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案例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52:28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1

(白求恩医务士官学校临床医学系河北石家庄050081)【摘要】探索了情景教学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径。阐述了案例情景教学中,案例选择与编制、情景创设、教学组织、反馈与评价等四环节设计及实施方法;强调在实施过程中要"以学员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合作与竞争并存、全面发展"等教学原则。此教学方法是一种有益的教学尝试,是一种教学创新,是传统教学方式的有益补充。【关键词】案例;情景;教学模式;设计【中图分类号】R6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625-01为激发学员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缩短教学和临床的距离,我们在"外科护理学"课的教学中尝试了案例与情景相结合教学方法,此种教学方法,从教学需要出发,给学员创造了一个"从临床案例情景中学习"的逼真环境,培养了学员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锻炼了学员的自学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探索了应用情景教学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新路径,收到良好效果。一、案例情境教学环节设计1、案例选择与编制:在开展案例情境教学时,病例选择与编制是情景教学实施的核心过程,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案例的选择的依据有三个方面:一是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即案例必须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二是教材要求,即要依据教材的知识点、重点、难点来确定;三是培养对象,即要充分考虑学员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和临床经验等,做到心中有数,以便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2、情景创设:在案例确定后,要进行情景的设置,一般分3个层次,第1层次是要求学员把握教材轮廓、重点难点"是什么"的问题。第2层次是围绕理解重点难点而设置的情景,以解决"为什么"的问题。第3层次是知识的全面应用,题目紧密结合临床工作实际的综合病例,让学员在不断探究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缩短教学和临床的距离。例如:我们设置的胆石症病人的情景教学,对第一层次情景设置,我们采用临床拍摄的真实胆石症病人(病史、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及护理措施)的录像给学员播放,并要求学员根据录像总结出胆石症病人发病原因、临床表现、治疗原则、护理措施等到内容;用胆结石的实物,让学员辨识不同的结石类型,以解决"是什么"的问题;第二层次的情景设置,我们用视频播放了胆石症病人绞痛的场面,并设问为什么胆石症病人会出现上腹部阵发性绞痛?如果你是值班护士应如何处理?某一护士为解除病人痛苦,注射杜冷丁止痛,是否正确?为什么?等问题,全方位建立一个模拟临床的情景场面,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真正达到了情境激励作用。第三层次情景设置,我们运用任务驱动法,创设合作情境。如胆石症病人的护理是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一项教学内容,也是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必须掌握内容。为此我们设置一个真实临床病例,要求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分析病例,并制定出护理措施。3.教学组织:这是情景教学的中心环节。整个教学过程按以下顺序组织情景教学:课前指导学员预习-老师编辑案例及情景-视频引入案例情境――学员以小组形式参与讨论-穿插情景深化讨论――学员自评――教师评价。在组织教学中首先把学员分成若干小组,每组7-8名,让学员以小组形式参与教学活动,强调合作;开展讨论时首先由小组选出一个学员做主要发言,其他同学进行补充或纠正,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这样可以增强探究和研究的气氛,引发多角度思维,拓宽思路,使正确的理解得到巩固和深化,不理解的地方暴露得更加充分;教师不直接参与学员讨论,适时给予提示与指导。4.反馈与评价:情境教学的过程是师生教与学和谐统一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指导,出现偏离时及时进行修正。在教学内容结束后,教师引导学员分组讨论,交流相互之间的学习经验,对问题情景的全过程进行总结,并学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进行综合评论,指出每个小组的长处和需改进之处。这一阶段非常重要,如果缺乏分析评价,就会使情境教学流于形式。二、案例情境教学原则为了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在实施情景教学法时应遵循下列原则。1."以学员为主体"的原则。即在情景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强调尊重学员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给学员提供思考、研究和创造的时间、空间,引导学员"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创造"[1]。学员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了问题,学员才会积极投入学习活动。案例情景教学运用问题驱动法,突出教学重点和难点,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引导学员以小组为单位在情景过程中积极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员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并提高分析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2.以"教师为主导"原则;案例情境教学虽然强调学员的主体地位,但教师的作用也至关重要,不可忽视。而相对于传统教学方式,案例情景教学的组织过程更加复杂,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性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协调者、控制者和评估者的角色。3."合作与竞争的学习"的原则。

案例情景教学通过学员小组合作学习,完成病例与情景的讨论,并以小组整体水平为依据评定成绩,为学员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从而使小组每一个成员在这一过程中都发挥自已的优势和表现自己的机会,并通过小组间对病例的资料的相互讨论,激发学员的竞争意识,增强学员的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和实践能力。4."全面发展"的原则。

即改变以往单一讲授式教学模式,建立促进学员潜力发挥和全面发展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不仅重视核心知识的学习,而且重视伴随知识的学习,不仅重视结果的评价,而且重视形成过程的评价,使学员在模拟临床情景中掌握知识、探究知识,同时多种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三、结论案例情境教学法引入"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主导教学方式,突出了学员的主体作用、突出实践性教学。此教学法以案例为核心设计组织情境教学方案,以完成情境项目为学习任务组织课堂教学,学员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通过案例分析、思考,加强了对外科基础理论的认知,培养了综合分析的能力。有效地解决传统教学方式中外科理论和操作能力提高难以两全的矛盾,是教学与临床较好的结合点。参考文献[1]周丽萍等.案例情景演示教学实践与思考.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5,5(2):307.作者简介:周丽萍,女,河北石家庄人,副教授,医学硕士,主要从事外科学研究。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2

关键词:执业护士;资格考试;病案试题

病案教学是选择符合教学需求的病例,通过对病例的分析和讨论,逐渐提升学生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但这一方法的可操控性不强,容易转变为理论教学[1]。病案试题教学则借鉴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设立病例资料,结合疾病发展过程,提出对应条件下的护理措施,要求学生阐明所选护理措施的理由,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2]。由于临床儿科的治疗环境特殊,疾病变化快,家属要求较高,护生护理压力大,临床知识应用能力薄弱,专业核心能力不足。对此,在儿科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中尝试运用病案试题教学法,转变灌输式教学为启发诱导式教学,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以此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现就有关情况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级(对照组)和2012级(实验组)本科护理应届毕业生各120人。对照组:女104人,男16人;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6±1.2)岁。实验组:女101人,男19人;年龄19-23岁,平均年龄(20.2±1.0)岁。两组一般资料的差异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辅导教师集体备课,统一知识点,运用传统讲授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病案试题教学法授课,具体步骤如下:①选择病案,设置问题: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紧扣教学知识大纲的病案,根据医护工作及疾病病程的阶段性变化进行调整,分阶段对病案进行编写,囊括患者发病、就诊、住院及出院的整个救治过程,从病情判断、辅助检查、急诊急救、疾病护理等多个环节入手,对病案相关问题进行设置。辅导教师通过课堂指导、审视问题、优化答案等举措,逐渐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记忆能力。②结合理论与实践: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依托病案试题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教师指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护理实际问题。具体教学辅导过程中,设置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对病例进行全面考察,确保学生护理知识的准确性及完整性。③以试题为形式,贯彻病情发展,分析典型病例:教师收集典型病例,以试题形式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学生统一对试题答案进行分析、讨论,并以书面形式解答病例问题。④归纳和点评:根据学生对病例的分析和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明确所设问题的护理知识点,对护理要点进行总结;收集学生易出错的病案问题,对其进行难点分析,强化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认识。

1.3效果评价

①综合成绩[3]:护理理论和实践考核成绩均为100分,根据儿科实纲,结合临床实际设置问题,考核内容囊括儿科基础护理知识和技能、床边综合护理能力等。②教学满意度[4]:以“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融合”三个评价项目对教学满意度进行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百分数(%)和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SpSS17.0处理数据,x2和t检验,p

2结果

2.1两组综合成绩的对比

对照组和实验组理论和实践成绩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2.2两组教学满意度的对比

比较两组护生在“提升综合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师生关系融合”方面上的满意度,对照组为71.7%、70.0%、73.3%,实验组为85.0%、87.5%、91.7%,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3讨论

临床护理课程教学过程中,病例教学法的应用十分广泛,但实际操作中这一方法的操控性较弱,给临床教师带来诸多困扰。此次尝试采用病案试题教学法进行教学,通过设问和设答与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试题保持一致,将“教”的重心转移到“学”的重心,以此对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进行培养[5]。实践证明,在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教学中,运用病案试题教学的效果令人满意。教学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实验组理论和实践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执业护士资格考试辅导中应用病案试题教学,对学生综合成绩和教学满意度的提高具有显著效果,值得大力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唐彦,张云洲,尹蔚萍等.对中医儿科案例教学中的病案选择和设计的几点体会[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35(2):60-61.

[2]左英熹,曾超美,张晓蕊等.临床医学八年制儿科见习教学方法探索[J].中华医学教育探索杂志,2011,10(9):1079-1081.

[3]万娜,张春艳,张煜等.案例教学法联合概念图在进修护士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5,22(9):83-86.

[4]赵小红.CBL教学法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实践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6):135-136.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3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校2012级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学生学生110人,共2个班级,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学生58人,对照组学生52人。110例学生中男生9人,女生101人。观察组中男4人,女生54人;对照组中男生5人,女生47人。观察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9±2.1)岁;对照组学生的平均年龄为(20.6±2.4)岁。2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均采用相同的外科护理学教材(教材主编、出版社、出版日期等均相同),本文选择普外科护理内容为本次实验的教学示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以课堂讲授内容为主,学生在课堂中被动学习,即为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①根据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外科护理的教学大纲,确定普通外科护理为本次教学的教学内容;②根据选定的教学内容,确定具体的案例,设计问题,并把选定的案例内容在实验前1周发给学生。③学生根据老师给的案例,及提出的相关问题,利用图书馆、网络等查阅选定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问题。④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让学生对案例做出分析。⑤小组学生代表就本组对选定案例进行讲解分析。⑥最后,老师对上述学生分组讨论结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1.3教学效果评价

①考核学生成绩情况。成绩考核包括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均为百分制)。理论试题采用题库中抽题,选定老师集体评卷。实训成绩根据实训操作大纲制定考核标准,由实训中心老师监考并评分。②采用自行设计的教学效果调查问卷表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是否提高学习兴趣、是否促进自主学习、是否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是否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是否有助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是否有助于理解记忆、是否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是否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是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u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学生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结果比较

观察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训操作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2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

观察组能提高学习兴趣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促进自主学习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助于理解记忆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案例教学法是以案例为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师在案例教学法中扮演的是设计者和鼓励者的角色。在案例教学法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其中进行讨论分析,最后教师对本次案例讨论进行综合、分析等。在案例教学法中,以案例为主线展开,选择案例、设计问题、查找资料、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教师总结分析为主要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查找资料,学生的学习注意力会高度集中,带着问题去思考,能够全面地认识问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中,观察组实施了案例教学法(以普通外科护理为本次教学内容),观察组理论成绩和实训成绩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能提高学习兴趣、促进自主学习、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有助于理解记忆、有助于理论联系实际、有助于知识融会贯通及提高教学效果方面所占比例高于对照组。说明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对外科护理学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记忆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也就是在教与学中,教会了学生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如何去掌握教学内容中的知识点和难点。再者,案例教学法更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践,在本文中,观察组实施案例教学法后,学生普遍认为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占比例为93.1%),高于对照组(44.2%),进一步说明了案例教学法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4总结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4

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护理专业教学方法不断创新,促进我国医学教育的进步。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本文主要探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应用方法和注意问题。

【关键词】

肾内科;护理教学;案例教学

肾内科是临床内科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肾内科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抽象,临床主要症状涉及身体多个系统,且全身性疾病也会累积肾脏,肾内科知识专科性较强,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存在困难,因此肾内科护理教学显得尤为重要。为提高肾内科护理教学质量,学校将案例教学法运用至肾内科护理教学中,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19世纪70年代美国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创造的,最早在哈佛商学院成功运用,随后这种新型教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带世界各国教学领域。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将现实中的问题带到课堂,以案例为中心,围绕一个教学目标,课前进行策划与准备,通过教学双方的共同讨论分析,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目标。护理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主要是将临床护理病历应用于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讲授、学生参与讨论、教师总结归纳的教学流程完成教学目标,是现代护理教学的重要方法之一[1]。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还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2.1病例的选择

根据肾内科护理理论和实践教学大纲等要求为参考依据,教师在此基础上选取合适的临床病例,包括患者基本资料、既往史,各种辅助检查结果等[2],所选病例具有代表性和灵活性,能够丰富教学内容,采集的病例为肾内科科的常见病、多发病,并且与其他学科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也可以由教师带领学生对患者病历进行收集,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临床标准化的认识和了解。完成临床病例的收集和选择后,由教师或师生一起进行整理并制作成病历汇报ppt,教师根据所整理的病例精选出相关参考文献提供给学生作为阅读资料。例如选取一例“狼疮性肾炎”病例作为教学案例,使学生根据具体的案例讨论和模拟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方法。

2.2病例问题的确立

教师根据教学大纲要求,确定病案专题,并精心设计关于肾内科病例的问题,可以将病例以故事的形式讲述给学生,增加病例的创新性,吸引学生主动探索的兴趣,并通过病例学习使学生了解相关人文、社会、法律等知识,增加学生的知识面和对社会实践的了解,并通过患者故事的了解培养其护理人文意识。病例的选取与制作要具有实践性和启发性,其难易程度也要合理把控,设计病例问题的过程中要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原则,将学科相关知识有效的融会贯通,并要求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和思考,参照资料获取肾内科护理的新知识。

2.3病例问题的讨论

在进行教学活动之前,教师首先向学生讲解案例教学法的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过程,引导学生回顾肾内科护理相关基础理论知识,为下一步的小组探讨和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讨论小组,5~8人为一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分配一个具体的病例问题,给出学生具体的病例,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情况提出病例问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认知能力及学习水平的高低控制问题和病例的难度[3]。学习小组内共同探讨问题,每个学生独立做出完整的护理计划之后,经过小组的共同讨论得出统一的护理计划,每个小组派出代表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和讲解,其他小组成员可以对护理方法提出疑问和建议,最终由教师对各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价,并对本节课学习的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归纳。例如“狼疮性肾炎”案例中的病例问题设为“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护理措施”,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和措施,在对患者一般护理、用药护理、病情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的探讨,从病理机制、治疗、护理全方位的进行了解,提高护理学生的综合素质。

2.4教学注意问题

首先,案例教学法实施的前提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真实案例,在开展教学之前教师应指导学生理解护理理论知识,并选择具有代表性和灵活性的真实病例,按照病例设置教学的各个环节。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畅所欲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出护理这门课程的实践性,而不是将教师作为教学的中心,教师是案例教学的主导,而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小组案例问题的设置要依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实践基础,要遵循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发展规律,从基础护理问题的探讨开始,在此基础上探讨病例深层次的护理问题。最后,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运用,要注重各个学科之间知识的联系和整合,例如将病理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等知识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护理岗位的各项职责。

3结语

案例教学法已经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教学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组探索学习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通过真实案例故事激发学生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医德修养。总之,案例教学法在肾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应大力推广应用。

作者:高枫单位:常州卫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鞠昌萍,喻丽,陈香,吴燕平,王秀英.小组讨论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医药,2010,23:2868-2869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5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护理本科;内科护理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R1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7256(2011)15-0110-02

案例教学法是将临床典型的病例展示在学生面前,分析其病因、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护理等的教学方法[1]。《内科护理学》是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课程,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素质,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及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是《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理论课中开展案例教学法,以提高教学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6级护理本科生244名为对照组,2007级护理本科学生185名为实验组。两组均由我院《内科护理学》教研室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使用多媒体进行理论教学。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应用案例教学法。具体如下:①收集病例:教师在临床工作中,在相应科室收集5~10份典型病例。内容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过敏史、心理社会反应、护理体检、辅助检查、入院后病情及临床处理等。②实施:每个系统疾病讲授中采取理论引导式病例专场讨论书写1份护理病历的形式。a.理论引导式:主要是穿插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病例可以不完整。教师可在课堂讲授前、中、后介绍病例,使学生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与护理要点等。理论引导式侧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并逐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b.病例专场讨论:是在某种疾病讲授结束后给学生提供1份病例,根据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设计问题要点,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最后由学生代表发言,教师点评总结。c.书写护理病历:是在一个系统疾病讲授结束后,提供1份护理病历,要求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后书写1份完整的护理病历,教师批阅。书写护理病历的内容包括填写入院患者评估表、护理计划单、护理日志、出院护理小结。如在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护理中,传统教学中理论讲授18h,案例教学中理论讲授16h,病例专场讨论2h,最后书写1份护理病历。

1.3教学评价①理论考试成绩评价:包括理论考试(占85%)和书写护理病历考试(占15%),理论考试中基础理论知识占90%,病例分析题占10%。分别对两组基础理论知识得分、病例分析题得分、书写护理病历得分、总分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②问卷调查: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在课程结束后对实验组学生进行无记名问卷调查。发放问卷185份,收回185份,回收率100%。

1.4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x[tX-*4]±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内科护理学》理论考试成绩比较见表1。

2.2实验组问卷调查情况①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评价:对教学效果满意170名(91.89%),认为学习后收获较大185名(100.00%),认为提高了学习兴趣172名(92.97%),认为提高了学习主动性与积极性165名(89.19%),认为提高了自学能力158名(85.41%),认为提高了沟通与交流能力146名(78.92%),认为提高了合作能力154名(83.24%),认为提高了分析问题能力168名(90.81%),认为提高了解决问题能力150名(81.08%),认为提高了知识的记忆能力157名(84.86%),认为提高了创新能力134名(72.43%)。②存在问题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需进一步发挥学生主动性,达到师生互动;增加病例教学,多讲解临床上常见病例及护理要点,避免满堂灌;增加小组讨论,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及热情。

3讨论

3.1案例教学法的优点

3.1.1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调动学生学习活动最积极的心理因素。通过教师讲解临床真实的病例,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感到理论课不再是枯燥、乏味,而是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患者”,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认识需要。特别是在教师引导下的病例讨论中,提供了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和条件,学生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在课堂上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增强。

3.1.2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医学护理人才,如何应用现代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素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3]。案例教学法改变了传统“满堂灌”或“填鸭式”教学中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设计问题,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逐步深入提高。在书写病历时,学生通过分析病例,查阅资料,拓宽了知识面,学会了独立思考和理论联系实际,建立了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为今后进入临床打下基础。

3.1.3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及沟通交流能力同心同德、互尊互助、相互学习、团结协作是处理护理人员相互关系的基本规范。在小组讨论、汇报与总结的过程中,小组成员分工合作,相互配合,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可提高学生合作学习与互助的精神,学生表达和沟通能力得到锻炼,为其将来步入社会奠定了基础。但在病例讨论中,由于学生人数多,只能小组代表发言汇报,使一些同学失去了锻炼的机会。

3.2案例教学法中应体现护理特色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应贯穿整体护理和护理程序的临床思维方式。①要求学生能够找出患者主要和次要的护理诊断,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护理措施。②要求学生要重视心理、社会方面的评估与护理。病例中要提供心理、社会资料,强调心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③通过病例讨论和书写护理病历使学生熟悉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掌握护理程序和整体护理的理念。

3.3教学中应重视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教师在课前应认真备课,根据教学目标选择病例,对病例所涉及的内容要熟悉,并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应提前考虑[4]。教学中认真组织课堂,围绕主题,积极发挥学生主动性,达到师生互动;教学结束后,应及时与学生沟通交流,对教学效果及教学情况进行反馈与评价。在本次教学中学生对案例教学法满意度较高。学生理论成绩与书写病历成绩均有所提高。但是我们还需吸取经验和教训,对存在的问题给予不断改进;如还需进一步发挥学生主动性,多讲解临床上常见病例及护理要点;增加小组讨论课等。

参考文献:

[1]蔡艳芳.案例教学法在基础护理学的应用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1):86-87.

[2]高国珍.病例分析应用于诊断学教学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8,21(7):860.

[3]李健芝,于小华,胡丽,等.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1):109-110.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6

1.1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我校全日制二年级护理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58名,均为女性。

1.2方法

(1)教学设计:课前根据模拟实训内容设计案例,按照时间顺序,将病史资料以叙事的方式编写成故事。故事分为开幕和事件推进两个阶段,通过情节转折将两个阶段联系起来。故事的开幕阶段中除了病史信息外,必须包含下列要素:①实施健康评估场所的基本信息。②评估对象的社会医疗保险信息及相关卫生政策。③评估对象重要的社会和家庭关系,实施家庭照护者对医疗服务的期望和态度。情节转折内容可为下列任何一项事件:①评估对象病情发生变化。②评估对象有生理需求,如饮水、如厕、变化、吸氧等。③评估对象家人对评估提出异议或询问医疗服务相关问题。④其他医疗护理合作者因工作问题干扰评估过程。⑤其他病人及其家属干扰评估过程。(2)实施步骤:学生训练前,教师展示案例的开幕阶段,接着在没有任何情节转折的情况下演示整体健康评估的操作流程、方法。然后让学生分组进行训练。最后,任意选择1名学生在整个事件发生、发展过程中完成整体的健康评估,同时要处理事件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情节转折内容中的非病人角色由临床教师扮演,标准化病人由学生扮演。教师针对标准化病人的表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同时和学生分享自己的工作经验或经历。(3)结果评价:课程结束后向58位学生发放“江南大学无锡医学院课堂教学质量测评表”,收回有效测评表58份,有效测评表回收率为100%。学期结束前进行模拟案例的实践性考核。

1.3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考核项目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

2.1课堂教学质量评价分析

选择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中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分项评价结果。计算各个分项分值,统计满意率。在课堂教学质量满意度评价中,教学内容得分高于教学方法、教学效果得分(p<0.05)。

2.2模拟实训课考核成绩分析

选择考核项目中整体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医护沟通能力、临床应变能力进行统计分析。医护沟通能力、整体健康评估能力、护患沟通能力优于临床应变能力(p<0.05)。

3讨论

3.1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丰富课程内涵、提高学生能力

本次研究根据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接受课外信息的能力设计案例中的情节转折,情节转折除了包含上述要素外,还具有趣味性、戏剧性,可提高学生对健康评估课程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未来工作时面临的挑战,正确认识自身在健康服务体系中的角色和功能。本研究以病史为基础,通过穿插不可预见的事件,使课堂场景类似于真实的临床工作环境、工作过程,将卫生政策、伦理、社会家庭、工作关系等因素融入案例中,更能真实地反映现代护理实践的复杂性,利于学生认识临床工作的多样性。这种包含了多元素的案例和情景教学的设计,促进了课程的内涵建设。通过训练,学生的能力得到了全面提升,虽然各项能力培养的结果间比较,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总体均分高于75分。66%及以上的学生医护沟通能力、整体健康评估能力达到优良(≥80分),55%的学生护患沟通能力达到优良,47%的学生临床应变能力达到优良,学生的不及格率也很低。

3.2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以弥补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交互式的人机互动体格检查教学系统在我国健康评估实训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但该系统不能提供学生与病人的沟通机会,也没有社会、心理评估训练模块,故达不到培养学生整体护理评估能力的教学目标。另外,非医学专业人员扮演的标准化病人由于其培训困难、使用成本高等原因,目前在健康评估的日常模拟实训教学中普及推广困难,而情景结合案例教学可以弥补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3.3情景结合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可由学生、临床教师共同扮演

本研究中的标准化病人由学生扮演,情节转折中的非病人角色则由临床教师扮演。笔者认为,临床教师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历,对各种不可预见的事件均有一定的处理经验,而且可明确教学目标、训练内容,因此,能够非常好地掌控事件的发展。

3.4情景结合案例教学符合当代医疗卫生和谐环境建设及法制化的发展趋势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7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156-02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主要将典型的案例应用于教学的方法。在进行案例教学法的过程中,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能培养自我思维的能力。由于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与理论性均很强的学科,面向应用和面向实践是其主要培养目标,因此,案例教学法被国内许多护理院校教育者引入护理教育中。

妇产科护理学是高等护理专业学生重要的临床课程之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在妇产科护理教学中,不但要培养护生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还有要重点培养护生的基本护理技能,从而达到巩固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医疗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对妇产科护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势在必行。为此,笔者将案例教学法引入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4个班220名护理专科生妇产科护理学的教学,现将实施过程及收获和体会介绍如下。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2012级4个班的220名护理专科生,2个班为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2个班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验组108人,女生98人,男生10人;对照组112人,女生99人,男生14人。所有学生均已经完成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心理学、健康评估和护理学基础等课程,两组的成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即任课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授相关知识,学生课后自觉复习。实验组采用案例教学法,任课教师、教学大纲、教学内容和教学课时与对照组相同。

1.案例的收集和设计。在进行案例教学前,任课教师亲自到临床病房收集案例,选择典型和有代表性的案例,案例中的病情病程适宜,适合学生的知识层次(大专),教学大纲的要求能够通过案例表现出来。每个疾病都要有两个以上病例,以前置胎盘为例,笔者选择了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分别是33周、35周、36周的三个案例,每一个案例的内容都有一个训练重点,例如孕33周完全性前置胎盘的孕妇入院后护理的重点是生命体征和阴道流血量的观察,关键的护理措施是病人必须绝对卧床休息、遵医嘱用止血药。在设计案例过程中,应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和护理工作的调整,将案例按照患者发病、院外就医、入院住院以及出院等多个过程进行分阶段编写,根据病情分阶段变化设置不同的问题和护理操作要求。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疾病发生发展的变化,而且还能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同一疾病、同一病人在不同病情、病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护理措施。在单纯的课堂理论教学中是无法做到让学生了解这些知识信息的,案例教学还可以让学生了解临床护理的整体程序和组织管理情况。比如在以上病例中病人入院第三天病情发生变化,阴道大出血,结合这一病情变化设计要求学生提出新的护理措施。

2.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案例教学法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主要为理论教学,时间为30分钟。针对不同章节内容的难易程度,采用授课结合图示等教学方法,把新知识、新理论以授课的方式传授给学生。通常针对大专生护理理论基础知识掌握比较扎实,但缺乏临床的实践、难以将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一般每一个护理问题都有典型例子来贯穿整个理论教学。

第二阶段:主要为病例讨论,时间为60分钟。把本节的案例内容、主要问题简明扼要地陈述,相关的病例图片和录像资料,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并提示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发现问题,通常每个疾病都准备有3-5个病例,把每个病例及提出的问题打印好,把学生分成3-5组进行讨论,要求每一位学生把本组讨论病例的病情了解清楚,结合讲授过的理论知识进行分析并在组里讨论,最后每一组都要求通过讨论交一份护理计划书。在讨论过程中老师指导学生以最简捷的思维路径得到正确的结论,并参与到每一组的讨论中,及时发现学生对知识理解的瓶颈并引导他们如何解决。

第三阶段:主要是总结阶段,时间为20分钟。任课教师对每个小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总结归纳。学生将自己在阅读案例、案例讨论及解决问题等环节的情况进行总结,并完成案例作业。

(三)教学评价。教学效果评价指标为妇产科护理期末考试成绩,总分为100分,试卷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填空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案例分析题与实验组的理论课案例不重复。教学方式评价采用问卷调查,学生根据个人体会匿名填写问卷,了解学生对案例教学法的认同程度。

(四)统计学分析。使用统计软件SpSS17.0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采用描述性统计和独立样本t检验,p

二、结果

(一)两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的比较。见表1。

(二)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评价。见表2。

三、讨论

(一)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带有影像和图片的案例真实地展现出来,使学生能够直接观察到患者的身心表现和变化,给同学创造了一个直观的真实场景,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心理,拓展了教学空间。分别有95.37%和90.74%的学生认为案例教学法增加了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典型的案例能够将课本上枯燥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措施与实际病人联系起来,也能够达到活跃课堂气氛和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案例讨论阶段,学生要查阅资料、分析资料、讨论问题等,在这些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同学之间的讨论,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学生建立了自信心,促进了学习兴趣的持续发展。

(二)培养了学生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每4-5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通过这样的学习小组可以锻炼和培养每个人的责任心、合作能力、人际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传统教学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地记忆或背诵理论知识,这种教学法虽然能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是影响学生的积极性。案例教学法将学生和教师的角色互换,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的时候,会积极与同学沟通和交流。学生间的互动增加了表达自己意见的机会,同时还能发现自己的不足。案例教学法使学生接触到真实病例的情景,学会在临床工作中如何互相合作、互相配合,同时在案例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慢慢建立学生很强的责任心和责任感。此次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案例教学能够增强责任心、增加交流能力和提高团队合作的比例分别是81.41%、98.15%和97.22%。

(三)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能够对知识的理解、归纳、总结和运用是教学的最终目的。通过案例教学法,可以将临床护理案例与课本理论知识进行有机融合,有利于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护理措施的理解。在妇产科护理期末考试中,实验组的选择题、填空题和名称解释的成绩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是因为这两种类型的题目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能力。对于记忆性考题,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多复习加强记忆往往就能考得高分。而选择题、简答题和案例分析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归纳、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临床思维能力。此次研究发现,实验组学生的简答题、案例分析题和总分成绩均高于对照组(p

(四)促进教师发展。教与学是相互促进的,通过案例教学法,教师也能及时发现自己存在的不足。教师进行案例教学,不仅需要熟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也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案例的编写过程中,临床经验能够帮助教师将理论知识很好地融入大量的临床信息中。教师在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学生会提出很多有关医学或护理的问题,这也要求教师不断拓宽和提升自己的知识。教师提高了自身综合素质,才能轻松自如地运用好案例教学,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栾娈.案例教学法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教育,2013(4)

[2]蔡朝阳,金士剑,郑刚,等.案例教学方法在耳鼻咽喉科学见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4(3)

[3]王惠珍,魏小雪,高钰琳等.从受教育者视角调查分析我国护理教育现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9)

[4]郝萍,崔蓉,王彦茹,等.案例教学法在《护理营养学》教学中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3(16)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8

[关键词]进展性案例;外科护理学;评判性思维;情景剧

《外科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临床护理学科,护生只有进入真实的临床情境才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1-2]。临床实践所面临的各种情况是动态的,疾病并不总是按照预期的轨迹发展,这对教学提出了挑战,教师必须培养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临床决策能力才能应对在临床实践中遇到的各种问题[3]。进展性案例教学是一种利用体现患者病情变化的综合知识,促进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发展的教学策略[3]。进展性案例教学有助于护生学习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临床复杂的情形[4]。基于此,将进展性的案例引入到外科护理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法,随机抽取我校2015级护理专业两个班的99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取抽签法将两个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9名,对照组50名,均为女生且两班学生均为全国统招录取。两班学生的年龄、入学成绩及已修课程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研究方法

两个班统一使用《外科护理学》教材,由同一教师授课。对照组采用传统案例教学法授课,实验组采用进展性案例教学法授课。两班案例素材来源于临床同一患者并征得患者的同意。选择乳腺癌、阑尾炎、泌尿系统结石、颈椎病及颅脑损伤5个典型病种制作5个进展性案例,共20学时。每一个案例教学内容均为4学时,第1学时均用于讲解与疾病相关的基础知识,剩余3个学时用于案例教学。

1.2.1传统案例教学法

教师授课前一周把案例展示给学生,并在案例后提出相关问题[5]。案例按照医疗文书的格式编写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医疗诊断等[6]。用此案例导入授课内容,在上课时围绕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教师总结。

1.2.2进展性案例教学法

(1)制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是整个进展性案例教学中心[7],依据护理人才培养目标并结合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制定教学目标。进展性案例的每一幕对应着相应的知识、能力、素质及持续性发展目标,能力目标的制定以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为核心,具体体现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临床决策能力等方面。目标的制定非常具体,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以乳腺癌的进展性案例第一幕为例简单介绍如下:知识目标,为掌握乳腺癌的病因;技能目标,为针对乳腺癌的病因指导案例中患者避免不良的生活方式;素质目标,依据乳腺癌病因对社区人群进行健康指导或讲座,预防乳腺癌;持续性发展目标,在知识、技能及素质目标完成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方式,能够客观地进行自我评价。(2)编辑进展性案例:将采集的临床真实案例在医生及临床资深护理专家的指导下进行剪辑,形成符合学生需求难度适宜的教学案例。每一个案例以时间为基础按照病情的进展以6~8幕的形式呈现,呈现的方式为视频、动画等。每一幕集中体现1~2个主题(主题与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知识点相对应),时间以不超过3min为宜,每一幕结束提出符合学生学习特点的评判性思维问题供学生探讨。第1幕以视频的方式呈现一个真实生动的生活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护生学习的积极性。(3)教学实施过程:授课前一周教师将按照医疗文书书写的案例发给学生,以供学生自学,案例同传统教学法。授课过程中教师采用进展性案例的第1幕以情景剧的方式导入新课,情景剧结束后提出问题,预留5min时间供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小组以情境模拟的方式解决第1幕遇到的问题。未进行操作的学生可作为观察者,对实施者进行评估和记录,这样班级所有成员都能够参与其中[8]。以时间的顺序按照逻辑循环“第2幕情景剧——提出问题——小组讨论——情境模拟解决问题——评估、记录”逐步推进编辑的进展性案例。

1.3教学效果评价

(1)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学生登录网上评教系统对教师的授课质量进行匿名评价。评价指标涵盖了教师的职业素质、教学设计、教学实施3个一级指标、20个二级指标,每一个二级指标设立优、良、中、较差和差5个等级,从差到优分别赋予1~5分。学生只有完成对任课教师的评价才能选课,确保了学生评教的参与性。(2)知识应用能力的评价:学期结束后,由临床护理专家(在临床上相关科室工作5年以上并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事先准备案例,护生依据相关案例为模拟病人实施护理评估,提出护理问题及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进行综合测评。测评的主体为临床护理专家、模拟病人及未进入研究的平行班级的学生。评价的方式为采取双盲法利用自制的临床综合知识应用能力评价量表进行评价。评价量表含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及措施、护理评价3个一级指标,其中护理评估含有健康史、身体状况、辅助检查及社会心理状况4个二级指标,护理诊断及措施含有至少3个与案例紧密相关的主要护理问题及相对应的护理措施,对采取护理措施进行评价。学生得分=模拟病人评分×15%+临床护理专家评分×70%+平行班级的学生评分×15%。(3)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评价:采用彭美慈等[9]两岸四地的护理教育专家翻译和修订的中文版评判性思维能力测量表(CriticalthinkingDispositioninventory-ChineseVersion,CtDi-CV)于《外科护理学》课程开始前及课程结束后对两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该量表包含寻找真相、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求知欲和认知成熟度7个维度,每一维度含有10个条目,每一条目的回答从“非常赞同”到“非常不赞同”共6个等级,负性条目赋值1~6分,正性条目反向赋分。CtDi-CV总分为70~420分,210分以下代表负性评判性思维倾向,210~279分之间代表评判性思维倾向性不明,280分及以上代表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350分及以上代表具有很强的正性评判性思维倾向。此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90,总内容效度CVi为0.8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的录入及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进行统计学描述,采用t检验的统计学检验方法。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对教师教学效果评价的比较

课程结束后,两组学生对同一名教师授课的网上评教结果显示:采用进展性案例授课班级学生对教师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方面两组评教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两组学生知识应用能力的比较

实验组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得分为(89.89±2.98)分,对照组为(77.52±5.52)分。由临床护理专家、模拟病人及学生组成的考核小组考核的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各维度的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比较

《外科护理学》课程开始前测得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分别为(243.51±14.81)分、(246.37±15.07)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8)。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为(291.51±22.44)分,除评判性思维的自信心子条目外,其余各条目得分均高于40分;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个子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3.1进展性案例教学的优势

3.1.1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认可度高

传统的案例教学先给出案例,在案例后面紧跟着一系列的问题,学生依据给出的信息提供一个解决方案。与传统案例教学相比较,进展性案例教学因为在最初只包含了少量的疾病信息,更能反映出临床真实的情况[10]。患者病情资料分成多幕呈现,学生一次只对一幕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每一幕往往以图片、动画、视频的呈现增加了案例的真实性及课堂内容的生动性,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讨论,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由同一名教师授课,在教学设计及教学实施方面实验组对教师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教师的评分(p<0.01),实验组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高。由同一教师授课,两组学生对教师职业素质的评价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p=0.934),因职业素质主要包含的子条目为教师的精神面貌、教学态度、上课是否遵循学校的规章制度等。

3.1.2提高学生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临床实践需要学生具备发现问题、识别问题、分析问题、验证问题、预测问题的发展方向并利用以前及新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随着患者病情的进展能及时对患者的复杂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解决策略[11]。进展性案例以护理情境动态、持续性发展变化为特征,按照时间的顺序将疾病与人、环境有机结合,体现整体护理的理念[6,12]。采取进展性案例教学,更加符合临床真实的情境,实验组学生在针对具体案例进行护理评估、依据患者目前的状况提出护理问题、采取护理措施及护理评价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的学生在针对具体案例提出护理问题时,提出的护理问题分不清主次,甚至有部分同学只是把课本相关章节提出的一般性护理问题照搬过来,而这些护理问题该患者并未出现;提供的护理措施并不能解决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实验组大部分学生都能依据患者存在的问题提供有效的护理措施,患者病情突然发生变化时能够及时观察到并采取有效护理措施。

3.1.3提高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

《外科护理学》课程开始前测得实验组、对照组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分别为(243.51±14.81)分、(246.37±15.07)分,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7,p=0.78)。由于外科疾病的特点,护理人员常常需要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并且需要护理人员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作出正确的应对措施[13]。因此,外科护理学的教学需要学生不但要掌握护理学相关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当患者的病情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评估、分析、判断及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外科护理教学主要的挑战是帮助学生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临床环境[3]。进展性案例教学在每一幕情境剧结束后提出评判性护理思维问题,学生通过分析、评估、讨论解决遇到的问题,课程结束后实验组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总分及各个子条目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3.2进展性案例编写的反思

编制进展性案例的教师要求在与案例相关的科室顶岗工作一个月,并参与护理该疾病的患者至少5例。顶岗实习结束后,本研究发现由于某些疾病在该医院该时间段发病率较低,因此未能参与到5例该案例疾病的护理。因此,下一阶段编写进展性案例的教师去临床顶岗进修前,事先去相关科室了解所要编写案例近期患者住院情况,选择合适的时间段进行顶岗进修。案例的多幕情景剧主要内容往往牵涉过多的医疗记录,情景剧的动态发展也是以医疗为主线,每一幕情景剧包含过多的医学术语,没有体现出护理特色。在下一步编写案例的过程中,首先在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的基础上,在保证患者隐私不被泄露的前提下,研究组成员按照时间顺序详细记录5例典型的与案例相关疾病患者的住院过程,对5例案例进行提炼,罗列出进展性案例编写提纲,再对记录的内容加工丰富提纲形成情景剧。

4小结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9

关键词:公共管理;人才培养;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

案例教学作为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方法,已被越来越多的高等院校应用于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之中。公共政策是公共管理人才培养的一门核心课程和重要内容,公共政策分析能力是公共管理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在公共管理人才中应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有较长的历史,尤其国外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其中之一就是加强公共政策案例教学及案例库建设,并以此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基础性工程。近年来,国内一些高等院校也在开始建立公共政策案例库,采用案例教学的方式来培养更多的、创新能力强的公共管理人才。但是由于我国开展案例教学的时间不长,编写案例及建设案例库的经验不够,因此公共政策的案例库建设及案例教学的开展还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所以,加强对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及其功能的研究,对于培养高质量的公共管理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公共政策及其案例教学

公共政策有着多种层面的解读,既可以是指一个学科,也可以是一门课程,还可以是现实中的某一具体政策。作为一个学科,“公共政策学既是政治科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也是公共管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1]作为一门课程,是教育部高等学校公共管理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提出的所有公共管理本科专业需要开设的四大平台课程之一,也是公共管理硕士(mpa)必须开设的核心课程,还是公共管理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必不可少的学位课程。作为一项现实政策,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为解决一定的公共问题、达成公共目标、实现公共利益而确定的行为准则和行动方向,其本质是对社会资源的配置和对社会价值的分配,按其领域又可分为政治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和社会政策等多个方面,具有政治性、权威性、强制性、公共性、偏好性、稳定性和变动性等多项特征。公共政策案例是“基于教学或研究的需要,以不同媒介形成存在的,对具有典型意义的某项具体的、真实的公共政策现象或者实践的客观而准确的记叙”。[2]案例教学是一种启发式、引导式和参与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各学科教学中被广泛使用。具体来说,案例教学方法就是包括教师在内的各类培训者、教育者以教学案例为基础,在课堂中帮助教育或培训对象理解教学内容、解读教学难点、实现教学目标的一整套教学方式方法。公共政策作为一门应用性、实践性强的公共管理核心课程,在其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方法已日益普遍,它有助于加深对公共政策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理解和把握,有助于推动公共政策理论与方法体系的不断创新,有助于发现和了解当前公共政策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有助于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公共政策分析人才和公共管理人才。

二、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设

公共政策案例教学的开展需要以案例库为依托,建设一个内容充实、使用方便的公共政策案例库是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程,但是案例库建设又是一项复杂的工程,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它由一系列紧密衔接的工作环节组成。公共政策案例库,我们作为高等院校讨论的公共政策案例库主要是教学案例库,其建设包括制定计划、汇总分类、实践运用及建库维护等四个环节。

1.制定计划,做好分工。凡事必先制定计划,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也不例外,制定一个全面、完善的建设计划,是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第一步。该计划包括:(1)案例库建设的长远目标、阶段性目标;(2)案例库建设的总体思路、基本宗旨、主要原则;(3)案例库建设团队的负责人、成员、分工与职责,以及激励制度;(4)预算与经费保障措施;(5)成本控制、进度控制和质量控制方法;(6)案例覆盖的范围等。[3]规划做好后,接着要组织好人员,进行分工,开展案例的选择与编写。一要精心筛选案例素材。既要收集素材,掌握丰富的资料,更要对资料进行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案例。二要严密进行写作构思。所选案例是用来说明公共政策的基本原理,还是用来理解公共政策的运行过程,将按照哪种逻辑结构来进行编辑,需要有一个系统而严密的构思。三要认真撰写案例稿件。案例需要通过一定的文字形式表现处理,撰写案例稿件是案例编写及案例库建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环,案例编写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案例库建设的质量以及案例库的使用。

2.汇集整理,合理分类。作为一个方便实用的资源库,公共政策案例库在大家将案例按照分工、编写出来后,就要按照一定的形式或逻辑汇集起来,形成一个整体,以便更加有效地发挥其作用。为此,一要进行案例的分类。案例的分类可以按照多种形式进行,例如按照用途,案例可以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有的用于教师讲解,有的用于学生自学,有的用于课堂讨论,还有的用于课程考查。另外公共政策案例还可以按政策运行过程分类,分别用于不同阶段的教学实践。二要做好案例的存放。案例的存放应与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相结合,打造出一个便于使用和交流的案例库。案例库平台上除了存放案例库外,还要设置案例讨论区,让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更好的交流和沟通。[4]

3.实践运用,不断完善。公共政策案例库建设的价值在于应用,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应该遵循边建设、边运用的原则。当汇编有一定数量的案例后,要入课堂进行实践运用,教师要记录每一次的课堂案例教学情况,学生提出了什么问题,案例有哪些方面没有编好,案例库的编排是否合理等,以便及时对案例和案例库进行修改和完善。在案例初步编成、案例库可以运用阶段,教师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同时案例教学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迫使教师必须不断地从政策实际中搜集、积累适宜教学的案例、编写案例材料,并对即将在课堂上采用的案例进行充分的思索和把握。[5]案例库的实践应用以及案例教学的开展不但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还有利于案例库建设的不断完善。

4.建库维护,提高效率。案例库维护是公共政策能否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包括案例的修改和更新。案例的修改主要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案例取得了新的发展或产生了新的变化,需要对案例相关内容做出修正,以保证案例的有效性。案例的更新在于及时了解案例库中相关主体的发展与变化情况,如同类事件的典型性发生了变化,或在实践中出现新的问题,每隔一学期需要补充一定数量新案例入库,剔除价值不大的老案例,以体现案例的新鲜度和时效性。[6]在建设好、维护好案例库的同时,更要重视案例库的应用,提高使用效率,目前为建库而建库的现象还比较普遍,案例库的使用率不高是当前我国案例教学和案例库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案例库建好后,一定要提高使用效率,使用率越高,往往也维护得越好。

三、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

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从教师的角度来看,在公共管理人才培养中运用公共政策案例库,可以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方便。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培养公共管理人才的有效方法,已在公共政策课程教学中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案例常常是任课教师的头痛问题,需要花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广泛收集资料,多方进行取舍,整理编辑加工,尤其公共政策内容非常丰富,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案例内容涉及教育、交通、体育、建设、税收、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城市管理、环境保护等多个公共政策领域,分析内容涉及公共政策的观念、理论、过程、方法”。[7]公共政策案例库的建立,使得教师能够节省大量的收集资料的时间,完全可以运用库中现成的案例,给学生进行讲授与分析,把精力集中放在案例分析的设计上,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公共政策案例库有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公共政策既是一个实践性的学科,也是一门应用型的课程,在长期的政策实践中积累了大量的生动案例,这些案例是帮助学生理解政策理论,了解政策实践的重要资料。[8]公共政策案例库作为培养公共管理人才重要的教学资源,是一个向学生开放的系统,学生可以随时进入案例库,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利用案例库,学生可以自行对课堂教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消化,通过具体的相关案例加深理解;可以选择合适的案例,围绕公共政策的某些理论或知识点组织讨论,学生们自由陈述观点,展开辩论。总之,公共政策案例库是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平台,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宁骚.公共政策学[m].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1.

[2]陈世香.公共政策案例分析[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3-4.

[3]徐拥军,宋扬.管理案例库建设的组织与流程[J].管理观察,2008,(11):201-202.

[4]张媛.《公共部门决策的理论与方法》课程案例库建设探讨[J].科技经济市场,2012,(1):62-64.

[5]石火学.公共政策学课程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48-49.

[6]章雁.《管理会计》研究生学位课程案例库建设的思考[J].新会计,2013,(7):79-62.

[7]谢明.公共政策案例:分析与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

护理教学案例设计篇10

[关键词]深基坑,支护工程,案例教学

[abstract]atpresentcityhigh-risebuildingincreased,indeepfoundationpitsupportingaspectsappearedmanyaccidents,alreadydelayedthetimelimitandcausehugeeconomiclosses.Strengthentheteachingappearextremelyurgent.theauthortakestherealfactsofprojectofforteachingtools,setuponabridgebetweenthetheoryandpractice,thepurposeistomakethestudentstodiscussthecase,toformthecorrectwayofthinking.indeepfoundationpitsupportingteachingimplementationofcaseteaching,candeepenthestudents'understandingofengineeringbackground,enhancetheengineeringpracticeandtraining,soastomaketheclassteachingdevelopanimportantpartofbuildingthebuilder.

[keywords]deepfoundationpit,supportingproject,caseteaching

中图分类号:tV5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它起源于1920年代,这种案例教学法到了1980年代,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国内教育界开始探究案例教学法,则是1990年代以后之事。传统的教学方法是老师讲、学生听,学到的都是死知识。在案例教学中,学生拿到案例后,先要进行消化,然后查阅各种他认为必要的理论知识.这无形中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主动进行的。捕捉这些理论知识后,他还要经过缜密地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一步应视为能力上的升华。

讲授深基坑支护工程时,考虑到授课班级较多,实际工程施工时间与上课时间二者大多不一致,这样现场观摩教学很难组织,因此在讲授深基坑支护工程时,运用了案例教学法,具体过程如下:

一、出示案例:通过多媒体手段来展现。

1、工程概况

该大厦是一栋综合大楼,地上25层,地下2层,框剪结构,总高度为84m,建筑面积5万㎡,桩箱复合基础。

地质情况大致为:第一层为填土,埋深在-3m以上;第二层为淤泥,埋深在-9.5~-25.6m第四层为砂质粘性土,c=10kpa,Φ=28.8°。地下水位为-1.15m。

2、深基坑设计与施工

基坑实际挖深11m,工程桩采用450mm×450mm断面的两节预制混凝土桩,桩长32m;支护桩采用锤击式预制混凝土桩,断面为350mm×450mm,桩长14.5m,桩顶设压梁,其上2m为砖挡墙。压梁与呈方格布置的水平支撑梁构成第一道支护体系,挖到-7.13m时,再浇筑第二道压梁与水平支撑。支撑柱断面为300mm×300mm,长24m。基坑开挖不久,水平支撑梁端部出现裂缝,当西向4格基坑土方开挖接近完成后时,的8根支撑柱有5根大变形,甚至破坏。随着土方向东开挖,各区段的水平支撑梁端的裂缝扩大,支撑柱变形,开挖过程中发生多次滑坡。结果表明:相邻西侧二层房屋下沉4.7~53.3mm,西南侧一片筏基础的三层办公楼下沉17.5~51.5mm,南侧一桩基住宅下沉11.1~23.6mm。

二、讨论案例:包括事故分析和基坑支护事故原因分析

1.该地区的淤泥多呈流塑状态,渗透系数小,压缩性大,灵敏度高。淤泥受打桩振动后其强度大大降低,而且基坑一边开挖,一边继续打工程桩扰动地基土,使其强度不能很快恢复,造成支护结构所受土压力增大。基坑西南侧均临近建筑物,基坑北侧坑边又堆放了6m宽2m高的土方,迟迟不能运走走。这样一来,基坑周围存在很大的地面荷载,淤泥在地面荷载作用下,产生流动,造成基坑支护体系所承受的压力超出设计计算值,承载能力显得不足。

2.支撑柱的配筋少,刚度明显不足。水平支撑的中间接点断面及配筋不足。

3.工程桩采用锤击预制桩,导致地基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急剧上升,且无法很快消散,在地基中产生了强烈的挤土作用。基坑开挖没有做好止水设施,一部分地表水流进基坑,淤泥通过桩间孔进入基坑,加剧了基坑土体的滑移。

4.挖掘机停在水平支撑点处工作,抓斗直接碰撞支撑柱。

三、点评案例:

1.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支护设计方案必须由设计资质单位设计,并通过当地专家组的安全评审签字方可施工。施工中严格按设计要求精心组织、科学施工,必须保证各工序的施工质量。2.深基坑周边2m内不准堆放土方和建筑材料,2m外堆土高度不得超过1.5m,且不超过设计荷载值,严禁重型车辆在基坑周边行驶。深基坑开挖施工时,项目部实行24小时值班,时刻注意开挖过程中基坑的位移变形与漏水漏砂情况。深基坑开挖应连续施工,尽量减少无支护暴露时间,尽可能避开雨季开挖,开挖必须遵循“自上而下,先撑后挖,分层对称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3.土方开挖过程中挖斗严禁碰撞立柱桩、降水井和支撑体系,机械开挖到基坑底标高前留有0.2~0.3m厚土层,由人工挖掘修整,保证土体的原状结构。钻孔桩、深搅桩和高压旋喷桩施工在浅部遇障碍物需要用人工清理,当孔深大于1.5m时,必须采用钢护筒、钢筋笼等安全保护措施。4.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遇到轻微漏水漏砂时,必须及时用水泥、棉絮、海带、草包装粘土等进行堵漏,插滤网导流管,防止漏失增大。深基坑开挖时,现场应配备2~3台高压旋喷或压密注浆设备,当发现漏水或漏砂严重时,必须停止开挖,迅速采用压密注浆方法在漏水或漏砂处进行快速注水泥和水玻璃止水堵漏,防止事态进一步扩大,确保基坑安全。雨季开挖,现场应配备足够抽排水设备。以便及时排除因下雨流入基坑内的积水。

5.让学生记住注意事项,在以后实际工作中有效避免此类情况发生。举一反三,创造性地解决工程中一些新问题。

[结束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启发学生研究实际问题,注重学生智力开发及能力培养的现代开放式教学方法,它有着传统教学方法所不具备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后通过问卷调查,笔者任教的班级,学生反映较好,主要表现在有针对性培养学生实际处理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m]北京:中国建筑出版社2002

2.赵志缙应惠清·《建筑施工》[m]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3

3.王曙光·《深基坑支护处理经验录》[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1

4.柳孝荣徐瑞坤·事故安全分析《建筑安全》[J]2006.10

5.冯华艳·案例教学法的具体实施《决策探索(下半月)》[J]2011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