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十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十篇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5:54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1

论文摘要:采用自然教学实验的研究方法,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对大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健康水平的影响。采用健康信念、行为调查表和cawte健康量表,时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表明,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明显改善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而且提高了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

事实表明,不仅有害的物质因素能造成各种各样的身体疾病和精神疾病,有害的心理因素也同样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著名医学心理学家丁瓒教授说:“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于人际关系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社会适应能力差的人,常因人际关系的矛盾而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并持续地出现焦虑、压抑、愤怒等不良情绪反应,而不良的情绪反应可使人的免疫力下降,生理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大学生体育教材中安排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不够,加上个别教师对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视不够,因此难以起到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的作用。

1 研究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以兴趣课的形式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开课,在自愿报名的学生中随即抽取60名学生构成实验组,大学一年级中进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辅导”课程的学习,在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60人作为对照组。

1.2研究工具

采用开放式与封闭式相结合的调查问卷,作为评价大学生健康信念、健康行为和健康水平的研究工具。它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一般背景信息,包括年级、年龄、班级、干部、三好学生等;二是关于健康信念(个人对健康、健康原因的认识)与健康行为(个人为自己的健康行为所做的一切)的开放式问题;三是cawte健康量表,其中cawte健康量表是用来评估个人的健康水平,它包括2个分量表,分别测量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水平。每个分量表有10个有关身心症状的是非判断题目,分数越高,则健康水平越低。

1.3研究的组织

“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健康辅导”兴趣课程是在一年级第一学期进行的。开课前,先用健康教育信念和健康行为问卷及cawte健康量表对实验组进行前测。然后将实验组进行“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的课程教学。教学时间为15周,每周2学时(利用课余时间),共为3o个课时。以华南师大应用心理教研室所编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辅导》为主要教材,教学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概论、学生心理适应问题、学习问题、人际交往、情绪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困扰、以及相应的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的方法与技能。讲课时,教师着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方法的教育和辅导,增强学生自我心理调节的能力。教学方法根据主题需要而灵活变化,有讲座、讨论、座谈、观看实验录相及学生心理咨询课堂模仿训练等。再在课程结束后,进行大学生健康问卷,同时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调查和收集资料。最后,对实验组被测前后两次调查结果,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调查测试结果进行对比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健康概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分别在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前测结果之间,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以及实验组与对照组自身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进行了比较(见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健康的前测结果不存在差异x2=0.22>0.5)。

对照组与实验组的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x2=5.96,p<0.o1),实验组本身的前、后测结果之间也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4.15,p<0、01)。以上结果表明,通过一学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组对健康概念的理解的确发生了显著性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单纯从生物学意义去理解健康的学生人数减少,更多学生能全面、正确理解健康的概念,即认识到健康不仅是身体“无病、无残、无伤”,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能力。

2.2关于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我们就健康方法的信念对对照组被测、实验组被测的前测和后测的三个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差异性检验(见表2)。

从表2中可以看出,对照组被测健康方法信念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前测结果基本一致;对照组被试健康方法信念调查结果与实验组被试后测结果的差异增多。实验组被试健康信念的前测和后测结果在某些项目上有显著的变化,即认为体育锻炼和有病及时看医生是健康方法的人增多,主张乐观人生态度和认知提高是健康方法的人数增多。以上结果表明:健康教育的实验有效地改进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特别是对有关心理调节方法的认识有了提高。

2.3被试健康行为的调查结果及其比较

将对照组与实验组被试健康行为(%)的前测和后测调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表3)。

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在锻炼行为上,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前测结果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的调查结果与实验组后测结果之间有显著差异,主要是实验组的有病及时看医生、体育锻炼、交友、情绪调节、乐观人生态度和个人和环境卫生行为显著多于对照组;实验组被试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主要是体育锻炼的学生有所增加,有病及时看医生的学生有所变化,丰富业余生活、交友和认知提高的学生明显增加。

以上结果证明:心理健康的实验明显改进了学生的健康行为,特别是有关心理调节的行为明显增多。

2.4被试健康水平的测试结果及其比较将对照组健康水平测试结果与实验组前后两次健康水平测试的结果进行分析和平均差异的显著性检验(见表4)。

从表4可以看出,在cawte健康测试的两个分量表分和总分上,对照组与实验组前测结果均没有显著差异;对照组与实验组后测结果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前测与后测结果之间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些结果表明,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验显著提高了学生的健康水平,包括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水平。

3 结论与建议

(1)心理健康教育提高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同时改善了大学生的健康信念和健康行为。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2

摘要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安康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了比较分析与思考,以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进行思考了策略并提出了建议,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分析与思考

一、研究目的

大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环境、学习、人际交往、就业择业等各方面的压力,极易产生一些心理健康问题。近10年的研究成果表明,有10%-30%的大学生存在各种不同程度的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情绪等心理健康问题。在国外,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病率也在10%-30%。大学生作为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将来能否适应新挑战,对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已经刻不容缓。本研究从心理健康的角度,通过问卷调查、比较分析,研究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状况、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策略,对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成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安康学院2008级、2009级、2010级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22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本研究相关文献资料。

2.问卷调查法

本次研究测试采用国内外通用的Derogatis制定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安康学院220名大学生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SCL-90测试,性别、年级、专业不限。本次研究测试,共发出量表220份,回收214份,剔除无效答卷3份,有效答卷211份,有效回收率96%。有效答问卷中,男生168名,女生43名;独生子女55名,非独生子女156名;家住城镇的有34名;家住农村的有177名。

该量表共90个项目,每一个项目均按严重程度分为5个等级:1=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对受检查者有相当程度的影响);5=严重(症状频度和强度十分严重)。它由10个因子组成,分别是身体状况、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症、焦虑症、敌对、恐怖症、偏执、精神病症、其它方面。

根据Derogatis等人的研究结果,该量表各症状效度系数为0.77~0.99(p

3.数理统计法

将测评之后回收的资料数据先录入excel,再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分析

按照SCL-90,10个症状因子任一项≥2分则计为阳性,即有症状;10个症状因子任一项≥3分计为有中度或中度以上的心理障碍;2≤因子分<3计为有心理障碍倾向或轻度心理障碍。

从表1可以看出,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的学生人数为14名,占总人数的6.6%;可能有不同程度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为29.9%;有轻度心理障碍的学生为55人,占总人数的26.1%。分析不同样本各类大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得出结论:女大学生高于男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大学生高于独生子女大学生,家住农村大学生高于家住城镇的大学生。

(二)大学生不同心理障碍分析

按照SCL-90,10个症状因子只要有一个因子的得分≥3分者,则被认为可能有中等严重程度的心理卫生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大学生有中度或中度以上心理障碍问题以各因子因子分≥3,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身体状况15.17%、强迫症12.32%、人际关系8.53%、敌对7.11%、抑郁症、恐怖症各6.64%、焦虑症5.69%;以2≤因子分

由结果可以看出:1.大学生身体素质在持续下降,体力和精力都处于各方面的压力状态,但对学习和生活没有多大影响;2.少部分大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存在障碍,大部分大学生敌对、偏执心理相当严重,因自负而不屑交往,以自我为中心,过分的苛求别人,缺乏理解、尊重、同情;3.即将毕业大学生在抑郁症、焦虑症和恐怖症方面表现居多,青年大学生缺少社会经验,自我调节能力差,心理容量小且脆弱,因择业中复杂的人际关系和一些用人单位对性别的要求感到恐惧和苦恼,严重的精神负担就会产生心理障碍。4.在生活的琐事方面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处于稳定状态,只有少数大学生有心理障碍。

(三)大学生不同性别与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大学生由于男女性别的差异,心理健康状况也存在差异,经过SCL-90测试女大学生10项因子分均高于男大学生,说明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在强迫症、人际关系、抑郁症、焦虑症和精神病症5项症状因子差异居前5位,大学生不同性别心理健康差异较明显,和男大学生相比较,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

(四)大学生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大学生非独生子女各项因子分均高于独生子女,从而说明非独生子女大学生其心理健康状况相比较较差,测试分析各项因子,其中强迫症、人际关系、敌对、焦虑症、抑郁症5项症状因子的差异分别位居居前列。

(五)城镇与农村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分析

比较分析表2结果可以看出:家住城镇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优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其中焦虑症、强迫症、偏执、人际关系、抑郁症5项症状因子居于前列。因此,学校应倾向对农村大学生多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和体育健身环境。另外从小就要关注农村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为孩子提供健康快乐的成长的环境。

四、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思考

(一)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进行深入研究

近年来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实质性研究比较缺乏,大部分还停留在对理论的简单分析和一般经验的总结上。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加大对学生个体情况进行分析的力度,来消除大学生轻度人际交往的障碍,抑郁症以及焦虑等心理问题,来维护正常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常态发展

所谓常态是以人的心理能否适应环境来区分,一个人的心理能适应环境为常态。以往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从疾病的角度进行,而从常态到发展的方向研究的很少,只是探讨。对处于常态的大学生,我们应从既重视常态,又重视发展的角度来探索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从常态向健康或向不健康发展的因素,以便处于常态的大学生能适当运用合理的办法使自己的心理更健康。

五、建议

(一)用心理咨询法在每个院系设立一个心理咨询室,根据不同年级、专业、性别、生源地的学生个体来研究相关的心理健康问题,切合实际地来开展研究;

(二)呼吁社会各界多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并且付诸行动,给予各方面的支援;

(三)有赖于大学生的主动意愿和积极参与,从而形成一个互动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杨洪辉.试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锻炼[J].山东体育科技.2003:98-101.

[3]何梅.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的信效度检验[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16(1):7.

[4]李红娇.2005-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对比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2):178-179.

[5]朱晓峰.体育锻炼对缓解高校大学生焦虑心理作用[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26(10):55-57.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思政;教育;整合措施

学生心理健康与思想教育的整合,能够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意识,并自觉地动用自身心理力量来磨练心智,与此同时,还能够弥补思想道德素质建设当中出现的纰漏和弊端,发挥思政工作的价值和效应。基于此,高校教师和学生都应当重视二者结合的必然性和意义所在,以此来完善自身发展和高校建设。

一、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整合的必然性

(一)现实紧迫性

在社会主义新型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当中,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有着一定的强调,明确提出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任务。从前者来看,学生成长和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心理健康状况,这也是基础条件所在,它的存在为思政教育的开展创造了条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本身的属性来看,它主要的工作是改善学生心理状况,使得学生能够拥有一个积极性上的心态来面对学习和生活,为学生接受其他教育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后者来看,主要作用体现在对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塑造,从而反作用于心理健康教育,给予心理健康教育重大的影响。现阶段,在我国的高校当中,尽管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充分重视起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具体的实践环节当中,仍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和纰漏。在这种情形之下,将二者进行有效的整合具有现实紧迫性,不仅是为了弘扬思政教育当中的人文精神,充分给予大学生关怀,也是为了能够教会大学生将心理作用的力量较好地运用到生活当中。这也满足了新时期社会发展对于人才的需要,从而促进大学生个体实现良性发展。

(二)理论基础的合理性

关于思政教育和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最早可以追溯到十八世纪末期十九世纪初期,德国伟大的教育家赫尔巴特在他的理论当中提出了关于这一领域的观点,并逐渐发展起来,成为后代人的重要参考理论。等到上世纪初期,杜威也在此基础之上发展了这一理论,他认为,高校当中开展的道德教育理应分为两个板块,一个是社会方面,另一个是心理方面,并将这一划分看做是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条件。通过这些理论研究,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思想政治教育在经历其自身的发展过程的时候,也会牵扯到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问题,从认知环节到情感上的共鸣再到行为举动,思政教育又时时刻刻需要借助于心理的力量。从我们的日常生活来看,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对于社会是有益的,而心理是否健康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受到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还是思想政治教育,都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发展方向,但是在这一过程当中,二者又存在契合点,而这种契合点是高校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所在。

二、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关系辨析

(一)具体目标追求的不统一

在总体目标上面,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一致性,都是为了培养社会主义未来建设者。在心理健康教育当中,各大高校采用的方式包括心理辅导和咨询,从而矫正大学生心理问题,避免大学生出现严重的心理疾患,从而引起他们走进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状态当中。心理健康教育所追求的是一种不焦躁、不压抑的心理状态,力求避开心理上的冲突或者矛盾。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追求的则是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塑造,使得学生能够对于社会持有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促进学生形成社会认可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这种目标的引导之下,往往会在教育实践带来一系列阻碍作用,以至于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会出现冲突或者矛盾,不能够协调进行。

(二)价值导向上的错位

在心理健康教学当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价值观念,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且教师并不应该将自己对于生活的感悟和对于道德的标准强加给学生,而是要给予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而思政教育当中,教师往往具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并且按照大纲当中的规定对于学生有一定的社会道德要求,并将这些作为自己行为的重要依据,进而使得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三)公开性和保密性的冲突

在思政教育当中,对于学生的要求是希望其能够以敏锐的政治眼光来看待社会,并且在言行举止当中主动承担道德责任感,如果发现相应的问题必须要及时作出回报,并结合实际情况解决好问题,这就体现出一种“公开性”的原则。相比之下,心理健康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保密性”,极其尊重学生的个人隐私,尊重学生的个人想法,由此看来,两种教育教学课程存在原则上的冲突。

(四)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的冲突

思政教育将个体的社会属性为重点方向,并且教育学生社会才是根本所在,人类主体的一切活动都应当为社会服务,符合社会的发展潮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学生能够着眼于自身的状况和需求,个体的行为要满足自身的未来发展需要,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之上才能够实现个人理想。由此看来,二者的冲突还体现在社会本位和个人本位上面,以至于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侧重点有所不同,也就无法契合在一起。

三、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整合措施

(一)观念上的有机结合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来说,理应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在观念上利用好二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将心里健康教学渗透在相关学科的建设方面中来,为思政教育提供基础性作用,进而使得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和管理建设能够得到良性推动,从而促进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另一方面,要重视思政教育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反作用,将双方的价值发挥到最大程度。与此同时,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和手段有待于丰富和完善,利用好现代化资源,使得传统教学方式当中的弊端和纰漏能够得到弥补,从而构建起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体系,促进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

(二)教学内容的调整

在高校思政教育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内容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大学生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因此其对于大学生未来发展的意义不容小觑。我们不得不承认,科学的思想观念能够帮助学生以一个正确的眼光来看待周遭的事物,从而树立起符合自身发展的人生目标,这样一来,也将有利于避免大学生心理上出现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内容的设置要考虑到通过思政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从而实现两方面教育的有效结合。思政教育要减少整体性和模糊性,要有针对作用,起到切实的意义。只有这样,思政课程的最终目标能够得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也随之凸现出来。与此同时,教学内容的调整能够使得学生在两门课程的引导之下,进一步了解自己,明确自己为来发展道路,从而减少自我批评的过程,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方法的改进

从整体上来看,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在教学方法上面是存在差别的,从前者来看,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考虑的是对于学生的尊重,采取最能够贴近学生并且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法,起到正面引导的作用,对于学生的影响是细致入微的。而思政教育却要建立在相互信任的基础之上,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起到榜样和规范的作用,企图对于学生的行为举止进行强有力的规范。将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有效整合,就是要求二者能够互通,取长补短,相辅相成,使得彼此的价值都能够得到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四)教育阵地的相互补充

高校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始终是基础所在,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教学阵地仅仅局限在课堂之上,而是有必要向其他方面扩大,譬如说可以强化对于大学生心理辅导的力度,并且定期开展心理咨询,对于大学生在生活和学习当中的困惑予以开导,高校还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状况和学生的需求情况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机构,从而有效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有机结合。实践证明,高校心理咨询机构的建设,能够为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提供一个契机,使得二者的阵地能够实现有效整合。专门的心理咨询机构作用体现在很多方面,首先可以帮助心理健康教学做好科学合理的安排和计划工作,并辅助开设相关的普查制度。尤其是在危机干预渠道的优化方面,心理咨询机构能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提供有效的咨询活动,使得学生能够得到有效的帮助来排忧解难。长此以往,学生的心理素质能够得到有效地健全和完善,为社会注入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人才。

(五)推动两门课程教师队伍的有机结合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来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之间的互通性,二者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却又在很多方面存在相似之处。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其作用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在这种前提之下有必要建立一支综合的教育队伍,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能够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有效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合力。值得一提的是,在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立之后,高校就要考虑专门心理教师和现代化教育配件的使用,一方面,发挥辅导员和班主任在这项工作当中的作用,因为他们是距离学生最近的教育教学资源,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状况和动态需求;另一方面,在现阶段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之下,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欢迎,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高校可以利用这项技术建立起一个覆盖全校的教学网络,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扩大教育面积。并且心理健康教师要和思政教师队伍的结合,使得学生的综合发展能够得到人员的保障。

总的来说,现阶段我国高校思政工作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推动作用之下,人们的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大学生的心理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困扰。在这种形势之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政教育的结合就显现得尤为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大学生心理调节能力,有利于良好个性心理素质的培养,还会引导大学生尽快适应社会与时展的需要。因此,高校教师要树立起正确的观念,在教学活动当中考虑到社会的需要和学生自身发展当中出现的状况,从而提高高校教育工作的科学性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范美香.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探究[J].教育探索,2007,(1).

[2]佘双好.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7,(5).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4

1.性别和职业差异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男性得分比女性高,农民和工人得分比商人和干部得分高。根据访谈所获信息分析,47%的家长们造成心理健康水平低的最主要因素是担心以后的生计问题,其中男性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女性差,最主要是源于工作和生活压力。从调查发现,女性家长比男性更容易找到合适的工作。由于学历水平和工作能力的限制,除了商人和干部外,一般的男性家长只能从事单位、工厂、市场等的保安工作和一般厂房杂工;另一部分则成为正规的士司机或“摩的”司机。相反,女性家长可从事的职业较多,例如从事家政当月嫂或钟点工,当市政环卫工人,到餐馆当服务员,等等,而且政府鼓励企业开设的“本地人车间”中,以招收女工人数居多。

2.年龄结构差异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不同年龄之间差异显著,并且得分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32%的家长表示是生活适应问题。特别是中老年人,他们以前在村里过着“单家独院”的田园生活,迁进安置区后,他们多少有一种怀念故土的情感。

3.学历水平差异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学历水平不同的家长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不同,高学历水平的家长心理健康状况更好。调查显示,大专以上学历水平的人群中有54%表示对家长政策和拆迁工作的理解,85%表示搬迁对他们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生活习惯变化不大,反而交通方便了更利于工作。他们多数收入水平较高,或在镇里已有房产,还没分配住房的更希望早些搬迁入住。而初中以下学历水平的人群中则有76%表示搬迁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切底地改变了他们的生活。其中文化水平较低的人群对家长工作还有较大的抱怨,特别是关于分房安置的问题。

4.婚姻状况差异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由于婚姻状况的特殊性,本研究的样本以已婚居多,离婚样本只有9例和丧偶样本11例,其中丧偶样本以中老年人居多。本研究发现离婚妇女是学生家长中的弱势群体。因为家长政策或相关法律法规过于抽象或存在漏洞,在她们离婚后的合法权益很容易丧失,特别表现在时间周期较长的征地补偿和安置区的分房归属问题上。根据调查显示,大约37%的离婚家长反映生活水平下降。

5.不同搬迁方式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从不同搬迁方式下学生家长在的心理健康状况发现,不同搬迁方式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其中已迁家长的心理健康状况最好,未迁家长最差。已迁家长在安置区的生活开始稳定下来,最起码不用担心分房的问题。相反,定性研究发现未迁家长普遍存在着高期望值、心理不平衡、抱怨和焦虑等心理。他们不愿意搬迁或希望获得更多的补偿,但现实往往不如意,这使他们变得更加的焦虑。而待迁家长的最主要心理问题是暂时没有分到住房,他们最需要的社会支持是能早日分到住房,能在镇区安居乐业。

6.结论与建议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5

本研究采取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了山西省某地级市、河南省某地级市两地学校发放问卷,共回收专兼职教师有效问卷584份,学校管理者有效问卷209份。 

二、研究结果 

(一)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情况 

参加本次调研的所有中小学都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并全部配备了专门的心理辅导室。其中,有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学校占47.85%;38.76%的学校每年都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有专项经费投入;绝大多数学校配备了心理健康教育所必需的测试工具及其他设施。此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有98.56%的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97.63%的学校还开展了除课程以外的其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总体上看,虽然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从实际情况看,它仍不是学校教育的“必需品”,部分学校并未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常态化,个别学校甚至仍未开展相关工作。 

(二)中小学专兼职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 

1.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构成 

如表1所示,76.20%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曾是其他学科教师;担任德育课教师,或有过心理辅导经历的教师分别仅占10.62%和10.79%。在兼职教师中,以德育课教师、班主任、校级或中层干部为主体。调查数据显示,由其他学科教师转行而来的教育人员,构成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主体。同时,这些教师从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时间普遍较短,他们的专业基础往往较为薄弱。 

 

2.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育背景 

本研究调查了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以往学习心理学的方式、专业背景、最终学位,以及是否获得了某种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资格证书,结果如表2所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兼职教师以往学习心理学的主要方式是任教后通过继续教育和学生时代学习过的专业课,分别占37.33%和28.25%。就专业背景来说,仅有22.63%的教师有心理学背景。就学历学位而言,硕士研究生及以上者占5.74%,本科(学士)学历者占80.35%,专科及以下学历者占13.91%。此外,有26.88%的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获得了相关的资格证书。显然,目前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教育背景不容乐观。 

3.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在心理健康课堂教学形式上,我们发现,大多数教师以“讲授与活动相结合”为主要方式,占66.67%,其余则分别以讲授或活动为主,分别占14.88%和18.45%。心理健康教育课的备课以集体备课为主,占52.37%;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教师选择个人备课,占43.47%。 

 

在接受调查的专兼职教师中,同时承担心理辅导工作的,占31.70%。这些教师中,平均每周心理辅导5人次及以下的占59.51%,6~10人次的占30.67%,10人次以上的占9.82%;心理辅导的主要形式为单独面谈,占82.61%,以团体辅导或电话、网络辅导为主要方式的分别占15.53%和1.86%。此外,45.04%的教师“还以讲座或其他活动形式在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工作绩效的自我认知与评价 

从工作能力、工作效果和工作支持三个方面,我们调查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绩效。从工作能力上看(见表3),35.06%的教师认为自己的心理健康专业知识水平能胜任当前的工作,34.91%的教师认为自己的技能水平能胜任当前工作。对教师以往学习心理学的方式、教育背景与胜任工作的自我认知进行spearman相关分析发现(见表4),它们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即具有心理学背景的教师,对自己工作能力的评价更高;教师的最终学历学位与他们的工作能力认知的相关不显著。 

 

从工作效果上来看(见表5),60.52%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效果很好,57.23%的教师认为心理辅导的效果很好。总体来说,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满意或很满意的教师占95.84%。说明专兼职教师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自信。 

 

从工作支持上来说,76.04%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认为,学校领导非常支持自己的工作,认为一般的占20.15%,认为不支持的仅有3.81%。总体上看,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受到了中小学校的普遍重视,学校领导也愿意支持相关工作的开展。 

5.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训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需求十分强烈:78.58%的教师表示需要接受进一步的专门培训;这种培训需求也得到了来自学校领导的支持。但是,仅有19.02%的教师能够经常参加相关的学术会议或培训。在培训内容上,有60.07%的教师更希望参加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活动;在形式上,有64.74%的教师希望能够集中培训。由此可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培训明显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即学术交流与培训的机会远远无法满足教师的专业培训需求。 

(三)中小学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与评价 

1.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要求 

调查结果(图1)显示,中小学校管理者在选择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时,非常重视他们的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与经验、人格与心理健康程度。其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授课技能最受重视。 

 

图1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要求 

(备注:此题可多选,因此数据相加大于100%) 

2.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职责定位 

在学校管理者看来,心理健康专职教师应主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宣传三项工作任务,占81.89%;认为需要承担学生心理辅导和心理健康宣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健康宣传两项任务,分别占8.66%和7.87%;认为仅需承担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学生心理辅导的,占1.57%。可见,多项工作任务、多样化的职责范围对心理健康专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对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管理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管理者在“学校对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管理的规范化程度”上,认为非常规范的有59.84%,一般的有32.28%,不够规范的有7.87%;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强度”上,认为强度很大的有35.43%,一般的有64.57%。至于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岗位职责、薪酬、考核情况,结果如表6所示。 

 

4.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支持 

调查结果显示,在职称晋升上,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没有特殊的优势:只有27.78%的学校领导认为“相比于一般教师岗位,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更容易得到晋升”,认为不确定的占57.14%。在专业培训上,66.93%的学校领导认为自己学校的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有较多的机会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或进修”,认为机会一般的占22.83%,认为机会较少的占10.24%。此外,有70.59%的学校领导认为“学校已建立专业体系以保障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 

5.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评价 

在调查中发现,学校管理者对学校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普遍较高。对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工作感到很满意的占78.74%;对学校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很满意的占82.68%。 

此外,将教师、学校管理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进行对比,两者无显著差异。即心理健康教师与管理者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满意度基本一致。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构成较为复杂,大部分有教授过其他课程、德育课或从事学校其他工作的经历。同时,拥有心理学背景的教师较少,大部分专兼职教师从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工作的时间也不长,这反映了全国大部分地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存在专业化水平不高的问题,与范福林、王乃弋和王工斌(2013)的研究结果一致。[1] 

课程是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形式。在授课中,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能够做到讲授与活动相结合。此外,还有一些教师承担着心理辅导的任务,虽然辅导量有限,但与授课、其他工作相叠加,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工作并不轻松,并且还远远无法满足学生的辅导需求。[2]相比国内,国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视通过课程普遍预防、团体活动与个人辅导相结合方式[3][4][5],并通过学校心理学家、朋辈辅导等制度来解决学生心理辅导的“供需矛盾”[6][7],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 

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表现出了参加专业培训的强烈愿望,这一点与国外的研究结果一致。whitley,Smith&Vaillancourt(2012)在综述中指出,许多研究发现,心理健康教师认为自己缺乏专业培训,妨碍了他们开展相关工作;许多研究也证明了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有助于提升他们处理相关问题的信心与技能。[8]此外,本研究发现,学校管理者认为心理健康教师参加学术会议、专业培训的机会较多,但教师们实际参加培训的次数却较少,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现状。 

2010年,我们曾采用自编问卷,对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与学校管理者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与中等职业学校的研究结果相比,中小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更高,配备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学校更多,对专兼职教师的管理也更加规范。[2]但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与中职学校面临着相同的问题,例如师资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低等。甚至,中小学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中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人数比例和教龄长度还要低于中等职业学校。 

从学校管理者的角度看,他们在选择心理健康教师时非常重视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从业经验及人格等因素,这反映了学校管理者对心理健康教师胜任特征的看法。然而,王智和张大均(2011)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的胜任特征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特征的结构包括专业知识、文化知识、宜人性、尽责性、职业价值观等维度,与学校管理者的看法不尽相同。[9]因此,学校管理者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胜任力的认知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第一,心理健康教育受到大多数中小学校的重视。参加调研的学校中,90%以上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但也有个别学校对这项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都能感受到学校领导对他们工作的支持。 

第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人员构成复杂,专业化水平有待提高。大部分专职教师均有担任其他课程教学的经历,而兼职教师中德育课教师和班主任居多,这些教师教育背景多元,仅有少数是心理学专业的毕业生,而且这些教师大多教龄较短。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以课程为主,授课方式主要是讲授和活动结合;部分教师还承担着学生心理辅导的任务。教师们对自己的工作效果普遍感到满意的同时,表现出了强烈的求知欲,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培训的需求很强,并且青睐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内容。 

第三,学校管理者在选择心理健康教师时非常看重他们的专业背景、学历学位、相关资格认证、授课技能、从业时间、从业经验及人格等因素。他们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的工作任务应包括教育教学、心理辅导及心理健康宣传。参加调研的学校对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的管理普遍较为规范,有具体的工作分析、岗位描述和系统的绩效考核方案,并明文规定了薪酬与绩效考核的关系。大多数参加调研的学校管理者对本校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感到满意。 

(二)对策建议 

第一,加强心理健康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通过多种方式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人事管理是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应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职称评聘、工作量计算等相关制度,制定有针对性的绩效考核方案,明确薪酬与绩效考核的关系以及职称晋升的途径,激发心理健康教育专兼职教师的工作热情。另一方面,国家教育政策应向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倾斜,通过诸如减免学费、提供奖学金等手段,鼓励青年人才投身该专业,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积累人才储备。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6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意义;特殊性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7-095-03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能力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心理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成长和发展质量的需要。埃里克森(e.erikson)的人格发展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发展具有阶段性。在个体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不断向个体提出要求,在个体心理与社会要求之间就会出现不平衡现象,这种不平衡往往给个体带来紧张感,埃里克森将社会要求在个体心理中引起的紧张和矛盾称为心理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涉及一个积极的选择与一个潜在的消极选择之间的冲突。个体解决每一个危机的方式对其心理的健康成长有深远的影响。青少年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发展变化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最大特点是身体发育迅速,机能增强,心理发展变化大,智力发展快,情绪情感强烈,自我意识增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形成。随着生活和学习节奏的加快、社会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学生在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面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心理失衡的现象,特别需要心理方面的关爱和呵护。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学生找到应对心理失衡方式,促进身心健康,提高成长和发展质量。

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增进学生的生命完整性,促进学生的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的意义。心理健康属于生命的精神属性,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个人的生命存在和生命成长。樊富珉认为,广义的心理健康是指一种高效而满意的、持续的心理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人能做出良好的反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挥其身心潜能。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小说中,身体残疾的主人公保尔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这告诉我们,人的生命是短暂的,我们要在有限的生命中发挥无限的价值,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段话语激励着人们去拼搏,去奋斗,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灿烂。因此,健康的心理是人精神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和实现生命意义和价值的内在动力。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实现人生的真正价值,才能体验到人生存的意义;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保证精神生命的健康,实现人的生命价值。心理健康教育可以把对生命以及对生命意义的认识纳入整个教育活动,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理解和对生命情感的体验。

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该决定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素质教育”以中央重要文件的方式所做的正式、完整阐述。这也意味着,在世纪之交,我国的教育有了新的变化,即由注重知识传授、注重升学考试、注重分数的应试教育,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发展的素质教育转变。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心理健康教育理应成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市、地区的大中小学都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还存在认识不到位、工作不规范的问题。要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体现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价值,还必须进一步认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一样,是学校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虽然总的目标都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但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侧重点与其他教育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为目标,一是注重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心理素质的培养,寻求学生自我的发展;二是注重引导学生认清自己的潜力与特长,确立有价值的生活目标,负起生活的责任,扩展生活方式,使自己健康、有意义、自我满足地生活;三是注重预防各种心理问题产生,对各种适应性问题进行适时的改变,帮助学生学会调适。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指导学生矫正错误的行为,消除人际交往障碍,使行为符合社会规范,提高人际交往的质量;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化解冲突情绪,确立合适的志向水平,保持心态的和谐。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把学生的个性作为整个教育的出发点,认为个性的全面、充分发展是实现人的潜能与价值的基本条件。通过教育增强学生对自我的认识与信心,寻求克服困难的有效方法,最终成为一个有自主自助能力的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原则与方法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对人的心理发展规律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以系统的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进行的教育。其基础理论包括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变态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咨询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卫生学等。这样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原则和教育方法的特殊性。

在教育原则上,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价值中立”的立场,帮助学生认清事实,澄清其价值体系中的矛盾,让他自己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在教育中遵循辨证性原则,引导学生不把生活中的挫折与困难当作问题和危机来看待,而是将它们看作促进个人成长与发展的良好契机,使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个人所面临的困难与挫折,在危机中看到生机,在困境中看到成长。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学生心理的发展、调适和矫正。为此,在教育的方法手段上,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局限于心理卫生知识的传授,而是强调心理的宣泄与疏导,注重倾听与沟通,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精神。通过创设各种模拟的和实际的情景,让学生进行讨论、训练,获得亲身的经历、体验、感受和领悟,培养他们自我认识、自我调控的能力,优化心理素质。在教育中,教师没有任何行政手段,也不是泛泛说教,而是利用集体活动、角色扮演、团体心理辅导、系列讲座等方法,对学生群体进行健康心理意识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引导。同时,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讲究微妙的谈话技巧,对学生个体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缓解或消除心理危机。另外,由于心理学理论派别的不同,在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中还有一些不同的方法体系,如行为主义的方法、人本主义的方法、精神分析的方法等。这些方法相互交叉,在不同的情境中有着不同的运用价值。

三、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情感和行为,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完善人格,提高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和自我解决心理问题的能力。在教育的内容上,与其他教育有明显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不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讲清楚知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知识的来龙去脉,也不是各项技能的培养,而是需要教育者针对环境对学生的影响以及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进行内容和方法的设计,通过师生、生生的参与和互动,让学生在领悟、感受中,获得情感的体验、行为的训练、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具有较强的生成性,需要教育工作者细心观察和全面了解学生,把体现不同地域、不同年龄、不同经历学生心理特点的一些典型问题以及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反映学生关注焦点的一些典型事例作为教育内容,采取积极有效的教育方法,切实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使学生健康成长。

一般来讲,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向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让学生了解心理调适的方法,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帮助学生认识心理异常现象,预防心理障碍。重点是认知发展、学习适应、个性完善、人际和谐、社会适应、情绪稳定、职业适应、心理障碍的预防等方面的教育内容。

四、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角色要求的特殊性

心理健康教育在形式上主要是通过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与互动,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惑与烦恼,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它既不是思想意识的灌输,也不是简单的是非判断,而是从一种人性化的角度去理解和教育学生。所以,心理健康教育对教师的角色有特殊的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是人际心灵的沟通,它体现的是对学生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在角色定位上,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递者、道德的说教者,而是学生成长的协助者、促进者,是学生真诚的对话者。在师生关系上,教师是学生的“参谋”、朋友,甚至是他的“同伙”,要给予学生支持和信任。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学生没有否定权,在学生面前不以势压人,不自以为是,不居高临下地训斥学生,不用粗暴的、强制性的手段解决学生的问题,而是放下自己的主观态度,对学生无条件地关怀和接纳,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内心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人价值,对待学生的问题要表现出真诚和关心,要把学生当作可以信赖的人,不论他表现出怎样的情感和态度都予以接纳。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安全的环境,让他们轻松、自由地探讨自己的内心世界。通过师生之间建立一种平等、真诚、尊重、理解的关系,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所以,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为学生保守秘密,是心理健康教育者必须遵循的基本道德准则。在心理健康教师的任命上,学校不能有随意性,不能简单地将心理健康教师与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德育教师、普通科任教师的角色相混淆。

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应有的效果,教师的素质是关键。心理健康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看作独立的个体、发展中的个体,尊重学生的尊严和主体地位,深入研究学生的心理特点,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在理论知识方面,教师要掌握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变态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咨询心理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要掌握倾听、谈话、沟通、同感等心理辅导技术以及团体辅导的操作技能和相关的经验。因此,要建立科学的培养、培训机制,对学校心理健康教师进行专业培养、培训,提高教师素质,以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7

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第3期,我们明确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与内容。接下来,人们不禁会问,开展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法则或标准是什么?相对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哪些特别或特殊之处?这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和特点,了解相关原则和特点,有利于促进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顺利实施,取得预期效果。

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

原则是行动的规矩、法则、规则、标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们先分享一则小故事,看看坚持原则的重要性和破坏原则的危害性。

《后汉书》中记载:一次,光武帝刘秀心血来潮外出打猎。深夜回城后洛阳城门已关,看门的上东门官虽知是皇帝回来,但却以“法令中规定入夜关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入”为由拒绝给皇帝开门。无奈之下,皇帝只得绕上一大圈改从东中门进城,东中门官为了拍马屁就违规给皇帝开了城门。第二天,光武帝赐坚持原则、给他吃闭门羹的上东门官布帛百匹,以示嘉奖,而那个违反法令、屁颠屁颠给他开城门的东中门官,则被降职贬为参封尉,以示惩罚。

这个小故事告诉我们坚持原则的重要性,正如英国作家斯迈尔斯所说:“一个没有原则和没有意志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和罗盘的船一般,他会随着风的变化而随时改变自己的方向。”可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是确保其不偏离航向和航线的保障。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明确提出: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及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律,科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性与实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

(2)坚持发展、预防和危机干预相结合。要立足教育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挖掘他们的心理潜能,注重预防和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行为问题,在应急和突发事件中及时进行危机干预。

(3)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和关注个别差异相结合。全体教师都要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关注个别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3)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这些基本原则都是一般原则,无疑都是重要的、根本的,因而是必须坚守的原则。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在坚持这些一般原则的基础上,还要坚持如下专门原则:

(1)固本培元,扶正祛邪。固本培元是我国古老的哲学思想,也是传统中医学理论的精髓。元,本,是根本、元神的意思,即基础。固本培元即巩固根本、培B元神的意思。《易经》《周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意谓:天(即自然)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奋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容载万物。也就是说,君子应该像天宇一样运行不息,即使颠沛流离,也不屈不挠;如果你是君子,接物度量要像大地一样,没有任何东西不能承载。

扶正祛邪,也是中医的基本原则。即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扶正,即扶正培补正气以愈病的治疗原则,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抗病力,从而驱逐邪气,以达到战胜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祛邪是消除病邪以愈病的治疗原则。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借用扶正祛邪更多指通过扶正达到祛邪之目的,即通过固本培元,播撒阳光雨露,培养正能量,预防和化解、矫治心理问题,也就是日常所说的通过发展预防和化解问题。即以预防发展、增强心理免疫力为主,补救矫治为辅。

(2)激扬生命,开发潜能。教育的本质是生命的教育。教育的本体是生命提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更是在于教育过程中生命的发展和张扬。教育的基本动力、最重要的资源都来自生命,教育的核心过程发生在生命活动之中,教育最终和本质上依靠生命、激发生命、提升生命、造福生命,一句话就是要从心底深处激发活力。这就需要开发潜能,这里的潜能主要是心理潜能即大脑潜能。大脑约由5000万种、1000亿个神经细胞组成,这个数字相当于银河系里星球的总数。每一个细胞又与周围大约1000个细胞发生关系,使大脑的突触达1000万亿个,从而构成了一个极为复杂的、壮观的“通信网络”。然而,人在一生中实际使用的脑神经并不多,只占总数的1/4到1/3,大量的通信网络都在脑海里闲置未用。潜能开发得越充分,效率越高,创造力越强,生命力越旺,预防和化解问题的能力越强,负担越轻,享受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快乐越高,幸福感越强。

(3)全员参与,自主自助。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少数人的事情,而是面向全体,要求全体师生员工、家长都要投入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来,人人既是教育主体又是教育客体,也就是说,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开展自我教育和教育他人,发挥主体作用;同时,教师、学生和家长都可以接受他人的教育、他人的影响,扮演客体,即当受教育者。这里面反映出教育与被教育之间的平等和互动,既体现了双主体性,也体现了共同成长和共同进步的终身学习理念。

(4)全面渗透,全程跟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不局限于心理辅导室,也不能只靠主题班会和课外活动,而是要体现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学校要从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到学校文化建设、课程建设、学科教学、师资建设、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各方面,家庭的文化、家规家风家训、亲子互动、亲朋来往等,社会道德、风俗习惯、时尚、法制和风土人情以及媒体宣传舆论等,都要渗透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和元素,使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既发挥显性课程的主导作用,也发挥隐性课程的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由于是全面渗透,就体现出了横向的全程融通和纵向的全程对接,即从小到大心理发展的一条龙的电子档案跟踪,做好幼小衔接、小学中学衔接、中学大学衔接、学校家庭社会衔接、过去现在未来衔接,形成纵横立体服务网络体系。

(5)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德的灵魂;全面发展是树人的目标,现代核心素养是全面发展的核心;深化素质教育、减负增效、提高升学率、提高幸福指数等都是紧迫的时代课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紧紧围绕这些中心,服务教育改革大局,为有效解决新形势下教育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提供积极的心理基础,从理念、内容、方法、评价、效果等方面体现时代精神,注入时代元素,满足时代需要,化解时代难题,不断开拓创新,在整体教育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预防和矫正被边缘化的状况和倾向,成为撬起学校深化素质教育的杠杆。

二、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特点是一事物在具备同类事物共性基础上的自身的特殊性。生活中常说:天地间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同是树叶,但各有特性,这个特性即为特点。我们先看下面一则故事。

有一天,坡去拜访王安石,王安石没有在家。他王安石的书桌上有一首咏菊的诗,这首诗没有写完,只写了两句:“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坡看了,心里想:这不是胡言乱语吗?“西风”明明是秋风,“黄花”就是,而敢与秋露鏖战,是能耐寒的。说西风“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大错特错?于是他诗兴大发,不能自持,便提笔续诗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王安石回来以后,看了这两句诗,对于坡这种自以为是的作风,很不满意。但想到坡不晓得黄州落瓣,也怪他不得,于是密报天子,把他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坡在黄州住了将近一年,到了重九天气,连日大风。一天,风息后,坡邀请了他的好友陈季常到后园赏菊。只见纷纷落叶,满地铺金。这时他想起给王安石续诗的事来,不禁目瞪口呆,半晌无语,恍然大悟,同为,竟也有落瓣与不落瓣之分。

这个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特殊性,而恰恰是这个特殊性决定了一事物与同类其他事物的本质差异。可见,掌握某一事物的特点能深刻揭示和认清其与同类其他事物的不同。从这个意义上说,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也可以从其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的比较,与积极心理学的比较入手来获得鲜明认识。

1.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特点

在哲学基础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偏向人性恶,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偏向人性善。性恶论主导下的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从医学角度矫正、救治;性善论主导下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偏重于扬善、挖潜。

在教育方向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瞄准化解和摆脱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瞄准的是深化素质教育,共创幸福美好未来。

在教育目标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培养无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追求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在教育任务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局限于排解应试教育下的心理困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为立德树人铸魂,促进健康快乐成长。

在教育功能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偏重对个体发展的作用,表现为预防、发展和补救;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凸显为教育整体发展和人类幸福提供杠杆。

在教育对象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聚焦问题学生和学生的问题;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面向全体教职员工、学生和家长及其全面素质和潜能。

在教育结构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侧重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侧重自己既是主体又是客体,互为主体和客体。

在教育内容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负向内容主导,多为心理问题的预防、化解、补救等;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正向内容主导,多为心理潜能的开发、阳光心态塑造、美德弘扬、正能量积累、幸福感提升等。

在教育方式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咨询辅导为主,团体活动训练为辅;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倡导面向全体自主自助,因材施教,显性与隐性课程相得益彰。

在教育过程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问题入手―探究原因―形成对策―化解问题―延伸迁移;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正面入手―开发潜能―化解问题―体验成长―分享快乐。

在教育评价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惯用诊断性、终结性测评,难免标签效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倡导形成性、激励性评价,以评促建,以评促发展。

在教育效果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着眼“立竿见影”,治标不治本;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着眼“长治久安”,标本兼治。

在教育地位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大多是学校工作的边缘,学校特色的点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则为学校工作的酵母,学校内涵发展的支点。

由上可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与传统心理健康教育相比显现出鲜明特点,某种意义上说也恰恰是其优点,因此,它才能兼容和超越传统心理健康教育。

2.与积极心理学相比,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有如下特点

从学科定位上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比积极心理学更贴近教育。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重心落在教育上,因此,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关系更直接更密切。积极心理学重心落在心理学上,因此,与各级各类教育的内涵关系就没有那么直接、那么密切。

从起源上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比积极心理学更久远。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于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尤其是两千年多年前的儒家经典“正心”思想。兴起于世纪之交的积极心理学溯源,充其量也就是科学心理学诞生(1879年)以来的一百多年的历史。

从内涵上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比积极心理学更辩证。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扎根传统“正心”和扶正祛邪思想,“正心”不仅有“正面的”“积极的”形容词之意,还有“端正”“矫正”动词之意,这就包含了传统病理式心理健康教育的“端正”“矫正”和积极心理学的“正面的”“积极的”双重含义,比单纯的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其positive翻译为汉语即“正面的”“积极的”)内涵更辩证。

从体系上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比积极心理学更严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从诞生就有比较明确的结构体系,比如:方向与目标,任务与功能,对象与内容,原则与特点,途径与方法,成效与评价等。积极心理学诞生,更多的是代表一种方向,很难像一门学科那样形成严谨的结构体系。

从文化上看,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比积极心理学更健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既扎根中国传统文化,体现中国国情和时代精神,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也吸收西方积极心理健康、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尤其是积极心理学的先进理念,既有心理学成分,又有教育学诉求,可谓集古今中外相关思想大成,因此具有文化兼容性,可谓中西合璧。积极心理学主要立足西方文化,因而相对缺少东方文化精髓。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8

大量研究材料表明,人所患的某些疾病,不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产生,而是由于人体不能应付环境刺激的结果,尤其是不能适应社会环境中的紧张刺激而产生心理失调的结果,有的人还会因此而得老年精神病等等,由此,如何维护和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尤为重要,因为这既关系到老年人个人的幸福与安康,又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密切相关,心理保健对老年人来说更彰显了其重要性,老年大学开设心理保健课程应运而生。

一、老年人的学习需求旺盛

从日常的教学情况来看,老年人读书的需求旺盛,主要表现在老年大学数量不断增加,范围不断扩大,不仅有专门的老年大学,街道也开设了老年学校,仍然不能满足老年人学习的旺盛需求,每到报名的时候都是门庭若市,排成长龙;老年大学校舍建筑面积不断增加,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如上海市静安区老年大学自2012年创办以来发展迅速,老年大学招收学员人数不断增加,由开始的每学期一百多人次,发展到每学期一千多人次;在非报名时间仍然有不少老年人到报名处咨询和报名,老年学习者踊跃参与下期学习班的报名学习,并积极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学习。

二、老年人期望得到心理健康与保健方面的支持

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老年人对心理健康的需求是客观存在的,他们希望得到心理健康及保健各方面的指导和支持,具体情况如下图:

上图说明心理健康和保健讲座(45%)的形式最受老年人欢迎,其次是心理健康和保健方法的介绍(31.3%)与心理健康与保健课程(21.9%)的开设。从调查数据看,老年人普遍认为社区为他们提供的心理健康和保健方面的服务不够或不到位,社区为老年人提供的心理健康保健方面的支持没有得到老年人的认可或者知晓,多数老年人都没有体验到或者了解到社区提供的服务,明显不能满足老年人在这些方面的需求,说明老年大学为老年人服务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三、授之以“渔”的心理保健课程满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1、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变“专门的听”为“积极地参与”

老年大学的课程不能“满堂灌”,在教学中我发现稍微讲的时间长点,老年人就会出现困乏的前兆,针对老年人的特点,老年人的心理课程以问题导入,调动老年人的思维,让老年人先考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这类问题是什么心理现象,在老年人七嘴八舌的积极互动中找出关键点和突破点引入心理学知识,例如问题“微笑让你开心还是开心让你微笑”这个问题,老年人各有自己的理解和处理方式,让他们提吃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式,从中整理归纳并提升出合理的、心理学方面的建议“每天出门前对着镜子笑一笑再出门”,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年人都会说“今天我对着镜子笑了笑才出门的”,结果一段时间后老年人真的开朗了好多。

2、贴近老年人的生活,进行案例教学,并授之以“渔”,让老年人学会自助

老年人的学习不同于青少年的学习,他们急需解决生活实际,比如有学员问“我晚上休息不好怎么办?”“我在医院被诊断为焦虑症怎么办?”“如何看待死亡?”等等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在日常教学中要结合案例进行,通过课件播放相关案例,让老年人看看他们遇到的问题是不是相似,经常会产生共鸣,然后进行头脑风暴,他们会提出多种方式,共同分析利弊,在此基础上给出心理学方面的建议和方法。

比如对于老年痴呆的预防,课堂上给出老年痴呆的症状和案例,还有简单的诊断方法,让老年人测一测,他们积极参与;怎么预防呢?

课堂上给出集中简单的手指操,让他们动起来,让他们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习一些心理自助的方法,编制简单易操作的心理保健手册,让老年人享受终身教育和学习的乐趣,增强老年人的自我调适能力,学会心理自我调节,提升心理自我保健的能力,激发老年人的生活热情。

总之,心理健康与保健是多维度的,心理健康的老年人不但具有较好的认知功能、情绪体验积极稳定、能客观地认识自己,而且具有较好的人际交往能力,能有效地适应生活变化或应激事件。老年大学的心理保健课程要根据老年人的独特性,从多方面、多维度为老年人提供适当的支持,授之以“渔”,为他们健康的生活创设健康的心理环境,增强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从而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肖秀兰、许耀玲.关于老年心理健康及需求的分析.中外医学研究.2011年12月.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9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困境;出路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现状及面临的困境

由于我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起步晚,相关的研究文献比较少,所以现有的经验并不是很成熟。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逐步认识到心理健康对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所以先后出台文件要求教育部门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但并没有给出相关的实行方案,所以在课程改革中出现诸多问题[2]。

(一)课程重视度不够

从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情况来看,有些领导和职能部门对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门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意义,虽然教育部要求以必修课程出现在高校课程体系中,但这项要求并没有落实到位。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程存在误解,总认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针对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准备的,在课程教学中,根本不关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技能,只注重教师怎样在学期中考核,所以开设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没有得到重视,从而也没有发挥出其作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由于国内对心理健康研究的时间短,所以在课程讲授时倾向于对基础知识的讲解,着眼于矫治性与预防性,所以设置的学生发展目标重点偏低。教育部并没有对课程的属性做出规定,所以有些学校直接将其设置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课,要求学生背诵心理学相关知识,没有做到完善学生人格和发展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在课程学习中没有得到提升,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在学习中的地位。还有些学校的德育课程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交织在一块,模糊了两者的概念。

(三)组织形式单一

随着教育改革步伐的推进,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学习中的主体,但心理健康教育授课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讲授制。从课程性质来划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操作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但由于许多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业研究不足,所以无法安排有效的实践活动,带给学生更多的心理情感体验,从而忽视学生相关技能的培养和情感价值的塑造,无法有效挖掘出学生的潜能。

(四)课程评价缺乏科学化、专业化

从当前的评价体系来看,考试被认为是衡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标准。这使得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知识的背诵,无法评估出学生真实的心理健康水平,并不符合教育部要求开设这种课程的初衷[3]。课程评价是通过信息的采集,针对目前开设课程的实施计划作出有效调整的一种方式,如果其评价体系不能反映出科学化、专业化的真实现状,那么这种评价标准就是失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正处在没有正确指导的狭隘化评价体系中,阻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和评价工作的开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的出路

(一)加强宣传,提高重视程度

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基地,肩负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伟大使命,这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不仅具备完善的科学理论知识,还要求有健全完整的人格。所以学校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体系中的设置,真正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到课程的实践活动中,注重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心理感受,教会学生学会主动调节自己的情绪,养成良好的人际关系,认清自己的性格特点和认知水平。

(二)明确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定位准确

从教育学家杜威和罗杰斯教育理论中得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出健全的人,首先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认清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区别,心理健康教育教会学生怎么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积极的心态,所以大学生心理教育课程应该具备完整、独立的课程目标。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教会学生面临困难的解决办法,在人生的发展中保障学生拥有健康的心态,遵循个人身心成长规律对课程的设置做出调整,确定正确的目标。

(三)丰富教学手段和改进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一般采用“填鸭式”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从杜威《我们怎样思维》中可以发现,教学分为五大步骤,即教师创设真实的情境、在情境中激发学生的思维潜力、产生对问题的思考判断、设想假设问题解决的办法、检验方法解决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从这些方面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教学[4]。多媒体技术逐渐走入高校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学会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加容易为学生创设情境,不断丰富教学体验,更加关注学生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通过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提高学生未来的发展后劲,才是高校开设这种课程改革的成功,比如案例分析法、合作探究法等。

(四)创新评价体系

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性质的特殊性出发,其评价体系不是依靠传统的纸笔测验做出就可以衡量出来的。除此之外还应结合其他方法进行课程评估,比如平时课堂中的参与表现、心理测试和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和师生交流方面考核,主要考验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面对困难的心理承受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诸多方面,所以在评价体系中需要采取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多样化评价方法,构建以发展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从科学、客观、全面的角度根据大学生心理成长规律,重视实践课程的拓展,结合课程开设的设定目标,促使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

三、结束语

大学生心理健康看法篇10

   一、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性:

   国家教委新颁布的德育大纲第一句话就明确地提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健康教育。”明确地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联合国公布的健康的标准中,前三条就是关于心理健康的内容。可见,心理健康在教育中的重要性。

   中小学是个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生理和心理上都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化。这些正理和心理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促进幼小个体长大成人。着个阶段人的可塑性很强,是接受教育的最佳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影响能有效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反之,不良的环境影响也容易使学生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品质,甚至发展成为心理疾病。因此,必须认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不良影响,使学生的身心健康都得到促进。这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任务之一。

   目前,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还刚刚起步,任重而道远。由于一些观念上的束缚,我国的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一直未能达到对学习成绩重视的程度,有时甚至为了学生成绩而牺牲其身心健康。对学习成绩好的学生百依百顺,讲究“一俊遮百丑”,还养成了一些“好”学生的骄傲和虚荣心理;而对学习成绩差一点的学生动辄训斥,肆意讥讽,美其名曰“恨铁不成钢”;往往造成一些“差”生的自卑和逆反心理。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这种观念和做法对“好”学生和“差”学生的健康发展都是有害的。

   从一些调查统计的结果来看,我国中小学生中存在着各种心理问题。如,交往适应障碍、学习困难、情感挫折、娱乐限制、择业茫然、生理发育烦恼、性生理偏差、亲子矛盾、社会环境适应困难、宗教影响、不良习惯等。这些心理问题也部分地反映了改革开放新形势对儿童少年心理成长的冲击。只有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才能使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卸下包袱,轻装上阵,创造健康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