等问题。新来的医护人员没有及时接受规范的岗前培训,资历深或者高学历的医护人员又不愿意到社区机构工作,人员不稳定,流动率较大是制约社区卫生机构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使得建立健康档案的质量和效率偏低。

2.3居民身份复杂,居所易变:社区居民在年龄、性别、民族和知识层面以及方面都有着差异,而且大部分老人存在着视力、听力和表达能力方面的问题;一些重疾患者刻意隐瞒病情;在有些社区存在辖区内人员流动性大,租客比较多的现象,同时有些居民建档后又另组他地容易造成档案的重建或者漏建。

2.4资金不足,硬件设施短缺:对于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常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疗器械、建档文件柜和计算机等都十分缺乏,甚至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用房都是租赁的,这些也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的整体水平发展较低的重要原因。

3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3.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居民建档意识:要充分发挥广电、网络和报刊等各种媒体的作用,借助全国高血压日和预防接种宣传周等健康知识大讲堂的多种形势的宣传活动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建档意识。让群众成为健康教育的参与者和受益者,提高群众对健康体检的认识,并及时把体检的资料和健康信息提交给社区医疗机构。

3.2加强人才的培养,提高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社区医务人员的素质水平是搞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承担着基本医疗的任务又承担着公共卫生服务的任务,所以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加大社区卫生服务人才的队伍建设力度。新型社区医护人员不仅要掌握医学专业知识还要懂得地方语言和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对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水平,尤其是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要严格考核,不仅要掌握档案归档、档案学和相应的计算机知识等还应该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业务素质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能胜任这项重要的工作。

3.3增加经费投入,提高建档率。社区卫生服务工作是一项具有社会公益事业,是带有福利性质的工作,因此政府要大力支持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为确保能顺利的进行,应该要把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培训、日常运行维护、医疗器械和信息系统建设等方面的经费投入纳入政府的财政预算。为保证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应该要把经费的拨付与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效率和质量相关联,以保证高质高量的完成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3.4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的宗旨就是为社区居民提供满意的服务,建立档案就是为了更好地了解所管辖范围内的居民的健康状况,因此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平台系统,并实行多部门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档案的信息资源,加强与医院等医疗机构的合作能有效的管理和疾病控制,促进社区的和谐与健康。通过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平台系统就能更有效地开展预防、保健、医疗和康复等服务。

4结束语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一旦建立就要为居民终身保存并且还要防止居民健康信息泄露的现象发生。在建立健康档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科学的解决,通过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充分了解所辖区范围内居民健康的动态变化,做好及时预防、及时医治、早日康复的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推动社区健康和谐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蕾,马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纵横,2011,(2):23

[2]孙锡萍,韩咏梅.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0,(02):54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6

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的依据

《职业病防治法》、《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及档案管理做了明确规定。《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放射工作单位应当为放射工作人员建立并终生保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行政执法机构应依据《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加强对放射工作单位的健康监护档案管理。

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2.1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率低。致使劳动者职业健康检查覆盖率也低,职业健康监护率低,必将导致用人单位监护档案建立率低。

2.2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不规范。主要表现为,放射工作单位在给放射工作人员建立监护档案时不按规定的内容建立监护档案,而是随意建立,想怎么建就怎么建。

2.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较乱。主要表现为,放射工作单位放射卫生法规意识淡薄,对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档案管理。有些单位还存在着由行政监管部门或职业健康服务机构代为保存的现象。

3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原因分析

3.1放射工作单位方面。放射工作单位是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的义务主体。当前,用人单位为最大限度地获取经济效益,不愿意或不主动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建立健康监护档案。

3.2职业健康检查机构方面。职业健康检查机构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项:(1)无资质的机构从事职业健康检查。(2)具备资质的机构不规范或超范围开展健康检查。主要表现在,重检查项目的检查,忽视对劳动者职业史、劳动现场作业场所等流行病学调查,重检查过程,忽视健康检查资料收集、整理、统计汇总等基础性工作。

3.3从业人员方面,一是从业人员自身不重视健康检查和监护档案的建立,许多劳动者明知有放射危害,仍坚持到有害用人单位工作。二是享受职业健康检查的劳动者对职业危害及其有关的防护知识不了解,不知道享有健康检查的权利。三是没有认识到档案资料是职业性放射病诊断与治疗的重要依据。

4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措施

4.1加大卫生监管力度。要始终坚持执法监督与服务指导、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本着“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态度,积极帮助指导放射工作单位完善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限期整改存在问题。严格查处对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不到位的单位。卫生监督机构要组织力量,对违反《职业病防治法》,不给劳动者建立健康监护档案的用人单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必要时与安监、公安、质监等部门和当地政府联合行动,加大打击力度。对于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建立不规范的用人单位,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者,要依法严肃处理。

4.2加强宣传与培训。提高放射工作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法制意识,促进放射工作单位自主管理,依法建立健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监护档案;在对放射工作人员的培训中,强调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加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增强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从下而上监督用人单位为放射工作人员进行职业健康监护和规范管理健康监护工作。

4.3规范健康监护档案内容。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如何建立,笔者认为,至少应包括以下内容:(1)劳动者的职业史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接触史;(2)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资料;(3)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情况;(4)职业病诊疗等劳动者健康资料;(5)用人单位对职业病患者、患有职业禁忌证者和已出现职业相关健康损害劳动者的处理和安置记录;(6)劳动者每年的原始体检表;(7)单位概况和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主要设备、工艺;(8)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和各工种、岗位接触人数分布;(9)有关职业健康监护的文件材料;(10)职业健康监护委托书;(11)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报告和总结评价报告;(12)职业病患者及职业禁忌证者报告卡;(13)用人单位根据评价报告书的相关建议所采取的整改措施;(14)用人单位在职业健康监护中提供的其他资料和职业健康检查机构记录整理的相关资料。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7

关键词:慢性病管理;干休所;管理现状

慢性病是不具有传染性,病程时间长,长期积累形成疾病形态损害的一类疾病总称,包括糖尿病、各种心脑血管疾病(脑卒中、冠心病、高血压等)、肺气肿、恶性肿瘤、精神病等,具有病程时间长、病因复杂、社会危害性高等特点[1,2]。慢性病的主要危害是造成患者心脑肾等各种重要脏器出现损害,影响其正常的劳动能力、生活质量,且病程长,患者需长期就医、服药,医疗费用高,在增加家庭、社会经济负担的同时,还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3,4]。依据老龄化社会的国际标准,我国于2000年已开始迈入老龄化社会[5],随着老年人数量的激增,各种慢性病的发生率、病死率均逐年升高,成为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因此加强慢性病管理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将探讨某干休所退休人员慢性病管理现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本干休所45位干休所退休人员,其中男性5例,女性30例,年龄在61~74岁,平均(68.1±5.1)岁;其中老干部5例,其他退休人员40例。

1.2方法采取问答式调查问卷,调查和统计老干部的慢性病分布状况、健康档案建档状况、接受规范化管理情况。

1.3统计学方法本文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形式表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形式表示。

2结果

2.1慢性病分布状况45例退休人员中,糖尿病15例(33.3%),高血压26例(57.8%),冠心病10例(22.2%),脑血管疾病11例(24.4%),慢性支气管炎25例(55.6%)。

2.2慢性病管理状况45例退休人员中,28例已健康建档(62.2%),其余17例尚未建档退休人员中,10例有建档意识(22.2%),7例认为建档可有可无(15.6%)。

28例健康建档退休人员中,17例接受规范化管理(37.8%,28/45)。

3讨论

慢性病为现代文明病或者生活方式疾病,该病的发生与人类长期的不良行为、生活方式、周围环境息息相关[6~8]。慢性病患者往往会终身带病,需要终身治疗,患者需主动地适应环境、症状以及生活的变化情况,所以慢性病患者不仅需要获得相应的治疗,还需要得到连续性的支持、帮助、咨询、教育等各种服务。开展慢性病管理工作,旨在正确地指导患者进行疾病康复。由本干休所的研究数据显示,目前健康建档数量仍然未达100%,接受规范化管理的退休人员偏少,其管理存在的问题值得探讨。

3.1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

3.1.1退休人员健康管理意识差由于这一代的退休人员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偏下,往往认为只需要自我管理,平时自我监测疾病的发展即可,认为不需要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工作,导致部分老年人认为健康建档可有可无。

3.1.2慢性病管理宣传力度不足因为对社会的宣传力度不足,没有向退休人员灌输足够的慢性病管理的重要性、意义等,导致其对慢性病管理的认识不深,部分退休人员不愿意配合管理工作。

3.1.3缺乏专业性管理团队目前慢性病管理团队主要由慢性病医师兼职完成,大部分医师日常工作中还要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导致慢性病管理不够细致、不够专业。且部分管理人员对慢性病管理的服务内容不甚了解,没能正确地宣传慢性病管理的实际意义。

3.1.4政策未完善目前我国仍处于慢性病管理的发展阶段,具体的法律法规尚且没有完善,政策扶持不足,导致慢性病管理相关机构执行不到位,退休人员对慢性病危害性、危险因素等的知晓率偏低。一些扶持政策只是从宏观角度指导,但缺乏具体的执行方案,管理薄弱。

3.2慢性病管理问题的解决方案

3.2.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退休人员健康管理意识应定期举办慢性病防御知识、治疗知识、健康建档、慢性病管理重要性等相关讲座,且可通过派发传单、粘贴海报、微信平台等加强宣传力度,让广大退休人员主动地参与健康建档和接受规范化管理工作,使慢性病管理落到实处,有效地监测、控制疾病的发展。

3.2.2加强慢性病自我管理通过加强健康教育工作,使退休人员获取正确的慢性病基本知识、保健技能,使其形成自我管理意识,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实现自我监测、自我管理,达到医师监控管理、退休人员自我管理相结合的效果。

3.2.3建立专业化管理团队应一个专业性管理团队,团队成员包括临床执业医师、经验丰富护士、公共卫生管理人员,日常工作中由专业的公共卫生管理成员主要负责病情调查、追踪,使管理团队能够有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完成管理工作,不断地细化管理,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3.2.4加大政策扶持国家相关部门、地方政府部门应不断地完善慢性病管理体系,建立监督机制,使管理人员落实慢性病健康宣传和教育,完善健康建档、高危人群筛查等政策,并提供足够的预算,建立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慢性病管理能力。

综上,本干休所退休人员慢性病较为常见,但健康建档、规范化管理偏差,存在多种慢性病管理问题,应针对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合适的解决方案,以提高慢性病管理效果,有效地延缓慢性病继续发展,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邬建平,冯占春.湖北省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0,23(5):59-60,63.

[2]冯勇.社区慢性病管理的存在问题及工作思路[J].慢性病学杂志,2010,12(7):669,673.

[3]杨惠兰,毕丽青.社区健康教育对城乡接合部居民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18(24):3066-3073.

[4]贾纯花,李春玲,赵佳,等.社区居民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知己健康管理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2,26(30):2865-2866.

[5]王俐虹,肖成汉.我国慢性病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12(z1):369-370.

[6]利霞,罗丽娟.城市社区慢性病管理现状调查与研究[J].现代医院,2013,13(6):148-150.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8

【论文摘要】:健康管理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不仅包括健康体检、健康教育,更侧重于健康评估和健康十预等内容。以健康体检为依托的职上健康管理方式,就是笔者通过以干部职工的健康体检为契机,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开展职工生活行为十预、保健就医指导、动态的健康监测和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等方式的健康管理方法以达到促进职工健康为目的。将这一健康管理过程综述为健康体检后的健康管理、健康体检后的健康干预、职工的健康促进、健康监测四个方面从不同角度进行系统分析和总结,为今后千部职工的健康管理工作模式提供示范和参考。

健康管理是对健康人群、亚健康、疾病患者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预防和维护健康的全过程。是通过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监测发现存在的健康问题和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利用预防医学知识结合临床医学,运用疾病的三级预防模式,进行全方位的健康管理,从而达到提高生命质量,降低医疗费用的目的。对于保护人群健康,提高劳动力素质,降低医疗费用,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近年来笔者以行政事业单位干部职工作为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通过健康体检,开展生活行为干预、建立健康档案、健康动态观察、保健就医指一导和提供健康信息服务等方式的健康管理工作,对促进职上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就我们开展职工健康管理的方式方法综述如下:

1健康体检后的健康管理

千部职工的健康管理是通过侮年对职工健康体检和健康危险因素监测后,进行健康评价、发现健康问题、建立健康档案,针对发现的健康问题和健康危险因素实施健康教育、生活方式指导和行为干预等措施,以帮助人们以改变不健康行为为目标,促进健康为目的。

1.1健康信息收集和健康档案的建立

对纳入健康管理的人群通过问卷调查表,围绕健康危险因素采集个人健康信息基本资料。按照早发现、早预防的原则根据个体的性别、年龄、工作特点选择体检项目或针对己存在和可能存在的健康问题随时调整体检项目,通过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为健康评估收集资料。将收集所得资料整理归类,借助体检软件建立个人健康档案,以便随时查询做对比分析。

1.2健康评估和分类管理

根据健康调查及健康体检获得的个体生活方式、心理、生理、社会、环境等个人基本信息,运用流行病学和统计学方法进行个体或群体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然后对个体或群体当前的健康状况做出客观评价,对存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及危险度进行科学预测,并给出综合的、个体化的健康促进方案。按照不同的健康问题或健康危险因素对管理对象实施评估分类,将纳入健康管理的人群分为健康人群、慢病高危人群或亚健康人群、慢病患者三类人群进行规范化动态管理。

1.2.1健康人群的健康管理,结合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集体开展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依据不同的个体特征、年龄、性别制定不同的健康体检、健康监测方案,包括体检的项目、频次、监测的内容等。

1.2.2亚健康或慢性病高危人群健康管理和行为指导,对于健康检测中发现存在有健康危险因素的,针一对个人行为危险因素的暴露水平和程度进行健康评估,从个人膳食、生活行为习惯、身体锻炼做出指导报告并反馈给高危个体,对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向本人进行解释,提供膳食、身体活动指导,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校正等个体化指导服务,以校正亚健康状态。

1.2.3患者健康管理和行为指导,对健康体检确诊的慢病患者,根据评估结果和疾病所处的状态、分期的不同,有针对性的作出指导报告反馈给患者本人,并就报告中的关键信息向其进行解释答疑,结合患者病情提供就医治疗指导、确定随访、复诊时间。同时提供膳食、生活方式、不良行为改变、身体锻炼建议等个体化指导服务。

2健康体检后的健康干预

健康干预包括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是一个由多因素构成的相互作用的系统,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目标、健康教育内容、健康教育方法、健康教育途径等因素。

2.1职工健康教育的内容职工健康教育的内容是十分丰富和复杂的,应从当前职工的具体特点出发,要与职工的现实需要紧密结合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1.1进行职工健康知识传授有了正确的健康知识才会有良好的健康行为。传授健康知识使广大职工理解健康新概念,树立身体、心理、社会适应三者协调统一的“三维健康观”。

2.1.2加强干部职工心理健康指导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在职工的健康教育中十分重要。包括指导干部职工进行健全人格培养,加强品德锻炼,改善人际关系,正确处理工作、生活压力,学会情绪管理,自觉加强心理健康保健。

2.1.3帮助干部职工纠正不健康的行为习惯不良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如吸烟、酗酒、精神抑郁等。让干部职工改变不良的生活和工作方式,纠正不健康的行为习惯。

2.1.4指导干部职工掌握健康保健的基本方法要教会他们如何自我保健,如加强体育锻炼、经常进行健康检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自信心、培养耐挫能力等。

2.2职工健康教育的方法

2.2:1即时健康教育在健康体检过程中发现疾病或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即时教育,如体检发现血压高于正常,即宣传高血压的防治常识,建议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规律运动和定期监测血压等等,做到体检者有健康问题医务人员即主动讲解答疑。

2.2.2咨询、辅导法对发现健康问题突出的体检者,安排有经验的医生或健康教育专业人员,根据存在的健康问题和不同的健康需求,按不同目的任务进行一对一地开展健康教育,及时帮助他们分析病情,提供治疗建议、解答有关健康的问题。或进行心理咨询、辅导,疏导情绪,减轻压力,改善认知,恢复生理心理平衡,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2.2.3讲授法主要是通过健康知识的传输,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进行健康教育,通过语言或借助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把人的生理、心理方面以及常见病、多发病等健康保健的基本知识传授给职工,让广大职工形成正确的健康知识结构,养成自我健康保健的自觉性。

2.2.4自我修养法通过健康教育处方要让广大干部职工懂得身心健康是履行职责的基础和前题,重视自身的身心健康既是一项权力也是一项义务;通过教育使其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作用,树立主体意识,参与和关心自身和他人的健康。

3职工的健康促进

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是健康促进的一种方式,是通过健康教育帮助体检者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饮食运动行为习惯,改善健康状况,提高健康质量。这一过程需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还须要依靠一定的保障机制。

3.1动员开发领导层,争取政府机关、人事劳动保障部门的支持。在经费和相关政策方面给予倾斜,使他们重视干部职工的健康问题,并将保障干部职工身心健康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要在各级各类培训中增加健康教育课程,使职工形成正确的健康教育观念;二是组织职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建立健康档案,掌握职工的健康状况;三是改善工作环境,建立有利于职工健康的工作机制和环境,充分考虑员工身心健康的因素,避免超负荷工作。

3.2建立广泛的社会支持系统,取得相关部门的合作,协调各方资源,共同参与,形成社会合力强化职工健康教育,共同为职工健康出力。

3.3以开展一定的健康教育活动为形式,建立职工健康教育的良性运作机制,实现最优化的健康教育。

4健康监测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9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档案管理;对策

随着城乡居民保健意识的逐渐提高,定期到医院查体的人群越来越多,加之医保及新农合医保人群的越来越多,如果继续采用传统的就诊及治疗方式,在各大医院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这种落伍的诊疗方式会浪费有限的医疗资源,加重医务人员对医疗行业的职业倦怠感,不能针对性的对患者做出有效科学的治疗,为此,建立居民健康档案乃医院提升医疗质量的必然之举。还有,很多医院设立了查体人员健康档案管理处,这一处室主要负责查体人员健康档案的日常管理,由于缺乏一套较完整科学的档案管理制度,使得现有的健康档案管理处于一种失序的状态,比如有的患者的健康档案受约束性较差,这些患者的健康档案在借走时不能按时归还,假如没有专门的管理员负责检查很可能丢失,而档案的丢失则会影响到以后对该患者诊疗的准确性,因此,从这一层面上来说,加强患者健康档案的管理,规范居民健康档案的借阅流程,是新形势新情况对医院发展的客观要求。

1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全程的规范、科学记录,记录的内容涉及到居民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方面的信息,其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居民整个生命过程,牵涉到影响居民健康的各种相关因素,并对居民健康相关信息实行动态搜集,以满足居民自我保健、健康管理和决策需要的信息资源。居民健康档案对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效率,及对于提高居民健康诊治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可有效改善医患间的关系。媒体曝光的“医闹”问题,若我们追根溯源,探究原因,除个别医务人员的服务态度易引发“医闹”问题外,更重要的原因是医生的专业技术水平及诊疗效果,而在现有医疗资源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居民健康档案对于提高居民诊疗的有效性,改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作用。

其次,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而言,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可以发挥居民健康档案辅助治疗、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提高医疗卫生的质量、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提供医疗研究的实践依据、提供医疗纠纷的证据、加强患者与医务人员的沟通交流等功能。

最后,对于居民来说,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具有帮助居民查看个人健康记录、了解医生的服务质量记录、选择和预约求诊医生、网络远程就诊、身体检查、锻炼日程、饮食安排提醒、病症/药物查询等功能。

2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如上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意义的分析,居民健康档案对医院和居民意义重大。很多医院针对居民健康档案都设有专门的管理部门,然而在健康档案管理方面尚未形成科学规范的管理制度,这使居民健康档案的管理较为松散和混乱,档案管理人员缺乏一定的专业素养和保密意识,不能按照一定的流程对档案进行规范化管理,甚至有的医院只是把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当作是一项口头上的任务,并没有在具体实践中想着如何做好这项管理工作,为此居民健康档案也就成了一堆存放在档案柜里的废纸,其真正的价值并没有在医疗实践与医疗研究中体现出来,这与上级医疗卫生部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初衷背道而驰,无论是对于医疗卫生机构还是对于居民个人,抑或是对于国家整个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都是巨大的损失。

可见,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受阻因素太多,集中表现在居民建立健康档案的积极性不高,及居民的健康意识普遍不强等方面。第二,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缺乏一定的规范和标准,居民健康档案的相关材料的归档不及时,有些文件材料甚至出现损毁和丢失现象,这严重影响居民健康档案材料的完整性,不利于对居民后期疾病变化的有效诊疗。第三,居民健康档案的利用率太低,很多珍贵的档案资料得不到利用,没有多渠道加强档案信息的横向联系,失去了管理的价值。第四,居民健康档案的跟踪回访投入不足,缺乏一定的专业的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统一的、规范的档案操作流程,以及健全的、完善的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制度。

3加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根据如上对居民健康档案管理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如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对策:

首先,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对居民进行建立健康档案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促使居民主动到医院进行体检,并将体检资料及健康信息反馈给有关的人员,认识到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和潜在价值,为促进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向前发展提供依据。

其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统一标准,提高健康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其涉及到居民健康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保密、统计、借阅、销毁和开发利用等环节,各环节档案管理员的操作流程及应尽职责都要规定好,统一的操作流程可以极大的避免档案资料的损坏和遗失,也可以使档案管理员结合工作中的新情况、新特点对档案管理制度做出修订、补充和完善。另外,要加强对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的培训,工作中可以结合健康档案管理的新问题进行研讨,可以向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做的不错的兄弟医院进行取经,并把一些有潜力的档案管理员选派到高等院校进行进修学习,通过采取如上措施可以全方位的提升健康档案管理员的专业素质,把学习到的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手段引入本单位的健康档案管理中。

再次,加大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充分发挥居民健康档案的价值。居民健康档案作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依据,建立并完善居民健康档案有着重要的意义。居民健康档案不应该总是沉睡在档案柜中,而应是要充分挖掘其自身的应用价值。要发挥居民健康档案在医疗辅助、疾病诊断、医疗研究、技术开发等方面的功能,加强居民健康档案在医院各部门、各科室之间的横向联系,利用其提高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质量和医疗效率,改善医疗机构及医者和患者之间的关系状况,全面提高全民健康意识、健康体检和健康决策。

【参考文献】

[1]高斌,马海燕.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4):281-282.

健康管理存在问题篇10

关键词:居民健康档案重要性科学管理规范化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1(c)-0160-01

随着我国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深化改革,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成为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主导机构。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是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健康档案可以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自身健康的重视程度,在维护群众健康、提高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和有效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等医患矛盾具有重要作用。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重要性

居民健康档案是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医务人员为社区居民建立的健康信息档案,是反映社区人群健康状况的客观资料。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与完善能够帮助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医生准确分析与评估服务群体的健康水平以及家庭和本社区疾病发病情况,并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社区卫生诊断,根据社区诊断科学制定适合本社区群众的健康教育干预和疾病防治工作方案,有助于提高群众健康生活保障能力,提高社区卫生医疗资源在保障群众健康方面的作用。

2社区健康档案管理的基本要求

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社区卫生服务首先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的统一组织领导下,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对所辖社区老年人、慢性病人、低保、残疾等重点人群每年开展一次免费的周期性健康体检、院内外医疗卫生服务、入户调查等多种形式,获取居民健康基本信息,建立居民健康档案。通过建立个人、家庭和社区健康档案,能够详细了解和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社区家庭问题和卫生资源等。系统完整的健康档案能为社区医生提供全科医疗,促进有效地配置卫生资源,解决社区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提供科学而客观的依据。

2.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方式

在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过程中,应遵循逐步完善、资料收集前瞻性、基本项目动态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保密性的基础上,通过以下方式建立健康档案:(1)辖区居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服务时,由医务人员负责为其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2)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织医务人员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并根据其主要健康问题和服务提供情况填写相应记录。(3)已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信息系统的地区应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上述方式为个人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4)将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填写的健康档案相关记录表单,装入居民健康档案袋统一存放,电子健康档案的数据存放在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

2.2规范管理健康档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必须按照国家关于管理病历资料要求,设立健康档案放置的专门场所,健康档案可以按内容分类存放,或以家庭住址或类似人群为单位存放。对具有特殊健康需求的群体以及差异性项目,应在设立常规项目类别的同时增加设置;对于外迁或者死亡的居民健康档案,应根据其是否具有研究价值决定存放与否及其存放期限。

2.3注意健康档案信息保密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可能涉及到个人、家庭的隐私问题,因此在档案建立与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注重保密工作。医务人员应充分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泄露。要强化保管与使用健康档案人员的责任意识,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查阅与审核登记制度,医务人员应经过审批和允许后方可查阅,对健康档案信息不得向无关人员泄露。在双向转诊过程中,必须告知相关隐私信息时必须经患者本人同意。

2.4强化档案质量考评管理

各级卫生计生主管部门应当将考核评估工作列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综合考核中,实施量化考核;应当定期检查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和利用情况,按照相关规定抽查健康档案的建档率是否达到相关要求。全面评估居民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以及使用成效等相关内容,对其中的成功经验及时予以总结推广,对健康档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时予以反馈并督导整改,必要时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要将档案管理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年终考核、与医务人员的绩效考核和职称晋升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有效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并逐步提高服务质量。

3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措施

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采取以下措施,强化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3.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保健意识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应当利用健康教育讲座、社区宣传栏和免费体检等活动为契机和宣传阵地强化宣传工作,让居民明白建立健康档案在健康维护中的重要性与必要性,获得其对该项工作的支持与理解,使医务人员更好地完成健康档案的建立和管理任务。

3.2实施动态管理,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信息

动态管理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做法是向居民发放全科医疗就诊卡和健康档案编号,每一次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后,将其信息及时添加到健康档案中并录入到健康档案信息系统,准确及时地完善健康档案信息,便于方便快捷地利用和管理健康档案信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应定期或不定期与居民开展健康档案信息双向交流活动,以及时更新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为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奠定基础。

3.3安排专人专岗,提高档案利用成效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管理者要合理安排人力资源,明确专人负责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及时收集接诊医务人员接诊患者的医疗信息和健康状况,及时分门别类整理、补充、存储和加工健康档案信息并使之信息化,方便医务人员利用档案信息。要做好信息化管理工作,充分发挥专用软件作用,同步管理纸质档案与数字化档案。

3.4借助信息系统,强化慢性疾病防治效果

在健康档案管理工作中,要紧密结合慢性病管理工作,实现慢性病管理与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的同一性,将患有慢性病患者的健康档案中实行双重管理,相互配合发挥维护病人健康的作用。

在档案信息化过程中,要根据工作实际分类管理,保证及时更新与便捷管理数据信息,备份重要数据,定期不定期开展流行病学分析研究。可以通过不同颜色(绿色-健康,黄色-糖尿病,红色-高血压等)封面的形式明显标识文本档案,使健康档案与慢性病社区防治工作相辅相成。

综上所述,社区健康档案工作事关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业务工作的实际成效。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按照《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的要求,认真做好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工作,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注重科学管理,切实有效维护群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