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民培训投标方案十篇农民培训投标方案十篇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6:58:50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1

一、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责任

民生工程是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和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我局按照《市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相关部署,及时成立了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吕贤江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张泽波、安跃斌二位副局长担任,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局办公室主任韩厚平同志负责。并针对我局承担的民生工程内容,及时组织规划及项目实施,并加强单位内部各科室协调,做到多方互补、资源整合、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同时,将民生工程完成情况纳入对局属各部门的年终考核,明确奖惩,以制度确保民生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民生工程建设相关情况

(一)完善措施,农民工培训蓬勃开展

按照市委农工委的安排,今年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数是15万人,其中下达我局的任务数为10万人。为此,我局高度重视,完善相应措施,成立了由局长挂帅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领导小组,并将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作为培训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全局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局超额完成了市委市府下达的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如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000人次,农民实用技术普及培训12.8万人次,农民工培训1450人次,学历教育培训251人,专业农民(新型农民)培训人次,返乡农民工培训100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00人次。开展短期实用技术培训1525班/期,培训涉及种植业实用技术共有26项,短期实用技术总学时3050课时。

(二)分解任务,沼气池建设成果显著

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新建沼气池目标任务7000口,计划安排资金105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050万元,本级安排资金5万元)。通过我局积极有效工作,全年共新建农村沼气池11780口,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767万元,圆满完成了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完成率117.98%。共计落实建成了灾后重建项目15580口(其中:日元贷款项目1371口,修复灾后受损沼气池989口),落实沼气物业网点106个。年我市灾后重建集中点共742个,涉及农户2.7万余户,建生活污水净化池近5万立方米。现集中点的排污工程已完成95%,基本投入运行使用。

此外,年我市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已落实的配送站基础运行模式,现为没有养殖的建池农户配送沼气发酵原料,采用马井镇运行模式的全市达800余户,解决沼气使用后期运行问题,得到建池农户肯定,在农民对沼气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增强农民节能减排意识。同时,全年培训农村沼气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组织省级以上培训一次,培训人员100余人。

(三)科学规划,改田有序推进

民生工程下达我局的耕地质量建设目标任务为建设标准农田4000亩,计划安排资金48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480万元,本级安排资金8万元)。今年,我局承担了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089.4万元。目前,项目均已基本完工,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2

主要任务:抓农业技术服务队伍的培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农业科技成果下乡、进村、入户、到田头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主要目标:

(一)培养科技带头人200人;

(二)农校、农广校招生3000人。其中:市农校2800人,农广校200人。

(三)新型农民培训5000人。在全市行政村中每个村培养1名农民技术骨干,合计1370人;在全市1370个村培训骨干农民6850人实现整村(队)推进。

(四)绿色证书培训10000人;

(五)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3000人,对全市县乡两级3818名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一遍。

二、主要工作情况

1、组织参加“三下乡”活动。2009年1月8日由市委宣传部等市级18个部门组织的2009年*市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安宁市八街镇中心广场举行,我局由科教处牵头组成科技人员、专家20余人的服务队,开展畜禽禁养、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村实用技术宣传和种植业、畜牧业专家咨询。共计发放各种宣传品9200份,发放农资500袋,种子200公斤,现场咨询人数达千余人次。

2、组织《*农业》征订。1月按照省农业厅要求组织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区征订《*农业》杂志,全市共计征订1325份。

3、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奖申报。2月在全市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奖的申报工作,全市共完成《*市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等11个项目的评审、申报工作。

4、组织参加科技活动周活动。5月16日*市、盘龙区将在东风广场共同举办*市暨盘龙区2009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安排我局组织开展农业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我局由科教处牵头,组织市兽医站、市动物检疫站、市农科院、市种子管理站、市植保站等单位相关农业科技专家、科技人员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5、完成提案回复面商工作。完成了《关于在*市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等5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回复面商。

6、组织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按照省厅要求,制定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方案,下发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通知,全市2009年全年计划从种植业、畜牧业、农经、农业科教育等领域开展培训,使县乡两级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人数共计3818人,全部轮训一遍,在全市行政村中每个村培养1名农民技术骨干,合计1370人;在全市1370个村培训骨干农民6850人实现整村(队)推进。主要推广应用10项新品种、新技术。截止4月31日,全市已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262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7.6%,开班274个,其中:县乡集中办班239个,培训2165人;现场实训班35个,培训461人;送2人异地研修。全市已培训农民技术员1956人,开班122个,其中:县乡集中办班60个,培训850人;现场实训班62个,培训1106人。

7、市农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决定整体并入*学院,科教处正协助分管领导做好农校的清产核资、平稳移交工作。市农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学校春招班招生60人,完成校内短期培训302人,其中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200人,完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目标任务的100%,校外短期培训2500人。市农广校开展绿色证书培训649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4.91%,组织技能培训鉴定290人,与*教育电视办的《兴农天地》栏目继续每周一期三次播放。市、县农机校1-6月全市培训各类人员8542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2235人,拖拉机驾驶员2085人,汽车驾驶员3761人,摩托车驾驶员461人。全市共计完成各类、各专业短期技能培训17835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投入大部分投入到当年生产中,科技投入特别是科技开发、农民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消化研发力度不够,技术储备不足,在部分县区财政困难,基本无农业科技投入,一些地方过去大力推广转化的先进技术和成果缩水退步。二是农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大多数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都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技术力量薄弱。三是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缺乏,专业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新兴产业花卉、蔬菜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信息和营销人才缺乏;四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缺乏一技之长,需要培训的面广、人数多、农民对科技的多元化需求迫切。

四、下步工作重点

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统揽全局,贯穿科教工作始终,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积极争取部、省级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在上年年工作基础上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1、围绕*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开展技术储备工作。

2、积极申报省、部级农业科技教育项目,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加快成果转化推广步伐。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3

近年来,为切实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公众饮食安全,梅河口市农业局始终把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放在突出的位置,采取有力措施,全面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标准化生产、执法监管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通过将规模养殖场(园区)、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投入品生产、销售、使用环节100%纳入监管范围,积极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样检测工作,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责任考核,狠抓农产品产前、产中、产后监管工作,确保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杜绝了农业投入品坑农害农事件的发生,预防了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体水平稳中有升,实现了农产品安全可靠的工作目标。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推进机制

1.1成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切实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市政府秘书长为副组长,农业、畜牧、水利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协调、工作指导、情况调度、监督检查及日常监管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农业局局长为办公室主任,质检、农科、执法等相关单位负责人为成员,在局机关成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科。市政府又与24个乡、镇(街)签订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目标责任书》,把部门工作职责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机结合,做到认识到位、组织到位、措施到位,为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1.2制定方案,落实责任制定了《梅河口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实施方案》、《宣传工作方案》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办法》,并以文件形式下发到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和各乡、镇(街),明确了工作任务和目标,建立了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市政府、主管部门和职能单位三级层层签订责任书,细化量化考核指标,严格按照方案要求,分解任务,明确责任,落实具体单位和责任人,并与年终考评挂钩。

2.构建长效机制,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2.1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扎实推进完善和落实了农产品产地安全管理、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农产品包装标识、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六项制度”,以及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追究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农产品生产基地技术指导和推广制度、生产监督管理制度、培训制度等,为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制度化和法制化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2.2健全检验检测体系,完善监管服务平台为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重点加强“体系、制度和基础”的建设。2010年,市农业局争取国家投资300万元,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新建化验室300平方米,购置农产品检测设备50余台(套),目前仪器设备已安装调试完毕,开展部分农产品检测工作。三是加强监管机构建设,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在24个乡镇(街)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牌子,乡镇农科站长兼任农产品质量监管服务站即“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实行联合建设,不增加人员编制,统一纳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具体承担本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定性检测任务。配强了工作班子,明确了任务目标,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有安排、有部署、有人抓、有成效。

3.加强督导检查,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3.1加强农资市场监管,从源头上杜绝有害农产品进入市场每年备春耕生产前,会同工商、质监打假办等执法部门联合组织人员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农资安全大检查,着重对种子、农药、肥料等重点农资产品的品种、质量、来源和经营进行专项整治,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查处违法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农药、肥料和食品添加剂的行为。2012年共出动人员145人次,动用车辆18台次,检查农资经营商店123家,共扦样种子1000多样份进行检验;查处无证经营业户1户;水稻侵权品种1起,涉案种子1450斤;假种子150公斤;查处违法违规经营案件29起,立案6起,结案4起,罚款27000元。通过执法检查,净化了农资市场,杜绝了假冒伪劣农资进入梅河口市销售,从源头上保障了农业投入品安全。

3.2建立农资经营业户档案,确保诚信经营为从源头上控制和预防假冒伪劣农资进入市场和生产环节,对全市农资经营业户的经营品种、进货渠道、进货日期、生产单位、货源数量、产品标识、登记证等逐项登记备案存档,实行动态监督。通过建立农资信用卡,经营业户档案,诚信档案,记录经营行为、监督抽检结果、违规行为,实行质量安全检查追溯制和农资销售与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机制,提高了农资经营业户的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确保了农业投入品的安全,从源头上加以防范。

3.3建立基地生产记录档案,加强源头管理从生产入手,建立农产品基地生产记录档案,对种植品种、农药及肥料使用品种、使用时间、使用量、使用次数等进行全程记录。在农产品生长旺季或采收季节,组织人员对农产品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超市中农产品进行例行监测,采取产品年检、不定期抽检和委托吉林省政府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站检测等手段规范基地生产、销售,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检查蔬菜农药残留,2012年共开展监督检查32次,送省质检机构抽检样品50个,秋菜抽样数量500个,未发现违禁药物超标现象。

4.抓好基地建设,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

4.1加强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调动市、乡、村三级技术人员,对农产品生产过程进行全程技术指导和服务,确保农民安全、科学、高效使用化肥、农药,减少化肥、农药对农产品和环境的污染。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统一生产操作技术规程、统一投入品供应和使用、统一田间管理、统一收购”绿色食品的“五统一”生产管理制度。通过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农田统一灭鼠、赤眼蜂防治玉米螟,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和有机肥料,开发生物农药技术,推广以菌治虫、以虫治虫的生物技术,减少农药、肥料的投入,确保全市农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标准,无农药残留超标现象。

4.2开展产地环境监测教育农民和企业禁止向农产品产地排放或者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积极组织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农产品生产基地进行环境监测。共监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面积3.3万亩,培育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8个;监测绿色食品生产基地面积23万亩,培育绿色食品原料(水稻)生产示范基地13个。

4.3认真开展标准化生技术指导和培训通过采取市里集中办班、乡镇分散培训、聘请专家授课等多种形式,对农产品生产基地管理人员、技术推广员、产业化经营企业和农户广泛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2012年举办各类技术培训班800期,印发技术资料11万份,培训农民11万人次,举办农业技术讲座30期,播放录像80次,送科技下乡24次。提高了生产者标准化生产技能和科学种植水平。

4.4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质量监督管理制度为了堵塞管理环节上的漏洞,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农产品生产基地监督管理办法,制定了相互制约的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在每个村聘请1名责任意识较强的农户担任生产监督员,适时对生产过程进行监督管理,有效防范了违禁农药的使用。同时,在农业局设立举报监督电话0435-5095106,对举报重要线索的有功人员给予50~100元的奖励,提高了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4.5建立农业投入品公告制度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简报、农村集市、培训班、梅河农网等新闻媒体定期公布基地允许、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目录,扩大低毒低残留农业投入品使用宣传范围。

5.注重宣传培训,提高全民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5.1对监管者开展培训组织农产品质量检测站、农业综合执法大队、园艺特产站监管者参加农产品质量安全及标准化培训班。通过培训切实增强了监管者的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协作意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能力和水平,增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决策能力、管理能力、执法能力。

5.2对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企业从业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培训班,实地去生产企业进行现场培训,增强了企业从业人员责任意识、农产品安全知识和法律法规知识,保证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加工产品的质量全部达到安全标准。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4

武陟县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是焦作市第一人口大县。该县67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力32.8万人,约占总人口的49%。2008年,该县GDp完成151亿元,财政收入4.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928元。该县是一个农业大县和劳务输出大县。

没有就业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没有民生,没有民生就会影响到社会稳定,所以就业是民生之本。近年来,武陟县委、县政府把发展劳务经济、解决农民就业作为三农问题重要突破口来抓,使该县劳务经济走在了河南省的前列。截至目前,该县农民工达15.6万人,占武陟县农村劳动力的47.5%。从行业上看,县内农民工主要集中在食品加工、造纸、制药、建筑和餐饮服务业,县外省内主要集中在建筑、制造和餐饮服务业,河南省外主要集中在电子、制造和商贸业。从文化程度上看,初中文化约占55%,高中文化约占40%,中专以上文化约占5%。从收入上看(不含加班工资),县内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762元,县外省内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891元,河南省外农民工月平均收入为1206元,该县农民工月平均收入967元,年总收入约18亿元。

二、促进农民工就业的具体做法

(一)建立培训平台,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

武陟县把培训作为稳定农民工就业岗位、降低农民工就业风险的首要任务来抓,认真落实“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等政策措施,提高农民工就业技能。2002年以来,该县共批准各类技能培训学校24所,其中,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定点培训机构11所,年培训能力达1.5万人。培训学校的数量和规模居全市第一。2008年,共发放培训补贴资金344.5万元。2008年下半年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该县返乡人员5112人,仅占外出务工人员的3.2%,远远低于所在市、省的平均水平。目前,返乡农民工中有4191人通过技能培训与就业指导实现了再就业,其中,自主创业920人,县域企业吸纳1227人。2008年,该县享受财政培训补贴的人数为8733人,2009年将达到1.2万人,2010年将达到2万人。为了加大培训力度,该县准备建设一个武陟就业培训中心。该中心占地360余亩,总投资1.7亿元,集就业培训、实训基地、创业孵化于一体,将成为河南省县级规模最大、标准最高的农民工培训基地。

(二)壮大县域经济,促使农民工就地就业

企业是就业的主体和基础。该县始终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促进就业的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全民创业,快速发展县域经济。造纸、食品加工、化工、制药成为该县的四大支柱产业。2008年,该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9.2亿元,新增企业120家,新增个体工商户712个,吸纳农民工9367人。2009年,该县新上60个千万元以上项目,总投资达85.6亿元。这些项目建成后,将吸纳农民工近万人。2009年,又开工建设了投资6亿元的25万吨高档文化用纸项目,可新增就业岗位近千个。食品加工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几年来的滚动发展,规模迅速壮大,62家食品加工企业,共吸纳了1.7万名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

(三)推进劳务协作,引导农民工有序流动

武陟县委、县政府专门出台了《关于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做好当前农民工工作的意见》,两个意见共计36条优惠政策,涵盖了农民外出务工的全过程。他们的具体做法有:一是构建大网络。目前,该县共批准劳务中介机构8所,在乡镇村设立劳务输出网点150多个,形成了“村村都有业务员、乡乡都设服务站”的大网络格局。二是开通直通车。该县开通了武陟至上海、苏州、昆山、吴江等地农民工外出务工的“绿色”专用通道。每天与上海方向对开4~5趟班车,高峰期增至10多辆。三是设立服务站。该县在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吴江、昆山等20多个外出农民工集中地,设立外出农民工办事服务站,并对每个服务站给予不低于5000元的财政补贴。四是承诺高标准。

(四)落实扶持政策,鼓励农民工返乡创业

该县县委、县政府从政策、资金、土地等方面予以扶持,使许多外出农民工返乡后创造了新的业绩。一是制定优惠政策。该县规定:外出农民工返乡创办企业的,除享受县里的各项优惠政策(包括外商投资优惠政策)外,还享受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等再就业优惠政策。二是提供创业培训。外出农民工返乡创业的,优先参加“创办你的企业(SYB)”培训项目,免费为返乡创业农民工提供开业指导、营销策略、经营管理等服务,提高返乡农民工的创业能力。三是建立创业基地。该县规划建设了16.4平方公里的省定县级工业集聚区,建成了标准化厂房3万平方米,用优惠政策,鼓励返乡农民工入驻创业。同时,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利用闲置的集体建设用地和破产倒闭企业旧厂房,镇村边角地、废弃不用的校舍等场地,解决返乡农民工创业用地难题。四是加大信贷支持力度。该县成立了金融办公室,组建了2家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公司和202家农民贷款担保协会,定期组织银企对接活动,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五)严格部门执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

武陟县委、县政府始终把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作为大事要事来抓,坚持做到“四个一样”:案大案小一样抓,人多人少一样办,各类企业一样查,县内县外一样管。各乡镇劳动保障所定期排查,每季度对该县企业使用农民工情况巡查一遍,特别是对建筑、冷冻食品、餐饮等农民工密集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并悬挂“农民工须知”维权牌。劳动保障部门还帮助农民工补签劳动合同,为农民工办理工伤保险参保手续。设置农民工举报电话,实行24小时值班和有奖举报制度,对一些典型案、事件,该县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协调劳动保障、公安、建设等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驻企业联合办案。

三、几点思考

(一)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正处在一个城乡就业矛盾凸显期,在未来比较长的时期内,都将面临沉重的就业压力。扩大就业是中国当前和今后长期的重大而艰巨的任务。这是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稳定和谐、我国现代化进程和宏伟目标实现的大问题。武陟县委、县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引导,实行正确的政策措施,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既积极引导农民进城务工,进行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并搞好输出后的服务,又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和加强新农村建设。该县进行了不少的尝试,积累了有益的经验,值得借鉴。

(二)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出路在于使农民工实现技能就业。实现技能就业,就必须加大培训力度,构建培训平台。武陟县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对农民工进行培训、就业、维权一条龙服务。特别是在培训方面,舍得下大力气。占地360余亩、总投资1.7亿元的农民工就业培训示范基地就是一个很好的实践。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5

一、创新工作机制,把农民工政策体系建设与组织体系建设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民工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

1、建立农民工工作政策体系。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民工工作,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做好农民工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提出了做好农民工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劳动合同、参加社会保险等工作的具体要求。劳动保障、财政、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先后制定了相关配套政策,为落实农民工工作提供政策保障。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副书记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委、市政府30多个部门组成的农民工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农民工联席会议制度,形成了统筹协调和指导农民工工作的组织领导体制。1月30日,市政府组织召开了全市劳务输出工作会议。总结和部署了全市农民工工作。4月11日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民工工作座谈会,会议传达了全省农民工工作座谈会精神,总结交流农民工工作情况,查找了工作存在的问题,统一了思想,进一步明确了下步工作重点。

3、加强农民工就业服务平台建设。为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各级公共职业介绍机构本着统筹城乡就业基本方针,全面向农民工开放,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实行免费服务。并积极依托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开展农民工服务工作,实施了村级劳务信息员制度,在全省率先建立起一支1600余名村级劳动保障信息员队伍,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农民工工作网络体系。

二、创新培训模式,把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结合起来,着力提高农民工的就业和创业能力

根据市场需求情况,结合农民工的特点,坚持以"面向市场、定向培训、突出技能、长短结合"为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的技能培训。制订出台了《安庆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实施方案》,将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到各县(市)区,积极推进项目合同管理,本着从严、从优的原则,在综合考虑各培训机构的专业设置基础上,确定了一批农民工定点培训机构,全市共认定培训机构79家,其中八县(市)67家,市直12家。各县(市)乡镇劳动保障机构积极做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推荐工作,将辖区有就业愿望、缺技能的劳动力推荐到培训机构参加技能培训。一是开展订单式培训。迎江区长风乡劳动保障培训基地积极开展跨区域培训协作,先后与江苏省江阴县永隆服装有限公司、上海博明服装有限公司签订订单培训、定向输出协议,年培训输出人数约500人,通过积极引导,加强培训,该市劳务输出工作组织化程度显著提高。二是就近定向培训。枞阳县根据需要在其林、藕山、横埠就近开设了缝纫、家政、养殖等方面的培训项目,使农村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接受到系统的培训。潜山县、宿松县创新培训模式,将农民工培训与解决园区技术工人短缺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了"培训机构+企业+农村富余劳动者"的培训模式,将培训课堂安排在乡镇,安排在园区企业,有效地提高培训效率,及时解决了本地企业用工难问题,实现了培训机构、企业、农村劳动者三赢目标。三是服务园区经济,着力解决本地企业用工难。为缓解我市企业用工难,3月初该市制定出台了《关于缓解我市部分企业用工难问题的实施方案》,成立了"缓解企业用工难"工作领导小组,深入到园区、企业、乡镇开展多层面的调研活动。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较多实际,指导培训机构根据企业需求,调整教学计划,结合企业紧缺工种开设专业,将培训项目、就业岗位送到乡镇,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服务。这样既缓解了技工人才缺乏的矛盾,又解决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实现了一人就业,脱贫一户的目的。为提高农民工培训的效果,完成农村劳动力培训3.88万人的年度目标任务。10月16日适时组织召开了全市农民工培训工作座谈会,对农民工培训工作进行跟踪问效,截止9月底全市组织农村技能培训3.2万人,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82.6%。

三、优化创业环境,把促进劳务输出与营造农民工回乡创业环境结合起来,着力提高以创业促就业的组织化程度

为提高农村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今年以来,他们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配置、专业化培训、企业化运作、规范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的劳务经济发展的新路子,狠抓培训、输出和服务工作。年初,组织对全市农村劳动力资源进行了普查,全面掌握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基本情况,依托市、县、乡、村四级劳务输出服务体系,稳步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输出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1-9月,全市农村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75.47%。同时,大力实施"凤还巢"工程,积极引导"打工潮"为"创业潮",潜山、桐城、太湖等县在县城、重点乡镇创办农民工回乡创业园,积极为回乡创业农民工提供信息咨询、投资分析、营销策划、场地选择、代办开业手续等一条龙服务,在政府的优惠政策引导下,一大批劳务输出人员利用在外获得资金和技术纷纷回乡创业。如潜山县积极鼓励支持返乡农民工在小城镇集聚创业,黄泥镇农民郑金发夫妇,在浙江打工十余年,*年回乡创业,在政府的帮助下,投资170万元创办了如意服饰公司,主要从事服装加工,目前企业员工达120余人,有力地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6月14日-15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专家一行3人,就农民工回乡创业问题到潜山县进行专题调研,受到调研组一行的高度评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市劳务输出人员中已有数千人回乡创业,带动就业近10万人。

四、保障合法权益,把推行劳动合同与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结合起来,着力维护农民工的劳动保障权益

1、大力推进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工作。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安徽省贯彻<工伤保险条例>实施办法》,他们以贯彻实施安徽省农民工"平安计划"工作方案为契机,积极开展农民工工伤保险政策宣传,在宣传中,坚持把政策宣传与典型案例、上街宣传与深入企业宣传有机地结合起来。截至9月,全市参保单位已达1091个,参保职工194745名,其中农民工参保32042人,已覆盖所有国有、集体、股份制企业及大部分的私营企业。工伤经办机构对于申报来的工伤人员资料,严格审核工伤认定、诊断书、就诊记录、医疗鉴定等有关资料和医疗费收据,严格医疗费报销制度,确保了工伤保险费支付合理合法,确保了工伤人员的正常医疗和基本生活。

2、加强农民工劳动合同管理。为了切实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就业服务工作,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积极推进劳动合同制度三年行动计划。今年4月在全市开展了"共建和谐劳动关系"主题系列活动,严格要求用人单位认真执行劳动合同订立和履行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劳动合同试用期的规定,加强了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积极预防侵害农民工权益的现象发生。6月份,市劳动保障监察支队组织人员深入到建筑工地,开展劳动合同签证的检查,对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施工单位现场下发整改通知书,限期进行整改,使所有用人单位都要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截至目前,为全市进城务工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进20万人。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总体达到80%,其中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建筑施工、化工等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0%。

3、认真落实有关工资政策。针对灵活就业人员中以小时工为主要形式的非全日制用工日益增多的实际情况,在今年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同时,建立了适用于非全日制就业者的小时最低工资制度,这对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发育,制止部分企业压低职工的工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使低收入者能够共享社会进步成果,体现社会公平有着重要作用。

五、解决工资拖欠,把农民工工资清欠与建立农民工工资支付的长效机制结合起来,着力从根本上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

为保障农民工权益,今年以来该市采取有效措施,着力解决困扰农民工工作的突出问题。一是开展"春风行动"行动。1-4月份,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了"春风行动",全市免费发放春风卡11万张,开放公共职业介绍机构15家、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达5.4万人次,组织面向农村劳动者的免费专场招聘洽谈会53场次,为农村劳动者提供职业介绍成功人数3万余人,农民进城就业环境进一步改善。二是开展解决企业拖欠农民工工资情况专项检查。专门成立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工作领导小组,在建设领域内实施了农民工工资保障金制度,目前共有60多个在建项目,交纳保障金886万元。为方便农民工投诉,他们按照政务公开的要求及时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并认真做好案件投诉受理工作,今年以来共受理农民工投诉涉及企业67户,共为738名农民工解决拖欠工资176.22万元。三是开展维权行动。充分发挥驻外劳务输出机构作用,通过劳务输出维权站,与当地法律事务、劳动监察及司法等机构联系,协调解决问题。如太湖县驻湖州民工维权服务站在近10年时间里,累计为农民工维权130多件次,涉及金额300多万元,为农民工挽回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万元。市劳动仲裁部门针对农民工未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发生工伤,申报工伤认定,无劳动关系书面证据的实际,劳动仲裁委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公正裁决,截止10月底,共办结案件10起,有效地维护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6

一、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目标

(一)培育一批新型职业农民。以优质粮油、精细蔬菜、优质果品、健康养殖、特种水产五大主导产业为重点,在试点期间培育1000名新型职业农民。

(二)建立一个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模式。通过探索实践,形成适合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的选拔、培训、考核、认定的培育模式。

(三)建立一套新型职业农民管理体系。通过探索调研,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训、考核、认定及准入与退出的管理体系,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长效政策扶持体系,引导并鼓励农民向“有科技素质、有职业技能、有经营水平、有创业能力、有引领作用”的新型职业农民方向发展。

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基本原则

(一)坚持政府主导。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工作,因此必须坚持政府主导和统筹协调,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措施加以全力推进。

(二)坚持分类培训。以生产经营大户、农村发展带头人和技能服务人才为主,重点开展职业技能、农业创业理念、经营管理知识、市场营销方法以及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培训。

(三)突出主导产业。以农业主导产业为重点,有针对地选择培训对象、设置培训课程,通过培训,使培训对象成为农业主导产业的主导者。

三、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体任务

(一)构建教育培训体系

一是明确培育主体。市农林局是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主体。

二是合理遴选培育对象。选择具有一定综合素质、善于接受新生事物、精于掌握专业技能、敢于创业立业、乐于带领周边农户共同致富的持证农民作为培育对象,并建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人才库。

三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在农林系统择优选定一批优秀专业技能人才,在农业产业中吸纳一批有成功创业经验、有较大规模、有一定权威的农业企业、合作组织、种养大户等带头人,在涉农科研院所邀请一批高层次专家、教授,并通过专业系统培训学习,打造一支职业道德好、专业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教育百名讲师团。

四是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完善市级农民教育培训中心和镇、村以及农业企业(农业园区、合作社、基地等)的培训设施设备、培训场地和实习基地,构建上下贯通、相互衔接的职业农民教育培训网络。

(二)探索建立培育模式

一是拓展培训途径。与市人社局、市水利农机局、各镇成教中心等单位以及涉农大中专院校展开联合培训,提高培训针对性。

二是改进培训方式。围绕本地区现代农业发展规划和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需求,采取理论与实践教育培训相结合、产学交替等多种培训方式,分类对培育对象进行培训指导,提高培训灵活性。

三是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及时对学员进行跟踪指导,了解和反馈培训效果、技术应用、项目实施等情况和存在问题,提高培训实效性。

(三)加强考核认定管理

一是明确认定机构。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定与管理由市农林局负责组织开展。

二是制定认定标准。根据农民从业年龄、能力素质、经营规模、产出效益,分产业、分区域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认定指标体系,制定认定标准,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进行认定。

三是建立认定准入制度。对于获得认定、取得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建立统一档案,并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定期考核评估,建立能进能出的动态管理机制。

四是建立考核年审制度。成立“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评审委员会”,由其对已经取得职业农民资格的农民,实行两年一次的年审。对年审不合格的、或连续两年未参加考核年审的、或已不具备认定岗位资格的、或符合认定岗位资格但需调整岗位类型的,按程序重新进行考核评审、认定。

(四)制定出台支持政策体系

一是制定出台新型职业农民扶持政策体系。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所需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在国家、各级政府及相关农业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在土地流转、农业用地、农业补贴、项目实施、生产加工、金融信贷、农业保险、技术服务、社会保障等方面,研究出台相关地方扶持政策和优惠政策,并重点向获得新型职业农民证书和部、省、市相应证书的农业从业人员、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和社会化服务组织带头人等新型职业农民和持证农民倾斜。同时积极鼓励农村“两后生”、大中专毕业生到农业生产一线就业创业,不断壮大职业农民队伍。

二是试点推行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按照“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率先在适度规模化生产经营领域和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中,试点推行农业职业资格准入制度。用人单位应从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农业从业人员中录用,并以此为切入点,逐步建立全市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三是制定出台《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考核认定及管理办法》。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江阴现代高效农业发展规划,由市人大或市政府制定出台《江阴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考核认定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对象、培育机制、考核认定条件、程序和管理、政策保障等内容,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纳入规范化、常态化的发展轨道。

四、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具体做法

(一)各级领导重视,目标任务明确

江阴市委、市政府一直比较重视农业特别是农业现代化工作,自从省政府确定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以来,更加重视农民培训特别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把它作为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突破口,作为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着力点来抓。2010―2013年市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提出了农民培训的目标任务,把它作为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各镇(街道)也都将农民培训工作列入政府为农民办实事的重要内容,并作为政府考核的重要指标。市、镇两级专门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具体负责的“农民培训工程领导小组”,并根据实际充实调整农民培训“百人讲师团”成员,全市上下形成了党政领导亲自抓、工作班子具体抓、成员单位配合抓、城乡各级合力抓的良好工作氛围。

(二)培训政策完善,投入力度加大

为扎实推进全市农民培训工作,保障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市政府专门召开农民培训推进会,在加大投入力度、整合培训资源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近年来,安排农民培训专项资金并列入每年的财政预算,2011年投入100万元,2012年投入175万元,2013年投入105万元,为推进全市农民培训工作提供了经费保障。充分利用市镇两级成人教育学校、社区教育学院、技能培训中心等教育培训机构,广泛开展合作,做到教学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改变过去资源单一、场地局限、投入分散、农民培训经常“撞车”的现象。

(三)培训重点突出,组织措施有力

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和近几年农民培训的不断深入,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的重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是培训项目由“多”向“精”转变,二是培训对象由“广”向“高”转变,三是培训模式由单一向立体转变。前几年,由于农民的科学文化知识普遍较低,培训重点只是普通种养农户的科学种养殖技术推广普及,培训重点主要集中在农业实用技术、科技下乡等。而随着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农民创业典型的不断出现,今年的培训重点转变到了如何指导农民创业、如何培育“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现代新型农民上,另外更是将农业企业工人、城市返乡农民等纳入培训范围,重点培育层次更高的职业农民。培训方式上也从之前简单的农技传授向“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跟踪指导服务、尤其注重创业理念、创业能力的培育和职业农民的培养等方面转变。

在明确培训重点的基础上,江阴市精心谋划,真抓实做,确保培育工作组织措施到位。一是制定实施方案,拟订培训菜单。根据培训工作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围绕“一村一品”、高效农业规模化和主导产业发展,制定了详细可操作的实施方案,围绕产前、产中、产后链式培训环环相扣,特别注重职业农民产业发展理念、生产技能、经营本领等方面的培训,鼓励和引导农民创业,扩大种养规模,提高生产水平,注重经营管理,切实提高效益。二是扩充培训教材,编印技术明白纸。根据省统一提供的农民培训工程讲义目录,每年按照每人2~3本的比例选购培训教材;组织讲师团成员,结合农时农事和农业生产状况及农民培训工程需要编印了20余种简单明了、可操作性强的技术明白纸,在讲课时发放给农户,保证了农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三是开展讲师团培训,确保培训成效。讲师团成员的素质和水平直接影响到农民培训的质量和效果,加强对讲师团成员的考评,根据培训需要,适当调整讲师团成员。同时,多次组织讲师团成员赴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等大专院校学习受训,赴太仓、昆山和张家港市等地学习取经,定期对讲师团成员进行农业高效规模生产、科学种养技术、农产品营销知识等方面内容培训,以提高讲师团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四)培训方法多样,创新培训机制

1.整合师资力量。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与中国葡萄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南京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农学院等大专院校的有关专家教授订立长期的培训协议,按照培训内容、要求,不定期来江阴传授新技术、新知识和创业新理念、新技能。

2.改进培训方法。把科技下乡、示范户建设、农业科技结对等活动纳入农民培训工作中。组织粮油、林业、水产、畜牧等农技人员,与相关种养大户、农业企业进行科技结对,下移培训重心,使培训方式更加贴近农村,贴近农民,贴近农时,通过技术人员的面对面指导,手把手诊断,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提出科学的解决办法,使农民一学就会、一会就用、一用就灵。另外,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求,重点针对农业企业、种养殖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示范带动能力和创业欲望较强的人员,围绕地方主导产业、特色产业,以其所从事的生产、加工、流通等项目为重点,实施直接培训。同时,根据有关需求,派驻相关高级技术人员到农业企业,进行技术指导、项目实施和科技攻关。

3.建立跟踪服务制度。在培训指导的基础上,建立跟踪服务制度,组织讲师团成员对培训学员进行跟踪指导,及时了解培训效果、项目实施等情况,及时帮助学员解决问题,帮扶他们尽快创业、立业,走向致富之路。

五、培训管理规范,成效明显提高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7

关键词: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发达国家;启示

我国工业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城镇化进程的加速,造成了城乡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农业劳动力离开祖辈劳作的土地进城务工,从而使农业出现了“劳动力妇女化”“劳动力小龄化或老龄化”“农业兼职化”等现象。因此,完善与加快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有效途径。2013年,中央政府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三农”问题依然是我国全部工作的首要问题,而新型农业职业工作者的培养离不开农业职业教育[1];2014年政府在《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要解放思想、破除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完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培养出新型农业从业人员和实用人才[2];并且在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中,也把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的完善列在首位。欧美国家农业经济发展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并且起步最早,相应的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比较完善。尤其是美、英、德都是农业经济非常发达的国家,因此研究其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有利于提高我国农业职业教育的水平,促进农业的长足发展。

1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概况

1.1农业职业教育法律制度健全

欧美发达国家为了保证农业经济的稳定与持续发展,为从事农业的相关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定了各项法律法规以及相应的优惠政策[3],以保障农业职业教育的正常实施(见表1)。英国不仅是近代工业革命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农业革命最早的国家。从1601年的《济贫法案》开始,逐步完善了农业从业人员的职业教育培训的相关法律与法规,至20世纪50年代,关于农业职业培训的法律与法规就有5部,其中明确规定,政府以及农业职业教育部门必须定期对从事农业的人员进行相应的培训,保护他们的利益,并具有对农业培训组织检查以及整改的职责。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农业经济的进步,这些法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进行修改完善,更适应英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德国最早在19世纪中后期建立了冬季农业学校,让农民避开农忙,在冬季进行相关农业知识的学习,这也是德国农业职业院校的最早形式。1905年成立了“学徒事项特殊委员会”,并在4年后的1909年制定了《农业考试条例》;1936年,德国在国内统一制订了农业职业学校的课程标准,并把农业职业教育纳入国家义务教育体制,强调了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性;1951年,德国出台了农业师傅证书考试规定,对考试的内容、方式、证书以及相应的认证进行了详细的规定;1969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联邦职业教育法》,确立了农业职业教育在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2005年以后,实施了《职业教育法》《职业教育条例》《实训教师资格条例》《师傅证书考试条例》和《农林类学校职业教育法》等,对从事农业职业教育的教师的理论知识、实习实践内容以及应取得的教学资格做出明确的规定,进一步完善了德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为德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美国1862年就制定了《莫雷尔法案》,在该法案中规定,国有土地按照各州参议院和众议院人数的多少进行分配,并用这些土地投资,获得的收益在一年内至少建立一所与农业和机械工业相关的职业学院,“农工学院”和“赠地学院”就是在该法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美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培养了专业的农业人才。1914年,美国制定了《史密斯•利费法》,该法案规定农业推广以及相应人才培训的相关费用都由联邦政府提供资金,在该法案中明确规定农业职业课程必须在郊区和农村的中学进行讲授,从而促进了农民职业教育的法律化、规范化与制度化,强调政府财政拨款保障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农业以及农业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1962年后,又陆续制定了《职业教育法案》《劳动投资法案》等,保障了农业职业教育的顺利开展与实施。

1.2农业职业教育资金充足

农业职业教育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欧美国家为本国的农业职业教育提供了足够的资金:实行免费农业教育,为学习者提供助学金、奖学金;鼓励社会青年学习农业、从事农业,并给予各方面的经费资助,比如农业生产补贴、进修人员补贴、从事农业优惠贷款以及各种农事方面的奖励等。鼓励本国人民积极从事农业,提高农业的综合竞争力。这些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资金主要来源有四方面:一是政府财政直接拨款,二是政府通过立法由相应的农业企业提供,三是农业信贷体系提供的无息贷款,四是社会组织提供。英国从20世纪初就对从事农业人员培训的资金保障进行了规定。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不但对各地区农业人口进行免费的职业培训,而且对从事农业的人员实施免费医疗;另一方面,农业企业每年必须根据自己的经营业绩拿出经费,对农业人员进行义务培训,国家培训奖就是政府专门设立奖励农业技术培训优异的企业的。德国和美国农业职业教育资金来源相似。国家财政设立专项预算对农业人口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企业、团体、信贷部门与个人也要积极支持农业职业培训,政府每年根据实际的农业培训情况对企业、团体、信贷部门与个人实行减税、免税以及相应的政策奖励。

1.3农业职业教育层次化与多元化

欧美主要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丰富、类型多元化,能满足不同层次农业人员职业教育的需求。在培训机构上有农业培训队、农业函授学校、农业专科学校和农业技师学校等;在课程设置上有农产品加工与管理、畜牧业种植、渔业、园艺师、农业旅游、葡萄园种植与葡萄加工、农业信息收集与利用、农业服务专业人员、养马专业户、猎户、林业农民、酿酒师、奶制品技术员与实验员等;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面授,也可以函授;在培训时间上可以选择全日制、非全日制等,以满足农业一般操作人员、技能人员到管理人员各个层次的需求[4]。欧美国家经过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农业职业教育经验的累积,逐步形成多层次、多元化与多形式的农业职业教育体系,为国家培养了高素质的农业从业人员,也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德国,在农业职业教育的层次化与多元化方面累积了很多宝贵的经验(见表2),不仅是德国战后农业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也是各国农业职业教育争先模仿的对象。

1.4农业职业教育强调技能与应用

欧美国家农业职业教育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并重点强调对学生的实践技能的培养。美国农业职业院校的实践环节和理论环节的比例为1∶1.4,学生学习理论课程的同时,必须到农场、农业企业、种植园以及养殖园等,甚至国外的农业基地实习,自己完成某一农业课题或者帮助农业企业解决实际生产问题,才算完成相应的理论课程学分。一些农业职业院校在最后一学年里,根据学习农业知识的侧重点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如经营渔业、种植果蔬等,学校负责相应的资金投入,学生根据所学理论知识完成整个农业生产过程,最终教师依据利润状况评定学业成绩,如果学生经营亏损则学业成绩不及格。德国、英国和法国现代农业职业教育的核心是学徒制,即双元制。学生在农场、农业企业学习的时间占整个学习时间的80%,强调对实际农业岗位职业技能的培养,不仅实际操作性强,而且会根据农业职业岗位的需求培养相应的人才。在德国,农业学校每年要求学生上课的时间为13周,剩余的时间都到农场与农业企业实践学习,由相应的企业和学生签订农业职业教育合同,在企业拥有农业教育岗位,掌握农作物疾病防治、农业机械操作、畜禽饲养以及农业管理等方面的技能与技术。英国和法国也充分利用农作物生产车间和农场,定期安排学生实地生产劳动,并且政府和相应的农业教育部门规定,农业企业、农场与农庄必须随时随地、无条件地帮助学生实践实习。

1.5农业职业教育资格认证标准规范、严格

职业资格认证是每个职业专业素质水平的体现和保障,也是该行业的从业证和准入证。欧美发达国家如德、美、英、法等国实施了统一、严格、规范的国家农业职业资格认证标准。取得农业职业证书的人每年都要去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审查,如果没有按照标准执行,就会取消相应的资格。这种规范而严格的管理制度得到整个社会的认同,也成为相应的农场与农业企业用工的标准,从而促进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如德国双元制农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在校三年期间考试合格,取得“职业农民”证书才能进入农业职业进修教育相应的学校学习[5-6],在完成农业职业进修阶段的学习并成绩合格后,获得“农业经济师”证书;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应的农业行会专业的证书考试,包括口试、笔试以及农业实践操作技能,才可获得“农业师傅”证书(见图1),这种证书的资格相当于大学教育的学士学位。取得“农业师傅”证书的人员,具有经营管理农场与招收学徒的资格,当然工资、福利待遇也会随之增高。

2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2.1完善农业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

国外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的发展与成熟都离不开国家法律法规的保驾护航,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保证农业职业教育财力、人力与物力的投入,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教育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政府逐渐重视农业职业教育,并出台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在执行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因此,我国需要继续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协调好政府、教育部门、农业与农业人才之间的关系,明确各责任方如教育厅、农业管理部门、农业培训部门、农业学校、农业企业、农业受教育者、企业与个人的职责、权利与义务,推广农业学校和农业企业、农业协会的校企合作,通过如税收优惠、税收减免、政策倾向、法规要求等,积极鼓励校企合作,提供农业人员实训实习岗位,发挥各部门的整合力量,全方位做好农业职业教育的法律法规保障工作。

2.2农业职业教育资金来源规范化、制度化与多元化

从欧美发达国家现代化农业职业教育资金来源体制可以看出,其资金来源不但规范化、制度化,而且多元化,政府、农业企业、信贷组织、农户以及其他的企业和个人都是现代化农业职业教育资金投资的主体。因此,我国政府应该积极学习与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资金管理与投入的经验,明确农业职业教育资金的来源与管理,确保农业职业教育经费的持续投入,同时建立健全鼓励资金多渠道来源的政策,在保障国家财政投入的主要渠道的基础上,引导社会各方积极参与农业职业教育培训,比如规定参与农业职业教育费用投入的企业可减免税收,投入部分可计入生产成本、产品价格,政府提供贷款优惠甚至无息贷款等,形成政府、农业企业、信贷组织以及个人多元化的资金来源新格局。

2.3农业职业教育内容的层次化、多元化与实用性

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内容体现出层次化、多元化与实用性,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一方面,我国农业职业教育培训内容应该向多层次以及多元化方面发展,如针对农村闲置人员,初、高中学生以及高中毕业生设置不同的办学体制、不同的农业职业学校以及不同的农业教育课程,并且保障这些学校的学习内容与证书的连贯性;也可以根据农业职业教育目标设置课程,如渔民可以细分为鱼类养殖、湖泊捕鱼以及海洋捕鱼,畜牧养殖可以细分为养鸭、养猪、养蜂、养牛以及养兔等,满足不同农业人员学习的需求。另一方面,完善农业教育培训的各方面政策,加大农业职业教育培训的技能性与应用性。农业人员、农场、农业企业要积极配合农业学校的实践教学,促进农业知识与农业生产实践接轨,在课程学分、毕业证书以及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上,规定相应的实践标准,保障学生毕业后能独立进行农业实践操作。

2.4实施高标准农业资格证书管理制度

德、英、美等国是实施农业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典型国家,不仅持证农业人员优先聘用,农业重大项目实施的相关人员持证比例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而且关于农业资格考试试卷设计、阅卷、实训实践考核、资格考评等关键环节都由不同的农业组织完成,提高了农业职业培训的社会信任度。我国应积极学习与借鉴欧美发达国家农业资格证书管理的成功经验,提高农业职业教育的培训效果。首先,选择一些农业专业进行试点农业职业资格证书管理制度,逐步成熟之后推广到其他专业;其次,在农业一体化战略指导下,农业资格证书可以向农业生产的供应商和销售商拓展,提高农业资格证书的影响范围;此外,逐步从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农业职业学校、农村普通高中、农村普通初中以及农村村民中,按照学历、岗位、农业等级能力,逐步推行农业资格证书制度,加快农业现代化、产业化、规模化与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

[1]曹晔,盛子强.当代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体系研究[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13.

[2]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J].农村工作通讯,2014(03):9-14.

[3]高原,陈海涛,闫秀清.论发达国家农业职业教育体系[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7-70.

[4]景琴玲.基于人力资本投资视角的农业职业教育体制的中德比较[J].世界农业,2011(9):70-74.

[5]苗晓丹.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国(境)外经验[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0):54-55.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8

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加快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对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如何有序、有效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已成为当前“三农”工作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基本情况

据统计,2006年威远县有农业人口60.4万,其中农村劳动力29.7万个。从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程度看,小学文化4.4万人,占14.8%;初中文化21.4万人,占72.1%;高中文化2.1万人,占7.1%。从农村劳动力年龄结构看,青年人(18-40岁)16.17万人,占54.4%;中年人(41-50岁)8.23万人,占27.7%;年龄偏大人员(51-60岁)5.30万人,占17.9%。从转移农村劳动力从业分布看:管理层人员占1.9%、技工占13.9%、普工占69.7%、其他工种占14.5%。2006年全县共转移农村劳动力15.1万人(其中县外异地转移7.5万人),实现劳务收入7.28亿元,农民工人均劳务收入4800元以上,全县农民人均劳务收入1203元,比上年增129元,增长12%,农民人均劳务收入增加额占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额的64.5%以上;完成劳务开发培训13850人,发证7900个,品牌培训2100人。目前,全县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有14个,专职教师500余人,兼职教师800余人。其他民办培训机构50余个,有专兼职教师600余人。有教学场地15万m2,年培训能力2.5万人。开设有果树、沼气花卉、动物疫病防治等农业特种行业,以及厨师、餐饮、焊工、车工、钳工、缝纫、保安、建筑、家政、计算机、电脑、电子、机械制造、旅游、服装设计、数控、汽车驾驶、市场营销等20多个专业。

二、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成效

1.转移培训规模不断扩大 自2004年以来已对30.5万农民工进行了引导性培训,对5.3万农民工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包括劳务品牌培训、劳务扶贫培训、阳光工程培训、农村劳动力转移技能就业培训等8个项目的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参加技能培训的人数都比上一年增加近万人。

2.转移培训制度不断完善 以切实为农民工办好事,办实事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文件精神,及时清理、废止那些限制和歧视农民工的政策规定,建立和完善了城乡统筹的就业制度、政府主导与市场机制结合的培训制度、劳动权益保护制度、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农民工社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后顾之忧。

3.转移培训内容不断丰富 全县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主要是以“阳光工程”、“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劳务扶贫工程”、“劳务品牌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等国家和省级项目为依托,结合我县各培训机构的专业技术培训力量,以及我县农民工外出就业的主要渠道和流向,针对培训对象的情况和不同岗位的要求,设置培训专业和培训内容。

4.转移培训质量不断提高 一方面针对全县劳动力资源现状,充分发挥农广校、职业中学、中介机构等教育资源作用,广泛开展面向广大农民的常规农业技术和职业技能教育,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为农业技术推广、农村创业致富、工建企业发展储备人才;另一方面强化与各企业的联合,广泛开展职工岗位技能培训,巩固提高农民转移就业所必需的素质,不断提高农民转移就业的质量。

5.转移培训方式不断转变 一是变劳工型输出为技能型输出。过去,由于培训抓得少,转移出去的大量农民工往往是体力型;现在,由于输出前首先进行技能培训,转移出去的劳动力技工型比重明显加大。二是变盲目输出为定向输出。过去在输出上,往往是自发的多,盲目的多。而现在,由于狠抓定单培训、定向培训,使培训和就业有机结合起来,有针对性的定向输出已经成为重要方式。

6.转移培训管理不断加强 县农劳办按照要求对劳务培训、转移输出、维权服务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就业局具体负责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体劳务输出渠道的建立、职业介绍、咨询等工作;劳保局负责监督管理中介机构和培训机构的管理,引导、调动中介机构和培训机构按照市场需求有序组织劳务输出。确定和执行了以公办学校为主体、民办学校广泛参与的培训体系和格局,确定了各项目组织实施单位对培训负责的责任制。执行了各个培训项目对所有具有法定资格的培训机构都公开招投标的规定,吸收接纳了民办职业学校参加。

三、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存在的问题

1.重视程度不够 部分乡镇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工作推进不平衡。

2.经费投入不足 项目培训经费少,需要培训的人数多,所需培训经费与项目投入的培训经费差距大。

3.转移培训就业的农村劳动力总体素质不高、技能不精、劳务收益不高我县农村劳动力中90%以上为初中及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缺乏专业技能,绝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只能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或进入技术性不强的工矿企业或服务行业,就业竞争力不强,劳务收益低。

4.转移就业带有很大的自发性和不稳定性,合法权益保护有待进一步加强

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以亲友介绍,以老带新自发外出,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较低,加之运用法律自我保护意识较差,因而外出务工人员上当受骗、被雇方任意克扣工资的现象时有发生,其合法权益仍末得到较好保护。

5.培训转移信息不畅,跟踪服务措施跟不上全县劳动力市场不够健全,中介组织偏少,供需渠道不畅,还存在“用人单位不知何处招工,劳动力不知哪些单位要人”的困惑局面。

四、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对策

1.明确责任,纳入目标考核 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宽、量大、行业和工种众多,仅仅依靠几个政府职能部门、培训机构及社会办学力量难以完成这项任务,必须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纳入县政府对各镇和县级各部门的目标考核,并同时将该项工作纳入农业重点工作目标考核。将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以具体指标下达给各个镇,落实到部门,规定完成时限,明确检查验收标准,并抓好督促落实。相关部门和乡镇要把农村劳动

力培训转移工作纳入日程,制定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领导亲自挂帅。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

2.打追品牌,提高培训质量 县农劳办、劳动保障局、扶贫办、农业局、教育局、科技局等部门要继续实施“千万农民工培训工程”,重点搞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劳务扶贫工程”等国家项目和省级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加快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县职业技术学校、县农广校等农民工培训骨干基地,形成我县劳务培训骨干网络体系,打造以县职业技术学校为龙头的特色农民工培训基地;大力实施劳务品牌战略,共创“甜妹子”、“甜城厨师”等劳务品牌。教育部门还应加快发展和改革农村教育。使农村成人学校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重要阵地,充实农村普通中学职业培训和就业训练的课程安排,将抓好新增劳动力培训作为学校的重要工作内容。

3.整合资源,注重转移培训实效 劳动力转移培训涉及到劳动保障、农业、教育、科技、建设、扶贫等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自己的优势。因此,在工作中必须加强沟通,加强协调,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和积极性,共同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做好。

劳动保障部门要制定规划和措施,加强业务指导,引导和组织各类就业培训机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要广开门路,充分搜集、整理并各种就业信息,组织经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

就业局要及时为培训机构和社会公众提供县内外企业用工需求信息、免费咨询,规范职业中介机构服务行为和服务能力。

农业部门要积极协同各镇、教育和劳动保障部门对未能继续升学的中学生及其他富余劳动力的情况进行摸底登记,充分利用县农广校大力组织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和特种种养技术培训,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

商务局要以现有的省级外派劳务输出基地为依托,努力提高我县外派劳务输出人员素质,努力从质量和数量上提升我县外派劳务水平。其他部门也要按照职能职责和分工,积极为农民工外出提供切实可行、简便有效的服务,营造良好的务工环境,努力扩大输出规模、提高组织化程度,提高转移输出就业的实效性。

4.广筹资金,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重点是培训,关键在转移,经费是保障。因此要逐步建立政府补贴、社会支持、用人单位和农民工共同负担的多元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投入机制,采取多渠道筹集培训资金。一是建立财政专户,充分利用和建立好培训基金。将“阳光工程”补助资金、贫困农村劳动力培训资金、就业服务支出补贴资金等资金,统一纳入专户管理,由财政和各项目实施单位按项目要求进行安排。二是充分吸纳和利用好“李兆基基金”等社会资金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职业技能。三是加强自身投入,各镇人民政府、县相关部门和培训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的投入,争取纳入中央、省、市级培训基地县和基地校,获得更多的财政资金支持,并确保中央和省级政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到位。四是参加培训的学员,按照有关规定,适当交一点。通过以上渠道,保证转移培训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为提高转移培训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5.搞好后续服务,维护合法权益在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中,不仅要提高转移培训的效率,还应增强转移就业的稳定性,这就要求在农民工转移培训的后续服务上狠下功夫。

(1)要为农民工维权开辟了绿色通道确定简化程序和手续,优先受理、优先办理、优质服务,实行无偿援助制度;提供义务法律咨询制度;涉及到农民工维权案件,尤其是对拖欠工资、工伤事故处理等案件,立即受理,直接进入法律援助程序制度;保证农民工能够及时就近获得法律援助。积极建立城乡一体化法律援助社会救助体系,专门成立法律援助农民工维权工作站,开展就近咨询、就近申请、就近受理,形成以法律援助中心为主体,以律师事务所、法律援助工作站为补充的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网络。

(2)建立“留守儿童”谈心制度和教育应急机制政府和各部门要为转移农民工的子女提供帮助,开展“一帮一,手拉手”互助活动,让农民工在外安心务工。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9

一、工作完成情况

(一)“千村扶贫开发工程”进展顺利。今年以来,我办进一步加大了对已启动的118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扶持和建设力度,截止6月底,共新打机井166眼,新建桥涵闸122处,新建水浇地2.5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81%;舍饲育肥牛羊5.47万头只,完成目标任务的56%,其中奶牛2548头;完成旱作基本田0.8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51%;覆膜种植8.6万亩,完成目标任务的123%;解决了1.26万人、3万头只牲畜的饮水问题,完成目标任务的42%和50%;上电53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66%;修路68公里,完成目标任务的68%;培训农牧民2.28万人次,完成目标任务的76%;劳务输出0.74万人,完成目标任务的185%;小草库伦建设1万亩,240处,完成目标任务的100%和80%。

(二)外资扶贫项目效果显著。今年世行项目上半年共完成投资731万元,占年计划1719万元的43%,其中土地与农户开发完成投资694.6万元,灌溉开发完成投资23.4万元,农村企业完成投资3.8万元,机构建设完成投资9.3万元。世行项目的建设使得项目区生产生活条件得以改善,农牧民的观念和意识普遍提高,增强了项目区经济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嘉道理扶贫项目正在进行资金回收及新一轮启动的评估工作。

(三)社会扶贫成效显著。全市对口帮扶工作继续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组织5个工作团,18个工作队,338个对口帮扶单位对全市217个重点贫困村进行对口帮扶,同时保证每个重点村都有一名县级干部定点帮扶。截止6月底,各对口帮扶单位召开帮扶协调会70余次,确定帮扶协议300多项,目前已到位帮扶资金(物资)250万元。

(四)移民扩镇进展顺利。按照市委提出的全面建设“农牧新村”的总体要求,从去年9月份开始公开向全市征集“包头市农牧新村规划设计方案”,最终从9个规划设计方案中评出4个方案作为今后农村牧区建设样板,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包头市规划“农牧新村”建设小康社会动员大会,并将扶贫移民扩镇工程作为全市“农牧新村”的样板工程进行建设,目前规划设计已全部完成,工程建设正在全面展开。

二、主要工作

(一)加快实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针对去年扶贫资金到位相对较晚的现实,今年我市加紧对118个重点贫困嘎查村的项目实施。在项目实施中一是继续坚持以“水利、种草、养畜”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二是加大农牧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充分利用当地的秸杆资源发展畜牧区,调整种养业结构,进一步转变生产经营方式,把奶牛、小尾寒羊养殖放在突出重要位置,优化种群结构,提高良种比重,加快畜群周转,走精品绿色畜牧业的路子。三是抓好“千村扶贫开发工程”重点嘎查村示范点建设,根据每个旗县的不同优势和特点,每个旗县都抓了二个示范点,示范点的建设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四是加强了对重点贫困嘎查村扶贫项目的管理,强化了重点村扶贫工作责任制,保证了扶贫项目的质量。

(二)加快了产业化扶贫进程。按照全区扶贫办主任会议精神及自治区关于进一步推进产业化扶贫工作的意见,加快产业化扶贫步伐。一是根据各旗县区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条件,紧紧依托现有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围绕我市已确定的奶业、小尾寒羊、粮油、马铃薯、果蔬、制糖、药村等重点产业,引导农牧民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质,形成特色产业。二是加快农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利用我市伊利、蒙牛、小肥羊、海德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与龙头企业联系,签订购销合同,调动贫困农牧民积极为龙头企业提供优质的加工原料。如我市的固阳县已与小肥羊签订了合同,并将固阳县作为小肥羊的生产基地,九原区、达茂旗与海德、富广、辛普劳、百事等大型食品企业建立合作关系,订单供应,目前共种植优质马铃薯5万亩。三是抓好产业化扶贫示范点建设,目前全市已开工建设13个产业化扶贫示范点,产业化扶贫示范点建设起到了典型引路、示范带动的作用。

(三)继续搞好社会扶贫工作。今年4月份组织各旗县区领导,工作团队长召开了全市对口帮扶工作座谈会,会上进一步明确了各工作团队的目标任务,制定了帮扶计划,落实了帮扶措施。要求各帮扶单位把帮助重点贫困村、贫困户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帮助贫困地区争取项目,增加资金投入。目前已达成协议帮扶资金物资600多万元。同时各帮扶单位,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作为重点内容,积极组织劳务输出。

(四)做好世行贷款扶贫项目的实施工作。在世行项目的选择方面,按照世行项目参与式评估要求,尊重农户意愿,让农户自主选项,按项目实施程序执行。世行项目建设的内容以发展节水灌溉为重点,同时狠抓养殖业项目,使后山地区从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畜牧业转变。在项目的实施上狠抓项目管理,从项目实施、债务落实、贷款回收、档案整理、工程达标等全过程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各项制度,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在项目实施实施过程中,加强了项目管理人员业务培训,组织达茂旗、固阳县两个项目旗县在固阳县举办了世行财务管理培训班,提高了项目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切实抓好贫困地区劳务输出。一是加大了对贫困地区农牧民的培训力度,重点加强了对贫困农牧民的技能培训,让每个受培训的农牧民都掌握一技之长。二是积极拓宽培训渠道。办里积极协调农牧学校、商业学校等开展贫困农牧民培训,并要求各扶贫工作团、队、对口帮扶单位把劳务输出工作作为今年对口扶贫的重要内容,明确了任务职责,并提供就业服务信息,专业技术培训,有条件的单位要做好农民工的接收安置。上半年共输出贫困农牧民0.74万人。

农民培训投标方案篇10

1.抓体系建设,提高监管服务能力

按照农业部和省农委《关于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建设意见》的精神和要求,舒兰市农业局与市领导多次汇报、与编办多次沟通协调,2012年在全市17个乡(镇)街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的牌子,配齐配强人员,真正强化了基层农业部门依法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中做到“六个明确”。

1.1明确建设目的以全面提升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能力为目的,认真履行监管服务职责,深入开展源头治理,推进标准化生产,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1.2明确建设目标坚持高标准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效率推进、高质量管理;逐步建立健“职能明确,人员到位、力量匹配、业务规范、服务有利”的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公共服务机构。

1.3明确建设方式在全市17个乡(镇、街)农业技术推广站加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牌子,即“一个机构、两块牌子”,实行联合建设,不增加人员和编制,管理统一纳入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管理,监管业务上由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指导。

1.4明确建设内容按照监管有人员、服务有场所、工作有制度、检测有设备、办公有经费的要求,在不增加人员和编制情况下,通过整合资源,保证每个基层监管站配备5台实用仪器,2名以上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专业技术人员,有一个快速检测室。同时市财政每年拨付2万元工作经费,确保基层监管站正常运转,有效提升了检测及执法监管的硬件水平。

1.5明确职责任务主要承担农民质量安全知识的培训、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的推广、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的日常巡查、各项监管措施的督促落实等任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1.6明确培训重点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结合冬春农业科技培训,世行贷款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训项目,加强对村干部和农民的培训。培训以解读政策文件、农产品质量安全知识、农业投入品安全使用知识为重点,提高农民的农产品安全生产意识。

2.抓制度建设,提高应急协作能力

2.1建立和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按照“超前预警、反应快速、防范联动、依法处置”的总体要求,舒兰市农业局局制定和完善了舒兰市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强化应急知识宣传、培训,提升应急管理能力和水平。

2.2建立衔接、协调机制加强与市食安委、工商、质检等部门的协调沟通,树立大局意识,合力攻坚,形成齐抓共管局面。2012年11月,舒兰市食品安全委员会在市农业局设立舒兰市食品安全检测举报中心,与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合署办公,配置检测仪器、设备33台套,增强了检验检测能力,拓宽了检测范围。

2.3建立信息报送机制各乡(镇)食品检测举报中心设在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站,负责汇总上报本区域食品安全情况。

3.抓基地监管,提高农业标准化进程

3.1抓规范制定,加快推进基地建设按照“基地化、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的要求,组织专家编写了《舒兰市农业标准化操作技术手册》、《舒兰市农业投入品管理办法》和《舒兰市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管理办法》。基地管理坚持“四把关”、“五统一”标准,即把好水源关、农资关、技术关、生产关,统一生产时间、统一培训内容、统一农用物资、统一操作标准、统一建立档案,实现了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规范化和标准化管理。

3.2抓技术指导,切实提高生产者素质为落实农产品生产记录档案管理制度,实现生产源头的可追溯,农产品质检站印制了《农产品生产经营记录本》,免费发放给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合作组织、“三品”认证企业及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同时还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指导,规范生产行为,提高标准化生产意识,保证农产品生产过程的安全。

3.3抓品牌培育,大幅提升农产品质量积极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和“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经营模式。积极宣传鼓励企业开发“三品”农产品,加快“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步伐。舒兰市平安镇、金马镇、七里乡等3个乡镇10万亩水田被国家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水稻)原料生产基地;2012年舒兰市被农业部授予全国水稻标准化示范县。目前,全市建立农业产业化基地45个,认证“三品”农产品68个。实现了品牌化带动农业标准化,标准化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4.抓市场检查,提高源头治理能力

4.1加强生产源头检查加大标准化基地、“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等生产记录及生产环节检查力度,确保按技术规程操作。

4.2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投入品管理,对农业投入品做到“六查”,一查经营手续齐全;二查经营者是否备案登记;三查是否有进、销台账;四查销售的农药标签是否规范;五查是否超范围及区域经营;六查是否有销售高毒农药行为。全年共组织农业行政执法人员236人次,出动车辆97台次,对全市196家农资商店多次进行拉网式检查。发放“拒绝高毒农药、珍爱生命健康”宣传画2000份,农药安全使用知识6000份,从源头上杜绝了高毒农药进入销售市场,进入生产基地。

5.抓检验检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定期对蔬菜、水果、食用菌开展例行监测和专项检测,在重大节日、地产蔬菜上市销售旺季,组织开展重点检查和抽检。全年完成196批次、1906个样品的检测任务,合格率达到98.1%以上。认真做好常态化监测工作,积极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综合监管示范县项目。大力实施农超对接工程,成功助推万隆蔬菜专业合作社“舒朝牌”无公害蔬菜进入吉林、舒兰大型超市。设立舒兰市农产品质检站驻舒兰大鹏农产品批发市场农残检测室,配备了6台设备,派检测人员驻点检测,保证了蔬菜、水果销售前的质量检测,为全面推行农产品市场准入制度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