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爱情散文随笔十篇爱情散文随笔十篇

爱情散文随笔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19:01

爱情散文随笔篇1

深夜。幽静,孤寂,一点一点吞噬着我的灵魂,徘徊在瓶颈的边缘。我是一个不能写就会死掉的人,却又经常写不出想要的文字。这种反复纠结导致心力枯竭,瘫在瘦长的时光里。冬日的漫天雪花,是我的眼泪凝结的伤痛。禁锢了过往,将心事尘封于笔尖。随那不羁的东风漂泊,飘向岁月的尽头。也许在漫长的放逐后,才会换来涅槃重生。

不知何时起,笔尖写下的是诗,心恋的却是散文。很久很久的以前,喜欢感伤,唯美,古韵的文字。浅喜,深爱。文字是有灵魂的,她的魅力感染着每个热爱文字的人。多年前,曾写下那如女子般温暖的文。以为可以就此一直写下去,因为我是多么热衷。如今,没有缘由的喜欢写诗。却花更多的精力读文,连自己都无法解释,是否早已移情别恋?回首过往,几何时,为你写诗。也许从那时就注定今日的相遇。

对于笔尖的产物总有一种朦胧的陌生感。绵长的光景拉出的距离也该是熟悉又陌生的。熟悉是因为字字都是亲笔所写;陌生是因为时光堆积的字数太长,恍若隔世。

文字空间,有一种魔力,让我身在其中无法自拔。那里是我的追寻,我的归宿。有我的期盼,等待,祝福。有一种相遇,是永不相见。文字于我,是一种信仰。懂你,所以靠近你,依偎在你温暖寂寞的怀里。懂你,所以用生命去守护。

当我深入走进文字的世界,才恍惚繁华似锦。也许因为自卑,不敢逾越那神圣的一步,不敢叨扰其安静。可是我终究还是抵挡不住文字散发的芳菲。抵挡不住38.6℃的热爱与义无反顾。

白落梅说:开间茶馆,哪怕生意清淡。只要还有那么一个人。在午后慵懒的阳光下,茶喝到无味,书看到无字,人爱到无心。其实,总有一个人喜欢你,你的文,你的诗。你的欢喜,你的悲伤。如此,所以写。写到无字。只因有那么一个人喜欢着。

写,也许只是为了寄托某些难以释怀的情绪,也许只是为了交代一种状态。写。随意,随心,随性,随缘。是生命的精神源泉,但不是主旋律。浅相遇,深相知。只是,一个人的细水长流,一个人的浮世清欢。

有人说,第一次见一个人,体温在38.6℃叫做一见钟情。我想说,不记得何时与文字相遇,好像相识于很久很久以前,又好像相识于上辈子,只是,我记不清了。所以,对于文字,怕是不止一见钟情的38.6℃。

如果我不是在写诗,就是在写散文,不是在写散文,就是在写随笔,不是在写随笔,就是在写小说。如果都不是,那我一定是在浏览文学网站或者看书。

一位文友写下一句话“心若相连,无言也温暖。”我们都有各自的生活,各自的追求。最真的情不一定相守,但一定相知。如此就好。比如通过说说,日志或者其他方式,你知道我的生活,我也知道你的近况。不言语,不问候,彼此懂得,彼此珍惜。真心的交往并不在于用什么方式,只要各自安好。懂你的人会认真翻阅你写下的每个字符,会读懂你心底的秘密。这样的感情是难得的,也是醉人的。

我不会把自己的生活如实写下,但我的文字里一定有我自己才知道的某个生活折射。文字于我,只是一种情感宣泄,也只能是这么一种关系。我不会让我的文字有一天成为商业的傀儡。我也不会拒绝我的文字以铅体的形式与更多的人心灵相通。

爱情散文随笔篇2

张爱玲的小说,有一种让人忘不掉的东西,一个旧的时代,一个老的上海,一些过去的恩怨是非,苍凉凄艳的故事,黯淡华贵的背景;她的散文也像其小说一样的迷人,是一个对生活爱到极致的人,用一根金丝线穿起生活的片断,虽都是些平常不过的事物,却洋溢着温热亲切的人间情味。

张爱玲对世俗生活有种刻骨的爱,她虽自嘲自己的名字俗不可耐,却总也不肯更改,而是甘愿做一个普通市民中的俗人。没有自命不凡,没有刻意的矫饰,对生活始终保持着一种新鲜的感觉。读她的《道路以目》、《中国的日夜》、《夜营的喇叭》方才猛然醒悟,“平凡的生活竟然这幺美,原来散文也可以这样写?”

张爱玲的散文构思奇险,横空出世。《公寓生活记趣》是其代表作,文章开篇就引用苏东坡中秋词里的名句,巧妙地唤起了读者的想象与联想,既造成一种清幽冷冽、飘飘欲仙的艺术氛围,又未游离于上海沦陷时期公寓房子之外。《忘不了的画》亦是如此,开头即是直奔主题??“有些图画是我永远忘不了的”,随后即谈她印象深刻的一些画作,略去了一切的过程与序曲,开门见山,不同凡响。张爱玲天资聪颖,从小饱读古文旧诗,又得益于西方艺术的熏陶,加之对生活观察的敏锐的细腻,这就使其具有非凡的艺术直觉与艺术想象力。她曾自信地说,还没有过何种感觉,是她所不能描写的,目光所及都可入文。此言果真不虚,再平常的事物,经她笔下一过,即刻赋形着色,栩栩如生。

散文是最不讲形式的文学体裁,太像散文的散文,往往不是好散文。张爱玲散文最突出的价值,就在于她抓住了散文这一文体的精髓:散得自由随意,拿得起,放得下,撒得开,收得拢,从容洒脱,天马行空,放任无羁。她的散文没有拘谨与矜持感,更无矫揉造作的痕迹。正如吴福辉先生所说:“她不把散文的主旨提炼得干干净净,不用对照的集中的写法,而用‘参差’的写法,错落有致的写法,用更适合散文的写法,让‘散’成为一种美,一种兼有情理和文学两方面疏离的美。”《私语》是张家玲散文的又一名篇。作者以自由散漫的笔触,抒写她现在和过去的生活感受:始则谈房东派人来测量公寓热水汀管子的长度,想拆下来去卖,因而引起姑姑对于“乱世”的一番感慨;继而说起姑姑的家的“精致完全”和“我”与这个“家”的不和谐;终于谈到“我从前的家”的矛盾和“我”在这个家庭的爱恨喜忧……都是些典型的家常絮语,自然真切,细腻动情,散漫零碎中见出作者的人格,平淡无奇里隐含着惊人的奇思。她那篇《谈吃与画饼充饥》,从古代谈到今天,从南方谈到北方,从中国谈到世界,从容写来,看似毫不费力,漫无边际,实则是进入了“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为文之境。

爱情散文随笔篇3

大,乃至大至刚至简,是大气、正气、豪气。正如孟老夫子倡言“养吾浩然之正气”。大则撮其要,把其正,扬其雄。要删繁就简,要大处着手,要大而化之,不了了之。

写,乃泻也。要抒要倾要畅,要“思浩荡,神飞扬”。要飞扬直下,一泻千里。要援笔直追,泼洒而出,这为飞龙在天,电闪雷鸣,往往见首不见尾。

意,是哲思,是胸襟,是美意。是物之性,人之情,文之脉。犹如人之肺腑,路之关隘,水之津渡。是“以一当十”的“一”,是“精神抖擞”的“神”。

大写意的内涵极其丰富,它是中国艺术里抒情写意的一座高峰,有欣赏的无限风光。

画家张此潜与大写意有缘。他大块头,大腹便便,大手大脚。他大方、随意、亲和。总之,他的气质品性是大写意的。

画如其人,他的画大气、简率、流露性情。

记得那时,20岁左右吧,他因为爱好大写意,钻进砚田,没早没晚地辛苦耕耘。一日,他拿习作给我看,我眼睛一亮,随即便以《出手不几,以心换艺》为题,为他写了评介文章。转瞬几多,他拜师访友,闯荡南北二京,眼界开阔了,思路拓展了,观念更新了,笔墨丰富了。声誉日高,作品也广受藏家喜爱,厅堂、居室挂其作品者也多矣!

前不久,他将《张此潜花鸟画集》和《张此潜扇面花鸟》两册样稿拿来与我交流,我为之一震。他的画,在大写意的格局中又多了新意,让我感知到他新的美学追求。

他以前的画,受齐白石、李苦禅的影响颇多。加之又长期生活在“国画之乡”的艺术氛围之中,笔墨干净利索,有如重鼓响锣般铿锵有力。随着社会审美观念的变化和丰富,他广收博览,笔墨当随时代,在观物览胜的感受之中,让情感的世界幻化出扑朔迷离的美意,使他的画更见性见情,以抒情之笔来写心中之爱。我曾在公共厅堂见到他的大幅梅花、荷花,能出手率意,起止无拘,行笔激荡,色墨生辉。激管繁弦式的跳荡,是超越物象的情感飞扬。笔墨淋漓中一派天趣,我们自能感到审美情趣的激越。

爱情散文随笔篇4

女人爱小说,心里更爱散文。“散文”乃中国文学之正宗,能够“为文”方为“文人”。尤其在海外,“副刊文学”为主要园地,遂给散文的生长以沃土,不仅造就“文学轻骑兵”,更成为女作家长袖善舞的疆场。

域外写作,作家可坦然观照外部世界并发掘内心情感的宝藏,再加上各种异质文化的碰撞,从而将创作意识的个体空间无限拓展。如果说男性作家多喜欢以政治视角来叙述、反映社会、道德、文化等宏大题材的话,那么女性则更倾向于“自我”的修为,即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个体”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由此而形成的散文风格不仅在题材上随心所欲,笔法上也姿态万千。

纵观近年来活跃在海外的华文女作家,突出的一个创作母题就是各国“文化之旅”的反思。因为她们有条件行走在世界的角落,能够写出不寻常的风景故事。

多年前聆听李黎关于“旅人”的感悟:“旅行不同于旅游”,至今难忘。正如她在《像我这样的一个旅人》中写道:“中年后最大的奢侈,是一再重去寻访同一个地方,就像一再重读同一本书。”她的精辟结论是“当一个人到过够多的地方之后,才会炼出一双眼睛,看得见自己家中的宝藏在哪里。”

张让,一位在写作上绝不“让”须眉的作家,善思的锋芒寒光冷冽且飞翔无界。她写《有一种自由叫想象的自由》,将旅行文学的现实目标升腾为“浪游文学”的激情梦想。文中援引杰克・克鲁瓦克再版的名作《在路上》,说的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的年轻人跳出现实、集体沉于梦中而引发出的浪游文学的精神特质:那种天真无忌的野性和活力,游荡天涯并放浪形骸。作者由一本书思考一类文学,思考一个时代的悸动、一个国家的内心演变。

严歌苓的小说总是充满了对“弱者”的人性关怀,承袭在散文《行路难》里,写的虽是“旅行文学”的范畴,其精神的内涵依然是悲天悯人的情怀。作者旅居尼日利亚,特别描述了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奥卡达”的人生图景:“奥卡达在大街小巷游串,招手即停,迅速贼快,生死由天。我从来统计不出每天奥卡达的交通事故率,因为媒体放眼大事,民间对生命似乎也看得很开,乘奥卡达丧生的危险和虐疾、爱滋、上层社会的压榨、警察的误杀相比,应该算是最小的。”什么样的国家就有什么样的交通,奥卡达上的奇异风景,窥见的是一个国家和它的子民。

旅行文学中比较高难度的是地方风土的采掘。日本作家华纯,表情里虽然浸染了东瀛女子的清婉,但心底里依旧是黄河落日的豪放胸怀。她的文字长于钻探,在风土文化的美学宝藏里总有惊人的发现。《奥多摩教你忘记东京》写的就是东京人心目中的“桃花源”:那里除了美景,更有美酒。清泉酿造的泽乃井酒,不仅是酒,更是民族文化的见证。作者将两个女人山中赏酒的气象描述得实在令人心动,但最终礼赞的还是中国文化的源流。

荷兰作家林湄,近年以小说《天望》引起文坛注目,散文《他为你点亮更高处的灯》是旅行文化的佳作。文章写的是德国名城魏玛,作者有幸走进了歌德的家园,感受他当年的沉思、读书、创作,作者发现:伟大高贵的灵魂总是与痛苦相伴,歌德在他75岁时说自己一生真正快乐的日子还不到25天。给作者更深感动的是歌德与席勒并放的棺木,同代的诗人作家生前死后竟如此亲密,那是一个多么令人怀念的时代。作者由此发出的感叹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并没有令人类的情感世界变得更为美好和洁净,相反地,越来越多的人将灵魂抵押给财权色了。”

除了“旅行文学”的文化时空,海外女作家的另一个创作母题就是对人生旅程的回忆。回忆,本就是孕育文学的母巢。张翎深受西方文学的浸染却坚守着婉约派的传统笔法,频频获奖的小说多写历史风云里的风月故事。她的散文,亦是心平气和地淡笔写来,却让人震撼。作品《杂忆洗澡》,忆的是浙南小城人洗澡的旧景,作品写的是洗澡,背景却是“意想不到的变迁。有些一直在台上的人突然下台去了,又有些一直在台下的人突然上台来了。当北方的来风带着一些让人兴奋的信息一次又一次地拂过小城的街面时,小城的人才渐渐明白太平世道已经到来。”作者最后的落笔是“暖暖地洗去了一身隔洋的尘土,便知道我真是回家了。”

“回忆”固然心醉,“爱情”的探索才是所有“文学女人”的魂梦所牵。赵淑侠旅居欧洲30余年,小说《我们的歌》倾心传导的就是那份挣扎中的爱情。新作《咬破那个茧》,更是将爱情的真谛娓娓道来:“惟由情生到情灭,经过的往往是崎岖难越的荆棘道,特别是爱情破灭后的苍凉局面,常令平日表现得意志坚强的人亦无力面对。”文章最终要说的正是女人如何从“情”的困境中自立。“只有咬破那坚硬的障壁,重塑自己独立的生命,才是解脱之坦途”。

吕红喜欢在小说世界里寻找着女性命运的情感方舟。其散文《女人的白宫》,写的是俄州波特兰白宫的一个没有噪音喧哗的夜晚,让人感觉时光倒流,幽情如梦。作者的绵绵思绪围绕着女人的生命:“女人深长而痛楚的生命体验,对于爱与善与美的呼唤的焦灼――不是异想天开,女人若多一点机会参与社会,那么世界是否会变得更人性、更美好一点呢?”

海外女作家,绚烂的文字不仅有灵性之花,也有理性思考的智慧之树。吕大明是游学欧洲多年的资深作家,深悟东西文化,兼有哲人的眼光和诗人的情怀。她的《时间的伤痕》,精辟优美如“悼古”,说那是“时间的舞者”,“在夜莺清唱的花园里漫舞,脚踏在希腊神殿的断垣残壁间”,“在记忆的古园里,时间的钟摆缓缓倒转”,文字的意象重叠交错,浓烈的思绪几乎有些化不开。

同样是“生命的移植”,成长于大陆的海外作家显然更易于表现自身经历的坎坷,如顾月华的《灵魂归宿》。作者来自上海,历经了多年沧桑,而今怡然的移民生活,最后的心灵渴望还是归乡。游子的心,因为有故乡的依托才踏实,因为远方有孝心的儿子才美满。儿子送来故乡的钥匙,房子并不新奇,新奇的是母子俩所共同经历的艰辛岁月。

喻丽清是北美华文文坛的散文名家,更擅长描写人文的关怀和文化的传播。作品《那瓦荷之梦》,说的是美国一对担任大学教授的中国夫妻,甘愿放弃教职,去为那瓦荷部落印第安孩子教书的故事。作者亲临其境,为两人感动,感动于“火柴”划在印第安人的荒原上,光亮虽弱,但那种韧性、那种包容力、那种随遇而安、那种无私的爱,令人感佩。

爱情散文随笔篇5

认真读一个人的散文其实真的是件幸福的事情。在暖暖的冬日午后,捧着一本散文集,焚香小坐,静心品茗。随便翻看书的一页,动人处,逆着阳光细细地凝视。看着看着就渐渐地走了神。

初读林清玄的散文,想象中应该是位清逸出尘的女子。林清玄的散文短小精悍,于一花一叶、一草一木的庸常事物中感悟出人性的美好良善,凡俗日子的可亲、可爱。作者潜心佛学,用禅心和慧眼参悟人生,那种“历经万般红尘劫,犹如凉风轻拂面”的从容淡定尽显于清新流畅的文笔下,优美洒脱的意境中。待日后见到作者尊容,与想象中的有天壤之别,终于明白原来外貌如此憨厚质朴的男子竟然也会有这般锦绣华美的内心世界。人的外貌与生俱来,无法改变,但心灵的丰富和内在的修养却是可以后天形成的。只要拥有一颗充满爱与进取的心,就会与众不同。

多年以前第一次读张爱玲的散文我也有着同样的惊讶,我惊异于这个有着俗气名字的女子竟有如此灵动的思维和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张爱玲的散文贴近市井人生,语言俏皮,行文散漫,却总能于不经意间举重若轻,出语不凡,“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让人感同身受,一同领略对人生、对生命的特殊感悟。从张爱玲的人生经历来看,她可谓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但是读张爱玲的散文,我们看到的其实是她对普通人情感生活的寻觅,对普通人生乐趣的沉迷,对日常人生安稳的寻求。张爱玲是个有情有趣的女子,一切女性感兴趣的话题都在她笔下有鲜活的描述,这样的女人或许就是天生为文学而生的吧。

再往前就要追溯到中学时代,那时狂热地执着于席慕蓉和三毛的散文。席慕蓉散文的最大特色就是抒情风格,这可能是因为也写诗的关系,文字敏感细腻,与其说是画家的散文,不如说是诗人的散文。她的散文恬淡安详、韵味隽永,充满温馨同情,是一个爱者的世界。在《花事》中她说:“人生也许就是这样了,只要是自然的,只要是顺着天意的,就算是花落了也不一定要觉得悲伤,甚至也可以有一种淡淡的喜悦,就像这风里的若有若无的清香。”

我们不用久久凝视一个人,凝视一个人的文字一个人的灵魂就够了,因此近几年也开始尝试着拿起怯生生的笔涂抹些文字。而散文,似乎是我最常用的表达方式。可能是受了前面几位散文大家的影响,也可能和性格相符,喜欢散乱地思考一些问题,在这之间用零碎的文字记录每个时段自己的心情。

之所以最爱散文,主要是它独特的风格最能贴近我真实的所想,同时美化着身边周围的事物。如果我愤怒,它会平息;如果我兴奋,它会降温;如果我难过,它会安慰;如果我无助,它会解决。通过思考和解脱的过程,我看到了很多人生的真相,有的残酷有的感动。在这之后,我看清了一个事实,许多道理和事情未必是需要要人教,并可以教会的。更多时候,是需要自己给自己一个生活的态度去认识生活,了解生活。

通过散文的理解和抒发,我变得坦然了很多。感谢散文,让我有渠道去散播自己的思想,阐述我对人生的见解。在培养我对人生的态度的同时,不断敦促我去面对现实的勇气。

“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散文的唯美润物无声地为我营造了一个清朗世界,无论是在我固执的感情里,还是在平常的生活中始终坚守着一份对散文的执着和偏爱。散文是美妙的,散文是自然的,散文更是自由的。自由,是我的向往,也是散文的追求,我难道能不钟爱它吗?

(选自《池州日报》)

爱情散文随笔篇6

半世流离,半世癫狂,甚至半世痴迷,为爱断翅。守护着你,终究未能做你永远的天使。爱情,友情,亲情?谁懂?即使为你颠覆了天下,繁华落尽,依然只留下一段情殇,一份回忆。让人心疼,让人在午夜梦回时不能自由呼吸的回忆,连呼吸都那么奢侈,几乎让人窒息。爱,真的好累。

付出所有,人生不过是一场游戏一场梦,所有一切都是过眼烟云,人生如白驹过隙,不过匆匆数年,你我终究只能是对方生命中的过客。相遇了,相知了,相爱了,曾经以为可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曾经以为地老天荒情不变,相濡以沫到百年。可世事难料,我们的爱情终究零落于天涯,两个彼此那么相爱的人终究变成陌路;情非得已,爱不由人,爱的时候花前月下,为爱痴狂,风花雪月,唯爱唯美;不爱的时候,咫尺天涯,形同陌路,爱恨纠缠,苦苦哀叹;人生在世,又岂能事事如愿?

手捧着手机发呆,曾经想要用我的文字来渲染我们那些曾经失去的情感;呆坐良久,无处下笔,这时候我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起,我如此难以随心所欲的描摹我的情怀与伤悲?揭开伤疤好疼,我不想回忆,回忆和你在一起的心酸岁月;懵懂的爱恋,触及就是疼,瑰丽的文字诠释不了我的忧伤;提笔蘸墨也无法书写那些残章断句,我们的爱情终究无法在我的笔尖绚丽绽放,只能任由它们在心里慢慢腐烂,慢慢消散。这时才顿悟:其实能够忘记才是真正的幸福。

爱情散文随笔篇7

不期而至的暴雨,冻了人们往日满脸的笑容,督促人们加快了归家的脚步。满街只见缩着脖颈,匆匆往来的身影,一晃,便消失在目所能及的雨中。心境儿都着了凉!禁不住三两步溜回家,想要找到一丝儿的暖。

精心蒸了蛋羹,热热的独品,幽幽的想你,心便生出了点点的暖,随着蛋羹的氤氲扩散开来,却被冷空气无情的击打的,没了着落……

寂寥寒夜,孤独伴我。孤独着,也是一种生活。习惯了一个人,习惯了在落寞中品味孤独的滋味。如同一个人吃蛋羹,也能津津有味。空荡荡的屋子,静得仿佛呼吸一下,都能惊的君子兰刚刚探出头的花骨朵儿,散落几个花瓣儿。着实不忍伤了它们。悄悄溜进卧室,拧开那盏不离不弃、夜夜伴我的仿古台灯,橘色柔光中,拥衾卧被,懒散的拉出一本书来,想要给心灵,也精心蒸一个蛋羹……

于是,再读张爱玲的《倾城之恋》。

我不是爱玲作品的崇拜者。她的作品若我喜欢的其他作品一样,仅仅是喜欢。这种喜欢,不光是对语言、文字、构架。更多的是思想,是文章中散发出来的,幽幽的,略带荒凉的气息。

这个上海滩洋场上出没的美丽、时尚、华贵的女人,总用她犀利的目光、缜密的心思、细腻的描绘、精巧的设计,展示给人一个又一个浪漫而现实的爱情故事。期间不乏欢喜、甜蜜、温馨、奢华的场景,却多以悲凉、沧桑、落没收尾,致使通篇都流淌着白如缎带、蓝若深海的凄美。这仿佛让我看到了满脑子尖酸刻薄、小气、恶毒的另一个张爱玲。

我是世俗的,本不该如此品评这样一位绝色的睿智女子。然,每读她笔下字句,便恍若看见那张精心修饰过的粉白、娇美的脸上,鼓鼓翘起的艳丽的唇角微微露出讽刺的冷笑;高高扬起的头颅,使那双深邃、明澈的大眼睛里透射出迎面而来的嘲弄;就连那罩在得体旗袍中姣好的身躯,都扭动着轻藐!

不是吗?《倾城之恋》,她用飘逸的文笔,幽幽淡淡,看似随心实则精细的,述说了战乱前后白流苏与范柳原罗曼蒂克的浪漫爱情。她细腻的笔触,刻画出白流苏小家碧绿,如玉般温润的性格,却更是毫不吝惜、浓墨重彩了她那满心满怀的自私、狭隘。她所勾勒的梦一般的环境氛围,真若是千般繁华下的满目苍懿,温柔富贵中的凄清哀婉。每字每句,看似漫不经心,却若描龙绣凤般,刻在人心上。那悲悲切切的故事情节,被她娓娓道来,却不能任由多愁善感的人静心品味。因为,越品,越伤心;越品,越伤神!

爱情散文随笔篇8

散文集《小小集》(由线装书局出版),题材非常广泛,不论自然风光、市井生活、社会百态,还是人物素描及文艺评论,均能在细微平凡的生活中,捕捉到诗意。全书72篇作品共20万字,分为“小情调”“小感慨”“小看法”三大辑。作者为人为文低调,书名至分辑的题名书写,一律以“小”称之。然而,只要你品读完后,就会感觉到虽是“小情调”,却是大境界;虽是“小感慨”,却是新见解;虽是“小看法”,却是美赏析。书中分门别类的三大版块散文、杂文和文评,看似庞杂,实则丰富,意在以散文框架内的多角度、多层次来还原生活的真实生动,多姿多彩地表达出精神气象。

《小小集》最突出的艺术特色,是用小情调表达出高境界。无论是读书中的描写景观散文《1980年5月10日》《“日全食”忆趣》《鸟儿在歌唱》,还是读人物速写类散文《五零》《老板》《胡英老》《主席》等篇什,这些作品均由小记叙、小角度、“小情调”入笔,且笔调显得沉稳、随意、淡定,然又生动活泼,有一种亲切感迎面扑来。描写风物景观,则真实真切而有现场感,并景物情物相生,引人联想;或写人写生活细枝末节,往往寥寥数百字,就把人物写得鲜活,且有质感,有个性,有命运,由不得读者作主,人物就走进了心里。种种景观描述和人物记叙无不都营造出了一种精神气象。《“日全食”忆趣》,不是重点在写太阳暗无天日越来越恐怖可怕,而是书写“天越来越暗,阳光越来越温柔”。写人物《五零》不去突出写他的智障之“趣”,而是凸显记录着他的善良之美:“五零是个闲人,却从不闲着……碰到陌生人,他便喝问:‘找谁?’然后就说,‘找他啊!跟我来!’”写《鸟儿的歌唱》这样写道:“我不知道它们何以如此欢快。没有森林,没有其它动物伙伴(除了人),甚至也没有蓝的天,白的云,更没有潺潺流水,它们也能如此满足,能够奏出如此天籁般的音乐!”作者写的这个小院子,是真真实实的不能再见缝插针建房子,也没法能再栽几棵树,留给小鸟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它们当会发愁,去另寻新的天地过日子。“但是那几只鸟儿却很满足了。也许它们满足的是终究有几棵树可供它们筑巢、生育和休息,也许它们满足的是没有大群鸟儿来和它们争夺地盘。于是它们就肆无忌惮地做起快乐的音乐大师和调情高手来。”小鸟们知足常乐,所以随遇而安,追求平等自由,享受幸福安康,保持着乐观与豁达的心态,颇具无欲则美的精神质量。足见托物寄志的小题材、小角度的真实叙事,也能以“小”搏大,把“小情调”搏进审美殿堂,给人一种独异的美的品味。

散文是一种宽泛的文体,而随笔则是散文里叙述简洁生动而又引人深层思考的文字。诱人思考的文字正是散文创作的核心,这个核心就是思想。好散文,都具有思想的力量。而《小小集》里的“小感慨”这辑随笔文章,作者写得既心花盛开,又火花四溅,是“心花”和“火花”的水融,具有了较深的文化内涵和精神内涵,表现了作者独特的思考和感受。如《话说红领巾》《历史不是个》《我和奥运火炬传递》《且慢喝彩》《关于大师的随感》《与创造力》等篇什,与那些思想苍白的散文作品迥异,均是对生命灵魂的拷问,也是对生活本质的揭示,激起悦读共鸣,滋养读者心灵。其中《话说红领巾》这篇千字文,道的是作者女儿班上的一件趣事:一个男生拿家里的儿童读物旧杂志去换同学们的红领巾,一本换一条,再以五毛钱一条的价格仍旧卖给同学。红领巾成了商品交换的东西,自然挨了老师的批评,也引起作者的联想:既然有小朋友不懂红领巾的崇高意义,那么,我们成年人呢?原来也是“昔日的‘红领巾’成长为叔叔伯伯、阿姨婶婶了,而理想信念却没有随着年龄一起成长”。真的,“还有多少人还能想起红领巾的崇高含义?”如果你忘却信念,他拒绝崇高,那么我们的民族还会有希望吗?对呀,这个“反思”“省悟”和叩问,正是一个“正能量”作家具有的批判意识和批判精神,也是文学表现时代进步的责任和需要。谢子元的“小感慨”其文其说,是一道独异的风景,写得既真实又锐利,既通脱又畅达,道出随着社会的转型,人们的观念在或明或暗地改变,理想和崇高被消解,教育失衡、学风不正、道德失范等等诸多社会问题日见凸显,并对当今社会某些应反思省悟和需要纠正的东西,抒发出“天下治则民议”的心声,且给文字注入了文化含量和哲理气息,充满了思想的力量。

爱情散文随笔篇9

曾经采访过一位耄耋老人。老人已经90岁高龄了,依然耳聪目明,身子硬朗,说起话来干净利落。老人年轻时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和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卫生员发生了美好的爱情。回国后,这对情深意笃的恋人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在漫长的、望眼欲穿的日子里,只有高小文化的他拿起笔给心爱的姑娘写了一封封情深意长的情书……

当老人将一沓沓扎着红绸子、精心收藏的情书展现在我面前时,跟他相濡以沫的老伴儿已在两年前永远离开了他。望着这位战功卓著、可亲可敬的老人沉湎往事时的表情,我就知道,老人这一生是幸福的。这些来自岁月深处的业已发黄的情书是他一生中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情书是古典的、传统的。在遥远苍茫的古代,在浩瀚的史书和古典文学作品中,情书总是散发着独特的撩人魂魄的芬芳。坡写过情诗、李清照写过情诗……他们笔下的文字因为沐浴着清澈的古典主义的月光而浪漫、厚重了许多。昏黄如豆的灯光下,纸张缓缓铺就,绵绵相思不绝于笔,我想这就是情书的魅力吧!读着这些来自岁月深处的情书或情诗,我们仿佛感觉到远逝的伊人就隐藏在那妙不可言的书页里,让我们禁不住深情憧憬。

读大学的时候,我喜欢上了我的同桌,一个漂亮而又文静的女孩。暗恋的时光是痛苦的、忐忑的,但更多的是对甜蜜的憧憬。经过无数次的心灵搏斗,我终于鼓起勇气把一张小纸条放进了同桌的抽屉里。这可能是我平生写下的第一封情书。在等待回音的焦灼的日子里,我看到了同桌的脸上升起的红霞,看到了同桌羞怯回避的眼神,还看到了一只爱情鸟正向我飞来……我从自己的抽屉里发现了她写来的纸条时,仿佛立刻置身在了快乐的天堂里。虽然只有短短的几百个字,我却清晰地看到了不再漂泊的爱情方舟,感受到了初恋的甜蜜……虽然这段牢记于心的爱情未成正果,但那些让我如醉如痴的关于青春时代回想的情书,仍像夏季里绽放的火红玫瑰,在我记忆的旷野中常开不败。

如今,传统意义上的情书已成明日黄花,逐渐退出了爱情的历史舞台,情书时代正在无可奈何地走向终结。许多年轻人已经体验不到用笔书写情书的那份沉静和含蓄。虽然在网络上或手机里也能写所谓的情书,但因为缺少必要的等待而黯淡了许多,那已经不是古色古香、传情达意的传统情书了。一幕幕爱情故事正在以闪电般的速度上演,甚至沦为一件美丽的外衣和肉体狂欢的快餐。他们更多地热衷于煲电话粥,或在网上随心所欲地聊天。在这个快乐至死的年代,被物质挟持的爱情渐渐变得苍白、脆弱、速朽。如今的年轻人说爱就爱,说散就散,那些没有落在纸上的爱情宣言,如同风儿飘过,悄无痕迹。情书的冷落与缺席,让美好而甜蜜的爱情,仿佛滞留在了怀念或回望的旅途中,怎么也不肯走近。

爱情散文随笔篇10

在古玩收藏界,若提起“尺牍”,可谓是人人耳熟能详。但是要论及“文牍”,恐怕有些人就会感到陌生。实际上,“牍”指的是古代书写用的木简,以一尺长的木简作书信,故称为“尺牍”,其后历代相沿将“尺牍”专指书信,又称信札、手札。而“文牍”所指的范围要比“尺牍”宽泛一些,它不仅包括了书信,还包括了诗稿、文稿,甚至公函等。

而“名人文牍”,主要是指包括政界、军界、文化界、艺术界和学术界名人,特别是由书画界名家们亲笔书写的书信、文稿和诗稿等。那么,为什么这些“名人文牍”值得收藏投资者去加以关注和留意收藏呢?

一、“名人文牍”既有学术价值又存名人心迹

“名人文牍”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它们可以从某个侧面客观、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出书写者的思想、学术观点,甚至折射出他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留下的某个烙印,即名人在这些“文牍”中,往往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平日里外人难以体味到的各具特色的真情实感,而这一特性,在名人的书信和诗稿中尤显突出。

这是因为书信和诗稿,大多是名人与其亲朋好友之间往来的私人物件,个中所谈论和阐述的事物,无论是大到社会时事政治、工作学术研究,还是小至家庭子女挂念,都无不显露出名人的真实心迹。从而更能使观赏者从他们或坦诚的言真意切,或发自肺腑的娓娓叙来之中,真切感悟到他们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而是与平常百姓有着一样的真情和坦诚的平凡之“人”。

下面这张诗稿,就是由我珍藏了多年的被当代艺坛共识为“几百年才出一个的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的诗稿。其难得和珍贵之处,莫过于经他亲笔书写后,又在其上进行了修改而留下的心迹。从中,我们可以窥见他作诗的学术观点,以及难为人知的对子女的关爱之情。

林散之于1972年在日文版《人民中国》上发表的“东方欲晓”书法作品,曾使启功脱帽鞠躬,引赵朴初索其墨宝,被郭沫若誉为“很好”,其大名被列入国家文物局“1949年后已故著名书画家”作品限制出境鉴定标准中“作品一律不准出境或原则上不准出境者”之列,故其书作受到海内外收藏界的格外青睐,在艺术市场上呈现出一派“洛阳纸贵”的景象。可是,世人往往知其书作盛名者众,悉其善诗者鲜。而他本人在晚年对自己的艺术成就作结论时却自谓“诗第一、画其次、书又次之”。被誉为“当代草圣”,但他自书墓碑却只题了“诗人林散之”五字,即是其偏爱自作诗的最好明证。

此诗稿(图1,15×26厘米)为林老于1966年时势动乱之初,因人生伴侣盛夫人患胃癌之疾,引发了对分别三年且远在东北小女儿芷若思念时,有感而发书作于“琴锲轩”出品的木刻水印信笺之上。其原诗如下:

思芷女

不材伶弱女,万里去何之,久别艰难日,长贫寂寞时。江风吹梦远,关雁送书迟,杨柳依依绿,三年父母思。

门闾今在望,倚立日初斜,消息春来断,相思别后加。心迟钟阜雨,泪湿女墙花,犹记前年路,天寒汝到家。

丙午年三月下旬林散之

由于林老作诗不厌其改,常“为求一字稳,不厌五更迟”和“夜尽犹疲坐,诗成尚苦敲”(林散之诗“辛苦”和“夜坐”句),随后他便在原稿上亲笔又作了几处更易。

对“关雁送书迟”句,似乎他感到太直露,不够“雅而淳”,而将其改成“关月带春迟”,意喻着宛如一轮孤月远在千里之遥的关外――东北的小女儿,久未带来团聚的“春消息”,以此来抒发因世乱、妻病和与爱女久别后油然而生的愁困之情,使诗句情中有景、情景交融了。更为感叹的是,他又觉“三年父母思”尚不能充分表达怜女深情,而更为“三年岂尽思”后,顿生新意,使诗人在其间倾诉的情之深、意之切,几于一字一泪,令人不忍卒读!而更让人拍案叫绝的是,他把最末两句改成了“记否归时路,湖边是汝家”,将诗中提及的“久望”、“消息断”、“相思”和“泪湿”流露出来的盼女早归之况,进一步演绎成女儿正在归途之中,迟迟未到家唯恐是她迷路了的亦梦亦幻之境,再次将作者的舔犊之情推向高潮,个中意味隽永,吟罢令人感慨不尽!

“几改几涂终不恹,连圈连点始相宜”,“改罢自长吟,独得其中味”(林散之诗“戒诗”和“自嘲”句)。最后,此诗在林散之诗集《江上诗存》中刊登时,即是按照这张诗稿所做的下列修改内容发表的。

思芷女

不材伶弱女,万里去何之,久别艰难日,长贫寂寞时。江风吹梦远,关月带春迟,杨柳迢迢绿,三年岂尽思。

门闾今在望,倚立日初斜,消息春来断,相思别后加。心迟钟阜雨,泪湿女墙花,记否归时路,湖边是汝家。

丙午年三月下旬林散之

值得一提的是,“抒性情”是林散之先生对写诗的基本观点,他在《江上诗存》序中就再三申说:“诗,性情而已。诗言志,志即性情之所寄托”“无性情不足以言诗”。此外,他还强调,“夫诗有四要:曰情、曰景、曰意、曰事,情与意发于内,景与事受于外”。而这首《思芷女》,既是其对上述论点身体力行的最好写照,真可谓是他三十六卷诗作中的代表作,又让我们“见字如面”,捕捉到了于40年前的那一刻,“当代草圣”手扶院门,垂足久望,在他银色眉毛下的眼中,波动着那欲出而又未出的一曲微茫的刹那间永恒。

二、“名人文牍”既具审美价值又展名人文化底蕴

名人一般都有良好的传统文化和书法底蕴。他们在“名人文牍”中的字迹,往往并非刻意去追求某些书法效果,大多是随意地信手写就,由于“书为心画”,手迹即心迹,这时他们常常于不经意之间,会一扫平日在隆重的正式场合于大庭广众之前被迫做出的正统,甚至是做作之态,进而得以在咫尺的“文牍”里,别具一格地展现出自然、洒脱和率真的独特书法艺术韵致。此外,还可在给人以美不尽言的审美享受的同时,让观者感受到他们在朋友之间的文宴酬唱以及人情世俗的交往中,所体现出的深厚传统文化修养,以及真诚和坦荡的人格魅力。

如下这张“尺牍”,为我所收藏的由中国书法家协会前主席、著名诗人沈鹏先生,在“荣宝斋”特制的木刻水印信笺上,亲笔写给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原副主席、已故著名书画大家陈大羽先生的一通信札(图2,22.5×32.5厘米),其内容如下:

大羽先生:

长久未见面,十分想念。今趁毛同恺先生之便,书奉七律一首,是六年前自作诗,留念并请指教。您如有近作,方便时请掷下一小张,以释远思。

即颂

大安

沈鹏

九月七日

此信札虽然言事简单,但是传达的情谊却颇为沉实,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欣赏到当代著名诗人和大书法家沈鹏先生通篇以行草结体,笔墨苍劲沉着,章法精妙老到,寓巧于拙而宝光四溢的书法艺术,感受到其才气横溢的学者风范,而且还可以从中了解到书画大名家之间以互赠书画作品,来寄托和表达远方故友间思念之情的高雅交际方式。识者每当诵读品赏这既富有赏心悦目的书法艺术,又饱含着人情交际之情趣的信札时,都会由衷地感受到书者于其间流露出来的“平淡中出真味,朴素里见性灵”的情感内涵,以及真诚的人格魅力。

三、“名人文牍”愈将“物以稀为贵”

随着当代科技不断进步和发展,以及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用电脑打字写信,甚至使用电话和发送电子邮件来进行彼此之间的联系,已经变得更加地便利和快捷,因此今后采用书信联系的方式将愈来愈少,特别是由名人亲笔书就而留下的手迹更如凤毛麟角。而对收藏品来说,历来就是“物以稀为贵”,与名人存世的书画作品相比,“名人文牍”因其存世量的稀缺,就更具有珍罕性,且信札一般只会书写一封而绝无两三封相同者,因此其既有书法、文学等方面的欣赏价值,又是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的独一无二之名人书法墨宝,甚至是他们用硬笔书写所留下的手迹,都必定会随着年代的久远和时光的流逝,显得愈加弥足珍贵。

下面这张“名人文牍”(图3,19.5×27厘米),就是由著名美术史论家、鉴定家和书画家萧平先生(别署戈父)于1976年给其学生“榕榕”布置学画作业的便条,尽管是用钢笔书就,但它依然有着不同寻常的珍贵之处。其内容如下:

每一星期内习画作业:

(1)临摹线描画(白描人物)4张(毛笔)。

(2)铅笔写生人像或半身人像(侧面、正面)4张

共八幅(内容每周布置一次)

临摹是为了掌握人物画的用线(即线条与结构、动作的关系和线条的组织方法,要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来。)和用笔(即指起笔、落笔、转折、顿挫,要有轻重、粗细、快慢和长短)。

写生是为了锻炼眼睛和手,观察事物、捕捉事物神态的能力。在写生中要动脑筋,不能完全自然主义的描写,要抓重点,要有主次和取舍。同时也要参考别人作品的写生方法。

每画一画之前,都必须先动脑子想一想。分析一下。

在一年内坚持这样做,要有恒心,一学到底。每周五晚上检查。

示榕榕

1976年4月9日晚戈父

从中我们得以想见,如今过了花甲之年并在书画艺坛上已久负盛名的萧平先生,在31年前那个勇于求学绘画的学生不多,而敢于教授艺术的老师更乏的“革文化命”的年代,追求和传授艺术是需要相当勇气的。而时年34岁的萧平,在自己不懈求进书画艺术的同时,不仅以如此认真负责的态度,口传手授辅导后学,详细地布置着一周的课业,而且还将临摹和写生的意图和要点,耐心地悉数笔授,并鼓励学生要“坚持这样做”,可见他对艺术追求的执着精神,一直执着到即使是在那个艺术被践踏在脚下的年代里,仍寄望于学画的后生“有恒心,一学到底”。可以说,这张跨越三十一个年头的纸片,虽然纸色已经泛黄,上面的字迹也有些褪色,但是它却记载了中国传统书画艺术代代传承、生生不息的一个真实和生动的瞬间,以及萧平先生“诲人不倦”的为师品格,这在当前艺术沉沦于金钱,教学浮躁于虚华的商品经济环境中,愈发显得珍稀和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