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6:22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1

关键词(冒号):师范艺术教育艺术实践艺术素质

目前,师范类美术教育的讨论中,就专业教育目的而言,或反对过多的专业教育,或反对过多的职业教育。其讨论的焦点,更多地集中在师范生应具备的专业技术程度的作用上。前1种观点认为,针对中小学美术教育,完成教学工作无须过高的技术要求。中小学美术教育的目的,重要的是通过“审美”活动认识和理解艺术的含义,通过创造性的活动帮助学生获得更为全面的成长教育,而不应以掌握某种美术技术为目的。因而,艺术教师的培训,重在教育理论和艺术理论的掌握。而持后1种观点的人则提出,艺术学科的教育如果没有技术的含量,就不能称为艺术的教育。尤其在中学的课程中,没有良好的技术水准,教师不仅难以向学生提供优秀的示范作品,技术水平的低下也必然导致低水平艺术的教育。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1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1。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1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3个方面展开(冒号):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1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1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1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1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1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1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1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1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1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1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1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1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冒号):想象本身是1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1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1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1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1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1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1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1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1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冒号):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1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1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1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1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1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冒号):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2

上述讨论,无论就师范的性质,还是美术专业的性质,都在忽视一个问题,在师范教育中,就接受基础教育的初学者而言,艺术素质的培养过程中,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对人所具有的本质意义。笔者认为,艺术行为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认识、体悟世界的基本方式之一。因而,艺术教育首先应该是针对人的教育,应该是具有艺术含义的教育,一个开放的而非形式规定的教育。

就广义的美术教育来讲,美术的教育内容在三个方面展开:1.文化知识的教育;2.艺术技能的教育;3.艺术行为的教育。就艺术教育的总体来说,无论哪个方面,艺术的教育都必须是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的教育。但在上述师范教育的讨论中,不难看出,我们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认识,是在将艺术教育的技能培养、知识教育与艺术素质教育的要求分离开,来强调艺术教育中的技术能力和泛文化意义,而忽略了艺术行为自身对于人的文化价值。无论是中小学美术教育还是师范高等专业教育的讨论中,我们虽然在不断地强调艺术的创造性和文化性意义,但这一强调,大都是将创造性和文化性从艺术体验的行为中剥离开来,孤立地谈它的社会意义和价值。由于这种观点更多地倾向于艺术教育在教育中的工具性意义,从而,使艺术行为本身的实践性与创造性分离开来,使艺术行为的价值与人生活的本质要求分离开来。造成我们的艺术教育所针对的目的与艺术对于人的根本价值在事实上的背离。

艺术的本质是通过艺术的活动实现对现实的体验,通过某种情感的行为方式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因而,艺术的行为也适用于认知的原则,它总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以幼儿学说话的过程为例,一个母亲对孩子进行语言教育的同时,必然通过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使孩子获得言语的基本条件。语言能力的发展必然伴随着认识能力的成长而实现。语言能力的成熟,实际上是孩子在整体成熟过程中的一个方面。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语言的掌握必然要在生活的要求中,通过实际的运用过程才能领悟其意义,创造性必然蕴含在这一运用的要求中,它并不能脱离与生活紧密关联的运用要求而孤立存在。就艺术的文化性意义来说也是一样,它不仅包含文化知识的内容,艺术对人的意义,更多地在于我们用艺术的方式来领悟生活,感悟人的存在价值。审美体验来自于我们内心深处对事物所做出的回应性体验。生成美的感悟和体验依赖于我们的体验过程,就如同我们经历生命的过程一样。艺术的领悟同样是在一种实践性的过程中来实现的。因而,艺术的行为也必然总是针对现实做出的实践。由此,反观上述对艺术教育目的的讨论,不难看出,在师范艺术教育的认识中,我们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在事实上是忽视的。

艺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艺术体验方式和思维的发展有着本质的关联,阿恩海姆认为,艺术的意义就是对生活本身最充实、最纯粹的体验。艺术的体验性特征要求我们的艺术行为,首先是在生活实践的基础上实现认识的目的。从事艺术的学生所以从绘画学起,不仅是为学习绘画的技能,其目的还在于培养学生用视觉的方式对事物进行体验和传达的能力,建立艺术的行为意识。

在艺术行为中,图像的表达和体认,实际上是对事物的一个“看”法或认识,艺术的行为是以视觉作为体验事物的基本方式来拓展人的认识能力的一个实践。只有通过探索性、体验性和表现性的运用才有可能让学生深刻地领悟到艺术语言的意义。由此看来,现存的师范艺术教育,其艺术实践的意义是否具有艺术行为的含义也是值得质疑的。艺术的行为目的要求我们以艺术的方式来实现对生活的实践,艺术家的体认和观看,是以视觉形式“体验”和“探索”事物的过程。因此,绘画创造的真正价值是在形式体认的要求下,给人提供一个观看的方式,而不是一般人认为的那样,仅是发现美的形象感受。

我们在艺术教育的认识上,对艺术行为的实践性价值和作用的忽视,表明了我们对艺术含义的曲解。我们对艺术这个词义的狭隘的认识,分裂了人的本质要求。我们忽视了人的思维、体验、认知都来自于作为同时是精神的、生物的和物理的存在的人的要求。如果,艺术行为本身不是在相应的环境和生存需求中发生,人就不能通过艺术的行为来实现对现实精神的体认,我们也就无法依靠这种行为改变或构建我们的艺术观念,获得艺术的创造能力和体验能力。

人的认识从来都不是纯粹来自于对象的映照,认识的世界是在认识者的参与中产生出来的。因而,艺术的创造不在于新的现象、美的式样的发现,而在于建立新的视觉思维的角度和视觉体验的方式。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在“人”的基础上实现认知的起点。因为它能促进我们用体验的方式反思和重新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艺术的表达和体验中,视觉发现的效应取决于“观看”世界的方法的可塑性。通过视觉的塑造、发现,这个观看的可变性、多样性使我们体验到了这个世界存在的方方面面和我们存在的意义。就人的体验的要求上,成功地运用这种功效,不是艺术家的专利,它也是艺术教育者的责任。我们的艺术教育就正在这个“视觉塑造”的过程中发生着作用。

阿恩海姆认为:想象本身是一种思维的功能,观察则是认识的过程,解释和意义是观察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方面,而教育可以阻碍,也可以培育人的这些能力。

在我们的艺术教育过程中,无论面对怎样的对象,就艺术对人的意义上说,都是一样的。我们必须要意识到,师范艺术教育所面对的学员,不仅是未来的教师,他们首先是一个接受普通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在这一点上,和所有艺术教育的受教育者一样,艺术教育的价值是相同的,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也是相同的。因而,我们在实施师范性的艺术教育中,不能因为师范的职业教育目的而因噎废食,用一种简化的艺术教育来替代教育中艺术对人的根本意义。这种意识会导致一个危险的结果——它必然把艺术对于人的意义歪曲为某种形式的审美教育或是单纯的技术教育。将审美的概念,引领到仅对现实表象的“美”的发现上,将艺术的教育引申为仅就“艺术形式”的审“美”能力的培养。从根本上误导学生对艺术的基本理解和认识。在艺术教育的基本问题上存在的这些偏见,会使我们的美术教育不仅与艺术素质教育有根本性的偏离,即使作为专业艺术教育的要求来讲,也会因为这一偏见背离人对艺术的要求。

所以笔者认为,师范类的艺术教育,应该由两个内容组成:首先是针对人的艺术教育;其次是针对美术专业的技术教育。作为接受普通教育的学员,师范生所受的艺术的专业教育首先必须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教育,而不仅是职业技术的教育。就培养艺术教师来说,具备艺术实践的基本技能的同时,也必须具备良好的艺术素质,而这一良好的素质,不是仅理论教育所能给予的,它同时还必须通过艺术的实践行为来实现对艺术价值的领悟。否则,作为艺术教师,在他进入美术教育的实践时,就无法保证他对艺术教育思想的正确理解,并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实现有效的艺术教育。不难设想,如果一个师范生自身就没有得到过真正的艺术体验和教育,他又怎么能够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实现艺术对于人的价值?

尽管在师范的艺术教育中,由于目前的制度问题使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矛盾的确难以解决。但我们必须意识到,艺术的教育目的,无论是针对专业艺术人才的培训或是普及教育中的素质培养,艺术素质作为人的基本要求都是一致的,都是作为进入社会的能力准备的。艺术教育应该也必须和人的生存价值结合起来,以便在真正的意义上实现艺术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3

公共艺术教育的特质

综合古今中外的研究,我们认为,公共艺术教育在本质上具有公益性、在对象上具有大众性、在内容上具有审美性、在功能上具有迁移性等几个方面的特质。

1.公益栏

公共艺术教育是教育公益性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表现。教育公益性是指教育是社会公共事业,社会和人民群众都有享受教育的权利,教育是为全社会、全民服务的,而不是仅为少数人服务,教育机构和教育工作者要树立牢固的服务意识。教育的公益性是由教育的本质决定的,教育的本质是为一定的社会培养人,教育是通过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来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在美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场所都是无偿提供给大学生的,这使公共艺术教育完全成为一种公益性的教育。由此可见,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就应包括高校为全体大学生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和全体大学生应该享受的受教育权利。作为高校本身,应该从客观上为大学生无偿提供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包括引进或培养公共艺术教育专职师资、开设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设公共艺术教育教学设施、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实践活动等等。与此同时,大学生应该有自觉参与并享受公共艺术教育的意识和行动。只有高校所提供的公共艺术教育服务充分地得到大学生的利用,才真正体现并实现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公益性。

2.大众性

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所有高校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而非个别人的专长教育。在这里,大学生参与公共艺术教育活动的权利平等、机会均等,是教育公平的具体表现。追求教育公平是人类社会古老的理念。孔子“有教无类”的主张,体现了古代朴素的教育民主思想。在西方思想史上,柏拉图被认为最早提出实施初等义务教育,亚里士多德则首先提出通过法律保证自由民的教育权利。所有的这些教育思想,归其一点就是教育要平等地面向普通大众。

上个世纪40年代的《联合国人权宣言》即规定“不论什么阶层,不论经济条件,也不论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儿童都有受教育的权利”。196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详尽阐述了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它包括“消除歧视”和“消除不均等”两部分。美国的大学无论规模大小,有两处场所几乎是必备的:一是教堂,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另一个就是艺术馆,对学生实施美育教育。哈佛大学自1993年起,每年举行为期4天的艺术节。艺术节充分反映出这所世界一流大学的艺术教育理念。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的举办有着很浓的审美教育色彩,体现的是面向全体,师生共同组织、共同参与。哈佛大学的师生人人都是观众,人人都是演员和工作人员。每个参加者的艺术才华都能得到充分的展示,艺术节成为每个哈佛人在哈佛经历中最难忘的事情之一。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艺术教育理应是面向所有受教育者的大众性教育,而绝不是专业意义上的“精英教育”。中国艺术教育的奠基人蔡元培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在一次美术展座谈会上说:“当代艺术家的第一任务在于艺术教育,在于提高全体国民的美育素养。”因此,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大众性教育,充分体现公共艺术教育的公共性、大众性。

3.审美性

柏拉图曾指出:“音乐教育比起其他教育都重要得多……节奏与乐调有最强烈的力量浸入心灵的最深处,如果教育的方式适合,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使它也就因而美化。”亚里士多德充分肯定了艺术的审美教育作用,认为艺术具有“卡塔西斯”即陶冶、净化、宣泄、升华等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在《诗艺》中提出了著名的“寓教于乐”的观点,即主张“诗人的愿望应该是给人以益处和乐趣,他写的东西应该给人以,同时对生活有帮助”。这就是说,艺术的教育作用不是游离于艺术的,而是要通过艺术的娱乐作用得到体现和发挥的。

朱光潜认为,美确实要有一个客观对象,要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样美人的客观存在。审美也确要―个主体。美是价值,就离不开评价者和欣赏者。陈旭光教授认为,人的人文精神培养的重要途径则是审美,是对艺术作品的经验和“理解”。艺术接受的一个重要意义正在于艺术的人文作用、审美娱乐作用、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意义等的发挥与实现,都必得通过艺术接受这一环节而最终得以实现。王岳川教授指出:“艺术是重新设定生命坐标,使人臻达一种审美的自由之境。”这说明艺术不仅能够陶冶生命个体、并使其走向审美,而且也说明艺术本身包含着审美因素。

公共艺术教育正是通过艺术理论或具体的艺术实践,特别是艺术作品或艺术活动等形式,首先给大学生一种感官愉悦和审美享受,并从中欣赏、感受艺术,进而升华为―种美的熏陶,使自己逐渐由―个不自觉的欣赏者提升为一个有审美标准和审美理想的审美主体。公共艺术教育的审美性是艺术教育本身固有的特性。

4.迁移性

公共艺术教育的迁移性是指公共艺术教育的效果能够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即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受教育者创造性思维和整个智能的发展。创立于1967年的美国《零点项目》,投入上亿美元,研究的―个中心问题就是艺术认知的规律、人类智力的潜能和人类的创造性。研究表明:以艺术教育为手段的美育具有开发右脑的作用,能够充分调动“次要半球”的积极性,同时又可补偿“优势半球”的机能,从而左右大脑平衡发展、协调运用,以求大脑的潜能充分发挥,人的智力极大的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艺术教育学会会长郭祯祥教授认为,想了解并开发右脑的创造力及整合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艺术,而达到全脑思维的完整性。

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政道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论述:“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艺术和科学事实上是―-个硬币的两面,她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钱学森有一段关于艺术教育的论断:“培养具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艺术本身就是人创造的产物,艺术美的魅力就在于能扩展人的心理空间,大大激活人的创造性心理活动,继而表现为创造的行动。艺术教育在培养学生个性、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以及解决问题方面是有优势的,公共艺术教育的独特的实践品格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力的培养。这说明,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具有整合智力结构、激发人的创造力的迁移性。

载体意义

公共艺术教育包蕴着高尚的情感因素、潜藏着独特的德育价值、具有和谐人际关系的凝聚力和记录时代与社会发展的独特功能。从这些视阈上说,公共艺术

教育具有情感载体、德育载体、和谐载体和时代载体等深远的载体意义。

1.情感的载体

情感是人所独有的一种稳定而持久、具有深沉体验的感情反映;高级情感,即情操,是人对一定社会事物所产生的道德情感、理智情感、审美情感等等多种情感的复合体。2007年4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文化部部长孙家正的文章《艺术需要“慈悲关怀”》,指出:“艺术说到底是人的情感的载体。”艺术是―种情感的活动。艺术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因此,公共艺术教育这一教育活动本身就是情感的载体。

荀子《乐论》篇总结先秦儒家乐教思想,在“礼”“乐”相对的意义上由“乐和同,礼别异”论述“礼”作为外在规范,构成社会的秩序条理,“乐”陶冶情感,促进心理、情感上的和谐、团结;指出“乐”与情感的关系,乐是情感愉悦的表现,根源于自然的性情,是“不可免”“不能无”的。因而更要以“正声”引导、陶冶人。蔡元培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理论,他说:“美育者,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由此凸现了艺术审美活动陶冶情感的意义。梁启超先生也倡导艺术教育,认为:“情感教育最大的利器,就是艺术。”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高度评价“文章”的作用:“以诗移人性情,是即于诚善美伟强力敢为之域”,充分认识到艺术对人的情感陶冶作用,即“涵养吾人之神思耳”。艺术作品恰如其分地体现了艺术的审美、娱乐、认识、教育的功能,因此产生“移人性情”“涵养人的神思”的感情,震撼着人的内在精神世界,左右着人的思想和行为。

艺术本来是包含着丰富的情感的。是一种情感形式、情感符号、情感表象活动。列夫・托尔斯泰说:“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声音以及言词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这种感情,使别人也能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发挥教育作用的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着审美的愉悦和极大的精神上的享受,也正因为艺术教育的这一特点,使得艺术教育能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达到以情感人。

2.德育的载体

柏拉图明确主张文艺必须起到培养优良品德的作用,像“表现勇敢”“表现聪慧”或使人“在战场和在一切危难境遇都英勇坚定”,或能使人“谨慎从事,成功不矜,失败也还是处之泰然”的乐调,就都应该保留下来。亚里士多德认为音乐和绘画在培养美德的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特别是音乐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供人娱乐,使人解除疲劳,而且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理性、激荡人的灵魂,使^、产生巨大的变化。鲁迅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阐述“美术之目的与致用”时指出:“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辅道德以为治。物质文明,日益曼衍,人情因亦日趣于肤浅;今以此优美而崇大之,则高洁之情独存。邪秽之念不作,不待惩劝,而国又安。”就是说,艺术可以有助于道德的成长,陶冶人的性情,崇高人的品德;同时,艺术本身都内在地蕴含着德育的因素、具有德育的价值,是德育的重要载体。

心理学上讲,人的认识过程所包括的知、情、意、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逐步深化的过程。艺术教育正是通过培养人们的审美感知、审美情感,形成一定的审美意志和审美行动的。席勒曾说:“道德的阶段,只有通过审美的阶段才能实现。美是造就完善人格的必经之路。”这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指向审美教育,审美教育指向道德教育。这也深刻阐明了艺术教育本身的一个重要旨归就是道德教育,即德育。艺术教育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归根结底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这也正如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所主张的:艺术教育的目的不在于培养艺术家,而是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使人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

3.和谐的载体

中华文化的和谐精神可以归纳为“和而不同,求同存异”。这就是说,和谐不是指完全统一,而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乐记》中说:“乐者为同,礼者为异。同则相亲,异则相敬。”意思是说。乐的作用在于求同。礼的作用在于存异。求同就会使^们相互亲近,存异就会使人们相互尊敬。徐复观先生在《中国艺术精神》一书中指出:“我国古代的教育以音乐为中心”,而“乐的正常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总括”。和谐,是中国古代儒家以音乐为中心的教育的主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进行音乐教育的目的,不是把受教育者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使其成为全面和谐发展的人。”音乐作为艺术之一,能够使人的身心发展更加和谐。音乐教育不仅使受教育者个人和谐发展,也有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美国学者H・F・艾伯利斯曾在论述音乐教育的功能时,明确提出: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对于形成―个有内聚力的社会能产生重要的作用,这―点是不容置疑的。

艺术教育要帮助公民形成健康向上的审美观点和趣味,正确评价各种不同思想倾向的艺术作品,鉴别艺术作品中各种事物的美好与丑恶、高尚与低级、文明与野蛮,让人们在艺术享受中陶冶情操、愉悦身心,推动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日从而在人与人的交往、人与自然的交往、人际各阶层的交往过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趋于和谐。在艺术活动的实践过程中,很多艺术形式(如合唱、合奏、艺术设计等)都要求参与者的集体配合、共同协作,才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于合作态度、协调能力能够获得感性的体验和有效的训练。因此,艺术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态度和团队精神,有利于和谐群体关系的形成。从这个意义上说,公共艺术教育是和谐的载体。

4.时代的载体

公共艺术教育是时代的载体,具体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记录和反映特定的时代。二是与时代同步发展、与时俱进,其内容与形式是动态的。

恩格斯认为,文学艺术是社会历史特别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在实践的社会生活中人们按照美的规律创造着美的事物,艺术的美就是对社会生活中的美的反映。鲁迅在论述美术的目的和效果时,其中就谈到美术能“表现文化”。即是说―个民族的思想和文化、某一时期某一朝代的文化和思想。可以借助美术作品而传承下来。叫也在《拟播布美术意见书》中说:“凡有美术,皆足以征表一时及一族之思惟,故亦即国魂之现象;若精神递变,美术辄从之以转移。”进一步揭示了人们可以从文艺作品中认识时代和民族的精神。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职公共艺术教育路径策略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主题。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虽然在不断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总体而言,还存在着不少问题。教师应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将理论和实践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创造一个丰富的文化环境,这样才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适用型人才,这个年龄阶段的高职生正处于价值观成熟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价值观念需要教师合理的引导。公共艺术教育是高职美育教学的主要内容,作为艺术实践的一种形式,是最能体现知行合一的一种方式。将价值观念和艺术实践联系在一起,可以增强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完成从心灵到人格的转变,从而推动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如今,高职院校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就需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强化课程之间的管理,加强各学科之间的深层联系。因此,高职教育者在提高自身素养的同时,也要加强教育上的引导,探讨价值观和艺术教育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达到教育的本质目的。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现状

(一)缺乏理性的认知,情感认同较弱

教师在公共艺术课堂教育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首先应该让学生对这种观念的时代特点和发展意义有一个确切的了解。但是,不少学生对于价值观的意义和内容都不是很清楚。相对于理性的认知,高职生更需要在感性的基础上了解、掌握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内容。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公共艺术课程内容较为广泛,学生无法把握住真正的核心内容,对于核心价值的学习更是无从谈起。

(二)没有坚定的信念,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高职院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主义建设中,在自身的学习、生活和未来的工作中都能具备坚定的意志和能力。但是在实际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学习数理化知识比公共艺术知识更有用,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学生仅仅是为了成绩才选择公共艺术类课程,而并没有把这门课程放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这导致高职生在艺术鉴赏能力上有一定的欠缺,再加上基础知识比较薄弱,久而久之,也对公共艺术类学习产生厌烦心理。

(三)理论与现实相脱节,教师自身对价值观的理解不足

高职院校在实施价值观教学的时候,应该让这种理论思想融入学生的实践活动中,促使他们的观念意识化,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教育效果。但通过调查发现,高职院校部分学生还存在以自身利益为重的现象,完全没有将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够,践行能力不足,公共艺术课堂教学缺乏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使教学模式过于单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够高。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公共艺术教育的路径和策略

(一)教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高职院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和完善,首要任务就是教师应该提高自身修养,然后才能做到教书育人,在工作中引导学生不要过分追求物质生活,应该以严谨的态度、刻苦的精神和广博的人文艺术学识来培养内在气质,塑造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在合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摆正自身的位置,明确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艺术领域起到带头作用。可以利用优秀的合唱作品来反映时代,通过对歌词内容的理解来诠释艺术本身,这样才能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的信念。以《黄河大合唱》为例,黄河是一个整体的背景,以歌颂不屈的人民和悠久的历史为主,谴责侵略者的残忍,同情人们所受到的苦难。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要营造出庞大的气势和壮丽的场景,然后在歌声中表达中国人民热爱自由的精神和不屈的品格。這种方式实际上就是向学生传递一种爱国精神,让他们在学习艺术的过程中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之处,意识到和谐社会的重要性,认识到这一代人所要肩负的责任,为践行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教育责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榜样带头作用,为高职师资水平的整体提升做出贡献。

(二)创新公共艺术教育模式

教育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无法适应现代化的教学需求。尤其是对于高职生而言,他们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极强,因此,教师需要适当创新公共艺术教学模式,根据高职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关注他们在个性和个人能力上的差异,建立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教育模式。在教学中,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这种观念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得到认同。在创新方式上,首先注重教育的开放性。艺术教育实际上被认为是特殊教育的一种形式,具有培养人的道德、智慧和鉴赏能力等多方面的特性。高职艺术教育应该与核心价值观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单独存在的。所以教师在选修课程中,不能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授模式,而应该让学生参与实际的课程中,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经典节目或者是影片,让学生分析其中潜在的民族精神。例如在公共艺术课程选修课影视鉴赏中,教师可播放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对其中的文化和意识形态进行分析。作为一部反腐题材电视剧,以当今社会要点问题为主,同时也把握好了主流意识和世俗生活的结合点。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是相互影响的,如今,更应该坚定理想和信念,将人民群众的利益放置在首要的位置上。《人民的名义》就以鲜活的故事阐述了强化党风廉政的重要性,要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严格履行法律程序和相关的法律规定。在当代影视评论课程中,基于现代化发展的现状和问题,让学生学习到依法治国的执政理念,这样就能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三)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

实践是所有理论知识的来源,不仅包括对事物本身的检验,同时也是对价值观念的一种检验。在培养高职生核心价值观念时,应将理论与实践联系在一起,在学校开展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从理念的认识提升到行动上,以此来丰富他们的个人体验。相关调查表明,实践活动一直以来都是高职生比较喜欢的一项活动,通过校园活动或者社会实践能极大地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对其自身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例如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就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重视艺术教育的理念为主,教师认真做好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培养高职生的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也重视教育实践活动,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通过每月一次的周末文化广场、校园才艺大赛等方式的文化艺术活动,让学生进行书法展示、文艺会演或者舞蹈、合唱比赛等。同时也注重学生社团在公共艺术教育实践中的积极作用,先后成立了艺术团和话剧社等二十多個艺术社团,这些也成了高职生艺术实践的基地。学院的学生还参加了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并在节目中体现了该校学生较高的艺术修养。

(四)为高职生提供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

文化一直是整个历史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精神财富。在高职教育环境下,应该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文化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改善公共艺术教育的教学环境,引导学生开展有益的活动,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以丰富学生的课外艺术实践活动为主,参加活动需要以课程的形式,给予一定的学分制。将各类实践课程的学分和教育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的艺术兴趣与学习时间可以形成一个有效的融合,从而将参加艺术表演看作一种主动的意识和行为。随着我国高职院校艺术教育的不断发展,核心价值观就显得愈加重要,应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融入公共艺术教育中,为社会培养更多有用的人才。例如在向阳铁路职业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模式中,教师结合学生实际,为高职生提供了一个丰富多元的文化环境。将学生人格的塑造和品行培养结合在一起,不断挖掘艺术教育中的人文价值,让学生在艺术教育的过程中感受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区举办了各种类型的展演活动,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同时也丰富了文化艺术生活。每月一主题的板报活动,以《感恩孝顺》《我的梦,中国梦》等一系列黑板报为题,这样不仅能够提高社会的关注度,也能更好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艺术教育中。

四、结语

从能力到素养,从道德信念到理想,都是高职公共艺术课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间的潜在联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艺术课堂,需要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不断努力,应充分利用学校这一平台,将教育、文化和实践充分联系在一起,让这些美好信念融入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杨春华.合唱艺术教育对高职艺术设计人才的美育价值及其实现途径[J].中国轻工教育,2015(06). 

[2]温小佳.浅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语境下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发挥[J].中国培训,2015(20). 

[3]许晶,王晓宁.综合类公共艺术课程研究——兼谈美育类舞蹈课程的启示[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6(01). 

[4]王刚.“心体重构”:艺术教育的审美内涵与价值取向[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 

[5]吴明.高校艺术电影鉴赏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J].中国高等教育,2012(Z1).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5

关键词:艺术欣赏艺术教育美育

中图分类号:J01

一、艺术欣赏与艺术教育都是美育教育

艺术欣赏从本质上说,是通过美的欣赏,引导人们去追求真、善,摒弃虚伪与丑恶。艺术欣赏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通过艺术作品获得精神满足和情感愉悦的审美活动,也是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人们接受作品“美”的同时,自然也接受了它的“真”、“善”。它是潜移默化的过程,就像“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一样。人们将艺术中的真、善、美境界融入现实生活,逐步产生了对人生超凡脱俗的新认识,从热爱艺术进而热爱自己的生活和人生。

1997年开始教育部颁发《普通高中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要求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开设“艺术欣赏”课程。从此音乐欣赏进入了课堂,成为学生获得审美愉悦的不可缺少的重要课程。如:欣赏《春江花月夜》。这首乐曲通过变奏,不仅描绘了“傍晚”、“小舟”、“箫鼓”等江上秀丽的晚景,表现微彼荡漾、温馨恬静的春江景色,而且借景抒情,激起人们对祖国山河无限赞美的深厚情感。

它的主题曲调富于歌唱性,旋律古朴、典雅,节奏比较平稳、舒展。主题旋律尽管有多种变化,但每一段的结尾都采用同一乐句出现,运用民间音乐中“换头合尾”的变奏法,从各个不同角度揭示乐曲的意境,深化了音乐表现的内容,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它使我们领略了中国民族管弦乐曲的神韵,充分展示了我们民族器乐的魅力,使我们了解到中国民族乐器在世界之林中永远是一株光彩夺目的厅葩,更加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应充考虑到高中学生的特点,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抓住学习对音乐“不完美的音响感知”的心理状态,动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法,创设意境、引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想象,使学生围绕思考题更加认真细致地欣赏音乐。展开联想,引导学生以主题因素的发展为主要线索,通过对各乐段的分析与描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层层深入音乐的意境,整体把握作品的脉络。在此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形象艺术思维能力,在音乐联想空间里得到熏陶与教育。从而促进学生个性自由和谐地发展,全面提高审美素质,达到艺术熏陶与塑造的目的。

二、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1、美育与艺术教育。

美育理论体系的建立,包括“美育”(即“审美教育”)概念,由18世纪德国美学家席勒正式提出。席勒在《美育书简》中,首次提出了“美育”这一概念,系统阐述了他的美育思想。席勒不限于仅仅从道德教育特殊方式的角度来看待美育,而是从自然与人、感性与理性等基本哲学命题出发,从改变近代人的存在方式,使人重新获得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实现人性的复归这一更加广阔的领域来论述美育。我国最早公开将美育与德育、智育相提并论来提倡美育的是清末学者王国维,尤其是中国近代教育家蔡元培(1868-1940)更是大力倡导美育,把美育确定为其新式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并且提出了一系列美育实施设想,对美育的本质、内容、作用和实施美育的途径做了较系统的研究和阐述。蔡元培还提出了“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认为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必然趋势。他把西方康德、席勒的思想和中国古代美育传统揉合到一起,形成了自己的美育思想。

虽然美学理论关于美的形态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的划分,实施美育的途径又有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区分,但普遍认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手段。由于艺术具有审美认知、审美教育、审美娱乐等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成为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方式。艺术美作为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它对提高创造美和能力,培养人的审美理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2.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现代社会中,“艺术教育这一个概念,有着两种不同的含义和内容。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被理解为对于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种专业艺术院校正是如此,戏剧学院培养出编剧、导演和演员,音乐学院培养出作曲家、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等。从广义上讲,”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而不是为了培养专业艺术工作者。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人们道德的完善和智力的开发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它可以丰富人的想象力,发展人的感知力,加深人的理解力,增强人的创造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曾讲过,在科学领域和艺术领域里对真、善、美的不断追求,照亮了他的生活道路,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育了他的感知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诺贝尔奖得主、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教授1993年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召开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上有一句名言:“科学与艺术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

3.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体可以从这样几个方面来理解:

(1)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在当代社会生活中,艺术教育尤其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艺术教育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6

关键词:艺术理论课程;思政元素;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J30[文献标识码]a

在新时代文艺思想理论的推动下,高校教育者逐渐意识到艺术教育在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积极作用,且都在积极探索如何更新艺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改革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开辟艺术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互相渗透、融合的崭新空间。本文力图把握艺术理论教学的特殊性,探究如何在高校艺术理论教学中深挖思政元素,改善当前高校艺术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刻板性和局限性,充分发挥艺术理论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一)理论意义

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在先后提出“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等一系列理念和精神的指引之下,“课程思政”已成为今后高校课程改革创新模式发展的基本趋向。这一全新理念既是新时代思政教育理论的具体体现,又是顺应高校教育体系课程改革与建设需求,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在高校所有学科门类中,艺术类课程相较于其它课程而言蕴含着独特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其在激发和提升大学生认识美、发现美、理解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同时,凭借艺术特有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兼具培养和塑造大学生正确政治意识、道德观念、人格品质的独特教化功能;即有助于大学生活跃思维创造力的建立,又易于其健全人格的塑造。科学认识和发掘高校艺术课程的思政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形式和内容,注重思想导向和价值取向的引领,助力高校新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格局的形成与发展亦具有特殊且深远的意义。

(二)现实意义

首先,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用好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助力高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在以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人类社会发展趋势,顺应社会主义教育规律提出的教育新理念的导引之下,由于德育与美育的内在同一性,高校艺术理论课程也应主动承担新时代赋予高校的历史使命,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课程思政”意识,积极进行课程改革,充分提炼、梳理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发挥艺术教育与思政教育的镜像和协同效应,有效推进“课程思政”,全面实现德艺双馨的育人目标。

其次,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高校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在保存、传播和创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高校艺术专业学生更应肩负起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与创新、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时代重任。在艺术理论课程教学中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科学认识和发掘课程中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利用艺术教育的独特形式,以“入脑入心”的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其中,引导学生运用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艺术作品的解读和艺术创作,全面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整体素质,达成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教育目的,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栋梁之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最后,有利于提高艺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艺术类大学生普遍重专业,轻理论学习,存在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偏低等问题。因此,需结合专业特点,利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润物无声’中将思政元素渗透在教学中,以提升其政治思想意识、文化素养及参与的热情,打破重艺轻德的现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等,理顺艺术与思想政治的辩证关系,在大力提高专业素养及基本技能的同时提升其政治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开发自身潜能,使其成长为德艺双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教学改革路径

(一)优化教学理念,深化课程观。

艺术理论课堂不仅注重学生专业知识技能的培养,同时做好学生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的工作。因此,高校艺术理论教师应树立课程思政理念,自觉挖掘艺术类课程与思政元素之间的共通共融之处,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编写教案。在课堂设计环节中,将“红色”理念赋予课程中,注重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首先,通过修订现行教学大纲,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合理融入艺术理论课程的教学体系之中,使之有相对统一的规范性要求。其次,科学设置课程,充分体现全面人才培养目标。最后,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及艺术与思政教育相结合的具体要求,在课堂教学环节中注重导引功能和艺术手段的应用。

(二)调整师资结构,构建艺术专业与思政教师的合作机制,加强高素质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艺术专业教师对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搭建相应平台促进其与思政教师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如定期举行两学科教师集体备课、教学经验交流、教学改革探讨、共同组织实践教学活动等措施以促进两学科教师之间的通力合作。

(三)创建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相结合的主题活动,推动艺术与思政教育实效。除课堂建设外应注重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通过创建主题鲜明、富有特色的系列活动,建立课堂内、外互动式的双向教学模式。如校园艺术文化节、专业技能设计大赛、工艺品设计大赛等专业设计作品的展示表演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属性。

高校艺术理论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希冀更多教师通过长期教学实践和积极探索,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专业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达立德树人的宗旨。

参考文献: 

[1]郑铭,郑晓芳.“课程思政”视域下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育的融合建构[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03)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7

关键词:艺术教育;美育;情感

贯穿古今,艺术对人类文化的作用不容小觑。早期的人类艺术多以诗歌和舞蹈作为表现形式,或抒发人类情感陶冶情操,或与宗教巫术有关。即便如此,也着力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与前进。因而,对艺术的普及和发展是我们应当重视的问题,我们研究艺术教育,既需借以古人之前见,又需结合当代之实况,联系实际探讨艺术教育问题。

一、中外艺术教育问题概述

艺术教育的历史源远流长,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开始重视艺术的普及和实施,乐是我国古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早期的艺术教育以礼乐结合作为开端,是人类文明发展历程的重大措举。西方的艺术教育最早可追随到古希腊时期,那时的艺术多以宗教和原始巫术相关联,它们既是艺术,又是文化。

(一)中国艺术教育概述

我国从周代开始,就将礼与乐正式结合在了一起,制礼作乐,礼乐并举,成就了周公时期的和谐社会。儒家经典《周礼》规定,授教之人必须懂乐,授教内容也应与“乐”相关联,例如“礼”就是由“乐德”、“乐语”、“乐舞”三部分组成,分别指的是与乐相结合的德行、语言和歌舞。到了孔子时期,对“礼乐”的重视更为盛行。孔子列礼乐为六艺之首,提出教育应当以乐为原则,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礼乐相济”的理论基础。近代以来,我国著名学者王国维提出独特的美学思想体系,将审美教育与德智教育相提并论。我国近代大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更是把德国美学家席勒的思想与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相结合,提出“以美育代宗教”主张,倡导美学,还提出了实施美育的办法,但都因当时社会条件不允许而未能实现。

(二)西方艺术教育概述

西方的艺术最早盛行于古希腊时期,当时人们将诗、歌、舞结合在一起,推动了人类精神文明的发展。到了18世纪,德国著名美学家席勒提出培养品格完善的人必须经过美育的熏陶,并在《美育书简》中正式提出“美育”这一概念,突出了美育在人类文化中的重要作用。近代以来,西方经历了两次工业革命,开始强调科学的重要性,科学逐步取代了艺术的地位。直到20世纪20年代后,人们在杜威教育思想的影响下,重新认识到艺术的重要性,艺术教育也不断被人类提及和强调。

二、艺术教育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艺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文明发展,艺术教育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

(一)培养人类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

艺术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上的艺术教育是指培育出有艺术技能的人,此义并非我们所谈及的艺术教育。广义上的艺术教育是指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通过欣赏优秀的艺术作品来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艺术鉴赏力,并最终以培养出健全的审美心理为目的。当今社会,随着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们对科学的重视不断提高,理性的科学带给人们不断的创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便利了人类生活,但这种高物质化的生活环境同时也带给人们巨大的精神压力,人类身心的物质和精神产生分裂,使人如同机器一般没有精神的寄托,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急需在艺术的天地中获得放松,感受艺术作品带给人们的精神愉悦,让人类身心的感性与理性达到平衡,使人类的审美心理结构的得以健全,这样才能促进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

(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人的全面发展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平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因素。艺术教育作为审美教育的核心,不仅能够健全人的审美心理结构,对人类思维能力的提高和道德的完善也有重要作用,人的思维能力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二者虽有区别却密不可分,逻辑思维主要应用于科学,形象思维主要应用于艺术,如果只重视其中一种,就会产生机械唯物论的偏见,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过,对艺术的爱好丰富和培养了他的想象力、感知力和创造力,爱因斯坦虽致力于科学研究,但在闲暇之余,也喜欢欣赏音乐和阅读小说。道德强调“真”与“善”,艺术则是“真、善、美”的统一,因而,艺术教育对促进道德的完善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艺术教育的实施,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三、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我们实施艺术教育,首先就应该认识到艺术教育的任务和目标。

(一)艺术基本知识的普及与艺术修养的提高

艺术的基本知识能够帮助我们更完善地欣赏艺术作品,用更具体的理论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出发,充分的感受深刻的审美体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能够提高艺术修养,艺术修养是人文修养的集中体现,人文修养是全面发展的人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因此,艺术基本知识的普及和艺术修养的提高是艺术教育的任务与目标之一。

(二)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全与想象力的发挥

前面我们已经了解到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艺术的精神活动不受时间与空间的制约,能够充分发挥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我们知道,艺术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在艺术创造活动中,我们必须通过想象才能将生活素材提炼出来,构成生动的艺术画面。审美心理结构的健全和想象力的发挥是艺术教育任务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培养完美的人格

艺术是审美情感的集中体现,艺术家将自己的思想情感注入到艺术作品当中,运用丰富的艺术媒介表现出来,人们在认真欣赏艺术作品时,联系自身经历,与艺术家产生共鸣,反省自身,使欣赏者进入到更高的精神境界,成为一名具有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这也是艺术教育的最终任务和目标。

四、结语

艺术教育以审美价值为基础,具有美学的意义和艺术的魅力。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育出具有完美人格、全面发展的人,这一类型的人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人才,它们不仅能促进科学技术的提高,还具有高尚的品格、睿智的大脑,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因此,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对现阶段社会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工作,我们应大力发展艺术教育,进一步完善艺术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张黔.艺术原理[m].北京大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8

关键词:艺术教育;审美教育;素质教育

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受到了愈来愈多的高校教师的关注,对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逐渐地被提及。审美教育是教育者借助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审美教育形成的良好的审美素养,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提升,而且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文化知识,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和性格的健全。本文主要立足于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分析了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概念界定

艺术教育,就是通过艺术作品和相关的艺术理论知识,运用艺术鉴赏和创造的规律,去影响受教育者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受教育者的感知能力、想象力、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育活动,具有情感性、形象性、愉悦性、渗透性和典型性的特点。[1]有狭义和广义两个方面。从狭义上讲,艺术教育是为了培养艺术家或专业艺术人才所进行的各种理论和实践教育,如各专业艺术院校培养的是艺术创作和艺术表演方面的人才。从广义上说,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核心,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种理论认为,世界上的职业和分工不同,有三百六十行之多,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的工作的人,都会涉及到艺术,他要么阅读小说,要么聆听音乐或者观赏舞蹈活动等等。因此,无论是广义上还是狭义上的艺术教育,都强调普及艺术的基本原理知识,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鉴赏和批评,提高人们的审美修养和鉴赏美的能力。

审美教育,就是教育者借助一定的审美媒介,开展审美活动的教育方式,以提高受教育者的审美修养,激发和强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因此,审美教育中教育者运用的审美媒介以艺术为主。另一方面,审美教育的目的,以采取多种活动的形式和方法,引导受教育主体参与审美活动,使其在活动中获得审美体验和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促进受教育者的和谐发展。[2]

二、艺术教育与审美教育的关系

1、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

审美教育的核心是艺术教育,但审美教育不只是艺术教育。首先,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核心,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属性决定的。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只有突出了其审美的本质,艺术教育才能够塑造出美的灵魂,才能培养出受教育者的感知力和理解力。滕守尧认为,艺术教育并不是专指某种艺术技能的教育,而归根到底是培养受教育者的一种有机的和整体的教育。这种教育使学生置身于审美活动之中,获得审美愉悦体验,体验到一种具有节奏性、平衡性和有机统一性的完整形式。

2、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主要途径

审美教育的内容和途径有许多种,其中艺术教育是其最主要、最根本的途径,也就是说艺术教育是培养大学生审美修养、人格品质的主要内容和途径。正如前苏联著名美学家斯托洛维奇所说的:“人的审美教育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但是不能不承认,艺术是对个人目的明确地施加审美影响的基本手段,因为正是在艺术中凝聚和物化了对世界的审美关系”。可以这么说,艺术教育和审美教育的关系十分密切,没有艺术教育,就没有审美教育,更说不上审美修养的培养。

3、美育是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

虽然艺术教育与美育在根本目标、具体任务、实现途径等方面不同,但艺术教育的直接目标是培养大学生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这和美育的目标非常符合。素质教育是现代普通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而审美修养是大学生综合素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美育的目的是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鉴赏和创造美的能力。

三、审美教育在艺术教育中的作用

美育在人类生产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既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也是一种特殊的美感教育。审美教育的内容包括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其中对艺术美的追求是人类最主要而集中的。

首先,美育以塑造鲜明而感人的形象为物化手段。在美的实践环节中,美的欣赏、美的创造都不能离开形象,因为美的事物具备动人可感的个别形象。离开了艺术形象,美就失去了存在的依据所。著名的文学作品《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要描写了英雄人物保尔•柯察金,作品中保尔的奋不顾身的斗争精神,而且顽强的革命意志塑造了主人公崇高的人物形象,使读者深深地受到教育和感染,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苏联青年和中国青年。

其次,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由于艺术教育培养着受教育者的感知、洞察与想象能力,具有以情感人、潜移默化、寓教于乐等特点,使得艺术教育成为了审美教育的主要内容。美的形态有很多种,其中艺术美是美的集中表现形态。在创造和欣赏美的能力的培养上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方面,艺术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最后,审美教育的最终功效是陶冶人的情操,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通过审美教育,大学生能更好地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能够对他们健康的心理的培养起到重要的作用。在审美教育中,大学生可以根据美的形象的塑造,增强情感的交流和人际关系沟通的能力,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从而达到审美修养的提升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9

关键词设计美学公共艺术启示

中图分类号:J501文献标识码:a

1设计美学的定义

1.1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

设计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艺术设计的全部范围,一般来说,它大致可以分为如下几个方面:设计产品的美学性质,其中包括美学的性质、构成、类型、风格,设计的文化意蕴、形式美及创造性等等;设计过程的美学问题,其中包括设计师在产品产中的地位,设计师的修养、审美理想、艺术个性、设计思维,设计与社会审美趣味、科学技术、市场信息、生产制式法则等等。

1.2设计美学的意义

设计美学为现代设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从定义上看,设计美学的研究范围就是研究设计的本质和审美规律。当掌握了审美规律之后,无疑会对未来设计的走向作出一个较准确的判断。从历史发展的规律中可以探讨出未来观念的演变过程,道理,从审美的规律中也可以探讨出未来设计的演变过程。设计美学所研究的审美的规律及审美心理为未来的设计提向。设计美学同样也受到其它专业的影响在自身内部不断发生着解构和重构,并对现代设计在形式、内容、色彩、材多方面产生影响。设计源于生活,同时更离不开社会与技术依托的大背景。作为一个设计师,我们不得不进行生活美术美学和社会美学的思考。

2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势

2013年3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了关于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大纲》的通知,其中说明公共艺术课程是中学校实施美育、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是素质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的一门公共基础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及时组织开展师资培训和教研活动,提高运用教学大纲的能力。要为教学大施提供必要的条件保障,确保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正式点名了公共艺术对于职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

2.1公共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艺术教育对学生素质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具有一般语言教育所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艺术教育是教育,它能使人在健康、活泼、富有生命力的基础上成长,它的使命在于开发人的智力、想象力和创造力。艺术教育价值逐渐为人们特别是教现代教育理论逐渐认识到,艺术教育能弥补语言教育的缺陷,能积极有效地开发右脑的潜能促进左脑的发展,提高大脑整合的功能和水平。艺术教育对大学生丰富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获得创造性成果具有用.育工作者所重视。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确认,严肃地对待学校中的美育十分重要,他强调指出:“科学和艺术是人文明的两大基础,为了取得两者的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我们的学校教育,如果缺乏这种平衡,它就没有资格称为普。”

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公共艺术教育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还不够明确。公共艺术教育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面向广大的学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但现实中,在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定位问题上存在着两个偏向:一是把公共艺术教育或附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活动,把艺术当成一种德育的媒介和学生活动的手段,从而导致了公共艺术教育缺少艺的非艺术化现象,如有些高校所开设的艺术类选修课质量不高,仅仅以满足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类的学分为目的;二共艺术教育与专业艺术教育相等同,过于注重技艺的培训,以至于将有限的资源集中用于少数“艺术精英”的培养,高校严格限制艺术类课程的选课人数,有的高校热衷于举办只有少数人参加的艺术团队,从而背离了公共艺术教育大普及化的初衷。

3设计美学于公共艺术教育中的启示

3.1设计美学为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理论基础

针对大多数非艺术专业学科的学生来讲,学习公共艺术课程对于他们提升综合素质个人审美修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理性思维的训练下,让这一部分非专业的学生在理解感性类视觉化的信息艺术方面来讲是非常吃力的。例如他们看到的蒙克的绘画作品《呐喊》及凡・高的大部分作品,通常被解释为是他的心理问题和艺术家的创作狂热问题的图画表现于此类作品,往往大多数公共艺术教师在教学上都很难去阐释作品在创作时的意识由来,然而在理解过设计美学的基础上帮助我们去定义在艺术作品的表现的理论依据。在理解此类作品时,就不会出现纯粹的认为艺术家在创作艺术作品时神失常而产生的令人难以理解的作品。学生对于此类艺术作品的“距离感”就能够慢慢消除,虽然在表现形式上难以但是从理性的思维角度来分析,这些看似艰深的作品实际上还是来源于意识中的生活点滴。

3.2设计美学能够辅助公共艺术教育目标定位

艺术教育其目标应该定位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一个没有美学指导的艺术教育,是和不成熟的艺术教育,正如不联系艺术实际的美学是空洞的美学一样。”设计美学理论则能够充分的帮助学生实艺术素养的目标。艺术是人向世界敞开的窗口,它直接诉诸人的感官,直达人的心灵,渗透到人的意识或潜意(下转第141页)(上接第110页)识中,到人的文化表达方式和行为方式。相对于理性认识而言,“艺术更为全面、更为细致地体现人类心灵发展状况,更丰模糊,也更敏锐、更具前瞻性,表现在最敏感的人群――艺术家的心灵中活跃着成长着的人类心灵”。从素质度来看,设计美学理论能帮助公共艺术教育进行情感培养,使我们的学生在学会对艺术的感受、欣赏、实践中,丰富精神生活,要着眼于提升文化修养、提高精神境界、改善生存质量,并以此作为对单纯知识传递式的科学教育的有力在设计美学理论知识的辅助下,公共艺术教育能更好地发挥它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作用。

3.3理解设计美学能避免学生学习公共艺术的误区

对于大多数非专业类学生来讲,他们并不能很好地区分艺术品与设计产品的范畴与定义,往往抽象地认为凡是随意的一个概就能称之为一个艺术品,这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误区,认为艺术创作和设计是一项简易随性的工作。

然而真正的艺术或设计必须是按照很高的标准表演或创作的。恩斯特・贡布里希在《艺术的故事》一书中阐述了这种概念,“每次作品或演出特别成功的时候,我们大谈特谈艺术,赞美的只是艺术的表现形式,忘却的则是作品的实质内容。

我们公共艺术的学习最终目标是培养人的综合素质,是为未来的生产工作所服务的,我们在注重表现形式的同时也不能忘记高质量的产品才是最为重要的,“内外兼修”才能是我们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周云,于云香.艺术教育在整体教育中的位置[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1995(1).

[2][德]阿多诺.美学理论[m].王柯平,译.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艺术教育的目的和意义篇10

一、艺术的存在及其本性

艺术是人类文化的一种样式,是文明的一种存在方式。一般来说,艺术是不同于非艺术的东西。虽然,在现代与后现代语境中,艺术与非艺术、反艺术之间的界限渐趋消失,艺术甚至成为了非艺术、反艺术。同时,艺术有各种不同的门类,如绘画、音乐等,但它们之间有无共同的本质,也是很成问题的。即使如此,对艺术的存在与规定的揭示,仍然是必要的,也是有意义的。

作为一种存在,艺术在本性上是不同于自然的东西。在古汉语中,“艺()”的原初意义是种植,“术(g)”的本义是技能、活动,因此“艺术”原初是一种种植活动。作为一种种植活动,艺术既不同于对现存植物的采集,也不同于无种子的无中生有。就其存在本性而言,“艺术就是真理的生成和发生。”([德]马丁・海德格尔《林中路》p59,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年版。)这里所说的真理是关于存在的真理。

艺术是基于种子、幼苗的一种培育,正是艺术的这种种植本性,使艺术作为审美教育成为可能。其实,艺术自身就是不同于科技教育、道德教育的审美教育。“因此,除了那些在艺术中寻求摆脱真实经验的负担的人之外,这里还存在着这样一些人,他们逃避他们的日常生活存在所具有的空虚乏味,追求对艺术的更完满、更富有存在意味的体验。”这也表明了,作为一种创造活动,艺术与人的存在密切相关。

二、艺术与审美的相互生成

艺术的种植本性决定了它的培育的作用及其意义。但艺术要成为审美的教育而不是一般的教育,还需要阐明它还必须是审美的。在这里,艺术之所以是审美的,基于艺术自身的定位,以及真善美的区分。说艺术是审美的,意思是它不同于认识与道德。虽然,艺术与认识、道德相关,但在本性上,艺术却不是认识的、道德的,但也不能由此说艺术是反认识的、反道德的。

一般来说,科学相关于认识,伦理学相关于道德、意志,而艺术则相关于审美的创造与接受。不同于认识与道德,“然而,审美形式只有引起想象力和理解力自由活动时才是美的。”([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p126,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这正是艺术不同于认识、道德的地方。同时,艺术与审美的关系,不是一般的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也不是一般的因果关系,而是相互生成的关系。

应该一提的是,艺术一旦存在,艺术家、表演者和观众就已经在为他们各自所扮演的角色接受着教育。在这种关系中,一方面,艺术生成了审美;另一方面,审美又生成了艺术。艺术与审美的相互生成规定了艺术成为审美教育是可能的,同时也是必然的。艺术与美既是真与善相联结的纽带,也是由真达善的桥梁,真、善、美的统一仍然是人类追求的崇高目标。

三、身心合一的训练与实现

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艺术旨在促使人的身心的和谐。身心及其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活动中的重要问题。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对二元世界的设立起,身心二元分离的问题就开始彰显出来,并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在身心问题上,新柏拉图主义、近代的笛卡尔都持有这种二元论的观点。但二元论给人的生活及其意义带来了难以解决的问题。

“笛卡尔在肉体与灵魂之间制造的鸿沟,在今天几乎具体到了生命的统一性。”([德]马克斯・舍勒《人在宇宙中的地位》p62,贵州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为此,艺术在身心的统一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之所以能给予人以身心合一的训练,这与艺术的本性是分不开的。在这里,艺术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技术主要指近代科学与工业革命以来的机器技术,它侧重于人的手或身体的训练,技艺在此被视为器具的手工制作活动。不同于技术,也不同于技艺,艺术主要是人的身心活动。

作为一种身心合一的训练,艺术不仅训练人的身体,还训练人的心灵,并且关注身心的合一。艺术教育是一种感性的教育、情感的教育、非功利的教育,也是一种快乐教育与游戏教育。“当然人们发现审美教育最根本的特性在于,它既不是片面的身体教育,如体育,也不是片面的智力和德行教育,而是身心合一的教育。”(彭富春《哲学美学导论》p312,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在艺术的创作、欣赏与教育中,虽然也借助于技术与技艺,但艺术却克服了技术与技艺的片面性,从而成为身心合一的自由活动。

四、生活意义的审美生成

人生的意义问题是人生活的根本问题,人生的意义存在于人的生活世界之中。但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生的意义也常被遮蔽,甚至迷失。人的生活意义的缺失,往往与形而上学对生活意义的设定密切相关。形而上学大都把一些具体的实体与目标,设定为人生的意义及其根本的规定。当这些目标不能实现之时,人生意义的缺失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并且,形而上学还规定了技术主义、享乐主义与虚无主义成为了支配人们生活的根本方面。

因此,追寻人生的意义,就必须克服人生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而艺术在形而上学的克服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形而上学的克服上,“通过提高学生的审美理解力,就能使他们更好地把握艺术的意义,更充分地意识其潜在的意味,以达到丰富自己的生活,使自己的生活更有价值。”([美]拉尔夫・史密斯《艺术感觉与美育》p73,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对生活的无意义的克服,还必须建构有意义的生活方式,这就要求人们在生活中创造出各种意义。过一种审美化的生活,是人们生活意义生成的重要方式。

当然,这里所说的审美化并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诗情画意,而是对无意义生活的有效克服。对于人的精神生活而言,艺术的贡献不可少,“……因为任何新的理想,只有借助于想象和艺术的形式,才能成为非常生动的和持续的,从而引导和影响生活,……”([德]鲁道夫・奥伊肯《生活的意义与价值》p95,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生活的意义并不总是自明而毫无疑问的,当然生活的意义也不能靠逻辑的论证与形而上学式的辩护来获得。通过艺术这一审美教育,可以使生活审美化与审美生活化,从而使生活的意义在审美中生成。

五、艺术教育与人性的培育

作为审美教育,艺术对于人性的培育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与意义。艺术之所以能担当起人性培育的重任,原因在于艺术的人文本性。教育的本义与儿童的培养相关,教育就是让儿童去学习,从而让人实现由自然状态向文明状态的转化。当然,人不能自然而然地成为文明的人。要成为文明的人,教育是必不可少的,而艺术的教育在这里尤其重要。

在这里,“艺术中许多重要的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东西亦应包括在人的因素之中。”([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p31,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教育可分为各式各样的门类教育,它们在发展人们的智力与能力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这些分门别类的专业教育、技术教育,主要是培养人的专业知识、实用技能,而不一定都能很好地促进人的完善。在塑造完整的人格方面,门类教育都有着自身的缺失与不足。马克思把人规定为劳动的动物,但马克思认识到“劳动生产了美,但是使工人变成畸形。”(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p54,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