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汉语言专业实践十篇汉语言专业实践十篇

汉语言专业实践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46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1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 汉语言文学 教育专业 实践教学 思考

随着教育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化,高职高专院校的实践教学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尤其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这门课程本身就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质,因此加强这门课程的实践教学是有必要的。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教师必须不断的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更新和创新,还要改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而学生也要在原有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创新和改进自身的知识理论,从而有效的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促进实践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

1改革的意义

高职高专院校教育的首要责任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是我国教育中与经济发展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传统的职业教育把让学生掌握经验技术和动作技能作为目标,把学生能迅速适应工作岗位作为要求。但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生产方式的根本变化,人们的职业能力构成也必将有大的改变,社会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高等应用型人才不只是对现有知识、技术、方法的继承性应用,而是应通过自身努力能够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能够形成新方案、新产品、新创意,能够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创造性应用。因而我们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应以培养的学生具有一定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有着良好的发展潜力为主旨,以行业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先进水平为标准,充分体现规范性、先进性和实效性。

2改革的目的

高职高专院校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为:围绕人才培养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所进行的社会调查;围绕各门课程教学需要所进行的专业调查和社会实践;围绕教学计划所进行的作业、作文、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等写作实践环节;根据教学计划安排进行的生产劳动、军训等;围绕专业技能所进行的技能训练;学生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所进行的家访、家教、扶贫帮教等实践环节。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一是通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建构更合理的能充分适应高职高专教育改革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体系并建设一批优质课程;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环节,专业实践、教师教育实践与社团、班级活动共筑“大实践工程”,实现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结合,有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教师职业技能。

3改革的途径

3.1转变观念,将实践教学新思想突出

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贯穿在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处于主置的是学生,而处于为实践教学服务的主导位置的是实践教师。实践教学的中心是学生主体,而作为实践主导的教师要围绕这个中心把工作做好。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教师的教学观念还也是较为传统的,并且向新观念转换的意愿也不强烈,不进行及时的教育理论的更新,并且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也不充实,所以这些高职院校的教师所呈现出来的状态是知识不断老化、教学节能也比较单一,所了解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也不是很多,现场教学经验严重不足,因此造成高校面临着严峻的实践教学的困境。近年来,高职高专院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各普通院校毕业的大学生,其思想较为活跃,具有丰富的新知识和新技能,但是其缺乏教学经验,不能够顺利的融融入到教学实践中,也不能够很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那些具有丰富实践教学经验的教师,由于人事管理政策等问题的制约,很难走进实践教师的队伍当中。因此,不但要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而且要对提高专业素质的教师给予奖励,从而提高了教师实践教学的品质。具体的措施如下:首先改变思想认识,让任课教师认识到,汉语言专业的理论教学固然重要,也不能忽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将任课教师“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彻底摒弃。其次,对于实践教学的重要性,高职高专院校一定加强重视,将实践教学的地位逐渐的凸显,有计划、有目标的培养一批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要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较强的教学实践能力,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德才兼备和责任心较强的师资队伍是现阶段各院校应该着重培养的,这样一来,实践教学的质量才能够逐渐的上升,重视培养“双师型”教师,鼓励教师和学生一起走向实践。

3.2突出实践,建立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教育见习、试讲和实习是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实践内容,该课程所进行的调查和训练活动、毕业论文和师范技能训练、校园文化等的依据是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高职高专院校对于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实践教学计划是以培养能力为主,而实践教学的目标是能力的应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善。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要保证相同,还要进行实践教学课时的设置,有利于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教学能力训练的保证。还要将实践教学内容分为三个层次,包括基本技能训练、综合强化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等,构建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且是独立于理论教学之外的。

4结语

总而言之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一实践教学能够培养费更多的社会需要的人才。同时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知识技能的积累也会不断地提高,而学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也在逐渐的完善,所以说实践教学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祝德纯,周立群.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课程改革之我见[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7(04).

[2]伍建华.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思路[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8(11).

[3]刘之杰.强化高师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8(19).

[4]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程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2).

[5]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06).

[6]郑献芹.对师专现代汉语教学现状的分析与思考[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06).

[7]张映晖,李玉鸽.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专科)技能培养初探[J].襄樊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3(02).

[8]李秋,曲鸿雁.高师院校古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探[J].现代教育科学,2009(06).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2

关键词:留学生;汉语言专业;建设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世界范围强劲的“汉语热”迅速升温,来华学习汉语的留学生人数激增,相应地,接受学历教育的留学生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汉语言本科专业发展十分迅速。在整个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已经举足轻重。

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本科专业1994年正式招生,是国内较早开设汉语言专业的院校之一。笔者有幸从汉语言本科专业建立之初就一直参与教学与管理,对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给予了极大的关注与思索,本文试从管理制度、学制、课程设置、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等方面对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本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加以梳理,以期为进一步推动留学生汉语言学历教育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稍尽绵薄。

一、逐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

在汉语言专业设立之初,大连外国语学院就初步制定了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明确了汉语言专业的培养目标、学制、课程设置等。1998年重新修订,正式编印成册,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保证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1995年开始逐步制定教学管理条例,几经实践与修改,于1999年正式颁布

留学生数量变化大,学生学习基础与知识结构不尽相同,而且学习需求呈多元化状态,这就给教学管理带来了很大困难。针对这种情况,大连外国语学院采用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学年制是通过一定的教学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学生学完规定的课程及其教学环节,达到人才培养的预期目标和要求,计划性强,管理单一,但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及自由选择。学分制是将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及其教学环节,以学分的形式进行量化,学生的学习不受时间的限制,而是以完成在一定范围内规定的学分量为手段,学分制弥补了学年制的局限性,但管理复杂。学年制与学分制相结合的教学制度汲取了学年制的优点,也汲取了学分制的长处,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选课的自由,适应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

实行部分弹性学制,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统一与灵活相结合。例如,已达到汉语水平考试3级者,经过分班考试和课程认定,可插入二年级学习;已达到汉语水平考试6级者,经过分班考试和课程认定,可插入三年级学习。根据所修学分,可提前或延期毕业,延期毕业不能超过2年。但这种管理模式仍为过程管理,对学生的修业年限还有限制,因而应逐步推行学分制,在弹性学制等方面完善教学管理体制。

二、课程设置适应培养人才的需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国际社会对既具有较高水平的汉语综合应用能力又懂得一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日益扩大。另外,根据(《外国入学习与使用汉语情况调查研究报告》(高彦德、李国强,1993)的调查分析,“外国入学习汉语的目的”一项,排序第一位的是“为了解中国”,“从事外交外贸工作”与“从事翻译工作(导游或文秘等)”分占第二位与第三位,可以发现,他们学习汉语的目的具有明显的倾向性,即以汉语作为职业工具。

因此大连外国语学院将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以汉语为主修、以专业方向为辅修的复合型人才上。目前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专业分设中国文化与国际经贸两个方向。在课程设置方面,我们注重加强专业方向建设,适应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课程设置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一、二年级,为基础教学阶段。进行严格的语言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第二阶段:三、四年级,为提高阶段。在继续进行语言教学的同时侧重专业方向教育,实行专业分流,学习系统的专业知识。如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专业经贸方向自1994年创办以来,在培养过程中,除了着重汉语能力以外,还要掌握较系统的经济贸易知识,使学生毕业以后能够从事中外经济贸易交流及相关工作,因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由于课程的设置与市场的需求及学生的需求紧密结合,能够满足学生学成后就职的需求,大连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本科专业学生毕业后,除少部分继续攻读硕士研究生外,大部分学生都找到与汉语相关的工作,有的回国从事汉语教学工作,有的从事中外贸易方面的工作,有的留在中国开公司、办工厂,为增进中外文化交流、促进中外经济贸易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三、建立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实践教学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通过引导学习者的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教学活动。学习者在完全真实的环境中理解与体验学到的知识和理论,对所学的知识和理论进行实际运用,对自己的能力进行锻炼。大连外国语学院在多年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和学生情况,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

1 根据教学和实际的需要,在本科的选修课中开设《计算机基础》课

讲授内容是计算机操作系统和文字处理等常用软件的使用。授课方式为老师讲课和学生上机同时进行。电子商务是近几年来新兴的一门学科,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很快。学院为此新增了《电子商务》。这门课首先讲授理论知识,两个月后由老师带学生上机操作。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由于重视实践教学,并能根据实际对实践内容进行不断的更新,在教学实践中,严格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 在四年级上学期安排学生进行实习

实习是本科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年的试验和改革,大连外国语学院的实习工作已经步入

了规范化的轨道。组成由院长领导的实习指导小组负责实习的具体工作。《本科教学管理条例》规定了实习目的、实习方式、实习要求和实习成绩评定等细则,使实习工作有章可循。

本科学生的实习定于四年级上学期,在开学一个月以后。实习时间(包括撰写实习报告时间)为三周。国际经贸和中国文化两个专业倾向的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不同,所以实习内容和方式也不同。国际经贸方向的学生去公司(或工厂)实地工作。这些公司大多从事加工贸易,有工厂和进出口部门,生产销售体系比较健全,便于学生在短时间内了解熟悉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情况。学生实习两周,撰写实习报告一周。中国文化方向的学生由本校统一选择实习地点进行语言实践,考察当地的民俗文化。学校为学生选择了西安作为实习地。西安是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丰厚。学生通过参观半坡遗址、兵马俑、历史博物馆等景点。对中国文化增进了解。学生实习一周,撰写实习报告两周。

3 实践教学效果及评价

《计算机基础》和《电子商务》这两门课由于贴近生活实际,深得学生喜爱,选择这两门课程的学生比较多。学院为学生准备了电脑教室,学生随时可以上机操练。由于准备充分,实习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第一,实习效果好。按照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的培养目标,严格要求学生,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由于在选择实习单位上由学校把关,学生能在实习中综合运用国际经贸知识和汉语语言知识,实习过后普遍反映有收获。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找到了不足和欠缺之处,回学校后,学习积极性普遍提高。实习报告的撰写,为四年级下学期的毕业论文写作打下了基础。

第二,实习内容充实。以国际经贸方向为例,实习单位多为外商投资的出口加工企业。学校在和实习单位洽谈时,要求单位安排学生到进出口、营销、财务、生产等多个部门见习。全面了解公司经营管理的知识。近些年来,随着it业的发展,学校也开始把学生介绍到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公司实习,使他们了解最新的知识和信息。

第三,实行全程监控,保证实习质量。在学生实习前、实习中和实习结束后进行严格的管理,保证了实习的质量。实习前通过和实习单位沟通,把学校的意图及时传递给实习单位,保证实习单位与学校配合,顺利完成实习任务。在实习过程中,派专人去实习单位检查,使实习单位和学生都感到一定的压力,认真对待实习任务。实习结束后,及时总结,找出不足,为下一年的实习做好准备,积累经验。

四、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极为重要,没有一支科研教学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一流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一个知识丰富、品格美好的教师能够使教与学双方沟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理解与信任的情感,从而“亲其师,信其道”。作为一门跨学科的,涉及语言、文化、经济等诸多方面的汉语言本科专业教育,需要高素质的教师。同时教学对象的特殊性,也要求教师增强自身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连外国语学院十分注重对教师业务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及敬业精神的培养。每个学年,学院都要组成专门小组对每位教师从德、能、勤、绩几个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作为教师聘任和晋升的重要依据。多年以来,大连外国语学院教师以敬业、团结、奉献的师德风范,严谨、务实、创新的治学和育人精神,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汉语言专业的优秀人才。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3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专业;关注新闻;网络时代;新闻研究;校内实践

新闻传播事业是推动和促进社会现代化和人类文明进程的一个重要力量。尤其是在网络日渐发达的今天,新闻、参与新闻早已成为十分平常的事情。新闻传播早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然而在我们对部分大学生的新闻调查中却发现,目前大学生对新闻的关注度却并不高。

一、传统的新闻方式逐渐淡化新颖的网络时代来临

现在正在上大学的学生几乎都是90后,大多属于思维活跃、追求新鲜的年轻人。所以相对于平常的电视新闻、报纸新闻,这一代的大学生更喜欢通过网络这个平台来了解新闻、关注实事,微博、论坛、贴吧等网络平台早已成为年轻人们交流、分享资讯的一个重要媒介。

可是,既便是有着如此快捷高效的传播平台,在我们的调查中,现如今的大学生在关注新闻时更多的是关注体育、娱乐等资讯,而对国家、社会的关注度则明显偏低。在对国家、社会的新闻关注中,其中占有很大比重的是对社会负面新闻的关注。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却仍有大量学生愿意从事新闻行业、参与新闻工作,但他们中的大多数没有任何从事新闻实践工作的经验,对新闻工作的认知也十分的有限。

二、我院学生积极开展校内新闻实践

在学院领导、老师的支持下,为提高我院学生参与新闻实践的积极性,各种实践活动积极开展,我院充分利用专业优势,由大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先后成立了学院广播站、电视台、记者团等多种学生社团,创办学院新闻报、《新大学时代》等刊物,也在学院官网专门为该专业学生建立版块,由该专业学生自己管理。并与黑龙江省电视台、东北网、黑龙江晨报等多家媒体建立合作。通过来自各媒体的新闻工作者进行演讲、座谈等多种方式,为汉语言专业同学们解答疑惑,然后以学生社团为校内实习基地,充分培养学生采访、组稿、编辑、主持等各项能力,该专业学生们也真正在实际参与过程中对新闻工作形成初步的认识。

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学院也充分给予学生自由,为汉语言学生提供一切便利的条件和优质的资源,鼓励学生进行实践活动。仅一学期时间,学生们先后举行了多项活动,创办了报刊《龙外视窗》用于报道校内新闻资讯,成为学生们了解校内新闻的一个途径;学院为我院学生在校园网上开辟的版块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便捷的途径,学生们可以更加快速地浏览校园资讯;学院电视台定期在学院大屏幕直播新闻,普遍受到学生的欢迎。

学院提供条件和技术支持,学生们也积极参与到校内实践中来,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素养,但与此同时,在这过程中学生们表现出的不足也值得我们思考。

第一,学生们的理论水平不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碰壁。无论是在新闻节目设置上,还是在新闻稿件编辑过程中,大大小小的问题层出不穷。这让很大一部分学生选择了消极懈怠甚至是放弃。完全没有任何专业的指导,而新闻较强的实践性又不得不让学生在这过程中慢慢摸索。虽然最后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却常常达不到理想效果。为此,学院请来许多新闻工作者来为学生们现身说法,帮助大家解决了不少问题。老师们也充分利用空余时间为学生们进行理论方面的培训,帮助学生提高对新闻的认识。

第二,学生社团在新闻的校内实践过程中扮演了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参与到这过程中的都是社团成员,其他学生对此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其实并不高。由此学生得到提升的其实只是一个很狭小的面,就形成了部分人热闹而大多数冷眼旁观的局面。除了部分成绩不错的社团,对于其他社团来说,他们与受众也并未形成一个良好的互动,换句话说,就是相当于大多数社团处于一个没有观众的舞台,自己表演的很热闹,但是却得不到喝彩,甚至连倒彩都没有的一个尴尬局面。

第三,校内新闻实践社团多数效率低下,报道的新闻事件时效性差且质量不高,而且,这些社团参与新闻实践的方式大多比较传统,都是采用电视、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介来传播新闻。传统的方式加上低下的效率就常常导致我们拿到手的几乎都是过期的新闻。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传统方式加上低效率产出的新闻成果得不到学院师生的重视,从而以消极的姿态投入到后期的工作中,长此以往,将会极大地打击学生的积极性。

第四,传统的新闻媒介需要资金的支持,例如印刷费用、机器设备费用,这些都是不小的开支。尽管学院承担了很大一部分,但是对于需要继续维持运营的学生开说,支撑其发展还是需要投入不小的资本。这方面的投入常常成为社团的一个重要负担,影响着它们的发展。

三、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新闻素养

对于参与新闻实践的大多说来说,充分认识自己的不足就是成功的开端,就是一种进步。相信很多新闻校内实践基地,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积累和认识,对于自身优秀的发展经验有了一定了解,同时对自己存在的不足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相信通过总结经验,发挥优势、弥补不足,就一定会有所进步。对于他们来说要发展就必须会改变,会进步,那么又该如何改变呢?

第一,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除了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有利条件,该专业的学生们还应从自身着眼,尤其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并不是新闻专业出身,由此需要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方面的书籍,查阅文献等多种途径来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此外,还应触类旁通、随机应变,不断从自己参与的实践中时刻总结,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培养自己的意识,增强自身的新闻素养。

第二,作为参与新闻实践的学生来说,应当加强与其他同学的交流,及时了解同学的动向;而作为参与新闻实践的社团来说,所产出的产品应当不断与受众积极的互动,这其实既是一种了解受众对新闻实践反应的方法,更多的也是一个新闻渠道。广发的学生可以为我们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闻资讯,而来源于学生自身的新闻往往也具有强大的吸引力。除了通过传统的有奖问卷、增加互动版块等多种方式来鼓励其他同学关注,其实还可以利用现在流行的微博、微信等快捷手段,早日建立起这样一个庞大的互动网路。

第三,这一点其实与上一点是相辅相成的,问题的实质就是:吸引受众的眼光。不管是电视新闻也好,还是报纸新闻,想要立住脚,除了有高质量的新闻稿件以外,还应多注重采用多元化的表现方式,采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和方法,注重细节,保证高质量。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4

关键词:写作实践性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在当今社会都在呼唤创新教育之时,大学的许多课程仍强调理论陈述的确定性和理论体系的宏大严密,这种教学模式已经不适合竞争日益激烈的信息化社会对人才个性化和全面化的要求。大学《写作》课堂,必须改变过去令学生厌恶的“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和“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模式。实践性教学原则是确定《写作》教学改革方向和基本的教学方针,也是检验课程教学水平、质量的重要指标,我院以实践性教学原则为导向,十年来一直坚持不懈地探索《写作》教学模式的改革。

一、课程结构模式的改革与调整

一些学者认为:“重塑以实践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同一性和教育的人文性,在课堂教学模式、课程结构模式、学生学习模式及教学管理模式上完成革命性转变,做到既重视学生听、说、读、写、看的基本功训练与考核,又强调教师在创新方法上的导引作用,促进个性发展和创新人格培育。”[1]因此,构建《写作》实践性课程结构模式,首先要确定以实践性的教学理念为原则。

(一)《写作》课程的延续性和写作能力培养的长期性。“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就是意味着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培养模式等要及时修正、跟进并创新。教育观念要从传统的、审美的、文学的象牙塔尖,脚踏实地地站到“应用中文”这一社会需求的现实上来;教学内容要从“基础写作”、“文学写作”转移到“专业写作”、“实用写作”上来。”[2]各高校《基础写作》授课主要面向本科大一学生,缺少对四年各阶段的不同内容和方式的持续训练和指导,而写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是一项长期的有计划的系统工程。我院写作课经过改革,由原来的只有一门的驳杂庞大的《基础写作》课程,衍生为不同年级开设的几门子课程,第一学期整合精讲写作理论加之文学文体、理论文体,课程子名称为《基础写作》;新闻文体、应用文体、经济文体等应用性强的文体为第二学期授课的主要内容,子名称为《应用写作》;大二年级开设《文学批评新方法及写作》作为选修课,因学术论文其实用性和针对性,将其专门设置为学生的限选课《学术论文写作》,在毕业前第七学期开设。在此基础上正试行大三的学年论文和四年的“百篇文”计划。这样的课程设置遵循写作能力培养的规律,保证学生写作能力的训练提高具有持续性。

(二)夯实基础写作地位,重视应用写作训练。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许多行业已经把毕业生的应用文写作能力作为衡量人才质量的重要标准。但是多数高校使用的基础写作教材都是将应用写作作为一章去讲,这种安排课时和涉及的文体太少,对于未来搞文字工作的中文专业学生来说是“不公平的”,况且很多非中文的专业都已开设了《应用写作》的公共课。“文学写作与实用写作是平等的,同是基础写作母系统之下的子系统。且从比例上看,实用写作更大。应当说,这是一种科学、全面的‘写作观’,它有助于我国学者革新写作观念,彻底纠正‘重文学轻用’的认识‘偏差’。”[3]因此,非常有必要将应用写作单独成立一门课,可以是专业基础课,也可以是专业限选课。高校的培养方向只有符合社会的需求,毕业生才能在就业市场上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二、实践性教学方法构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

(一)讨论式、探究式教学方法的使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式学习能力。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效果十分明显,学生对于旧知识有了新认识,对于理论知识的学习消除了抵触心理。例如在讲到“主题的多元提炼”时,在课堂上开展了“《给我一片绿》主题多元提炼”的课堂讨论。学生讨论热烈,发言积极、思维活跃、集思广益,讨论结束,教师点评总结,学生也明白了主题提炼的方法,效果远比讲授法要好。在讲到“写作感知的三层递进理论”的时候,在课堂上进行了“有关冬天的话题作文”的讨论,将学生过往的感性认识层层推进,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了“写作感知的三层递进”是怎样的过程,将抽象的理论化为生动的图片和感性的回忆,这时候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教师为主导。

(二)情境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在讲到诗歌的写作时,讲课之前请助教小组同学进行配乐诗朗诵,让学生在优美的诗境中感受诗歌的内蕴,在诗情画意与美妙音乐中体会诗歌的音乐美、节奏美和韵律美,这样再讲起理论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接受。学习新闻文体写作的前后几周,每次上课前由助教小组学生报道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事件,在学生对新闻事件的关注热情被调动起来时,感受新闻作品写作的特殊性。展演校园小话剧《不屈的生命》、话剧片段《雷雨》等,演出前半部分,让学生写结尾,再由学生演出结尾,在课堂话剧演出的情境中,唤起学生渴望了解剧本写作知识的热情。

(三)小组合作式教学方法培养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调查报告之前,教师给出学生参考题目,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学校里通过调查、访问、发问卷等方式合作完成调查报告,将每班5-6人分为一个小组共同完成任务,每组选出一名组长,做好分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调查并写出报告,在课堂验收时选出一名代表发言,根据课堂上展示的情况,由教师和学生投票,教师给出分数,作为整个小组每个学生的分数,计入小组每个人的期末成绩。前面两种教学方法中,实际上也是此种方法的体现,在这里不再赘述。这种小组合作式实践活动不仅使书本上死板的知识变得贴近生活,也提高了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并促使学生团队意识的增强。

(四)通过角色体验式教学方法,模拟实际工作状态。学习应用文体时,让学生扮演“办公室文员、秘书”角色,课堂上模拟公务员、秘书工作流程,课下将自愿报名参与实践的学生分小组轮流到学院办公室实习,学习办公室工作流程,了解党政机关公文的制发过程。教师讲授了消息的写作后,要求学生在学校或所在城市进行实地采访,学生扮演“记者”角色,采访结束,小组集体编辑写作稿件,让学生体验学习寻找新闻线索、搜集新闻素材、编辑新闻稿件等媒体人员的工作状态。写作课程有许多的作文训练,遇到易被学生掌握的文体,教师给出详细的评分标准,教师与助教小组学生各批改一半,要求写上评语不给分;实践证明,这个方法效果超出想象,助教们对同学们习作中的优缺点总结得非常好,结合教师画龙点睛的总结与升华,讲评就很全面了,而且小组共同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再找到学生们喜爱的例文,以学生的视角评价学生的文章,思路和语言都贴近学生,课堂气氛活跃,扮演了“中学语文教师”角色。这种教学方法加深了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理解,给学生以职业体验的机会。

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实现了教学管理模式的转变

以信息化校园里的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将高师写作系列课程与网络信息技术融为一体,利用学校教务处开设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实现教学的信息化管理。目前我校使用的是清华大学开发的教学综合平台软件,集教学平台、论坛、发表作品网站等多种功能。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正朝向综合性、立体化的新的教学模式转变,既适应当今网络普及的新形势,又符合年轻人热衷于网络的特点。平台包括教学资料、课程通知、答疑讨论、课程问卷、教学邮箱、个人资源、课程作业、试题试卷库、在线测试、课程管理等栏目。师生可方便地发表原创作品和研究性学习成果,并随时在网上进行讨论与交流。老师留作业,学生提交作业和教师评改作业都在平台上完成,将优秀的学生习作上传,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在线分析。学生发表原创作品,大家百家争鸣似的评论,就像是在网站论坛。学生上传作品的时候可以配以图片、音频、视频,使许多优秀的文章可以优化储存并以超文本的方式呈现;写作教学中传统的阅读方式发生了从获取知识向审美体验的转变。对于学生来说,这个平台教学模式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加强了学生与老师的互动交流,有力地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

四、学生学习模式被动型向自主性转变

(一)教材某些理论知识可以留给学生自学。对于学生在中学时代就学习过,相对简单的理论知识可以略讲或作为学生自学部分。对于某些简单的但是实践性很强的知识,教师完全可以不讲,小组合作式完成调查报告,必然要阅读教材上有关讲解,亲身体验、自主学习是掌握这种知识的更好方式。

(二)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创造自主学习空间。教师上传教学材料,学生阅读和下载,学生可以在线自学课堂外的知识,这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相应地,也产生了新的考核模式,平台上可以自动统计学生登录次数、浏览和下载的次数、提交作业、上传文章和发表帖子、参与讨论的次数,这些都可以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成绩参考,这个成绩经过折合也计入到期末总成绩当中。

(三)没有教学平台的学校也可以利用班级QQ群,扩充学生的知识储备。教师利用QQ群,将课堂上没有时间展示的习题、例文以及学生优秀习作等资料,通过群邮件的方式发给每一位学生自学,这种方式还可以使这些资料很好保存,学生毕业、走向工作岗位也可以查询使用。

自《写作学》实践性教学改革开展以来,我院在教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改革突出了本门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实现了教学过程中师生的良性互动,成功评为学院精品课程。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总结,以期能让学生获得更大收益。

参考文献:

[1]赵德利,王渭清.中文专业实践性教学与创新教育论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5).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5

专业必修课开设情况:对外汉语专业开设15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11门,两个专业相同的必修课有7门,都由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任课。相同课程之外,对外汉语的专业必修课还有中国文化概论、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对外汉语教学法、第二外语等8门课。汉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还有文学理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等课程。再看专业必修实践课:对外汉语开设7门,实际施行的有4门,汉语言文学开设8门,实际施行的有8门。根据《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对外汉语专业最注重语言、教学法及在此基础上中外文学和文化的修养和外语的学习。因此,下面再从语言学及教学法、文学与文化、外语几个方面进行分类,来观察相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我校对外汉语课程是否符合要求。首先看对外汉语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对外汉语教学法、汉字教学专题、汉语词汇教学专题、汉语语法教学专题、言语交际学、学术论文写作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汉语修辞、汉语教育改革研究2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外国文学、比较文学、中国文化概论、外国文化与礼仪、古代文学作品欣赏、汉语写作8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现当代文学作品欣赏、当代西方小说研究、欧美文学专题、东方文学专题、海外华文文学专题、民俗学、岭南文化、东南亚文化与习俗9门。外语类必修和选修课程,有大学英语、英语口语、英语听力、英语写作、高级英语阅读、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6门课,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英语口译理论与实践、商务英语、专业英语3门。再看汉语言文学专业:语言学及教学法类开设的专业课程有现代汉语、古代汉语、语言学概论、语文教学论、学术论文写作、形式逻辑、语文教育实习指导、中学语文教材研究、训诂学、教学案例研究、语文现代文研究、朗读学、修辞学13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词汇学、音韵学、社会语言学3门。中外文学和文化类,开设的专业课有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文学史、中国古代文学史、外国文学、民间文学、台港文学、儿童文学、鲁迅研究、新诗研究、女性文学研究、中国古代山水诗研究、庄子散文研究、文学理论、西方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美学、应用文写作、基础写作、中国文化概论19门,本校方案中设置而未开设的课程有诗经研究、楚辞研究、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国古代戏曲研究、东方文学、宗教文化研究、俄罗斯文学研究7门。

二、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一)对外汉语课程结构不合理

李铁范指出:对外汉语专业课程的设置,汉语语言学是主体和核心,教育类和文化类是重要的“两翼”[1]。综合《目录和介绍》的要求及李铁范的观点,对外汉语专业合理的课程结构应为:语言学及教学法为主体课程,文学与文化和外语类是两翼(一体两翼)。表一显示,我校对外汉语的15门必修课中有7门与汉语言文学相同,比例近1/2,其中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两门主体课的课时也少于汉语言文学,古代文学和外国文学作为两翼课程,课时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表3更清晰的显示出对外汉语的“一体两翼”比例失调:汉语语言学及教学法课程门数比24.3%、课时比20.2%,都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的30.2%和25.1%,未能体现出语言和教学法类课程在对外汉语专业中的主体地位。而文学文化类课程门数比21.6%、课时比21.8%,远远低于汉语言文学同类课程44.2%和47.8%,使作为两翼的文学文化类课程比例过于单薄。再从对外汉语自身看,课程门数上,“一体”比例为24.3%,“两翼”为21.6%、16.2%;从课时比上看,“一体”比例为20.2%,“两翼”为21.8%、31.8%。“一体”远不丰满,“两翼”课时超过“一体”。再看我校方案中对外汉语专业开设而实际未实施的课程中,语言学及教学法有2门,而文学和文化类有9门,外语类有3门。如果加上这些课程,两翼的课程必然太臃肿,超过“一体”。而两翼中外语类开课门数远低于文学文化类,两翼之间的比例也失衡。因此,我校的对外汉语课程未能体现“一体两翼”的框架。

(二)专业实践课程单薄

在培养方案中,对外汉语的专业实践课规定7门,而实际实施的只有4门,为书法、教师口语、专业技能和毕业论文,而专业技能实际上开展的只是对学生普通话的训练,而重要的教学技能、专业实习、毕业实习等与对外汉语密切相关的实践课实际上没有开展。学校和学院没有创建相关实践场所、场地,没有统一安排学生进行校内外实践和毕业实习。对外汉语专业大四年级全年没有开设课程,在没有统一组织和安排的情况下,学生很难自行联系到实践资源。目前我校对外汉语专业仅有的实践是越南班学伴,从对外汉语专业中选出部分学生担任越南留学生学友。但是这种部分性参与毕竟不能顾及全部学生,没有普遍意义。表2可见,汉语言文学的专业实践全部实施,学院专门组织学生到各个单位毕业实习,教学专业技能上则有完备的微格教学等设施和教师配备。

(三)课程设置未体现渐进性和丰富性

对外汉语是汉语和外语的双结合,课程安排应按年级体现出循序渐进性,突出由浅入深的过程。一年级应以开设基础课程为主,如语音、语法、文学史、文化史、普通话口语、写作、英语口语、听力等课程。学生具备一定基础知识后,在二三年级的课程中加入具有深度和对比性、跨越性的课程,如中西文化比较、国外汉学研究、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教育、英汉口译、商务英语等课程,并注意将基础知识和社会实际需要联系起来,辅以种类丰富的实习训练,如授课实操、授课观摩等,而我校的对外汉语基础和实践课的结合未能凸显。学校每年也招录了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地区的留学生,可以开设日语、越语、韩语等第二外语选修课,丰富英语之外的第二语言,而目前对外汉语专业二外只开设了日语,且只开设一个学期,课时少,且跨文化交际理论与实践、海外华文专题、民俗学、东南亚文化与习俗等文化类课程更是形同虚设。整体上看课程设置未能体现出循序渐进和丰富性。

(四)师资缺乏

学校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中文专业教师,没有专门的对外汉语教师,给对外汉语专业学生的授课模式和方法与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没有明显区别,语言文学类课程的教材与汉语言专业也几乎一样,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存在较大的依附性。而外语类课程的教师则全部来自外语系,外语系的老师只强调外语教授,没有站在对外教学视角,缺乏对外教学视野,如不能教给学生使用外语授课技能,用外语来解释一些中外文学文化现象,表述对外汉语专业词汇和术语,使学生很难达到使用外语进行教学的水平,对专业的发展产生限制,造成了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不如英语专业学生,而中文专业知识比不上中文专业学生的尴尬处境,自然产生身份的困惑和对未来出路的迷惘。

三、对外汉语专业身份定位和方向发展的途径

(一)突出本专业特点,辨清自身身份

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历史、师资、课程等方面都比较成熟,而对外汉语专业只开设三年,各方面都不成熟,师资、教材、课程同汉语言专业多有雷同,有的课程只是在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基础上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学法、语言学等课程,有的课程则是汉语加外语的简单叠加,造成了对外汉语学生的身份模糊感。要辨清自身的专业身份,必须在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课程比例应凸显“一体两翼”结构,授课内容应区别于汉语言文学专业,针对对外汉语学生的需求。对外汉语受众对象是外国人,如在同样讲授现代汉语、古代汉语等课程时,应针对外国人学习汉语过程中易出现的语法问题讲授,如外国人多数对虚词的使用易于出现错误,授课就应该多举实例,总结规律,对外国学生在语法、语言学习方面的错误进行归类研究,让学生了解外国人的语法障碍,以便日后教学能有的放矢,使教学理论更好与实践结合,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到本专业的独特性和专业实力,明晰专业身份。

(二)培养实践型和社会型人才

我校对外汉语专业的实践课程并未实施,没有固定的见习、实习基地,学生得不到实践技能的锻炼。应该加大力度建立一批实习基地,增加资金投入,加强与外企、公司的联系。扩展学生与留学生接触,给留学生授课的机会,尽量并选派学生到海外实习、交流。结合我校教学方案培养应用型、复合型、学术型人才的目标,应在社会型和创新型人才能力培养上下功夫,构建学生汉语、外语、文化、文学、教育等综合学科知识结构和应用技能的整体性,整合优势资源,让学生既能走向社会实地教学和开展交流,又能承担研究工作,有创新意识。与汉语言文学专业比较,对外汉语还应突出国际化和对外性视域,增强外向性联系,向着“教学语言国际化,教学内容国际化,教师资源国际化,服务对象国际化来形成学生的国际化视野与国际化竞争力。[2]”这样培养出来的对外汉语人才才能真正成为实践性、社会性、创新型人才。

(三)引进优秀师资

我校对外汉语师资的引进迫在眉睫,师资决定了课程的质量和特色。应该引进和聘请对外汉语专业教师,尤其是高职称教师,以及有实际跨文化交流和教学经验的教师和学者,开发国内国际资源,增强与国内同类院校的交流,并聘请优秀外教授课。招收更多留学生,让学生参与到教授留学生的授课实践中,与留学生多交流。另外,还应结合我校人文和地理历史特征,发掘地方高校特色文化,作为选修课程,如砚文化,潮汕文化,旅游文化,龙母文化,聘请这方面的教师、学者担任对外汉语学生的课外文化指导教师。还应适应世界上汉学热的潮流,开设一些国学、国际汉语学等语言文化类选修课,聘请知名的客座教授来讲座,组织本校的教授博士讲坛,以优秀的师资从语言、文化、教学各方面促进学生的培养。

(四)努力建设双语教学团队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6

汉语言文学专业,也就是早年间人们口中的中文系。毋庸置疑,汉语言文学专业有着十分源远流长的教学历史,同时在时间的沉淀之下,也形成了独具一格的教学传统。在新中国还没有成立时,也就是我国的民国时期,近代教育刚刚萌芽,中文系应运而生,这也就是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雏形。中文系承载着我国熠熠生辉的传统文化,蕴含着无数先人的人生菁华。即便是在战乱时期,也没有让一个个的热血青年放弃对中文的热爱。在不断的积累沉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形成了自己稳定的教学模式,其教学内容也逐步固定下来。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高校招生比例非常大,同时就业率也相对较高。然而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社会上对于经济专业,管理专业的人才需求增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地位受到了来自各个方面的挑战,至今汉语言文学专业仍然处于一个瓶颈时期,如何进行有效的转型成为了众多汉语言文学教育专家首要解决的问题。按照现代教育学理论来看,应用性是衡量一个学科教育模式是否先进,教学体制是否健全,教学发展水平高低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标准。而现在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恰恰缺乏的就是专业的应用性。显而易见,这是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历史决定,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足以适应如今社会的发展,就导致了近年来报考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大减少,就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不少学生都是被调剂的,社会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识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俨然成为了奔赴在汉语言文学教育前线的工作者们的不得不面对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教育学原来角度来看,一个学科的应用性指的便是该学科所涉及到的在实践过程中转变为解决问题的能力或者说指导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还包括该专业的毕业生是否能够运用专业知识来发挥所长,狭隘的来讲,就是能否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自己专业的知识。笔者将以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来展开分析研究。

二、汉语言文学教育的现状特征

1、汉语言文学专业历史悠久,教学内容固定

在近现代高等教育刚刚产生之初,北京师范大学也就是京师大学堂师范馆创建于1902年,随着学校的建立,汉语言文学专业也随之出现,至今已有110余年的历史,为国家建设培养了大批英才,也为二十世纪中文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鲁迅、钱玄同、刘半农、黎锦熙、沈从文、沈兼士、顾随、余嘉锡、吴承仕、黄药眠、钟敬文、谭丕模、穆木天、叶丁易、刘盼遂、李长之、李何林、陆宗达、萧璋、俞敏会通开新,炳耀学界;启功、郭预衡等先贤奠定了文学院稳重求实不务虚名、锐意创新不断进取,既坚守学术家园,又保持现实关怀的良好学风。

2、文学性人才多于实用性人才

长久以来,无论是在世人的眼中,还是事实上,汉语言文学专业已然成为了诗人的摇篮,知识分子的海洋,但是这些名号称谓都不能称之为社会意义上的职业,其应用性也相对较低。不少高校因此开具了新闻学,翻译学,对外汉语等专业,来平衡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与文学性。但是现实是残酷的,随着近年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就业率持续降低,为了躲避就业压力,不少学生都选择读研,而读研之后又不知何去何从。汉语言的文学性太强,以至于不少人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是贵族专业,是不愁吃穿,不担心就业的学生选读的专业。归根究底,便是课程设置方面文学内容连篇累牍,而实践性课程较少。

3、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

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缺乏是大多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短板。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北京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是国内数一数二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其研究水平和北京大学不相上下,也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三大王牌专业之一。但其实践性课程较少却是不争的事实。语文教育学,创意写作,翻译理论与实践是为数不多的实践性课程,却是选修课程,并不能覆盖到全部学生。有的学生更偏重文学性,就会避开实践性的选修课,一定程度上讲,实践课程教学任务大于理论课程,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尽可能地避免实践性课程的选择。笔者认为,可以给学生最大的自由,但是更应该给学生一个引导,可以让学生在实践课程的范围内,必须选定相应数量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践性。

三、为什么要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

1、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顺应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十一世纪,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不仅仅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同时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应用能力,综合性人才是当今社区缺乏的人才,也是我国高校需要重点培育的人才。因此,汉语言文学专业必须顺应时代的潮流,培养既具有文学性,又具备应用性的综合性人才,促进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更好地就业。

2、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是我国素质教育的要求

早年间,我国不断推进素质教育,在中小学开展综合培养,而在我国高校,也正如火如荼的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目标便是提升我国预备人才的综合能力,使得学生全面发展。

四、如何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

1、推进学科教育体制建设

教育体制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要想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要与时俱进地更新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样式。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在2015年左右,进行了教学内容的大改革。将原有的大篇幅的文学史的教学,进行了压缩,设置了精读名著的单独课程,最大程度了满足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实现了学有所专,学有所用。并设立了导师制,学生参与到导师的教学研究中,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实践经验。由此可见,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就需要通过课程的设置,完善必修课和选修课的选定方式,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增强他们运用语言的实践能力。

2、改善陈旧的教学方式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传统性,加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数众多,不少汉语言文学课堂充斥着满堂灌,照本宣科的状况。老师讲课是老师的事,学生听课是学生的事,教与学剥离开来。这种陈旧的教学方式,早就应该被高校淘汰。理科专业实用性强的一个原因,便是学生和老师一起进行实验研究。那么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用性,也需要教学相长,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研究,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来支持教学,是必经之路。

3、加强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提升

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一个重要技能便是语言运用能力,然而语言运用能力不仅仅包括写作,还包括口头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因此,高校不能够仅仅凭借写作能力来判断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高低。这就需要,学校注重对各个方面的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能够让学生挥发所长,尽可能地让学生全面发展,具备过硬的综合能力。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7

增强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性教学是提高学生汉语言文学应用能力的基础。而且随着我国市场社会体制改革活动的进行,用人单位更加注重人才的实践能力与应用能力。传统汉语言文学教学模式是先文化课再专业课,最后才是实习课程。学习过程的阶段性十分明显,三段课程的时间与空间跨度较大,不利于增强汉语言文化的应用性。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教学模式

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成为重要的教学活动口号。但是多数学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依然停留在表层,没有实施更加适宜的教学模式,将汉语言文学教学活动与社会需求相连接,推动汉语言文化应用性教学模式的发展。

1.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的基础,是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汉语言文学专业具有较强的专业特殊性,那就是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的范围较广。涉及到十余门课程,其中不乏有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存在交叉或者重叠的现象。这种现象不利于学生构建系统的专业知识框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正确将多种文学知识串联到一起,成为教师提高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水平,需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优化创新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充分发挥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培养学生的从业技能。以学生就业为指导,认真分析设计每一门课程内容,根据学生专业技能需要而精简或者侧重教学内容,设计出符合学生全面健康和谐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

2.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

实践经验在学生求职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实践经验体现个人的实际工作能力。上文提及,传统教学模式中,实践活动被置于教学活动的末尾,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与创新能力。将实践活动融入到日常教学活动中,为学生提高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多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认知,构建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知识结构,实现汉语言文学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互转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教师可以在实践过程中,了解学生专业知识掌握情况与知识应用的灵活能力,及时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制定有的放矢的教学模式,提高专业应用性教学水平。

3.设计教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情境教学已经在教育活动中得到较好的普及。正确运用情境教学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相反则会导致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教师需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人格,开创全新的汉语言文学教学局面,激发学生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兴趣。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具有可执行性的教学情境,注重课堂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情境氛围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例如教师根据本专业社会岗位的需求,设计一些模拟场景,例如新闻采访,现场招聘等,锻炼学生专业应用能力与实践能力。实现教学活动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三、总结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8

【论文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同等重要。然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通常突出专业基础理论课的地位多,实践教学的课时却相对很少。面对这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不平衡的尴尬处境,应该针对高职院校在教育地位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从课程设置,教学技能、培养目标等方面进行思考,加强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以期提高学生的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能力。开创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更能适应社会的快速发展,将会为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带来一股新的气象。

汉语言文学作为中国传统教学课程中的重要学科,在教学和学习的过程中是重点教育的对象,而在中国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往往注重理论的研究而忽视实践的训练。高职院校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甚至是承上启下的。所以,对于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教育是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不能只偏重于理论教学,更应该在理论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对于实践教学教育进行思考,争取理论与实践并重,全面发展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实践教育模式,适应现代社会严格的用人单位的选才要求,也为今后汉语言文学的全面长远发展提供更好地发展前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的教育背景

(一)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缺点

我国高职院校的教育存在着一定的缺点,就汉语言文学专业来说,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过多,相较而言,实践教育课程却非常少,导致多数人偏重于理论教育而忽略了实践教育。

从而在面对社会用人单位时显得底气不足,被挑剔,甚至被淘汰。更何况,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在中国教育中的地位相当重要。故而,在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过程中,应思考力图革新,思考研究出新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在充分学习理论教育教学的基础上,开发实践教育教学的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并重。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重任

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承担着培育新型人才的重任,是中国教育最重要、最直接的部分。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和社会用人单位输送大量的人才,是中国教育之关键。因此,搞好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是势在必行的,而高职院校的汉语言文学教育的实践教育能力是必不可缺的。在经济发展迅速的当今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各个用人单位的选才标准也越来越苛刻,只有不断创新,不断进步,努力发展成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多方面人才,才能不被淘汰。

二、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的意义

(一)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随着当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各样的职业都对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全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因此要求我们在各种教育学习中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全面提高。应对大数用人单位的需求,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为适应社会需求做准备。

(二)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落伍

社会经济在快速发展,时代在进步,人们的思想观念在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随时代的脚步,已经与当下的社会发展相脱节,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现状。单单依靠传统留下来的东西已经无法满足现今社会发展的需求,不但无法促进先进社会的发展,甚至可能会阻碍当下社会快速发展的现状。在这种情况下,急需我们对存在着的问题进行思考研究,力求创新,改变思想观念,转变模式,寻求与当今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教育模式。

三、如何提高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技能

(一)摒弃传统观念,突出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教师则处于教学的主导地位。主体是实践教学的中-心,主导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教师在传授传统知识技术的基础上,必须搞好实践教学的引导工作,淘汰落后陈旧的传统观念,加强自身知识和技能的扩展和更新,充实丰富的专业知识,学习专业的技术和教学方法,教授于学生科学而实用的学习途径和方法。而学生作为主体,更应该积极配合教师的教育传授方法,用于接收新的专业知识,善于创新,为开创新的教育教学体系做好充足的准备。

(二)建立适应时代需求的实践与理论结合的教学体系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活动包括教育见习、试讲、实习,教学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和大纲需要所进行调查、训练。在课程的安排上,保证学生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称的比例达到1:1,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训练内容和时间。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读、说、写、用”四大板块的实践应用。同时应该强化汉语言文学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实践教育教学方法,使其科学化、合理化。

四、实践教学的发展前景与作用

(一)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现将会为当下社会中更多人员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为更多用人单位输送综合型人才。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育模式革新,也是人们对传统的对抗和对创新的研究与探讨,适应不断发展改变的经济社会。社会需要的不是传统老套,而是创新能力,能跟随社会时代的步伐,才不至于被淘汰。

(二)开创新的教育实践教学模式

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实践教学的实行,将会形成比较完善的课程教育体系,为研究探索中小学生的语文教学,构筑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育教学提供好的一个平台。也为新模式的教育实践教学养成良好的风气,作为此类良好成果的实例。

总之,为顺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教育实践教学势在必行,对于各个方面的发展需求都是有利无害的。任何事情,只注重理论发展是不可取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只有理论与实践并重才能更好、更快、更平衡的迅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英玲,关于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教法课教学的构想[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83、84。

[2]曹国辉,高职高专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几点思考[J].鸡西大学学报,2008.8(6):23、24。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9

关键词:应用性教学汉语言文学现代化改革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00-01

汉语言文学是我国高等教育结构中不可缺少的主流专业,它承载着我国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但是,当前我国各高校汉语言文学教学现状却并不十分乐观,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忽视了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性,更加偏重于对学生思想层面和理论知识方面的教育,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造力,同时也与现代化社会和企业对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相矛盾。因此,各大高校以及职业院校要积极探求教学的改革创新方式,使应用性教学在汉语言文学中得到很好的运用,从而使学生在提升自身应用能力的同时,更加深刻理解中国传统人文精神和文化,将其继承并发扬光大。

一、汉语言文学应用性教学现状

传统学科理论学习的指导思想是学科知识论,其隐含的假设是:所有知识都是有用的,职业能力即知识的运用,所以知识的传授要先行。实践课是理论课的演绎和附庸。人才培养方案一般按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含实习)分别安排在前期、中期和后期讲授。在学习过程中,一般都是先讲授枯燥的文学理论知识再对学生进行具体的专业实践。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形态,尤其是对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人才更是迫切需求。传统学科中心化的专业结构设置,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系列理论和知识谱系,其组织形式主要以教师为中心进行知识讲授,且讲授的知识也就作为考试考查的主要内容。学生上课记笔记、下课抄笔记、考试背笔记的现象十分普遍,同时非常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和就业。面对压力巨大的就业环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拔制定了更为严格的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期待着一场新的改革,它有必要在保持传统的基础上,与社会接轨。

二、应用性教学改革策略

1.教学内容创新

汉语言文学专业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汉语言文学包罗范围特别广,但是缺少精度。教师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设计中要全面整合语文课程内容,重点突出,杜绝交叉、重复的内容,强化语文学科的应用性,提高学生在古、现代文体方面的实际阅读能力,标准普通话表达能力以及常用应用文写作能力。教师要勇于尝试各种新颖教学方法,全方位运用多种教辅手段,将语文教学置身于社会大背景之中,着重提高学生实际应用语文的能力。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使学生在保证专业根基扎实的基础上打破专业界限,发挥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如广告文案、教育与教学、新闻传播等,都可以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模块,培养学生的从业能力和从业技能。

2.创设应用情境,强化学生实践技能

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设计中建立各种实践模块,将实践带到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实训”,通过实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教师可以模拟文秘情境,撰写广告标语,草拟新闻简讯,扮演新闻发言人等与汉语言学习息息相关的衍生性训练,不断锤炼学生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对汉语言的实际驾驭能力。而汉语言文学的专业优势在于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以及信息分析能力。通过应情境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感知、判断、概括、抽象、推理来理解和掌握教材中的知识,从而使教材知识的获取超越了知识技能的范畴,并将其融入到生活领域中去,使学生在教学中积极参与,手、脑并用,真正活跃起来。教会学生在特定语文情境下,独立思考,广泛联系,提高他们应用综合性知识去观察事物、分析问题、解决疑难的能力,才能使学生更自信,更有思考的动力。

3.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提高学生就业能力

在当代社会,学生的实践技能是企业考虑的重要标准,而汉语言文学作为理论性较强的一门学科,在教学的过程中,若一味的强调理论的重要性,则违背了我国“应用型人才教育”的倡导。由此就需要在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既要力争“实践、创新、应用”还要考虑企业的人才需求,安排好汉语言文学学生的实习工作,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如何将已有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遵从我国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将汉语言文学推向更广的社会层面,尤其是发挥“文以载道”的传统思想。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往往因为没有平台而缺少实践经验。高校学生只有充分了解了汉语言文学的实用价值,才能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我国教育制度的不断完善,汉语言文学专业作为本科院校以及大专院校中不可缺少的专业,尽管当前我国各大中专院校汉语言文学的发展现状仍然存在一些弊端和不足,但不可否认的是,应用性教学在各大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的应用取得了很大进步。汉语言文学专业,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承载的核心专业,同时也是国家或民族高等教育结构中的主流专业。汉语文学的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人民人文素质的提升,同时还关系着我国民族道德素养以及思想品质的形成。由此,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探求更加科学、稳妥的教学改革方式,不断创新,同时采取相应的教学措施,坚持以理论为指导、实践为手段的教学模式,不断强化学生的汉语言应用能力,使学生在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基础上,提高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培养出复合型人才,才能为其今后的就业奠定结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蕾.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专业省开课程实践教学初探[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4.

[2]连亚飞.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师教育实践性课程的构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6.

[3]梁琳.汉语言文学专业推进产学合作教育的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09,11.

汉语言专业实践篇10

关键词: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培养从事语文教育和学术研究人才为主的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新的思考,通过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及实践环节的落实等几个方面,从新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实践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1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新的目标。一方面,对于教育师范型的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培养人才的岗位适配能力为目标。就目前来看,我国对教师的需求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的状态了,就2013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表明,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类毕业的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很多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生都没能找到正式的教师工作,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进一步拓宽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就业范围,为此,不仅要对此类学生进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配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字鉴赏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毕业后,不仅仅是适应语文教师这一职业,而在广告文案、新闻传播以及与语言文字有关的秘书等各方面的职位也能胜任,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对于综合性或应用型的高校来说,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结合时展的需要,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发展能力外,还要注重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就目前来看,应用型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师范类学校相反,应用型学校又过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专业功底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出到社会,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尽管实践能力很强,但却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无法适应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应用型的高校要注重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培养学生的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

2改革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

2.1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定位

要实现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我们必须要明确课程设置的定位,即要明确好它所坚持的原则。首先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以教育教学内容为基础,尽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同样基础教育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根基地位也不可动摇,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要构建好文化基础和学科基础相结合的基础教育,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此外,还要加强和拓宽学生的学科基础教育,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文学语言专业知识储备。其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要实现整体的优化,即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根据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要求。再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即要对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作深入的研究,并加强与用人单位和行业的联系,通过他们的反馈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2.2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新设置

(1)汉语言文学课程模块的从新调配

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模块的设置,我们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如对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这些基础性的课程仍要坚持开设,从而让学生把语言文学基础打扎实。针对这一方面,目前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改革上又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不停地缩减这些基础课程的课时,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应减少或删除这些课程。但对于民间文学、汉语言史、汉唐商业文明等这些课程可做适当的调整,从而加进部分跨学科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口语、社会学等,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而对于这些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的设置,还要建立在充分的社会用人需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开设,从而避免造成课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课程时间安排的重新调配

针对课程模块设置的改革,在课程开设的时间上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针对基础性的课程,尽量把这些课程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从而让学生开始积累专业基础知识。而大三大四期间,由于将近毕业,课程的设置也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要开始加以重视,在此时,可以在专业课的开设中添加进一些应用型的课程,如商务英语、秘书学、新闻编辑出版等各类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英语听说译写的能力、应用文的书写能力以及实践教学的能力等。

3实践环节的落实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师范类的学校会在大四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和途径,其余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为这一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渠道和岗位,而很多学生自身也没有对实践的锻炼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习的考核过程中没有认真选好岗位而是马虎应付了事。因此,学校应在这一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可以通过与已毕业的校友进行联系,加强实施岗位需求的反馈,从而通过实习基地的建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可以跟有关的新闻报社、杂志出版社、电台、各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让学生从大一的寒暑假开始就得到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的社会的需要以及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既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落实等各方面,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作者单位:湖南同德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