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三补课总结十篇高三补课总结十篇

高三补课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08:00:26

高三补课总结篇1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

时间:8月1日~8月15日(8月8日休息)

地点:响水中学

三、活动对象及内容

对象:初二升初三学生80名、初三升高中学生30名

内容:数学、物理、化学、英语

四、活动流程

表一:活动流程表

活动名称具体内容时间安排地点安排负责人备注

活动前期安排安排场所联系响水中学领导,借用场所5月1日至7月1日黄腾峰

召开筹备会议商议活动具体内容7月20日响水中学曾杨立

制定课程表根据老师的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课程7月29日响水中学曾贵荣

黄宇

学生报名学生报名参加活动,家长签订协议书7月30日响水中学冯翠雯

联系同乡会成员联系同乡会成员,咨询各位乡员意见7月31日响水中学黄腾峰

活动期间安排启动仪式集合学生,讲解活动期间的注意事项8月1日上午响水中学曾杨立

第一周补课认真落实课表安排8月1日至8月7日响水中学曾杨立

胡文杰

第一周补课总结召开总结会议,汇总补课经验,补充不足之处8月8日响水中学曾杨立

第二周补课认真落实课表安排8月9日至8月15日响水中学曾杨立

举办讲座应相关乡员建议,举办交流讲座8月10日响水中学黄腾峰

问卷调查对本次义教质量进行调查8月15日响水中学胡文杰

活动总结召开总结会议,汇总补课经验,补充不足之处8月15日响水中学曾杨立

活动后期安排统计费用统计各项费用使用情况8月16日响水中学宋羡

宋羡

五、补课期间管理安排

表二:补课期间管理安排表

事项负责人处理机制

课堂秩序各班班主任情节轻者警告,重者清退

迟到、旷课各班班主任通知家长,情节严重者清退

老师调课安排曾贵荣、黄宇协调处理老师的课程调整

日常记事赖慧静、宋羡记录每日状况,定期更新至博客

课外活动黄腾峰不定期举行活跃氛围的活动,诸如篮球赛等

应急安排胡文杰应对、处理各种突发事件,诸如学生打架、停电等事件

六、活动预算

表三:活动预算表

购买物品单价(元)数量(件)总费用(元)

打印纸1510150

活动奖品一一350

交通费一一200

海报纸张10330

聚餐费用一一1000

总费用一一2150

七、预期效果

7.1通过本地大学生与初中学弟学妹间的交流实现知识、经验的交流,增强学弟学妹的学习氛围;

7.2为协会成员提供一个自我价值的展示平台,同时也提高自身的交流沟通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高三补课总结篇2

20xx年已经接近尾声,这一年在您的工作中又有那些收获,哪些不足,您又有怎样的工作总结呢?小编为大家准备了高三年级物理组工作总结范文参考,欢迎阅读。

高三年级物理组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一

经过这一学年的教学,反思我们的备课组工作,特别是高三复习课教学工作,能使得今后的教学遗憾少一点,总结让我们能坚持已经形成的比较成熟的教育教学方案,反思让我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存在的不足,并努力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案还是十分必要的。在这一年里,我们复习的总体思路是“心中有考纲、复习有体系、从容有序、谨严规范”。下面对物理备课组工作从以下四个方面做一下总结。

一、校本复习材料

1、补充题

高三物理复习中使用的补充题是我们校本复习材料的核心。这套补充题共分十四章,每章配有简单的知识点回顾,题目从几十道题到百余题不等。最大的特色就是适合我们学校学生实际水平,并根据高考的思路不断变化更新。这套补充题的受益者是高三的全体学生,贡献者是教研组老一辈的教师,我们青年教师肩负着继续传承并不断发展和完善的任务。

2、会考

基础练习,严格说,物理的高考复习是从学生毕业会考后开始的。我们备课组以会考为契机,利用一个月多一点的时间,完成了高中物理知识的基础部分复习,同时加工整理,最终积累了一整套会考基础练习资料,这套资料对学生提纲挈领,掌握高中物理知识的脉络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3、单元测试

我们备课组做了一项开创性工作就是选编了一套包含各章节的单元测试题。我校一直倡导对购买、征订的复习资料要精心选用,为学生节省宝贵的复习时间。由于一些资料不适合全部印发给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备课组下决心选编了一套各章节的单元测试题最终成形。这套测试题目也会象补充题一样进行动态调整,相信也会成为有我校特色的校本复习材料之一。

4、周末专题

周末我们有x个分层教学班的复习任务,x个高水平的a班,x个中等水平的B班,x个基础薄弱的C班。我们进行的是专题复习内容,先后进行了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和动量、电场和磁场、电路、电磁感应等专题复习内容。上学期、寒假和下学期,这三个阶段,我们都是以专题形式对课堂复习内容进行了有效补充,使学生对近年的高考典型问题到达“能下手能完成”的程度。

5、一模后的专题

一模前我们已经完成了涵盖高考要求的各章节和实验的全面复习。一模后到二模前有三周的复习时间,我们安排的是重组xx套模拟试题的专题复习,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对重点知识做出回顾和熟悉,同时也是最后一次提高解题能力解难题能力上一个台阶的最后机会。

6、补遗和备忘录、考前祝福

复习课基本进行的是高考重点难点的知识,有些细碎的知识学生容易忽略和遗忘,所以我们在一模和高考前给学生印发了知识补遗和备忘录。一模前发的是简化的备忘录,高考前是详细的备忘录,是两个体系,不重复。高考前还借鉴xxx教研中心编写的查漏补缺,选用一部分,再结合我们实际复习情况进行改编和增删。考前的祝福,是最后一次课的内容,实际上是学生最需要注意的一些嘱咐,同时体现师生情感交流的一堂收尾课。

二、研究

1、近年高考

备课组教师研究三年以来的高考试题。三年以前的我们已经很熟悉了,从中找出经常考的知识点,从没考的知识、经常考的知识点、再次考查的概率大的知识点,我们就提炼出模型给学生加强练习。典型题目多次刺激,从没考过,但也是高考要求范围内的知识点,我们也会重视,也会在各种测试中将这部分的内容融入进去。我们也仔细阅读了前一年xx地区高考的《试题分析》,对各题的难度和区分度有大体了解,重视上面称赞的好题让学生吃透、领会。比如对难度适中,但区分度大,适合选拔的题目,我们就融入补充题或考试,给予了足够地重视。

2、发达地区

我们判断发达地区、走在教改前面的省市的试题对本地区的高考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我们备课组x位老师在完成全部38套试题的基础上,选择发达地区的试题作为重点研究的题目,总结出题概率大的物理模型、典型的物理过程,并从中提炼相近或相同的解题方法。比如连续碰撞的模型,xx在a班给学生进行过相关训练,结果在高考中出现这个模型的时候,学生解答很顺利,为学生继续解答后面的题目赢得了时间。

3、借鉴其他学校

我们一模前复习阶段使用的“实验复习”资料是借鉴别的学校的。我们经过整理和加工,使它更适合咱们学生。周末进行的实验专题,一部分是借鉴区里教研活动时提供的参考材料。这些材料成为我们校本核心复习材料的有益补充。我们也适当选用本年度其他区的模拟试题,比如xxx模考查的实验中涉及量纲分析,比较新颖,我们借鉴了这次高考中最后一道选择题就需要根据量纲来分析。很多学生考完后都反应说讲过类似的知识等等。以上这些例子说明老师研究高考很重要,也列举了研究高考的几个切入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组的老师对高考的研究是力求全面的。

三、合作

1、组内合作

第一个体现是备课组内分工明确。备课组长负责的是,补充题修订、寒假等五个专题、一模之后的理综命题、补遗和备忘录。每人都有任务的是,从无到有的单元测试题每人负责其中三章,周末专题三位老师轮流负责出题,每周的补课由三位老师按次序轮换,第二学期的理综考试命题三个人轮流出题。

细致合理的分工使得复习工作能有序开展。这些工作绝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所以明确的组内分工,没有断裂的链条,使得这一轮的高考复习能顺利完成。

组内合作的第二个体现是,备课活动“时间常规化内容具体化过程民主化”。

时间常规化,高三备课都有一个固定的活动时间,一般是一周一次。这是起码的要求,但仅局限于一周一次的备课,恐怕不够。作为高三来讲,平时的教学内容多,学生练习多,更需要及时交流和讨论。一次练习过后,及时交流试卷中学生出现的问题,交流试卷讲评的重点、方法以及拓展,已经成为我们组的惯例。内容具体化具体化是增强备课成效的前提。除了及时交流以外每周一次的固定活动主要围绕以下内容进行一周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及突破方案一周内每个备课组成员需要完成的任务、完成时间。

活动内容具体化,使备课组成员都会感到活动内容有用、管用。过程民主化,在讨论复习课内容时,畅所欲言、充分交流、互相借鉴、内容上不保留、形式上也不强求统一一致。

2、教研组层面合作

高三备课组是战斗在一线的,另外两个年级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我们一模前的实验复习中,有一周多要独占物理组的实验室,高一高二年级的物理老师都能积极支持。虽然造成不便,也想办法克服。还有临近高考年级6月初组织的两次适应练习,另外两个年级的备课组也在紧张的工作之余,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帮助,协助我们,提供优质的参考试题。我们也经常会在教研组内得到具体的教学策略的建议,这使得我们复习的有效性进一步得到增强。

3、理综组合作

第二学期有十四次理综考试,为了提高效率,每次都是我们备课组老师给整个理综组阅机读卡,并且将每个学生得分、试题错误统计打印或发给我们,节省了其他x名理综老师的时间。理综组老师也会共同研究学生,原x班的三位理综老师经常会一起讨论学生理综考试中的各种问题。理综组老师集体商定建议学生的答题顺序、答题时间分配,帮助学生树立总分意识,学生心里更自信、更踏实。

这部分需要说明的是,不管是组内合作,还是教研组合作,还是理综组合作,都是将学生的需求放在第一位,有了这样的共识,我们合作是愉快的、工作是愉快的。

四、其他

1、计划性强

工作提前谋划会使我们掌握主动。高二暑假我们就制定了高三第一学期工作计划,对我们的工作提出了具体的措施和要求,复习计划严谨规范。前面提到的明确的分工前提也是提前计划好,以便于有磨合和调整的机会。我们备课组在学期教学、单元测试和理综测试命题、实验室分配方案等几个方面都有落实到人的全面、可行的计划。计划使得我们的复习工作更加有序。

2、高一、高二和高三的关系

这一点我有新的认识。高考要取得好成绩,相当一部分取决于高三复习课效果,高三复习课效果,又取决于高一高二的效果。我们在高一、高二教学中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兼顾,给学生补充了许多课外实验,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也与学科的特点相适应。

我们也布置有特色的作业,包括分层作业和验电器、卡尺、反应尺、热气球等制作,这些都是课堂外的拓展。我们也注重课堂内的难度和密度,高二会考前每天一道难题,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案,既解决了学生会考拿优的需求,也为高三复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高三就要教会考试。高一高二注重学生对物理规律本身的理解,兼顾解题,而高三就要将解题放在首位,因而一些口诀类的解题方法我们尽量放高三再教,让学生在高一高二学到的是真的物理,高三学到高效得分的方法。由于高三前教学难度到位,加上一模后的专题难度突破,在加上周末分类指导,使得我们学校的学生在解难题上的得分已经排在各个学校的前列。

这部分需要强调的是,现在的好成绩是三年辛苦的工作换来的。备课组备课多数时候分两次备、一次备理论、一次备实验、作业、试卷和改错一直全批全改,及时讲评、谈话、答疑和辅导始终不敢放松,辛苦的劳动才换来了学生优秀的成绩。

高三年级物理组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二

本学期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学校课程部的领导下,物理教研组利用各种的资源和条件展开“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目标,积极落实学校教学工作安排,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效率这个中心,狠抓物理教研组的各项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一、确定本学期总体的目标、计划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组认真制订了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学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2.能用物理的眼光看问题,用物理的思维方式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和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根据目标探索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阶段性训练,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二、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与探索,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更新知识结构,探索课堂模式,为新课改的顺利推行做好思想上和技术层面上的准备。

三、对教学工作具体要求:

1、做到“四统一”

在备课组内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材的重、难点、基础点、能力培养点,统一课堂范例、精选的练习和作业。此外,还根据班级的不同层次,分层次教学。

2、做到“四研究”

研究学生的学习情况、他们自身的能力素质;研究教学方法、手段,提高教师个人的教学能;研究和参考新课改理念和学校课题的总模式,并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探索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与实践;教师间研究教学反思和体会,交流沟通。

四、做好组内、校级、县级公开课的准备工作

1、加强组织组内“三课”活动,同课异构活动,加强组内物理组成员之间的听课、评课活动,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把说课、评课落到实处。

2、积极准备参与学校和县研训学校组织的公开课活动。公开课是对我们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本学期物理组有x位老师参加了学校公开课活动、x位老师参加了县级公开课活动,对此,物理组教师根据课程特点,积极探讨“公开课”课题,共同参与、探讨、交流,完成公开课的前期工作,最后由讲课人员整合形成自己风格的开课教案、课件。开课后,教研组全体教师参加听、评课,这样提高了教学质量,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

五、加强常规薄弱环节的管理,规范教案,及时反馈教学常规检查情况,指出不足之处,规范教学要求。

六、进一步加强、探索、完善集体备课活动,提高备课组的教研质量。

七、物理科组非常重视和认真组织校本课程的开设和研究性学习的实施。

本学期组织老师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拟定x个校本课程科目(如:物理与生活、探索物理等)让学生选修,扩充了学生的知识空间,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这些课程大大提高了学生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八、继续加强和鼓励老师积极参加学习组织的外出培训活动,加强自身业务的培训。

总之,这一学期物理教研组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有条不紊地进行各项内容,保证了教学质量的完成和达到新课改培养学生的目标所需要的工作要求,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各方面发展还不够完善,需要继续努力。

高三年级物理组工作总结范文参考三

本学期以来,本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班子、教务处的正确领导和帮助下,在组内全体同志的齐心努力下,较为圆满地完成了学校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研组常规工作

依据教务处的安排,在本学期初,对本教研组成员进行了教学工作常规要求的培训。包括坐班、请假制度,晨读、晚自习的辅导工作,培优补差工作,作业批改的要求,网络课的安排,教学心得、反思的整理,教学论文的撰写等。

遵照学校对教研组工作的要求,每双周定期在高一理综办公室召开物理教研组工作会议,检查和督促各备课组及组上所有教师的教学常规的完成情况,加强了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的了解;根据学校教务处的安排,组织教师进行教学业务的学习,教材教法的研究和讨论;依据教务处安排,组织教师参加备课组内的创新课堂讲课活动,积极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同时组织教师开展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积极探讨新课程改革与课堂教学的整合,促进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转变。

二、加强理论学习,改革课堂教学

本学期组内的全体教师认真学习xx学校“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学习20xx年《考纲》,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将学到的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物理教学实践相结合,大胆探索,勇于创新,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并积极参与教务处组织的课堂教学改革的讲课、评课议课活动。

在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学习“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备课组内的听评课活动,然后推出xx老师参加全校“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讲课大赛决赛,获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绩。高三备课组结合高考调研,相互听课,取长补短,相互促进。

通过近一个学期的努力,本组基本上掌握了“六环节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实验研究,初步证明该模式对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高物理能力与学业成绩有一定效果。

三、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以老带新,师徒结对

以老带新,师徒结对,其中xxx带xxx等等。通过骨干教师的传、帮、带,帮助青年教师提高教学实施能力,上好合格课、优质课。组织近年高考物理题研究,提高解题的能力,以此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结合讲课大赛的评课活动,加强对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指导,加强对青年教师业务的指导;利用教研组学习时间,提高青年教师的人文修养。

四、注重教科研课题研究,使自己成为研究型的老师

开展课题研究是教师促进专业发展,教学、教研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本组现有一项市级课题《xxxxx》和一项部级课题《xxxxxx》。物理教研组围绕这两项课题,关注教学实际,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以期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物理课堂教学新模式。

两项课题研究都由高级教师xxx具体负责,研究过程中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受到很好的效果。在各种研究中,我们每个老师都是在反思中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得到了提高和成长,使自己不断向研究型的教师迈进。

五、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兴趣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传统的实验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的模式是:教师依据教材,按照实验原理、实验目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数据记录与处理、实验结论、误差分析等几个环节讲解实验,学生被动的听、接受,并划出实验手册里需注意的操作重点,分组实验,得到教材想要学生得出的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有:

1、整个实验由教师主讲,由教师手把手教学生“做”实验,学生只能掌握教材上面要求的实验方法,遇到新型的方法就会出现混乱;

2、实验器材由教师安装、调试,学生的任务只是“做”。只懂得机械的重复教材的步骤,不懂得器材的基本组装操作,不懂得处理实验中出现的各种器材问题,不懂得选用新的仪器器材等。

3、传统实验课堂教学造成学生思维僵化,缺乏创新意识,遇到新情况新问题不懂分析,且造成学生做实验依附性过大,离开教师,自己就无法完成一个实验。

新课程教学中要求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一改传统实验以师为本、以生为辅的教学模式,提倡以生为主、以师为辅。物理教材主要是两种实验: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性实验。本组教师在xxx的带领下,尝试从实例出发,探讨这两种实验教学模式的不同功能。

学生先通过验证性实验的课堂教学和分组实验操作,掌握基本的实验设计思路和实验器材操作技能,进而才能较好的进行探究性实验。验证性实验注重对学生基本实验能力的培养,探究性实验则更加关注学生自我设计自我创新能力的培养。两种实验教学模式相互结合,才能更加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基本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三补课总结篇3

一、总的来说,城关镇补课人数多于雷家庄的补课人数。

二、高中生补课人数最多,其次是初中生,补课人数最少的是小学生。

三、高中生补课人数在两镇中差别甚小。

对于以上结论,我通过走访的形式了解下原因。

城关镇位于澄城县县城中,经济比较发达,而赵庄镇雷家庄村属于一个自然村落。关于农村补课人数少,一些农村家长说出了自己的心声:眼看孩子就要高考了,想让孩子去补,蛋糕昂的补课费用让我们这些农村家庭难以支付呀。据我的了解,假期补课一般按小时计费,一小时20元到40元不等。原来是高昂的补课费用造成了这样的差距。

对于补课人数所呈现的年级阶段性,一些小学生的家长说:孩子还小,在假期没有必要补课,他们在假期内要好好玩玩,去找本该属于他们的天地。还有一位高三的学姐告诉我说:趁现在还有时间,一定要抓紧做好复习,最好的冲刺很重要。

高中阶段,补课人数所占比例最高,而且农村与城市差别不大。有一位农村家长说了这样一段话:如今刻苦三年,将来幸福一生。想咱这儿的山沟沟,想要有出路就只有好好学习考上一所好大学,以后才有找工作赚钱的日子。这话说得有些太片面了,但也足以表现出说有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走出大山的愿望,他们都认为高考是这条出山的路。不仅如此,一位在城关镇高三的父亲教育我说:你们这些孩子还有机会,要抓紧学习,不让上了高三以后比别人更吃力。你们要为以后的高考做好准备,省得以后没考上大学让父母着急。看来不管是城市

还是农村的家长普遍对高考很重视,在孩子的高中阶段很不松懈。

值得注意的是,在各年级段中六年级、初三、高三补课人数所占比例最高。这些学生都要在今年的六、七月份面临一次重要的考试。小考、中考、高考直接影响着以后的择校问题。这些学生都希望在最后关键的时刻能胜出,给自己更多机会去择校,也为自己争取一张进入好学校的通行证。他们都秉持着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不抛弃,不放弃的信条,只为了近在眼前的一个人生的转折点。这样的情况只不过是全国毕业生补课情况的一个缩影而已,我相信在中国更大的城市这类问题更加突出,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各种报刊,电视台新闻都有对补课人数逐年上升的报道。但其中补课并非自愿的占大多数。在我调查的过程中,我就学生是否自愿补课做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补课人数中,有八九成都并非自愿。这其中包括学校要求集体补课,另外是家长要求补课。在我走访的过程中,一位北关中学初三的老师告诉我,老师也不愿意在节假日为同学补课,补课使老师跟同学都很累。但在如今学校与学校激烈的竞争中,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要求在假期补课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其中一位家长在解释为什么要求学生在假期补课时说了这样的话:其他孩子都去补课了,自家的孩子不去补课心里老觉得不踏实,总会觉自家的孩子会落后于其他的孩子。这位家长的解释着实让我吃惊,让孩子去补课只为了自己心里踏实。我想并非只这一位家长这样想,会有更多的家长也因为从众的心理让孩子在假期补课。因此,孩子连有一个完整的假期都变成一件很奢望的事。

高三补课总结篇4

长春市**学校高一组:***

针对我校英语科目偏弱,部分学生苦于学习英语困难,英语教研组决定采取学生自愿参加的原则,利用课余时间,针对这些学生组织补习班,以便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一学期即将结束,现将补习班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课程时间安排上:最初我的上课时间安排在每周日的下午3:50-6:00。由于当日是休息日,所以个别学生会由于种种原因缺席补课。外加一楼的自习室条件有限,学生反映强烈。鉴于以上原因,五月份之后,补课时间就调整到了每周二或周三,无特殊情况,上课地点是在一楼的阶梯教室。在这之后,大大减少了学生由于种种原因缺席补课的情况了,而且上课条件也得到了改善。

教学内容的选择上:由于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一旦涉及到句子时,随之而来的就是各种时态和语态。所以对于英语的学习,时态和语态十分重要。而在本人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此环节十分薄弱。所以,我第一次课就开始精讲各种时态和语态。剖析和总结各种时态的概念和用法。重点讲解了一般过去时与过去进行时的区别,一般过去时与完成时的区别。同时,也精拣了一些相关习题,以便学生练习巩固这部分知识。

为了达到讲练结合,我搜集和整理了各类专题练习,譬如单词拼写,单项选择以及阅读理解。单词一直是学生的难点、薄弱点,直接影响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我搜集了大量的单词拼写的习题供学生练习,直接把单词放到具体的语境中去。鉴于学生的基础薄弱,或是没有理解语境,无法补充所缺信息;或是知道是哪个词,不是拼写有误,就是该词的词形不对。所以单词还有待于加强巩固练习。

在以后的教学中,要特别重视词汇教学,狠抓单词的记忆与巩固、以及对词汇的意义与用法的掌握,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单词记忆方法和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

高三补课总结篇5

课堂教学结构应包括静态与动态两方面的内容。静态方面是指教学的组织形式,即教学的组织结构;动态方面是指教学活动的程序,即师生活动结构。目标教学从组织形式看一般分为“目标导向、学习研讨、巩固强化、总结延伸”四个部分,它是课堂结构的外在表现形式。“目标如何确立,如何组织学生自学思考,怎样才能得到总结延伸”,这一动态过程,由师生活动构成。构成师生活动的结构是一个知识结构、认知结构、信息传递结构和时间结构的集合,它蕴含在课堂教学结构中,是课堂教学结构的实质所在。

一、目标导向

实施目标教学的前提是有正确的目标导向,这就要求教师以教学大纲为标准,以教材为依据,以夯实基础、发展智能为目的,结合班级、课文特点把大纲和教材的要求具体化,制定教学目标。其中包括认知、情感、动作技能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目标的制定必须科学、简明、适度、可测。

要使目标真正发挥“导向”功能,教师应做到“适时展标、提示要点、帮助理解”。教师在展示目标时既要注意承上启下,更要使目标的展示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真正开始。目标展示的时机把握得好,能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教学目标高效达成。教学目标一般在课堂教学之初展示,可集中展示,也可分步展示,在形式上分为黑板展示、口头表达、情境表达等形式。目标展示后教师要抓住关键词句,强调重点目标,帮助学生正确把握目标。学生在教师展标后应注意正确理解,掌握要点,不但要了解目标对自己的具体要求,更要清楚目标源自何处。

二、学习研讨

学习研讨服务于教学目标,特定的教学目标需要特定的学习方法。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掌握、完成目标,是发展学生素质,因此,依据目标优化教学方法要着眼学法,体现为学而教。

学习研讨的过程也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根据目标要求自学思考,交流讨论,进而提出问题。同时,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自学。教师还要调控好学生学习的进度,及时传递学生讨论的信息,将学生的学习状态调控到最佳。教师在学习研讨中注意师生互动,能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学习方法,“授之以渔”,使学生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三、巩固强化

巩固强化阶段就是提高目标达成度的训练阶段。这一过程对全班学生的整体达标、提高达标率极为重要,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担负起“及时矫正、补缺补漏”的任务。

在这个开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多向、多维的师生交互通道。教师应认真剖析达成度,并提出矫正意见,做好反馈、调控工作,而学生则应在教师的引导下强化薄弱点的训练,突出“练重点、强化弱点、补充缺点”。教师要发挥好导学作用,鼓励学生间的互学,普遍性的问题由教师集体讲评矫正,个别问题则通过学生间的“互补”解决,小组互学、互补提高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群智互补,学生学会了关心,实现了自我发展,提高了整体素质,师生互动也在这一阶段得以升华。

四、总结延伸

测试延伸是目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一般分为形成性测试和终结性测试等形式。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测试形式,这当中“随机测试”占有很大的比重,如朗读、画出指定的词语等都可在课堂教学中随机进行。只有把测试融入到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去,问题才能得以解决。

高三补课总结篇6

关键词:高中化学;习题课;教学模式

习题课是学科教学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教材内容的延伸和扩展,是除了新课教学之外达成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补充,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途径,它不仅具有诊断,还具有治疗功能,良好的教学效果是习题课教学活动的最终归宿。

高中化学习题除了具有一般学科习题的特点之外,还有着知识结构分散、题目信息量大、逻辑推理性强、知识迁移要求高、分析判断多等特点。具体到高中化学习题课的教学,主要又可分为新课习题课、章节复习习题课、考试习题课三种课型,各自的侧重不同,如何有效、高效地开展高中化学习题课的教学,必须充分考虑学科特点,除了习题课教学的固有要求外,针对不同的习题课,还需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

一、新课习题课――“讲练结合,再学再教”模式

习题讲解以讲练结合为主,针对学生掌握不好的题型或者知识点进行再学再教,强化新课习题课的补充功能。高中化学新课知识点多,结构分散,新课的习题重在理解记忆,新课习题课的特点是学生刚学新的知识不久,此时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还不熟悉,出现差错在所难免。有些学生更有可能因上课分神而没有学好相关知识,在做习题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曲解题意、无从下手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也充分体现了习题的诊断功能,需要教师对症下药。这时候的学生就像刚犯错误的小孩,需要呵护,需要耐心的教育,更需要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给机会他们弥补过错。针对习题反映出的学生知识应用能力不强问题,需要耐心地分析推理,注重讲解习题的同时补充类似拓展练习,强化对本知识点的巩固,归纳总结,做到举一反三。而面对可能是因为知识点遗漏造成做错的题目,可以重点引导学生再学课本相关内容,教师再教。如对重点有机化学反应原理不清楚的可以变换物质重新讲授,使学生真正学懂学透;如对重点化学实验现象没有印象的,有条件的可以重新做演示实验或者让学生课后到实验室自己操作学习。

二、章节复习习题课――“教学合一”模式

章节复习习题主要是对本章节内容的复习、巩固,但又不局限于此,还常常要求在已有的知识上进行拓展、串联,知识层面存在一定程度的跳跃。章节复习题小题知识结构分散、题目信息量大、分析判断多,大题逻辑推理性强、知识迁移要求高。“教学合一”教学模式下的习题课的讲解同时注重教与学,强化章节复习习题课的查漏补缺、总结、提高功能。教师在讲解习题时对课本章节内容进行一定程度的延伸,融入已有知识基础上的“新的教”,注意将同类型题目进行归纳总结,教授学生寻找高中化学学习的方法和规律,以“点”带“面”,做到举一反三,做到旧内容讲出新意,摆脱复习习题课的单调,激发学生固有的对新知识的学习热情。同时,教师应站在整章节的角度去讲解,知识容量大,也很容易让学生体会到自身知识面的不足,学会查漏补缺,学会对章节的整体把握,构建知识网络结构。如讲到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的章节复习习题时,可以利用习题中常见的乙醇、乙酸、乙醛转化方程式,教会学生以乙醇为中心构建起本章的知识网络,在习题的学习中获得学习方法。

三、考试习题课――“问题追究”模式

考试主要是为了对一段时期内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教育测量和评价,具有导向功能、诊断功能、反馈调节功能、激励功能和教学功能等作用。考试只是一种手段,它除了有评价功能,还能够将学生身上的缺点放大给我们看,指导我们调节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所以,考试习题课的教学不能过多地关注评价结果,而是应该回归教学本身,回归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何去解决问题,强化考试的“诊断功能”和考试习题课的“治疗功能”。“问题追究”教学模式将重点关注在学生出现的问题身上,引导教师学生深究问题产生背后的原因,是学生知识层面的欠缺,还是方法应用不当、应试技巧不够好,还是粗心大意造成的失误。通过问题深究,找出问题根源,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强化考试习题课教学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功能。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学生犯错误较多的地方、做得不够好的地方进行展示。如化学方程式不配平、反应条件不写、名称和化学式不区分等常见错误进行展示,给学生直观地展示他们的答题情况,避免下次再犯同样错误。

高三补课总结篇7

关键词:收入分配;绩效工资;综合系数法;讲课补助

作者简介:张松灿(1967-),男,河南新密人,河南农业职业学院督导办公室主任,副教授,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经济、教育教学管理。

中图分类号:F24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0.07.023文章编号:1672-3309(2010)07-0062-04

以工作的成绩与效果为根本依据给劳动者发放工资、薪金或补助,这是绩效工资制最核心的精神。绩效工资制符合“按劳分配、奖优罚劣”的原则,有利于落实总理“我们不仅要通过发展经济,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把‘蛋糕’分好”[1]的要求,有利于构建“使懒汉不再心安理得,使埋头做事的人更乐于奉献”的健康工作氛围。基于此,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作出了“按照‘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因地制宜、稳慎推进’的原则,稳妥有序地在包括非义务教育学校在内的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2]的重大部署。这对实施完全意义上的事业单位聘用制,调动人员积极性,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益服务水平,具有深远意义。

综合系数法是笔者原创并成功实施的分配“教师讲课补助”收入的管理办法[3],体现了绩效工资的精神。值此国家在事业单位全面推行绩效工资制度之际,本着“切磋交流,持续完善,不断丰富,推广应用”的初衷,将此方法向同行予以介绍,希望能够对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有所助益。

一、综合系数法的总体介绍

综合系数是一个相对数,发挥对共同劳动成果执行分配标准的作用,综合表明某教师团队中每个教师的单位劳动能力所包含的单位补助标准,其名数单位是“元/权・节”。其分子项表示“某教师团队当期应授课获得的补助总金额”(单位是“元”),等于“学校制定的适用于全体教师的课节补助标准(单位是“元/节”)与该团队教师完成的授课工作总量(单位是“节”)的乘积”;其分母项表示“某教师团队当期授课过程中实际具备的总能力”(单位是“权・节”),等于“该教师团队每个成员的授课能力之和”,即“每个教师当月授课数量与其自身综合权数二者乘积的和”。综合系数便等于上述分子项与分母项之比,成为综合表明教师单位授课能力所包含的补助金额的标准,其名数单位是“元/权・节”。计算公式如下:

当期综合系数=■=■

1.时期问题。(1)“综合系数”的核算期限一般是“一个学期”,或教师工作任务比较固定的一个阶段,而不仅仅是“一个月”。在情况比较稳定的特定阶段,综合系数是恒定的,如果学期或阶段发生变化,则需要根据新的情况重新核算。(2)教师“个人的综合权数”的核算也以一个学期或根据教师变动情况及时计算,各期利用即可。综合系数法实施的关键是确定适当的权数,这需要各个学校根据自身情况认真讨论决定,本研究中设定的权数仅供参考。(3)“教师个人授课工作量”以一个“自然月”为统计单位,教师个人授课补助可以当月发放,也可以按学期集中发放。

2.教师及团队的界定问题。(1)本方法中所说的“教师个人或教师团队”,是指在本学校拥有人事档案身份的固定人员及其组成的教研室、专业或系,不包括由学校、专业或系短期聘任的临时代课人员。(2)按专业、分教研室计算或是系部全部教师合并一起计算,需视团队的人数规模而定。前者核算范围小,精确度高,后者计算量大但精确度小。

3.课时补助标准问题。“课时补助标准”由学校领导班子从宏观上根据办学规模和效益情况,参考同类学校的标准研究制订,并随学校发展情况逐期增加的原则予以浮动。一般以一个学年或一个岗位考核聘任期为限而变化。

4.教师及其团队授课“能力”的表示问题。《辞海》对“能力”一词的解释是“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包括完成一定活动的具体方式,以及顺利完成一定活动所必须的心理特征……能力是在人的生理素质的基础上,经过教育和培养,并在实践活动中吸取群众的智慧和经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4]根据这种解释,本方法将“教师个人的综合内在素养”与“职业工作的完成情况”联系在一起,即由二者的复合叠加所形成的状态定义为“授课能力”,建立数学模型来表示,即“教师个人授课过程中实际具备的能力=个人综合权数×教师个人授课工作量”,继而“教师团队授课过程中实际具备的总能力=∑教师个人授课过程实际具备的能力”是合适的。

二、实施综合系数法的关键环节

从综合而非片面的角度入手,全面评价教师的讲课水平并数量化;校方根据教师及其团队的实际讲课水平并参考同类院校制订出统一的讲课补助标准,并随办学事业的发展而适当浮动;最后根据动态补助标准结合实际工作量发放补助。显然,“综合而非片面地量化评价教师”,是实施的基础和关键环节。

1.“综合评价”是必须首先确定的原则。(1)工作责任心、教学态度、教学效果、学生评议等是制约教师讲课水平的主观软件因素,它们具有在讲课过程中或之后才发挥其影响力的特点,它们构成对教师讲课水平的间接滞后影响。因此“由主观软件因素所产生的教师讲课补助问题”,本文认为应在学校全部教学任务完成后的“学期总评阶段”予以考虑并且兑现,而“平时补助”一般不宜考虑这些因素。(2)教龄、学历或学位、职称、周工作量、新旧课目等客观硬件因素,具有超前制约或直接支撑教师授课过程的特点,因此,“由客观硬件因素所产生的教师讲课补助问题”应于“平时补助”中予以考虑。鉴于此,本文主要就各种超前直接制约教师讲课水平的客观硬件因素开展分析,构建起“用综合系数法发放教师讲课补助”的一般原理或模式。至于主观软件因素给教师教学水平乃至绩效工资产生的影响,原理是相同的。

2.从实践经验出发,讨论确定“硬件因素对教学水平的影响强度”。每个教师身上所拥有的上述5种客观硬件因素,对其自身教学水平的“影响强度”不一样,可以用统计中的“权数”加以区别。根据长期教学实践经验,经过调查、分析和讨论认为:教龄权重15%、学历或学位权重20%、职称权重30%、周工作量权重25%、新旧课目权重10%,基本上能够体现上述因素对一个教师乃至团队教学水平的“综合但程度不同且角度各异的影响”。

3.确定“教师个人的因素权数”。(1)教龄:一般来说,该因素与教师的教学水平高低成正比关系。教龄长则教学经验丰富,业务熟练,教学效果好,反之亦然。但若与其他客观因素进行横向比较,则“教龄”因素对教师讲课水平的影响程度相对较弱,故赋予15%的权数。然后,利用“每个教师的教龄占总体的比重乘以15%”即可得出每个教师的“个人教龄权数”,由此表明该教师在整个教师年龄结构中的作用。这种做法能够比较有效地矫正“教龄长但学历低从而补助少”的不和谐现象。公式是:

个人的教龄权数=■×15%

(2)学历或学位:“水平”的确不能与“学历文凭”划等号。然而,我们又必须用相对的观点科学地对待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在坚持文凭“真实、合法、体现真才实学”的原则下合理对待它,既不过分突出,也不过分贬低。学历或学位尽管不同,但总体上近似。因此从总体上考察(主要参考学制情况),赋予这类因素20%的权数,基本上能够体现其作用,同时直观地规定各类学历或学位层次的分值:大专为2、本科为4、硕士研究生为6、博士研究生为9,再利用“各教师的学历分值比重乘以20%”即可得出教师的“个人学历或学位权数”。公式是:

个人的学历或学位权数=■×20%

(3)职称:现实中广泛存在的“职称本位”思想,充分显示出“职称”因素的重要性。我们坚决反对过于突出职称因素的“单纯”观点,“名实相符,能力第一”的评聘原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鉴于以上考虑,结合5种客观硬件因素的横向比较,赋予其最高的权数30%,并且直观规定各级职称的分值:教员为2、助教为4、中级为7、副高级为10、正高为13。教师“个人的职称权数”等于“个人职称分值的比重乘以30%”。公式是:

个人的职称权数=■×30%

(4)周工作量:学校教务部门所编制的各专业班次周课程表是实施人才培养计划、科学调度选配教师力量的法定形式。教学管理部门一般会按照“均衡”原则来安排教师的周工作量,而不愿意出现畸轻畸重现象。但是由于专业发展造成的新情况、每个教师对新专业适应能力上的差异,以及个人从教积极性等差异,便经常造成教师“周工作量”的不均衡现象。为了平衡教师工作量,同时鼓励克服困难勇挑重担的教师,从工作大局出发,应该考虑该因素对教师讲课水平的制约。经综合衡量,赋予25%的权数体现其作用,仅次于“职称”权数。教师“个人的周工作量权数”等于“个人周工作量比重乘以25%”。公式如下:

个人的周工作量权数=■×25%

(5)新旧课目:教师所讲授的专业课、基础课以及理论课程等应以专业化、专门化为发展方向,这利于每个教师展其所长,深入钻研业务,逐步建立起来“富于特色、术业有专攻”的知识能力体系,从而稳步提高教学效果。然而,由于教师供求方面时常存在数量及结构等矛盾,以及专业知识体系由于经济社会实践的发展而调整和变动等,使得“新旧课目”因素也成为影响教师讲课水平的客观因素之一。一般地,“旧课目”往往因为教师对知识体系熟悉、备课充分、驾轻就熟等受到欢迎,而“新课目”则需要教师从头开始、付出更大代价,故常受到排斥,但是办学大局又确实需要教师们开设并教好新课目。因此,在精通旧课的基础上发扬进取精神,随时接受新课并全力讲好新课,这才是教师应有的精神风貌,这才符合学校发展的要求。当然,随着教学计划日趋稳定,以及教师数量和结构矛盾的逐步解决,这种情况会逐步消除,该项因素的作用也会逐渐弱化。综合这些情况,赋予该因素10%的权数能够体现其影响,并规定:旧课目每门分值为2,新课目每门分值为4,“个人的课目权数”等于“个人课目分值的比重乘以10%”。这就有效鼓励了勇于进取,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的同志,拉开了与一般情况的差距。公式是:

个人的课目权数=■×10%

4.确定教师“个人的综合权数”。将前面计算得出的5项个人因素权数进行加总,便得出衡量教师个人教学能力高低的“个人的综合权数”。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需要人事部门提供详细的教师档案资料,并制订《任课教师个人的综合权数折算表》,从中提取上述5项因素并依照标准换算为数字,代入公式计算加总即可。公式如下:

个人的综合权数=?撞个人的因素权数=(教龄权数+学历或学位权数+职称权数+周工作量权数+课目权数)

“个人的综合权数”有两个作用:横向看,能够显示特定时期各任课教师在团队中的综合能力,即教学水平;纵向看,能够显示“教龄、学历或学位、职称、周工作量、新旧课目”等单项因素的影响强度在各教师间的分布比例。随着教师“个人的综合权数”计算过程的结束,我们长期所习惯的“定性评价教师讲课水平”的方法也走向终结,转变成了“在定性基础上用具体数量综合评价教师个人进而团队教学能力”的方法,这符合定性与定量管理相结合的发展方向。

三、综合系数法的实施步骤

1.准确统计出“教师团队当期应得的授课总补助金额”。首先统计“教师个人当期授课工作量”,然后得出“某教师团队当期授课总数量”,由它乘以全校统一的“课时补助标准”,便计算出该“教师团队当期授课应得的总补助金额”。

2.计算“教师团队当期授课过程中实际具备的总能力”。方法是将该团队中教师个人的授课能力加总求和。而“教师个人的授课能力”等于“个人的综合权数与当期个人授课工作量的乘积”。这样计算有一定的合理性。教师的讲课水平不是抽象的,是在个人内在的“教龄、学历、职称、周工作量、新旧课目”等因素层层复合叠加于授课任务的行动中逐渐积累和沉淀下来的。教龄、职称等因素的高低仅表明教师讲课水平的可能性,这些可能性只有融入每节课的教学任务中,才能变成现实性。这体现了教师能力形成的过程,也是任何职业能力形成的过程。

3.求当期综合系数。方法是用第一步中的“当期教师团队应得的授课总补助金额”除以“该教师团队当期授课过程中实际具备的总能力”,即“该团队中教师的个人授课能力之和”,亦即“每个教师月实际授课数量与其个人综合权数乘积的总和”。用公式表示:

当期综合系数=■=■

“某教师团队当期应得的授课总补助金额”代表着全体教师当月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应作为分子;这个成果是由团队中综合能力及工作数量均不相同的特定教师相互协作完成的,故以“∑(教师个人月授课工作量×个人综合权数)”为分母项。分子分母之比的结果反映着“特定时期全体教师每节课每单位权数的乘积(即单位劳动能力)中所包含的补助金额”,我们把它称作“当期综合系数”,名数是“元/权・节”。它扮演着分配劳动成果标准的角色,在一定时期内该系数是恒定的,但会随着时期的变迁和办学效益的提高呈动态变化。

4.计算“当期教师个人应得补助额”。公式是:

当期教师个人应得补助额=个人当期授课工作量×个人综合权数×当期综合系数

教师“个人应得的补助额”加总后一定等于学校按预先确定的比例和课时补助标准从办学收入中所提取的“总补助金额”。二者从总量上是一致的,但是,综合系数法参与分配后的个人补助数额存在或多或少的差别,原因当然归结于教师之间基于综合能力比较所产生的差异。“总量可控制性”和“微观差异性”的有机统一,正体现了综合系数法的科学合理性。

四、综合系数法的科学合理性

1.革新了“片面化的人才评价观”。依学历或职称制订补助标准是片面的,它没有综合、全面地考虑制约教师讲课水平的因素。实际上,职称相同的教师,还存在年龄或教龄、学历或学位、敬业或消极等差异。应该强调“职称”因素的主导作用,同时还要统筹考虑其他因素所产生的影响,并且予以数量化,如此才能把教师多侧面的进步反映出来,长期不变的津贴标准或方法如今变得更加科学化和人性化。

2.营造了“宏观控制”与“微观搞活”密切统一的管理局面。“一统就死、一放就乱”是管理者历来反对的两种极端状态,营造“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局面”[5],成为管理者的共同追求。学校根据总体办学效益情况,决定特定时期的授课补助标准,这有利于增收节支、保证宏观调控的权威性;每个教师应得的教学补助要靠与他人开展正当竞争从而增加个人的综合权数来获得,这实质是教师积极提高自身综合素养的过程。可见,综合系数法塑造了个人和集体统筹发展的机制。

3.体现了“同工同酬、按劳分配和绩效工资”的精神。“课时补助标准”是学校针对全体教师所完成的授课工作统一制定的,这与针对不同教师情况分别制定补助标准的习惯做法不同,符合“同工同酬”的分配原则;而且教师团队共同创造的总补助额按照“综合系数”并结合教师“个人的综合权数”进行二次分配后,每个人得到了属于自己的份额,这与个人工作量成正比,与自身综合能力成正比,多劳多得,多能多得,不劳不得。这正是按劳分配和绩效工资所提倡的精神。

4.起到了“增强教师素质,促进教师队伍均衡协调发展”的作用。在5项硬件因素中,只有“教龄”是不可控的“硬”因素,而“学历或学位、职称、周工作量、新旧课目”等都可成为教师积极谋求改变的可控因素,因此这4项因素给个人补助所造成的差异会日益趋同。由此,综合系数法具有促进教师队伍向结构高级和均衡协调方向发展的功效。综合系数法还把各种因素对教师教学水平表现的“影响强度”摆放于比较恰当的位置,既强调综合素质对个人及总体发展的作用,也不忽视个别因素的特殊作用,促使教师能够从中选取自己的弱项,积极进取,努力改善。

5.突出了“教学本位”思想。曾几何时,高校中出现了诸如“教授不上课,重科研轻教学”、“专职抽出时间取文凭、晋职称”等不良现象,这些做法实质上割裂了教学工作与职称等之间的联系。综合系数法的实施将有利于纠正此类现象,因为脱离教学工作的个人综合权数,没有意义和价值。把提高个人学历、职称等行为与积极承担教学工作密切统一起来,才是正确的方向。

6.符合动态调整的原则。事物总是发展变化的,一些未被纳入此法的客观因素将会随着学校办学事业的发展而被发现并不断补充进来。届时只要按照综合系数法的模式赋予不同权数即可,没有必要也不会从根本上改变综合系数法。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系数法构建出了一个动态而非静态的长期利益分配系统,适应将来更加复杂的情况。随着信息工程技术的广泛应用,编制程序,运用计算机统一管理综合系数问题,将使这项工作变得简单且有效率。

由主观软件因素所产生的补助问题应该作为单独的一块,依照上述原理套进即可。关键是赋予各主观因素适当的权数,在学期末予以运用并一次性计算和发放教师该方面的补助。

参考文献:

[1].十一届人大三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DB/oL].新华网,2010-03-15.

[2]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决议[DB/oL].中国政府门户网,2010-02-28.

[3]郑州市财政干部学校文件.关于计发教师讲课补助的实施办法[Z].郑财干字(1997)第02号.

高三补课总结篇8

关键词:会话修补;面子;二语

中图分类号:H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288-02

交际性的语言教学理念强调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但学生在会话中难免出现错误,有的错误是能够自己发现并纠正的,有的错误时不能发现的,有的错误时发现了但不会或一时难以修改的。针对二语课堂中学生会话的错误,教师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扮演何种角色,才能在保全面子的前提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会话水平,是二语习得的重要课题。

一、研究背景

会话自我修补的概念由Schegloff,Jefferson和Sacks提出以来,在国内外学界引起广泛关注,也开展了多角度的深入研究。就二语习得方面,国外的学者Schegloff(1977)等人讨论的是自我启动和自我修补的优先性。Kasper(1985)区分了以内容为中心和以语言为中心两种修补模式,同样norrick(1991)的研究关注的也是修补模式。国内学者李悦娥(1996)姚剑鹏(2008)等进一步分析了会话自我修补现象。姚剑鹏提出从社会文化视角,元认知的角度研究会话自我修补现象;李悦娥认为,在互动教学环境中,老师有责任来修补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有效控制课堂的教学效果,修补是“唯一可行的方式”,对二语习得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的研究固然丰富了会话修补的广度和深度,但具体在二语课堂教学中,应该采取何种策略,才能恰当的修补错误,保全学生的面子,增进学生表达的欲望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呢?

二、面子理论与会话修补

在二语互动课堂中,因为会话的在线性的特征,出现语误和修补是自然的现象。学生在会话中常常出现停顿、沉默、重复、补词、话语重组,意在使表达更清晰。在实际课堂中,学生在运用二语会话的在表达中,出现的错误有error(错误)和mistake(口误)之分,前者体现了语言能力的欠缺,后者可能由于紧张等因素造成。Faerch和Kasper(1983)认为发生语误的言语对说者而言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Fta)。会话修补的目的就是为了保全会话者的面子。

Brown和Levinson提出了“面子保全论”(FaceSavingtheory),认为每一个参与社会交际的典型人(modelman)都想建立自己的个人形象(publicself-image)保全自己的面子,这个面子分为消极面子(negativeface)和积极面子(positiveface)两类。Brown和Levinson认为,一些言语行为会威胁到听话者的面子,恰当的礼貌会减轻对面子的威胁。

Schegloff,etal.提出会话语误修补存在自启自补(self-initiatedselfrepair)、他启自补(other-initiatedselfrepair)、自启他补(self-initiatedotherrepair)和他启他补(other-initiatedotherrepair)四种类型,其中自启自补存在优先性。从这四种修补类型可以看出,会话中的错误有的是会话者可以自己察觉的,有的则是不能察觉到,涉及到会话修补是自启还是他启的问题。从面子理论的角度,自启的修补更能保全面子。至于修补是自补还是他补,则涉及了会话错误属于口误还是由于语言能力不足导致的错误。

三、教学过程的研究设计

本研究的对象是英语专业三年级的30名学生(27女,3男)。他们是一个自然班级,存在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怠于参加课堂活动的学生。研究对一堂高级英语课上的互动表现进行观察和录像,记录会话中出现的错误及错误出现时的情形。事后,学生接受了对课堂纠错的情况的访谈。

课堂互动中,16人参与了课文内容理解的话题讨论和观点表达。出现的错误总共34次,修补总共19次,其中自启自补9次,占47.4%,自启他补2次,占10.5%,他启自补5次,占26.3%,他启他补3次,占15.8%。其中15次错误被放过,没有进行任何形式的修补。

Schegloff等学者的研究揭示了会话修补中自我修补优先他人修补和自我启动优先他人启动的社会偏好。在这堂课上,自启自补的数量较高,教师选择让学生自己发现并改正语误,既保全了话者自己的积极面子,又挽回了听着的消极面子。例如:Hiroshimaiswasattackedbyatomicbomb。学生在说出is以后,马上就吐出was,意识到时态错了。这是典型的自启自补,会话者有效地保全了自己的面子。此时,教师如果给出“Verygood!”之类的好评,就加强了对其积极面子的维护,强化了学生参与和表达的意愿。

对于自启他补型,学生发现了错误,但是不能自行更正,在表达中出现了停顿,场面比较尴尬,这时的他补如雪中送炭,帮助话者继续完成会话,表达完整思想,也保全了其消极面子。例如在讲到受核辐射的渔民由于病痛常年住在医院里时,学生想不出合适的词汇,“becauseofhisuhrr”,语流停滞,教师及时补上“illness”,使其顺利表达完后面的内容并得到赞扬,维护了其积极面子。他启错误本身就伤害了话者的面子,其中5个错误得到了自我修补,是在同学提示下,或者教师重复错误片段,话者发现了错误自行修补了,挽回了话者一定的面子。他启他补的错误,其中一个是人称代词性别指称错误,得到大家的齐声指正,因为错误损害了话者的积极面子。另外两个是由教师提出的,修补是对课文中生词用法的进一步讲解示例,没有即时进行,而是在总结发言的同时纠正了不当用法。

通过课后的访谈,学生反映,比较喜欢自己纠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有面子。这也与Schegloff等人的研究相吻合。学生在表达思想时,过于频繁的修补行为,反而影响其表达的流畅性,使得学生在完成课堂互动后感觉表现不好,丢了面子。由此看来,课堂上忽略掉、没有修补的那15个错误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学生能够接受适当数量的他启修补,但若是能自己完成修补感觉会更好,对同学不能帮助修补的错误,得到老师的修补建议时也会很高兴,因为学到了东西。访谈发现,学生的求学态度是积极的,也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应给以自我修补的机会。

自我修补理论和面子理论相结合,能够使教师区分学生能够自我意识,自我修补的错误和学生不能自我意识,不能自我修补的错误。针对各种修补类型对面子的损害程度,恰当的选择修补方法和策略,这将有助于教师掌控教学节奏,营造和谐顺畅的课堂气氛。建议二语课堂中的会话修补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一是尽量让话者自己启动和发现错误,给他时间自我修补;二是话者自己启动的修补不能很好完成时,可辅以他补,依据情况由老师或同学修补;三是为了交际的内容流畅和完整,一些不影响交际的错误(mistake),可以忽略,不必逢错必究。一则可以节约时间,二则这些错误稍加留意都是可以避免的;四是他启他补的修补方式,尽量避免一对一的方式,可以以总结回顾的形式,针对全体学生修补,可以避免伤害犯错学生的面子。

参考文献:

[1]Schegloffe,G.Fefferson&H,SacksthepreferenceforSelf-correctionintheorganizationofRepairinConversation[J].Language,1977,(53).

[2]norrick,n.R.ontheorganizationofCorrectiveexchangesinConversation.Journalofpragmatics,1991,Vol.16(no.1):59-83.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杨柳群.英语水平对英语学生口误自我修正行为的影响[J].山东外语教学,2002,(4).

高三补课总结篇9

关键词:高考备考阶段“10+30”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课堂教学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体,要使课堂教学有效,应从实际出发,以学生发展为本,尊重学情、因学定教。我校因生源特殊,只有改革才有出路。“10+30”课堂教学模式,就是由教师精讲10分钟,学生训练展示提升巩固30分钟。导学案的设计要突出四个环节,考纲明确,学习目的明确,训练有纲,巩固有标。具体做法如下。

一、明确考纲和学习目的,精心设计导学案。

1.明确考纲和学习目的。根据考试大纲要求将高三数学总复习的内容知识化,可以设置为表格,或条例化、公式化,并且转化为研究专题,让学生在多元、动态、开放的大课堂上主动地领悟知识,运用获取的知识解决问题。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复习课的设计,首先明确考纲,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为历年来高考命题的重点,主要考查三个方面:一是三角函数的性质;二是三角函数的图像;三是三角函数图像的基本变换。多为选择题或填空题,属中低档题目,在解答题中多与解三角形问题相结合。

我在设计这节课时,对这两道例题把解题过程写在教案上,且是详案,课堂上用投影仪展示给学生精讲10分钟内完成。达标训练――学生展示:设计①②③④⑤⑥六个小题,由学生独立限时大约20分钟内完成,然后每小组选出部分同学的结题过程在投影仪上展示,由师生共同发现问题,如书写是否规范,解题方法是否巧妙,知识点是否正确应用等,总结归纳易错易混淆点10分钟内完成。

二、抓好重点和难点,师生共同研究,逐步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

首先根据学情,由备课组分工合作,通过课前认真备课,在一堂课开始前,师生都明确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课前将学案交给学生,让学生先看书,回归书本,进行预习。然后有针对性地训练,以题目带知识,考点知识化,先限时练后评。经过实践,发现在一堂课中,让学生先练,后师生讨论,还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对重点和难点逐个破解。这种复习方式,选题最关键,既要有基础性,又要有代表性,题目越基础、越经典,效果越好,越能真正实现浅入深出。如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本节课中选学生中典型错题让学生点评,发现错的症结,由学生总结图像变换中易错的原因,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不足的地方由教师补充。

三、训练操作,迁移延伸,模拟高考题和限时训练学生答题规范和速度。

从近年来的试卷评阅来看,学生答题中出现的问题有:基础知识把握不牢,计算能力差,审题能力差,书写差答题不规范等。因此,我们在高三复习阶段,不仅要复习知识,还要规范学生的答题,提高答题速度。教师板书如何答题,正确使用答题卡和稿纸,不仅要规范答题卡,还要求稿纸使用有序,方便检查。文理科有区别的,理科尽量要求学生文字少写,写有效的解题过程才能得分。要提高答题速度,就必须经过大量限时强化训练。

四、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效果,查缺补漏,对不同对象进行纠正弥补。

高三补课总结篇10

我在暑期七月中旬开始至八月底一直为专转本忙碌,首先接收各专转本学校送来的成绩,不断回答考生来电询问,原创:接着不断发放录取通知书、高校专转本学生报名表,接待学生及学生家长。

八月份开始着手学年第二学期级、级全部学生成绩汇总、合并,按学籍管理规定筛选出级、级各门课程补考名单,分别按课程打印,并将各班补考名单汇总,打印班级补考名单。(学年第二学期级、级补考名单)

接着从学年第一学期级成绩总表中筛选第二次重修名单,分别按课程、班级打印,并按学院汇总。(级第二次重修学年第一学期课程)

从学年第一学期级成绩总表中筛选重修名单,分别按课程、班级打印,并按学院汇总。(级重修学年第一学期课程)

从学年第一学期级成绩总表中筛选重修名单,分别按课程、班级打印,并按学院汇总。(级重修学年第一学期课程)

随着开学,编制硅湖大学补考证打印程序,并将级、级所有补考名单数据库中加入补考时间、地点,接着按班级打印级、级全部课程补考证,并按学院发放到教学秘书手中。(打印发放补考证)

汇总、核对学年第一学期硅湖大学级及级学生学籍异动汇总表。

按照教研室课程表,分别打印级、级各任课教师上课的学生名单,印刷、装订《硅湖大学学生学习成绩记载薄》,并按教研室发放到教师手中,保证了任课教师在开学第一节课有学生的名单。(记分册学生名单)

编制成绩汇总查询程序,将级学生所学的课程(大一、大二)汇总、核对打印在一张纸上。利用此程序打印份专转本学生成绩单;汇总级所有成绩,转换成数据库,于××年元旦之前将级毕业生推荐表上要附的成绩单一千二百多份打印出,发放到各学院。

发放关于学年第一学期级、级注册的通知,从财务处复制交费学生电子名单,打印各班交费名单,按年级装订。分别让各班级注册,由于个别学生欠费、打申请迟缓直到××年月份还有学生注册。(、学生注册)

随着补考一门一门结束,补考成绩按专业分别输入级、级全部补考成绩。

核对学年第一学期全校公共选修课各课程名单,打印记分册名单。

新生名单核对;编制新生学号;编制新生学生证编号;编制学生班级。

依照新生教研室课表,按任课教师上课的学生名单,绘制并打印全部新生上课名单,并与《成绩记载薄》一起发放到教研室。

组织级通过江苏高等专科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的学生及级外语学院学生报考大学英语四、六级,并且汇制输入计算机,上报到江南大学。

由于新生学生证印制比较迟,所以新生学生证直到月份发放,与其同时让学生填写的还有《硅湖大学学生学籍登记卡》、原创:各班学号,并且写了详细填写说明。接着新生学生证注册、编号打印、加盖钢印等。

由于考虑到级于××年毕业,所以提前从学年第二学期级成绩总表中,筛选、汇总重修名单,分别按课程、班级打印,并按学院汇总。(级重修学年第二学期课程)

年秋季江苏省计算机等级考试,安排笔试时间、地点;上机考试时间、地点;打印准考证。

为配合人事处下发《教师教学情况记录本》,又再一次将全校多人按课程分别打印、编排级、级、级全体学生上课名单。与记录本一起发放到学院。

接教育厅及江南大学通知,转发关于核对、填写级学历证书电子注册上报信息的通知,分别打印各班名单及制作各班电子软盘,各班核实之后,汇总与数据库内,并输入每位学生准考证号、所在高考录检表页码、行号。

由于公选课提前考查,所以打印各课程名单并制作软盘发放到任课教师手中。

由于大三学生毕业及接江南大学要求,发关于级学生填写、核对预计毕业生上报信息通知,打印名册及制作各班级电子软盘,发放于各学院核对。

打印级第二次重修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成绩记分名单、

级重修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成绩记分名单

级重修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成绩记分名单

级重修学年第一学期课程成绩记分名单

××年月初开始着手期终准备工作,打印学年第一学期级、级、学年学生成绩登记表,并按课程教师制作电子软盘二百多张。

印刷、发放硅湖大学学年第一学期成绩报告单三千多份。

在这一学期中不断办理补办的学生证、学籍证明、休学、停学等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