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十篇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十篇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2:46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1

【关键词】初中音乐;音乐教学;审美教育

美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默雷说:“如果可以用一个唯一的、压倒一切的目的作为当代音乐教育的特征,那就只能说这个领域正力图成为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核心就是审美教育。在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初中学生对审美的理解很片面,只是一味的追求时代潮流。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教师承担着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责任。

一、让音乐走进学生的心中,使学生享受音乐之美

古语说: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是个千古至理。在初中音乐教学过程事,教师应该针对中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学生一同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情景欣赏或故事感觉染等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兴趣,使音乐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使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音乐之美,才能使学生真正享受到美的要义。

如:在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因为乐曲内容取材于古老的传说,从梁山伯与祝英台相爱、抗婚到双双化作蝴蝶的情节,叙事性很强,所以本课导入部分我采用为同学们配乐诗朗诵古老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梁祝相识草桥结拜同窗三载十八里相送抗婚楼台相会化蝶等过程,根据故事的起伏随着音乐高潮的变化,有感情的讲述的方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由好奇到好学,这样,学生每次都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音乐课堂,时时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去学唱歌曲、分析歌曲,进行创作等。实践证明,类似的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品味音乐的美,从而达到对其审美观的影响和教育。

二、发挥主观能动性,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

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美感培养,必须先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入手。教师在教学中要多采用启发的方式,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感,按照自己的思路,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思维的创造力,达到美的最佳效果,音乐课堂就是他们展现自我、表现自我的新天地。如在课堂上组织排练打击乐合奏《彩云追月》时,教师可首先分组,让各组学生拍手、拍腿、跺脚,模仿伴奏乐器,其次按声部分小组练习,让大家都参与到活动中去体验作品的节奏美、旋律美、意境美,有的小组用竖笛吹奏旋律,有的小组用鼓为旋律伴奏,有的小组用碰铃来伴奏,有的小组用木鱼表演。教师还可以加入其他类型的乐器。音乐课堂上我们要不断调动学生去积极参与音乐、表现音乐,充分发挥同学们的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使音乐课堂气氛既情真意切,又活泼愉快。

三、强化综合技能训练,帮助学生领悟音乐美

综合技能训练可以帮助学生对已学内容加以巩固与理解,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对知识与技能的把握情况,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责任感。在这一训练环节中,教师应结合复习、检查以及知识拓展工作。教师应巧妙地将美的旋律融人枯燥、单调的发声练习中,使学生感受美、领悟美,从而巩固知识与技能学习。教师可通过指导法与示范法来让学生学习与体会,向学生展示歌唱中的姿势美,发声中的技巧美,吐字与咬字的形象美等等,然后让学生通过训练再现。这样,让学生在温故中知新,在练习中感受美、体验美。如教学《雨花石》时,教师先让学生发声练习,然后新歌教唱。学唱歌曲第一乐段时,让学生小声跟琴声唱,找出并及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然后讨论情绪,讨论应以怎样的感情来演绎这一段歌词等,这样,让学生在练习中,感悟到音乐的壮烈美、深情美,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有不同的情感,从而帮助学生真正的领悟音乐艺术之美。

四、利用文化艺术观赏及文化娱乐活动,进行音乐审美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把一些比较优秀的电影原创音乐带到课堂,那些获得很多大奖的电影音乐,它很有艺术价值,因此也非常有必要了解它。教师可以把片中的音乐分部分结合故事情节、电影画面给学生讲解,这样不仅能让学生在音乐的音响中同时获得视觉与听觉的审美愉悦,加深他们对音乐及电影作品的印象和感受,更重要的是能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习惯,提高音乐修养。比较优秀的电影音乐如《脚子王》、《音乐之声》、《萦日》辛,这些同时也很适合中小学生的口味,对他们审美能力的提高是非常有益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对这些音乐有所接触并适当了解,平时可以多看、多听,耳濡目染中也能提高他们对音乐的认识,从而促使他们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及良好的音乐素养。

总之,初中音乐教学不应该理性化、学术化,而应该在一定程度上使之生活化,让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音乐活动中,有趣地、开心地掌握基本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获得审美愉悦体验,增强进一步学习音乐的兴趣和信心,让音乐充满人生,让快乐伴随终身,从而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和心灵之美,促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2

“阳光体育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

培养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思考

齐鲁民间体育游戏与西方竞技体育表现形式的比较研究

“腰旗橄榄球”在农村中学的开展

构建课外体育活动管理模式

蹴球运动的发展前景与价值的探究

优化体育教学,调整课堂情绪

初中课余体育训练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反馈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在小学体育课中的渗透

提高立定跳远成绩的几种教学方法

山东省中小学生体育联赛足球比赛展望

写给小虎

小学体育教学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浅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良好锻炼习惯的培养

音乐课教学生“腼腆变动”三部曲

音乐因“自主”而美丽

浅谈综合音乐素质在高师声乐学习中的作用

试论新课程观念下的师生关系

低碳就在我们身边

论中小学体育教育如何实现“绿色教育”

健美操教学中选配音乐的探讨

山东省博兴三小举行“我和书的故事”读书交流活动

体育活动中交往教学的研究

我校高水平运动队高考前压力控制手段及方法探究

浅谈中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新课程改革后田径模块的创新教学之我见

浅谈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

新课标新思路

行走在小学体育课程中的德育教育

浅论高校书法选修课的教学定位

赵孟頫书画艺术评价研究——明代评价研究

渐入佳境学音乐

让青春在音乐课堂舞动

精彩的艺术课堂是“情感地带”

浅谈如何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中学音乐教学模式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舞蹈兴趣

让品德融入生活

送别人一束灿烂的阳光

压岁钱

论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

论武术运动中的节奏

高三中长跑训练初探

提高中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

浅谈育人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

奥林匹克运动对大学生生活方式的影响

排球运动发展中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探讨

浅析中专学校体育教学改革

专项速度及力量对三级跳远成绩的影响

浅谈中学体育课中的师生互动

探讨“体验式”足球教学的方法

透孔而视——避免走入使用现代教学手段的误区

浅议音乐鉴赏课中的聆听与讲解

谈音乐教学中注重个性差异的意义

写意花鸟画“以形写神”浅析

浅谈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给学生一个好心情——浅谈学生情绪教育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3

注重品德教育促进全面发展

初中英语学习主体的兴趣培养

浅谈体育教学如何调动学生主动性学习

浅淡英语课堂教学中语言情境的创设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兴趣教学

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土家文化走进语文学习

浅谈思想品德课渗透研究性学习探索

浅谈小学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艺术

语文课堂要有趣

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

如何引导小学生正确上网

高校青年教师的角色困境及成因、对策探讨

有效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教学策略探究

『正常?『早恋?——读懂高中男女生的交往

用"心"教好初中语文

走进"生活",实现德育目标

试论高中语文情境教学及其基本途径

兴趣是乐学英语的关键

初中地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

浅谈合唱的教育功能

一样的活动,不一样的精彩——小学英语口语训练活动方式探索

在阅读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

浅谈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传承本土音乐文化

怎样教小学生学古诗

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问题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

思说同步现真意话图会意速解题——浅谈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说图能力的培养

浅谈注重低年级学生倾听能力的培养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的趣味性

走进后进生的心理

浅议数学生活化教学

谈合作学习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问的原则和方法

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积累

多媒体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论如何正确对待和解决社会分配中的公平问题

找寻快乐因子收获灵性文字——小学生快乐习作之我见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创新初探

幼儿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恰当把握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契机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美术欣赏课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生阅读能力

走进维吾尔族音乐

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注重语文情境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果

领会新课程标准激活美术课堂

让拼音教学"活动"起来

学生阅读一幅"活动"地图时的疑惑

语文课结尾艺术形式的探索

初探数学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

浅谈多媒体在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让写字课插上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

信息动态

困境即是赐予

浅谈英语的教与学

初中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探讨

初中英语阅读课程资源的利用现状调查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4

关键词:音乐学科综合

音乐是一门艺术性、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一种极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在课堂教学中,音乐不仅可以与舞蹈、美术、影视等姊妹艺术联系在一起,也可以与其他学科,如语文、历史、旅游、英语等学科结合在一起。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提倡学科综合”,学科综合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能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从而提高音乐课中素质教育的质量。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根据教学内容把音乐与语文、历史、地理等其他学科有效地结合了起来,相互渗透,力求发展。

一、音乐与语文课的综合渗透

如欣赏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时,我给学生讲述:这个在我国流传已久的爱情故事,与莎士比亚笔下的《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这是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而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正是以这个故事为蓝本,以音符诠释了作曲者对于这个美丽故事的理解。无疑,学生已进入到一个凄婉、感叹的艺术境界,领略到了音乐与文学带来的无穷魅力,已急不可待地想走入到音乐中去……

二、音乐与地理课的综合渗透

在我所教授过的课程《旅游地理》的讲课中,在学到长江三峡的内容时,我把歌曲《三峡美》的歌词显示在课件中,并亲自现场演唱。美轮美奂的歌词,恰如其分的比喻,再加上我声情并茂的歌唱,把同学们带入到了著名的游览胜地――长江三峡,此节课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气氛中结束了。所以说,祖国的每一处风景胜地都是一首优美的赞歌。

三、音乐与历史课的综合渗透

我曾在欣赏《过雪山草地》这节课上提问:“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在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事件是什么?”起初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后来又觉得奇怪――为什么音乐老师要提问历史课的问题?这样使他们对这节音乐课越发地感到好奇,同时经过讲述作品的写作背景,以及当时作者的写作心情和作者对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不怕苦、不怕死的大无谓的革命精神等等的渲染,同学们马上就融入了音乐中。

四、音乐与旅游课的综合渗透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本身就是旅游的组成部分。如在《民俗旅游》学习传统饮食习俗这一节时,每一个节气都可以用一首歌来表达,如春节可以给学生播放乐曲《春节序曲》、清明节可以演唱歌曲《三月三》、中秋季有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等等。这样不仅把音乐与旅游紧密结合起来,更活跃了课堂气氛。

五、音乐与英语课的综合渗透

这是最最简单的一种形式了。1.我们可以直接教授外文歌曲。2.我们可以在课堂上像外语老师一样,直接用外语来教同学们唱歌。这种方法在唱歌课《友谊地久天长》中做了一下尝试,通常情况下学生会对音乐老师讲外语感到好奇,自然会对音乐课产生好奇,对音乐老师也更增加了一份敬佩。

六、音乐与微机课的综合渗透

如在“音乐创作”的教学中,学生运用《乐音》软件可以更方便地进行“节奏变换”、“创作曲调”、“创编歌词”等训练。“节奏变换”是用《乐音》软件对原有的乐曲进行节奏的变换,使乐曲具有不同的风格;“创作曲调”是用《乐音》进行初步的作曲训练,使学生对作曲具有感性认识,能够及时听到自己创作的乐曲;“创编歌词”是用《乐音》进行歌词创编。通过音乐教学软件的使用,可以大大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音乐创作的热情。

七、音乐与数学课的综合渗透

音乐与数学课的结合,在一般人看来也许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告诉大家一定可能,而且这已经是事实。当然,这决不仅仅是doremifasollasi和1234567的关系。在音乐学科的乐理基础知识中讲解音符的时值时,学生就也会应用到数学知识,这样可以更好地掌握乐理知识。

在音乐教学中,注意把音乐与相关的学科综合起来,不仅丰富了音乐艺术的表现形式,而且对促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会使我们的课更生动。

参考文献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5

2.苏区精神索玲

3.浅谈社区音乐文化建设谢玲

4.高中课改后关注民族地区的学生罗建华

5.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建构新的教育教学观念蒋永玉

6.再穷不能穷教育再富也要苦孩子刘庆莲

7.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之德育渗透谢萍

8.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学高建文

9.读经典学做人郑连发

10.论中学德育管理实效性的形成刘承,罗路珍

11.浅谈小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路世兰

12.让德育之花绽放在语文教学中潘爱梅

13.谈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中华少年(教学版)冯永

14.如何指导学生从电视上学语文王建

15.中学数学教育中发掘学生的潜能陈贤进

16.语感阅读法与阅读及写作能力发展研究武继国

17.高中化学新课程视野下实验探究教学有效性的实践研究张力

18.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现代化"手段张玉彬

19.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创造能力的培养陈燕

20.初中语文教学与创新教育邓芳英

21.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几点做法陈丽先

22.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任香玲

23.浅谈新理念下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张枝彬

24.论中学语文教研组文化及其建设策略黄婧

25.面向新课程的中学教师角色定位研究杨倩

26.适应新课程改革提升历史教师自身素质的策略唐贵琼

27.试论新课改下的校本教研赵林和

28.动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课改后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学赵国琴

29.合作探究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沈卫才

30.浅谈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马凌莲

31.新课程下如何提高学生成绩亢新春

32.高中数学教师备课探究吕存于

33.新课程改革形势下的思想政治课刘艳芳

34.浅谈课件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董立人

35.语文教学中的亮点——课本剧吕二怀

36.多媒体信息技术应用于高中数学教学的探讨刘晓琼

37.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理解教学步骤李玉

38.语文教学中的激趣技巧吴娟

39.高中地理教学中乡土课程资源利用的初探崔臣涛

40.如何让历史教学语言更出彩何学权

41.历史教学中多媒体的利用张显友

42.初中思想品德课有效教学探微卢炎芳

43.中华少年(教学版)浅谈体育教学中的健康教育刘敏

44.优化科学作业设计,实现学习减负增效张中伟

45.在音乐课教学中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李田

46.刍议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莫美娟

47.浅谈农村初中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网络教学莫志权

48.高中新课改下数学教学探究潘俞淼

49.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邓佩

50.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张艳

51.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次教育严海英

52.用爱激励学生进步郑丽霞

53.如何培养高中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先青平

54.新课标下有效历史教学的培养刘爱平

55.诉说,我的爱李冰

56.心理管理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作用金荣辉

57.爱与鼓励同在·师旅处处春光——记家长会二三事高雪花

58.爱,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潘友慧

59.谈谈在班级管理中怎样渗透人权教育卞玉红,谭为发,BianYuhong,tanweifa

60.如何加强班风建设柯桂芬,金明军,金明学

61.高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提高学生抽象思维能力曾亮

62.浅谈农电工培训花少兵

63.小学生习作状态趋向分析与出路审视王芳

64.浅谈萨克斯演奏中决定音色的两大因素——呼吸方式(气息)与口型唐媛媛

65.论高中化学实验教学李海江

66.对初高中化学衔接教学的体会冒立鹏

67.谈初中数学课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杨亚琴

68.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之我见卞黎辉hHttp://

69.浅谈语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张双印

70.如何在课堂上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王伟芳

71.阅读教学实践中学生语感的构建姚军莉

72.浅谈小学低年级学习习惯的培养朱石巧

73.新课程下的高中体育教学思考艾热提·喀司木

74.帮助学困生提高英语水平郜艳萍

75.精心设计合理施教——谈六年级英语毕业复习高素娟

76.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梁君美

77.谈谈英语学困生多记单词的方法廖作娟

78.浅谈写作教学中华少年(教学版)韩新萍

79.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金理笑

80.顺口溜——政治课识记的好方法卢金娥

81.新课程下教案备写之我见李汉荣

82.浅谈新时期中学音乐欣赏李志英

83.浅谈初中数学课中的德育渗透力李苹

84.浅议山区学生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祁国萍

85.初中语文教学之我见刘媚

86.高中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利用阅读教学李小媚

87.浅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李玉松

88.浅谈新课程下初中语文教学袁素萍

89.论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朱联辉

90.浅议英语阅读能力培养陈德香

91.略谈高三复习过程中的七个环节罗夕

92.浅谈如何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王小琴

93.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吴永红

94.低年级学生口算能力提高探究王金文

95.浅议中学英语情感教学与实施策略吴惠琼

96.小学语文教学探究叶一蕾

97.思想品德课教学心得蒋述苹

98.初中政治课中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王林英

99.例谈小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周丽娟

100.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简约策略卞玉红

101.如何提高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何明高

102.学生主体作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体现潘卫华

103.让创新的火花照亮我们的语文课堂龚婷莹

104.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性徐进娟

105.政治课堂怎样与学生更亲近宣泽云

106.倾力打造初中物理教学的高效课堂雷清泉

107.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探究李旭

108.浅谈如何提高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郭秀芳

109.创设课堂情境培养问题意识——谈中学语文教学之我见木盈婷

110.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探微卢坤

111.浅谈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快乐氛围的创设王学江,史纪超

112.如何提高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王树坤

113.评析课堂感悟精神——新课程理念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曾平凤

114.浅谈提高语文课堂阅读的有效性吴荣海

11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注意力严海芹

116.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探究孙林娜

117.中华少年(教学版)怎样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马秋成

118.让数学教学回归本位——对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诸多现象的思考张飞

119.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龙辉

120.化学用语中引入"微子*","溶子"概念的教学建议贺希格图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6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3.9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4-0055

2003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该标准对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课程理念、定位、教学目标和内容及教学方法进行了规范,对高中音乐教学目标和教学水准设定了新目标。因此,在升学率盛行的今天,怎样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对音乐课感兴趣,让课堂教学轻松、活泼且有秩序,是摆在每一位音乐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就根据自身的音乐教学经验,浅要谈谈实施高中音乐创新教学的些许教法:

一、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营造美的氛围

直观教学是音乐课的重要特点。采用直观教学方法,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多媒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使艺术和科技互相渗透是提高学生审美文化素质的一个良好的契机。多媒体教学以其绚烂多彩的表现形式,融欣赏、讲授、示范为一体,声画同步、图文并茂、生动直观,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较快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我们知道,外因总是通过内因起作用的,在利用多媒体的过程中,教师在课堂上凸显了其主导作用,而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则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师的引导加上学生的积极参与,使教与学双方的能力都得到充分发挥。笔者在平常的音乐教学中,常采用“课内为主,课外为辅”“美育德育、相互渗透”等方法,把音乐教材制成课件,将课件与课文相结合,通过播放课件供学生欣赏。这种“动”与“静”相结合的教学效果大大丰富了教学内容,且加大了知识容量,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提高了学生欣赏音乐作品的能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得到激发。

从以上事例说明:学生对知识认识的深浅程度与课堂教学手段息息相关。教学手段越丰富,学生的认识就越深入,从而增进了学生对音乐欣赏兴趣的培养,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理解能力。

二、综合运用多种艺术形式,激活音乐课的载体

传统艺术课程内容的组织,通常按某门学科知识和技能的纵向结构安排,忽视学科间的联系和整合,学科内容过于分化,而综合式艺术教育立足于学生的整体人格发展,既考虑每门学科自身的独立性、系统性,又强调建立多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将原有的分科课程统整为包容性更强的综合课程,提倡以学生为主体、本学科的教学为重心,致力于领域内各学科和其他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与融合。现代学生无论是道德观、价值观,还是艺术思维方式和方法都与过去的学生有较大差别,他们思维敏捷,具有开拓和冒险精神,寻求心灵自由,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已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说教,特别是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如一味灌输某种艺术观念,或仍沿用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形成知识对流,而且还会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音乐教学中,确立启发、引导的教学观念,给学生提供和谐、宽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随着信息技术在学科上的广泛应用,形成跨学科的综合欣赏,已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特别是音乐、美术课的综合,两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演绎、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培养其创造性思维是至关重要的。众所周知,美术形象和音乐形象都具有感情化、性格化的审美特点,并能互相演绎和渗透,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功能,具有再创造性,也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发展的自然规律。为此,笔者依据《音乐课教学大纲》和教材,在美术、音乐综合欣赏教学方面做了许多探索。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7

关键词:完善个性 渗透德育 情感共鸣 滋润心灵 健全人格

《中学音乐教学大纲》明确提出:“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新课标强调在音乐教学中让学生充分体验音乐的美及其蕴涵的丰富情感和音乐所表达的真善美的境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音乐教育——不是培养音乐家,首先是培养人。”那么怎样通过音乐这把七弦琴,对学生进行德育培养,把德育、智育、美育融为一体、有机结合?笔者管中窥豹,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求抛砖引玉之效。

一、基本乐理,完善个性

乐理知识总是被人们认为枯燥、无德育意义的纯粹理论。音乐第一课笔者往往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告诉学生,1、2、3、4、5、6、7它们就像一家七兄弟,兄弟七人各有其鲜明的个性。do—坚定、有力;re—激动人心、有希望;mi—稳定、平静;fa—悲惨,令人敬畏;sol—伟大、光辉;la—哭泣、娇柔;si—易受感动。只有将它们和谐地组合,才能奏出优美的旋律、动人的乐章,给人以美的享受。我们每个同学也都恰如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但是只有同学之间友好相处,彼此都有一颗谦让、包容、真诚的心,才能奏出奋发向上的旋律,凝成与时俱进的集体,也只有大家扬长避短、协调合作,各种音色糅合在一起,班级主题曲的生命才显得充实、辉煌。简单的启迪,使同学们豁然开朗,似有所悟,收到了奇特的教育教学效果。

二、立足教材,渗透德育

达尔克洛兹有句名言:“对音乐的理解,与其说是一种智力过程,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过程。”音乐教材中的歌曲多以优美的旋律、丰富的演唱形式来触动学生的情感、震撼学生的心灵,课堂教学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演唱能力,还要让学生在歌唱中去认识人生、感悟生命,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师应紧紧抓住音乐形象,通过歌曲的演唱、表演、创编,培养学生健康的品质和情感,使学生的心灵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受到滋润。因此,作为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歌曲进行深刻理解,深入挖掘其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应引导学生分析它的感情特征、情感处理、表现手段,做到每堂课都有德育的侧重点。

只有在课前做好充分的理解和准备,使学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做到“未成曲调先有情”,采用“输液灌滴”、“潜移默化”的方法,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揭示给学生,才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体验,使之情操受陶冶、道德受影响、心灵受启迪,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境地。

在学唱《国歌》时,笔者除了让学生了解它的歌词意义、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外,更抓住歌曲中号角式的呼喊、再三强调的“前进”、后半起的急切呐喊及三连音的运用等音乐本身的特点,既准确地表现了歌曲,又激起了学生对祖国无比热爱之情,进而树立了时代责任感。学生们在演唱时严肃自豪,情感真挚,可谓是情不自禁、寓理于情、情理交融。

三、欣赏感受,情感共鸣

在欣赏《命运交响曲》时,介绍完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后,我重点说明这部伟大作品是贝多芬在双耳失聪时创作的,它表达了作者不屈服命运、敢做人生的强者这一主题。

正如他自己所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休想使我屈服。”贝多芬在音乐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惊心动魄的斗争场面,命运时而气势汹汹,时而阴沉凶险,还不断发出它的威胁,最后通过反复斗争,英雄终于战胜了命运。而后我用多媒体投影播放舞蹈《命运》,这样,声像结合,情景交融,学生开始兴奋,随即跟着音乐唱起主题。在老师的提示下,他们能从理论的角度,通过音乐的力度、音响、和声、节奏、情绪、影像中的舞蹈动作等去感受贝多芬悲苦而壮丽的人生。随着音乐的发展变化,学生们能一步步地从音乐审美、音乐感受这个高度去体会作品的深刻内涵和崇高境界,贝多芬那英雄主义形象,乐观、奋斗的人生观,在学生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通过作品讲述的人生哲理,使学生受到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从而激发了学生“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学唱歌曲,滋润心灵

学歌曲不仅要让学生会唱,重要的是如何使歌曲中蕴涵的丰富的思想感情充分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演唱中滋润心灵。教学过程中,要在陶冶学生性情的基础上,继而形成品格乃至意志。

在学唱《我的中国心》时,我先请学生拿出地图册,轻轻翻开,接着播放《我的中国心》mtV,声像并茂,耳目一新。然后再请几个学生讲讲此时心里的感受,当他们表达出诸如“激动”、“自豪”等词汇时,我水到渠成地诱导学生就用这种心情唱《我的中国心》,然后用轻重有序、抑扬顿挫的范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这样,通过深挖掘、细处理,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深刻揭示,唤起了学生由衷的自豪,为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倾倒,为能生长于此而骄傲,学生群情震奋,爱国之情跃然脸上。

五、课外音乐,健全人格

课外音乐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音乐教师要加强与班主任的配合,注重在学生中多组织课外音乐活动,鼓励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积极参加各类音乐比赛。在学校开展的五四、元旦、校庆等节日,让学生参与音乐合唱、舞蹈动作、造型的设计,通过同学之间的协作、个人与整体的关系配合、合唱中各声部的协调,都给学生以启示,认识到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懂得了互爱、互助。集体性的音乐活动,不仅使学生得到了充分的文化滋养,而且有助于集体荣誉感、组织纪律性、事业心、上进心的加强,对健全学生人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古语有云:“言之不足,咏歌之,咏歌之不足,舞之蹈之。”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一切美好事物、奋发向上的高尚情操。正如贝多芬所说:“音乐能使人的道德高尚起来。”总之,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通过音乐契合思想教育,充分发挥它的情感作用,让七弦琴弹奏出美妙的德育之声,这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不知诸位同仁以为然否?

参考文献

[1]周红浅谈新课改下高中音乐课的德育渗透[J].《魅力中国》,2011,(03)。

[2]张佩芳浅谈在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G].《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版》,2010,(02)。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8

音乐是一种艺术,是美的化身,它代表着美好的祝福、昂首向上的斗志以及对美的描述和表达,不同风格的音乐会使聆听者获得不同的感受。近年来,学校的音乐教育逐渐体现出德育化的特点,促使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密不可分,相互依存。在学校的音乐教学中,为加强学生德育教育的要求,音乐教学中应该更加关注德育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

音乐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方略

音乐具有陶冶情操、培养美感的功能,音乐教育从属于美育教育,这就意味着音乐教育的特殊性。德育教育能够加强学生的道德品质,在音乐教学中,将音乐德育化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将德育教育融入到音乐教育中来,使学生能够实现音乐审美和道德情趣的双丰收。同时,德育教育在音乐教学中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爱国情怀、良好的品质以及判断和欣赏美的能力。

1学校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

1.1音乐德育化在学校音乐教学中的必要性

由于社会种种因素的影响,学校往往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素质和品质的培养,甚至有些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产生道德失范的现象,这就需要学校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将来能更好的服务社会和社会大众打下基础。如何在教育中找到一种学生都能乐于接受的德育教学形式,是目前学校的管理者需要解决的难题。音乐德育化教育是一种有益的尝试,是德育教育的一种创新举措。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学生对于音乐和德育教育都有了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在教育过程中必须给予正确的引导。当代学生面对现代社会的想法比较新潮,因此学校必须改变以往的教育方式,将德育融入到音乐教育中是一种很好的创新方式。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德育教育所产生的良好作用能有效促进所有教学的发展,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学生健康人格的保证,德育教育对学生积极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形成健康的性格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1.2音乐德育化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可能性

音乐德育化的实行初期,可能很多教育人士对这种教育方式的可行性表示怀疑。事实证明,音乐德育化的生命力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这使得音乐德育化教育成为可能。音乐教学和德育教学都是为学生来服务,都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两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教育都有重要的意义。音乐德育化贯穿于我国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在过去的教学中,音乐教师也无意中将音乐体现出的美感和审美观灌输给学生。通常认为,学校的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没有空间和时间上的差别。音乐教育和德育教育的有机结合可以充分发挥两者的特点,在和谐的气氛中实现互通互联。

2音乐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特点

2.1亲和性强

首先,音乐本身比较快乐亲和,它能够使人沉浸在愉快的气氛当中。欢乐的韵律、美妙的音符、动感的艺术,给学生提供充足丰富的精神养分,放松他们的心情,音乐深受学生的欢迎。其次,音乐教师本身就有亲和性,他们平易近人,能够容易的与学生沟通、交流,学生也很容易的就能接受教师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2.2感染性强

音乐是情感的表达,它与情感水融,音乐的特征就是由情至意、因情导行、意行互动。音乐是最具情感色彩的艺术,它能诱发人的内在情感,使学生与音乐表达出来的情感产生共鸣,接受并感染作品丰富的感彩。对于初在青春期的学生,优美的音乐、丰富的演唱活动可以吸引他们的目光,调节他们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增强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音乐教育的德育教育就在于情绪的感染与控制上。

2.3功效性强

音乐是音响符号组成的,作用于听觉的刺激物。不同的音乐教育可以激起学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可以将音乐本身蕴含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的内心信念,从而使道德教育达到更好的效果。音乐虽作用于人的听觉,实际上是作用于人的内心。学生在长期接受音乐教育后,就能达到心之谐和,而心之谐和又能导致行之谐和。这种教育方式的功效不是暂时性的,而是长久的。

3学校音乐教学中德育功能实现方略

3.1端正学校音乐教育理念

以塑造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核心。学校音乐教育不仅仅是知识教育,更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教育。让学校音乐教育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思想境界、道德素质。通过学校音乐教育渗透德育,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

可以借鉴国外的音乐理念,在学校的音乐教育过程中,应把世界上著名的音乐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让教育方式更加生动、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进而促使德育功能更加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还要根据本学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国外先进的方法引导学生的学习。

3.2完善高校音乐教育体制

完善学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改革,学生的音乐素质也要随之进行相应的调整。将学校的音乐课由选修课调为必修课,这样肯定会引起学生的注意,这样就改变了音乐教育在学生心中的形象,使更多的学生重视这门课程,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学校要塑造高素质的音乐师资队伍。拥有一支高素质的音乐师资队伍是学校进行音乐教育的必要条件之一,学校创新型音乐教师应该对音乐有热情;应该掌握音乐知识结构的全面性;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国内、外先进的教育方法;加强各方面的学习等。

3.3创新学校音乐教育内容和方法

应该选择与时俱进的教学内容。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上要顾及到学生的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基础知识、生活经验等,选择一些具有强烈的现实和教育意义的音乐作品。学校的音乐教育内容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包括音乐理论、精神、历史、常识、法律等,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音乐观念,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将音乐疗法融入到学生的音乐教育中,音乐疗法以学校音乐教育的特点为突破口,向德育渗透,促使德、智、体、美的有机结合,对培养学生的进取心理、宽容心理、协作心理等有这种大的意义。

4结论

学校音乐教育和大学生的德育是教育领域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目的都是培养出符合时展的高素质优秀人才。两者在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互相促进、相互影响,在学生的成长之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学校方面来说,要更加重视音乐教育和德育结合的研究,结合当前的教育制度,,客观评定学校音乐教学德育化的因素,尽力实现两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对音乐和德育都能理解和认同。

【参考文献】

[1]钟金华.中职学校音乐教学中德育教育渗透方略[J].读写算,2010,(7):23-24

[2]尚伟.浅谈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教育[J].网络导报,2012,(12):44-45

[3]陈翠翠.浅谈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12):33-34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9

关键词:初中音乐民族文化音乐教学

引言:

初中教育的实际意义在于使学生通过学习得到知识、情感、能力方面的发展,这其中就包括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感受和传承。因此,民族文化教育在初中教育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为了使初中教育达到新课标要求就必重视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另一方面,民族文化教育是情感教育的一部分,是初中教育效果达成的途径之一。

1.初中音乐教学概述

1.1初中音乐教学的作用

初中音乐并非初中学校教育的“主科”,但是却对初中学生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音乐本身属于文化艺术的一部分,是学校对学生进行审美、艺术、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也是学生兴趣爱好培养的一部分。

1.2初中音乐教学中的问题

目前初中音乐教学中存在一个奇怪的现象:教师在教学中偏重技巧而不重视情感教育,教学生唱歌而不教学生如何欣赏音乐,这是不符合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的,而枯燥的“唱歌”学习也导致学生对音乐认知偏差,使很多学生在音乐课上进行文化课学习,使音乐课变成了自习课。

1.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民族文化教育是对学生进行的民族历史、民族文学艺术、民族情感的教育。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有助于提升音乐教育的情感教育效果;通过民族文化教育能够改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看法,同时也使音乐教育担负起文化传承的使命,是教学目的达成的主要方式。

2.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的方法

2.1精研教材寻找音乐与文化切入点

民族文化蕴含在音乐之中,并非是音符本身带有“民族”性质,或者歌词有“民族文化”的具体藐视,而是音乐背后的创作环境、音乐所表达的情绪、情感与民族文化息息相关;不同乐器流行期的不同文化背景也是民族文化发展和传承的方式。因此,初中音乐教师想在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就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巧妙的设计。以乐器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在教学生认识乐器的过程中,介绍与乐器相关的民族文化。如在了解关于二胡的知识时候,教师可以对学生讲述出色的二胡民间艺术家――阿炳,并详细说明艺术家阿炳身处的时代,使学生从时代背景中体会到二胡这种乐器身上所包含的民族文化――苦中求乐、自强的民族精神。

2.2音乐与文学、绘画艺术同时出现培养学生“通感”

艺术所体现出的思想及文化是想通的,不同国家和不同时期的艺术作品,无论是音乐作品还是文学、绘画作品,总会体现出一致的时代风格,民族文化也是如此。初中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学生在美术、语文等学科中接受到的民族文化教育与音乐的艺术特征结合,唤起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对民族文化的体会。例如,在欣赏《阿里西里》这首民歌的同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彝族聚居地的村寨、扎染工艺、漆器和绘画等图片,使学生通过欣赏音乐、观看图片,体会到彝族民族文化中的智慧、勤劳、热情的情感。通过音乐欣赏和图画欣赏,学生不仅能够对音乐形成更加深刻的认识,并且很容易形成图画和音乐之间的“通感”――听到《阿里西里》,脑海中就浮现彝族村寨的景色,看到彝族服装,耳畔就回荡起《阿里西里》的旋律。

2.3延展音乐课堂体会民族文化

由于初中学校的条件限制和课堂教学模式的限制,单纯在音乐课堂中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显得范围狭窄,教师们很难发挥教育积极性,学生所得的情绪情感感受也比较淡薄。因此,建议有条件的学校的音乐教师应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展,使学生在民族音乐表演现场感受到民族文化的美;另外,音乐教师也可以参与到学生的班级活动中,帮助学生编排在班会上表演的民族舞蹈,使学生在实际应用音乐的过程中体会音乐和舞蹈中蕴含的民族文化,获得关于民族文化传承方面的认知和感受。

3.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原则

3.1坚持“人本教育”的原则

初中音乐教师应该注意观察学生的审美需求,从学生对音乐审美的基础入手选择民族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应注意到,文化教育不是高屋建瓴的教学,要在符合学生发展特点和审美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才能使教学有效。

3.2发挥音乐教学的艺术性原则

音乐本身的艺术性要配以艺术的课堂,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安排上体现艺术性,在教学方法使选择上体现艺术性,在教学语言使用上体现艺术性;教师应该在课堂中使教学和教育浑然一体,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这样才能加强民族文化渗透教育的效果。

4.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音乐教学担负着初中教育中的艺术审美教育的重任,对中学生的情绪情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有益于音乐教学目标的达成。要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文化教育,教师应该对音乐教材进行仔细研究,从中寻找音乐与民族文化的切入点,并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的“通感”,同时,将音乐课堂进行延展,也是渗透民族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音乐教师应注意坚持人本教育的原则,发挥音乐教学的艺术性,以促进民族文化教育的渗透。

参考文献:

[1]刘德任.如何在中小学一虐教学中渗透本土民族音乐[J].大舞台,2011(05):192-193.

[2]孙洁.浅谈如何在初中音乐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11(10):98-99.

浅谈音乐教学中的美育渗透篇10

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的任务不是培养专门的音乐人才。而是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的音乐潜能得到开发并使他们从中受益。我认为中学音乐教学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重点,也就是说把更多的时间用在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上,如何去感受音乐、体验音乐、审美音乐?下面谈一下自己多年的教学体会。

一、欣赏中情景变化渗透音乐要素的变化

当人们打开音像资料第一遍欣赏音乐是,首先听到的是音乐的旋律,其次是音乐的力度是强还是弱、速度是慢还是快、然后才是考虑是有什么乐器演奏的。在以往的音乐教学中,很多老师讲课时,会问学生这段音乐表现了怎样的场面?学生会争先恐后的回答表现了……然后教师非常高兴得说回答的太好了、你真棒。而不再去揭示出表现这个场面的音乐要素是什么?只是来个走马观花的欣赏。

在对力度、速度这一要素的欣赏教学中,教学中运用了通过学生说出以音乐要素来表现人物、场景、情景。如在欣赏《三个和尚》那段优美的旋律与救火的那段音乐进行比较时学生说出了慢的音乐是说:和尚们睡觉、喝水等悠闲自在的场面。另一段音乐学生则说:和尚们在救火、打架等场面。老师这个时候接着问你怎么听出来的?学生回答:第一段音乐慢而且很轻,第二段音乐重而且很快、很紧张。通过学生对乐曲慢与快得比较,轻与重的比较体会出音乐的强与弱、快于慢的音乐要素的变化。

二、情绪、情感变化中要渗透音乐要素变化

情绪与情感是审美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一,对音乐教学来说,不仅尤为突出,而且,还有特殊的表现内容。从音乐美的本质来说,音乐进行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情感的展示与变化过程。常言说;“语言的尽头是音乐的开始。”就艺术形式来说,音乐的表现力远远胜过其他艺术门类,其特质就是情感抒发、情感的撞击、情感渲泄、情感交流、和情感审美。

在音乐教学中,牢牢把握情感这条主线,通过音乐情绪与情感的这种特质,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提搞学生的情感强度,使人们的情绪、情感同音乐情绪、情感和谐的沟通与交流,成为我们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