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才培养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30 02:18:52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1

关键词:本科教育;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人才培养计划

随着国家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的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毕业生能力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毕业生就业观念、毕业生未来发展能力等问题日益突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构建适应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有效机制,成了地方高校迫在眉睫的大事。人才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落实方案,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上层建筑,是人才培养目的和培育要求的具体手段,是完成专业培养目标的关键。怎样依据人才培养目的和规范要求,科学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完成人才培养计划的整合,是打造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内容。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建设要求

(一)秉持知识、能力、素质和谐推进的要求。加强授知前提下,增强学生获知、提问、析问、答问水平的培育。着重开拓基础教育内容,改进教育内涵太窄、太专特质,增强含自然人文科学在内的基础知识、理论、技能的教育和基本素质的培育。

(二)秉持整合的要求。依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的与学制的需要,统筹全局,科学整合基础和专业、课内和课外、理论和实践、主科和支科、教和学等诸关系,清晰各自目的与功能,把握它们间的主次与联系,确立科学的时间权重。重视学科融合,适当调配,整合课程,精求综合。推陈出新,重视优合。

(三)秉持统一性与多样性相联系的要求。教学计划须把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多样性联系起来,反映电子信息类专业的特点与能力。以学生为本,就学生差异引发对教学要求的差别,编排模块化的知识构架与弹性的课程安排,对相关课程推行层级教学。适当减必修课、增选修课。提高学生的主动性与创新性,促成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完善。

二、打造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计划的科学途径

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和培育要求是确定培育计划的开始站。应用水平的培育是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确定培育计划的主轴,依该主轴打造整合的,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三位于一体的课程内容系统、教学计划,是确定培育计划的最终目标。我们要圆此目标,就必须打造以下5个科学途径:

(一)依照一级该学科专业的培育目的和培育要求,依照近来对用人单位的务实查询,对该学科专业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开展广泛思辨,即开展学科知识要求思辨、专业技能要求思辨、综合素质要求思辨。

(二)依照对毕业生必须要的知识、能力、素质的思辨,根据“集授知、育能与提质于一体”的主轴,推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该设置啥课程,该含啥教学内容,该安排啥实践性教学环节,都要有个基本构架的方案,清楚主干课程和主干实践性教学内容。

(三)依照整合要求,理顺课程内容系统的基本构架,依一级学科或二级学科打造学科基础课平台。学科基础课平台需开拓巩固,所以须依课程内容系统整合目的,打通在该学科下的若干个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优选内容,并整合学科基础课,建设整合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同时,打造公共基础课平台和专业方向课平台上的若干个专业方向模块。

(四)依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和谐进行的要求,横向贯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纵向促成三个密切联系、一起并行的教学内容系统,即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与素质拓展的内容系统。

(五)根据课程的纵向构架编排教学进程表,且配置学时和学分,最终成就教学计划。

三、以技术技能水平培育为主轴打造课程体系

传统本科人才的培育内容系统常依学科体系建设,重视厚实的学科理论根基、宽厚的专业口径,一般注重基础知识教育和深奥理论的教授,忽略实践能力的培育,对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就缺少深层的考虑与体系的建设。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特征,需要统筹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目的要求,以水平培育做主轴,打造既独立又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

(一)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知识组成上必须要有宽厚知识、扎实基础、强实践力的特征,所以要求努力整合理论课程,突显理论教学的实践性,打造目的清晰、逻辑严密的平台和联系模块化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在建设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的过程里,要对教学内容与课程内容系统进行改革,重视基础、专业平台的建设,在课程架构上慢慢促成“基础+专业”的平台化结构、“专业方向课程+跨专业任选课程”的模块化纵向化的培育系统,推进人才的基本规格与多样化、个性化前进,让学生加强了对社会的适应。

依人才培养目的与样式需要,改革传统的按学科范畴安排课程的做法,努力整合课程与学生全局知识架构的计划。在全局计划出学生要把握的知识点与能力提升的需要后,从实际出发,就各课程开展主动剪裁、整合与内容的翻新,计划、组织且建设崭新的课程,打造较为完善、系统的理论教学内容系统,相应给实践教学预留足够的学分学时。以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为中心,把课程分成几个课程组,清楚课程组在人才培养计划全局中的地位、功能和它同其他课程组的关系。经对组内课程内容的精选、重组与丰富,使所有课程组的教学内容全部强化,提高教学质量和形成专业特色。根据类设计学科基础模块,打造一致的公共基础平台与技术基础平台。要完备思考社会对人才的各项的需要,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设置利于学生自由选择的文化素养与职业技能系统课程,许可跨专业的其他专业课成为公选课,使学生的个性发展时空更大,奠定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相应的考虑该专业特征,推行分层与分类教学。

除所规定的专业主干课为必修课程外,须加一些有行业应用技术内容,同专业主干课程相融合的下游技术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使学生能将行业要求作主轴,把所学的知识相串联,为综合技能的建设供给较好的系统理论知识与技术原理。

(二)建设实践教学内容系统

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多层次、多元化的水平需要,要求打造分层教学、分类计划、分步落实、独立设计选修和必修相统一的实践教学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人才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需求,打造自课堂内系统的、全方位的实践技能培训,至课堂外自选的开放实验、打通校内学习全过程的专业素质拓展培训与校外实习相联系的培育内容系统。考虑社会对专业人才动手能力的需要,和谐实验内容,敲定对应的基础实践技术系统、专业实践技术系统与模块实践技术系统等内容,裁减证实性实验权重,加强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内容的成分。证实性实验同相关理论课保持紧密关系;独立设置的实验课程须表现技能的综合训练需要,表现实验课的阶段需要。需突显各阶段的能力培育重心,证实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实验基本操作能力,综合性实验培育学生的综合能力,设计性实验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为培育个性化,在确定实验课程性质时,可将本专业需把握的知识点确定为必修实践;技能拓展性实践或次技能点实践,设为选做实践,给学生自选,供学生个性化前进时空。用基础性和先进性、综合性和设计性相统一的原则,淘汰一些老课程内容系统内的证实性经典实验,改善、整合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让学生深入认识实验原理、方法,解决、处置实验中可能曝露的问题,提升分析困难与解决困难的水平,加强学生的拓新水平、技术研发水平的培育。

就实验教学的方法,须重视因果式指引与成果型培训,激励学生的成功感,激励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和钻研的上进心。这是主动学习性格和研究气氛养成的正能量。

(三)建设素质拓展内容系统

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非“狭窄于技术”的工匠,却需有良好的综合素养。所以除理论教学系统、实践教学系统外,还需打造素质拓展系统。要拓展的素质,含有利于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技术创新的专业素质,和适合社会前进的综合水平、精神面貌与身心情操。须把规范化的素养拓展追求当作学生全面前进的工具,重视人文教育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功效,重视科学精神的启迪对成人、成才、成功精神的熏陶。所以,把素养拓展置入人才培养计划,是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保证的一个重要因素。

素质拓展内容系统含社会综合能力的培训与专业外延的培训。须促成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良性融汇,推行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和课内教学的融合,规范与增强课外教育管理事业。校内素质拓展培训,可同科研工作相统一。考虑专业特征,推行大学生科研培训计划,激励学生踊跃参加科研与拓新行动,以培育学生的科学素质。学生经参加老师的科研项目构思、设计和实施,提升知识运用水平,达到初级的科研水平。激励和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建模等比赛,参与各类专业证书教育、各类专项训练,以提高学生素养、获取技能。可结合学生社团工作,经组织学生参与各种科技、文化活动,使学生的社交能力、协作精神得到提高。

素质拓展系统化,含一定的必修、强制内涵。素质拓展用学分模式纳入教学方案,学生只有获取对应的专业素质拓展学分、综合素质拓展学分才能毕业,只有获取对应学分需要才有评奖等资格。学生用项目方式申请素养拓展内容,通过审批,确立项目学分。学生依设计符合培训需要时,可获取对应学分。

综上所述,以能力培育为主轴的三大教学内容系统的全局打造,是培育知识、能力、素养和谐与共的高素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内在需要。转型形势下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自己的特色,持续整合人才培养计划,务实推进因材施教与激励学生个性完善,为社会培育高素质的电子信息类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技术本科教育概论[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130.

[2]特约记者.技术本科:一种高等教育办学新定位--来自上海电机学院的报告[J].教育发展研究.2006(9a):46-49.

[3]杨科举.技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1.

[4]陈飞.技术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生态体系[J].职业技术教育.2011,32(13):32-35.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2

关键词:校企合作;工程教育;人才培养;互动模式

作者简介:刘全忠(1978-),男,河南浚县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王洪杰(1962-),男,黑龙江哈尔滨人,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黑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教育科学研究规划课题(课题编号:HGJXHB211029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8-0010-02

20世纪末,由美国康奈尔、斯坦福、加州伯克利等8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高等工程教育改革运动,引领了世界工程教育领域“回归工程”的潮流,由此,高等工程教育的“工程化”改革方向成为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共同选择。[1]

2013年我国普通本科及以上的在校生中工科学生数达到了485万,如此大规模的工科在校生无疑是实现工程强国战略目标的宝贵人力资源,并为欧美国家所羡慕和瞩目。另一方面,我国高校工程教育整体质量以及工程师的培养质量不高已成为社会的共识,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12~2013全球竞争力报告,我国“教育系统的质量(Qualityoftheeducationalsystem)”和“研究和培训服务的可用性(availabilityofresearchandtrainingservices)”分别排名57位和55位,“科学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可用性(availabilityofscientistsandengineers)”也仅排名46位。

目前国内工科院校一般在通识教育和基础课教育的基础上开设专业课程,并通过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能力,形式单一且效果有限。另外,教师科研任务普遍繁重,影响到了课程教学的实际效果,企业更注重生产效益进而不愿接待学生实习。近年来随着研究型大学的建设,工科院校广泛开展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但存在忽视学生工程能力培养的趋势,一些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基本实践教学环节实际上是被弱化了。毕业设计引入大量研究型课题,一定程度上也忽视了对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学生毕业后工程能力和企业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总体来看,工科院校具有理论知识学习的优势,企业具有实践能力培养的条件,而培养学生工程实际能力的最好途径还是通过院校与企业进行广泛合作。因此,需要立足于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建立,探讨校企合作机制下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深入开展工程教育改革的方法,在人才需求分析、培养计划制定、实践教学环节的完善、青年教师工程能力培养等方面,开展相应的教学研究工作,探索积极稳妥地推进工程教育改革的新思路。

一、校企合作背景

在经济和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国都在研究需要什么样的工程人才。20世纪90年代,美国提出了工程教育“回归工程”;进入新世纪,又致力于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领袖素质的高水平工程技术人才。[2]欧洲一体化以后,欧洲高校进一步加强了与工业界的紧密结合,通过加强校际协作、学生交流等促进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日本、韩国、印度等国把实行产学合作、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作为工程教育改革的重点。[3]虽然各国都有各自的特色和特殊情况,但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上却有着共识:加强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实施领导力培训计划,培养工科学生引领本国和世界工程科技发展的能力;培养工程师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美国的工程教育开展比较成熟,早在1949年mit就发表了著名的Lewis报告,提出“实事求是的专业人员”概念,强调工程教育的实践和综合[4];1955年aSee发表Grinter报告,提出了“工程科学”的概念,建立了完整的工程教育课程结构模式;1967年的《工程教育目标报告》提出了五年一贯制和工程硕士计划,改变了美国高校以研究为取向的传统路线;1989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nRC)发表《美国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2005年美国工程院(nae)发表《2020工程师培养报告》,研究了2020年工程教育的战略、工程教育实施项目与机制,以及对2020年工程教育的具体建议。欧盟也在改革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推出了一系列的研究计划,对工程教育的类型、模式和核心课程等问题进行了阐述。[5]

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受前苏联影响,习惯于从系统性和科学性出发组织课程及内容,而较少从需求出发进行考虑,体现了一种典型的学科课程观。这种传统的思维模式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几十年没有得到根本转变。我国近30年的课程体系改革,基本的思路还是在原有课程体系下的改善,而没有从根本上变革。表现在:大部分工程教育依然维持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的三段论模式;没有打破学科的壁垒,课程的思维仍在学科内单向进行;工程实践课与理论课的矛盾仍未解决。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启动之前,包括天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在内的高校已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总结美欧日澳等发达国家和国内院校工程创新人才培养的先进经验,拟制了“工程创新人才基本要求大纲”,从工程创新人才的品行、能力、知识多个维度将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进一步细化,并通过品德养成计划、心理健康计划、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计划、创新能力培养计划等教育实践当中的具体改革来完成培养目标的实现。

哈尔滨工业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较早推进了工程教育改革实验区建设,加强实验室建设,改进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的方法,培养教师具有较高的工程素质,进而推进工程教育改革。近年来,教育部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该计划是教育部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包括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同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天津大学在内的61所高校,成为首批实施“卓越计划”的高校。

“卓越计划”具有三个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原则,从创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创新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机制、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扩大工程教育的对外开放、制订“卓越计划”人才培养标准等五方面推进该计划的实施。

哈尔滨工业大学作为第一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985高校,结合自身在工科专业和工程教育领域的传统优势,提出了“弘扬传统、与时俱进,科研支撑、校企联合,强化实践,突出特色,面向世界、培育英才”的基本思路,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通用标准优化和调整了本科、研究生各阶段的人才培养方案,提倡学校各专业通过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的培养模式,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企业参与工程教育,可以更好地宣传企业文化,满足对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学校为企业参与工程教育提供有利条件,也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经验。以哈尔滨工业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为例,该专业目前共有在校生858人,为国防科工委“十一五”国防重点专业,所属动力机械及工程热物理学科为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实力雄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实施以来,该专业与哈电集团下属的哈尔滨电机厂、锅炉厂和汽轮机厂等企业签署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合作协议”。此外,学科牵头与哈尔滨电机厂共建了面向全国高校的部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校企合作层次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以来,通过和企业的密切联系和深度合作,形成了若干校企合作的互动模式。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1.企业参与培养计划的制定

由校企联合制定人才培养标准,根据培养标准,校企联合制定培养大纲,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的制订。学校在进行本科生培养计划方案修订过程中,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在第二学年新开设了“项目学习方法与实践”课程,在第三学年新开设了“企业专家讲座”课程,并结合工程化培养的需求详细制定了课程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另外,在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的情况下,结合专业课程及就业需求,深入分析和制定了学生实习计划,使学生深入了解企业的组织机构和生产组织管理情况、主要产品的开发方法和生产流程、产品的工作原理及典型部件的装配工艺过程、先进制造技术和现代化生产方式、技术文档资料的编写和管理规范等。

2.共同开发和共享人才资源

企业具有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学校具有基础理论扎实的研究人员,双方可互为提供科研、讲学条件,形成优势互补,共同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学校每年派遣一定数量青年教师到企业接受工程化培养,也为企业科技人员提供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研究生、在职培训、学术讲座等形式的继续教育。另外,依托哈尔滨锅炉厂、电机厂、汽轮机厂等国有企业的资源,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长期科研和教学合作为基础,从企业中聘请富有教学经验的高级工程师壮大教师队伍。国有企业的工程师具有丰富工程经历和掌握较先进的工程技术,是补充“卓越工程师”教师队伍的师资源泉,目前已有10余名高级工程师在从事本科生毕业设计指导、研究生合作培养等教学工作。

3.加强本科毕业设计的工程化背景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每年约有40名本科生参与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毕业课题全部来自企业生产、开发和测试的实际工作,参与卓越计划的学生全部实施双导师制,由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任务书,企业导师全程参与学生的毕业设计指导。答辩委员会由校企双方相关人员组成,答辩小组根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情况和答辩情况给学生评定成绩,并向院学位委员会提出是否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目前已有约70名参与校企合作培养的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学位,其中5名学生论文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

4.建立应用型研究生企业实习基地

校企联合培养基地聘请企业专家作为应用型研究生的合作导师,实行双师制,即由校内硕士生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共同指导应用型硕士研究生,研究生入学后由所在学院学科点和企业实习基地商讨安排校内导师和企业合作导师,学校导师负责制定培养计划,并与企业导师充分协商,为研究生选定学位论文题目。研究生按培养计划要求在第一学年内完成课程学习、文献检索并做好开题报告,第二学年进入企业开展课题研究,按要求完成论文后回校参加答辩。2011年以来,哈尔滨工业大学与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联合建立了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实践基地,遴选出6位具有丰富工程背景的技术专家担任应用型硕士指导教师,已合作指导博士研究生1人,硕士研究生8人。先后已有30余人进入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进行实习并参与工程项目的现场调试,有15人在哈尔滨大电机研究所完成硕士学位论文工作,1人硕士毕业论文被评为黑龙江省优秀硕士论文。在硕士研究生工程化培养期间,通过企业的国内外技术交流平台选送5人参加国际会议,研究生发表ei、SCi检索学术论文20余篇,参加校企合作培养的研究生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大幅提高。

5.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

学校和企业研究机构合作,先后共同申报并获得了包括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部重大专项在内的多项科研合作。在科研项目的支撑下,参与项目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和优秀的本科生有了更多与企业接触、和生产实际接触的机会,且以上科研成果都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并进行推广应用。学校与企业的科研合作一定程度上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可持续的条件。

6.加强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校企联合培养为学生的工程化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但是受众面毕竟有限。为了进一步扩展校企合作培养的适用范围,有必要在校内创新实验平台建设中引入校企合作机制。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根据校企合作培养的需求,通过与企业共同制定建设方案,在校内建设了烟气污染控制技术、管路系统动态特性等10余个创新实验平台。这些创新实验平台的建设有机地结合了基础理论与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的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并为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实践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另外,通过企业的合作与资助,以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承办了包括全国节能减排大赛在内的各类科技创新实践竞赛,为全国能源与动力类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交流平台。

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模式根据学校的培养标准、企业的研发结构,以及校企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是无论实行何种合作模式,关键在于使校企双方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进来,并且切实深入到教学和科研领域,形成具体的方案和制度,使校企双方在合作中过程中受益,并且有继续深入合作的驱动力。

三、结束语

探索校企合作下的工程教育实践模式,可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向互补,融合高等工程教育理念和企业发展理念,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情况总体良好,企业对高级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旺盛,学校也有进一步推动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目标,这些都给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在工程教育改革中不断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总结经验,对工程教育制度进行完善和提升,才能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高等工程教育的差距,满足国家和社会对高等工程教育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刘吉臻.工程教育课程改革的思维转向:工程化的视角[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4):42-45.

[2]甘俊英,赵婷婷.工程实践项目:回归工程之本义[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6):84-88.

[3]倪师军,曹俊兴,等.新时期地学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11,(2):12-14.

[4]何振海.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育理念的演进及启示[C].纪念

《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8)——外国高等教育史研究,2009: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3

【关键词】卓越人才实验班教学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7-0064-03

一、“卓越计划”与卓越人才培养

高等工程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部分,为国家培养各类工程技术人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等一系列战略部署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迫切的要求。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启动会。“卓越计划”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大计划,旨在培养和造就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通过工程教育改革和创新提高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走向工程教育强国。

“卓越计划”启动后,全国高校纷纷响应,目前已有三百多所高校分批次加入到“卓越计划”中。许多高校根据自身定位与特色,以实施“卓越计划”为契机,开展形式多样的卓越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确立了建设“研究型、管理型、创新型、国际型”卓越工程人才的培养体系。同济大学开展了“卓越生源行动计划”、“卓越课程行动计划”和“卓越实践行动计划”等卓越系列计划。天津科技大学是教育部第二批“卓越计划”高校,包装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生物工程三个专业为卓越计划实施专业。2010年,学校提出实施“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遵循“行业指导、校企合作、分类实施、形式多样”的原则,将卓越工程师培养纳入卓越人才培养体系之中。“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便是组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

二、卓越人才实验班

在教育部“卓越计划”和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培养计划”背景下,我校于2011年9月实施了《天津科技大学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计划》,组建了“机械电子工程实验班”、“材料科学与化学工程实验班”、“食品与生物工程实验班”、“工商管理实验班”四个卓越人才实验班。

学校成立“卓越人才培养管理中心”专门负责实验班学生的统筹管理工作,各相关学院成立卓越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实验班实行导师制,各相关学院制定导师制方案,导师主要负责学生专业选择、学习进程规划,并对学生研究内容和方法等进行指导。

实验班采取2+2的培养模式,学生在一、二年级不分专业,按照大类培养,进入三年级由学生自主确定专业。学生选拨由最初的新生报道后申请报名、经初试和面试合格后录取拓展为在部分省份采用高考直招方式按大类录取一定比例选拔与新生入校后选拔相结合的方式。为激励学生,保障人才培养质量,实验班实行滚动机制,根据平均学分绩点对学生进行预警、分流与增补。

为加强建设卓越人才实验班,学校给予了政策上的多方面支持。学校集中优秀师资,进行了多方面的教学改革,实行资源优化配置,为卓越人才实验班提供优越条件,通过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组建优秀的基础教学团队和专业导师团队、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等方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三、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践

(一)因材施教制定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培养学生的一套计划,学生依据培养方案中所要求的内容逐步完成学业从而达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宽口径、厚基础、强实践”的要求,确定“卓越”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建构合理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方案是卓越人才培养的前提,也是卓越人才实验班追求卓越的基础。下面就以天津科技大学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方案为例进行分析。

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依托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按照大类招生,学生在大一、大二年级主要学习校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大三开始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向,分为“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和“自动化”方向,分别在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学习专业领域课程。机械电子工程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培养方案由机械工程学院和电子信息与自动化学院联合制定,培养方案不是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与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的简单叠加,而是根据对卓越人才的要求,因材施教地制定培养目标、培养要求和课程体系。

1.培养目标

实验班以培养卓越人才为目标,其培养方案对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技能以及需要具备的能力都做出了详细的说明。通过表一的对比可以发现,非实验班学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而实验班无论是在知识学习的范围上还是在能力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上,其目标都区别于非实验班的学生,更强调扎实的基础,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及人文素养的提升。

2.培养要求

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实验班的培养方案对学生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得9个方面的知识能力:①具有较扎实的数学、自然科学基础和机械工程、电气工程等科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以及独立试验并进行数据分析的能力。②系统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理论知识,具有设计机电系统、部件的能力。③具有对机械及电气工程问题进行系统表达、建立模型、分析求解和论证的能力。④具有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研发的初步能力。⑤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⑥较好地掌握生产过程控制、自动化仪表、信息处理及计算机控制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运动控制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及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⑦获得较好的系统分析、系统设计及系统开发方面的工程实践训练。⑧具备一定的科研和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强的工作适应能力。⑨知识面宽广,具有终身教育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

3.课程体系

根据卓越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要求,实验班的课程体系强调厚基础、强实践。①基础课程围绕机械电子工程和自动化两个方向开设,无论必修课还是选修课都旨在夯实学生基础,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做好铺垫。部分课程是专门为实验班学生开设的,其他专业不开设,例如大一第一学期开设的《机械导论》是实验班两个方向学生的必修课,这在2013级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中是没有的。②实验班培养方案中选修课数量较多,是为了给学生多一些选择,让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课程,为他们提供了更加优良的条件。《工程伦理学》是实验班培养方案中的一门选修课,在夯实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③理论环节与实践环节紧密结合,每学期都有实践环节,各种实习、实验、课程设计、毕业设计与理论课相得益彰,大大加强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组建优秀的教学团队

1.基础教学团队

优秀的师资是培养卓越人才的重要条件。为了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学校为卓越人才实验班优先选派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学名师授课,并组建了《高等数学》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的教学团队,以团队建设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教学团队进行教学改革,教学方法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两个教学团队为实验班专门开设了《数学分析》、《数学建模与实验》和《英语口语》等通识选修课,并引导实验班学生优先选择专设的这些课程。在日常授课时,教学团队的老师们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还十分注重能力的培养,实验班学生在优秀教学团队的带领下,还积极参加全国或天津市的数学、英语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专业导师团队

为了加强实验班学生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在基础教学团队的基础上要求各相关学院组建导师团队。导师团队由1名负责人和6-8名成员组成,帮助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指导学生参与科研实践,引导学生开展创新性活动,开拓学生视野。其主要职责有:指导专业核心课任课教师进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优化;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帮助学生提早进入实验室参与科研实践,指导学生撰写科技论文、申报各类创新性的科研项目,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学科竞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对有研究潜质并准备攻读研究生的学生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提早开展科学研究活动。

(三)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建设

为推动实验班课程教学改革,学校在《天津科技大学关于加强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工作的若干措施》中提出了建设专业核心课与双语课。各相关学院已经开始有计划、有重点、逐步地展开对专业核心课和双语课的建设。

目前已有理论力学、机械设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自动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一)、自动控制原理、电路(一)、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化工热力学、化学反应工程、生物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食品技术原理、管理学等几十门核心课程,其中自动控制原理、化学反应工程、食品工艺学等多门课程既是专业核心课程又是双语课程。

核心课是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精髓与重点,核心课程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各相关学院发动优秀教师对核心课程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改革,选用权威教材,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

在双语课建设方面,鼓励教师选用国外高质量原版教材开展教学。这对实验班学生外语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也在潜移默化地推动实验班学生努力学习外语。利于让学生养成翻阅外文文献资料的习惯,及时掌握学术前沿动态,也为以后深入地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结语

卓越人才实验班的教学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本文仅结合天津科技大学的实际情况对目前主要实施的改革实践进行了梳理,如何进一步加强卓越人才实验班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等诸多方面还有待研究。总之,根据学校的定位与专业的特色,不断推进教学改革探索,逐步地完善政策制度,将有利于卓越人才实验班的建设,提升工程人才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再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

[2]陈益飞.高校培养卓越人才探讨[J].教育评论,2013.

[3]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

[4]林华东,张惠典.创新培养模式造就卓越人才――以泉州师范学院“卓越人才培养工程”为例[J].泉州师范学院学报,2013.

[5]孙健.论“卓越计划”实施背景下高等工程教育课程体系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12.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4

一、系统规划,优化科技创新教育项目

每一个学生都是科技创新的种子,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是面向全体中小学生的人才培养计划,设立研究项目是“星光计划”“五个一百”任务之一。在项目设计过程中,我们依据不同学生的发展特点,从科普实践、明天科学家、创业能手三个维度系统规划研究项目,为不同年段、不同层次、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提供丰富多样化的学习资源。

1.开发科普实践项目

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科技教育资源得天独厚。紫金山天文台、古生物博物馆、科技馆、桥梁博物馆、中华农业文明博物馆、城市规划展览馆等科技场馆资源丰富,在宁高校、科研院所的实验室站在科技教育的前沿,这些资源为中小学生的科技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内容。我们立足学生的科学知识普及和科学素养的提升,设计了“寒暑假科技周”“快乐星期六”“走进科技场馆和高校实验室”“校园科技节”等“星光计划”科普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科技场馆、野外考察,开放“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使广大的中小学生不仅能够参与、体验、做中学,还可以零距离接触科学家、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大大激发学生爱科学的热情。一些科学家应邀成为南京中小学科技讲堂的主讲教师,他们走进中小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科学知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2.培育重点实施项目

为了适合不同学年段学生的认知特点,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整体布局不同学年段的重点项目:①在小学教育阶段,开展“五小”活动(小发明、小创造、小设计、小建议、小论文),让更多的学生能够自主选择参与的项目,通过校、区、市三级活动开展,每年参加市级竞赛的学生作品可达700件左右;②在初中教育阶段,首先在物理学科创设了学科实验能手项目。南京市物理骨干教师依据初中《物理课程标准》和初中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展实验能手竞赛活动;③在高中教育阶段,研究性学习既是高中的必修课程,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路径。南京市在全面落实高中课程计划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参与“大项目”研究,两年组织一次全市高中生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

除了持续实施机器人、航模、业余无线电等南京市传统优势项目,我们还从台湾引进了poweRteCH创意仿生机器人项目,这个项目有助于培养未来科技人才的规划力、想象力、分析力等思考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已经成为小学和初中年段的重点项目。

3.丰富学校特色项目

“星光计划”通过研究项目的设立实现科技创新教育。目前,南京市一百多所“星光计划”基地学校,设立了近200项特色研究项目,不同的学校依据学生特点、资源条件及教师特长,开发学校特色项目,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和科学研究的条件。普通高中学校的项目,强调其研究性,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积极推进项目与研究性学习结合。如南师附中的系统动力学项目、第一中学的天文项目、金陵中学的发明创造和机器人项目、南京外国语学校的数学兴趣活动、中华中学的生物兴趣活动、第十三中学机器人项目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环境保护、航模、海模、车模等项目强调科普实践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如长江路小学的化学兴趣活动、江宁科学园小学的机器人、梅园中学的航模、溧水白马中学的环境保护等项目,更加强调从科普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职业高中的动漫、单片机开发、烹饪、环境设计等项目则强调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创业本领。

二、深化教研,推进科技创新教育实施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的实施与学校科技创新教育有机融合,“星光计划”拓宽了学校科技创新的视野,提升了学校科技教育品质。教研引领是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实施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路径之一,教学研究推进了“星光计划”项目资源深度开发、促进了教师科技教育能力的提升及项目成果转化应用。

1.以课程视角推进项目深度开发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和“星光计划”项目研究的深入推进,我们发现在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中,“星光计划”研究项目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目标不够清晰、内容不够系统、评估缺乏依据的问题,有些“星光计划”项目受众面不够广,集中在竞赛活动或特长生群体。因此,我们在近两年积极推进课程视角的项目开发,系统思考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实施及发展性评价之间的关系,通过课程背景分析、课程目标设计、课程体系构建、课程资源开发、教学案例呈现等,将“星光计划”研究项目进行课程转化,建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的科技创新课程体系。如凤游寺小学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室”项目研究,通过课程化设计,与学校课程整合,形成了“会飞的花朵、认识蝴蝶、教室里的蝴蝶、春日寻蝶、蝴蝶节”五个单元的六足园校园生态实验课程。通过对项目的课程化思考,使得项目研究的目标更加明确,内容更加具体明晰,受众更别广泛。

2.以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项目实施能力

在“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过程中,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积极搭建平台,开展了项目研究中心组建设,培训种子教师,组织教师走进高校和科研院所实验室等活动,努力通过教学研究,提升教师的科学素养,提高项目实施的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是“星光计划”的重要任务之一,根据“星光计划”培养“一百个指导教师团队”的要求,“星光计划”积极开展了教师培训。南京市教学研究室的小学科学、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技术等学科的教研员们积极参与“星光计划”的组织和指导活动,将“星光计划”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科教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如初中物理学科汇聚全市各区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力量,研究初中物理课程标准,遴选并开发学科实验能手的实验项目,使得“星光计划”项目研究与国家课程融合生长。围绕着“星光计划”的项目,我们设立了面向教师和学生的中小学科技讲堂,如南京市第一中学开展了“动手学科学”活动,专家不仅为学生科技活动进行指导,而且对“星光计划”基地学校教师进行了培训。另外,我们还通过划分“星光计划”项目组群,促进教研共同体的建立,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提升教师科学教育素养;在教师科学素养的提升过程中提高“星光计划”项目实施质量。

3.以课题研究推进项目成果转化

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各基地学校纷纷开展科技创新教育研究,不少学校将研究项目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机结合,设立课题进行研究。如长江路小学将“星光计划”项目与“做中学”项目结合起来,开展课堂教学系列研究。南师附中“系统动力学”研究项目,与研究性学习有机结合,其研究成果获得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并多次在国际会议上交流。2010年,南京市参加了国家科技部科技基础性专项重大项目的研究,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学院承担了子项目“中小学创新人才的区域培养机制研究”的相关研究工作,南京市8所不同特色的“星光计划”基地学校参加了研究,成为实验学校。经过研究,我们从实践中提炼出南京市具有区域特色的“行政推动、教研引领、自主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课题实验学校也提炼出了本校创新人才培养的特点和基本模式。通过此项研究,我们更加理性地思考并梳理了南京市科技创新教育的“星光计划”的实施与效果,推进了学校项目研究的成果转化。

三、激发自主,形成学校创新教育特色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教育“星光计划”作为市级教育主管部门的人才培养战略,亟需转化为中小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自觉行为。不同的学校有着不同的办学目标、文化积淀和课程特色,在“星光计划”实施过程中,我们激发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努力促进学校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特色。

1.以丰富多彩的项目激发学生自主参与

高级创造力与普通创造力,是不同人才创新能力的新界定。高级创造力就是那种为少数人才所拥有,可以改变我们对世界看法的创造力;普通创造力或者民间创造力则是指多数人所具有的创造力。创新教育应为全体学习者都提供发展创新能力的机会,满足不同层次和类型学生群体发展科学素养的需要:一是少数将成为未来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尖子生;一是大部分学生未来成为具有创造能力,富有思想的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

南京市中小学科技创新“星光计划”三个维度的“研究项目”设置,如同三驾马车,引领南京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前行。不同学校根据自身的特点,设计符合学生特点的研究项目;不同的研究项目学校定期开放,为学生提供更大空间的学习资源选择;普职科技教育资源打通,进一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五年来,南京市“点面结合”,推动项目研究的多元化,市级层面抓重点项目,学校抓面向全体学生科技创新教育,努力构建一个区域性的、多样化的科技创新教育课程资源系统,更好的为学生发展服务。

2.以特色项目建设带动学校创新教育发展

不同的学校由于办学历史、条件、师资、生源等情况的不同,科技创新教育的项目与特色也各有差异。如南京市南湖第二中学作为一所民工子女占多数的普通初级中学,积极开展生活中的创新教育,从创意教学、创意课堂、创意生活这三个角度出发,充分挖掘学科资源、家长资源、社会资源,进而实现面向“每一个”的创新素养培养的教育,他们用实践证明了创新教育在普通学校大有所为。江宁高级中学将创新教育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开展智慧课堂深度研究,逐步形成了有江宁高色的以“问题・参与・体验”为内核的智慧课堂教学理念与范式,这实际是探究式学习方式的操作要求具体化。在此基础上进行更深层次理论和实践的探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文化形成是江宁高中的最大特色和不懈的追求。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5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土木工程地方本科院校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引导高校合理定位,扩大高能力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规模,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包括本科和高职在内的高等学校。教育部于2010年6月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纲要”中“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内容。

“卓越计划”己经明确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主要特点、具体措施、培养模式和教学方式,这给试点专业在遵守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前提下制定各校该专业培养标准留下了创新空间—包括校企合作、课堂教学等实现培养目标的规定方式之外的创新。

西南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专业于2010年启动“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计划,并于2012年获得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本专业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建设,逐步建立了系统的土木“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并培养了一批经过坚实的工程实践训练,并且能够胜任本专业项目策划、工程设计、施工技术、项目管理与研发等工作的具备优秀基本技能的后备工程师。

二、准确定位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培养目标

卓越工程师培养分为应用型工程师、设计型工程师、研究型工程师三类[1]。应用型工程师主要是在工程项目的施工、运行、维护的工程师,主要在本科阶段培养;设计型工程师,主要指从事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的工程师,主要在硕士阶段培养;研究型工程师,主要指从事复杂或大型工程项目的研究开发以及工程科学研究的工程技术人才,主要在博士阶段培养。

西南科技大学为教学研究型大学,具有“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的鲜明办学特色,“土木工程”专业是四川省特色建设专业,也是四川省“土木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在校本科生3000余名。近年来,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就业领域70%以上是施工企业,岗位以技术员、技术负责人或主任工程师、项目经理为主。

本校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班”培养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工程师,培养基于基础理论教育,具有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人文社会科学基础,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宽厚的专业知识与良好的综合素质,拥有较强的土木工程意识、工程素质与工程实践能力、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创新意识与拼搏精神,良好的社会交往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继续学习能力,以及具有国际视野的土木工程专业高素质人才。

三、探索合理的培养模式

教育部新近推出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明确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出了采取“3+1”模式实施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所谓“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指学生在校内按照教学进程三年内完成以理论教学为主、专业实践教学为辅的课程学习后,第四学年在企业进行为期一年的以工程技术与实践能力为主、专业理论为辅的实践训练的一种新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西南科技大学结合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群对人才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的要求,对本专业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与能力结构进行了细化和量化,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本专业基于“3+1”模式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

本专业在“3+1”模式基础上,按照“2+1+1”方式进行培养。大一、大二,卓越工程班学生与一般本科生一起进行公共基础课程的学习,使其具有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备基本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工具性知识,并与其他同学共同学习进步成长。大三,卓越工程班学生进行专门专业课程的学习,使其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扎实的、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大四,进行校企联合培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需求,采取“订单式”培养模式,掌握企业专项工程技术知识,达到培养工程实际工作能力及综合设计、研究能力的要求。

校内培养阶段。校内学习阶段的培养要求和培养模式,由土木工程专业指导组根据“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本专业的培养标准、培养要求、培养模式、培养计划、教学方式,并由专家组审定。校内专业知识培养采用引导式教学方式,实行个性化培养,因材施教,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企业学习阶段。安排累计1年以上时间在企业学习、实习和做毕业设计(论文)。由专业指导组与卓越工程师的企业导师,共同制定学生在企业学习期间的培养目标、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体系,学习企业的先进技术、先进管理和先进企业文化。企业学习阶段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组织协调与管理能力。

四、几个创新点

(1)卓越工程师师资队伍。土木工程专业从学历、职称、企业挂职、科研能力等方面遴选专任教师,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同时具有较高学历和在企业、设计院、研究所工作经历以及中级职称。专业课程专任教师应具有到相关生产单位实习锻炼的经历。企业实习指导教师要求以生产一线的高级工程师为主。

(2)导师制培养模式。卓越工程师班实行全程导师制,每位导师指导的1名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选择课程和研究方向,逐步进入导师的科研工作,强化科研能力与科技创新意识的培养。

(3)校内培养按照通识、大类、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指导思想设立课程体系,体现厚基础、宽口径、交叉复合的特点,实施厚基础、宽口径的大类基础教育与自主性、个性化专业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模式。学生在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更多专业背景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条件,进行专业培养。

(4)遴选优秀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确保实习实训效果。按照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要求以及毕业生就业方向,择优遴选适合本专业实训的合作企业作为校外实训基地,以保证学生能得到系统的、良好的工程实训,学生在实习期间就能顶岗工作,毕业后,企业优先选择优秀人才留用。

五、结束语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事司副巡视员赵琦表示,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在研究制定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职业标准,为“卓越计划”培养提供依据。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刘桔指出,省属院校的积极参与将会有力地推动“卓越计划”的实施,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西南科技大学按照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要求探索定位土木工程卓越工程师特色目标,建构卓越工程师知识素质和能力的复合标准,推广实践锻炼,探索新的应用型土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并在实践中加以检验,逐步完善,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研究与实践的一个小分支。

参考文献:

[1]陈金陵,梁桥,彭利英.教学型高校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初探[J].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建设的研究与实践.174-180.

[2]张厚先.地方本科院校卓越土建工程师培养标准的若干问题[J].高等建筑教育,2011,20(6):15-18.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6

[关键词]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是指研究生具有探索精神和主动创新的意识,具有创新思维能力,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根基和生命线,提高研究生的创新能力是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点所在。

广西师范学院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以下简称:广西)的一所省属本科高等师范院校,1998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目前广西师范学院有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广西师范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性院校,在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科研基础以及研究生培养的历史等方面与重点高校、名牌高校无法相比。但多年来,广西师范学院坚持质量为本、创新为魂的教育理念,强化质量意识,以增强研究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和创新能力培养,为不断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创造机会、搭建平台。

一、科学规划和制度保障

十一五期间,广西师范学院制定了《2006—2010年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对学校十一五期间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进行了规划,提出了学校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主要任务、组织实施与管理办法等;十二五期间,学校在《2011-2015年广西师范学院学位授权点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中,明确了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完善和规范检查、监督机制,探索和完善研究生创新教育的有效途径的发展目标;学校先后制定了《广西师范学院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实施和管理暂行办法》、《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经费使用管理办法》等管理文件,确保学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规范运行。

二、优化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研究生培养方案是制定研究生培养计划,培养研究生的基本依据。广西师范学院在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制定上,突出对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校要求各专业的研究生培养方案要充分反映国家研究生教育转型和改革的要求,突出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体现学校的办学优势和特色;要遵循研究生教育规律,进一步突出各专业的最新进展,并与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相适应,满足社会各级各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需要。①

在课程体系的构建上,学校对各专业课程设置的要求是:注意课程体系的优化,专业课的设置要体现国内外本学科发展的前沿状况,注意吸收最新科研成果,更新陈旧的内容;要注意突出重点,在发挥本学科专业的优势和特点的同时,注重将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融入到课程教学中,努力把握本学科、专业发展的主流和趋势。②

三、创新教育方式

(一)以“研究生学术论坛”为平台,活跃学术氛围

广西师范学院每年都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为研究生开展学术交流和展示成果提供平台。每年举办的“研究生学术论坛”都有明确的主题,开展跨校和跨专业的研究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邀请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研究生的学术成果报告、研究生学术论文评比等活动。通过举办“研究生学术论坛”,有效地活跃了学术氛围,开拓了研究生的视野,培养和训练了研究生撰写科研报告、表达学术成果的能力,同时加强了研究生的学术交流、促进学科交叉、提高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

(二)开展高水平的学术讲座,拓宽研究生的学术视野

学校每年都精心组织和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给研究生作几十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专家学者为研究生们讲授了本学科的研究成果、研究进展和研究前沿,这些学术报告引起了研究生的极大兴趣,让研究生有更多机会与优秀专家学者进行交流,调动了研究生的学术探讨的热情,拓宽了研究生的学术视野,启迪了研究生的心智。

四、创新培养模式

学校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研究生的实践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基地。目前学校与科研机构和企事业单位建立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数十个,其中自治区级的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4个,校级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11个。学校与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共建单位签署了开展长期科研项目合作和共建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合作协议。通过互聘对方专家、教授和技术人员作为本单位兼职技术人员,开展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活动,并定期与不定期地就双方长远发展规划、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开发等进行研讨,开展合作。研究生教育创新人才联合培养基地的建设,为学科建设、科研、研究生培养的交流合作提供了平台,有利地促进了学科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有效地推进了产学研的一体化,为研究生的专业实践、自主学习、自我构建知识结构和个性化发展提供了优质的实践平台,极大地创新了研究生的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五、拓展创新实践途径

(一)以创新计划项目为依托,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实践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2005年教育部颁布了《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③,在全国开始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广西高度重视,并划拨专项经费用于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的实施,广西通过立项的方式给予立项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必要的研究经费支持。

广西师范学院鼓励研究生开展创新计划项目的申报和项目研究,对获得自治区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立项的项目,学校根据自治区下拨的项目经费给予1:2的经费配套。同时开展校级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并给予项目研究的经费资助。通过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一个更大、更好的平台,进一步激发研究生从事高水平科研活动的热情。学校鼓励和资助研究生自主开展科学研究、创新实践和发表学术论文,学校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以来,研究生发表的项目研究论文约两百多篇,其中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被SCi、ei、iStp等著名国际检索论文数十篇,多项项目研究成果申请了专利。

(二)以学科竞赛为载体,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学科竞赛是检验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手段,对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实践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是由教育部倡导的学科竞赛之一,是研究生在数学建模方面全国性顶级水平的学术活动。举办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的目的在于培养研究生的创新精神与团队合作精神,调动研究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研究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学校高度重视学科竞赛在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构建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支持和服务体系,努力营造研究生参加数学建模竞赛的环境和氛围,精心组织研究生参与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区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如,在2009年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学校获得全国二等奖(广西没有一等奖,只有广西师范学院获得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学校已连续三年在比赛中获得二等奖,是广西高校在此项比赛中的最好成绩,这也是全国地方性院校取得的最好成绩之一。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有效地调动了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大程度的挖掘了参赛研究生的学习潜能,培养研究生的创新与团队合作精神。

(三)鼓励学生参与导师的项目研究,在科学研究中创新

学校有效地把科学研究贯穿在研究生的日常教学和培养中,鼓励教师将自己的学术思想、科研成果运用和转化到研究生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鼓励研究生参与到导师的课题研究中,导师悉心传授研究方法,导师根据自身科研方向和学术专长,积极引导研究生开展科学研究,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科研创新能力。例如,“土地资源管理”是我校的优势学科,为广西国土资源管理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承担了广西60多个市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任务,承担了30多个市县的基准地价评估及征地价格评估工作,累计横向科研经费达4000余万元,研究成果直接为各级政府应用。为了促进研究生培养与导师的科研工作紧密结合,“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研究生导师带领研究生直接参与导师在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和规划方面的科研项目,使研究生能够在科研中学习和创新。

六、强化学位论文的创新性

研究生学位论文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集中反映。学校不断强化学位论文的规范性,严把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关,对论文的选题、论文撰写、学术不端检测、论文送审、论文答辩等各环节都作了严格的规定。导师对自己指导的学生从开题选题、论文撰写、进展报告、论文答辩等环节进行全程指导和监控。学校还使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系统”对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进行检测,实行学位论文送审前检测。研究生学位论文实行双盲送审制度,即每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都必须从学校的论文评阅专家库中随机抽取2位专家评阅该论文,送审的论文中不能出现学生姓名、导师姓名及一切可能表明研究生身份的文字。学校的硕士毕业论文已进入《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自觉接受社会的质量监督。

为了突出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创新性,导师注重引导和鼓励研究生选择本学科的前沿,且具有原创性的研究作为学位论文的选题。鼓励研究生在学位论文的研究中,不断探索新的研究方法和研究工具,在理论、观点、方法、材料上实现创新。学校把创新作为评价学位论文质量的核心标准,要求研究生在学位论文中形成新的思维、新的观点、新的理论,取得创造性的研究成果。通过学位论文的研究和撰写,使研究生得到了一次完整的科研创新训练。

[注释]

①《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②《广西师范学院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有关规定》

③《教育部关于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加强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研[2005]1号

[参考文献]

[1]刘新亚,柯瑜,宣江雷,赵宏.把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特点,努力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J].中国医药导报,2011(9).

[2]郑小林,邹成诚,冯斌,张伟.强化创新实践基地作用,提高文科研究生创新能力——以重庆大学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5).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7

关键词:研究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能力;综合素养;管理机制;研究型教学

1.背景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创新能力不但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也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是推进和加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中坚力量。而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摇篮,研究生的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高等院校知识创新的水平,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培养大量的高质量创新型研究生是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责。

最近几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生源结构有较大变化,总体质量也呈逐年下降趋势,研究生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招收的研究生中来自985和211大学的学生整体比例降低,而来自普通高校的学生比例大幅上升。学生的主要精力放在考研课程上,动手能力差,很少接触学科前沿,缺乏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在此情况下,基础能力薄弱的研究生如何培养?大规模数量的研究生培养如何保证质量?研究生创新能力如何提升等一系列问题都是当前很多高校研究生培养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新时期研究生培养现状,开展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将是十分必要的。

近年来,电子科技大学从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出发,深入分析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计算机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多元化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等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与实践。针对学生在本科阶段普遍存在的只注重课本知识、缺乏科研训练、创新意识淡薄、视野狭窄等问题,我们经过4年摸索,在研究生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解决了以下4个问题:

①科学研究能力薄弱问题;

②工程实践能力欠缺问题;

③专业学科视野狭窄问题;

④创新思维意识淡薄问题。

2.构建“五位一体”的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针对新时期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上述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五位一体”计算机专业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以下简称“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培养体系是以研究生人才培养方案为基础,以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平台为载体,以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为抓手,以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为保障,实施研究型教学、科学研究训练、工程实践训练、国际合作与交流和科技竞赛五项措施。

2.1构建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1)围绕学术研究型和工程应用型研究生培养两条主线,构建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方案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打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所有二级学科专业课设置,同时鼓励学生跨一级学科选修若干门专业基础课作为本学科专业基础课,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开设高级研修课程、工程实验实践类课程、前沿学术讲座等,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研究兴趣。

(4)实施“研究生特别培养计划”,选拔部分学生对某一研究领域进行深入研究。

2.2搭建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平台

1)搭建科学研究平台,为研究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

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科研团队为载体,鼓励“研一”同学进入科研实验室,参与项目的设计与实施。通过科研项目训练,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构筑强大的师资队伍平台,为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提升提供师资保障。

(1)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人才。近年来,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制定了一系列优秀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优秀学者和博士,充实学院的教师队伍,提升队伍的学术水平。最近几年学院引进年轻有为的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获得者、青年等优秀的中青年海外教师近30名,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师资保障。

(2)加大青年教师的培养。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有计划选派青年教师到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西北大学、普渡大学、加拿大滑特卢大学、安捷伦(agilent)、摩托罗拉(motorola)、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等高校或研究机构研修,研究、学习和借鉴世界一流高校研究生培养的先进理念、内容、模式和方法等。学院先后派出青年教师100名到世界知名大学进行学习交流,有效提升了青年教师的学术素养和国际视野。学院成立研究生课程教学团队,举行课程讨论会、师生座谈会,观摩部级精品课程和研究生示范性教学,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规范,鼓励青年教师通过应用实践积累教学案例,全方位提高青年教师教学素养。

(3)引入企业导师。与知名it企业(如iBm公司、SYBaSe公司、华为公司等)合作,开展多种形式的产学联合高端人才培养,如共建联合实验室、开设企业课程、邀请企业专家技术讲座、评审研究生专业培养方案、联合举办软件设计大赛、派遣研究生到企业实习、校企双导师联合指导研究生等,将it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行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及时反馈给学生。

3)搭建创新创业训练平台,提升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建立了以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平台。甄选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业基础和创业激情的“四有”学生组建创新创业团队,在导师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通过设计和开发科技项目来提高创新实践能力。

2.3实施五项研究生培养措施

1)开展研究型教学,为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1)将科学思维训练融入研究生教学中,实施“以培养能力为核心,以实践为主线,以项目为载体,用任务进行驱动”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激发研究生的自学意识和研究精神。

(2)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力求在授课中不断地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去分析问题的来源,摸索问题的多种解决方法,总结最佳的解决方案。根据不同课程,采取讨论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专业讲座与讨论、辩论式教学、自主学习以及各种学术报告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把教学方法和技巧渗透到每一堂课中。让研究生以科学的方式看待问题,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让学生学到的不仅是知识,更有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将科研优势转化为教学优势。教师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提升自身能力,扩展视野,修订课程内容,避免了教学可能存在的墨守成规、脱离实际等弊端。教师将科研项目实施经验融入到授课和实践指导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开出大量学科前沿领域系列讲座,避免课程体系的僵化,保证课程内容的时效性与先进性,使学生可在第一时刻接触到学科的最前沿。

2)以高水平科研项目为载体,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能力。

学生以项目研究内容驱动科学研究创新,通过研读最新学术论文和技术报告,了解前沿研究动态,在导师的指导下撰写高水平学术论文,训练科学思维能力和学术洞察能力,进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近4年来,学院共获得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100多项部级科研项目资助,为研究生科学研究训练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就业率和就业质量明显优于其他同类高校。2009年以来,研究生一次性就业率超过97%,就业单位以微软、谷歌、百度、腾讯、阿里巴巴、华为等高端产业公司为主,毕业生薪资水平位居全省高校同类院系最前列。

3)加强工程训练,提高研究生工程实践能力。

(1)以企业工程项目为载体,鼓励研究生利用所学知识,实施项目调研、方案制订与论证、设计与实现、测试和验收等全过程的训练,培养研究生的系统观、工程观、产品观及工程实践能力。

(2)搭建了“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综合实验实践平台”,开展了多层次、开放性的实验课程和实践课题,突出“研究性教学”“项目案例教学”“做中学”等教学手段的应用。

4)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竞争力。

(1)实施国际合作办学。学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国际合作双边交流模式,每年选送一批优秀研究生到CmU、mit等国外一流大学留学,同时邀请ieeeFellow等国际学术大师和企业精英,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和科学研究,拓展研究生的专业学科视野,提升国际竞争力。另外,学院近几年接收百余名优秀的留学生,开展国际化办学,办学模式从单一模式转向结构多样化,从重知识传授转为以创新能力为本。

(2)实施优秀博士生的双导师制度。通过国际学术交流、科学研究合作等方式,建立与国外知名大学联合培养学生模式,以国内导师作为第一责任导师,国外导师作为第二责任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的学习,包括确定研究方向、指导论文撰写等。学生有机会接触国外一流科研实体,开阔视野,活跃思维,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这样才能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

5)以科技竞赛和自主创业为载体的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

与SYBaSe、诺基亚、谷歌、腾讯等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合作,举办了多种类型的科技创新大赛,为电子科技大学营造了学生参与创新实践的良好氛围,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团队意识。另外还成立了一批以我院多名研究生为核心的高科技it创业公司,不断入驻各大高科技创业园区,典型的公司有成都透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成都远航科技有限公司、成都方米科技有限公司等。这些创业公司在数量和质量都位居中、西部高校首位,它们的发展壮大引领了电子科技大学的学生创业之路。目前学院学生创新创业中心是全国最大的it类高校组织,包括20多个工作室和俱乐部。

2.4建立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保障机制

2.4.1科学的教学管理机制

1)加强研究生培养的过程管理,建立完整的监控机制。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和实施了一系列研究生培养管理制度,全面启用“学位论文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确保学位论文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开发并全面启用“研究生培养管理平台”,全过程记录和监控研究生的指导过程和学位论文的完成。

2)改革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激励研究生开展创新研究。

电子科技大学制订了“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办法”,对研究生奖学金评定制度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摒弃了奖学金评定单纯依据学生学业成绩的做法,加大对学生参与科学研究的考核,多维度、多指标综合考评学生的学业成绩、科学研究能力、工程研究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鼓励学生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积极参加各类高水平科技竞赛,激发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申请和承担高水平工程研究项目,训练工程实践能力。

2.4.2有效的资源配给机制

1)建立长效的人才选拔制度,设立多项优秀人才培养基金。

针对一些有基础的优秀苗子,进行重点选苗培养。

(1)通过国际软件人才实验班、拔尖人才计划等选拔优秀的本科生,对他们的研究能力、设计创新能力等进行训练。

(2)对基础较好的硕士研究生进行引导,鼓励其硕博连读。

(3)对有潜质的博士生进行重点资助,配备优秀导师,建立了“国家层面一学校层面一学院层面”的支持计划和体系。通过中央高校科研基本业务经费、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优秀博士生选培计划、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优秀博士生导师重点支持计划等,培养行业高端优秀人才。

2)凝聚行业企业资源,促进学生培养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通过与国内外著名的it企业(如与iBm、sybase、微软、华为、阿里巴巴、腾讯QQ、中兴通讯等)合作,建立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实验室和实习基地。

3)搭建畅通的国际合作交流通道,提供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资源。

多渠道、多形式和多层面的国际合作交流模式,为研究生搭建畅通的国际交流通道,提供国际交流平台和资源。在国家层面积极争取国家留学基金委的出国留学机会;在学校层面推行优秀博士生出国留学计划;在学院层面,配合学校优秀博士生出国留学计划,推出1:1配套资助计划以及博士生参与国际会议计划;在团队层面,依托导师的国际学术交流和科研项目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为学生参与科学研究交流提供平台。

3.结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需求类型和层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企事业单位需要大量高层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即需要大量的研究生(含博士生)加入到他们的队伍。笔者根据电子科技大学所面向的行业领域和学科优势,提出了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体系和培养目标,并对多元化创新平台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型人才培养措施、研究生管理机制和研究生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实践证明,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目前大规模研究生的人才培养有很好的效果。下一步就如何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的工程素养、综合素养、管理素养、社会责任等方面进一步开展实践研究,为提高计算机专业研究生的社会适应度以及对社会的贡献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胜勇,姚春燕,徐新黎,等,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10(22):10-13.

[2]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5-67.

[3]柯文德,彭志平,陈珂,等,计算机专业大学生创新性科技竞赛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12(9):58-62.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8

2、四川大学(SichuanUniversity)简称“川大”,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是教育部直属、中央直管副部级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入选珠峰计划、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为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中国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成员单位、医学“双一流”建设联盟成员、自主划线高校,是国家布局在中国西部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大学。

3、电子科技大学(Universityofelectronic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坐落于四川省会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四川省和成都市共建。位列“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985工程”、“211工程”,入选2011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两电一邮成员。是一所完整覆盖整个电子类学科,以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为核心,以工为主,理工渗透,理、工、管、文、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电子类院校的排头兵”。

4、西南交通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位列国家首批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是中欧精英大学联盟成员、援藏计划培养单位。

5、西南财经大学位于四川省成都市,直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位列“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入选”2011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首批试点高校,中欧商校联盟创始会员,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体、金融学为重点的全国重点大学,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9

[关键词]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策划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4-0127-04

[作者简介]李燕,乔志杰,延安大学管理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过程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本科人才培养过程是指将合适的、具备高中水平的人及相关资源输入高校这个人才培养体系,经过各种培养工作将其转化为合格的本科毕业生,再输出到社会的活动。过程决定结果。把对结果的管理,转化为对过程的管理,是管理从片面性、单一性走向全面性、科学性的必经之路。把本科人才培养工作看作一个过程,并对这个过程进行管理,有利于提高培养工作的效率。过程管理的第一步是过程策划。过程策划致力于制定过程目标并规定必要的运行程序和相关资源以实现过程目标。本科人才培养工作过程策划,就是对培养工作的输入要素、运行程序及输出结果的策划。

一、普通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策划的现状

(一)输入要素

从人才培养角度看,我国普通高校目前的状况犹如一个人才加工厂。其输入要素除了作为加工对象的原材料(学生)外,还包括加工活动所需要的各种人、财、物和信息等资源。为叙述方便,笔者把前者称为原料要素,把后者称为资源要素。

1.原料要素输入策划的现状。普通高校的原料要素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一是招收学生,二是申报各类科研课题,三是争取特殊教育培养项目。

学生招录是高校最基本、最重要的周期性人才培养过程的要素输入。学生是高校存在的基础,也是人才培养过程最主要的教培对象。学生招录是通过学生、高校和教育主管部门三方的共同策划、协作完成的,即高校申报各专业招生计划,教育主管部门审定和批准招生计划,生源地学生根据本地招生计划自愿报考。按照这种方式,各校基本都能保证招生数量,但被录取学生的志愿可能有差异。如有些学校第一志愿可能录不完,而有的学校却很难录到第一志愿的考生。而被录学生的质量则由考生成绩、学校的规模和所在招生批次决定。可见,高校自身除了根据既定的规模和专业结构拟定招生计划外,在学生招录这一输入要素的策划方面没有更多的主动性和选择性。

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对不同类型的高校来说,重要性是不一样的。对研究型大学来说它是中心工作,对教学型大学来说它仅是促进教学效果的手段。在科研工作方面,普通高校除了组织教师积极申报外,在项目的数量、大小(经费多少)等要素输入的策划方面也难有主动性和选择性。学校的既定类型和科研条件决定了这一要素的输入。

争取特殊的教培项目对高校来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这一要素输入几乎无须策划,完全由社会偶然因素或政府特殊政策引发。信息灵通的高校也许会有主动争取的机会,而信息闭塞的高校只能听天由命。

2.资源要素输入策划的现状。普通高校的资源要素主要包括学校的管理队伍、教师队伍、专业设置、研究生培养点、基础设施条件、事业性拨款和信息资源等等。这类要素的输入策划主要表现为政府及高校主管部门的用人计划和事业性拨款计划。高校自身的能动性作用很小。在教育产业化的影响下,各高校以独立法人资格,依靠银行贷款,在校园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引进、扩大招生规模等方面迈出了较大步子,但也由此导致了部分高校债务负担过重而不能正常运转的被动局面,政府不得不出面化解债务,并叫停教育产业化。

高校资源要素的策划目前仍紧紧依赖于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高校的最高管理层,尤其是主要领导,基本是由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决定人选,甚至是全区域统筹选拔干部,行政干部到高校任职并不鲜见;高校教师招聘的具体事务由高校自行安排,但招聘的人数则由教育主管部门统筹,编制成了高校人力资源要素输入及其策划的主要制约要素。

其他资源要素的输入及策划情况与此基本类似:本文重点考虑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得以开展的体系.即高校自身的整体状况,因涉及管理机制、体制、办学宗旨等重大问题,则假定是既定的,在这里不做展开说明。

(二)转换活动

转换活动是指人才培养的具体工作,其策划的主要任务是确定人才培养工作所需要开展的活动及诸多活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当前普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转换活动及其程序如图1所示。其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专业知识技能培养方面部分地反映了转化活动的策划结果,而其他方面,如身体心理、思想道德、创新能力等,虽在目标要求方面有所反映,但对实现目标所要求的活动及程序并没有做系统的整体策划。即涉及教学的活动较规范,教学之外的活动则不够规范。

(三)输出结果

高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的结果主要是本科人才。输出结果策划的主要任务就是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或者说高校所培养的本科人才应达到的标准。

本科人才输出结果的策划目前主要是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专业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基本要求”的内容。确定这些策划内容的主要人员是各学院相关专业教研室的教师;策划这些内容的主要输入信息是学校给定的模板.包括有关课时数的硬性指标及相关院校培养方案的参考;方案最终由学校审批并使用。因此,不同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不一样的,同一专业不同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也不完全一样。由此可见,各学校本科人才培养过程的输出结果并无统一标准。

二、培养过程策划的问题

(一)输入要素策划的问题

1.原材料要素。非重点第二批次录取学生的高校在招录学生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问题,表现在实际录取学生的数量、质量与理想的数量、质量之间有一定差距。首先是第二批次招录学生的高考成绩明显偏低,这与普通二本高校自身的整体素质较低(与一本高校相比)高度相关。虽然高考分数不能完全反映招录学生的质量,但也是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其次是第一志愿录取率高低的问题。这个问题与招录学校所在的城市、自然环境条件及学校在考生心目中的印象、地位等诸多因素有关。

2.科研项目申报。积极申报各类科研课题,力争申报并获得较多、较大的科研项目,认真完成好项目研究,做出成果,对高校、教师个人来说都是名利双收的好事。因此,无论是高校还是教师,为争取各类科研项目已不遗余力。但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处理不当,就会对教学产生不利影响。普通二本院校的定位多为教学型,教学是最中心的工作,过多强调科研项目的申报与研究,会分散教师的精力,甚至影响教师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投入,从而对人才培养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特殊教培项目的争取与此类似。

(二)转换活动策划的问题

转换活动是高校人才培养中最关键、最复杂、最艰苦的工作。我国高校在总结人才培养经验,借鉴海外做法的基础上,确定了众多的人才培养活动内容,并对这些活动之间的关系、开展这些活动的顺序等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能有效维持人才培养有序开展的程式。这个程式就是各高校分专业制定的培养方案,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贡献巨大。但这个程式的策划仍然是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问题最多的方面。

1.对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障作用不够。在高校,这个程式现在叫专业培养方案,而过去叫专业教学计划。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校越来越重视对德、智、体、美、能全面发展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原来的专业教学计划改成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名称是对新目标的反映,当然需要新的培养转换活动及程序予以保证。但新方案中所策划的转换活动及程序并无大的变化,教学计划痕迹明显,无法保证新目标的实现。如方案除了能较好地保证专业知识教学效果及对这个效果的考核、测量外,对学生的道德素质、身体心理健康水平、创新意识及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既没有给予充分的活动保证,也没有明确的考核指标和方法。

2.转换活动重形式、轻实效。转换活动是具体的加工活动,加工的对象不是作为物的原材料,而是具有能动作用的培养对象――学生,每一项转换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学生既是这些活动的所有者(参与者),也是这些活动的顾客(受益者),学生对该项活动的要求、愿望是该项活动策划时就应予以重视的输入,学生通过活动得到的进步是该项活动策划和考核评价该活动效果时应追求的输出。现实中,有些转换活动学生不愿参与或逃避,有些活动学生虽参与了却没有发挥主体作用,收益不大。而学校却更多地是从秩序的稳定、资源的利用等方面考虑问题,对学生的需求重视不够,导致人才培养活动形式多、对学生成才影响的实效少。

3.转换活动缺乏科学性。如哪些专业课教学完成后需要见习,见习后应开设哪些专业课,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顺序是否应该形成文件,都应讲清道理并严格执行,不得随意调换等,但这些尚未做出明确规定。实习的情况也与此类似。各活动之间应是自然衔接,但现实中似乎许多活动均可独立开展,不知其前做了什么,也不知其后还应做什么,甚至这个部门搞了,那个部门还要重复再搞,缺乏策划的科学性。

4.个别重要转换活动实施效果较差。如新生入学教育活动,本是学生进校的第一项重要活动,但对这个活动的输出目标、输入要求、开展方式,所需资源、技术、人员等要素配置,活动的监督、检查、控制,效果的考核、评价等均无策划。正因为这样,一些校院在这项活动上走过场、搞形式,没有对学生成才产生积极作用。

5.对学生关注的热点、焦点活动疏于策划。这主要表现在学生考研、就业等方面。学校对这些活动没有统一策划和组织,基本上是学生在自主进行。因此,既冷了学生,也扰乱了教学秩序。其中对教学秩序影响最大的是学生的就业活动。遇到大型人才招聘会,学生几乎全体参加,教学计划安排的教学活动却无人问津。

(三)输出结果策划的问题

本科人才培养过程输出结果策划问题,实际是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策划问题。

1.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策划依据不充分。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实际上涉及的是本科人才标准问题,这个标准的策划依据涉及到学生、经济社会发展、专业技术、用人单位等诸多方面的各种要求。这些要求也是不断发展变化的,需要不断调研,及时掌握相关信息,科学调整人才标准。但高校对实际目标的策划仅靠少数人闭门造车,缺乏科学依据。

2.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策划与人才培养转换过程策划缺乏联系。培养目标决定培养过程,目标策划指导培养过程策划,培养过程策划保证培养目标的实现。二者如果脱节,必然导致目标要求的形式化、虚拟化。

3.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策划定性多、定量少,难以定量测评。人才培养目标要求是最终检验本科毕业生是否合格的标准,由于这个标准策划时定性多、定量少,也没有策划检验合格与否的方法手段,导致本科人才培养合格与否难以把握。

三、改进建议

(一)各类资源输入的策划

1.资源管理。对教师人才引进、专业增设、研究生培养点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事业性拨款、各类科研项目等工作,要逐项做好准备工作策划(包括规划制定、计划的上报协调)、实施工作策划(包括组织分工、外部协调、争取主管部门支持等)和跟踪改进策划,保证策划的资源输入项目得到落实。为此,应考虑建设便捷通畅的资源项目信息渠道、亲密和顺的上下级对话交流渠道、敢打能拼吃苦顽强的资源筹措工作队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资源管理是高校最高管理者最重要的职责之一,只有不断提高高校自身人才培养体系的整体质量,才能创造更好的获取各类资源的基础条件。

2.积极开发关系资源。关系可以理解为相互关联的维系。高校与外部许多方面是有关联的,但如果不重视这些关联的维系,便会脱离关系。关联的基础是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的基础是沟通与交流。认真策划好对外交流的点、线、面,形成有效的外部关系资源网,是利用好外部关系资源,获取其他物质资源和非物质资源的有效方式。

3.策划好招生宣传活动。要在录取工作开始前适度开展学校宣传工作,让更多的考生了解高校的客观实际情况,帮助学生选报志愿,争取更多优质生源,增加高校招生的选择性。

(二)转换活动的策划

1.以人才培养目标为指导。专业教学计划仅是为了落实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知识水平目标。对人才培养目标中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其他目标,如道德素质、身体心理健康、创新能力水平等,要分别策划转换活动,明确这些活动的相互关系,并安排好它们的开展顺序。好的转换活动策划的结果可以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方案。但这个方案应包括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所有活动的策划设计和实施安排,而不仅是教学活动。所以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不能仅仅依靠教学部门,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门、科研、心理咨询、就业指导等部门都应参与其中,使人才培养方案成为指导全校各方面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这样做并不会冲淡高校教学的中心地位,只会使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所有活动更加规范化。

2.以培养对象为主体。学生应该全程参与人才培养活动,圆满完成培养方案所确定的各项任务,但现实中的本科人才培养活动参差不齐,有些活动颇受学生欢迎,有些活动学生却坚决不愿意参与。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活动的策划对学生的要求考虑不周,没有从学生成才要求的多元性、学生个性的差异性出发策划转换活动,导致学生的受益大不相同。因此,认真总结每一项转换活动的成败得失,广泛听取学生对转换活动的意见要求,坚持把学生的合理诉求转化为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持续改进转换活动策划,才能体现学生在转换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不断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3.合理策划转换活动顺序。人才培养过程是个大过程,其中包含了许许多多的小过程、子过程。这些小过程、子过程都是具体的转换活动,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如前一个活动的输出,往往是后一项活动的输入;又如一些活动之间相互独立,可以同时进行。正是这些相互作用决定了活动的顺序。活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顺序形成了活动链和活动体系,活动链或体系中某项活动的不合理策划可能导致整条活动链或整个活动体系的紊乱,从而影响活动效果。因此,策划之前要把众多的转换活动全部罗列出来,然后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区分直接作用、间接作用、无作用等关系,从而确定活动开展的顺序。

4.重要活动要单独进行策划。一些重要的转换活动若失效,会对后续活动甚至整个转换过程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某些重要的转换活动要单独策划输入、转换和输出环节。

5.增强对学生考研、就业等活动的策划。严格地讲,考不上研究生、公务员,找不到工作的学生不一定是不合格的本科人才,但合格的本科人才并非高质量的本科人才。考研、就业既是大学生们的自我诉求,又是将本科人才转化为专门人才的主要路径。因此,高校应对学生的这些活动给予支持。一是针对考研、考公务员的学生策划增设分类(或分学科)公选课教学活动。如针对学生考研分文理科或分学科(一级学科)报考,策划开设英语、政治、数学等公选课,对报考公务员的学生开设相关公选课,将这些课程列入教学计划与专业课教学统筹安排。具体教学活动应单独策划,从师资、教材、教学地点与时间等方面出发,充分满足学生要求,并保证教学效果要明显好于学生单打独斗、各自为阵的效果。二是策划建设学校猎职组织。猎职组织可以现存就业指导中心为基础进行建设,但其功能的设定不能仅限于就业指导,应更多地为学生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该组织应掌握本校每一位毕业生的具体情况、就业意向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理,选择相互匹配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并为双方牵线搭桥,促成用人协议的签订。高校的猎职组织不同于社会的猎职公司,应是非营利性的公益组织,学校策划建设时应考虑其开展工作所必须的经费投入。既不收取用人单位的费用,也不收取求职学生的费用,才能保证该组织作为第三方的公正性和信誉。

科研人才培养计划篇10

一、人才培养特色

目前,虽然我国高等工程教育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形成了较为合理的高等工程教育结构体系,但是与世界高等工程教育强国相比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党的十召开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做出了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人才强国等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这无疑对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了更为迫切的发展要求。为此,高等工程教育要在总结我国工程教育历史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明确我国工程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要更加重视工程教育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要更加重视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要更加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要更加重视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卓越计划”实施的专业包括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相关专业。要特别重视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适度超前培养人才。借鉴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经验,“卓越计划”的实施包括工科院校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三个不同阶段,涵盖了整个高等教育的所有学生,以培养现场工程师、设计开发工程师和研究型工程师等不同类型的工程师后备人才为最终目标。“卓越计划”的培养具有三大特点:一是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二是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三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阶段性培养模式

“卓越计划”在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上采用阶段式,包含以下明确要求。

(1)要求按现有学制培养工程人才,一般不搞长学制、跨阶段的连续培养,即本科4年,硕士2年,博士3~5年。

(2)总体上采用阶段式衔接培养模式,整个培养过程为三个阶段,即本科阶段、硕士阶段、博士阶段。每一阶段都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阶段之间既有分流机制,又有衔接机制,学生必须完成相应阶段的培养环节才能毕业后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3)采取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模式,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分为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两部分,每个培养阶段均要有累计1年的在企业学习的时间。

以上三点要求不仅总结了传统教育的优秀经验,而且充分考虑了高等工程教育的自身特点。在“卓越计划”的基本框架下,鼓励不同层次和类型的高校根据本学校的需要形成各具特色的多样化培养模式。首先,参与高校在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的指导下制订出的本校培养标准应具有自身特色;其次,参与高校要通过本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创新来有效地实现本校培养标准的要求。因此,各校独具特色的培养标准和相应的培养模式构成了“卓越计划”多样化培养模式。

三、符合本校特色的阶段性教学

“卓越计划”的实施已经采用了本科、硕士、博士三个阶段的培养模式,并且赋予每个参与的高校一定的灵活性,鼓励各个高校进行符合自身特点的多样化发展。我校机械工程学院通过两年时间的摸索,将每个阶段再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并且加入了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实践环节。

1.本科阶段

借助相关专业的企业平台,可以将相关的实践教学安排到企业完成,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部分专业基础课教学、专业课教学、专业实验、毕业设计等。作为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的毕业设计,要求结合企业实际项目或是大学生创新项目“真刀真枪”地做,并且要求毕业设计的课题在符合专业要求的同时紧贴工程实践,重点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训练和形成,以及工程创新意识的培养。通过毕业设计,学生能够将本专业课程体系内所有相关的知识融会贯通,用于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结合企业实际项目,不仅有企业导师的帮助指导,学生还能在实际操作中找到书本知识与实际工程的结合点,了解工程和一些专业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校从批准成为“卓越计划”的实施高校至今,学校较早确立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能力的工程型、应用型、管理型高素质人才的目标,着力打造“工程实训中心”的实践基地,只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虽然时间比较短,但是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实践能力提升效果显著。2012年5月,第五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与第一届上海市大学生机械工程创新大赛在我校举行,上海理工大学收获了包括8个部级一等奖在内的众多奖项,与2011年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只获得1个部级一等奖相比,可谓进步显著。大学生机械创新是理论知识学习的拓展,是加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合作精神与创新能力的有效手段。而且有不少学生正是凭借在科技创新能力上的出色表现获得了本校和外校的免试资格。近年来,上海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也得到了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青睐。这些无疑都是实施“卓越计划”以来取得的良好效果,有了良好的开端,便会产生正能量,并且健康地循环发展下去。

2.硕士阶段

学院整合学科、科研、教学与产业资源,加强与国内外优秀企业的产学研合作关系,确定一批高水平企业作为学校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联合培养单位,建立了包括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汽集团商用车中心、上海电缆研究所等在内的硕士研究生实践基地。

学院经过严格遴选,挑选在行业中有良好声誉和较高知名度的大型企业作为“卓越计划”的合作企业。借鉴博士阶段的培养模式,聘请有较高科研能力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或研究员担任学生的企业导师,实施“双导师”制,并且制订导师相关职责。学生到企业的实践学习可以采取阶段式,也可以采取在企业顶岗工作的学习方式。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分别负责校内学习和企业学习阶段硕士生的培养和考核,联合制定培养计划、确定学位论文选题。硕士论文选题要源于企业的实际问题或现有课题,研究内容应包括产品或工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或生产过程的设计等。合作企业安排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整参与某一个项目或子项目的设计、施工、应用研究的全过程。同时,学校可以帮助企业建设由企业主要管理人员负责的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参与企业进行工程师继续教育。这样不仅可以从各个环节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以及工程创新精神的培养,而且可以获得企业与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双赢。

3.博士阶段

全球化正从根本上改变世界范围内各国经济的设计、生产、销售、消费及服务的模式,工程领域也被推到这一发展的前沿。在全球化背景下,未来工程人才的培养要求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如共同进行项目研发、交换留学生、到国外实习或进行项目研发等。“卓越计划”在国际合作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在企业中设立一批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在高校建设一批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研究中心;引进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开展大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海外研修培训;扩大公派出国留学规模;实施留学中国计划等。通过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吸收国外工程教育先进理念,引进国外优质工程教育课程,推进教师海外培训计划等。国际交流合作丰富了教师队伍的来源,使学生的国际视野得到拓宽,也进一步完善了工程人才的培养模式。机械工程学院在2012年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中便确定,每名全日制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以每次半年的时间到国外知名企业实验室进行交流学习,最长不超过1年,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提高博士生的国际交流能力,而且可以使博士生拓宽自己的研究思路,同时也吸引了更多学生报考我院博士研究生,使博士研究生的素质得到整体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