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语言文字培训方案十篇语言文字培训方案十篇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08:41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1

2022年洞井瑶族乡语言文字工作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和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全国、全区教育大会精神,加强语言文字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提升语言文字工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一、提高政治站位,推进语言文字事业发展

1.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刻领会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作用,努力构建大语言文字工作格局,大力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科学保护各民族语言文字。

2.积极谋划,周密部署。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全国、全区语言文字工作会议精神,根据国家语委《关于加强新时代语言文字工作的意见》,在圆满完成“十三五”工作任务的基础上,认真谋划落实“十四五”灌阳县语言文字工作。

二、强化目标责任,全面助力脱贫攻坚战略

3.推进推普脱贫攻坚工作。加大“推普脱贫乡村行”“学前学会普通话”“小手拉大手”等工作力度,继续举办“人人通”推普脱贫培训班、“普通话+职业技能”培训班,聚焦普通话普及率低的偏远山区和青壮年劳动力人口,消除因语言不通而无法脱贫的情况。

4.精心组织第23届“推普周”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紧扣“推普周”活动主题,深入偏远山区开展推普宣传、培训和中华经典诵写讲等活动,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相关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夯实推普脱贫工作成果。

三、加强体系建设,提高语言文字服务能力

5.做好语言文字督导评估工作。根据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印发的《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暂行办法》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方案》和《桂林市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方案》要求,继续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督导评估,推动我乡语言文字事业可持续发展。

6.继续推进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贯彻落实《自治区教育厅自治区语委关于加强全区学校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桂林市语委关于加强中小学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县委政府相关方案精神要求,采取“属地管理、学校主导、分类建设”的方式,全面推进我乡各中小学幼儿园语言文字规范化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师生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水平。

7.加强语言文字信息化建设。加大利用信息化平台的作用,提高语言文字信息的宣传。

四、抓好常规管理,夯实语言文字工作基础

8.加强语言文字队伍建设。结合推普脱贫攻坚工作重点和难点,针对普通话未达标的中小学教师,加大培训力度,采取校本培训和强化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提高普通话水平。组织参加各级普通话培训班、语言文字管理干部培训班、经典诵读指导教师培训班,提升基层推普工作队伍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2

一、提高认识,增强指导,做好言语文字的推行与规范工作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言语文字法》第二章、第十三条的规则:“公共服务行业以规范汉字为基本的服务用字,倡导公共行业以通俗话为服务用语”的要求,我们在充分提高认识的基本上,积极努力的做好言语文字规范化工作。一是增强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成立了由主管局长任组长的指导小组,认真抓好言语文字规范化工作的落实;二是把言语文字规范化工作同业风建立、遍及服务工作相结合,同安排,同部署,同落实,使该项工作向纵深偏向发展;三是增强催促检查与考评,加大工作力度,增强工作落实,运用规范化言语文字,代表着言语文字的发展提高,代表了行业和一方的形象,关于行业对交际流沟通、营业发展起着主要的推进效果。为此,我们在该项工作思想高度注重,把这项工作看成对外服务、展示行业形象的一项重点工作认真抓好抓实,获得了较好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二、采取办法、严厉培训,提高职工的言语文字程度

(一)明确目的,培育步队。我们在抓这项工作中,首先制订了目的和办法,做到目的明确、办法到位,即有近期计划,又有久远方案,然后,根据目的落实责任,分阶段条理按部就班,步步提高,一是先抓窗口员工的推行规范,营建准确运用言语文字的浓重氛围,到达一点带面的结果;二是抓全体员工推行规范,在全体员工中开展推行运用规范化言语文字竞赛活动,“看谁的言语文字最规范”,关于运用规范的员工实时赐与表彰和必然的奖励;三是增强催促检查,关于在工作中不坚持运用规范言语文字的员工实时赐与提示和改正,经过有用的办法逐渐培育规范化的职工步队。

(二)、严厉培训,严厉考评。关于新来员工在上岗之前提高前辈行通俗话培训和文字规范,基本达标后方可上岗,不达标的不许上岗,上岗后常常性的进行考评检查,发现有问题的实时改正,关于多次呈现问题的下岗培训,经由再培训的确不可的调离岗位。

(三)、增强常常性的学习培训常抓不懈。严厉依照年度的职工学习培训方案,认真组织落实好职工培训工作,经过自办培训班,播放录像,走出去、请进来,观摩练习训练,组织演讲会等方式,磨炼提高全体员工的规范化言语文字才能。经过组织多种方式的学习培训,使全体员工的言语文字程度有了分明的提高规范,根绝了在工作中言语不规范、用错别字的问题。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3

 

雀林院小学始建于1987年,学校占地面积13033平方米,现有教师28人,10个教学班,360名学生。我校全面落实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政策,依据《河北省中小学语言文字工作达标建设》的内容,在制度建设、能力建设、教育教学、宣传普及、科学发展五个方面进行自查,报告如下:

一、 制度建设

1.我校对语言文字工作十分重视,积极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自觉把这项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之中。建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语言文字规范领导小组,制定了使用语言文字的规章制度。将语言文字工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工作计划之中。并把语言文字工作与教师的评定、优秀课的评比等级紧密结合起来,以促进教师规范语言文字工作的积极性。

2.认真贯彻执行上级课程要求。开设写字课,重视师生书写的规范。在业务检查中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等教学资料中的书写规范均作为检查项之一进行,检查结果与量化考核工作挂钩,以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3.我校重视环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规范校内公文、文件、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环境布置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校内有永久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宣传标语。同时,我们利用家长会开展规范汉字和讲普通话宣传活动,加大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宣传力度。

4.改进方面:

师生对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虽然了解一部分,但具体条文、时间等并不清晰,对于语言文字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的某些方面比较模糊,加大培训学习力度;语言文字工作经费糅合在学校的的各项经费之中,主要用于宣传单的制作及活动开展上。如校园环境建设、朗诵比赛等,没有单独的预算和经费保障机制。

二、能力建设

1.我校重视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训练,通过综合培养和自学等方式,提高教师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以适应教育教学的新要求。教师具备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全体教师28人20人为一级乙等、8人二级甲等,普通话水平全部达标。

2.我校重视学生口语和书写的的规范,学生能熟练规范地使用普通话交流。熟练的使用规范汉字和汉语拼音,完成作业和创作。

3.学校重视语言文字氛围的创设,学生具有自觉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学校开张的朗诵和书写比赛促进了学生中华文化的自豪感。学生培养目标中有明确的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要求。

4.改进方面:我校外地学生较多,个别新转入的学生还有口音,通过以往的办法(学生帮扶、大环境影响)正在逐步改变。

三、教育教学

1.我校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为基本的教育教学用语用字。教师在授课、教案、讲义、板书、课件、试卷、作业批改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用普通话、写规范字,为学生起到好的表率作用。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求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注重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在业务检查中学生作业、教师教案等教学资料中的书写规范均作为检查项之一进行。

2.我校注重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的传承工作,将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贯穿于各个教育环节。古诗文和优秀文学作品的学习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定期开展师生朗诵、书写比赛等活动,以巩固教育成果。

3.改进方面:学校因客观条件限制,书法等方面的兴趣小组开展困难;学生对中华优秀文化的自豪感和自信心要在教学中进一步渗透。

四、宣传普及

1.我校重视环境对学生语言文化素养的熏陶作用,规范校内公文、文件、指示牌、校风校训、标语、建筑物等用语用字,环境布置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同时,利用家长会开展规范汉字和讲普通话宣传活动,为家长和社会提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咨询,加大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的宣传力度。

2.改进方面:没有设置语言文字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的宣传专栏;相关内容的定期更新缓慢;推普周组织形式单一;

因客观条件限制无法为家长和社会提供有关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培训服务。

五、科学发展

我校重视学生语言学习和语言文字应用能力的提高,研究工作糅合到了学科教育教学当中,没有直接关于语言文字工作的研究课题;没有单纯建立学生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口语测试的评价体系,该方面的评价还停留于学科教学和随堂评价之中;以语言文字为主题的办学特色还有待开发,目前学校正在做这一方面的工作。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4

1、说出来的是语言,写出来的是文章,文章依据语言,“语”和“文”是分不开的。(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

2、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本工具。(1963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

3、语文是从事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1980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

4、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各门学科的基础。(1986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

5、语文是学习和工作的基础工具。语文学科是学习其他各门学科的基础。(1992年,教育部制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

6、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也是最重要的文化载体。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1996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

7、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学科。(2000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

从上述历史轨迹,我们不难看出,对“语文”的认识发生着变化,变化的焦点落在“交际工具”和“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个方面。语文是工具,是用来交际的工具,而不是从事其他活动的工具,所以,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交际的。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属于人类文化,也承载着人类文化,所以,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了解人类文化的。

二、从近五十年《教学大纲》对教学目的的规定来理解。

1、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编审局编辑初级中学语文课本的《编辑大意》规定教学目的是: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得到深切的感染,对学生发生切实的作用。

2、1963年,教育部制订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规定教学目的是:

教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初步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1980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草案)》规定教学目的是: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进行严格的读写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读写训练的过程中,要注意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培养无产阶级的情操和共产主义的道德品质。

4、1986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修订本)》规定教学目的是:

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社会主义觉悟。

5、1992年,教育部制订《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规定教学目的是: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开拓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智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社会主义思想品质和爱国主义精神。

6、1996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供实验用)》规定教学目的是: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文训练,指导学生学习课文和必要的语文知识,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和运用语文的良好习惯,具有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发展智力,发展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

7、2000年,教育部制订《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实验修订版)》规定教学目的是:

高中的语文教学,要在初中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良好习惯,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继续学习和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

比较上述规定,可见语文核心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具有能力,特别是语文能力,即“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综合起来看,也就是听说读写能力——言语能力。所以,学生学语文主要是用来培养言语能力的。

三、学生学语文学什么?

“语文”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学生学语文是用来交际的,是用来了解人类文化。并且通过教学目的的形式具体表现为是用来培养言语能力的。

四、学生如何学语文?

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的教学目的,通过“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来实现。这里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1、“理解和运用”体现了言语活动的两个方面,即表达过程和感知理解过程。培养言语能力必须在言语活动中进行。

2、“理解和运用”的对象是“祖国语言文字”。“祖国”体现了“母语”的特点。培养言语能力离不开语言和文字。语言和文字相对于言语能力来说,是知识,一方面是语言文字知识本身,也就是陈述性知识,即语言文字基础知识。一方面是使用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知识,也就是程序性知识,即语言文字基本技能。

在这里需要注意,语言文字知识(基础知识和艰苦本技能)与言语能力的关系。语言文字知识和言语能力之间不存在必然联系,掌握语言文字知识不等于具有言语能力,不掌握语言文字知识也不一定没有言语能力。学生学语文根本目标是言语能力的培养,而不是语言文字知识的掌握。当然,培养言语能力离不开语言文字知识,掌握语言文字知识只不过是培养言语能力的手段,因此,语言文字知识要体现“精要、好懂、有用”的原则。

“精要”是指语言文字知识的内容要有所选择。因为,并不是任何语言文字知识对培养言语能力都有用,我们要选用适于并有助于言语能力培养的语言文字知识内容。

“好懂”是指语言文字知识的教学要落实在言语活动之中。不能把语言文字知识的传授僵化为知识训练。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5

对照省《关于xx市语言文字工作的评估报告》提出的整改建议,现将我市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强化舆论氛围建设

实现了语言文字“初步普及”、“基本普及”的目标,只是达到了新世纪语言文字工作的初步要求。语言观念、用语用字水平等“软环境”的“优”是江南名城题中之义,通过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后,要避免“差不多”、“过得去”思想,对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⒈抓住有利契机,融入文明城市创建洪流。为确保我市在2010年之前创建成全国文明城市,市文明办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纳入创建内容,并在《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责任分解表》中作出详细规定。市语委将配合市文明办做好规范用语用字的监测,把语言文字的规范化要求落到实处。

⒉采取有力措施,扩大法律法规的社会知晓度。继续利用报纸、广播、电视以及公交汽车等流动载体继续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宣传,新闻部门在发挥好示范作用的同时,加强国家语言文字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扩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社会知晓度,提高群众语言文字规范化的自觉性。要精心组织推普宣传周活动,通过群众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推普活动,增强市民规范用语用字的意识。

⒊巩固和完善现有的工作机制。强化政府领导、语委成员单位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发挥语委办公室的协调作用,做好工作规划、教育培训、科学研究、测试咨询等项工作,积极探索和不断完善适应时代要求和xx实际的依法监督和管理语言文字工作的长效机制,抓好达标后的巩固、深化、拓展、提高工作。

二、提升水平,发挥学校的基础作用

学校是语言文字工作的基础。过去几年,我市在“三纳入一渗透”,即将语言文字规范化要求纳入中小学生常规要求,纳入教育督导的重要内容,纳入培养目标、管理常规和基本功训练之中,渗透到德、智、体、美及社会实践等各项活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中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通过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后,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提高应用水平:一是XX年中考改革方案的配套文件《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施意见》,把初中生“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列入其中。二是提倡有条件的职业学校,面向学生开展普通话培训测试,逐步达到教育部、国家语委提出的“高中学生普通话水平达到二级以上标准”的要求。三是将语言文字规范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内容,真正实现普通话成为教学用语、交际用语、校园用语。按照省语委、省教育厅的部署,在中小学幼儿园全面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的创建活动。四是寻求xx市语言学会、教育学会中语会等研究团体的支持,发动、团结专家学者,加强语言文字基础理论和应用研究,为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提供理论、技术和人力支持。

三、齐抓共管,搞好语言文字整体环境建设

按照市委、市政府依法治市的要求,开展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法制调研,对现有各行业语言文字管理的相关规定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xx市语言文字管理的一整套规范管理文件。与此同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的工作职责,探索有效的执法运行机制,依法管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切实将语言文字管理纳入依法治市的轨道。

抓好机关、窗口单位。要继续做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和普及,提高汉语汉字应用的规范化水平。继续采取各种形式对各行各业,尤其是机关公务员和窗口单位相关人员进行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专门培训和考核,着手加强金融、保险、旅游等有关部门、行业的制度建设,提高相关人员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和应用能力,继续开展公共服务行业一线服务人员的普通话培训,逐步扩大对社会各类人员的普通话培训,满足市民提高普通话水平的要求。

加强社会用字监管。修订《xx市社会用字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明确工商、城管、文化等部门的管理责任,建立定期的检查制度,加大对不规范用字的查处力度,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加强对广告从业人员的社会用字规范化的宣传、教育和培训,增强规范用字意识;市语委仍将会同教育局、城管局定期开展“规范社会用字,维护城市形象”检查执法活动,努力提高城市规范用字水平,提升城市形象和文化品位。

四、健全机构,强化语委办的效能建设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6

关键词:文言文自读能力归纳能力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下面,我就初中文言文教学工作一些经验,浅谈自己对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个人体会: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是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文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7

一、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

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三、善于引导,以教学提纲为主线,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教学提纲只是主线,很多知识都是通过归纳以后才能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文言文词语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也成为教师教学的一大难题。所以教师善于引导学生结合教学提纲去归纳是文言文教学方法的一大课题。

1、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加深对字词读音、字形以及作者的感情的掌握。

教师范读、听录音机,让学生在“三读”(早读、午读、晚读)的时候能多次、反复朗读文言文,教师纠正学生的错误读音和强调朗读的语速、语调,让学生能在准确朗读的基础上感受作者的感情。

2、让学生查阅公具书,翻译课文。

学生在朗读的基础结合课文注释和工具书进行简单翻译,训练学生边朗读边理解意思,这样学生对文言文的字形、字音、字义,甚至一些重点的文言词语都能掌握。

3、引导学生在掌握本篇课文知识的同时,联系学过的文言文的一些词语进行知识点的归纳、积累。

文言文的实词、虚词非常繁杂,想要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文言文的词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去收集、归纳,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讨论,教师在讲解练习的时候可以表扬学生,纠正学生归纳知识点时出现的错误或不足。

4、让学生根据教师的“导学案”去分析文章,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导学案”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是文章的主要提纲,让学生据此去分析文章,教师在授课的时候多让学生分组讨论、自主探究,学生可以自由发言,教师纠正后再让学生自行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外作业,把归纳的内容系统化,形成课堂内、外一条龙。

5、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

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8

(含分析判断能力)的欠缺之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乏答题的技巧和经验。所以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教师平时教学中不可忽视的工作。

通过理论学习和教学实践,总结出如下提高乡镇小学生答题能力的教学策略:

一、家校配合,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答题习惯

培根说过:“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好习惯让人受益终生,优秀的学习成绩离不开良好的学习习惯,理想的答题能力当然也就离不开细心阅读、认真思考的学习品质。而一个好习惯的养成,绝不是学校一方面所能完成的,必须多方面的配合、支持,加强巩固。因而,学校、家庭应该互相配合,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督促、培养学生集中注意、认真审题、全面思考、精心组织答题语言的好习惯。

二、激发动机,增强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兴趣是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说:“心若改变,你的弁度跟着改变;弁度改变,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形成持久的探究欲望,增强自主学习的内驱力。

三、联系生活,多渠道学语文,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生活是学习语文的的不竭源泉。我们应该倡导教师、学生和家长紧密配合,形成合力,鼓励学生加强课外阅读,在课外阅读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的好品质,不断激发学生从生活和大自然中获得启发、获取经验,理解语言文字、学习语言;在活动和人际交往中细心揣摩语言,运用语言,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语文素养。

四、授之以渔,指导学生答题方法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本着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教学理念,时时注意交给学生答题方法并加强训练。

阅读题大致又可分两大类,一类是客观题,一类是感悟性问答题。所谓客观题,就是答案很明确,而这类题目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有关基础知识的积累,答案显而易见,或者答案就在文中某一处,只要细心阅读文本,就能找到,且原话就可用来作答,或者稍作变动用来作答;一种是答案分布在文本不同的地方,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文本,细心查找答案信息,然后精心组织语言再作答。所谓感悟性问答题,就是文本当中没有现成答案,学生必须结合文本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或自己的经历谈想法、感受、收获等,这就需要学生认真阅读文本后紧扣文本内容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真思考,所思考的想法、感受、收获必须与文本内容吻合。无论什么类型的题目答完后一定要认真检查,除了检查答案是否正确,还要轻声朗读,看看语句是否通顺。答案的语言一定要准确、流畅、简练,不要出现错别字,更不能出现病句。

五、循序渐进,加强训练,逐步提高学生答题能力

1.认真审题。审题是对一个题目中的有用信息进行输入、处理,然后输出的复杂过程,是正确答题的第一步。现在不少孩子知道要审题,但是不会或者不认真审题,所以首先要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并在教学中加强训练。审题的意识和技巧要分阶段、小步走。对

低年级而言,解决字音,读通题;解决词义,读懂题,这是低年级学生正确审题首先要做到的关键之处。低年级的学生,尤其是一年级的学生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默读能力,出声轻读、用手指读能帮助他们不漏字、不添字,读懂意思。中高年级学生审题主要用默读方式,有理解难度之处可适当辅以轻声读、指读方式,默读后再默看题,画出关键词语,以引起自己的注意,善于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理解题意,逐步提高审题能力。无论低年级还是中高年级学生,要防止他们读题像小和尚念经那样,有口无心,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字字出声细读题”。

2.

认真倾听。常听人家说“一双灵敏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的嘴巴”,一下的教材把培养“乐于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放在第一课,可见其重要性。“听”是一个重要的语文学习习惯,也是很重要的一种语文学习的能力,是学习的基础。小学生爱玩好动,没有学会“倾听”。而正确口头回答问题的前提是听清、弄明白问题者的意思,那么,对于口头回答问题,倾听就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通过体验教学,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创设情境使学生想听;交给方法使学生会听;“听”“说”结合培养学生听的习惯;充分发挥评价的作用,促进学生倾听习惯的养成。

3.

搜索答题材料,精心组织语言,正确流利地回答问题的能力。就口头回答问题而言,小学生的一个特点就是好表现自己,总喜欢别人听自己说,别人发言还没结束,就急于表达,尤其是低年级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听清问题后,在自己的记忆库中认真寻找答题材料,然后精心组织语言,正确流利回答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六、持之以恒,加强训练,让学生巩固答题方法并形成习惯

做任何事贵在持之以恒,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答题训练也是一样,教师只有长期坚持训练,学生才能学会细心审题,认真答题,掌握方法,才会爱阅读、爱语文,提高语文素养及各科学习成绩,并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9

旧的教学方法,阻碍和限制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也阻碍和限制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扬弃旧的教学方法,要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科学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进行的,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法科学有效,学生就可以更多、更快、更灵活地掌握知识,就可以较快地提高阅读文章、分析问题、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文言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文言文教学,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开发学生智力都有重要意义。我想结合我平时的语文教学谈谈我对于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几点看法:

第一,学生自己提前预习搞清文章的文体,必须对文体知识的把握到位。以便在课上交流时做到心中有数,并且课上学生能够感受劳动的成果。这样就增加了对学生语感和思维的训练,加强了对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走出了单一工具性的怪圈,同时也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并举,体现了人本精神,这是语文教育在自我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第二,编写“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习,提高学生的自读能力

新编中学语文教材,文言文篇目的数量很多,涉及的文学体裁也非常多,字词句知识越来越丰富。学生学习时有较大困难,容易产生畏难情绪。有的教师老担心学生不懂,讲课时采用传统的“灌鸭式”教学方法,其效果非常低,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

其实,在上新课前的一个星期,教师可以编写每篇文言文“导学案”,指明每篇文章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特殊句式、重点文言词语、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的问题给学生,让学生自读的时候抓住重点、弄清难点,初步掌握文章的大概意思及主要学习内容,提高自习能力。

在《桃花源记》(初中人教版第三册)中,好多古今异义词学生很难理解,所以在“导学案”中就把这个难题当作课前预习的作业让学生先去寻找答案。叫学生首先简单翻译文章,把不理解的词语句子勾画好,在老师上课时再逐个提问、解决。朗读能力的培养是这篇文章的重点之一,所以在“导学案”中提示学生准确掌握每一个字的读音,能流利朗读文章。“世外桃源”是一个作者虚构的故事,“导学案”中让学生利用小说的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去分析文章的主要线索,初步掌握文章的结构。还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通过历史课本或陶渊明的诗歌去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创作目的等等。这样,学生的预习有了目标,预习就有了针对性,培养了学生的自读能力,也避免教师在上课时的沉闷现象发生。习惯成自然,引导学生自读多了,学生就容易接受“导学案”,教师上课就容易驾驭课堂,学生为主体就会显示出来。

第三,充分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传统的录音机、小黑板、投影仪辅助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学新课改也不能局限于简单的声音和图象辅助。所以,在教案设计中应当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育、多媒体来辅助教学。

如在《大道之行也》(人教版初中第三册)的教案中,教师可以利用一些彩色图片、录音、影像等结合到教案中形成一个完整的课件。孔子的图象、和谐社会的一些图片或影像、朗读录音播放等,让学生能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学中让学生的眼、耳、脑、手、口都能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气氛就不再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就提高了,学习效果也就得到提高了。

第四,找出文言文和现代汉语之间的关系,把握文言文的特点,找出异同才能更好的教学生学习。注重教给学生译文的方法,做到“授之以渔”。比如说:“译文五字法”即:“留、替、调、补、删”所谓的“留”就是国号、年号、地名、官名、人名、书名等可以照录不翻译。“替”就是用现代汉语替换古义词。“调”就是调整倒装句的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补”补出省略的内容。“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学生掌握了译文的方法学习起来就会觉得轻松。教师教起来也会得心应手。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发展变化而来,从中也有不少意思发生了变化,我们在教学中可将重点放在这些词语上。对于古今异义词,即词的古义和今义不同。其它的绝大多数是与现代汉语意义大致相同或相近的词。处理好顾及意义的字词就会找到知识的源泉。例如:教师在《小石潭记》的时候,如果学生掌握了“乃记之而去”的去字和“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中的小生一词等古今异义词,可以说,就等于搬开了脚下的石头。那么翻译自然就会水到渠成。还有文中的通假字。所谓通假,即同音替代。它是文言尤其是先秦古籍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现象,由于通假字是同音替代,所以在教学法中不仅要注意到这一点,如遇到与古音不同的监察院时,必须读回本字之音。

第五,加强当堂训练和课外训练。文言文的训练主要有理解内容、翻译字词句、掌握重点的词类活用、背诵默写、读后感等。学生在归纳的基础上去训练,内容容易理解,翻译也比较简单,词类活用也能互相结合运用,背诵默写也能迎刃而解。读后感可以利用作文训练来完成,通过教师点拨、学生写作、教师讲评等形式来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读后感的训练效果。

语言文字培训方案篇10

[关键词]实践教学

质量监控教师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78-03

通化师范学院作为一所省属本科院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自身实际,于2009年确立了近一个时期的教学目标和主要任务,即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构建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造就高素质人才。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是全方位的,其中科学完善、运行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评价是重要保障。学校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对校、系两级监控,重点进行定期、专项、经常三个检查,实施教学全过程、教学基本建设、教师教学、学生学习质量四个评价,建立了有自己特色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在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更加注重在已有的教学质量监控的基础上强化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着重瞄准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的关键和薄弱环节发力,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这就是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为主线,将教学培养方案列入的基本实践课程纳入质量监控的内容,将培养方案列入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纳入质量监控的内容,在校校、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实践基地建设的质量监控,在系训练、校考核创新语言文字能力培训模式的基础上,加强语言文字能力培训的质量监控,在请进来、走出去,打造一支专兼结合和培养一批能满足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教学需要的、既能从事理论教学又能进行实践教学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加强适应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监控。

一、以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为主线

2012年1月,教育部等部门联合颁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在高度肯定了进入本世纪以来高校实践教学及育人工作得到了进一步重视、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取得了很大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实践教学依然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薄弱环节,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要求还有差距。要切实改变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观念,注重学思结合,注重知行统一,注重因材施教,以强化实践教学有关要求为重点。”还特别提出,“实践教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及育人的主要形式,并对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给予了清晰界定,包括“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要求“系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各高校要把组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与组织课堂教学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与专业学习、就业创业等结合起来,制订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年度计划”。《意见》对实践教学的这些阐述,是在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新起点上的全面表述,充分表达了实践教学内容的发展变化。应该说,我校适应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既使实践教学得到了加强和拓展,又增加和完善了实践教学的质量监控的内容,与《意见》的分析和基本要求是契合一致的。

在已往,我校对实验教学、实习工作、毕业论文的检查和评价有着细致的指标体系和严格要求,而对于军事训练、劳动、社会调查等却缺少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具体要求,其质量检查和评价往往是走过场,停留在形式上,形同虚设。事实上,这种检查和评价,既不深入也不能促进工作的提高。如劳动安排,目的是增强学生劳动意识,培养学生劳动能力,可实际情况是近年来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就非常淡漠,因此造成了劳动向来无统畴安排,没有计划性,学生劳动多或少,甚至劳动或不劳动,没有差别,而这项工作的检查也就失去意义了。因此。对已有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也必须进行补充和完善。

二、将教学培养方案列入的基本实践课程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纳入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是以培养方案为依据的。对于纳入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内容,凡是质量监控的内容体系不完善的,都去理清内涵,明确要求,确定方法,做到切实可操作,检查有内容,评价有方向,工作有促进。为适应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我校修订了教学培养方案,将课程设置分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课程三大类型,突出了实践课程的重要地位。实践课程又分为基本实践课程和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两大部分。其中基本实践课程包括军事训练、劳动与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体育达标、职业基本技能训练、就业指导等基本课程,包括见习、实习、职业调查等实习课程,包括实验、实训、上机、听力等实验课程,以及毕业论文(设计)与毕业创作等。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涵盖着除基本实践课程以外的一切课外实践活动。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首先是将教学培养方案列入的基本实践课程纳入质量监控体系。这有三种情形:一是已有的细致的指标体系和严格要求,如实验教学、实习工作、毕业论文;二是还缺少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具体要求,如军事训练、劳动与公益活动、社会调查;三是还没有纳入到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中,如体育达标、就业指导。对已有的指标体系和严格要求的内容要继续坚持,对还缺少系统指标体系和具体要求的内容要进行完善,对还没有纳入到教学质量监控中的内容要开始建构。

完善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还要将教学培养方案列入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纳入质量监控体系。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说到底是以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落脚点,以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的。因此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课外创新实践活动是教学实践的重要内容,是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实践能力提升为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学生放飞理想的重要平台。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如此重要,自然不能游离于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之外,但这又是最不容易规范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难以掌控,所以将其纳入质量监控的内容中,完全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建构,富有挑战性,可又是必不可少的,是不能不做的工作。我们建立的可比较、可检查、可评价的标准体系,具有规范性、导向性和控制性,并将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到学生学习质量评价内容中,纳入到各系教学评价总表中。这样就将学生课外创新实践活动纳入到教学质量监控的内容中,进一步完善了实践教学质量监控内容体系。

三、突出和加强实践基地建设、语言文字能力培训和教师队伍建设的质量监控

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是高校提高教学质量、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培养实践性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条件之一。但它也是目前高校实践教学的一个短板、一个突出的薄弱环节,一直存在着被动、敷衍、点缀的现象,而缺少主动、务实、普惠的追求。早在2007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重量的若干意见》中就提出,高校要“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2012今年,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中进一步提出:“各高校要努力建设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学校与社会密切合作的实践教学基地,有条件的高校要强化现场教学环节。基地建设可采取校所合作、校企联合、学校引进等方式。”为夯实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我校结合自身的性质,巩固已有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将推进“校校”、“校企”合作作为创建新的实践教学基地的着重点,并制定了“校校”、“校企”的合作办法,颁布了《通化师范学院“校校”、“校企”双向合作实施细则》,提出了加强学校与地方教育局、企事业单位的合作,推进中学名师、企事业优秀技术人才进大学课堂,大学教师进中学课堂、进企事业单位,以此密切学校与各中小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关系,让这些学校和企事业单位主动为学校学生提供实习场所,指导学生的实习,使实践教学基地名符其实地发挥作用。因此,在校校、校企合作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的基础上加强质量监控,成为在实践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质量监控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