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十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十篇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2:17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1

关键词:延边州;朝鲜族;旅游文化;保护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惟一的朝鲜族自治州,也是我国最大的朝鲜族聚居区,在全国220多万朝鲜族人口中,延边占l/3以上。延边朝鲜族的传统文化在很多方面都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既保留了朝鲜咸镜北道的风俗习惯,又融入了很多中国汉族的文化特征,其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吸引着众多的游客。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最具潜力的人文旅游资源,具有突出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但由于旅游的发展加速了朝鲜族文化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朝鲜族地区的文化带来了各种影响。怎样处理好朝鲜族地区旅游开展中民族文化继承与现代文明变革两者的关系至关重要。本文通过阐述延边州地区发展旅游过程中朝鲜族文化与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消极影响,从延边州具体情况出发,提出保护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文化的措施,为更好地挖掘延边州朝鲜族地区的文化,加强对延边朝鲜族族地区文化的开发与保护提出对策。

一.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延边州地处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拥有中朝边境线522.5公里,中俄边境线232.7公里和8个口岸、l4个对外贸易窗口,自然环境和区位条件良好。延边州现有朝鲜族81.6万人,占全国朝鲜族人数的43%,占延边总人数的37.53%。延边州的朝鲜族是明末起初逐渐由朝鲜半岛移居到我国东北地区发展形成的,1946年正式成为我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从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也成为朝鲜民俗旅游资源的集中分布地。朝鲜民俗风情是延边朝鲜自治州最突出的旅游文化资源。朝鲜民俗风情文化特征明显,在礼仪礼节、婚丧嫁娶、节庆娱乐、语言文字等方面始终保持着浓郁的民族特色。其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和歌舞文化是重要的旅游资源。另外,延边州和韩国因都讲朝鲜语,在旅游上也带来了很多便利。语言上的优势使得边境旅游也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资源。延边州朝鲜族旅游资源主要呈现出以下特征:一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区位条件较好;二是民俗资源丰富集中、文化底蕴深厚;三是民俗资源地域分布广泛,开发模式趋同。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与外界交流的增加,朝鲜族传统文化特征渐渐消失。解放以后,延边州诸多朝鲜族迅速摆脱了其原始生活状态,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逐渐改变导致其民族传统文化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另外,各民族之间的通婚、受汉语教育等原因,部分朝鲜族青少年不能通晓自己本民族的语言。民族语言的弱化造成其民族文化约束力的降低,一些经过长时期积淀形成的独特习俗逐渐消失,致使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的质量出现明显的下降趋势。随着延边州省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必将带动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开发和挖掘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特色,并加强保护,对延边州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旅游资源的开发对朝鲜民族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朝鲜民族传统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的淡化和改变。经济的发展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从而新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及外界的信息也被带到了旅游地。2009年延边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0亿元,在全省九市州中,延边州GDp总量排第6位。在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延边州GDp总量列第5位。从以上主要经济指标对比看,延边州经济在全国少数民族自治州中基本处于领先位置,在少数民族地区中的相对优势。较好的经济条件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总体上讲,延边州机场、铁路、公路等相应的旅游配套设施完善,旅游发展较迅速。2009年,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607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66.6亿元,同比增长31.6%,旅游总收入相当于全州GDp的14.8%。最新数据盟示,2010年1~9月,全州接待国内外游客597万人次,同比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69.1亿元,同比增长23%。旅游人次和旅游总收入在全省位列第三,入境旅游和边境旅游在全省位居榜首,入境旅游占据吉林省半壁江山,边境旅游人数占全省的90%以上。随着旅游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还对当地传统的民俗文化被注入了新的文化因素。当地的朝鲜族与外来人员的交流密切,使当地的居民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并仿效游客的穿衣戴帽及言行举止方面,特别是当地的年青人,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有些居民对外来文化有认识之后,很多会放弃本民族传统的文化,从衣、食、行及思想观念上发生变化,这样就必定会让人感觉到目的地失去了其原始的、古朴的民族风格和氛围,和客源地文化相差不大,而达不到预期的旅游目的,并使其作为旅游目的地的特殊魅力逐渐消失。

(二)民俗旅游项目开发商业化严重

1.商家为了刺激旅游消费,将朝鲜族传统民俗变成形式化的表演,使朝鲜族原有的饮食文化、歌舞文化、语言文化机械地传达给游客。表演者为了盈利而形式化地表演,改变了优秀朝鲜族民俗。民族旅游的文化生产受到市场销售和竞争等的强烈影响,商家想通过民族旅游资源地渗透到文化生产过程中。在旅游市场上,以现代艺术形式包装传统民族文化,将其舞台艺术化、程序化,成了目前旅游开发的主要手段。它在一定时期内刺激了旅游消费,但价值规律的盲目性和局限性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旅游文化商品生产的过程,造成了传统文化产品的失真和退化。2.朝鲜族传统文化失去了民俗的本色和乡土气息。在民俗旅游开发中,由于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了满足一部分游客的需求,有些开发商在开发民族文化时,把一些项目庸俗化,改变了民族文化的真实面貌,个别旅游项目与个别地区以低格调的民俗包装进行过多的文化场景模仿,人为地再造民俗节目,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民俗旅游项目过于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原有民俗的内涵和存在价值改变了或消失了,失去了真实的存在环境和意义。

(三)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延边朝鲜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最明显的特征是朝鲜民族特色风情和各民族文化交融造就的一方天地的文化品格,历史的延续性和连贯性,又延伸着本区域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现代旅游的发展有改善环境的一面,也有污染、破坏环境的一面,其文化生态受到一定的影响。旅游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带来可观收入的同时,造成当地物价升高,居民心态失衡,文化价值观改变。

三.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措施

从延边州旅游事业未来发展方向看,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将是延边州旅游开发的重要内容和地区名片。因此,加强朝鲜族文化的保护,对延边州旅游事业的未来发展有着相当重要的意义。在开发和保护延边州朝鲜族地区旅游文化时,首先应提高朝鲜族地区居民的文化自觉意识,使得朝鲜族民众能够将民族文化纳入到自己的视野中,主动深入去了解自己的文化,是民族文化保护的根本。当地政府必须重视当地民族教育,加强民族历史、文化的学习,为民族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提供条件,传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其次应运用法制建设理念来加强民族文化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我国关于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对民族文化资源中只有民族语言文字、部分民族文物等少部分民族文化资源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大部分还没有相应的保护法规,如古老的生产工具、手工制作品、民族器乐、独具特色的民族建筑、民族文化节日等,因此建立健全民族文化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迫在眉睫。

(一)建立朝鲜民族文化保护机构和制度。一是加强朝鲜族旅游文化保护意识的宣传工作,使民族地区旅游文化的开发和保护能成为朝鲜民族地区全员参与的活动。二是鼓励支持民族文化保护的民间组织,政府给予适当的政策和资金扶持,提高群众自发保护民族文化的热情。三是通过民族文化博物馆,系统地收集图片及各种民族历史遗存物、生产生活用品、朝鲜民族工艺品、族服饰等,展示朝鲜民族历史文化。这样不仅提高了保护了民族文化的意识,同时又能让游客系统客观地了解朝鲜民族文化,还能增强当地朝鲜族民众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民族荣耀感。

(二)以朝鲜族舞蹈、节庆为主的朝鲜族娱乐、民俗风情活动为民俗旅游的重要内容。

以朝鲜族服饰、民间工艺品、朝鲜族饮食为主的传统饮食生产、加工、参观、展示、销售、购物为一体的民族旅游商品。应尽快对朝鲜族现有的生产、生活方式、习俗、节庆日、艺术、等采取现代技术手段予以尽量系统、完整的记录和保留。在记录时特别要重视对老年人的采访,以便于后人能了解而不至于消失,也能将民族的特色更好更完整地展现给游客。因此,这些记录将是未来若干年后不可多得的文化“遗存”,是未来朝鲜族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的文化依据。

(三)重点挖掘具有延边州地方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旅游资源,将它们加以整理设计形成延边州朝鲜族文化为特色的朝鲜族文化旅游产品。通过朝鲜族地区民俗风情的展示和表演以及节庆活动的大力宣传,使传统文化能得以传承和弘扬。将少数民族地区的历史、生产和生活等民族文化的内容渗透到旅游工艺纪念品的制作过程中,并大力宣传。通过电视、报纸、网络媒体等各种形式宣传朝鲜族独具特色的服饰、泡菜及手工艺品,在全社会营造关于民俗文化传承的良好文化氛围。

(四)培养和引进专业的旅游人才。朝鲜族旅游文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旅游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至关重要。朝鲜族旅游文化的开发和保护,是文化性强、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的重要学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可以依托延边大学等高校,开设朝鲜族旅游文化开发和保护管理专业,系统的培养民俗开发保护专业性人才。同时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来吸引人才,保证本地区民俗旅游文化人才资源的稳定。这样既能培养出更多的民俗旅游文化人才,又可以更好的传承和保护好朝鲜族旅游文化资源。

参考文献:

[1]武魏巍.民族旅游发展与民族文化保护的研究[C]硕士学位论文,2004.

[2]蔡静.贵州省三峡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北京工商大学,2006.

[3]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2001(1)47.

[4]杨彬.我国民俗旅游开发模式探索[J]今日财富,2008(11).

[5]王敏用.文化自觉理论研究民族旅游中的文化变迁及文化保护[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23(3).

[6]葛莉珍.陕北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方略浅谈[J]商业研究,2009,(7).

[7]张杰,周吉娜.黑龙江少数民族地区旅游文化保护对策研究[J]商业经济,2010,(5).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2

我国历史悠久,地域辽阔,人口和民族众多,民间音乐浩如烟海,由于各民族历史传统、语言特点、生活风俗等的差异,各地原生态民歌具有不同特征地域色彩,形成了独具韵味的风格特征。音乐与语言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特别是原生态民歌的曲调、节奏等方面受地方语言方音的影响,凸显区域文化语境的特点,体现了本区域文化的审美特征,有着强盛的生命力。本文结合人类学中文化语境的理论来探讨原生态民歌在区域文化语境中的保护与传承。一、原生态民歌的界定有关原生态民歌的定义观念历来有着不同的声音。乔建中认为“原生态”这个提法来源于人与环境、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关注自然和文化生态方面的事情;伍国栋认为,“原生态”音乐就是以生活为本源的自然态的音乐,没经过专业发展,也没有现代乐器伴奏,纯粹是民间口传心授、集体创作的音乐,对待“原生态”音乐要用一个相对的观念来看;樊祖荫认为,“原生态”的民间音乐是与生活不可分的,是其民族、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凡搬到舞台上的民歌,从严格的意义来说,已失去纯粹“原生态”的意义;①杨民康认为,对民间音乐的“原生态”问题,有必要先适当区分“原形态”与“原生态”,因为从其含义来说两者概念存在差异。前者是从文化的形态变迁来说,特指某种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的改变,而演唱环境是否改变暂不考虑在内;后者则从文化的生态变迁来说,不仅文化的本体要素(或形态特质)而且生存环境也一同发生变异的整体生态状况,所以真正的“原生态”音乐,指的应该是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文化类型。②很明显,以上种种观点承认“原生态”音乐概念的存在,但又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对“原生态”音乐进行了不同的阐释。不管是“原生态”的民歌的创作、传承,还是“原生态”的表演环境,都源于民间艺人在音乐创作及表演中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产物。因此,“原生态”音乐不论从产生环境到表演场合还是在文化语境中的传承等均呈现出民间音乐传统发展方式,一种以人为主体的“活态”音乐文化。二、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关系我们认为,“原生态民歌”应指的是那些人们在特定区域内传唱、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自然形成、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方式保留下来并且较少受外来音乐文化影响的风格纯正、没有经过任何加工和提炼的民间歌曲。原生态民歌与区域文化语境有着密切关系,离开了区域文化语境,原生态民歌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与源泉。1.语境与文化语境“语境”指语言交际环境或使用语言的环境。英国民俗学家马林诺斯基(malinowski)最先提出语境概念。马林诺斯基认为语言环境对于理解语言来说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话语和环境是相辅相成的。他把语境分为话语语境(contextofutterance)、情景语境(contextofsituation)和文化语境(contextofculture)三个层次。后人在马林诺斯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并发展了语境理论。ClaireKramsh曾著有《语言教学的环境与文化》,他在书中对文化语境是这样描述的:“指人们语言交际中,一个民族所共有的由来已久的以及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是人们在语言交流过程中能够通过预料、推测进而理解的知识结构。”由于地理环境、生存条件和生活环境不同,构成了各民族意识形态的背景知识和推测、思维的知识结构的差异,这种差异最终沉淀为人们的行为模式的深层结构,规范和制约着语言交际。所以说,语言交际不仅是一种社会现象,也是一种文化现象。2.区域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影响不同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民族的文化语境,同时也孕育了不同风格的原生态民歌。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在55个少数民族中,节日繁多,难以计数,音乐舞蹈浩如烟海、异彩纷呈。每逢节日,人们总要盛装打扮,置办酒宴,歌舞欢庆。有的还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式或宗教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情趣盎然。在这些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中体现了原生态民歌个性发展的、历史的范畴,除了时代差异外,还有着地域与民族的差异性。文化语境对原生态民歌的风格色彩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例如侗族的原生态民歌,产生环境受到侗族区域文化语境影响,运用地方语言进行演唱,其音乐曲调及节奏等都要与语言精密结合,从而形成了具有地方语言方音的音调色彩。这些音乐中蕴含着本民族自身特色的思维和审美习惯,与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价值观以及时代变迁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在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中必须了解和掌握各少数民族的文化语境。三、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的保护与传承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受关注的话题,许多学者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见解及方法。近年来,受非物质文化保护的驱动,许多的音乐文化遗产得到了相应的措施予以保护与传承。笔者认为保护原生态民歌的方式只有两种,另一种是静态保护,一种是动态传承,但如何有效地真正达到保护与传承的意义,是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项阳认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多年之后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有着非常深刻的意义,这是旨在保护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避免在世界政治经济强势一统的前提下文化也趋于一体化的有效举措。作为中国音乐文化,对原生态民歌怎样进行保护与传承,才能呈现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多样性呢?1.原生态民歌的保护原生态民歌的保护更多的是在一个静态的层面,一种“博物馆”式的保护。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许多原生态民歌已经失去了生存空间,也可以说是一种历史进程中所呈现的音乐,已经失去了现实内涵。如劳动号子,在工业发达的今天,劳动号子已没有其生存空间了,取而代之的是大规模的机械化作业,劳动号子所具有的功能性、音乐性已不复存在。保护可以分为谱面文字记载和录音录像储存两种方式。据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1979年颁布的“收集整理我国民族音乐遗产计划”,要求全面抢救、挖掘、收集、整理我国民族民间音乐遗产,并着手编纂四大《集成》包括民歌、民族民间器乐曲、戏曲音乐、曲艺音乐等。在全国各民族的广大音乐工作者、民间艺人、民俗及语言学专家的努力下,目前,编纂出版任务已基本完成。每部《集成》按省、自治区、直辖市立卷各为30卷,四部共120卷,总字数约二亿四千万字,可说是煌煌巨着。四大《集成》的编纂出版,为我国保存了大量珍贵的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也为今后全面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现代文化建设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集成》的文献价值不仅在于史料性,更在于实用性。其实用性价值体现在不仅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文献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之用,而且还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难得范本。这些从民间收集记录整理而成的曲目,还具有一个显著功能即能还原到民间中去,让民族民间音乐得以一代一代的传承。其次,各研究机构、高校等研究者,通过录音录像收集与整理资料、谱面形态记载与开展学术探讨等也为民间音乐的保护作出了积极的贡献。总之,不论是《集成》还是录音录像收集资料和谱面形态记载,对原生态民歌保护是具有“实用”的功能作用。不仅在当今可以为演唱者、演奏者、表演者提供范本,为音乐工作者、音乐爱好者学习和研究我国民族音乐提供重要文献;还可以为后代保存极为丰富的音乐史料,对繁荣我国民族音乐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当然,人们对原生态民歌保护的初衷,不是只要书面的曲谱和录音录像的储存,更多的是寄望于“活态”的传承。因为,音响才是音乐艺术的生命,原生态民歌就其本质而言是声音的艺术,没有音响作中介,原生态民歌就无实质的传承意义。#p#分页标题#e#2.原生态民歌的传承项阳在《保护:在认知和深层次把握非物质文化遗产理念的前提下》提出:“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就是保护传统音乐本身。”③因此,笔者认为,原生态民歌的传承是存在于区域性的文化语境中,存在于本民族音乐文化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如果一种音乐文化的生存空间被破坏了,那么其离消亡也就为期不远了,再论什么传承也就没意义了。目前,有关传承方式大致可以归结于三种:一是民间传承;二是教育传承;三是大众传媒的间接传承。原生态民歌靠的是“活态”传承,让它在原始的民族文化语境中传承更好。因此,保护原生态音乐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民族文化继承观,培养民族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感。我国传统音乐长期以来主要以自然传承作为传承途径,至今这种口头传承形式仍在民间广为沿袭。自然传承主要有两种方式,即家族式的个体传承及民俗活动的群体传承。家族式传承通过父母传子女的方式,可以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随时随地、潜移默化地传授技艺,这种口传心授方式尤其可以使原汁原味的特色风格得以保留⑤。如湖北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的民歌世家,爷爷王纯成71岁,嗓音刚劲厚实;儿子王爱明35岁,歌声高亢明亮;孙子王浩宇仅8岁,声音清脆动听。在“中国首个文化遗产日•中国记忆专场晚会”中,他们作为湖北省唯一的代表,以一曲长阳土家族山歌《花咚咚姐》,向世人一展长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71岁的王纯成是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贺家坪镇有名的山歌手,能唱薅草锣鼓、五句子歌等民歌400多首,8岁的王浩宇是晚会上年龄最小的演员。民间艺人王纯成、王爱明等,是宜昌市的文化工作者在抢救保护优秀民间文化遗产的过程中,发掘出来的原生态民歌传承人的代表。在家族式传承中,前辈会毫无保留地将绝活技艺通过口传心授方式教给后辈,就像接力赛那样棒一棒薪火相传。依靠这种方式,我国民间音乐得到了连绵不断地发扬光大。群体传承也是一种重要传承方式。我国各族人民长期以来相沿传承的民俗节庆活动,不仅让各种民间音乐艺人得以一展身手,也为民间音乐艺人们进行群体传承技艺提供了大好机会。如广西壮族的歌圩每年从正月开始至四月间,以及七月至九月间也陆续有,只是各地的具体日期不同而已。歌圩的特点虽然是以青年男女唱歌欢会为主体,但其整个活动过程,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并且,是在特定的时间、地点里举行,成为具有延续性和稳定性的民族节日,是一种民族的群体性的精神生活的活动方式。它和各个民族的节日一样,总是受到本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习俗,以及文学艺术、审美倾向等文化传统的各方面制约,并在此基础上长期形成和延续发展,绝不是一种孤立的文化现象。作为民间音乐文化,原生态民歌是在本民族的文化语境中传承发展,脱离了原生的民族文化语境,也就失去了原生态民歌的内涵。随着时代的变迁,城镇化发展和农村人口流动,今天自然传承方式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虽说家族式个体传承在一些农村还有一定的社会基础,但大部分农村家族传承的环境恶化,大量民间音乐流失,受传者后继乏人。由于社会风气的巨变,许多中国民俗节庆逐渐淡化,原生态音乐的传统传承方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育传承是近年来各界一直在探索的一种传承方式,同时也存在着不同的争议。教育传承是对原生态民歌自然传承基础上的有利补充,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教育培养了新生一代民族歌手,为民族音乐文化传承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如内蒙古呼伦贝尔学院音乐系,于2000年开办了“蒙古族民歌演唱大专班”。聘请著名蒙古族民歌演唱家宝音德力格尔为该院常任客座教授,向来自草原上的孩子传授呼伦贝尔独有的蒙古族巴尔虎长调民歌,开办音乐大专班,这个举措在全国高等师范院校中尚属首例,得到国内学术界和美国的一些民族音乐学家充分的肯定和关注。在当今信息时代,高科技术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原生态民歌的传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而形成的技术传播方式就应运而生了。如电影、电视、互联网等现代媒体,已日益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原生态民歌通过这些媒体技术也能取得一定的正面保护效果。人们从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民歌•中国》栏目介绍的原生态民歌乐谱、背景资料以及有关图书和音像资料,也能整体感受到原生态民歌这种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综上所述,原生态民歌不仅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而且承载了每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原生文化的存在,才能更加体现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身份象征。如何更好地保护与传承原生态民歌是我们当今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原生态民歌不仅是艺术层面的音乐文化,还具有地区民族文化语境的音乐符号特征,更是深层次地反应了民族经济生活、民族社会结构、民族心理、信仰习俗以及文学艺术、审美倾向等文化传统。原生态民歌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给大家带来了原汁原味、聆听天籁之音的精神享受;另一方面又是打造各地特色旅游的重要文化资源,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对于整个国家来说,原生态民歌更是弘扬、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3

关键词: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村庄规划

1引言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民族文化既是一个民族精神的写照,又是这个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结晶。民族文化往往历经几千年,由许多辈人的生活磨练、时间见证提炼而成,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精神营养和优秀文化艺术。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人们生产方式、生活态度的改变,各民族传统文化正慢慢地被人们所遗忘,各民族正在逐渐趋向大同。作者有幸参与隆回县花瑶民俗村村庄建设规划,了解到花瑶民族的文化和历史,同时,也感觉到其民族文化正被外来文化慢慢地侵蚀,其独有个性逐渐被共性所取代。本文就如何通过规划手段,将务虚的文化与务实的规划有机结合,使花瑶民族特色得到保护和传承,提出几点思考。

2花瑶民族概况

在湖南湘西南崇山峻岭间,隆回县境最北面,平均海拔1300m的虎形山上隐居着一支不足六千人的瑶族分支——花瑶,因其服饰独特,色彩艳丽,特别是女性挑花技术异常精湛,故称为“花瑶”。千百年来,他们独自居住在封闭的大山里,过着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生活,他们敬奉古树和巨石,穿着花样艳丽的服饰,有着奇特狂野的婚俗。

花瑶有着独具特色的三大传统节日“讨念拜”和两次“讨僚皈”通称“赶苗”,将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

花瑶的婚俗,当属世界上最古老、最具个性的婚俗之一,媒人公的提亲到完婚,需历经一连串古老的繁缛礼仪,最具撩人心扉的当属婚俗活动中的“打泥巴”“炒茅壳里”和“打蹈”,这圣洁而疯狂的三步曲。

花瑶挑花和呜哇山歌已被列为湖南省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花瑶挑花已被列为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瑶家山民祖祖辈辈都和寨子里的古树、山石长久相依,在他们心中,这些古树、山石饱吸天地灵气,早已是神,他们深信是这无数的树神、石神常年为他们镇守寨子,保佑家人,他们有着“砍树宁砍人”的传统。

3花瑶民族文化面临的危机

3.1信息社会与花瑶民族文化

在当今社会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日渐频繁,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日渐增多,人们之间不再仅仅是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他们可以通过email、手机等各种方式与任何人进行交流,对于那些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民族而言,其特有的民族语言交流范围逐渐缩小,对于年青新一代来说,也难以用其民族语言顺畅地进行交流,其民族语言正面临灭亡之危机,同样,其民族服饰、民族风情等也面临这样的处境。

3.2生产方式、生活态度的转变与传统的生活习俗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地发生改变,随着经济的发展,花瑶人不再仅仅从事传统的农耕,他们正逐步向金银花种植与加工、花瑶旅游特色产品、特色饮食及旅游服务等多元化的生产方式转变,舞蹈中花瑶人传统耕作的场景在现实生活中正逐渐减少。现代化的电器、交通工具、生活方式正逐渐进入花瑶平常人家,传统的吊脚楼正慢慢地被钢筋砼楼房所代替,昔日三五成群、家长里短的交往被人“机”对话所代替,传统居住模式、生活习俗正悄然地变化着。

 

3.3民族文化的传承后继乏人

花瑶只有语言,没有文字,其民族文化的传承只有通过口语传述和风俗沿袭,可以说,在花瑶里,年老的长者,他们是花瑶的瑰宝,而花瑶年青一代,外出打工闯天下,受外界影响较大,同时,也受自身经济的影响,对本民族的东西不再那么的感兴趣,不愿将大部分精力专注此事,民族文化面临失传的危险。

4花瑶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几点思考

隆回县花瑶民俗村作为花瑶民族文化风情保留比较完好的村庄,受外界的影响较小,其村庄内随处可见衣着颜色鲜丽、民族服饰的妇女们或三五成群的聊家长或独座门前干着农活。如何将花瑶民族文化、生活习俗完整地保留和传承,使花瑶民族充满生气与活力,更具有生命力,是当地政府考虑的一个问题,更是社会各界对花瑶民族文化所关注的一个主要问题,同时,也是本次规划所考虑的主要问题

4.1加大政府的投入和扶持力度

政府应加大对花瑶最基本的民族文化投入,成立专门的机构,负责收集、整理花瑶的民族文化,聘请花瑶年老的长者和民间艺人,开办培训班,免费培养乡土艺术人才,组建花瑶民族艺术团,初步建立一些公平演出的市场网络,有力地推动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4.2加大花瑶民族文化的研究和宣传力度,提升花瑶人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尊意识

组织专门机构加大对花瑶民族文化的研究,在不影响民族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上,大力挖掘民族文化及特色产品,将各类特色产品进一步包装推向市场,以做大做强花瑶特色产业,不断提升花瑶民族的活力和生命力。同时,加强民族文化宣传和再教育,让花瑶人在世代相传的民俗文化活动中感受到独特文化的情致和魅力,感受到传统文化与他们生活密不可分,提高对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自识自重自尊意识,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花瑶民族受到外来文化的侵蚀。

4.3大力支持花瑶各项民俗活动,培育花瑶民族文化生境

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就是要保证这些文化艺术赖以生长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将各种民俗活动、乡土艺术融入到花瑶人日常生活中,成为其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同时,政府加大对各项民俗活动的推动和支持,有力地促进各种传统民俗活动的恢复、发展和繁荣。活着的民俗活动就是民族文化传承的根本,有了民俗活动这块土壤和平台,文化传人就有了大显身手的天地,民间歌舞艺术就有了发展传承的条件,才能滋养出优秀的民间文化传人和精英。

5花瑶民族文化规划保护措施

5.1划定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严格控制其各项建设

规划根据花瑶民族分布特征及其生态环境的完整性、历史文化与社会的连续性,确定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及协调区范围。

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范围:花瑶古寨、虎形山村、富寨、水洞坪等花瑶居住地比较集中的区域。

规划控制措施:严格保护虎形山花瑶民族独特的文化资源、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保持花瑶文化风情的原真性和景观的完整性,严禁在该区域内建设建筑风格不一致、性质不相符的项目和任何形式的开山、采矿、滥砍滥伐等活动。严格保护花瑶民族风情、民俗文化习俗,严格保护其居住地和居住方式、人口分布,严格保护其生产、生活习惯与其生存环境。

花瑶民族文化协调区范围:虎形山乡花瑶民族文化保护区以外及小沙江镇部分用地。

规划控制措施:该区域的建设应与花瑶民族文化、自然生态系统相衔接。严格控制各种有污染的开发建设,保持花瑶民族文化景观的可持续性及统一性。

5.2建立花瑶民族风情园

规划利用虎形山花瑶民俗村便利的交通、优良的地理位置,设置花瑶民俗风情园。内设各种花瑶研究机构、民俗活动表演及培训场所、挑花作坊、民族特色产品、饮食一条街及特色旅馆,集中体现花瑶民族独特的文化历史和民俗风情,园区为集花瑶民族文化的研、学、演、庆、游为一体,做到保护与开发的有机结合。

5.3保护和尊重花瑶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习俗,营造花瑶民族文化生境

耕田与种植金银花为花瑶人传统的生产方式,规划将现有的梯田结合景观,进一步的整修,在保护耕地这一基本属性的前提下,形成亮丽的梯田景观。在延续其传统的生活习俗下,规划在花瑶居住集中地设置小型生活休闲广场,增加花瑶人们之间交流和活动,保持其花瑶人生产、生活的原真性,为其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提供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和环境。

5.4传统花瑶集居地的保护和整治

对于相对成组成院的花瑶集居地,他们依山就势、层层叠叠,周边分布了大量的古树、巨石。规划保护其现有的布局格局,以改善其交通、方便生活为原则,利用现有空地,拆除部分破旧的附属房,引入一条宽4m的小路,满足消防要求,也便于其生活出入,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求。同时,在集聚地的中心地段结合古树,开辟一个小型的生活休闲广场,为花瑶人提供一个交流休闲活动的场所。

5.5传统居住建筑的保护与整治

吊脚楼为花瑶人居住的传统建筑,其充分地利用现有地形有效地解决了山地建筑底层潮湿的问题,随着时代的进步,现代化的生活家具进入花瑶平常人家,其居住建筑也在不断变化,出现了砖砼楼房和砖木形式的吊脚楼。为此,规划本着保护其吊脚楼的传统形式,提高吊脚楼的生命力,将吊脚楼底层支撑柱采用砼结构,外砌当地石块,保护其自然古朴的风格,同时,底层敞开,作为家禽及农具房。二、三楼厨卫采用砼混结构,外墙采用木材加以包装,其余均为木结构,既保留其吊脚楼的传统风格,又适用现代化的生活要求。

5.6虎形山路商业街的立面整治

虎形山路两侧为村内主要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其建筑大部分为2~3层的砖混楼,与花瑶古寨的风貌形成了强烈冲突,为此,对其传统建筑的形式进一步研究,以坡屋顶、木结构、窗花、檐口等花瑶建筑特色为元素,对沿街建筑进行全面整修,保持花瑶古寨风貌的协调。

5.7古树、巨石的保护

划定古树、巨石保护范围,禁止作为其他用地,设置其标识牌,介绍其名称和巨石美好的传说,加强宣传与教育。

6结束语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历史,民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促进社会和谐、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动力,在社会文化变迁相当剧烈、全球经济一体化潮流席卷世界的今天,规划师们运用其规划技术和措施,合理地进行各项建设用地的空间布局,提出各种民族文化的保护和整治措施,以文化来指导规划,以规划来保护各种文化,使民族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

参考文献: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4

关键词:民族音乐学;原生态民歌;保护

中图分类号:J6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6-0163-01

“‘原生态’这个词是从自然科学上借鉴而来的,是指一切在自然状况下保存的东西,未受人为干扰和人类活动影响”①。“真正的‘原生态’民间音乐,应该是指那些从艺术形态到表演环境均呈民间自然面貌的‘活态’音乐文化类型”②。如蒙古族“长调”、陕北“信天游”、青海“花儿”、苗族“飞歌”、彝族“四大腔”等。但它们的存在是建立在特有的人文背景之上的。

一、民族音乐学的视野

在20世纪50年代,研究者多数是对民歌的旋律、结构等音乐本体进行研究,到80年代后,民族音乐学的工作者对民歌进行多次田野调查,“民族音乐学的历史可以说就是田野工作史”③。重点是对其人文环境的关注,并且遵循“文化价值相对论”的思维方式,结合民俗学、民族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原生态民歌的现状与问题的分析,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尽量保护其完整性。

二、原生态民歌的现状与问题

媒体对原生态民歌进行了大力宣传,如央视《民歌中国》、《星光大道》、内蒙古卫视《音乐部落》、广西卫视《唱山歌》等音乐节目。民俗音乐得到传承,民歌手可以通过演出得到一些经济方面的收入,而且,引起相关研究工作者的重视。所谓“成也媒体,败也媒体”,媒体给外来流行音乐也起了媒介作用。“多元化娱乐带给人们心灵的解放,社会的变迁已经在农村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语境,农村年青一代已经越来越疏远传统的原生态民歌了”④。

同时,原生态民歌由于地域和民族不同,语言有很大的差异。且方言与当地人民的情感表达和思想有着天然的和谐,有些内容是无法用文字能表达的。譬如劳动号子是在生产力落后,自然环境恶劣的条件下,人们搬运重物为统一动作时发出的声音,后来演变成为劳动号子流传于民间。演唱者多数是生活在环境相对封闭的农民,并且全都用方言演唱,他们对歌曲处理、情感表达、气息的强弱等,都与民歌生成当地的审美观念密切相关。换言之,演唱风格只有与其文化背景相吻合,歌声才能正真抒发其文化内涵。但是,现在演唱者受到“学院派”的影响,脱离其赖以生存的语言环境,用普通话演唱民歌显得不伦不类。

三、原生态民歌保护的几点建议

(一)原生态民歌进入课堂

使学生重视本土文化的学习,在教材中适当增加一些原生态的因素,如将之编成声乐、钢琴、视唱练耳等教材供学生学习,并且邀请当地的民歌手口传心授,让原生态音乐在潜移默化中融入学生的视野。

(二)原生态民歌与旅游业相结合

“从文化人类学的角度来说,旅游是一种感受和体验文化差异的活动,是一种客源地与旅游接待地异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交流”⑤。在旅游风景区内开展“原生态音乐文化宣传”活动,在景区的酒店等场所摆放一些与当地民俗文化相关的装饰,让游客在闲暇时间欣赏其乡土文化,借此广阔的平台将当地充满民族风情的文化得到推广和宣传。同时,根据游客的反馈和市场的需求,在保留原有特点的前提下,对其演出的形式进行不断创新。

(三)研究者进行田野工作

文化工作者可以运用民族音乐学的方法,对民间的原生态音乐进行田野调查,建立相关的保护档案馆,对收集到原始的照片、音像等珍贵资料进行整理且统一保存,并且,采用高科技的手段使相关资料尽量维持原貌,为以后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四)政府机构的支持

政府机构应当给传承人经济和生活上提供帮助,把有民族特色的村落打造成文化景区,组织一些以原生态音乐为中心的活动,把各民族经典的曲目集中在一起进行展示,各民族独有的文化可以通过这个活动相互交流,或者组织当地民歌手进行集中培训,使其在当地文化圈内得到发扬和传承。

四、结语

原生态民歌靠的是一个活着的、传承的、运动着的、完成并发展着的文化族群本身自觉的发展变化着。它的不可再生性,是基于特定的生活方式与生活观念,且由于思维、语言、心理、审美不同而形成独具特色的表演风格。它是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孕育的精神产物,与其产生的自然、社会、文化环境血脉相连,成为代表某一地区文化的符号。尽管原生态民歌的文化空间在不断改变,只要把民族艺术的文化内涵牢牢地把握住,使其在外在环境变化的情况下,也能世代传承、发扬光大。

注释:

①史维生.原生态民歌在当代文化背景下的保护与传承[J].人民音乐,2007,3.

②杨民康.“原形态”与“原生态”民间音乐辨析―――兼谈为音乐文化遗产的变异过程跟踪立档.音乐研究,2006,1.

③汤亚汀编译.西方民族音乐学方法论概要(上)[J].中国音乐学,2001,2.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5

传统风俗是一个地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各种风尚、习惯的总和,作为一种社会传统,对社会成员有较强的行为规范和心理制约作用。我国自先秦时期就已出现关于风俗的文化概念,传统风俗观认为,“风俗”是“风”与“俗”的合成词,“风”是指风土等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俗”是一种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模式。传统风俗兼具自然与人文的特性,是调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的重要方式,是人类环境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现代社会先进科技的应用,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但是经济发展的负面效应也逐渐明显,尤其是环境恶化、资源匮乏、生态失衡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人们越来越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倡导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活形态。要综合治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最根本的是要唤醒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正确规范人类的行为。传统风俗是几千年来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资源,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其中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道德原则、行为规范是解决生态破坏和文明冲突的有效方法,有利于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张关系。

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

我国的传统风俗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不同地区、民族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不同,风俗的表现形式和内容也不相同,因此有“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之说。各民族、各地区的风俗虽有很大差异,但是在生态伦理方面却有着相同的精神内涵,尊重生命、崇敬自然的生态伦理观念是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的共同之处。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各地区、各民族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下和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信念的道德规范。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形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源自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自然条件主要是指人们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社会条件主要是指经济、政治、宗教和文化等因素。在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较强。人们对一些自然现象和自然事物无法理解,认为“万物皆有灵气”,有一种不可捉摸的力量在控制着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命运。在这种有限的知识背景下,人们屈从于大自然,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心理,并借助于想象把自然力量形象化,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一些较原始的思想和习惯。

进入阶级社会后,社会生产力水平有所提高,人们对自然有了更多的认识。人们受统治阶级的影响,在对待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形成了敬畏自然、顺从天命的思想,许多风俗被自上而下推广起来,并在风俗中形成了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生态伦理,一些保护环境的村规民约逐渐形成,在处理人与自然之间关系问题上有了合法依据。传统风俗受宗教因素的影响也较多,在宗教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三个阶段,一些宗教思想和宗教仪式里也带有明显的生态伦理思想。“文化因素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影响较深,我国传统文化充满了极富生态价值的伦理理念”\[1\],儒道墨法等思想流派无不主张“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理念,为“人与自然平等观”奠定了理论基石,并从文化高度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形成了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风俗。由于古代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过度掠夺自然资源都遭到了自然的报复,人们逐渐认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一些具有生态伦理内容的风俗。传统风俗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在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了很大转变。齐文英,王玉晴: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及其现代转换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第3期第25卷第3期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

我国各民族、各地区的传统风俗中蕴含的生态伦理具有不同的表现方式,人们通过神话传说、、民间禁忌、日常礼俗、生活习惯等方式传承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更多地包含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体现了人与自然和平共处、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观念。”\[2\]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民族反映出的尊重自然的观念。与自然环境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各民族在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中从事特定的生产、生活,并形成了具有不同特色的。从事游牧的民族,草原是他们生活生存的基础,一般崇拜水草神,以祈求保佑水草丰美,牛肥马壮。生活在山区环境的民族,山林是他们获取各种丰富物产的依靠,一般崇拜山神、树神。无论是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还是一些民族的原始宗教,都存在自然崇拜和图腾崇拜,主张保护动植物,强调人与自然和谐。“藏族人每年都有对神山、神湖的朝拜活动,诸如为神山跳神、转山(经)等,人们一般不到神湖捕捞鱼类或其他水产品。彝族则认为人与自然环境中的动植物同源,贵州从江苗族则认为人与动物来源于同祖,许多少数民族还把某种动物或植物当作自己的祖先。土家族、白族认为自己是白虎的后裔,彝族、纳西族、傈僳族则都认为自己是黑虎之后。”\[3\]许多民族都认为一些山林草木和动物都有灵气,并把它们神化当成自己的保护神,对其敬畏、祭祀,禁止人们对这些图腾物进行伤害,以求其保护。在民族的影响下,一些山林、草地的生态平衡受到保护,动物多样性得以延续。

第二,生产劳动折射出的保护生态平衡的理念。我国各地区、各民族为了调适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在生产方式上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形成了特有的风俗。传统社会以农业为主要生计,农业生产中有较多的生态保护民俗。田地是农民的命根,人们基于对田地的特殊感情,在祭祀田公、地母的名义下,实施着“酬田”、“酬地”的民俗行为。白族等民族每至岁末,将垃圾聚堆焚烧,然后把焚烧后的垃圾灰撒到田地里,称为“酬年”。在农业活动中,人们为了免除休耕带来的损失,采用轮种的耕作方法,即同一块地,每年种植不同的庄稼,农民称为“换茬”,轮种方式有利于地力的养护。蒙古族在生产实践中,创立了“草库伦”的草场保护方法,即把草场用栏杆或其他材料做成的藩篱圈围,在围栏内以人力更新植被,使牧场得到必要的休养。青藏高原的牧民一般都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牧民们在不同季节有组织、有规律地在不同的牧场之间进行循环式的放牧,其“轮牧制”的生产方式对草原生态的平衡十分有益,这种周期性的轮牧,较好地解决了草场使用与牧草再生的问题,使一些牧场在轮休期内得以恢复,从而很好地保护了高寒草原的生态。20世纪50年代前我国南北方均有不少民族从事狩猎生产,如北方的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蒙古、哈萨克、柯尔克孜等族,以及南方的傈僳族、独龙族、怒族等,都把狩猎当作主要或次要的生产方式之一。但是各民族的狩猎都有一定的规则和禁忌,人们一般不打产崽、孵卵、和哺乳的动物,春天通常很少狩猎,以保证野生动物的繁殖。这些狩猎规则和禁忌,对保护生物种群起到了很好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主动调适生态环境的做法形成了特有的生态保护民俗,有利于保护当地的生态平衡。

第三,日常生活体现出的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信念。我国各个民族在日常生活中都有一些体现生态伦理的风俗。“生活在云贵高原的侗族,婴儿生下后,家人就在山上栽下100棵杉苗,直到18年后才砍伐作为男婚女嫁的费用。人们不论是在路边还是在其他地方,一旦发现乔木的幼苗都会主动把它保护下来。”\[4\]水族人对生长在村寨内和附近的古树敬若神明,并加以保护。土家人在婴儿诞生后会按照习俗栽下几株树苗,称为栽“喜树”。普米族有一个独特的习俗,就是将刚出生的孩子拜寄给一棵粗壮的树木或某种强悍、灵敏的动物,希望他们像拜寄的动植物一样生机勃勃、强壮敏捷。纳西族明确规定禁止在水源头杀牲畜丢弃脏物,白族腊月的“净水节”,傣族的“泼水节”都表现出对水资源的爱惜和重视。在传统的生态保护民俗中,人们重视自身生存环境安全与卫生的保护。这种风俗一般通过节日仪式定期地表现出来。如岁末的除尘活动,新年之初对节日垃圾处理的“送穷”,正月十五对老鼠、狐狸、害虫的驱逐,端午洒“百药水”、挂艾、插菖蒲等,都表现出对疫病之害的有效预防。合理、健康、积极的生态保护民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积极作用,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我国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域性,是各地区、各民族在与自然互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其中包含着被动和主动的生态伦理意识。由于人们的活动受环境的制约性较强,对自然产生的主要是敬畏心理,从而被动地保护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教训也使人们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从而产生了有主动意识的生态保护行为。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与局限

总体上看,我国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体现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理念,为现代社会的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文化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世代传承与发展,深深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态道德观念,规范着人们的行为,在现代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由于传统风俗是在生产力水平比较落后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的一些观念和做法与现代社会不相适应。

(一)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保留了早期人类社会真实的精神风貌,又蕴含着无穷的生态智慧。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方面,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现代社会提供了可供参照的答案,其精神内涵促使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辩证关系。

首先,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保护自然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供了思想条件。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有利于生态平衡的保持和自然、人文生态旅游景观的开发,是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发展生态旅游、生态农业等生态产业的思想条件。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生态环境管理的不足。“现代生态环境管理强调政府的功能,生态环境保护仅靠政府的作为不仅会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而且难以取得成效。”\[5\]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可以弥补环境立法和执法的不足,不仅内在地调整了人们的生态心理,而且外在地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各种生态保护风俗通过约定俗成的方式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之中,形成了指导人们行为的“自律机制”,它在实践活动中取得的环境保护的效果,是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硬性约束方式难以达到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会对人们产生内在约束力和精神激励,可以最大化地调动公众参与,降低生态环境管理的成本,有效弥补政府生态管理的不足。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补充。现代生态伦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是从西方传习过来的,我国领土广阔,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情况极为复杂,其理论知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与现实的脱节。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经历了几千年的传承、演变,已经内化为各地区、各民族的特有的文化,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生产、生活需要,还适应了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复杂性,是对现代生态伦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可以更好地指导生态环境保护的实践。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具有传承性和变异性,它能够有效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不断进行自我淘汰、自我更新,其精神实质永远不会落伍,表现形式也会更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为生态平衡提供了一个内源调节机制,“为当今生态问题的解决开启了一扇方便之门”\[6\]。

(二)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局限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一些消极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作为传统农业社会调整人与自然关系的社会规范,还不能与现代社会有效契合,其内容和表现形式的不合理之处甚至会阻碍社会的现代化进程。

首先,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不够全面。“许多地区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建立在崇拜自然、敬畏自然的心理基础之上的,多表现为宗教崇拜或民间禁忌”\[7\],这种朴素的生态伦理观仅能维护被崇拜的部分环境要素,在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上存在既保护又破坏的现象,这与现代环境治理理念是有很大差距的。其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不科学的内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一些封建迷信思想,如因果报应思想、风水观念、神鬼观念等虽然能约束人们的一些行为,但是却容易使人们陷入无知和愚昧,是与以科学技术为动力的现代文明社会相悖的。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还存在因循守旧的观念和做法,在生产生活中的落后习俗不利于生产力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阻碍了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再次,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容易被现代社会异化。现代社会文化呈现多元性,各种文化不断交融,影响着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观念,“一些地区民族风俗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发生了或多或少的改变,许多传统风俗被异化,在利益的驱使下失去了生态保护的伦理观念。”\[8\]有的民族的生态保护风俗成为发展旅游业的装饰,成为当地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方式,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逐渐倾向于形式化和利益化,变成了一种庸俗的实用主义。

三、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现代转换

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一些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被改变,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也面临着被异化的风险。我们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价值的同时,还要认识到其中的不合理成分,并对其进行重构以使之符合现代社会的需要。

(一)促进传统理念与现代方式的结合

解决生态环境问题,不能只依赖科学技术,还要动员一切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社会资源,特别是传统文化的资源。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理,对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具有重要作用,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不是宣传旧的环保方式,而是要认识到传统生态伦理的精神实质,是对“天人合一”的生态理念的觉醒和回归。《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民族文化保护》中提出“要发挥重要节庆和习俗的积极作用,与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相结合,坚持不懈地抓好移风易俗。”由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是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形成的,缺乏科学知识的指导和先进技术的推动,因此,我们必须在充分挖掘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有益于生态环境保护内容时,要将传统生态理念与前沿科技结合起来,使其在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下不断升华,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转化到适应当代生态环境保护的行为上来。要创新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表现形式,改变不科学、不文明的行为方式,将传统的生态伦理理念寓于现代的活动载体之中,同时又不破坏古老的风俗习惯。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于传统的生态保护风俗之中,同时要推广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以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保效果。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内核是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汲取的养分,但是要使其脱离特定的地域并在更大范围内得到认可,就要改变传统的活动方式,结合现代方式将其基本理念融入到现代社会之中。

(二)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包含着许多科学的、辩证的自然生态观的思想因子,但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它毕竟是一种朴素的、直观的、经验性的自然观”\[9\],按现代科学的实证性和精确性要求来看,是不可能对人与自然之间的复杂关系作出全面而又准确的科学解释和说明的。因此,我们要继承其中所包含的科学性、合理性因素,树立正确的生态道德、生态科学、生态价值和生态责任意识,实现向现代自然观的转换。首先要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合理成分进行强化和引导。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在原始生态环境的保护方面作用是积极的,要有意识地进行引导,宣传其有益于生态保护的思想观念,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将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精华部分转化为政策或民族地区的法律,以建构并推行正确的生态伦理观。其次,要将现代的自然观念灌注到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之中。要抑制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消极内容,并阻止外界错误价值观侵入,可以通过宣传教育的方式,促使人们树立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使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受到现代文化和观念的指导,从而在内容和结构上得到优化。再次,要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各民族、各地区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基于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形成了不同特色的生态保护风俗。但是由于地域性、民族性差异,还没有形成一个稳定的生态伦理体系,各地区、各民族延续着传统的生态习俗,很少去借鉴其他地区和民族的有益成分,因此应尽快培育传统风俗的生态伦理体系,使在价值上相宜的生态风俗文化结合在一起,建立一种理念上交融、方法上交流的生态保护机制,使积极、健康的生态伦理观成为现代社会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三)推进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制度化建设

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衍生出来的习惯法和成文法,具有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上的规范作用,但是由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其约束力和强制力非常有限,一些传统的环保措施尚处在自发和零散的低水平上,离现代制度文明所要求的规范性、系统性和准确性还有较大的距离,生态环境的保护仅靠人们的内在约束力和自制力远远不够。现代生态文明的构建,必须以制度化和规范化作为重要内容和基本保障。传统风俗生态伦理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朴素认识,限于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和科技水平,是基于自然崇拜和等提出的,虽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形式简单、观念落后、组织零散,制度化层面的内容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克服简单朴素的思维,在村规民约和民间禁忌的基础上建立环境保护的现代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规避不合理、不合法的做法,加强组织领导和科学管理增强人们保护自然环境的组织性,通过教育和奖惩手段提高人们保护环境的积极性和自觉性。“要按照现代制度文明的要求,进行文化法制建设和文化体制建设”\[10\],使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得到弘扬。

四、结语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绝对不能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不仅要采用现代法制手段和科学技术,更重要的是应该弘扬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修正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重新确立人对自然的价值标准。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对当今社会的生态文明建设有着很大的现实价值,它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理念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以及国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都具有促进作用。在探索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时,我们应该对传统风俗中的生态伦理予以重视,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唤起人们的生态伦理意识。在强调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重要价值的同时,必须对其进行重构,通过对传统风俗中生态伦理的全面搜集和认真整理,注入新的时代内核,使之转换成现代的生态伦理观,以符合新时代生产与生活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万师.论“天人关系”生态伦理的现代价值\[J\].江东论坛,2011(1):50.

[2]李本书.民族生态伦理观念的批判与重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55.

[3]何星亮.中国图腾文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4552.

[4]何星亮.中国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保护\[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51.

[5]王劲,王学川.生态环境危机的实质与生态伦理的价值取向\[J\].科技管理研究,2011(15):234.

[6]康琼.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J\].伦理学研究,2009(5):62.

[7]张奎,赵娴.云南省少数民族民风民俗与环境权的相关问题研究\[J\].学术前沿,2010(4):258.

[8]卢黎歌,李小京,等.生态伦理思想的觉醒与当前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困境\[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8.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6

摘要:工业设计是一门极具创新特征的学科,是研究“产品――人――社会”三者之间关系的系统工程。工业设计最本质的特征是创新,最终极的目的是为人而创造。技术与艺术是工业设计两大基本要素,技术层面要求不断适应社会的发展,探讨社会关系的和谐与发展性,艺术层面要求产品必须给人以美学的设想,满足人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传统文化的艺术与符号学特征,在探讨工业设计所具有的地域与民族特征方面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易经、儒学、诗词歌赋、传统民俗、手工艺品等。这些典型的具有中国文化符号特征的传统,对中国几千年来所形成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风俗民俗、价值观、礼仪文化等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将就工业设计的本质特征在传统文化的延伸和发展方面做出探讨,冀以探讨工业设计在新时期条件下在中国发展的趋势和未来的可能方向。

关键词:传统文化;工业设计;关系;产品

一、儒家孝道文化与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中有一类设计叫情境体验性设计,是研究人的需求、动作和潜意识在某种情感语境下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在产品外观、功能、人机、实用性等方面的体现。儒家文化倡导友孝悌、尊亲长,孔子说:“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①孝道贯穿人的始终,是中国自古以来处世立事的基本前提。孝道,究其本源,是一种文明教化的社会将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上升到一种集体行为规范,是对人性善的本质的一种升华,对弱势群体的一种制度化的保护措施。核心就是对弱者施以文明的制度化的人性关怀。一般而言,现代主义、功能主义中的产品定位,功能是第一位的,强调产品作为一种辅助解决人们生活或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困难,给出具有经济效率性的解决方案。而新世纪以来的工业设计思潮,更强调的是情感人性的、无障碍的、差异化的后现代主义,在满足产品的基本功能前提下,我们更关心的是产品的精神层面的语义是否让产品与人、与环境有更好的相互关系。孝道就是这种关系的体现。在产品的诸多要素中,产品的语义内涵、功能定位、外观形态、人机关系、工程可行性、经济性的排列中,我们是否可以将产品的属性与产品的使用对象进行联系,让这些属性在表达产品的“孝行”过程中发挥积极的作用。比如对老人用品、儿童用品、残障人士特殊用品的设计中,在产品语义、功能设置、外观设计中,积极的表达产品与使用对象的关系,让孝行在产品设计元素中以符号化的形式出现和表达,将有利于建立产品与人的情感呼应,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与信任、更有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表达和沟通。产品不再是冷冰冰的解决问题的工具,而是具有情感特质的一种载体。这应该是孝道在工业设计中的最好的体现。在最近几年的工业设计大赛中,有一类专门为老人或儿童而设计的护理机器人让人眼前一亮。它仿佛保护者一样时刻监控着老人或小孩的行为和状态,并将这种状态随时发送到监护医生或者家人的手机上,实现对老人或小孩的全天候照顾,并能和老人或小孩建立信息互樱比如娱乐、说教、游戏等。这显然是一种孝道的延伸表达。让产品以一种服务者、保护者的姿态参与人们生活,是工业设计师值得探索的一种设计方向。

二、诗词歌赋与工业设计

诗词歌赋是中国文化史上璀璨的一颗颗明珠,浩如烟海的文库中,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甚至春秋战国时代的《诗经》、《离骚》,无不是古代人们辉煌的思想和文化的代表。“歌以言志,诗以传情”,诗歌作为人们表达内心世界的一种媒介或者形式,很好的传达了诗人或者作者对情、对事、对大千世界的看法和观点。李白的浪漫主义情怀、杜甫忧国的现实主义胸怀,抑或极具画面感的田园派诗人王维,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无不是一幅幅或纷繁、或秀丽、或抑郁、或高亢的质感画面。诗词歌赋作为文人的一种工具或者武器,在古代那种宣泄情绪的途径少之又少的年代,对于倾泻个人情绪无疑是有积极意义的。

“美的要素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内在的,即内容,另一种是外在的,即内容借以现出意蕴和特征的东西。②”工业设计的情感化、符号化等设计语义,可以将古诗词进行有机的联系和表达。形式美法则以及艺术的联想,让我们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诗句充满时空的想象,这对于工业设计中的家具设计、生活用品设计、室内装饰设计、环境设计皆可以符号化运用,从形式和语境关系上进行创新表达,脱离单纯的形式美或几何形态表达的桎梏。传统文化中语境与含蓄内敛的表达,对于摆脱直白、突兀的造型语义,对改造和深化中国消费者的文化底蕴内涵,应该是一个很好的尝试。当然,造型语义的表达并不是委婉含蓄就是好的,而应该“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让人联想翩翩充满正面的遐想的指示性符号设计。

三、民俗文化与工业设计

京剧、脸谱、丝绣、竹木制品、雕刻工艺品、民俗节庆等,在形式上皆是中国民俗文化的典型代表。民俗文化是建立在具有地域特性、环境特点的基础之上,是劳动人民在改造大自然过程中的智慧结晶。

民俗文化在人们的生活、工作、思想价值观中占有重要作用。工业设计不仅可以从中汲取丰富的视觉素材、文化因子,还可以因势利导地改造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更具有时代感,更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工业设计的属性是创新,而传统民俗更像是人们约定俗成的习惯,难以改变和发展,守旧固执。用工业设计的创新思维来表达、改造和发展民俗文化的形式、内涵,如果单纯只是直观引用,将难以说服人们改变和接受。将民俗文化的内涵和形式巧妙的融入到产品的功能和情境设计中,与人们的生活、感情紧密联系,让民俗更有利于生活层次的提高和精神的丰富,则将有助于提高人们对民俗文化的创新形式的接受程度。如最近几年,随着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等科技的发展,网络拜年、微信红包、电子对联、共享技术,极大突破了传统民俗文化的表现形式,并在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接受。传统并不是一成不变,传统民俗需要新思维、新形式、新方法,在满足人们新时期的新的需求的前提下进行创新和传承,创造出大量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的工业设计民俗文化作品,进而创造出新的民俗形式甚至新的经济业态,让民俗在新时期有新的发展和新的内涵,

四、结论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作为民族文化的精髓,在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打破思想的藩篱,跳出传统的窠臼,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形式,新的内涵,让兼容并包的华夏文明在新世纪里因为工业设计的参与而更加璀璨。

参考文献: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7

关键词:民俗文物;保护利用;几点思考

中图分类号:C28文献标识码:e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135-02

我国是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自然环境殊异,因而具有丰富的民俗文物资源。长期以来,我们对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价值认识不足,民俗文物未得到很好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上社会飞速发展,许多民俗文物正趋于消亡和流失。所以,如何理解民俗文物的概念和价值,如何加强民俗文物保护和利用力度,仍是我们博物馆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民俗文物的基本概念

从前,我们对文物分类通常理解为历史文物、革命文物(近现代文物)、民族文物(少数民族文物),较少谈及民俗文物的说法及其存在的事实。即便认识到民俗文物存在的客观事实,也因受民族文物概念的影响,习惯上常常将其等同于民族文物,因此出现理论概念上的认识不足的现象。为此很有必要对民俗文物做一界定。

什么是民俗文物?理解这一概念首先要解决什么是民俗、什么是文物的问题。

民俗,简言之就是民间的传承文化。即指人们历代相传的播及于社会和集体的,在一定环境和条件下经常重复出现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表现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信仰和游艺等等。我国著名的民俗学家陶立燔先生将民俗归纳为四大类。即(1)物质民俗,包括居住、服饰、饮食、生产、交通、交易。(2)社会民俗,包括家族和亲族、村落、各种社会职业集团、人生仪礼、岁时习俗。(3)口承语言民俗,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歌谣、叙事诗、谚语、谜语、民间艺术。(4)精神民俗,包括巫术、宗教、信仰、禁忌、道德、礼仪、民间游艺。[]民俗是反映历史的一面镜子,又是观察社会的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了解历代人民的物质生活、科学文化和精神面貌,了解每个民族的不同性格和特点。《文物保护法》中对文物定下较翔实的规定,其中一项是:“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这一项可作为定义民俗文物的依据。所以,民俗文物是与人们的民俗活动,即民间的生产、生活、文艺、娱乐、风俗、习惯、信仰等民俗事象有关的富有特色的典型器物。因此,民俗文物与历史文物、民族文物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所以,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的重点恐怕在于近现代民俗文物,况且,民俗文物面临消失的危险性较大,应成为重中之重。

二、民俗文物的科学保护

博物馆它们所遵循的方针和承担的义务是一致的,就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

这种变化带来的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将是十分剧烈的,因此,民俗文物受到的冲击并面临消亡的危险是大势所趋,历史的必然。博物馆要做好民俗文物保护,必须开展以下几点工作。(1)争取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的强有力的支持和指导,解决专门的经费供博物馆使用。这种经费支持应该长期有续地保持下去。(2)博物馆应该组成训练有素的专业队伍,深入民间,调查和征集民俗文物。同时,向群众宣传《文物保护法》和相关法律、法规,让人们懂得民俗文物的内涵和保护的重要性,防止民俗文物的自然的、人为的流失。(3)在具体工作当中,眼光不能只盯在实物的年代是否久远,物品是否精美。民俗文物大都是制作粗糟,好多还在流传和使用,因而,没有多少年份、多么精美可言。好多物品不出几年就再也见不到了,这就需要调查和征集者们具有超前眼光。这一点,老一辈的民俗文物工作者体会最深,他们常常感叹,当年司空见惯,俯拾皆是的器物,如今已难见踪影。(4)在工作中,不应只满足于获得实物材料。因此,要作好文字记录,并写调查报告,与文物一起入库。另外,在调查和征集中应引入影视记录和电脑数码技术,采录民俗文物在民俗活动中的使用情况,丰富民俗文化内容。(5)民俗文物涉及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牵涉到同一个地区,多个民族的民俗文物,所以,博物馆收藏民俗文物,不应只局限于某几个方面或某一个民族。

三、民俗文物的合理利用

新时期,国家对文物工作提出了“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明确了保护和利用的相互关系。

第一、利用民俗文物可以开展科研工作。博物馆的专业人员,为了获取民俗文物,需进行大量的田野调查工作,而所获取的民俗文物又带有大量的民俗学和民族学信息,因此,博物馆拥有着很多的第一手资料,具备着其他科研机构所不具备的优势,可以搞出许多科研成果。这种研究工作,不仅会提高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的科研水平,而且对博物馆的收藏、展览、教育等工作提供可靠的理论信息和实物材料,最终促进文博事业的发展。

第二、利用民俗文物可以进行陈列展览。展览是博物馆提供给社会的精神产品,是向大众展示民族文化的最好的方式。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展览应灵活多样,可以就某个民族的全部民俗事象进行陈列,也可以某一特定的民俗事象为题应用多个民族的实物材料进行展览。在具体的展览陈列当中,应尽可能地采用放映电视录象的手段,并邀请该民族群众进行演示,增强视觉效果,活跃展览气氛。因为大多数群众的心理是不仅要知道它为何物,还要知道它怎样产生,如何使用。另外,我们的民俗展览应考虑让观众参与,让观众自己动手,体会其中的艰辛和乐趣。但是,博物馆的民俗文物展览,毕竟不能等同于一般的商业性的陈列展示,一定要资料翔实,充满文化气息。

第三、博物馆对民俗文物的利用还可以考虑进行民俗商品的开发。许多民间工艺技术如今仍存在,我们可以通过民间调查,发现民间艺人,发挥其技能,仿造工艺作坊,制作原汁原味的民俗工艺品,让观众边参观,边购买,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而言之,民俗文物的保护和利用是我们博物馆义不容辞,责无旁贷的工作任务。博物馆必须根据自己的特性发挥应有的职能和作用,抢救和保护面临岌岌可危境地的民俗文物,丰富文化宝库,促进文博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8

[关键词]三都水族;民俗文化价值;文化传承危机;策略

[中图分类号]F640[文献标识码]B

一、前言

水族是我国历史文化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同时也是我国既有本民族语言,又有本民族文字的21个民族之一。总人口仅40万左右,主要聚居在贵州都柳江、龙江上游的三都水族自治县。水族人民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灿烂的水族文化,如:用以交流的民族语言――水语;被誉为“中国象形文字活化石”的水书;世界上历时最长的节日――端节、最浪漫的东方情人节――卯节、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尾绣等。

对水族民俗文化挖掘与开发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引起一些学者的关注。赵军(2006)认为三都水族著名的“卯节”融汇了水族的爱情文化,三都水族卯文化景区应以打造展现水族民俗风情为规划主题题;赖海鑫,王仕佐(2008)认为水族的酒文化还是丰富的高品位旅游资源,充分认识其娱乐、观赏、参与、食用等旅游功能,使其在贵州民族文化旅游业中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用。黄胜、顾晓艳、张东秀、王亚琼(2006)认为水族传统体育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社会历史文化价值,在传承中要实施水族传统体育文化品牌战略。

对水族民俗文化存在的价值分析及如何发展等问题的探讨,可以充分发掘与合理利用历史文化价值、休闲文化价值、科学文化价值;改变人们对传承传统文化淡漠的态度,加强人民的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凝聚力;挽救正逐渐消亡的水族文书,促进马尾绣等国家非物质遗产的传承,使水族民俗文化得以延续;挽救正逐渐消亡的水族民俗,让纯朴、古老的水族文化永远扎根在贵州三都,并使其更好的保存和发展。

二、水族民俗文化价值分析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水族作为我国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存在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价值。对水族的起源及迁徙在文献上并没有确切记载,因此水族的历史起源一直未形成权威性的定论。通过查阅各类文献,我们发现水族先民自秦代迁入黔桂边境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及共同经济生活的前提下,有了相同的文化信仰,具备了形成一个民族的内在条件。长期的群居生活,又为水族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外部基础,使得水族的节日文化、酒文化、马尾绣文化、水书文化、水族民歌及舞蹈等文化得以延续。研究水族民俗文化的价值,有助于对水族人民的形成和发展追本溯源。

(二)休闲文化价值

节日是人们休闲放松的较好体验形式,也是一个种族文化特色的突出表现。水族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活动众多,对水族民俗文化的研究有利于加深人们对水族民俗文化的认识和传播,从而强化民族认同感。现将其中较具影响力的两个节日展开说明。

1.端节。又称为“借端”(水语“吃端”之意),场面热闹隆重,类似于我国春节。它拥有美丽动人的传说及特殊的民族禁忌,以祭祀和赛马为其核心活动,历时从水历十二月至水历新年二月,即农历八月至十月,长达49天且在各地区分批进行,被称为世界上历时最长、批次最多的年节。主要流行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都匀、独山、荔波等区域。

2.卯节。又称“东方情人节”,于水历十月(农历六月)进行,水族人民认为,若过节恰逢辛卯日,则来年必定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当这时,青年男女都会到按照遗俗选定的地点――卯坡展开对唱,寻找多才多艺的姑娘作为自己的人生伴侣。同时,寨内都会敲起铜鼓等乐器,并准备丰盛的食物。该节日主要流行于不过端节的地区,如三都境内的九阡、水各、周覃等。

另外,水族还有敬霞节、苏宁喜节、铜鼓节等节日,这些构成了水族人民独特的民俗休闲文化,是我国56个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科学文化价值

水族文化是人类民族史中神秘色彩较浓烈的一门科学,尤其是其古老的水书文化、别具一格的马尾绣,都需要世人去解读和探索。对其展开调查分析,有助于水书的破译及马尾绣的传承。

1.古老的水书文化。“水书”产生于殷商时期,是水族先民为方便其生产生活而产生的文字体系,可分为白书和黑书两部分,各言吉凶。其内容经天纬地,综合记录了水族的民间知识,涉及天文、地理、伦理道德、营造、、工艺美术、历法预测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实用性和操作性强,对水族人民的社会生活影响巨大。在水族信仰中,“水书”只传男,不传女。其传统的传承方式主要有:祖传、口传心授的师徒传承和手抄传承。

2.水书价值。“水书”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水族人民的生活,特别是在农事丧葬、祭祀、营造、婚嫁、出行、节令、占卜等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水族人民的饮食起居、生产生活等都要在水书的制约之下循序进行,尤其在水族宗教祭祀方面作用巨大。研究“水书”,对我们研究水族文字史、哲学史、文化史、文明史等都具有极其深刻的历史、现实意义。“水书”涵括了从华夏至殷商的大量原始宗教资料,是人们研究水族文化及殷商文化哲学思想的珍贵典籍,是历史的民族宗教典籍;“水书”的结构和甲骨文相差甚小,可以说是近似于甲骨文的“化石”文字,是人们了解水族先民造字原理以及与甲骨文之间相关联系的宝贵文字资料,是悠久的民族文字“活化石”;“水书”涉及的天象、历法、气象、伦理道德等与水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对人们研究水族古今社会历史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是多样的民族文化宝典。

“水书”是水族语言的根基所在。而在水族人民的日常交流中并不是经常用到水书之中的一些特殊文字,这些文字的语音只能由水书先生世代口耳相传,才能保持其古老的原始特征。水书的存留则为人们研究水族先民与其相关的中原先民原始语音提供了必要依据。

3.马尾绣技艺。水族马尾绣,即是一种以马尾绣为重要原材料,经过繁杂的程序并根据固定的框架和模式,由水族妇女世代相传的特殊刺绣技艺。三都水族自治县的水族人民将其用于背带、绣花鞋及水族服饰的装饰等。该成品以精致华美、结实耐用的特性闻名世界。

马尾绣的奇特之处在于以铜片为装饰品,穿贴于马尾绣中,细小而精美。同时水族人民赋予其驱邪避凶的功能,较好的体现了水族先民的。

三、水族民俗文化继承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_一)民族服饰的现实危机

改革开放之前,水族服饰风格独特,水族人民沿袭着传统穿戴方式。但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冲突也不断加剧。水族服饰作为水族最直观的外部标志,其传承和发展面临以下挑战:一是现在的水族青年男女在家乡经济落后的情况下纷纷选择外出务工,在现代化的社会里,他们的思想观念逐渐被同化,不愿意再穿与公众环境相异的衣服;二是水族服装制作过程繁琐,许多水族人民为达方便而直接购买汉服;三是水族人民的子女自幼在学校求学,接受的是现代化的教育,学校对于服装并无明确规定或是整齐划一为校服;四是三都水族自治县内人们社会环境的变化使得水族女子的地位有所提升,她们不再拘于礼教而以着汉服为美。

根据本组成员的调研可知,目前只有在较封闭、较原始的少数水族村落才会看到纯朴的、典雅的水族服装。而随着“村村通公路”政策的推行,其消极的一面也会在水族村寨中凸显。多年以后,恐怕只能在民族表演舞台上或博物馆里才能找到水族服饰了。

㈢民族工艺传承面临断层

马尾绣作为水族民族工艺品的代表,其工艺传承开始出现了严重断层。旧时精致的马尾绣被视为水族姑娘心灵手巧和家庭富有的象征,但现在大多数水族姑娘都不会绣,即使有会绣马尾绣的水族姑娘,绣出的衣服也都不再穿戴。据初步分析,水族马尾绣工艺绝活濒临消亡的主要原因有:水族地区过去多以村寨中技艺高超的老年妇女传授马尾绣刺绣工艺,且世代相传。但由于历史原因,很多技艺高超的老艺人没有传下手艺就辞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工业化生产、审美观念的冲击,使得年轻女子极少愿意学习马尾绣工艺和使用马尾绣工艺品。她们认为不符合时尚,既费时费事且利润较低。

马尾绣的另一些民俗功能,如以铜辟邪,更是随着科学的发展失去了神秘性,其结果可能导致人们在今后制作马尾绣中放弃铜饰。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人们为了追求数量,使得马尾绣的质量下降。更有一些地方的个别经销商,用其他代用品做出质量低劣的马尾绣,冒充三都水族自治县马尾绣的牌子在外大肆促销,严重影响了马尾绣的声誉。

(三)原生态民族节日淡化

水族最具特色的重大节日是端节和卯节,但现在很难看到原生态的节日场面,表现在:

1.端节、卯节祭祖仪式简单化。目前大多数水族人都在外务工,与民族节日的联系渐渐减弱,少数留在村中的水族人民更无暇顾及于此,他们在节日当天才会稍微抽出些时间进行祭祀等活动,使得民族节日失去了原有的隆重场面。

2.水族铜鼓量减少。端节、卯节庆祝的方式之一就是通宵达旦的敲鼓起舞,而如今有的水族人民由于家庭经济困难,加上民族意识淡薄,便将祖传铜鼓当作古董卖掉,以至于现在铜鼓声声的佳节文化特色几乎绝迹。

3.水族歌舞传承人锐减。卯节,被喻为“东方情人节”,是水族青年男女自由婚配的契机,但是目前,会唱水歌的人不断减少,卯坡上对歌的热闹场面变成了商业演出,如村里或政府在举行重大节日时请职业水歌手对唱等现象,以至于水族人民失去了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和真实向往。

(四)水书继承人短缺

“水书”传承两个必不可缺的条件为:水书文献典籍和“水书师”。目前,就水族地区而言,这两个基础条件都相对薄弱:一是水书文献典籍的破译难度较高,二是资深水书师年龄偏大(多为70岁以上)。

“水书师”是指能够识读水书,熟练运用水书知识为水族人民择吉避凶等法事活动的人。主观上来说,三都水族自治县隶属黔南地区,经济状况落后,与此相对应的水族人民小农意识较强,“水书师”向其门徒传授知识时不会倾其心血、和盘托出,以至于新生代的“水书师”知识浅薄,对“水书”的破译困难重重。客观上来说,一是历史和政治原因。20世纪70年代,“水书”及“水书师”的传承遭遇了一种瓶颈,两者被盲目的加以批判,使“水书”及“水书师”的传承面临消亡;二是发达地区对贫困地区的开放程度加大,高收入工作对水族青年的诱惑日益渐增。相比“水书师”为水族人民进行法事活动而取得的“利司”(即报酬,一般为实物),他们更愿意远离家乡,投身于现代化建设。

根据本组成员对三都水族自治县的调查:县内18岁以下的水族子女已无人能识读“水书”,部分中青年求学者对其略知皮毛。由此可见,水族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水书先生”老龄化,传承人源严重断层等问题。

四、水族民俗文化保护策略

(一)水族民俗文化保护原则

1.原真性原则。原真性是要保护原生的、本来的、真实的历史原物,保护它所遗存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水族民俗文化开发必须在改革过程中坚持原真性原则,施以正确的保护理念和实践,从而提高人们对水族民俗文化的休闲文化价值、科学文化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的认识,使水族民俗得到更好传承。

2.整体性原则。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保护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保护文化遗产项目所拥有的全部内容和形式,这是从文化遗产项目的完整性角度而言,它是整体性原则的内容观;二是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遗产项目所处的自然环境、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和相关的制度、习俗等内容联系起来,这个整体是从文化与环境之间的和谐共存而言的,它是整体性原则的环境观。在对水族民俗文化的保护中,也应坚持整体性保护的原则,将水族的祭祀活动、民风民俗、地方语言和自然环境的保护都纳入其中,保持水族人民特有的民族风貌,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实现水族民俗的完整保护。

3.可持续原则。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系统、长远的工程,对其开发应以可持续保护为指导,确定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使民风民俗可持续、民族整体文化可持续,从而增强三都水族自治县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吸引力,带动当地旅游业起飞。

(二)水族民俗文化保护措施

1.加强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意识。据调查,三都县境内人民对该水族文化的认识较浅薄,除了基本的节日之外大多认为经济发展比文化传承更为重要,这充分反映了民族危机的迫切性。要使公民认识到这一问题,应从当地教育机构及政府部门等方面加大宣传。通过学校的教育,对三都水族孩子灌输民族原始生命力,让本土文化得到充分肯定,并形成持续影响。同时政府部门应定期举行水族文化的知识讲解,组织人们到独具水族人民特色的地方了解情况并组织策划宣传手册,发至店铺商人及过往居民手中,加深他们对水族文化的整体印象。

2.依托高校组织,加强人才培养。一个地区的生命力仅有本地区原来的资源力量远远不能长盛久安,跟身体器官一样,事物都具备新陈代谢的过程。根据国家旅游局的分析,无论是从需求层面还是从供给层面看,中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旅游从业人才的要求日益增高,而旅游教育却呈现出以下问题:一是旅游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导致旅游人才无法适应变幻的市场形势;二是旅游教育缺乏针对性,导致旅游人才供给失衡;三是旅游教育模式过于传统,导致旅游人才整体素质偏低。因此,三都水族民俗文化的保护,要积极与高等院校加强合作,面向市场,突出重点的去培育具体人才,而不能坐以待毙,到毕业之际才去大海捞针。可利用县政府的力量,与高校达成互赢协议,保证三都县的水族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源源不断的新生力量。

3.健全水族文化保护法制体系。政府调控在经济运行中能保证优化配置,合理利用资源,与市场管理相结合,使经济得到有序良好发展。同理,文化的保护也需要政府强制措施与民间行动互补,通过制定一系列强硬措施弥补民间抢救的不足。比如:政府应有针对于过节意识淡化、传承文化意识淡薄、民族服饰危机、水书传承断层等问题的法制措施,能够站在群众的立场维护他们的利益,同时使文化得到有效传承。法制措施一旦制定,必须加以实行并持续监督,找出仍存在或新出现的问题对该措施进行完善,使文化保护这一环节有章可循,有理可依。

4.扩大对外影响,实施旅游开发。据了解,外界人士对水族文化知之甚少,谈及民俗风情旅游,更多的选择是耳熟能详的云南丽江、拉萨、贵州西江等布依族、藏族、苗族聚居地。由此可见,众人对于三都这个地方的感知还处于陌生阶段。水族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度与特色性相比其它民族旅游资源来说有过之而无不及。其浪漫的东方情人节、高深神秘的水书、艺术与实用价值极高的马尾绣等都是水族的文化精髓。同时,三都县境内每30年自动脱落石蛋的姑鲁产蛋崖景区、拥有430多钟珍树灵草和37类稀罕野生动物的尧人山国家森林公园等自然资源与水族人文相得益彰,具备旅游开发的基本条件。三都县政府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为当地旅游开发提供保障,增强水族魅力,引起世界的关注,从而使水族文化得到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赵军.依托民族节日,打造民俗景区――以贵州三都水族卯文化景区规划为例[J].贵州民族研究,2006,5(4):24-27

[2]赖海鑫,王仕佐.水族酒文化及旅游功能[J].酿酒,2008(3):35-38

[3]黄胜,顾晓艳,张东秀,王亚琼.水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其传承策略初探[J].铜仁学院学报,2006,5(8):25-29

[4]潘朝霖.“水书习俗”的文化价值[J].贵州社会科学,2008(3):20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9

一、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与民俗旅游的含义

民俗旅游就是人们离开自己的住所,去了解、体验不同于自己民族的一些生活方式、惯例和规矩。更正确地说,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

(二)“旅游民俗”的分类

1.从宏观的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周霄认为以民俗性质为标准,旅游民俗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以产品层次为标准,旅游民俗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三种类型。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的分类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二、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

(一)文化价值观

1.文化的不和谐现状:旅游业往往被称之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其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从某种程度上看,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出现大量的伪民俗,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看似经济性问题的文化冲突,实则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外现。所以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不仅应该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而且应该寻找文化冲突中的均衡,培养文化调协的概念。

(二)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显有成效: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旅游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建设宣传服务。

(三)社会价值观

通过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乡的美化,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炙手可热,民俗旅游拉动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的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以“投资者”或“扶贫者”的姿态介入并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运作的操控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关心的往往是其资金收回与效益问题,这种思路极易导致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关于当地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上,地方政府需重新争取主动而坚定立场,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

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当地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建立三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在开发本区域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区域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

关于保护环境的俗语篇10

设计过程具体包括:设计环境调查、交互内容构建、设计概念图化、设计产品实施。1)设计环境调查。通过对设计环境的调查与研究,建立起相关联的场景,在设定的原生文化对象中找到关键的文化因素,并且设置满足不同行为或心理层次的场景。基于原生文化因素,设计环境应当考虑到对象被使用的整体环境,包括社会文化、经济影响、科技实施等。在这一环节中,设计师需要筛选符合使用对象的文化因素,并据此决定产品可代表的关键文化因素。2)交互内容构建。这里需要描述的是“可能的用户行为”,同时定义“系统如何配合与响应”这些用户行为[5]。讲述文化产品设计所依赖的用户群体故事时,通过用户自身可能性的观察来探索社会和文化环境,以定义具有文化意义和从原生文化对象中提取出的产品风格。因而,这一环节需构建出文化与技术之间的交互,设计师与用户之间的交互,用户需求与文化环境的交互等,并通过以用户为中心的故事性描述,来阐释用户的需求以及产品应当具有的功能,展示、引申出原生文化的外延或内涵语意。3)设计概念图化。这是概念发展和设计实现的重要阶段,是在情景故事的基础上,创立具体化的概念文字(重在厘清体现设计的逻辑关系,常用树状图、框架图等表达)和概念图形(以线式或二维、三维效果图体现),以满足将文化意义转换为有逻辑的、符合用户需求的文化产品为目的。它提供了消费者需要文化产品的理由以及设计文化产品的具体方法。4)设计产品实施。这需要继续关注已定义的文化因素以及文化产品的关联环境。此外,设计师需要评估产品的功能、寓意和延展度,基于评估结果对原型设计做出反复修改,也可能设计多层级评估原型。

2羌族文化特征

2.1羌族文化研究现状

中国的历史发展和民族发展与古代羌族有着广泛的联系,并深受其影响。羌族民俗艺术与羌族造物文化是羌族研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着民族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文化价值观。20世纪初,羌族研究开始以近代科学体系进行,近20年来,羌族研究领域逐渐拓宽,并显示出多元化的发展势头。汶川地震后,羌族文化的保护与研究更成为学者、专家的关注焦点,也形成了较多的研究成果,其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羌族微观民族志研究、羌族史研究、羌语研究、民族问题研究、民族造物文化研究、民族文化传承保护研究等。在众多研究中,关注较多的是羌族传统文化、礼仪、社会生活态势的梳理,如何保护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生态存在形式、社会价值和艺术魅力,民俗艺术物化内容的单体式研究等。然而,对于羌族造物文化的多样性以及如何形成产业化等的相关内容还没有较全面的研究。

2.2羌族文化的表象特征及内涵寓意

羌族从物质化的生产、生活到精神化的娱乐、信仰、艺术等,都体现出羌族民俗、造物与社会发展同生共融的辩证关系,也体现了在不断的造物活动中产生的艺术性特征和美学价值[6]。羌族民俗及其造物文化见图1(图片摘自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和福客民俗网)。人类造物活动的目的是满足人类的需要[7]。造物文化一直是世界各民族精神的物化形式,而各民族的造物艺术也直接或间接地表现在生活中,普通民众也在物化的载体中感受到“民族梦想与民族精神”。羌族造物的发展改变着羌族文化,其社会化、生活化的延续也影响着文化特征的演变。多角度展示和剖析羌族民俗和与之伴生的造物形式、精神理念,并以文化产品的形式展呈,传承了民族文化精神,在传统中发展、构建了符合民族文化并反映当代文化的核心思想。

3基于羌族文化的产品设计研究

羌族造物文化的社会服务性是羌族文化产品创新设计的切入点。在具体设计时应强调利用原始的质地和形态来使设计回归到原点[8],应重点梳理羌族民俗艺术与造物文化的辩证关系,以文化产品的形式让羌族文化立足当下,“活态”发展,在设计中凝聚文化传统的同时又贯穿时代的文化风貌,形成一种融合型文化潮流[9],这同时也是令文化产品设计具有独特性与本土性的关键。

3.1羌族文化产品的概念模型设计

羌族碉楼、羌笛、白石、羌绣等是羌族“活态”的物质载体、标志性符号,其历史演变记载了羌族文化发展的历程,其特别的地域风情、人文特征、生活内涵展现了羌族人民的习俗和文化观,也决定了它与现实生活中各环节、各因素、各群体之间的特别关系。在进行设计概念提取时,应充分尊重羌族碉楼、羌笛、白石、羌绣等造物文化的非物质属性、符号化特征;立足羌族文化的传统性,在尊重羌人特有的生活、环境的同时,紧跟时代脉搏,从创新思维出发,利用语意研究等方法将羌族文化诠释出新的概念模型,让其在现代生活语境中找寻与民族传统文化相契合的设计点,如将羌笛、羌绣进行创新思考和符号解码后产生的概念模型,见图2、3。

3.2羌族文化产品的研究方法

在文化识别上,以羌绣为例,可概括出其图腾崇拜、尊重礼仪、关注自然等文化属性,其实用价值与保存价值等体现了生活文化特征,这同时也彰显出对羌族文化的认识与研究需要尊重羌人特有的生活环境。研究中可找寻各种可能性因素加以概念、形及意的提取与评估。在文化诠释上,意在借羌笛、羌绣等文化产品的开发来思考羌族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进而深入到文化与产品设计的最佳融合与发展的方式。在设计思路实施上,可从羌绣等文化的外延及内涵语意的角度来进行描述,从中选取“自然、民族”等语意再加以具体设计扩展,以期体现当代消费者追求时尚、简约的产品诉求。

3.3羌族文化产品的设计过程

设计性思考的核心概念包含了科技、商业和人[10]。羌族文化产品的设计流程为设计环境调查、交互内容架构、设计概念图化、设计产品实施4个阶段,见图4,以羌绣为例研究时,查阅和了解了羌族人的服饰特征及羌绣的艺术形式,并据此设定出羌族文化产品适合的人物角色为热爱传统文化、追求时尚的年青人,使用情景为家居环境等。设计出交互内容架构后,用线式草图将设计构想快速地表现出来,并通过反复讨论及评估挑选出适合的构思加以效果图制作,并与主题反复比较。这里展示的只是羌族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部分内容,要完整实现从概念模型到产品实体,还需经历反复的市场评估与试生产等。不过,这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文化产品设计过程中的共性思路和方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