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3:18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

G642.0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工商管理人才需求的旺盛,工商管理专业已成为各高校设置率最高的专业之一。专业的大发展导致了该专业的培养对象及规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但是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却未能及时跟进,这使得本专业学生的知识能力及素质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直接导致了高校的“就业难”现象。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解决目前工商管理人才培养中人才缺乏核心竞争力、重理论轻实践等问题,各工商管理专业院校都在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探索。但从实践来看,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一些理论问题尚存在一定的模糊认识,在许多研究中,教育教学实践者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建设中的核心内容、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的理解还不够具体。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探讨了工商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构成的具体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进展

人才培养模式的不同,所导致的人才培养效果也截然相异,因此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

一直是高等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

(一)关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及构成要素理论的研究进展

在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研究中,1998年教育部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量人才的意见》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近年来对于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中,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层面和视角出发,形成了不同认识。如朱晟利(2005)[1]提出人才培养模式即人才培养的标准形式(或样式),它合乎一定的准则,使人可以照做;成中梅(2008)[2]在总结分析前人研究概念的基础上,将其划分为狭义论、泛化论、中介论、状态论等四种观点。

对于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四种观点,即“两要素说”――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法;“三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方法;“四要素说”――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培养评价;“多要素说”――培养目标、选拔制度、专业结构、课程结构与学科设置、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校园文化、日常教学管理等多个要素。以上四种观点,“两要素说”和“三要素说”没能包含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部要素,而“多要素说”只是对有些要素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分,所以,“四要素说”的观点越来越受到广大研究者们的认同(成中梅,2008)[2]。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研究进展

不少学者通过对我国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的分析,从不同的视角提出了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应可福等(2004)[3]在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岑丽阳等(2007)[4]以工商管理本科教育为视角,从创新能力的要求、存在的问题等入手,分析创新对工商管理专业大学生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并提出了工商管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若干途径和措施,以上的研究都从培养模式构成要素的不同侧重点或视角,提出了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了其在人才培养中的创新点。

在关于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研究中,阎军印等(2002)[5]指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环境的新变化,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已从知识型转向了能力型和素质型,尤其是对于工商管理类人才的要求更是如此;张正堂(2004)[6]认为目前各个高校对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基本都体现为宽口径知识面、较强的专业技能、高级经营管理人才,但是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目标值得商榷;蔡月祥(2006)[7]指出普通高校工商管理专业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应当将职业经理人作为其目标。他认为普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应当满足社会需要、学术需要和个人需要三个方面。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成要素及其研究的核心内容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构成要素

纵观理论及实践界对人才培养模式内涵的理解,我们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稳定的人才培养的方式与风格,它体现着一定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思想,为实现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和评价制度,形成的实施人才培养的一种特定方式。

它具体可以包括四层涵义:1.培养目标和规格;2.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3.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4.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因此笔者认为四要素理论能较好的区分人才培养模式的差异,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及培养评价四方面可以体现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及特征。

(二)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核心内容

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在以上培养模式的构成四要素中,其研究内容具体如下:

1.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

在四要素中,培养目标是人才培养要求的纲领性表述,它决定着人才培养的规格、内容及方向;不同的培养目标不仅定义了学生今后的培养层次;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包括明晰人才培养的层次如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基层、中层及高层管理人才;还明晰了人才具有的知识、技能、培养的口径大小、工作的去向及培养特色。这些对工商管理专业而言尤其关键。一是由于目前在专业设置中,一级学科工商管理类下设置了作为二级学科的工商管理和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这使得作为二级学科而存在的工商管理具有较宽的口径,例如我校的工商管理专业与其他相并列的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相比,在求职的针对性上较弱,因此如何体现工商管理专业培养的特色,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中体现异于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的优势,是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必须明确的问题;二是由于目前全国开设工商管理专业及其类别专业的学校众多,因此如何寻求各学校的特色,走差异化的办学之路,这些都是各校工商管理专业在培养目标确定中的重要问题。

2.培养过程的设计

培养过程包含课程体系、培养途径和培养方法。培养过程是为人才培养目标实现而设计的一系列知识、技能教育的环节和实现途径。不同的课程内容的选择及排列顺序,不同的培养方法和实现途径,会决定学生最终所拥有的知识类型和技能水平;由于学生在校时间的限制,不同环节设置的比重,不同的培养方式会决定着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的侧重,从而形成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工作包括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要求,选择适宜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内容及学时的选择、课程的设置顺序;课内与课外培养过程的安排及学时、培养方式选择;授课与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学时分配及培养方式选择等。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口径比较宽泛,因此在有限的校内时间里如何选择学生知识与技能掌握的侧重点,形成培养特色非常重要;此外由于工商管理专业对人才的高复合、强实践能力的要求,因此如何通过一定的培养途径与教学方法实现这一目标,也是工商管理人才培养过程设计的重要内容。

3.培养制度

培养制度包括基本制度、组合制度和日常教学管理制度三大类。基本制度有学年制和学分制两种模式。学年制高度结构化,课程有严密的层次划分及先后顺序,课程修习以学时、学年为计算单位;学分制弹性化,以选修制为前提,以学习量为计算单位,其变化样式有学年学分制、计划学分制、全面加权学分制等。组合制度原先只是一种权宜性的计划外安排,意在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额外的学习课程,如双学位制度、主辅修制度等。日常教学管理制度是为维护正常教学秩序,使教学过程正常运转而制定的各种规章、规则等制度体系,如教考分离制度,补考制度及各种惩制度。

在目前的高校中,培养制度受学校整体的培养制度选择的制约,例如对我校工商管理专业而言,由于目前学校的培养制度处于从学年学分制向学分制的转变过程,因此培养制度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包括,如何在学分制和学年制两种制度安排下,保障培养计划的实现;并在条件允许时(如培养制度改革后),进行两种培养制度下培养效果的评价。

4.培养评价

培养评价是对培养目标、制度和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对前几种因素进行反馈、调节与优化的行为。在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的研究中,一是应从培养目标的要求出发,以专业对人才培养的特点为基础,研究目前对于学生培养过程质量的评价标准及方法,包括人才评价的理念、评价方式:一是关于学生课程学习质量的评价;二是学生培养目标整体实现的内部及外部评价。

参考文献:

[1]朱晟利.论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及构成[J].教育评论,2005(3):28-29.

[2]成中梅.学习型高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2008,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

[3]应可福,石兴国,宗蕴璋.工商管理专业“协同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42-43.

[4]岑丽阳,黄河,魏格坤,黄媛.工商管理本科人才培养改革研究―创新篇[J].高教论坛,2007(4):52-54,67.

[5]阎军印,孙班军,郝英奇.一般院校工商管理类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2(6):648-650.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工程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信息化管理

信息化管理是建筑工程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一个必要手段,企业借助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结合传统的管理模式,对人才培养与开发的整个管理过程进行策划、控制、统计、分析和调整,从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提高到科学、高效的数据化管理控制模式。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曾明确指出,推广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是工程企业现代化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在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大前提下,建筑工程行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提高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而建筑行业涉及的专业多,技术人才需求量大、要求高,单一、传统的培养模式已无法适应目前的需要。

一、工程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工作必须加强信息化管理程度

(一)快速变化的技术人才市场需要信息化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竞争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力量,即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不断更新的专业技术知识体系,要求企业应持续培养与开发职工的专业技术,不断吸收新的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建设技术和管理人才队伍,而高效的人才培训与建设离不开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数据的计划、检查、统计与分析、控制。

(二)信息技术可促进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的现代化管理机制建立

随着科技的发展,建筑企业跨越传统的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迫在眉捷。建立现代化管理机制,就意味着企业要按照市场需求组织工作,在人力资源管理和技术人才培训与教育工作中,通过知识联网和大数据化管理,使人才培养工作的时间周期减短,科学灵活,最大程度的提高人才培养效果,降低培训成本,同时将高效的管理方式渗透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经济管理、营销管理、生产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整个建筑工程企业的现化代机制的建成。

(三)技术人才开发与培养信息化管理是企业人力资源现代管理的保证

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与市场联系较少,而目前的建筑市场,已发展得比较成熟,市场需求与发展方向占主要的地位。为了节约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建筑企业利润和市场竞争力,就必须考虑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建设与管理,其中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在企业的长期发展规划中占了很大的作用。因此,建筑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整体地考虑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水平,理智而有计划地选择企业需要的人才组织结构,推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培养开发水平的进步。

二、努力实现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

建筑企业要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可以抓住信息化发展的机遇,开拓创新,以信息化推动企业生产和管理现代化、网络化建设,实现人才、经济、营销、策划的科学化管理。

(一)企业领导高度重视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建设

建筑企业的一些领导喜欢把重点关注到工程项目上,对企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储备方面的重视度不高,对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开发信息化管理模式没有深入的了解和认知,认为投资大、见效慢。而一些企业本身的规模和经济实力、企业文化在这一方面基本是空白,或者搞了职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人才开发信息化管理,但没有将其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人才发展规划很好的结合,不能高效的利用起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服务。企业领导应该及时了解市场信息和企业自身状况,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的渗透,使企业的人才优势发挥到最大的效能。只有企业高层领导改变观念,加强引导,着力解决制约企业人才发展的关键问题和薄弱环节,围绕提高企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素质做好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建设。

(二)做好工作人员的培训,扩大职业技术人才的队伍

建筑行业因为其独特的生产特点,人员流动大,人才缺口和稳定的技术人才队伍一直是企业职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问题,很多建筑企业目前拥有的人才队伍远不能满足企业生产和管理的需要。而做好企业职业技能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除了需要专门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员外,还需要具有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知识、人才培训经验、信息数据操作能力的综合性人员。从企业的长远利益考虑,要有高效的管理团队进行信息化管理,就必须拥有自己的技术人员队伍,鉴于信息管理对人员要求较高,而建筑企业的专业人员又比较缺乏,因而企业更要加大对工作人员的培养,来满足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为贯通企业人才管理的各个环节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为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信息化管理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

目前,由于国家经济产业正面临重大转型,建筑行业也面临了严竣挑战,很多建筑企业资金周转困难,使得企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建设受到了很大限制,很多企业无力在这一方面投入更多。但为了企业的长远发展,在人才培养与开发、储备的信息化建设还是不能停滞。在此提出两种解决的方法:一是量力而行,争取少花钱多办事;二是多渠道筹集资金,如争取国家、政府的人才培养经费,与地方高校资源共享,借助多渠道的资金、技术、资源支持,力争达到低投入、高效果。

(四)建筑企业职业技术人才培养与开发的信息化管理建设要统筹规划、秩序渐进、量力而行、务求实效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3

关键词:“校企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

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通过教学模式创新,为长三角地区高星级酒店业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熟练岗位技能,能够为宾客提供优质服务的高技能人才。

1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创新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所确定的人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基本培养方式和过程管理的总和,其内涵最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和培养措施。培养措施包括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等。

我院把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出重点,我们充分认识到能否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关键在于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学院鼓励各个专业,突出“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指导思想,根据专业的要求,结合行业和企业的需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人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

酒店管理专业与国际五星级酒店合作,形成了“校企全程介入”的人才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商定确定培养方案,校企共同参与实施培养方案。在合作过程中,校企共同努力开发课程,改革教学手段,完善管理制度,改进实训设施,建立教学资料库。

2“校企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内容

2.1校企双方共同商讨确定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培养规格

经过咨询、查阅、访谈、企业实地调研,以及与合作企业的共同研讨,对本专业关联的职业范畴或工作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按工作过程排列)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本专业培养的人才能适应的职业范畴与工作岗位,然后对应工作项目列出其主要工作任务,并分析和归纳每项工作任务的职业能力(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要求。在此基础上确定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

2.2校企共同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2.2.1校企共同制订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经过了以下程序:第一步,校企双方共同组成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第二步,挑选企业进行企业调查;第三步,工作组讨论;第四步,分工撰写;第五步,定稿并提交专业委员会审定。

2.2.2校企共同开发阶梯式上升的课程体系

经过深入研究,确定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分为四个模块:

①职业基础课程模块:大学生在校期间及教育部要求完成的思想道德素质课程、身心健康素质课程、计算机、人文艺术素质课程、科学技术素质课程、职业基本素质课程等课程内容。

②职业技术课程模块:本课程系列包括《酒店服务礼仪》、《酒店服务英语》、《前厅服务技术》、《餐厅服务技术》、《客房服务与管理技术》、《康乐服务技术》。这些课程是对应学生毕业后的工作岗位而设置的,学生在第二学期完成8门的专业课程学习后,进入工学交替的第一次实习阶段,通过实践,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强化技能。

③职业发展课程模块:本课程系列包括《餐饮管理》、《酒店市场营销与公关》、《酒店会务管理》、《职业点菜师》、《酒店管理英语》、《主管与领班实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既需要过硬的技能,也需要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些课程的设置是为学生今后在酒店的发展奠定基础。满足做部门主管与领班的职务的工作需要。加快“职业经理人”的成长速度,使之早日走上管理岗位。

④职业拓展课程模块:根据学生职业兴趣与发展的需求,在第三和第四学期,设置了特色服务技能、专门管理技能和导游技能三个模块供学生选择,以发掘学生的特长,同时拓展就业范围。

4个课程体系呈阶梯式上升关系,第一层:职业基础课程,培养目标:良好的职业素质;

第二层:职业技能课程,培养目标:熟练的岗位技能;第三层:职业发展课程,培养目标:企业运营管理能力;第四层:职业拓展课程,培养目标:发挥学生特长,开发学生潜力。

这四个模块课程开发重视人的职业成长和生涯发展规律。人的职业成长遵循“从初学者到专家”有不同的发展阶段的逻辑规律,每个阶段都有对应的知识形态;职业成长不是“从不知道到知道”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从完成简单工作任务到完成复杂工作任务”的能力发展过程;只有符合这一发展逻辑规律的系列学习任务,才能把学生从较低发展阶段有序、有效地带入到更高的发展阶段。

2.2.3校企共同开发专业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并改革教学方法

与合作企业共同开发《餐厅服务技能》、《客房服务技术》、《前厅服务技术》等三门课程。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双发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与企业专家共同制定课程标准;按照课程标准,拟定课程结构和模块;结合生产任务和能力训练要求,开发相应的项目任务和进行学习情景的设计;制定融合职业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能力训练模块考核标准、考核方法;编写适合在生产性实训基地开展教学的工学结合校本教材和实训资料。根据不同的课程探索和创新以“教学做一体化”为主的教学方法途径,开发了演练结合、情景教学、案例教学、项目设计、任务驱动、问题探究等多种适合酒店管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方法,

2.2.4创新“校企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体系

在“校企全程介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评价体系作了二个方面的创新:

①实施“以证代考”、“企业评价”,建立新型的学生综合考核评价体系

a职业技术课程模块课程实行“以证代考”。指的是学生学习完职业技术课程模块相关课程后,以参加行业资格证考试代替学校的课程考试。例如上完《客房服务技术》后,学生本门课程的成绩,以获得劳动部门的“客房服务员证书”为及格,否则不及格。

b职业技术实训项目实施“企业评价”。指的是在企业运营中完成的课程,以企业评价作为评价标准。例如《餐厅服务实训》这门课该门课的成绩以企业的评价标准来确定成绩,满意度高、投诉率低、营业额高者为优秀,依次类推。

c职业发展课程采用用综合评价方式。例如《酒店市场营销与公关》采用调研报告方式和营销项目书各占30%的比例。

②实施“3+2评价法”,建立教师评价指标体系

教师评价指标体系“3+2评价法”指企业、学校、学生三个与教师工作关系密切的主要群体为教师工作成绩的评价主体,三个评价主体对教师作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两种类型评价。定量评价是学生、学校、企业对教师工作量、企业经营的数量评价,定性评价是学生、学校、企业对教师工作的性质进行评价。

“3+2评价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引入了企业对教师的评价,因为本专业教师大量的工作是在企业完成的。定量与定性两种评价结合是为了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与客观性。

3校企双方共同参与教学组织与管理

3.1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各种管理制度

通过制度建设来规范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形成了教学管理、校企合作、顶岗实习三个系列的管理制度。力求将各项制度体系化,在企业、学校全程介入过程中确保学生的技能掌握、学分获取;确保教师的业务提升、收入提高;企业的高效运营、减少成本;确保最终实现共赢。

3.1.1建立保障教学工作规范运行的教学管理制度。

学院以抓教学改革为中心,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学院对有关教学规章制度进行了修订、补充和完善,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了教学工作的规范管理和有序开展,提升了教学效果。

①教学质量管理要求

建立建全各种教学管理制度,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及教学质量,包括教师教学质量管理制度、教研室管理管理制度、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和专业实训实习管理。

②企业兼职教师管理制度

为加强对兼职教师的管理,制订《企业兼职教师聘任制度》,对兼职教师任职条件、分类和聘任范围、聘任办法、职责和待遇进行了详细规定,使兼职教师聘任工作有章可循。

为了提高兼职教师素质,使兼职教师由技术能手向教学能手转变,制订《兼职教师岗前培训制度》,对兼职教师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内容包括高职理念、教学改革、课程建设、教学法等。兼职教师只有通过多种内容的培训与锻炼后,才能上岗任课。

3.1.2建立保障校企合作规范运作的校企合作制度

建立校企合作制度,保障实现双方共赢、长久合作。在与企业合作的过程中,除了与企业签订了《校企业合作协议书》等制度之外,还制定了一些适应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系列管理制度,例如《基于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学分替换实施方案》、《教师到合作企业轮岗管理薪酬条例》等。

3.1.3建立齐抓共管的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顶岗实习是学生由在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身份转变的一个重要阶段,我们制订了《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校外实习管理办法》,学生顶岗实习采用三导师制进行有效监控,同时定期与家长沟通,充分发挥家长的引导作用。学院采取3342的管理模式:与实习生日常互动实施三制度:三个月一次回访制度、每月到企业授一次课制度、学生每周汇报一次制度;实习考核内容明确三方面:工勤与行为表现考核、职业技能考核、企业课程学习考核;学生离校前完成四个一:签一自律责任书、留一随时联系电话号码、建一互动QQ群、供一家长联系方式;与家长配合加强学生二教育:加强安全教育、加强感恩教育。

通过顶岗实习管理系列制度,有效提升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质量,为学生最终走向社会打下良好基础。

3.2在校企双方充分沟通协调的基础上不断加强管理,实施和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有机的协调机制是“校企全程介入”培养模式成功实施的重要基础,从课程体系到制度建设到管理实施,都要求校企双方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高校;教学管理制度

对于高校而言,“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指的是:按照学科大类进行招生,在学生第一年的学习过程中,院校不对其进行专业划分;第二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意愿在通过院校实施的考核后,在学科大类内选择自身倾向的专业;第三年,学生在完成专业基础课程后,可以进一步确定自身倾向的专业。这一培养模式拓宽了教育口径,凸显了学生个性,强调了创新意识,满足了产业需求,实现了通专结合。“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的开展与目标的达成都需要依托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

一、“平台+模块”模式与教学管理制度的联系

(一)“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教学管理制度提供支撑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学界尚未形成统一看法。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培养人才为宗旨,体现学校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另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涉及人才培养方案、运行机制及培养途径等;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的培养方式。通过对上述看法的总结可以发现,人才培养模式应当是高校在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上创建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关于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学者也形成了众多观点。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是高校用以保障教学质量的各类规章制度;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教学管理包括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以及教育行政机关对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通过总结可以得出,教学管理是指以遵循教学管理规律为前提,去服务教学和培养创新人才。高等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故应当改革、完善、创建新型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的教学管理制度。因此,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需要教学管理制度的支撑。

(二)教学管理制度能够助推“平台+模块”人才模式目标的实现社会发展需要配套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须有教学管理制度支撑。教学管理制度是教学管理基础工作中的主要组成部分,其能够确保教学系统有序高效化和管理行为规范化,是学校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教学管理和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管理制度。这是教学科学化管理的根本,有利于保障教学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对各项管理制度十分重要,有创新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人才同样可以加快教学管理的创新和改革。多年的高校教育探索和实践经验表明,必须充分厘清教学管理制度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联性。为提高效率,减少盲目,还需制定完善的教管制度,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管理。作为教学管理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平台模块”人才培养目标应当配套教学管理制度。换言之,配套的教学管理制度有助于“平台+模块”人才培养模式目标的实现。

二、“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缺陷

(一)学分制有待完善高校学分制的实施存在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选修课程的数量还不够,而高校选修课开设数量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方面,部分教师本身科研能力有限,且工作压力大,故难以持续开发新课程;另一方面,院校在教师开发新课程的过程中给予的支持不足,导致课程设置在数量和质量方面均存在缺陷,这既影响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权,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及兴趣,同时将直接削弱学习年限的弹性与学习内容的选择性。其次,学生无法自主选择教师。高校规定了学生有自主选择教师的权利,然而这一规定实际并未施行,其原因有:一方面,院校需要保护部分教师利益。教学工作竞争激烈,然而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不一,这势必导致学生倾向于选择教学质量较高的教师,而使得教学水平稍弱的教师难以正常开课,因此院校在改革的过程中有所顾虑;另一方面,院校缺少充足的硬件设施和具备教学科研能力的人才。最后,各学校间学分互认制度并未真正实施。各高校之间应当制定统一的学分互认标准和程序,从而使得各院校既能承认学分又能保证学生的学习质量。

(二)学习指导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独立能力弱、自主意识淡、无人生规划、学习不思进取、选课盲目、自控力差可谓是一些当代高校学生的通病。虽然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为学生自主安排学习计划和进程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如果指导不到位,便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一方面,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下,学生对学什么和怎么学有困惑,学习安排缺乏计划性。由于缺乏老师的指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安排表现出盲目和随意。这种盲目性主要源于基础教育阶段教师与家长的大包大揽,使得学生缺乏对大学教学计划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缺乏规划性。“平台+模块”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给高校学生提供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专长来选择喜欢的专业。这更需要高校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取向有合理规划。

(三)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不健全教学质量是教学管理的核心,须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纵观各高校当前的教学规章制度,发现其中存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对专业、课程、教材建设的投入不足。科学设置专业、合理安排课程以及选用前沿教材都与人才培养目标息息相关。专业、课程、教材这三大建设涉及学校的各方面,是学校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难点工作。其次,需不断改进平台与模块的课程设置。纵观全局,知识的不断推陈出新已成为一种趋势。优化课程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构建多元化的知识体系。不断研究学科基础平台课程的设置和加强专业方向模块课程的设置与培养目标紧密衔接。最后,缺乏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这一方面表现为制度的不完善,另一方面表现为部分教管制度未得到落实。教学质量在高校教管中是一项繁杂的工作,但也是其生命线,需不断研究新评价标准和方法,才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制度。

三、“平台+模块”模式下的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完善路径

(一)完善学分制针对高校在学分制施行过程中存在的诸多缺点,现提出以下几条完善路径:首先,大力发展选修课程。可从课程和教师两方面来分析。其一,在课程方面,院校应该构建课程审核和把关机制,目的在于确保选修课质量;成立审核评估机构,设计审核把关机制,确保每门课程都经过认真调研,只有如此,课程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其二,在教师方面,应当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例如新课开发酬劳、超课时酬金、工作量计算等,同时给予踊跃开发新课的教师更多出国、访学的机会,使其不断学习最前沿的知识与信息,从而进一步确保选修课质量。其三,院校还需要增强弱势学科的师资力量,提高师资水平。可将选修课程开展的数量和次数与教师的年终考核相联系,将全体教师开展选修课程的具体数量予以记录。对于表现突出的教师,可给予丰厚的奖励;对于表现不理想的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处罚,确保公平、公正。其次,全方面实施自主选择教师制度。具体可从两个方面展开:其一,高校应全面实施自主选教制度。此制度不仅能够改善教师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师教学的积极主动性,还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由于部分院校硬件和软件实力条件有限,自主选教制度的全面实施不能操之过急,还需要循序渐进。高校不能只关注教师利益,一定要放下包袱,制定出合理的规章制度,保障自主选教制度的顺利施行。高校亦可设置一段过渡期,此过渡期可以是三到五年,在三到五年后全面推进选教制度。此外,院校要不断提升硬件设施,并且引进、选拔、培养素质水平较高的教学科研精英[1]。最后,建立校际间的学分互认制度。对于校际间的学分互认,我国学者已开展了诸多研究,具体可从指导思想和具体措施两个方面来分析:其一,在指导思想方面,高校应当完善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补全学校开展课程不足的缺陷以及课程的局限性,从而全面发挥出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积极借鉴国内外院校的教学经验,创建校际的学分互认制度。其二,在具体措施方面,院校应尽快制定有关的教学管理制度,将学分互认程序规范化。不仅要认可跨校选课所取得的学分,将跨校选课安排在教学计划范围内,鼓励学生跨校选课,同时还需制定互认学分的原则[2]。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前言

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下衍生了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纵观这五十年的人才培养成果是非常值得骄傲的,我国拥有了懂经济、善管理的专业型人才,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推动都离不开这批专业型的人才。但是,我国经济在不断进步,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不能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创新型人才是目前社会发展最需要的,在这一客观要求基础上,我们应着手于现有专业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在深入了解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之后,结合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学规律,为工商管理专业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1.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教育理念过于陈旧,不符合社会型人才需求定位。虽然我国一直倡导教育改革,创新教育方法,但是整体教育模式依然以教师主讲为主,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够提供被动的人才培养模式。

2.教学内容不精细,课程编排不合理。工商管理专业的课程内容过于陈旧、教师教学过程中重复性劳动过于明显,学科内容与社会需求不能有效吻合,当今社会提倡综合型创新人才,但是工商管理专业却秉承重教育轻培养的观念。教学课程整体来看时间上编排合理,但是内容非常空泛不精细,不能够体现出工商管理专业特色、学生能力培养方向等。

3.现有教学方式相对落后,教学环境得不到创新。校园内整体的教学气氛比较呆板,教师与学生并不能够勇于创新,教师是受到传统教育的束缚,在重复性的教育工作中放弃创新,更是无暇创新;而学生是被固定的教学模式所局限,因为怕失败多以不敢创新,只好在被动的环境中接受传统教学。

4.学校教学设施不完善,学生缺少充分实践的教学环节,大多数工商管理专业教育学院不重视创新能里培养,从而忽略了创新教育方面的硬件教学设备,学生职能接受文字、书本知识,而不能得到有效的实习与实践,无法培养学生创新、突破、独立等学习习惯。

二、工商管理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方法和措施

1.提供教学制度保障

①完善教育制度管理模式。教学制度应坚持以人为本,首先要提高专业教师的素质化培训,之后教育单位需要创新人事管理机制,在选择教师人才方面有一套灵活的制度。

②建立奖励制度与分配机制。这样能够调动师生对学科的热情,从而开展创新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是需要双方努力才能够实现的。激励与分配制度是对创新教学方式的认可,也是对完善创新教学的合理引导。

③构建教学评价机制,使教学活动与教师科研能够有效衔接,为进一步强化教学评价机制,需要在教育单位建立关于教学与科研的两项机制,分别是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科研管理体制,使教学过程能够得到科研成果的帮助。

④创造人文气息较浓厚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创新能力需要教师指导与培养,更重要的是能够为学生创造一个被感染与熏陶的环境,轻松的学习氛围能够使教师与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创新教育中,并保持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创新的热情。

2.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应用创新教学方法

①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是培养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基础条件。创新型的人才教育中要中分体现出教师的创新素质,才能够保证人才得到创新培养,也可以说教师队伍的创新程度决定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结构。构建创新型教师队伍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

第一,走出去,现有的专业教师需要参加集体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到专业单位挂靠实习,培养自身的实践教学能力,以达到全面提高教师创新素质的标准。

第二,请进来,教育单位需要聘请工商管理专业的企业领导、政府官员或专家等到校进行讲座,或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为学生提多的实践环境,这样能够使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贯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②教学单位在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应结合现代化网络多媒体教育技术。根据传统教育中的经验累积,在现有人才教育培养基础上,勇于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灌输式的授课行为,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提倡的教学方式是启发式、互动式、案例式、探究式、体验式、电子邮件等多种多样的、具特色的现代化多媒体技术教学方式。用以培养学生主观创造能力,使学生在零压力的情况下接受知识,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以及专业能力,为当下社会所需要的创新型人才需求提供一定的基础。

3.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课程分类

①工商管理专业的教育内容应与时代的发展相紧扣,从教学内容与课程安排中就能够提炼出当下社会的发展需求。在拟定工商管理专业教学内容之前,要深入了解和调查工商管理活动从事者的岗位需求以及创新型人才需要,要使教学内容的知识面广泛但不是夸大,基础课程的设置和专业加强课程的设置要注重的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以及综合型人才的教育模式。

②教育单位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模式中要注重学生主体的自主性,给他们提供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自我认识、自我创新,从而形成主体意识。针对创新型人才采用双重性培养,学生拟定学习需求以及学习目标,进而展开不同形式与难度阶梯的学习活动。这样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对工商管理专业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个体性差异也能够实现差异性教育、因材施教,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中比较注重创新类型的课业设置,通过这些课程的学生能够自我反省、自我认识,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强化学生的创新发展能力,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专业型或复合型创新人才。

③教学单位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以及实习岗位,从而能够不断尝试实践教学的创新模式。工商管理专业自身的特征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同时要注重应用性,所以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不能缺少实践基地,教学单位需要提供一定的硬件设备以辅助创新型人才教育。

【参考文献】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人才培养质量;协同治理;质量保证体系;切实

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是地方高校的核心使命,也是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旨归。人才培养质量不仅取决于教学系统纵向上的组织、控制和科学管理,在复杂的环境中,质量绩效还取决于横向上与其他利益相关方,如科研系统、行政管理系统、社会用人单位等的合作。可以说,人才培养质量是一种多方“合作生产”的结果。因此,构建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各种资源和要素围绕人才培养发挥积极作用,协同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是确保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

传统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实践路径从学校自身的视角可划分为“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和“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自上而下”的控制路径包括两个层面:政府对高校人才培养效率和效益的追求、对评估结果的报告和对责任的控制;高校内部对二级教学单位的绩效评价与责任控制;“自下而上”的促进路径中,过程管理信息被用来促进理解与学习,进而改善管理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这两种路径,学校以及教学管理部门很少与横向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合作。作为一种新的质量保证范式,“协同治理”以“善治”为目标追求,强调由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学校及学生家长形成网络,在学校内部则要求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互促,合作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谋求人才培养质量公共利益最大化,共同承担责任。

一、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构建思路

遵循协同治理的理念,按照校内与校外协同、课内与课外协同、学术系统与行政系协同、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的原则,抓住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素,按照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设计和质量生成的基本规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应涵盖教育教学工作全程并关涉全员。

1. 以质量标准为起点实现各方利益的协同

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前提是质量观及相应质量标准,质量标准是高校人才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要制定质量标准,必先明确什么是标准。一般说来,人才培养质量标准无外乎培养目标系统与条件保障系统,两大系统质量标准主要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而高校不是游离于社会之外的孤岛,人才培养活动也不是高校的纯粹“内部事务”,更不是教学系统的一家之言,而是学校内外各利益相关方以及学校内部各群体和各层面的共同事务,是一种多方面多层次的“合作生产”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涉及政府、学校与社会、家长与用人单位,以及学校内部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方方面面的利益诉求。因此,质量标准不能由高校单方面闭门造车,而要顾及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是各方利益协同的结果。

当然,在质量标准的具体制定过程中,既要关照各方利益,也不能等量齐观不分主次,而是要根据学校自身定位和实际条件,凸显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分步骤有重点研制。

2. 以教育价值为主线统领学校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

从学校所处的层次与类型来看,地方高校主要是面向区域经济社会生产建设一线培养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因此,治理理论运用于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主要是围绕人才培养对教育教学工作各要素、全过程进行有效组织与安排,凸显高等学校作为高素质人才培养机构的教育价值导向,用教育价值统领学校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等职能,确保学校各项活动紧密围绕高素质人才培养而进行。基于此,学校以确保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明晰切实性质量标准,以协同治理为手段,运用系统理论的概念与方法,对人才培养活动各主要环节与方面实行制度化、结构化、持续化的监控、评价与诊断,构建目标、任务、职责与权限清晰且协同互促的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

作为地方高校,应倡导教学是立校之本、科研是强校之路、实践是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必要途径的理念,倡导探索性教学,把专业建设及课程建设落实在学科研究中,提升教师教学学术,建立教学科研的互促机制;大力加强实践教学,广辟发展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第二课堂。对于地方高校,教学、科研及社会服务都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渠道与手段:教学是人才培养的主渠道,科研反哺教学是提升创新力的重要手段,开展社会服务是锤炼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及发展个性的第二课堂。为此,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倡导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协同,以是否有利于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作为衡量教学、科研以及社会服务等各方面工作的风向标。

3. 以良好的治理结构确保内部质量保证理念的实现

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才质量目标不可能自动实现,而需要凭借一整套有效的制度安排,这些制度安排就是治理结构。一个良好的质量治理结构应该保证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不偏离学校办学理念,不偏离人才培养基本质量目标。如果高校内部没有一个良好的治理结构,如果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关涉的每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不承担责任,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目标就无法实现。从这个意义上,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也就是治理结构的建设。

实践证明,高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有三个门径:一是相关制度建设,二是培养模式与过程创新,三是合理监控。

治理的本质是制度创新,其核心是尊重各主体在参与人才培养质量决策与事务中的话语权,其目的是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为此,一方面,大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自由探究的制度与氛围,为高素质实用型人才的成长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另一方面,充分发挥各级质量工程立项建设项目的引领与示范作用,大力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同时,评估与督导结合,构建有效的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质量评价体系是内部质量监控体系的内核,而过程督导与评估相结合,是确保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抓手。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学校形成了以过程督导和目标管理综合评估为抓手、从质量标准契入、靠制度建设落实的人才培养质量治理结构。

培养目标影响着学生的成长走势。学校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为契机,把面向区域社会需求办学和面向学生需要教学具体化;同时,狠抓过程落实。在过程管理上,通过评估与督导结合建立人才培养过程的全程动态跟踪机制,促进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实施;另外,抓反馈环节。学校建立了两种反馈机制:一是建立院(部)、学生宿舍、课程三位一体的管理机制;二是建立学校、院(部)、教研室、学生信息员四级质量监控体制,充分发挥了教学督导员、教研室主任、教学管理人员、学生信息员等各相关主体在质量保证中的积极作用,其中教学督导团和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负责质量运行的常规秩序,教研室主任主要负责课堂教学质量,教学管理人员主要负责信息收集处理以及协调工作,四者协同互补,共筑质量保证体系。

二、基于协同治理的人才培养质量体系的运行及成效

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不仅是一个学理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学校以协同治理论为指导,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构建了地方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运行机制。

1. 确立以培养目标为核心的切实性人才质量标准

人才培养质量必须关涉社会各方的利益与需求。因此,在质量观的认定上,无论是高校内部所强调的学术质量观、市场所认可的需求导向观,还是政府所注重的绩效观、抑或是社会及家长所关注的综合素质观,都是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对人才培养质量的需求,且均是高校在制定质量标准时应参照的重要指标。

另一方面,由于国家、社会、用人单位、学生个人对于高等教育的需求和期望各异,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只有通过多样化的标准来满足多样化的需求,才可能是高质量的。对于高等教育大发展后各方面参差不齐的高校,必须确立切合自身实际的特色质量标准,引导人才培养走特色发展之路。

质量标准的起点是人才培养方案。一方面,学校按照“一般标准”与“个性发展”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社会需要对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通过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方案,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在加强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着力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与实践技能,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有机结合,鼓励学生在达到专业基本质量要求前提下发展个性。

课程是教学的心脏,课程教学是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基点。为有效落实专业培养方案,学校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编制切合学情的各专业各门课程的具体质量标准和绩效目标,同时,围绕高素质实用型人才培养研制了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将质量理念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为确保质量标准的切实性,在标准研制中,学校注意吸收企业行业、学生家长、学生代表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以确保质量标准的协同性。

2. 实践“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扬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不会自动实现,而需要凭借一定的培养模式去落实。学校在各专业实践“宽基础、柔方向、重实践、扬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多样化需求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这一培养模式更加贴近地方社会现实需要,有效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活动与地方社会发展的协同。

我校以凸显教育价值为主线,按照“基础平台+专业模块”的方式具体构建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坚持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协同,开设了多门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把学生引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努力培养能服务地方、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实用型人才。为促进学生实现人文素质与专业技能的协同发展,在人才培养体系中嵌入了文化素质教育,注意在培养方案设立人文科技素质课程模块。

3. 完善制度,对人才培养质量实施全面、全员、全程治理

治理的基础是坚持多元对话,协同是指系统中诸要素或子系统间的相互合作。在协同治理理论的视野下,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强调政府、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学生家长等的广泛参与及其相互间的共同合作与协商,主张建立由多元主体共同负责管理、利益相关者协同治理的体系。学校把特色化质量意识与切实性质量标准贯穿于教育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和人才培养的始终,努力实现对教学质量从单向管理向协同治理的转变,要求教学质量管理从以往的“事后把关型”转变为“事先引导型”和“过程监控型”,把视野由校内延伸到校外、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从教学覆盖到科研与社会服务。学校根据实际建立了“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要,实践导向、涵盖全程、惠及全体”的质量保证机制,对人才培养质量进行全程、全员、全面治理,质量关涉学校内部所有利益群体,面向所有学生,面向教学全程,使每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成功、取得进步。

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与质量观要靠制度落实,有效的质量保证离不开相应的制度支撑。为此,学校加强了相关制度建设。在不断实践的基础上,建立并完善了课程教学评价制度、教学院部年度主要教学改革与建设目标任务分解制度、教学院部年终综合评价制度、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等五项关键制度。通过这些制度,确保了切实性质量标准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和每一环节,并最终转化为学生的个性素养以及学校的整体人才培养质量。

4. 狠抓课堂教学,提升教学研究

课堂是实施人才培养的主渠道,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基本保障。学校以本科教学评建工作为契机,建立课程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狠抓课堂教学。在这方面,学校注意抓好两项工作:一是狠抓以基本规范为基础的学风建设;二是狠抓以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教风建设。

学风建设方面,主要是抓学生课堂到课率、听课情况、教师教学计划执行情况等课堂常规秩序;教风建设方面,主要是抓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科研服务课堂教学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与创新的情况。学校对科研促教学提出明确要求,并构建了学校、院部与学生“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质量保证体系,明确学校教学督导团与学生教学信息员主要抓课堂学风建设,院部教学督导组主要促教风建设、提升课堂教学学术水平,教学管理干部主要负责教学常规以及动态信息处理,并在学校教学督导团、院部教学督导组、教学管理干部、学生教学信息员之间建立起有效的信息共享与关联机制。这些举措,保障了课堂教学的秩序与水平,学生课堂到课率高、教学满意度高。从每学期的教师课堂教学测评看,学生对教师课程教学的满意度稳步提高,近年来学生课程教学测评优秀率平均91%以上,学生平均到课率在92%以上。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7

———以药学类专业为例

[摘要] 文章应用质量机能展开理论(QFD),建立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质量保证模型(RQFDm)。并以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为例,说明具体的设计过程。

[关键词] 培养方案;设计;质量保证

质量机能展开(QFD)是目前在企业管理领域比较流行的质量管理技术,它通过多层次逻辑演绎分析,以市场为导向,以顾客需求为依据,将顾客的心声(VoC)逐步转化为产品开发过程的一系列工程特性,在产品开发初期阶段就对产品的适用性实施全方位保证的系统方法。高校人才培养类似于企业产品开发,可应用QFD理论指导高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保证人才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此,我们建立了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质量保证模型RQFDm(附图),它分为四个部分:一是人才质量需求抽出,通过用人单位调查,获得人才原始需求信息,经亲和图法(KJ法)整理并抽出需求项目,然后反复应用数量化理论3类方法(Quantificationmethodoftypeiii),对需求项目进行分析和合并,抽出人才质量需求,建立层次化结构,并进行人才质量规划。二是人才培养措施特性抽出,即在第一步的基础上,将人才质量需求语言转化为人才培养语言,得出人才培养措施特性,并建立人才培养质量设计屋。三是培养要素抽出,即以人才培养措施特性为基础,抽取培养要素,它们是人才培养的具体载体,然后建立培养方案设计质量屋。四是人才培养质量控制屋,即以培养要素为单位,设计控制措施及其实施者,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

一、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研究这里我们应用RQFDm模型,对此进行设计。附图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与实施的质量保证模型

(一)药学类人才质量需求规划。浙江是国内制药工业大省,通过浙江部分制药企业人才需求问卷调查及毕业生信息反馈,得到最初的人才质量需求信息。对这些需求信息,进行合并与整理后,抽取需求项目,并转换成质量需求项目。应用数量化理论3类方法(Qm3)及QFDDesigner软件,建立质量需求项目的层次化结构(表1)。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才质量规划。首先,对各质量需求实施重要度评价。请调查对象对各质量需求项目按1-5分制打分,然后取各项平均值,得到各项重要度。并以国内某著名药科类大学为对象,实施市场竞争性评价,得出该校在药学类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优势与劣势。其次,设定人才计划质量及特性点,计划质量是该校人才培养改进后希望达到的目标质量,它通过重要度评价,结合竞争性评价得出。特性点是指该项改进可成为该校药学类学生质量特色的程度,其确定依据是当某质量需求的重要度评价高、市场竞争性评价是本校高且他校低,可确定为特性点;当某质量需求的重要高、市场竞争性评价本校低且他校也低,则也可确定为特性点。最后,计算水平提高度,它等于计划质量/该校当前水平;绝对重要度=重要度评价×水平提高度×特性点系数;质量权重为绝对重要度合计中各项质量需求所占比例,它能给出质量需求的重点方向。

从上述矩阵中可看出,对本科层次药学类人才质量需求中,有四项质量需求权重较高,分别是实践能力、良好的基础知识掌握、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其中实践能力要求最高。这反映当前国内制药工业需要药学类本科学生有较好的实践能力,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掌握,并能在工作中学习。在此基础上,逐步实施创新。

(二)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设计。根据上述药学类人才质量需求及当前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法,抽出培养措施特性,并经亲和图法(KJ法)整理,得到5个培养措施特性,它们是:课堂学习、课程实践、学生活动、课外科技和毕业环节。然后,建立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设计矩阵(表2),探讨培养措施特性与质量需求项目间的相关度,从而实现从人才质量需求语言到培养语言的转化。其中,培养措施特性综合重要度反映了某培养措施特性对满足各质量需求的贡献度,通过它可得出质量保证的重要方向,以便将更多的时间和资源集中用到该项目上。数值计算方面,按照独立配点法[1],某培养措施特性综合重要度=∑各质量需求权重×相应的相关系数。技术竞争性评价是由该校教师和管理人员,采用5阶段评判法对该校与国内某著名药科类大学在各个培养措施特性上实施评价。

综合考虑培养措施特性综合重要度、技术竞争性评价、质量需求与培养措施特性的关系,应用5阶段评判法,设定质量设计目标值,使其成为使该校药学类人才具有竞争力所需达到的规格值的最低标准。它是质量设计中最复杂也是最关键的决策过程。高药学类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环节,其中课外科技作用最大,而学生活动作用较小,这符合制药企业技术创新特性要求。为此,该校要加强学生科技资源管理,为学生自主开展科研,提供多种形式资源和帮助。同时加大课程实践力度,而对课堂学习、学生活动、毕业环节三个培养措施,可维持现状。

(三)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根据表2及人才培养实践,抽出人才培养要素,包括培养计划设计的科学性、培养资源、培养管理三个模块。在此基础上,建立药学类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矩阵(表3),讨论培养措施特性与人才培养要素间相关度。同样对上述矩阵,首先按照独立配点法[1],计算总权重=∑各培养措施特性权重×相应的相关系数。然后由教师和管理人员,采用5阶段评判法,对该校与国内某著名药科类大学,就每个培养要素实施竞争性评价,1表示低,5表示高,其他依次类推。最后根据总权重、竞争性评价结果设定培养要素设计值。从矩阵中可看出,考核标准多样性、教师队伍和自主科研管理三个培养要素总权重较大,这反映在药学类人才培养中,必须以学生发展为目标,设计多样化的考核标准,对不同的学生实现差异化的评价,这是今后该校人才培养方案设计重点;再是加大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学生培养多个环节中主导者;还有要为学生参与科研提供更多平台,增加实践课比重,同时加大对学生自主科研的管理。另外,对传统人才培养中比较重视的理论性课程应减少,因为对药学类本科层次人才而言,实践性课程更加重要。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8

论文关键词:双循环体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

教育部{2006}16号文件明确了高等职业教育是类型教育,类型教育是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框架下,融入了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和实践五个要素,在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教学过程中只有将这些要素充分体现,并构建起与此相配套的制度体系与运行环境,才能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提高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正是按照教育部的这一指示精神,通过借鉴国际职业教育先进经验,搭建起校内外沟通平台,在构建“社会、行业企业参与充分、校企合作机制灵活”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外部循环体系的同时,还建立了“咨教作用明显、保障功能突出”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初步建立起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引导、社会参与的双循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形成了保障教学质量的有效机制(如图1所示)。

一、依托校企合作管理平台,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外部循环体系

(一)建立校内外沟通平台,吸引政府、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

学院通过建立行业企业兼职教授、兼职教师、兼职教学信息员工作机制,吸纳合作行业企业专家加入学院质量管理专家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等组织,共同商讨专业发展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和教学内容改革等重大问题。同时,定期开设专家讲堂,建立前沿热点问题报告制度。学院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教务处、各二级院系及教研室围绕统筹城乡、新农村建设、“五个重庆”建设等社会、行业企业关注的前沿热点问题,定期邀请教育主管部门领导、行业企业专家和业务技术骨干来校作专题讲座、学术报告和论坛交流,促进校内外沟通与交流。

(二)完善校企合作有效机制,促进校企深度融合

学院积极推进专业教育与行业实践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从企业订单培养到企业定制培养,从校企共建实训基地到校企共享共用资源,从企业冠名到企业投入建立二级学院,通过制定并完善校企合作相关的《校企合作项目管理办法》、《顶岗实习管理办法》、《教学质量监控实施办法》等制度,形成校企共育人才、共享资源的良好局面。

(三)围绕就业市场,开展人才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

学院建立《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管理的若干意见》制度,以学院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招生就业处为主,政府、行业企业参与,每年定期开展人才需求市场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形成人才培养质量论证调研机制,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适用性。

二、围绕高职人才培养目标,构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

(一)建立质量管理相关机构

学院始终围绕高职教育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建立校内机构、配备管理队伍、完善管理制度等措施,增强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服务功能,形成学院、教务处、二级院系“三级联动”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体系。

在成立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基础上,聘任院领导、教职工代表、行业企业专家代表共20人作为学院质量管理与业绩考核办公室专家委员会成员,负责学院质量管理重大决策论证;同时配备质量管理理念先进、经验丰富的骨干3人为办公室专职工作人员,负责具体执行学院质量管理决策(如图2所示)。

(二)建立一支人才培养质量保障队伍

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涉及学生学习、生活、发展的全过程,其保障队伍包括了教学管理队伍、学生管理队伍、教学督导队伍、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队伍、兼职质量信息员队伍和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如图3所示)。

教学管理队伍主要由教务处管理人员、各院系主任、各教研室主任组成,教学管理队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这支队伍的管理理念、管理能力和管理效率对人才培养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学生管理队伍主要由学生处管理人员、各系副主任、各辅导员组成,学生管理队伍在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到合作企业的调研和毕业生跟踪分析,全面认识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要求,为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教学督导队伍的组成坚持了“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原则,聘请了6名对高等职业教育有系统认识且分别来自校内、校外、企业的督导员,形成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督导队伍,教学督导队伍始终坚持“以督导学、以督导教、以督导管”的教学督导工作方针,对教师教学指导、教学反馈、教研教改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人才培养质量研究队伍主要由校内专家、兼职教授、校内研究骨干组成,这支队伍主要围绕学院专业发展规划和人才市场需求,研究分析人才培养质量现状、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提供咨教服务等,为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支撑;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主要由校内外学生指导教师和具有稳定工作的毕业生组成,这支队伍在学生成长指导、质量信息反馈、校企合作交流反馈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通过《学生顶岗实习手册》、《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手册》及“人才培养质量信息收集系统”软件平台等,及时反馈学生在职业素质、职业技能、职业适应性等方面的信息,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依据;学生教学信息员队伍主要由学习成绩优秀、素质优良的在校学生组成,这支队伍主要是协助教学督导员队伍、兼职教学质量信息员队伍进行教学信息的收集、整理与分析,反馈教学质量信息、参与教学质量调研等,在教师、督导、学生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平台,形成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内部循环中的重要环节。

三、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意识,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体系

(一)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教学质量标准体系主要依据现代服务业相关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结合学院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全过程中的质量要求,全面制定符合行业标准和服务型高技能专门人才规格的专业建设标准及各专业标准、课程建设标准及各课程标准等教学质量标准,初步建立教学质量标准体系。

(二)建立质量保障体系

学院围绕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环节标准,通过建立并完善《关于人才培养质量过程管理的若干意见》、《新生入学调研制度》、《各教学环节检查制度》、《人才培养质量信息交流与反馈制度》等制度,明确了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环节,对专业设置、教学过程、教学管理、顶岗实习等进行重点监控,形成了过程管理严格、绩效考核科学、持续改进明显的质量保障体系。

(三)建立人才培养质量信息交流与支持系统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管理风险;成因分析

我国大专院校因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而提出的相关管理制度体系,对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这一研究成果,可应用于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过程的风险控制领域,对中等职业学校和其他人才培养机构实行工学结合培养模式的风险控制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管理中存在的管理风险类型

新时期的应用型人才要有面向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竞争的能力,必须能满足市场对新型人才的要求。新型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适应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还应有不断创新的精神和健全的心理品质等。由于目前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还存在着一定的管理风险,所以大专院校要采取健全的人才管理模式。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风险:

(一)关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管理的法律制度风险

健全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应是政府部门、院校和企业三方联合开展、相互配合的过程。企业应为院校的学生提供就职的机会,确保高技能人才进入企业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企业并没有积极与院校间进行紧密合作,没有达到院校与企业的有机结合,这个过程由于缺乏政府部门的监督,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得不到有效落实。由于没有健全的法规进行有效调节,而企业与院校都有着谋私利的心理驱动,甚而某些学院仅靠关系人脉来维持这种合作关系,企业的不积极、不主动给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造成很大困扰。

(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双师”教育模式风险

现阶段,一些大专院校的专职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已逐渐形成,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学结合下的人才培养。”[1]这些行为主要表现在辅导员岗位责任不明确、工作态度不积极、工作散漫、专业结构不协调等。

大学辅导员虽属于教师行列,但辅导员的主要职责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路者和引路人。也就是说大学辅导员有明确的角色定位。然而,“双师”教育模式却有削弱大学辅导员角色担任的作用。在“双师”教育模式中,容易使大学辅导员失去主要工作方向,而忽视自己最为本位的责任。

(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中监督体系风险

在工学结合下人才培养模式的管理和实施过程中质量监督体系不健全,以至于监督工作不到位。另外在企业与院校合作的过程中,企业缺少对学生技能方面的考核,甚至出现质量检测与行业标准需求脱钩的现象。此外,院校或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顶岗、串岗现象严重,不能体现学生的专业培养内涵,导致培养目标不能完全实现以及学生潜力不能够很好的发掘。

(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封闭式管理风险

由于很多大专和高职院校是由中专或中职院校升格而来,从而导致目前的部分大专院校学生的管理状况来看,对学生的管理多以“教育、管理”硬性要求为主,将管理内容定格在学生校园活动学习上,将规章制度作为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约束、监督,强制性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在组织管理体系上也存在一定的封闭性,往往以年级、班级为单位进行统一简单的管理,难以达到原有的培养目标。“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往往以学生的成绩为考核标准,不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在工学结合活动中,有些教师观念中仍以教师为主导地位,育人能力差,甚至对学生进行实地培训有抵触情绪,不爱去车间教学,没有尽到教师的义务,教学理念落后,只重视自己是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2]新时期教学“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根本得不到体现。

(五)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较差

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水平提高,一些不健康的风气也弥散在学生周围,不断诱惑那些意志力薄弱的人,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们往往在自制力不强、易扰,出现逃课、泡吧、看、抽烟酗酒等等情况,心理素质差。还有些同学处在恋爱期间,感情脆弱,不能接受一些社会现实,沦落在感情深渊不能自拔,这种状态下根本就不能进行自我管理,沉迷于花花世界中,根本无心学习,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健康成长。

二、建立系统可行性风险管理机制

(一)加强政府调控力度

在工学结合实施过程中,由于政府没有尽到应尽的职责,致使企业投入合作不积极。因此,要加大政府的调控力度,扫除目前工学结合下学徒制高职教育发展的障碍。政府应制定相关条例与法规,健全法律机制,明确校企双方的职责与义务,落实校企合作关系。政府还应加大扶持力度,制定鼓励与奖励校企合作的相关政策,建立校企间的政府部门相关委员会,调解校企合作中发生的矛盾与纠纷,确保合作正常、有序进行。

(二)实施“双师”型教师激励制度

在工学结合下的学徒制教育进行过程中,对双师型教师的需求是迫在眉睫的,教师的技能水平与道德情操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与能力,因此,推出教师激励制政策是很有必要的。首先,要根据大专院校的教师需求,有计划的投入教学经费,保障教师技能学习的物质基础,提高教师的技能和教学能力,对教师的专业技能与校内外需求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对兼职教师也要进行有计划的培训。其次,要加快对优质兼职教师的提拔,聘请专职的大专院校的教授或研究人员来校参与教师的交流和指导活动,共同探讨如何有效的提高工学结合培养质量,共同编制教学计划与内容,针对目前学生的现状制定有专业性的教育方法,提高双师的技能水平。最后,还要制定相关双师教师标准,包括考核标准和录用标准,定期的进行教师技能考核,激发教师内心的技能提高欲望,使其更加主动的去学习学生教育技能。对于那些想进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进行充分的岗前教育与培训,为进入高职院校做充足的准备。此外,还要做好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要提高专职辅导员队伍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下的管理专业化水平。“高校要把专职辅导员队伍建设,放在专任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的地位,同工同酬,落实待遇。要在政府培训、专业学历进修、学校培训的基础上,提高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学生管理工作中的理论研讨和实践探索。”

(三)监督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工学结合下的学徒制教育进行的过程中,监督工作是确保合作落实的有利法宝,监督不到位就会有漏洞出现,工学结合工作等不到有效落实,因此,有效的实施监督工作是势在必行的。“在新形式下,要加强企业与行业和院校的合作机制,确立三方都参与到合作监督的过程中去,摒弃以往的单方监控现象。”[4]在这个过程中,要根据企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条件,院方与用人单位制定相关的技能训练,包括专业理论基础、实践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及职业设计规划能力等,尽可能的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由于学生刚刚进入企业时,突然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高强度的工作压力,学生自然会产生一定的消极情绪。由于学生缺乏相应工作经验,这时就需要企业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条件。学校应该积极主动的对企业进行监督,确保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里与物质保障。学生亦起到监督企业与学校的作用,对不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事情提出异议。

(四)转变教学管理理念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平等对待学生,帮助学生实现自身价值,并且注重对学生专业素质、实践能力、道德品德等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教学中做到以学生为主,设置综合考核体系,注重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勇于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要强化教师的育人意识,建立“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机制。学生在实践工学结合活动时,需要学校、企业以及家庭共同参与以及共同配合。学校在建设“双师”体系中,要将教师育人能力以及育人成绩化为考核标准中,树立师德的重要地位,制定教师育人能力激励制度,构建“以人为本”的人文环境。企业要配合学校,在单位挑选经验丰富、技术过硬的员工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培训,加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家长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共同鼓励、培养学生综合素质能力。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等媒介进行教学管理,提高育人效率,如使用QQ群、微博、飞信等等,学校要建立集办公、管理、信息、指导服务为一体的工学结合综合信息管理网络,拓展教育管理工作平台,提高育人工作效率。

(五)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在对工学结合学生管理的过程中,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与指导,采用切实有效的管理手段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5]如对于经济贫困的学生校企双方可以共同组织送温暖活动,帮助困难学生找回自信,体会温暖和关爱,进而更加主动学习。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校企可以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跟进指导,提供帮助,帮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对于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校企可以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走进学生内心深处,对学生心理进行疏导。此外,针对学生自我管理的问题,校、企、家要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培养自我管理能力。如,在企业实习或工作中,依据工学结合的不同学习模式,建立党团组织,健全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已有的学生自我管理机构,发挥党员和干部的带头模范作用,鼓励全体同学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不断进行自我提升等。这种激励能够有效地让学生体会到平等参与的快乐,确立学生管理中的民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加强学生自我管理意识。

三、结语

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对高技术性人才的需要是越来越急迫。全球化市场竞争激烈,对人才的竞争尤为明显,每个国家都处在求贤若渴的状态,大家都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技能型人才是富国强民的主力军,如何培养技能型人才成了当今热议的话题,也是21世纪要求科技创新的需要。因此,我们要大力支持高技能人才培养的一切政策,抓好工学结合各项工作,提高双师型教师技能与道德水平,加大社会、企业以及政府的监督力度,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王丽婷,李芹.工学结合的内涵与类型解说[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3):59-61.

[2]朱雪梅,李玉刚,李丹妮.“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难题及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06(07):37-38.

[3]应智国,马文远,王利敏.商科类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战略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8(08).

[4]铁道部政治部宣传部,铁道部党校.全面推行安全风险管理确保运输安全持续稳定——安全风险管理理论解读与实践意义[n].人民铁道报,2012-02-01.

[5]耿洁,李可欣.构建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框架设想[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35).

[6]陈解放,李源泉.合作教育的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12).

人才培养与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教学管理;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4-0087-02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为社会培育了大量优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专门人才,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工作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部分,学校教学管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办学的兴衰。随着各级职业教育工作者对高等职业教育理念和发展方向认识和理解不断深入,工学结合的校企合作已经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和必要方式。要实施工学结合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就必须要从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角度去考虑教学管理决策,进而实施教学管理过程的变革[1]。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面对校企合作背景下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部分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经无法再适应人才培养的实施,这就需要对目前已有的教学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1“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深度校企合作为基础,构建专业与素质培养平台,通过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所面向的职业岗位进行岗位分析,将职业岗位能力融入到项目当中去,通过项目来实施教学。以学期项目为引领,将岗位工作任务融入到项目教学过程中,通过由简单到复杂的项目,逐渐培养学生职业能力成长。在人才培养模式过程中做到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对接、工作任务与课程项目对接,形成校企共育的工学交替人才培养过程[2]。

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主要基于订单班、接力培养、工作室三种校企合作模式,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专业与合作行业企业共同制定专业课程体系、课程标准等,实现校企的深度融合。

2目前的教学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2.1教学管理理念陈旧

一直以来,在高职院校中实施教学管理都会受到传统教学管理理念的影响,教学管理人员都认为教学管理就是使教学运行规范、按照规章制度执行就可以了,教学管理理念没有向创新适应,只有管理概念没有服务概念。以校企合作为核心的“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灵活的、动态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的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生学业多元化的评价方式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教学管理要在教学服务对象、教学管理内容、教学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思维上的转变,教学管理必须认真研究这种差异性,满足社会、学生个体对高职教育的多元化需求,及时根据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做出相应的调整[3]。教学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变迁,由“保持稳定为首要”、“建立规范为第一”向“适应教学灵活性需求”、“动态调整管理能力”转变。

2.2教学管理体系不完善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企业高度融入教学管理过程,这就需要对教学管理体系进行调整。目前的教学管理体系中,企业角色体现不够,在教学组织机构、教学管理执行、教学质量监控等体系环节中都存在着企业角色缺失的问题。完善与“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体系应该从“校企共建的合作机构建立、校企双方教学实施管理、动态教学质量监控、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开展,实现教学管理高效、教学运行有序、教学过程规范、教学质量过硬、师资队伍合理。

3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管理改革策略

3.1树立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就是与行业企业高度合作,校企共同完成人才培养,这种开放性和实践性不断增强的人才培养方式,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管理理念。

在专业的设置上,紧跟产业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的发展要求,坚持与产业对接、与岗位对接、与中职培养对接;在课程设计上,和企业深度开展校企合作,共同承接市场上的真实项目,使课程体系更具开放性;在课程教学中,不再完全遵守以n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而是采用工作任务项目化的方式来进行改革,通过工作任务的实施,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在教学资源的建设上,通过在线的开放的教学资源平台,实现教学资源管理的网络化,使课程教学的时间与空间得到拓展,从而实现向开放式办学的切实转变[4]。

3.2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教学管理是学院管理工作的中心枢纽,对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提高学院的办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切实开展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必须首先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1)建立校企合作、管理互通的组织机构

“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进行,首先要建立校企双方共同参与、职责明确的人才培养组织机构体系。信息工程系在学院合作办学理事会和系校企合作委员会的指导下,组建以行业企业专家为主体的专业建设委员会,搭建了校企合作操作层平台,确保机制与制度建设的有序开展。成立了以教学办及下属的系校企合作办公室为主的教学管理组织,在教学管理模式上进行创新,实行日常教学管理和校企合作专业建设双线运行。通过几学期的运行实践,有效地解决了合作企业资源及管理分散的局面,从系级层面对各专业的校企合作进行整合管理,形成合力。

2)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运行管理机制

在“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中企业也成为人才培养过程的重要一环,随着企业的生产周期、用人需求、技术改进等因素的影响,教学管理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5]。为了实现教学运行有序化,保证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信息工程系在学院管理机制下,灵活变通,创新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从教学组织管理、实践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管理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规范化制度,并加强系教学办和教研室在教学运行过程中的管理职能。系教学办校企合作办公室掌握协调企业需求,及时和学院各部门进行沟通协商,提升了教学管理效率。

创新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信息工程系在加强实践管理机制上进行积极创新,应用专业优势开展信息化实践教学管理机制。以顶岗实习为例,首先校企双方共同制定顶岗实习工作方案及流程,将顶岗实习阶段分为过程管理、项目成果、综合考核三部分,每部分有相应的质量标准,并开发了《顶岗实习管理系统》,及时对顶岗实习情况进行了解监控。

3)完善与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管理制度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设是教学运行管理规范化的前提,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力保障。管理制度的建立,要能充分调动教与学的积极性,要把常规的管理制度、教学文件、教学管理人员职责等相关制度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成的体系[6]。构建与“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教学实施措施制度。建立包括《项目课程开发流程》、《项目教学管理制度》、《项目教学考核办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教学管理制度,形成一整套涵盖专业、课程、教材、实践教学基地、教师队伍、教学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系统、规范的管理制度体系,从制度上保证人才培养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顺利实施。

4)全面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院系二级督导框架下,强化专业督导组织机构和队伍建设,执行学院制订的教师教学质量考核评价、学生信息员教学信息反馈、教学质量分析等相关制度。建立行业、企业(用人单位)评价信息反馈机制,完善教育教学质量“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督导员督教”信息反馈机制,建立社会评价信息反馈机制,通过合作企业了解工作绩效,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建立健全的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7]。

校企合作共同建立教学质量监控平台,从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考核、毕业设计综合考核等环节全部渗透,动态实施于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建立“学生向管理”、“教学实施向管理”、“教学保障向管理”、“教学监督向管理”的多向监控机制。“教学实施向管理”以授课教师管理为主,主要进行授课实施的相关标准、效果检查;“学生向管理”以学生管理队伍为主,主要是进行学生日常管理与素质养成培养;“教学监督向管理”以教学督导为主,对教学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教学保障向管理”以日常教学管理队伍为主,主要开展常规教学的实施与检查。

5)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信息工程系根据岗位的需要,有计划地安排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在职学习,提高其管理素质和水平。同时有条件的实行专职教师坐班制度,让教学管理和教学实施人员能交流互通,更好地适应校企合作下教学管理需求。通过以上措施信息工程系已经建立了一支专兼结合、素质较高、相对稳定的教学管理队伍。

建设双师型教学团体,提升教学水平。通过培训、引进以及配套激励措施,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具有职业特点的优秀教学团队。建立“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兼职教师聘用机制。积极聘请企事业单位优秀管理人员、技术能手等作为兼职教师,加强以校企专业带头人为核心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使他们具有较高的专业发展方向把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教研教改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从而引领本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加强以双师素质教师建设为主的骨干教师团队建设,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等形式,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生产一线进行顶岗锻炼,从企业聘请专家能手担任兼职教师,保证生产实践中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能够及时结合到专业教学中[8]。

4总结

高职教育中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一定要结合区域发展趋势,深化校企合作,创新相适应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实施离不开相适应的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与创新。信息工程系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契机,积极对接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创新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课岗交融、项目主导、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并在人才培养模式实施过程中逐步完成对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通过ο钟薪萄Ч芾砟J降耐晟坪透母铮希望能给其他专业提供借鉴意义,不断推进高职院校教学管理模式的改革。

参考文献:

[1]吕晓春,于纪元.议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才智,2008(9):219-221.

[2]王庆丰,申爱红.高校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11):78-79.

[3]李碧元,牛强,秦宇彤.浅谈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局解手术学杂志,2005(2):134-136.

[4]丁金昌.基于“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高教研究,2008(8):34-36.

[5]方华.基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高职教学管理改革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7(9):62-63.

[6]周跃红.谈高校教学管理模式变革与系统创新[J].中国高教教育,2001(6):7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