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青少年声乐培训十篇青少年声乐培训十篇

青少年声乐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27:16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1

【关键词】合唱;发声;艺术情感

一、青少年合唱教学的意义

在新课标音乐课程性质与价值中,社会交往价值中指出,音乐课是一种群体性活动,同时也是一种以音乐为纽带进行的人际交流,它有助于养成青少年共同参与的群体意识和相互尊重的合作精神。在分学段的内容标准中“感受与鉴赏音乐题材与形式”中合唱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对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兴趣,培养青少年对音乐的感受能力,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及陶冶青少年情操都具有重大意义。

1.合唱是培养青少年集体意识的重要途径

合唱讲究和谐,要求声部之间协调统一,音色要融合、柔美。俗话说的“声音抱成团,这就要求演唱者不能一个人一个音调、大声突出自己,节奏不能赶快和拖延,大家统一的换气点等。通过合唱练习可以养成相互倾听的良好习惯,自觉地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培养了青少年初步分工合作的精神,学会在集体中协调配合,相互适应,使青少年具有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

2.合唱是提高青少年音乐素质的重要手段

合唱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种和谐、平衡、完美的音响运动形式”。合唱具有诸多的要求,为了开展合唱教学要学习相关的知识,如:学习乐理,简单的试唱,必要的练耳,甚至要学习粗浅的和声知识。由此可见,在学习合唱的过程中青少年同时获得了由合唱带来的更多,更广泛的音乐知识。合唱与学习音乐知识之间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利的良好循环,青少年的音乐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3.合唱是对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

中小学合唱歌曲大都是一些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节奏明快的歌曲,这些歌曲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伦理道德,这就使青少年在演唱过程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音乐审美感受和表现力,而且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精神人格更加完善,形成了较正确的道德观和世界观。如小学合唱曲《老鸟与小鸟》,青少年在演唱和谐的音乐中懂得了要尊敬父母和长辈,知道感恩图报,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爱和关怀的种子。再如合唱歌曲《我爱我的小镰刀》教育学生从小就要热爱劳动热爱生活。

二、青少年合唱教学法

1.加强合唱欣赏,培养合唱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强大动力,只有学生对合唱艺术有了兴趣,他们才能自觉、认真地唱好没一个音符,充分领悟歌曲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注意个声部的协和,努力体现合唱作品的艺术魅力。在合唱训练中我常让学生欣赏一些短小、优美的中外优秀合唱作品,让他们细心聆听个声部旋律,训练学生优秀的音乐耳朵,提高合唱的听觉能力,在音乐本身的旋律中体会合唱艺术的美,以此来培养学生合唱的兴趣。

2.加强科学发声训练,激发合唱兴趣

合唱是以高位置的科学发声发法为基础的,在训练时,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气息浅、吸气抬肩、不会气息保持等错误呼吸方法,我采用了他们能够理解并完全可以做到的方法来进行练习。比如“闻花吸气”可以练习深呼吸;用打哈欠的方法来启发学生打开喉咙,放松下巴等。在轻声歌唱时,要求学生音色、节奏、声部的和谐,学会有控地发自内心的歌唱。

3.加强音准和节奏训练,打好合唱基础

合唱是集体性的声音艺术,统一的节奏、准确的音高是唱好合唱的基础。训练时,我首先要求学生唱准上下行自然音节。其次进行听辨和模唱练习,先听单音,然后是音程和和弦再到旋律,这样由听到唱,从简单到繁的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进行两声部合唱的训练,让学生在和声效果中得到音准概念,从而掌握音准。

4.思想感情与艺术情感相结合

我们要培养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对作品内在的思想感情进行辅导,只有让每个学生都真正理解作品的思想感情。但是感情是一种很抽象的,想要真正的体会是很困难的,所以我通常让我的学生把一个作品分几个阶段来学习,首先,了解时代背景;其次,了解大概内容;最后,让学生创设情景自编自演音乐作品,将作品的内容完整的表达出来。

总之,合唱是一门严谨的艺术,要求音色统一、声部和谐、音量均衡。它必须经过严格而科学的训练才能取得良好的艺术效果。另外,合唱中既学到乐谱知识又能学会做人的道理,是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引下最适合音乐教学形式之一,所以合唱应该被每一个学生、教师所重视。

参考文献:

[1]周正松.《合唱与指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96年版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2

当前,青少年音乐活动空前活跃。以青少年学生为主体的业余合唱团、乐团、声乐器乐小组遍地开花;各类声乐、器乐培训班等社会艺术教育和考级活动广泛普及。这对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创建和谐社会都具有积极的作用。研究探讨群众音乐辅导的宗旨、任务及实践经验,对全面贯彻文艺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有着重要意义。

音乐具有不可低估的文化价值和特殊社会功能。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优秀音乐是社会思想与艺术高度发展的历史积淀。优秀的音乐艺术不仅创造了优美的音响世界,而且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和强烈的时代精神。特别是优秀的民族音乐使人们把自己的命运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在一起,激发了千百万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每当我们唱(奏)起获听到《十面埋伏》、《春江花月夜》、《黄河》、《义勇军进行曲》、《歌唱祖国》等歌曲(乐曲)时,都有一种崇高的民族自尊心、民族自豪感在升腾。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的历史时刻,《风雨同舟》、《团结就是力量》、《爱的奉献》等歌曲,又唤起亿万军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的斗志和情系灾区的博大爱心。这种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力量绝不亚于一堂政治课和阅读一章政治历史教科书。

音乐通过完美的声音音响和令人愉快的声音组合形式,感染着人们的心灵,丰富了人们的感情,给人以真与善的启迪、美的陶冶和创造思维的开发,对塑造完美人格和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起到润物无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著名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纽兰兹、柏森堡、李四光、钱学森、梁思成、袁隆平等都是在艺术上有相当造诣的。爱因斯坦诜“如果用逻辑语言来描绘所见所闻的身心感受,那么我们所从事的就是科学,而只能为知觉领悟,那么我们所从事的便是艺术。”他一语道破了艺术与科学的共同之处。也从另一个角度阐释了艺术(当然包括音乐)在塑造完美人生中的伟大力量。

音乐是没有国籍的人类共同语言。民族音乐是国家的象征、友谊的桥梁。它为不同语言的人们打开了一扇彼此认识、加深了解的窗口。中国民族音乐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中央民族乐团及宋祖英、王宏伟等艺术家在国际舞台上多次举办民族音乐会,充分展示了中国民族音乐的魅力,给世人留下了深刻美好的印象,从而提高了中国及中国文化的名气,增进了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友谊。

青少年业余音乐辅导工作的任务,主要是从孩子们的兴趣出发,通过课余时间的音乐活动,使青少年掌握一定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提供音乐美育的补充和提高。

一是培养青少年有一双“音乐的耳朵”――积极帮助青少年发展在音乐的一切表现中去充分感受和认识它的能力。

对音乐有无感受和鉴赏能力及能力的大小,对绝大多数听觉正常的人群来说,主要依赖于欣赏者要具有必要的知识和素养,使自己能够用“音乐的耳朵”充满感情地去体验音乐作品所包含的那些思想和形象。群众音乐辅导赋予青少年的这些知识和素养大体包括以下几点:略懂音乐的基本要素(如旋律、节奏、调式、和声等)及其在音乐作品中的功能;略懂音乐的不同样式或者说体裁(如声乐中的独唱、齐唱、合唱、歌剧,器乐中的独奏、重奏、小组奏、交响乐等)及其艺术特色:略懂音乐的不同风格(如中国与外国的、中国古代与现代的、中国不同地域的)及其代表的文化差异。具备了以上基本的知识准备,就有可能使青少年能够对音乐作品中所呈现的艺术形象有所共鸣。如果我们能够从贝多芬《c小调第五(命运)交响曲》中领悟到作品中体现的作曲家不屈不挠的顽强生命力,能够从《二泉映月》中体会到如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所说“断肠之感”,那就说明我们初步具备了“音乐的耳朵”。

二是培养青少年有一副“音乐的歌喉”和“音乐的双手”――积极培养青少年具备参加音乐艺术活动所必需的技能。

对音乐仅仅能够欣赏是不够的,还必须参与音乐活动和创造音乐美,这是现代人的人生追求之一。在群众声乐辅导方面,应努力培养青少年掌握基本乐理、视唱、练耳技能,能够比较准确地完成一般歌曲的演唱。要加强多声部合唱曲的学习训练,经常练唱这类歌曲,能使孩子们提高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和演唱技巧。在乐器演奏技能培养中,可根据孩子的兴趣和家庭条件,选学某种西洋乐器或民族乐器。教学目标要适当,不能指望通过业余音乐辅导班的培训人人都成为好乐手、好歌手,只要在普遍接触的前提下,有少数特长学生拔尖即可。

这样,通过学校的音乐教育和业余音乐辅导活动。就会使青少年的耳、口、手、心都受到音乐美的熏陶,具有了一定的欣赏、参与和创造音乐美的能力。大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人将昂首步入未来社会。

由于我国地域间经济、文化的差异,许多地方的群众音乐辅导活动还不尽如人意,提高质量的任务仍然繁重。当前突出紧迫的任务有以下几项:

一是要加强群众音乐教育的规范性。要选择正规的教材,针对不同孩子的年龄段、在校课程压力大小、专业基础条件,设计辅导课时和培训进度。可以参加国家文化部批准的全国统一的社会艺术水平考级活动,以保证学生音乐水平测试的科学性、权威性,同时也检验教师的教学成果。教学方法要改进,让愉快的音乐教学更加生动、活泼,为学生乐于接受。

二是要加强音乐教学的实践性。要组织青少年参加多种丰富多彩的社会音乐活动。如举办歌咏比赛、器乐比赛、文艺汇演、广场演出:观摩各类音乐艺术表演团体的演出;组建青少年文工团,声乐、器乐活动小组,等等。让孩子们在大量的音乐实践中增长才干,提高兴趣,促进音乐美育的发展。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3

【关键词】青少年;业余艺术;培训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发展的基础,在注重校内课业顺利完成的同时,更应该利用课余时间给孩子多一些发展的机会,为将来青少年走向社会舞台铺好一条更加宽阔的道路。当前我国教育提倡减负,减轻了青少年在校内的课业。但通过大量的社会调查显示出的实际情况是青少年的业余艺术培养迫在眉睫。大多数家长无法独立辅导孩子在艺术文化方面的工作。很容易让青少年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社会上不良因素的影响,例如沉迷于网络游戏。艺术文化石立人之本,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根基。艺术文化素质直接影响了未来的经济素质。其中人为的选择在这中间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青少年的整体素质的高低,绝不仅仅取决于课业的培养,艺术修养的培养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艺术培养的落脚点是青少年,出发点必须还是从青少年考虑。想要青少年全面发展素质,就必须从早抓起。青少年参加业余艺术培训还是很有必要的。

一、青少年业余艺术的分类

(一)播音主持艺术

播音主持艺术能够提高青少年的口语表达能力,提高青少年的反应能力,并且青少年看的综艺节目很多,他们曾经都有一个梦想,希望成为白岩松、李咏、周涛这样的名嘴,对青少年的梦想不能一味的控制,应该让他们有实现的机会。

(二)美术绘画

培养青少年美术绘画能力能够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观,增强青少年的创造力、表现力,发现青少年的潜质,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养。

(三)音乐

音乐是人类的第二种语言,音乐也可以成就人的一生,通过音乐培养,可以了解音乐的历史,掌握音乐的常识,提高青少年的音乐爱好性。

(四)体育

青少年是我国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然而,我国青少年的体育素质普遍偏低,所以加强青少年素质训练是我国比较重要的任务。体育艺术所包含的东西很多,例如田径、体操、乒乓球、羽毛球等等,青少年在课余时间很少进行体育训练,所以许多家长为了让孩子锻炼身体,加强体育训练,让孩子学习体育。

二、青少年课外艺术的现状

如今的艺术教育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盖蒂提出应该推崇以学科为基础的艺术教育。他提出的这个理论,是在原有的艺术教育的基础上进行加工,强调艺术品质上的培养。建筑了一条从学科上的学习发展到艺术上学习的桥梁,不仅仅增强了艺术素养还提高了青少年的素质。

我国青少年建设便缺少了这一桥梁,只是单纯的学习艺术能力,让青少年在学习过程中自然的获得艺术素养,这对于刚刚进行艺术培训的青少年难以接受。现状的青少年在课外艺术,在训练中主张死学技术忽略人文的教育和艺术思想上的熏陶,如何构建充足的艺术教育方针,让社会上的艺术教育和学校中的艺术教育联系到一起,这一问题是我国教育上等待解决的问题。

三、如何进行青少年艺术教育

(一)增加艺术教育上的投资

在艺术上的教育中要增加投入,为更好地进行艺术教育创造条件,当前大部分学校的艺术教育的设备很不充分,。因此,要想要实现当初的大搞校舍基本建设那样,加大资金投入,搞好艺术教育的物质条件建设的政策,就要加大艺术教育的投资。购买一些音乐、舞蹈、美术的教育工具,增加音乐、舞蹈、美术活动的专用教室,争取在最短时间内达到《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范》提出的标准。

(二)培训师资力量

学校应该加大培训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的力度,尤其是音乐、舞蹈、美术这种基础的艺术教育教师的培训,并且对成绩好的艺术教师要进行表彰,并在教学中发挥教师的骨干作用。

(三)不能删减课程

有许多学校擅自删减艺术课程,尤其是对于将要升高中、大学的年级来说,学校为了加强学生的课程学习会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停课。学生也要像上数学语文课一样认真听课,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课程分析。

(四)多举办活动,培养典型

沉寂无声是音乐教育的忌讳,所以想要加大青少年艺术培训的话,学校必须多开展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挥自己打的特长。例如书法、美术活动,或者利用节假日组织青少年为周边群众举行文艺演出。

四、国家对青少年课外艺术的支持

关于青少年的课内教育中曾作出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在作出的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认为社会的接班人需要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在的谈话过后,教育部贯彻其谈话的主要精神,作出让学生减负的做法,这一文件的下达,让学生们逃离了负重,学生们彻底的放松了,对于学生来讲这是一件好事。

但是这一文件的下达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青少年正值青春期好奇心、叛逆心都很强,没有自我控制能力,同时课余时间很丰富,他们之中会出现一些暴力、分子,还有一些人会沉迷于网络游戏,既增加了家长的开支,还让青少年走入歧途。

我们都同意,对学生的减负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对于学生减负空出来的时间要好好利用,否则对青少年的成长会有反面的作用,这样就把好事变成坏事,严重点有可能会耽误人的一生。

所以家长会认为这一政策并不科学,因为家长一般工作都处在上升期间,担心青少年的课余时间太长,不能受到正当的教育,走入歧途。但是也明白如果给他们太多的压力的话,怕适得其反,所以,提出应该发展青少年的个人兴趣,把艺术教育作为填充青少年课余时间的工具,既能提高青少年的全面发展,增强青少年的素养,还能避免青少年利用课余时间,走入歧途。

五、青少年业余艺术培训的重要性

(一)艺术教育是学校教育转轨的需要

因为我国教育的方法就是以考试为目的学习,所以学生的学习重点也放在了考试内容上,体育、音乐、舞蹈上的教育则放在了学习重点之外。不少的高中生宁愿沉浸在上,也不愿意花点时间进行艺术训练上。我国这样的教育只会培养出只会背书做题的学生,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在琴棋书画上却是一窍不通,学校对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只是语言上的服从,升学率才是关键。

(二)艺术教育符合群众致富之后对子女教育的价值取向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对党的目标和做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划,之后群众致富步伐不断加快,达到小康社会的人们对于孩子的生涯规划中不仅仅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还希望他们能写善画,能歌善舞。家庭中为了增强孩子的艺术兴趣,在孩子小的时候便备下了钢琴、电子琴,有二胡、笛子等普通乐器。因此学校中的建设者要顺应社会的号召,加强艺术教育,推进两个文明共同发展。

(三)艺术教育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需要

根据社会上人们的调查,发现许多学校只是表面上表示给学生减负,他们的课程还是很多、作业很多、书包太沉,这时青少年面临的主要问题。他们的生活很轻松,吃不好睡不好,情绪烦躁。青少年最希望实现的生活就是:生活本是七彩阳光,年轻哪能不放声歌唱。所以开展艺术教育是势在必行的,学生们在学习期间需要劳逸结合,建设生气蓬勃的学校环境,将歌声笑声传入学校中。

参考文献

[1]卢家楣,魏庆安,李家维.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66.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4

贵州省教育厅体卫艺处的黄开斌老师介绍说,为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教育部组织创编了《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并决定于9月1日新学期开始,在全国中小学校全面推广,其中男女生手拉手共跳的华尔兹将成为高中生的指定舞蹈。《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包括小学组《好朋友》《阳光校园》《小白船》,初中组《青春旋律》《校园秧歌》,高中组《青春风采》《校园华尔兹》等7个校园集体舞蹈。该套校园集体舞是在充分调查研究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发育规律而创编的,具有鲜明的教育性、科学性和群体参与性,富有时代特点和青春气息,适合城市和农村的广大中小学生。

如今,全国各地大中小学校,纷纷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的要求,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优质艺术教育活动资源,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积极学习并推广教育部组织创编的《第一套全国中小学校园集体舞》。

担任此次培训任务的是贵阳市北郊小学的彭薇老师,以及贵阳市第十中的杨戎老师,二位老师由省厅选派赴京参加了教育部的培训会,回来以后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就开始训练各自学校的学生,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就带出了三支表现出色的展示队,在培训会上贵阳市北郊小学和贵阳市第十中学的同学,为老师们做了现场舞蹈展示,为各地区的老师展示了自己优美的舞姿,让看惯了第七套、第八套广播体操的老师们大开了眼界。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5

【论文关键词】中学合唱统一协调持之以恒

音乐是表现人们感情的艺术,合唱是音乐表演的一种常见形式,在音乐表演艺术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我国的合唱艺术事业是在传统的、广泛的、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运用合唱形式表达时代的强音和人民的心声、人民的需要、祖国的需要。随着时代的变迁,合唱艺术有了很大发展,对合唱团体的艺术要求也越来越高。首先合唱是一种集体的活动,它要求每个合唱队员必须有团体精神,必须有统一的排练要求,此外,在练习中所选用的练声曲或歌曲则必须顾及每一个队员的能力,在训练选曲中切忌好高骛远,应力求注意合唱训练中的基本要求——协调和统一。基本要求达到了,其他问题便容易解决。如果基本要求没有达到,任何其他要求都不可能做到。

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到,学校合唱活动是中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道德情操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有效手段。www.lw881.com开展合唱活动是十分必要,十分有益的。首先从一定意义上讲,美育是德育的深化和丰富,德育晓之以理,美育动之以情,在教育中,众所周知:有感情的人好教育,没感情的人难教育。而合唱活动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仅可以启发人的丰富感情,使学生们在合唱艺术熏陶下,接受美的教育,更有助于青少年美化心灵,扩大知识视野陶冶情操和身心健康发展,用歌声唤出青少年的自豪感、责任感,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合唱是音准、节奏、声音均要求协调统一的声乐艺术。而由于人的生理上的差别,年龄、性别不同,声带结构和共鸣情况不一样。在唱相同音高时会有某些人感到不适应,而处在变声期的中学生,由于声音的不稳定,在开始接触合唱时,常会出现声部之间互相干扰、跑调、比音量、声音偏高、赶节奏等不协调现象。弄得教师往往白白辛苦而达不到目的“事倍功半”。因此,在训练合唱时,必须先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用科学、统一、优美的音色正确演唱合唱练习,这是合唱教学的先决条件。本人在合唱教学中是这样操作的:

1.首先要改变那种只会用脖子拼命喊唱的习惯,指导学生用科学的方式演唱,具体做法: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小腹,松开喉咙,利用哼鸣,轻声歌唱。

2.练习母音“o”。让学生找含着一口水的感觉,用打哈欠的感觉轻声歌唱:

5432|1---||

o

要求唱的连贯、流畅。这样的练习目的是在唱歌词时,有正确的吐字基础。发声的练习是为表达作品内容创造条件。在开始练习时,需要针对作品内容和情绪,选取适当有效的练声曲。但随着技巧的巩固程度,就一定要逐步摆脱重发声的要求,并使发声的正确要求变为表达作品内容的工具和手段。

3.求均衡、统一,去突出。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纪律观念。让学生明确在合唱时,只要一个人用不同发声位置和方法歌唱,就会“突出”。合唱时要让学生明白合唱是集体努力的结果,不能有个人自由发挥的余地。合唱队员的一举一动都必须按照指挥的指令去做,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合唱的和谐统一。

4.每一位合唱队员,包括合唱指挥都必须掌握好歌曲的要求,不因一味追求音量而大喊大叫,不因为情绪高涨而随意的改变歌曲速度、随意突显个人的声音。要谨记合唱的要求与原则,顾全大局,力求歌唱中在运用假声的基础上慢慢加入真声的成分,达到真假混合,完整、优美、协调、均衡的表现歌曲。这样持之以恒地对学生进行训练,演唱时音色自然统一,声音也会变得更加圆润完美。

其实在合唱中除了有和谐统一的声音,有一流的集体观念,高要求的合唱还要求有良好的听觉和视唱能力。合唱不同于重唱和齐唱,它讲究声音整体的融合性和各声部对音色、音响、力度等要求的严格性、均衡性、协调性,所以在合唱训练中,还应该培养学生音乐的耳朵,提高合唱听觉能力。作品表现的好与不好首先是依靠内在听觉来分辨的,没有好的内在听觉就无从要求好的外在表现。因此指挥及合唱队员,应对提高自己良好的内在听觉进行不断的努力,切不可满足和停留在合唱队员已具有了一定的灵敏,其实这都是合唱队员最基本而且不可少的能力。特别对指挥来说,更加需要先行一步,才能对合唱队员提出要求。在平时的合唱训练中,我常插入合唱的欣赏,一边向学生介绍分析各声部的旋律特点,一边要求学生细心聆听歌曲各声部的音高和旋律。这可以使学生更快进入合唱状态,更快掌握自己声部的音响。此外,还应在训练中安排一定量的视唱练耳训练,加强声部与声部之间的音程或和弦的训练,在平时的基础教学中我会通过多声部练声曲进行合唱基础训练:

5———|1———|3———||

3———|5———|1———||

1———|3———|5———||

o

到了声乐作品的演唱训练时,特别是在教学生学唱新的合唱曲时,我会让学生用闭口哼唱的方法练唱(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听清楚自己的声音与其他声部的声音,体会音与音之间的和声效果)如在排练《八月

编辑整理

桂花遍地开》这首二声部歌曲时,由于此曲强调音准的准确性较高,而且在第四十一小节到五十二小节中出现的衬腔部分比较难掌握。因此在教唱前,我先让学生自己去细心聆听范唱,细心去分析,使学生对此曲有个初步的印象,明确演唱顺序和方法,以及各声部(特别是衬腔部分)的旋律特点。然后将学生分为三部分,进行轻声练唱,要求各声部必须熟练掌握自己声部的音,并注意倾听自己与其他声部的音结合时两者间的声音效果和乐感。这样从多方面训练学生的听觉和视唱能力,将使整个合唱队伍的表演更统一均衡。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6

荷兰阿贾克斯足球俱乐部闻名遐迩,其青少年足球训练学校(简称“青训营”)被冠以“远大前程训练班”的称号。

青训营坐落于阿姆斯特丹一条高速公路旁,拥有8块一流球场和一栋两层楼房建筑。大楼里更衣室、教室、健身设施、为教练和体育专家准备的办公室一应俱全。在明亮通风的咖啡酒吧里,运动员可享用三餐,游客也能一边喝上一杯啤酒或卡布奇诺,一边眺望不远处的训练场地。青训营不仅有舒适宜人的硬件设施,更拥有出身名门的教练,这里上上下下都体现出对卓越的追求。如今,有关培养年轻球员的所有现代化理念都是阿贾克斯树立的,它俨然成了青少年足球培训这一领域的鼻祖。

我第一次探访青训营时,恰好碰上他们正在考察刚招收的22名新队员――一群七八岁孩子,他们都是由星探挖掘出来的,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专业球员。我到达时,孩子们正在一块小型人工球场上进行4对4的比赛。当时已是11月末,天寒地冻,来自北海的凛冽寒风呼啸而来,但孩子们只穿着单薄的球衣和宽松的短裤,在球场上轻快驰骋。他们年纪虽小,但脚下射门力量很足,连临时客串守门员的教练都不得不躲闪来保护自己。经过几轮测试后,他们中的一部分会正式成为阿贾克斯青训营的球员。考官们手里拿着花名册,全神贯注地盯着球场,其中一位告诉我:“我们从来都不注重比赛的结果,如谁进球最多,谁跑得最快。这些都和球员的身高、体重和年龄有关。我们关注的,是选手奔跑的方式。他们会不会用前脚掌着地轻快地奔跑?踢球有没有创意?是不是真心热爱这项运动?这些才是预测选手长大后发展方向的好法子。”

在阿贾克斯的训练中,我很少听到孩子们的声音,只听见踢球重击声以及教练的叫喊。这样的训练严肃乏味,更像个人运动中那种折磨人的氛围――完全不像期待中热闹活跃的集体项目。然而,青训营成功的原因之一,就是球员不会训练过度,所以在阿贾克斯训练的每分每秒都很宝贵。虽然小球员12岁了,他们每周也只不过训练3次,周末再踢一场比赛。一位教练告诉我:“对于少年球员来说,我们觉得这样的强度足够了。他们完全可以像其他孩子一样拥有正常的学校和家庭生活,我们不想把这些夺走。他们不在青训营时,会在大街上和朋友踢球。有时,这些经验也很宝贵,在没人指导的情况下,自己玩转足球。”荷兰前国脚克鲁伊夫曾说:“不必跑得太勤,球员跑动太多是毫无用处的。你必须在恰当的时刻出现在恰当的位置,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阿贾克斯正是循着这一理念在超前培养优秀球员。

阿贾克斯青训营并不是寄宿学校,球员都住在阿姆斯特丹方圆56公里以内(孩子被选中的家庭为了参加青训营,往往举家搬到这片区域内)。阿贾克斯有一个由20辆巴士组成的车队接送孩子们。父母无需支付太多,每年只需象征性地交纳12欧元保险费,其余费用均由俱乐部承担――包括24位教练的薪水、参加锦标赛的旅费、球员队服和装备的费用,还有运作庞大训练营所需要的一切开支。它是靠什么维持的呢?

面对我的提问,一位负责人在纸上写下5个名字,划了个等号,接着写下8000万欧元。这几个名字分别是在阿贾克斯受过“良好教育”的5名球员。他们还是小孩子时,就加入了阿贾克斯,一路进步神速,并最终成为世界级球员。阿贾克斯将他们卖给了世界各地的豪门球队,获得了8000万欧元(或许更多)。名单上第一个人叫韦斯利•斯内德,他7岁时就参加了青训营,斯内德23岁时,皇家马德里出价2700万欧元将其购入。如今斯内德是意大利国际米兰的当家球星。其他4名球员都被卖给了国外的俱乐部,收入不菲。

大卫•恩特是青训营的经理,负责旅行和后勤,同时也见证了俱乐部的历史。恩特表示,青训营是阿贾克斯俱乐部的命根。“常有世界各地的足球俱乐部来参观,想知道我们‘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其实秘诀随处可见。也许因为我们有一些冒险精神,有一些天马行空的创造力,或许还有一些傲慢自大。谁都可以来看我们是怎么做的,但就是无法复制!”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7

重乐改,华丽转身高大上

“自专业委员会成立,葫芦丝、巴乌的演奏法、教学法及乐改工作就没断过。扩大音域、美化外形、方便演奏的葫芦丝、巴乌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我们希望将这种乐器推向完美,融入中国民族管弦乐队中去。”何维青和他带领的团队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卓有成效地改变了葫芦丝、巴乌音域较窄、力度小、转调不方便的缺陷,这支傣族、彝族民间乐器已经渐渐具备了走向更加专业的可能性。

乐器改革是葫芦丝、巴乌人所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在何维青看来,创作的步骤从专业委员会成立起不断提速。“我们的乐器改良了,对作品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有武器没子弹不行。五年前人们能吹奏类似《月光下的凤尾竹》《婚誓》《竹林深处》这样的曲子都觉得很不错、很满足,可仅仅几年就满足不了大家的要求,作品的需求量非常大,还好近年适时推出的作品大赛积累了更多风格的曲目。”何维青说。

葫芦丝、巴乌以傣族、彝族的风格曲目为基础,经过多位演奏家、教育家的共同努力和挖掘,傣族、彝族、阿昌族、景颇族、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汉族等多民族多风格多内容的曲子和国外经典名曲改编等,极大地丰富了曲目的种类。在2011年修订的《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葫芦丝、巴乌考级曲集》中,共收录了多种风格曲目一百五十余首(目前已有葫芦丝、巴乌协奏曲多首)。让人欣喜的是,除了演奏家的热心创作和改编外,职业作曲家群体也逐渐关注到葫芦丝、巴乌的创作。

演奏法和教学法的统一和规范,也一直是演奏家们关注的重要问题。目前,专业委员会已经制订出一套完整的演奏和教学教程,并通过面对面的培训,培养出一批葫芦丝、巴乌的骨干教师,教学法的规范和普及面的扩大,推动着葫芦丝、巴乌走进了音乐院校。葫芦丝、巴乌成为国内外主要演奏节目,并举办了多场葫芦丝巴乌独奏音乐会。各地师生要求高端、严格、规范、科学培训的呼声日渐增多,培训计划也在专业委员会的筹划之中。

不解缘,犹对乐器情真切

何维青会长是笛艺的使者,1961年他又与葫芦丝、巴乌结下了不解之缘。

很多年前,在北京什刹海畔,每天傍晚总会看到一个小男孩手持一支小竹笛站立岸边刻苦专注地练习吹笛,那清脆嘹亮、优美动听的笛声,不时吸引来往路人驻足聆听,并留下由衷的赞叹和鼓励。有时吹奏到深夜,直到母亲来找,他才恋恋不舍地收笛回家。冬天,迎着寒风吹奏一曲又一曲,基音孔处结了两条小冰柱,用手将冰柱弹掉继续练习;夏季,天气炎热吹奏时汗水经常湿透衣衫,他从不叫苦叫累,年复一年从不间断。童年何维青执着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什刹海的碧波中,一些以前的街坊如今谈起来还亲切地称何维青的笛子是“什刹海的笛子”。

1954年,何维青考入北京市少年之家笛子培训班开始接受专业训练,1960年,何维青以优异成绩被北京舞蹈学院录取,成为该院民族乐团的首席笛子独奏演员,从此步入专业演奏员、教师队伍。期间,曾先后师从冯子存、王铁锤、梁培印等名家习笛。1974年9月,何维青正式在北京少年宫举办笛子班,先后培养出李增光、曾格格、何青松、薛淳等知名演奏家。此外,从1986年起与北京市海淀区四季青乡的北高庄小学、远大小学、亮甲店小学和田村小学等学校合作,将笛子课安排进音乐课程,并聘请了王朔、刘同考、刘含有、孙媛、孙杰等名家为孩子们授课。此外,何维青还在七色光、春芽、新苗三家艺术学校中普及笛子课程,据粗略统计,仅现有在校生而言,约有三千名学生在这种质优价廉的普及性教学中受益。

有人问何维青,为何对葫芦丝、巴乌情有独钟?何维青总笑着讲起1961年他初识葫芦丝的有趣经历。作为中央青年慰问团成员之一,何维青和十八个演员一同慰问云南、贵州的采矿工人和少数民族兄弟姐妹。有一天晚上休息时,他听到一阵悦耳的乐音,与同事循声望去,是一个傣族青年对着井口在吹奏一件没见过的乐器。何维青从青年口中得知乐器叫葫芦丝,两人相谈甚欢。第二天,当何维青乘坐敞篷大卡车准备离开时,远远看见青年追上来,双手递给他一个青葫芦做的新葫芦丝……何维青把这位甚至都不知姓名的傣族青年称为自己的葫芦丝启蒙老师,那个小小的葫芦丝陪伴着何维青已经五十余年,虽然现在已不能吹奏,但是仍然被完好地收藏着。何维青欣赏葫芦丝的乐音中透出浓浓的情意,葫芦丝身价不高,却深深地与老百姓的喜怒哀乐紧密联系,她像扎根在这片土地上的芸芸众生,平凡岁月里诉说着生命不屈的精神。

葫芦丝、巴乌深得国内外各界人士的喜爱,那美丽的身影遍布云南、山西、山东、浙江、新疆、河北、河南、甘肃、港澳台及国外等地,上至八旬老人,下至五六岁的儿童,葫芦丝、巴乌已经拥有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在公园、街道、社区、社团,随处都能听到葫芦丝、巴乌悠扬悦耳的声音。如果一定要说哪种乐器在中国最大众化、最有人缘,那么恐怕非葫芦丝、巴乌莫属了。经专业委员会推动,葫芦丝、巴乌的名声更是远播异国他乡,韩国、泰国、巴基斯坦、缅甸、德国、美国等国家都向中国的葫芦丝、巴乌演奏家发出过演出邀请,影响力不可小觑。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何维青的葫芦丝独奏让各国来宾赞叹不已;在维也纳金色大厅,中央民族乐团王次恒的葫芦丝独奏赢得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国广播民族乐团何源的葫芦丝独奏在德国十八场演出中深深打动了在场观众。

葫芦丝、巴乌这种地道的中国少数民族乐器,在当代以强大的影响力迅速成长,赢得了演奏、教学、制作、创作各方面红红火火的局面,着实令其他乐器艳羡。

丝曲缘,和谐友爱满热忱

“虽然只成立几年,但欣慰的是有一个团结、和谐、勇于奉献的班子,把这个专业发展起来了,为祖国的民族文化艺术、为少数民族同胞做出了贡献。”谈到专业委员会近些年的作为,何维青感慨地说。

鉴于葫芦丝、巴乌发展的良好态势,2005年,王铁锤、何维青、王朔等人向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申请成立葫芦丝、巴乌专业委员会,时任会长朴东生、秘书长张殿英对此事大力支持,遂新成立一个独立的专业委员会,以利于葫芦丝、巴乌向完整化、立体化方向发展。多年来红火的局面表明,当时的这个决策很正确。专业委员会于2005年6月份成立后,考级迅速于当年12月举行。2005年至今,共开办葫芦丝教师培训班十七届,有二十四个班,2006年第一届全国葫芦丝、巴乌邀请赛在北京举行时,三百多人参加,2007年第二届有六百多人参加,2009年第三届一千五百人参加,2012年第四届参与人数飙升至一千八百多人。这种几何式的增长,让旁观者瞠目结舌,却在当年决策者的预料之中。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8

关键词:跆拳道;青少年;素质教育

目前在我国青少年中绝大多数的人是独生子女,部分独生子女真是家中的“皇帝”或“公主”,这些温室中长大的花朵在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够独立解决问题,不具备顽强的意志品质,达不到素质教育的效果。而跆拳道的练习可以全面的培养和锻炼学习者的意志品质。练习跆拳道可以让练习者养成自信、坚强以及积极向上、坚韧不拔的意志和认真刻苦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跆拳道运动已风靡世界,现今我国各级教育培训机构已不同程度地开展跆拳道的教学培训工作,而素育教育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点,文章从跆拳道教学中素育教育的目的任务以及在跆拳道教学中实施素育教育的特点和途径等方面进行阐述,主要采用了访谈法和文献法进行研究,对济南市锐武跆拳道俱乐部学员家长以及教练进行访谈交流,并且通过查阅图书馆资料,另外经过三年的跆拳道训练的教学与管理,学习了许多关于跆拳道素质教育的知识,以期为跆拳道教学中的素育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从这十二个字中详细谈一下:

1.跆拳道对于青少年道德教育的促进作用

跆拳道德育教育可以从跆拳道运动的精神中体现出来,训练时要求练习者以“礼义廉耻,百折不屈,忍耐克己”为宗旨。[1]这十二个字看似简单,能悟出真实道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从跆拳道练习中或者练习后体会出来。跆拳道学员要互敬、友爱。跆拳道的练习场所内应悬挂五星红旗,每天参加跆拳道训练和学习的教练、学员在上下课之前,都要在国旗下整队向国旗行礼、宣誓。通过严格、规范的考勤考核制度,加强组织纪律性,加强课前课后的礼仪教育,通过这些课堂常规的贯彻使学员逐步养成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和热爱祖国、热爱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每次上课和下课学员都要向馆长或教练行礼致敬,每次训练不迟到等这些都是起码的礼仪规范。以此可见跆拳道运动可以培养青少年形成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和自信、果断、坚毅、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谦逊礼让,宽厚待人的传统美德。

2.跆拳道对于青少年体质的促进作用

人在青少年时期,对长骨两段各有一个膨大隆起的部分,成为骨骺。骨骺和骨干之间有一层软骨叫骺软骨。随着年龄的增加,骺软骨可以不断的增殖生长,并不断的由软骨变为骨,这一过程称为骨化。人体身高的增长主要是通过骺软骨不断的骨化来实现的。当骺软骨完全骨化成骨以后,人体的身高就不再增长了。跆拳道促进长高的原因:

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生长激素的分泌量。之前已有研究表明,适量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生长激素的分泌量1.5-2倍。[2]适当的运动对于青少年身高的增长有很明显的促进作用,由于青少年的器官尚未发育成熟,过度的运动反而会减少生长激素的分泌量进而不利于身高的增长,体育锻炼的强度和时间应该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便得到最好的效果。跆拳道学习的过程恰好能够满足适度的锻炼强度。

同时,跆拳道训练能够有效的促进人体各部位的血液循环,加快新陈代谢的速率,改善血液循环,特别是改善骺软骨附近的血液循环,使得更多的营养物质能够向骺软骨运输,为其细胞的分裂增长提供充分的养料。

此外,跆拳道运动注重舒展性和柔韧性的练习,这两种练习方式有助于提高肌肉的伸展性,能够有效的保护肌肉对骨和关节过强的拉伸,从而减少肌肉力量骨骼生长的束缚。

3.跆拳道对于青少年智力及综合素质发展的促进作用

3.1跆拳道对青少年智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跆拳道实战要求跆拳道练习者灵活、快速、敏捷、多变的手法与步法,因此,跆拳道练习者必须集中精力,细致观察,认真思考对方的—举一动,这样才能够“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3.2跆拳道对青少年学员心理素质的促迸作用

跆拳道是—项运用拳和脚进行搏击的对抗性运动,在比赛或者练习过程中,练习者每—个动作的完成往往伴随着大声的发声。大声的发声能引起大脑的神经中枢兴奋,刺激机体迅速进入对抗状态。同时大声的喊叫还能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增加自信心,使他们在比赛中更好的掌控好自己的情绪,保持沉着冷静的头脑,进而更快、更准、更有效的攻击对手,增加获胜的几率。

在跆拳道训练过程中,若发现有队员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当他做的稍微出色的动作的时候,教练员应该马上指出,并且在全体学员中表扬鼓励,或者给与表扬暗示,例如轻轻点头,竖起大拇指,甚至拍拍肩膀,都可以给学员建立自信。

3.3跆拳道对青少年学员美育素质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跆拳道在高校的开展越来越来快,跆拳道优美舒展的腿法,备受国人的亲睐。而现代的跆拳道运动时刻与现代社会发展保持一致,集竞技、健身、娱乐、表演和个人晋级为—体,由此可见跆拳道表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跆拳道的学习可以培养练习者美育素质,包括鉴赏美、表现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这样练习者不仅获得了外在形体美的感受,还能够陶冶自己的艺术情操。所以跆拳道运动也为美育素质教育提供了基础。[3]

结论

对于青少年的素质教育体现在跆拳道教学中,关键要把握核心点,根据青少年的身体和心理特点,结合青少年身心实际情况的同时,灵活多样,因势利导,这样自然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在教育过程中,教练员或者教师要以身作则,做出表率,因材施教,细致耐心,也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讲求实效。作为跆拳道教练,在加强自身修养的同时,更要勇于探索,从而在跆拳道教学过程中造就具有高尚情操,体魄健美,身心和谐发展的专业人才。

最后,感谢济南锐武跆拳道俱乐部学员家长对论文写作的支持与帮助。

参考文献:

[1]高谊.陈立人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19—20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9

我国民族戏曲的特点是载歌载舞,要求演员要具备唱、念、做、舞的才干,这四个字中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声腔艺术,二是表演艺术。我们在培养学生的时候,要从这两方面着手,二者不可偏颇,才有可能培养出文武兼备、声情并茂的全才演员。但是,在戏曲团体里培养学员的时候是否这样做了呢?并非如此。在实际工作中,从领导到教师(学生也是一样),对形体功的训练十分重视。教学计划、时间安排、人员配备,都比较精密周到,也经常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注意向兄弟剧种、姊妹艺术学习观摩,吸收他们的长处,运用到教学中去。但对声腔教学训练,就不那么重视。因此,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不正确的概念:练功就是指形体功,声腔的训练,就不当作基本功。在教学中,谈不上形体老师和声腔老师相互配合,而是各干一套,互不关照。协调好这两者的关系是戏曲教学训练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对一个演员来说,少年时期,变声是必经的身体生理变化。有的人嗓子变好了,有的人则变坏了。这样的事例很多,数不胜数。上世纪60年代初,省戏校有个学员,唱、做俱佳,被誉为“十三红”,就因为没有躲过变声期的厄运,嗓子坏了,结果是昙花一现,改行从事了其他职业。这种情况,过去有,现在仍大量存在。这种成才率极少的情况真使人痛心、惋惜。

据我们了解,目前对戏曲学员的训练,普遍对变声期的问题缺乏细致研究,更无有力的措施,大多处于心中无数、听天由命的状态。这是当前培养戏曲人才比较薄弱的环节。为了和同行们共同研究,笔者提出一点不成熟的看法,供大家参考。

戏曲团体和戏校招收学员大都在十二三岁左右,嗓音都是很好的。他们一般在十四五岁左右开始变声,其他的一些器官也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时嗓音由高变低,由细变粗,由清亮变为浑厚,有时甚至沙哑、浊重。这种现象男学员尤为显著。在教学中怎样对待这种情况呢?据了解有以下几种做法:一是禁声,不让学员练唱、练声。他们认为这时声带有病,不宜出声,主张加强练形体功。二是主张狠唱。他们认为此时正是练嗓的时候,越是哑了越要练,一直把声练得“掏”出来。我们认为这两种做法,都不是科学的态度,前者因噎废食,后者一味蛮干,这样下去,只能是碰运气,图侥幸。我们认为下述方法是比较好的:不宜高唱,不宜多唱,不宜不唱。应当承认变声期的声带处于一种正常的生理变化状态。既然是一种变化,就不能像平常那样训练,而应当注意方式方法。正像处在身体发育过程的青年,他们的力量能负荷八十斤的重量,就不能让他们担四五十斤或者一百多斤。少了达不到锻炼的目的,过多了就会伤损身体。因此应该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以达到促使身体健康成长的目的。变声期的训练也是这个道理,要根据嗓音的具体情况,进行训练。既不能搞得声带疲劳过度,得不到很好的休息;也不能一声不发,噤若寒蝉,使声带得不到应有的锻炼。

保护性训练的方法:一是要定期检查声带,建立嗓音档案。此项工作从学员训练刚开始时就应当去做。当接近变声期时更要细心,不断地把检查的情况记录下来,教唱老师和声乐老师要紧密合作,加强指导,进行观察、研究,以确定训练的方法,步骤。二是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其中包括气息、发音位置、共鸣音、声乐练习曲等声乐训练。还应进行发音基础知识和生理卫生的讲解。三是根据嗓音的情况,选教一些戏曲唱段。不宜太长和过高,以唱高音不吃力为最好,确定适合的调式,男声可定为C调或D调,女声可定为e调或F调,用器乐伴奏练唱。四是可以设计一些无器乐伴奏的嗓音练习方法,如:咽音、摇音、咀嚼哼鸣等发音练习和读数字、诗词、道白等咬字练习,每天二至四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为宜。

平时在日常生活中对嗓子的保护也是一个重要环节。因为这时学员都处于青少年时期,自制能力差,对自己要求不严,容易放任,不注意自己的生活管理,爱吃零食,穿着单薄,不知热冷。这些都给变声带来不利因素。应当教育学员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在吃饭、穿衣、睡觉等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忌食生冷或带有刺激性食物。二是不要高声乱喊,大吵大闹。谨防感冒,冬季可坚持用冷水洗脸,经常用盐水漱口,清洗鼻腔。三是练唱或演出前,嗓子要稍加活动,像练形体功前一样,把身体活动开。演唱完后严禁喝冷水。

变声期间如何练形体功?有人说,变声期嗓子不好,应当强化形体功训练。我们认为要认真地研究形体功的量和度,注意以下环节:一、练功老师要重视学员的嗓音保护,因为这个时期声带处于不佳状况,如果形体功把握不当,就会使声带负担过重,影响其平安度过。在练一些强度大的动作时(如腿功、毯子功),中间可多穿插一些间歇,如练功可用十分钟为一节,每节休息二分钟。倒立练习每次不超过二分钟,间歇一分钟,反复二至三次。二、练完功后,稍事休息,再练声。两者穿行时教师和学员应适当掌握,不要气喘吁吁地去上声乐课或练唱。这时声带充血,也不会收到好效果。练声最好在每天练形体功之前或练功完半小时后进行。三、练形体功时应教会学员调整呼吸方法,如舌尖顶上腭吸气、小口轻吹气等呼吸方法,减轻呼吸不当对嗓音的损害。

变声期能不能排戏,也是许多人经常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没有嗓子,排出戏来有什么用?因此不主张在变声期排戏。我们认为这种做法不尽妥善。排戏本身就是一种表演和声腔的训练课程。如不进行,就使学员在身体、智力发育极快的情况下,得不到全面发展,并造成思想上的负担。应当选择一些唱段少、做功多的戏进行排练。唱腔可根据学员嗓音的具体情况进行适当定调。此期间不要勉强进行演出。

青少年声乐培训篇10

一、新时期青年歌手的优势与不足

爱唱歌是人的天性。歌手的演唱与表演的特征,具有群众性、自娱自乐性、多样性和社会性。就目前来看,社会上的各类音乐比赛、歌手选拔名目繁多,形式不一,音乐发展出现了空前活跃的局面,有力地促进了文艺的繁荣与发展。各种比赛活动中,有的青年歌手登上歌唱舞台,大显身手,一展演唱风姿,而有的歌手根本不能在发声技巧、演唱技能、歌曲表现力等方面进行展示。无论是民歌、美声,还是通俗歌曲都有自己的特点。民歌、通俗歌曲与美声歌曲的传播,是歌手良好的嗓音条件和娴熟的演唱技巧相结合的产物。但较好的嗓音条件和较差的音乐修养,却成为很多青年歌手共有的优势与不足,他们欠缺演唱技巧,对声乐知识掌握得尤其薄弱。这些人主要靠模仿,并依凭自己的听觉进行演唱,因此演唱水准较低。因为缺乏专业教师的指导,加之个人音乐修养的不足,演唱歌曲的难度与演唱者的音乐水平存在很大差距,导致一些青年歌手走了很长的弯路。尽管他们自身条件不错,也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但却迟迟不能跳出自我,演唱水平提高较慢。

二、辅导青年歌手的要点与方法

作为一名文艺辅导干部,在歌手学习过程中要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辅导。除加强音乐理论的指导外,还要举办音乐理论培训班,培训过程必须由浅入深、由简到繁。把握重点,让学员从基础学起,并分类进行辅导,同时按照歌手的嗓音条件确定学习(民族、通俗、美声)类型,让他们选择符合自己演唱特点的歌曲进行训练。从歌曲内容、意境、情感方面进行诱导启发,使歌手们的演唱入情入境,置身于歌曲所创造的意境之中。在辅导中,要想使作品声情并茂,情深意浓,达到歌曲所要表现的目的,应注重以下三点:

1、对通俗唱法歌手的辅导。通俗唱法从上世纪30年代起得到广泛流传,开始叫流行歌曲唱法,后来称通俗唱法。其特点是声音自然,与说话类似,中声区使用真声,高声区使用假声,很少使用共鸣,所以音量较小。演唱时需要借助电声扩音器,表现形式以独唱为主,一般配以舞蹈动作,追求感情的细腻真实、声音的自然甜美。通俗歌曲的歌手着重在共鸣的认识和运用的方法上下功夫。

我们知道,如果没有共鸣体,就没有泛音,也就不会产生坚定、响亮、悦耳的声音,要从胸腔、头腔、咽腔三部分进行知识培养和发音辅导。除此之外,对胸腔、前额、两颧部分进行分部练习,认真细致地辅导发声、运气、控气等,让歌手自己亲身感受,反复练习。声音从声带发出时是轻微的,并没有力量传遍至身体各部分的共鸣室,必须依靠头部的几个共鸣室掀起共鸣,把声音扩大,才能让强大的音量引起身体其他部分(胸腔、额骨、额窦等)的共鸣。头部前方的三个共鸣室(即:声带上方的咽腔、口腔、鼻腔与鼻窦)。咽腔与口腔的大小可随意更动,歌手们通过训练就会逐渐提高,并逐步掌握发音部位的运用。在演唱中自如地发声、运气,自然会感到轻松而有力,声音的穿透力也在不知不觉中形成。

2、对民族唱法歌手的辅导。民族声乐艺术,植根于中国的土壤,体现了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欣赏习惯、审美意识与风格特点。它积淀下来众多的曲目,创造出独特的演唱技法,形成了中国式的演唱形式与风格特点,并成就了无数深受人民爱戴的歌唱家,从而逐步形成和完善出体系完备的民族声乐艺术理论。我国的民族唱法实际上是对传统的民歌、戏曲、曲艺唱法和在此基础上发展创新出的各种唱法的总称。在辅导民族唱法歌手时,不但要注重科学的发声训练,还必须要求学员向民族的古典声乐作品学习,向优秀民族歌手学习。

古语道:“气者音之帅也”。歌唱时必先调养气息,并有上、中、下丹田之说。上丹田在两眉之间,中丹田在心下,下丹田在脐下三指,上、中、下丹田要贯通。民族传统演唱法是:演唱时,用气归纳为偷气、取气、换气、歇气、就气等等。不同的乐句,不同的感情,所用气息也有差别,所以不管怎样使用嗓音,必须学会用气息支持歌唱。民族唱法要求声音明亮,靠前吐字,自然亲切,应“圆、甜、脆、水、美”。喉咙不能开得太大,共鸣腔体运用自然,使音波平稳,声音相对轻巧,演唱时吐字清晰,不能把字咬得太重,要圆润清脆。歌手掌握了这些方法,就会使歌唱技能得到充分发挥,从而体现出质色清晰的特性与风格。

3、对美声唱法歌手的训练。美声唱法的主要特点,即混合声区唱法。美声唱法在声音的使用上,是真声假声齐用,按音高比例的需要将真声假声混合。从共鸣上说,是把所能用的共鸣腔体都调动起来,这种唱法本身有其特有的“味道”和音响特色,因此我们在辅导时须着重于脑后共鸣的发音训练。声音发挥得好与坏很大程度上在于这段共鸣体的运用,同时美声唱法中胸腔的运用也很重要。经过训练后,歌手们感到发音运气轻松多了,声音也越发厚重,促使感情的发挥,从而在演唱时收到良好的效果。

除此之外,在对美声唱法歌手的辅导时要注重以下几个环节:一是正确的呼吸。呼吸是美声歌唱的基础,要求“用气息托住声音”,用调整呼吸状态的方式来调整歌唱的状态;二是准确的起音。只有做到良好轻松的起音,才能获得平滑柔和、明亮圆润的声音,而要达到这个目的,就必须正确呼吸,喉头稳定、注意力集中、心理上作好充分准备,同时声带积极闭合。著名声乐家加尔西亚概括出起音的要领:舌头平放,准确地唱到音高,平稳而不滑动;三是声音的连贯性。做到音质一致,声音位置保持不变,音与音的连接讲究平滑匀净,从而使音量强弱变化控制自如;四是声音的灵活性。美声注重训练声音的灵活性,发展拓宽音域,使喉咙打开,加强声音控制能力的锻炼。应多练习快速音阶、快速走句与跳音,使声音的效果清晰明亮而准确适当。

三、对青年歌手成长的思考与追问

青年歌手如何成长为优秀的歌手?纵观古今中外歌坛,有许多唱响经典歌曲的歌手值得广大青年歌手去学习和借鉴。但青年歌手要想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仅有“描红”能力是不够的,还要根据专业人士的指导去认真研究思考,有针对性地研究优秀歌唱家的演唱时代背景、演出作品的产生过程,以及自己需要提高的关键所在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作品往往来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音乐也同样如此。目前,很多歌手的文化知识比较薄弱,对演唱方面的深层次研究不足,仅仅满足于吟唱几首歌是不够的。在创作与创新上没有认真努力和深入思考,如何改变演出效果以及增强社会影响力?面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单位体制改革,青年歌手竞争日趋激烈,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于改革中求发展,深入基层实践、体验生活,寻找生活中鲜活的艺术。诸如来自民间、具有原生态气息的歌手阿宝的成功经验,应该能给青年歌手一定的借鉴和启迪。而在创新中求发展,只有简单的模仿是不行的,当歌手进入门槛后,突破前人成就或者形成自己的特点,才会有出路。青年歌手不仅要在学习中研究探索自己的发展方向,还要提高自己的素质和修养,不断探索和创新,找出适合自身特点的演唱风格,不断完善提高,久而久之,自然会出现令人满意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