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求职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7:31:12

教师求职信篇1

您好!

真诚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这份求职材料。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赤诚的心渴望得到您的了解与帮助。在此,请允许我向您毛遂自荐。

我叫曹立群,1997年7月5日,我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历史学教育专业,获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吉林省首批办重点高中延边二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现为中教一级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我努力做好历史教师工作。从1998年起,连续六年一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州先进工作者。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对党和国家负责的精神,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教学工作曾多次受到校、州、省的表彰,表彰情况如下:

2000年12月,在吉林省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评选活动中,所讲的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被评为新型课一等奖。

2002年9月,在吉林省高中历史学科第三届教学综合素质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注意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为此,我边钻研教材边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所作课件多次在州、省、国家获奖,获奖情况如下:

1998年12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北伐战争胜利》在全州电教教材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9年5月,制作的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在吉林省首届历史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1999年,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可爱的家乡延边》获一等奖。

2003年,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情系延边》在东北三省中学历史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2003年,制作的英语课件《Britainandireland》入选全国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大赛,其中参赛作品400多件,入选作品35件。

2002年9月,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因特网上历史学习的平台,制作了“中学历史教学”网站(http://),在K12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历史教师个人主页中排名第五,每天都有一千人左右的访问量,这里既是我与全国历史教师互通有无的地方,也是我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历史的资源和进行情感、学习经验交流的场所。

1999年以来,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曾给学校的全体教师讲过animator、Flash、authoware软件的使用,另外我在本学期的高一历史组组内集体备课时,给组内另外三位老师讲怎样用Flash、photoshop软件制作历史课件,受到历史教研组组长和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育方面:

2002年以来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在延边二中网站论坛上任“大牛论坛”(http://.cn)的版主,开辟了“班主任论坛”、“心灵驿站”等栏目,一些主题引起学生强烈反响,如:“班主任能和学生成为朋友吗?”、“怎样对待上网玩通宵的学生?”、“学生个案分析”等主题,是学生们经常回复的主题,通过网上交流,使老师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也与学生进行了不见面的坦诚的网上交流,对以后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加强了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竞赛活动,1999年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知识教育竞赛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01年在全国中小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知识教育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1998年6月,论文《课外活动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实例剖析》被中国城市出片社收入《优秀教改教学经验论文集》。

1998年8月,编写的《延边德育教育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一书,被州档案局、州档案学会评为档案信息开发成果一等奖。

2001年6月,论文《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被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1999年,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开发》的子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开发》课题组成员,承担《延边德育教育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课题的研究。2001年,参加编写了校本教材《情系延边》,现已出版,获学生好评。

2001-2002年,参加了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的“九五”科研课题“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科研成果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

现在正参加另一部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

四、继续教育:

2000年1—2月,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00年7月——2002年2月,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现已结业。2003年11月,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

鉴于毕业六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我相信自己能够从事好重点高中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多年制作课件和网站的经历,使我一定能使贵校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您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真诚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回报贵校。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为成为贵校的一名历史教员!

若承蒙赏识,请拨打电话XXXXXX,或用电子邮件XXXXXX与我联系,查看下面网址,您可以进一步了解我,恭盼回音。

最后,衷心祝愿贵校事业发达、蒸蒸日上!同时感谢“e职独秀人才网”的大支持!

此致

教师求职信篇2

您好!

真诚地感谢您在百忙之中浏览这份求职材料。这里有一颗热情而赤诚的心渴望得到您的了解与帮助。在此,请允许我向您毛遂自荐。

我叫XXX,1997年7月5日,我毕业于四平师范学院历史学教育专业,获史学学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吉林省首批办重点高中延边二中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现为中教一级教师。

参加工作以来,我努力做好历史教师工作。从1998年起,连续六年一直被评为校优秀教师。2003年被评为州先进工作者。下面我从教学、教育、教育科研和继续教育四个方面向您介绍一下自己。

一、教学方面:

从教以来,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学校、对党和国家负责的精神,以全部精力投入到教学中去。教学工作曾多次受到校、州、省的表彰,表彰情况如下:

2000年12月,在吉林省中小学《在现代教育技术环境下实施素质教育的新型课》评选活动中,所讲的课《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被评为新型课一等奖。

2002年9月,在吉林省高中历史学科第三届教学综合素质评比活动中获二等奖。

在从事教学工作的过程中,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注意把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结合起来,为此,我边钻研教材边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所作课件多次在州、省、国家获奖,获奖情况如下:

1998年12月,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北伐战争胜利》在全州电教教材评选中获一等奖。

1999年5月,制作的课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在吉林省首届历史学科计算机辅助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

1999年,在国家教育科学研究活动中,制作的多媒体辅助教学课件《可爱的家乡延边》获一等奖。

2003年,制作的多媒体课件《情系延边》在东北三省中学历史学科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研讨会上,被评为一等奖。

2003年,制作的英语课件《Britainandireland》入选全国第七届多媒体课件大赛,其中参赛作品400多件,入选作品35件。

2002年9月,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因特网上历史学习的平台,制作了“中学历史教学”网站(),在K12全国中小学教育教学网历史教师个人主页中排名第五,每天都有一千人左右的访问量,这里既是我与全国历史教师互通有无的地方,也是我为学生们提供学习历史的资源和进行情感、学习经验交流的场所。

1999年以来,多次参加学校组织的对教师进行的信息技术培训,曾给学校的全体教师讲过animator、Flash、authoware软件的使用,另外我在本学期的高一历史组组内集体备课时,给组内另外三位老师讲怎样用Flash、photoshop软件制作历史课件,受到历史教研组组长和各位老师的一致好评。

二、教育方面:

2002年以来开始担任班主任工作,所带班级学习成绩优秀,2002年、2003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班主任。同时,在延边二中网站论坛上任“大牛论坛”(.cn)的版主,开辟了“班主任论坛”、“心灵驿站”等栏目,一些主题引起学生强烈反响,如:“班主任能和学生成为朋友吗?”、“怎样对待上网玩通宵的学生?”、“学生个案分析”等主题,是学生们经常回复的主题,通过网上交流,使老师更加了解了学生的心理活动,也与学生进行了不见面的坦诚的网上交流,对以后加强对学生有针对性的教育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同时也加强了班主任之间、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积极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课外竞赛活动,1999年在全国第三届中小学生爱国主义知识教育竞赛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2001年在全国中小学生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八十周年知识教育活动中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三、教研方面:

1、撰写论文。从教以来边从事教学工作,边注意总结教育、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与案例,并写成论文。

1998年6月,论文《课外活动与历史课堂教学结合实例剖析》被中国城市出片社收入《优秀教改教学经验论文集》。

1998年8月,编写的《延边德育教育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一书,被州档案局、州档案学会评为档案信息开发成果一等奖。

2001年6月,论文《现代教育技术与历史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被中国教育情报研究会学术委员会评为优秀成果一等奖。

2002年,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

2、参加课题研究。参加工作以来,积极参加科研课题的研究。

1999年,被聘为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国家教委重点研究课题《教育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与高效开发》的子课题《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信息资源的合理配置与高效开发》课题组成员,承担《延边德育教育资源的分布及开发利用》课题的研究。2001年,参加编写了校本教材《情系延边》,现已出版,获学生好评。

2001-2002年,参加了中央教科所课程教材研究中心的“九五”科研课题“历史学科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科研成果论文《创新教育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被编入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教师丛书》第一辑《历史课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中。

现在正参加另一部级课题——“现代教育技术与各学科整合”的研究。

四、继续教育:

2000年1—2月,在全国现代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参加现代教育技术培训。2000年7月——2002年2月,参加了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世界史专业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的学习,现已结业。2003年11月,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育硕士(学科教学)。

鉴于毕业六年来的教育、教学实践经历,我相信自己能够从事好重点高中的历史教学和班主任工作。特别是多年制作课件和网站的经历,使我一定能使贵校的学科教学与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上一个新的台阶。如果您给我一个发展的机会,我会以一颗真诚的心、饱满的工作热情、勤奋务实的工作作风、快速高效的工作效率回报贵校。

手捧菲薄求职之书,心怀自信诚挚之念,我期待着能为成为贵校的一名历史教员!

若承蒙赏识,请拨打电话(XXXX)XXXXXXX,或用电子邮件与我联系,查看下面网址,您可以进一步了解我,恭盼回音。

最后,衷心祝愿贵校事业发达、蒸蒸日上!

此致

教师求职信篇3

【范文】

敬爱的领导:

您好!

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审阅我的求职资料。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向您毛遂自荐!我叫王甜,是四川职业技术学院20xx级文化传播系语文教育专业的学生,现已实习完毕,即将毕业。

我欲谋求语文教师一职,我现在已经完全拥有了在校期间应取的所有等级证书。我有较强的吃苦耐劳精神,我细心、认真负责,曾在院学生会学习部担任干事,且思想积极上进。我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在校期间每期期末均获院奖学金,在各方面表现优秀。

我有较强交际能力和相当的的写作水平,曾在校写作活动中获二等奖和演讲优秀奖,以及毕业论文交流奖。因而,我相信在为孩子提供知识帮助的同时我还能帮助其思想、交际等方面的进步。十二岁离家在县城念书造就了我极强的独立自主的能力。在授课这方面更是不在话下,在高中担任语文科代表时就上台讲课多次,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好评;大学期间做ppt讲授,我珍惜每次上台讲课的机会;实习生活也是我认识颇深,这些一次又一次的让我获益匪浅,铸就了我一步步踏上讲台成功讲授的喜悦。

我在做好教师准备工作同时也拥有了一颗爱岗敬业的心。我有信心做好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我热爱学生,具有耐心,早在初中开始我每逢假日都在家里的弟弟及亲戚朋友的子女补习功课。在给予他们的同时,锻炼了我即将作为教师的意志,让我更加坚定了我的教师生涯。站在三尺讲台的每一刻,我都倍感精神,握着粉笔,一笔一笔地书写着我的梦想和人生。实习时看到讲台下的无数双眼睛盯着我,我看到了渴求和希望,知道了任重而道远于我来讲的深刻意义。我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这必然是我一生的使命。

教书育人乃师者天职也。我以满腔的激情寻求属于自己的梦想位置,将以昂扬的斗志奋发于我所追求的梦想。机会是稍纵即逝的,我想在她来临的时候紧紧抓住她的手不放开。不言而喻我在看到贵单位招聘信息的时候是怎样的惊喜万分,我不要求过高的待遇,只求给我这样的机会。在此我诚恳地向领导提交我的自荐书,希望能够得到领导的赏识,给予我一次展示的机会,我将不负所望,不胜感激。期待您的回音。谢谢。

此致

敬礼!

教师求职信篇4

您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阅读我的求职信,下面请允许让我向你自我介绍,让你更深入的了解我!谢谢

我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届本科毕业生。大学四年间,我一直树立勇于进取、乐于奉献、热爱集体的观念,全面塑造自己的健康人格。我相信,面对社会选择的时候,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的我一定能赢得一个优秀的集体,所以冒昧向您自荐。

在校期间,我认真学习,勤奋刻苦,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在学生会和班级工作中积累了大量的工作经验,使自己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几年来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各门课程的基础知识出发,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使得我的专业基础扎实,有良好的理论知识背景和较强的动手能力。四年的寒窗苦读让我对本专业所涉及的篮球、排球、网球、田径等等体育教学有了深刻的认识和扎实的基础。

在主修篮球的同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把篮球与时尚连接起来自学花式篮球并受到长沙晚报、湖南教育频道等社会媒体的关注与好评。在文化上具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并熟练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能熟练运用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office2000、pF语言、幻灯片制作等。并且在本院毕业生多媒体课件制作比赛中荣获二等奖。

大学生活让我成长为一名自强、自立、自律的大学生,母校湖南师范大学的优良传统教会了我严谨的治学态度,体育学院更是给了我一个展示自己、发展自己的舞台。在学校我一直勤工俭学。每年我都利用课余时间在外兼职各种工作而且在校也和同学组建大学生创业团队来充实我的校园生活。这些不仅体现了我做为一个体育人应有的团队合作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还培养了我组织管理的能力。

求职信不是广告词,不是通行证。但我知道:一个青年人,可以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完善自己,可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尊敬的领导,如果我能喜获您的赏识,我一定会尽职尽责地用实际行动向您证明:您的过去,我来不及参与;但您的未来,我愿奉献我毕生的心血和汗水!"十年磨砾锋利出,宝剑只待君来识"。期待您的答复!

此致

敬礼!

教师求职信篇5

您好!

获悉贵园治学有序,管理有方,在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声誉。我.一个对教育事业充满无限热情的青年,对小朋友富有爱心的一个人。渴望能到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施展自己的才华。

我是河源理工学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一名学生,即将面临毕业。首先感谢您抽出宝贵的时间来看我的求职信,身为一名学前教育的学生,我喜爱这个专业,并投入了很高的精力和热情,努力地学习专业技能,在校期间老师的严格教导和个人的努力,具备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大概的掌握了《幼儿活动设计》,《幼儿心理学》,《幼儿教育学》,《幼儿英语》等方面的有关理论知识,并且具备了钢琴、手工绘画、舞蹈、视唱练耳、讲故事等学前教育各项基本功。在校期间我曾担任了班里的“计算机”课代表、宿舍长的职位,积极主动的为同学服务;在学习方面认真刻苦、兴趣广泛,课余时间积极的去拓展知识,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并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提高自身修养,我十分珍惜在校的学习时间,不断从各方面完善自己,每个学期都以较好的成绩完成规定学科的学习,同时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听、说、读、写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语言面貌、自然、大方的教态;对专业课的一些练习,我相信皇天不负有心人、只要自己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在校两年里期间曾获得diy手工制作“三等奖”。本人性格开朗、乐观自信、上进心强、有责任感,能良好的处理人际关系,有较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作为一名有志的年轻人,我希望自己能成为教师战线上的新生活,更愿意在教育领域奉献一切,我相信在老一辈的教师的鼓励和帮助下、在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下,也许我不一定会成为最好的,但我一定会是最努力的。我会尽心尽力、尽我所能,让贵园满意、让家长满意。期待您的回音!

教师求职信篇6

论文摘要: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具体表现在:文献类型的利用呈多元化趋势;数字化资源使用率高于实体资源;潜在性信息需求超过现实性信息需求;专业性和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增加。面对新形势,高职图书馆应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为广大教师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信息服务。为此,应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加强灰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积极开展信息导航服务,变潜在性信息需求为现实性信息需求。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高职院校教师信息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职图书馆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以便为广大教师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信息服务。本文对此问题进行了一些探讨,并提出三点建议。

一、高职院校教师信息需求变化的趋势

近年来,高职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师资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1168所,本科院校举办高职教育的学校600多所,专任教师近50万人。高职院校教师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和综合素质等各方面与以往相比都有很大的提高与改善。在这种形势下,高职院校教师对图书馆信息需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文献类型的利用呈多元化趋势

以往高职院校教师的信息需求主要集中在印刷型文献方面。这种需求相对单一,专业性也比较强。www.lw881.com而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文献类型的利用呈多元化趋势,尤其是对计算机阅读型文献的需求逐渐增长。而其中,文科教师与理工科教师对文献类型的需求又有所不同。文科教师比较常用的文献类型偏重于利用馆藏的中文电子资源和纸质中文的书刊资料,而理工科教师则偏重于利用馆藏的外文电子资源和外文纸质书刊资料。这种偏好有随学位上升而比例增高的趋势。

2.数字化资源使用率高于实体资源

目前,从高职院校教师所利用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来看,由于能够及时跟踪报导国内外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动态及研究成果,计算机网络与数据库资源的利用率已经超过了纸质文献。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最常用的信息资源类型。其中,对电子期刊资源的需求量最大。中国知网(cnki)的期刊与博、硕士论文资源,万方数字资源系统,维普数字资源系统的利用率最高。

电子图书利用率较以往也有提高。但许多教师表示,在同等前提下,纸质文献仍然是他们的首选。原因主要是阅读电子图书对眼睛保健不利,还存在携带不方便及影响随意翻阅等缺点。

3.潜在性信息需求超过现实性信息需求

高职院校教师对于图书馆的信息需求可分为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现实需求是指教师用语言和文字明确表达出来的需求,包括直接向图书馆提出的资源采集需求、课题查询需求、文献传递需求等。而潜在需求则是指教师没有直接提出,但却具有实际需要一类需求,换言之,就是隐藏于现实需求之中并与现实需求有关联性的信息需求。潜在需求之所以没有转化成现实性需求,其原因一般是教师对信息需求的表达不正确,需求意识未表达、教师没有意识到其需求未表达等。

4.专业性和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增加

高职院校教师主要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教学与科研对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需求有不同的侧重,但都具有一个共同的趋势:对专业性和综合性的信息需求在不断增加。

高职院校教师在专业教学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增补新技术、新工艺、流程方面的内容,需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同时高职院校的教师是双师型的教师,他们在自身的知识更新方面,既需要理论知识的更新,也需要实际操作能力的不断提高。因而他们对文献信息的需求比较注重专业性。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相比,既有共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的特点。一方面,科研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途径,这一点不论什么层次的学校都是一致的。另外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一般不是以发现新知识为目的,而是教学方法的研究以及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指向的研究。因此,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工作更加是贴近所在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教师对本地区经济、产业发展和产品开发创新的相关信息比较关注,希望全面获取与自己课题相关的各种综合性的资料和信息,包括新理论、新技术、新工艺,企业的发展需求,同行的研究进展,产品的专利状况,市场推广的前景分析等。他们对技术、产品、市场和地区发展规划方面的研究报告、相关的专利文献、竞争情报分析综述等类型的文献需求较大。

二、高职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的三点建议

针对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教师信息需求出现的四个变化,我们对高职院校图书馆信息服务创新提出了三点具体建议。

1.加强数字化资源建设

前文已述,图书馆数字化资源已经成为高职院校教师最常用的信息资源类型。其中,对电子期刊资源的需求量最大。而直接购买相关数据库是数字化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主要途径,可以在短时期内极大充实图书馆的虚拟馆藏,更加广泛地为教师提供各种电子信息服务。

同时,有条件的高职图书馆还应利用先进的网络信息技术和联机数据库、光盘数据库、网络搜索引擎、电子出版工具等丰富的信息资源,结合学校重点学科的研究方向以及用户信息需求的重点,整合馆内已有数字化资源,建立相关的专题数据库。高职图书馆在确定建立某种专题数据库之前,要对相关数据库开发现状及本校教师的需求进行全面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根据本馆的馆藏特点及教师需求的特点,对建立某学科、某专业的专题数据库进行科学论证。在确定建设某一特色数据库之后,图书馆就要加大资金、人力和物力的投入,持之以恒地进行开发建设,使数据库在内容方面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和特色性,同时,还应注意数据库的更新,保证数据库内容的新颖性和时代性,只有这样才能适应高职教师个性化和专业性的信息需求。

此外,图书馆还应根据学校办学方向、专业布局、科研水平及木地区的地方特色等特点,有计划、有步骤地把馆藏信息资源中独具特色的特色文献、图片、地图、档案等信息资源转化为计算机化的、可检索的特色数据传输上因特网,建立具有本校特色或独有的全文数据库。在建立特色数据库时,要注意按知识点而不是按资源的媒体形式组织内容,成功实现点对多的网上式信息服务及点对点的个人专题定制化信息服务,方便用户了解本专业最新发展动态和前沿信息,为高职图书馆信息共享打下坚实的基础。

2.加强灰色文献信息资源的建设

所谓灰色文献是指介于正式发行的白色文献与不公开出版并深具隐密性的黑色文献之间,非秘密的,但又不作为正常的商业性出版物发售,通过一般的查询方法较难获取的有利用价值的文献,主要包括非公开出版的政府文献、学位论文;不公开发行的会议文献、科技报告、技术档案;不对外发行的企业文件、企业产品资料、贸易文件(包括产品说明书、相关机构印发的动态信息资料)和工作文件;未刊登稿件以及内部刊物、交换资料,赠阅资料等。灰色文献流通渠道特殊,制作份数少,容易绝版。虽然有的灰色文献的信息资料并不成熟,但所涉及的信息广泛,内容新颖,见解独到,具有特殊的参考价值,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

一方面,高职院校图书馆可以通过检索互联网和有关光盘数据库信息来获得灰色文献,灰色信息检索的方式有三种:人工搜索、自动搜索和半自动化搜索,人工搜索即由工作人员查阅国内外大型综合性网站、电子图书、各种学术会议论坛、专家学者的个人主页和其他相关网站,查阅和搜集各种有价值的灰色信息。自动搜索是用一种“网络机器人”的软件在互联网上漫游,定期到指定的网站自动搜索站点上的各种相关信息,同时把这些信息存于本图书馆服务器上,并对其信息进行加式,提供服务。半自动化搜索则是前两种方式的结合。

另一方面,高职图书馆还可以通过主动发函或上门访求,与有关学术单位和兄弟院校建立文献交换关系,实现灰色资料互换,使搜集的灰色文献在图书馆信息服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积极开展信息导航服务,变潜在性信息需求为现实性信息需求

信息浩如烟海,高职院校图书馆应开展各种信息导航服务,指导校内教师如何更有效地搜集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变潜在性信息需求为现实性信息需求。一方面,图书馆应主动与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建立并保持联系,不断征询他们的需求,精心为教师做好各项信息服务,取得教师的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图书馆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信息定制服务,跟踪和挖掘教师的信息需求,统计书籍、期刊借阅率,建立教师重点用户档案。此外,图书馆还可以发放各种调查表格,或召开教师座谈会,不断加大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的宣传力度,引导教师充分利用本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和服务。

总而言之,在新形势下,高职图书馆应充分掌握教师用户信息需求的变化趋势,加大服务创新的力度,想方设法地为广大教师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胡昌平,柯平,王翠萍.信息服务与用户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2]杨毅,邵敏,李京花.电子资源建设与利用的读者调查[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6).

[3]李桂华.与教师合作:高校图书馆服务开发的新路径[j].图书情报工作,2007,(4).

[4]施蓓.高职院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思考[j].图书馆,2009,(1).

教师求职信篇7

您好!我是四川绵阳某中学一位语文高级教师,现年45周岁。尽管我知道现在的单位在招聘人才时,喜欢35岁以下的人,但本人仍不顾自己已逾不惑之年的劣势,向贵校自荐。原因如下,请您百忙中耐心看完,好吗?

一、身体好。毛主席说过,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的“本钱”尚可,“革命”当然不成问题!一直工作的普通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无迟到、早退之纪录。

二、工作好。从教以来,从未因教育、教学事故受处分、挨批评。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虽无“省优”“部优”“国优”之名号,但深受学生喜爱。“金杯银杯,不如学生的口碑”。受家长欢迎才是硬道理!系绵阳市首批骨干教师,多年担任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效果好,深受同道欢迎。授课以风趣、幽默之风格而颇受弟子捧场。传道、授业、解惑不限于本校、本市,尚有云南、贵州、湖北、河北等地的学生向本人问道求教。曾有弟子考入北大、清华等名校,心理安慰奖由自己发,不亦快哉!曾获绵阳市语文高考三等奖(本应多次获奖,但照顾同事,将荣誉让位于别人)。

指导学生作文,被多家报刊选载100余篇,并有学生习作收入《全国高中生最佳话题作文全编(珍藏卷)》(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6年2月)、《新课标“互动作文”》(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作文评点报》、《教育导报》、《新课程报"语文导刊》、《优秀作文选评》等书报刊。曾指导“小荷文学社”工作,培养了一批文学爱好者,有的已经崭露头角。

三、学习好。当今社会是学习型社会。只有不断进取,才能不致落后而被动挨打。教学教研一刻也不能放松。我常年坚持读书、写作,与学生一起进步,大大促进了自己的教学工作上新台阶。撰写教学、教研性文章逾100篇。应邀参加编写高考复习资料15本及撰写复习辅导文章上百篇(懒于统计,但绝不会少于100篇)。文章被全国互联网转载200多篇(次);有文章被人在论文中引用或作为参考文献(如浙江余杭高中(省一级重点中学)应老师获浙江省优秀论文一等奖的论文就参考、引用了本人的拙著《语文教学应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

有此“三好”应称得上“三好老师”了吧?

说明:本人淡薄名利,故虚名很少,但实绩不差。

本人郑重宣告:一月内教学不能让学生满意,自己卷被盖走人!

【附录】发表文章、获奖目录(部分)

篇目发表书报刊(刊号)(主编)报刊编辑出版单位(发表、出版、获奖评定单位、时间)备注

1.《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中国教师优秀论文选》(桑建中李发舜主编)珠海出版社(1995年5月)该文获绵阳市优秀论文评选一等奖、四川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2.《人物形象分析摭谈》《中国改革与发展论文选》(中央教科所编)光明日报出版社(1998年8月版)

3.《议论文的语体特征》《写作》(臧克家主编)(1998年第8期)教育部主管、中国写作学会会刊、写作学科核心期刊、国家一级期刊部级期刊

4.《剪报间谍的启示——谈作文材料的积累》《写作》(1998年第1期)教育部主管、中国写作学会会刊、写作学科核心期刊、国家一级期刊

部级期刊

5.《要重视课文后的“补白”》《语文报》第696期语文报社(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会报)

6.《课本延伸读书法》《语文报高中版》第42期同上

7.《鉴赏言谈,听中求知》《语文报高中版》第102期同上

8.《语言“陌生化”与写作》《语文报高中版》第232期同上

9.《<语文报>六步导读法》《语文报高中版》第43期同上

10.《游寺耳记》评析《语文报高中版》第664期同上

11.《沪杭车中(徐志摩)》评析《语文报高中版》第51期同上

12.《一部极富争议的作品》《语文报高中版》第55期同上

13.《品诗填空》《语文报高中版》。第66期同上

14.《品味曲线》评析《语文报高中版》第78期同上

15.《相思》评析《语文报高中版》第105期同上

16.《诗》(宗白华)评析《语文报高中版》第145期同上

17.《关于士兵》评析《语文报高中版》第152期同上

18.《乡情》评析《语文报高中版》第172期同上

19.《图画诗》

《语文报高中版》第176期同上

20.《石渠记》(柳宗元)注译析《语文报高中版》197期同上

21.《软着陆与硬着陆》《语文报高中版》第122期同上

22.《容纪检查的心理学意义》《达县教育学院学报》(综合版)1991年第2期达县教育学院主办

23.《标点绘人亦传神》《语文周报》1997年第51期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24.《别解开第三颗纽扣》评析《中学生学习报高中版》第654期

25.《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古文注译)1984年11月15日《通川日报》

26.《巴山的红军石刻》《知识窗》1997年第10期

27.《爷爷的草鞋》《通江报》

28.《抄书》《通江报》

29.《剪报间谍的启示——谈作文材料的积累》《语文报高中版》第105期

30.《如何愉快度周末》《知识窗》1998年第7期

31.《探索的动机》(爱因斯坦)阅读设计《语文报高中版》第370期全国中语会会报

32.《白夜激光》(赵忠祥)阅读导引《语文报高中报》第371期同上

33.《文凭》《绵阳晚报》2003年10月8日第1版

34.《文言同形反义词举隅》《招生考试报》(高中版)2003年1月14日第2版四川省招生委员会主办

35.《中国古诗含蓄艺术举隅》《招生考试报》(高中版)2003年4月1日第2版

四川省招生委员会主办

36.《情系香江》(朗诵诗)获第3届中小学艺术节诗歌创作一等奖中国共产党通江县委宣传部、教育局(1997年7月)

37.高考作文评点《语文月刊》2003年第7-8期

华南师范大学主办

38.《谋篇布局》《新思路记叙文突破》(高中分册)(语文报社蔡智敏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1月第1版参编。该书出版后深受教育专家和读者好评,上海特级教师方仁工先生撰文推荐此书。多次重版

39.《主题升华》同上同上

40.《巧设悬念》同上同上

41.《叙述突转法》同上同上

42.《形神反差法》同上同上

43.《中学生综合阅读》(高考分册)《语文报》社总编辑蔡智敏主编北岳文艺出版社出版2001年9月出版参编

44.《给材料作文解析与指导》

华夏出版社1998年8月出版参编

45.《精短实用演讲辞百篇》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参编

46.《中国学生高考优秀作文年选》于漪、陶本一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3月出版参编

47.《高考优秀作文100篇》《语文月刊》编辑部编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8月参编

48.《新读写大语文》蔡志敏主编辽宁人民出版社参编

49.《中国学生高考优秀作文年选》于漪陶本一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参编

50.《40天高考语文大飞越》蔡智敏主编书海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参编

51.《新课标互动作文》(高三年级)蔡智敏、姜联众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7月出版参编

52.《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绵阳市优秀论文一等奖

53.《语文教学要重视寓言“陌生化”现象》四川省优秀论文三等奖

54.《人物形象分析摭谈》全国课堂教学优秀论文优秀奖

55.《红军石刻耀巴山》全国“我地一绝”征文一等奖

56.《“其”字含义知多少》《招生考试报》2005年1月4日四川省招生考试报刊社

57.学生作文荐评(《经典与时尚》)《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05年4月27日吉林师范大学主办

58.《灵活多变,文章出彩》《作文评点报》(高中版)2005年1月26日吉林师范大学

59.《如何写好文章中的议论》《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2004年10月26日现代教育报社(北京)

60.《古代诗歌中的含蓄艺术举隅》《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2004年11月16日

同上

61.《自嘲=嘲人》《现代教育报"高考周刊》2005年3月29日同上

62.《写好文章中的议论》《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2004年第12期同上

63.《人性的深度,社会的悲剧——<雷雨>人物形象浅析》《语文周报"高中版》2005年8月9日第2版同上

64.《一花一叶总关情》——周邦彦〈苏幕遮〉赏析《语文周报"高中版》2006年3月7日同上

65.《<胡同文化>学习攻略》(新课标设计“专版”)《语文周报"高中版》2005年11月7日第2版同上

66.《理趣美和谐趣美》(课文特色谈片)《语文周报"高中版》2005年9月13日第2版同上

67.《<离骚>学习攻略》(新课标设计“专版”)《语文周报"高中版》2005年10月24日第2版同上

68.《<窦娥冤>学习攻略》(新课标设计“专版”)《语文周报"高中版》2006年4月3日第2版同上

69.《逆境中的挣扎——<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语文周报》(高中版)2006年7月4日第2版同上

70.《童心说》导读《名作欣赏》(中学版)2006年第1期创刊号北岳文艺出版社

71.《李凭箜篌引》品赏《读写训练》2006年12期天津古籍出版社

72.《新材料作文审题摭谈》《招生考试报》(高考周刊)2006年12月19日四川省招生考试报刊社

73.《修改病句,避免歧义》(选修新航线专版)《语文周报》2007年2月6日第2版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74.《古诗鉴赏表达技巧》《考试"高考语文》2007年5-6期(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主办)2007年4月

75.《关注新题型——写“编者按”和“编后记”》《新课程报"语文导刊》2007年7月3日第6版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文与海外华文教育中心新课程报社联合编辑出版主编王富仁

76.《古代诗歌鉴赏答题技巧分类训练》拟刊载《语文导刊》已接用稿通知

77.《考场作文怎样巧妙仿写名篇名段》拟刊《语文导刊》已接用稿通知

78.《新材料作文审题摭谈》拟刊《语文导刊》已接用稿通知

79.《孔雀东南飞》阅读导引《语文周报》2007年第27期

80.《新材料作文审题摭谈》《高中生"高考指导》2007年第6期(下半月刊)湖南教育出版社主办

81.《<包身工>学习方案》《语文周报》2006年9月4日(第36期)河北师范大学主办

82.《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训练》《语文导刊》连载

83.2007年高考四川卷优秀作文点评《高中优秀作文选评》2007年第9期

近年所获部分荣誉:

1.论文《人物形象分析摭谈》获全国课堂教学优秀论文奖;《语文教学要重视语言“陌生化”现象》获绵阳市优秀论文评比一等奖(绵阳市教科所),省优秀论文评比三等奖(四川省教科所)。

(注)该文发表后,被多家网站转载,并被在论文中引用。

2.2005年绵阳市高考语文综合评价三等奖

3.绵阳市首批骨干教师

【附录】

指导并评点的学生已发表的文章

(共计约100篇,由于很多未收录收藏,未能存目,现只能提供部分篇目)

1.王颖《时尚与经典》载《作文评点报》、

《全国高中生最佳话题作文全编》[珍藏版](华语教学出版社)

《优秀作文选评》(高中版)2005年9月

被30多家网站转载

2.钱丽《生命的颜色》《新课标互动作文》(山西教育出版社)

3.方圆圆《飘落的诗情》《新课标互动作文》(山西教育出版社)

4.方圆圆《恒星依旧》《新课标互动作文》(山西教育出版社)

5.马志先《不再忧愁》《通江报》

6.刘娜《野菊花》《通江报》《教育导报》

7.吴星智《遥寄远方的女孩》1996年1月4日《教育导报》

8.吴星智《乡村情深》1995年12月22日《教育导报》

教师求职信篇8

关键词职业信念;教育信念;师爱

作者简介刘俊其,浙江省嘉兴教育学院教师

师爱,“即教师对学生的爱,就是热爱学生”[1],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真的、持久的、无私的、普遍的爱”,“是教师通过理性培养起来的一种崇高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责任感”[2]。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因此,师爱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师德的灵魂。笔者认为,只有树立坚定而正确的职业信念,教师才能真正地热爱学生,做好教育工作。

一、职业信念要求教师树立“以生为本”的职业服务观,激发爱生敬业的师爱真情

服务,是当今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关系。谈到服务就要涉及一个服务对象问题。对于教师而言,服务对象就是学生。现在,我们的教育都在提倡“以生为本”,作为一种教育服务,自然也应以生为本。教师同样是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系统中,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事业的深入发展,教师服务学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与学生相互依存、相互服务,建立的是一种特有的信爱服务关系。马克思说:“我们现在假定人就是人,而人同世界的关系是一种人的关系,那么你就只能用爱来交换爱,只能用信任来交换信任。”[3]因此,教师必须树立“以生为本”的职业服务观,为学生提供优质和满意的教育服务,这是融入了当代教师职业价值追求的崇高的职业精神,体现的是一种建立在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职业信念之上的师爱超越精神。对于教师而言,它体现了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真诚、平等、公正、宽容、耐心等优秀品性,体现的是一种师爱的人格魅力和强大的教育力量。当教师真诚付出师爱时,我们应该坚信必会得到学生的爱和尊重。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教师对学生的爱,既不能等同于母爱,也不是单纯的师生情感,而是一种通过教育理性培养起来的、带有高度责任感的纯洁无私的爱。这种爱发端于教师的职业信念,发端于教师对祖国未来命运的关怀。师爱应把学生的成长与国家发展统一起来,是热爱祖国、对国家负责的具体体现。

从表面上看,师爱是情感层面的东西,但更重要的是,它包含着教师的教育理智。因此,教师热爱学生,应当对教育的社会价值和意义作出充分估量,树立符合职业规范和科学发展的教育观,这是对年轻一展的必然规律所持的预见和信念。这种职业信念,一方面要求教师以尊重、肯定的态度去对待学生,另一方面又促使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提出严格要求。这种职业信念的师爱,是教育学生的强大内在力量。因此,“循循善诱”“因材施教”“长善救失”等,都已成为了优秀教师追求崇高师爱的手段和方法,并以此帮助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

二、职业信念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对学生终身负责,追求师爱的最高境界

当今社会,知识呈“爆炸”式增长,师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丰富多彩。由当代科技支撑起来的信息平台极大地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释放了他们的思维潜能;由于“信源”的局限,教师获取有关学生的信息,无论从形式还是内容上都显得相对落后。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教师是“老一代”,是前一时期的人。他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风貌是在过去形成的,他们对人、对事物和现象的态度,以及信念、思想、感情和行为常常带有那个时代的印记。教师也许并不能在任何时候都能理解学生。因此,当今的教育形势以及教师的职业信念要求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唯有如此,才能对得起自己“太阳底下最神圣的职业”的美誉。

教育工作是需要信念支撑的特殊工作,它的成败是建立在教师是如何对待、怎样热爱学生的基础之上的。教师一旦拥有理想追求和坚定的职业信念,对待教育工作就会乐观向上,遇事不消极、不悲观。就会保持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和雄才大略的信心,就会拥有良好的师爱心理。并且能将此种信息不断传达给学生,使之既有“扫一室”的踏实,也有“扫天下”的自信。因此,教师应不断制定新的更高的目标,始终保持顽强的斗志,并使学生受到感染。教师有大志、有信念,方能有博爱和大爱,方能培养有凌云壮志的学生。在一浪高过一浪的社会大潮中,教师应是驾驭航船的好舵手,率领学生直达成功的彼岸。

师爱,不仅是热爱部分学生,还要热爱全体学生,更要热爱学生的未来,师爱应具有更大的包容性。职业信念要求教师对学生全面、整体的发展负责,对其终身负责。如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尤其是学生观还是陈旧,由于历史的原因,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制约,他们的教育结果常常是使学生“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师对学生的成长期望是一种教育信念,也是一种教育观念,严重影响着教师工作的心理背景。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观念对其教育态度和教育行为有显著影响。教师应把学生当做独立完整的人,学会接纳学生,允许其进步,也允许其退步甚至犯错误;肯定学习成绩好的,也要肯定成绩不好的。总之,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现在和未来。只有这样,教师才会发现学生的世界是精彩无限的。树立了这样的学生观,成功的教育就离教师不远了。

教师求职信篇9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

onthenecessitytotrainVocationalenglishteachers'informationLiteracy

QiXiuyu

(QitaiheVocationalCollege,Qitaihe,Heilongjiang154600)

abstractthearrivaloftheinformationage,hasbroughtanewimpactonenglishteaching,andputforwardnewrequirementstovocationalenglishteachers'informationliteracy.thispaperdiscussestheinformationliteracyforteachers,collegeenglishteachersininformationliteracysituation,thenecessitytoenhanceinformationliteracyandtrainingprinciples.

Keywordshighervocationalenglishteachers;informationliteracy;necessity

1教师信息化素养

所谓信息化素养,是个体根据社会信息化环境及其发展要求所应具备的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与信息能力。信息化素养主要体现为以下8个方面的能力:运用信息工具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生成信息能力、创造信息能力、发挥信息效益能力、信息协作能力和信息免疫能力。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是指教师在基于信息化的教学实践基础上,根据社会信息化环境的发展要求,对信息进行检索、获取、分析、处理以及利用信息解决教育、教学及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现代的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当中,主要指学科教师能够熟练地应用现代多媒体信息化技术与本学科教学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2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现状

2.1信息化意识不强

高职英语教师的信息化意识普遍较弱,语言教师习惯了口说耳听、眼看手写。在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各学校普遍建立了校园网,但校园网的资源利用率较低,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没有起到促进作用。

2.2信息化技术水平不高

有的教师电子文献、网络文献以及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匮乏,信息化技术掌握不够系统,缺乏对信息的敏锐性及获取与利用的能力,不懂怎样高效地去检索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有的教师虽然找到了自己所需的资源,但不能对其进行加工处理为己所用。有的教师没有把现代信息化技术应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去的习惯,从而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实践经验;还有的教师缺乏对信息化技术的兴趣,这也制约着信息化技术实践水平的提高。

2.3软硬件环境差

信息化技术软硬件建设是培养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前提和保障。无论是教师培训还是教育教学中都要有软硬件的支持。软硬件设备的配置受诸多等因素的影响,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技术软硬件建设不能满足英语教师学习和工作的需求,这也极大地制约了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

3培养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必要性

3.1是教育信息化的要求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过程。随着信息科学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掌握信息化技术的难度增加,另一方面筛选信息的难度加大,这些都给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危机。化解危机的最好方法就是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需要,培养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素养。

3.2是高职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职学生数量激增,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高职英语教学的需求。新的教学模式就是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模式,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语言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模式的转变。这就要求教师把信息化技术作为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要像使用黑板和粉笔一样流畅自然,从而优化教学过程,达到信息化技术与英语学科课程的有机整合。

3.3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在信息化社会中,高职英语教师应具有信息化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观念,掌握信息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熟练运用网络、电脑等信息化工具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收集、组织、运用,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流,在潜移默化的教育环境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化意识。如果高职英语教师没有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就不能及时有效地收集、归类、处理和使用国内外教育信息、拓宽自己的视野,满足信息化教学和科研的需要。在高职教育信息化的环境下,信息化素养决定着高职教师竞争力和生存能力。因此信息化素养成了高职英语教师终身学习的必备素养之一。(下转第130页)(上接第80页)

4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应遵循的原则

4.1要学学得会的信息化技术

英语教师不是信息化技术的专业人员,只是在工作过程中运用信息化技术,所以在设计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的内容时,应切合教师的实际,选择一些教师能够掌握的内容,例如教学中经常用到的文字处理、演示文稿、表格的制作等等内容。教师掌握得了的信息化技术才是受教师欢迎的。

4.2要学实用的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应用软件升级也是追星赶月。在选取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内容时要选实用的技术,一些暂时不用的或者用不上的,教师就可以不学。脱离教师实际应用的信息化技术培训,教师是不欢迎的。只有那些教师们学得会、用得上、用得好的信息化技术,才是真正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价值的信息化技术,才是教师喜爱的信息化技术。因为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应用,是为了改进教学,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4.3要学能减轻教师工作负担的信息化技术

教师之所以需要信息化技术,是因为这些信息化技术能帮助教师简捷、高效地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为教师设计信息化技术培训内容时应选取简单易学、适合课堂教学、能够减轻教师劳动强度和难度的信息化技术。那些脱离信息化教学实际需要,反而增加了教师的劳动强度和难度的信息化技术是不受教师欢迎的。

4.4要学能提升教师创造性的信息化技术

信息化教学,是以现代教学理念为指导,以信息化技术为支持,应用现代教学方法的教学。信息化教学强调对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作为教学中的应用技术,信息化技术必须在降低教师劳动强度的同时,能够具有提升教师劳动创造性的功能。

4.5要学能促进高职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技术

在信息化时代,信息化技术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为此高职英语教师信息化技术培训应着重提升广大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尤其是要强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与发展。那些能够提升教师学习能力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信息化技术,例如网上阅读、备课、教研和处理日常工作等应当作为培训的核心和重点。

信息化技术和网络的发展已经给高职英语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基于信息化技术的英语学科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要做到信息与多媒体技术有机地融合到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素养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十五”期间推进教师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意见.2002.3.

[2]梁一莉.新时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南方论刊,2010.5.

[3]林荣森.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甘肃教育,2009.13.

教师求职信篇10

(广东理工职业学院广东广州510091)

摘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高是教育信息化的需要,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需要,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需要。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内涵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四个方面。强化信息意识,营造良好环境,制定规章制度,完善激励机制,参与课题研究等措施,有利于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http://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7-0089-04

21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信息科学技术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和改变着全球的经济结构以及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大系统中的高等职业教育也必然受此影响,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提高教育信息化程度,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然而,当前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整体发展水平却成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瓶颈”,制约着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同时也制约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潜力。因此,重视和加强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研究,对进一步推动高等职业教育向前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意义

信息化素养是信息社会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素质,更是职业教师所应具备的重要素质之一。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主要执行者的教师,其信息化素养体现为对信息化教育教学环境的适应与操作能力,对教育教学信息资源的设计、开发、组织与优化的能力,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等等。培养和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高等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为信息化社会培养创新人才,贯彻终身教育思想,促成学习型社会的形成而必然选择的一条发展道路。教育信息化时代已经到来,这就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获取信息的强烈意识,具有对信息好坏进行评判的分析能力,掌握必要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对各类教育教学资源进行整合、优化、设计和开发的能力,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较广泛地运用以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通讯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从而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课堂教学效益,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获取知识、增长才干。

(二)教学质量提升的需要

高素质、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保证高等职业院校教学工作有效进行的前提条件。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师的个人素质结构直接关系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而教师信息化素养的高低、信息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好坏。因此,提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将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进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学质量是高校发展的生命线,在当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的时代,教学质量始终是我们强调的重中之重。

(三)科研水平提高的需要

科学研究是高校获得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的关键。任何教育改革最终都需要教师去落实。高等职业院校要获得持续发展,保持旺盛生命力,其教师必须要成为研究型教师。教育改革要得以实施,就必须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使其成为研究型教师。然而,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科学研究的基础较为薄弱,教师的科研水平亟待提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提升,可以使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和科研过程中全面、广泛、熟练地运用以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通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技术,促进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从而适应信息化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内涵

信息化素养由信息意识、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四个方面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主要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也指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指导下,以信息技术为支持,整合教育技术手段的教学能力。它要求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观念、内容、组织、技术、模式、环境、评价等一系列教学因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设计与创新,从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需求,促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其内涵由以下四个方面构成:

(一)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信息意识是人们对信息的洞察力、敏感性、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是人们对信息能动的认识和反映。人们信息意识强弱主要体现在能否很好地利用所处环境中蕴藏的各种信息。提高信息化素养的关键是强化信息意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工作中各种问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对教育信息化、信息社会、信息化素养等有正确的理解;对信息有较强的敏感度,认识到获取信息资源对教育工作与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意识到学习、教育或者科研工作等问题能够通过获取信息来解决,并且这种信息获取与传统的信息获取方式大不相同。所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强烈的信息意识。

(二)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知识

信息知识指信息技术的基本原理、信息搜集的方法及对信息的预测、分析、利用的知识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对信息的吸收和利用体现了其信息知识的丰富与否。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有足够的信息知识和较强的信息利用能力,才能做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需要具备现代教育技术基本理论知识。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知识主要涵盖教育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各种教育媒体的使用方法与主要特点等;信息化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过程,教学设计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与作用等基本知识;信息化软件开发的基本知识以及信息化软件设计和制作的基本方法和过程等。

(三)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获取教学资源后要能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等教学工作的需要,开发制作出有利于开展教学、丰富课堂、培养技能的教学软件,使学生能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和掌握技能。因此,高职院校教师应该具有多维的信息能力,即教育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信息技术的基本利用技能、课堂教学与多媒体课件的整合技能、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技能、教学设备简单故障的排除技能、多媒体教室的驾驭技能等。同时,要具备六方面的信息化素养,即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分析能力、信息评价能力、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利用能力、信息输出能力等等。

(四)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道德

所谓信息道德就是指涉及信息开发、传播、利用和管理等方面的道德准则和要求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道德关系。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信息道德素质才能做到为人师表和以身作则。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具有较强的信息责任意识,能够理性地选择信息,保证向高等职业院校学生传递信息的思想性与科学性;要重视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进行信息道德教育,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获取信息、运用信息的道德意识,维护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身心健康。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意识是先导,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道德是保证。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不可分割的整体。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培养路径

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趋势,在信息化进程中更好地扮演教师的角色,更好地担当起教师的责任,以期培养信息化社会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必须提高自己的信息化素养。具体而言,可通过以下几方面培养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强化信息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培养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的前提条件是改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传统思想观念,强化其信息意识,培养其对信息的敏感度。信息化素养这一指标在传统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素质结构中一直被忽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各高等职业院校领导、管理人员和教师的信息意识尚未到位。近年来,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角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转变,但还是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有些高职院校教师甚至缺乏信息学的基本知识,对信息不敏感,信息思维能力不强,对现代教学手段不会使用,导致教育教学质量和成效低下。因此,在信息化时代,重视强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意识,加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营造良好环境

良好的环境包括硬件环境和软件环境。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需要同时搞好软件和硬件建设,营造有利于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的优良环境。高等职业院校应根据院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为课堂教学配备各种常规的教学媒体,为教师提供足够的并且使用方便的多媒体教室,为教师配备足够多并能与因特网相连的计算机,使之适合高等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通过建立合理的管理机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的师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来应用网络,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教育信息源和方便快捷的网络服务,使他们无论身处何地都可以使用网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能力的提升提供便利条件。良好的网络环境只解决了信息传播的载体问题,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还必须解决多媒体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共享问题。因此,高等职业院校还需要建立多媒体资源库。资源库的组成要包括音频素材库、课件库、案例库、基础教育资源库、习题库和VoD视频点播等系统。高等职业院校还应配置相应的现代化教学设施,购进必要的软件和教学资料,建成适应高职教育教学的教学资源库。

(三)制定规章制度

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制度层面对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作出规定。

首先,各高等职业院校在教师信息化素养能力培训方面应该建立明确的制度。高等职业院校可根据本院校的实际情况邀请信息化方面的专家来校开展培训和讲座等,具体培训内容可由各高等职业院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但要有相对稳定的工作规章制度,并且要严格执行。

其次,各高等职业院校要定期更新、修订培训的内容。在确定培训内容时,要依据信息化时代对教育教学的要求进行整合式培训。同时,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更新速度快,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进行的现代信息技术培训的内容应该经常更新。

最后,培训要有的放矢。在培训前应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评定,在此基础上,根据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能力水平和教育教学需要科学地确立培训目标,设计有效的培训方案,制定相应的分级培训大纲,进行分级培训。

(四)完善激励机制

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还应该建立起一套科学可行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评价激励机制,促使整个教师团队产生应用信息技术于教学实践的外部动机,调动广大教师的应用积极性。对于积极参与教育信息化相关工作的教师,高等职业院校应予以鼓励,要坚定教师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技术的学习信心和不断深入探索的精神。对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评价应多以肯定、鼓励的方式给予积极引导和激励。高等职业院校可鼓励骨干教师积极开发网络课程、制作教学课件、建立个人教学主页,并在一定程度上把教师应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情况与教师工作总体考核结合起来。同时,可把取得相关的教育技术培训证书作为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入职、晋职、晋级的重要考核条件,对于不接受教育技术培训或培训未合格的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不得评优评先以及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虽然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提升目标的实现需要较长的时间,但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和评价体系是十分必要的促进手段。

(五)参与科学研究

教育信息化试图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从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解放出来,但传统教育制度仍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束缚在知识传递者的角色上。由于现代信息技术在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使得教学内容无论在内在结构上还是在外在形式上都有所变化,教学手段也愈加科学和高效。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积极参与有关高等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课题的研究。这样做有利于帮助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与效益。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充分利用在教学一线从事教育教学的有利条件,拓展研究思路,积极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信息化的实践向前快速发展。当然,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也将鞭策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更多地应用信息技术,从而提高高等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素养。

高等职业教育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和改革的制高点,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想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主阵地上取得最终的胜利就必须占领这个制高点。因此,高等职业院校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刻苦学习信息技术知识,掌握信息技术技能,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岗位上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应用信息技术,为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作出应有的贡献。

http://

参考文献:

[1]王婧.提升教师的信息素养:实现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关键[J].江苏高教,2004(4):109-111.

[2]马淑芳.对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培养方式的构想[J].教育信息化,2006(6):69-70.

[3]王丽娟,吴陈.高校教师信息素养评估体系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02-103.

[4]罗辉.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内涵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2):15-17.

[5]翁国秀.论信息时代的教师信息化素养及其培养[J].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2(2):150-152.

[6]王玉明.试论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J].电化教育研究,2004(2):21-24.

[7]王威扬,刘庆治.论高校教师信息素养的培养[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1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