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十篇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十篇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1:44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1

一、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模式构建

1.建立现代企业职工教育培训制度。企业是技能人才培养的责任主体,要建立职工培训制度,强化自主培训功能,依法履行职工培训义务。采取措施鼓励职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术,钻研岗位技能,参与技术革新和攻关项目,不断提高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运用新技术创造新财富的能力,促进岗位成才。按国家规定提取职工教育经费并足额用于职工培训。职工经单位同意参加脱产或半脱产培训,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参加培训人员的薪酬制度和激励办法,享受在岗人员同等工资福利待遇。对参加当地紧缺职业(工种)高级技能以上培训,获得相应职业资格且被企业聘用的人员,可给予一定的培训和鉴定补贴。支持企业通过出国培训(研修)和引进国外先进培训资源等方式培养高技能人才。企业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应按规定比例安排资金用于职工技术培训。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的实施,以及重大技术和重大装备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来培养高技能人才,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加大对新产业工人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

2.加强企业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中的主体作用,大中型企业要办好自有的教育培训机构,面向本企业职工开展技能培训。推动中小型企业与大型企业培训中心、社会培训机构建立合作伙伴关系,为本企业培养急需的高技能人才。在政府的支持下,充分发挥现有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部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有条件的城市,根据本地区支柱产业发展的需求,建立布局合理、技能含量高、面向社会提供技能培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公共实训基地。

3.积极建立高技能人才企校合作培养制度。在政府部门的指导下,深入推进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办学培养高技能人才。发挥企业和院校各自的培养优势,大力拓展高技能人才的订单式培养模式,对部分专业可尝试把企业车间建在学校,把学校实验室建在企业,共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职业能力。企校合作共同塑造形成一支具备“双师素质”的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教师队伍,既懂教学又能实践,既掌握现代科学理论知识又有精湛技能,既是教师又是师傅;既是讲师又是工程师、技师、会计师、农艺师等。具备双师素质的专业教师已经成为培养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根本保证。

4.搭建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平台。积极开展职工技能竞赛和各类评比活动,为高技能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是“人才强企”的重要工作。职业技能竞赛是检验高技能人才水平的高层次职业技能鉴定活动,开展各种形式的职业技能竞赛和群众性技术比武活动,营造比学技术、争当能手的良好氛围。在各类竞赛中名列前茅的选手,按有关规定授予技术能手称号、直接晋升职业资格等级或破格参加技师、高级技师考评。通过开展各类评比活动,为高技能人才成长开辟“绿色通道”。通过社会化考评方法,试行技师特殊认证办法,方便能工巧匠取得职业资格,给部分特殊、稀有工种技能人才开辟一个脱颖而出并获得企业社会认可的通道。

5.推行导师带徒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梯次协调发展机制。开展导师带徒活动是带动高技能人才梯次协调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积极发挥技师、高级技师在传授技艺方面的重要作用,挖掘和整理高技能人才的绝招绝技,使其发扬光大。鼓励员工签订师徒协议书。在导师带徒活动中,按照品德优良、技艺高超等标准确定导师资格,按照作风优良、有一定知识技能等标准确定徒弟资格,经双方自愿结对,互相签订协议,量化效果指标,明确规定双方权利义务,相互评定成效,对最终达到目标的师徒由企业给予一定的奖励和荣誉。

二、建立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的高技能人才教学模式

1.以提高职业能力为目标优化教学培训计划。职业能力的培养在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要想在工作岗位上取得优良业绩,成为高技能专业人才,必须提高职业能力。教学培训计划是对教学培训工作的总体设计和实施安排,要深入进行调查研究,分析专业岗位人才培养目标的职业能力结构,确定该专业高技能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各种专项能力,在此基础上,按照具体的能力目标,整合实现能力目标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再将能力要素逐一分解与分析,制定出相应的专业教学计划。教学培训计划既要围绕专业人才规格的基本素质和综合专业能力的要求,从总体上对专业培养目标、人才素质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课时分配和成绩评定方式等方面做出规定,又要具体针对该专业人才必须具备的各种专项能力进行科学的课程构建。

2.以提高实践操作技能为核心更新教学培训内容。必须从职业分析入手,在科学确定本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以提高学员实践操作技能为核心,精选教学内容,构建课程结构,形成有本专业和职业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是培养学生职业能力的起点,它是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构建的蓝图,也是本专业学生培养的基本依据。同时要组织编写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系统性的配套专业教材。对于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培训而言,内容既要加深学员对操作技能知识的理解和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要着眼于企业的发展和新技术新工艺的推广使用,还要紧密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因此,要充分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实践操作技能,采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技能训练同步进行的做法,将实践教学贯穿始终,让学员在生产第一线了解第一手信息、掌握第一手材料,提高实践操作的本领,这样才有助于其职业技能的养成。

三、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考评和激励机制

1.科学确立企业高技能人才的评价标尺。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组织,结合本行业生产、技术发展趋势以及高技能人才队伍现状,做好需求预测和培养规划,提出本行业内高技能人才合理配置标准,指导本行业企业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和评价工作;要充分整合社会资源,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升级趋势,加大新职业、新岗位、新标准和新教材的开发力度,夯实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工作的基础;切合实际,逐步探索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以职工能力业绩为基准的高技能人才的标准和评价办法,制定符合企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严格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考核和评价等环节,真正培养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高技能人才。

2.健全企业技能人才考评机制。根据“逐步建立健全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的要求,按照“统一标准、现场考核、强化督导”的原则,扩大考评范围、改革考评方法,创新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与激励机制:按照“不惟学历、不惟职称、不惟资历、不惟身份”的精神,依照国家职业标准,针对不同对象,确定企业评定技师的申报条件。对有突出贡献和特殊技能的人员,可适当放宽申报条件;按照“建立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机制”的要求,坚持结合生产实际和工作业绩,允许企业按照国家职业标准的统一要求和工作规范,结合生产特点和岗位要求对国家题库确定的考核内容及分值进行适当的调整,允许企业工人根据自身实际自选答辩内容和形式;全面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以企业为主体推进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立鉴定所(站),组织开发企业急需的数控加工、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等新职业(工种)的鉴定,等等。

3.搭建立体型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激励机制。随着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高技能人才的内涵越来越丰富。高技能人才评价的方式方法,也应随之多样化和立体化。鼓励并支持企业搭建一个以国家职业资格鉴定为主,技能竞赛、绝技绝活、先进操作方法评比、命名表彰、以师带徒等多种形式相互沟通的、立体型的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并以此建立相应的工资津贴奖励、荣誉激励制度,使薪酬、福利、培训等方面向关键技术岗位的高技能人才倾斜,鼓励企业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实行股权和期权激励,形成和完善“培训、鉴定与使用相结合,与待遇相联系”的激励机制。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2

【关键词】现代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培养必要性

在素质教育理念下,我国职业教育学校的规模也不断扩大,并给社会、企业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与此同时,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级技能型人才。然而,由于职业学校由于受到教学设备、师资力量、教学方法等因素的制约,导致大部分学生的技能水平处于低层次当中,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的实际发展需求。鉴于此,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必要性

在未来的社会中,人才就是企业竞争的核心。当前,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促进了各个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在企业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逐渐扩大了对高级技能人才的需求。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人才竞争力加剧。现代职业教育的本质就是培养学生的专项技能,提高他们在工作上的实战能力。特别是在机械行业、医疗行业、从餐饮行业中、计算机行业中,对人才的专业性要求非常高。只有掌握专业的技术,才能胜任实际的岗位工作。然而,很多职业教育学校由于资金、教学模式的限制,导致学生在技能培训方面的层次很低,大部分属于基础技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由于技能低下,无法满足企业的实际要求,最终面临着很大的就业压力。

2.产业化的发展要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前,在科技力量的推动下,我国农业、工业、第三产业都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并呈现出产业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更多的高级技能性人才从事到一线生产中,在创新工作方法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为企业带来更大的社会、经济价值。基于此,现代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对高级技能性人才的培养。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对策

可以看出,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加快高级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已经迫在眉睫。本文结合实际的教学经验,提出具体的办法和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很多教师依然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的灌输。这种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而且无法让他们理解抽象的原理,从而降低了教学质量。与普通教育体系不同,职业教育更重视学生在技能、实操能力方面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改变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积极采用互动式、合作式、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在学科中的兴趣,使其充分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以机械专业为例。在学习三视图的投影规律时,可以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理解图像之间的抽象原理。以此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达到熟练运用的目的。

2.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高级技能人才培养中,必须重视学生在实践能力方面的培养。然而,很多现代职业教育学校并没有给学生提供充分实践、锻炼的机会。部分职业学校虽然设置了实验室,但是由于设备陈旧、老化,导致无法开展实操训练课。其次,课时安排不合理,大部分职业学校将理论课时设置为总课时的90%。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鉴于此,必须根据高级技能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不断加大在教学设备方面的投资,为学生提供必要的训练场地。在理论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安排针对性的练习项目,使其在操作的过程中,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提高自己的综合应用能力。

3.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与发展。然而,很多职业学校在具体的专业知识中,并未涉及到这些高新技术。在这种情况下,必然影响了培养高级技能人才的力度。鉴于此,职业学校可以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加强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在此基础上,给学生提供直接到生产单位实习的机会。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可以感受到真正的生产环境,并且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加强自身的技能,最终达到在高技技能人才培养方面的目标。

4.加强对教师的培训。技工类学校的教师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给教学的顺利开展提供了便利。然而,大部分教师毕业之后就走上工作岗位,在生产、实践方面的经验比较缺乏。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能满足高级技术人才的发展需求。鉴于此,学校需要定期对教师进行职业知识、技能方面的培养,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以此来加快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

三、结束语

在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中,必须加快对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it技术、网络传媒、机械生产、广告设计等方面的尖端人才。然而,我国职业教育在这方面的培养力度还很不足。鉴于此,本文结合了实际的教学经验,并提出了具体解决的办法。比如,转变教学理念与方法;加强对高级技能人才的训练;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等。希望可以起到积极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孟丹.职业教育中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探究[J].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2014(11).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3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问题;改善措施

高技能人才是加速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是促进产业变革的内在动力。现在的校企合作模式主要是培养学生毕业后初次就业所需要的能力及基本技能,对于学生长远能力的培养并未考虑,这就导致了高技能人才需求与产出的矛盾,也不利于学生的长远发展。高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多层次、周期长、专业性强的工作,需要学校和企业构造合理的人才培养机制。

一、校企合作下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传统观念的制约

人们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认为高学历人才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础,对于高技能人才的重视度不够。一方面,高技能人才在就业方面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方面都远不如管理人才及高学历人才,这就导致高技能人才在工作中缺乏工作热情、精神倦怠,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从事技能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由于高技能人才的工作环境较为艰苦,且社会地位较低,家人对于他们从事的工作也没有给予支持,反而是要求他们从事其他方面的工作,自热而然就不会让其子女从事类似的工作,抑制了高技能人才的发展。

2.学生专业知识薄弱

目前,高职院校以学生的初次就业为培养重点,在学校片面的强调特定岗位和特定企业的需求,教师所教授的课程也是根据岗位所选定的,学生只是掌握了特定岗位所需的技能,而其他方面的理论知识及相关技能并没有接触,这就导致学生只能适应一般性的工作岗位,缺少自身能力提升的知识基础,限制了学生长远的发展。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只需要掌握技术技能就可以,所以他们不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逃课,且课下不认真完成老师的课后作业,这使得学生很难有一套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限制了成长的空间。

3.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不全面

大部分企业并未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制度,也没有形成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机制。有的企业只是简单的制定了一些高职院校实习生和毕业生实习的文件,这与企业对高技能人才的激励政策不匹配。高技能人才培养工作是周期长、成本高的工作,且培养效果具有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节省成本更倾向于直接使用高技能人才,而忽视了人才的培养过程及制定相关的培养制度。有的企业即使开展了高技能人才培养,也往往是从现在利益出发,并未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缺乏长远的培养规划,严重影响了高技能人才队伍的建设。

4.企业对高技能人才培养效果不明显

首先高技能人才要培养其技术技能及综合职业能力,需要专业性的指导和先进的硬件投入,而企业为了节省培养成本,在培训时往往缺乏经验及先进的设备,使用落后的方法和设备对学生进行培养,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其次高技能人才还要培养其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企业完全忽视了这两种能力的培养,只寻求当前的利益来培养学生的技术技能能力,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当员工的技术技能水平难以适应公司的发展时,就会开始裁员,既不利于员工的发展,也不利于公司的发展。

二、校企合作下人才培养的改善措施

1.转变传统观念

首先学校、企业、家长及学生都要转变传统的观念,从根本上认识高技能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及高技能人才的专业性。高职院校要根据行业的需求和学生的特点,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和思想教育工作,让学生积累专业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且有符合职业及社会需要的素质,以适应工作的需求;家长要从经济上以及生活上支持学生的技术选择,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及工作中,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学生要认识到将来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荣,所以在学校里要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拓宽自己的专业视野,要认真对待实践培训课程,努力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企业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技术水平,还应该制定相关计划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及创新能力,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创造必要的条件,成为人才培养的永久受益者。

2.完善教育培养体系

首先要完善教育培训内容,院校到行业、企业调研高技能人才规格、标准及内容,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充分吸收和借鉴行业及企业的意见,由行业、企业专家负责制订高技能人才的规格、标准,由高级技术员负责职业岗位工作分析作为确定培训内容的主要依据,学校制订可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及计划,使课程内容和行业发展及岗位需求相适应;其次要提高教师的技术水平,针对院校教师理论知识丰富、专业技能不足的特点,可以组织教师到企业通过实际的操作和参观学习来掌握专业技能,在教学中补充反映生产现场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提高教学实践的能力。院校也可以通过引进企业内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做兼职教师,把生产、科研的新技术带给学生及教师,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最后采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单一的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是不能真正提高技能人才的技术水平的。人才培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根据行业特色及岗位需求建立多种培训模式,只要能为企业提供技术动力的模式就是合适的培训模式。多种人才培养及教学模式不仅能激发被培训人员的学习热情,同时为企业的创新发展奠定人才基础和保障。

3.建立人才培养基地

依托院校建立人才培养基地,不仅要为受教育者提供职业指导,更要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技能及职业能力。职业指导对于从业者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包括入学前、学习中及毕业后的几个阶段,是一个不断递进的过程,是从业者的指路灯塔。现在纯粹的操作技术工越来越少,从业者要掌握必要的理论知识才能适应技术工作的发展,所以院校要让学生在学校教育期间就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为以后知识水平的提升创造条件。另外学校要采用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和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专业操作技能。随着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涌现,对于职业的认识与理念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院校要充分发挥理论优势,准确把握职业发展的趋势,并融入到日常的教育培训工作中,让学生适应这种变化及为学生以后的就业提供帮助。

4.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在开展校企合作的过程中,首先是选择合适的企业,其次是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院校要先了解企业的核心技术、企业规模及发展趋势,然后根据院校的专业设置情况,寻找相应的切入点,从而进行深度的校企合作。企业应该明确技能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要把人才培养规划纳入企业的整体发展战略规划中,既要制定短期任务,也要确定长远的目标,从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制定人才培养的长远规划。对于技能培训的资金企业可以依法律规定,提取职工工资总额的百分之二作为教育培训经费,还要加大自身培训经费的投入,建立专门的人才培训基金,同时要制定资金的监督制度,保证培训资金用到实处。企业要提高技术人员的劳动报酬及福利待遇,把职业技能和岗位职称联系起来,建立培养考评机制,对于表现好的员工要给予物质奖励,对于工作怠慢的员工要进行教育批评,在公司内部形成良好的工作风气和成长与激励相结合的良性循环过程。

三、总结

本文先对校企合作下的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传统观念的制约、学生专业知识薄弱、企业人才培养制度不全面、培训效果不明显)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改善措施:转变传统观念、完善教育培训体系、建立人才培养基地、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4

关键词: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

中图分类号:K90-4

1.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2015年5月4日,教育部下发《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促进政府职能转变的若干意见》(教政法[2015]5号),明确部署构建“政府管教育、学校办教育、社会评教育”的格局。按照文件精神,到2020年,我国将基本形成政府依法管理、学校依法自主办学、社会各界依法参与和监督的教育公共治理新格局,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重要制度保障。

2.构建第三方评价体系的必要性

第三方评价体系的构建,能有效加大高职院校办学的透明度,改进教育教学实践,使高职院校及时准确地了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情况,关注毕业生职业岗位中需要的技术技能和职业能力的培养,提高毕业生综合素质,进而调整专业结构布局,客观认识人才培养结果,把办学置于社会监督之下,进一步深化专业内涵建设,提升高职教育的社会吸引力。同时,构建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也是与国外先进的教育模式接轨的需要。

3.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

以林业工程类专业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方面还处于真空状态,还未构建和制定科学、公认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方法、途径、体制与机制等缺乏。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以卷面考试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这种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档案”为载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项目为主导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能力或决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理论。其中第三方评价机制的建立是站在全新视阈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具有公开、透明、全面、真实的特点。

4.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第三方评价的实施

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也可以称为社会评价,其实施过程通常分为四个阶段,如图1所示。

4.1选择具有良好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独立评估机构

第三方评价的参与层面可以包括高职院校、政府、行业企业、教师、毕业生、家长、社会舆论等,那么由谁作为评价的主体是需要首先确定的问题,借鉴国内不少高校的经验,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可以交由第三方独立评价机构进行。目前最为知名且比较具有社会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机构为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已与国内近700余所高校建立了研究合作关系,是中国首家提供高等教育管理数据与解决方案的专业公司,也是高校、社会大众、用人单位和政府公认的第三方权威数据机构。

4.2建立切实可行的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要考虑其专业特点,主观评价与客观评价相结合,单项评价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建立人才需求、人才质量、专业人才的适应性等信息收集反馈系统,以形成人才培养与生产需求之间的主动适应,并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更新机制。评价指标的选择应凸显林业工程类专业的特点,突出人才培养的绩效评价,兼顾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

具体实施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时,第三方评价机构应针对专业特点设计行业协会、用人单位和学生三套问卷,问卷应按照指标体系,同时体现专业特点,设计第三方评价指标权重时,要充分体现学生和用人单位的双主体地位,尤其是学生问卷对应人才培养内容指标的设计,林业工程类专业的核心课程均应涉及。

4.3建立毕业生信息化管理系统

第三方评价实践中,各评价主体相对分散、独立,各具特点,因此,采用开放性、便利性的渠道与方式,能够让大多数利益相关者都能充分参与评价。当前现实而可靠的做法是,利用网络平台开展评价,即设计评价问卷,开发评价软件,然后引导、组织评价者参与网络评价。网络评价相对便利,没有确切的时间限定,有利于参评者深入了解和分析问题,提出改进问题的策略和建议;十分易于组织,运行成本较低,也便于统计数据、分析原因、归纳结论。建立毕业生几页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实现毕业生和就业单位的信息录入,就业信息,信息资料检索和在线咨询等功能,从而实现就业信息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4.4实施第三方评价,促进专业建设与发展

在第三方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深度推进校企合作,建立校企互信机制,针对毕业生的信息采集,可以尝试“情报员”机制,每个顶岗实习或毕业班级选取1-2名责任心和沟通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班级情报员,负责统计班级同学相关信息,并每月向学校信息管理员汇报,以确保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学校可向班级信息情报员支付相应经济报酬。

第三方评价机构要完成调查问卷的设计、发放与回收工作,进行问卷结果的统计与分析,对应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给出结论,并反馈给相关高职院校,院校责成相关林业工程类专业指导委员会依据评价结论,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课程设置,完善实训条件、创新教学方法,使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促进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5.结语

第三方评价是一种有别于传统的教育行政评估和学校的自我内部评估的教育新评价方式,既是简政放权的具体举措,又是推动我国教育评价方式改革的有力措施。构建第三方人才培B质量的评价体系对林业工程类专业真实有效、科学、客观、全面地进行评价,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模型的建立及应用研究[m].华南理工大学.2011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5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职业技能培训技术练兵评价体系

1.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背景

1.1适应企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需要。近几年,煤炭企业紧紧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综采机械化,瞄准国内外先进采矿技术,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改进生产工艺,调整生产结构,逐步实现了安全高效规模化集约化大生产格局。先进的自动化的装备需要高技能的员工来驾驭,培养高素质的高技能人才队伍迫在眉睫。

1.2实现煤炭企业发展战略的需要。高能人才技队伍的培养问题是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问题。辽宁铁法能源公司“十二五”末煤炭生产规模要达到5000万吨,销售收入300亿元,企业资产规模400亿元,控制煤炭资源50亿吨,挺进全国煤炭行业第二集团军。为实现公司“十二五”战略规划目标,必须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将高技能人才培养纳入企业人才建设总体规划,建立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激励等机制,锻造一支学习型、知识型、技能型的员工队伍。

2.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加快,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要求不断提高,高技能人才工作也面临严峻挑战。从总体上看,煤炭企业高技能人才工作基础薄弱,培养体系不完善,评价、激励、保障机制不健全,轻视技能劳动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高技能人才的总量、结构和素质还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煤炭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

3.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内涵和做法

煤炭企业要以发展战略为导向,确定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设计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以高技能人才的职业特点、成长规律和个人需求为根本,进行高技能人才职业生涯设计,着力构建以技能等级体系为基础的技能等级体系、岗位人才体系、奖励荣誉体系“三位一体”的高技能人才体系结构。

3.1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煤炭企业开展技能鉴定培训考核工作,初中级职业技能鉴定培训由基层培训中心,采取脱产和半脱产相结合的办法,保证培训质量。凡参加技能鉴定培训学习期满的员工,可参加公司技能鉴定站组织的升级鉴定考核,考核合格者发给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3.1.1开展师带徒培训。对于技术学院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新工人,安排单位名师带徒,签订师徒合同,举行拜师仪式,定期考核,并对带徒出色的师傅发给带徒津贴,师徒现场手把手的教与学,使青工尽快成长。

3.1.2技术练兵培训。煤炭企业要整合培训资源,不断创新培训工作,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开展培训和练兵活动。严格制定培训计划和保障措施,做到“三个结合”:停产培训与日常培训相结合,课堂培训与班前培训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

3.1.3优秀青工送高校学习。铁法能源公司积极拓展员工再教育的途径和培训档次,先后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阜新职大等高校联合办学,对员工进行学历教育。2005年至2009年我们从青年工人中选拔了261名优秀青年,送到高校学习深造。

3.2搭建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和发展平台。煤炭企业要为高技能人才设计一条经过职业技能鉴定和考核评选,一步步成长为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技术专家、技术带头人等内部成长通道,并享受相应待遇。

3.2.1举办技能大赛,搭建技能展示舞台。要广泛开展技能大赛活动,所属单位每年至少要举办一次职工技能大赛的职业技能竞赛制度,并将大赛成绩与个人收入、工资晋级、评先选优紧密挂钩。

3.2.2开展评选“首席员工”活动,搭建技术攀升平台。广泛开展评选以“首席员工”、“星级员工”为重点的技术攀升活动。每年评选一次“首席员工”,季度评选“星级员工”,着力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精湛技艺和职业道德,不断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

3.2.3开展“五小”科技攻关活动,搭建实现价值平台。广泛开展“五小”科技攻关活动,鼓励高技能人才积极参与科技攻关和班组管理。总结提炼和推广“精优作业法”和“卓越管理法”,并以发明人的名字命名冠名成果。

3.2.4开展技术专家评选,搭建人才资源共享平台。制订《优秀技术人才评选办法》和《技术革新能手评选办法》,打破工人和干部身份界限,每两年评选一次。评选在技术革新发明并在科技攻关中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员工评为技术革新能手、技术专家、技术带头人。建立技术专家库,开展技术交流活动,组织课题项目联合攻关,实现技术人才资源共享。

3.3高技能人才教育培训经费的投入。铁法能源公司将职工教育经费提取比例提高到工资总额的2.5%,每年全公司用于职工培训的职教经费1800多万元。选派优秀青工到有关院校进行深造,公司承担全部学费,学习期间发放基本工资。投入2亿元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改善办学条件。

3.4建立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企业遵循高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创新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制订了《工人技师、高级技师评聘管理办法》。对参加公司或公司以上职业技能竞赛获奖选手;获公司或市、省级科技成果奖;获省级五一劳动奖章、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的可以破格晋升工人技师或高级技师。完善符合高技能人才特点的业绩考核内容和评价方式。

3.5建立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

3.5.1健全高技能人才岗位使用机制,完善高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制定《关于实行高级技术工人技术津贴及提高工人技师津贴标准办法》。对具有高级工、工人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的在岗技术工人发给技术津贴。设立优秀师徒津贴,让高级以上技术工人带徒弟,签订师徒合同,定期评比,激励师徒共同学习技术、提高技能。

3.5.2完善高技能人才表彰制度,提高高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对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进行表彰和奖励。铁法能源公司每两年召开科技工作和职工技能大赛表彰大会。一是职工技能大赛表彰,公司授予获得工种前三名的选手“工种状元”、“技术标兵”、“技术能手”称号,并给予两年期津贴奖励,对获得状元的选手破格晋升为工人技师,二是评选表彰技术带头人,每两年评选一次,对获得称号者享受两年期技术津贴。三是评选表彰科技成果,对于职工发明技术创造和小改小革给予重奖。

3.6建立高技能人才合理流动机制。制定高技能人才和工程技术人才的职业发展的贯通办法,打破了传统的用人方式,不拘一格选贤任能。启用了一大批政治素质好,技术过硬,业务熟练,肯干、实干,有开拓进取精神,能打开局面的高技能人才到关键岗位或基层主要领导岗位上工作,使他们尽快地锻炼成长。

3.7营造高技能人才发展激励氛围。坚持党政工团齐抓共管,按照各自的责任分工,扎实开展好高技能人才培养和技术比武活动。要从企业发展大局出发,保证必要的投入,创造必要的条件,在人力、物力和财力上给予支持和保障。搭建增进交流、促进提升的平台,不断完善激励机制和评价、任用机制。

总之,要围绕煤炭企业高技能人才需求,构建与实施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培养模式,健全和完善企业培养、评价、使用、激励高技能人才的工作机制,搭建高技能人才成长通道,打造高技能人才成长环境和社会氛围,不断提升员工的劳动技能和队伍整体素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满足煤炭企业战略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需求。

参考文献:

《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6

【关键词】园-企-校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9.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34-02

杭州萧山临江工业园区位于大江东产业集聚区。随着临江园区的不断发展及新城建设的推进,传统化工企业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能适应岗位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2010年1月,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临江园区管委会与园区企业发起成立“园-企-校”合作平台。

纵观国内外在高技能人才方面的培养,基本具有如下特点:以培养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关键能力的培养;以市场为导向,设置满足社会需求的实用性专业;强调学生本位、产学合作,体现灵活性和个性化等特点,但是对区域性,尤其是工业园区的化工类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包含职前职后教育)缺乏系统的研究。本文提出了以“园-企-校”合作为基础,构建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的设想。

一临江园区化工企业员工素质情况调研

本次调研抽取了26家园区规模以上化工企业,其中初中生及以下学历的员工比例达到了51.36%,高中(中专)学历的比例为26.5%,大专以上学历的员工比例为22.14%。可见,临江园区化工企业员工的学历层次偏低。

同时,受调研企业中普工薪资水平在2000~3000元之间的企业数量为69.3%,技工薪资水平在3000~4000元之间的企业数量为53.8%,薪资在4000元以上的企业数为30.8%。由此可见,企业中技工的薪资要远远高于普工的薪资。通过对员工职业资格证书持证率的调研发现,高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证书的员工比例不足30%。

二临江园区化工类高技能人才“多元化”培养体系的构建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基于“园-企-校”合作平台,以加强合作的制度建设为抓手,提出职前职后一体式多元化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使企业可以通过外引适合岗位的人才、内部培养职工的形式,满足对高技能人才的需要。

1.制度保障,加强“园-企-校”合作机制建设

第一,政府推进,出台一系列大学生实习就业、职工素质提升等支持政策与保障制度。目前,政校之间的合作已经有了一个原则性的框架协议,但是没有将园区企业以协议方的形式纳入合作范畴,因此为促进三方的深化合作,仍需从制度层面强化。通过制定临江理事会管理制度,由政府主推,建立“园-企-校”三方的定期会议制度和信息交流渠道,解决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政府层面出台促进校企合作的办法和相关的劳动保障、培训补贴等政策落实,解决一系列制约合作与发展的“瓶颈”问题。

第二,以企业为主体,发挥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通过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校企运行机制。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主要是服务于企业所需,因此,企业层面应积极支持介入与学校合作的相关条款的拟定、执行过程中,从制度层面强化与学校的合作和交流。通过校企共同拟定出台诸如《专业组长与车间主任(科长)联系制度》等条款,有力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使培养的学生符合临江园区化工企业的岗位要求。

第三,以学校为主导,完善以“工学交替”为典型特征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保障机制。临江学院作为“园-企-校”合作的重要平台,其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和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与临江的化工企业密切合作,培养能为临江企业服务的人才。基于此,临江学院骨干建设专业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专业积极实施“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机制,通过制定《专业(顶岗)实习环节管理细则(试行)》等管理制度,实行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到临江园区化工类企业顶岗实习的教学模式,对在岗学生实习情况进行综合鉴定,符合要求的学生在毕业时除发放毕业证书外,还由企业发放学历证书。

2.双师共育,创建高技能人才职前教育培养体系

第一,校企共建项目化课程。根据对临江园区化工企业的岗位调研分析,按照岗位描述、任务分析、能力定位、课程固化的过程,校企共建项目化课程。临江化工企业对分析工、工艺技术员等岗位的需求量非常大,岗位普遍要求具有化工设备操作、DCS技术使用以及化工产品分析检测等知识和技能。基于此,校企双方提出了共同开发紧密结合生产实际的核心课程,共同构建基于“典型精化产品研产衔接”的项目化课程体系;同时依托岗位,重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共建《典型功能化学品小试方案实施》等优质课程。

第二,实训基地的建设。依托临江园区企业建设“厂中校”,以临江化工企业为参照建设“校中厂”。(1)在主流企业生产现场建立满足学生现场教学、顶岗实习和教师下企业锻炼、企业员工培训需要的“厂中校”校外实训基地,建立和完善《临江学院校外实训基地管理与运行制度》,形成长效合作机制。(2)在校内建设全天候开放、实施准企业化管理,满足“教学做一体”的项目化教学实施,兼顾校内顶岗实习、社会培训、产品生产、技术开发和学生创业需要的“校中厂”实训基地,建立健全《临江学院校内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办法》等制度。

第三,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学院通过实施教师企业经历工程、开展技师培训等途径与临江园区化工企业联合培养专业教师,提升专任教师的双师素质;聘任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作为兼职专业负责人,与校内专业负责人一起参与专业建设;引进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专业带头人,聘请一批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打造专兼结合的优质教学团队;实践专业负责人与车间主任、教师与企业师傅的互换制。

3.三方共谋,创建高技能人才职后培养体系

第一,以职业资格培训与鉴定为主,多种方式共存提升员工技能水平。临江学院联合园区劳动保障站,利用已有的杭州市化工技能鉴定站、杭州市公共实训基地以及强大的化工类职业资格培训师资,积极为员工提供培训与鉴定服务。另外,临江学院协助临江劳动保障站每年开展企业员工的技能比武,促进企业的技术练兵;通过校企合作设立产学研究所,员工在企业资深工程师和学校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技术攻关、项目研究。

第二,以双元制教学为主,多种成人教育方式并存提升员工学历水平。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是浙江省较早开展“双元制”教学的高职院校之一。通过“园-企-校”合作平台,杭职院与园区百合化工、百合科莱恩、杭州电化等多家化工企业开展双元制教学的合作谈判,校企双方遵循基本的教学规律和专业培养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培养方案,以“送教上门”、“岗位教学实践”等教学方式,通过三年学习,使企业员工在获得成人高职(大专)学历的同时,还获得相关职业工种三级(高级工)及以上的职业资格证书。与此同时,针对临江园区中小化工企业众多的情况,开展远程教育等不同形式的成人教育。

三结束语

临江园区化工企业通常办厂时间较长,新形势下依赖原有低层次员工向现代化工转型的压力与日俱增。临江学院作为“园-企-校”合作的平台,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承担起了适应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工作。综合考量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途径,从园区化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园-企-校”合作的制度建设,既以准员工的形式对在校生进行联合培养,又考虑员工的继续教育和技能提升,构建多元化的、一体式的培养体系,有助于解决企业发展过程中对技能型员工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南初、陶亦亦、张义平.基于产学研平台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8(12):78~80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数学;模块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38-0155-02

1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改革的必然性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公共学科,普遍存在着内容多,课时少,与专业课严重脱节等问题。传统的课程内容强调的是学科系统的完整性,理论的严谨性,以“知识本位”为中心,而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基础较为薄弱,设置过高的理论学习高度严重违背了“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而会导致学生的厌学情绪。而数学课与专业课程脱节则易不被学生重视,所谓地与专业融合并非生搬硬套几个案例插在原有的内容当中,而是真正地找到与专业课的契合点、衔接点,既能够拓宽学生的基础知识,又能与专业课衔接,以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的时候自然地过渡。

高教〔2000〕2号《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2005年国务院推出了《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家一系列的方针,政策推动着我国职业教育的前进和发展,为高职教育的改革指明了方向。要求教学内容体现“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体现“服务专业、注重应用、更新计算技术、全面育人”的特点和要求。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观念应由“知识本位”转变为“能力本位”。[2]为了能适应不同基础、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高职数学的内容体系要逐步向模块化改革的方向发展。

2高职教育改革的历程

2.1模块化教学的提出

模块化教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提出,其中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流派是meS(模块式技能培训)和CBe(能力本位教育)。meS是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的一种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任务为主线确定模块,简称为“任务模块”。而CBe模式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的“合作教育”和加拿大的“CBe”模式。[3]

2.2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块教学

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历程也是颇为艰辛,最初是大量删减教学内容压缩成若干模块,事实上仅仅是删除了复杂的定理证明和公式的推导,并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我们试图在每个模块中添加应用数学的内容,但没有打破原有的完整的课程体系。[4]

3高职数学模块化教学体系和具体方案

3.1教学内容的设置

在教学模块的构建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1)各模块的内容在注重知识应用性与实用性的同时要考虑知识的系统性。由于高职数学课时较少,需讲授的内容较多,加上学生的基础普遍薄弱,所以模块中的内容并非简单的压缩、删减,我们的原则是“简而精”,各分支的内容在整合时应反复精选,取舍时注意不能把教学内容削减为支离破碎的概念、公式以及相关定理,对于基础内容如微积分,是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基础,是高等数学的灵魂,我们必须保证其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否则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加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同时这也体现了我国职业教育“宽基础”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内容整合时必须处理好其实用性与学科知识自身系统性的关系,做到既适当地降低理论的严谨性,又不放弃理论知识的科学性;既强调内容的应用性又不放弃数学知识的系统性。

(2)最大限度地与专业融合。如果说基础模块的“宽基础”理念是为了培养学生宽泛的基础人文素质和从业能力,那么专业模块则要最大限度地与专业对接,融合。根据各专业后续课程的不同,我们将各模块灵动组合即“活模块”的理念,并在各模块内部引入大量专业案例,淡化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界限,有利于学生对专业课知识衔接的理解,从而达到更好地服务于专业的目的。

(3)利用软件解决复杂繁琐的计算问题。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是要把学生从繁琐的计算中解脱出来,因为对于大多数学生在就业后用到的仅仅是数学的思维方法;另一方面,在这个信息时代学习使用软件是非常必要的,利用mathematica,matlab等数学软件能帮助我们轻松解决导数、解微分方程等复杂的运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应用软件的能力,将人工计算能力和软件计算能力有机地配置,可以给学生带来应用能力和计算能力的双重增长。

3.2分专业的模块组合与教学时序

我们将传统高等教育中的高等数学与工程数学融为一体,将整个教学内容分为三大模块: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拓展模块。基础模块是每个专业的学生都必学的内容,并且我们保持了其内容体系的完整性,专业模块中又有若干个小的模块,根据所学专业的不同,进行灵动组合。而拓展模块包含了数学实验和数学建模,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3.3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教高〔2000〕2)明确指出:“要十分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使他们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又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

3.4与之适应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3.4.1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

我们的网络教学平台是江苏省精品课程《数学应用技术》课程网站(http:///),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自主地进行学习,在题库中随机的抽取题目自我测试,从而提优补差,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求助教师在线答疑,或是可以在论坛里与同学交流。另外我们还提供了专业网站,如中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网、中国数学建模网、大科普网,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方位的学习资源。

3.4.2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

传统的“一尺讲台+一本教材+一支粉笔”已不能完全适应如今的教学体制,我们可以在传统的教学形式中适当插入多媒体教学,如在讲定积分的概念时,利用多媒体展示图形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可能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变换教学形式会让学生感到新颖,增强学习的兴趣。

3.4.3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渗入教学

任何单一的教学方法都不能成为好的教学方法,唯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动态地处理教材,针对模块的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能力的差异,巧妙地将“探究式”、“任务驱动式”“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渗入到实际教学中去。[5]

3.5教学评价体系

传统的考核方式是以一张试卷的成绩结合平时成绩按百分比计算得出最终的成绩。为了更好地检测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应用知识的能力,可以将考核分为基础和能力拓展两部分,基础部分仍沿用传统的试卷形式,能力拓展部分可由数学教师与专业课老师共同讨论出题,也可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学生自由分组讨论,由教师指导,最后以论文的方式提交。

4结论

数学基础课的改革势在必行,其最终的目标是要培养学生在专业学习中应用数学的“专项能力”,收集信息,数据处理,软件应用等岗位“通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增强职业岗位的适应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鞠永才.构建模块弹性应用体系,科学把握“必须”和“够用”——高职高专基础课模块弹性应用体系研究[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0(1):1-4.

[2]吕益萍.中外高职工学结合教学模式比较之浅见[J].教育与职业,2012(5):94-95.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8

关键词:林业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难题

项目基金:本论文为国家林业局林业软科学项目“林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编号2014-R06)”子课题“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G642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2015年)》专业设置的要求,林业工程类专业特指木材加工技术(含人造板自动化生产技术方向)、木工设备应用技术、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等4个专业。目前国内开设木材加工技术的高职院校有9所,在校生约1200人,企业人才需求约50000人/年;开设木工设备应用技术专业高职院校有1所,开设森林防火指挥与通讯、林业信息技术与管理专业高职院校有3所,此3个专业在校生较少,市场人才缺口较少。高职林业工程类专业的主要特点即行业工作环境相对艰苦,主要从事设备操作、设计、制造、管理、销售等工作,需要学生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

一、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更是多层次、全方位的。从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对就业人群的质量标准看,人才的素质问题越来越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针对高职高专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进行评价是专业内涵建设的需要,有助于明确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目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因此,建立行之有效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估体系是刻不容缓的。

1.国内研究现状

以林业工程类专业木材加工技术专业为例,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方面还处于真空状态,还未构建和制定科学、公认的人才质量评价体系和标准,方法、途径、体制与机制等缺乏。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匮乏,需求旺盛,但毕业学生基本不能立马上岗,未能表现出其明显优势。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标准成为职业教育发展新阶段,探索与建立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是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迫切之需。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刻不容缓。

开设有相关林业工程类专业的院校主要进行了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改革及专业建设等方面研究较多。在国内,众多的研究都还停留在探索阶段,侧重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结果的管理作用与导向功能,至于结构、内涵、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实施等重要问题研究较少。传统的职业院校人才评价体系主要以卷面考试作为考察学生掌握知识的标准,这种方式单一、缺乏科学性。为了更好地促进技能人才培养,国内学者提出了构建以“职业能力”为重点、以“学生发展档案”为载体的综合评价体系;以项目为主导的“多样化评价”体系;工学结合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以能力或决策为导向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等理论。

2.国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对于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已经形成相对成熟的评价体系,各个国家根据实际情况,形成独有的体系。德国采用“双元制”教育制度,即学校教育和企业在职培训相结合;英国主要采用“三明治体系”及BteC模式考核评价制度,由培训企业协会和培训机构紧密合作,提供就业支持和各种教育培训;澳大利亚的aQF国家资格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韩国采用专科教育和技能竞赛培养高技能人才;加拿大采用以能力为基础的教育(CBe)模式和认证制度;以及国际上比较完善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柯氏四级评估模型的理论构架等研究。

二、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研究的难题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内涵研究已经取得了较大进展,但理论无论多么完美,它最终归宿还是实践。评价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到底需要哪些指标、各指标的权重如何、针对个性化的人才培养质量应如何评价等问题,只有通过深入的调查,才能获得可靠的数据,通过分析数据才能发现其特点,找出适合目前条件下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因此,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是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1.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问题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方式可采用具有全程性、过程性和反馈性等显著特点的Cipp模型分析法,即全称决策导向型评价模型。Cipp模型是美国教育评价家斯塔弗尔比姆提出的,包括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成果评价四个方面,这四种评价可为决策的不同方面提供信息。

设立合理的评价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是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发现,一些指标如“校企合作开发教材使用情况、学生实践课程比例、双证书获得率”等指标是可以量化评价的,而有些指标如“学生的职业素养与能力”想要量化评价是很困难的,评价过程中的许多现象还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的,因此,如何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是目前评价过程中的一个难题。

2.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

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确定评价体系的内容原则应基于实践调研与文献检索的基础。实践调研主要以问卷调查为主,调研问卷应针对职教专家、专业教师、企业代表、行业协会、学生、家长等进行分别设计。同时要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分析。问卷的“信度”即可靠性,指采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效度”即有效性,指测量工具或手段能够准确测出所需测量的事物的程度。问卷设计要保证信度的一致性和效度的显著性。

评价指标体系中每个指标对于评价目标的意义和重要程度都是不一样的,因此,在进行评价时,对每个指标赋予的权重也应该是不一样的。因此,亟需建立一套相对合理的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用客观评价方法来分析指标间的相关性和各指标的权重,形成一套数据采集方便、指标权重分配合理、可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三、小结

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高等职业教育林业工程类专业同其他专业同样也遇到一些发展的瓶颈和亟待解决的难题。针对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只有解决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的确立和评价体系的构建问题,才能实现林业工程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合理有效评价。

参考文献: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9

一、重新定位办学目标是把握人才培养方向的前提

技工院校是以培养产业大军为主体的教育机构,承担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肩负着无人可以替代的育人使命,在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几乎每个地级以上的城市都有一所或一所以上较大规模的技工院校。在市场大潮中,这些学校凭借其灵活的办学机制体制,取得了长足发展。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职业教育的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其他职业学院也逐步走向市场,在较短时间内同样具备了技工院校的这些传统特色和优势。技工院校一旦失去这些特色和优势,就必然在职业教育市场中处于劣势地位。技工院校只有适应社会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自身的发展,所以,必须紧紧围绕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职业技能人才的需求,将技工教育与市场需求相协调,将技工教育与社会职业培训相衔接,培养与培训并重发展,提升服务地方经济的能力,承担起打造社会创业就业平台的社会责任。

二、多学制培养模式是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核心

以服务经济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技工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基础作用,逐步形成以技师学院为龙头、以高级技工学校为骨干、以普通技工学校为基础,满足高、中、初级技能人才培养需求的技工培养体系,为提升企业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大的技能人才支持。

多学制培养主要是由技师、高级工为主的高技能人才学制培养和中、初级工的学制培养及其弹性学制培养组成的技工培养体系。高技能人才学制培养和中、初级工的学制培养,突出面向岗位、面向市场需求,以校企合作为纽带,以师资建设为保障,以就业为导向,通过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完善课程体系,强化技能训练,迅速满足企业急需紧缺技能人才。实行弹性学制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良好教育模式。学生可以选择全日制或分阶段学习,灵活的学制可以吸引更多学生。学校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质量标准培养人才;根据学生的需要提供宽松的学习、就业、培训的环境和机会,从而建立起校企之间宽松和谐、双向联动的发展格局。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有利于学校走向市场,有利于学校与社会的紧密联系,逐步打造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新优势。

三、多层次培训模式是技工院校取得长足发展的保障

要以促进就业为导向,进一步发挥技工院校在开展各类就业培训中的重要作用。技工院校是开展各类就业培训的基地。技工院校在推进高级工、技师为主的在校生学制教育的高技能人才增量培训的同时,进一步加大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力度,依托国家就业、创业培训政策,整合培训资源,承担或承接政府部门的培训职能,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果,形成技工院校的就业培训政策新优势。与企业联合培训在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做好高技能人才存量培训,进一步发挥技工院校在实训设施和师资力量等方面的优势,紧密结合劳动力市场需要,对未继续升学的城乡“两后生”、退役士兵、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等新生劳动力,开展6~12个月的劳动预备制培训,提高其就业能力;对失业人员、农村转移劳动力和返乡农民工,开展订单式实用技能培训,提高其再就业能力,为保持就业局势稳定,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发挥更大的作用。

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篇10

【关键词】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109-02

据市场调研显示,目前我国汽车行业发展很快,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保有量的国家。据业内预测,至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将突破2亿辆,给汽车后市场带来了许多商机。汽车后市场是指汽车销售以后,围绕汽车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服务,它涵盖了消费者买车后所需要的一切服务,检测维修与保养是汽车后市场最重要的服务项目之一。

一、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

学术型(理论型)人才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技能学习和训练,难以适合汽车后市场开展检测与维修服务的需求,因而在汽车后市场从事检测与维修服务的人员主要是技术技能型人才。但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来自中职和高职专科层次的技能型人才成为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员的主力军。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突出,有较娴熟的专业技能,但由于缺乏系统的专业理论和技术研发及应用能力,导致其自主学习能力偏弱,在汽车新技术、新技能日新月异的今天,他们难以从理论、技术和管理等层面去分析并解决汽车检测维修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问题,发展后劲明显不足,是汽车后市场企业难以升级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

与高职专科培养“能用为度、实用为本”的岗位技能型人才以及普通本科培养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相比,应用型本科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适应性,能将专业知识和技能应用于专业社会实践的一种专门人才类型。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在职业道德、人文素养、专业理论、技术技能、工程实践、管理才能等方面均兼备的“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他们能将汽车专业知识和技术技能应用于汽车检测与维修工作,有着较强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第一,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人文素养。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上佳的服务和管理意识,在工作中勇于担当,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经受挫折与失败。对经济、社会、历史、心理以及政治、法律法规、公共政策和公共管理等也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第二,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和丰富的拓展知识。除具备汽车专业方面的知识外,学生对机械、电子、计算机、控制、保险、管理、营销等方面的知识也应有所了解或熟悉,才有利于适应更多的专业岗位群,为今后向管理岗位转型发展奠定基础。第三,具备娴熟的专业技能。即具备汽车拆卸与组装、性能检测等专业基础能力;具备汽车故障诊断与修复、汽车维修工艺编制、汽车维修质量监控等专业核心能力;具备汽车技术培训、汽车维修组织管理等专业拓展能力。具备良好的技术研发与应用及工程实践能力;具有自主学习并拓展开发新技术、新技能的能力;能根据具备的知识、技术和技能,并结合实际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对已掌握的新技术或新技能进行二次开发,并应用到汽车的检测与维修工作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

二、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策略

(一)具体的培养措施

1.实现本科学校、高职院校、汽车后市场企业三方主体联合培养。目前国家正引导1999年以后升格或新建的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型高校,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对于上述本科院校而言,其在专业理论教学、科技研发方面有优势,但他们多数缺乏职业教育的经历,尤其是实践教学和系统的技能培养方面明显较弱。高职院校在实践教学、师资、系统的技能培养等方面有优势,但在专业理论教学和科技研发方面的欠缺相对明显。汽车后市场企业虽然没有人才培养的背景,但其在设备、顶岗实习、就业及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在目前我国应用本科人才培养体系还不成熟的情形下,探索本科学校、高职院校、汽车后市场企业三方联合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模式,可以有效实现三方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培养符合行业用人标准的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

2.制定考虑“一个核心”和“四个统筹”的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是决定人才培养成败的核心因素,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的时候应重点考虑“一个核心”和“四个统筹”。“一个核心”即应在工作岗位能力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以专业技术和技能应用能力培养为核心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四个统筹”包括:一是统筹重构课程体系。统筹公共课与专业课程,打通两类课程的联系,使毕业生既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文素质,也具备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具备娴熟的专业技术及专业技能研发和应用能力。二是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理地平衡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比例关系,以区别于高职专科“轻理论,重技能”的培养,也区别于普通本科“重理论,轻技能”的培养,为学生“文武双全”奠定坚实的基础。三是统筹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将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将社会能力、管理能力、创新能力与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融为一体,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提升。四是统筹人才培养的各个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使合作的各方实现共赢。这样院校方就能实现人才的培养、师资队伍的素质能力提升、实训基地的建设;企业方则能得到符合行业标准要求的人才,降低其人才引进及培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为其升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重构课程体系与选用合适的教材。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目标最终集中反映在课程体系和具体的课程内容之中,因而课程体系及课程的改革和建设是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根据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文素质、专业基础能力、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拓展能力等系统地规划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拓展)课程及实践课程等模块化课程之间的比例关系,使各模块化课程之间有机衔接,相辅相成,构成合理的课程体系,同时必须重点对若干门专业核心课程进行建设。

据了解,目前所出版的教材中,大多都定位在研究型本科教材,或者高职技术技能型教材。研究型本科教材存在知识内容多、理论深、实践内容缺乏等问题,而高职教材又存在理论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的问题,适用于应用型本科的教材较少。因此,为了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人才培养目标,可根据课程标准和教学标准的要求,尽可能地编写校本教材并真正投入使用。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系统的汽车理论知识、娴熟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表达能力是对师资队伍的基本要求,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要有工作经验和良好的技术研发与实际应用能力,能带领学生进行汽车故障诊断与检测维修技术研发,将研发成果转化成实用技术并应用于日常生产中。

在目前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还未完善的形势下,能同时具备上述素质和能力的教师仍然很少,难以满足教学的需要。因此,应实现多主体联合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发挥普通本科院校教师理论教学和科技研发方面的优势,发挥高职院校教师实践教学方面的优势,发挥企业兼职教师工程实践及工程技术应用的特长。

5.建设实训基地,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运用能力。按照企业生产标准和生产程序等要求建立校内汽车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学生为主体承接真实的汽车检测与维修业务,培养他们的专业基础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待学生具备了汽车检测维修的基础能力和核心能力后,组织学生到企业的真实生产车间开展顶岗实习,着力提升学生的技术技能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校园文化的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素质、身心素质和创新素质。可通过设立宣传栏、建设汽车文化园区等营造汽车文化氛围,使学生尽早适应汽车企业文化、企业工作环境,增强对汽车维修行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并自觉努力学习。通过组建汽车爱好者协会等各类学生汽车社团组织,开展与汽车企业文化有关的各种活动,为学生搭建更多的能力拓展锻炼平台,不断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组织策划、协调管理等社会能力。

7.实施人才培养质量监控。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团队,聘请来自汽车后市场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团队的重要成员。依照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重点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顶岗实习等关键环节进行督导,按年度对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向相关部门及个人进行反馈并提出意见或建议,以确保人才培养工作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效地开展。

(二)毕业生跟踪调查与人才培养模式的修正

1.向毕业生及企业征求人才培养的意见和建议。待毕业生工作半年至一年后,组织专业教师和教学督导团队成员联合深入毕业生工作一线,向毕业生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重点关注他们所学的知识和技术技能与现工作岗位的对口程度及对现工作的适应情况,征求他们对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技术技能培养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向企业了解毕业生的工作情况、对毕业生的满意度等,重点是征求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2.修正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毕业生及企业的反馈意见,重点对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等进行调整或修正,实现良好的“闭环”系统,形成人才培养更完善的动态调整机制,使人才培养的质量更贴近社会和市场的要求。

综上所述,本文根据汽车后市场检测与维修人才的从业状况,分析了汽车检测与维修应用型本科人才应当是“德为先,懂技术、精技能、通应用,会服务、擅管理”的优秀复合型人才,并针对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人才培养主体的构成、人才培养方案制订、课程体系重构与教材选用、师资队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实训基地建设、校园文化构建、人才培养质量监控、毕业生跟踪及人才培养模式修正等方面提出了建议,可以为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张正.当前汽车后市场人才需求分[J].科学研究,2011(3)

[2]普林林.应用型本科教育解构及其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J].教育与职业,2009(27)

[3]谭德荣,董恩国.汽车服务工程[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教革项目(JZY2014a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