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产品设计工作总结十篇产品设计工作总结十篇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17:39:18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1

 

从2017年4月5号进厂以来,开始处理阳光房等户外产品的设计工作;

自4月份设计花架和小衣柜开始,正式开始全铝家具的设计工作,这时候是充满好奇与新鲜感的;

5月份,东方豪客、隆达广场、双语学校,痛苦煎熬与兴奋交集的时候;

6月份,一品世家、7月份,莱茵名都、济南王存真;开始正确认识铝家具

8月份,天津李总厨房、刘志方厨房9月份,创博城纳米厨房,初次接触厨房设计,摸索中战战兢兢的完成;

10月份,国税局宿舍、中盛门窗开启办公家具设计;

17年11月份---18年1月份,完成三套不同风格的产品设计,感官上的第一代,工艺上的第四代产品,虽然完成,但是现在看来漏洞百出,设计感不足,结构不合理,局部比例失调。

18年2月份---5月份,筹备寒亭红星美凯龙直营店。

6月份,鹤壁展厅设计,茌平郭滨家具。到此感觉对产品的认知有了一点提升。

7月份-----11月份兼任客服工作,这段时间虽没有做具体工作,但是是我体会自身最深刻的一段时间,协调工作时各方面能力的短板与不足,导致许多工作不能顺利完成,这是自我认知最清晰的一段时间,也是我最感谢最珍贵的一段时间。

回顾这21个月,是在不断的被否认与自我否认,自我认同与被认同不断交集中促成的自我,这一段时间是一面镜子,让我看清自己的缺点,审美模糊、思维僵化、专业性不高、大局观差,

希望自己后续沉下心来要不断增强各方面素养,不断学习,让自己达到更高的高度。

到今天为止,回头看都是牺牲公司投入的基础上犯的错,往前看自身不足任重道远,所以不敢有半点成就感。

年前计划完成现代简约产品外观设计。

建议:

1、完善组织架构,达成与之匹配的人员体系;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2

新产品试制是在产品按科学程序完成"三段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是正式投入批量生产的前期工作,试制一般分为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两个阶段。样品试制是指根据设计图纸、工艺文件和少数必要的工装,由试制车间试制出一件(非标设备)或数十件(火花塞、电热塞、管壳等类产品)样品,然后按要求进行试验,借以考验产品结构、性能和设计图的工艺性,考核图样和设计文件的质量。此阶段以完全在研究所内进行。

小批试制是在样品试制的基础上进行的,它的主要目的是考核产品工艺性,验证全部工艺文件和工艺装备,并进一步校正和审验设计图纸。此阶段研究所为主,由工艺科负责工艺文件和工装设计,试制工作部分扩散到生产车间进行。在样品试制小批试制结束后,应分别对考核情况进行总结,并按zh0001-83标准要求编制下列文件:

1.试制总结;

2.型式试验报告;

3.试用(运行)报告

(二)试制工作程序

1.进行新产品概略工艺设计:根据新产品任务书,安排利用厂房、面积、设备、测试条件等设想和简略工艺路线;

2.进行工艺分析:根据产品方案设计和技术设计,作出材料改制,元件改装,选配复杂自制件加工等项工艺分析;

3.产品工作图的工艺性审查;

4.编制试制用工艺卡片:

(1)工艺过程卡片(路线卡);

(2)关键工序卡片(工序卡);

(3)装配工艺过程卡(装配卡);

(4)特殊工艺、专业工艺守则。

5.根据产品试验的需要,设计必不可少的工装,参照样品试制工装系数为0.1~0.2,小批试帛工装系数为0.3~0.4的要求。本着经济可靠,保证产品质量要求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工装、通用工装、组合工装、简易工装、过渡工装(如低熔点合金模具)等。

6.制定试制用材料消耗工艺定额和加工工时定额。

7.零部件制造、总装配中应按质量保证计划,加强质量管理和信息反馈,并作好试制记录,编制新产品质量保证要求和文件。此项工作在批试阶段由全质办牵头组织工艺科、检验科进行。

8.编写试制总结:着重总结图样和设计文件验证情况,以及在装配和调试中所反映出的有关产品结构、工艺及产品性能方面的问题及其解决过程,并附上各种反映技术内容的原始记录。该文件的内容及要求按zh0001-83进行编写。样品试制总结由设计部门负责编制,供样品鉴定用,小批试制总结由工艺部门编写,供批试鉴定用。

9.编写型式试验报告:是产品经全面性能试验后所编的文件,型式试验所进行的试验项目和方法按产品技术条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参照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并由检验科负责按zh0001-83编制型式试验报告;

10.编写试用(运行)报告:是产品在实际工作条件下进行试用试验后所编制的文件,试用(运行)试验项目和方法由技术条件规定,试验通常委托用户进行,其试验程序步骤和记录表格按zh0001-83试制鉴定大纲规定,由研究所设计室负责编制。

11.编制特种材料及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报告,由研究所负责。

(三)新产品鉴定原则与要求鉴定是对新产品从技术上、经济上作全面的评价,以确定是否可进入下阶段试制或正式投产,它是对社会、对用户和对国家负责,要求严肃认真和公正地进行。在完成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的全部工作后,按项目管理级别申请鉴定。鉴定分为样品试制后的样品鉴定和小批试制后的小批试制鉴定,不准超越阶段进行。属于已投入正式生产的产品的系列,规格、开发产品,经过批准,样品试制和小批试制鉴定可以合并进行,但必须具备两种鉴定所应有的技术文件,资料和条件不得草率马虎。

1.按zh0001-83鉴定大纲完成样品或小批试制产品的各项测试;

2.按zh0001-83鉴定大纲备齐完整成套的图样及设计文件要求;

(1)鉴定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供鉴定委员会用成套资料;

(2)正常生产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品定型后,正常投产时,制造、验收和管理用成套资料(产品应备晒40套,发设计、工艺、全质办、检验科、生产科、工具、装配、零件加工车间、总师办、存档)。

(3)随产品出厂应具备的图样及设计文件--随产品提交给用户的必备文件。

3.组织技术鉴定,履行技术鉴定书签字手续,其技术鉴定的结论内容是:

(1)样品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样品试制结果,设计结构和图样的合理性、工艺性,以及特种材料解决的可能性等,确定能否投入小批试制;

b.明确样品应改进的事项,搞好试制评价价)。

(2)小批试制鉴定结论内容:

a.审查产品的可靠性,审查生产工艺、工装与产品测试设备,各种技术资料的完备与可靠程度,以及资源供应、外购外协件定点定型情况等,确定产品能否投入批量生产;

b.明确产品制造应改进的事项,搞好产品生产工程评价(c评价)。各阶段应具备的技术文件及审批程序按产品图样、设计文件、工艺文件的完整性及审批程序办理。

(四)新产品试制经费:

1.属于国家下达的新产品(科研)项目,由上级机关按照有关规定拨给经费;

2.属于工厂的新产品(科研)计划项目,由工厂自筹资金按规定拨给经费;

3.工厂对外的技术转让费用可作为开发新产品(科研)费用。

4.新产品试制经费按单项预算拨给,单列帐户,实行专款专用。费用经总工程师审查,厂长批准后,由研究所掌握,财务科监督,不准挪作他用。

(五)新产品证书办理:

1.新产品证书归口由总师办负责办理。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3

本文选用数字化仿真软件DeLmiaV5R16作为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平台,3D建模和产品预装配过程的实施在软件UGSnX6.0中实现。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在UGSnX6.0软件中进行核动力设备和总装工装的3D建模,并进行产品的装配顺序和预装配检查。(2)在DeLmia的数字化工艺设计模块支持下,将产品数据导入Dpe模块数字化工艺设计环境,建立产品数据库和资源数据库,并将数据库中模型导入数字化装配仿真环境中。(3)创建装配工艺数据库,以设计好的装配顺序为基础利用peRt图进行Dpe环境下的二维装配顺序的建立,peRt图中每一个图标元素代表一个装配工序,通过修改其中的元素或者顺序,数字化环境中的装配顺序也会相应改变。(4)进行装配过程仿真,对每一个工序分配产品或资源元素,并进行总装焊接工装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及组装焊接操作空间的评估,装配路径的规划,碰撞干涉检查,这一步骤是一个反复修改过程,直到得到最优结果再进行下一个装配工序的设计。系统根据peRt图和单个工序设计结果,自动生成整个装配工艺的动态仿真过程。

2核动力设备及工装3D建模

根据数字化装配工艺需要进行产品、总装工装及其他辅助工具等的3D建模。其中总装工装涉及的零部件较多,需要在装配工艺动态仿真前对其结构进行预装配验证,检查工装的结构设计合理性和工装与产品组件的干涉状况。通过验证结果对工装的结构不断进行优化。

3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与动态仿真验证

3.1总装工艺初步制定

根据核动力设备和工装的结构特点,完成初步的核动力设备整台的组装工艺的制定,为数字化装配仿真验证做前期的准备。

3.2产品和工装资源规划

产品和工装资源规划是数字化装配工艺中的重要一环,是保证生产有序进行的前提。首先要对生产车间的场地及总装过程中需要的各种产品资源进行清理和分析,然后根据生产车间场地的情况对核动力设备各个零部件、总装工装、总装台架及辅助工装、工具进行有序的规划布局,使整个生产过程的资源摆放整齐,不会发生现场混乱的现象。

3.3装配路径设计

在数字化装配过程中,需要对核动力设备的每一步组装工序的装配顺序进行设计、验证和优化,使其达到最优。装配路径设计要遵循效率优先、路径最短原则。在节约效率的同时,要考虑人性化设计,即在考虑操作人员的操作空间和操作舒适度的情况下增加装配路径。

3.4装配过程运动仿真

装配过程运动仿真是实现数字化装配技术的关键,是将所有组装工序的运动过程汇编成最终的装配过程。在进行装配过程运动仿真过程中需要对零部件的装配顺序与装配路径、装配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工艺装备设计的合理性及操作空间的开敞性和安装工具的可达性进行一个全面的验证、评估与优化,并根据验证的结果对前期的设计输入进行不断的修改完善。装配仿真对核动力设备总装工装设计的合理性和组件装配过程的碰撞干涉进行了重点关注,并在数字化装配环境中对每一个装配工序进行了详细的设计和分析,并最终得出最优的组件动态装配过程。图2为总装过程组中的一个装配场景。经过动态装配过程仿真和分析,发现了产品设计、工装设计、初步工艺设计和操作空间可达性、舒适性等多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措施和解决后效果评估。

3.5仿真结果输出

数字化装配工艺设计仿真输出结果可以实现各种文件形式,如avi视频文件、txt文件以及各种形式报表等,可以对核动力设备总装过程中每个工序动态装配过程的数据、产品和资源的描述文本和动态装配过程视频进行输出。

4结语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4

**同志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开拓创新,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努力处理和协调好与同事间的工作关系,顾全大局、相互支持、共同提高,以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的合作关系,保障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出色完成。2003年完成ZL40G车架系统的总体方案设计,完成后车架的方案设计及工作图设计完成,完成ZL30G配自制桥前后车架的改进设计,完成ZL30G前、后车架组焊胎的适应性改进设计,完成ZL50F副车架支承架、ZL30F前铰接架、ZL50F翼箱等组焊胎及相应调整用工位器具的设计LG930轮式装载机总体方案的设计后车架方案设计及工作图设计组织、协调、安排YZ18J、YZ16J、ZL30F-2、wZ30-25、ZL50F3、ZL50G4等相关工艺的编制以及F系列焊接作业指导书的编制。围绕着临工工业园的全面投产,该同志积极主动地参入公司工艺流程调整,深入车间一线、服务一线,完成了结构件车间工艺流程调整布置规划,组织完成了所需工位器具的设计,组织、协调、安排LG916、wZ30-25、LGS820等新产品60余套工装的设计,适应了新产品上量的需求,加快了新产品商品化过程。积极参入公司新产品的开发,参入产品组合总体方案的设计、组织结构件部分的设计、完成LG953前后车架总体方案的设计及工作图设计、结构件部分工装设计的组织与协调,组织、协调、控制LG953、LG956轮式装载机的工业性试验过程。

20*年至20*年,为实现产品组合产品的顺利过渡,作为一个设计室主管,组织完成了产品组合产品的整顿与整改,在保证产品组合产品顺利生产的同时,为满足用户对于发动机等多配置的需求,组织协调完成了组和产品的多发动机配置的开发。为了满足用户多功能配置的需求,实现组合产品变形产品的稳步投放,组织装载机室会同各专业室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完成了:LG933、LG936夹木机、抓草机、侧卸斗,组织完善了LG952所有的变形产品;LG953、LG956夹木机、抓草机、侧卸斗,LG918、LG936、LG938、LG956等快换装置、快换斗等。在保证产品组合产品顺利生产的同时,为满足国外客户对临工产品的需求,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根据公司20*年出口产品的需求,组织装载机室会同各专业室完成了LG918、LG936、LG938、LG956、LG958、959等出口产品的设计,发动机配置齐全,满足出口需求。特别在产品结构性能改进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先后解决了ZL50F双缸后车架、动臂、LG953后车架等故障问题。

为了不断的充实自己,更好的为社会服务,该同志进一步学习各种产品结构及工作原理,尤其是工作装置部分优化设计、发动机的匹配设计,充分理解并消化原理性的东西,为总体设计打好理论基础,该同志参加大连理工大学的在职硕士研究生班,并以优异成绩毕业,获得工程硕士学位。该同志无论是在工艺流程调整、大型工装的策划设计、新产品的设计和试制过程以及产品结构性能改进等方面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其付出的努力得到了公司和社会的认可。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5

关键词:设计调研;品牌;工业设计;产品创新;双创

在设计领域,一直以来,英国的原创性和创意设计备受认同。许多改变生活方式的重要发明:电话、文字短信、喷气引擎、一级方程式赛车及虹膜辨认技术等,都出自英国设计师的创意之手。当今,苹果的ipoD、宝马的mini汽车等世界名牌的创意灵感也都来自英国的设计师。英国设计师的出色灵感为产品增加了数倍的附加值,并通过制造业获取了数十倍甚至数百倍的利润,同时有力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和进步,这一点在高科技产品的制造领域体现的尤为明显。

工业设计的本质是创新,是解决问题,是以用户和市场为中心,以集成和创新为核心的设计活动,通过创新来解决问题。把握了工业设计本质和核心,并从产品设计上得以体现才能真正的将设计落实到最终的产品上,工业设计才能真正的发挥其威力[1]。

我们要想利用好工业设计的利器,不得不谈到工业设计的流程,笔者认为,只有按照这套设计的流程,设计出来的产品才能真正的有生命力。综合国内外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工业设计的第一步应该是基于产品的真正把握和对于产品的定位、策划,在此基础上对产品展开调研,获得第一手数据和资料,这些形成产品设计的设计输入,进而分析产品的使用环境、人机操作、价格成本、竞争对手等因素,然后结合这些信息进入设计草绘、造型、绘制效果图、moCKUp、结构设计、手板等过程。最后进入模具加工生产阶段[2]。

工业设计作为新经济的典型代表,国际化是其重要的特点之一。不同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跨国合作、开发,全球销售既是其必要的条件,也是其必然的运作模式。我国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也不能闭门造车,必须走出国门,与不同文化融合,充分吸收各种创意理念,这样才能在创意上、在创意的实现形式上不断创新和提升[3]。

目前,国家大力推动双创,在双创时代,工业设计由于其重要作用也被越来越引起重视。但是对于如何利用好工业设计却停留在浅显的认知上,工业设计不是行销美化,而是商业创新,可以预见,随着设计起到的作用越来越大,设计将不再是选择而成为一种需求。那么在双创时代我们应该怎么样发挥工业设计的作用,笔者希望从产品设计的角度出发,结合本人的设计管理经验,总结归纳如下三点:

1探索对内对外设计业务相结合的独特发展模式

七一二工业设计中心对内根据公司产品规划,负责本公司内所有的造型设计、结构设计、品牌设计、Ui设计。由于公司内部业务涵盖业务范围广,为设计走向深入提供了机会。不同于一般专业设计公司的是,由于是内部设计业务,可以使的设计师能够深入设计的各个阶段,从设计调研到造型、结构、品牌相关一直到供应链、工艺和生产环节以及产品验证。设计和研发实现了深度捆绑,使得设计进入了研发环节,深度介入产品,让设计师对产品设计和研发有独特的理解。有了这种优势,对外为客户提品设计服务时,来自于这个团队的设计就不会是空中楼阁,在解决设计和工艺以及生产和研发中驾轻就熟,从而快速的真正的实现了从电脑端的概念设计到产品的正真落地上市。同样的,经过外部业务的工作开展,又使得设计团队开阔了视野和眼界,而不是拘泥于公司内部相对比较单一产品形成的约束,扩展了设计思路、工艺、供应链以及技术。经过这样的内外业务的结合和相互反刍,达到了对团队的要求:既能引导前瞻设计,又能让设计落地的。

2用户导向的企业文化建构

在日益强调以人为核心的产品设计理念里面,我们设计团队提出产品设计关注的点必须是使用产品的人,以人为核心来决策产品的关键点。此时,设计管理的作用就是将目标用户的体验与后端的产品设计策略联系起来。

3设计服务模式的创新

目前大多数的设计公司的设计服务模式仍然是客户提出设计需求设计公司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设计,业务也仅限于造型设计、结构设计,进行一单一结。这种模式最大的弊端是设计公司被动服务,设计服务的对象是客户,而不是用户。客户的需求可能是伪需求。设计师变成了绘图员,这样就让设计失去了根本,让设计的价值大打折扣。真正的设计是要让设计师参与设计需求,通过设计研究和调研的手段了解真实的需求,然后进入设计流程,以先进的设计管理展开设计实施,从而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实现设计闭环。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显然设计只是做个造型浅尝辄止是不行的,应该深入结合研发展开设计。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七一二设计中心结合实践,开创了设计服务新模式:

(1)在设计能力和价值获得客户认可的情况下,不再一单一结,采用年签的方式和客户捆绑研发。全面介入整个产品开发的过程,主导产品的设计需求调研和产品定义,实施创新设计以及工程实现,一直到产品上市的整个过程。

(2)设计入股。很多公司越来越能意识到设计带来的价值,针对一些初创企业但发展潜力巨大的公司,和这类公司合作,探讨设计阶段不再收取设计费用,设计团队全面参与客户从品牌到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通过设计为客户实现商业价值,团队以设计的形式参与客户股份,从而实现设计价值。

(3)设计组织改革。我们设计中心对设计组织改革做了积极的探索。改变了之前自上而下的组织管理,去除团队中层领导,形成了扁平化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模式,轮流担当产品经理的制度实施设计。不断总结完善设计管理及设计流程。根据工作实践,针对不同的客户和和业务情况,总结出一套符合产品实际的设计流程。统一于项目管理部门进行实施,设计和管理双驱动。完善设计上下游链条。打通前端的设计策略,品牌设计,Ui设计以及后端的生产加工,制造环节。做到有能力提供全产业链服务。

(4)总结出一套全面理顺加速企业针对产品的发展途径。提出设计管理策略在企业级应用的三个阶段,分别为:从产品独立创新阶段到品牌发展阶段;再从品牌发展阶段到产业创新阶段。独立创新显然是一种创新,它的创新涉及设计、研发、市场围绕新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品牌发展阶段是通过品牌语言统一制定公司全部产品线的构建和规划。对产品生命周期进行创新是产业创新阶段它能够延长品类生命,同时对企业品牌和市场效益能够产生有效增值。为了保持设计前瞻性,中心提出要研究设计趋势,保持设计的新鲜性。将设计趋势研究纳入到设计管理中。

参考文献

[1]蔡军,陈旭.现状特征与展望-对中国企业设计管理模式的思考[J].装饰,2010.

[2]蔡军.设计管理创新竞争优势[m].北京:粮油市场报第B03版,2013.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6

一、引言

在进行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时,需要经常使用人体模型,建立一个反映常用人体尺寸、可以方便快捷地进行关节角度调整的参数化人体模型就显得十分重要。为适应设计开发的需要,Catia软件集成了人体工程学设计与分析(ergonomicsDesign&analysis)内容,人体模型(HumanBuilder)也是其中基础性模块,但没有针对中国人体尺寸的人体模型设置选项,根据其中的三维人体模型直接生成二维图也存在一定的困难。

本文使用Catia知识工程、参数化模块,结合汽车设计常用人体尺寸,建立了适用于汽车车身总布置的参数化人体模型,这一参数化模型可以应用于三维总布置设计及二维总布置图等汽车总体设计工作中。

二、Catia知识工程与参数化技术

知识工程具有极其广阔的应用领域,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就是与传统的CaX系统相结合。基于知识工程的CaX系统起源于20世纪90年代初的美国,最初通过与Catia和iCaD软件相结合应用于波音公司的飞机冲压件设计中。知识工程使得CaD设计融入了领域专家的知识和经验,在不需要人工参与或很少参与的情况下,能快速、自动地根据用户的要求改变或产生新的设计方案,提高了设计品质。如今,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知识工程已成为Catia软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1.CatiaV5知识工程模块

CatiaV5软件知识工程模块包括知识工程顾问(Knowledgeadvisor)、知识工程专家(Knowledgeexpert)、产品知识模板(productKnowledgetemplate)、业务流程知识模板(BusinessprocessKnowledgetemplate)、产品工程优化(productengineeringoptimizer)、产品功能定义(productFunctionDefinition)和产品功能优化(productFunctionoptimization)7个子模块。通过这些模块,用户可以方便地进行知识库的创建、使用等应用工作。

2.CatiaV5知识工程基本工具

表1是Catia软件知识工程基本工具列表。这些基本工具包含在Knowledge、ReactiveFeatures等工具条中,其中Knowledge工具条内嵌到其他设计模块中,设计人员不必切换到专门的知识工程模块即可直接使用。通过这些工具,就可以把产品设计的隐形知识转化成Catia软件中知识工程模块可识别的显性知识,从而为知识工程模块使用这些知识打下了基础。

3.CatiaV5知识工程运用基本过程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把与产品设计相关的所有信息收集起来,如行业标准、企业标准、设计规范、尺寸关联、尺寸约束、特征关联、设计经验、材料要求、制造工艺和同类产品信息等,并加以分类、抽象和改进,组成一个产品设计的知识库,通过定义体现产品特征知识之间依附关系和约束关系的知识规则,形成以知识驱动为基础的产品设计,从而实现产品的参数化、智能化设计。

Catia知识工程模块是知识工程方法与CaD软件结合的产物。在产品设计中,可以将专业领域的设计知识通过表1所示的工具及Catia知识工程模块,与CaD设计结合起来,实现产品设计的参数化、智能化。图1是基于Catia知识工程实现产品智能化设计的基本流程。

基于Catia知识工程的产品设计完成后,可以将其作为设计模板在后续的产品设计时多次重复使用。使用时,通过修改产品特征树(Specification)的产品参数值,就可以实时改变模型的尺寸和特征,通过知识工程模块引入的设计知识会检验模型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及时与设计人员对话,对于不符合设计要求的参数设置,给出适当的建议,让设计人员对设计做出进一步调整,直到满足要求,从而实现产品的智能化设计。

三、车身总布置用人体模型知识

1.车身总布置设计用人体模型尺寸

车身总布置设计与人体尺寸有着密切关系。在进行车身总布置设计时,遵循“大多数人”的设计原则,以普通男子第95百分位(p95)人体尺寸和普通女子第5百分位(p5)人体尺寸作为设计依据。根据设计车型目标市场的不同,车身总布置设计常用的人体模型主要包括国家标准、Sae标准等。因此,用于车身总布置设计的人体模型尺寸相对固定。

2.汽车人体坐姿关节角度及舒适性范围

车身总布置设计必须考虑乘员的乘坐舒适性。人体乘坐的舒适和疲劳程度与坐姿关节角度关系密切。在车身总布置设计时,通常需要进行人体各关节角度的调整以获得舒适的人体坐姿。

图2是人体模型关节角度示意图,这些关节角度直接影响着人的乘坐舒适性。

舒适关节角度随车型不同而有较大差别。对于关节角度,不同文献给出的关节角度舒适值范围存在一定差异。经综合比较,轿车驾驶员推荐采用表2给出的人体关节角度舒适值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需要操纵车辆的其他乘员,乘员的舒适坐姿范围与驾驶员坐姿也存在一定差别。

四、基于Catia知识工程的参数化人体模型的建立

1.人体模型肢体层次结构

由于车身总布置中使用的人体模型尺寸相对固定,而需要频繁改变、调整的只是人体的关节角度数值。因此,下面在建立人体模型时,主要针对影响车身总布置的人体各个关节角度,而人体尺寸不做参数化处理。

为实现人体各关节角度的参数化,首先将人体各部拆分开来,以躯干作为根节点,手、足作为末端节点。图3是拆解得到的人体模型肢体层次结构。

2.基于Catia/GSD模块的参数化人体模型

根据人体模型层次结构,通过Catia软件创成式曲面设计模块(GSD:GeneralShapeDesign)中的旋转(Rotate)命令,逐一定义相邻关节之间的角度关系。这样,借助Catia软件,参数化人体模型建立起来,如图4。

通过Catia/GSD模块中的旋转(Rotate)命令建立的旋转角度参数,就是用于调整人体姿态的关节角度。在进行人体姿态调整时,只要修改装配模型中各旋转(Rotate)命令的旋转角度参数取值,便可完成对人体姿态的调整和控制。

但这样的参数化模型,没有嵌入领域知识,还无法实现人体参数化智能化设计与控制。

3.基于Catia知识工程的参数化人体模型

在已建立的人体参数化模型的基础上,完成基于Catia知识工程模块的参数化人体模型的建立,具体过程如下。

(1)根据人体坐姿参数在模型中新建各关节角度参数,新建的参数将显示在特征树的参数(parameters)中。

(2)通过公式(Formula)将新建的角度参数与肢体间的旋转角度联系起来,建立的公式显示在特征树的关系(Relations)中。

(3)使用产品知识模板(productKnowledgetemplate)将人体模型特征及参数创建为用户特征(UserFeature)。

(4)将创建好的人体模型用户特征进行实例化(instantiate)处理,再将人体关节角度的舒适范围(表2)定义为角度参数的取值范围(Range),实现对人体模型关节角度的知识工程控制。至此,基于Catia知识工程的车身总布置参数化人体模型建立完成,如图5。根据这一方法建立的模型,不仅实现了人体关节角度的参数化,同时由于引入了领域知识,对于不在关节角度舒适值范围内的参数修改,模型将给出错误提示,实现了人体模型关节角度参数修改的智能化。

图5所示是使用以上方法建立的参数化二维人体模型。

图6是在进行参数修改时,模型由领域知识给出的报错信息提示。模型初始的背角为25°,设计者预修改为31°,因31°不在内嵌的领域知识要求的范围内(20°~30°),系统给出了报错提示,设计者当前的修改操作无效。

五、应用举例

在车身总布置设计时,将已建立好的参数化人体模型装配到整车坐标系下,根据车身结构布置调整人体模型位置,并进行人体关节角度的调整,可以完成人体坐姿的布置设计。使用基于Catia知识工程建立的车身总布置参数化人体模型可以使人体坐姿的布置设计更加快捷高效。

图7是使用基于Catia知识工程建立的三维参数化人体模型进行人体坐姿布置设计实例,由于事先参数化并嵌入了领域知识,设计者在使用时将更加快捷高效。

图8是建立的参数化模型应用于车身总布置二维图中的情况(为清晰起见省去了尺寸标注)。由于所建立的人体模型外形轮廓根据标准生成,布置设计完成后的二维人体模型可直接用于生成车身总布置二维图,避免了通过建模生成人体模型用于二维图不够美观的弊端。

实际使用表明,基于Catia知识工程建立的参数化人体模型可以满足车身总布置设计中人体坐姿布置设计等的需要,由于模型中融入了人体坐姿舒适值范围的专家知识,从而实现了关节角度参数修改的智能化。

六、结语

本文总结了使用Catia软件进行知识工程应用的基本方法,并使用此方法完成了车身总布置参数化人体模型的建立,并给出了其在车身总布置设计中的应用实例。由此建立的参数化人体模型完全可以满足车身总布置设计的需要,同时大大提高了设计的效率和设计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化设计。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7

而我也有自己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在此就以我在某家设计公司实习两个月,将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而看到的,学习的,理解的来逐步阐述我心中所认识的工业设计。

【关键词】:工业设计、外观设计、结构设计、模板制作、工业设计与企业

当你清晨从梦中醒来,和煦的阳光照亮着温馨宜人居室,格调高雅的组合家具,造型精巧的吊灯,形态各异的家用电器……,无不都是你享用的工业设计的成果;工业设计的影子无所不在,它可小到精美别致的打火机,大到翱翔太空的宇宙飞船,随时随地都是工业设计的成果。

由此可见,工业设计已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人们对工业设计越来越重视,逐步加强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加深对工业设计的研究。“什么是工业设计”就成为大家探讨的一个首要问题。但是至今,仍然没有固定的概念来表达,可以说是众说纷纭。1980年,巴黎国际学术年会权威的论述是,凭借训练、技术知识、经济及视觉感受,而赋予材料、结构、构造、形状、色彩、表面加工以及装饰全新的品质和风格。更有人说“我们在分析、研究产品开发、产品推广、产品质量、产业结构乃至经济发展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评判工业设计”……。

工业设计是一门涉及领域很广的专业,同时也容易受到周边环境的影响,因此生活在不同环境的人,重视点不一样,带来的工业设计概念就不一样。而我也有自己对工业设计的理解。在此就以我在某家设计公司实习两个月,将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而看到的,学习的,理解的来逐步阐述我心中所认识的工业设计。

在实习前,我认为设计公司是一个充满设计创意,比较随意,艺术气味比较重的地方。但一进公司的门,我就被公司的严谨气氛给震撼了。宽敞的环境,井然有序的布置,与我想象中的随意完全不一样。接待室的展板上写着著名工业设计师DYSon的8大制造业生存哲学:

1、没有人会因为画板上的创意而成功!有趣的问题和方案来源于接触世界和细心观察日常生活。与世隔绝或放弃必将无所作为。

2、与生活相关的产品才会有大市场。从现有的产品中找到弱点,虽然改进一个成熟的产品很困难,但在这个产品类别中大有可为,因为市场已经存在了。

3、引进新技术,真正的技术通过专利保护创意,从而削弱盗版与竞争压力。

4、爱迪生原则。工程技术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突破只会源于思考与努力工作。不断测试再测试,只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公式套路。

5、不断革新,对产品的每一个细节进行再思考再改进,让消费者得到最大满足,让自己的产品拥有更多有优势的专利。

6、设计是表现,最重要的是内在,产品好用才会产生美,好的设计在于功能的说服力,但陈旧的外观会失掉市场,设计是为了消费者的产品体验。

7、毅力与判断。成功会比想象的来得慢,幸运需要自己为自己创造,坚忍不拔比聪明更易获得成功青睐。

8、全面控制,不偏离最初的想法会让产品从创意、概念、研发、测试、模型、加工、生产、销售到市场与服务都获得成功。

看到这些,我的心并没有受到很大的震撼,觉得这些感语,对我并没有多大的冲击力。公司的经理告诉我,DYSon的这些话是在长达好几年,不断学习、不断发现、不断的失败成功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谈。而我才刚踩在起跑线上,因此还不能由衷的去体会已经跑了一大段路的DYSon和经理的话,不了解他们在比赛路上曾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以及看过什么样的美丽景色。虽然接触工业设计的时间还很短暂,但是在这期间,由于不断的学习、接触新的东西、了解更深层次的概念,回顾以前的我,发现自己对工业设计的想法和了解也随之经历了多次的改变。

大学前,我只是一心想把事物用画笔漂亮的表现在图纸上,还不了解什么是工业设计,只是认为工业设计就是把产品外观画得漂亮一点。于是把精力放在素描的物体造型,用美丽的线条去表现物体,以及捕捉物体与环境那微妙的色彩变化。

大学初期,巩固、加深学习以前的专业基础课,像结构素描、色彩构成、平面构成等,除了这些还多了理论方面的知识,从中浅浅的了解什么是工业设计,在我脑中形成模糊的概念。想法还是停留在设计图表达出来的东西有新意、空前绝后,就是好的设计观念上。改变的是在画物体写生时,开始注意物体的结构线了,即为了更准确的把物体透视表现好,花心思去把一个物体的结构了解透彻,同时掌握用线表达物体的技巧。

大学中期,我才真正接触工业设计,开始初步了解人机工程学、机械制图、模型制作等的概念,认识更多产品设计理论方面的东西,如设计原则(功能、人性化、经济等),对工业设计的理解深入了一些。在专业表现上开始用简单的线条去表现物体,即产品的效果图。而产品的效果图,只靠画笔和图纸是不完整的,必须还要用电脑工具去表达。于是学会用平面软件和三维软件去表达产品。

电脑效果图手绘效果图

带着以前的认识,我还是把产品的外观表现放在第一位,因此,把大部分心思花在电脑的表现效果上,却忽略了模型制作的课程,即忽略了设计创意怎样转为实体这一环节。

大学后期,开始进行了单一化产品设计、产品语意学等课程,接触了更多的设计实践,也更多地注意外观设计所考虑的众多因素,但这些都还是停留在草图和效果图中;产品结构设计的课程让我们开始用aBS塑胶材料制作模型,但没有真正的考虑、研究产品该有的结构,只是用材料拼拼凑凑的把外观表现出来。直到大四,参观了沿海几家设计公司后,我好像突然的被拉到了和以前截然不同的现实中。从参观实习中了解到:各个公司都反映了结构的重要性,一个产品的诞生时间花费较多的就是结构,出问题较多的也是结构,但最后追究责任时,大部分都是外观设计师,因为设计出来的产品结构开不了模。因此在设计公司中结构设计师就占了一大半。这些感受让我非常忧心,因为在大学期间,对产品结构接触的不是很多——应该说是没有把它与产品联系在一起,而是把重点全放在产品好看的表面上了。沿海之行带来的打击很大,因为接触结构方面的知识很少。但那时候的我,由于缺少实践经验,还是觉得产品外观最重要:既然专业名是产品外观设计,只要在产品的线条、颜色、总体造型上多费功夫,其他的由结构设计师、模板制作师去操心,自己只负责将设计清楚的呈现给他们看不就行了吗?

直到进了设计公司,进行真正的实践工作,我的“外观为主”想法才开始改变。

刚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根据已经设计好整体造型的电子词典来设计它内部面板造型,以及按键的造型和排列。参考其他电子词典按键排列顺序后,设计了按键外轮廓,并大概的按照间距比例排列起来。后经总监提醒,发现按钮之间的间距是有明确规定的,分别是上下2.2毫米和左右1.6毫米。我想:为什么要把间距体现得那么精确?设计完后交给结构师,让他去想这个问题就好了?!后来才知道,我做的平面图是要直接转换成结构格式交给结构师,然后结构师就按照我做的线条、间距来建模。这样一个小小的按钮设计被翻来覆去的修改,后来终于得到总监的认可。但没想到交给结构设计师后,问题还是没有完全解决。结构师反复的把我叫去,问的可说是以前从没考虑的问题:“表面的凹槽是圆角还是直角”、“这里的凹处深多少”、“按键表面是平的还是有弧度的,要弧度的话,高多少”。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回答,最后问了总监才解决了这些问题,其中涉及到的数据全都是零点几毫米。后来设计电子词典的面盖。提供了几十款,被客户选中几个。做模板时,模板制作师还需我考虑配色以喷涂在产品实体上、考虑什么特殊处理效果以及用什么颜色丝印品牌字。

这次设计,让我大概了解了设计公司工作的总流程,也是公司拟定的工作流程:

--方案策划(产品规划的重要阶段)

--效果图绘制(准确表达量产产品时的虚拟真实效果)

--外观模型(为结构设计、开模提供最直观的参考)

--结构设计(为模具加工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也是对产品设计的完善和规范)

--结构手板(是对造型内之结构的仔细研究,是模具制造前的检验)

--模具注塑(好的模具、注塑工艺是优质产品大批量生产的根本保证)

--喷油丝印(色彩计划的具体实施)

这些程序,缺少任何一个都不行。而且要调节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

实习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一个产品结构的重要性。很多客户与外观设计师讨论争执最多的并不是产品的外形好不好看,而是把矛头指向结构方面的各种问题。

“那以外观为主要学习对象的我们岂不是没有多大的用处?”。其实,一个设计公司起着重要作用的,就是外观设计师。只不过,有一个观念是必须要去转变:不能称自己为外观设计师,而应该是工业设计师。意思就是,从事这个专业不能只停留在漂亮的设计效果图纸上,还要学习掌握结构、材料、生产工艺等,不能做到深刻学习,但得清楚产品设计的全过程。

在设计公司里,工业设计师是必须要从头到尾,一直负责到底的。无论是在做外观设计和结构的时候,还是在做模板的时候,你都要随时与结构师、模具师沟通,监督整个过程,来保证客户所选好的方案,能够准确、实实在在的体现出来。从这点可看出设计不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但是作为工业设计师的你不能把一个产品的结构完全的交给结构设计师做,因为你设计的产品的每一根线条的表现只有你自己最能够体会,而结构设计师只是根据你画的三视平面图来建模,一遇到以弧面为主的设计,他不能够协调面与面之间的关系,不能够把设计师所设计的产品完美的表达出来。所以,一般情况下,工业设计师在设计好产品后,都要用专业模具软件(pRo-e)把产品的外部结构做出来,然后交给结构设计师把内部的结构完善。因此我进了公司后,就被要求把pRo-e学好。

一段时间的实习实践为之后的数码相机设计(毕业设计,同时也是为XX公司做的一个设计项目)打下了基础。一听到数码相机,在我脑海中就闪过像尼康、奥林巴斯、索尼、佳能、富士等几个高档的数码相机的造型。

市场数码相机产品

但是一听到经理的说明,我就开始纳闷了。原来这个客户要生产的是市场销售价仅一百多元的数码相机。想一想,如今市场上的数码相机,都是价值几千元的,廉价的产品有市场吗?带着问题我开始从各方面进行调查。

长久以来,很多消费者一直认为数码相机的像素是评价数码相机档次的最重要指标,因此高像素的数码相机一直占据着市场的主流地位。然而,由于高像素数码相机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因此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数码相机在家庭用户中的普及,目前中国城市家庭拥有数码相机的比例只有0.83%。这主要是因为应用环境还不成熟:价格与规格的壁垒导致数码相机的普及困难。如今国内数码相机市场的主流产品都是300~50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而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并没有达到专业级别。今年开始,由于普通消费者对数码相机的需求节节攀升,国内外众多厂商纷纷推出了低价格、低像素的数码相机。因此,当一批廉价的数码相机出现在市场上时,便迅速得到用户的青睐。XX公司就是看中了这一点,才大量生产廉价的数码相机。由此可见,廉价的数码相机是有市场的。这样,我明确了设计的方向。

这次设计不是想怎样就怎样的,因为XX公司提出了多个要求:产品大小都规定在900mm*600mm之间,厚度在30mm内;材质方面,不能用铝合金等高成本材料;功能简单,满足拍照就行,不带闪光灯,附加LCD数字液晶显示,尺寸在13mm*13mm之间,用aaa两节电池供电,内部有图片内存件,用USB接口导出;结构方面,尽量做到成型工艺简单,且时尚。总体来说就是——成本低且时尚。

为了设计好产品,我到各个商场进行数码相机外观调查。大小方面,现在的数码相机都趋向小巧化,大小就和XX公司所规定的大小差不多;材质方面,市场上大部分的数码相机都采用铝合金,由于其成本太高,在这次设计中不被采用;功能是市场上数码相机的主要卖点,里面的都采用高科技的元件,特别是镜头;结构方面,市场上的结构都是很简单的,重点都放在了材质(铝合金等)的处理上,大部分结构都采用一般常见的方体设计,因为铝合金等高档材料成型工艺成本很高,而且塑造有一定的局限;在颜色方面,大部分都采用白、灰、银等流行色彩,体现金属质感。廉价的数码相机要做到功能简单、材质便宜且易成型,其中材质是考虑的重点。近几年来,塑胶材料受到设计家的青睐,最重要的因素是它不但成本低,造型工艺简单且塑造性强,而且在设计中加以特殊处理,并采用最新流行色彩,能创造出独特的美感,使原本低价塑胶产品的附加值大为提高。因此塑胶是这次设计的主要“角色”。定下大概的方向后,就开始草图的绘制了。客户要五个方案,为了让客户满意,我从三个方面下手,设计三种类型的产品来让客户进行选择。定位上分为方体改良式设计、造型创意设计和使用方式设计。

--方体改良式设计

纵观市场的数码相机产品,大部分都是方体设计,简单且时尚。而它的时尚体现点就是铝合金材质。铝合金经过拉丝等处理后,体现金属那种光泽和硬度,就像钻石一样耀眼夺目。而在结构方面考虑到铝合金的成型工艺,所以不能做复杂的结构,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相机的造型都是方体的原因。而我的材质是以塑胶为主,所以造型和结构都可以灵活、复杂一点,多体现些层次感,以设计出与市场不同的方体造型。但是不能像市场上的那些数码相机一样,周围线条都是直的、硬的、面与面都成直角的,要运用些弧面来增添时尚。如果想要有像铝合金那样的光泽,那就用金属色来达到其效果。还可以运用亚加力透明材质,来达到独特的效果:在亚加力材质底部进行挖槽、蚀纹等处理,再在底面喷实色,会有透明的光泽度,颜色会显得特别柔和。

--造型创意设计

市场上的以铝合金为材质的数码相机是因为受到材质的约束,而且产品体积又很小,因此不能做到大的、复杂的曲面造型。由于材质的缘故,就可以设计出造型特别、有新意的产品。这一类主要用弧线弧面来设计,外形适度的夸张。在成型工艺上与上面的方体改良设计一样。

--使用方式设计

以往的数码相机都是方体造型,所以快门键都是设在长方体的顶部,称为竖式,这个当然是掌握平衡的最佳位置。为了体现新意,所以就从这个使用方式来下手,以打破这个常规。我想到的有横式、侧式、笔式。但是要注意的一点是,要从人性方面去考虑,不能盲目的追求新意,而忽略了产品的实用性。

以上三种设计思路都必须要充分考虑结构问题,一定要想清楚是否能够开模、是否能批量化生产,否则是不会被客户接受的。

这些设计构想真的有别于大学时期的设计想法。在学校时,没有受到大小、材质、功能、结构的限制,根据自己的设计理念来进行设计,尽量展开自己的创造思维,越独特、越有新意就越好,没有想过结构方面的问题,是否能够做出来,更不管是否能够被市场接受。不过这并不是意味大学里的设计思维不对,这个就是大学与社会的不同处。要知道这个可是改良设计。从这次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中,发现我的设计思路比以前清晰得多,考虑的东西也比以前多,像材质、结构、以及成本。其中大部分企业最重视的就是成本。因此单单看产品的工业设计是不够的,还要与市场、企业紧密相联。这种认识使我的设计思路逐渐现实化,也更接近市场产品的总体要求。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让我学习了很多的东西,但是心中的问题和想法也多了很多。特别是对于工业设计这个词的概念。工业设计的概念正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学校把它看作有发展前途的新兴专业,企业依靠它开发产品和促进销售,老百姓通过琳琅满目的新产品憧憬着富裕而美好的生活。在大学里就知道工业设计涉及的领域特别的广,工业设计的核心领域是产品设计。工业设计师从社会、经济、技术、艺术等多种角度,对批量生产的工业产品的功能、材料、构造、形态、色彩、表面处理、装饰等要素进行综合性设计,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新产品。工业设计的长远意义还在于对人工事物应当如何存在的深层思考,并协调处理人—产品—环境—社会的关系,对形成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活环境、融合全球文化和地方文化、技术文化和人文文化的生活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但是在实习的这段时间,我发现现在所从事的只是产品外观设计,与真正的工业设计差了很多。经理对我们说这是由中国的国情所决定的。工业设计是一种最新智力资源,就如计算机软件一样,它是产品和企业管理各个方面的系统软件,发达国家对工业设计的作用深有体会,已将这种智力产品商品化。如美国青蛙公司为宏基电脑做了一次工业设计,收取设计费200万美元。工业设计在我国仍处在理论和实践的探索阶段,设计公司为企业产品进行设计定位后得不到承认的现象还普遍存在,尤其在北方更为严重。设计的价值得不到企业与社会的承认,必然会阻碍工业设计实务机构迅速成长,难以建立为企业及社会公共事业开展工业设计的社会服务系统。有些企业虽然逐渐开始自觉引入工业设计,然而工业设计所具有的巨大推动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企业虽然引入了工业设计,却把它仅仅当作设计人员和技术人员的事,各方面人员和科室以互为独立的状态开展工作,距离管理层、决策层甚远。影响工业设计进一步推广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工业设计范畴的理解存在着不同,相当一些人,仍认为工业设计仅仅指产品设计,把平面设计、环境设计或广告设计等排除在外。实际上目前真正以产品设计为主的设计机构却又寥寥无几,大量的设计机构在从事上述工作,这些机构以分散的形式存在于社会当中,缺少行业组织,相互之间缺乏交流,无法形成合力,这也导致了工业设计无法发挥其巨大的作用,没有体现其真正的价值。这些就是中国工业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我想真正到了工业设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我们会直接和企业的技术人员合作进行产品从头到尾的开发、设计和生产,形成真正、实在、密切的为企业服务的队伍,才能使工业设计形成一定的整体实力。

只有开始真正实践或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工业设计的精髓。有资料表示工业设计人才的要求有:1.创造性的解决问题;2.2-D概念草图;3.口头及书面的表达;4.材料与工艺;5.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6.多学科的交流;7.概念模型制作;8.企业实习;9.设计理论;10.平面设计;11.数理知识.;12.工程技术;13.认知与消费心理;14.研究与信息处理;15.市场营销实践;16.艺术与设计史;17.艺术与人文学;18.计算机辅助工程设计;19.人体测量与作业分析;20.全尺寸模型制作;21.工作样机制作;22.展示样机制作;23.机械制图术;24.计算机生成图象。这些要求中前十项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在大学里都要学习的,因此一定要把大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学好。因为实习公司的经理曾说过一句话:“毕业生刚来肯定还有不足的地方,但是只要去学习就没问题,但如果还要在这里‘补课’,那就说不过去了。”这即是要求毕业生不要有“到时候再学”的想法。

我们这一代属于工业设计的开拓者,艰苦奋斗将是长期的。但是好的事物总是要经历多种磨难才会露出锋芒,因此要吃苦耐劳,坚定自己的信心,相信中国的工业设计会成为推进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的强大支柱,会变成最有前途、最有价值的专业之一。

----------------------------------------

【参考文献】

(1)《工业设计史》

何人可编著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世界现代设计史》

王受之编著

中国青年出版社

(3)《产品系统设计》

吴翔编著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8

关键词:生产费用分配;仿真实训;教学设计

一、成本核算分配方法教学存在的问题

《成本会计》是高职院校会计类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难点尤以纷繁复杂的各种计算分配方法为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就一直是成本会计教学活动中探讨的重点和难点。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讲当月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加上期初结存的在产品费用,然后将其在本月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而,由于传统教学方法概念抽象、计算步骤复杂,加之分配方法多样,往往使学生很难真正掌握该部分知识,教学效果不佳。笔者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总结出采用仿真实训的教学设计方式,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将传统的抽象解题方法形象化,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成本会计核算的过程,掌握核算方法,贴近实际操作,提升会计工作能力。

二、仿真实训设计

(一)实训目标

对照“以学生能力提高”为核心的高职课程教学设计要求,以成本会计中难度较大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方法”为单元进行仿真实训设计,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仿真实训达到的基本能力目标:能够正确填写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根据成本计算单及相关单据,正确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深化能力目标:能够根据月末在产品的特点,会选择应用不同的分配方法,将产品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正确分配。

(二)实训时间设计

结合教学大纲的课时要求,本单元的仿真实训设计为4课时,具体分配情况见表1。

(三)实训内容安排

1.实训资料准备:考虑到实际工作中成本会计的组织情况,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工业企业(如加工工厂)的相关信息,并由老师介绍实训项目中的企业资料,导入学习情境。

2.对照岗位分工,设置岗位,明确职责权限。综合学生的理论基础,之前确立的每个学习小组为一个实训小组,每组按照实际工作中会计岗位要求,做到定岗定人,职责分工必须明确。仿真实训岗位职责设置见表2。

表2成本核算仿真实训岗位职责表

序号分配岗位(角色)职责

1仓管员核实入库产品的规格、数量、单价等并正确填写入库单

2车间成本核算员成本核算相关原始资料数据的采集、原始单据的填制

3总部成本会计用不同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填写产品成本计算单,根据成本计算单及相关单据,正确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

4会计主管成本核算工作的宏观组织管理,单据审核、签字、盖章,成本考核与分析

3.任务工作过程实施

(1)在老师介绍项目导入和设置岗位明确职责后,实训小组各个岗位的学生应该充分明确实训的目标和要求,熟悉企业的基本情况,知道各自的工作岗位、任务和流程。

(2)老师引入“知识准备”环节: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这四者间的关系可表达为:月初在产品费用+本月生产费用=本月完工产品费用+月末在产品费用。

(3)实训小组分岗位完成工作任务1:用约当产量法完成产品eoa橱柜的成本核算流程。包括:车间成本核算员填制约当产量计算表(分工序),总部成本会计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会计主管审核签章。产品成本计算单如图1所示。

图1产品成本计算单

(4)老师观察学生凭证传递是否规范,根据实训完成的情况,进行必要的指导,并穿插“知识加油站1”补充一些例外情况的处理要求。

(5)实训小组分岗位完成工作任务2:用定额比例法完成产品HoB橱柜的成本核算流程。包括:仓管员填制入库单,总部成本会计填制产品成本计算单,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凭证,会计主管审核签章。除入库单外,其他单据课参照任务1中的单据示范。

(6)老师穿插“知识加油站2”补充一些例外情况的处理要求。

(7)当场完成的单据经由会计主管审核后归档保存,实训小组成果展示汇报。按岗位总结汇报完成情况和成果,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8)老师给出思考题,比较不同的分配方法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布置课后作业。

(四)对学生的评价考核

有效的考核方式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必须将考核细分为若干要点才能综合考察学生的实践能力,考核要点如下:

1.实训操作中的态度及独立性、纪律性(10%)

2.小组协作性,单据凭证流转正确性。(15%)

2.单据填写准确。包括日期、大小写、据计算有详细过程等方面。(40%)

3.账务处理完成,要素齐全。包括日期、大小写、摘要、科目、签字等方面。(25%)

4.会选择应用不同的分配方法,将成本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正确分配。(10%)

三、实训效果分析

经过仿真实训,综合运用角色扮演法、案例分析法、实际操作法,老师与学生互动增强。以其中1个班级为例,全班共36人,分为9个实训小组,按时完成达到7个小组,另2个小组也完成约70%的工作量,总体效果较好。以任务驱动技能训练,绝大部分的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也克服了传统理论教学中表格看不懂、数据公式枯燥带了的弊端。

四、结束语

实践出真知。会计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纽带和桥梁,作为培养实用性会计人才的高职会计教育必须真正重视会计的实践教学。成本会计仿真实训,按照实际的业务环境设置岗位流程,增强了实训环境的立体感,使学生仿佛置身现实中的加工企业,从而激发了学生对于成本会计的兴趣,在协作完成工作流程中也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交流意识,在完成能力目标基础上,综合素质也得以提高。(作者单位:南京城市职业学院讲师)

参考文献

[1]王俊生,黄贤明.成本会计(第二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70.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9

abstract:theproductBomistheimportantbasisoftheorganizationofproduction,costaccountingandmaterialpreparation.itisalsoknownasproductstructureorproductstructuretree.intheprocessofimplementing,allaspectsoftheenterpriseareinvolvedin,andmanyfactorscanaffectthedataquality.asinglemistakeofthedatacanleadtothefailureofproductdatadecomposition.therefore,effectivemeasuresmustbetakenfromtheaspectsoftechnologyandmanagementtoimprovetheaccuracyofsystemdata.thispaperexpoundstheroleofBominbusinessmanagementofenterprise,analyzesthemainfactorsinfluencingtheaccuracyofproductBom,andmeasurestoimproveproductBomareproposed.

关键词:产品Bom;数据准确性;改善措施

Keywords:productBom;dataaccuracy;improvement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p39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175-02

0引言

产品Bom是企业组织生产、成本核算、物料准备最基本的依据,如何创建和维护,提高产品Bom数据准确性问题,是企业管理者一直努力想彻底解决的问题。而在实施的过程中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基础数据的提供和控制,部门之间的协调,系统维护改进,员工素质等因素直接影响到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更影响到系统的数据质量[1]。在Bom系统的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并不是其复杂的数据结构和数据处理程序,而是原始数据错误的排除,往往一个错误数据可以导致整个产品数据分解失败。系统中基础数据繁杂、量大,装配关系复杂,产生错误的原因可能是输入错误也可能是本身存在的逻辑错误,因此,必须从技术和管理各方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系统数据的准确性。

1相关知识介绍

Bom是Billofmaterial的简写,它又称为产品结构表或产品结构树。通过采用计算机辅助企业生产管理,使计算机能够读出企业所制造的产品构成和所有要涉及的物料,为了便于计算机识别,必须把用图示表达的产品结构转化成某种数据格式,这种以数据格式来描述产品结构的文件就是物料清单,它是定义产品结构的技术描述文件,它表明了产品整件、部件、零件直到原材料之间的结构关系,以及每个组装件所需要的各下属部件的数目。

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存在三种不同形式的Bom:

1.1设计类物料清单eBom:设计Bom是设计部门产生的数据,设计人员根据客户定单或设计要求进行产品设计,生成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结构、明细表、汇总表、产品使用说明书、装箱清单等信息,这些信息大部分包含在eBom中。eBom作为产品工程设计管理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它重点描述的是产品设计中零件与零件之间的设计

关系。

1.2工艺类物料清单pBom:工艺设计部门以eBom中的数据为依据,制定工艺计划、工序信息、工时等信息,修改后的装配树最终生成pBom数据。pBom主要包括了产品结构、工艺路线、工时定额、材料定额、装配工艺、零件工艺及机床和刀具、夹具、模具、量具等工装方面的信息。

1.3制造类物料清单mBom:生产部门使用mBom来决定零件或最终产品的制造方法,决定领取的物料清单;产品成本核算部门利用mBom中每个自制件或外购件的当前成本来确定最终产品的成本和对产品进行成本维护,有利于公司业务的报价与成本分析。

这三种Bom是层层递进的关系,使Bom的内涵不断扩展,从产品结构到工艺路线,再到产品资源。

2影响产品Bom数据准确性的主要因素

第一,创建及维护产品Bom基础数据的手工操作,是影响产品Bom数据准确性的最直接的因素,也是不太容易控制的。常见的Bom错误多种多样。例如,Bom遗漏子项,或者有多余子项,或者子项是错误的,或者子项的数量有误,计量单位有误。

第二,原始数据文件本身的逻辑错误。产品Bom的原始数据文件是产品设计整件明细表,由该整件的设计师编辑完成,该整件中还包含有其它整件以及需要分解到零件的部件,这些部件常常为公用其他整件的部件,极易造成互相矛盾的数据,尤其当部件发生变更以及公用频次较多、时间较长时,逻辑错误几乎无法避免。

3改善产品Bom准确性的措施

3.1对基础信息规范化任何的管理系统在设计之前都必须考虑数据的统一规范性。信息管理首先要解决的文件就是信息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无论是应用业务流程管理的大企业还是采用单套系统管理的小公司,甚至是对于简单的报表和数据库统计的单位。制定和完善基础信息规范是信息系统有效运行的基础支撑,是保证数据质量的重要基础,它将为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集成、决策分析提供支持。没有全面反映业务管理特点的基础信息标准,系统的深化应用将不可避免地受到制约[2]。在系统初创期必须考虑到现有数据规范的准确性、兼容性和可扩容性;在现有系统基础上添加新的应用或对多个系统进行整合,更要彻底解决数据的一致性、唯一性和兼容性问题。要顺应企业集约化发展的大趋势,进行统一规划、统一管理和整合资源,按照构建信息标准统一、入口唯一、在线互动、业务功能互补统一的思想构建基础数据平台。

3.2确保eBom数据的完整和准确eBom是企业数据最源头的数据,eBom数据存在错误的情况下将直接造成pBom和mBom出现错误,而且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表明,信息系统将会迅速放大eBom错误。所以,达到和保持高水平的eBom准确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可识别的因素我们可以通过加强管理来控制。但对原始数据文件本身的逻辑错误用人工校验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的。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和对数据的分析,筛选出几种最常见的逻辑错误,针对每一种逻辑错误编制出相应的差错检查程序,对不合理的、异常的数据进行排查。查错程序如下:①装配关系差错程序。对已输入的所有零部整件逐级进行计算机装配,将那些最终装不到产品总号的零部整件筛选出来,专门校对。②产品整件总数自动差错程序。通过产品总号对已输入的所有零部整件逐个逐级依装配关系进行计算机数据分解汇总,得到产品各整件总数,再以此总数,与设计提供的产品整件汇总表总数进行对照,筛选出不相符的,专门校对。③部件分解查错程序。将各整件明细表中的通用件选出,并比较其在各整件中的分解一致性,筛选出不一致的,专门校对。④全产品零部整件分解汇总查错程序。先按产品总号的整件明细标记下属各整件的逐级分解,生成全产品零部整件分解汇总表数据,然后再按设计各整件总数及各整件明细表中零部件的总数相乘汇总生成另外一份全产品零部整件分解汇总表数据,再对由不同方法生成的数据逐条,逐列比较筛选出不同的数据,专门校对。⑤查出装于产品总号下的所有零部整件装入数,然后将这些零部整件中的全产品零部整件分解查错,本程序先通过装配关系库整件及部件继续逐级分解,直到所有整件及部件依装配关系分解完毕,再通过汇总,生成全产品零部整件分解汇总表数据,然后再按设计提供的各整件总数及各整件明细表中零部件的总数相乘汇总生成另外一份全产品零部整件分解汇总表数据,再对由不同方法生成的数据逐条,逐列比较筛选出不同的数据,专门校对。

通过以上计算机辅助查错功能,然后对可疑数据进一步人工校对,可查出几乎所有的逻辑错误。

3.3权限的合理设置权限的规范的合理设置将对关键性数据起到保护作用,数据维护权限的上收是保证数据准确性、权威性的必要手段。

3.4在条件许可情况下尽可能由工作流生成数据通过工作流生成数据,同时将数据修改权限上收,就能够大幅减少数据录入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完整地保留业务流程的原始信息,较好地保证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对于加强企业的管理工作是至关重要的。工作流具有直观、快捷的特点,前一道工作流程信息中的问题很容易被发现,有利于提高管理成效[3]。与此同时,为避免系统开发不够完善产生的错误,管理部门也应及时主动地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纠偏,把好数据维护关。

3.5加强员工培训以上主要是从管理以及技术方面探讨了控制数据质量的几个措施,但是信息维护人员是信息数据的直接来源,其素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为了更好的提高信息的准确性以减少差错,必须提高信息系统维护人员的综合素质,而培训是有效提高维护人员素质最直接的途径。通过培训,使得系统维护人员不但了解相应的管理制度以及熟悉相关的业务,更能够提高人员的工作态度,从而以更熟练的技能和积极的热情投入工作中。

4结束语

产品Bom是企业信息化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数据,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而在Bom系统的实施中由于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会受到大量外界因素的影响,往往一个错误的数据就能导致整个产品数据分解的失败。因此,如何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关系到整个系统的成败,实践表明通过对eBom数据的逻辑筛查和具体的管理措施,能有效地提高企业产品Bom数据准确性。

参考文献:

[1]雷万云.信息化与信息管理实践之道[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产品设计工作总结篇10

制度的结构由标题、正文、或落款组成。

标题。基本都是由制作单位名称、制度内容和文种组成。

正文。制度的正文,可根据实际情况,或繁、或简。内容较繁的制度,分总则、分则、附则。每一部分均可按内容的多少分列若干章或若干条。总则可用概述或条文的形式来表明订立这种制度的目的、要求、原则和实用范围。分则,是正文的主要部分,应分条具体地写明其有关内容及项目。附则,说明制订权,修订权或解释权,以及适用对象和生效日期等。内容比较简单的制度,正文可以采用前言加主体的方式写,前言说明制订这一项制度的目的、意义,然后分条写出具体内容。有些制度不必写前言、结语,只写若干条规定性文字即可。

或落款。有时可以在标题下注明制定或的单位、时间;有时可以在正文下面写上订立制度的单位及日期。

写制度要明确制订的权限,不能越权随意制订制度,任何单位所订立的制度内容不能同国家的制度、法律、政策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相抵触,有的制度还需报上级或主管部门核准备案。写制度语言要严谨、周密,条文要具体、切实,简明。

范例一

××厂门卫管理制度

一、门卫是本厂精神文明的窗口。工作人员在值班时间务须衣饰整洁,对来访者以礼相待,态度和蔼。

二、门卫工作人员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三、传达室除正常工作人员及外来联系工作人员有事以外,任何人不准在内谈天闲坐。外来联系工作人员必须出示介绍信,并经登记后方可进厂。

四、上班时间谢绝会客。凡私人电话除急事外一般不传呼。集体参观必须持有上级主管部门介绍信,并事先与本厂有关部门联系同意后才能参观。个别参观、照相一律谢绝。

五、凡本厂职工上班一律不准带小孩,不准带零食,不准穿拖鞋,进厂时必须要衣冠端正,佩带厂徵(佩在左胸上方),未佩带者登记上报。外包工、临时工、外来学习培训人员应出示临时工作证。

六、凡本厂职工迟到必须登记,在上班时间公出者,不论任何人应持有出厂证,凡批准病假、事假、调休等人员应持有准假证;凡产妇、喂奶者必须持有喂奶证。所有持证人员必须在门卫登记后才能出厂。中途无证出厂者,门卫有权登记并及时上报人保科,一律以旷工考核。

七、凡厂内的原辅材料、生产设备、工具零件、成品、半成品等一切物资一律凭成品物资出厂单,或实物现金发票出厂联出厂,对私人拎包等物出厂要主动向门卫打招呼。对不符合手续者有权询问、检查或扣留。

八、各种车辆按指定地点停放,未经批准不准进入厂内。

19××年×月×日

范例二

产品设计工作各级责任制

(××冷冻机厂19××年×月×日)

一、科长

(一)负责组织全科人员的政治、业务学习,不断提高全科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水平。

(二)负责组织编制新产品设计及科研的长远发展规划,向各业务室下达工作任务计划,对按期完成各项任务负责。

(三)负责组织落实各项技术政策和贯彻各项技术标准,审核产品技术任务书,负责审查产品设计造型、基本结构和设计中的原则问题,在产品设计的总图及主要部件的装配图上签字。组织产品设计图纸与技术文件的会审、会签。

(四)组织讨论试验改进研究项目,审查试验方案和试验成果报告,领导开展试验研究工作。

(五)组织处理并批准产品图纸与技术文件的修改及生产服务中发生的重大技术问题。

(六)各业务室的重大技术业务研究,对内外联系中的重大决定,统一由设计科长审查处理和批准。

(七)组织做好科内后勤工作及安全文明生产工作。

产品样机鉴定主要应由设计科负责组织准备,并参加产品试制、试验、调试、测试,经500小时试验后,向厂长提出检验鉴定的全部资料,经厂长审查同意后,组织产品样机工厂鉴定会议。

小批生产鉴定由工艺科负责准备。经厂长审批后,组织产品小批生产国家扩大鉴定会。

二、设计室主任

(一)负责领导本室人员按期完成科研设计、试验及其它工作任务,向设计科长提出工作计划,并有权指派产品主任设计员和产品设计员对本组分管的产品进行业务分工和下达任务要求。

(二)按设计工作程序组织产品设计和产品整顿、改造、更新工作,保证设计工作质量、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和设计质量、对未能按期完成任务和设计质量低劣负责。

(三)组织审查设计完成的工作图及技术条件,并对产品性能,结构型式,主要计算、主要技术条件的正确性、统一性、完整性负责。

(四)组织做好分管产品的生产服务工作,及时、正确地解决有关设计问题。对重大技术问题,要及时向科长汇报,妥善处理,负责审核产品图纸及技术文件的修改。

(五)组织本室政治、技术学习,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三、产品主任设计员

(一)在设计室主任领导下,按期完成负责产品的各项设计工作计划,保证设计质量。对设计的新产品或整顿改造的老产品全面负责到底。由技术任务书、技术设计、施工图设计、产品试制、试验、鉴定、小批生产,到图纸定型成批生产管理为止的各项技术工作,全权负责,随时处理试制和生产中发现的一切技术问题。

(二)编制负责产品的技术任务书,对主管设计的产品结构、性能、经济性、工艺性和主要参数的合理性、正确性负责。对主管设计的产品,要贯彻以最低的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的产品设计方针。

(三)认真贯彻各类技术标准的有关规定,负责全面审核各设计员设计的图纸,处理技术文件不符合“三性”(正确性、完整性、统一性)和“三化”(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要求的设计问题,对主管产品的设计质量负责。

(四)编制产品试验任务书和鉴定大纲,参加产品试验和鉴定工作。

了解本厂和用户对主管产品的意见,把主管的产品与国内外同类产品进行分析对比,提出改进措施,不断提高产品设计水平。

(五)在主管的产品任务完成后,负责向资料室提供该产品的全部技术档案资料。

四、产品设计员

(一)接受设计室主任或主任设计员下达的各项设计任务,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按期完成设计任务。对未能按期完成的任务负责。

(二)根据任务要求,正确选择与确定分管设计任务的结构尺寸、投影、公差配合、光洁度、材质等,使其符合“三化”“三性”要求,对设计质量负责。