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非遗文化的价值十篇非遗文化的价值十篇

非遗文化的价值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8:48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1

关键词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

在中国,非物质文化是中华名族几千年的文化核心,是整个中华文明繁荣昌盛的根基所在。体育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我国体育的发展迅速,已经跻身奥运体育强国。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形式多样,它与每个年代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传统的体育文化遗产遭到肆意破坏甚至消失,一些技艺不能得以流传,具有独特中华文化内涵的民族体育文化正在慢慢消失。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巨大的价值,是祖先遗留给我们的财富。但是现代人们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比较薄弱,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留存面临严重挑战。

一、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现状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被群体或个人认为具有游戏、教育和竞技特点的运动技能或运动艺术,以及在实践这些技艺与技能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各种器械、相关实物和空间场所等。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祖先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根据当时社会发展的需求,创造和积淀下来的传统体育文化,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民族区域文化得以展示的重要载体,体现了我国各民族共有的文化价值观念和审美观,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具有重要的价值。

我国的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许多传统体育项目,具有民族特色的技艺消失,发掘与保护困难重重。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转变,发达的交通工具、先进的电子产品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每天的生活离不开手机和电脑,人们更注重的是享受生活。传统的体育与时代格格不入,许多技艺的传承人也被现实社会同化,面临传承人断代的危机。现代体育对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具有较大的冲击,现代的人们更多的关注新兴的体育项目,如篮、排、足、乒、羽、网等比较热门的体育项目,忽视了传统体育项目的学习。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商业利益存在矛盾,在相同的条件下,现代的人们更看重经济利益。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严重缺乏,好多传承人迫于生计,更多的放弃了自己父辈遗留下来的技能。民族地区保护的意识淡薄,大都重视申报和开发,开发后的保护管理得不到足够重视,得不到延续性,开发后如何长时间的保护又是一项难题。

二、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及保护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发展的见证,是一个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是不同历史时期人们发明创造出来,并被广泛运用的运动艺术和技能。经研究表明具有以下价值:(一)历史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现出了不同历史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历程,见证了历史的发展。(二)体育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很多传统体育项目被现代人们广泛喜爱,具有健身休闲的功能,达到体育锻炼的目的。(三)文化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子文化,与历史事件、阶段、人物紧密相关,是历史发展的证物,对研究历史有着重要的价值。(四)教育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了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科学知识,有大量独特的艺术技能,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五)经济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少数民族项目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支柱,能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六)养生价值;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类体育养生项目,具有延年益寿,增进健康的价值。

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巨大的价值,需要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克服保护的种种难题。第一,加大宣传的力度,让人们深入了解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增强保护意识;第二,重点加强区域性保护,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加强对民族特色遗产的保护;第三,加大对传承人的保护和培养,给予他们更好的社会保障,让更多的人参与进来;第四,构建社区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体系,融入到社区文化中,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第五,重视学校教育的传承,开设部分传统体育类养生课程;第六,开展全面普查工作;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

三、结语

我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存在形式多样,是中华民族发展历史中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具有重要的价值,正面临着逐渐消失的危机,需要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加强保护意识。重视普查、申报和开发工作,让更多的项目得到应用,得到保护与传承。

参考文献:

[1]崔晋静,中国体育非物质遗产的存留状况[J].体育史分会.

[2]伍娟,林志军,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10月,第30卷第5期.

[3]钟典模.非物质体育文化遗产的价值与继承[J].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9月,第32卷第5期.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2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凉州贤孝;民间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4)02-0049-03

位于河西走廊东端、祁连山北麓、石羊河中游绿洲的武威,历史文化悠久,自汉至唐,为中西交通咽喉,商贾云集,经济繁荣。城市所在地凉州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交汇的地区。凉州贤孝起源于凉州东北乡,据说其创始人是清代长城乡洪水村一位姓盛的落地秀才。一说是由汉苏武所创。凉州贤孝的唱词以凉州方言为主,幽默风趣,又蕴含一定的人生哲理,其内容或讲典故、或颂功德,人物上至帝王将相、英雄贤明,下至孝子贤孙、才子佳人,寓隐惩恶扬善,喻时劝世,故名“贤孝”。从事贤孝演唱的职业艺人多为盲人,其中又以先天盲者占多数。为了谋生,一些盲孩子便自幼拜师学艺,学成后便走街串巷四处卖唱,当地人称之为“瞎弦”。凉州贤孝演唱形式也很简单,说白、诵唱和伴奏,一般由一人完成,多于一人的方式偶尔有之。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和特点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03年10月17日在第三十二次大会上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公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是:“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

我国在2005年3月26日也颁布了《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评定暂行办法》,其中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详细的界定。具体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口头传说和表述,表演艺术;社会风俗、礼仪和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知识和实践,传统的手工艺和技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续状态决定了其自身的特点:经济价值的依附性,文化价值的潜藏性,存在状态的稀缺性和区域特色的排他性。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开发与利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可以说,全球化在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和文化交流的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文化地缘疆界的模糊。加上在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使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将传统文化庸俗化、低级趣味化和过度商业化的现象。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一项长期、艰巨而复杂的工程。

徐嵩龄指出,原真性是现代遗产保护科学的灵魂、基本观念和准则。由于非遗的存在形态具有各自独特的地域特色,最终便形成了各地区不同的地方风情,只有在本地域文化土壤的孕育下才能显示出其生机和活力。这就给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地方特色经济的融合提供了先天条件,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在现代市场中进行政府引导开发式保护。让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现代市场经济很好的结合,使其在经济价值的开发中实现自身的发展,有利于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寿命,拓宽其发展空间。

就凉州贤孝的开发与保护而言,可以开办地区文化旅游刊物,打造文化旅游品牌;制作播映文化旅游栏目,以电视为传播媒介,在全国扩大影响力与知名度;开展凉州贤孝说唱艺术比赛,寻找潜在传承人,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断层,使其摆脱濒临灭绝的窘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1.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

作为一种极具地方特色和民族传统的演唱,凉州贤孝需要借助市场这个最有力的推广载体与传播空间来保护、传承和发展,进而打造地区特色文化。

凉州贤孝经济价值的开发,可以借鉴以下几种省内外成功的做法:第一,借鉴一些地方举办文化节的形式,结合自身特色开展一系列活动;第二,开展跨市甚至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交流会,附以现场表演及比赛,设计符合特色的吉祥物,开展宣传,提高知名度;第三,结合本省丰富的历史文化韵味,在当地开办凉州贤孝主题馆。民众、游客可以亲身体会,也可拜师学艺。

凉州贤孝经济价值的开发,需要比较规范的绩效评价机制。对积极开发保护且效果良好的个人和组织进行奖励,使其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带动保护不力的地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另外,对传承人给予精神或物质上的支持,鼓励其多组织开展下乡巡演活动,扩大其影响面和受益面。

2.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利用的意义

其一,有利于发挥文化本位优势,拓展文化资源范围。经济发展的过程证明人类终将进入“文化牵引经济”的文化大兴盛时代,随着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对社会物质实践的抽象、间接的作用将逐步转变为直接的社会生产力。对凉州贤孝进行有效的梳理和挖掘,认真研究其潜在的经济价值和文化机制,能够拓展其影响范围。在把这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的过程中,武威地区有文化本位的优势,可以在其从文化资源到文化资本的转变过程中,结合市场开发,进一步提高凉州贤孝的知名度和经济价值。

其二,有利于挖掘文化资源特色,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区域内由特定的群体或个人拥有的。凉州贤孝的主要生存土壤就是凉州城乡,只有用地道的武威方言演唱出来才能展现其特殊的艺术感召力。开发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正是要抓住其具有区域特色这一优势,发挥要素禀赋作用,使之向商品化、资本化转变。让贤孝艺术有效的融入武威地区特色经济的发展,借以打造文化品牌和凉州新的文化城市名片。

其三,有利于发现文化资源亮点,形成文化产业经济。武威地区虽有得天独厚的文化景观与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开发利用始终停留在只注意旅游的物质层面,而没有借以突出本地区独特的文化资源亮点,形成文化产业园区,更没有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的良性互动。

立足于地区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经济在国内外不乏成功的案例,如河北平泉县凭借十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陆续建立起一系列文化工业园区,形成了35个总投资85.5亿元的文化产业及旅游产业项目。再如被称为“中国第一水乡”的周庄通过昆曲和旅游完美结合,打造了国际知名的文化旅游品牌。国外如希腊也特别重视,通过商业化和旅游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通过相关文化产品的深层次开发和商业炒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开发利用。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一)民间重视不够,群众保护意识不强

调查数据显示,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损害的原因调查中,主要原因是群众保护意识不强,占39.02%,其次是新型潮流文化的冲击,占34.15%,政府保护力度不够占18.70%,其他占8.31%。由此得知,我国普通民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认识不足。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忽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地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只停留在民间部分群众的个人爱好,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只是在文化领域,对其经济价值缺乏到位的认识。

凉州贤孝的保护与利用存在着“一头热,一头冷”的现象,政府不断呼吁鼓励保护传承与开发,将一批老艺人评定为省级、市级文化传承人,但除部分艺人和爱好者有浓厚的兴趣之外,大多数民众只是当作消遣娱乐的业余活动,从而导致开发力量不够、开发效果不佳的状态。有学者表示,“不少依然鲜活于当下的文化形式,之所以面临生存和发展的危机,关键原因不在于没有得到保护和珍藏,而在于没有使其在民众的文化生活中得到必要的发展”。

(二)政府支持力度较小,传承、保护机制不健全

调查资料显示,在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中,资金缺乏因素占16.12%,认识程度不高因素占15.64%,缺乏有效保护机制、传承老龄化无继承人因素均占14.69%,这说明凉州贤孝在保护利用与传承过程中面临着缺乏专项资金和缺乏有效传承保护机制的双重困难。地方政府虽加强了这方面的投资力度,但仍存在很多的不足,表现在其保护投资仅是对老艺人的生活补助,而没有确立专项资金,也没有组织专门的学习与培训。

(二)法律制度不健全

继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之后,各地方也出台了相关条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应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在调查中也得到同样的结论,有77%的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很有必要,只有19%的人认为立法没有必要,4%的人认为立不立法无所谓。因此,从民众的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中缺乏充分的法律支持。武威市针对凉州贤孝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未出台,这势必会影响到凉州贤孝传承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推进。

(四)缺少科学规划

非物质文化遗产经济价值的开发利用是一个涉及面广、工作量大的系统工程。由于各地政策的人事不统一、协调不一致,往往可能造成盲目开发,甚至不考虑其地域的特色性和原真性,把非物质文化遗产当作一般的市场要素考虑其增值,不能有效合理地利用其经济价值。凉州贤孝的开发保护缺少科学的规划,存在“重申报、轻管理”的问题,其经济价值的利用仅停留在录制唱片、录像等低层次的市场运作,而尚未将贤孝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资源使其与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相结合,因此凉州贤孝的保护效果甚微。调查数据显示,56%的人认为近几年凉州贤孝保护效果一般。因此必须加强凉州贤孝传承和开发的科学规划。

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开发的对策建议

(一)坚持以人为本,鼓励大众参与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要以政府为主导、民众为主体,坚持以人为本,即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以满足民众各种物质文化需要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使民众深切感受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自己来说非常重要,与自己的生活密切相关,从而调动民众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凉州贤孝的保护和利用工作,仅仅靠武威地方政府的财政投入是远远不够的。应当积极鼓励民间资金和社会资本投入,形成专项基金,给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保护以充分的资金支持。进而从多方面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保护工作,比如加强宣传工作、创办专门的培训机构、对自主学习和教授老艺人给予资金扶持、支持各种组织表演活动等。

(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的法律法规是有效保护和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保证。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已进入全国人大立法程序,地方政府也应当顺应趋势,积极修订出相关法规和条例,以保证凉州贤孝的保护和开发工作在科学的指导思想和规范下进行。

(三)坚持市场化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地域性,我们应该深刻认识到凉州贤孝的地方特色,充分发挥本位优势,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运作,在确保其良性发展与传承的同时挖掘其经济价值潜能。比如通过主题茶馆或咖啡馆、吉祥物纪念品等多种形式,把凉州贤孝打造成一个重点文化产业品牌,最大程度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根本上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武威地区特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坚持科学规划,实现与旅游良性互动

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开发的良好运行,在规划时要注重整体性、多样性、地域性和发展性。要一切从武威地区实际出发,通过有效的整合,确保在保护中继承,在保护中开发,实现保护与开发的协调发展,并努力使凉州贤孝在市场化的发展中不断有鲜活的血液注入。

有学者指出,旅游业不但是一项经济事业,本质上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它具有继承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功能。凉州地区有丰富的旅游景观,所以应当通过科学的规划,实现旅游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完美结合。

五、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产业开发的过程中,要想实现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双赢,必须尊重、保护其特殊性即原真性,坚持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努力实现凉州贤孝完整保护的同时,要敢于树立市场化发展的思路,科学合理的通过市场化手段寻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新的环境下传承与传播的市场空间,将文化特色转化成区域经济优势,打造优势文化品牌,实现其存续与发展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李青松,钱雪峰.多措并举保护县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10,(2).

[2]伍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业发展互动初探――以宁波市为例[J].特区经济,2008,(4).

[3]王秀梅.区域品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机制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论文,2006.

[4]廖明君,周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日本经验[J].民族艺术,2007,(1).

[5]高寿福.韩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经验之我鉴[J].延边党校学报,2008,(6).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3

摘要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理论及保护机制,结合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与发展规律,探寻民族传统体育知识产权保护的价值及保护现状,旨在明晰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研究

一、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价值

(一)历史文化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产生并传承下来的历史产物,必然烙上时代的印记,反映当时的自然生态状况和社会的政治、经济、科技、军事、文化等状况,具有历史价值;同时它们还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本身包含着特有的、丰富的文化信息。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我国核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追溯其起源有着悠久的历史,它的历史文化价值也就首当其冲。

(二)社会学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保留的原始信息以及记录的历史活动信息,有着重大的社会学价值。社会学的价值尺度就是对口头和非物质遗产所具有的集体性、群体性、人民性、社会性、阶层性的特别关注。以集体创作、集体行动、群体参与为特征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毋庸置疑的具备着社会学价值。例如,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赛龙舟正是古代人们为了纪念屈原而集体创作、集体行动、集体参与的民族传统体育运动,无论是全国性的龙舟比赛,还是地区级的龙舟比赛都是集体活动,其社会学价值无可估量。另外通过考察龙舟赛在某个时期举办的活动规模及活动内容形式,可以了解这个时期人们生活结构的组成及人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三)科学研究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大量历史信息,反映当时社会条件下生产力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和人们的创造能力,具有科学价值;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承的形式,为后人的科学研究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科研资料,具有研究价值。通过文化遗产搜集科技信息资料和积累知识,就能继承前人的科技研究成果,为进一步的科技创新奠定基础。

(四)民族学价值

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研究,是民族学研究最主要的主题之一。京西太平鼓、秧歌、井陉拉花、龙舞、狮舞、花鼓灯、傩舞等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本就是民族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二、我国民族传统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

(一)制定了相关法律保护办法及规定

近年来,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党和政府的不断重视。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确定了首批共518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此间,部分地区的立法机关就本地区的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也相继出台了一些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如《福建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4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2005年)等[1]。2011年2月2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文列出民族传统体育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此法律的保护。

(二)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为了有力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我国逐步建立起了科学的管理机制与保护研究中心及专门从事民族体育研究的机构,充分利用全省高校和科研机构学术力量雄厚、专家人才集中的优势。国家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协调解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文化部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司,成立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三)设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园区

为落实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2007年6月和2008年1月,文化部分别建立了福建省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和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2006年9月15日,一个集中展示维吾尔族手工艺品及其生产过程的保护园区在吐鲁番正式挂牌,这是新疆首家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保护和展示对象的园区。陕西省也命名了陕西省绥德县为“陕北秧歌”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等,表彰了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省上每年拨出10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陕北秧歌与陕西红拳已经享受。部级项目传承人每年享受8000元生活补贴,省级项目传承人每年享受4000元[2]。

(四)抢救、整理和出版了大量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文化遗产资源

以具有代表性的武术项目为例,1956―1958年,政府组织有关专家编写整理了简化太极拳、青年拳、长拳及刀、剑、棍、枪等多种拳术器械套路,以向社会推广,同时,也出版了不少不同流派的武术著作,如各家各式的太极拳、青年拳、绵拳、华拳等。1979年1月,国家体委下发了《关于发掘整理武术遗产的通知》,拉开了挖掘整理文化遗产的序幕。1984年6月在河北承德举行的全国武术挖掘整理汇报会上,进行了成果展览。据统计,这次挖掘整理工作查明全国除台湾省外,源流有序、拳理明晰、风格独特、自成体系的拳种达129个,并使许多濒于湮没、鲜为人知的拳种得以抢救[3]。

参考文献:

[1]白晋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我国传统体育文化保护[J].体育科学.2008.28(1):6.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4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指标体系;高州木偶戏

中图分类号:F59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1-0253-03

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不同地域、民族、时代人们的生活风貌、文化及价值观,具有独一无二的魅力和特色,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开发是当前利用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方式,但并不是所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具有旅游开发价值,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价值的评估,是实现非遗传承和旅游开发共赢的基础。

高州木偶戏,也称“傀戏”,是一门融合了雕刻、服装、表演、剧本、音乐等诸多要素的民间戏曲艺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及地域特色,具有极高的工艺性和艺术性。2006年5月,高州木偶戏被列入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在强势经济及多元文化的冲击下,观众剧减、演出市场萎缩、木偶艺人收入微薄、后继乏人,高州木偶戏面临着消亡的危险,亟待保护和传承。作为传统的表演艺术,高州木偶戏是否适宜旅游开发,这就需对其旅游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本文通过构建非遗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对高州木偶戏的旅游开发价值进行定量评估,为其相关旅游开发活动提供依据。

一、高州木偶戏旅游开发价值评价过程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一般应从资源的内部特性和外部开发条件来进行评估,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稀缺而脆弱的文化旅游资源,“保护和传承”应贯彻于整个旅游开发过程。基于旅游开发和非遗传承共赢的原则,并借鉴前人研究成果[1-3],本文从非遗的资源条件、旅游开发条件、保护和传承三大方面来构建旅游开发价值的评价体系(见表1)。

1.资源条件是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价值所在,是旅游开发的基础。衡量指标中的遗产等级和传承集中度能反映非遗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地域非遗文化氛围,非遗等级和传承集中度越高,旅游吸引力就越大。而遗产物化多样性和游客体验性两个指标是基于体验经济视角提出来的。随着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游客消费模式已从被动观光转变到主动参与,非遗旅游资源作为一种活态文化,最大的特点就是无形,需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及精湛的工艺转换成形式多样、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才能满足游客参与性、个性化的体验需求。所以遗产物化多样性与游客体验性越高,其旅游开发潜力越大。

2.遗产地旅游开发条件是决定非遗旅游开发价值的外部条件,通达的交通、发达的经济及广阔的客源市场能为非遗旅游资源提供良好的开发环境。如果遗产地具有类型丰富的旅游资源,会有利于非遗资源跟相邻旅游资源的捆绑式开发,既能提升区域旅游开发的内涵和层次,又有利于非遗旅游产品的推广,提高其旅游开发价值。

3.资源保护和传承是非遗旅游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证。文化原真度反映了非遗的传承现状;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是决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否传承下去的关键因素;政府保护支持度和民间保护意识直接决定非遗资源保护和传承的大环境。

(二)评价指标权重的确立

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专家打分法与aHp法。[4-5]权重计算使用9级标度法,根据专家打分结果,对指标进行两两比较和构建判断矩阵,权重计算过程采用yaahp层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所有判断矩阵的,说明判断矩阵具有满意的一致性,从而得到各指标的权重值w,计算结果见表1。从表1可见,资源条件在三大条件中所占的权重最大(0.625),直接决定了非遗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从各指标权重的排序可知,影响非遗旅游资源开发价值的主要指标依次是遗产物化多样性、游客体验性、客源市场、遗产等级、遗产原真度等,其中遗产物化多样性(0.3305)即非遗资源的旅游产品转化能力,是影响其旅游开发价值的最关键因素。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赋值

单个指标的评分依据参考前人的研究[1-2],并参照《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相关评价标准,采用模糊数学五分制记分法,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评分标准。在此基础上综合专家打分和自己的研究分析,对高州木偶戏的各项指标给予分值(见表2)。

(四)综合评价结果的确定

式中:e为综合得分值;Qi为指标i的得分值;wi为指标i的权重;n为指标个数。非遗旅游价值评定结果参照国标(GB/t18972-2003)中的旅游资源“计分与等级划分”标准评定其等级结构,并按照综合得分分为五级(见表3)。通过计算得出,高州木偶戏的综合得分为7.52,属于第四级非遗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

二、结语

作为表演类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州木偶戏历史悠久,艺术性和工艺性强,可从木偶的制作、剧本、表演等方面转换成体验性的旅游产品,资源条件较好,加上高州市日趋完善的旅游开发条件,高州木偶戏旅游开发价值很高,很适宜进行旅游开发。但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意:一是重视与区域旅游资源的综合开发,提升区域旅游的整体竞争力;二是重视旅游产品的设计及宣传,提升知名度,扩大客源市场;三是重视木偶戏的保护和传承,政府与旅游企业合作,通过旅游开发来提升民众对高州木偶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增强民众的保护意识,同时要加强对木偶传承人的培养和管理。

参考文献:

[1]张希月,虞虎,陈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及应用――以苏州市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2016,35(8):997-1007.

[2]王海蓥.山东半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及开发研究[D].青岛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3]欧阳正宇.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以莲花山“花儿”为例[D].兰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2.

[4]吴娟,甘永萍.基于aHp法的商丘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价值评价[J].广西师范w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6(6):17-21.

[5]代凌枝,代合治,赵汝磊.基于aHp法的潍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定量评价[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11,23(1):64-70.

作者简介: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5

关键词: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在社会发展和历史进步的过程中,人类创造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既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也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在旅游业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并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人类所创造的文明中未能以物质形态固化的部分。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国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以往所指的人类文化遗产,实际上更多的是指物质文化遗产,如长城、故宫等。将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一并囊括,人类文化遗产的范畴就更加完备了。随着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认识的提高,开始重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但在这个阶段,还仅仅停留在政府保护责任和文化人士的呼吁上,在全社会还没有形成强烈的反响,效果不显著。近几年,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开始重视这份工作,并投入到保护的行列中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

一、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1.都市遗存有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的大都市都有深厚的文化传统,都市本身就是文化的见证。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乡村保留了许多传统要素,但是,都市在文化的建设和传播方面作用也不容忽视。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要是在都市里生长起来的。一些民族习俗,往往由都市推动,如寒食节是皇宫倡导的。传统的都市实际上孕育了文化传统,传承了文化传统。至于戏曲表演,都市和乡村都是表演场地。而传统的商业民俗,都市更是中心。外来文化,也是在都市才形成大的交流浪潮。

2、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堪忧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愈演愈烈以及城市现代化浪潮的汹涌而来,都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快速进入城市现代化的进程中,以片面追求经济利益与刺激物质消费为唯一目标,忽视了历史文化传统与民族文化精神对于当代社会的重要价值。大量的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一些目光短浅的人误以为,所谓的城市现代化就是要彻底摧毁传统的城市景观,将城市的面貌来个彻底的改变。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造就了城市生命的毁灭。

都市的独特历史、民俗民风等,构成了一座都市的底蕴和内涵,是区别于其它都市的标志。只有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文化旗帜的都市,才能在世界上占有属于自己的位置。一座都市的特色,大都经历了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积累、沉淀。形成不易,而毁坏却在举手之间,一旦毁坏,便覆水难收,留下千古遗憾。都市失去了记忆,失去了历史,也就失去了自己的灵魂。

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内容复杂,对于都市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除了具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般特征以外,有如下两点需要强调。

1.活态流变性

活态流变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基本的特征,虽然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是通过一定的物化形式得以呈现,有物质的因素、物质的载体,但其价值并非主要通过物质形态体现出来。它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有的需要借助于行动展示,有的需要通过精湛的技艺被创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传承都需要语言和行为,都是动态的过程。

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视人的价值,重视活的、动态的、精神的因素,重视技术、技能的高超、精湛和独创性,重视人的创造力,重视口传心授、薪火相传,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如果将物质文化遗产称之为“固态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表述为“活态文化遗产”。

都市由于自身的现代化特征,仅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步履维艰,要通过形式多样的保护和开发措施,赋予非物质文化遗产新的时代气息。

2.独特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作为艺术或文化的表达形式而存在的,体现了特定民族、国家或地域内的人民的独特的创造力,或表现为物质的成果,或表现为具体的行为方式、礼仪、习俗,这些都具有各自的独特性、唯一性和不可再生性。而且它们间接体现出来的思想、情感、意识、价值观也都有其独特性,是难以被模仿和再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独特性的特征对旅游者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都市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增强该地的文化底蕴,改善都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千人一面”的现象,带给游客不一样的体验。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它们不是单一、静止的,而是多样、动态、系统的,构成了一个多维、立体的价值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作为旅游资源,主要是因为有了如下的价值才得以彰显:

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一样,既有着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对民族文化血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珍贵的旅游资源,具有重要的价值。

1.文化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巨大的文化财富。“每个民族、种群的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创造性和迥异于其他民族的特有价值,都是一个不可重复的、不可替代的独立生成的体系,都是具有独特价值的独特文化传统。相对于“阳春白雪”的主流文化而言,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多是“下里巴人”的天堂。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清新的乡土气息、浓郁的民族风味,是其它地区、民族所不具有的,文化的相异性对旅游者来说构成了强大的吸引力。

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已不再满足于以前“走马观花”式的旅游,他们青睐深度旅游,希望能够感受到旅游地别样的文化,而不是千城一面,大同小异。于光远先生曾经说过:“旅游是经济性很强的文化事业,又是文化性很强的经济事业。”人的社会性本质地决定了旅游行为以及旅游产业的文化性。旅游作为现代生活的一种消费方式,更倾向于对人的消费,对文化的消费。

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开展深度旅游,可以使旅游者加深对其它文化的认识,提高文化品位,扩大视野。非物质文化遗产虽然是一种“软文化”,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张力,充分尊重差异性文化,像维护生物多样性一样,保持不同民族的文化独特性,从而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未来人类和平共处的重要基石。

2.审美价值

作为精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凝聚了不同民族、地区及特定人群的生活风貌、审美情趣、艺术创造力。它们能够流传到今天,拭去岁月的封尘后依然夺目耀眼,说明先人的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得到了不同时代人们的认可,也值得后人认真欣赏,

仔细体会。

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都是民间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剪纸、绘画等,有些遗产形式如少林武功,虽然不是艺术,但中国武术中也包含着艺术的审美因素,因此都具有美学价值,都需要进行美学价值的判断。“自然就是美”,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都有“实用-审美”的综合价值,它们凭借其富有历史感和民族色彩的审美价值形态,构筑起一道别致的风景线。“被现代潮流推着前奔的城市中人,是这一切的建设者。摆不脱的文化情怀,使他们努力寻求一种既无俗套限制又有旧日温馨、既不失现代功效又和现代样式构成反差的审美方式。”从而达到“悦目怡神”的境界。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多姿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构成了一座美丽的大家园,在旅游开发的新时代背景下,让每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能得到怒放,真正实现费孝通先生倡导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3.精神价值

“全球化推动了世界范围内的资本流动和文化交流,同时也造成了经济、文化、地缘疆界的模糊,地方特性的消解。在全球化大潮的冲击下,地域文化的特色渐趋衰微,标准化的商品生产与设计使人们生存的环境、景观趋同。”有识之士倡导文化自觉和民族身份认同,其中非物质文化遗产就起了重要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所属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并世代相传,成为民族魂。正如国学大师梁启超先生所说:“凡一国之能立于世界,必有其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至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在民间残存着的传统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之中,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是民族文化的思想根基,也是今天弘扬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和资源优势。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不断探寻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在传承变异中的发展踪迹,感受到一脉相承、揪心彻骨的根源关系,辨析民族精神之缺失,高扬民族精神之悠长,使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得以延续,始终保持中华文化的鲜明个性和独立品格。

4.历史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人类集体记忆的保管者”、“文化活化石”,我们可以从中活态地了解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状况。非物质文化遗产蓄积了不同历史时代的精粹,保留了最浓缩的民族和地域特色,承载了过去,孕育着未来。人们可以通过有形的文化遗产和无形的文化遗产同遥远的祖先沟通,看到他们的身影,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了解他们的思想,感受到他们的情感和智慧,辨认出他们一步一步走过来的脚印。因此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著名历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用历史学的眼光来看,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信仰和民间文学,都是社会的存在,也都是历史的一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支“古今变奏曲”,形态千种百样、风情万种,是透视人类社会生活的广角镜。“它们以其民间的、口传的、质朴的、活态的存在形式,弥补了官方正史典籍的不足、遗漏或讳饰,有助于人们更真实、更全面、更接近本质本源地去认识已逝的历史及文化”。在此意义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活态历史。

参考文献:

[1]叶辛,蒯大申: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61.

[3]吕品田:衰落与蜕变―百年中国民间美术态势思考[a].郑巨欣,民俗艺术研究[C].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135.

[4]王松华廖荣:产业化视角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J].同济大学学报,2008(2):107―108.

[5]梁启超:新民说[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6]王鹤云: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元价值分析[eB/oL].http://省略/inc/detail.jsp?infoid=1193.

[7]叶辛,蒯大申:城市文化研究新视点-文化大都市的内涵及其发展战略[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8]范玉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7.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6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开发;互动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又称口述或无形遗产,这一概念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兴起,并逐渐向世界范围内流传开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根据,由某一个体或一些群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期望的文化和社会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探讨

目前,学术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关系有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存在一个共同点: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着不可调和性。我们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工作中,要走出“非黑即白”的二元论的悖论,保护与旅游开发不是只能存在于对立的两面,二者也是可以相互融通的地方的。保护可以是开发式的保护,开发也可以是保护式的开发。旅游开发其实可以成为保护的一种手段,能够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带来经济上保障,从实现更完善的保护;而保护也可以使旅游开发有更好的基础,提供更加优质的开发资源,从而带来更多的经济价值。也就是说保护与旅游开发存在着一种互为手段、相互促进的同一性辩证关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旅游开发的意义

(一)宣传促销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品牌价值

如今社会愈发重视一个地方的品牌形象,而文化内涵又是品牌形象的核心。而非物质文化遗产无疑可以增强区域旅游形象的文化内涵和特色,极大的提高一个地区的旅游形象。通过把非遗元素有效的融入到旅游形象之中,旅游地的整体品牌形象一定会变得更加生动,也更容易为广大游客所喜爱。

(二)提升旅游产品层次,提升旅游地的审美、艺术、体验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其内容的多样性是作为旅游资源的基础,地域性是其独具魅力不可替代的前提,文化性为自然风光的深度拓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挖掘不同民族风俗习惯、价值观念和手工艺术等非物质文化资源,提升了旅游地的审美、艺术、体验价值,满足了游客的体验欲望,迎合了当代体验游的趋势。

(三)丰富旅游开发项目,增加旅游资源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域文化艺术的精华所在。通过合理有序的开发和利用,形成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增添旅游活动的吸引力。如在古建筑的参观游览活动中加入传统手工艺制作、杂耍或传统节日庆典等的表演,必然丰富旅游项目,增加旅游景点的吸引力。

旅游开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一)旅游能激活非物质文化遗产,提高大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

通过对非遗的旅游开发,一些被淡忘的民间文化被激活,出现了传统文化的复兴现象。如丽江的旅游开发使纳西族的民族音乐和东巴文化得到了重视、保护与传承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使民族主体重新体味到自己文化的独特与重要,恢复自己民族的自信心,从而更珍惜和保护自己的传统。

(二)旅游能给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保护资金

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途径,可以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注入充足资金。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的深入,创造的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大,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其保护措施不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无力施展,从而为非遗的保护提供了可靠的资金保障。

(三)旅游开发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挖掘与实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中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价值可以通过旅游活动的介入在实践中表现出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旅游开发成为旅游产品,首先实现其文化价值,向游客展现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其次是经济价值的转化,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地带来经济收入,带来经济效益。最后是社会价值的实现,即旅游开发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从被本地区内部的人员认可,发展到被该地区外的游客了解和欣赏,使得遗产的价值得到更大规模的传播。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旅游开发的方式途径

笔者从旅游开发的具体形式角度,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休闲演艺、节事旅游、旅游商品等开发模式,下面分别展开介绍。

(一)休闲演艺模式

非遗演艺产品是一种文化产品,是其核心竞争力所在。只有在充分挖掘当地的历史文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将主题、艺术形象与地方文脉相结合,并通过表演形式展现出来,才能形成非遗演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休闲演艺产品的旅游开发时,要牢记始终保持自己的特色。

(二)节事旅游模式

节事旅游是以各种节日、盛事、赛事等的庆祝和举办为核心吸引力的一种特殊旅游形式,节事旅游目前已日益成为各地旅游活动的常备项目,在各旅游景点屡见不鲜。一些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通过策划赛事、节庆、展览等节事旅游产品来进行旅游开发利用,并且取得很好的效果。

(三)非遗旅游商品

我们的非遗旅游商品的开发在全国各个旅游目的地历来是一个薄弱环节,许多游客抱怨景点的纪念品种类单一,做工粗糙,根本谈不上有什么文化内涵在里面。这与我们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的声誉是非常不符的。在这里要指出的一点是,我们在开发非遗商品时,应注意把非遗的工艺优势转化为旅游商品开发中的经济优势,把现代技术和理念融入非遗商品的生产中。

[结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是同一性的,只要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合理,科学,实现非遗保护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是完全有可能的。一方面,通过旅游开发促进非遗的保护,另一方面良好的遗产保护又会大大的促进旅游的发展,这种互动应该是以后非遗保护与开发工作的必由之路。希望当地部门能够积极探索有益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模式,实现桂林市非遗保护与开发的良性互动。(作者单位: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参考文献:

[1]魏小安,旅游目的地发展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2]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与方法.[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3]张仲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研究.[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4]张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8(5)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7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旅游相结合的研究,相对较多的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如何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物质化、产品化的东西,纳入旅游吸引物的行列,对其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开发,满足游客的文化和精神享受方面的需求,是我国学者们全面展开研究的重点。

青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文化价值又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在国内外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背景下,找到一条合理的途径,保证青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青海省海东地区分布着汉、回、土、撒拉等民族,多民族、特有民族的聚集,使得该地区拥有了数量众多、种类齐全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是青海省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展示窗口。

一、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及其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一)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单体类别

青海海东地区包括平安县、乐都县、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互助土族自治县、化隆回族自治县、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根据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的统计,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7大类16项,如表1所示:

(二)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本文利用层次分析法对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进行评价,所建立的旅游开发价值评价体系如图1所示:

为了确定评价因子的权重,本文向省内专家学者发出征询问卷。各评价因子按照“差”、“一般”、“好”、“较好”、“极好”分别赋予l、3、5、7、9的分值,问卷一共发放72份,回收有效问卷69份,对上述数据进行综合整理,得出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权重值表,如表2所示:

为了做到评分公众化,本文设计了青海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调查表和评分标准,在对该地区的实地调研中,对游客、当地旅游管理部门及企业、高校师生中进行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通过对调查数据的整理,获得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评价指标得分,如表3所示:

由表2-3可见,青海海东地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民间美术、民俗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相对较大,此类资源在数量和种类上有优势,且资源价值高,能够满足旅游者的参与性、体验性、求知性、观赏性等个性需求,具有强大的旅游吸引力,旅游开发潜力巨大;其次为民间音乐类,相对其他资源,其资源评价价值较较高,吸引力和可参与性有待开发,由于受季节的限制,旅游开发条件评价较低;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学类资源得分较低,虽然此类资源具有较高的读条完型和珍稀性,但受到可参与性、感染力的限制,使得资源的文化含义的停留在表层,不够立体和细致,游客仅仅能看到舞蹈或技艺的表面现象,而对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不能理解,大大降低了对游客的吸引力。

二、青海海东地区现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分析

随着青海省现代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客源市场对文化旅游的需求与日俱增,在此背景之下,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开发,具体有以下几种开发模式:

(一)节庆模式

民俗旅游是青海旅游的一大品牌,举办民俗旅游活动现已成为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每年春节期间举办的社火及海东地区的土族婚礼、撒拉族婚礼等各种民俗旅游活动成为了展示其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途径。

(二)民俗村落建设模式

青海省积极对传统文化进行动态保护,在全省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和“中国特色艺术之乡”的评选活动,其中,该地区的互助土族自治县东沟乡的土族盘绣、互助土族自治县丹麻乡等地区均入选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培育了一批具民俗文化研究基地,为传承和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三、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构想

通过对青海海东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旅游开发价值的评价,结合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研究,本文的观点为对民间音乐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资源在旅游开发时,要利用该地区现有的基础设施搭建展示平台,以延长适游期;民间美术、民俗类资源要注重旅游方式的多样性,民间舞蹈、传统手工技艺、民间文学类资源要进行文化内涵的挖掘与展示,结合上述内容做出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的构想,如表4所示:

(一)旅游商品开发模式

由政府出面组织,联合出旅游工艺品生产与设计公司,以民间文学、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资源进行开发,选择青海各旅行社或书店、超市专门设置青海民间文学图书及音像制品专柜进行出售。具体的开发设计内容如表5所示: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周开发模式

在旅游旺季时举办的分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活动,将可以通过物质形式表现出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用合适的形式表现出来,对相关知识进行介绍,让游客亲身参与体验;不同年份展示的重点非物质文化形式不断更新,具体开发如下(表6):

(三)休闲演艺模式

茶园与藏餐馆为青海当地居民聚会、休闲、社会交往的场地,消费低廉、环境闲逸,把民族歌舞和民族餐饮有机结合,可以让游客边品尝美酒佳肴,边欣赏歌舞曲艺,更能对本土文化氛围进行体验。具体开发如下(表7):

(四)传承人培训基地展示模式

传承人培训基地展示模式是由政府出面,利用青海会展中心和博物馆,定期举行传统手工艺、民间美术的传承人培训,并将培训过程让游客参观的开发模式,具体开发项目如下(表8):

(五)移情体验主题居住区模式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8

关键词: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旅游资源角度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依托。其旅游价值主要在于:第一,具有吸引游客前往的品位和较高的历史价值;第二,具有较高的艺术观赏价值;第三,参与性强,体验空间大;第四,娱乐性强,体闲功能完备;第五,地域特色鲜明,文化价值极高。[1]河南是非物质文化资源大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多样,合理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转化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既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又能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一、关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

河南省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发源地,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创新区,蕴藏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截止2011年年底,河南省拥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5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372项,这些都是我省的文化瑰宝,加大对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力度,对于提升河南文化产品的整体竞争力,推动河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和建设文化旅游强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河南旅游业在对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物质文化的价值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种类繁多,类型多样,品味较高,除少林功夫、朱仙镇木版年画、洛阳牡丹花会等级别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其他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人们对其重视不够,旅游开发的意识不强,开发力度不够。

2.开发利用方式单一,深度开发不充分。

目前河南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得到部分开发,但大多仅停留在旅游节庆、博物馆展示上,开发利用形式单一,内容也不够丰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存在着简单化、雷同化、庸俗化的倾向,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没有被充分地挖掘出来,结果旅游产品得不到游客的认同,缺少市场竞争力。例如,河南淮阳的泥泥狗是淮阳太昊陵“人祖会”中泥玩具总称,是一种原始图腾文化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又称“陵狗”或“灵狗”。泥泥狗反映了原始人类的生殖崇拜。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具有民俗研究价值、审美价值、经济价值、文化教育价值等。当地政府在对此项“非遗”进行开发时,只注重了形式,而缺乏对其内涵的宣传。每年,泥泥狗只在淮阳太昊陵庙会上制作和摆摊销售,由于缺少对其文化内涵的宣传,泥泥狗只能作为普通的玩具进行销售,因此销售价格非常低。因此,当地的年轻人不愿意去做这些泥玩具,纷纷出外打工,结果造成泥泥狗的传承和发展后继乏人。[2]

3.缺乏资金投入,系统开发不够。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的开发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如果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保障,就不可能开发成为现实的、具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旅游资源由于缺少资金的投入,配套设施不完善,开发力度不够,影响整体旅游形象,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至今还是“躲在深闺人未识”。比如河南的梁祝传说、董永传说、木兰传说、神话等民间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文学价值高,但是目前在河南各个旅游景区关于民族文学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少体现,即使当地居民对于河南有关民间文学的了解也非常少。

4.缺乏系统规划,旅游开发零散。

进行科学合理的旅游规划,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旅游局编制了《河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但目前还没有专门针对地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规划,旅游开发建设也较零散,个别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开发处于自由、无序的状态,盲目跟风,重复建设,造成巨大的资金浪费。因此,要尽快制定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建设项目规划。

5.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真性受到挑战。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合理、适度旅游开发,有利于实现经济,社会,文化效益,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但是如果开发利用过度,则必将带来一定的隐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受到挑战,甚至使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亡的危险。

6.旅游专业人才缺乏。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开发,要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产品开发的相关理论知识,从目前河南省开设旅游管理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看,大部分学校还没有开设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旅游方面的课程,只有少数学校针对硕士研究生层次开设了世界遗产方面相关的课程,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人才。而且河南大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在广大的农村和小城镇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旅游人才显得更缺乏。

三、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原则

1.原真性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主要在于其独特而鲜活的原生地域文化,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避免虚假性和欺骗性的旅游活动,不能盲目地融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接受的现代元素,注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原真性保护,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面形式与内在意义达到统一,只有这样旅游者才能真正体验到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具特色的魅力。

2.保护性原则。

对于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保护是开发利用的前提与保障,因此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始终坚持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把开发利用放在第二位,要做好科学规划与政策法规的保障,采取妥善、有效的措施,保护好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开发,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有机结合,使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传承与弘扬。

3.综合效益原则。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是一种文化内涵极其丰富的旅游形式,任何旅游开发活动都不能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内涵,不能只为谋取经济利益,而忽视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必须坚决制止歪曲历史文化原貌,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开发行为。因此,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文化效益协调统一起来,取得更大的综合效益。

4.可持续发展原则。

可持续发展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可应用于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领域,在旅游业开发中,同样也要遵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995年颁布的《可持续旅游发展》明确指出:遗产地旅游发展应该循序渐进,维护地方特色、文化和生态环境,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要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科学严格论证的基础上,确立合理的开发范围及程度,不能超过遗产地的旅游资源容量和环境容量,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四、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模式构想

1.节庆活动模式。

节庆往往凝聚着一个地区的民俗风情,集中体现了该地区独特的民俗文化,游客参与到当地的节庆活动当中,不仅能体验和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而且在旅游活动中也能被异域的民俗文化所感染与熏陶,能获得身心的愉悦和情感的共鸣。[3]

在现代旅游开发活动中,借助节日的形式,举办文化节、艺术节已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时尚。例如2008年洛阳牡丹花会以节庆的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以牡丹花为媒介,扩大招商引资,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极大地促进了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种节庆活动的开展,对于提高河南的知名度,促进了河南与世界各国的广泛交往,能让世界了解河南,也使河南更好更快地走向世界,促进了河南国际旅游业的发展,为河南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2.民俗文化主题公园模式。

主题公园,也称微缩园或人造景观,主要是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将自然、文化、人文遗产,以及各种可能溶入的景物融合到一起,以突出一个或多个主题的人造景观[4]。

开封是七朝古都之一,宋朝在此建都的时期也是开封文化最繁荣的时期。至今,开封有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宋朝传下来的。开封的清明上河园就是以弘扬宋文化著称的主题公园。整个公园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为范本进行设计。园内建有宋代科技馆、宋代名人馆、宋代犹太文化馆、张择端纪念馆,园内的工作人员一律着宋装,向游客展示开封的沛绣,品尝宋代小吃、名菜,参与土员外招亲抛绣球活动,体验柳条秋千、宋代浪船、蹦鞠等活动。[5]

3.工艺生态园模式。

工艺生态园模式主要适合传统手工技艺类和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河南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朱仙镇木版年画、汴绣制作、洛阳唐三彩、泥咕咕、禹州钧瓷制作等,这种类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议创建工艺旅游园区,旅游开发不能停留在一般层次上的观光,而应注重提升园区内旅游产品的开发层次,设计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强、互动性强的旅游项目,使游客在参与实践过程中能充分领略到传统民俗文化的内涵。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上,应采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进行动态的呈现,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

4.旅游商品模式。

旅游购物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也是旅游业创收、创汇的一种重要来源和提高旅游业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购物对象的旅游商品既是旅游者的经济消费品,又是文化消费品,是经济与文化的统一体[6]。河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显著的旅游商品资源开发价值,其中的“真不同”洛阳水席既是目前河南餐饮业唯一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又是目前全国餐饮业唯一的以全套宴席入选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相当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社会知名度。要围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精心开发具有鲜明的河南地域文化特色和优质优价、装饰精美的旅游商品,并以此作为提升河南旅游产品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突破口。[7]

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源远流长、丰富多彩,要充分认识其旅游价值。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旅游开发,可为非物质文化的保护传承注入新的血液与生命力,为河南旅游业的发展注入强大的助推力。

参考文献:

[1]彭顺生.世界遗产旅游概论[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72-75.

[2][5]石素真.河南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研究[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106-108.

[3]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新编)[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315.

[4]杨振之.旅游资源开发[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53.

[6]石美玉.旅游购物研究[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6:75.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9

Keywords: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protection;developmentmodel;authenticity

中图分类号:F5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12-0024-03

0引言

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03年10月颁布了《保护非遗公约》,公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的概念,学术界开始了对非遗各方面的研究。非遗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到非遗的理论研究、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利用。非遗作为一种文化资源,其旅游开发利用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近十年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相关研究逐渐增多,众多学者对非遗旅游的保护与传承、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1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数据来源

文章选择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的期刊库,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为检索项进行主题检索,以2006年到2015年为时间节点,共检索到相关文献2318篇,其中期刊共150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文章共375篇,博硕论文共482篇。

1.2研究方法

文章选取375篇核心期刊和CSSCi文章中的关键词进行整理,提取词频高于5的20个关键词运用UCinet软件进行社会网络分析,得到结果如图1。

通过图1分析可以看出,非遗、旅游开发模式、旅游开发、旅游资源的连线较密集,即对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开发模式、旅游价值、原真性、旅游的保护与开发以及传承上。

2非遗旅游的研究内容

2.1非遗保护与旅游研究

关于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研究,尤其是关于非遗原真性的保护问题是众多学者最关注的方面。马育倩、左晓丽[1]认为非遗和旅游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通过发展旅游促进非遗的传承与发展。在发展旅游的同时要注重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并且提出了“前台―后台”的发展模式,既要不断创新非遗的舞台表演形式,又要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徐茜[2]以凉山彝族火把节为例,提出了火把节原真性保护与旅游开发和谐发展的具体策略,突出了旅游专业人员、原住民与当地政府在火把节原真性保护和旅游开发中的作用。雷蓉、胡北明[3]从保护和传承的视角分析了非遗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及对非遗保护的作用,他提出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提供保护资金、为其发展提供生存空间、为其传承提供群众基础,同时还可以提升遗产旅游地的品牌与价值。顾金孚、王显成[4]提出了保护性旅游开发应该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并提出要科学规划非遗,合理分区,分类保护。适度引进高科技术对非遗进行保护。赵悦、石美玉[5]通过分析非遗的价值和多种保护途径,提出了对非遗的保护性开发对策,并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以解决非遗保护与开发的矛盾。华春霞、贾鸿雁[6]从旅游系统的三大主体即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个方面论述了非遗开发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旅游开发对非遗的保护意义。但是并没有提出具体的开发措施。邓小燕运用了建构主义原真性理论,既注重旅游客体的原真性,又强调旅游主体即旅游者的自身的体验。通过建构非遗原真性模型以土家族摆手舞为例,指出理解原真性的概念要从动态和互动的角度出发,理解其是动态的复杂过程[7]。通过构建非遗原真性模型来分析非遗与旅游开发之间的互动和动态关系可以直观的为非遗的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指导方法。贾鸿雁[8]指出要实现非遗旅游的保护性开发,需要建立行政机制、经济机制、规划机制、教育科研机制、法制机制共同组成的保障机制来实现非遗的保护性旅游开发。但是作者并没有提到高新技术对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的作用。非遗的保护与旅游的关系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关于非遗旅游开发的冲突主要集中在旅游开发带来的利益和破坏。

2.2非遗旅游开发模式研究

非遗的保护与开发是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如何进行非遗的开发,众多学者提出了一些开发模式。总体来说,非遗的开发模式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静态开发模式,即静态的展示方式,包括建立博物馆、展览馆等;活态开发模式,即包括大型舞台剧、生态博物馆、民俗村、文化村、情景体验等反方式;商品旅游开发模式,主要是通过纪念品、工艺品等形式来凸显非遗的特色;综合旅游开发模式,将非遗的类型结合起来进行组合开发,通过旅游资源的异质性特点来吸引旅游者。此外,阚如良[9]等提出了主题村落再造的开发模式,以主题村落为载体,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主要通过活化传承的方式,突出文化旅游的功能,并采取集聚开发的手段形成生态文化博物村落,为传统的手工技艺类的非遗旅游开发提供了借鉴意义。

雷蓉、胡北明[10]根据我国非遗的分类将其分为六大类,针对不同的非遗项目提出了各自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为非遗的旅游开发提出了具体的开发模式。为其他非遗的开发也提供了很好地借鉴意义。

非遗的旅游开发模式已经初具模型,可以为各种非遗的旅游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在借鉴各种开发模式的过程中,要注重非遗的原真性保护和活化传承,保护非遗的原生态环境,促进非遗的保护与传承。

2.3非遗旅游评价研究

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评价包括适宜性评价、价值评价、开发潜力评估等方面。

肖刚等[11]指出非遗的旅游价值包括文化、审美、教育、科考、经济和历史价值。尹华光[12]等通过调查问卷提出了非遗旅游开发潜力评估的指标,这些指标包括利益相关者、旅游产品开发、遗产本身价值、遗产承载力共4项一级指标29项二级指标,为非遗旅游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顾金孚、王显成对非遗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通过遗产旅游开发价值、遗产生态敏感度[13]等5个指标构建了旅游资源价值评价的体系,并通过实证研究对嘉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出了等级分类。

2.4非遗旅游多主体的研究

随着对非遗旅游研究的深入,许多学者开始寻找不同的角度对非遗旅游进行研究。

虞阳、戴其文[14]从游客的角度来分析桂林非遗旅游开发的重点。通过对旅游对桂林非遗旅游和旅游产品的偏好,发现旅游者对传统音乐类非遗很感兴趣,其次是传统舞蹈类。并且得出了旅游者最喜欢的非遗旅游产品是主题公园的结论;游客基本上认同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并对以上几点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策略。这些理论分析为桂林非遗旅游的开发提供了积极地指导意义。

王红宝、谷立霞[15]从旅游体验的角度分析了非遗的旅游开发问题。文中突出了非遗的原真性和活态性的特点,构建了旅游体验与非遗旅游开发的关系模型,强调非遗是旅游体验的重要内容,以旅游体验进行旅游开发是保护非遗的有效途径。作者提出了基于旅游体验的非遗保护性旅游开发策略,更加关注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情感需求,并且要深入挖掘非遗的活态性。

周丽洁、易伟新[16]从消费者响应的角度来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消费者响应实质上是指消费者对非遗旅游产品和服务的反映效果,及消费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产生的共鸣,使旅游者达到满意的体验效果。消费者响应重在强调旅游者对非遗产品和服务的体验效果。作者提出了提高消费者响应的措施,即挖掘非遗的活态性,保护原真性,增加体验性,关注消费者需求,注重非遗的教育和当地居民的参与性。作者从消费者响应的影响因素入手,为提高旅游者体验满意度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和措施。

邓小艳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探讨社区参与的非遗旅游开发。社区参与的研究是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社区旅游是以社区为依托的旅游方式,“社区+旅游”是社区旅游的基本特征[17]。社区参与旅游开发有利于保护非遗的生存空间,可以凸显传承主题的文化自觉意识,是当下非遗旅游开发的一种新的有效的方式。

朱晗、赵荣[18]运用Rmp理论以济南市为例对非遗的旅游开发做出了研究。作者通过对济南市非遗的旅游开发资源(R)、旅游开发市场(m)以及旅游开发产品(p)的分析,得出了三者是不可分割的整体,是一种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关系,并对此提出了具体的旅游开发措施。

秦美玉[19]从遗产地居民的旅游感知和态度方面入手,以西昌彝族火把节为例,分写了当地居民旅游感知和态度对非遗旅游开发的影响。通过调查问卷和SpSS分析法对问卷中的5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评价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地缘条件差异导致火把节遗产发源地居民的旅游影响感知差异。

对于非遗旅游开发的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对非遗与旅游开发的保护性开发关系、开发模式的研究,对于不同主体和不同角度以及运用新理论对非遗的旅游开发的研究更有利于非遗的保护以及旅游开发的顺利进行,以期促进非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的互动关系。从消费者响应、旅游体验、社区参与、旅游者感知、旅游体验、旅游者、传承人等多个利益主体等多角度研究非遗的旅游开发可以更好地分析非遗的旅游开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结论

3.1非遗保护与开发的互动关系

大部分学者都认同旅游开发是对非遗的一种保护途径,有针对性地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可以为非遗保护提供需要的资金、技术支持,增强群众保护非遗的意识,为非遗提供发展空间,促进非遗的传承。非遗保护的重点是要保留非遗的原真性。如何处理好各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保持非遗的原真性和活化性,使非遗处于原生态环境,需要非遗传承人、当地居民、当地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

3.2非遗旅游开发模式多样化

非遗旅游的开发模式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将多种非遗综合开发,一类是按照非遗的分类进行个体开发。如表1、表2。

3.3研究主体的多样性

学者从多个主体角度研究非遗旅游。从多个角度入手,可以更全面的反映非遗旅游开发的价值与应用。如表3。

3.4非遗旅游价值评价是基础

非遗旅游价值评价体系的构建是非遗旅游开发的重要前提。非遗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是否具备旅游价值是决定对非遗进行旅游开发的重要依据。非遗价值评价指标的选择也是决定非遗旅游价值的关键。

非遗文化的价值篇10

甘南藏族自治州是离内地最近的雪域高原,随着旅游宣传的加强,交通业的持续发展以及旅游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吸引着众多国内外游客慕名而来,旅游前景被普遍看好。2013年8月夏河机场的建成以及各条航线的开通更是甘南州旅游跨越发展的历史契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地区旅游发展中最具潜力的吸引物,而旅游开发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利用的重要途径。因此,对于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的分析以及开发路径的探析很有必要。

一、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况及特征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与物质文化遗产共同承载着人类社会文明,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着人类文化的精神高度。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非遗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更是我国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甘南藏族自治州地处青藏高原东缘,历史悠久,自然景观类型多样,世居于此的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出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多种文化的碰撞交融形成了今天甘南民族文化的灿烂丰富,开放多元。据统计,甘南藏族自治州共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8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8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9项,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518项。

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有以下特征:

(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早在新石器时代,甘南这片土地就有人类的先民居住生息。同时,在地理上甘南处于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文化相互交融,藏传佛教宗教文化、藏族游牧文化、藏族农耕文化以及民族体育经济文化等等。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甘南州今天以格萨尔史诗传唱、藏医药发展、“南木特”藏戏等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二)数量可观,类型多样。自2006年至今,甘南州已有8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另有38项文化遗产成功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都是甘南民族文化的浓缩和代表。2011年颁布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总则中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概括为6种类型,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传统体育和游艺;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甘南藏族自治州的部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其中主要类型均有所涉及,可谓类型多样。

(三)保存完好,可开发性强。在历史上,由于地缘条件以及交通状况导致甘南州对外交往较少。尽管近些年,旅游开发使得更多人来到这片神秘的土地,但是由于气候高寒,基础设施薄弱,大多数游客只做短暂停留。因此,外来文化对于甘南州的本土文化冲击较弱,大多数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活态形式存在,保存完好。比如佛宫音乐“道得尔”、甘南藏族民歌、锅庄舞以及洮砚制作工艺在现实生活中都还可以见到,并且有一批专业人士、高校学者从事非遗的搜集、整理和传承工作的研究,为非遗的旅游开发奠定了基础。

二、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

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甘南州民族文化中的突出代表以及集中体现,是从长期的历史演变、岁月变迁和民族发展中汲取出来的,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前进脚步。作为旅游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审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些附着于具体的物质形态,有些通过物质媒介表达出来,它是民族历史发展中适应自然、进行生产生活的智慧结晶和精神追求的具体体现,展示着各民族的精神面貌、生活习惯、艺术创造和审美观念。如甘南境内不同的风格的藏族服饰体现着藏族人独特的审美;藏族唐卡借助绘画、堆绣的具体艺术形式表达藏族人虔诚的宗教信仰;藏医药学多采用高原植物、矿物入药,是藏民族医学发展和崇尚自然的生态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对于游客来说,这些神秘独特的文化都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二)文化价值。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传统民族文化无疑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作为民族文化典型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不能幸免。处于弱势的民族传统文化受到外部冲击时往往被削弱、被同化甚至消失。当旅游情境下的族群文化功能从原先纯粹的内部功用转变为外部市场化,民族文化的自然传承者――人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所在,重新产生民族文化认同感,实现自我文化价值。而对旅游业来说,“非遗”既可以提高旅游文化品位,又可以提升旅游文化内涵。如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卓尼洮砚的生产制作在现代化的浪潮中曾经逐渐淡出的人们的视野,但是在旅游的推动下,卓尼洮砚的文化价值得到重视,制作技艺不仅保存了下来并且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创新,更加富有艺术感和生命力。

(三)经济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由于具有原生态的文化特征,所以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旅游目的地通过对民族歌舞艺术的展演,民俗节庆活动的开发打造,民族手工艺品的包装设计再生产,无疑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如甘南州锅庄舞、甘南藏族民歌的展演,香巴拉旅游的打造以及唐卡、洮砚的生产销售都拉动了甘南州旅游经济的发展。

(四)历史价值。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从历史长河中淘来的真金,承载着悠久的历史,是人类的宝贵财富。今天,从甘南州的方言俚语、节庆礼仪、生产技艺都可以窥见遥远历史的背影,勾起民族的记忆。正因为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可以让更多人走近历史,了解历史,实现其历史价值。今天甘南草原上广泛传唱的民歌就有追溯历史、讲述民族迁徙的内容。

三、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路径

(一)动态与静态相结合。首先要对未申报的文化事项积极申报,对已经申报未获批、还没有丰富资料的文化事项进行搜集整理和建档工作。对已申报并获批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利用影视人类学的手段拍摄成为纪录片,进行动态展示,增强旅游宣传效果,给人直观深刻的视觉印象。其次,将收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进行汇总,挑选出其中有代表性的,在甘南州文化馆以及各县文化馆进行静态的展示,直观的向游客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历史发展脉络,真正的挖掘出深厚的文化内涵。

(二)针对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模式开发。甘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总则中概括的主要类型。第一,如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以及传统体育和游艺可以采取舞台展演的方式进行开发。笔者认为可以打造一台以“走进香巴拉”为主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晚会,将甘南藏族民歌、“格萨尔”史诗、“南木特”藏戏、万人扯绳赛、藏族婚礼、藏族服饰以及入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各地具有代表性的文化作为演出内容,既满足了游客想要深入了解甘南文化的目的,又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展示文化,获得经济收入的机会。第二,甘南州民俗节庆丰富多彩,各地都有独具特色的节庆文化,如舟曲的博峪采花节、夏河的香浪节、临潭的拔河节等等,将这些节庆习俗作为旅游卖点,打造民族节庆旅游文化,对于提升甘南州旅游知名度和游客的吸引力都蕴含着巨大的潜力。第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则可以作为旅游商品进行开发。如卓尼洮砚已经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良创新,在游客中获得了良好的口碑。同时像木雕、藏族唐卡、舟曲织锦带等等赋予独特的文化内涵后都有着巨大的开发空间。

(三)保护性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如果不加以保护,丧失了文化资源的旅游将会失去最根本的内涵。因此,保护性开发是最重要的原则。第一,保护文化的原生态。文化的原生态是指不受外来文化影响,保持“本真性”的文化形态。在旅游开发中切不可为了盲目迎合游客,而歪曲的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导致其庸俗化、过度商业化。如在民俗节庆类旅游开发中加入庸俗的文化内容或者是“伪民俗”吸引游客的行为实不可取的。第二,保护文化整体性。甘南州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自然地理环境相依存,包含丰富内容和表现方式,并不是零散的、单一的,因此在开发方式上要讲求整体性保护原则,在旅游开发中不仅要注意保护文化状态的完整性,更要保护整体的生态环境。第三,保护文化传承人。人是文化的载体,没有人就无所谓文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认定、保护是旅游开发中不可避免的环节,鼓励和支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到旅游活动当中来,在民族文化展演、民族节庆活动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参与往往是点睛之笔,令游客印象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