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的步骤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1:59:41

管理学的步骤篇1

论文关键词:教学管理;品质管理;七步骤

论文摘要:高校教学管理人员应该学会使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教学管理,这样会更好地完善教学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高校扩招的不断深入,一些高校暴露出来的教学管理问题也是频繁增加。现就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运用品质管理工具进行案例分析,目的是让更多的教学管理人员及爱好教学管理的人员学会以使用品质管理工具解决高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品质管理七步骤的具体内容

第一步:寻找问题。把要改善的问题找出来,当目标锁定后便召集有关员工,成为改善主力,并选出首领,作为改善的责任人,跟着便制订时间表跟进。

第二步:研究现时生产方法。收集现时生产方法的数据,并作整理。

第三步:找出各种原因。结合各有经验人员,利用脑震荡、品质管制表和鱼骨图表,找出每一个可能发生问题的原因。

第四步:计划及制订解决方法。再利用各有经验人员和技术专才,通过脑震荡方法和各种检验方法,找出各解决方法。当方法设计完成后,便立即实行。

第五步:检查效果。通过数据收集、分析,检查其解决方法是否有效和达到什么效果。

第六步:把有效方法制度化。方法证明有效后,制订工作守则,各员工必须遵守。

第七步:检讨成效并发展新目标。

二、如何将品质管理七步骤与高校的教学管理紧密联系起来

第一步:寻找问题。在所有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中,我们通过成熟度低、重要性高的比例进行打分,发现降级率高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这个问题在短时间内也容易解决。召集所有的教学院长、秘书开会,并制订时间表为两年,这两年要对学生的降级情况进行跟踪。

第二步:研究现时生产方法。现在我们要对降级问题进行数据收集,我们仅拿其中的一院院系的降级情况作为例子。找了2004~2005、2005~2006、2006~2007、2007~2008学年的降级数据,如果把以上数据转化为百分比,便发觉2004~2005学年降级率为9.84%,2005~2006学年降级率为8.34%,2006~2007学年降级率为7.55%,2007~2008学年降级率为6.89%。转贴于

第三步:找出各种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各教学院长及教学秘书提出了各种原因。如果用鱼骨方法分析,便可把各类原因归纳。鱼头表示要解决的问题,鱼剌表示存在问题的原因。对于以上的分析,我们又对学生进行调查,通过对2005~2006学年降级的8名学生进行调查,发现对不了解降级标准的占多数,就是学生在刚一入学时,就对此项的要求模糊。其次是不清楚降级的损失到底有多严重。

第四步:计划及制订解决方法。现在对问题出现的两个主要根源采取相应的措施。对于大一的新生,采用在学生一入学时,就进行培训,人手一本学生手册,讲解完之后再考试,不及格的重新再考,直到其熟悉所有大学期间要发生的与学生相关的教学内容;同时给所有的学生分析降级后的直接、间接损失,让所有的学生都清楚降级给学生本人及家庭带来的后果。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每个学期的开学初都要对他们上一学期的成绩进行考核,对于累计学分接近降级学分的学生,要给这些学生开会,进行警告,同时给家长打电话,让家长配合。

第五步:检查效果。利用第二、三步方法,收集以后降级数据并分析,与未改善前的数据相比,看看是否得到改善,或者某些地方放错重心,以致改善不明显等。经过两年的数据收集,2008~2009学年的降级率为5.52%,2009~2010学年的降级率为3.21%,从改善后的数据可以看出,经过两年的改善,学生降级率明显降低了。

第六步:把有效方法制度化。当改善方法被认可后,其方法便制成教学管理手册流程的一部分,形成惯例,以后每学期都给学生开类似的教学指导会议,同时将成功事例在全校共享。

第七步:检讨成效并发展新目标。当降级问题解决后,便可重复以上方法,解决上课迟到率、延期毕业率、学位证获取率、四六级通过率等。当所有问题得到改善后,再订新目标。

参考文献

[1]“theSigmaway”bypeterS.pande,Robertp.neuman,RolandR.CavanaghmcGrawHill2000.

[2]“totalQualitymanagement”byashokRao,Lawrancep.Carr,ismaelDambolena,RobertJ.Kopp,Johnmartin,FarshadRafii,phyllis,JohnwileySons.1996.

管理学的步骤篇2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的管理状况,同时设定了许多的重点项目进行分析调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关怀,最终制定了相关的公路管制体系。并且在全国不同的省市进行实施,获得良好的成效。尤其受关注的是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管理体系。这是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后制定出的管理体系,它的功能较为全面多元。主要有: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公路状况、了解公路的养护情况、养护金额的合理安排、养护的平时管理、制定养护的相关计划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功效很好地体现了现代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现代化。另外,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针对不同公路的路面状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养护手段。所以,整个公路系统还专门分成两种个不同的体系。我们国家当前在路面管理的时候还没有普遍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这一整个系统的现代化功能还比较低。国家中比较常见的是交通部门制定的CpmS系统。这一系统是网级的,它在回归技术的基础上对公路的相关功效进行评估、了解、护理。在选择输入、咨询相关数据的时候还是采取的表格方式,没有较强的可视功能。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国家已经初步地具备了公路管理体系。主要由公路表面的功效评估、功效前景估量、养护等组成。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国家在公路表面体系还是较集中在网级体系中,没有过多的涉及到项目级。现在市场中已有的公路表面管理体系就有许多种了,在这么多的种类里不同的省市地域都能找到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体系,但是在高速养护的现实中未必能够使用,获得预期的成果。

二、国内高速公路管理对策分析

现在许多的国家在调查研究公路管理体系的时候都普遍有着下面的特点,就是过于看重数据的处理,比较忽视业务的相关步骤。很多的公路研究都在数据的基础上实施的,几乎较少地涉及到对业务的有关分析。只有对相关的业务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率,实现良好的运用。对业务进行步骤的管理这一思路,也出现了较好的研究方法。第一:始终以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政策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对业务的步骤进行设计。首先,对原本的步骤进行了解,通过一定的分析看这一步骤对竞争力的作用。接着,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要了解对方的能力,将自身原有的知识挖掘出来,不断地发现全新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在良好的合作中发现较有价值的内容,一些没有大的必要性,过于机械化的工作可以取缔,尽量避免不同环节之间的耽搁,促进整个步骤的最佳化。将整个的步骤进行重新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目的,达到客户的需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时更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这是主要目的。因为公司的相关步骤和市场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完善公司的步骤甚至对竞争能力有着关键性影响。第二:结合周围具体的环境进行相关业务步骤的创新设计。随着周遭环境的不断变更,我们要及时了解不同的环节,有的环节现在已经不符合潮流的趋势,没有太大的价值就应该及时地丢弃。将不同的环节进行改进,不断调整其战略,变更组织形式。从而将不同的环节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变的更加流畅优质。业务步骤不断地改进,有助于了解客户的需求,明白客户的真实想法,进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公司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竞争力。第三:对步骤重新再设计要在全新的步骤基础上建立全新的组织。整个的管理环节要尽量地减少,避免中段领导的干扰。由此能够很好地控制管理的金额,进而有效地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提高公司对市场的反应。另外,这一全新的组织将管理的有关权限进行适当的转移,在业务步骤实施的时候进行决定。针对这一情况,业务步骤的有关人员就需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较好地和他人进行协作。第四:借助于科学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公司的业务步骤进行良好地整合。能够有效地处理业务流散而管理较集中的问题。通过科学技术的使用可以降低公司的成本花费,帮助公司获得较好的竞争力。同时,由于管理类型、人工能力的限制,我们通常会建议使用分工管理的形式。但是将权力分散也有一定的缺陷,也就是容易使决定不集中,很难及时地做出判断。

三、结束语

管理学的步骤篇3

1实验设计类

实验设计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的目的、原理,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设计合理的实验步骤,分析实验现象或处理实验数据,最后得出实验结论。解答这类试题要求学生具备实验的基本思想,关键是变量的确认和控制。

【例1】(2009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为了探究pH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请根据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实验,并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用具:试管,量筒,滴管,试管架,pH试纸;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鸡肝研磨液;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溶液,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蒸馏水等。

(1)实验步骤:

①如图1所示,先在1号、2号、3号试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再向1号试管内加入1mL蒸馏水,向2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_____,向3号试管内加入_____________,并振荡试管。

②向1号、2号、3号试管内各滴入2滴_____________。

③仔细观察各试管内_____________,并记录。

(2)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

(3)实验结论:pH为7左右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较高,而pH偏高、偏低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降低。

(4)除pH外,还有其他环境因素会影响过氧化氢酶的活性,请你就此提出相关研究课题(只要求写出课题名称):_____________。

点评:该题是对书本探究性实验的考查,解答这类试题的一般思路是:①确定实验目的和理解实验原理。②确定变量:根据实验的目的、原理,通过初步分析,确定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③控制与观察变量:自变量要不同,无关变量要相同且适宜,因变量的观察指标要准确。学生在答前两空时只写试剂的名称,没有考虑到无关变量的控制。因变量要观察气泡的多少,而很多学生答“反应速度的快慢”,说明学生对实验的原理没有理解透彻。从学生的错误可以看出,在平时的实验设计过程中教师没有将实验设计的整体思想很好地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在答题时随意性大、不规范。

答案:(1)①1mL(等量)氢氧化钠溶液(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给分)1mL(等量)盐酸溶液(试剂量和试剂名缺一不给分)②鸡肝研磨液③产生气泡的多少(2)1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多,2号和3号试管内产生的气泡较少

(3)探究温度对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或其他合理答案)

2实验分析类

此类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方法的理解,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和分析,并能对相关的实验结论进行解释的能力。试题的素材以书本实验为基础,可以创设新的情境,但学业水平测试毕竟是过关性考试,难度不会太大,因此实验的原理、方法与书本实验基本一致。

【例2】(2011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为了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现象。某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材料用具:洋葱;刀片,镊子,滴管,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显微镜;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溶液(胭脂红是一种水溶性的大分子食用色素,呈红色),清水等。

方法步骤(图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步骤B用显微镜观察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该同学发现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可能的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细胞过度失水而死亡。

(3)该同学在步骤D观察到了质壁分离现象,其结果因为图3中的_____________(填序号),判断的理由有_____________。

点评:该题考查的知识源于书本实验,但“源于书本、高于书本”,是教材实验综合运用能力的再考查。学生只要理解了教材实验,该题的难度就不大,解答“步骤B用显微镜观察的目的”和“质壁分离后不能复原的原因”的知识完全来自书本实验。这道试题的创新之处就在于尝试用与书本不同的实验材料和实验试剂,给学生创设了一个全新的探究情境。由于平时课堂中拓展、改进实验较少,学生无法在新的情境在抓住实验原理、方法和实验步骤与书本实验完全相同这一点,自然学生在最后一小题错误率高,同时说明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差,需要进一步的培养。

答案:(1)观察到的现象与后续质壁分离的现象形成对比(2)胭脂红溶液浓度过大、质壁分离时间过长(3)①胭脂红不能透过生物膜,但可以透过细胞壁.故在原生质层和细胞壁之间为红色。原生质层为无色。

3实验方案纠错类

此类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实验方案科学性、严密性的理解,分析实验方案中不合理的部分,并寻求正确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科学能力。解答这类题型的关键是要熟悉书本实验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

【例3】(2012年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某同学按表l中的方法步骤进行了实验。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②中加入无水乙醇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2)按照上表中方法步骤进行实验操作,该同学在步骤③收集到的滤液呈_____________色。

(3)上述实验操作中存在3处错误,请_____________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将提取的天然叶绿素用作食品添加剂,根据你所学的叶绿素化学性质分析,天然叶绿素不能添加在_____________性食品中。

管理学的步骤篇4

时代的飞快发展也大大增加了高速公路工程的数量和需求,虽然高速公路工程能够解决人们的交通等问题,但是,也产生了许多负面的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高速公路的管理。我们都知道,因为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管理不仅包括建设期间的管理,更长时间的是其在运营期间的养护等管理,一旦养护管理不善,这在一方面使得高速公路工程的圆满管理会受到影响,另一方面高速公路工程项目的成本、进度、质量和安全也可能会受到影响,所以提高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我国高速公路管理现状分析

我们国家高度重视高速公路的管理状况,同时设定了许多的重点项目进行分析调查,通过一系列的政策关怀,最终制定了相关的公路管制体系。并且在全国不同的省市进行实施,获得良好的成效。尤其受关注的是国省道干线公路路面管理体系。这是我们国家在相当长的时间后制定出的管理体系,它的功能较为全面多元。主要有:对相关的数据进行检验、分析公路状况、了解公路的养护情况、养护金额的合理安排、养护的平时管理、制定养护的相关计划等等。这些各种各样的功效很好地体现了现代高速公路的信息化、现代化。另外,为了适应不同的情况,针对不同公路的路面状况,需要采取不同的养护手段。所以,整个公路系统还专门分成两种个不同的体系。我们国家当前在路面管理的时候还没有普遍使用先进的现代化技术,这一整个系统的现代化功能还比较低。国家中比较常见的是交通部门制定的CpmS系统。这一系统是网级的,它在回归技术的基础上对公路的相关功效进行评估、了解、护理。在选择输入、咨询相关数据的时候还是采取的表格方式,没有较强的可视功能。从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国家已经初步地具备了公路管理体系。主要由公路表面的功效评估、功效前景估量、养护等组成。尽管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我们国家在公路表面体系还是较集中在网级体系中,没有过多的涉及到项目级。现在市场中已有的公路表面管理体系就有许多种了,在这么多的种类里不同的省市地域都能找到和自己实际情况相符合的体系,但是在高速养护的现实中未必能够使用,获得预期的成果。

三、高速公路管理对策分析

现在许多的国家在调查研究公路管理体系的时候都普遍有着下面的特点,就是过于看重数据的处理,比较忽视业务的相关步骤。很多的公路研究都在数据的基础上实施的,几乎较少地涉及到对业务的有关分析。只有对相关的业务步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了解,才能够有效地提升公路养护管理的效率,实现良好的运用。对业务进行步骤的管理这一思路,也出现了较好的研究方法。第一:始终以不断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制定出合理的经营政策为中心,在此基础上对业务的步骤进行设计。首先,对原本的步骤进行了解,通过一定的分析看这一步骤对竞争力的作用。接着,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司的竞争实力,要了解对方的能力,将自身原有的知识挖掘出来,不断地发现全新的资源,进行有效地整合。在良好的合作中发现较有价值的内容,一些没有大的必要性,过于机械化的工作可以取缔,尽量避免不同环节之间的耽搁,促进整个步骤的最佳化。将整个的步骤进行重新设计的目的就是为了实现目的,达到客户的需要,提升工作的效率。同时更是为了更好地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能力,这是主要目的。因为公司的相关步骤和市场的竞争能力有着重要的联系,完善公司的步骤甚至对竞争能力有着关键性影响。第二:结合周围具体的环境进行相关业务步骤的创新设计。随着周遭环境的不断变更,我们要及时了解不同的环节,有的环节现在已经不符合潮流的趋势,没有太大的价值就应该及时地丢弃。将不同的环节进行改进,不断调整其战略,变更组织形式。从而将不同的环节进行合理有效地整合,变的更加流畅优质。业务步骤不断地改进,有助于了解客户的需求,明白客户的真实想法,进而提升工作效率,降低成本,公司才能够获得更好的竞争力。第三:对步骤重新再设计要在全新的步骤基础上建立全新的组织。整个的管理环节要尽量地减少,避免中段领导的干扰。由此能够很好地控制管理的金额,进而有效地提升公司的运营效率,提高公司对市场的反应。另外,这一全新的组织将管理的有关权限进行适当的转移,在业务步骤实施的时候进行决定。针对这一情况,业务步骤的有关人员就需要拥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较好地和他人进行协作。第四:借助于科学的信息技术水平,将公司的业务步骤进行良好地整合。能够有效地处理业务流散而管理较集中的问题。通过科学技术的使用可以降低公司的成本花费,帮助公司获得较好的竞争力。同时,由于管理类型、人工能力的限制,我们通常会建议使用分工管理的形式。但是将权力分散也有一定的缺陷,也就是容易使决定不集中,很难及时地做出判断。

四、结束语

管理学的步骤篇5

[关键词]生物学实验原则解析

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实验性是生物学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由于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实施,高考改革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要求愈加重视,主要包括对实验原理、实验目的、方法、步骤、实验现象与结果等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高中旧教材共有18个实验、实习及研究型学习。按实验课题的不同大致可分为4种类型:

教材中的这些实验,从能力方面看,要求学生理解所学实验、实习的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具备验证相关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能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性研究;能用文字、图解、图、表格等形式准确地描述或表达生物学实验结果。而高考生物实验题是试题中的热点题型,又是失分最大的题,怎样才能做到不失分呢?本人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着重对高中生物实验设计题考查形式和类型进行归类,以帮助学生提高其实验设计能力。因此,以教材中所列的实验内容为基础,将有关的各种可能出现的实验题类型大致概括为五种类型。

一、补充完善类型

该类题一般给出了具体材料和条件,要求补充实验原理,完成实验操作的部分步骤,并预期结果、分析原因。学生解答此类题时一定要认真阅读,理解本质,对作提示的过程、实验步骤要认真分析,理解领会题的设计思路,在遵循实验原则的前提下,去分析实验原则有关的如对照组实验、重要实验步骤、实验装置等,在此基础上完善补充。

例1.帕金森氏症的主要症状表现为运动时不自主地震颤,患者十分痛苦。瑞典科学家卡尔松的研究表明,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缺乏是帕金森氏症的病因,并找到了“多巴”作为缓解该病的有效药物,卡尔松因此获得200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现在已知“多巴”可以在人体内转化成“多巴胺”,而一种名为“利血平”的药物可耗尽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为了验证“多巴胺”缺乏是引起震颤的原因,请你依据所给的材料和用品来补充和完善实验设计中的方法步骤,并预测实验结果,分析得出结论。

(1)主要实验材料和用品:小鼠、生理盐水、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用生理盐水配制的一定浓度的多巴胺溶液等。

(2)实验步骤:

①把生长发育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分为数量相等的a、B两组。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利血平”可耗尽神经末梢中的多巴胺,而缺乏多巴胺,就会出现运动震颤,因此可通过向实验组注射利血平,观察实验现象,然后再注射多巴胺溶液,使之产生多巴胺,从而使震颤消失。

答案:(2)②a组注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B组等量的生理盐水。随后在相同的条件下饲养,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运动状况。

(3)a组注射一定浓度的利血平溶液后出现运动震颤现象,注射多巴溶液后恢复正常;B组鼠实验过程中始终正常。

(4)“多巴胺”缺乏是引起震颤的原因。

二、纠错类型

该类题型在过去几年的高考中较多出现,难度要求不高。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利用已有的生物实验基础原理对实验方案、步骤、及操作结果及预测等进行修改、重新评价,考查学生对实验设计的严密性、科学性的认识程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能力。解题过程中,充分利用题中给出的实验条件、实验目的和实验原理,以实验原则为理论指导逐一分析,作出准确判定,改正时说理要清晰,注意语言的规范性,不出现科学性错误。

例2.生产谷氨酸等食品添加剂离不开发酵工程。为了测定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所需的最适pH,某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步骤。

配制适宜培养基分装到5个锥形瓶中,用缓冲液分别调pH为4、4.5、5、5.5、6,分别标号i、ii、iii、iV、V;将每瓶培养基等量分装到3支试管中,加绵塞并包扎,每捆试管外挂上相应标签;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20min灭菌后冷却;无菌条件下接种等量菌种;370C恒温箱中培养24h。测定每管中谷氨酸的产量;计算、统计并分析结果。

a.上述步骤中有3个明显科学性错误,请在相应文字下划线标记,并按序改正;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试列出实验结果的数据统计表格。

C.若按改正后的步骤实验,请将预期结果用曲线图表示走势。

解析:微生物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的改变,不仅影响菌种的生长繁殖,而且会影响菌种的代谢产物的形成;题中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有三处错误,分别是:(1)不熟悉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所需的pH为7~8;(2)灭菌方法不对;(3)测定的对象和方法不对。

答案:a、4、4.5、5、5.5、6在酒精灯上加热煮沸测定每管中谷氨酸的产量

改正:①6.5、7、7.5、8、8.5

②在98Kpa下高压蒸气灭菌

③测定菌体的细胞数目或重量

B.不同pH下谷氨酸棒状杆菌的数量统计表

三、探究类型

该类题是重点考查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实验设计题,要求学生采用多向思维、求异思维及创新思维,但解题思路仍遵循探究实验设计的步骤和基本原则。

例3.为探究二氧化硫对植物叶片的影响,请根据所给材料和用具设计出实验的方法和步骤,预测可能的实验结果,并分别得出相应的结论。

材料和用具:长势相同的两株盆载黄瓜幼苗、小烧杯1个、大小相同的玻璃罩2个、玻璃块2块(比玻璃罩略大)、稀硫酸、凡士林、水。

已完成的实验步骤:称取一定量的亚硫酸钠(亚硫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并对幼苗、玻璃罩、玻璃板进行标号。在小烧杯中加入稀硫酸2ml,在1号和2号玻璃板边缘涂上凡士林。

待完成的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能的实验结果和相应的实验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既属于补充实验过程的探究实验,又属于结论开放型实验题。补充实验步骤时,注意要与前面已有的步骤相衔接,要理解前面步骤的意图,按照这个设计思路,遵照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完成后续步骤。这类题答案不定,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四、限制类型

该类题要求学生仔细阅读题干内容,将题中所给条件与实验原理、实验目的综合分析,它的存在影响实验的结果或存在新的实验情景,很大程度上决定实验的成败。

例4.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是激素调节,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显著调节作用,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协调、共同调节的。已知成熟叶片中有较多的脱落酸而不含细胞分裂素,科学家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得知:脱落酸有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并提高核酸酶的活性,从而促进核酸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征,因此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叶片若干片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的局部位置涂上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乙组叶片;

第三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并结合目的给出了实验原理的提示:叶绿素逐渐丧失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征,因此可通过控制自变量即细胞分裂素的有无和观察因变量即叶片失绿所需时间,来观察细胞分裂素对叶片衰老的作用。在实验设计时,应注意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

答案:①用细胞分裂素来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时间。

五、创新类型

该类实验是对教材实验的总结、变革,综合性较强。分析解答时要明确实验目的,弄清实验原理,以及相关的知识点,确立完成实验关键条件,考虑所给材料或用具的作用,为解答时提供信息。

例5.新收获的稻米煮的饭香气诱人,但是不法商贩也可以用稻米抛光增白、上油后以假乱真,欺骗消费者。新稻米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高于陈稻米。植物体内的过氧化氢酶在有过氧化氢(H2o2)存在下能把某些酚类化合物如愈创木酚氧化成红褐色物质,简单表示为:愈创木酚红褐色物质,其颜色的深浅与酶活性呈正相关。

请你帮助完成食品卫生质量检验人员设计一个检测稻燮是否是新稻米的简易实验。

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材料:新稻米、待测稻米(数量足够)

试剂和用具:1%愈创木酚,1%过氧化氢H2o2,具塞试管,培养皿,移液管,观察颜色放大镜等。

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让稻米事先浸有1%愈创木酚:具体做法是,然后分别用移液管往两试管内加入1%的愈创木酚溶液,浸没大米,盖上试管用力摇振20下,静置一段时间后,弃掉多余液体。

②将浸有1%的愈创木酚的稻米分别倒入两个具有相同编号的培养皿中,用镊子摊开,然后。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为综合型实验题。解综合实验题的关键是:(1)要清楚材料中描述的实验目的和要探究的实验课题;(2)按已提供的实验操作步骤,了解实验者意图并结合课题要求完成实验;(3)会根据材料涉及的基础知识作出合理原理分析;(4)能正确完成剩余的实验设计步骤和预测实验可能的结果。

参考文献:

[1]徐安国,陈延松.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7,(6).

管理学的步骤篇6

【关键词】数据库技术;工作流;二维数据表;流程模型

1.工作流概述

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部分自动执行的业务过程,它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能够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传递和执行。它是实现业务过程管理与控制的一项关键性技术。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为实现某个业务目标,在多个参与者之间,利用计算机,按某种预定规则自动传递文档、信息或者任务。简单地说,工作流就是一系列相互衔接、自动进行的业务活动或任务。我们可以将整个业务过程看作是一条河,其中流过的河水就是工作流[1]。

2.审批工作流的过程模型

过程模型用来定义工作流的过程逻辑,包括组成工作流的所有活动以及活动之间的依赖关系。在日常的各项审批活动中,业务处理是按照用户所选择的固定流程进行流转,过程模型如图1。

图1审批工作流过程模型图

3.审批工作流二维表的设计

通过对功能需求的分析,信息文件按照选择的流程进行流转审批,因此首先得考虑存储流程规则信息的二维数据表,每一个流程信息实体应该包括流程编号(Flinid,主键,数值类型)、名称(Flinname,字符型)、类别编号(FlClid,数值型)、版本(FlinVersion,数值型)、状态(FlinStat,字符型)等字段属性。Flinid字段存储流程编号信息,作为主键设置,控制流程信息的唯一性。FlClid字段存储流程类别代码信息,考虑系统扩展性,用数字代码的形式进行存储,另设计存储类别信息的二维表,以便于使流程信息可进行多层次分类。FlinVersion字段存储流程版本信息,记录流程修改的次数。FlinState字段存储的流程状态信息,可设计为和停止两种状态。

每个流程按照固定的步骤进行流动,系统必须设计存储相应步骤信息的二维数据表,一个流程可拥有多个步骤,每一个步骤实体应包括步骤编号(acinid,主键,数值型)、步骤名称(acinname,字符型)、步骤排序号(acinSortno,数值型)和步骤所属的流程编号(Flinid,数值型)等字段属性,为了考虑有的步骤可以有多人处理,系统设计了步骤处理人的数据表,包括序号(acUsid,主键,数值型),处理人代号(acUsUserid,字符型)、步骤序号(acinid,数值型)等字段属性。

当用户添加信息后,系统根据信息的类别选择了相应的流程,使用过程中要考虑信息流动的过程和流动的状态,以提示各个步骤处理人能操作自己需要处理的数据,因此系统设计了与信息相关的表,即任务表,主要用来存储本信息选用的流程、目前的处理的步骤、目前需要处理的用户等信息,每一个人物实体应包括任务序号(tainid,主键,数值型),信息序号(itinid,数值型),步骤序号(acinid,数值型),处理人号(tainDealUserid,字符型),任务状态(tainState,字符型),任务版本(任务版本,字符型)等字段属性。

在用户进行审批操作后,应记录相应的任务处理记录,便于用户查看已处理的操作信息或进行撤销操作,因此系统设计了相应的任务操作记录表,每一个人物操作实体应包括任务记录序号(taHiid,主键,数值型),信息序号(itinid,数值型),步骤序号(acinid,数值型),信息类型(itStClid,数值型),签名数据(taHiSignData,字符型),任务记录标志(taHiFlag,字符型),任务记录备注(taHiBz,字符型)等字段属性。

4.审批工作流核心功能实现

在前面数据库表的设计中,我们已经设计了4个表存储数据流实现的相关信息,通过这些表,可实现多种审批需求的业务。下面以财务报销审批业务为例,展示流程配置管理和信息流审批具体应用及其实现过程。

4.1流程配置管理实现

系统在流程管理模块实现流程的添加、删除、更新等维护工作。具体添加的实现过程是先定义流程信息对象,将界面的表单数据赋予对象的相关属性,通过对象的adaByobject方法将其写入数据库并返回插入的主键值。再通过循环语句将表单中的步骤和处理人分别插入至相应的表中。主要的实现代码如下:

DimoaFlowinfoasnewaFlowinfo‘定义流程实体对象

……

根据表单对oaFlowinfo进行赋值

……

ForeachnitemasGridViewRowingvpurview.Rows‘获取流程访问权限

DimnCbxCheckedasnewCheckBox

nCbxChecked=nitem.FindControl("cbxChecked")

……

next

……

nRetrunFlinid=oaFlowinfo.addByobject(oaFlowinfo)‘根据adaByobject方法将流程信息写入数据库

ifnRetrunFlinid>0then‘大于0表示写入成功,则写入步骤信息

ForeachnitemasGridViewRowingvactorinfo.Rows

Dimoaactorinfoasnewaactorinfo

……

nRetrunacinid=oaactorinfo.addByobject(oaactorinfo)

ifnRetrunacinid>0then‘大于0表示写入成功,则写入步骤处理人

DimoactorUserasnewaactorUser

……

oactorUser.addByobject(oactorUser)

endif

next

endif

4.2流程审批实现

在工作流的审批过程中,用户主要是通过修改tainDealUserid字段的值来完成数据的传递操作,tainDealUserid字段存储的是待处理用户的用户编号,用户登录系统后进入审核模块自动检测用户编号和数据的此字段值是否一致,如果一致表示则显示在待审批信息表中,等待用户的审批,用户审批后,系统根据既定流程修改tainDealUserid的值。具体的实现过程是先获取当前步骤信息,并检测是否存在下一步骤,再根据结果向任务表写入相关数据完成审批过程。主要的实现代码如下:

……

oactorinfo=oactorinfo.Gettoobject("Flinid="&nFlinid_present&"andacinSortno="&nacinSortno_present)‘获取当前的步骤实体信息

……

oactorinfo=oactorinfo.Gettoobject("Flinid="&nFlinid_present&"andacinSortno="&nacinSortno_present+1)‘检测下一步骤实体信息

ifnotoactorinfoisnothingthen‘判断步骤实体信息是否存在

otaskinfo.acinSortno=nacinSortno_present+1

otaskinfo.tainDealUserid=oaactorUser.acUsUserid

else

otaskinfo.acinSortno=0

otaskinfo.tainDealUserid=""

endif

otaskinfo.UpdateByobject(otaskinfo)

……

Return"审批成功!"

【参考文献】

[1]刘志明.基于工作流技术的项目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湖南:湖南大学教育技术学,2009.

管理学的步骤篇7

一、光合作用强度的测量指标

光合作用强度通常以光合速率为指标。光合速率一般用每小时每平方分米叶面积吸收Co2(或释放o2)的毫克数来表示。

测定光合速率必须在光下进行,由于呼吸作用时刻都在进行,所以测定出来的气体变化量只是净光合速率或表观光合速率,而实际光合速率应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即真正光合作用Co2消耗量=实测Co2消耗量+呼吸作用Co2释放量(或真正光合作用o2释放量)=实测o2释放量+呼吸作用o2消耗量。

二、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

光是光合作用的能量来源,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在其他条件都适宜的情况下,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加快。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数值后,如果再提高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加快,这种现象叫光饱和现象。开始出现光饱和现象的光照强度称为光饱和点(上图中C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在光饱和点以下,随着光照强度的减弱,光合速率减慢。当减弱到一定光照强度时,光合作用吸收Co2量与呼吸作用释放Co2量相等,这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上图中B点对应的光照强度)。当光照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达到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当光照强度高于光补偿点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长期处于光饱和点时,对光合作用最有利。由此看来,如果植物长期处于弱光或较强光照下,则不能正常生长;植物只有处于光照强度大于光补偿点的环境中,才能正常生长。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植物的光饱和点与补偿点是不同的,阳生植物的光饱和点与光补偿点一般都高于阴生植物。

三、高考试题解析

【例1】(2006年全国理综卷Ⅰ)为了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请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你的预测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和用具:烟草幼苗、试管两支、蒸馏水、naHCo3稀溶液(为光合作用提供原料)、真空泵、暗培养箱、日光灯(实验过程中光照和温度等条件适宜,空气中o2和Co2在水中的溶解量及无氧呼吸忽略不计)。

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

(1)剪取两小块相同的烟草叶片,分别放入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中。此时,叶片浮在液面上。

(2)用真空泵抽去两支试管内液体中和叶肉细胞间隙中的气体后,敞开试管口,可观察到叶片均下沉到试管底部。

(3)分析预测的结果。

【命题解读】这是一道验证性实验设计题,看起来容易,得高分却很难。本题要求考生在给出的实验步骤和预测实验结果的基础上,继续完成实验步骤的设计和预测实验结果,并对预测的结果进行解释、分析。该题充分体现了2006年《考试大纲》中“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要求。本题考查的能力层次高,包括四大能力中的理解能力和实验能力。

【解题指导】解答设计性的实验分析题时,应按规律性的思路进行。

(1)了解题目要求。解题时,首先必须明白题意。本题的具体要求有三个:①续写实验步骤;②预测实验结果;③分析实验结果。

(2)明确实验目的。把握具体要求后,接着就要搞清楚该实验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对实验目的把握不准,则整个实验设计就无从谈起。本实验的目的是:①验证叶片在光合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②验证叶片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气体的产生和消耗。

(3)分析实验原理。实验原理是实验设计的灵魂,决定着实验步骤的设计及相应实验材料和用具的选择。只有理解了实验原理,才能正确选择实验器材,安排实验程序,进行正确的操作和预测、分析

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本实验所依据的原理是:在光照强度和温度都适宜的条件下,叶片利用naHCo3稀溶液中的Co2和H2o,通过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产生o2;在黑暗时,叶片利用光合作用产生的o2,进行有氧呼吸,释放Co2。

(4)确定实验思路。根据实验原理,充分利用所给的实验用具设计思路,并对产生的现象做出预测。从给出的实验步骤中,可知本题的实验思路是:首先将盛有等量蒸馏水和naHCo3稀溶液的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被照射一段时间,通过观察两试管底部叶肉细胞间隙已没有气体的叶片上浮,来说明光合作用产生了气体(o2),然后,将上述两试管在暗处放置一段时间,通过观察已上浮的叶片下沉,来说明呼吸作用消耗了气体(o2)。

(5)设计实验步骤。实验步骤是实验设计的核心。实验程序的安排一定要遵循科学性原则、可操作性原则、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本题要求续写实验步骤,考生应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步骤是:先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日光灯下被照射一段时间。再将这两支试管放在暗培养箱中一段时间。

(6)预测和分析实验结果。实验设计题一般都会有实验结果的预期和分析。如果是验证性实验,其结果的预期应该是唯一的,且与事实相符;如果是探究(索)性实验,其结果的预期是未知的或不确定的,可能出现的结果和相应的结论有多种。本题是验证性实验,结果是确定的,那就是:①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上浮,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这是因为光照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o2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增加,叶片上浮。而蒸馏水中缺乏Co2和o2,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②黑暗下,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下沉,蒸馏水中的叶片仍在试管底部。这是因为黑暗中,naHCo3稀溶液中的叶片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叶肉细胞间隙中的o2,放出的Co2溶于naHCo3稀溶液中,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叶片下沉。而蒸馏水中缺乏o2,叶片不能进行有氧呼吸,叶肉细胞间隙缺乏气体,因此叶片仍位于试管底部。

【参考答案】见解题指导。

管理学的步骤篇8

关键词:艺术品租赁;艺术品展示;数学化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5)06-0253-02

1背景

一直以来,艺术品的展示方式都是以实物为主,力求给予观众巨大的视觉冲击力。然而,实物展示的诸多弊端也无法回避,例如,年代久远作品的高清展示,艺术品的背景介绍(包括文字、解说、好、坏、真、伪),对展览环境的苛刻要求,普通大众对奢侈艺术品的日常欣赏需求,以及安全问题等等。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使得艺术品的展示形式变得多样化,网络化展示融合了图形、声音、文字以及各种视音频合一的多媒体表达方式,拉近了观众与艺术家之间的距离感。

有鉴于此,本文设计了一种方便快捷的艺术品数字化租赁和展示系统,其包括展示终端、终端应用系统、艺术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艺术资源数据库。

2系统设计

艺术品数字化租赁和展示系统包括展示终端、终端应用系统、艺术资源管理系统以及艺术资源数据库。

终端应用系统,包括用于用户安全登录的身份认证模块;用于艺术资源展示的资源播放模块;用于艺术资源定位的资源查询模块;用于发起租赁请求的租赁申请模块;用于完成租赁费用支付的在线支付模块;以及用于接收反馈消息的消息通知模块。

艺术资源管理系统,包括用于艺术资源空间分类的空间管理模块;用于艺术资源精度、类型、方式等管理的资源管理模块;用于完成租赁响应的租赁管理模块;以及用于完成支付响应的支付管理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系统可取得显著的有益效果,使得用户可方便快捷的获取到艺术资源,并进行常态化的欣赏,甚至作为房屋装饰的一部分或者企业宣传的工具,相比传统艺术品的购买、展示更经济环保。

3系统集成

展示终端与终端应用系统绑定,位于客户方,帮助客户利用系统图形化界面完成艺术资源的租赁和展示。艺术资源管理系统位于系统运营方,响应终端应用系统发起的操作请求后,向艺术资源库调取相应的艺术资源。

艺术资源数据库位于系统运营方,集中存储艺术资源,使得系统中的艺术资源并不存储于任何展示终端中,只有经过身份认证并完成租赁支付的用户才能在租赁期限内按规定使用已付费的艺术资源。

图4为系统各组成部分关系图。如图4所示,展示终端为本系统界面展示的载体,可以为任意可连接网络的电子终端;终端应用系统安装于展示终端之上,以帮助用户利用图形化界面实现艺术资源的查询、查看、租赁、支付等操作;艺术资源管理系统作为艺术品数字租赁和展示的控制中心,响应终端应用系统发起的访问请求并给出相应的反馈;艺术资源数据库作为艺术资源的集中存储中心,为租赁和展示提供艺术资源。

4过程示例

图5为本发明艺术品数字化租赁与展示过程示意图

步骤S1:用户打开展示终端;

步骤S2:用户通过合法身份登录到本子电子终端系统,进入系统界面;

步骤S3:用户查看或搜索目标艺术品,包括系统可提供的显示精度,适应的终端显示,租赁期限,租赁费用等信息;

步骤S4:用户对感兴趣的艺术品发起租赁请求,选择对该艺术资源的租赁需求,包括租赁时长,精度要求,展示终端等;

步骤S5:管理系统审查租赁需求,包括用户合法性,对艺术品租赁的合理性等;

步骤S6:管理系统完成租赁需求审查后,将反馈付费消息至用户终端界面,告知用户支付租赁费用;

步骤S7:用户接获付费通知消息后,利用在线支付功能,完成租赁费用的在线支付;

步骤S8:当用户在终端应用系统界面中完成租赁费用的支付后,管理系统向资源库发起资源读取请求;

步骤S9:管理系统完成资源的读取后,向终端传输资源以展示,步骤结束。

5结束语

本文设计了一种艺术品数字化租赁与展示系统,该系统利用电子终端系统通过互联网登录系统界面,用户可在界面中完成艺术品数字化资源的选择,租赁与在线支付,完成支付后将获得租赁期限内的使用权,将该艺术品用于室内装饰,业务推介以及广告宣传等等。本系统通过网络完成租赁和在线展示的方式,有利于艺术作品的保护,也便于艺术爱好者经常性的欣赏艺术作品以及借助该作品开展更丰富的日常活动。

参考文献:

[1]罗晓庆.论道艺术品交易的“互联网+”[J].中国西部,2015(23):12-13.

[2]黄抒捷.电子艺术品管理软件的设计与开发[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工程硕士论文,2014.

管理学的步骤篇9

[关键词]相关机会约束;应急调度;机型指派;遗传算法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5.12.103

[中图分类号]F224.3;V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5)12-0-02

航空公司一般会提前1年制订出相应的航班计划,然而这些计划在安排时常被不确定事件打乱。利用恰当的模型与优化算法,提出应急调度方案,有利于保障航空公司快速恢复正常运营,减少航班延误。对此黄为等论述了航空公司航班应急调度的目标、方法及对策。牟德一等提出航班调度应急管理鲁棒调度与受扰恢复策略研究。本文引进相关机会约束,在传统的模型中加入随机变量,建立带有相关机会约束的航班调度模型。

1应急情况下机型指派模型研究

1.1确定情况下航班调度问题的机型指派模型

1.2应急情况下的航班调度机型指派问题相关机会约束模型

在应急情况下,管理者期望在花费资金较少的情况下最大概率的实现预期的管理目标,由于在航班应急情况下,许多参量出现一定的随机型,原来的一部分确定型变量转化成为随机变量,传统的确定型数学规划模型无法很好地求解这类机型指派问题,相关机会约束模型,在根据具体条件情况要求下设定一定的优先等级,允许在一定情况一定置信水平下满足约束条件,其模型如下。

2.2随机拟合仿真的改进遗传算法

由于相关机会模型问题的复杂性,很难利用现有的理论方法求解,采用蒙特卡罗随机仿真拟合的改进遗传算法极大地方便求解模型。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拟合的改进遗传算法求解步骤如下。步骤1:确定变异概率pm,交叉概率pc及种群数参数n;步骤2:编码优化问题,形成有n个染色体的初始群体,并借用随机拟合技术检验染色体的可行性;步骤3:借用随机拟合技术估算初始种群中每个染色体的适应值;若停止规则满足,则算法停止,否则转下一步;步骤4:估算概率;步骤5:以概率pi从初始种群中随机选部分染色体构建新的种群;步骤6:按照给定的变异概率pm与交叉概率pc,对染色体实行变异与交叉操作,并借用蒙特卡罗随机拟合技术检验后代的可行性;步骤7:重复步骤2至步骤6,直到完成设定的循环次数;步骤8:给出方案结果最好的染色体作为最终最优解。

3算例分析

a航空公司为应对由风暴等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大面积航变,提前制定应急预案。该公司有2种机型,6架Ⅰ型飞机,3架Ⅱ型飞机,Ⅰ、Ⅱ机型的座位数分别为185、200。设a航空公司甲、乙城市之间的航班旅客需求为ξ1(去)、ξ2(返)分别为正态分布ξ1~n(150,352)、ξ2~n(160,472),首先来解2.1中的模型,根据算例的数据,得到F={1,2,3,4,5,6},J={1,2},m={1,2,3},n1=6,n2=9,由程序得到最优解确定性模型最小成本为115608,甲乙往返满足旅客量需求置信水平分别是80%、52%。现引入相关机会约束,设定一定的优先等级,设定满足甲去乙为第一优先级,置信水平不低于90%,乙返回甲地为第二优先级,置信水平不低于80%,满足在相关基础模型参数基础上,求解的相关机会约束模型最小成本为121956。并且误差不超过2%。结果显示,成本虽然有所增加,却能够以较高的置信度满足旅客需求,模型具有鲁棒性,往返置信水平分别提升到90%、80%以上,有效提升航空公司形象及顾客满意度,有利于长远发展。

4结语

在前人成果基础上构建相关机会约束的机型指派模型,并运用蒙特卡罗随机拟合与改进遗传算法等方法求解模型,结果显示模型的可行性及鲁棒性,一定程度上可为航空公司的应急机型调度提供相应参考。但模型仅考虑了不确定旅客需求的随机性,实际情况较为复杂,可以进一步研究同时包含模糊不确定性、随机不确定性的突发状况及应急调度。

主要参考文献

[1]赵秀丽.航空公司不正常航班恢复模型及算法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2][美]马苏德・巴扎尔甘.航空公司运营规划与管理[m].邵龙,王美佳,译.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6:39-56,81-91.

[3]牟德一,王志新,夏群.基于机组延误概率的鲁棒性机组配对问题[J].系统管理学报,2011,20(2):207-212.

管理学的步骤篇10

关键词:工商管理学科;案例研究;应用价值

一、引言

作为广泛应用在工商管理学科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研究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案例,通过深入剖析企业中已发生的行为与结果,对企业管理经验进行整理,从而达到提高该专业学生决策及动手实践等能力的目的。但是实际上,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与外界多种因素,如市场经济、政治制度等联系紧密,有着非常大的变动性,因而在不同的时期与阶段,企业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不少专家及学者也正是考虑到这一情况,指出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应用案例研究的方法是不科学的,容易将学生引入思维的误区中,使其采取照本宣科的方式来开展各项企业管理活动。当前,如何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科学地应用案例研究方法,已成为该专业教师及不少学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案例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之处

在工商管理教学及研究领域,案例研究已被应用了非常长的一段时间,但对于此种研究方法,一直存在质疑的声音。当前,企业的经营环境也不断发生变化,对案例研究的争议及质疑也愈发激烈,具体分析,一些学者之所以反对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应用案例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认为这种方法存在着不足之处:首先是在外部有效性方面,案例研究还存在一定缺失,不适宜采取实证的方法来展开研究,只能借助归纳式研究方法及构筑理论来分析工商管理相关理论;其次,此种方法主观性较强,但可靠性及科学性较为缺失,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会引发不少的问题。

三、案例研究方法的应用价值

虽然在运用方面有着一些不足之处,但从客观上分析,案例研究方法还是存在不小的价值的。在笔者看来,为充分发挥出案例研究方法在工商管理教学及研究领域中的价值,关键在于采取科学、恰当的运用方法。我们可以通过分析此种研究方法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工商管理学科中的作用,使人们对其应用价值产生更深刻的理解。1.案例研究方法的发展。经调查分析得知,经济主义以及教学案例这两个学派为案例研究方法最早代表。人们在上世纪初期,便在商业教育中应用了案例研究方法,极大程度上促进了案例教学这一理论的发展与完善。此外,科波兰德博士在1921年发表了第一本关于案例管理教学的文集,从而为案例研究教学方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直到上世纪的中期,才在福特基金会帮助下得到一定推广。而在国内,则是在政府机构的帮助及推动下,案例研究方法才在高校教学中得到广泛传播。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及社会的发展,国内也愈发重视案例研究方法,并加大了案例培训机构的开办力度,以期推动案例研究方法的进一步发展。2.在工商管理发展中案例研究方法的作用。通过对工商管理的发展历程展开深入分析,发现大多数管理理论都是经过案例分析及实践探究得到的,并非所有的理念都是由相关管理思想推导得出的。由此可知,在工商管理这一领域中,案例研究方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随着组织领域中比较研究方法的提出及应用,大家也对工商管理产生了新的理解,并借助分析此种方法,意识到要想在工商管理中实现比较研究方法,就需要建立起相关框架系统,并通过明确表述来深入分析组织中的比较内容,进而获得相关结论,为企业各项工商管理活动提供科学可靠的实践经验及信息。

四、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应用案例研究方法的步骤

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应用案例研究方法时,首要任务便是形成基本的构想,并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通常来说,案例研究应遵循以下步骤:(1)从企业案例出发,提出相关问题;(2)文献综述研究问题,并提出论文的分析框架及理论命题,或是提出案例分析的视点;(3)认真、规范撰写研究案例;(4)通过对研究案例展开分析,发现企业实践中新的事实及思想,或是从中对(2)步骤中的理论命题进行验证;(5)总结研究结论,并提出今后的课题。通过研究RobertK.Yin所著的相关书籍,并结合自身实践经验,笔者认为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应用案例研究方法时,有关研究步骤应做到有所侧重。其中,研究步骤侧重点会随着研究目的的不同而存在一定的差异,具体如图1所示。图1案例研究的具体步骤其中,上面一种研究目的主要侧重于将新的客观事实找出,或实现理论创新,第三步骤(也即研究案例本身)为研究的重点所在。通过案例研究第二步骤(即文献等理论研究)可为案例的收集提供研究的切入点或分析的视角。其中,这类案例研究成果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便是能够透过案例本身找出新的思想与事实。下面一种研究的目的主要侧重于对理论命题的补充或是验证,第二步骤(也即论文分析框架)应当为研究的重心所在。为支持论文的命题或分析框架,就需要将企业案例的素材收集起来,并通过研究案例对理论命题进行验证。其中,评价该研究水平的关键在于是否能够提出逻辑相符却又不乏创意的理论命题或分析框架,并借助实证分析,实现自圆其说。此种案例研究手法强调了文献研究的价值,并借助研究文献提出论文的命题,且对命题或分析框架的严密性及严谨性非常重视。客观事实找出,或实现理论创新,第三步骤(也即研究案例本身)为研究的重点所在。通过案例研究第二步骤(即文献等理论研究)可为案例的收集提供研究的切入点或分析的视角。其中,这类案例研究成果一项非常重要的评价标准便是能够透过案例本身找出新的思想与事实。

五、在工商管理学科中应用案例研究方法的建议

经过上述分析可知,案例研究方法尽管有一定的缺陷,但依然存在可取之处,我们应当从发展的角度来对此种研究方法的作用展开深入剖析。只有对案例研究方法做出正确的定位,才能应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对工商管理学科中的课题进行研究。现阶段,国内工商管理学科的研究水平与发达国家之间还存在着不小的差距,处于相对落后的水平。对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展开分析,主要是我国经典的工商管理案例严重不足,即便调查并研究企业的管理活动,也无法对企业存在的问题及实际管理情况有一个真正的了解。由于没有展开真实的调研以及确切的求证,使得当前的工商管理案例不具备高水平的学术价值,同时也成为了一些学者认为在工商管理学科中不适宜应用案例研究方法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应当做到:在应用案例研究方法时,应从国际化视野出发,采取规范的研究方法,深入到企业内部,并展开实地研究。需要注意的是,必须确保采取的研究步骤是科学、规范的,并将案例研究与案例教学等之间的相同及不同之处严格区分开来,而开展案例研究一项重要的步骤便是将研究案例认真撰写出来。其中,在撰写研究案例过程中,注意采用明确的、客观性的语言,并注重通过访谈、调研等方式获得的第一手资料的重要价值。除此之外,还应对案例的细节予以高度重视,通过观察细微地方,能够发现新的事物及事实。作为研究性论文理论的重要依据所在,第一手资料必须具备高度的可信赖性、客观性及真实性,只有通过分析优秀的研究案例,才能找出事实,得出正确的结论以及高可信度的研究成果。

六、结语

综上所述,在工商管理学科中,案例研究这种方法依然存在巨大的应用价值。为从案例研究方法中获得有意义的研究结果与结论,就需要确保选用的研究案例具有比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并与企业外部实际经营环境以及内部具体管理状况相结合,进而展开全面的调研。由此可知,我们应当以端正的、客观的态度来进行各项科研工作,并科学合理地应用案例研究方法,从而促进国内工商管理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参考文献:

[1]任胜钢.案例教学法在工商管理本科专业的特殊性与思考[J].经济师,2015,9(03):45-46.

[2]姜晓萍.工商管理领域中的案例研究方法理论建构[J].商场现代化,2013,15(2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