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教学案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06:47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1

一、案例教学法的运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营造氛围,启发兴趣

要根据教学目标精选案例,研制好的案例分析框架。没有案例,案例教学无从谈起,没有好的案例,就没有有效的案例教学。因此,这就要求教师在编制案例时根据案例素材的真实性、时代性、针对性、趣味性和答案的多元性编制出好的案例,并在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案例。以何种方式展示案例,在教学实践中应视教学内容的不同而选择。例如在《百家争鸣》教学中,让学生表演“孔子与家人的对话”和“孔子与学生的对话”来讨论分析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思想;在两次世界大战的教学中,以播放电影中大战的惨烈场景,将学生带入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使学生沉浸在当时的场景中去讨论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以及对今天的启示。

以合适的方式呈现案例,能激发起学生参与案例讨论的兴趣和动机。一旦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发展为认知,则马上表现出强烈的参与欲望,促使大脑在情感的驱动下去想象、去思考,急切想说出来。但仅仅只有学生想说还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有敢说的勇气和胆量。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如果总是处于一种兴奋的、愉快的状态,他的思维就会有超常的发挥,他接受外面信号的速度就会非常快捷。这就是说,作为一个老师,课堂上必须注意营造一种和谐愉快的氛围,让学生时刻处在一种轻松自如的情绪中,那么无论是记忆,还是思维,都会得到最好的发挥。作为教师应热爱学生和关注每一个学生,要用爱学生的真挚感情去创设一种意境,让学生能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情体验。比如:教师一走进教室,就应面带微笑,精神饱满,通过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颦一笑,传达给学生安全、亲切、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实现“要我说”到“我要说”的情感转化。教学实践也告诉我们:只有营造一种师生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气氛,有利于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学生才敢于表现、乐于表现。可见,这样良好的课堂氛围是实施案例讨论的土壤和阳光。

2.把控进展,有效学习

展开案例讨论后,如果课堂讨论能沿着正常的轨道发展,那将是十分理想和成功的,但事情往往不会一帆风顺,问题在所难免。通常会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开场之后又冷场,出现僵局;二是发言热烈,就事论事,游离主题。为此,教师要从宏观上把握和控制整个案例讨论的进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做到明察秋毫,善于从学生的积极思维活动中捕捉有效信息,并及时延伸引导,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

案例课堂讨论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特别是在集体讨论中,几十个学生一起思索,对问题的看法见仁见智,各有各的见解,在讨论中出现“跑题”,这也在所难免。作为教师,必须诱导学生一步一步地深入讨论,使课堂讨论得以顺利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随机应变的诱导能力。如在《君子以厚德载物》的教学中,就安徽阜阳“大头娃娃”这个案例让学生谈谈如何才能避免类似悲剧的发生。有学生说杀了所有不法商人,马上有学生反对,然后两人就是否要严厉惩罚针锋相对,以致讨论背离了主题。当学生的讨论背离主题或在一些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这种情况会严重干扰讨论的本意。此时,教师可暂时按兵不动,看同学中有无人出来纠正偏差。若短时间内实在无人出面,教师则应以婉转的方式扭转局面,走向正题;或者事先将主题写在黑板上,必要时指点一下。就上述这个例子中,笔者在肯定了学生讨论积极性的同时,表扬了两位同学:一个疾恶如仇的正义感,一个法制观念强,并用红笔将板书上的“厚德”两字上加着重号,提醒同学讨论的主题。总之,在案例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紧紧围绕问题,避免无聊的争论。此外,教师还应及时了解讨论的进展情况,有目的地将学生置于是非的“十字路口”,使学生产生“欲罢不能”的讨论欲望,引导学生将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3.及时总结,明确内容

激烈的讨论之后,教师必须用5―10分钟的时间对案例课堂讨论进行总结评述。总结评述是案例课堂讨论的最后环节,也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时刻。教师通过总结肯定成绩,纠正错误,升华情感,引发课后的进一步思考。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2

一、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历史中运用的积极意义

(一)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历史教学课堂中,教师都是直接向学生灌输死板的教学理念,是一种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高校的大学生是具有自我学习思考能力的一个群体,所学习的知识也能立即在实践中运用。在历史专业课堂中,教师利用案例教学法设定一个教学的情节,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相结合。

(二)能提高学生历史思维能力

在高校的历史专业学习中,抽象的学习会让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案例教学法是具有一个严谨的系统性与逻辑性的的教学方法,能够将许多历史知识点简单化。在历史专业课堂中,合理的使用教学案例法,将历史直面形象的展现在学生眼中,教师再通过举例与分析两种方式配合案例教学法,让学生全面的接受历史知识,促进学生历史思维的锻炼提高。

(三)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案例教学法在高校历史的运用,教师通过在历史教学实际操作,让学生自身在课堂中对历史进行讨论、研究与分析,逐渐了解历史。

二、教师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教学策略

(一)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目标制定一个适合高校学生的案例结构,只有一个好的案例才能实现有效率的教学。教师编制一份案例素材,使其在大学生的接受范围内。教师必须严格审核素材,使素材具有真实性、针对性、趣味性与时代性的特征,能够满足学生的思维需求。使用这种方式,激发出大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二)充分把握教学进展

学习历史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在高校课堂中进行案例讨论后,如果不能按照其正常进度的发展,那么案例教学法使用后将会出现冷场或偏离主题的现象。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适当的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跟着教师的思路一同开展讨论,避免出现课堂冷场的现象。与此同时,教师在与学生在课堂进行深入讨论课题时,不能偏离题目的本意,要及时的将偏离的主体扭转回来,走向正题。总而言之,教师与学生在案例讨论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紧扣历史主题,关注学生讨论的进展情况,始终坚持让学生将案例讨论向纵深方向发展。

(三)及时进行总结,明确教学内容

运用案例教学法在课堂就就会有讨论的环节设定,在课堂中展开激烈的讨论后,教师须用一点时间将案例讨论的结果进行总结评价。总结是案例教学法在课堂中的最后环节,更是将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的最好时机。

三、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运用历史案例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实施案例教学。要在其中运用出恰当的案例,就必须精挑细选,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意义。总的来说,在编写历史案例时,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

(一)要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历史就是真实发生过的史记,历史教学中的案例是依据教学要求真实引进的材料,只有真实的历史材料才更具有说服力。所以,高校教师在编写历史案例时,要搜集大量的真实历史素材,并将这些素材合理的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只有真实的案例,在社会发展中才不会显现的突兀,在高校教学中,才能很好的运用。

(二)案例必须具有针对性

广大高校教师首先要明确知道,案例教学法是针对高校历史课堂的,所以要编制一个针对高校历史的案例。选取的案例既要反映出历史真实事物的客观规律,还要表达出历史真实事物的本质。教师要将教学的视野扩大,提高自身的历史感悟性,找寻更多的对高校历史课堂有针对性的案例。

(三)历史案例要具有时代气息

历史随着年代的变化,也会出现各种不同视角的评价。在高校历史课堂学习中,教学案例要根据社会的变化而变化,及时的跟上时代的进程。只有具有时代气息的历史案例,才能让具有主观能动性的高校学生产生共鸣,引发学生有从历史案例中学会关注现实社会的思想,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明确历史案例为课堂服务理念

运用案例教学法就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进行历史学习,在教学中,必须要明确历史案例是为课堂服务的理念。当然,要选取符合历史知识的历史案例,或者是采用数据和图表来叙述历史进程,改变让学生乏味的课堂。历史课堂教学的性质就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并学习历史中的事件,明确历史案例为课堂服务的理念。

四、结束语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3

【关键词】教师历史教学用教材教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09-0069-02

历史课程改革推动着广大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标准指导下,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理念,探索教学实践。经过十几年的课程改革实践,不少教师和教育专家创立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历史教学理念。笔者在司马迁与《史记》的教学中,就深刻体验了“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这一新教材观。

一教学案例

[案例1]

教师:秦汉时期我国史学也取得巨大成就,其中最著名的史学家是谁?他写了一部什么史学著作?

学生:司马迁写了《史记》。

教师:《史记》有什么重要的历史地位?

学生: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教师:什么是纪传体通史?

学生:纪传体,纪指帝王的传记,按年编写;传指将相或名人的传记。按这种体裁写的历史叫作纪传体史书。

教师:对了。通史是指贯通古今的史书。(展示《史记・秦始皇传》,让学生对《史记》有所了解)。那么,为什么说《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学生:因为它记述了从黄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史事。

教师:为什么它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学生:因为《史记》文笔简洁,语言生动,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教师:对了。同学们必须记住,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

[案例2]

(前部分与案例1相同)

教师:通过上面的学习,下面我们就一些问题一起来探讨。第一个问题:《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有很高的历史地位,从中我们应得到什么认识?请同学们每两张课桌的4个同学为一小组,进行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个别指点,持续大约5分钟)

教师:请同学们发表自己的看法。

小组1:没有司马迁等这样的史学家,没有《史记》等这些史学著作,我们就无法知道祖先乃至整个人类的历史。因此,学习历史是十分重要的。

小组2:学习历史能够认识历史上的秦始皇、孔子等历史人物,知道秦统一六国、陈胜吴广起义等历史事件。

教师:对了。学习历史是十分重要的。它可以使我们从中认识人类是怎样走过它的过去,而今又是怎样创造现代化,人类带着什么样的姿态走向未来。但是,有些同学认为历史是“副科”不重视它;有的同学认为历史是老古董,不感兴趣;这些都是不正确的认识。我们不能忽视历史这门课。

教师:第二个问题:司马迁是怎样写成《史记》?

学生:司马迁写成《史记》的主要原因是:(1)受家庭熏陶,爱好文史;(2)寻访许多名胜古迹,游历各地,收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3)继承父业,做史官,利用国家藏书处,阅读大量书籍;(4)经过十年刻苦努力。

教师:第三个问题:司马迁写《史记》中体现了什么样的精神?

学生:刻苦钻研、执着追求的精神。

教师:为什么?

学生:因为他经过十年刻苦努力才写成《史记》。

教师:还有什么精神吗?课本说他寻访许多名胜古迹,游历各地,收集大量资料,开阔了眼界。这体现了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呢?

学生:实事求是的精神。

教师:对了。从司马迁写《史记》看到他刻苦钻研和实事求是的精神,这些精神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课文中有司马迁的一句名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它的意思是什么?

学生:人总是要死的,但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没有什么价值。

教师:对了。司马迁曾受过朝廷的迫害――处以宫刑,遭受极大痛苦,但他忍受沉重的痛苦,坚持活下来。之前我们学过屈原,屈原最后投汨罗江而尽。这里老师就提出第四个问题:怎样看待屈原之死与司马迁的不死?请同学就这个问题再进行小组讨论。

(学生讨论,教师深入其中,个别指点,持续约5分钟。)

教师:大家先回答这个问题:屈原为什么要死?

学生:因为他的国家――楚国衰落,被秦国攻破,屈原非常痛苦。

教师:屈原的死是重于泰山,还是轻于鸿毛?

学生:重于泰山。

教师:司马迁为什么不死而坚持活下来?

学生:因为他要写《史记》。

教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屈原之死,是为国而死,他以死来唤醒国人。他死得有节,死得其所,死得有价值,所以后人纪念他。可以说,屈原没有死,他活在人们的心中。司马迁之所以不死,因为他有他的事业――要完成《史记》的重任,因此他忍辱负重,坚持活下来。从屈原之死与司马迁的不死,我们应得到什么认识呢?

学生:无论生与死,都要有意义,都要有价值。

教师:对了。人总是离不开生与死的。无论是生还是死,都要追求其价值。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因此,我们要珍惜人生,热爱生命,创造人生,放大人生,使自己的生命充值。

二体验

案例1是我课改前的教学实践,案例2则是我课改中的教学尝试。从案例1到案例2,我对“教师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教材”这一新教材理念有一定的体验。

[体验一]旧的教材观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按案例1,老师教的、学生掌握的只是这些基本历史知识:司马迁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史学家,他编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又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这反映了一种传统的教材观:教师为教书而教书――教书就是教这本书,书中有的就教,没有的就不教。在这种传统的僵化的教材观束缚下,教师和学生不敢逾越教材,基本成了教材的奴隶。教材成了唯一的资源。这就束缚了师生的创造性,既使课堂呆板乏味,也使学生学到的只是零碎的死知识,而不利于素质教育的发展。

[体验二]教材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

《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有课程资源意识,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对此,我在案例2的教学实践中颇有感触。

第一,教材不等于课程,教材只是课程的一部分。课程资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历史教材、学校图书馆、社区历史课程资源、历史遗迹、博物馆、纪念馆、历史音像资料、网络技术等多层面。教材无疑是历史教学的核心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因此,师生必须充分认识并采取措施,挖掘历史课程资源,以优化历史教学,服务于历史学习。

《标准》所渗透和蕴含的精神和理念在于,教材是师生交流的工具。教材只是对教学的内容做了一些基本的、书面的材料规定,对实现历史课程目标最为关键的还是历史课程目标中的有关规定。教材的优点在于提供了一个系统化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但不能像案例1那样过分依赖教材,受制于教材。

第二,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教学内容大于教材。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所有有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的任何方面的教材都可以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观念。因为教科书仅仅是众多教学媒体的一种,更何况,今天的教学环境正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革,网络系统支撑的庞大的知识世界,为师生提供了无可限量的资源。所以说,教学内容远远大于教材。

从案例1到案例2的变化,是我对《标准》精神学习领会并将《标准》提供的理念付诸教学实践的尝试。的确,按《标准》新编的历史教材,克服了旧教材“繁、难、偏、旧”的弱点,删去了不少内容,留下了很大的空间。假若按旧的教学模式来使用新教材,就会像案例1那样,只要求学生学习、掌握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这样,每一节课都可能会存下大量时间。因此,教师必须突破旧的教材观,放大教材内容。如案例2,以司马迁写《史记》来引导学生加深对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的认识就是体现了新的教材观。因为在学期初,教师一般都是通过不同的形式向学生强调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如今学习了近一个学期,学生对历史课有一定的接触,教师抓住司马迁与《史记》的学习,让学生探讨学习历史课的重要性,这对于学生的课程认识、学习意识无疑是必要的,也会有效果的。

[体验三]必须充分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

从案例1到案例2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认识到,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就必须融入自己的科学精神和智慧,恰到好处地把握教材,做到教学源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教学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深加工,设计出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问题来,充分有效地将教材的知识激活,形成具有教师教学个性的教材知识。如案例2中的学习历史的重要性的探讨、司马迁与《史记》所体现的精神、怎样看待人生的价值等都是挖掘课程资源、创造性地用好教材的尝试。

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必须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认识教材提供的课程资源,从学生实际和所在学校的客观实际出发,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积极探究、自主学习,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使原来教材中死知识变成了课堂上的活问题。如案例2展示的合作学习方式、诱思探究方法等。除此之外,平时也可以采用小品、故事会、知识竞赛、实地调查等方式方法,拓宽教学渠道,放大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体验四]创造性地用好教材,努力实现“三维”目标。

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标准》提出了历史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4

【关键词】高中历史;案例;案例教学法

一、案例与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Casemethod)是由美国哈佛法学院前院长朗代尔于1870年首创,后经哈佛企管研究所所长郑汉姆推广,并从美国迅速传播到世界许多地方,被认为是代表未来教育方向的一种成功教育方法。20世纪80年代,案例教学引入我国。案例教学是指通过模拟或者重现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场景,让学生把自己纳入案例场景,通过讨论或者研讨来进行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既可以通过分析、比较,研究各种各样的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从中抽象出某些一般性的结论或原理,也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者他人的思考来拓宽自己的视野,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

二、高中历史教学运用案例教学法的意义

1.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传统的教学是填鸭式的教学,只需让学生知道怎么去做,而且学生本身就觉得所学内容在实践中不实用,且非常乏味无趣。而优秀教学案例的情节、所给的材料和叙述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案例教学是以案例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以探究为基础的课堂教学方法,所以,案例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性的培养。

2.利于推动学生的历史思维。高中历史知识有着严谨的系统性和逻辑性,而很多知识点抽象复杂,使学生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摸不着头脑。如果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案例直观、形象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再加上教师通过举一反三的例证和类比分析则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又有利于促进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提高。

3.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案例教学的实际操作中是通过实例,教师引导学生在讨论、辩论、分析、归纳中验证历史。在此过程中学生参与老师、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会了学习方法与操作的基本技能,所以案例教学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教学案例选编应注意的问题

历史教学案例的编写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前提,选编恰当的案例,能为教学提供最有益的保障条件。历史教学案例必须精选,充分体现历史教学的意义和教学价值。具体来说,选编案例应注意以下几点:

1.案例要来源于客观存在。历史教学案例就是根据教学要求引据的一些历史材料,真实的材料才更具有说服力和表现力。所以案例必须是来自于客观存在的历史事实,源于自然和社会的存在。然而客观真实并不是毫无取舍、无所选择,所以对于教师自己编写的案例,要尽可能多地搜集到历史素材,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精心编制,而不是自己主观臆造。

2.案例要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不是任何一个事例都可信手拈来作为案例使用,选取的教学案例要既能反映历史事物的客观规律,又能生动表达历史事物的本质特征。为此,教师需要关注广泛的领域,要有开阔的视野,敏锐的历史感悟性,多寻找一些对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对验证历史规律有典型性的案例。

3.案例要富有时代的气息。课堂上的教学案例要使教学跟上日益变化的社会发展进程,教学必须快速反映客观现实,与时代进程合拍。富有时代气息的教学案例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共鸣,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更好地关注现实社会,培养为社会奉献的责任感。富有时代感的历史案例教学,具有鲜活生动的特色,更能充分显示历史教学的强大生命力和感染力。

4.案例要切实地为历史教学服务。作为历史案例的选取必须符合历史知识的教学要求,能为历史知识的教学目标服务。历史教学案例应多采用图表数据和图示、图片并辅之以简练的文字叙述更祥实的说明历史问题,才不显空洞乏味。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5

一、确定教研“主题”和“系列”的依据

教研活动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因此,教研活动的基本点必须放在教师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上,着眼点必须放在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上,以此确定教研“主题”和“系列”。

(一)教研“主题”确立的依据

1.教育改革现状。2013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教育领域深化综合改革进入新阶段。随着教育理念、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等一系列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涉及高中历史教学实际的高考方案、新课标、新教材等具体事宜,给教研工作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依据教育改革现状开展主题化教研活动,既满足了一线教师迫切改变教学现状的需要,又切实增强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提高全体教师的专业素质。2.教育行政要求。根据教育部教育改革的新发展、新变化,省市教育行政部门对研训教师的教研工作提出新要求。大连市教育局和大连教育学院多次提出“深化课堂模式改革”的课堂教学改革目标,为此,高中历史教研活动组织以“学生主体学习”为主题的系列活动,例如“高中历史课堂的合作学习———以选修课为例”“高中历史课堂的自主学习———以一轮复习为例”“高中历史课堂的探究学习———以习题课为例”,受到教师们的一致好评。3.年级教学任务。年级不同,教学内容、要求、任务明显不同,必须依据年级教学实际情况确立教研主题。例如高一年级和高二年级,新授课是主要教学任务,因此确立以“高效课堂”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明确”“优化教学过程,内容详略得当”“优化教学方法,课堂提问有效”“优化教学评价,试题编制严谨”等系列活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而高三年级教学主要任务是应对高考,因此确立以“高效备考”为主题的教研活动,组织“基于模拟试题分析的高考备考研究与指导”“高考新信息交流”“高考能力标准解读及复习课教学策略”等系列教研活动。4.教师教学需求。在教学调研中发现教师在教学中既存在个性化又存在普遍性的困惑与问题,教研活动就是要通过概括、归纳和总结,提炼有共性和代表性的教研主题,解决教师教学需求。例如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教学大赛中,教学大赛要求“让信息技术和课堂教学进一步深度融合,力争使每一位中小学教师能够利用信息技术至少上好一堂课”,为解决教师这一需求组织“微课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通过观摩课、讲座和交流研讨等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信息技术和数字教育资源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合理有效应用和深度融合。5.学科教学特色。历史学是研究人类历史进程的学科,中学历史课程承载着历史学的教育功能,因此历史学科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是历史学科素养的基本要求。教研活动要有意识突出学科素养和学科特色,例如“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基本特点,以“史论结合”为主题,从“史论结合”的角度解读课程标准、分析历史教材、解析高考大纲、理解高考试题,从而提高学科素养和学科能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深化。

(二)教研“系列”确立的依据

1.递进式原则。递进式原则是指在逻辑上由浅入深逐次推进,在意义上有进一层关系。一次教研活动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要通过教研活动的不断递进,逐步解决问题。例如为了更好推进“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导学案的编制”“基于导学案的课题教学实践”“基于导学案的学考备考策略”等系列教研活动,在理论、实践、评价等层面介绍和引领导学案的使用,使教师既能理解导学案编制的原因和方法,又能很好地使用导学案进行课堂教学。2.并列式原则。并列式原则是指相互关联但并排平列,不分主次。例如在以“历史学科特色有效教学”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中,组织“史料教学”“多元史观”“史论结合”“以史为鉴”四个不同角度的系列活动,形成历史认识,塑造思维品质,共同构建历史课堂的学科特色,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

二、确立“主题”和“系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确立“主题”和“系列”要有目标性。开展教研活动是为了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区域教育发展,这就要求确立“主题”和“系列”要有目标性。一方面,教研活动的组织者要有目标性,对每一次教研的主题、内容、流程、方式、评价等有清晰的认识和认真准备,另一方面,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要有目标性,对每一次教研活动急需解决的问题、解决方式、总结提升有明确的理解和确实收获。教研活动有了明确的“主题”和“系列”,增加了目标性和针对性,既能避免随意性和盲目性,又能够更好地引导教师群策群力、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教研工作效率。2.确立“主题”和“系列”要有实效性。虽然确立教研“主题”要考虑到教育改革现状、教育行政要求、年级教学任务、学科教学特色等多方面因素,但教研活动本质上都是解决教师教学需求、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样的研修活动才能有实效,才能解决教师的实际问题。同时,教研活动形式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例如观摩、讲座、研讨、网络教研、e教研等等,极大调动教师参与积极性,贡献教师课堂实践中的教学智慧和宝贵经验,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和实效,从而推动区域教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3.确立“主题”和“系列”要有探究性。传统教研,研训教师以“专家”“领导”自居,单纯地“我讲你听”“我说你做”[2],教研气氛沉闷,效率低下。研训教师需转变教研理念,确立有探究性的“主题”和“系列”,便于教师在内容上创新实践能力,获得思维发展。近几年,“参与式”教研越来越受到教师们认可,特别是观摩课后的研讨,教师们依据教研主题、结合课堂教学案例,从不同角度谈观点、讲做法、提建议,调动教师积极性参与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探究中。2018年辽宁省启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高考方案改革,届时有关新课标解读、新教材分析和新高考方案等将面临大量教学实际问题,应精准确立“主题”和“系列”,高效开展主题化、系列化的教研活动,从而推动历史学科教学进程。

作者:于波单位:大连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6

很多历史学科任课教师抱怨历史与我们太远,中学历史难教!我认为那些天天喊难的教师没有真正将历史领悟透彻,没有用发现的眼光来研究历史的教学。虽然我们要承认历史是对过往的片段式的记录,是对过去时间的回顾与重温,中学的历史时间跨度确实很大,但这并不表明历史不在我们身边,并不表明历史离我们的现实生活很远。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理念的兴起,每一座城市都开始注重对其历史文化的保护和挖掘,因此,我们教师何不因地取材,借助所在地现有的古迹、文物、历史人物开展案例教学,这样既减少了教师组织案例教学的难度,也可以放开学生的脚步,到生活中,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学习历史,培养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例如在讲授“抗日战争”一节时,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走访社区的老红军、老革命,听听他们亲历过的抗日战争,听听他们对那段民族抗争史的理解,从而使学生获得对抗战的感性认识和进一步了解、研究抗战史的浓厚兴趣,在引发学生了解研究这段历史的兴趣之后,老师再顺势和学生一起分析抗日战争的宏观背景,继而到整个中国抗战的背景和历史。这样由身边的微观而具体的史实案例入手,学生就会觉得教科书上的历史其实和我们自身密切相关,这样也就能产生并始终保持着浓厚的兴趣。

二、以历史体裁的课外书为依托开展案例教学

历史是一门人文内涵极高的学科,它的内容之丰富,跨度之长久是其他学科不能比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学历史时不能只依赖教科书,要广泛的阅读史料,广泛的积累历史知识,从而为历史教学做好积淀,方便学生更好地领悟知识点,更好地将历史教学内容串联成体。我们历史教师要承担起为学生推荐课外书的任务,让学生学会学历史,学会用时代的眼光看待历史。课外书中有丰厚的历史故事和历史史实,这些拓展性的知识是大多数学生所感兴趣的,而且这些故事比教科书中的故事更具备完整性和趣味性,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动机,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增加学生以感性的眼光来洞视历史的沧桑与变化。比如在讲解“明代中央集权制”一节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推荐风靡一时的历史书籍《明朝那些事》,让学生提前通过看这本书来了解明朝的政治机构,政治制度,这样不仅可以推进教学的进度,还可以在教学中一针见血地抓住重点,让学生轻松理解明朝集权的来龙去脉。

三、以人物传记为底本熟悉案例教学法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7

一、当前高中历史学案设计存在的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如今已经取得了一些显著成效,可是在学案的使用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在历史学案的设计上学习栏目的不固定性与内容的复杂性无疑会影响到学习的效果。许多学校的历史课程大多采用分层教学法,这样可以让差生得以提高、进步,优生能多吃、能吃饱。然而在分层教学的学案使用过程中,却往往存在着使用相同学案的现状。

学案设计的不规范体现在多个方面,例如学案上没有对每节课的学后反思,缺少了强化学生对所学学科的反思意识;有的学案会列出某一专题的知识结构,但多数情况下没有列出,使学生所学知识缺少系统性;有的则以预习和练习为主,轻重点难点突破,没有对学生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有的是学案、教案混用,并不能很好发挥学案的助学功能;有的学案、教案则表现出盲目补充教材中没有的知识点,这无疑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更会因内容太杂引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反感,进而不利于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积极性。所有的这些都会影响学生学习历史的效果。

二、高中历史教学模式的探究

1.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教得再好,如果学生不学就难以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借助学案的引导,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在上课之前,做好预习阶段的准备。学案是引导我们的方向标,利用学案,学生可以对所要讲授内容先有个总体了解,熟悉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发现本章节中的难点、重点,带着问题进入课堂,这样的学习便更有针对性、目标性,学生学习兴趣更浓,其学习效果会更加明显。

2.教师改变观念,扮演引路人的角色

(1)增强自身技能,提高教学能力。要想实现教学水准的提升,除了需要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构建,提高学习历史的积极性、主动性之外,更重要的一方面便是教师要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时俱进地丰富自身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手段。以往的教学手段在时代的前进中有些已经过时,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历史,教师所要做的便是不断提高自己。面对当前新课改的要求,教师也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做出相应的改变。要逐渐改变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2)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在素质教育中,教师角色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从以往的主导者变成现在的引路人。教师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没有必要把所有的知识点生硬地灌输给学生。教师的授课应该有重点、分主次,把重要的知识点讲解清楚,剩下的就让学生自己去掌握,要相信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对课程中的重难点进行细致讲解,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哥白尼、伽利略、牛顿、达尔文、爱迪生等科学家的重要贡献,认识不同时期社会发展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这些都是学生学习中自己很难把握的知识点,在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会减少负担。还有一些难点的讲解,例如近代科技革命取得的成果,要从这样几点进行讲解: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伽利略的科学研究、瓦特与蒸汽机以及爱迪生与电的应用等等。而近代自然科学兴起的原因要从以下几点讲解:启蒙运动、科技知识、教育制度和专利制度、唯物主义思想家等。这些都是较难全面掌握的知识点。

3.关注课后学习,强化巩固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8

关键词:历史导学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用成效

作为高效历史课程“快车道”的历史导学案的情况如何呢?本文拟从历史导学案的定义、构成、问题及成效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管窥之见。

一、历史导学案的含义

历史导学案是历史教师根据课标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生活经验,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课程的学习方案,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路线图,是历史教师帮助学生掌握教材内容,沟通教学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建构知识的重要媒介,是提高历史课效率的快车道,那么历史导学案由哪些部分组成呢?

二、历史导学案的构成

历史导学案是历史教师为学生课堂学习设计的活动方案,包括“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把握”“当堂检测”四部分组成:

1.学习目标

目标,方向过去都在教师的备课笔记中称为教学目标。是历史教师上课的剧本,表演的道具,新课程下,要变“教学目标”为“学习目标”,还学生的主体地位。学习目标设定要以历史学科特点入手,要明确、简约、实用,具有导向性和操作性。

例如:高一历史(必修一)抗日战争一课中我设定三大目标:

(1)列举日军侵华和中国军民抗争的史实;

(2)理解全民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战胜利的国内、国际意义。

2.自主学习

历史导学案的一个重要任务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何引导呢?问题阶梯化就是一个很好的形式。问题―解决―新问题―再解决,逐步深入,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减负增效,建构有效的历史课堂。

例如:高三历史(必修三)辉煌灿烂的文学这一课我设计下列一组问题:是什么?――文学的表现形式;为什么――文学的兴起背景;有什么――文学的特点、成就。

3.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应是突出能力、方法的训练。历史教师应本着知识问题化、问题情景化,引导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

例如:讲到历史(必修二)新航路开辟这课时,学生会问什么是新航路?什么是旧航路?为什么开辟新航路?为了让学生认真思考,查阅资料,真正弄清楚新航路的含义及与旧航路的区别,我把它作为思考题,让大家分组准备,用专门时间发表意见,陈述观点,课前我在学案中提出几个问题让大家思考:第一,什么是新航路?第二,什么是旧航路?第三,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第四,假如你是当时的航海家你会怎么做?通过学生的思考,查阅资料,他们弄清楚了这些问题,而且提高了他们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当堂检测

当堂检测就是针对学生的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巩固性练习和检测,当堂强化,为此我精选题目,从当前学生的作业和习题中出现疑问最多的题目。

例如:历史(必修三)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中我选了这样一个题目:1919年孙中山在演讲中指出:“八年以来的‘中华民国’,

政治不良到这个地位,实因单破坏地面,没有掘出地底陈土的缘故。”“地底陈土”指的是()

a.清朝皇室B.资产阶级保皇派

C.地痞、土匪、烟贩D.军阀、官僚、政客

很多学生误选a,参考答案为D。本题主要考查中华民国政治不健全的主要因素,解答本题一定注意“破坏地面”的含义。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即打倒一个“皇帝”而是注意“地面”和“地底陈土”的紧密联系,“地底陈土”是主要构成封建统治的主要社会因素。故aBC不合题意,而军阀、官僚、政客是封建的遗老遗少,也是造成中华民族政治不良的重要原因。

历史导学案在使用中有没有问题呢?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呢?

三、历史导学案存在的问题

为此我设计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列出了我能想到的几个问题即学生对历史学科的认识、导学案的使用情况、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让他们写出建议。在我所教的几个班级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卷105份,之后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情况是这样的:认为导学案及时或比较及时的有103人,认为教师上课认真使用的有100人,由此可以看出导学案的使用率是非常高的。关于学生对导学案的认可程度方面在“历史学案是否有用”一项中得以体现,认为价值不大的只有10人,大多数同学还是认可的。但是我也发现新环境下历史导学案也存在新问题:在“历史导学案的使用使你们的负担减轻了吗”一栏中,有80人感觉增加了负担。这是为什么呢?感到负担增加的主要原因中,认为自己基础差的有50人,认为导学案设计难度大的有40人。对“你认为历史导学案内容中哪一部分最实用?”一栏中,认为“学习目标”的有

40人,“当堂检测”的有40人,而认为“合作探究”的有25人。为此我进行了充分的反思,认识到历史导学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做到三设计,即设计发展学生思维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的问题、设计迁移拓展、提高能力的问题;三不设计,即不设置重复性的问题、不设计惩罚性的问题、不设计超过学生合理学习限度的问题。以此达到高效课堂的目的。那么历史导学案使用成效如何呢?

四、历史导学案的使用成效

从2007年9月开始,我就对我所任教的班级进行了导学案的实验,通过实验很快呈现出这样几个现象:学生的上课效率提高了、学生上课走神的情况大大好转、学生在课堂上眼耳口鼻手多种感官共同参与。通过历史导学案,学生既学到了历史基本知识,又学会了如何学习。在课后复习时,学生更加可以通过学案清晰回忆上课的情景。最值得一提的是,有不少学生通过各种形式表达了他们喜欢历史的这种心情,这就充分说明了历史导学案以导促学,促进学生从“苦学”变成“乐学”,从而达到了良性循环的效果。

总之,历史导学案不同于以往的教案。它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抓手,是自学能力提高的工具。它也进一步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有充分的自主性,让他们充分地参与到历史学习的过程、体验知识获得、能力的提升。历史导学案的使用全面体现了新课程中的要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高要求。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9

关键词:艺术设计史;教学方法;案例运用

引言

艺术设计史是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理论课,其内容极为宽泛,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外人类设计文明的历史,涉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面对一门浩瀚而庞大的课程,手持厚重教材的学生不但要依靠图片识记丰富的作品,而且必须应对大量的文字阅读。在视觉文化时代成长的普通高校大学生对此明显表现出不适应的状况,有的甚至产生了排斥的情绪。原本饱含审美观念、设计思维和产品创造的历史成为学生眼中繁琐、枯燥的文化课,远不如实践性专业课那般有趣。最终学生以通过考核为目的,草草完成学习,艺术设计史的教学也未能完满地实现传递历史文化与设计观念的预期目的。国家“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复合型文化人才恰恰是文化产业领域急需的创新创业活力。拓展文化人才培养途径、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艺术人才的综合素质教育就成为新时期设计领域创意人才培养的新目标。在新的时期,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亟需调整,艺术设计史教学也面临着新的挑战。鉴于此,本文将对普通高校艺术设计史教学中存在问题进行分析,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探索运用案例辅助教学的方法,加强艺术设计理论与实践课程的融合,促进学生的深层次学习,提高学习成效,以适应新时期复合型文化人才培养的要求。

一、艺术设计史教学中的问题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阶段,普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遭遇了学生综合素质参差不齐的状况,艺术设计史教学也遇到一些困难,学生的学习成效常常领人沮丧。通过与学生、授课教师的交流、亲身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活动考察,发现艺术设计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较为突出。首先是对学生艺术设计史课程的认识存在偏差。艺术设计史教学的主要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质,培养学生在思维能力与想象力的开拓中获得创新设计的动力源泉,为实现创新意识和设计实践技能培养奠定基础。在教学实践中,艺术设计史主要以过往的物象为线索,以观念为前提,引导学生回溯造物的优秀传统,逐渐进入认识设计价值体系形成的历史与文化语境之中,感悟设计与社会生活的关系。然而,在设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中,艺术设计史几乎是独立的理论课,讲授内容及方式的理论化程度较高,导致学生未能正确理解课程的核心价值所在,在学习之始就进入认识的误区,将艺术设计史归入不适用的理论课程队列。其次是艺术设计史教学方法单一。艺术设计史教学主要采用讲述教学法,文字讲述结合图片的展示,其表现形式和特点在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作为教学的主体在知识的传播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在课程中的参与程度弱,很大程度上妨碍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单调乏味的学习气氛中很难引导学生对设计现象进行深层次的积极思考,更难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形成单一教学方式的原因很多,教学课时少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之一。为了在短暂的课时内完成丰富的教学内容与任务,教学方法走向简单化。再次是艺术设计史与设计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松散。艺术设计史大多在大学一年级开设,其目的是为了铺垫设计史的基础知识,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鉴赏、审美以及独立思考的能力。其中宽泛的人文、艺术传统不仅助力于提高个人的文化素质、审美观念,而且作用于个人的思想,是设计创意的重要基础。遗憾的是,学生在此阶段还尚未形成对设计的认识,很难快速追随教师的教学思路,去思索各历史阶段中设计现象背后的思想观念和物质环境。进入大学三年级设计实践或四年级毕业设计阶段时,学生才幡然醒悟,原来设计创意直接与观念、思想相关联,而对艺术设计史的记忆已经淡化,从对艺术设计理论的认知中去获得设计实践的动力,有效辅助个人的设计创意已有较大的难度。最后是艺术设计史课程考核评量方式狭隘。因为教学管理需要,艺术设计史课程大多以试卷为考核方式,即要求学生记忆与背诵课程内容,答写试卷。枯燥、死板的考试方式也受到学生的抗拒,有的学生以达到最低要求为目标,并没有在记忆与背诵中深入地理解与思考设计史中那些与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设计现象和林林总总的造物中所蕴含的创造力,或者说人类在创造合理的生存形态过程中的强烈愿望。狭隘的评量考核方式无助于提高艺术设计史的学习成效。诸多教学问题的存在影响了艺术设计史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与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走向尴尬的境地。为了积极应对新时期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艺术设计史课程的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以上问题的思考,在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教的问题之间不断探索,并且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实践新的教学方式,本文提出在艺术设计史课程中更广泛地采用案例辅助教学的方法,转变教学现状,提升主动学习的层次,发挥艺术设计史在设计专业教学中应有的核心地位。人类设计发展的是在实践—认识—再实践一再认识过程中,依循着螺旋式的上升路线来逐渐完成的,艺术设计史的教学同样可以遵循如此规律来实现教学目标。

二、艺术设计史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在新时期,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推进,其目的在于推动教学范式从“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转变,以学生的整体发展与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作为教学目标。艺术设计史的教学改革以此为契机,从教学方法入手,探索设计专业理论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实施。在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下,自古以来就在中西方教育领域中被采用的案例教学方法依然具有独特的优势。根据艺术设计史实际教学的需要,借鉴案例教学的方法,根据教学的需要,增加案例辅助教学的课堂训练内容,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具体的案例学习与参与中不再局限于知识点的认识与记忆,而是建立较为宽泛的设计观念。在运用案例辅助教学的实施过程中,曾经从两种途径将案例导入艺术设计史教学课堂,可分为实地案例教学和实践案例教学,获得了不同的教学成效。

(一)实地案例教学。实地案例教学是作为课堂知识讲授的延伸,突破老师在课堂展示的平面图像的局限性。将课堂地点设置在各种博物馆或艺术馆,在古今设计作品的展示现场让学生亲自去观察,以随意的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去体验和感悟文化的意蕴,体味设计观念在其中所产生的重要作用。例如在讲授手工业时代的设计阶段,古代夏商周至春秋战国的青铜艺术是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图片的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了解到青铜器物多样化的造型、丰富的图案设计,对设计观念方面的理解则有些难度,因为受到器物的尺寸、装饰图案的工艺表现、不同视角观看器物所获得的视觉感受、装饰意匠等因素的限制,当与器物面对面时则有可能摆脱这些限制,获取新的体会。在有青铜器物展示的博物馆,学生与老师一起面对器物进行讨论,关涉青铜器的设计观念、技术与艺术的注入、精神性以及审美要素表达等方面的问题。面对器物的讨论深化了学生的认识,也触动了学生积极阅读辅助材料的意愿。另一个实地教学案例是关于纺织品的设计。教材中对古代纺织技法的讲解让学生无所适从,既不能理解古代纺织技术的实现与演变过程,也无法从局部的纺织材料图片中体会设计的意义。在一次蜀绣博物馆的实地案例教学活动中初步改变了这一情况。场馆内异彩纷呈的蜀绣精品,琳琅满目的历代锦绣纹样,牢牢地吸引了学生探寻的目光。博物馆工作人员展示了清代蜀锦花楼木织机的操作,讲述古代手工制作蜀锦以及手工织造技艺口传心授、世代相传的发展历程。学生在案例教学现场认识了蜀锦的完成要经过设计、定稿、点匠、挑花结木、装机、织造等数道复杂程序,在接下来的课程讨论中开始对古代蜀锦装饰图案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和实用功能的开发产生浓厚兴趣。在博物馆、艺术馆等地进行的实地案例教学延展了艺术设计史课程的内容,古代设计的历史被具体地呈现,学生的意识中初步植入了在特定社会生活与文化中系统形成的设计观念。

(二)实践案例教学。在艺术设计史与其他专业课程脱节的情况下,学生不仅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认识设计史与设计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而且进入设计实践或毕业设计创作阶段,难以自主地将设计实践与设计史相融合。因此主张通过实践案例教学将设计实践与艺术设计史课程结合,实际上这已经不是一个全新的教学观念。“让学生既能掌握基础理论,又能结合专业方向,深化专业理论认识,真正体现设计史课程价值和意义”的教学理念早已提出,在教学实践的推行中遇到诸多困难却一直未能解决。转变既有的教学观念,将艺术设计史课程引入设计实践的教学改革迫在眉睫。艺术设计史和设计实践的教师在一小组学生中进行了实践案例教学的共同尝试,获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两位同学从艺术设计史讲授的汉字造字法和古代家具中获得设计灵感,在老师的鼓励与引导下将古代文化与设计创作实践结合在一起。一位同学将金文与陶瓷餐具的设计联系在一起,把汉字笔法形态和书写特点纳入设计之中。被命名为“瓷魅”的瓷器借用象形造字法,将日常餐具的造型和使用时的受力关联性与象形文字的结构结合在一起,平面的汉字由此而立体化,意在彰显汉字书写时提、拉、转、折的运笔之势,传递出汉字衍生品的造型美。汉字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造型发生着由繁到简的形态演变。如今键盘输入甚至让人们逐渐忘记了书写,忽视了汉字中的文化现象。学生在日常用品的设计上负载了传统文化的内涵,力图唤起人们对汉字独特传统审美性的关注。另一位细心的学生在明清家具史的讲授中发现了锁扣丰富多样的造型和高雅艺术性,设计实践的教师乘机讲授了自己研究所发现的金属锁扣的设计意匠。学生受到启发,将其中传统的装饰元素提取出来,将这种中国原创设计的符号运用到日常产品的设计上。作品有以黄铜和木质相结合,借用家具锁扣中的葵花图案造型和装饰的烛台,透露简洁的的现代审美意趣;食物架则提取明清锁扣中的拉环作为的提手,金属材质与木质纹理的交相辉映。设计作品在形式造型法则与现代审美需求上追求协调一致,最终以金属材质的折射效果、有吉祥寓意的传统图案以及高度提炼的简洁造型共同成就了作品的节奏韵律美,在传承形式的同时也保留了其功能性,营造出传统与时尚共存的氛围。运用案例辅助艺术设计史教学的方法在实践中获得了喜人的成果,教学成效与现代设计人才培养的新倾向相一致。“设计学本质与内涵的扩延决定了设计学的人才培养观,我们主张‘知行合一’,认识只是知识的反馈,实践是对能力的评价——将认识的道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设计教育是培养另一种能力和智慧——整合‘科学与艺术’的本质,掌握着两大领域在观念、思维方法、知识与评价体系之间‘结构’上的互动方法论。”此观点更坚定了推行艺术设计史教学方法探索的步伐。余论在普通综合性大学中,因为本科评估体系的要求,不同学科中的不同课程,均采用相同的考核模式,艺术设计史课程也必须遵循考核的要求,即以试卷考核方式为主。试卷考核的评量内容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仅能从试卷表面了解学生是否记忆或理解教材中的某些知识点,而对认知是否转化为实践能力几乎无法知晓。考核评量方式的缺陷也是促使学生将艺术设计史课程与实践课程分别对待的缘由。除了试卷考试之外,以课程学习报告、读书报告、主题演讲等多样化且开放性的评量方式进行综合考核,对于提高艺术设计史的教学成效有着积极的意义。马克思在《自然辨证法》中如此写到“在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话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变的和不动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20至21世纪,风起云涌的设计现象也是如此,艺术设计史对现象的叙述与阐释在发生着耐人寻味的变化。在新时期,艺术设计史课程的教学必须突破关于设计知识、设计发展历史的一般性介绍的局限,通过设计历史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与思考问题的能力与素养,深度理解设计史的方法与策略,获得必要的设计史理论知识,以及指导设计实践的手段。在引导学生回溯历史与传统的过程中,实现设计观念传递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杭间.善意的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79-111

[2]贾国涛.中国设计史课程教学理念与方法再探索[J].装饰.2014.(12):118-119

[3]丁楠.文化产业背景下高校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艺术教育.2015.(5):137-137

[4]刘琳璘.论大学素质教育与案例式教学[J].教育与职业.2008.(12):131-133

[5]王青梅.国内外案例教学法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06):7-11

历史课教学案例篇10

一、导学案的特点

1.导学案的前提是知识整理。本环节就是引导学生通过完成前置性预习题(一般是填空题),独立梳理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让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个整体的了解。

例如,在讲授《动荡的中东地区》时,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与时事相结合,为学生提供一些前置性的预习题。预习题要有针对性,难易程度适中。示例:①中东是指哪里?我们熟悉的国家中哪些属于中东?②中东地区动荡的原因是什么?③中东这些国家中,哪些国家间存在矛盾,这些矛盾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上述的课前预习问题,紧扣教学内容,难易适中,可以让学生带着疑问在课堂上紧跟教学步骤,为课堂教学的高质量提供保障。

2.导学案的中心环节是合作探究。本环节就是通过教师精心设计出的合作探究题,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进行探索,从而拓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3.导学案的重要保证是巩固练习。本环节可以设计必答题和选做题两种,以最大限度地保证“因材施教”理念的落实,同时也能满足优等生和学困生不同层次的学习诉求。

例如,在讲授《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时,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能力等因素的差异设置必答题和选做题。示例:必答题:①填表,四位航海家,国别,代表国家,发现的地方。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③新航路开辟的影响。选做题:对于新航路开辟,对其意义是积极肯定的,它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是进步的,但我们回望历史,你觉得他们进行远洋航行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对世界造成哪些负面影响?

教师对于问题的创设要能引发学生的深思,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理论思考去感受历史。

二、导学案设计的方向

1.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例如,学习《新航路的开辟》时,笔者让学生分成小组,进行角色扮演,这样做既培养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

2.在设计导学案时,教师必须时刻从学生的视角来审视教学内容,研究教材结构,努力做到换位思考,尊重和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3.教师设计合作探究题的时候,要结合本课基础知识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能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解题能力的趣味性题目。

三、导学案设计的具体流程

1.研读教材,设定学生适合的学习目标。教学目标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教师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学评价的实施等,都要以它作为出发点和最终的落脚点。因此,在编写导学案时,我也同样将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核心,不断将教材内容与目标进行比对,争取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向学生陈述学习所应达到的学习目标。

例如,《新航路的开辟》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识记基础知识点,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在识记与理解的基础上,能运用所学知识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

(2)过程与方法:学会探究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探险家事迹的学习,振奋精神,增强学生的探险和创新意识。

2.从学生的角度分析教材,把教材上的基础知识点设计成前置性预习题。在导学案的第二部分,笔者以课文中的基础知识点为主要内容,设计填空题,布置学生独立完成。其中大部分预习题可以直接从课本上找到答案,有部分预习题的答案需要经过简单的归纳和总结才能获得。在做题的过程中,学生既巩固了基础知识,又掌握了学习方法,尤其对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

3.以引导学生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础设计合作探究题。在导学案第三部分,笔者根据本课的重难点,设计引导师生合作或生生合作的探究题:有的需要对相似历史事件、人物进行类比、总结;有的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反思。

4.小结课文内容,并设计相关的巩固性练习题。在很多人看来,课文的小结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认为它只是对“说过的话”的简单复述。实则不然,精彩恰当的小结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新知,而且有助于学生知识体系的建立。课文小结后如果能够配以适合的练习题进行巩固强化,效果更佳。因此,在导学案实施后,教师应该亲自或请学生进行适当的课文小结,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梳理历史脉络,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四、导学案的“说明书”

1.学生是导学案的主体。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事先将导学案中的预习题发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解决;然后将学生的完成结果收上来,进行认真、细致的研究,以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的自学成果;最后根据整体情况制定出综合性的教学方案。

2.学生要先行阅读、明晰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并非是放任式的走马观花的学习模式,而是要有一个能够指引学生走向目标、达成目的的“驱动器”,即学习目标。因此,学生在拿到导学案时,应首先阅读、解析学习目标,明白自己应当在本课中学习什么历史知识、怎么样学习历史知识,并能够经常性地借助导学案的学习目标进行自我学习评价。

如学习《三国鼎立》时,学习目标如下:

(1)知识与能力: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以及草船借箭等典故有一个明晰的认识;对魏、蜀、吴三国的基本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对曹操、孙权、诸葛亮、周瑜等人物有一个深刻的认知;指出三国的大概地理位置,提高识图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根据教师的课前布置,设计一个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案,并根据这个方案逐步实施,在实践中不断体验获取新知的乐趣,也在实践中对《三国演义》的基本情况有一个客观的认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评价曹操、诸葛亮等历史人物,了解历史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