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命科学的发展十篇生命科学的发展十篇

生命科学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2:54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1

>>新一轮科技革命,中国别掉队新一轮地质找矿工作中科学思维与问题意识的重要性让科学发展观引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用新一轮思想大解放推动科学发展新一轮工业革命中的“中国智造”对新一轮产业革命内涵和特征的几点认识新一轮科技创新刍议从上海世博会看中国新一轮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特征新一轮的科学思想转向中医发展的契机帝联科技助力Q卡掀起新一轮传媒电子革命新一轮卷烟价税改革:一场静悄悄的中国式的革命新一轮中国热的背后中国营销:新一轮的“提速”中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起点制度变革是中国新一轮经济发展的关键中国信息产业新一轮发展的10大看点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制度对中国新一轮改革的启示中国新一轮Qe对我国金融领域的影响对新一轮个税调整的思考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8]福布斯中文网.2015年全球健康和生命科学的七大趋势[eB/oL]..

[11]楚宗岭,曾海燕,邓心安.国际生物经济战略透视[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杂,2013,33(2):111-116.

[12]环球网.日本国会将于近期通过国立卫生研究院法案[eB/oL]..

[13]科学技术部.2014中国生物技术和产业发展报告[R].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211-217.

[14]生物探索.中国机构CnS月报(2014年12月)[eB/oL].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农村科学发展观

一、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离不开思想政治工作

“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语)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从物质上解决“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乡村”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从思想上和精神上解决广大农民、基层领导干部、各企事业单位和城镇居民对新农村建设存在的认识误区问题,特别是解决广大农民的精神建设问题,尤其需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1.一些地方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一些地方农民精神生活贫乏,道德观念滑坡,、修庙拜佛等活动日益兴盛,甚至一度出现。

(2)一些地方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低。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困乏,新的读书无用论抬头,农民对现代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则和科技知识知之甚少,更不用说通过网络获取各种信息。

(3)一些地方农民民主法治素质低,敬畏权力,漠视法律,没有形成民主习惯和意识,易于诱发。

(4)理想信念缺陷,不了解农村社会变动的趋势和党的政策,一些农民担心新农村建设会加重农民负担,有的认为新农村建设是基层干部又在搞形象工程,C辉概浜希换褂幸恍┡┟癫恕暗取薄翱俊薄耙钡睦炼杷枷耄辉敢夥⒒踊裕辉敢飧葑陨硖跫屡褰ㄉ杓杩喾芏罚跋炝诵屡褰ㄉ璧乃忱?2.一些基层干部没有形成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精神状态

(1)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理解为新村庄建设,只是在改造农民住房上下功夫,忽视对农民提供公共服务这一基本任务。

(2)不尊重农民意愿和主体地位,做事不与农民商量,甚至侵犯农民利益。

(3)急躁冒进,不顾农民的承受能力,负债建设新农村。

(4)只重视发展经济,不注重投资教育和医疗等社会公益事业和公共设施。

(5)形式主义和严重,大搞形象工程,劳民伤财,甚至为小集团或本部门利益制定各种“土政策”,截留上级政府各种惠农政策,挪用惠农资金。

3.一些企事业单位不适应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形势

(1)涉农企业存在提高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压低农产品价格的倾向,抵消国家的惠农资金;一些涉农产品存在假冒伪劣问题,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等坑农害农。

(2)使用农民工的企事业单位违法拖欠农民工工资、延长劳动时间、劳动保护和福利待遇极差,使农民工处于极恶劣的劳动环境。

(3)城市房地产开发商哄抬房价,严重超过农民的实际支付能力,阻碍农民向城市的转移。四是企业对农村的对口支援力度小,有的企业甚至以与农村有关联为耻,不愿与农民打交道。

4.一些城镇市民对农民工和农民的排斥心理阻碍科学发展观在农村落实

(1)歧视农民工,认为他们素质低、形象差,影响市容市貌,影响社会治安;冷漠处置农民工的合理需求,城镇政府甚至对农民工就业、子女教育和医疗等采取各种限制措施。

(2)大中专院校学生存在厌农、恶农的倾向,不愿到农村工作,不愿为农民服务。

(3)农民工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差,始终有回家种地的打算,即便是不愿回农村的第二代农民工也难以融入城市社会。

二、思想政治工作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中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生命线。思想政治工作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和动力支持,提供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完善的劳动主体,具有重大作用。

1.为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正确的社会导向

(1)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引导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和荣辱观。科学发展观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新农村建设要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推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

(2)能够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共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新农村建设转变为全国人民的共识,使新农村建设与个人的实际利益需求结合起来。

(2)能够树立建设新农村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国家通过投资建设的试点村或项目,农村种粮大户、个体户和私营企业主,以及迁入城市定居的农民等,都是新农村建设中的榜样。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把他们的成功模式介绍给广大群众。

2.激发社会各阶层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

没有动力就没有行动,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进行新农村建设,离不开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思想政治工作要善于从人们内在的需要出发,通过一定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调动人们的积极性。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使社会各阶层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仅是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也是与自身利益紧密相关的,自觉把新农村建设目标转化个人目标。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物质激励能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的物质需要,解决现实的困难,单纯的物质刺激也具有一定的腐蚀作用,还必须通过精神鼓励引导人们自觉调整内在需要,提高需要层次,选择正确动机,调整行为方式,养成良好习惯,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持久的行为动力。

3.为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和谐的人际环境

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新农村,需要各阶层的共同努力。思想政治工作能够协调不同阶层之间的利益诉求,协调人际关系,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广大人民的利益是根本一致的,但也存在不同的利益群体,无论是在农民内部,还是在城乡居民之间都是如此。在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各利益群体特别是农民群体的利益表达机会,增进城乡居民之间、农民与干部之间、先富与后富群体之间等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沟通和理解,克服相互间的认识偏差和心理偏差。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还可以使矛盾各方互相谦让,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提高群体的凝聚力和生产效率,使各阶层在平等、互动、协作和友爱的基础上共同建设新农村。

4.提高民众素质,为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优质生产力

没有新型的农民就没有新农村,没有新型的干部也不可能领导新农村建设,没有社会各界的思想认识的转变也不可能有对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支持。思想政治工作是专门做人的工作的,对塑造人的全面素质,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培育新型农民是最根本的,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可以使农民树立现代思想观念,形成适合新农村需要的新生活方式,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的健康人格、心理品格和精神世界;开发农民精神生产力,使农民掌握科学技术、懂经营、会管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

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新农村建设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从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和政治需要出发,把思想政治工作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建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载体和长效机制。

1.思想政治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

坚持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在新农村建设中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所在。思想政治工作要从人的实际需要出发,从人的思想认识实际出发。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既需要把社会各界的认识引导到适应新农村建设的战略决策上来,也需要尊重他们各自的利益和需求,特别是广大农民的愿望。尊重人就是尊重广大农民的在社会中的平等地位,不论是在农村务农的农民,还是在城市打工的农民工,只要他们依靠诚实劳动就应该获得相应的报酬,就应该得到尊重;尊重人就是尊重农民的民和参与权,农民虽然属于弱势群体,是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反哺的对象,是社会各界的扶助对象,但建设新农村并不能由政府和其他人包办代替,还必须同农民商量,由农民参与决策,看农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理解人、关心人和帮助人就是站在农民的角度思考问题,想农民之所想,急农民之所急,从农民最关心的事做起,把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农民实际困难结合起来。

2.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物质文明建设相结合

“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福利”(语)。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最盼望的是发展生产,增加收入,改善生活,党和政府也把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优先列为新农村建设的两大目标。思想政治工作要增强吸引力,必须抓住农民和社会各界的根本利益,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现阶段农民的根本利益就是发展农村经济,企业的根本利益就是不断扩展市场。思想政治工作要着力于市场信息、科技推广、产品营销、政策宣传、法律咨询和致富门路等方面的服务;引导农民树立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抛弃“竭泽而渔”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建立生态型新农村;组织和培训农民学习科学技术,向非农产业和城市转移富裕劳动力;帮助农民进行文体、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居环境;推动大中专院校学生和广大市民转变对农村的认识,树立服务农村和支援农村的意识;协助企业开发农村市场,加强对农村的项目支持和一对一帮助。

3.思想政治工作要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农村物质文明落后的根本原因在于精神文明落后,发展精神文明是农村物质文明发展的动力和保证,是农民摆脱贫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条件。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把思想政治工作与农村文化事业结合起来,建设农民的精神家园,开发农村的精神资源和精神生产力,培育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服务。当前,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一是要重视和加强文化、科技、体育等场所的建设,抓好“三下乡”活动,扶持和发展民间艺术文化,组织农民开展争创文明村、寨等活动;二是不断进行农村基层党员先进性教育,农村党员是领导农民进行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力量,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的战斗堡垒,农村党员的先进性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是党的先进性在农村的集中表现,是新农村建设长远发展的坚实基础和重要保证。

4.思想政治工作要与政治文明建设相结合

建立与科学发展观相适应的体制和制度,是确保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证。当前的新农村建设与其他任何历史时期的农村建设不同,新农村建设属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公民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新农村建设,过去一切不合理的制度将要被突破,广大农民将真正拥有过去没有完全实现的民利,充分享受宪法体制下的公民权。在新农村建设中,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启迪农民认识民利,培养民主素质,引导农民发展各种民间组织和公民组织,推动政府和社会各界建立维护农民利益的各种制度,为建立农村公民社会服务。当前,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3

[关键词]科学技术 科技革命 科学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Fo-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020218--02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160多年来,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既有辉煌成就也有曲折和反复,总体上不断前进,展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而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与科技革命息息相关,从科技革命的视角审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探讨科技革命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中的作用,追寻社会主义强大生命力的源头,把握科学社会主义与科技革命相结合的历史必然性,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正确性的理解,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第一次科技革命及其内涵

科技革命主要包括科学革命和技术革命两个部分,它们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构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所谓科学革命主要是指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观念、基本方法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是一种彻底的质变。技术上的革命是由科学上的革命引起的,是科学革命的必然结果。所谓技术革命,是指在技术应用领域中所发生的、具有广泛而深远影响的根本性变革。例如以蒸汽为动力技术的出现,电力技术的广泛应用,原子能、计算机、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等。

科学革命必然会引起技术革命,推动生产技术的革故鼎新;而技术革命的发展、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又为科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有力地促进了科学革命的不断深化。科技革命的发生标志着在科学革命观念和精神的影响下决定一定历史时期技术领域中主导技术的根本性变革,也标志着决定这一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技术基础的变革。历史上几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物质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第一次科技革命俗称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的大机器生产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它既是生产技术的革命,又是社会生产关系上的重大变革。18世纪中叶,产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从而遍及欧洲和北美国家。这次革命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1765年哈格里夫斯在前人发明飞梭和纺纱机的基础上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1785年克隆普顿综合了珍妮纺纱机和水力织布机的优点发明了走绽精纺机,从而初步完成了纺织机的革新,大大提高了本部门的劳动生产率。1782年瓦特制成了改良蒸汽机,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基础,推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蒸汽时代”。蒸汽机的发明标志着第一次科技革命的成功,这一发明及其应用是科学技术的巨大变革,它完成了人类的基本生产工具由简单用具向复杂机器的转变,从而使社会生产的基础发生了质变,使人类劳动生产率得以大大提高。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大工业生产在英国工业生产中占绝对优势,英国首先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工业强国,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发生并完成工业革命,开始了人类社会化大生产的新时代。总之,第一次科技革命,尤其是蒸汽技术革命带来了人类社会生产力史无前例的飞跃发展。

二、科学社套主义与科学技术的密切联系

从狭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三大组成部分之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核心部分,“科学社会主义是研究改变资本主义世界、建设社会主义世界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从广义而言,科学社会主义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无产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科学”。毫无疑问,科学社会主义首先是一门科学,是指导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国家实践活动的一门首要的科学,是以前人的科学研究成果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是一门社会科学,建设社会主义、其产主义新社会这样宏伟复杂的事业需要各门具体科学为之服务,除了哲学、社会科学以外,还需要自然科学、技术科学以及各种交叉科学。科学社会主义从宏观上、总体上指导社会主义运动,对于其它具体科学和专业学科都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科学性、革命性、阶级性等特性,其科学性决定了它必须而且也能够与现代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科学技术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科技进步的革命原始本性便决定了它趋向于与革命的科学社会主义结盟。社会主义作为一种运动,是社会化的机器大生产反抗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的生产关系的革命性运动,也表现为近现代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不可调和的阶级斗争,社会主义运动的根本动力是社会化的生产力,主体力量是有组织的无产阶级群众,而这些从历史上看都是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是推动科学杜会主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人类近现代史的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每一次巨大飞跃都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有着密切的关系。

三、第一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生

第一次科技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经济基础、阶级基础,推动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一)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自然科学基础

第一次科技革命时期,尤其是蒸汽技术革命推动着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这次自然科学上取得的进展,其主要标志就是这一时期自然科学领域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的创立、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及生物进化论的问世,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重大影响。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和恩格斯始终密切关注着自然科学领域的这些新进展,不断与时俱进,使自己的认知水平提高到新的境界,用理性的科学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研究,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逐步抛弃了愚昧性、空想性,在世界观问题上日益成熟而理性,,相继实现了从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的转变,自觉地把自己的学说建立在这些自然科学规律的基础之上。可见,正是第一次科技革命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提供了可靠的自然依据,奠定了坚实的自然科学基础,使社会主义理论从此有了自己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社会经济基础

以第一次科技革命为基础的工业革命,促使了资本主义大工业在欧洲的发展和工厂制度的建立,实现了把个体手工小生产变为社会化机器大生产的伟大变革,生产资料也从原来的一个或几个劳动者使用变成了由大批有组织的劳动者共同使用,因而劳动产品也不再是个体劳动的成果而是众多人共同劳动所生产出的社会产品。社会化大生产在本质上要求由社会或全体劳动者共同占有和支配生产资料,对社会生产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

并由全体社会成员享有劳动产品。但是,由科技革命而产生的社会化大生产是在当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基础上实现的,因而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必然会产生深刻的对抗性矛盾,而且这一矛盾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而日益尖锐化,其激化的严重后果便是周期性经济危机的不断爆发。1825年英国爆发了第一次全国性经济危机,1836年英国再次爆发经济危机并波及美国,1847年的经济危机则冲击了整个欧洲,形成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的爆发充分表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已经成了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社会化的机器太生产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这就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社会经济条件,奠定了雄厚的经济基础。

(三)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奠定了阶级基础

随着资本主义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家工厂制度在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主要生产部门普遍建立,这一巨大变革不仅创造了一个工业资本家阶级,也创造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工业无产阶级,使社会日益分裂为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两大对立的阵营。工业革命增强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使其逐步掌握了国家政权,上升为统治阶级,此时无产阶级也日益壮大成熟。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4

一、科学教学融入生命教育的意义

河南大学的刘济良教授认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上海的专家组认为:“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迫切需要系统科学地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意义在于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建构生命价值;启发学生欣赏生命,进而尊重生命主体;激发学生确立人生观与价值观,进而珍惜生命;促进学生发展潜能及自我实现,展现丰富的生命力。”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融入生命教育的方法思考

1.改变教学思想,着力培养学生的生命科学素养

生命教育旨在使学生掌握生命存在的意义,重在道德品质的塑造。

根据时代要求,新课程明确提出:让学生学习终身发展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了解这些知识与技能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方法,发展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能运用基础知识和科学探究方法解决一些问题;发展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科学探究兴趣,培养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社会责任感;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认识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有可持续发展意识和全球观——这就是科学素养。

2.改变教学模式,着眼培养学生的实作素养

首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是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知识获取的过程中去,让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结合其生活经验展开广泛讨论。二是课堂上尽量多让给学生时间和空间。在空间上教师要主动让学生去思考讨论问题,去探索规律;获取知识;在时间上,一节课45分钟内放手让学生充分讨论,不必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合理处理好教材,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教学思路清晰,围绕中心内容展示,层次清楚,过程流畅,过渡衔接自然、精心设计。对学生的认知水平掌握清楚,问题设计实事求是、切合学生实际。

3.改变教学手段,着眼培养学生的技巧素养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5

1.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内涵和概念发展

(1)生命伦理学的起源和发展。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首先在美国随后在欧洲产生并发展的,它是研究与生命相关的伦理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由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1945对纳粹战犯审判,以及1965年Rachelcarson在《寂静的春天》敲响环境恶化的警钟三件事而相继向人类提出科技发展与伦理矛盾的思考而产生的。

(2)生命伦理学概念界定与概念发展。生命伦理学最早是由波特提出并将其定义为:“用生命科学来改善生命的质量即争取生命的科学。”后来在翟晓梅等人主编的《生命伦理学导论》一书中提出:“生命伦理学是运用伦理学理论和方法在跨学科跨文化的情境中,对生命科学和医疗保健的伦理学方面包括决定行为、政策、法律等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同时也有学者认为:“生命伦理学是生物科学中广袤的道德领域,如,医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人口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出现的道德问题。”该学科的作用是“生命情感与意志的统一,利用它可控制人类行为,使人类形成自觉的保护生命的行为。”郭奇等学者在《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与医学生的生命伦理教育》中提到:“伴随生物科学和高新技术的发展,医学伦理学进一步延伸,以生命为中心,不仅关心病人,而且还以面对整个社会的人群从生殖、生育、医疗保健及公共卫生政策、环境问题和临终关怀等方面引发种种伦理问题的探讨,由此演变为生命伦理学。”简单地说:“生命伦理学是对人类行为的规范性研究。”

2.生命伦理学研究内容及涉及问题

(1)生命伦理学研究内容。国内一些学者把生命伦理学概括为五大领域:理论生命伦理学、临床伦理学、研究伦理学、政策和法规伦理学、文化生命伦理学。其涉及的十大议题是:遗传和发育、人体实验、人的行为和控制、健康保健、死亡和濒死、人口控制、生态伦理、科学研究和其他问题。通过本人对《生命伦理学导论》的泛读,就其主要研究内容实际可归纳为:生殖健康与辅助生殖技术、基因治疗、人类基因组计划、药物遗传学、干细胞研究、生物信息库、器官移植、艾滋病、生命维持技术、转基因食品、生物医学研究等。

(2)目前生物教学中涉及的伦理教育。生物科学这门学科是研究生命的存在和运动形式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生通过学习直接影响着学生未来生活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目前,在生物教学中涉及生命伦理内容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动物解剖学中对实验动物解剖和活体研究如何做到科学与伦理的有机契合;转基因技术的认识程度和产品安全性;传染病防治及涉及的公共卫生伦理;医学微生物教学中加强如何正确使用抗生素等用药道德教育;器官移植技术的发展与伦理教育;人类基因组计划与伦理探讨;人口问题、癌症、艾滋病、等引发的伦理教育;保护生物圈、可持续发展等绿色教育引起的环境生命伦理教育;克隆研究及伦理探讨;提倡敬畏生命伦理思想与珍爱生命、健康生活的生命教育课程等。

而现行人教版高中生物学教材中生命伦理内容主要涉及:科学技术的发展、遗传生育、疾病与健康、药品使用、器官移植、关爱生命、生态道德、人口与社会等议题。这些内容在教材中常以正文、问题探讨、资料搜集与分析、开设专栏、提供专题、课后练习、警示语、图片等多种方式呈现。同时教师主要以传统教学和校本课程选修等模式在高中开展生命伦理教育。

二、对生命伦理学基本问题的共识

任何学科理论的发展都必须紧随时代的发展,否则他将成为科学与社会发展的绊脚石。而就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引发的两难问题上,学者们也给予了基本共识,如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陈竺院士指出:“生命伦理学一方面要维护科学的价值,保护促进其健康发展;同时,它又要维护人的权利和尊严,使科学更好地为人类造福,促进科学与伦理的良性互动。”中科院北京基因研究所所长指出:“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每位科学家和公民要有社会责任感,意识到自己所做的会给社会带来哪些影响后再做。”“在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中,理解科学技术的不确定性也是理解科学的一部分。”科学进步是无法阻挡的,因此,我们能做的也就只有立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提下,引导规范它的发展。

三、生命伦理教育提出的必要性

1.近年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行为方式的不当带来了一系列现代化的问题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行为方式的不当带来了一系列现代化的问题:比如,环境恶化、臭氧层破坏、土地退化、大气污染(如雾霾)、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引发的人与自然问题;近年来人们开始对转基因技术和转基因食品安全表示忧虑所涉及的人与科学的问题。同时,在现行和以往的生物教学中,教学仍然比较侧重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认知,忽视了对生命伦理等问题的思考,由于生物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和生物教育中道德伦理教育滞后的矛盾,使青少年思想上出现困惑和错位。

1999年11月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的国际研讨会上,当讨论21世纪人类将面临哪些挑战时,道德、价值、伦理观被列为第一位。因此,生命伦理教育刻不容缓,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教师要通过教育使学生在认识到科学的同时用伦理教育和规范人们学生未来应当怎么做,最终形成“和谐伦理观”:即协调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并使之和谐相处、共生共荣的一种道德理念。

2.生命伦理实践与发展方面的一些重要事件

(1)1998年10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第四届国际生命伦理学大会,主要议题是探讨建立“全球生命伦理学”的可能。

(2)欧盟生物技术知识教育计划(2000―2002):涵盖基因、分子生物学在医疗、农作物和食品中的应用。该报告研究如何在外界协助下理解科学与生物技术有关的技术、经济和伦理方面的问题以及其重要性和影响。

(3)2003年12月我国出台《人胚胎干细胞研究伦理指导原则》禁止生殖性克隆而允许开展胚胎干细胞和治疗性克隆研究的政策。

(4)美国农业部、食品与药物管理局、环境保护局分别对开发药物、除草剂、转基因实验农作物、转基因食品上市等问题进行严格的检验和监督。我国于2001年5月颁布了《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以此对转基因生物的研究、实验、加工、出售给予监督和管理。

(5)2000年4月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生物伦理与生物技术及生物安全研讨会在杭州召开。议题包括:保护人类基因组、人类基因组研究与人类和睦、基因专利、人类基因研究与人类尊严、基因公害、生命伦理学教育及普及。

(6)2003年4月在北京举办北京国际生命伦理学学术会议。讨论问题有:生物医学与健康研究与伦理、艾滋病与伦理、基因组学与伦理、生物技术与伦理等。

(7)2006年8月第八届世界生命伦理学大会在北京举行。

(8)2000年台湾教育部成立生命教育推动委员会,以国中和高中学生为对象实施生命教育,并逐年推广到小学和大学。

(9)2004年辽宁省和上海相继启动中小学生命教育工程。

四、任务与决策

伦理是人与人之间应当遵循的道德关系,而生命伦理是将对象扩大到其他生物以及整个自然界与社会中。生物学知识能够帮助人类认识生命而生命伦理学能够帮助所有生命的可持续发展。所以,我们的任务是:应用伦理学理论和原则探讨伦理问题及提出解决方法;就有关科学研究和技术应用及管理向政府与社会提出决策建议;同时关注并重视中学生物教育。如有些学者提到的:“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精神教育、科学思想教育及科学伦理教育。”因此在当代,教师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致力于在中学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尝试和实践探索。在进行生命伦理教育时应关注生命伦理教育内容的开放化、方法的多样化、评价的多元化等特点。通过生命伦理学,深化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最终使学生获得主动且全面的发展。通过生物学的学习,使之能够理解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也可由此审视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实现各种生命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苏颖.生命伦理学在高中生物新课程实施中的探索[D].东北师范大学,2005.

[2]冯健.高中开设生命伦理学课程的尝试[J].中学生物学,2007(4):58-60.

[3]陈灿军,许小主.生命伦理教育面临的困境及对策研究[J].邵阳学院学报,2007(4):151-153.

[4]许晶.转基因技术在美国和欧洲的认知及传播[J].前沿,2006(2):204-208.

[5]曹新祥,徐伟强.诠释学校教育应推进“生命教育”[J].东华理工学院学报,2004(2):52-56.

[6]雷静,薛晚利,张娟妮,等.传染病防治中的伦理学问题探讨[J].医学与哲学,2006(8).

[7]王勇安,李强,王增辉.文化底蕴与中学科学教育的文化主题[J].中学生物教学,1999(2).

[8]翟晓梅,邱仁宗.生命伦理学导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6

关键字:生命科学;生物现状

我国是一个生物资源大国,有着丰富的动植物和微生物资源和广阔的市场需求,同时我国还是一个人口大国,这就为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须的条件。以医药行业为例,最近一些年,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高发病都严重威胁着我们正常的生活水平,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这些病目前还没有有效的治疗手段。因此,在医学领域的基因治疗、肝细胞治疗和生物芯片等治疗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

经过我国多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工作基础。从1965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牛胰岛素到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从基因工程药物和疫苗的研制生产,在生物制药领域我们取得了颇为丰硕的成果。另外,生物技术的研发,对于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也具有相当的作用。比如水稻的杂交技术解决了世界关注的粮食难题。所以,总体来说,我国目前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而且多年的累积,也让我们有了冲击国际前沿的实力和技术。

一、我国在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现状分析

我国生命科学起源于医药和农业的方面。在上个世纪50年代前后我国成立了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以及神经科学等研究机构。70年代的时候,我们已经具备了相对比较完整的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科研体系。截止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了四足鼎立的局面,代表着生物技术和生命科学研究的四大基地已经形成规模:北京基地(着眼于农业和环境的研究),上海基地(人口和健康的研究),西南基地(生物多样性研究),武汉基地(水生生物和病毒学研究)。

现阶段我国优先发展的生命科学领域内容包括基因组和蛋白质组学,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识别和克隆,分子生物学和生物花絮额,细胞学和发育生物学等等。在国际上,我国的科学家也承担了1%的人类基因组的测序,而且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唯一一个加入人类基因组测序的国家,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实力。科学家克隆了功能新基因的全长cDna有800多条,已经申请了一批国内外专利。

近年来,我国在生命科学领域的生物化学和神经生物学等方面取得了比较突出的科研成果。受生物科学发展的带动,生物技术也取得了长远的进步,比如,在医药生物领域,我国的基因工程药物已经有近二十种上市的产品,有二十多中种药物已经进入一、二期临床使用,处于临床试验的也有近四十种。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也显著提高。

目前在国际上销量最大的医药品种,前十位当中我们能够自主研发生产八种,这说明我国的生物科技药物已经具备了自主研发的能力。在农业方面,植物基因工程的研究和杂交水稻的研究以及农业微生物基因工程研究方面,也都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我国甚至是全世界农业技术的前进。

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在我国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改变不了的一点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大国,所以,在人口和健康领域、农业生产发展领域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一些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都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农业发展在效益和质量上和发达国家也还有一定的差距,所以,这些问题都反映了我国现代生物技术产业都还处于相对较早的阶段,都需要我们向更高层次发展。

二、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相应对策

要提高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我们就必须树立把握机遇的意识,要认识到这两者将对我们今后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和作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关系民生,关系国家根本利益,甚至有时候能左右一个国家在国际竞争中的主动权,所以,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我们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明确我们今后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重点。

要切实加强基础性研究,将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及其相关的新理论、新方法的放到首要的位置来抓。其次,我们花大力气来研发更新农业技术平台,改造传统农业的生态格局,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实现多元化经营和生产。对于先进的科技成果,我们要积极推进其应用和转化,要通过培育一批生物技术企业来提高我们的国际竞争能力。

要尽一切可能,切实加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健全法律和法规体系,推动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具体措施。1,通过保护知识产权来实现专利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产业发展和国际竞争中掌控主动权,2,加速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产业化进程,改造传统产业,使其和国际接轨,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效益。3,培养行业的龙头企业,使他们在市场开发和经营方面都能够顺风顺水。4,大力发展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的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评价保障制度,将对其保障不是一纸空文。既要让生命科学和生物科技给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好处,同时也要在关注生物安全方面所引起的新问题。5,通过加强和国际发达国家质检的合作和交流,开拓我们在国际市场上的合作渠道和发展空间,以此实现和世界先进技术共同发展的目的,最终造福于民。

参考文献:

[1]李学勇.把握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发展的战略机遇.中国软科学,2003,3:124.

[2]陈竺.世纪之交的生命科学与中国生命科学界.生命科学,1996,8:123.

[3]许智宏.关于21世纪的生命科学.河南大学学报,2001,41:127.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7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主线

【中图分类号】D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0351(2013)01―0116―07

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就是党成立以来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这两大历史任务而不懈奋斗。[1]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紧扣两大历史任务,代表着近代以来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和基本走向,反映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坚强意志,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主题和主线,并以此为轴心而气势磅礴地展开了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波澜壮阔的革命史、创业史、奋斗史的雄伟画卷。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对于我们深入理解党90多年来发展历程的主流和本质,坚定不移地推进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与科学性起源

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贯穿着鲜明的革命性和科学性。这种革命性与科学性,起源于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起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革命性,起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一)起源于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

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由此形成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这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指出:“这些矛盾的斗争及其尖锐化,就不能不造成日益发展的革命运动。伟大的近代和现代的中国革命,是在这些基本矛盾的基础之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2]631这里所说的基本矛盾是包括主要矛盾在内的一系列矛盾,主要矛盾则是爆发革命的主要因素。因此,近代中国革命的发生有其历史必然性。从根本上说,这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阻碍了中国社会进步,特别是阻碍了中国生产力的发展。这突出地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帝国主义侵略,已经直接威胁着中国人民的生存;二是封建势力的束缚更严重地阻碍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3]22人是生产力的首要因素,在华人连狗都不如的生存条件下,其作为生产力的首要因素是无从谈起的。帝国主义以封建势力为统治基础,封建势力以帝国主义为靠山,二者相互勾结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显著特征,再加上由此催生出来的带有浓厚封建性和买办性的官僚资本主义,形成旧中国的三座大山,他们不仅残酷地压榨中国人民,而且也扼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生机。这就必须通过社会革命的形式打破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建立新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推动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正如在抗日战争时期所指出:“第一个任务就是打倒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旧政治、旧军事,而我们搞政治、军事仅仅是为着解放生产力。学过社会科学的同志都懂得这一条,最根本的问题是生产力向上发展的问题。我们搞了多少年政治和军事就是为了这件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也主要是讲的这件事,讲生产力在历史上是如何发展起来的。”[4]108-109正是为着解决生产力向上发展这个根本问题,历史才提出了近代中国革命的两大任务: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前一任务是为后一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的前提,由此而形成了近代中国革命的逻辑起点。近代中国革命的序幕一经拉开,中国人民就进行了长期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其间经过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然而,这些斗争却屡屡遭到了失败。“太息英雄浪淘尽,大江呜咽水东流。”[5]160这说明,在近代中国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已不可能取得胜利。在总结这些教训时说,在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任何革命都不能成功”。[2]651这是一个历史的真谛。中国共产党就是在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到尽头时应运而生的,代表中国新的社会力量开创救国救民的道路。

由近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引发的中国革命,是必然发生的革命。恩格斯在论述19世纪中叶德国革命时曾说过:“现在每个人都知道,任何地方发生革命动荡,其背后必然有某种社会要求,而腐朽的制度阻碍这种要求得到满足。”[6]483这一论断是具有普遍意义的,它告诉人们社会革命的根源在于社会发展进步的要求,在于要打破腐朽制度而实现这种要求,这种要求如果被压抑,只能表现越来越强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恩格斯把革命看作是一种“社会发展法则的支配”,甚至认为是“在更大程度上受物理定律支配的纯自然现象”,因为这些法则在革命时期“必然性的物质力量表现得更加强烈”。[7]210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革命是一种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的融合,是一种由物质力量根本决定的社会法则的支配。近代中国革命同样如此,其必然发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物质根源。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决定它是必须进行的革命,而不是人为制造的革命。金冲及先生对此说得很中肯:“让千百万人起来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哪里是容易的事,不是万不得已,谁会去走这样的一条路?”[8]非人为制造的革命即有其客观实在性,有其内在的规律性支配,亦即是合规律性的革命,这种合规律性就是一种科学性。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在以实现两大历史任务作为其奋斗的主题和主线时,革命性和科学性就已蕴含其中。

(二)起源于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革命性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党,这是党自身的革命性所在,决定党是一个革命党。辛亥革命前后,“革命党”是一个流行词汇,当时不乏同盟会这样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的政党,但也有军阀和流氓政客混充的假革命党。辛亥革命前他们在军队中的地位并不高,只是沾过革命党的边,靠革命而起家,成为割据一省的当权者。[9]848中国共产党是真正具有革命性的党。党“每一天都是为了保护人民的利益,为人民的自由解放,站在革命战争的最前线。”[10]184据不完全统计,仅到1945年党的七大时,在战场上牺牲的烈士约为76万多人,其中共产党员32万人,在白区牺牲的烈士约10多万人。[11]1这表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充分体现在为最广大人民而流血牺牲、英勇奋斗、谋求解放、实现幸福上。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性不是凭空而来的,这要源溯到党的产生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的实质是革命真理与最具革命彻底性的阶级力量的结合,是“思想的闪电”(马克思语)对无产阶级精神园地的照射,因而所产生的革命能量是其他大凡具有革命性的政党所无法比拟的,加之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成长起来的中国无产阶级是特别能战斗的阶级,这就赋予中国共产党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党成立后,就矢志不渝地为崇高理想而奋斗。在“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的残酷环境中,党从未向任何反动势力屈服过。说过:“要共产党屈服,这大概是比上天还要困难些吧?”[12]240这就是共产党人特有的政治品格。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并阐明了通过民主革命进一步创造条件,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这种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成为中国共产党同当时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一个重要区别。中国共产党自身所具有的革命性,是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革命性生成的内在因素。这种革命的坚定性和彻底性,使近代以来中国发生的三次伟大革命得以有机衔接。当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时,是中国共产党真正继承了孙中山先生的事业,领导开展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并将其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进而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展开了改革开放这场波澜壮阔的新的伟大革命。这样,三次伟大革命以其内在的必然逻辑而梯次展开,演绎出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活剧。中国共产党人是这部历史活剧中最重要的角色,指明社会历史前行的方向,引领中国人民走上解放之路、富强之路、复兴之路。

(三)起源于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

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党。恩格斯当年说过:“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观点作为理论的基础”。[13]39-40恩格斯这里所说的“新的科学的观点”,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一科学世界观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提供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科学思想武器,使党的建设能够建立在对客观规律深刻把握和自觉遵循的基础之上,这是党自身的科学性所在,决定党能够以科学理论指导革命。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在1919年5月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已经昭示了党行将确立的科学世界观。该文指出,马克思“用他特有的理论,把从前历史的唯物论者不能解释的地方,与(予)以创见的说明,遂以造成马氏特有的唯物史观,而于从前的唯物史观有伟大的功绩”。[14]83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中国共产党人提供了一把打开历史的钥匙,使之了解和认知历史,引领历史发展进步。1921年1月给蔡和森信中所说的“唯物史观是吾党哲学的根据”,[15]4则初步阐释了党的世界观的理论形态。党信奉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是由党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但也包含对科学性的理解。在给蔡和森的信中解释为什么要以唯物史观作为党的哲学根据时说:“这是事实,不像唯理观之不能证实而容易被人摇动。”[15]4这已涉及科学的事实判断和实证性问题,唯理观不具备这些条件故被摒弃。党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这是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之科学性的内在因素。当然,这种科学性有一个不断增强的过程,重要的是党自成立就把主题和主线置于科学化的轨道。

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理论基础,所以党很重视对哲学等基本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在这方面有大量论述,如他抗战时期曾指出,要避免在革命运动中误入歧途,“只有自觉地研究与了解辩证法唯物论,把自己的头脑重新武装起来”。[16]8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后,党发起全党干部学习运动,直至1942年在全党大规模展开,极大地提高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党领导中国革命的科学化程度。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以实践性为其显著特点。因此,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及其在实践中的运用,使党的革命奋斗史同时成为党的科学奋斗史。

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与科学性起源是客观基础与主观条件的统一。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革命性与科学性起源的客观基础,使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具有充分的客观依据和历史的必然性。中国共产党自身的革命性及其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是革命性与科学性起源的主观条件,使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具有实现的可能性。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就是在历史必然性支配下,经由党的不懈奋斗而不断从可能转变为现实的过程,从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而进入到改革开放这场新的伟大革命。

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和科学性不仅有其历史起源,而且以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基本特征。这种基本特征在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虽有阶段性差异,但总体上是一以贯之的,这是矛盾的主导方面,决定着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作为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基本特征,是由这种相统一的内在要求决定的。革命性和科学性是社会进步力量在改造社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两种特性,革命性着重于对社会变革的程度,科学性着重于变革的合理性亦即合规律性。缺乏科学性的革命性,革命就会误入歧途;科学性离开革命性,就失去对革命的意义。我们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党,而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既代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又具有与客观世界及其规律的一致性。把马克思主义称之为“革命的科学”,[15]506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称之为“科学的革命的认识论”,[17]323都说明了这种一致性。因此,党在为人民利益奋斗中必然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

从党的实际历史活动来看,这种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于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党史的主流和本质,就是党围绕主题和主线,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开展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取得伟大胜利的历史,是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形成、丰富、发展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伟大成果的历史,是党自觉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展先进性、经受住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1]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由上述三大历史活动及其伟大成就构成,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基本特征既体现于历史活动过程中,更反映在历史活动的成就上。从历史活动的过程看,党的历史大致可以分解为上述三个侧面:第一个侧面,即党领导人民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这是着重于党改造客观世界的领导实践来说的。党的领导实践史,其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鲜明地体现于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再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紧密衔接和不断推进,是党为实现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而革命、创业、奋斗的过程,既贯注着强烈的革命精神,又蕴含着求实的科学精神,是按照历史的必然逻辑而渐次展开的历史活动,体现了历史决定论和历史选择论的有机统一。第二个侧面,即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这是着重于党的思想认识活动来说的。党的思想认识史,其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鲜明地体现于把马克思主义这一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指导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种结合既需要一种革命勇气,因为要勇于抵制教条主义的错误;更需要一种科学态度,因为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成为“完全彻底的马克思主义”,成为“活的马克思主义”,[4]331,332于中国才能真正发挥指导作用。第三个侧面,即党的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这是着重于党改造主观世界而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来说的。党的自身建设史,其革命性和科学性的统一,鲜明地体现于党把先进性建设作为自身建设的永恒主题,而先进性本身就是由革命性和科学性两大因子所构成。党的革命性使党具有战斗力,从而体现引领和推动历史前进的先进性;党的科学性使党能够把握规律、与时俱进,从而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永恒的生命力。从党的历史活动成就看,党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鲜明地体现于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道路,把中国引向独立富强,使人民走向富裕安康;创立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断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经受各种风险考验而不断发展壮大,从建党初期只有几十个人的小党发展成为拥有8200万党员、领导13亿人口的社会主义大国的执政党。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集中而又生动地把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特征以实践形态历史地、具体地展现出来。

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作为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基本特征,并不否认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存在阶段性差异。所谓阶段性差异,是指在党的历史发展的某些阶段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得不够好,甚至出现严重偏差。比如,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初期和中期,党内曾连续出现三次“左”倾错误,尤其是1931年至1934年的王明“左”倾错误,对中国革命造成极其严重的后果,根本违背了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又如,上世纪50年代后期的“”和化运动,是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失误,也难以言及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而1966年至1976年的“”,则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无疑也受到破坏。这些严重失误和偏差导致党的历史的曲折,形成有别于基本特征的阶段性差异。而阶段性差异的一个共同点,就是科学性的弱化或缺失。出现这些问题,有其具体的复杂因素,但从根本上说,就在于党对革命性与科学性相统一的认识和实践是一个探索过程,探索的实质则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这就难免出现失误和偏差。1945年党的六届七中全会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党在个别时期中所犯的‘左’、右倾错误,对于二十四年来在我党领导之下的轰轰烈烈地发展着的、取得了伟大成绩和丰富经验的整个中国革命事业说来,不过是一些部分的现象。这些现象,在党还缺乏充分经验和充分自觉的时期内,是难于完全避免的”。[18]998这种认识是中肯而客观的。像王明的“左”倾错误就与他本人缺乏实际经验有关。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出现的失误和曲折,背景因素与上述不同,但同样是在科学性上出了问题,没有能够从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用的话说,就是“我们对于社会主义时期的革命和建设,还有一个很大的盲目性,还有一个很大的未被认识的必然王国,我们还不深刻地认识它。”[17]198“”是在我们党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发生的严重失误,其深刻教训之一,就是“在一个时期里对社会主义的长期性、复杂性缺乏认识,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完全搞清楚。”[19]976-977这显然也是一种科学性的缺失。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阶段性差异,并不影响党的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基本特征。在基本特征与阶段性差异的矛盾中,基本特征是矛盾的主导方面,这表现于党史的主流和本质,而阶段性差异正说明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艰辛和曲折。

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与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形成具有历史必然性,但这种必然性只是一种发展趋势,其最终实现则取决于历史主体的自身因素。党在为实现两大历史任务的不懈奋斗中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是对发展趋势的科学预测和能动把握,从而掌握了认识和实践的主动权,这种内在因素才使党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的形成从可能变为现实。首先,党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引导中国成功地走出一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道路。近代中国,一些人设想以工业救国、科技救国、教育救国来挽救民族命运,主张在中国建立一个资产阶级的共和国,结果这些方案都先后破产,把这叫做“幼稚的梦的幻灭”。[18]1080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阐明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相勾结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实业救国不可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只能走一条通过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道路,这才是“中国富强的起点”。[18]1080中国共产党指引的道路被实践证明是正确的,人民才能选择党作为领导核心,而这种选择的实质,则是对党的革命性与科学性的认定。其次,党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能够在近代中国政党林立之中保持竞争优势。近代中国大小政党不下数十个,都想以自己的政纲主导中国政治走向,而唯有中国共产党脱颖而出、成为领导核心,基本原因就是其他政党在革命性或科学性上不具备条件。例如,它在20年代前后是一个比较革命、影响较大的政党,但、背叛革命后其性质蜕变,变成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反动政党,丧失了领导革命的资格。又如当时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的一些派,则因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脱离中国实际,缺乏科学性,因而行不通。随着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各派逐步认识到这一点。1948年4月30日,中国共产党发出了《纪念“五一”节口号》,提出“各派、各人民团体、各社会贤达迅速召开政治协商会议,讨论并实现召集人民代表大会,成立民主联合政府!”各派纷纷通电响应,明确表示:“中国的民主人士及派就是要团结在这个口号的周围,形成坚固的爱国民主统一战线,为反帝国主义,反封建主义,反官僚资本主义而奋斗。”[20]676,677派热烈响应中共“五一”节口号,是其政治主张转变的重要标志,由此而放弃“第三条道路”,走中共所指明的道路。再次,党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才能在执政历史的延伸中巩固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党执政60多年来,继续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这是其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得以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党执政以来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主要表现在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始走向成熟。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贯穿于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这是党在中国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并得以持续的决定性因素。人民继续选择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这是历史的必然。

三、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与科学性

深刻把握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与科学性,要充分认识这种革命性与科学性决定党史的主流和本质,要用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发展中的失误和曲折,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御否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思潮。

要充分认识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与科学性决定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是围绕主题和主线展开的,主题和主线的性质对于主流和本质的构成具有决定性意义。正如有论者指出:“历史从来是复杂的,在充满矛盾中行进。抓住了这个主题和主线,人们对原来看起来头绪纷繁的事情就能有一个完整的了解,做到一目了然”。[21]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上出现的一些偏离党史主题和主线的问题,如认为“近代文明的主流”应当是“以英美为师”发展资本主义,而搞革命却是救亡压倒了“启蒙”,或津津乐道“历史中的消极方面,仿佛那些年只充满一片黑暗”等,都是对这种党史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和科学性的漠视或歪曲,因而也不可能对党史的主流和本质作出正确解释。充分认识党史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与科学性,要着重理解党领导革命、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合规律性,而合规律性首先是规律性,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必然趋势,历史的主体只能“合”而不能“背”,这就是社会发展决定论。中国共产党正是在社会发展决定论的框架内对近代中国历史走向和发展道路作出正确选择,做到合规律、合趋势,体现了历史选择论与社会发展决定论的统一,使中华民族超越资本主义阶段而直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规律性表现为一种必然性,理解合规律性就要在理解必然性上下工夫。这就要从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党领导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党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在深刻理解这些必然性中更好地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

要用革命性和科学性统一的观点看待党的历史发展中的失误和曲折。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建设、改革的环境极其复杂甚至世所罕见,所从事的事业极其伟大而又空前艰巨,在长期艰辛探索的历程中难免发生失误、遇到曲折,这就要用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观点来正确看待。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的统一的观点,就是要看到这种统一是从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循环往复过程,不可能一次完成,也不可能尽善尽美,出现失误和曲折是这种认识和实践的规律性表现,不出现失误和曲折反倒不合常态。在总结近代中国革命时指出:“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直至胜利――这就是人民的逻辑”,“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条定律”。[22]1487这种失败也包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和曲折。同志指出:“从成功中吸取经验,从失误中吸取教训,不断开辟走向胜利的道路,这就是共产党人的历史进程。”[1]因此,党的历史不是不包含失误和曲折的历史,正是在经历许多失误和曲折后,党才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坚持革命性与科学性统一的观点,就是要看到出现失误和曲折的症结所在,善于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纵观党的历史上出现的失误和曲折,其基本症结就出在革命性与科学性的断裂上。我们党向来是充满革命精神的,但科学精神的体现却是不平衡的,如前述呈现阶段性差异,就是这种不平衡的表现。而这说到底,还是党自身建设的科学性问题,是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和把握问题。同志提出要努力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不仅是针对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要求,也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带有规律性的结论。

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抵御否定革命和否定党的领导的思潮。是近些年来在我国泛起的一股社会思潮,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就是“告别革命”,认为“五四”以来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是误入歧途,公开判定“20世纪的革命方式确实带给中国很深的灾难”;宣称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没有资格搞社会主义,把党的历史说成是一系列错误的延续,等等。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是根据历史的客观实际、而是出于某种现实的需要去裁剪历史、臆造历史、歪曲历史。我国现在时有泛起的这股思潮,其指向就是否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我们切莫忘记清代思想家龚自珍的警世名言:“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灭人之国,必先去其史”。这方面,剧变就是一个深刻的教训。苏联从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开始,已露出苗头,到戈尔巴乔夫时则泛滥成灾,出现一股歪曲和污蔑苏联历史的逆流,暴露文章犹如狂涛恶浪,席卷了舆论媒体,“可以说,历史问题是意识形态领域和政治领域发生剧变而导致整个社会变化的重要突破口。”[23]297对思潮,我们要高度警惕并坚决抵御,旗帜鲜明地予以批驳。为此,要深刻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的革命性与科学性,从二者的统一上揭示和讴歌党的历史发展的主流和本质,加强党史舆论阵地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建设。

参考文献:

[1].在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Z].2010-07-21.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3]孙健.中国经济史――近代部分(1840―1949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9.

[4]文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5]马君武.自由[G]//陈铁民,选注.近代诗百首.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2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7卷[m].1版.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8]共和国六十年话沧桑――金冲及研究员专访[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07-01.

[9]胡绳.从鸦片战争到[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

[10]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1]胡华,主编.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史讲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5.

[12]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4]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系资料室,编.中共党史教学参考资料(党的创立时期)[Z].1979.

[15]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6]辩证法唯物论(讲授提纲)[m].延安:八路军军政杂志社,1940.

[17]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18]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19]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2卷[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

[20]张军民.中国派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21]金冲及.全国党史工作会议和《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的出版[n].人民日报,2011-01-17.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8

一、课堂重构:“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回归

我们知道,“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简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2]。“教育是因为人的生命而存在,生命的生长需要才是教育的最基本的内容。”[3]因此,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与“生命”的关系就应该是:知识是手段,生命发展是目的;掌握知识要为学生生命的发展服务。所以,在具体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实现“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型,就成为实现教育向生命回归的必然需求。

1.“知识人”转向“生命人”的时代教育需求

传播知识是教学过程中的最基础的部分。然而,在科技理性和工具理性占支配地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以教师为中心、以传播学科教材知识为中心、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中心的课堂行为特征。在这种“单向度”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培养成为标准化的教育产品,成为“重结果不重过程”、“重认知不重情感”的“知识人”。“知识人”这种教育现象的出现,违背了教育是一种对人的关注、关怀与提升的生命自我完善的过程。我们知道,“一切教育改革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使每个人的潜能得到充分发展,实现先哲们‘各尽所能’、‘人尽其才’的目标”。[4]同样,“教育的基本作用,在于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像方面的自由”。[5]所以,“生命人”的出现是教育得以从理性王国回归生活世界、回归生命世界的必然要求。因此,“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实现“知识人”向“生命人”教育目标的转变,就成为时代教育必然要求。

2.“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必然转型

我们的教育要关注生命,就要提供生命发展的良好“土壤”,实现“知识课堂”向“生命课堂”的转型。因为,“知识课堂”的教学过程特征是以教师传播学科知识、学生接受知识为中心。在“知识”型课堂占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切惟教师、惟教材、惟教案是举,知识至上,教学过程成为“单向度”的传播过程,完全叛离了教育的生命内涵,失缺了生命的意义。同样,它也是一种以“经验”、“模式”为构件的“操作性教学”,教师在课堂中最为关注的就是知识点中的重点和难点,课堂教学成了对知识的注解与记忆过程,是一种低效率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于教师而言,“知识课堂”是其将固定的教学内容,以极其固定的教学模式传授给学生的教学过程。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全部被抹杀。对于学生而言,在“知识课堂”中,学习主要以死记硬背和机械训练为主,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容器和奴隶,学生的主体地位不能很好地得以彰显。“知识课堂”剥夺了学生发展生命、创造生活的权利,使学生陷于“科技至上”的世界当中,而忽略和遗忘了有助于其需要、情感和意志发展的“生活世界”。在“知识”型课堂占主体地位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的双边活动成为单边活动,教学由共同体变成了单一体,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需要、情感和意志都没有得到充分的关注,师生的生命价值都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

相反,“生命课堂”是在师生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中,师生间来共同探讨未知领域的课堂教学过程。在“生命课堂”中,知识的传播过程充满了生命对话和生命交流。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生命的洗礼、激扬和唤醒的过程,就是生命价值得以生成的过程。对于教师而言,“生命课堂”是其生命价值得到根本体现的场所,是其获得精神的满足与愉悦的过程,进而为其寻找“教师职业的内在尊严和欢乐”[6]提供了人生舞台;对于学生而言,“生命课堂”是其学习与探究知识、发展智慧与感悟自由精神、发展能力与养育人性的过程,是其生命价值、人生意义得以充分体现与提升的过程。在“生命课堂”中,教学成为了双边活动,师生在生命对话和生命交流的相互间来进行知识教学,在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中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生命课堂”的教学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共同探讨、共同分享、共同创造的过程,成为师生之间共同经历的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

二、哲学导向:“主知主义”向“人文主义”教育哲学的过渡

“生命课堂”体现了教育哲学观的变迁,反映了教育哲学由对客观知识的崇尚转到对个体生命价值的追求。“教育的终极意义并不在于穷尽真理,而在于逼近现实的存在,回归自身。教育是‘生命的运动’,是‘心智的体操’,以人自身为目的,教育才能走出形而上学,获得单纯的高贵。”[7]

以“主知主义”为哲学导向的“知识课堂”,把传授知识和发展人的理性作为课堂教学的最高目标。在“主知主义”教育哲学观的指导下,“知识完全成了理性的事业,而理性则成了同人的需要、人的情感、人的意志、人的生活绝对无关的东西,它实际上已经从现实的人中抽象出来,独立出来了。因此,传统理性主义所理解的知识的理性化,也就是知识的非人化、知识的非社会化。”[8]这无形中导致了教育异化现象的发生:教育偏离了正确的发展轨道,迷失了自己追求的精神家园,遮蔽了自己塑造人的灵魂的真谛。“在纯粹认知的和抽象逻辑的知识传递、讲求经济、效率、秩序的技术理性归训的遮蔽下,个人的自然需要、对自我和社会意义的理解与感受等等渐渐被排斥于主流的教育理论话语之外,加之政治、经济、社会等外在于教育自身的场域逻辑的强行介入,教育为‘人’而存在,并作为个体生命自然的舒展、生命的动感和勃发的生机与活力的具体展现形式,就更加难以寻觅其踪了。”[9]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教学,从根本上成了与人的生命活动相脱离,违背人的生长发展规律和生命活动规律的活动。同样,由“主知主义”而导致的“科技至上”的理念,也带来了人的异化和人性之间的冷漠。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使教育从理性世界回归到生活世界,回归到生命本位,课堂教学的教育哲学观就必然要发生改变。而“人文主义”教育哲学观就是符合“生命课堂”所需的教育哲学观。

我们知道,教育从根本上说是一个人文过程,是一个以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所进行的人文关怀的过程。人文主义教育哲学观是以人为中心和以人自身的完善与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哲学观。它通过引导学生对自己生命的人文思考和人文建构来发现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促进生命的完善与升华。“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师生之间生命相互交往的活动。而“把教学本质定为交往,是对教学过程的正本清源”。[10]教师和学生在“生命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和彰显。而人文主义教育哲学观所追求的人的全面发展的主旨,主张通过人文学科的传授使人的发展达到更高的水平和状态,以实现对人性的拓展,确证人的主体地位和人的力量——教育既要关爱人的生命,也要激扬人的生命,使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发挥出绚丽的光彩。因此,人文主义教育哲学观体现了师生生命发展的主体需要,反映了师生人生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生命课堂”主旨。

三、生命发展: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发展

以“人文主义”教育哲学观为指导的“生命课堂”,是一种师生之间生命相互交往的课堂教学活动,必定能很好地促进学生、教师、学校三位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1.学生:自主发展

我们知道,现代教育重视对学生的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而这些无疑都离不开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而“生命课堂”的教学,就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有利于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富有个性的学习。首先,在“生命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意识的创设学习情境,从而引导学生去认识知识、发展知识,进行知识的构建,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和广阔的空间。其次,在“生命课堂”教学中,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获取知识,通过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养成学生思考与探索的兴趣、发展自身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也使得学生的学习策略和思考策略、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得以养成。再次,在“生命课堂”教学中,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愉悦宽松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去发现、去质疑、去创造,有利于发展学生想像未来、憧憬未来、规划未来、设计未来的能力,从而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最后,“生命课堂”采用有利于学生自主发展的发展性评价机制。我们知道,发展性评价就是为了促使学生参与评价过程,包括制定评价标准,以实现评价标准的内在化,形成内在的自我评价尺度。发展性评价的采用,有利于学生自尊心和自信心的培养,有利于促成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形象。

2.教师:专业发展

从关注知识到关注生命,意味着教师的工作中心从知识的传授转到促进生命的发展。而要发展学生的生命,就离不开教师生命的发展,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因为“没有教师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11]“生命课堂”的教学活动是一种师生生命的交往活动,有利于教师生命价值的生成、专业品质的提升。首先,有利于教师观念的更新。知识本位观念下的教师角色是知识的传递者,是“以教书为主”的人,是“教书匠”。其实,“教书”只是一种手段,教师工作的对象是“人”,是具有鲜活生命的生命个体。所以,“教书”不应该是、也不可能是教师的目的,“育人”、“成全生命”才是目的。在“生命课堂”教学中,教学成为师生间生命的活动,通过教学教师的生命价值得以确立。教师超越传统的知识传递者的角色,创造新型的教师职业形象和教师的角色,创造新的精神生命,重塑教师的素质。其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在富有创造性的“生命课堂”教学中,教师逐步培养起了对教学的兴趣与信心,从而产生了对教师这种职业的成就感和幸福感,为教师提升其教育科研能力奠定了基础。同样,当教师的职业成为一种专业,是专业就有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其职业生涯中,将成为学习者、研究者和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这种集工作的创造性、挑战性、趣味性等为一体的职业特点,必定会促进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水平的提升。最后,有利于教师生命质量和生命品质的提升。“生命课堂”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一种共同交往、共享经验的过程。教学活动成为师生在特定情境和为特殊目的而进行的知识、态度、价值观等的分享活动,成为师生之间共同经历的一段美好的生命历程。

3.学校:持续发展

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合作精神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养成,是学校教育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生命课堂”的教学中,教育教学活动成为“唤醒人的生命意识,启迪人的精神世界,构建人的生活方式,以实现人的价值生命(即人生价值)的活动”[12]。学生在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生命交流中,逐步养成思考与探索的兴趣、科学探究能力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形成勇于、乐于、善于面对未来生活的能力、态度和行为,进而造就在现代社会所需的生存能力和竞争实力。

总之,个体的生命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最终目的,“生命自身的本体地位、生命的珍贵、生命的尊严,是学校教育应该尊重的”[13]。以“人文主义”为教育哲学观的“生命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通过民主平等的对话,互相影响、相互促进,使得各自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和彰显的过程。以“人文主义”为教育哲学观的“生命课堂”,是追寻“课堂的生命活力”、追寻“教育的生命内涵”、追寻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4]的教育本义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13.

[2][德]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4.

[3]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2.

[4]吕型伟.发展个性,开发潜能.上海教育,1998,(1).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9.

[6]叶澜.教师的角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4.

[7]吴松.教育与启蒙.高等教育研究,2001,(2).

[8]林建成.现代知识论对传统理性主义的超越.社会科学,1997(6).

[9]阎光才.教育的生命意识——由荒野文化与园艺文化的悖论谈起.清华大学教育,2002(2).

[10]钟启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06-207.

[11]叶澜.教师的角色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新探.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3.

[12]郭元祥.论教育的生活意义和生活的教育意义.西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6).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9

1.1中国生命科学技术伦理研究现状

生命伦理学在中国经过30余年的发展,已逐渐成为伦理学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和最活跃的学科之一,在学科建设、理论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其中,对生命科学技术伦理的关注尤其是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相关伦理问题的讨论一直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旨归。近年来,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各种高新生命科学技术的伦理问题,从多重领域和视角出发进行了深入而审慎地探讨,不同领域学者观点的碰撞和交流为我国生命技术伦理研究提供了优秀的思想和学术资源。例如,邱仁宗集中讨论了异种移植和基因治疗中的伦理问题,认为在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某些高新生命技术不会给人类带来严重危害前,应该对这些高新生命技术采取“有罪推定”,暂停人体试验,而用动物实验和体外实验代替。姚大志和陆树程对克隆人的合理性以及相关的道德伦理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商榷和探讨。姚大志从没有生育能力的人有权要求借助生殖性克隆享受生育繁衍后代的权利和人们的道德观念会随着历史发展、技术进步而改变两个角度切入,分析总结了人们反对克隆人类的三个道德理由:

(1)克隆人类破坏了人的尊严和神圣性;

(2)克隆人是否能够健康成长;

(3)以“非自然”的方式创造人挑战了上帝的权威。陆树程对姚大志的观点进行了回应,他认为人们对应用于优生优育、诊断和治疗疾病及器官组织移植的治疗性克隆,在伦理上是宽容的;人的生殖性克隆即使有很高的技术可行性,仍然会引发侵犯人权等严重的社会伦理问题,违背目前的生命价值论和道义论等伦理原则。张明国认为生命技术是一种风险技术,在其应用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安全和伦理风险,进而导致相应的伦理问题;分析和研究了生命技术风险的本质、特征、存在方式和成因,提出应建立和完善有效规避和控制生命技术风险的制度和伦理原则规范。方兴着眼于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发展中的伦理委员会建设,分析了我国伦理委员会发展受制约的原因:隶属关系混乱、组织形式和人员构成不规范、审查依据的法律规范不统一和法律定位模糊等,认为应在一定范围内授予伦理委员会行使部分行政职权的权限,建立独立的审查系统,充分发挥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有效作用。除了生命伦理学学术界的热烈讨论,在法律法规方面,近年来,为了更有效地管理和引导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填补我国生命科学技术相关政策领域的空白,我国在重要的生命科学技术领域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例如,原卫生部1993年颁布的《人的体细胞治疗及基因治疗临床研究质控要点》、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1999年的《新生物制品审批办法》附录九“人基因治疗申报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和2003年的《人基因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这些政策法规的内容仍是主要侧重于技术标准和操作规范,对相关的伦理问题关注度不够,缺乏伦理道德规范方面的详细内容和规定,还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2009年3月2日,原卫生部出台《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对我国医疗技术创新和医疗抉择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从国家政策层面对现代医疗技术带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伦理和法律问题的界定和解决给予了官方解释。然而,现代医疗技术发展面临的法律和伦理问题往往十分复杂,《管理办法》并不能有效解决和消除现代医疗技术的伦理和法律困境。

1.2生命技术伦理研究的中西差异

作为顺应生命科学技术发展而出现的新兴学科,生命伦理学于1971年在美国出现,20世纪80年代末在美国得到广泛应用,并逐步影响到欧洲、亚洲等其他地区。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在认识“人”的问题时,往往局限于“人是目的,而非工具”和“人是道德的主体”等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基础上,认为应该充分尊崇个人的自由意志,并要求对个体自的尊重。“以人为中心”的极端后果是在思维里刻上了“人之外的万物皆为工具”的烙印,造成对非人类生命主体的轻视和不尊重,将其视为实现人的目的而可被利用的工具。例如,恩格尔哈特在其论著《生命伦理学基础》中论述“行善原则”时,区分了“尊重”与“行善”,认为人不应理所应当地对动物进行利用和索取,提出了人对动物负有行善义务的观点,但仍是基于“人是道德的主体”的前提。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道、佛、墨家学说中的哲学和宗教思想中蕴含着人类行为不应只考虑人类自身的利益,还应尊重和关照动物的生存权利的先进理念,如“天地好生”、“天地与我共生,而万物与我合一”,表达了爱护尊重除人之外的天地万物的观念,提倡人与天地万物和谐发展,比西方传统的以人为主体的生命伦理思想更具有关怀性。另外,中国传统伦理中有很多与西方类似的原则或价值,如不伤害、有利、尊重、公正等,这些价值根源于中国本土的哲学和文化传统,其哲学文化基础和实现方式与西方不尽相同。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某些落后传统思想与当今生命伦理思想存在矛盾甚至激烈冲突,会对生命科学技术研究进步造成一定的阻碍,应予以摒弃和改革。例如,清代名医王清任历时40余年通过观察和剖视乱葬岗瘟疫致死儿童和行刑场死囚的尸体,绘成和刊行《亲见改正脏腑图》和《医林改错识要》,为中国解剖医学做出了重大贡献,却因质疑中国传统中医的脏腑理论而遭到众多中医名家的批判,被视为“离经叛道”、“毁坏祖制”和“哗众取宠”的异类,认为他解剖、毁伤他人身体“极其不仁”、是“教人于胔骼堆中杀人场上学医”。中国解剖医学进步的脚步也因此停滞不前,大大落后于西方。中国的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应该辩证地看待传统思想文化,继承和弘扬其中的优良资源,如儒家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和以“礼”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道教“重人贵生”的生命观,佛教“因果”、“轮回”、“慈悲”、“福报”等宗教思想,更加注重结合中国的现实情境,实现生命技术伦理学研究的本土化。例如,在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个人与家庭、社会群体的关系要比某些崇尚个性与自主的西方国家紧密得多。因此,在中国等亚洲国家地区推进和实施知情同意等原则时必须重视和考虑家庭和社会群体因素。

1.3中国传统儒家伦理对当代生命技术伦理困境的疏解

恩格尔哈特认为,当今西方世俗社会面临着经济与文化双重危机,主要指“由于西方社会—民主制福利政策所引发的经济危机以及西方文化由于家庭解体所引发的社会危机。”以恩格尔哈特为代表的众多西方生命伦理学家认为儒家智慧能为这双重危机的疏解提供强有力的帮助。儒家思想既有根植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独特道德意识和道德主张,也有随着历史沿革和社会进步历久弥新的普世道德考量。儒家思想和学说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文化资源,其伦理观念和规范影响深远,在中国等亚洲国家的现代社会伦理生活中仍然有着持久影响,尤其是在家庭、社会群体、人际交往和个人道德生活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儒家学说对现实生活和人事的关注及其独特的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等,符合我国当代生命伦理学发展的客观现实需求。当代中国的道德观应该与儒家的优良传统有机结合起来。生命伦理学具有人文性和人文精神,它不仅解决现实的生命技术与人的需求、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还研究人和其他生命体的生命伦理问题。而儒学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学问,如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思想,蕴含着对天理与人性的透彻看法和对生命意义、人性价值的终极思考,以及人与天地自然万物之间关系的深刻认识。台湾学者李瑞全尝试建立了一种儒家生命伦理学,分析生命生殖和基因技术等生命伦理问题,对我国当代生命技术伦理研究具有十分有益的参照作用。其理论框架如下:以“不忍人之心”作为道德根源和动力;在此基础上阐发出以“仁”为核心的自律(自主)、不伤害、仁爱(有利)、公义(公正)四个基本原则;由以具体化为咨询同意(知情同意)、保护主义、保密、隐私权、诚实、忠诚等规则;当原则或规则在具体情境中发生冲突时,以儒家的“经权原则”来寻求反思的平衡,作出道德判断。

2加强我国生命科学技术伦理规制的设想

我国若想在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中取得先机,应灵活采纳和融合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伦理观念等重要思想文化资源,如“以道驭术”,从我国的实际问题出发,积极应对生命科学技术发展带来的各种伦理难题。

2.1“以道驭术”的生命科学技术伦理实践

尽管“道”与“术”在我国古代有着丰富的内涵和引申意义,但从技术伦理学层面看,我国古代从一般意义上对技术与道德关系的讨论,可以概括为“以道驭术”,其中“驭”的意思是驾驭、节制,“以道驭术”指的是“技术行为和技术应用要受伦理道德的驾驭和制约”。“以道驭术”强调人与技术、人与世界多方面关系的协调解决,已经成为解决当代技术社会各种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以道驭术”注重技术应用的正负效应,主张技术要合乎“道”和“利人”的标准,技术活动各要素和利益相关者之间和谐发展,以技术道德规范约束技术相关人员的技术活动,通过对技术的有效道德控制,消除和限制不适当的技术应用带来的消极影响。上述理念同样适用于生命科学技术的伦理规制:生命科学技术研究人员从事科研活动合乎于“道”,追求崇高的道德精神境界,遵循科技伦理规则和生命科学技术研究道德规范,而不是迷失和屈从于追逐经济利益和社会地位;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服从于“道”,以造福人类、保护生态环境为目的,避免和消解生命科学技术发展所带来的道德滑坡和伦理困境;人们看待高速发展的生命科学技术要顺应于“道”,改变严重阻碍生命科学技术进步的落后错误的伦理规范和价值理念,增强反思,建立和完善引导生命科学技术健康有序发展的法律法规和伦理规范。

2.2构建生命伦理治理机制

生命科学的发展篇10

关键词科技进步科学发展观科技展望

科学发展观,即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其中,“以人为本”是核心;“可持续发展”是目标。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树立、实现经历了并将继续经历一个漫长时间的过程。这一过程总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发展。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科学技术背景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序幕是随着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拉开的。其后,经历了物理学革命、现代科学革命、技术革命、生产力革命以至于生产关系领域的革命。

1.1科学技术的深刻革命

随着19世纪末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而来的是物理学革命。这场革命的首要成果是相对论的建立,它从新的高度否定了牛顿的脱离物质的绝对时空观,再次证明时空与物质的不可分割性。为辩证唯物主义的时空是物质的存在方式的原理提供了雄辩的证明。

相对论、量子力学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基础学科领域的革命。20世纪的科学革命为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建立奠定了理论上的基础,科学革命成为技术发展的先导。基础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现代技术革命。以1903年飞机和1904年电子管两大发明为起点,标志着以传输机为先导技术和以控制机为主导技术体系的形成,从而揭开了崭新的原子能时代、计算机时代和空间时代的序幕。核技术的诞生是人类利用核能发现“天火”的划时代事件,控制论和计算机问世迈出了人类智力解放的新步伐。航天技术的革命使人类从地球表层迈向了外层空间。在分子生物学基础上产生的基因重组技术,导致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革命的爆发。伴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微电子技术突飞猛进,电子信息技术呈现微型化、超级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趋势。

1.2科学技术进步与“全球问题”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造成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大大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作用力量,一方面标志着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自然界负担的加重,以及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的保护就变成了空前突出的问题。全球问题的产生和尖锐化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它所引起的产业革命以及对科技成果的滥用和误用所致。根本因素是人们没有认识到人类与自然是平等和谐的统一体。

在人口问题上,医疗卫生科技事业的发展使得人口出生率和成活率迅速提高,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引起全球人口急剧增长。人炸问题在全球问题体系中处于轴心地位,医疗科技的发展是人炸的因素,但同时也是减轻人口重压的有力武器。如合理利用医疗科技成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另外,要通过国家科学的政策、法规、社会体制做好计划生育工作,为人类求取自身发展提供条件。

在资源问题上,20世纪下半叶以来,人类经历了三次能源危机及由引而带来的世界性经济萧条。资源依靠现代科技进行不合理地开发利用,导致了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枯竭使贫困化加剧发展而难以遏制;资源的争夺引起了连绵不断的战争。因此,还必须依靠技术进步和科技的合理化利用得以解决。实践证明,依靠科学技术进步解决资源枯竭、能源耗竭、新能源的开发等问题是大有作为的。另外,需要科学合理地利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料,倡导节约性消费。

在环境问题上,如今全球环境退化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是在现代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条件下产生的。在迄今为止的社会发展中,人们利用科学技术进步力量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的方式谋求经济增长,导致全球环境恶化,大自然的平衡受到破坏,出现威胁人类生存的形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

2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树立

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系列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城乡差距拉大、就业压力增加、区域差距扩大、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生态资源质量下降,洪涝灾害、旱灾、沙化成为威胁中华民族的瘤根,社会的发展明显滞后于经济的发展等等。十六届三中全会针对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矛盾,总结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吸取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在发展进程中的经验教训,全面分析国内国外的形势,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下,按照党的十六大精神,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特别是抗击非典的重要启示的基础上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对发展内涵、发展要义、发展本质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科学发展观同、邓小平、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发展观。如何树立科学发展观,从科技角度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以人才强国战略为导向,大力培养科技人才,做到人尽其才,努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重要作用,依靠科技进步不断满足人们的多方面需求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落实五个统筹协调发展,利用科技进步成果努力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大力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进步的作用。

树立科学发展观,必须深化落实三个战略,即“人才强国战略”、“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水平,普及科技知识,进一步加速培养优秀科技人才,充分发挥现有科技人员的重要作用,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社会环境,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根据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培养、造就大批科技人才,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努力实现“五个统筹”协调发展,这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以科学技术进步成果为杠杆,合理利用科学技术进步成果来选择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促使科技进步成为“五个统筹”协调发展的核心。

3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及科学发展观的展望

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人类社会、经济、文明带来空前的发展,但由于对科学技术的不合理滥用和无限制向大自然索取,导致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人与自然的不协调。在进行反思之后倡导了“绿色科技”,即能够促进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生活方式以及相应的科学技术。科技进步的绿色结果就是从传统科技转化为绿色科技,它标志着人类在世界观、自然观、科学观上的一次觉醒,是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绿色革命,这次革命使人们重新深刻意识到,人类是自然之子,大地是人类的母亲。绿色科技的核心思想是利他的,其评价标准不仅要有利于环境、有利于生态、有益于健康,而且要有利于社会、有利于我们的后代。所以,绿色科技所倡导的回归自然的思想是人类成熟的象征,它与科学发展观是一脉相承的。

3.1科学技术绿色快速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规模空前、影响深远,极大地扩展和加深了人类对科学技术的认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科学研究广泛开展,应用并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社会的科学氛围越来越浓,人们的科学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科学观念进一步牢固,科学精神得到广泛颂扬,全社会普遍倡导绿色科技。技术将得到合理利用,以服务于全人类,服务于世界和平、发展与进步为崇高事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利用符合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导,科学技术的绿色结果将使技术更加人性化,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全社会推崇绿色科技,倡导绿色文明。

3.2绿色科技得到大力发展,全社会倡导绿色文明

在现代文明条件下,特别是在知识经济时代,高度发展的科学技术和高度发展的文化教育,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分享人类科学文化的成果,提高文化生活水平愈来愈成为人们的共同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实现将为绿色科技和绿色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导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确立是绿色科技发展的起点。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人们的观念将以绿色环保为标准,倡导绿色文明,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将生活在绿色文明的自然环境之中。

4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进入21世纪,人们惊喜地发现人类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关怀自然、关注地球、关心环境。调整和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已成为科学家们的共同话题,而且是成为各国决策者、政治家和公众的共同话题。重新理性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绿色科技在科技领域掀起的一场革命,将把人类带入一个绿色文明的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