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十篇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十篇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01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1

关键词:资金成本;每股价值;资金结构

企业资金来源于权益资金和债务资金,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之间的不同比例,对企业的资金成本、盈利能力和财务风险有着很大的影响。如何合理地确定企业的资金结构,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是财务理论界研究的重要课题。

当前,财务理论界对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研究成果较多,但大多附有较多的假设条件,有的与现实不符,有的缺乏可操作性。在实际工作中,通常运用每股利润无差异点分析法和比较资金成本法进行筹资决策,这两种方法在本质上是对筹资方案的选择,而并非确定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方法。

一、企业资金结构的界定

“资金结构”一词是从英文Capitalstructure翻译过来的,多数学者称之为“资本结构”。笔者认为,用“资金结构”表述更为准确,因为对于债务资金,无论期限长短均不属于“资本”。另外,部分学者将“资金结构”界定为权益资金和非流动负债的比例,也是不恰当的。比如商品流通企业,其流动负债往往要大于非流动负债,此时,抛开流动负债研究企业的资金结构,会得出的不合理甚至错误的结论,会误导企业的财务决策。

本文将企业资金结构界定为企业权益资金与债务资金之间的比例,其中债务资金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在内的全部债务资金。

二、企业最佳资金结构

一般认为,企业最佳资金结构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使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小,同时企业实现每股价值最大时的资金结构。也就是说,企业最佳资金结构应同时满足综合资金成本最小和每股价值最大两方面的要求。

1综合资金成本最小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是有成本的,企业要获得资金,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企业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从不同渠道来筹集所需要的资金。而在不同的筹资方式或渠道下,筹资的成本是不同的。为了正确进行筹资决策,必须计算企业的综合资金成本。综合资金成本是指企业权益资金成本和债务资金成本的加权平均数。

2每股价值最大

现在比较认同的观点是: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但是企业价值最大化把负债作为企业价值的一部分,是有一定缺陷的。本文将最佳资金结构的标准定位于每股价值最大化。每股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充分考虑了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获利能力和风险程度等因素。

三、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

以下分别从资金成本分析、每股价值分析、资产负债率分析和中庸思想分析等几个方面,讨论企业最佳资金结构的确定。

1资金成本分析

设企业债务资金总额为a,权益资金总额为b,债务资金成本为c1,权益资金成本为c2,综合资金成本为C,则:

C=aa+bc1+ba+bc2

公式1

正常情况下,企业资产负债率较低时,企业财务风险较低,企业筹集债务资金的成本c1较小;当企业负债率提高时,企业的财务风险就会提高,企业筹集债务资金的成本c1也会增大,即负债筹资成本随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而加大。

只有企业债务资金成本c1小于或等于权益资成本c2时,企业才会借债;当企业债务资金成本大于权益资金成本c2时,企业不会再对外借债。因此,企业债务资金成本c1一般小于或等于权益资金成本c2。

以下用具体的数据进行实证研究,以发现企业综合资金成本公式中的规律。

设企业资产负债率a/(a+b)由0增大到100%,相应地股权比率b/(a+b)由100%减小到0;企业权益资金成本c2,是投资者追求的投资回报率,假定保持10%不变;债务资金成本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的提高由5%增加到10%。将以上数据代入公式1,得到企业综合资金成本计算表:

从上表可以看出,随着企业资产负债率由0增加到100%,企业综合资金成本先由10%下降到875%,然后又提高到10%。在资产负债率为50%时,企业综合资金成本C最小,C为875%。用其它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当企业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数量相等时,企业综合资金成本最低。

2每股价值分析

引用上海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盛连东、裴振东研究的企业每股价值计算模型。①

①《财经理论与实践》2000年3月,第104期。

V=(y×c)/R(1)

V表示权益资金每股价值,y表示权益资金利润率,c表示每股净值,R表示股票期望收益率。其中:

y=(1-t)(x-d×i)/(1-d)(2)

t表示所得税率,x表示营业利润率,d表示资产负债率,i表示负债资金成本。

R=Rf+(1-t)σx(Rm-Rf)/(1-d)σm(3)

其中Rf表示无风险报酬率,Rm表示平均股票报酬率,σx表示营业利润率标准差,σm表示平均股票报酬标准差。

将(2)和(3)代入(1)得:

V=[(1-t)(x-d×i)/(1-d)×c]/[Rf+

(1-t)σx(Rm-Rf)/(1-d)σm]公式2

利用以上公式,设企业各参数如下:t=025,x=02,c=10元,Rf=01,Rm=015,σx=02,σm=015,i随d的增加而上升。企业在不同负债水平下每股价值的计算表如下: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企业资产负债率d从0增加到50%时,企业每股价值不断增加。当d=50%时,每股价值达到最大,每股15元。当d从60%增加到90%时每股价值开始不断减小。用其它数据代入公式,可以得到相同的结论:当企业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金额相等时,企业每股价值最大。

3资产负债率分析

当许多学者对企业最佳资金结构进行苦苦探寻时,实际上走了许多弯路。我们追求的企业的最佳资金结构本质上就是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而对于企业资产负债率,在财务理论界长期研究和中外企业长期经营管理实践中,早已有了定论,即企业最优的资产负债率为50%左右。当企业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各占50%时,企业一方面可以通过负债获得财务杠杆收益;同时可以利用和负债总额相等的资产,保障企业的偿债能力,规避企业的财务风险。

4中庸思想分析

我国伟大的思想家孔子两千多年以前就阐明了“中庸思想”。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我们经常运用这一思想来做决策,现代企业管理中也广泛运用这一思想。企业适度负债可以发挥财务杠杆作用,获取财务杠杆收益;但是,当企业过度举债时,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在不知道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的最佳比例的情况下,运用“中庸思想”决策的结果是:债务资金和权益资金各占50%,这样这既可以获取财务杠杆收益,又可以有效控制财务风险,可谓“进可攻,退可守”。运用中庸思想决策的结果与前面定量分析的结果不谋而合。

四、结论及解释

经过以上的定量和定性分析,企业的最佳资金结构是:企业全部资金中权益资金和负债资金各占50%左右。

当然,这只是一般性的规律,具体到每一个企业,其资金结构还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在企业进行财务决策时,可以借鉴该结论,但不能生搬硬套。企业要充分考虑所处的宏观经济环境、行业以及企业自身特点加以适当调整,以实现降低资金成本和财务风险,发挥财务杠杆效用,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收益。

参考文献:

[1]王涛试论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优化[J]财经界,2013,(22)

[2]盛连东、裴振东企业最佳资本结构决策模型[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3,(104)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2

关键词:资本结构优化;结构调整;债转股;国有股减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国企扭曲的资本结构,不仅正在吞噬企业的信誉和市场竞争力,损害着企业的价值,危害市场经济的信用水平,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动摇了企业治理结构的基石,已成为现代企业制度推行的一大障碍。立足于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和国有经济布局调整的趋势,在对我国现有资本结构治理方法剖析的基础上提出资本结构治理思路和策略。

1资本结构理论内涵

资本结构属于企业理财范畴,是分析财务风险、确定筹资策略、利用财务杠杆的前提。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它是指企业的全部资金来源中除流动负债以外的长期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是企业可以长期使用的“资本”,故又称为企业的“永久性筹资项目”。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

1.1早期资金结构理论

早期资金结构理论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美国财务学家戴维杜兰德为代表的西方研究者提出了净收益理论、净营业收益理论和传统理论三种观点。

1.1.1净收益理论

净收益理论认为,由于债务资金成本通常较低,公司利用债务资本筹资,可以降低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提高公司的价值。因此,企业利用负债资金总是有利的。公司负债越多,综合资金成本越低,公司的价值就越高。即负债为100%是企业的最佳资本结构,此时,综合资金成本最低,而公司的价值达到最大。

1.1.2净营业收入

这是关于资本结构与公司价值无关的观点。它认为如果假定债务成本是一个常数,但权益成本在变化,因为随着负债的增多,公司承担的风险增大,股东要求的收益率也要增大,则公司的权益资本成本率会上升并抵消财务杠杆作用带来的好处,平均下来,公司的综合资金成本率没有改变,是一个常数。与净收益理论不同,净营业收入理论考虑了负债比例增加对权益资本成本率的影响,认为无论企业的负债比例为多少,其综合资金成本率是不变的,资金结构对企业的价值没有影响。

1.1.3传统(折衷)理论

传统(折衷)理论的观点是:企业在一定的范围内利用负债的财务杠杆作用时,权益资金成本率的上升并不能完全抵消使用资金成本率较低的债务资金的好处,因此,综合资金成本率会随着适度负债比例的增加而下降,而此时企业的价值上升,并可能在此范围内达到最高。但是,当企业的负债比例超过这个范围时,由于风险明显增大,企业债务资金成本率也开始上升,它和权益资金成本率的上升共同作用,使综合资金成本率上升,企业的价值因此开始下降。负债的比例超过这个范围时,综合资金成本率上升越快。该理论认为债务的增加对公司价值的提高是有利的,但必须适度。如果公司债务过度,就会使公司价值下降的。

1.2现代资本结构理论

在现代资本结构理论诞生之前,关于资本结构的讨论均是初浅的,仅就一些现象讨论现象,是建立在经验判断的基础上的,只是对所有者行为的一种推论,没有系统地、科学地讨论其本质。直到1958年“mm”理论的出现,才开创了资本结构理论研究的新时代。

1.2.1mm理论

1)无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该理论认为,在不考虑公司所得税,且企业经营风险相同而只有资本结构不同时,公司的资本结构与公司的市场价值无关。或者说,当公司的债务比率由零增加到100%时,企业的资本总成本及总价值不会发生任何变动,即企业价值与企业是否负债无关,不存在最佳资本结构问题。

2)含税条件下的资本结构理论

在考虑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由于负债的利息是免税支出,可以降低综合资本成本,负债越多,杠杆作用越明显,公司价值越大。当债务资本在资本结构中趋近100%时,才是最佳的资本结构,此时企业价值达到最大。

1.2.2米勒模型理论

该模型用个人所得税对含税条件下的mm理论进行了校正,认为含税条件下的iVim理论高估了负债的好处,实际上个人所得税在某种程度上抵消了个人从投资中所得的利息收入,他们所交个人所得税的损失与公司追求负债,减少公司所得税的优惠大体相等。于是米勒模型又回到无税条件下mm理论中去了。

1.2.3权衡模型理论

该理论认为,mm理论忽略了现代社会中的两个因素: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而只要运用负债经营,就可能会发生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在考虑以上两项影响因素后,运用负债企业的价值应按以下公式确定:运用负债企业价值=无负债企业价值+运用负债减税收益一财务拮据预期成本现值一成本预期现值。上式表明:负债可以给企业带来减税效应,使企业价值增大;但是,随着负债减税收益的增加,两种成本的现值也会增加。只有在负债减税利益和负债产生的财务拮据成本及成本之间保持平衡时,才能够确定公司的最佳资本结构。即最佳的资本结构应为减税收益等于两种成本现值之和时的负债比例。

1.3什么是最优资本结构

1)所谓最优资本结构是指能使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低且企业价值最大、并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各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的资本结构。只有当企业加权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企业加权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

2)结构是一种动态组合。现行合理的资本结构由于新筹资金加入可能导致负债过高或权益资本过大。财务管理的任务之一就在于通过筹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本结构,通过经营和投资管理调整不合理的资本结构,使之趋向于收益和风险相宜的最佳结构。所以,要加强事前的预测和规划,实行主动的财务管理,从建立合理的资本结构出发,以企业高效益和适当的风险为立足点,实行新一轮筹资结构、投资结构和资产结构组合,从而实现新的最优的资本结构。

通过以上对资本结构理论发展历程的探讨,可以看出资本结构理论的发展始终遵循着经济学研究的传统轨道,并且是伴随着其它经济理论的提出和发展以及现实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突破创新。

2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现状

长期以来,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受经济运行机制和自身组织形式的制约,资本结构畸形发展,成为国企改制和脱困的瓶颈,并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治理结构。透过我国国企资本结构的现状,总结得出国企失衡的资本结构主要表现出以下三大特征:

2.1企业负债比率偏高

企业债务数量大,负债比率高。许多国有工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已达到80%,其中有些企业资产负债率突破100%的破产警戒线,如果流动负债在企业负债中占较大的比重,企业的资本结构看似合理实则有较大的财务隐患,因为短期负债的偿债风险要高于长期负债,对企业的生存威胁更大。

2.2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失衡

就国有企业三类股东而言,个人股东的身份最为明确,投资的目的性最强;法人股东参与公司治理的能力较强,为实现股东财富的最大化,也有强烈的动因实施监督;而在国有企业占一半以上的国有股,虽然其终极所有权归国家所有,但由于国有股的委托关系层次太多,投资主体不明确,对国有企业的约束软化,出现了人人能管而谁都不管的”模糊治理”现象,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企业成本上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国有企业业绩较差、治理效率不佳,与国有股权比重过高呈正相关关系。

2.3国有企业筹资方式单一

对筹资方式的不同选择将影响企业的筹资成本和筹资效率,多元化筹资途径可以减少企业对某种筹资方式的依赖性,增强企业的筹资弹性。我国国有企业基本上是靠吸收国家财政资金的方式实现的,由于国有企业效益太差和资本市场规模的限制,内部留存收益和发行股票等权益筹资方式对企业融资贡献相当有限,因此,当企业过度依赖的财政拨款被取消后,企业自有资本的筹措便陷入了困境,由此陷入了高负债经营的泥潭。

3我国国有企业资本结构治理

目前,国企资本结构治理,我们应基于国有企业现实的资本结构,重视国家制度安排在企业资本结构治理中的作用,并关注企业自身治理结构对资本结构的要求和影响。我国资本结构治理是要改变目前业已形成的不合理资本结构现状,而这种扭曲的资本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体制的直接产物。解铃还需系铃人,体制的遗患还应当从改革旧有体制本身来着手加以解决。

3.1国有企业优化资本结构应遵的原则

在确定我国国有企业最优资本结构时,应当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遵循以下原则:

3.1.1不阻碍企业生存与发展原则

企业的最终目标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获得发展、赚得利润。因此,良好的资本结构不仅不应阻碍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还要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为此,所确定的资本结构首先应满足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资金需求。除此之外,企业在优化资本结构时,还必须注意确保企业具有足够的偿债能力。同时,还应科学地确定债务结构,合理安排债务到期日,以免因负债到期日集中而加大企业偿债压力。

3.1.2弹性原则

企业的盈利水平、经营管理状况、资产结构及宏观经济政策等因素,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其资本结构的确定。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处于不断变化之中,资本结构也理应做出适当的调整。

3.2国有企业资本结构调整的措施

3.2.1坚持存量调整和增量注入相结合的治理方式

由于我国国企资本结构治理涉及的范围和金额都非常庞大,外部注入资本(包括国家资本)是相对有限的,期望采取此模式来解决所有存在的问题也是不现实的。相比最现实的途径莫过于内部存量资本调整模式,因为此模式投资少、见效快,国家通过债权转换为股权能迅速改变企业高负债率问题,企业国有股权的减持和出让有助于企业股权的分散化。目前,国家也通过送股和配股的方式缓解这一现象。

3.2.2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筹资结构体系

筹资权作为企业财权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有完善的资本市场相配套,但我国目前单一的筹资方式难以使企业成为独立的筹资主体。为此,只有按市场要求建立严格的筹资运行机制,使融资体制由国家融资真正地转向市场融资,使融资方式由过去单一的间接融资转向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相结合的融资方式,才能保证企业资本结构的健康发展。但在我国目前筹资结构现状下,大力发展直接筹资有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和约束机制的完善。

3.2.3注重资本结构的制度建设与技术管理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和现代企业制度的确立,为进行资本结构的技术管理提供了现实可能,企业的生存靠国家政策扶持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了,企业资本的取得和结构的形成都将与其管理水平密不可分。

3.2.4债转股:修正国有企业资本结构的过渡性举措

从全球范围看,债转股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银行不良资产以及化解金融风险和企业财务风险的有利手段,如在西方发达国家中,美国的RtC、法国的CDC、瑞典的amC,日本的过渡银行和德国的托管银行等,都是债转股的托管部门;在新兴市场国家,曾遭受金融危机打击的墨西哥,以及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的韩国、泰国和菲律宾等国相继成立了资产管理公司。从我国国有企业的角度看,债转股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国有企业摆脱目前的财务困境,并借债转股之机帮助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这是债转股积极的一面。但是,债转股也有其另一面,企业最终还是要承担权益资本的成本,而权益资本成本高于债权资本成本。因而,债转股的实质在于使企业在成本负担上打了一个时间差,其最终出路还在于提高企业收益水平,以补偿资本成本。所以,债转股只能作为国企资本结构治理的一种过渡性的治理措施。

4结语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3

论文摘要: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强调对资产业务、负债业务的协调管理,通过资产结构、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在保证商业银行一定收益性、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商业银行风险的最小化,以保证银行经营的安全。本文针对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问题分析了几点日常工作中常用的管理方法。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由于利率自由化,市场利率波动频繁,风险扩大,单一的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已不再适应商业银行经营的要求,资产负债管理理论应运而生。该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应根据资产负债的内在联系,对其持有的资产负债类型、数量及其组合进行综合性协调和管理,实现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的统一和均衡。随着新巴塞尔协议框架的出台,资产负债综合管理又被赋予了更加丰富和深厚的内涵。目前,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的方法主要有资产负债利差管理法、资产负债差额管理法、资产负债期限管理法,又分为期限差额管理法和期限搭配法。

一、资产负债利差管理法。

利差管理法是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从理论上分析银行的利差及影响因素,从而为银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降低风险、提高收益创造条件。利差又称净利息收入,是银行利息收入与利息支出的差额。利差有两种表示方法:绝对数利差和相对数利差(即利差率),以公式表示为:绝对数利差=银行全部利息收入-全部利息支出;利差率=银行全部利息收入-全部利息支出)/盈利资产。绝对利差能帮助银行估价净利息收入能否抵销其他开支,估计银行的盈利状况;利差率用于银行估计利差的变化与发展趋势,也用于银行间经营的比较。

利差是银行利润的主要来源,而利差的敏感性或波动性,则构成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的风险,利差的大小及其变化决定了银行总的风险一收益状况。利差受内、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和制约,内部因素包括银行资产负债的结构、贷款的质量及偿还期、吸收存款及借入款的成本和偿还期,等等。外部因素指总的经济情况,市场利率水平、区域和全国范围内金融机构的竞争状况,等等。西方银行运用利差的“差异分析法”(即分别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利差的影响程度的方法)分析利率、资产负债总量及其组合对银行利差的影响。具体分析时,首先要假设其中两个因素不变,改变第三个因素,然后观察第三个因素对利差的影响,依此类推。除此之外,利率周期也对利差产生周期性的影响。银行的利率管理就是要根据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不断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从而使利差最大化并保持相对稳定。

二、资产负债差额管理法。

它是指银行管理者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银行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所运用的工具主要是银行在短期内有主动控制权的资产和负债,如央行资金、再购回协议、cd存单、可变利率放款等。差额管理法诞生于70年代,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运用最广泛的管理利率的方法之一。差额管理法分两种:(1)保守型的,即努力使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限,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2)主动型的,即银行根据利率预测,在利率的周期性变化中积极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主动型差额管理的结果不仅取决于利率变化的方向,同时也取决于未来利率的不确定程度。

差额管理法不同于其它的管理方法,它认为决定资产负债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是利率,主张把管理的重点放在根据不同利率特点确定的差额上,并根据利率周期的变化,及时地调整各种利率类型的资产和负债的规模组合,从而使差额管理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应变力。从这个角度讲,差额管理可谓是银行经营管理领域内的一场变革。它的难点和缺陷在于:(1)在确定利率敏感性资产和负债的时间标准问题时,银行选取多长时间作为规定利率敏感性的标准,这在银行实际业务经营中十分重要,但也很难确定。(2)银行能否预测利率变化的方向、大小及时间,值得不怀疑。(3)银行能否灵活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这受许多因素(如市场、制度因素等)的限制。①资源的限制,如小的区域性银行,其资金来源有限,因而不具备灵活调节的条件。②差额管理与顾客心理的矛盾。因为银行和顾客对利率预期的心理是完全相反的。③调节差额必须有足够的时间,如果利率周期短,那么银行就无法改变差额。(4)银行的利率风险与信用风险很难权衡,利率风险的降低可能招致更大的信用风险。(5)差额管理法忽略了利率变化对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一般认为,利率风险有两方面:一是改变再投资利率,二是改变现有资产负债的价值(价格)。差额管理法只集中分析资金流量的变化,强调了再投资风险,而未注意到利率变化对银行长期固定利率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忽略了利率变化对银行净值(股东产权)的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片面性。(6)差额管理法使得银行成本提高。

综上所述,差额管理法虽非十全十美,但却更接近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构的实际,它能够抓住沟通资产与负债之间联系的关键因素——利率,以部分带动全体,根据,市场情况的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经营措施,使差额管理法更富有灵活性、准备性和严密性。

三、资产负债期限管理法。

这是近年来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运用的降低利率风险的又一种方法,它又分为期限差额管理法和期限搭配法。“期限”是近年来金融市场上对债券保值时常用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重新订价日)的实际时间,是衡量利率风险的指标-即金融资产的现值对利率变化的敏感性反映。“期限”的概念可用于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因为银行是信用中介机构,包含了一系列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构成了银行的负债和资产。银行的净值为某资产现值与负债现值之差。由于期限能直接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的影响程度,同时包括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因此,许多专家主张在进行差额管理时,不应以资产负债的到期日作尺度,而应以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作为标准,此时的差额即期限差额应等于资产的加权平均期限减去负债的加权平均。根据预测利率的变化,不断调整银行的资产和负债的期限,以期达到理想目标。如当资产期限比负债期限长时,利率上升将导致银行净值下降,此时应缩短银行资产的期限,扩大负债的期限。期限差额管理法的原理类似于利率敏感性差额法,只是两者在具体计算上略有差异。期限差额管理法比利率敏感性差额法能够提供更多的产品,满足顾客的需要。然而,它也遇到利率敏感性差额管理的同样难题。同时,期限差额随市场利率的变化而不断变化,因而难以掌握。正因为如此,管理者往往只运用其中的一部分,即期限搭配法来消除一部分利率风险。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4

一、综合收益的产生背景

(一)传统会计收益的缺陷。传统会计收益的报告模式是以实际交易为基础,以收益实现原则、历史成本原则、配比原则为规范的。尽管传统会计收益客观、可检验和谨慎,但却是许多人为规则的产物。因此,一直受到众多批评。表现在:(1)坚持收益确定的实现原则,使计算的收益并非企业的全部收益,即未包括未实现的持产损益;(2)以现时价格计量收入、以历史成本计量费用,使成本未能得到真正回收,造成虚盈实亏;(3)历史成本计价使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资产仅是过去未分摊资产成本的余额,使资产负债表失去了意义;(4)稳健原则和配比原则都基于主观因素,使计量结果缺乏可比性。配比原则还使得资产负债表出现了递延借项和递延贷项等模糊概念。

(二)会计目标的变化。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向决策有用观转移,以及企业面临的经济环境日趋多变和企业的经营活动日益复杂,传统的会计确认标准受到猛烈冲击,传统的财务报表已不能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计量出现了以公允价值替代历史成本计量基础的趋势。由于受传统收益确定模式的制约,许多未实现已确定收益只能绕过收益表直接进入资产负债表。这些做法使收益的透明性大受影响,降低了财务业绩信息的有用性。

为了实现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及克服传统会计收益报告模式的缺陷,许多国家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纷纷推出“第二业绩报表”。改革传统的收益确定模式,报告综合收益,已成为当前会计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综合收益的基本概念体系

(一)综合收益的定义。根据FaSB1980年在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SFaC3)(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后为1985年的SFaC6所取代)的解释,综合收益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一期间与非业主方面进行交易或发生其他事项和情况所引起的权益(净资产)变动。它包括这一期间内除业主投资和派给业主款外,一切权益上的变动。”

(二)综合收益的组成部分。第6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认为:“虽然综合收益中各种来源的现金是同质的,但它们却可能在稳定性、风险性和可预测性上有所不同。就是说,各种来源的综合收益特征可能彼此悬殊,这表明需要综合收益的各种组成内容的信息”。FaSB将综合收益分为基本组成部分和中介组成部分。前者包括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收入和费用主要产生于核心交易和事项,受管理当局控制;利得和损失是边缘性或偶发易以及其他事项和情况的结果,基本不受管理当局控制。后者包括毛利额、税前经常性收益、经常性经营收益、盈利、净收益等。后两者是其中最重要的部分。盈利和净收益的关系为:

盈利+前期会计调整项目的累计影响=净收益

(三)综合收益和净收益的确认。因为资产、负债的初始确认和后续确认采用的是最基本的确认标准,所以综合收益的确认也要符合最基本的确认标准,即符合定义、具有可计量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另外,作为综合收益构成内容确认的权益变动,也必须符合最基本的确认标准。净收益的确认除需符合上述基本确认标准外,净收益的组成部分还必须符合下列标准:对于收入和利得来说,还必须是已实现或可实现并已赚取;对于费用和损失来说,还必须是利益已消耗和未来经济利益已发生丧失(或发现丧失)。由于综合收益和净收益的确认标准不同,使某些项目可以计入综合收益,却不能计入净收益。这些项目就叫做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指一些已确认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包括外币折算调整、最小退休金负债调整、债务和权益证券的未实现利得和损失、避险的衍生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变动等等。综合收益和净收益的关系是:

综合收益=净收益+其他综合收益项目

(四)综合收益的计量。FaSB定义的综合收益和净收益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业绩计量。净收益在计量某一时期已确认且已实现的全部净资产价值变动,而综合收益旨在计量某一时期已确认(包括已实现和未实现的)的全部净资产价值变动。由于综合收益被定义为一定期间净资产的变动,因此综合收益的计量取决于资产、负债的计量。综合收益与净收益的根本区别在于,综合收益要求确认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即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这些项目都是由于脱离历史成本计量而采用(或部分采用)现行价值计量形成的。而这种脱离不可能发生在初始确认阶段。在那里,历史成本和现行价值的计量结果往往是相同的(尽管计量属性不同)。这种脱离只可能发生在再确认阶段。在那里,现行价值与历史成本的计量结果就往往不同的。如果这种变动符合上述综合收益的确认标准,其结果就必然产生未实现的利得和损失。

三、综合收益的理论基础

(一)综合收益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经济学改造。综合收益涵盖了传统会计收益。综合收益概念无疑比传统会计收益概念更接近经济收益概念,因而可以说它是传统会计收益的经济学改造。但是,无论综合收益如何接近于经济收益,它都很难完全等于理想中的经济收益。因为实质上,综合收益是传统会计收益和经济收益之间的一个点。当所有资产和负债都用历史成本计量时,综合收益就基本等于传统会计收益;当所有资产和负债通过初始和后续计量是都用现行价值准确计量、综合收益就等于经济收益。但是,要做到“所有”和“准确”却不那么容易。例如,自创商誉、人力资本及其他无形资产等尚不能准确确认和计量。因此,无论采用何种计量属性,综合收益都难以完全等于经济收益。

(二)综合收益是收入费用观向资产负债观发展的要求。从综合收益定义可知,综合收益是某个体在报告期内除与业主间的交易外企业全部净资产的变化。综合收益采用资产负债观,其计量直接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三)综合收益符合损益满计观的要求。无论本期营业观还是损益满计观,都是针对已确认且已实现的净资产价值变动的,而综合收益中的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属于已确认未实现的净资产价值变动。对于后者,本期营业观和损益满计观原来都未包括,而现在,要让两者都来考虑。显然按本期营业观,这些未实现项目是非营业项目,不能计入当期收益,即本期营业观仍不包括其他综合收益项目;而按损益满计观,所有收入、费用、利得、损失都应计入当期损益,而不能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即损益满计观将包括其他综合收益项目。所以说,综合收益符合损益满计观的要求。

(四)综合收益符合财务资本保持理论。真正意义上的实物资本保持理论要求,所有资产负债(包括流动和非流动的)的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都计入权益;真正意义上的财务资本保持理论要求,所有资产负债(包括流动和非流动的)的价格变动所产生的利得和损失都计入收益。可见,综合收益符合财务资本保持理论。

(五)综合收益能有效改善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现有三张主要的财务报表两两之间有一定的勾稽关系,但资产负债表与收益表之间、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不够完善。虽然美国、英国和iaSC都已决定采用资产负债观计量收益,但涉及到资产负债未实现的价值变动时,便都转向了收入费用观,将许多项目计入了资产负债表的权益部分。这种资产负债观的不完全采用,导致了综合收益的内容被人为地分置于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中以及两表间“不清洁的”勾稽。真正坚持资产负债观,就必然要将所有资产负债的价值变动归结在综合收益中,然后由综合收益统一结转到留存收益部分,这样才是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之间的清洁的勾稽。

“净收益+调整项目=经营活动中的现金流量”这一现行收益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并不理想,因为权责发生制下的净收益不仅包括经营活动收益,也包括投资和筹资活动收益,只反映净收益与经营活动中的现金净流量的差异没有太大意义。另外,上述净收益均只包括了这三方面的已实现的收益,未包括这三方面未实现的收益,也就是说,这里的净收益只是传统会计收益,不是综合收益。如果把综合收益集中反映在收益表中,并与来自于三种活动的现金净流量相对应,则可产生下面最全面、最完善的勾稽关系:

综合收益+调整项目=(所有活动的)现金净流量

四、对构建我国综合收益准则的几点启示

1、坚持以财务资本保全观定义收入概念。这既是基于满足现行实务的考虑,又符合当前国际惯例。

2、在收益内容上,坚持损益满计观与当期营业观的统一,构建二层次收益概念。运用总括的收益概念全面反映企业净资产的变动,运用盈利反映其业绩。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5

关键词: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银行业

中图分类号:F27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31(2010)12-0022-04Doi:10.3969/j.issn.1003-9031.2010.12.05

各国央行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时采用了多种手段扩张资产负债表向市场注入流动性,救助困境中的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恢复和发展。随着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到来,各国更加高度重视宏观、微观层面资产负债的健康状况,对银行资产负债状况的分析和判断也成为分析经济金融走向的重要风向标之一[1]。中国人民银行担负着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经济金融运行的重要职责,有效发挥这一职能不仅对央行是根本性的,而且对维护我国经济金融稳定、推进其健康发展也是不可或缺的。面对目前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结构不合理的新情况,如何有效调整和管理好央行的资产负债,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对履行好央行职责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特征分析

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主要有储备货币、不计入储备货币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发行债券、国外负债、政府存款、自有资金及其他负债等,记录着央行的资金来源,而其资产方主要包括国外资产、对政府债权、对金融机构债权、对非金融机构债权和其他资产等科目,反映着央行通过行使债权的方式来贯彻货币政策意图、调控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货币数量。

(一)资产结构特征分析

表1显示了央行2002―2009年8年间资产结构状况,图2显示了央行2002―2009年8年间资产项目占比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第一,资产总额快速增长,从2002年的51107.58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227535.02亿元,增长了345.21%;并且央行资产规模的扩张主要由“国外资产”驱动,在央行资产结构中,“国外资产”的比重不仅稳居榜首,而且有着快速上升的趋势(见图1),这一比率从45.48%直线攀升至81.45%。第二,根据表1可知,由于我国积累了巨额国际贸易收支顺差,导致外汇资产规模迅速扩张,其从2002年的22107.39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175154.59亿元,增长了692.29%。因此,外汇资产的快速攀升带动了央行国外资产和总资产的增长,构成了人民银行最大的资产科目。第三,“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也是央行资产的两个主要科目,但其演变趋势存在显著性差异。一方面,“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数额和比重均呈下行趋势,由2002年的12287.64亿元和24.04%降至2009年的7161.92亿元和3.15%;另一方面,“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数额虽增加,但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明显降低。从数额上来说,其从2002年的7240.27亿元增加至2009年的11530.15亿元,但比重却由14.17%降至5.07%,这说明通过再贷款等机制调控商业银行等存贷款金融机构资金余缺的力度在减弱。第四,“对政府债权”占比经历了一个先抑后扬的过程,其从2002年的5.60%一直下降至2006年的2.22%,然后又迅速回升并趋于稳定,至2009年为6.88%。

(二)负债结构特征分析

从表2和图3~4可看出:第一,与总资产一样,总负债规模也保持了同步扩张的态势。在这8年间,央行总负债从51107.58亿元增加至227535.02亿元,增长了345.21%。第二,储备货币是央行总负债的最主要组成部分,从2002年的45138.18亿元增加至143985.00亿元,增长了218.99%,但引致“储备货币”快速增长的主要成因不是“货币发行”。虽然“货币发行”的绝对数额逐年增加,但其在总负债和储备货币中的比重低,且有进一步降低的趋势。而“金融性公司存款”从19138.35亿元增加至102429.20亿元,增长了435.20%,其在“储备货币”中的占比由2002年的42.4%增加至2009年的71.14%,在总负债中的比重也呈逐年增长的态势。因此,“金融性公司存款”构成了储备货币快速增长的驱动因素。第三,“发行债券”和“政府存款”日益成为央行总负债的又一重要资金来源,其在总负债中的占比呈逐年增长态势。“发行债券”和“政府存款”合计在总负债中的比重由2002年的8.95%增长至2009年的27.82%。

二、央行实施资产负债管理的必要性

首先,央行资产总额虽然实现了快速增长,但这主要是由“外汇资产”所驱动。“外汇资产”成为央行资产中数额最大、比重最高的部分,且有着继续上行的趋势,而“对其他存款性公司债权”和“对其他金融性公司债权”在总资产中的比重明显降低。由于外汇资产在中国境内不能用于交易支付和结算,各类金融机构持有的外汇在客观上要求央行予以购入,从而形成了央行扩展债务资金的内在需求。央行通过增加“金融性公司存款”和“发行债券”的方式来满足这种需求,容易引起央行资产配置严重外化,而其对内配置的资产数额急剧降低,从而使得央行进行宏观金融的调控能力严重弱化,这对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控能力提出了严峻的挑战[2]。

其次,与总资产一样,总负债规模也保持了同步扩张的态势。虽然“储备货币”是央行总负债的主要项目,但引致“储备货币”快速增长的主要成因不是“货币发行”,而是“金融性公司存款”。从理论上而言,货币发行是央行的专有权,也是央行资金的最主要来源,央行各项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最终都会影响货币发行,“货币发行”的占比过低说明央行在落实货币政策过程中可自主选择的余地相当有限。目前央行主要不是通过“货币发行”来调整债务性资金和贯彻货币政策意图,而是通过“金融性公司存款”从金融运行中获得资金[3]。这不仅影响我国央行基础货币投放主动权和自不利于保障央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还需要承担较高的利息支出。

从以上分析可看出,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不够合理,负债数量的变化不是资产要求的结果,政策工具的灵活性、针对性仍显不足。因此,在后危机时代,加强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研究,创新政策工具,对资产负债表进行主动灵活的专项管理显得十分必要。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对央行的启示与借鉴

美联储在应对金融危机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非常规性措施,如改进或创新资产项目、启动紧急贷款计划等,通过扩张和收缩资产负债表调控市场流动性。在后危机时期,针对资产负债表规模膨胀,美联储以调整资产负债表为主要途径,运用超额准备金利率、与金融市场参与者订立大规模的反向回购协议等政策工具,精心设计了相应的退出策略,使一些政策在成功实现金融市场稳定、恢复市场功能后得以平稳退出,没有对市场造成冲击。

(一)资产负债管理理论与方法

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markowitz(1952)在其《资产组合选择:投资有效分散》一书中创造性提出的,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系统、科学的经营管理理论。它是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核心,是一种从银行经营的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基本要求出发,综合运用表内和表外业务工具,对资产和负债进行综合平衡管理,动态优化调整资产负债表内及表外各项业务的品种、数量和期限,以实现银行利润和股东价值最大化的全方位管理方法。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是在风险定值条件下,为实现特定预期而调整其资产负债结构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遵循总量对称、资产分配、成本收益以及增量存量综合原则等基本原则。目前,国际银行业最常用的资产负债管理方法有缺口管理法、久期管理法和情景模拟分析方法等[4]。

1.缺口管理法

缺口管理法又称缺口分析,包括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流动性缺口分析和汇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本文主要介绍利率敏感性缺口。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是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中应用广泛的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之一,主要依靠银行管理者实施利率变化预测,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保证银行收益的稳定或增长。一般采用两种策略:一是免疫策略,又称消极性策略,是以规避利率风险为首要目标,努力使银行的利率敏感性资产和利率敏感性负债的差额接近于零,从而把利率风险降至最低,保持银行收益的稳定;二是积极性策略,其基础在于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准确预见利率,并可以通过对利率的预测来调整其资产负债组合。即银行根据利率预测主动调整资产负债结构,扩大或缩小利率敏感性差额,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比如当预期利率有上升的趋势,银行可以扩大正缺口,在未来的利率上升过程中受益。

2.久期管理法

久期管理法立足于长期利润管理和市值管理思想,是西方银行界推崇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久期分析考虑了时间价值、市值的影响,能够对利率变动长期影响进行评估,比缺口分析更为准确地估算利率风险对银行的影响,它能通过与衍生工具、证券的结合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表内外调整。久期概念源于金融市场上的债券投资业务,指一种有价证券的寿命或距到期日的实际时间,它是衡量金融资产现值对利率变化敏感度的指标。久期在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对银行资产和负债价值影响程度的同时也包含了价格风险和再投资风险。以资产和负债的久期作为标准进行缺口管理,此时久期缺口等于资产组合的久期减去负债组合的久期,即资产加权平均久期减去负债的加权平均久期。根据对利率变化的预期,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不断调整银行资产和负债的久期,以求达到理想目标。比如当资产久期比负债久期长时,即存在久期正缺口时,利率上升将导致银行净值下降,此时应缩短银行资产的久期,扩大负债的久期,使缺口趋零或者为负。

3.情景模拟分析法

情景模拟分析方法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分析方法,它是在银行现有数据的基础上,将情景模拟、优化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统一反映银行的各种经营目标、内部、外部约束和宏观政策因素,针对不同情景进行优化决策的方法。它能实现银行盈利性、流动性、风险性指标的动态平衡,具有强调决策信息来自于表内外信息;决策目标是满足各种主客观约束条件下赢利最大化;资产负债管理具有表内账户调整和表外衍生产品并用的方式、以事前控制为主的前瞻性的优势。

(二)对我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管理的启示与借鉴

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由于我国利率市场化尚未完成,利率或汇率等价格型工具的作用受到约束,我国央行只能经常运用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以及央行票据等数量型工具进行资产负债表调控。如何对央行资产负债表进行主动性管理,保障央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安全和稳健是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而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能提供多方面的启示与借鉴。

1.资产负债管理理念的启示

“经济的核心在于金融,金融的核心在于央行”。我国央行作为政府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和银行的银行,具有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重要职能,而这一职能在国际经济发展一体化、国际金融危机频发及影响日益显著的新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国央行以非赢利性、流动性、主动性和公开性作为经营目标,其与商业银行的“三性”目标存在本质的区别,但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负债综合平衡管理的原则、理念还是值得我国央行学习和借鉴的。

首先,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式日趋复杂多变,因此央行也同样面临着许多风险。要实现其维护国家经济金融稳定的职能,只有在科学管理风险的基础上,以主动性、流动性作为其具体业务的主要原则,通过制定合适的货币政策,运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对其资产负债进行全面的计划、匹配和调控,以保证其职能的实现。其次,央行资产负债表的负债方记录着其资金来源,资产方反映了资金的使用去向和配置格局,资金来源与运用是相辅相成的,它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形式变化的晴雨表。因此,央行在其资产负债管理过程中也应遵循资产负债规模总量、动态均衡以及资产负债结构合理、对称的原则,并应注重对外汇资产存量的结构调整,提高央行对内配置的资产数额,进一步加强央行的宏观调控能力,充分发挥央行资产负债表的经济金融风向标作用。

2.资产负债管理方法的借鉴

银行业金融机构主要运用缺口管理、久期管理和情景模拟分析等方法进行资产负债管理,可以说缺口分析方法是一个数据易取、简单实用的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该模型无须进行多种情景假设,具有其它模型难以比拟的优点,但其往往局限于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期限静态匹配,不能作为长时间资产负债管理绩效的考察工具。久期管理法有效弥补了缺口管理的不足,但其应用的基础在于对久期数据的准确预计。情景模拟分析法能对宏观经济的各种情况和银行可能采取的各种战略进行模拟,是配合其余方法的最好分析思路,被国外大的银行广泛接受和使用。我国央行在短期内可以采用缺口管理和久期管理的理念和方法进行资产负债管理,而从长期来说,情景分析方法是我们的必然选择。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瞬息万变,为了保证我国经济金融的健康发展,央行应对其资产负债表进行主动管理,创新资产负债管理工具,运用情景分析方法,综合考虑宏观经济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情景选择不同的政策工具进行优化决策。

参考文献:

[1]万敏.胡晓炼:央行应加强自身资产负债管理[J/oL].,2010-04-11.

[2]王国刚.央行资产负债掣肘货币调控[n].中国证券报,2010-05-18.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度量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自商业银行产生以来,流动性风险如影随形伴随着商业银行的整个经营过程中。因此,如何解决流动性问题成为全球金融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尤其是在中国最近出现的银行业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严重影响中国金融业的整体稳定,再次将金融机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问题推向风口浪尖。本文认为2013年中国银行业出现的普遍的流动性不足暴露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缺陷,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对于商业银行(特别是我国的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的管理,从自身实际出发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研究和采取有效应对措施。本文将针对我国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实际特点,探讨我国当前股份制银行存在的流动性管理方面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政策改进。

二.国内外研究背景及动态

2.1国内外流动性风险研究综述

20世纪80年代初在世界性的债务危机的背景下,Diamond和Dybvig(1983)发表了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即D-D模型,指出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一方面在为存款人提供活期存款合约同时向借款人提供期限较长的贷款,商业银行作为这样一个转换中心把短期流动性负债转换为非流动性资产,这种转换为存款人提供了一种流动性存款合约并最终为金融市场创造了流动性,但其中流动性负债与非流动性资产的转化导致银行承担了相应的流动性风险,这就是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产生的根本原因。姚长辉(1997)认为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产生存在表面原因和深层原因。表面原因是由于资金的来源和运用不匹配造成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深层原因则是银行的流动性与盈利性存在矛盾很难兼顾。另外商业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结构、央行政策导向和金融市场发达程度都对商业银行流动性有相当大的影响。傅一书(1998)认为在防范银行所面临的其他风险的基础上,强化流动性风险的防范意识,合理进行资产负债期限结构的匹配以及制定切合实际的流动性管理计划,提高资本充足率和中央银行政策支持措施,从而能够对流动性风险从更深层次进行防范。Duffle和alexandre(2001)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模型研究银行最小交易成本与保持流动性关系,说明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处理的选择问题上,如果目标是要保持流动性就应先处理非流动性资产,如果目标是交易成本最小化就应先处理流动性资产。

2.2国内外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综述

2.2.1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的三个阶段

商业银行从产生到发展的几百年间,其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也随之不断发展,由资产管理理论发展为负债管理理论、直至目前的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其中资产管理理论,包括商业贷款理论、资产转换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三个阶段。其共同的特点是从商业银行的资金使用方面来对流动性风险进行管理。商业贷款理论主要观点是银行只能将资金进行短期贷款而不发放长期贷款以防范流动性风险。资产转换理论则认为为了应付提存所要求的流动性,商业银行可以将其资金的一部分投资于流动性较高的证券上。预期收入理论认为,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借款人的预期收入,在预期收入比较稳定的情况下即使长期贷款也可以安全收回。而负债管理理论则主张银行通过主动负债来获得流动性但该理论不足之处在于主动负债依赖外部借入资金会增大银行的经营风险。由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将二者有机结合便演变出了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该理论认为应将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并重,针对资产与负债的缺口对银行资产负债结构进行动态调整。

2.2.2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mckinney(1977)提出流动性的线性规划模型通过对最糟糕情况的数据分析来测算小银行的流动性需求。Kane(1979)指出许多大型商业银行运用负债管理理论的思想,通过主动负债进行流动性管理,但此举也扩大了其流动性敞口因而增加了银行经营的不稳定性。Duffle和alexandre(2001)通过建立流动性风险模型研究银行最小交易成本与保持流动性关系,指出当面临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在流动性资产与非流动性资产的处理上存在不一样的选择。Kashyap(2002)提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决策模型。thomas和wang(2004)认为在一定条件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产证券化来应对流动性冲击。

2.2.3宏观层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

微观层面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着眼于研究通过改善商业银行自身的经营管理来应对流动性风险。而仅靠银行单独来应对风险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银行业系统的流动性问题,必须进行宏观政策干预。而宏观层面的流动性管理研究,则主要是从制度层面提出应对风险的机制,包括暂停支付机制、存款保险制度和最后贷款人制度。

1.暂停支付机制

主要通过经验数据测算出银行的一个风险临界值,当市场情况接触到临界值时,银行应立即采取暂停取款人的提款要求。此机制的理论基础来源于D-D模型(1983)的主要观点,该模型提出存在无挤兑的高效率均衡和发生挤兑的低效率均衡,而低效率的挤兑均衡结果往往比简单持有资产更糟,此时实行暂停支付可以防止挤兑均衡的出现。

2.存款保险制度

D-D模型证明当存款者发生恐慌时出现的挤兑是存款者的预期变坏造成的,可以通过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或为银行存款提供政府担保等方式改变这种预期,避免挤兑出现。mcculloch和Yu(1989)研究了存款保险制度中政府扮演的角色。而ely(1986)则认为,D-D模型中没有考虑到道德风险的因素,存款保险能够避免挤兑风险的前提是存款保险人本身有足够的偿付能力。否则,这种银行挤兑风险不能从根本上被消除。

3.最后贷款人制度

Bagehot(1873)系统地研究并提出了最后贷款人制度,指出各国的最后贷款人的角色由中央银行承担。由于完全依靠市场还能够完全应对流动性的冲击,而最后贷款人在流动性问题发生时为商业银行提供短期贷款,从而为商业银行的稳定经营提供了保障。Repullo(2000)研究了关于最后贷款人职能的最优配置,他认为中央银行应该在较小的流动性问题出现时作为最后贷款人;而当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时应由存款保险人承担最后贷款人的职责。

2.3流动性风险的度量方法

1.财务指标法

即运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计算衡量流动性的财务指标,分析银行流动性的状况。常常运用存贷比率、现金比率、核心存款与总资产的比率和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等进行综合衡量。

2.市场信号体系

财务指标法着重于从资产负债表项目之间的关系中获得行流动性状况的信息,而市场信号法则是银行经理通过观察市场对银行的反应来捕捉银行流动性的信息。例如,通过分析存款的变化、证券价格的变化、银行发行债务工具的溢价、资产变现成本、在中央银行的借款情况等来综合评判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

3.线性规划法

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要求合理配置银行的资产和负债,而线性规划法是讨论如何有效配置资产的一种方法。相关文献也广泛存在,例如出现较早的理论研究由Kalman(1967)通过线性规划模型说明如何对银行资产管理最优选择作出决策。但线性规划模型仅考虑了证券组合的风险而忽略了资产负债的匹配性和交易成本等其他不确定性因素。

4.VaR法

VaR风险价值方法将杠杆、相关性和当前头寸的组合风险纳入风险度量模型,是一种科学的度量方法。巴塞尔委员会对VaR方法的应用也提出了书面规定,在2004年全面且正式推广运用VaR对资本充足率提供计算基础。engle(1982)提出了更能够模拟现实情境的基于aRCH和GaRCH模型的VaR法。此外,针对涉及较长周期的风险投资组合有学者提出了长程VaR的估计,目前常用的是平方根法则。

三.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思考

从上述国内外研究背景和动态来看,国外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研究所提出的相关理论均是建立在西方发达国家的金融体制基础之上的。在我国,流动性风险虽然也有相当的理论研究基础,但是并没有太多理论学者关注我国中小股份制银行的流动性风险及应对问题,相关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理论研究仍旧缺乏。而我国随着金融市场的改革与发展,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我国金融市场上扮演者重要的角色,我国金融市场的特殊性意味着一味借鉴国外的管理模式并不会适应我国国情。本文从当前的银行业普遍存在的流动性问题为出发点,来研究和总结现有的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国内外相关理论,并从中汲取养料提出针对于中小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建议。(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Diamond和Dybvig.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1983.

[2]姚长辉.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科学,1997(4)

[3]傅一书.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问题研究[J].经济问题,1998(10).

[4]金煜.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计量与管理框架.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07.

[5]Duffie,alexandre.Liquidityshortagesandbankingcrises.JournalofFinance,2001(2).

[6]mckinneyGorgewJr.aperspectiveoiltheUseofmodelsinthemanagofBanksFund.JournalofBankResearch,1997.

[7]Kanee.thethreeFaceofCommercialBankLiabilitymanagement.inthepoliticaleconomyofpolicymaking,m.eDooleyeta1.eds.BeverlyHills/London:Sagepubications.1979.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7

关键词:保险业;资产负债;对策建议

资产负债匹配风险,主要指由于利率波动和通货膨胀对资产和负债的影响程度不同,造成资产负债在总额和时间结构上存在缺口,导致保险业清偿能力不足的风险。而资产负债管理则是针对保险业存在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同时结合资产风险、定价风险及其他风险的相关性,在参考整个保险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下进行综合分析,并达到预测和控制企业整体风险的目的,为企业总体目标提供决策依据。

在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其结构与一般企业是相同的,都是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其资产与负债方的具体构成却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其中的各种准备金尤其是各种责任准备金成为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这是由保险业经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保险业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决定了其在将来必须做出偿付,因此当前所收取的保费并不能成为其已实现的收益,而是必须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备赔付之用。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通常是按照赔付和保费收入等价原则,在给定的预定利率和出险概率的前提下得出的,因此责任准备金通常是确定的,并且各种责任准备金也成为了保险企业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保险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虽然可以估算其概率分布,可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利率的不断变化和投保人投资意向的变化,以责任准备金维持未来偿付的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保险业实际发生的偿付资金流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必定影响资产方的资金流向。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资产负债的静态平衡来衡量保险企业某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动态地观察和研究保险企业资产负债问题。

一、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从外部环境来分析

(1)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弱对接。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缺乏充分的市场基础,无法实现全面的风险分散。目前的投资结构也使得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已经全面开放的国内保险市场上,投资收益的弱势让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业这种传统保守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反而加剧了保险资金的利率风险。

(2)投资环境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险投资环境的限制与资金运用渠道的狭窄,导致保险业存在严重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我国目前保险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银行业和国债市场。虽然这两年,保险业的投资渠道得到不断地扩展,并且可以直接进入a股市场进行股票交易。但监管部门同时也对保险业进入这些投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保险业不能投资在过去12个月内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就发育得不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质量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了我国的保险资金在这些投资渠道找不到合适其资产负债特色的投资组合。

(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缺乏应用的数据基础。由于我国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理论技术也还只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常有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有免疫技术,投资组合技术,风险价值技术,情景分析等技术。这些科学有效的技术给国外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我国,它们却因水土不服只能做做书面上的摆设。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长期有效的数据收集和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基础之上的。我国保险业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中,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在数据收集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研究的要求。2.从内部机制来分析

(1)公司目前的组织体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部门还是保险公司的内设部门,机构设置过于简单,还没有真正实现专业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实质上还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对资产和负债方面缺乏综合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风险测算标准,使得保险业务的市场部门、产品设计部门、精算部门以及投资部门缺乏共同语言来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风险研究部门,最高决策层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投资环境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资产负债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匮乏。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不充分,是目前制约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一直是以公司的内设部门的形式而存在,目前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人员大部分也是从以前的其他部门抽调过去的,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缺乏实战经验。同时国内缺乏对精算,财务和投资都很精通的保险人才,从而使得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很难兼顾资金运用,进行资金运用时也很难周密地考虑到产品既资金来源的特色。加上我国保险业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直缺乏针对资产负债管理而建立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国外优秀的专业投资人才。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瓶颈。

二、提高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大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利率风险的规避技术。利率风险作为一种系统风险,不仅直接影响着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价值的变动方向,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以及企业本身的信用水平。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最初就是从规避和解决险开始的。对利率风险的度量是对其进行规避的前提条件,国际上常见的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有到期期限,基本点价格值,持期和凸度。根据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最有效的度量方法为持期理论。该理论从直观上描述,可以理解为资产或负债的平均寿命,从技术上看,持期为到期期限的加权平均时间,权重为现金流的相对现值。在利率风险的规避上,免疫技术是最为合适的工具。

(2)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它主要通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曲线与风险曲线的综合分析,找寻出最佳的投资组合点,使得投资组合达到整体最优。投资组合理论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保险公司既定的经营目标下,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思想,确定负债方保险产品和投资方投资产品的优化组合结构,实现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总体组合的最优。与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只对资产方进行单方面考虑不同,在保险业的投资组合理论中,是将资产与负债同时作为模型中的元素加以研究,以获得保险产品以及资产投资的优化结构。因此,我们在建立模型中要引入更多的参数,计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3)风险价值技术。保险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始终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但两方面变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自有资本(所有者权益)发生正向或负向的变化。从保险企业的角度看,持有足够的自有资本是十分必要的,自有资本是企业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险企业资产负债管理中,确定保险企业至少应保留的自有资本,即测算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要求,对保证企业的偿付能力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风险资本的计算主要采用的风险价值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规定的置信度和时间范围内企业所持有的资产数量大于负债市值,以保证资产盈余大于零。

2.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

(1)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目前,我国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保险资金远未达到保监会许可的限额。导致保险资金对于直接投资a股市场较为保守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股票市场的不规范问题严重,只有真正改善国内股市,才能刺激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优化资产的结构。同时我国债券市场上债券的发行规模、种类、期限结构都不尽人意。短期和超长期的债券发行都非常有限,整个市场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尤其是长期债券缺乏,不利于保险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因此应当积极改进债券发行,开发出更多的长期债券。

(2)积极探索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各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外汇资金运用方式,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随着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积累的外汇资金已初具规模,利用国外成熟的资本市场进行投资,优化资产的期限结构成为必然的要求。2005年,保监会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为保险资金境外投资提供了具备可操作性的政策支持。以平安为代表的少数保险公司已积极展开外汇投资并取得了不错的收益。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期限长,资金规模大,收益稳定的特点,对保险公司改善资产结构非常有利。从国际经验看,保险资金投资基础设施等不动产领域十分普遍。我国保险监管部门于2003年3月21日颁布了《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试点管理办法》标志着保险业投资实业领域进入操作阶段。因此国内各保险公司应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投资项目,加快推进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

参考文献:

[1]刘彪:资产负债管理与我国银行改革[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3,(11).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8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与资本结构理论的关系,对如何优化民营企业资本结构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财务管理 目标应为民管企业价值最大化,对务杠杆利益是衡量民营企业资本结构的重要指标,并在分析影响民营企亚资本结构有关因素的基础上,对如何优化民营企业资本结构问题提出了建议。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去年6 月财政部组织的会计信息质量检查,首次将民营民营企业列为检查对象。今年 1月8 号,公布的会计信息质量报告显示,大部分民营民营企业存在会计基础士作薄弱、白条抵现金、财务管理混乱等问题,尤其是提前确认收人、粉饰报表的现象比较突出。中国的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 2.9 年。很多企业之所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英年早逝,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财务管理工作跟不上企业发展的需要。破产与持续经营只是一步之遥。一个企业如果不重视财务管理,导致财务状况恶化,丧失现金支付能力,不管其规模多大都会破产。对民营企业财务管理体制的完善和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科学地设置财务管理最优目标,对于研究财务管理理论,确定资本的最优结构,有效地指导财务管理实践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拟从确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出发,分析财务管理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与资本结构的关系,并运用资本结构的计量指标(财务疚杆利益),对我国民营企业的负债经营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一、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是民营企业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的。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营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根据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论和实践,并通过关于财务管理目标的几种主要观点的比较,认为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作为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一)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弥补了利润最大化的不足 

如果以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一方面,没有考虑民营企业所创造的利润与投人资本之间的关系,不利于不同资本规模的民营企业或同一民营企业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它没有考虑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取得的同一利润额所用的时间不同,其价值不同,承担的风险也可能不同。如果以追求民营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还可能会忽视产品开发、生产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工作,导致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进行财务管理就是要权衡报酬与风险的得失,实现二者的最佳平衡,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可以将民营企业取得的报酬按时间价值进行计量,考虑了报酬与风险的关系,使民营企业的前当收益与未来收益都对民营企业价值产生影响,有效地避免民营企业短期行为的发生。 

(二) 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对务管理目标更符合我国国情 

在我国,有人认为应将民营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因为经济效益是指投人与产出的关系,即以一定限度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限度的收益。这是一个比利润更广义的概念,它是三类量化指标的综合:一是以资本、成本、利润的绝对数及相对数表示的价值指标;二是以产量、质量、市场份额等表示的实物量指标;三是以劳动生产率、资产利润率、保值增值率等表示的效率指标。并认为第一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现实的盈利水平,第二类、第三类指标反映的是民营企业潜在的盈利水平或未来的增值能力,因此该指标在利润中加人了时间因素,可以认为该指标考虑了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由于反映民营企业盈利水平的利润指标是按照权责发生制计算的,并没有考虑时间价值。这种认为潜在的盈利能力或未来增值能力反映了时间价值的观点在理论上是缺乏依据的,在实践上也是难以计量的。而以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财务管理目标,体现了对经济效益的深层次认识,不仅考虑了风险与报酬的关系,还将影响民营企业财务管理活动及各利益关系人的关系协调起来,使民营企业所有者、债权人、职工和政府都能够在民营企业价值的增长中使自己的利益得到满足,从而使民营企业财务管理和经济效益均进人良性循环状态。因此,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应是财务管理的最优目标。 

二、资本结构理论与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 

资本结构理论是西方当代财务理论的主要研究成果之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是由于民营企业采取不同的筹资方式形成的,表现为民营企业长期资本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即民营企业资产负债表右方的长期负债、优先股、普通股权益的结构。各种筹资方式及其不同组合类型决定着民营企业的资本结构及其变化。资本结构的变化与民营企业价值处于怎样的关系?当民营企业资本结构处于什么状态能使民营企业价值最大? 这种关系构成了资本结构理论的焦点。其中,莫迪利安尼和米勒创立的mm定理,被认为是当代财务管理理论的经典。 

(二)资本结构理论对我们的启示 

资本结构理论的重要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是否存在最佳资本结构即这一财务命题;而且认为客观上存在资本结构的最优组合,并使我们对资本结构有了以下几点明确认识: 

1、负债筹资是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 

在民营企业的各项资金来源中,由于债务资金的利息在民营企业所得税前支付,而且,债权人比投资者承担的风险相对较小,要求的报酬率较低,因此,债务资金的成本通常是最低的。当存在公司所得税的情况下,负债筹资,可降低综合资本成本,增加公司收益。 

2、成本最低的筹资方式,未必是最佳筹资方式 

由于财务拮据成本和成本的作用和影响,过度负债会抵消减税增加的收益。因为,随着负债比重的增加,民营企业利息费用在增加,民营企业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在加大,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在加大。这时,无论是民营企业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会要求获得相应的补偿,即要求提高资金报酬率,从而使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大大提高。 

3、最优资本结构是一种客观存在 

负债筹资的资本成本虽然低于其它筹资式,但不能用单琐资本成本的高低作为衡量的标准,只有当民营企业总资本成本最低时的负债水平才是较为合理的。因此,资本结构在客观上存在最优组合,民营企业在筹资决策中,要通过不断优化资本结构使其趋于合理,直至达到民营企业综合资本成本最低的资本结构,方能实现民营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

三、衡,资本结构孟要指标一一财务杠杆利益 

由于民营企业一般都采用债务筹资和股权筹资的组合,由此形成的资本结构一般称为”杠杆资本结构”,其杠杆比率即为资本结构中债务资本与股权资本的比例关系。因此,财务杠杆利益就成为衡量民营企业资本结构,评价民营企业负债经营的重要指标。 

财务杠杆利益是民营企业运用负债对普通股收益的影响额。财务杠杆理论的重心是负债对股东报酬的扩张作用。其计量公式如下: 

普通股利润率=投资利润率+负债股东权益x投资利润率一负债利率x (1一所得税率)。由上式可见,当民营企业全部资金为权益资金,或当民营企业投资利润率与负债利率一致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不会形成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高于举债利率时,借人资金的存在可提高普通股的每股利润,表现为正财务杠杆利益。当投资利润率低于举债利率时,则普通股的利润率将低于税后投资利润率,股东收益下降,表现为负财务杠杆利益。在实际工作中除要考虑财务杠杆利益外,还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经济周期因素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国家的经济都既不会较长时间的增长,也不会较长时间的衰退,而是在波动中发展的。这种波动大体上呈现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的阶段性周期循环,即为经济周期。一般而言,在经济衰退、萧条阶段,由于整个宏观经济不景气,多数民营企业经营举步维艰,财务状况常常陷人窘境,甚至恶化,经济效益较差。在此期间,民营企业应尽可能压缩负债,甚至采用即零负债朋策略,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而在经济复苏、繁荣阶段,一般来说,由于经济走出低谷,市场供求趋旺,大部分民营企业的销售顺畅,利润水平不断上升,此时,民营企业应增加负债,以抓住机遇,迅速发展。 

(二)市场竞争环境因素 

即使处于同一宏观经济环境下的民营企业,因各自所处的市场竞争环境不同,其负债水平也不应一概而论。一般来说,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性行业的民营企业,如我国目前的煤气、自来水、电力等民营企业,以及在同行业中处于垄断地位的民营企业,由于这类民营企业的销售不会发生问题,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利润稳中有升,因此,可适当提高负债比率,以利用债务资金,提高生产能力,形成规模效益,巩固其垄断地位;而对于一般竞争性民营企业,由于其销售完全由市场来决定,价格易于波动,利润难以稳定,因此,不宜过多地采用负债方式筹集资金。 

(三)行业因素 

不同的行业,由于生产经营活动的内容不同,其资金结构相应也会有所差别。商品流通民营企业因主要是为了增加存货而筹资,而存货的周转期较短,变现能力较强,所以其负债水平可以相对高一些;而对于那些高风险、需要大量科研经费、产品试制周期特别长的民营企业,过多地利用债务资金显然是不适当的。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9

在保险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其结构与一般企业是相同的,都是资金来源=资金占用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但其资产与负债方的具体构成却有别于一般的企业,其中的各种准备金尤其是各种责任准备金成为保险企业资产负债表的主要项目。这是由保险业经营的特殊性所决定的,保险业所承担的保险责任决定了其在将来必须做出偿付,因此当前所收取的保费并不能成为其已实现的收益,而是必须按规定提取相应的准备金以备赔付之用。责任准备金的计提通常是按照赔付和保费收入等价原则,在给定的预定利率和出险概率的前提下得出的,因此责任准备金通常是确定的,并且各种责任准备金也成为了保险企业投资资金的主要来源。但保险事故的发生是随机的,虽然可以估算其概率分布,可仍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同时市场利率的不断变化和投保人投资意向的变化,以责任准备金维持未来偿付的平衡关系可能被打破。保险业实际发生的偿付资金流的不确定性同时也必定影响资产方的资金流向。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资产负债的静态平衡来衡量保险企业某个时点上的财务状况,而是要动态地观察和研究保险企业资产负债问题。

一、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从外部环境来分析

(1)保险资金与资本市场弱对接。我国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深度融合与互动发展还受到很大的限制,从而导致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缺乏充分的市场基础,无法实现全面的风险分散。目前的投资结构也使得我国保险业的投资收益远远低于国际水平,在已经全面开放的国内保险市场上,投资收益的弱势让我国的保险业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同时,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出现和保险业的不断发展,我国保险业这种传统保守的投资结构不但不能保证资金的安全性,反而加剧了保险资金的利率风险。

(2)投资环境受到限制,资金运用渠道狭窄。保险投资环境的限制与资金运用渠道的狭窄,导致保险业存在严重的资产负债匹配风险。我国目前保险业的资金大部分都流向了银行业和国债市场。虽然这两年,保险业的投资渠道得到不断地扩展,并且可以直接进入a股市场进行股票交易。但监管部门同时也对保险业进入这些投资渠道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如保险业不能投资在过去12个月内涨幅超过100%的股票。同时,我国资本市场本身就发育得不完善,提供的金融产品的质量都不是很高。这造成了我国的保险资金在这些投资渠道找不到合适其资产负债特色的投资组合。

(3)资产负债管理技术缺乏应用的数据基础。由于我国对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很多理论技术也还只是借鉴国外先进的研究成果。目前国际上常有的资产负债管理技术有免疫技术,投资组合技术,风险价值技术,情景分析等技术。这些科学有效的技术给国外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成效,但在我国,它们却因水土不服只能做做书面上的摆设。因为这些技术都是建立在长期有效的数据收集和高效的计算机系统建设基础之上的。我国保险业在近两年的高速发展中,虽然硬件设施建设得到很大的改善,但在数据收集方面还远远达不到研究的要求。

2.从内部机制来分析

(1)公司目前的组织体系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目前,我国大部分保险公司的资金运用管理部门还是保险公司的内设部门,机构设置过于简单,还没有真正实现专业化和集成化的管理模式。对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的管理在实质上还处于相互分割的状态,对资产和负债方面缺乏综合统一的信息获取渠道和风险测算标准,使得保险业务的市场部门、产品设计部门、精算部门以及投资部门缺乏共同语言来实现有效的沟通。同时,由于没有专门的风险研究部门,最高决策层缺乏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投资环境和投资领域的发展变化,竞争的加剧,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对公司的组织体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资产负债管理领域的专业化人才匮乏。人才是金融业的核心,专业化管理人才的不充分,是目前制约我国保险业资产管理水平的最大障碍。由于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部门一直是以公司的内设部门的形式而存在,目前从事资产负债管理的人员大部分也是从以前的其他部门抽调过去的,在资产负债管理方面缺乏实战经验。同时国内缺乏对精算,财务和投资都很精通的保险人才,从而使得各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时很难兼顾资金运用,进行资金运用时也很难周密地考虑到产品既资金来源的特色。加上我国保险业对资产负债的管理重视程度不够,一直缺乏针对资产负债管理而建立的有效的激励机制,很难吸引国外优秀的专业投资人才。因此人才问题将成为我国保险业的资产负债管理发展的瓶颈。

二、提高我国保险业资产负债管理水平的途径

1.加大风险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1)利率风险的规避技术。利率风险作为一种系统风险,不仅直接影响着资产和负债的收益和价值的变动方向,同时也间接地影响着资产与负债的结构以及企业本身的信用水平。资产负债管理理论最初就是从规避和解决险开始的。对利率风险的度量是对其进行规避的前提条件,国际上常见的利率风险度量的方法有到期期限,基本点价格值,持期和凸度。根据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目前最有效的度量方法为持期理论。该理论从直观上描述,可以理解为资产或负债的平均寿命,从技术上看,持期为到期期限的加权平均时间,权重为现金流的相对现值。在利率风险的规避上,免疫技术是最为合适的工具。

(2)投资组合理论。投资组合理论是企业进行风险管理的常用工具,它主要通过对投资组合的收益曲线与风险曲线的综合分析,找寻出最佳的投资组合点,使得投资组合达到整体最优。投资组合理论在保险公司资产负债管理中的应用,主要是在保险公司既定的经营目标下,根据多样化投资分散风险的思想,确定负债方保险产品和投资方投资产品的优化组合结构,实现保险公司资产和负债总体组合的最优。与传统的投资组合理论只对资产方进行单方面考虑不同,在保险业的投资组合理论中,是将资产与负债同时作为模型中的元素加以研究,以获得保险产品以及资产投资的优化结构。因此,我们在建立模型中要引入更多的参数,计算难度也会大大增加。

(3)风险价值技术。保险业资产和负债的市场价值始终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而发生波动,但两方面变化程度的不同,会导致自有资本(所有者权益)发生正向或负向的变化。从保险企业的角度看,持有足够的自有资本是十分必要的,自有资本是企业生存的最后一道防线。在保险企业资产负债管理中,确定保险企业至少应保留的自有资本,即测算保险公司的风险资本要求,对保证企业的偿付能力的实现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对风险资本的计算主要采用的风险价值技术,其主要原理是在规定的置信度和时间范围内企业所持有的资产数量大于负债市值,以保证资产盈余大于零。

2.改善投资环境,拓宽投资渠道

(1)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政府职能部门和监管部门应积极完善股票市场,加快债券市场的建设。目前,我国直接进入股票市场的保险资金远未达到保监会许可的限额。导致保险资金对于直接投资a股市场较为保守的主要原因是目前国内股票市场的不规范问题严重,只有真正改善国内股市,才能刺激保险公司长期持有股票,优化资产的结构。同时我国债券市场上债券的发行规模、种类、期限结构都不尽人意。短期和超长期的债券发行都非常有限,整个市场呈现出两头小,中间大的局面,尤其是长期债券缺乏,不利于保险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因此应当积极改进债券发行,开发出更多的长期债券。

资产负债综合管理理论篇10

【关键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资产负债管理

一、在商业银行中资产负债管理的策略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的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润,通过多种金融负债进行资金的筹集,经营对象是多种金融资产,通过对负债的利用创造信用,同时向顾客提供更多类型的、综合性的服务。由于运营的事物为货币资产,所以,其需要严格遵照流动性、安全性及盈利性三方面原则。期间,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流动性是保证安全性与盈利性之间进行平衡的杠杆,是实现盈利性的一种必要手段,将流动性控制在相应的范围对于商业银行来讲是成功运营的重点;安全性是获取收益的保障,商业银行需要基于相应的安全及流动性基础上,对最大限度的利润进行追求。

在商业银行中资产管理是一种传统的管理办法,资产流动性在管理资产期间发挥较为关键的作用,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银行的业务获取了一定发展,理论历经了三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分别是商业贷款理论、可转换性理论、预期收入理论。在对金融进行创新期间,管理负债理论是后形成的一种概念,核心内容为利用资金的介入方法确保银行的流动性,从而增加资产业务,提高银行的经济收益。在进行负债管理期间,通过加强资产管理可以获得银行的流动性,此外,银行的流动性也可以通过向外借贷获得,而且随着借贷领域的不断扩大来保证银行的流动性。负债管理业务不需要确保很多高流动性的资产,其部分资金能够被应用在资产内,进而增加银行的经济收益。

不管是从资产管理方面来看,还是从负债管理方面来看,安全性、流动性及盈利性方面的协调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近年来西方国家一些商业银行把运营及管理的工作重点防治在对负债资产进行综合管理,依据资产同负债间的关联,全面、合理的对资产负债实施管理行为,主要的思想是将负债与资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紧密同差距或者缺口相围绕,利用调整资产的差异及负债双方,从而实现合理分配。

二、对资产的负债比例进行管理活动

(一)管理资产的负债同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存在哪些异同

二者的区别不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主要依据的是中央银行根据《巴塞尔协议》针对商业银行实施的一种监管措施,为了使金融业的公平竞争和稳定健康经营得到保证,它主要注重对商业银行中各项业务的约束。在充分尊重“三性”相统一的标准前提下实施信贷资金的运转,最终实现利益的最大化。在具体操作期间,需要同时给予资产同负债双方的利益以关注,因此,商业银行的运营机制可以视为资产的负债管理活动;二是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工作指的是利用信贷资金形式期间关联及限定资产负债项目的方法,规定相应的比例,从而对整体资金信贷的运营行为进行控制,因此,其可以视为一种较关键的管理措施。管理资产的负债需要同银行及股东的利益围绕在一起,从而确保其稳定提高,把银行中的负债资产表同账户实施统一化管理;三是管理资产的负债可以视为一种微观管理的形式,对于商业银行来讲,其内部运营的状态及决策进行掌握的一种管理方法。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一种宏观的管理手段,它一方面方便了商业银行对自身的经营状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另一方面是中央银行监管商业银行经营状况的一种有效手段。四是在“三性”中,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与资产负债管理相比,更加强调“安全性”。

二者的联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前提下对资产的负债进行管理,一般来讲,管理资产负债的形式有很多,其被广泛运用在管理资产负债比例方面。由理论角度来看,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起源于银行自身的资产负债管理,二者存在密切的联系;二是资产的负债管理工作同资产的负债比例管理工作之间存在交集,想要确保资金流动稳定与安全,就需要确保商业银行在运营期间满足相应的标准规定,从而更好的促进银行发展。

(二)商业银行在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的内容

经过对上面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商业银行在管理资产的负债比例期间,包含的内容有:商业银行自身的运营增强以后,就需要相应提高资产的效益及质量,并且保证流动性、安全性及盈利性,对三者进行优化,逐渐变成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现代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人民银行充分借鉴国际惯例,站在中央银行的立场修改此项制度,同时进一步完善,需要注意的内容有:安全方面管理、总量方面管理、效益方面管理及流动方面管理等。

资产负债管理的关键之处在于要制定出一套控制指标,这套控制指标能够体现安全性、盈利性以及流动性之间的比例,还可以协调负债与资产之间的关系。资产的负债比例管理应该得到大力的推行,取消规模控制,执行一种在国际上通行的资产管理,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条件,比方说企业要实行自主经营,商业性的业务与政策性的业务之间应该进行分离,银行自我管理的改善,利率的形成应该实现市场化等等。

三、在商业银行中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一)管理认识上存在误区

对于资产的负债比例管理工作来讲,其包含两个层面,即宏观与微观。由宏观层次来看,其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负债比例实施管理活动,这种管理是对商业银行进行监控的一种管理;另一个层次是在商业银行中自控性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在实际的运用中,一些人民银行支行中的相关人员在潜意识中将商业银行的负债资产比例管理工作当做是人民总银行的工作,管理监控活动是由人民银行的总行落实的;部分人员将负债资产比例的管理工作是为商业银行本身的控制管理行为,主要应该由商业银行实施。在商业银行的内部,尤其是一些经营性的分支机构,对于资产负债比例的理解比较刻板,处理不好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

(二)比例指标体系存在不可操作性和不完整性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要求人民银行支行对辖区内的商业银行进行考核,考核的前提是要以各商业银行总行的分解指标为依据,然而在现实工作期间,没有分解指标,人民银行的分行仅把商业银行的指标作为依据进行考核,考核指标的高效性降低。其实因为总行汇集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因此,监控指标指的是全部资本类指标在商业银行分支机构中都不适用。在管理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指标工作,能够高效稳定商业银行的运营。然而,由于各地商业银行的环境存在差异,这种标准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说都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因此,为了维护我国金融领域的发展与竞争,各地的商业银行需要依据中央银行确定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标准开展工作。

(三)外部环境的制约

政府的行政干预对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顺利推行起到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商业银行是一种经济实体,而且是独立的,但是行政干预是避免不了的,银行如果不行自由的行使金融,自身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很难得到有效推行的。国家的宏观调控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商业银行的利益,危害商业银行的盈利特性。

企业经济效益差使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进程受到了严重的制约。现阶段有很多国有的企业经营效率非常差,负债率很高,但是偿还能力很低,这种情况的存在使信贷资产处于不断恶化的情形中。一些效益比较好的企业融资的渠道非常广,不需要过多的贷款。其也就变成了银行不愿为经济效益较低的企业发放贷款,然而,仅有效益较低的企业才需要贷款,而效益较高的企业并不需要贷款,银行互相争抢为其房贷,就很容易让银行的信贷资金安全难以保证,也得不到高利润,进而加重了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困难。

对于金融市场来讲,其系统上部完善,济南对资产的负债结构进行调整。现阶段我国的金融市场仍处于不完善的发展阶段,在商业银行中的资产负债故那里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机制,比例与结构的管理非常难。

四、结论

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主要追求安全性、盈利性和流动性,三性的统一之在坚持流动性与安全性的前提下的一种统一。面对现在如此激烈的市场竞争,商业银行的管理者头脑要时刻保持清醒,加强自我监督,保证商业银行稳定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苏芳,胡日东.属性数学在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统计与决策,2006,(2).

[2]冯国富,刘洋,原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和风险管理探讨[J].民营科技,2008,(4).

[3]崔瑾.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和风险管理问题初探[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