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十篇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十篇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7:17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1

1、《父亲写的散文诗》是歌手李健于《歌手》第八期竞演中翻唱的歌曲。该曲原唱是许飞,由董玉方作词,许飞谱曲,刘卓编曲。

2、许飞新曲献礼父亲节唱颂时光版《父亲写的散文诗》[2]文字是语言的延伸,那些无法言表的情感都可归属为一段词,几行诗。而歌曲则赋予了文字以生命,让这些诗词变的鲜活而饱满,更轻易的打动人心。歌手许飞的新曲《父亲写的散文诗》,便是这样一首可唱可颂的作品。作为父亲节的献礼之作,许飞用独特的“流逝感”曲风,深情诠释了这首时光流淌后凝结出的父爱之诗。

3、《父亲写的散文诗》是许飞与著名诗人董玉方的合作之曲,曾在综艺节目《诗歌之王》中现场演绎。诗人将父亲日记中的片段采撷成词,被深深感动的许飞精心为之谱曲,用音符将字里行间深刻着的父亲对子女的爱与责任,以及子女在察觉岁月流逝父亲已老后的无奈诠释的丝丝入扣。现场演绎后,引得现场观众和网友泫然泪下。一直对这首歌念念不忘的许飞,借父亲节之机重新编曲录音,推出《父亲写的散文诗》时光版。

4、整首歌并没有华丽拗口的辞藻,只是最真实的生活场景描述,“今天的露天电影,没时间去看,妻子提醒我,修修缝纫机的踏板”“明天我要去,邻居家再借点钱,孩子哭了一整天啊,闹着要吃饼干”。朴实无华的文字打动人心,但对作曲人来说却是一大挑战,用什么样的韵律去让文字中的爱变得更加饱满而诚恳是许飞最为关注的。

(来源:文章屋网)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2

关键词:耿翔;双文本现象;文体自觉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8-0022-01

陕西诗人耿翔的《马坊书》以诗歌和散文双文本的形式展开叙事,诗歌片断以题记的形式放在了散文前面,而散文又围绕着诗歌进行生发,延展;诗歌高度精炼,而散文又极尽铺陈;诗歌是浓缩的结晶体,散文是经过情感与泪水浸泡后晶体的舒展、放大,诗与文之间形成诠释性的文本互动,取得了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双重成功。应该说,这种诗歌与散文的双文本写作是作者的文体自觉探索,也是对自我的超越,展示了诗人深厚的文学造诣和高超的文体驾驭能力,值得关注与研究。

诗歌与散文的文本互动,基本体现为两种形式。

一是每章中前后呼应。如:“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马坊书》之29)

文中,则说:“我至死记着,一堆土豆在屋子的一角,要和父母相处着越过冬天。这是我替形象很简朴的土豆,在马坊藏下的一个画面。”“在一个冬天里,屋子里不太多的温暖,一半被人呼吸,一半被土豆呼吸。雪在外面落着,寻找不到食物的飞鸟,正跳过门槛,靠近醒着的土豆。”(同上)

另一是当题记中的诗歌不足以支撑文中的情感时,散文会用更多的诗来补充。如“屋后的葵花/你不诉说,我也知道金色/落在一个人身上的感觉。也知道马坊书里/如果没有你的旋转,我头顶的天空/不会紧跟着一个人/涌现花朵。而我最熟悉的/一座老屋,也不会接受/金色的淹没。”(《马坊书》之47)这是题记中关于葵花的诗。

而文中写到“我每次从庄背后回来,都要隔墙喊一声母亲,直到她从屋子里走出来,一手扶着后墙,一手遮额看我。”(同上)除了对诗加以解读外,还进一步补充了这样一首诗:“屋后的葵花/没有一只握笔的手/在我之前,触摸你沉静在/村庄上空的一头金色。而一座农家小院里/有了一道天上的阳光/有了被众神,突然照亮的感觉/扶着你,探出土墙的身子/母亲的眼角,也有了/金子浑身的亮。”(同上)这样的补充对于葵花的质感刻画、对于母亲形象的进一步塑造无疑是锦上添花。像这样的写法,还有好多,不一一列举。

缘事而发,缘情而生;情志所托,自然如流。其实,无论哪种文体,都是行文的一种需要,都是情到真处的自然流露,为一个中心服务。从诗歌到散文,从抒情文本到叙事文本,可以说诗人运用从容,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也将两种文体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二者相得益彰,相映成趣,并立通融,诗歌借助散文而得以诠释,散文借助诗歌而得以升华,同时带给读者独特的阅读体验,使读者更全面更深刻的解读马坊。

在我们阅读的经验中,大凡成功的大作家,总有自己写作的根据地,这也是作家的精神家园和思想扎根的地方。著名文学评论家谢有顺先生曾讲述过小说创作的五大关系,其中第一层关系就是“小说和地方”的关系。谢有顺说:“要想在你的小说里面真正将自己的生活写透,将人写活,如果不构建一个跟自己的记忆,经验密切相关的地方,不建构一个带有你自己风格标记的地方就很难成为一个风格化的作家。”如美国作家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县”,鲁迅先生的鲁镇、老舍的老北京胡同,沈从文的湘西世界、莫言的高密东北乡、贾平凹的陕南商州、实的关中塬上、路遥的陕北等,马坊,也是耿翔的精神依托与最终归宿地。正如贾平凹先生所言:“您是优秀的诗人,不仅在陕,而在全国!”以马坊为标签的耿翔,正在走向全国发出他的乡愁。

“一个人的故乡,就是他的父母。父母在的时候,故乡就在。”(《马坊书》之56)“一个很物质的故乡,已经背离我了,只有一个精神的故乡,还被我背在身上,一刻也不敢放下。”(同上)我们相信,浸染着诗人泪水,渗透着诗人深情的《马坊书》,由于某些朴素的可以共享的经验,定会引起我们内心深处持久而深远的共鸣;我们也相信,诗人最喜欢的这本《马坊书》,当初用文字为马坊树一座不朽丰碑的意愿,已经实现。

参考文献: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3

关键词:多元解读语文阅读教学策略

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的重点是文本解读。中学文学作品体裁主要有诗歌、散文和小说。笔者将从这三个方面探讨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的多元解读。

一.诗歌:品味意象内涵

意象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客观事物的融合。诗歌教学应该引导学生从自身经验出发,利用想象与联想去再现诗歌的形象与意境,从中受到启发与感染。

古往今来,多愁善感的文人墨客借日月山川抒发了无限感慨。《琵琶行》中对“月光”这一意象就可以品味出不同的意境与内涵。从“别时茫茫江浸月”中可以想象诗人在秋风瑟瑟的夜晚,站在江边,对着朦胧的月色勾起了“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愁苦情绪。而“唯见江心秋月白”中则用“月”反衬寂静的环境。明亮的月色,平静的江水,静谧的夜色,更表达了诗人心境的空白与迷惘。“绕船明月江水寒”中朦胧、惨淡的月色给人营造出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诗人与琵琶女两个虽说命运不同,却遭遇相似,这里的“月”饱含诗人对同是天涯沦落人的琵琶女的悲悯之情。如果诗中“月光”的意象定为愁苦之月,这从狭义上去理解是可以。但是诗歌艺术具有多义性和不确定性,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深入思考,这样才会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与诗人展开多元对话。

二.散文:注重情感体验

散文是中学语文教材中常见的一种文学体裁。它具有取材广泛,写作自由;立意幽远,内涵丰厚;形散神聚,舒卷自如;文笔优美,个性鲜明等特点。在散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弄清作者的行文思路,批文入情,从而真正读懂散文。

朱自清的《背影》曾引发了诸如“父亲不遵守交通规则”、“父亲形象不够潇洒”、“父亲不爱清洁卫生”等等让人哭笑不得的解读。笔者认为课堂上之所以出现这样的解读,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教师没有对文本的情感进行深层的解读和挖掘,导致学生脱离作品所反映的时代,以现代人的理念去评价前人的行为。如果教师在课前事先交代了朱自清的生活经历以及写作意图,并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对自己与父亲之间关系的思考,那么就可以减少学生误读、偏离主题的机会,将作品的多元解读拉到正途上来。

散文写的是作者的真情实感,如果教师能在教学中让学生体会到这种真情实感,并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人生体验、思维方式进行多元解读,那么教学就将会是成功的。

3.小说:分析人物形象

小说教学能够提升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丰富情感体验,深化对生活与人生的认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学生还能从作品塑造的各类人物形象中受到感染,进而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人物是小说的最基本要素,读懂小说的关键在于理解人物的性格特征及其典型意义。小说中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给我们展示了人物形象的多面性,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因此在小说教学中采用多元解读的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项链》中的女主角马蒂尔德长久以来是爱慕虚荣的典型代表。但是仔细对小说进行分析品读的话就会发现“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笔下的马蒂尔德形象的丰富性。除了贪慕虚荣这个独特的个性以外,马蒂尔德身上还有单纯、勇敢、契约精神等这些可贵的品质。黑格尔说过,“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整体,本身就是一个世界。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满的有生气的人”。玛蒂尔德就是这么一个完满而富有生气的人。在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人性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这些性格特点使其既真实又有更多人性的深度。在教学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打破传统的模式化的观念的局限,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分析人物性格特征,这样学生对小说的理解会更加完整、深刻。

最后,多元解读教学应该是在充分理解文本和尊重学生认知发展规律的基础上进行的。它注重的更多的是过程而不仅仅是形式。学生的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必须围绕有一定的主题,所以教师不能放弃自己的“主导”作用,而要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的同时适时的进行正确价值观的引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注意这些问题,使多元解读在文学作品阅读教学中发挥最大效果。

参考文献:

[1]王永毅.古诗教学点滴[J].科教论坛,2010(4).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4

《耕耘》一诗就是以劳动为主题的诗歌,让我们去领略诗人诗歌“具有抒情诗般的美和伦理深度,使日常生活中的奇迹和活生生的往事得以升华”(获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词)的风采吧。

食指与拇指之间静静地

躺着短粗的钢笔

像握着一把雅致的枪

窗外传来一声脆响

当铲子插入沙土时

我的老父 在耕耘

我一路望去

直落在那家族遗传的臀部 在花坛间浮现

一会儿蹲下 一会儿站起 恍如二十年前

在马铃薯地里有节奏地俯下身子

那是他在耕耘

粗糙的靴子把铲子踩进土里

铲子柄贴着膝盖有力地举起

将泥土深深地翻动 再把表层土深埋

好将新收的马铃薯播种

它们握在手中清凉坚硬的感觉真好

感谢上帝 老家伙还能使一把铲子

如同他的老父

我爷爷一天里掀起的草皮

可是陶拉湿地里无人能比

曾经我捎给他一瓶奶

插了个纸做的瓶塞 他直起身子

喝完奶 立刻弯下腰

继续仔细地挖掘 掀起草皮

往身后一扔 再深深地挖下去

为了翻出片好地 耕耘

闻着地里散发出的阵阵清香

听着噼噼啪啪拍打黏土 磕碰出的脆响

唤醒了深埋于心底的血脉

只是我没有握把铲子紧跟他们的脚步

在我的食指与拇指之间

静静地躺着短粗的钢笔

我用它来耕耘

(祝茵 译)

《耕耘》是一幅描绘劳动的版画,是一首赞美劳动的美丽和崇高的颂歌。

诗人巧妙地通过对一家祖孙三代耕耘环境、耕耘方式、耕耘意义的描绘,歌颂了劳动的美好,深刻地揭示了劳动推动人类进步和文明的深刻哲理。诗人刻意地描绘了“我”家祖孙三代辛勤耕耘的情景。即便三代人耕耘的环境、耕耘的方式有着天壤之别,可是,三代人始终都没有脱离耕耘,都始终沉醉于耕耘,始终耕耘得那样勤奋。那么认真。

整首诗歌,作者以白描为主。饱含深情地、多角度、多侧面地描绘了祖孙三代辛勤耕耘的情状,使诗歌形象丰满,意境丰厚。你看:爷爷的耕耘在远离城市的陶拉湿地,父亲的耕耘在“我”居室的窗外,而“我”的耕耘呢,则是端坐在桌前;爷爷的耕耘是深深“挖掘,掀起草皮”,父亲的耕耘是将“铲子插入沙土”,身体“在花坛间浮现”,而“我”的耕耘呢,则是用“食指与拇指”紧紧的握着“短粗的钢笔”;爷爷的耕耘是“陶拉湿地里无人能比”的,父亲的耕耘是“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愉快而惬意,而“我”的耕耘呢,却是“静静地”;爷爷的耕耘是为了生计,“为了翻出片好地”,获得好的收成,父亲的耕耘则是在衣食无忧之后的一种休闲,一种颐养,而“我”的耕耘呢,却是一种精神的劳作,像握着“一把雅致的枪”,充满了神圣。

但是,无论是爷爷、父亲,还是“我”,我们的耕耘,都是崇高而又愉快的劳动。爷爷在耕耘中“闻着地里散发出的阵阵清香,听着噼噼啪啪/拍打黏土,磕碰出的脆响”,“唤醒了深埋于心底的血脉”:父亲在耕耘中全神贯注,任“家族遗传的臀部,在花坛间浮现,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站起”,还是那么的钟情,“恍比如二十年前/在马铃薯地里有节奏地俯下身子……粗糙的靴子把铲子踩进土里,铲子柄/贴着膝盖有力地举起。/将泥土深深地翻动,再把表层土深埋,好将新收的马铃薯播种”,那种将马铃薯种子“握在手中清凉坚硬的感觉真好”的感受还依然如新;而“我”在耕耘中,充满骄傲,充满自豪,同爷爷和父亲相比,“我”庆幸自己“没有握把铲子紧跟他们的脚步”,“我”已经改变了爷爷和父亲的耕耘工具和耕耘方式,“在我的食指与拇指之间,静静地躺着短粗的钢笔。/我用它来耕耘。”要知道,这就是进步,这就是升华,是劳动方式的进步,是劳动精神的升华。这就是人类赖以摆脱低下,摆脱简单,摆脱粗俗,步入高雅,步入文明的一种大进步、大升华!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5

一、品味语言,丰富词汇,强化表达

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散文以其灵活多变、参差错落等语言风格被人所称道,表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散文作品都是优秀散文家的经典之作,不同的作者所写出的散文能够体现出的语言风格也各具特色,有的韵味悠然、有的清淡自然、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铿锵有力。所以,从初中散文教材的语言特征来看,初中散文教学的目的之一在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作品中的语言,进而丰富学生的词汇、强化学生的语言表达。

二、明确表达效果,强化修辞运用

散文素有“美文”之誉,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散文作品都是精选的经典之作,作者为了更好地增强散文的表达效果,运用了大量排比、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所以,从散文表达效果的角度分析修辞手法,从而强化学生对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这也是初中散文教学的目的所在。

郭沫若先生在《白鹭》一文中是这样描写白鹭的:“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一点儿则嫌长,减一点儿则嫌短,素一点儿则嫌白,深一点儿则嫌黑。”这样贴切自然、生动形象的描写效果,与修辞手法的成功运用密切相关。教师可以从描写效果的角度人手展开对学生比喻手法的强化运用学习。

三、分析意境,感悟内涵,强化鉴赏

作为一种灵活自由的文体,散文融合哲理美、自然美和诗情画意。优美的散文,具有可比拟诗歌的意境,情景交融、深邃无穷的意境往往使散文提供了同诗歌相同的鉴赏空间。通过对散文别具魅力的意境分析,进一步感悟散文表达内涵,去洞察生活、领略历史,这对于培养学生鉴赏能力、强化学生思想水平,意义极其重大。对于初中散文教学而言,面对众多意境优美的经典散文作品,从分析意境人手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这同时是初中散文的教学目标所在。

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一文以父亲的“背影”出现为递进,四次出现“背影”,每次都给人不一样的感受,但是一脉相承的思想情感贯彻全文。从前面作者暗笑父亲的迂、不理解父亲对儿子的疼爱关怀之情,到后来经过车站月台送别,作者深切感受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之情,从心里感激父亲。在极其朴实的文字描写和极其简洁的白描手法运用中,父亲的形象被刻画得淋漓尽致,“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父子情结让人感同身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作者的语言表达入手,对文章内在的意境进行分析,感悟其中蕴含的思想,强化学生的鉴赏能力,并最终使其理解课文的主题。

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线索、借鉴文章立意,提升读写能力

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原则。所以,在初中散文教学中,针对教材所选经典散文作品,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以这些经典范文为例,把握其中有用的知识,帮助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吸取文章思想内容的精华部分,从文章立意、谋篇的角度加以借鉴,并就精炼的遣词造句和精心策划的选材组材等写作技巧展开强化训练,力求使学生的读写能力有效提升。

《济南的冬天》一文借助与济南冬天特征有关的事物来进行表现。“温情、清亮、美丽”是老舍眼中济南冬天的特征,是作者通过长期观察得来的。教师可以此作为切入点,启发性地告知学生观察是写作的基础,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指导学生对周围事物进行观察,具备写作所必需的敏锐观察力,让学生尽可能掌握写作所必需的感性材料,为他们写作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总之,初中散文教学应当是具有多元功能的教学,应当“学”在明处,“用”在实处。只有散文教学的目的清晰,才能让教学更具针对性。散文教学“教什么”,是直接关系“怎么教”问题的关键所在,应当引起语文教师的重视。

参考资料: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6

我喜欢上了王维,我国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不仅诗歌成就大,而且山水画造诣深。读王维的诗如同观山水画一般,使人不由地融诗情画意于一体。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是雄浑壮丽,或是清幽、静谧。几组简洁明快的词句,便勾勒出了寓意深长的图景,让人在品味诗句的同时,眼前自然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难怪后人称赞他是一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画家诗人。

外公给我讲,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的绘画作品就是以诗歌内容为题材进行创作的。例如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卷》,就是依曹植的《洛神赋》绘制而成的。“……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摇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文字很美,读起来却有点儿费力,但经大画家顾恺之将内容表现在画卷上,人物与场景便栩栩如生了。梦幻般的境界,飘飘欲仙的灵动,洋溢着画家丰富的想象力。还有的绘画作品是在作品中题诗作赋,像画家李可染的《赏荷图》,画面上有一执扇的老翁在塘边赏荷,神态十分惬意、悠然,画的上方题诗为:“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国画和诗歌关联密切,诗情要靠画意来丰富,画境更要有诗情来充实。因此,“诗情画意”成为评价中国画和诗歌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也就不足为奇了。

语文课上,老师在讲解中国诗歌时提到,诗人常常运用一些“比喻”的表现手法,使人产生想象和联想。诗歌离不开联想和想象,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作品才更有活力,才能使意境深远。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东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他不直接写笛声的凄凉、哀婉,而是将笛声比作风,像风一样吹满洛城,散入城中每一个角落,勾起人们的思乡之情。我觉得这是诗歌中运用“比喻”手法的典范。

有一次欣赏齐白石的作品《小鱼图》时,看到整幅画除了题款和印章就只有两条小鱼。“水”在哪里?针对我的疑问,父亲给我讲,中国画非常重视“虚实”关系的处理,画中水并没有出现,但画面却通过两条小鱼悠然自得的游弋之态让人感觉到了水的存在。这种“化无为有、化虚为实”的艺术表现手法,是画境的诗意。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7

擘画新政

陈三立中进士后,授吏部主事考功司行走,在京城逗留期间,他常常与一些有进步倾向的士大夫交游,讲学论世。面对朝廷的腐败昏庸和列强的环伺,常常扼腕长叹,慷慨激昂。希望自己能够大展宏图,报效国家,同时也希望朝廷能够变法图强,使国家兴旺,百姓安居乐业。

然而,陈三立高涨的情怀和满腔的热忱却在黑暗而残酷的现实面前碰了一鼻子的灰。当时吏部弄权,积重难返,已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陈三立感到自己如随俗浮沉于这样一个浑浊的吏部官衙,纵有经世大志,无奈也是难以施展的。

其时,其父亲陈宝箴正在武昌任湖北布政使,襄助湖广总督张之洞推行洋务实业。当时的湖北,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雄心勃勃的张之洞在湖北办铁厂、修铁路、造枪炮、开织布局。

湖北热火朝天的洋务实业,磁石般吸引着陈三立,于是他毅然决然地离开吏部衙门,来到湖北父亲的身边,来到父亲任职的湖北布政使任所。

陈三立在襄助父亲办理布政使事务时,初步显示了卓越的政治才能。

陈三立身上所表现出来的独具情韵的人格魅力,令湖广总督张之洞大为倾倒。张之洞本与陈三立的父亲陈宝箴同辈,且官至湖广总督,作为朝廷重臣,却对自己的晚辈,刚刚步入宦海仕途且涉世未深的陈三立赞赏有加。因慕陈三立大名,张之洞甚至不惜屈驾亲往访之。从此,陈三立成为张之洞的座上宾,并常酬诗唱和,陈三立曾作有“作健逢辰钦元老”的诗句,叙述了他与张之洞的交往,也表达了他对这位名臣的景仰和钦佩。

1895年,陈宝箴任湖南巡抚,终于有了一方实现理想和施展才华的天地,这是他们父子梦寐以求的。

陈宝箴到长沙上任后,陈三立亦跟随父亲到长沙,襄助父亲擘画新政。他全力辅佐父亲,在“董吏治、辟利源、变士习、开民智、敕军权、公官权”等各项湖南新政中,多所擘画。

其时,陈三立正值精力充沛年富力强之时,他的社交圈异常活跃而广泛。就在这个时候,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帝党官僚在京城成立了强学会。不久,强学会的分支机构――上海强学会正式成立,江南名士陈三立、张骞等几乎尽入其中。加入强学会后,陈三立结识了康有为、梁启超等一大批维新志士。

方兴未艾的湖南新政急需人才,陈宝箴求贤若渴。陈三立为父亲多方结交罗致,一时间,梁启超、谭嗣同、唐才常、皮锡瑞、熊希龄等有识之士如水归东海,齐集湖南。所以当时社会上流传着“陈氏父子开名士行”的说法。

陈宝箴对陈三立也极为依赖,时务学堂开学时,陈宝箴原准备聘请梁启超的老师康有为任中文总教习。陈三立却向父亲推荐了梁启超,梁启超为舆论界骄子,时任上海《时务报》主笔,正意气风发地挥动如椽之笔,为变法图强摇旗呐喊,名倾朝野。陈三立与梁启超同为强学会会员,对梁启超颇为了解,他对父亲说他看过梁启超的文章,梁启超的思想已超过他的老师康有为。于是,陈宝箴遂舍康而取梁。

除梁启超外,陈三立还向父亲推荐了谭嗣同、唐才常等人。

陈三立全力襄助父亲擘画新政,博得朝野的一致好评,他的社会声誉与日俱增。

当时朝野间流行一种说法,称湖南巡抚陈宝箴之子陈三立、湖北巡抚谭继洵之子谭嗣同、江苏巡抚丁日昌之子丁惠康、广东水师提督吴长庆之子吴保初为“清末四公子”。四位公子皆出身名门,才学出众,风流倜傥,且忧国忧民,功绩卓著,为世人所瞩目。

袖手神州

戊戌政变后,陈三立亦蒙“招引奸邪”罪,与父亲一道,“著一并革职,永不叙用……”父子二人遂同遭罢黜。尔后,陈三立随父返回江西,隐居南昌西山。

革去官职,陈三立本不足惜,他素来视官场如浮云,视荣华富贵若草芥。真正让陈三立痛心疾首的是,随着戊戌政变的失败,一大批维新志士惨遭厄运,轰轰烈烈的湖南新政毁于一旦。更让他刻骨铭心的是,他毕生敬仰的父亲,竟然不明不白地猝然离去。

陈宝箴临终时曾留有遗嘱“陈氏后代当做到六字:不治产,不问政”。对先祖临终时留下的遗嘱,陈氏子孙铭记于心,不敢有丝毫的违抗。

为了永远记住这内心的隐痛,48岁的陈三立遂依父亲长眠着的散原山(西山古名散原山)的名字,以地名为号,自号“散原”。

经历了人生诸多的痛苦和灵魂的重生之后,陈三立挥笔写下“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帅『袖手人”的诗句,表明自己的心迹和悲怆痛苦的情怀。陈三立决定从此超然于官场之外,清醒地与官场保持距离,不再存有“兼济天下”的念头,而决计在此浊世中以诗文自娱,以气节自励,从而“独善其身”。

移居南京后,陈三立携家初住在鸽子桥畔珠宝廊(后改名建邺路),后迁中正街(后改名白下路),租赁刘世珩的私宅暂且安下家来。

陈三立举家迁居南京,这在南京的文化圈中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南京的贤士名流奔走相告,纷纷前来探访拜谒。

租赁别人的房屋毕竟不是久长之计。在俞明震等人的筹划和帮助下,陈三立在南京清溪畔建了一栋房屋,总算把家安顿了下来。

新宅地处偏僻,四面群山环抱,绿水潺潺,峭壑幽邃,风景十分宜人。陈三立十分喜欢这个地方,新居落成后,他亲自名之为“散原精舍”,并亲笔书写匾额,置于门首。

陈三立暂时忘却了痛苦与不快。这些日子,他诗兴勃发,一种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驱使着他拿起笔来,一首首诗作从他的笔端倾泻而出。

问鼎诗坛

陈三立以其登峰造极的诗歌艺术成就称雄诗坛,被公认为是同光体诗派的领袖。梁启超在《饮冰室诗话》中对陈三立的诗作了极高的评价:“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有其比。”

钱钟书说,唐以后的大诗人可以用一个地理词语来概括,叫做“陵谷山原”。“陵”有杜少陵,“谷”有黄山谷,“山”有李义山,“原”即散原也。

陈三立天才的想象和超尘脱俗的锤炼语言文字的能力,使他笔下的诗作腾跃出新奇而动感极强的画面,如“火云烹雁万蹄浮,生秋碧树对油油”,“纤云筛日暖如春,鸥翅袅翁对新对”,“半瞑湖吹雨,一痕山卧烟”,“独夜川原数过鸿,阑干呼月万山东”,“闲携野色立高坟”,“微晴乌鸟乐,向我啄斜阳”,“晴色粘枯柳”,“疏林乌鹊衔晴出”……这些堪称神来之笔的诗句,为我们勾勒点染出一个充满生机与灵性的世界。

除诗歌外,他的书法亦堪称一绝。

陈三立曾自我评价说:“书法第一,文章第二,诗为第三。”其实陈三立何尝不知道自己的诗歌艺术成就高于书法和文章,他这样自我评论,是故意在大众面前对自己的弱项提出更高的要求。有趣的是,陈三立这样自我评论后,画坛大师齐白石也对自己的艺术作了自我评论:“诗第一,篆刻第二,画为第三。”陈三立的书法功底深,质朴古拙,自成一体。因当时时兴馆阁体,所以陈三立的书法不合潮流。光绪二十一年(1895),陈三立在湖南助父新政时,当时湖南矿务局几位擅长书法的翰林仍讥笑他的书法拙朴,但陈三立不以为然,他说:“诸公的字,自讽行时或数十年,我的一张字,百十年后,恐怕要抵几吨矿砂哩。”

黑色夏天

1923年夏天,对陈三立来说,是一个不堪回首的黑色的夏天。

就在这年夏天,陈三立的家庭突遭厄运,在前后相隔仅一个多月的时间内,他的夫人俞明诗和长子陈衡恪相继去世。

这年夏天,素有“火炉”之称的南京更是酷热难当。连日的高温和溽暑,夫人先是觉得有些不适。刚开始的几天,陈三立也没怎么在意,觉得服几剂药后也就没事了。谁知这次服药后却不见丝毫好转。几天后,竟突然病情加剧,一卧不起。

陈三立共有五子三女,且都不在身边。长子衡恪时年48岁,留学日本回国后,在北京任美术学校及美术专门学校国画教授,已是驰名海内外的著名画家,次子隆恪时年36岁,曾留学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归国后在北京四平路局任科员;三子寅恪时年34岁,其时尚在德国柏林大学研究院深造;四子方恪时年33岁,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在江西任职;五子登恪时年27岁,正在法国巴黎留学。三个女儿也各自成家立业,长女康晦嫁合肥张宗义,次女新午嫁俞大维,三女安醴嫁四川薛琛锡。

陈三立心急如焚,他只好先把夫人病重的消息发电报告诉了远在北京的长子衡恪。

接到电报后,衡恪二话没说,立刻赶到了南京。

衡恪告诉父亲,病重的母亲全由他一人照料,母亲病重的消息,暂且不要让弟妹们知道,免得他们挂念担忧。

尽管衡恪多方求医极尽孝道,但俞氏夫人的病情却依然不见丝毫好转,医道药石已无力回天。在俞氏夫人最后的日子里,衡恪通宵达旦地守护着,直至她生命的最后一息。

俞氏夫人去世后的那几天,南京大雨如注,为了给母亲买到一副上等棺材,衡恪冒着倾盆大雨上街,亲自为母亲选购。

安葬了母亲之后,连日的劳累,衡恪的身体已是极度虚弱,加上冒雨上街买棺材淋湿了身子,致被暑湿所侵,衡恪一病不起,患了重伤寒,多方医治无效,竟于当年8月与世长辞,时年仅48岁!

衡恪英年早逝,中外艺术界深表震惊,人们对这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过早地离开人世而扼腕痛惜。他的去世,被当时的舆论界称之为“中国文化界的大地震”。北京文艺界在江西会馆举行隆重的追悼会,人们自发地前来悼念这位天才的艺术家。在追悼会上,各界名流云集,人们悲痛欲绝,号啕痛哭,其情其状,实在惨不忍睹。齐白石献了挽诗:“君我两个人,结交重相畏……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我言君自知,九原毋相昧。”梁启超、凌文渊、姚茫父等也致了悼词。

耿耿此心

陈三立就养北平时,寅恪特地在西城区姚家胡同三号,赁屋一所,以迎养老人。当时,陈三立的大儿媳黄国巽(衡恪遗孀)亦随侍老人。寅恪对父亲极尽孝道,无论多忙,他每个星期天必带着妻子女儿,与父亲一道共享天伦。

居北平就养期间,陈三立还特地拜访了他年轻时的座师陈宝琛,其时,清朝遗老陈宝琛已是87岁高龄,陈三立也已82岁,两位耄耋老人见面时,抱头痛哭,激动万分。陈宝琛的知遇之恩,陈三立终生难忘。见面时,陈三立尽管年事已高,但他不顾旁人的劝阻,依然行三跪九拜之大礼。当时在场的郑孝胥、罗振玉见陈三立有清朝遗老之风,便相约陈三立去伪“满洲国”排班称臣,被陈三立当场断然拒绝。

陈三立一向对自己的座师陈宝琛言听计从,但当陈宝琛邀请他共同作逊帝溥仪的老师时,陈三立却破天荒地以自己不善京语而婉言谢绝。

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偌大的北平就像是捅开了的马蜂窝,惶惶不可终日的人们扶老携幼,四处逃散。

面对这种万分危急的局势,已是85岁高龄的陈三立谢绝了亲友们让他逃离北平的劝告,忿然地说:“我决不逃难!”

从此,陈三立忧心如焚,他本来就很虚弱的身体很快垮了下去,不久之后,他竟一病不起。北平沦陷后,一些失意多年的旧官僚、军阀、政客们,如江朝宗,王克敏、潘毓桂等到处活动,卖国求荣。

日寇得知陈三立的真实身份后,万分惊喜,欲以高官厚禄相招。日寇深知陈三立的影响和价值,因此费尽心机上门游说,皆被陈三立义正词严地拒绝。日寇无计可施,每天派出暗探在陈三立家的大门口窥探张望,妄图以此来逼他就范,陈三立怒不可遏,命佣人挥舞着扫帚驱赶。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8

父母子女之间浓烈深挚的亲情在《诗经》中随处可见。如《邶风・凯风》就写出了对母亲深厚的爱意。“凯风自南,吹彼棘心”“爰有寒泉,在浚之下”,以娇嫩的树心比喻幼子,以温暖的南风比喻母爱;把孩子比作土地,母亲则比作滋润土地的寒泉,这都展现了母亲的大爱和辛劳。最后一节的“黄鸟,载好其音。有子七人,莫慰母心”,运用了反衬的手法,黄鸟尚且能够以温柔的啭鸣取悦人们,七个儿子却无法安慰母亲的心。这种交错之美,贴切地表达出对母爱的深情赞美和反躬自责的愧疚。父母作为子女的直接养育者,其恩德是子女终生难以报答的。儿女长大成人,母亲付出了多少辛劳,耗费了多少心血!而自己未能报答母爱以慰母心,内心有很深的自责!

一母同胞,情同手足;同宗共祖,血缘情深。《诗经》中涉及兄弟之情的篇目不少,如《唐风・m杜》《王风・葛》,都是写流浪异乡无兄弟相助的孤单和哀伤。《邶风・燕燕》写卫国君主作为兄长涕泣送别远嫁的妹妹。《小雅・常棣》更是专写兄弟亲情的名篇。“常棣之华,鄂不。凡今之人,莫如兄弟。”以棠棣花盛开之明艳来赞美族人兄弟之亲近美好。棠棣花常两三朵并开,花与萼相映衬,暗喻兄弟之间相亲相爱。在纷杂的红尘中,除了兄长,还有谁人对自己如此关心?兄弟之间充溢着的手足之情将我们紧紧相连,成为我们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从古至今,对友情的歌颂从未间断。在《小雅・伐木》一章中就讴歌了友情的清香。伐木丁丁,引起了可爱的鸟儿嘤嘤鸣啼,山林幽谷中到处鸣声喈喈,友情之美油然而生。朋友间的情谊也是如此,淡雅、和睦、与世无争。友情,作为自然界中弥足珍贵的情感之一,自古以来就为人们所传诵。管仲与鲍叔牙分金无争,廉颇向蔺相如负荆请罪,钟子期与俞伯牙高山流水遇知音,季札挂剑悼亡友,程婴与公孙杵臼舍生忘死保护赵氏孤儿,庄子与惠子激辩于濠梁之上,这些友情佳话伴着轻巧空灵的伐木声汇成汩汩清泉,荡涤着我们的心灵。歌颂友情的诗篇是诗歌园地里永不零落的花朵,是诗歌历史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9

冷先桥,生于江西修水,诗人、作家,无党派人士。现任《东西传讯》杂志总编辑、《岭南文学》杂志执行副主编。多家企业顾问。诗文作品散见各诗刊或文学杂志;曾获多项文学奖,其中诗歌《尘土飞扬》获全国征文一等奖。诗集《二重奏》荣获佛山市“百花奖”一等奖。诗作入选《中国新诗年鉴》、《中国诗人诗选》、《世界诗人诗选》等多种选本。

出版诗集有《心路漫长》(中国文联出版社)、《诗歌十人行》(合集)(海风出版社)、《二重奏》(大众文艺出版社)、《冷面热心》(中国文联出版社)。与著名诗人杨克等合编诗歌年度选本《中国新诗年鉴》2004-2005年卷。

现为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佛山市作家协会理事、禅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佛山诗社理事兼新诗创作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注册策划师。荣获和谐中国2010年度优秀先锋人物,建国60周年佛山文学60位优秀作家等荣誉。应邀出席2012年以色列第32届世界诗人大会。

想起老家

山歌

关山阻隔

漂泊的足迹伤痕累累

喝着南方低度的酒

哼几句故乡盛产的山歌

却已失去歌的原汁

山歌是和着山里人的日子

一起生长的

没有营养品滋润

却根茎茁壮枝叶繁茂

扁担与镰刀

以及樵夫肩上的那一挑挑岁月

组成山歌骨络

山泉的灵秀徊环

山岭的险峻曲折

谱成山歌的长腔短韵

幽幽然传唱出山野小民

不朽的心声

而我,是从山里面走出的

现在只能从高楼的缝里

听见远处的袅袅的歌声传来

直侵入我的四肢百骸

在心的旷野

长满无尽的相思

水稻

远在城市

任想象驰骋在家园厚重的土地

想象父辈躬身耕种的姿式

与碗里的米饭的关系

在情感的原野

有一株水稻正在进行

抽穗、扬花、灌浆、结实的过程

闭上眼睛

家园醉人的稻花香

随风飘来

我读到了一个丰收的年代

日渐富裕的乡亲

挺过了凄风苦雨的历史

挺过了山河一片红的岁月

将犁铧深入泥土地

将镰刀挥向金黄的十月

在和平的天底下

追逐丰盈的日子

水稻挺立在田野

支撑着一代代善良、朴实、勤劳的

黄土地的子孙

耕者

耕者站在早春的寒风中

喜鹊踩碎了田埂上的阳光

耕者将犁铧深入土中

冰霜、残雪以及腐朽的一切

一齐翻入地下

山花还没有在原野上绽放

布谷的歌唱还没有叫响

耕者独自一人

与那头瘦瘦的老牛

还有那只觅食的喜鹊

成为冬天过后

第一幅动景

一抹阳光数声牛哞几曲山歌

雪亮的犁铧深入泥土

泥土的芳香散满田畴

从唐诗宋词里走来的古典乡村

穿过风风雨雨的岁月

定格在二十一世纪的大山怀抱

耕者是我的父老乡亲

我的血管里流淌的

正是和耕地者血管中流淌的

一样鲜红的血液

但我现在却只在电视的背景上

与耕者默默对视

蛙鸣

城郊的土地全种着蔬菜

且下了不少农药

唐诗里那一片蛙鸣

穿过历史的烟尘

到二十一世纪这片石屎丛林中

渐渐消声

离家好多年了

好多年便没听到蛙鸣

我的家园稻香四溢

合着七言的韵节

平仄着丰盈的春秋

当我头枕市声的喧嚣(日夜的喧嚣)入梦

家园的樊篱大开

大群的青蛙

唱着歌迎我归来

农家的孩子与蝌蚪一起

步入芬芳的春天

城市的孩童

父亲的散文诗的歌词篇10

论文关键词:北宋;临江三孔;诗歌创作;特征;从容自道

“临江三孔”即北宋临江军孔文仲、孔武仲、孔平仲三兄弟,号“三孔”¨,江西峡江人,主要活动于熙宁、元丰、元韦占、绍圣时期,黄庭坚诗云:“二苏上联璧,三孔立分鼎”(《和答子瞻和子由常父忆馆中故事》),把“三孔”与“二苏”并提;苏辙亦有诗云:“时有江南生,能使多士服”(苏辙《次韵孔平仲著作见寄四首》其一)。可见,他们在北宋有很高的文学地位。但“三孔”文名在后世有所低落,因此,鲜有论之。其实,当时他们不仅是政界要人,而且是文章大家,平生著述极为丰富。现存有《清江三孔集》,其中有孔文仲诗10首;孔武仲诗7卷,其中古体诗180首,今体诗480首;孔平仲诗9卷,其中古体诗181首,今体诗376首,诗戏215首。

他们的诗正如武仲在《兴国僧房诗序》里说:“于闲暇时作为歌诗以自娱……感于物、动于心、发于言,不为讥嘲以忤群众,从容自道而已,亦诗人之志也欤?”这既体现了宋人对诗歌本身看法的变化,更反映了宋人以达观的人生态度获得安然自适的生活和心境。因此,“从容自道”、“歌诗以自娱”的诗歌主张,促成了“三孔”诗歌特点的形成。

一、题材日常生活化

“三孔”诗歌以题材划分,有反映民生疾苦诗、政治诗、日常生活诗、行旅诗等,其中尤以日常生活诗为“三孔”诗歌题材的最大特点。清翁方纲《石洲诗话》谈到宋诗重实用价值,着眼在诗歌题材的大处,而就三孔诗中的题材来看,则更日常化、个人化、人文化。如平仲《使纸甚费》、《狂犬》、《子明棋战两败。输张遇墨,并蒙见许夏间出箧中所藏以相示。诗索所负,且坚元约》、《书所见》、《元丰四年十二月大雪郡候送酒》诗;武仲《钱穆仲(父)有高丽松扇,馆中多得之者,以诗求之》、《内阁钱公庞惠高丽松扇以梅州大纸报之,仍赋诗》、《书馆买粟饭,取问门水以接昼饥》、《读王逢原文,奇其才,择其甚精者,录为一编》等等,以诗歌形式写“我”之所见所闻所历,正所谓“从容自道而已”。

“三孔”人文活动的丰富,决定了他们诗中人文题材的丰富。平仲喜下棋,且棋艺颇精,因而关于“棋”的诗歌颇多。如《郧阳观棋》、《一胜篇》、《再胜篇》、《承君输棋八路》等。平仲诗云:“欣然趣自得,其乐胜书画”,既将下棋视作为一种智力活动,同时对峙的棋局又往往使人联想到社会人生:“初味若恬淡,锋交渐纵横。攻南意窥北,翻复乃人性。

计虑临纪出,或从死中生。勇者喜见色,怯者噤无声。谁云一枰小,斗智亦已精。”(《郧阳观棋》)在人生失意时刻,下棋也成为诗人不问荣辱、寻求超脱的方式之一:“平生疏野得江湖,岁暮西斋拥一炉。雨滴空邻阶如自语,风吹长木更相呼。世间宠辱收棋局,楼上光阴人酒壶。近日睡时全无梦,攀缘狂想自知无。”(平仲《西斋冬夕》)此外,“三孔”集中其他人文题材的作品如观书画,有武仲《观钟离中散草书帖》、《秘阁观唐法帖呈同舍诸公》、《子瞻画枯木》、《阴山七骑图》等;平仲《唐林夫累惠书,字法绝精,以诗谢之》,《梦锡惠墨答以蜀茶》等等。

“三孔”以日常生活人诗,还体现在日记体、记事体诗作上,这些诗作常常或直接以日期、事件为题,或明确言明作诗记文之目的。如武仲《雷亭四言》、《儿归行》,平仲《日出》、《二月一日》、《收家书》、《鸡冠》、《十月二十一日夜》等等。“三孔”诗歌题材的这种日常生活化,说明诗歌已经成为“三孔”生活中经常运用的一种表达形式。

二、喜以文为诗

“三孔”在诗歌创作中强调“我”的存在,自我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在诗中借用了文的表现方式,即“以文为诗”。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是使用虚词。平仲《送从道》诗云:“去年风云搅天暗,君马区区之海涯。今年苦寒又访别,正是去年行役时。信阳虽远重来得,小桃常探春消息。如今官满去不返,又见花开谁记忆。”“又”、“正是”、“虽”等虚词的使用,使全诗意脉连贯而显豁。虚词的使用,还可以增加诗歌音节及内容上的转折顿挫。如文仲《将至南都途中感旧二首寄钱穆父》之其二“书凭去雁虽无便,路出名师亦有缘”中的“虽”、“亦”;武仲《广济道中》“蔫黄犹是旧时叶,格磔稍闻新岁声”中的“犹是”、“稍”;平仲《适值刘从道供奉往信阳镇用前韵送之》“别恨不须青草色,归期当及水桃香”中的“不须”、“当及”,都属于这种用法。

其二为造散语。平仲《因读黄鲁直所与周法曹诗,诗与字俱好,以此寄之》就表现出一种散文化,这种散文化使诗歌在叙事、状物、抒情等方面明白而又详尽。又如平仲《小庵诗》:“石为道,旁植冬青不死之灵草;跨水为桥,上有百年老木之清阴。小庵又在北墙北,花竹重重深更深。公余竞日无一事,卜此佳趣聊栖心。明月为我迟迟不肯去,清风为我渐生好音”。这里长短不一之散句,取得了错落有致的效果,并与诗人愉悦自得的心情相映衬。

其三是吸取散文的叙述方式。平仲《述鸥》诗云:“水滨老父忘机关,醉眠古石红蕖间。绿波荡漾意不动,白云往来心与闲。有鸥素熟翁如此,命侣呼俦就翁喜。相亲饮啄少畏避,自浮自沉不惊起。渔人窥之即谋取,手携罗罔来翁所。群鸥瞥见皆远逝,千里翩翩一回顾。鸥不薄翁翁勿疑,避祸未萌真见机。渔人罗罔不在侧,敢辞旦夕从翁嬉。”诗作写《列子》卷3中的一则故事,并保持故事基本情节,叙述方式也一致,只是变换了人物的身份。平仲将这则故事实现了从文到诗的转变,全诗意脉连贯,语序正常,语言疏朗而流畅。

三、重视蕴含学识

文仲在给司马光的信中谈到:“学积于内,则文发于外。积于内也深博,则发于外也淳奥,则夫文者虽不学焉,而亦可经兼得之。学不充于中,而徒外事其文,则文盛于外而实困于内,亦将兼弃其所学。”(见司马光《答孔文仲司户书》)平仲有《读江庵集》诗:“煌煌一匹锦,烂烂五色笔。始从何处得,怅此梦中失。淹也虽善文,葳蕤少筋骨。譬人气不深,往往多奄忽。晚年既富贵,外学仍老佛。”这些都说明他们兄弟俩重视内在修养及学识的积累,强调其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苏辙《次韵孑L武仲学士见赠》诗云:“羡君耽读书,日夜论今古。虽复在家人,不见释手处。意求五车尽,未异双目苦。蓬莱倚霄汉,简册充栋宇。学成擅困仓,笔落走风雨。”这也描述了武仲耽于读书的情形,同时也表明武仲的文学创作得力于学养的事实。

“三孔”重视从儒学中吸取营养,以学问为诗的观点,且贯穿于创作过程中。试以平仲诗《和经父寄张绩二首》为例:“解纵枭鸱啄凤凰”,见《庄子秋水》,“但知斩马凭孤剑”,见《汉书·朱云传》,“岂为摧东避太行”,见曹操《苦寒行》,“失之垂翅合南翔”,见《后汉书·冯异传》,“鸾凤托巢虽枳棘”,见《后汉书·仇览传》,“但存漆室葵心在”,见《列女传》,“莫学荆山玉泪哀”,见《韩非子》,“倚伏万端宁有定”,见《老子》,“塞翁失马尚归来”,见《淮南子》。这两首诗运用典故与现实的情况相融得恰到好处,表现出鲜明的倾向性,全诗以筋骨思理取胜。

四、长于次韵、杂体、集句

次韵诗、杂体诗是“三孔”诗歌创作的另一特色。这些诗歌的创作带有“自娱”和竞技的意味,同时也是对自身语言能力和学问积累的挑战,如平仲药名诗一首题为《再作药名诗一首寄宜父,并用本字,更不假借。此诸名布在本草中,虽或隐晦,然以为不当但取世俗之所知而遗其所不知,亦君子之用也。至于搜索牵合,亦可以发人意思而消磨光景,请宜父同作》。另一首题为《宜甫寄示庐山高药名诗,亦作一首奉酬。不犯唱首,兼用本字,更不假借》。

据此可见他对药名诗的认知。平仲杂体诗也很别致,《诗戏》中有杂体诗170首,其中有人名诗、集句诗、八音诗、四声诗、藏头诗、药名诗、药名离合诗、离合诗、离合转韵、六字诗(数字诗)、郡名诗、笔画诗、回文诗、星名诗、卦名诗、藏字、词、句诗等等。这些离奇古怪的诗都要有学问功底,在今天看来这种诗无非是游戏之作,但在宋人眼里却看成是非等闲之举。

“三孔”的集句诗,亦表现出他们的学问功底,而平仲的文学成就最高。孔毅甫常集句赠东坡,东坡曾戏称:“羡君戏集他人诗,指呼市人如使儿”。对孔毅甫的集句诗《寄孙元忠》也很感兴趣,称它为“殆不减《胡笳十八拍》也(此处指王安石18首集句诗)”。集句诗当时以王安石写得最好,《竹坡诗话》拿他与王对比,由此可以看出,宋人诗话对平仲诗歌的评价基本集中在其集句诗和药名诗的创作上。平仲这种集句诗很多,其集句有集《文选》句,集杜甫句等,尤以集杜诗更佳。如《寄孙元忠》其二诗:“抱病江无自首郎(杜甫《承闻河北诸道节度使人朝欢喜口号绝句十二首》其七),秋风此日晒衣裳(《七月一日题终明府水楼二首》其一)。看我形容已枯稿(《苏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此岂有意仍腾骧(《瘦马行》)。一官羁绊实藏身(《寄常征君》),富贵于我如浮云(《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致君尧舜付公等(《暮秋枉裴道州手札率尔遣兴寄递呈苏诶侍郎》),几时高义排金门(《寄柏学士林居》)”。句句出自杜诗而又表达了自己倦于官场、无意仕进的心性。如出诸己,而无掇拾之迹。苏轼作《次韵孔毅父集古人句赠五首》云:“前生子美只君是,信手拈得俱天成。”对平仲的集句诗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五、推崇李杜与“从容自道”

武仲、平仲都很推崇杜甫。平仲《题老杜集》诗云:“七月鸱号乃至此,语言闳大复瑰奇。直侔造物并包体,不作诸家细碎语。吏部徒能吧光焰,翰林何敢望藩篱。读罢还看有馀味,令人心服是吾师。”武仲《读杜子美(哀江头)后》也说:“自晋宋以来……余固喜诗,愿以子美为师者。”平仲诗是从杜甫诗歌艺术集大成的角度来谈,武仲文涉及的是杜甫诗歌所包含的思想意义及杜甫的人格魅力所在,将杜甫的忧国忧民意识提到首位,认为看不到这一点,就‘不谓之知子美也’(《读杜子美(哀江头>后》)。这两方面基本代表了宋代诗人对杜甫的看法,也是他们推崇杜甫的原因所在。

平仲作诗受杜甫的影响,就诗歌内容而言,他学习杜甫,创作了一些反映民生疾苦的诗篇,如《长芦咏蝗》、《和常父湖州界中》、《夏旱》等等。其中《夏旱》诗云:“我愿蛟龙卷此水,洒落东南救焦死。又闻戎泸方用兵,战车甲马穿云行。安得疏江拥三峡,余波末流灌百城。分支引派人南亩,尽使枯槁得复生。志大心劳竟何补,仰视云汉高溟溟。吾徒禄食固可饱,更愿眼前无饿莩”,与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问,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怀和精神何其相似。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不相上下,也有借鉴。如平仲叙事诗中的细节描写,《常父寄半夏》诗写接到武仲寄来的半夏后,儿女们急于尝试的情形,全文采用白描手法,生动亲切,类杜甫《北征》诗中的细节描写。此外,平仲诗还学习了杜甫律诗语序变换的特点。平仲《m占》诗云:“红破露花将引蝶,绿深烟柳已藏乌”,“红破露花”,“绿深烟柳”的常规语序应为“露花破红”“烟柳深绿”将“红”与“绿”提前,重点强调给自己突出印象的色彩视觉。杜甫此类诗句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秋兴八首》其八);“青惜峰峦过,黄知枯柚来”(《放船》)等等。从句子结构上看,倒装使两句诗都避免了平板、浅露,获得了语峻而体健的语言效果。

除对杜甫的推崇外,平仲还有诗赞叹李白的诗风,表达向往之意,如《李太白》、《李白祠堂二首》等诗。平仲还有诗师法李白处,其中《疾国偶成呈介之》诗云:“吾生十五犹孩童,胸中胆气摩天开。”黄庭坚评平仲诗日:“气与神兵上斗牛。”(《次韵和答孔毅甫》)李白诗以气胜,其气奇,其气逸,其气壮,意象丰富,比喻生动,都可以在平仲诗中找到影子。在宋代尤其推许并学习杜甫的风气下,平仲的师法李白无疑是异于时人的举动。

然而,正如武仲《兴国僧房诗序》所说“作为歌诗以自娱”、“从容自道”,在《阁下观竹笋图》亦云“贪得以记忆我,俱非贤达心”,强调的都是“我”的存在。由“我”出发,武仲、平仲在文章中更多的是对文学作品独特性的追求。《苕溪渔隐丛话》卷29《冷语夜话》云:“盛次仲、孔平仲同在馆中,雪夜论诗,平仲日:当作不经人道语,日:斜拖阙角龙于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