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课外的阅读笔记十篇课外的阅读笔记十篇

课外的阅读笔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7:10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1

关键词:课外阅读阅读兴趣有选择读书笔记

课外阅读是小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学习的重要补充和辅导形式,课外阅读有助于学生加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知识,有助于学生扩大知识面,开阔视野,有助于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陶冶情操,发展审美情趣,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每位教师都要把这项工作列入自己的教学任务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一、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做的准备

1、帮助学生制定课外阅读计划

课外阅读计划的内容包括:课外阅读的目的、内容、形式、时间、检查效果等。

2、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条件

(1)在教室或阅览室粘贴能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名言警句;(2)学校图书馆添置各种适合学生阅读的图书,订购各种报刊,制定方便学生借阅图书的制度;(3)班上设立学生自办的小小图书角,动员学生把自己的书刊借出来,多方开掘书源,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4)指导学生购买必要的工具书与使用工具书阅读。

3、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办法有很多,一个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在教学过程中联系所讲授的内容有目的地给学生渗透一些课本以外的知识,而且把某些内容有意留下来不讲,以激起学生追根寻源的愿望。当学生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以后,教师要适时地给学生介绍几本书,引导学生课外去读。如果坚持经常这样做,久而久之,就能给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另外,教师本人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4、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相互渗透,相互促进,有利于学生的成长。课外阅读具有广泛性、灵活性,在学生自觉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应引导学生有目的、有选择地阅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二、指导学生有选择地读书

教师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课外有选择的读书。

(1)思想修养方面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知识水平和兴趣爱好,选择相应的课外读物。低年级的学生可阅读一些寓言故事、革命故事、革命领袖传记、英雄人物故事;高年级的学生,可选择一些富有哲理性的作品,引导他们多读名家的名著、名篇,使学生树立的好的思想。

(2)文学修养方面

文学名著一般都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是人类文化的精华。组织学生阅读文学名著,可帮助他们了解社会,开拓视野,陶冶情操,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增强审美能力。语文教师每学期应提出文学名著的书目,供不同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选读。

(3)配合课堂阅读

教师应有计划地选择同课堂教学有关的课外材料,让学生结合课堂教学进行阅读。这样学生就可从不同角度加深对教材的理解。这种阅读可以再课堂教学之前,也可和课堂教学同步,也可在课后进行阅读。

(4)结合学生兴趣阅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阅读兴趣比较广泛,教师在推荐文学书的同时可以推荐一些科普类读物,如:科学画报、十万个为什么等。

三、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阅读有多种方法,可由个人的能力和习惯不同而不同。对小学生来说,应该指导他们学会粗读、精读和做读书笔记。

1、粗读

就是粗略地读、快速地读。这种方法可以快速地得到一本书的总印象,对所读的内容有个大致的了解。通过粗读可以较快地获取信息,由此确定是否需要精读,粗读一般是先看内容介绍、目录和各章节的标题,把全书内容大致翻阅一下,抓住关键字句段,留意文中题目、文眼、中心句。粗读的关键是速度快,要跳读。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训练,可以掌握这种方法。

2、精读

精读就是通过对所选择的书反复地读、仔细地读、动脑筋地读,达到对所读材料的深刻理解,进而掌握该书思想内容、思维方法和表达方法,对她进行分析、评论、研究。

对此,华罗庚先生给出了精读的方法,他说读书要“由薄到厚,又由厚到薄”。由薄到厚就是要细读,读书的过程中首先要解决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在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过程中,往往把自己的理解、体会、补充写在书中空白处或写成纸条夹在书中。这样内容越来越多当读完一本书之后,在自己的脑子里就会感到把书读厚了。但是,把书读厚并不就读好了,真正读好还要把书读薄。读薄就是在反复读的过程中加深理解,最后抓住全书的系统、思路、重点,当把书合起来时,全本书在脑子里好像变薄了。

3、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实践证明,要提高读书的有效性,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是很好的手段和方法。做读书笔记可以使学生集中注意,增强记忆的效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以培养和发展学生逻辑能力,开阔视野和思路;从长远看,还可以使学生通过积累资料,开展初步的科学研究。所以教师要重视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指导学生掌握读书笔记的形式

(1)摘录式笔记

摘录式笔记是使用最多的笔记形式,它又分为四种:

抄录式笔记是抄录书籍、报刊中的原文来促进阅读的一种读书方法。其作用在于增强记忆,加深理解,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和严谨的态度。

摘要式笔记是按照需要有选择地扼要地摘录书籍、报刊中的要点的读书方法。

索引式笔记是只记书籍、文章、报刊、版本、页码,不记具体内容的笔记方法。

引语式笔记是原文抄录某些权威人士的话语,供日后引用的读书方法。

(2)批注式笔记

批注式笔记是最简便的笔记形式。阅读属于自己的书刊时,方可做这样的笔记,它可分为两种。

眉批式笔记是用简洁明快的语言在书上对文中的重点、疑点、优缺点进行批注的读书方法。即在文中上下眉或空白处随时记下感想、体会、疑问、见解等。

勾画式笔记是用能代表意义的符号,在书上圈点勾画,帮助阅读的读书方法。

(3)评注式笔记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2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a-0042-01

课外阅读作为课内阅读的重要补充,有利于学生拓展知识面,提高文学素养,完善人格。当前,学生由于课业繁重,学习压力大,不太重视课外阅读,对课外阅读渐渐失去了兴趣,而部分教师过于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造成学生课外阅读量偏少,课外阅读质量不高。笔者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初中语文课外阅读的引导对策。

一、把握课堂时间,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课外阅读不只是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教师需要重点把握课堂时间,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提高学生对于课外阅读的兴趣。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以发挥学生主动性为主,避免照本宣科,在讲解课本内容的同时将学生的兴趣引向课外,引导学生自觉阅读课外读物。

例如,在教学《智取生辰纲》(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这一课时,笔者准备了相关的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教学时运用情境重现、角色扮演、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带动学生融入课堂,感受故事的情节。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笔者抛出了问题:“吴用等人得到生辰纲后被官府抓住了吗?被判刑了吗?”学生纷纷猜测、讨论吴用的结局。笔者抓住时机,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延伸阅读,在下一堂课开始前以讲故事、提问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很好地把握了课堂的时间,把课文讲活了,而且留下了悬念,引起了学生进一步阅读的兴趣。

二、精选优秀书目,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初中生课业繁重,课外阅读时间、精力有限,在阅读书目的选择方面,也欠缺鉴别能力,因此,教师要精心选择书目,让学生阅读有益的书籍。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需要挑选与课文有关、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作品,并在课堂上选择适当的时机对作品进行引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自主阅读、查阅工具书、合作交流等方式,对作品进行初步阅读,在下一次授课时,教师再对作品进行详细解说,激发学生对作品进行更深层次阅读的欲望。

例如,在教学《出师表》(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时,笔者这样引导学生,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师:同学们能想得起关于诸葛亮的哪几个故事呢?

生a:草船借箭。

生B:还有三顾茅庐。

师:不错,这些都是耳熟能详的故事,那么同学们对于诸葛亮有多少了解呢?

生C:我还记得一句话是“既生瑜,何生亮”,是说周瑜跟诸葛亮的。

师:这是《三国演义》里周瑜说的一句名言,意思是说为什么世上已有了他,老天还要生出一个诸葛亮呢,表明了他嫉妒诸葛亮的才华。周瑜和诸葛亮之间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同学们可以在课后通过阅读《三国演义》来了解。

通过以上方式,笔者将我国优秀文学作品引入课堂,为学生课外阅读指明方向,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质量。

三、教给阅读方法,让学生自主进行课外阅读

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会事倍功半。阅读方法有泛读、速读、精读等,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时,应选择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式。对于学生感到难以理解的部分,教师可以让学生参考课内阅读的方式,进行反复的精读;对于学生易于理解的读物,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泛读。在学生阅读完作品之后,教师要让学生写读书笔记与心得,将自己的理解和感悟通过笔记的形式记下来。

在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前,笔者先给学生介绍作品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然后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在阅读的时候对那些难以理解的地方进行标注,通过各种方式查阅资料帮助理解,对于阅读过程中觉得特别欣赏的部分,可以抄在笔记中。同时,笔者引导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注重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写作目的,并注重融会贯通,将在课外阅读中收获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笔者还注意监督学生完成读书笔记和心得,以了解学生的阅读进度,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只有具备科学的阅读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通过这样的方式,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使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也能自主阅读,并且在阅读中真正地有所收益。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3

一、使学生真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优良的阅读习惯包括:经常阅读书报,摘录、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多问与独立阅读有机结合等。有人曾说,“游手好闲的读书,等于游手好闲”。如果泛泛而读,“一日观尽长安花”,阅读就鲜有收获。阅读时不只是要用眼睛看,更要动脑、动手。“学而不思则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由于一般人不能达到“固有所览辄省记”的程度,因而必须一笔在手,或圈点,或批注,或摘录,或抒写感悟。这种习惯的培养,并非一时一刻就能完成,教师要勤于指点。笔者平时的做法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在日常的阅读教学过程中反复灌输,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到人人笔不离手,“相时而动”。第二,勤向学生传导现代的创新型阅读理念,如“创造性阅读”“阅读中的多层面追求”“阅读主体与客体的对话”等,以激发学生的感悟能力,让学生体会探究过程的快乐。第三,举行形式多样的活动,多角度检验学生的阅读情况。活动一般安排在课前三至五分钟进行,另外在每个学月还安排一节综合课。主要形式有“美文朗诵比赛”“我与(某位作家、名人)对话”“课外阅读知识竞赛”“时文导读”“名作推介”等。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从中反馈出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课外阅读的强化指导。第四,设立阅读小组、图书角,让学生学会合作阅读,展开讨论,实现阅读“资源”共享,同时学会剪贴摘抄,做好读书笔记。

二、把“因材施教”作为课外阅读的指导方向

古人曰:开卷有益。但农村的中学生因受到年龄特点和家庭教育背景的影响,其好奇心重,容易受到市面上一些充满暴力、神怪漫画等不健康的“口袋书”之类的阅读物所吸引而深陷其中,既浪费时间又无益于身心的健康发展。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差异,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给予课外书选择上的指导,使其能有序有理地读书。“新课标”推荐的书目以文学名著为主,教师可再根据学生不同爱好及水平进行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制订阅读计划。初中阶段,学生正处于发育阶段,是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让学生阅读有关修身、治家、齐国方面的书籍,进行文学熏陶。结合教材的编排,我们可以推荐其阅读《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人传》《爱的教育》等。他们又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可以让他们阅读《福尔摩斯探案集》《哈利波特》或《读者文摘》中的一些时文,有的还可以推荐有关时政、信息、科技、环境问题等类的文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鼓励“积极兴趣”,纠正“消极兴趣”。“你最好选些能震撼你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于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亚瑟・李《高贵的作品激荡心灵》)。有的学生喜欢阅读文学作品,有的喜欢科技读物,学生往往从喜欢阅读的读物中,种下某种兴趣的种子,在其成长的过程中,某种阅读兴趣也可能随着发展成就他终身的事业。

三、授之以渔,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4

【关键词】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方法论

语文教师往往建议学生重视课外阅读活动,达到增加知识储备,丰富文学涵养的目的。然而,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仅仅是口头的倡导并不能够让学生对课外阅读引起足够的重视。不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寥寥;一些学生敷衍的阅读态度直接影响了阅读效果;也有部分学生面对汗牛充栋的书籍不知如何选择。因此,笔者建议初中语文教师开展适当的课外阅读教学工作,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真正获得课外阅读的乐趣和益处。

一、与教材相联动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选自中外名家名篇,无论是从艺术风格、思想境界以及语言特色等方面都足以成为学生学习和模仿的经典范例。而且,教师在课文的教学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感悟心得。因此,笔者建议对教师在向学生推荐阅读书籍时,可以以教材为基础,向外发散,给学生指出大致的阅读方向,使得学生能够选择对自己有益的书籍。

例如:苏教版语文课本中选入了冰心的诗歌,短小清新、自然纯真的风格与初中生那天真直率的少年心性相投和,自然会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推荐冰心的小诗集《繁星春水》,借助这四篇诗歌给学生带来的美好印象,鼓励他们继续进行拓展阅读,从而对冰心的艺术风格以及在诗歌中倾注的脉脉温情有所感悟。

此外,教材的“名著推荐与阅读环节”也向学生介绍了不少经典著作,如《西游记》、《汤姆索亚历险记》、《格列佛游记》、《水浒传》等等。这些书籍在内容上引人入胜,语言风格上或简洁、或优美,用语规范、描写得当,也非常适合学生阅读。教师可以提醒学生适当地注意这些名著,通过一些章节的试读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懂得如何以好书为师,与经典为友。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

有了阅读目标,还应注意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的学生过分追求故事情节,看不懂的地方就囫囵吞枣甚至直接跳过,忽略了课外书的文学性和思想性,阅读效果自然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可以传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来纠正学生的不良阅读习惯,例如:

1.好书三读:课外书籍既有清新自然的现代诗歌;也有雅致古典的传统词曲;当然也少不了不同篇幅的小说。因此,笔者建议教会学生根据书籍的不同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如果是诗词阅读,那么学生可以尽情地朗读出来,根据自己的体悟将感情融入到朗诵中,做到声情并茂。这样一来,既可以全身心地感受到诗歌的情境美;也能够体会到诗歌在音韵上具备的独特魅力。

面对小说,学生则不妨选择先浏览后精读的方式。因为小说的情节性特质,不少学生对故事的进展十分好奇,如《西游记》、《水浒传》等书籍,学生可以先尽情地阅读精彩的故事,遇到不认识的生僻字词或者不理解的字句,只要不影响整体情节,都可以标记下直接跳过。等到全书阅读完毕,再把自己标记过的部分和精彩的章节进行精读。这种二次阅读法既维持了学生对故事的热情,也保障了学生对知识的消化吸收。

2.笔记法:笔者一直对自己的学生强调:“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笔记能够帮助学生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方便学生对知识的重温。因此,教师一定要敦促学生养成多翻书、勤动笔的好习惯。

以《朝花夕拾》为例:作为一本经典回忆散文集,它既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样文笔优美的童年回忆;也有《藤野先生》这种平淡真味的师生情怀;还有《狗?猫?鼠》这样意味深长的锐利词锋。因此,学生在做读书笔记时除了摘抄一些语言优美的句子,更重要的是对文章言语之外的思想内涵进行品读,写下自己的读书心得或者疑问。

简言之,阅读教师也要根据学生的个人爱好、接受能力进行因材施教。只要坚持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阅读,就一定能够事半功倍,充分发挥课外阅读的价值。

三、举办阅读交流活动

除了教会学生怎样阅读,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学让学生明白:阅读不止是一项需要反复读、不停写的辛苦琐碎的工程,它是一件人生乐事,是一项使人获得身心愉悦的有益活动,让学生真诚地投入到课外阅读之中。而举办一些轻松的阅读活动恰恰能够帮助学生形成以上认知。

例如,笔者曾经举办过阅读分享会活动,让学生一起分享阅读《西游记》的感受。有的学生展示了自己的阅读笔记,对《西游记》中精彩的打斗场景摘录得特别多,认为作者的动作描写非常传神,不同的妖精动作不同、形态各异,使得形象栩栩如生;有的学生则对孙悟空在花果山的自由自在印象深刻,对天庭的人情冷暖做了剖析总结了孙悟空大闹天空的原因;还有一位学生甚至根据书本的描述自己为取经四人分别画了一副人物肖像。

笔者认为学生不同的做法、观念这都是喜爱阅读、分享阅读的一种表现方式。通过热情的交流还能使学生站在自己的立场上与他人的观念交流,分析他人的观察角度,从而加深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同样,交流使得学生发现相互之间对作品阅读的共同爱好,能够产生相互鼓励的催化作用,让学生带着分享和交流的喜悦再一次投入到阅读当中,并且能够借鉴他人的观念加深自己的理解,进一步丰富自己的阅读收获。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教学承担着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利于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职责。相信通过教师的合理指导,一定能够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提升阅读质量。

【参考文献】

[1]陈国富.初中语文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J].校长阅刊,2007年第12期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5

关键词:现状;兴趣;朗读;笔记本;日记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如果学生的智力生活仅局限于教科书,如果他做完了功课就觉得任务已经完成,那么他是不可能有自己特别爱好的科学的。”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学生积累词语,更深层次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我们必须力争“使每一个学生在书籍的世界里有自己的生活”。因此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有很重要的作用。

一、现状不容乐观。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让人乐观不起来!

1、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

2、课外阅读涉及的范围较小: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籍。形成了优秀作文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

3、学生课外阅读习惯难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即是阅读。很少做读书笔记,即使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

二、具体措施

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农村课外阅读的开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此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以资共勉,互进!

(一)激发兴趣,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平时,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还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之间相互激励,使学生逐渐认识并努力多读书,并且对书籍产生热爱之情,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精神食粮。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多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故事大王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所得的收获外显,得到老师、家长、同学的认可与赞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我们不妨采用“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袋”的方式,记录学生课外阅读的成果。小小的袋中有学生摘录的好词好句好篇章,有学生在故事演讲赛中的录音带,有学生自制的手抄报……定期在班级内部向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定期在学校展示全校学生的课外阅读成果,使每位学生心理上产生极大的满足感,从而激励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注重朗读,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语言文字的一种正确理解力。只有多朗读才能使学生对文章的内容和形式获得真切敏锐的感受,产生情感共鸣。《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教师在教学时要做好示范朗读,以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马卡连柯说:“教师永远是儿童模仿的典型。”朗读训练能否达到预期效果,教师的范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范读,出于教师口,入于学生耳,了然于学生的心,能增强学生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诱发他们的情感冲动因此掌握朗读的方法是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一个训练重点。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语言,更有助于审美教育,还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因此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指导有感情地读,读出音韵,读出意境,读出情味。

(三)辅导学生做读书笔记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摘抄好词好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知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感想型:再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个人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想象型:主要是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为了让朗读训练卓有成效,教师要针对学生在朗读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及时反馈评析。评述要结合朗读材料进行,不要泛泛而谈,语气要温和,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不仅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也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与学生评论相结合,放手让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对错误的见解绝不讽刺、挖苦。师生通过讨论,共同总结出在朗读中需要改进的地方,及时纠正不正确的语调、语气、重音、停顿等,并侧重地再范读,再练读,直到达到理想的效果为止。

(四)写好日记,活学活用。

做读书笔记是一个很好的记忆办法,而日记,则教会学生运用。教师参与学生的成长日记,会使学生更快更好的养成爱读爱写的习惯。我就喜欢静静地捧读学生的日记,时不时的写上几句,与学生通过日记做心与心的交流。而我的学生们也乐于这种纸上交流,课堂上没有理解透彻的问题、生活中不同的看法、每天不同的心情、班级里的大事小事……这些学生有亲身体会的内容都喜欢在日记里用他们最喜欢的语言来表达。现在的班里有有个叫薛菲的女生,因为在一次日记中用到了好多四年级没有学到的新词,我让她班里读了,请同学们点评,从此她的日记记的更勤了,学校竹林里的小鸟、花坛里打的第一个花苞甚至老师的新服装都走进了她的日记,而且语言越来越优美准确,读她的日记经常有许多惊喜。

(五)要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6

的确,作为学生要学好祖国语言,掌握科学,第一件事就是要读书。新课程标准中就明确规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得少于260万字。面对如此庞大的数字,农村学生能完成吗?我对身边的学生进行了调查了解,发现实际情况不容乐观。学校、家庭和学生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使课外阅读成为一句空话。

一、氛围缺乏:在农村,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其次,学校也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学生在校内的课业负担是比较重的,每周课表上安排了35节课,课余还有大量的作业要完成,很难挤得出时间来读书。即使是早读课也不大可能,得用来背诵指定的课文。因此,学生无论是在校内还是校外都缺少读书的氛围。自然,学生对阅读提不起兴趣。

二、视野狭窄:学生阅读的书籍中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比重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首先是家长认识上的偏差。许多家长一听老师说要买课外书,他们首选是优秀作文选,他们认为优秀作文能帮助自己的孩子提高习作水平。因此,就狭隘地认为作文书就等同于课外书。其次是学生认识上的偏差。大多数学生并不喜爱看名著,即使是对教材中推荐的名著也是兴趣缺缺。学生喜欢看一些漫画和小说。其中有不少书的质量都比较差,真正能称得上文质兼美的极少。

三、读未得法:大多学生阅读课外书籍都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了解了故事情节就算是阅读过了。很少有人做读书笔记,就是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句好句,几个好词。为什么会这样?主要是学生对于阅读的目标不明确,他们只满足于了解一下故事情节即可,把课外书与动画片同等对待,完全忽视了语言文字的魅力。

为了改变学生课外阅读现状,我根据实际情况,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强了指导,不再是放任自流了。

一、由表至里,激发兴趣

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以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去。因此,我通过多种方法来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

1.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平时,我总是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故事,也在班中树立典型,让学生来激励学生,使他们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习作水平才会逐步提高。同时,我以自己的行为来为学生做示范,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讨论,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赏析激趣。现行的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课文都选自名家、名篇,很有代表性。在平时教学时,我通常都会引导学生去细细品味其中的精彩片段,有声有色地指导学生朗读,学完后或介绍文章的开头、结尾,或介绍相关的作品,或介绍主要人物,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3.活动激趣。开展与课外阅读有关的活动是十分必要的,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后就不会将课外阅读当作负担。我在班级里定期举办各类主题竞赛,如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等,以此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

二、指导方法,注重实效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我们教师本身并不能代替学生去读书,因此“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准确地运用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课外阅读才有效率,才有收获。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常用的是浏览。缺乏精读的阅读是没有深度的。因此,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我遵循由课内带课外,扶放相结合的原则,即让学生掌握一般的阅读顺序,即先初读,感知文章大意,然后精读品析,最后评议摘录。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课外阅读必须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摘抄型、提纲型、感想型、想象型等,我指导不同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类型来记录阅读所得,并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三、落实检查,养成习惯

只有布置,没有检查是搞不好课外阅读的。对于课外阅读,我把它放到与课内阅读同等重要的位子,“书,不可一日不读;读,不可一日不查。”

我每天都抽几分钟,安排同学交流阅读的收获,其余同学评议。此举一举两得,不但能矫正学生课外阅读中的不足之处,还能借同学的口,开拓其余学生的视野。此外还每天检查读书笔记。通过检查读书笔记,了解学生阅读书籍的内容、种类、阅读量,并指出笔记的优缺点,明确努力方向。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7

关键词:阅读内容;阅读笔记;成果展示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使全体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小学生语文素养是小学生语文能力、语文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和人文素养等方面的综合体现。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等内容。

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朱熹也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杜甫也积极提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观点。新教育改革的发起人朱永新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我国的一线名师无不强调多读书、集广益的好处,足见阅读和阅读积累之重要。况且《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就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课标提出了课外阅读的量化要求(第一学段5万;第二学段40万;第三学段100万;),在附录中还专设“优秀诗文背诵推荐篇目”和“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这就为语文阅读教学的进行指明了前进的方向:要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单靠在校的语文学习时间和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简直就是杯水车薪,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

首先,要指导学生选择阅读的内容。

我们经常说,把课外书拿出来,自己看课外书。或者说今天回去自己看20分钟的课外书。那我想问一下,每天看《爆笑校园》可以不?其实呀,读一本好书,犹如交上一个好朋友;反之,读书不加选择,去读一些不适合学生读的书,往往事与愿违,学生的阅读不仅不能收到好的效果,反而会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我主要采用两种方法来指导学生选择读物:一种是“拓展读”,即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指导学生读一些相关的课外读物,如在学习了《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等一些节选自名著的课文后,让学生去读一读相关的名著,以便更好的理解课文和了解文章中的人物。例如我班在学习了《冬阳童年骆驼队》之后,紧接着指导孩子们去读完整的《城南旧事》。另一种是“迁移读”,即在学习某课后,运用学习该课所掌握的方法去读类似的文章或作品,从而提高阅读能力。例如,我在完成了了朱自清的散文《匆匆》一课之后,又顺势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朱自清的其它散文,如《荷塘月色》《背影》等,旨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朱自清散文的魅力。还有,我在学习了《一只贝》之后,引导孩子读了《丑石》《落叶》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的运用。我班在学习了《藏羚羊的故事》,然后又接连读《藏羚羊的跪拜》,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与动物和睦相处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

第二,要指导学生学会做阅读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古人也教导我们“不动笔墨不读书”。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做阅读笔记是增长知识积累,储备语言积累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的好办法。那么,怎样做阅读笔记呢?我常常采用这样的方法:(1)让学生用笔记本摘抄所读文章的各种要点,内容包括:佳词、佳句、警句、精彩片断、重要段落等,摘抄后要注明文章的标题、作者及出处,还要有相关的解释或见解等。(2)让学生以适合自己需要和爱好为标准,把对自己有用的文章贴在特制的本子上,并注明出处。这种方法最便于剪贴报纸。在剪贴时可以适当归类,以防资料过多,搀杂不清。(3)鼓励学生自制规格相同的卡片,把文章的要点或精辟句、优美句、精彩段摘录在卡片上,采取单项形式,一张卡片记一个内容,储存信息,以便日后查找。通过做各种形式的阅读笔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高学生阅读的质量。

第三,要教给学生的阅读的方法

学生应该有目的的课外阅读,绝不能只注重过程,更要注重结果。走马观花式的阅读方法是不足取的。朱熹说过:“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深思,字得其训,句索其旨。”阅读与思考要紧密相联。深入领会文章语言的运用、内容主旨、布局谋篇等方面的精妙,从而把握文章的精髓。我教给学生的阅读方法通常有:(1)圈点符号法。阅读时,要把生字、新词、重要句子等用符号点出来,以便于考查和理解。圈点符号法,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需要选用,注意画的醒目、突出,便于鉴别。(2)批注法。在阅读中,τ谀承锞洌若有自己的一得之见,或对某些问题有异议,就不让灵感火花稍纵即逝,而应随手在文章的空白处写下批注,或发表意见,或提出质疑。读课外书,全班可以一起读一本书,教师检查读书情况,一起交流读书感受,也可以进行读书漂流活动,比如《百年百部》系列丛书,《安徒生国际大奖》获奖小说,每一个同学一本,俗话说,风过留声,雁过留痕。读完一本就在书的扉页或者留白处写下自己独特的感受,然后再和班上的其他同学交流书本,再看书的同时也留意别人的的阅读感受。

通过这种循序渐进的阅读,让学生掌握方法,学会阅读,真正做到如皮萨略夫所说的:“世界上有许多好书,但这些书是为那些会读书的人准备的。”

第四,要开展有趣的阅读展示活动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8

一、改变观念,营造氛围

课外阅读对语文教学而言一直是一个沉重而无奈的话题。这是由于以下方面原因造成的:首先是由于图书资源缺乏。前些年,我在乡下教学,我发现学校所藏书籍有限,有的学生想阅读课外书籍,却找不到想读的书。后来,进了一中教学,我发现学校所藏书籍虽然很多,阅读的条件也很好,可真正的利用率却有限。其次是教师观念淡薄。很多语文教师只死盯着几本教科书不放,即使是高考要考的名著,也大多只局限于让学生做做相关的练习,忽视了对名著文本的掌握以及语言的积累和语感的培养,而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了对语文课内知识的操练与掌握之中,把学生圈定在繁杂的题海之中,根本无暇顾及课外阅读。再次是学生兴趣缺失。许多学生迫于各门学科的压力,不得不放弃课外阅读,或者有时间也被其他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如网络游戏等)吸引走了,因而学生越来越远离课外阅读。语文新课标的颁布为解决这一沉重的话题找到了很好的依据,阅读作为语文新课标中的五大“课程目标”之一,成为检验评价语文教学、考察学生语文学习以及语文考试命题的重中之重,因此无论是学校、家长、教师还是学生对此都应高度重视。本学年以来,我校为了促进师生们阅读的风气,专门成立了相关的领导小组,校长亲自在开学初的教师大会上给教师们作了读书总动员,并举行了“介绍一部好书”教工演讲比赛,在高中部举行了“好书伴我行”演讲比赛,在初中部举行了讲故事比赛及《我喜欢的一本书》作文竞赛,并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书橱和一定的书籍,倡议每个学生带一两本书来充实班级的小“图书馆”,从而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良好的读书氛围。

二、制定计划,合理安排

课外阅读对于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中生处于一个相对特殊的学习时期,时间和条件的限制不容忽视,因此,在开学初制定一定的课外阅读计划,严格挑选供学生阅读的书籍,显得十分重要。在计划里,学生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做到以下几方面。

1.确定本学期应看完哪些书。学生应有计划地看完新课标推荐课外阅读的书籍,尤其是高考要考查的那几部,如《三国演义》《孟子》《论语》《红楼梦》《巴黎圣母院》《堂吉诃德》《家》《子夜》等)。另外,教师还应引导鼓励学生扩大阅读面,广泛涉猎书籍报刊,阅读文学作品和其他各类读物,阅读各种类型、各种体裁、各种风格的作品。

2.确定本学期至少要完成多少数字的阅读量。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阅读应有量的保证,阅读水平、阅读质量的提高应以一定的阅读量为前提。《语文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要求,但这还只是最低水平,所以每个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阅读量。

3.确定时间的安排。如何既确保量的完成,又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时间的安排很重要。这里的时间包括平时上课期间、节假日尤其是寒暑假的时间大致应作如何安排,这样才能保证课外阅读的有序进行。

此外,如何做好读书笔记、如何对自己的阅读情况进行检测等都要罗列进去。这阅读计划应一式三份,学生自己留一份,另两份分别交给老师和家长,以便定时进行检查和落实阅读的情况。

三、开展多种形式的阅读课

1.阅读指导课。教师每个学期应开设一两节阅读方法指导课,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在开学初,我专门拿了一节课,向学生介绍了什么是精读、什么是略读、什么是浏览以及哪些书要精读、哪些书要略读或浏览,如何做读书笔记,读书笔记该记些什么内容,如何写读后感,如何读各种类型的文章等。如读《西游记》,我对学生提出两点目标要求:(1)了解章回体小说和神话小说的特点,学习塑造人物的方法,认真分析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形象。(2)体会作品中联想、想象手法的运用,感受矛盾冲突的作用。通过具体的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能迅速有效地步入阅读的正轨,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对阅读也就更感兴趣了。

2.自主阅读课。每周应安排一节自主阅读课,让学生在教室或图书馆里看自己喜欢或老师推荐的文章或书籍。这种课学生很喜欢,他们有一种自由感、超脱感。这里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学生所读之书,必须由教师把好质量关,符合求知、开智、立德、审美、养身标准的书才可以读,把不良作品拒之门外。

3.成果交流课。当阅读进行到一定的阶段后,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读书笔记,这时教师可以提前一两周布置学生作好准备,将自己认为好的读书笔记拿来展示给大家,并介绍自己阅读的一些收获和体会,学生可以畅所欲言。我还让学生每周摘抄1000字以上的短文,然后每人都把自己的“手抄文”装订成册,在全班交流。我班学生黄丽娟每次写读书笔记都非常认真,每次都用工整的篆书抄写,做成读书文摘的形式,注明其出处、文体、作者、摘抄时间,然后是优美语句、阅读的心得体会,读书笔记的最前面还有目录。她的读书笔记在班上一展出,立刻在全班学生中间引起了轰动,大家竞相效仿。通过成果交流会这种做法可以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优生可以体会到成功的喜悦,更能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同时可以激发后进生奋起直追的念头。

4.作品欣赏课。教师可选择名作进行欣赏。如学到《曹操献刀》这一课时,教师可挑选《三国演义》中一些能体现曹操性格的章节如《败走华容道》《官渡之战》等让学生进行欣赏,然后引导学生对人物的性格等进行分析,这种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又能让他们了解分析人物的方法,对他们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帮助。

四、建立一定的检测和评价激励制度

课外阅读能否落到实处,还要对学生进行定期检查并作出相应的评价。这个检查可以由语文教师、家长(教师可利用开家长会、家访的机会向家长提出来一些具体的要求,希望得到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经常在家里督促学生阅读并适当给予检查)、语文学进行。

1.每周对学生的读书笔记、阅读数量及质量进行抽查,并对学生的阅读状况作出评价,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对做得不够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批评并提出更具体的要求。

2.通过学生的成果交流课,听学生在讨论中的发言,听他们的阅读感受,听学生的朗读水平,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肯定和表扬,不足的提出来具体的要求,这样学生无形中就有了一定的压力,能自觉地进行课外阅读。这部分由学生自己来打分进行评价。

3.通过考试或做练习的形式进行检测。教师可以结合高考中课外名著阅读的题型,出一些相应的练习给学生做。通过这种途径既可以促进学生的阅读进度,又可以提高他们阅读的效率。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学对策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基础。如何在新标准的指引下进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值得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探究与深入总结。下面我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肤浅看法。

一、小学语文阅读现状分析

1.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较浓厚。目前高年段小学生只有极个别学生不喜欢课外阅读,从对课外阅读持不喜欢态度的三位学生的问卷中发现:两位学生每天几乎不读课外书,尽管父母都赞成课外阅读,家中也有较多书籍,但对课外阅读不感兴趣。从问卷的主观题看,其中一位学生在20个所列书目中,看过的有《昆虫记》、《名侦探柯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侧重轻松趣味性读物。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类型,86%的学生都喜欢阅读以文字为主,配有一些插图的课外读物,有9%的学生对全是文字的读物抱有兴趣,这充分说明小学高年段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喜欢的课外阅读内容依次为:科普类(18%)、动画卡通类(12%)、学习辅导类(14%)、有趣的故事类(23%)、文学类(20%)和其他(12%)。可见在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中,有趣的故事类排在第一位,其次是文学类,所选类型丰富多样,整体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

2.学生阅读习惯。目前学生对于阅读课外书很少有做笔记的习惯,只有极少数会“做很多笔记”。知识的吸收如食物的吸收一样,必须经过消化,而事理的领悟则必须借助思考。这一点不少学生忽视了,这是缺乏指导的结果。良好的阅读习惯只有在大量的长期的阅读过程中才能养成。在每天的课外书阅读时间上,多于一小时的比例只有16%,主要是在半小时左右,每天看十分钟左右的占大多数,进一步说明学生的课外阅读主要是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有效进行,而学生业余自主选择并进行阅读的阅读时间较少。

3.课外阅读的影响因素。课业负担过重,没时间是目前影响学生的最大因素。虽说教材经多次改革,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但最终还是靠考试分数定乾坤。大量的“题海战术”充塞了学生的空余时间,大大小小的考试早已让学生疲惫不堪。不感兴趣和没有书源目前还存在较大影响。学校虽然设有学生专用的书刊阅览室,但是对学生的开放时间难以保证,因此阅读需求难以满足。学生非常希望老师给他们推荐好的课外读物,数据统计显示“希望老师推荐书目”的学生达63.82%。

二、对策与建议

阅读,获取知识的重要手段;阅读,语文教学的核心。让学生学会阅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奠定终生学习的基石,是每位教育工作者希望的。那么针对现状,我们该如何让学生有效地阅读,让阅读成为一种自主习惯呢?我想从以下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1.针对课外阅读兴趣较高的特点,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体参与性阅读活动。当前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浓厚,教师的重要工作便是以活动促阅读,将阅读兴趣转化为自觉阅读的动力。

首先,教师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参与。学生的课外阅读大多数是以个体的形式进行的,因此,教师应允许学生个体差异的存在,对学生阅读的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因人而异。开设的课外阅读活动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要,一定程度上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读物,自由阅读,自由写笔记。形式可以不拘一格,不求统一,这样才能成功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动机,从而以自主、能动的心态投入课外阅读中。

其次,教师可定期组织一些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如开展竞赛,组织学生开展诗歌朗读会、故事会、演讲比赛、口头作文赛等,内容选自读过的报刊,让学生在阅读中进一步增强语感。而且可以自办小报,让学生在小报中展示积累的好词、名段,交流读书心得,介绍写作技巧。除此之外,还可以办展览,每学期开展三次摘录卡片、读书笔记展评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视野,而且检验了学生的阅读效果,促进了学生之间的交流。

2.针对课外阅读内容多元化的特点,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调查表明,小学生喜欢的课外读物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虽然现在社会上小学生的课外读物很多,但要他们独自选择适宜的课外读物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教师不妨首先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指导其选择不同的课外读物,其次根据语文教材内容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从而逐步引导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

3.针对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需求,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首先,教师要指导学生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的延伸,由课内带动课外,以课外丰富课内。例如教学了《爬山虎的脚》,布置学生找叶圣陶的其他文章读。读了《倔强的小红军》,让学生查找有关长征的文章读。如果课文是节选的,可找原文阅读。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阅读有价值的好书,使学生从好书中受到美的感染和陶冶,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教师要告诉学生哪些是好书,可以读;哪些书不该读,为什么,不断提高他们的鉴别能力。再次,教师要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文章中的格言警句、精彩的段落,可以摘录在本上,自订报刊、杂志、可剪贴,随着年级的增高,能用自己的知识审视、评判,就可写读书笔记。总之,伴随着思考的读书,才能真正收到实效。最后,教师要指导学生活学活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内化吸收的知识通过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运用到进一步的阅读和写作中,做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读写迁移,从而提高自己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4.针对课外阅读时间和阅读量不足的特点,切实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安排专业课时,课外阅读课一般有五种类型:读物推荐课、阅读辅导课、读物欣赏课、读物汇报课、读书笔记辅导课。教师可根据需要,安排内容,利用课堂向学生推荐读物,欣赏评析,进行阅读指导,供学生汇报读书成果,保证每周一课时,逐步把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过渡。

课外的阅读笔记篇10

一、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影响学习活动的最直接、最活跃、最现实的因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同样的,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1.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有一次我给学生们讲《白雪公主》的故事,当我讲到坏心肠的王后想到了一个办法,在鲜红的苹果外面,涂上了她调配的毒药,准备去毒死白雪公主。王后就打扮成老太婆的模样,提着一篮苹果来到了小矮人的小木屋前。问白雪公主:你要不要买一个又红又香的苹果呀?我送一个给你吃吧。本来就很喜欢吃苹果的白雪公主,伸手接过那个苹果,咬了一口……讲到这我嘎然而止,学生迫切想知道结果。而我却让他们先猜猜后面发生的事,再出示《格林童话》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进行阅读,这效果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2.布置环境,增加兴趣。我相信环境可以改变人,所以新学期开始我总会让班中的同学自己写一些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布置在教室两侧;还在班级中开辟了《读书园地》,请各组同学轮流写一些读书笔记、读书心得布置在里边;班级中还有固定的图书箱,每天开放,下午放学前,学生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书,在教室或带回家中阅读。这样学生时时处处都能感受到读书的氛围。时间久了,连一些好动的学生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定的兴趣。

3.教师带头,提高兴趣。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针对部分学生崇拜老师这一心理特点,经常特意在学生面前“卖弄炫耀”,并让他们明白老师肚里的墨水全都是靠读书得来的。这样学生由“心动”到“行动”,从而主动去找书读。如果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那么他们自然会由“要我读”转变为“我要读”。

二、教给学生科学的阅读方法

兴趣虽然是人们从事任何活动的动力,但是学生只有课外阅读的兴趣还是不够的。我们还要进一步引导他们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

1.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有的文章语言优美,引经据典,情节生动。教师可以这些作品为依据,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2.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内容,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很快地对所感知的内容进行处理和消化。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如果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就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

3.辅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应让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做好读书笔记。读书笔记类型很多,有摘抄好词佳句,科学珍闻,生活常识等以丰富语言,增长见识,启迪思维,陶冶情操;有在读过一本读物后,把其中的要点或基本内容提纲要领写下来,掌握读物的内容及作者的思路,从中学习表达事物的方法;有在读完一本读物后,结合现实和本人的经历写出对有关问题的认识及感想和体会,提高分析事物的能力;有续编故事,改写故事,发展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培养创新思维。我们要通过提示范例、摘录讲评、交流感想等方式,提高学生做笔记的能力。

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阅读的书籍不同,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阅读的目的不同,阅读的方法也不同。我们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根据个人不同的阅读习惯,阅读目的、性质,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灵活使用。

三、落实检查,深化课外阅读

1.家校互动。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中进行。在工作中,一定要争取家长配合,督促、检查子女的阅读。为了方便了解情况,可以每位学生专门准备一本笔记本,请家长填写。如:几月几日、阅读时间是几点到几点、读物名称、字数大约有多少或者是有几页。第二天,学生要把笔记本上交,然后老师对做得好的学生进行表扬,对做得不好的学生要多加鼓励指导,让他们也爱上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