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十篇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十篇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4:48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中医学;整体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进行着大规模的新建、扩建、以及城市更新等行为。我国的规划主要依据西方城市设计理论思想,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城市形象元素塑造;过分追求局部地块的“手术式”改造;盲目追求美学形态的设计和城市空间元素的简单罗列。在这种片面、孤立的理论思想指导下,城市正处于亚健康状态,渐渐出现了诸多问题:人口压力过大、交通阻塞、气候灾难、环境恶化等环境问题,以及城市特色逐渐丧失,人性冷漠等社会问题。面对这些日益严重的城市问题,不禁要思考西方城市设计理论是否适合城市的未来发展,基于整体、系统地协调发展才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健康之路”。

中国传统医学是优秀的东方哲学文化体系。中医理论强调人体的整体性,以及与环境的协调统一性。以系统的角度来把握人体结构和生命活动特征,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关系。当我们把城市看作为一个不断生长和发育的有机整体时,我们可以将中医学的系统理论运用于城市,以整体和系统的角度来认识、解读城市,发现城市的发展规律,探讨城市的健康问题。

1中医视角下的城市空间结构解析

1.1中医视角下的人体构成

中医的人体结构主要由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三大部分所组成。脏腑不单是一个形态上的概念,而一个综合的功能单位。脏主贮藏精气,腑的基本功能是消化饮食物,吸收营养,排泄糟粕。脏腑两者之间的功能和特点是有区别的,但它们在功能上又是相互为用的。中医整体观认为五脏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中心,主导人体的六腑和形体官窍、四肢百骸,形成人体的五脏系统;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的联系通路,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的生理作用是沟通联系,通行气血,感应传导,调节平衡;在病理情况下,病邪可以循经出入,经络而反映出各种病变特征。根据经络的循行位置和脏腑的联系关系,可以了解疾病的病位,进而指导治疗;

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城市亦是一个巨大而复杂的有机系统,具有整体性、复杂性、自组织性的特点,像人体一样也也有“成、盛、衰、空”的生命周期现象。因此,可借鉴中医学对生命体的构成认识来重新了解城市空间。

1.2城市空间要素再提炼

林奇将城市空间要素拆解为节点(node)、区域(district)、地标(landmark)、路径(path)、界面(edge),这是通过物质形态的认知而对城市环境进行的拆分,要素与要素之间是孤立的,忽略了空间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作用机制。借鉴中医学的生命观将城市空间要素进行再提炼,重新得出城市空间要素,即城市功能体和城市廊道。

城市功能体就是指在一个具有基本功能的区域内,以某种功能为主导的,以其他功能相配合的,并且通过一种内在的作用机制将各个功能之间关系复合而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功能实体或功能体系。它如同人体的五脏六腑,承载着城市的各项“生理”功能,它承载城市经济、社会等庞杂而细密的各种功能。例如城市广场、重要建筑综合体、城市环境敏感区,基于toD发展模式为主的城市社区可作为城市功能体进行单元研究。

城市廊道是在城市空间范围内存在的,由一种特定“关联关系”线为主导的带状空间,在与其关联的用地范围内,建筑形态或功能呈同质特征[4]。城市廊道则如同人体经络纵横交错,贯通上下,沟通内外,如功能廊道、交通廊道、绿化廊道、水廊道等。廊道沟通连接城市各个功能子系统,是输送各种流(人口流、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信息流等)的通道系统,为城市的各个功能体提供各种营养物质,使各个系统维护正常的运行,保持城市有机体的协调和平衡。

总结来说,城市功能体和廊道两要素是基于城市空间内在运行机制的提炼,两者之间不再是孤立和可拆分的,城市空间结构犹如人体结构的内在关系,城市廊道和城市功能体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共同支撑起整个城市生命运转。各个系统之间具有紧密的关联,相互作用,并且保持平衡。因此,城市结构系统的协调与平衡决定了城市的“健康”与否。

3中医视角下的“健康城市”解读

3.1中医学的健康理念

《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日平人”,这句话体现中医认为阴阳平和,充盛形体,三部九候之脉一致,是健康的表现。其完全包含了wHo的对健康的定义——“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上的完好状态”,甚至范围更广。中医思想强调人的“形神合一”。其中,“神”不仅有心理、情绪的含义,更有对人的整个精神状态的概括。健康人必是形神合一,和谐一体之人[5]。

中医哲学的健康理念讲求的是动态平衡的思想,这种动态平衡不仅包含人体内环境的平衡,还有人与自然、人的身心、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平衡。中医治病以人为本,强调给予患者人。根据以上对中医学健康理念的阐述分析,可以总结提炼出了关于“健康”的关键因素——整体、和谐、以人为本、平衡。

3.2“健康城市”的塑造

对应于城市这个有机整体,它的健康也需要满足整体、和谐、以人为本、平衡四个因素。

(1)整体观

将中医学的整体、系统观运用到城市有机体上,我们可以清晰地分析出城市空间结构要素的功能、发展变化以及与城市的关系。同时还能了解城市客观发展规律,寻找城市空间内在系统联系,遵循客观规律和内在联系来建设和发展城市,可以使城市科学、有机、健康的发展。中医从整体观视角了解病因,察外知内,分析其病理关系,确定施治方法。借鉴人体经络理论,映射城市空间结构的内在关系。经络“不通则痛”,如果交通廊道出现拥堵,会导致某些城市局部空间运行异常,甚至整个城市出现严重的问题。另外,借助经络学穴位原理,通过舒经活络,来疏通城市空间结构系统;采用针灸穴位,来激活城市功能体,带动整体区域的发展,从而解决城市的疾病。

目前,国际上已有一些学者借鉴中医理论进行城市设计研究,例如“城市针灸”概念,此概念是由西班牙的建筑师和城市学家马拉勒斯(morales)于1982年提出了,它是指一种催化式的小尺度介入的城市设计手段。我国近期也出现了一些相关性的研究,主要是从建筑,城市交通、城市中心的小尺度介入,来激发、带动城市整体发展。例如在温哥华唐人街的复兴计划中,采用了城市针灸的方式,选择历史重建区域的四个社区建筑进行重新开发建设,采用穴位点激活理论,对社区建筑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现代的居住和公共空间,使每一座社团建筑成为文化活动的衍生物,利用文化的复兴带动整个社区的可持续发展[6]。

(2)和谐观

中医哲学思想观强调人与自然保持和谐统一。我国传统城市建设也一直非常重视与自然环境相结合,这种思想与西方城市规划理念有较大的区别。《管子》一书中写到,“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这种规划布局方式充分体现出了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建设思想。将“天人合一”的和谐观运用的最好的当属中国古典园林建设[7]。江南山水园林自古以来便有人间天堂的美誉,体现了古代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人居环境。

目前,我国城市进行大规模机械式发展,忽略了城市与自然,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导致城市缺乏特色,生态环境恶化,人与自然亲近感越来越低。现在人们逐渐认识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的重要性。“山水城市”是近代最具有中国特色的当代城市乌托邦思想理论。“山水城市”具有明显的理想化特征,是传统理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生态观的体现。

(3)以人为本观

中医的以人为本思想体现于重视人的主观感受,徐灵胎的《医学源流论》一书曰:“病者之爱恶苦乐,即病情虚实寒热之征”,说明中医诊断时通过人的爱、恶、苦、乐等主观体验,来帮助判断患者病情。

当今的城市建设,过于重视城市空间形态的营造,缺乏关注在城市中生活的人的感受。超大尺度的城市广场,缺少活力的城市灰空间等常常出现于我们的城市中,这都是因为城市设计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观。城市规划的主体对象是人,而不是为规划而规划。因此,城市的规划建设应该从人的角度出发,建设合理的城市空间布局,打造人性化尺度的公共空间,拥有完善的配套设施等,增强邻里之间的交流,增加城市空间的人情味,使人们对城市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真正做到“自平其心”,“其德不孤”。这样的城市才是一个以人为本的城市。

(4)平衡观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乖戾,疾病乃起”这句话所表达的含义是人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是健康的表现,太过不及,均非常态。当人体内环境处于失衡状态下,去调理阴阳的偏倾,使其阴阳归于平和,形成人体内环境相对平衡的趋稳态体系。

现今,大多数的城市都是以一种非平衡方式在发展:城市人口过剩,交通压力紧张,资源消耗严重,环境破坏恶劣等等,这些都是城市非平衡状态发展的表现。如果放任城市继续以这样的方式发展,那么我们未来的城市将会“死亡”。城市发展也应该遵循这种平衡观,遵循城市内部的平衡发展规律,实现城市系统各功能之间高效组合,使其综合效益的最佳平衡点。

4结束语

中医学是我国传统文化哲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含有丰富、独特的理论体系。将中医学理论运用到城市规划中去,可以构建出中国本土化的城市设计思想体系。未来的城市发展目标一定是“健康城市”,是一个整体、和谐、一人为本、平衡发展的城市。

(本文核心思想来源于导师金广君、副导师赵宏宇的启迪,行文过程中得到了师兄蔡瑞定博士和同学胡海洋、段明瑞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参考文献

[1]周学胜.中医基础理论图解表[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p5-14.

[2]杨裕华,解力.中西医学整体思维差异和中医系统观[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8).

[3]同1.

[4].金广君,吴小洁.对“城市廊道”概念的思考[J].建筑学报,2010(11)90-95.

[5]王阶,汤艳莉.试论中医学健康观[J].中医杂志,2011(6):995-997.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2

【关键词】中外城市规划思想对比

1影响中外古代城市建设共同因素

1.1战争的影响

出于对野兽的防御和农耕的需要,人类出现了固定的居民点。随着人类的发展,部落之间的战争频发,城市的防御职能在一定时期内成为中外古代城市建设的主要考虑因素。

春秋战国时期,在《墨子》中,就已出现了有关于城市建设与攻防战术的内容,在我国古代也曾经出现过一套城墙如长安城、二套城墙、三套城墙如元大都宫城、皇城和内城,每套城的城外都有沟壑,这样的城市建设最主要的就是从防御方面出发。同样在国外也出现过了类似的设计,如西亚的巴比伦城拥有两套城墙,中间间隔12m,四周城墙外有很深的沟壑环绕,有明显的防御功能;再如欧洲的罗马帝国,环地中海地区当时都在罗马的统治之下,罗马人在其统治的范围内修建了大量营寨城,中世纪的欧洲将封建主的城堡修建在山顶或湖边,在其开凿人工沟壑、架天桥,这一切都是出入对防御的考虑。

1.2社会等级和政治体制的影响

古代中外都存在严格的等级制度,我国和欧洲的封建制度以及美洲的奴隶制度在很大的程度上对古代的城市建设产生了影响,甚至影响到现在城市规划思想的发展方向。

西周是我们奴隶制社会发展的重要时代,形成了完整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宗教法礼关系,对城市建设制度也有严格的规则。《周礼·考工记》记载了周代王城建设的空间布局:“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因此,周代被认为是我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周礼·考工记》的“营国”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在先秦之后,各朝都是中央集权制,废除了分封制,进而实行了郡县制,这些城市建设体现出不同的等级,如不同等级城市城门数量、城门门道多少根据等级都有所不同。自汉以来,都城一般设十二城门,每面城墙置三座城门,每个城门三个车道,其它城市一般设四个城门,个别设八城门,每面城墙各辟一座城门,个别有两座城门。唐代子城正门辟二门,称双门,此制延宋代。在古埃及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在城市等级制度上更为典型,卡洪城为长方形,用城墙分为两个部分,墙西为平民区,挤满了250多间房屋;墙东北部是贵族区,建有10到11个大院;墙东南部是中等阶级居住地区,同样的城市设计也出现在了古代中国的湖北荆州。

1.3经济的影响

经济的发展直接影响着社会和人们生活方式,决定着城市建设的财力和人力,因此从古至今经济的发展一直是影响城市建设的重要因素,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是一样。

古代城市多出现在农业丰产、土地肥沃的地区,如中国的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欧洲和非洲的尼罗河流域等,因为这些地方水源丰富,对发展农业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加之洪水过后都会留下肥沃的土地等等,在各个方面支持着农业的发展。而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手工业和商业对城市化的拉动上升到主要地位,交通便利的地区成为城市发展新的增长点,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更多的财力和人力来进行城市建设,如:唐长安城。长安城始建于隋,建成兴盛于唐,所以通常称为隋唐长安城。由宇文恺负责制定规划,利用冬闲时节征集数十万的农民修筑完成,先筑城墙,修排水系统,开辟道路,划分坊里,建宫殿,然后逐步在坊里兴建民宅,至唐初才基本建成。唐取代隋后,改名为长安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修建,长安城总人口达到近百万,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在这段时期欧洲城市建设经历由盛到衰再到盛的过程,同样在早期修建了如雅典卫城、米利都城等,在公元500年时,君士坦丁堡人口也达到了100万。

2影响中外古代城市建设不同因素

文化和地域的差异同样影响着城市的建设与规划。

2.1教会势力对西方城市建设的影响

中世纪的欧洲是“黑暗的欧洲”,这一时期,天主教教会的势力居于压倒性的优势地位,在很大程度上它是凌驾于一切世俗权利(包括王权)之上的,人们处于一种极度的愚昧状态,知识的拥有权掌握在少数神职人员手中。这些思想无一不体现在城市规划建设上,这一时期的城市几乎没有经过规划,大部分城市处于自发形成的状态,城市缺少普通居民公共活动空间。同时,教会处于绝对统治性的位置,因此教堂往往处于城市的高地上,庞大的体量和高耸的尖塔成为城市空间布局和天际轮廓的主导因素,使中世纪的欧洲城市景观具有独特的魅力。12至15世纪后随着城市中市民精神的滋生与发展,教堂已不再是纯粹的宗教活动场所,渐渐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活动中心,其功能也渐渐开始世俗化,市民文化因此也更多的渗透到教堂中去,到20世纪西方教堂在城市中依旧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它常常是公共场所中心,影响着城市天际轮廓线和城市轴线。教会势力的发展影响着西方人的信仰和思维方式,从而从根本上影响着西方的城市建设和建筑特色,比如在16世纪末一种追求形式上新颖尖巧的手法主义,在17世纪曾被反动的教会势力所利用,后并发展形成巴拉克的风格形式。

2.2中国儒学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儒家学说在相当长时间内统治着我国的主流思想,其推崇的“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我国古代甚至是今天的城市规划建设。其中最为明显的是其核心思想“仁”。“仁”,仁爱,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在古代城市建设中主要表现在城市选址和居住建筑之上,在今天,“仁”已经发展成为我们规划建设的一个基本原则即“以人为本”的规划思想。其次是“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其最根本的表现在森严的等级制度,它直接影响到我国古代城市的建设规模,布局形式甚至是功能分区。

2.3风水学对中国城市建设的影响

风水理论对于中国城市规划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抛开它迷信的部分,风水理论反映了中国城市规划理论中“自然观”的一面,无论是“天人合一”还是“藏风得水”都说明了中国城市在选址和建设过程中对所在环境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基于一种科学的态度,而不是出于“礼”的考虑,历史上“风水”又名“勘舆”和“地理”也都是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虽然风水理论中也常出现一些象征主义的符号,但如果我们仔细研究,就可发现这往往是一种朴实自然观的神圣化。

3中外规划思想的对比

同样,在规划思想上中外城市建设也有许多的相似之处,并且这些相似之处大都成为了现代规划思想的理论源泉。

3.1西方理性主义

理性主义在西方城市规划史上所起的作用就没有停止过,也在各个时期的城市建设中得到了体现,归其原因是由于作为整个西方哲学源头的古希腊思想是从唯物主义的自然哲学的探索开始的,提出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在古罗马和古希腊对数字具有特殊的理解,甚至认为世界万物都是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在此基础之上,逐步形成西方的理性主义规划思想,如柏拉图的“理想国”就是用绝对理性和强制持续建立起来的,而西波丹姆斯模式就是在遵循古希腊哲学基础上提出的,探求几何与数的和谐,强调以棋盘式道路构成城市骨架并构成明确的城市公共中心以求得城市的整体持续。

3.2中国“天人合一”的自然的设计理念

在都城宫城建筑设计中的“天人合一”理念,主要反映在都城宫城作为自然的世界缩影,城中有山有水,“山”为“仙山”,“水”为“神水”,这种“山”与“水”是先民“渔猎”的空间,是先民立足生存的基础。建筑思想源泉于生产生活,山水放于宫城之中,就是生产生活在建筑艺术上的反映,这也暗喻着天下为统治者所有。由于“山水”与先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山的高大无比,水的变幻无常,正好塑造了光怪陆离的仙境,所以很自然的,山水便成为了先民的自然神。在同一建筑里,通过“天圆地方”,也体现了“天人合一”思想,屋顶是圆,喻“天”,屋地面是方的,表“地”,人居其中,从而是表现了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如以管子为代表的变革思想,在城市建设上提出:“高勿近阜而水用足,低勿近水而沟防省”,强调“因天材,就地利,故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的自然至上理念,从思想上打破了《周礼》单一模式的束缚,再如在《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与“中”为“宫殿”,“左祖”居东为“阳”、为“天”,“右社”居西为“阴”、为“地”,宫殿为天子所居,形成“天地人合一”的建筑理念。

4西方规划思想对我国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以后,中国市政改革运动普遍开展,大量吸收西方最新的市政体制和城市规划建设思想,成为这一改革运动的重要理论来源。田园城市理论引入中国,希望改善每况愈下的城市生活环境,防止中国的城市建设重蹈西方城市过去因“激进发展”而出现的种种问题的覆辙,打破城市与乡村两者发展相互隔离的状态,实现二者的平衡发展,此外,还可应对新的战争形势下城市防空的需要。在综合因素的考虑之下,我国提出了详细的田园城市理论的实施计划。然而,当时的实施计划只是在片断式解读和简单套用霍华德田园城市模式的基础之上,对其物质技术形态和西方其他一些市政改革潮流成果进行拼筹的结果。有意无意地忽视了霍华德以土地制度改革为核心的“社会城市”的社会改革思想。中国为保证城市发展沿着科学健康的道路进行,强调分散主义原则和对城市进行功能的分区规划,开始注意城市与农村之间的平衡协调发展,反对城市繁荣发达、乡村破败落后的畸形发展状态,注重城市里公园、广场等公共活动场所的规划建设等等。

在欧美先进的市政理论对中国市政改革运动的“合力”作用下,田园城市理论在民国时期城市规划建设实践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局部片段式的“田园城市”印迹,主要体现在民国时期主要城市的规划建设方案的制定、新村建设、城市公园等公共场所的开辟等方面。就总体影响而言,一是城市新区的规划,这与霍华德避开日益膨胀的伦敦市区,在郊区进行莱切沃斯和韦林两座田园城市的建设做法如出一辙;二是在抗日战争胜利以后,中国的城市规划多主张分散主义,这又显然与田园城市理论及源于田园城市理论的卫星城市、有机疏散、邻里单位等分散主义的规划理论密切相关。而民国时期各地所进行的“新村建设”和城市“模范住宅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详细规划和布置及其取得的成效,则是人对田园城市模式进行了局部解读和仿效的结果。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3

[关键词]哲学思想;城乡规划;运用

[中图分类号]B-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7―0021―02

当今社会是一个全球化、信息化和经济化的时代,追求城乡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创设和谐美好的居住环境是当今时展的趋势,也是当前城乡规划师展开规划工作的前提条件与基础。城乡规划设计具有综合性、超前性等特点。因此在城乡规划中引入哲学思想,对于从真正意义上体现规划的科学性和权威性具有积极的影响。

一、城乡规划相关概述

就城乡规划编制的内容而言,不仅涵盖城镇区域,还包含乡村区域。但是城乡规划区域主要以县域体系规划作为基础,将重点放在构建城市规划体系部分,并将城市、乡镇、村庄进行有机统一,制定合理化、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和全面性的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有效构建对于构建和谐化社会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还有利于协调城乡之间的差距,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

(一)完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

就城乡规划管理而言,主要以“三规融合”原则作为指导方针和基础内容。

所谓“三规”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经济发展进行规划,对城市和乡村总体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城市和乡村如何有效划分和利用土地资源规划等,从而构建和谐化、规范化、标准化的城乡规划管理体系。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建设信息化的城乡共享服务平台是社会发展的主流,也是人们社会责任意识得以不断提高的外在表现。在构建信息化的城乡共享服务平台时,人们需要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将城乡整体发展目标与信息化共享服务平台进行有效衔接,并做好基础性设施建设,为积极推进城市建设提供保障。与此同时,还需要学会运用重点问题重点分析的政治眼光分析城乡战略目标的重难点,将城乡管理与城乡建设作为城乡规划体系的重点项目,并力求最大限度地将“三规融合”原则落实到城乡规划管理体系的每个环节。

在城乡规划编制过程中,根据城乡发展实际现状制定多元化的规划发展计划,比如“阳光规划”,组织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这项计划中,并通过科学有效的途径扩宽公众咨询途径。以国家制定和实施的有关法律法规作为这项计划实施的主要依据,进而为广大群众的参与权和知情权提供制度保障。通过这种形式组织公众参与城乡规划体系中,可以将城乡规划编制能够真实有效地反映给公众,也可以让公众参与谈论时感受城乡信息化共享平台的服务质量。

(二)城乡规划指导城乡统筹发展

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城乡规划编制体系和管理体系为城乡统筹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并通过不断指导促使城乡统筹体系更加完善。另一方面,城乡统筹发展为城乡规划发展指明原则,可以调解城乡规划体系中不协调的区域人口与产业比例,从而促进城乡的协调性发展。城乡统筹规划内容主要围绕城乡基础性设施、城乡规划发展体系、产业比例而展开,并通过科学化和专业化的实施手段将这些方面进行整合,从而提高城乡统筹发展体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目前,我国除了贫富悬殊这项矛盾之外,还有人口不协调、老龄化严重、土地资源不协调等。因此,将城乡规划与城乡统筹发展进行有机统一,不仅可以为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供帮助,还可以实效城乡之间的优势互补,为构建城乡和谐统一的发展体系打下基础。

二、哲学与城乡规划之间的关系

(一)哲学简析

在西方学术史中,哲学可以作为分析问题和思考人生的原理,无论是解析问题还是思考人生,人是作为主体而存在,是人有条理、系统地认识世界的一种思考艺术。

《辞海》对哲学的释义,是关乎世界观的一门艺术和学科,是人们对整个世界观根本观点进行分析与探讨的理论基础,是对自然知识的总结与概括。就哲学派别而言,主要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为主。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之间的斗争与融合,最终形成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以及经济的快速发展,不少哲学家或者研究学者对哲学思想或者哲学观点进行了重新思考。不仅将人类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纳入了哲学体系中,还将中国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融入了哲学体系。如此一来,将会吸引更多哲学家或者科学研究家们关注中国现实问题,为进一步促使哲学走向繁荣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城乡规划与哲学关系

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是城乡规划的最终目的。城乡规划反应了人地需求的供需矛盾。无论是区域经济还是其他经济组织,社会矛盾问题是城乡规划的根本问题,无论是借助哲学思想分析城乡规划的根本矛盾还是其他思想分析城乡规划的根本矛盾,都需要站在社会经济发展角度和各方组织利益角度进行全面化、系统化分析与探讨。

三、当代城乡规划中的几个哲学思想

(一)两点论和问题导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方面还是在城乡建设方面,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效。但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脚步的加快以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生活还是生产,对社会资源的需求量逐渐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都是进一步导致我国社会矛盾更加冲突化和尖锐化的因素。阶层分化日益突出、区域经济与区域经济组织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化,要想确保我国区域经济的均衡化,不仅要站在历史角度分析城乡规划中的根本矛盾问题,还需要站在未来我国经济发展方向角度讨论城乡规划的市场条件。在面临各种矛盾与冲突条件下,运用两点论的哲学思想把握城乡规划内容、城乡规划目标、城乡规划原则等,抓住问题的根源和关键要素,既要分析城乡规划的主要矛盾,又要分析城乡规划的次要矛盾。既要分析城乡规划中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分析城乡规划中矛盾的次要方面,力求最大限度地将城乡规划中的矛盾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

(二)底线思维

《礼记・中庸》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再此文中的“预”是指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和预防性措施,从而在遇到问题或者问题时,能够处变不惊、临危不惧。这是古人的经验总结,也是对底线思维的概括与总结。就城乡规划与城乡建设而言,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最为支撑,还需要国家出台相关政策,有关部门要对城乡建设工作给予支持,进而为城乡建设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因此对于城乡规划者而言,其肩负的任务较为沉重,在实际工作者应该保持一个公平、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并借助底线思维评估和预测城乡规划的风险因素,努力将风险因素带来的经济损失控制到最小化。

(三)系统思维

城乡规划和城乡建设的主要对象是城镇和乡村等各个建设项目。就城镇与乡村内容结构而言,较为复杂且多变。其项目系统具有开放性好、复杂性、整体性、关联性、动态性、时序性等,因此城市规划管理者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项目系统结构以及特征,还需要运用系统思维对城乡规划项目和结构进行分析与研究。从系统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统和环境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综合考察城乡规划,简化对城乡规划的认知。

四、国家领导讲话中对城乡规划的哲学思维

(一)

对于两点论哲学思想的看法:我们无论是在想事情还是在做事情,都需要从事物的对立角度分析问题,并借助辩证统一方法论证事情的两面性,要讲究两点论和平衡点。关于问题导向,他认为在新形势下,我们应该全面性分析城乡规划中的哲学思想,并借用哲学思想研究和剖析城乡规划中的根本矛盾与冲突问题。并在研究与分析过程中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以问题的主要矛盾作为导向原则,抓住问题的关键点和主要矛盾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

(二)孙政才同志

孙政才对于两点论哲学思想的看法:我们在借助哲学思想探讨城乡规划与城乡建设中的矛盾与冲突问题时,既要注重区域的内部规划,又要强调五大功能布局。尤其是大的区域布局,要始终坚持以发展的眼光处理我国对外开放问题。关于问题导向,城乡建设中,既有生态发展问题的存在,又有阶层矛盾问题的存在,因此在借用哲学思想分析城乡规划问题时,要将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们的幸福感纳入考虑范围之内。

五、哲学思维对我市城乡规划的启示

(一)以“两点论”把握整体问题

传统的城乡规划主要以物质规划和工程规划两大模块作为基础体系,但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现代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城乡规划工作不只是局限在物质规划和工程规划这两大模块方面,而是向社会规划和环境规划方面延伸与发展。因此,就城市规划者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学习多方面的专业知识体系,还需要具备分析数据的能力。现代城市规划工作强调景观元素的合理搭配与设计,比如绿化设计、广告标牌设计、人行道和路灯设计等等。这就需要通过两点论思想掌控全局。无论是山水的设置还是绿化带的设置,都需要注重平衡性和整体性。无论是文物古建筑物的修建还是整体环境的营造,需要抓住城乡规划与城乡建设中的主次矛盾,在整体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寻求平衡发展,在平衡中打造城乡的个性特色。这样既能够凸显城市的独特优势,又可以塑造一个历史韵味浓重、现代化气息浓厚的城市。

(二)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城乡规划工作

城乡合理规划的空间主要以城镇乡三级体系为基础,借助“三集中”形式将城乡发展模式由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但是在规划城镇乡三级体系时,需要将城镇经济区域与农村经济区域用科学手段将其划分。就农村经济区域而言,在借助现代科学技术进行改造与发展的过程中保留其原始风貌,发展品牌特色产业。城乡统筹发展体系中的关键问题是劳动力的转移。城乡规划要想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城镇区域需要对农村区域的劳动力合理整顿和安排,从而为实现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打下基础。公共服务设施实现均等是城乡规划的又一目标。以问题为导向确定重点,在编制城镇以及新农村经济、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战略发展目标和制度时,需要重点分析农村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基础性设施建设,政府和党还要加强对城镇和新农村地区基础性设施建设的经济投入,为促进城乡和谐发展提供保障。与此同时,各级政府需要在制定和实施相关法律法规的时候,需要把加强区域基础性设施这项内容纳入制度中,为构建区域协调管理机制和基础设施信息化共享提供制度保障。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时代,根据现代消费市场建立多元化和信息化的城乡基础设施,从而使广大群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城乡规划体系中,进一步促进城乡的和谐发展。使规划编制、管理实施的全过程、各环节相互衔接、相互关联,管理水平提升有规划依托,实现流畅高效管理的目的。

(三)以底线思维展开城乡规划工作

城乡规划工作关乎的工作部门较多、涉及的内容较广、专业性较强、风险因素较多。随着技术的进步,底线思维可以确保我们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分析风险因素的根源,进而探索适合城市发展的道路,在稳中求胜。

就行政工作而言,行政工作中很容易滋生腐败思想。因此在行政过程中,必须警钟长鸣,防止一切贪污腐化工作,确保城乡规划工作的健康、有序展开。

就工作底线而言,城乡规划中,规划管理者和相关管理部门应该以公平、公正审核规划工作和建设工作,运用底线思维进行把关。

结束语

哲学思想引入城乡规划工作中,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国家政府、规划者和民众的积极配合,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因时而化,因势而变,突出主线,把握底线。唯如此,规划工作者才能在日渐繁杂的工作中,真正体现规划的科学性、权威性、前瞻性,提高政府行政质量和城镇化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刘刚.周易思想对城乡规划理念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4,(12):38-44.

〔2〕〔6〕丁国胜,宋彦.智慧城市与“智慧规划”――智慧城市视野下城乡规划展开研究的概念框架与关键领域探讨〔J〕.城市发展研究,2013,(08):34-39.

〔3〕李芳.以哲学思维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16,(02):13-16.

〔4〕官卫华.城乡统筹视野下城乡规划编制体系的重构――南京的探索与实践〔J〕.城市规划学刊,2012,(03):85-95.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4

关键词:城市规划;学科发展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规划是确保城市土地合理利用与城市空间资源有效配置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更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手段。城市规划在本质上不仅代表公共利益反映了政策的行为,而且它也是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并有能力控制市场的行为。此外,它也是实现社会公共利益和协调各种利益集团之间矛盾的重要手段。本文对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进行了研究。

1.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探究

如果将城市规划定位于一门应用性科学,则未来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应主要是为规划实践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当前,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面临着几个形势的变化:快速城市化、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以及城市规划的社会化与法制化。我国城市规划的作用方式既不同于计划经济体制下借助中央集权来进行控制,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城市发展相对稳定阶段的规划工作特点。当前的规划工作面临着理论不适用、方法不好用、知识不够用的问题,因此,我们才迫切要求在规划观念和技术方法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要为这些新的形势下规划编制与管理工作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指导。不过,提出这些规划学科和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并非是为了让大家对学科交流提高警惕并严防门户,而是为了让我们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面前保持必要的紧迫感与责任感。中国的城市规划学科要想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还需利用学科交叉的有利条件,填补理论的空白,创造更多的“硬件”支撑。

1.1学科的核心理论向空间化回归

当前西方城市规划学科的衰弱过程很大程度上,主要是与西方城市规划社会的后现代社会思潮相联系的。在这个否定权威、强化多元且呼吁个体价值观的时代中,城市规划的学者进行了多方面的反思,其中一个很重要的论调就是城市规划专业形成了“话语霸权”(willemSalet,adreasFaludi,1999)。他们认为以前的规划是利用一系列的术语将非专业人士隔绝在门外,形成了规划专家自己的沙龙。在这样的思想路线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融入到与人沟通、交流和对话的规划方法研究中。城市规划的霸权主义消除了,而同样消失的还有城市规划的理性自信于成长空间。我们并不否认这种自我批判的意义,但这种批判一旦被错误地引申为城市规划不需要自己的权威领域或者不需要构建一个城市规划具有主导地位(而不是服务地位)的“理论场”,那么城市规划学科能否名副其实就令人怀疑了。

对于现代城市规划的支撑体系有四元论:经济学、公共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或者也可叫做三元论:理想主义、理性主义、实用主义。而这些不同的认识也提醒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城市空间和城市设施是各种思想的共同目标,一旦脱离了城市空间的城市规划不仅无法成为一种职业,而且城市规划学科也难以立足。纵观百年以来的城市规划理论演进,城市设计始终是城市规划学科的支柱之一。其间城市设计潮流虽屡有起伏,也多次嫁接了其他学科(如社会分层理论、公共政策理论)的思想,但其植根于城市规划学科的本性却基本没有受到挑战。至今英国的规划教育体系中仍有62%的院校设置城市设计专业,在英国规划院校的专题研究课程中位居第二位,这与城市设计无法动摇的空间属性是不可分割的。

随着对城市规划本质问题认识的不断升华,我们从艺术角度处理空间的观念逐步过度到从经济、生态、社会与政治等的各个角度来认识城市空间形成的原因,并研究分布于城市空间的技术且完善管理城市空间的手段。在从巨大的理论思想宝库中汲取营养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学科拓展应该立足于巩固“空间问题”这个基石,对周边学科的空间属性进行挖掘,将城市空间的多重属性与相关学科的空间化指导意义相融合,形成不断扩大的城市规划核心理论圈。

1.2根植于中国实践的应用研究

成功的经验是学习的榜样,但并非成功的保证。步入城市世纪,我国城镇快速增长,目前城镇化率已经达到41.7%。按照世界城市化规律曲线,我们已处于城镇化加速起翘期的中期。而且,根据大多数国家的经验,伴随城镇化的逐步深入,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将得到进一步提高,国民的收人水平和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很大改善,逐渐走向发达和富裕。但同样也存在反面的案例,拉美国家的经验同样表明,如果没有适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发展思路,城镇化发展也可走向过度城镇化或城市贫困化的反面极端。因此,探索和研究根植于本土,顺应自身发展需求、适应地区发展规律的城市规划理论、技术,既是学科自强自立的要求,也是今日城市规划学科的历史责任。

1.3理论体系的自省与升华

中国城市规划学科走向成熟还需要进行本位论的升华。应该说,今天中国所遇到的规划无用主义论调与西方国家在1950一1960年代所面临的问题是极其相似的。了解西方城市规划史的学者可以发现,1950年代的西方所面临的城市建设背景与我国的现状颇有相通之处。城市一方面进行了战后大规模重建,另一方面城市更新运动的成就也蔚为可观。城市更新运动的起源标志是1949年《新住房法》的颁布,主要内容为大规模的清理拆除贫民窟以及不合标准的劣等住宅、重建衰落地区、改善住房条件、恢复城市中心区经济活力、减少种族隔离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受到了利益集团的压力与官僚机构低效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其为低收入者提供住房的主要目标被扭曲,开发与计划实施、实际需求相互脱节,无法解决牵涉面广而复杂的住房问题;而地方政府作为计划的具体实施者,并不真正关心低收入者的住房问题,而是为振兴城市经济与增加政府财政税收,只一味注重商业的发展;再加上强势利益集团(垄断资本)同样不关心住房问题,只是借更新之名,进行高档住宅和商业开发,牟取高额利润。

更新计划不但没有达到预期目标,而且还由于政策本身存在的问题,产生了许多新的社会问题,从而招致社会各界的抨击。例如:1961年,“那个土里土气、穿着网球鞋的小老太太”Ja-cobs更是尖刻地讽刺道,“Howa记创立了一套强大的、摧毁城市的思想”、“现代城市规划理论都是从这种愚蠢的东西(Howard和他的田园城市)改编过来,或用它来装饰自己”、“(分散主义是)以破坏以至摧毁城市的为己任的处方”、“最知道怎样把反城市的规划融进这个罪恶堡皇中的人是一个欧洲建筑师,名叫公lecorbusier”……

一时间,城市规划的弊端几乎裸地暴露在公众舆论之前,城市规划的公信力也如雪崩般地下坠,而规划工作者们,即使如munford也不得不为捍卫自己的事业而大声辩护。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西方城市规划正是在这种辩论和反思之后,真正丰富和成熟起来的自省而后的升华,使西方的城市规划对自己的工作方法、工作对象和工作程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从此由现代主义迈向多元和人文的后现代主义时期Jacobs和她的著作也成为了城市规划理论教科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从1900年到1960年,西方国家用了60年的时间寻找到了建构规划理论体系的更广泛的平台,因此,我们也希望在第二个60年到来之前,我国的城市规划界也可以对中国快速城市化过程的进行一个客观的且具有世界影响的理论总结,并组织成自己的完整而合理的学科门类,形成广泛的职业价值的认同。

2.结论

西方城市规划理论从理想主义起步,经历了理性主义的丰富和完善,并走向了更广阔的社学科学领域,其理论方法与技术储备已经有了比较雄厚的基础。在这个特定阶段中,所面临的规划核心理论的空心化问题和规划教育的衰落,有可能是一个发展阶段的门槛或瓶颈,并不一定是城市规划的最终趋势。但在这个国际学术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这种思想也是在同步地影响着并不那么坚实和牢固的中国城市规划学科,而盲目地追随国际学界的动态热点,漂移性地进行我们的城市规划研究,无疑对中国城市规划学科的发展是弊多利少。

在此,我希望通过我的抛砖引玉,能够使更多的规划人,尤其是理论工作者与教育工作者们都能够从喧嚣中停顿片刻,重新审视你们所从事的事业,慎重思考一下我们在做什么与我们应该怎么做,或者我们必须做什么。如果能达到这样的效果,那我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5

一、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思想渊源

1.20世纪上半叶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构想

现代城市规划经典理论对城市农业问题的关注,有着浓厚的社会背景。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上半叶,出于救济和安抚失地农民及城市劳工的目的,英国一些慈善机构和资本家在城郊募集部分土地,并划分成小块进行廉价出租,形成了份地农园(allotmentgarden)这种小规模的城市农业形式[4]。19世纪中后期,份地农园在欧洲一些国家逐渐兴起并影响至北美。二战期间,欧美国家城市农业达到了繁荣的顶峰,例如美国,先后出现了大规模的自由农园、救济农园和胜利农园运动。1944年,美国2000万块胜利农园生产的农产品,满足了全国44%的食物需要[5]。尽管城市农业随着危机的缓和逐渐衰退,但总体上看,其发展规模较大、参与度较高,形成了相当深厚的社会基础,这必然对亲历其中的城市规划先驱们的思想产生重大影响。关注城市农业、思考城市与农业关系的文献在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探索中并不鲜见。1898年,埃比尼泽•霍华德提出的田园城市理论与当时英国的份地农园有着密切关系[6]。在田园城市中,霍华德把零散分布的份地农园整理成宅地农业和环城农业两种类型:在城市,5000英亩的永久农地环绕1000英亩的城市进行布局,形成了固定的土地配置模式;在城市内部,5500块独户住宅用地平均每块有20×130英尺(约6×40米),建房之余,足够进行养活5口之家的农业生产。为了构建一个尽可能自给自足的城市,霍华德强调农产品直供城市市场的重要性,并对食物加工、运输、城肥返田等作出了全面计划。他指出,通过居住与工作、生产与消费的紧密关联,每一个农民都能在家门口获得市场,城市居民也无须为农产品支付过多的额外运费,城市垃圾可以很快地返回土地增加其肥力而无须支付昂贵的铁路运费[7]。柯布西耶这位坚定的现代主义旗手,对城市农业的思考达到了广泛而多样的程度,不过他遵从另一套逻辑。1922年,柯布西耶在“当代城市”方案中构想了多种形式的城市农业:紧靠城市起防护作用的大规模农田、郊区独立住宅区中的集中式社区农园、城市中心区集合住宅(细胞或蜂窝式街坊)中的空中农园及公共绿地上的果树和果园[8]。柯布西耶对份地农园以户为单位的农地配置方式提出了批评,认为这种方式只是收获“一篮苹果和梨子、一些胡萝卜、一些炒蛋用的香芹,等等,微不足道”。为了创造新型社区农园,他主张从每个住宅地块中拿出150平方米合并为公共商业菜园,并提议以职业农民为主,采用现代技术集中管理和生产[9]。柯布西耶还构想了一种带有悬挑花园的两层别墅叠加而成的高层公寓,以便用“垂直田园城市”取代霍华德水平向发展的田园城市。除了霍华德和柯布西耶之外,其他现代主义大师也从不同的角度对城市农业提出了构想。赖特在1935年提出的“广亩城市”中,为每户配置了1英亩的土地,晚年出版的《活的城市》收录了他提出的一种城市农业规划布局模式,与今天北美郊区的住区农业非常相似[6]。德国景观建筑师麦基(L.migge)把城市农业提升到政治和民族的高度加以认识,他主张德国所有的社会和经济问题都可以通过创建大量的园圃和公园来解决,其中最重要的是小而密集的菜园[10]。德国现代建筑大师、包豪斯学院教授希伯赛默(L.Hilberseimer)改进了霍华德田园城市中城市与农业间半集中化的包围关系,以小尺度和分散的农业空间嵌入工业化城市的土地利用中,以实现更加交融一体的格局[11]。尽管当时的城市农业规划思想并没有发展出真正适合生态时代的城市新范式,但这些探寻城市根本走向的经典理论,却为当今学者研究城市农业、探讨其规划设计模式提供了宝贵借鉴。霍华德立足城乡融合,把农业和食物问题作为关键要素纳入田园城市的整体构想中,展开了现代城市规划理论最系统的思考,为当代城市农业规划设计奠定了部分思想框架。柯布西耶、赖特等所提出的极富创建性的城市农业形式,则实质性地成为当今一些“有农”城市形态的早期范本。

2.1970年代重建住区农业的思想与实践

二战结束后的20余年间,欧美国家经济复苏、城市快速重建,大幅提高的农业工业化生产水平使得食物供应充足。城市居民手中的农园土地开始被收回并大量用于城市建设,私家后院和保留下来的少数公共园地,也从种植果蔬普遍转向发展装饰性绿化和休闲活动的空间,城市农业从城市空间和人们的思想意识中迅速消退[5]。然而,战后城市重建对社区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城市中心衰落、大量物业空闲;同时,工业化发展的环境弊端在1960年代开始显露,引发了发达国家对城市生态问题的思索。于是,城市居民和政府的城市农业记忆被重新唤醒,城市农业的思想和实践探索再度复兴。在城市中,社区花园、份地花园等形式的小规模农业成为社区重建的重要部分,并持续发展至今,为当前城市农业研究奠定了广泛的实践基础;在乡野间,出现了一些在住区上重建农业、构建生态友好型生活方式的理论和实践。这些共同构成了1970年代生态城市探索中较为显著和普遍的特征[12]。澳洲生态学家莫林森(B.mollison)与霍姆格伦(D.Holmgren)受澳洲热带雨林植物群落互助现象的启发,于1978年首次提出“永续农业”(permacul-ture,由永久permanent和农业agriculture组合而成,台湾译为朴门永续设计)的思想,发展出一套整合农业与住区的规划设计方法,是城市农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典范。永续农业是一套模拟自然系统的综合设计体系,其要旨是把人、建筑、农业、动植物等各种社会及环境要素融为一体,构成相辅相成、循环交换、“高效率、低维护的最佳生产组合”[13]。在永续农业的完整结构中,农业和食物占据重要位置,它们不仅与其它要素共同完成复杂的生物和自然过程,还提供了一种低熵、高伦理的生活方式———“不再需要赚大钱,因为你周围到处是食物,也没有任何能源成本开支”[14]。永续农业的思想,是希望通过生产、生活与生态的一体化来创建“永久的人类文明”。

1970年代末,科贝特兄弟(J.Corbett和m.Corbett)在加州戴维斯设计并建造的乡村家园,延续了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和尺度,把被动式太阳能利用、良好的步行环境、自然排水和“食用景观”有机地整合成一个完整的系统[12]。70英亩的总用地中,有四分之一专用于小规模农业,包括两个葡萄园、两个社区菜园和几处果园,食用植物占全部绿化的55%,使得果蔬自给率达到了25%。生活中,居民还普遍利用自家有机废物进行堆肥,大大减少了垃圾排放[15]。乡村家园注重培育土壤,把农作物视作更有效的绿化方式,通过细心构建环境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来创造健全的整体系统,这一点与永续农业的思想十分相似。建筑生态学的创立者索勒里(p.Soleri)于1970年开始的阿科桑底生态实验,“尝试把食物生产融入城市设计”。他保留了上佳的土地用于农业,建设23个果园台地,引入“生产性植被”[16],在建筑中大量设置南向附加温室,这些温室在长年种植蔬菜的同时,还能够收集太阳能为建筑供暖[17]。坎菲尔德(C.Canfield)于1974年提出的共生社区(Symbi-oticcommunity)思想,在自然承载力的约束下构建与生物圈的共生关系。在塞罗戈多社区规划建设中,他保留肥沃的农地和林地,把社区、农场和森林联接成整体,并严格践行生态林业和有机农业,让社区居民参与生产并自给自足[12]。1970年代西方出现的各种早期生态城市探索方案,往往置身于乡村或自然环境中创造自给自足的住区,农业重回住区遂成为这些思想倾向的自然选择。尽管这些探索的关注点主要停留在住区层面,其方法对于庞大的城市系统来说也尚须调适,但由于其与当今城市农业思想有着更加接近的背景和愿景,因而成为CpULs、农业城市主义等思想最重要的养分来源之一。

二、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研究进展

城市农业思想在1970年代的涌现,只是其在乡村环境和住区层面上的一度繁荣。事实上,整个20世纪中后期,欧美城市规划设计的主流思想,极少关注城市农业问题,因而留下了令人尴尬的空白。关于这一点,美国学者珀秋卡奇(K.pothukuchi)、查尔斯(w.Charles)等人进行过深入的总结分析[18-19]。在资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可持续发展成为普遍共识的今天,城市农业内在的多重价值和曾有的智慧之思,再次受到瞩目。以可持续发展为宏愿的当代城市规划、建筑及景观设计,很快就与国际组织的城市农业研究与实践相融交汇,进入了空前的繁荣期。当代城市农业运动和思潮的再次高涨,与城市和农业在长期工业化进程中积累的负面影响有着直接的关系。一方面,城市的本位思想及掠夺式发展模式,严重忽视了供应食物等人类生存必需品所须付出的环境代价,因为城市食物系统的生态足迹占到城市总生态足迹的三分之一以上;另一方面,现代农业高度依赖石油、化肥和农药投入,同时也是高度商品化的产业,其跨越区域和国度的庞大产品分销系统也要完全依赖于矿物燃料,资本控制下的工业化食物体系严重影响到公民的食物安全。在这一背景下,重新发展地方农业,赋予市民参与农业生产、消费适宜食物的权利,成为欧美城市的一种普遍觉悟,从而激发了大量以城市农业为主题的创新性思想探索和规划设计实践。

1.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当代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理论研究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以城市为研究对象,把城市农业作为重要要素纳入到城市整体理论建构中,偏重在理念层面上构建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价值基础;第二类是以城市农业为研究对象,较为完整地提出城市农业规划的设计方法,包括空间系统研究和技术系统应用两个方面。第一类理论研究出现较早,相对独立于当代城市农业理论体系之外,并以共同的思想动力与之保持呼应。1987年,国际生态城市建设理事会主席瑞杰斯特(R.Register)最早提出了生态城市的概念,在伯克利的城市研究中,他把农业视为“决定伯克利城市命运的关键之一”,提议成立城市农业部来帮助人们自己种植,“把无法由私人实施耕种的城市土地投入到食物和木材生产中”,以便发展各种尺度和形式的城市农业[20]。1995年,加拿大景观学家霍夫(m.Hough)将城市农业与水、植物、野生动物、栖息地和气候并列为兼有自然过程和城市过程、应当主导城镇规划的城市环境要素,从而把农业问题嵌入城市整体思考中[21]。2004年,吉拉尔代(H.Girardet)以生态足迹理论解析城市这个人类主要栖息地面临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压力,提出以能源、资源和食物作为“城市空间规划的主要参考框架”,来“重新设计人类住区系统”,以便构建代谢良好的“再生城市”[22]。第二类理论研究更多地受当代城市农业理论的影响。在欧洲,英国布莱顿大学建筑系教师维尔容(a.Viljoen)与建筑师波恩(K.Bohn)编辑出版的《CpULs连续生产性城市景观:为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农业》一书,跨学科地汇集了众多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提出将城市农业融入城市公共空间并加以连贯,作为可持续城市基础设施的一个基本要素[6]。维尔容第一次提出了城市农业设计较为完整的方法,“为建筑学打开一个新的领域”[8],对其后的研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荷兰发达的农业产业和农业技术为城市农业的创新研究奠定了基础,瓦赫宁根大学建筑系的提莫伦(a.vantimmeren)与建筑师洛灵(w.Roling)提出可持续植入理论,将城市农业作为功能组件嵌入城市基础设施系统,构建分布式“关键流”代谢循环技术体系[23]。2009年,荷兰建筑师格拉夫(p.deGraaf)以其领导的“食用鹿特丹”研究项目为依托进行城市农业的设计探索,从空间、技术和社会三个层面进行整合,提出了针对鹿特丹城市特征的五层次空间布局构想[24]。在北美,新城市主义旗手DpZ和加拿大HDLa-narc事务所在2008年共同组织一次设计工坊后,分别提出农业城市主义的思想,重新思考城市居民与土地、食物及社区的关系,并把食物生产的需求从各个层面融入城市结构,初步形成了一种新的城市设计理论。DpZ的主要贡献在于针对美国城市特点建构起贯通城乡的城市农业空间规划布局方法[25];HDLanarc则重点解决了纳入城市农业的市政基础设施的技术整合方式及空间设计方法[26]。同年,爱荷华州立大学景观学系的瓦格纳(m.wagner)等在CpULs的基础上,提出将食物系统与城市空间连接成点、线、网的食物城市主义概念[27]。2011年,澳大利亚维多利亚生态创新实验室又提出了食物敏感型规划与城市设计(Food-sensitiveplanningandur-bandesign,FSpUD)[28]理论。

2.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的实践探索城市农业规划设计理论研究往往结合设计实践进行成果表述,上述城市农业设计理论都进行了相应形式的设计实验。但目前设计实践数量仍然较少,更普遍的是从设计着手,较为具体地探索城市农业在各个层面的规划设计方法。1999年,香港大学的弗朗西斯(F.Francis)结合中国华南沿海某建筑设计方案,提出整合生态建筑与城市农业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是较早把建筑与农业联系起来的案例[29]。2000年,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戴斯博米尔(D.Despom-mier)首次提出“垂直农场”的概念,随后又不断深化技术系统,与建筑师合作提出了一系列概念设计方案[30]。英国建筑师林纯正(CJLim)从2001年起,在设计实践中以创新生态城市模式为目标,探索城市融合农业的设计方法,提出了包括深圳光明智慧城市在内的一大批城市设计方案[31]。荷兰建筑事务所mDRDV于2001年提出的“猪之城”垂直养猪场设计方案,亦是国际上较早的设计案例[32]。2004年,在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的赞助和联合国发展规划署的领导下,加拿大麦吉尔大学建筑学教授布哈特(V.Bhatt)开始负责为期三年的“创造食用景观”(makingedibleLandscape)项目,在发展中国家进行融合农业到低收入住区的设计实践[33]。非盈利组织“纽约太阳”的创始人开普罗(t.Caplow)于2005年开始探索将农业与建筑相结合的生态技术方法,提出建筑农业一体化的设计理念,开发出集成雨水收集、光伏发电的Brightfarm建筑立面垂直栽培系统[34],并计划在2020年设计提案中进行验证。2008年以后,城市农业规划设计,尤其是建筑与景观设计领域的实践探索进入爆发期。在宏观层面,德国联邦教育及研究部与摩洛哥本地专家合作,开展卡萨布兰卡大都市区“未来超大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研究计划(2008-2013年),把城市农业作为气候优化的整合因子和生产性绿色基础设施(pGi)纳入该地区的城乡空间结构中[35]。在微观层面,出现了woRK建筑师事务所的pS1公共农场景观装置[36]、Vincent的蜻蜓垂直农场、Soa建筑师事务所融农业生产与居住空间为一体的生命之塔、赫尔佐格与德梅隆联手威廉•麦克唐纳进行的2015年米兰世博会总体规划[37]等一大批以城市农业为主题的探索性设计。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6

关键字:正规划;反规划;思想基础;理性规划;协同整合

1、“正规划”的意义与缺陷

“正规划”是北京大学俞孔坚先生对现行中国式规划编制范式的概念表述。“反规划”概念是直指当今城市规划方法论为了应对城市化进程和不确定城市发展空间布局出现的危机而提出的。用“反规划”概念模式取代现有的规划模式是从理念到运行方法的变革。为此,认真审视“正规划”的意义和缺陷显得尤为必要[1].

“正规划”编制制度与方法是伴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改革开放逐步形成的一整套的体系制度和技术方法,它是规划学科生存的价值所在。它顺应了历史发展与城市生长的潮流,支持了我们城市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期二十多年来,它是集约城市土地使用有效实现的路径依赖。因此,评价这种“规模—性质—空间布局”传统物质性规划的功效不能仅限于用地布局细节的实现和规模预测的准确[2];重要的是考量对城市的生长方向和整体格局,以及各主要功能区的框架,交通系统网络的构建,城市基础设施的统筹与民生质量的改善等方面的指导和控制作用。中国社会二十多年的沧桑巨变和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我们取得了的举世公认的成就,传统模式的编制方法及实施策略的效果是显著的,广大民众是满意的。

但是,不可否认这种传统模式的编制方法是有缺陷。从科学发展观的层面上看,它距城市科学的规划理想还有一段距离,从理论上来讲,城市规划还不能准确演绎城市发展变化的特征和规律,还未真正形成一套可以系统地推理、实验、证明城市规划的学科理论。从实践上看,众多规划编制成果被频繁地修正、调整,并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体系芜杂,科技含量不高,尚未走上客观的科学之路。笔者认为,现行规划模式的缺陷是规划学科性质使然,是学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代表现已存在的许许多多的没有技术含量和不负责任的“坏规划”。

这种城市规划模式最大的问题是数量分析的不科学。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个长期努力的过程。但可以设想,如果没有规模限定的依据,规划有可能走向“鬼划”,走向没有评判标准的空中楼阁。城市规划界不能把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所有问题都自己“扛”,这是涉及到机制和体制问题,是政治问题,不是单纯的规划编制技术路线问题和编制制度问题。

规划为管理控制建设服务,城市规划的好与坏,直接落实在规划管理方面。规划只有与管理科学对接,与民众参与对等,才能实现信息对称,与民众达成共识。惟有如此,规划才有力量。如果脱离规划管理,空谈规划的编制体系与路线只能使规划陷入八卦阵,这对规划学科健康持续发展无益,甚至还会贻误发展的黄金机遇期。

2、“反规划”思想与理论基础

后现代主义的一个重要贡献就是促使人们重新审察人与自然的关系。“反规划”这种哲学观是后现代主义在规划界具体的表象,它是对理性规划模式颠覆和变异,是将规划理论中的复杂性重新定义的表述。有一个值得推崇的观点是,城市被看作一个动力系统,城市各个系统处于混沌的状态,而且是在秩序支配下的复杂状态,复杂中包含着秩序。它的理论基础是混沌学的—个推论——分形理论[3].

分形理论是michaelbattg和paullougleg提出的《分形城市》学说,其灵感来自于混沌学的一个数学推论——分形。两位分形城市研究者在分析了一系列城市形态案例(如功能分布、城市成长方式等方面)后指出:①复杂的城市可以理解成非常简单的实体组成;②分形不仅存在于空间还存在于时间。他们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建构可预测的城市模型,用重复、迭代的递归的程序来构建和发展理想的城市。他们的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反规划”方法论从具体操作层面来说就是一种叫做叠合(superposition)的方法[4],用多元拼贴的手段,把四个基本子系统——防洪sp、生物保护sp、文化遗产sp、休闲sp等透明地叠置交融,四个系统都没有包括其他系统,边界模糊的四个子系统的组织遵守分形的长生方式,并试图通过这样的形式,使城市看上去像自行演进的,而不是经过规划的。这种规划图上的各个系统支离破碎的形状,让人想起点彩派的绘画创作手法。这种规划自然是抽象的模型,而不具备真正制度上可运作的意义。

当今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的课题是全球性的,彼此形成“蝴蝶效应”。解决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步履维艰,任重道远。应该说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其生态安全有着不同的内涵和解决之策,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问题也不相同[5].有人说,贫穷是最大的环境污染,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在贫穷的生存环境不断得以改善的同时,寻找建设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相协调的切实可行的办法才是必由之路。我国还有近3000万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因此消除贫困和发展经济,走上共同富裕道路仍是我们压倒一切的任务。世界是多元的,把任何一种主张当成绝对真理都会导致谬误。但不可否认,人类的生存和进步离不开科学技术,人类的正常思维也离不开理性,理性是人类自古以来的认识世界的基本方法。“正规划”的一切思维理论基础是理性主义。

众所周知,现代城市规划从19世纪后期兴起至今,所高举的思想旗帜—直是维护公众利益与社会公平,这也是现代规划编制体制的价值取向和思想基础,综观我国二十多年的规划实践,成绩有目共睹,如城市规划地位得到确认,城市规划内容体系、技术方法也得到法律规范等。重新回到原始起点,探讨建立“反规划”抽象理想和价值是不现实的,因为使其碰壁和破碎的是中国社会经济的环境与人、地关系的现实和城市建设的剧变。

3、“正”“反”规划的整合思路

3.1“正”“反”规划一体性

正反两依依——以正为主,正反和谐,反正—体。“反规划”是—种思维途径,但不是惟一的,更不是改善城市环境和解决城市问题的灵丹妙药。看看中国的国情和规划人文社会生态,“反规划”与现实世界是不合时宜的。规划的思维是辨证的思维,是反思的思维,是可逆的思维。“反规划”是一逆向的思维,是对“正规划”的一种校正。

“反规划”不是综合性、系统性方法论的思路,“反规划”与战略规划、概念规划一样,可作为规划研究手段在城市发展方向、城市形态、用地评价和选择方面有所作为。“反规划”作为一种研究思路是为法定规划办法服务的,其成果应该被整合到现行编制体系当中,但不能形成“反规划”对“正规划”的异化的局面。因此,“正”“反”规划目的、功效、内容是统一的,一个科学的“正规划”不仅是理性发展规划的单—模式。“正规划”正在检讨过去某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不要全面否定它、推翻它,它是有用的,是符合现阶段状况的。虽然这种模式可能不是最好的选择,但它是符合现实的必然选择,这种模式通过改良,可提升科学精神,完善程序,积极应对现存的问题和规划实施的症结,加强规划过程分析,形成科学理性发展的多重模式,是能实现的预想目标的。

3.2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问题

城市规划学科的基本问题是“科学合理利用城市每—寸土地”[6].基本问题是贯穿—个学科(专业)的全部历史并且推动学科(专业)发展的问题,城市规划学科这一基本问题始终推动学科(行业)发展并且始终没有得到解决。这个问题表现形式可以是千变万化的,它遍布学科专业(行业)全部领域,对基本问题的完全求解看来是不可能的。“反规划”是在生态环境的思路上对这个问题的积极探索。但它不能以此来否定“正规划”的传统地位和运行的范式。

“正规划”崇尚技术,崇尚科学理性,强调技术与生态结合。生态不是原始状态,生态是—个理性、动态的平衡,而这种平衡是有待于人们永远探究的,并不是划定—个“反规划”的区域,就是一个科学的规划。规划的生态概念是模糊的概念,人们对它理解、把握的方法难以明确,这也是“反规划”体系难以普及的一个原因。从理论与实践上看,城市规划学科与其他任何学科(专业)—样,都存在着普及与提高的相互促进,相互统一的关系,普及与提高是辨证的关系。绿色(生态)斑块,绿色廊道的建立与开辟是城市规划考量要素,但社会生态、经济生态、人文生态也是不可或缺的因子。城市规划的综合性就是如此,它是协同的、共生的、互为依存的,这是规划学科的意义所在。过去,由于过分强调某一个方面,忽视或不够重视另一方面,如生态问题,产生了规划建设难以修复的败笔,这些必须在规划方法论的层面引起警觉。现今的中国城市问题是系统性问题(政治、经济、文化、土地、生态环境等),每个城市表现的形式或严重程度不—样,解决思路与途径也不尽相同。过去我们思路单一,老是用一种办法、一种途径、一种视觉来看问题并寻求答案。

3.3把握发展的主题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号召全体人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并用好21世纪头二十年重要机遇期,这是由我们面临的时代条件和国情所决定的。从“十一五”开始,我国经济将进入一个长期、快速、平稳发展阶段,如果没有较快、平稳的发展速度,就难以缓解发展中产生的种种矛盾。有鉴于此,我们必须面对六大基本挑战[7]:①人口三大高峰相继来临,在未来的二十多年当中,平均每年将新增人口1000万。②就业与老年人口总量都将逼近中国历史上的最高峰值,而能源和自然资源在此发展阶段将被超常规利用。③生态环境状况在中国的整体恶化趋势还会延续。④中国城市化的巨大压力。根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的一项研究资料,按照经济的发展需要,我国城市化水平在2010年将达到61%,在2020年将达到75%,姑且保守一点,分别降低10%,即2010年和2020城市化水平为51%、65%,城市人口也将分别达到7亿和9.8亿,总体规模将超过所有发达国家人口之和,我们在这一时期将出现人类发展史上最壮观的人口迁移,我国城市人口将在10年和20年内分别翻一番到两番。⑤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且解决“三农”根本问题;⑥国家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全面建设与国家实力的培养。利用“反规划”底图关系概念(这个底应该以中华版图为“底”,是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底”,而不仅仅是一小片区域的“底”)来确定科学的发展。在湿地、风景名胜区、生态保护区等生态敏感区,搞破坏性建设当然有问题,这不是“正”“反”规划的共同原则。

“正规划”具有思路清晰、普适研究方法的特征,是可操控的技术过程。规划编制体系调整是对城市规划问题一个或者多个切中要害的解决路径。笔者不认为对策的选择要迎合时下热点课题,或非要给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做结构性的大手术,而关键是针对确实存在的问题,从规划编制视角改变和解决这一问题,应在较为严密的基础上把握规划的精确性,解决规划的深刻性、可行性。

3.4“正”“反”规划的整合思路

概念的厘定是一切研究的前提,思路的分野源于概念的歧义。当今社会、经济、生态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在这个背景下,人们应进一步深入思考未来的发展趋向,如何在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这给规划编制体制带来新理念和修正思路——功能、规划、建筑、交通、地景、生态五位—体,全面协同,从而酝酿出整体性方法。现在学界在城市生态问题上的研究缺陷是:规划与绿化景观、建筑、生态相互脱节,个体环境与整体环境相互分离。对于城市生态效益,不仅需要定性分析,更需要定量测定城市成长不同期的规划目标,重点、区位差异性,非均衡发展的原则路径。另外,过去我们预测规模不准,是因为分析方法与预测手段不科学,例如,传统教科书上人口估算方法,面对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完全不适用。而“反规划”对于这些问题都给予了我们很好的诠释。“正”“反”规划都应是理性规划的过程,其前提是“正,'”反“规划真正做到理性,协同整合各类专业背景人才多智慧参与和公众参与,努力做到决策民主、理性、科学。

整体规划为我们完善现有线型思路的规划编制技术路线拓展了一片新天地。在方案制定和实施中,坚持理性建设规划原则路线不动摇;对每一个要素(专业门类和技术单元),不能再象过去常常在单—规划完成后再“贴”入上去,而要将其真正融入整个规划中。

[参考文献]

[1]俞孔坚,李迪华,韩西丽。论“反规划”[j].城市规划,2005,(9):64-69.

[2]李晓江。关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研究”的思考[j].城市规划,2003,(2):28-34.

[3]mbdttgandlougleg.thefractdcity(abstract)[j].architecturaldesiqn,1997,(10):78.

[4]陈欣欣。建筑的科学之维[j].建筑学报,2003,(6):48-50.

[5]李宛华,吴耀东。可持续的建筑与可持续的环境[j].世界建筑,1998,(1):84—85.

[6]叶小群。关于城市规划概念语言的思考[j].华中建筑,2004,(4):80—81.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7

关键词: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关系;人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近几十年来,我国大兴土木,平均以每年20亿平方米的新建面积增长,而平均建筑寿命却短得令人咋舌,只有25-30年。这不仅仅是建筑质量的问题,城市规划纸上谈兵也是“共犯”之一。因所谓政绩使然,很多建筑盖了拆,拆了盖,反反复复的情况经常可见。而还未到使用年限就被拆除的建筑只能沦为建筑垃圾,大量的浪费和环境的污染超乎想象。城市规划已不再是“墙上挂挂,纸上画画”,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处理好建筑和城市的关系才是必由之路。

1城市规划的思想和发展与建筑的关系

1.1国外重要城市规划思想

1.1.1田园城市理论、卫星城镇和有机疏散思想

19世纪末的工业化进程下,城市生活与自然相背离,且有无限扩张的态势。为限制此现象,为人类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英国人霍华德于1898年提出了“田园城市”理论。田园城市城区平面呈圆形,中央为公园,六条主干道从中心向外辐射,核心部位为公共建筑,在城市直径线的外三分之一处设环行林荫大道,城市地区建设工厂和仓库。

为进一步遏制大城市的膨胀,霍华德的追随者恩维提出卫星城镇理论,以疏散人口。在1912~1920年,卫星城镇演化成只提供居住的“卧城”和有一些企业和服务设施的半独立卫星城镇。到了20世纪60年代,因人们生产生活的需要,完全独立的“新城”慢慢得以发展。

不管是田园城市还是卫星城镇,都体现着城市疏散的观点。该思想的提出者沙里宁就是卫星城镇的最初实施者。他利用生物学细胞结构的方法,将城市分为若干功能分区;又通过人体血液流通,将城市主要分区用快车道连接,并避免对住宅区的干扰,由此达到有机疏散的目的。

1.1.2现代建筑运动与《雅典》

20世纪初起源的现代建筑运动是建筑学逐渐渗透城市规划领域的切入点。这是历史性的时刻,说明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间开始真正建立起了密切关系。

勒・柯布西埃不仅是位建筑大师,也是探索现代大城市规划问题的第一人。他提出的“明天城市”和“光辉城市”颇具代表性。两种城市规划方案均以城市集中为导向,采用高层建筑提高市中心的密度,建设人车分离的高效交通系统,提供充足的绿地、空间和阳光。他认为城市只有集中才有生命力。

与此相反1935年赖特提出了倡导空间分散的“广亩城市”理论。这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异曲同工。赖特认为大城市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个乡村,并用电话和汽车相联系。

两种思想界定了城市空间发展的两种指向:城市的分散发展和集中发展。它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寻求技术的创新和空间的拓展。而现代建筑运动对城市规划最大的影响反映事件为1933年《雅典》的修订。《雅典》针对居住、工作、游憩和交通等城市功能提出看法,对城市绿地、人口密度以及居住、工作和游憩的功能分区划定和联系三者的交通网等等均有明确要求。1978年一批建筑师汇集在秘鲁的利马,以雅典为出发点进行了讨论,后发表了《马丘比丘》。与《雅典》的机械主义和物质空间决定论相比,《马丘比丘》更注重人与人的交往和多功能的生活环境。

1.2中国城市规划的发展

1.2.1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和实践

早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已有城市的存在,城市规划理论也在夏商周时期初步形成。西周洛邑城是我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的按照城市规划图实施建设的城市。到了战国时期,大城套小城的都城布局模式,使居民居住的“郭”围绕君主所在的“王城”,反映了“筑城以卫君,造郭以守民”的社会现象。值得一提的是吴国伍子胥提出的“相土尝水,象天法地”。他奉吴王阖闾之命主持建设阖闾城,也就是现今的苏州古城。伍子胥充分利用区域内的水资源,将太湖水引进苏州城,形成了今天“东方威尼斯”的独特风貌,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秦汉时期邺城规划已有明确的功能分区和严格的道路分级。唐长安城采用中轴对称、宫城为中心的布局形式;元大都则采用三套方城的格局,依然为中轴对称和宫城居中。不难看出,在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中,皇城在城市空间组织上所占有的绝对主导地位。这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与建筑的关系。

1.2.2中国近现代城市规划的发展

从鸦片战争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亡国到自强的历史性飞跃。20世纪20年代末,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我国一些较大城市开始进行城市规划。南京的“首都计划”和上海的“大上海计划”均以方格网道路将城市分为若干功能分区。

解放战争结束后上海完成了《大上海都市计划》三稿。该规划运用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将“有机疏散理论”和“邻里单位”相结合,代表着近代中国城市规划的最高成就。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开始以“苏联模式”等先进的规划思想,结合国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中国特色的规划。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的关系也开始更为密切。如将城市规划编制过程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两阶段;把居住区分为三级;采用居住面积、建筑密度、人口密度等等经济技术指标等等。

2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

2.1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的关系

场地设计是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领域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城市规划为场地设计提出规划条件,场地设计又为建筑设计提出具体详细的要求。

20世纪30年代,在欧美地区出现了“邻里单位”的居住区规划思想。“邻里单位”以住宅与日常的公共建筑及设施作为组成部分,每个“邻里单位”又是构成居住区的“细胞”。这个“邻里单位”就是“小区”的雏形。小区应按照城市规划部门出具的规划条件进行设计。该条件会对规划用地面积、规划用地性质、建筑限高、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等提出具体要求。进行场地和建筑设计时必须依照此要求进行。以“建筑限高”要求为例。如果场地周边有历史建筑时,拟建建筑高度和与历史建筑的距离都有严格要求,否则会造成遮挡或过于拥挤。

2.2建筑设计与场地设计的基本要求

2.2.1功能要求

日照:房屋应满足规范规定的日照标准。

通风:因地制宜,保证建筑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便捷:组织好居住、工作、游憩的交通关系,结构清晰,出行合理。

安全:建筑及场地应满足防火、防洪、抗震的要求。

舒适:与室外环境相协调,保证人的舒适度。

参与:马丘比丘中指出:“人们必须参与设计的全过程,要使用户成为建筑师工作整体中的一个部门”,“只有当一个建筑设计能与人民的习惯、风格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的时候,这个建筑才能对文化产生最大的影响”。

2.2.2经济要求

适宜的容积率和建筑密度是衡量建筑空间规划经济型的主要指标。其中,容积率是指用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之比,是反映土地开发强度的重要指标;建筑密度是指用地上建筑基底面积之和与用地面积之比,是反映建筑空间环境质量的主要指标之一。合理利用量化指标,不仅可以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空间,也可以最大程度上节省投资。此外还应考虑道路、绿化、建筑小品等的工程量造价是否合理。

2.2.3美观要求

建筑是城市中重要的景观之一,它的美观与否直接决定了一个区域的整体效果。从建筑单体的造型、色彩和尺度到建筑群、绿化以及建筑小品等的整体效果,都会对小区、居住区、乃至城市的形象产生化学反应。

2.2.4质量要求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在欧美大部分国家建筑的平均寿命为80年的情况下,我国却上演着“危楼风云”,“楼倒倒”、“楼歪歪”、“楼脆脆”、“楼裂裂”频频见诸报端。这与在利益驱使下的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弄虚作假和监管缺位有着不可逃避的联系。与其说是欧美国家房屋建筑质量高,不如说是他们的城市建设注重科学规范和渐进发展。法律法规、技术规范不是摆设,只有严格遵守才能保证建筑的质量。

3尊重城市规划对建筑设计的指导作用

从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时期到中世纪,再到文艺复兴和绝对君权时期,古代欧洲各个时期的城市都有着典型特点,而这些特点都和具有代表意义的建筑分不开。古埃及时期的太阳神庙,古希腊时期的雅典卫城,古罗马时期的凯旋门,中世纪的哥特式建筑巴黎圣母院,文艺复兴时期的巴洛克建筑罗马耶稣会教堂,法国古典主义建筑卢浮宫都是一个时期,一座城市的完美印象。中国也不乏这样的案例。看到中央电视台总部大楼就知道到了北京,东方明珠塔则代表身处上海。而这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或地标建筑能够为后人继续瞻仰或在城市的任何角落一眼便能识别,也是与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分不开的。

一栋好的建筑会成为一座城市的标志,诠释城市沉默的记忆。而现在造城运动导致的千城一面的现象,毫无特点可言,已让人产生了严重的视觉疲劳。这不只是建筑设计本身的遗憾,也是城市规划的缺陷。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尊重城市规划对它的指导是非常必要的。以建设火车站为例。火车站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人、物交织、往来频繁,是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如何将其设计好,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就变得尤为重要。火车站作为交通枢纽,不是随便找一处空地建立就可以的,要经过严格的选址和城市规划部门的层层审批。一般小城市中火车站应设在边缘地带,大中城市则要设在城市中心,增强可达性。火车站的候车大厅等建筑在满足自身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还要考虑外立面与其周边建筑和环境的协调程度和辨识度。反之,如果不按照规划部门所出具的规划条件进行,就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乃至对整个城市的影响都是极大的。所以所涉及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才能达到真正城市规划的目的。

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基础,也是建筑设计的依据。中国现今存在的建筑寿命短的情况,除了建筑质量不过关,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规划的短视。科学规划迫在眉睫。还有,建筑市场的繁荣,助推了一批建筑师的涌现。然而他们把建筑看成了一个个个体,一味追求建筑的“新、奇、特”,脱离了现实环境,换言之,没有遵从城市规划的要求,造成了不和谐的城市景象。所以,建筑在城市中,就要遵守城市的“游戏规则”。

4结语

在提倡优化人居环境的现在,人的感受越来越得到重视。而立足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的思想和发展,从中汲取营养,深刻体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相互的作用和影响,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是对历史的和解与对未来的展望。

参考文献:

[1]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8

关键词:城市规划;科学化;若干思考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规划工作也渐渐的走入了人们的视线。在人们对生活环境要求不断提高的今天,城市规划科学化能够更好地将解决在城市规划过程中出现的许多差强人意的地方,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研究。

一、何为城市规划科学化

在过去,由于受到经济、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使得我国的城市规划工作出现了很多的问题,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层出不穷。这样的情况给城市居民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和困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城市的发展。因此为了避免类似现象的再次发生,在给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加快城市的发展步伐,城市规划工作者开始注重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城市规划科学化也就应运而生。具体的来说,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概念是: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确保各项工作都能够符合合理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的要求,具体的工作,如城市规划的监督、编制以及审批等必须要以城市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并要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不能够与之相背离,从总体上来讲,在对城市进行规划时,要确保其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相吻合。

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重要意义

(一)城市规划化科学化能够更好的改善城市的空间环境

众所周知,要想提高城市的品质,构建高品质的城市,就必须要做好城市规划工作,这是构建高品质城市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我国中型城市和高品质城市的调查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大多数城市都存在着空间设计不合理、违背科学的现象,很多城市的设计具有较强的随意性,这为城市管理工作带了许多不便。因此,为了改善城市环境,构建高品质城市,就必须要确保在进行城市规划时能够遵循科学性原则和合理性原则,将粗放的、随意的空间设计变得细致、严谨。

(二)有助于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工作水平

当前,在我国城市规划工作中普遍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在进行城市规划时,刚性过强、缺乏柔性,使得城市规划工作太过于绝对,丧失了其合理性和灵活性。第二,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缺乏科学依据,缺少必须要的城市设计研究工作,大多数城市规划措施都是依靠经验而制成的,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这些情况使得人们不得不反复的对城市规划进行修改,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的十分严重的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必须要加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逐步提高城市规划的合理性,建设修改的几率,继而提高城市规划的工作水平。

(三)是政府执政为民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通过城市规划科学化能够更好的实现城市规划和设计的编制,能够有效地减少城市规划中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有利于祛除冗余的机构,实现办公机构的精简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和审批效率,是降低社会成本的有效方法之一,由此可见,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是政府实现执政为民的必然要求,是保护人民利益的有效措施。此外,提高城市规划工作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能够让城市居民更好的利用城市的空间,能够对城市中的各类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有利于实现城市经济和环境的持续发展。

三、实现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有效措施

(一)要不断的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工作能力

对于城市规划工作来说,城市规划队伍是其主要的参与者和实施者,其在城市规划工作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因此,城市规划队伍直接决定了是否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合理化。基于这样的情况,要想确保城市规划能够符合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加强城市规划队伍的建设,采取有效措施不断提高城市规划队伍的素质。首先,各个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人员的再教育,通过组织培训、讲座等来不断提高城市规划人员的素质和专业水平,使其能够更好的应对城市规划工作中的难题。其次,要加强对城市规划人员全局意识的培养,使他们认识到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性,继而在日常的工作中能够严格的要求自己,杜绝依靠经验进行工作的情况。最后,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者创新意识的培养。伴随着我国社会的进步,城市旧有的规划设计已经不能够满足当前城市和人们的要求了,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强对城市规划工作人员创新意识的培养,要在过去的城市规划的基础上、以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要求为宗旨设计出更加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是城市规划服务于居民的生活和工作,才能够提高城市管理的水平。

(二)要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

实施城市科学化、合理化的规划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能够推动并最终实现环境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这不但是实施城市规划科学化的目的,也是进行城市规划科学化的指导思想。相关工作人员在设计城市规划方案时,必须要将可持续发展思想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要加强对城市实际情况的分析,确保空间布局能够符合城市的实际情况,能够满足巨门的要求;要不断的完善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只有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思想,才能够实现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才能更好的协调生态保护、社会进步以及经济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

(三)要采用更开征集制度来选取设计方案

要想确保设计方案的质量,强化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就必须要采用公开征集的方式来选取设计规划方案。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设计者做出更好的设计方案,才能够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在这方面,政府需要做好反垄断的工作,确保设计方案征集工作能够在公平、公开和公正的环境下进行,要加大对弄虚作假等行为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提高设计方案的水平,才能够推动城市规划工作的发展。

结束语:

城市规划科学化发展是城市规划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进行城市规划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全面的掌握城市的实际情况和居民的要求,并以此为基础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城市规划的科学化发展,才能够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史舸,吴志强,孙雅楠.城市规划理论类型划分的研究综述[J].国际城市规划.2009(01)

[2]何兴华.科学实在的理解与城市规划的认知对象[J].城市规划.2007(06)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9

关键词:城市规划;居民休闲;后现代;休闲系统

abstract:afterenteringthe21stcentury,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economy,ourcountryurbanization,therapidincreaseofurbanpopulationintensifiedthebackwardnessofurbanplanningandpeoplepursuehighqualitylifedemandcontradiction.Hopetodevelopmentofcityplanningthoughts,thispaperanalyzestheresidents'leisuresituation,forthenewurbanplanningarealsoproposed,providereferenceforpostmodernismurbanplanning.

Keywords:urbanplanning;Residentsleisure;postmodern;Leisure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城市规划思想发展简述

纵观城市的发展演变,每一座城市的建成和完善都包含了众多建设者的汗水,而城市建设的理念和方法则更是倾注了城市规划者的无数心血。可以说是城市规划者决定了城市的命运和发展方向。想要了解城市的发展形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就要了解每个发展过程中的规划思想。

现代城市规划的思想无疑是数千年人类社会文明和思想的发展体现,在两千多年前,灿烂的古希腊文明中就已经对城市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进行了思考,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们聚集到了城市中生活,并寄望美好的生活”。

古希腊人的城市建设是逻辑思维和向往自由的典型代表,他们建造的城市在防御体系上并不完善,但居民拥有平等的生活条件,共享完善的城市公共空间。希腊城邦大多以方格网划分街坊,贫富住户混居在同一街区,居民的住房普遍狭小,与之相对的是丰富的室外公共空间,英国戏剧学家威彻利评价古希腊的广场是希腊城市中最重要和最富有活力的中心。

可以说古希腊人规划的诸多城市都是以居民能够享受生活并追求自由精神为目标的。在随后千年时光中的罗马帝国时代,在继承古希腊城市规划思想的基础上不断蜕变和发展,带入了罗马人强硬和奢华的风格,形成了古罗马的城市规划思想:实用主义和等级分明。但随着罗马帝国的不断强盛,其建筑风格的宏大特点无限放大,众多古罗马城市及建筑脱离了人的实用,形成了诸多竞技场、广场等大型建筑。

在经历欧洲中世纪黑暗压制后的文艺复兴时期,基于对古希腊和古罗马思想的崇拜和对于宗教封建统治的反抗,这个时期的城市规划越来越“世俗化”,城市中神的印象不断被削弱,人文主义归回,城市的建筑功能也不断凸显出市民的需求。文艺复兴时期对于文化的推崇使得城市规划大师们虔诚的恪守着城市和谐与整体的艺术法则,因此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建设并不是一撮而就,而是在几任规划师的不断修改中完善,城市规划第一次表现出不仅仅是改善城市的服务功能的作用而成为了一门艺术。

近代的城市规划经历了封建君权时期城市规划的古典风格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初期城市建设的功利实用主义,产生了科学主义和实证思考方式。现代城市规划的理论萌芽不断产生并应用于实践当中,比如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在美洲大陆建立“新和谐村”(newHarmony)来实践其理论。公认的首位近代城市规划师霍华德的社会(田园)城市理念就借鉴了众多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思想,霍华德倡导城市与乡村结合发展和城市规模控制,形成以人为主动的城市形态发展。霍华德将城市规划再次拉回了以人文本的规划思想,使得城市规划不再局限于城市内的规划而是协调整个人类聚集区域的发展模式,在城市规划的物质规划中填入社会研究也使得城市规划富有了人性的因素。

在整个二十世纪,世界范围内的战争与物质世界发展成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主要事件。众多的城市规划方法和理论的研究也是在探索人类社会发展如何平衡人与人和自然与工业发展的空间矛盾,直到后现代主义的产生。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计算机的应用和普及,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工业发展达到巅峰状态,城市成为了名副其实的钢铁森林。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再也无法解决工业扩张与人类生活之间的矛盾,在1980年代美国出现了“洛杉矶学派”并提出了新的后现代城市规划理论。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思想相对于之前的物质城市规划更关注于城市中居民生活的社会公正问题、城市发展的多元化和人性化,并开始思考城市空间现象的制度影响。

二、我国城市居民休闲现状

城市是人类聚集生活的最高级社会形态,城市比其他聚落形态能够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为完善的服务。进入二十一世纪后,我国经济发展成果显著,已经良好的带动了居民的生活水平,2011年我国有三个省份的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超过三万元了,这一年我国的城镇化人口比例也达到了51.27%,首次超过了农村人口,二十一世纪必然是我国的城市世纪。在未来的城市发展中,城市规划的重点必然要回归人本。城市将由物质生活空间功能的主导结构转化为社会生活空间功能的主导结构,生活质量成为社会追求的人本最高目标。

中国人的休闲体验自古有之,文人雅士追求琴棋书画的艺术,坊间百姓在说学逗唱中娱乐生活。近百年的社会动荡和经济落后更是让我们在国力追赶中暂时放弃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进入新世纪后,国人的休闲意识和休闲渴望不断复苏,休闲活动的内容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下爆炸性丰富。吕勤在2008年对北京、南京、成都、厦门四个城市的居民休闲行为进行了一项调查研究,健身运动、视觉欣赏、餐饮消费、购物、上网娱乐、游戏娱乐、近郊旅游、休闲学习是主要的休闲活动大项,其中日常性运动、看电视、聊天、读书读报、浏览互联网、购物、品尝美食在四个城市居民中都占有最大比例,娱乐类的休闲活动占据休闲活动的一半以上。

休闲既是一种生活观念,表达了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又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追求丰富多彩的生活的具体表现。王小波认为人们在掌握玩的技能后,更容易从高雅的休闲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而在市场经济下,无论是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还是高雅的休闲活动都是在消费中产生的。据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课题组测算,2011年我国居民的休闲消费中最核心部分规模大约为21959亿元,相当于我国2011年GDp的5.5%。

三、城市规划中的休闲理念

在新型的城市功能结构中,工业板块正在不断的远离城市,填补这一空缺的便是休闲产业。城市化的不断发展,资源供给能力和人们追求更高水准生活的需求矛盾凸显,城市的生活休闲功能被提到了重要位置。在后现代背景下,休闲成为人的本质需要,而城市就成为了休闲功能最为完善的人类社会形态,无论是外来者还是本地居民,其休闲需求都将成为城市发展的推动力量。后现代的城市规划中会提升出城市休闲系统,以完成城市休闲功能的缔造。吕宁在《中国城市休闲和休闲城市发展研究》中,对城市休闲系统的概念和结构进行了描述,提出城市景观、城市休闲空间、休闲产业和公共服务与管理的四个城市休闲要素。

在现代的城市规划中,人的因素将不仅仅是规划师考虑中的人的感受,而是广泛征集的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城市的休闲空间应该能满足人们的多元化需求。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巴拉克里施南在讨论城市大规划时说“规划必须反映人们的需求以及对人们生活重要的物理空间形式”。

当今的城市规划并不仅仅是在规划一个大型的居所,还有向其他地区展示文化和生活态度的作用,将城市的传统文化融入城市的建筑特征中,与居民的休闲生活态度相结合,提供给居住者的将不仅仅是生活感受,还是生活品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京祥.西方城市规划思想史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

[2]谭天星.陈关龙未能归一的路中西方城市发展的比较[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

[3]洪亮平.城市设计历程[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王受之.世界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城市规划思想理论篇10

关键词:城市规划;可持续发展;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

由于我国城市规划发展的历史较短,与迅速变化的城市发展形势相比,现行城市规划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薄弱环节。有鉴于此,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出发,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城市规划的理论和方法,以城市规划为首要环节,保证实现城市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城市规划思路具有的特点

1.1规划内容已不局限于城市本身的发展,而是将与之关联的人口、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诸多因素纳入规划过程,在保证上述因素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的前提下,寻求城市适宜的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与发展方式;特别在规划的开始,就把城市的环境分析和城市的资源分析和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一并考虑,由此得出平衡城市发展的总体规划初步方案。

1.2整个规划的出发点不仅是以往的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土地及空间资源的关系,而特别强调了城市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这是可持续发展观念对城市规划提出的新的要求。

1.3资源环境体系的基本承载力是决策城市规划方案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点,即规划方案中建议的城市规划不能突破城市的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需要说明的是,城市规划方案的确定并不是被动的接受承载力和供给力指标的约束。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环境污染的排放因子和经济发展的资源消耗特性会相应发生变化,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增大和资源供给力的加大,以及城市系统允许发展规模上限的扩大。可见,环境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指标的引入,保证了城市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这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

2我国城市规划的趋势

2.1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不能仅仅限于理想模式的探讨,还要注重务实,从我国的特有国情出发,及时调整思路,加强应用理论的研究,以动态地解决城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说,城市规划中规划研究是基础,规划技术是保证,规划实施是关键。

2.1.1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

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经济社会文化人口等的协调发展是当代城市发展的主潮流。城市规划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在所难免,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规划措施把这种消极影响降到最低,要把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贯彻到规划的各个层面上。

2.1.2人性化的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是一项与城市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主体,他涉及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自身发展的关系。所以说,不管怎样规划,我们首先应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如果一个城市规划不是从人的思路出发,再完美的技术条件,再雄厚的物质投资都是微不足道的。我们应该把城市的规划提高到一个人性的高度来对待,让城市规划体现人文关怀。

2.1.3追求和谐的基本准则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伟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城市的规划要特别注重生态的平衡性、产业的协调性,布局的合理性等等。城市的空间结构布局和土地利用并不取决于科学性,而是取决于利益冲突和价值判断。从这个层面上说城市规划实质上是一种意识形态,在这一过程中要照顾各方利益,统筹兼顾,以实现和谐的最终目标。

2.2规划实施

规划的实施指的是规划由蓝图变为现实的过程,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实施的不可逆转性。城市的面貌最终是由规划的实施阶段决定的。目前,我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加上政治、文化、社会环境的变化都将影响着规划的实施。

2.2.1强化城市规划的严肃性

加强城市规划的法制化进程,包括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都要注重法律的在其中的重要作用,提高规划的严肃性,这与城市规划的性质分不开,法制建设是保证规划顺利实施的重要保证。因此,要避免规划失效,使城市朝着人类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必须加大执法力度,推进执法进程,完善执法措施,强化对规划主体和客体的约束机制。

2.2.2城市规划的管理要科学化

所谓城市规划管理是指城市政府依据相关法规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管理。实质上它是对城市中各项建设项目的组织、控制、协调的过程。要与时俱进,对城市建设进行动态的管理、监测,同时规划部门要对反馈上来的信息进行综合考察论证,并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对规划方案进行及时的补充和调整,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建设的科学合理性。

2.2.3城市规划要以人为本、

现代城市大多是经济和商业的附庸,抹杀个性、牺牲市民的生活质量。随着社会的发展,明天的城市应当服务于人,以人为核心和导向,把城市环境质量视为头等大事。为此,城市规划要全面体现民意,切实关注民生,把落脚点放在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上,创建舒适的民居环境,发展多样地方文化,培育城市的个性魅力。加强市民的城市环境意识教育,增进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突出市民在城市中的地位,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城市规划要在交通,娱乐,就医,教育等方面体现市民的利益,切实做到以人为本。

2.2.4搞好生态城市建设

生态城市一词发端于20世纪70年代初,由于世界工业的大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染达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自然环境减少了,人们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界遭到了破坏,于是许多发达国家开始大力推进生态城市的建设,并注重环境的保护,他们提出,不能牺牲下代人的利益来维持今天的奢侈。所以西方发达国家对于生态城市建设有着丰富的经验,我们要注重借鉴并加以吸收,在城市建设中要节约保护水资源,加大环保力度,建立健全与生态城市有关的法律法规和制度,加快生态城市的建设步伐。

结束语:

我国新时期的城市发展正经历着质的飞跃,与此同时,城市规划必然也要面临着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新跨越。在城市规划中引入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基于资源和环境体系对城市发展的支撑和承载能力,以实现城市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系的关键环节,同时也是避免重复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各种负面效应的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